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族经济论文范文

民族经济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族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族经济论文

第1篇

首先,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分布在石山岩熔地区、黄土地区和荒漠化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地区的风沙情况特别严重,秦巴山地区则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在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区域,所以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规模一般较小只能维持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如2000年左右还有将近25%的少数民族村庄没有通电,而没有通电话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没有有线广播的则是占到了86%以上。在目前计算机技术和各种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背景下,这样的基础设施情况很难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不能很好的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获取各种信息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第三,改革开发过程中,我国采用的是先发展东部带动西部的方法,如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和地区,而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区的企业不论从数量上来说还从规模上来说都是无法和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的。西部地区的资金严重缺乏,即使国家有政策上的倾斜,但是由于资金来源非常狭窄,只能完全依靠国家的投资,无法吸引其他投资。第四,我国目前有些民族保留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塔吉克族在有原来的游牧状态转变为定居务农生活方式后,他们的生活技术落后,在种植和收割作物时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较落后,他们在种植作物后采取不锄草、不施肥的游耕粗放性管理方式,收入非常少。第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来说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等情况,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非常有限,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时代,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2解决目前情况的一些方法

2.1想尽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各种有用资源,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状况,为这类地区人们的出行和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互换提供有效途径,为地区的脱贫提供更多可能。对于某些民族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居民整体进行移民,为其正常发展提供更加合适的生活环境。

2.2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硬件设施我们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相结合的方式为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只有基础设施状况良好才能为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的同时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又不是特别严重,我们可以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作用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虽然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但是却有着发达地区没有的丰富矿产、农业、特色文化和草原等旅游资源。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发展地方特色旅游等方法,不仅能够解决当地人们的就业问题,带动相关如农家乐等餐饮业等的发展,还能增加这些地区的经济效益。

2.4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基本素质我们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实现全民族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都知道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民族经济,我们必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上的投入,努力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吸引外部人才的同时重点提高本地区人们的教育程度和水平,彻底转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严重缺失的情况。

第2篇

西部的自然条件为游牧民族和游猎民族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自古以来,西部是游牧、游猎民族驰骋的地域。在西部的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一些牧民仍保持着游牧、轮牧或狩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形成特有的游牧文化。然而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这些老百姓,由于受到与外界交流、沟通的限制,长期以来过着半封闭、全封闭式的生活,他们只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有着一个粗浅的认识,而对于外界的社会发展和生活状态所知甚少,从而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无法改善他们的低质量生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游离于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之外。思想的进步与知识的取得要通过对承载文化与文明、知识与科技的出版物来进行学习和认知,所以,出版业必须承担起游牧民族对文化的渴求且满足其文化需求的责任和义务,出版适合游牧民族学习、满足游牧民族学习的出版物是当前出版业的迫切任务。

2分散居住对日报和月报的不同态度

由于西部的地域特征,交通不便,使得西部地区对征订和分送书报刊所需的成本较高,发行困难,特别是更加难以实现对日报的需求。日报的信息新、周期短的特征是很多读者选择的首要原因,然而,在民族偏远地区居住的人群根本无法使及时获取此类信息的需求得以满足,阅读日报对他于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对于月报来说,尽管信息提供不及时,信息量减少,但由于时间较为充裕,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取月报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日报。因此,针对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分散居住这一特征,使得我们出版单位特别是新闻报业应从月报提供上做更多的工作。

3民族语言文字对出版物的要求

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所以,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成为当前紧迫提出的新任务。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对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出版物用字量大,社会影响也大,带有很强的示范性,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所以,出版业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肩负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出版单位通过民族文字出版物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民族地区人民能够及时深刻地了解党,认识党,热爱党,贴近党;通过民族文字出版物宣传扫盲工作,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交流科技文化成果,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民族文字出版物传播先进思想,弘扬科学文化,逐渐转变少数民族相对保守和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广大少数民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外,出版业还要认真实施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走出去”工程,在坚持引进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还要做好民族语言文字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工作。综上,出版单位特别是西部出版单位要结合少数民族实际来发展民族语言文字,使得其以服务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创新文化观念,尊重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发展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4少数民族农牧民对适合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科技知识的需求

西部农牧区整体经济比较落后,这和广大农牧民科技文化知识比较匮乏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的支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当前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之策。提高,有多种途径,重要的一条就是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满足农牧民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的需求。由于西部大多数农牧区当前无法实现电子出版物的阅读,所以,为其提供出版物仍旧主要以图书为主。虽然,西部图书出版品种、数量都在增加,但人均拥有图书量还相当低,而农牧民买书、读书、用书更是少得可怜。这就要求,出版业为农牧民出版的图书,要和农牧民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农牧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比如,为农牧民提供的图书要“少讲为什么,多讲怎样做”,“少在装帧上花大钱,多在内容上做文章”。对广大农牧民而言,好书就是让他们从中得到脱贫致富的办法而又物美价廉的书,毕竟,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是广大农牧民最重要的需求。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我们的出版人在出版工作中注意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深入了解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了解农牧民的知识水平和需求,了解偏远地区特殊需要的农牧业科技图书,为他们出版最普及的读物,尽管受地域的限制,发行量较小,出版此类图书赔钱,但他们也要出。例如甘肃科技出版社开发的《红枣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畜禽养殖技术》、《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内蒙古科技出版社结合当地农牧特点,组织了《牛的圈养新技术》、《羊的圈养新技术》、《舍饲肉犬》、《舍饲肉鸽》等选题;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维吾尔文版的草莓、红花、沙棘、蓖麻、山鸡、蜜蜂、山羊、火鸡等“养殖技术问答”丛书等,既强调了地方特色,又注重了实用性。开发西部农牧业地区科技文化类图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愿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农牧区图书出版事业,愿更多的出版单位为农牧民多出书,出好书,共同为西部地区农牧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少数民族文化抢救所需要的出版业

第3篇

(一)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凉山州民族地区地貌复杂多变,盆地、平原、丘陵、高原等地貌交错,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差5653米,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70%以上区域在海拔1000米以上。这些地区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地广人稀,经济分散,经济总量小,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垦。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差异大,直接影响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除凉山州安宁河谷流域的五县一市经济较好外,其余少数民族为主的11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究其原因,安宁河流域地处凉山州的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和108公路国道,其他县以公路为主,甚至个别乡村还存在公路未通的落后情况。落后的交通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该区域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难以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据统计,2009年国庆期间,凉山州有超过90%的旅行社因买不到团队返程票而停业,可见对经济的制约明显。

(二)经济开发粗放,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凉山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以种植业或畜牧业生产为主,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并且,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以及粗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出现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土地更加贫瘠的情况。此外,凉山州的矿山开采集约化程度差,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开采技术落后,导致采选回收率低,采矿成本高以及综合利用率不高等情况;私挖滥采,采富弃贫,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矿产企业粗放地开采矿产资源,不妥善处理选矿尾渣、采矿废石和采空区,对矿山及周边森林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些企业还不做处理直接把选矿水排入河道中,造成水体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即使第三产业旅游业发展也以观光为主,片面追求旅游业的观光人群数量等指标,这对于生态脆弱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说影响相当严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2012年,凉山州民族地区生产总值11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位列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位。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8.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7.9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凉山州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9.5:52.4:28.1,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显著,根据西蒙•库兹涅茨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判断,凉山州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凉山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014年较发达的安宁河流域六县一市生产总值占到凉山州的72.7%,而彝区和藏区11个县生产总值仅占全州的27.3%。在民族地区劳动力仍然高度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凉州民族旅游发展又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民族文化“同化”现象,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促销方案,省外的知名度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也就不能吸纳更多就业者。(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凉山少数民族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彝族的贫困。2012年凉山州总人口497.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69.28万人(彝族人口252.13万人),占总人口的54.15%(50.71%),全州彝族人口的一半多,130万彝族人口都居住在凉山州的12个贫困县。此外,由于彝族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跨入现代社会,大多数彝族又居住在山间和高寒山区,因此彝族聚居的农村都维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使凉山彝族地区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一直未得到有效转移,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于第一产业。民族地区劳动者普遍存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素质教育水平偏低,难于直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2.7%,而凉山州还不到20%,特别是在母语“彝语”为主的彝族聚集地更为明显。因此,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还需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

二、积极推动四川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当地发展

1.扩大基础建设投资

凉山州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地域复杂、人口稀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等投入,解决民族地区电力、通讯、交通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其中,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方便、快捷、低廉的旅游交通直接影响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凉山州地区位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游客进入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较高。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旅游交通建设,重点发展大众性航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凉山州民族地区的发展应该根据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以及破坏者赔偿的原则,建立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支持等举措,从国家、地区、产业三个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合理补偿,这是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3.增加教育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资金来源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实际上很多民族贫困地区中央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低,而地方财政又比较困难,导致义务教育难以实施。应该增加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减轻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和农民的经济负担,改善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水平。

(二)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优势低碳产业

1.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工业

民族地区把资源优势与低碳经济相结合,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然的选择,因此,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特色工业,以其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等资源禀赋为依托,对区域内部各经济要素与生态环境间相互整合、协调发展。从少数民族自身利益出发,开发特色产品和产业,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一方面发展清洁能源,根据各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发展风能、水电、太阳能和地热能等,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粗放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应该向精深加工转型,走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加快成都-凉山工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布局的建设,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包括水电、有色金属、稀土等,建立相关产业集群,构筑现代工业发展体系,以工业振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2.发展生态特色品牌旅游

要保护凉山州当地民族原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就应该尊重凉山州当地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和信仰,重点进行民俗文化结合生态深度旅游的方式开发,并进行多项资源整合和综合深度全方位开发,以单项旅游开发为主导,兼涉其他的综合项目开发,多层次的、多角度地充分发掘出吃、住、行、游、娱、购的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民俗风貌,在部分较为深入民族生态居住区域可以采用小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例如探险、远足等旅游模式,开发规模、服务方式和营销策略都针对部分特殊的市场或消费者。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而对凉山州民族地区民俗进行整体性开发。

3.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第4篇

张晋敏(1991-),女,甘肃武威人,西北民族大学2012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生。

摘 要: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同时,某些民族传统文化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文化;经济;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结构与特点

(一)民族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到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因为公民对于社会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认为人的理智也需要加工,就像土地需要耕耘,于是文化被理解为培养公民政治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与人的教养联系了起来。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可谓层出不穷。克莱德・克拉克洪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

现代人类学家爱德华・鼻祖泰勒是第一个界定文化概念的学者。他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他的定义影响重大且深远,时至今日国内外讨论文化的著作都要提到这一公认的最早的专业文化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目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17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狭义的文化则指依附于语言、文字、书籍、建筑物以及自然万物等载体得以显现的人们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意识流动和精神气蕴等。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构成民族文化的形式。由此,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结构

民族文化或者文化的结构有二元结构说、三元结构说、四元结构说和多种要素说。

二元结构说源于前苏联学术界,认为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用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其理论基础是的唯物史观。除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划分外,还有“显在文化”和“潜在文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区分。

三元说。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1)语言和符号.(2)规范准则,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想、感觉和行动作出的解释,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3)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机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目前,通常是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实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几类。

四元结构说。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在著作《文化论》中,把文化划分为四个方面:(1)物质文化;(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除此以外,还有“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划分法。

多要素说。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他在著作《文化变迁》中,从文化功能与文化起源相结合的角度,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然后把非物质文化划分为宗教、艺术一类的精神文化和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习俗一类调适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特点

主要是:(1)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接受的共同标准;(2)差异性。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3)后天性。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4)象征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中种种事物;(5)适应性。指的是文化能够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6)普遍性。不同民族群体所具有的饿多样的、特殊的文化内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组织起来的,不同文化在终极价值和一般性伦理约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二、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般地讲,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反过来又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既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因素,也有与经济发展相矛盾冲突的因素。下面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1.民族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如果少数民族在文化问题上变得自觉了,并且把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好,可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只能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民族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2.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竞争力密切相关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的人才。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民族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3.区域文化对区域竞争力具有“乘数效应”

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文化因素的支持;反过来,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而且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可以兼容并蓄,产生文化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特定区域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就我国而言,以孔孟儒家积极入世、崇尚进取为特征的齐鲁文化,因历史上商贾云集、重商遗风远扬的江浙文化,以20世纪20至40年代金融意识为底蕴的海派文化,善于开拓、勇于进取的岭南文化,以及长于经济形势分析、政治嗅觉灵敏的京派文化等,都对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源动力,致使中国东南部及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与西北地区尤其是内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二)民族文化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1.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

对于民族经济的欠发达现实,在一段时期里人们习惯于将其归咎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差诸如此类的原因。的确,民族经济之所以落后,这些都是原因,甚至是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好比是说“经济落后”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一样,本身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拓展到经济以外,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民族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则有可能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打开一个认识民族经济发展的思维空间,从而使我们可以尽可能客观地面对民族经济发展的现实。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的不适,往往会导致行为的不适,其结果是人的经济行为偏离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则。由此,在民族经济欠发达问题上,我们的讨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经济现象上。尽管对于这些现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应当透过这些经济现象,去探讨导致民族经济欠发达的文化原因。民族经济的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调适,则政府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只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2.西北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开发的障碍作用

总体上讲,西部民族地区在文化方面不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其实质是一种惰性文化。由于历史沉淀和累积效应的作用,这种以伦理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包括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重义轻利的价值标准、谦恭和顺的人生哲学、求稳求同的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文化心态,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西部民族地区随处可见的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处世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死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的娱乐观就是这种世俗性文化在日常行为选择中的真实显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和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主要是:

(1)多元性和差异性。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隐性影响因素。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市场经济文明的形成、发育和成长,反之则会阻碍农耕、游牧文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社会的顺利转型。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条件不同以及的差异,西部民族地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且决定了本地区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居民在价值取向、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待市场化改革的态度等方面必然有较大差异,因而与东部相比,在市场文明的进程中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应性也将因所属文化圈不同而不同,进而影响作用和程度也相异。

(2)逆市场性。西北民族地区所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藏传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相结合而成的文化体系,是草原游牧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其核心观念和主体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与此相适应其价值观、财富观、就业观、生产生活方式、一种高度束缚下追求未来生活即“来世”的理想生活模式,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相矛盾和相抵触,因而使该区域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发展中面临更大的阻力和障碍,致使该区域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场化进程仍然很慢。如:市场经济提倡“经济人”,把人看成是经济利益的主体,认为追求财富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该文化则提倡“道德人”,把创造财富视为小人之举,从而压抑了冒险创业与从事商业的社会精神;市场经济提倡自律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而该文化则提倡“平均主义”和贬低逐利行为;市场经济提倡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制,而该文化则提倡血缘宗亲的家族中心论,表现为人们呼唤“青天”,崇拜权威,希望“家长式”人物拯救社会市场经济注重法理,而该文化讲求感情,情大于法,少独立,少理性;尤其是游牧民族“无恒产,无恒信”的经济关系,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文明的契约精神和与信用交易相适应的现代主流文化。

(3)保守性和封闭性。西北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异等因素造成文化传统呈现出明显的封闭狭隘特征,传统农业社会、农耕文明气息浓郁悠久,尤其是该地区黄土高原板结性质的黄土文化、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生”的文化,有很强的内聚力,总是企图把新的文化意识、异质文化和对立思想纳入到固有的文化中去,使外来文化在与其融合中失去原有的特征。并且由于复杂的文化环境和众多的民族成分,根本上使本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时面临更大障碍,很容易以民族纠纷和宗教纠纷等形式再现出来。加之计划经济的外在动力,使这种文化的排他性、封闭性进一步强化,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封闭落后的思维定势,进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局限在文字上,从实际出发和变通很少,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文化创新,不能在文化转体和吸取异质文化中适合自己的精华部分,难于摆脱文化传统的羁绊。

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十分关键,它是决定减缓或加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否合理的根基。如果脱离对该地区文化基础之分析,任何一种经济改革和政策都将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发展差距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若把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问题与其文化因素分析相脱离,也将最终要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文化发展及因素分析是拉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深层原因。须在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优势和进步性的基础上,将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工业主流文化逐渐纳入和融合到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之中,并将其文化进行重构。只有实现使其成为极富世界性、多元性和先进性的开放文化体系,西北民族经济开发才会呈现为整个社会的整体协调运行,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持久的文化源动力和支撑加速力。(作者单位:1.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2.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显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2]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4]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第5篇

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这在劳动生产中激发积极性,减少“搭便车”、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绩效。另一方面,一些西部民族地区长期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还成为一种排斥力,使外部的支持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普遍来看,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农耕文明影响较深,人们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商品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漠,重人情、轻法制等;同时一些民族地区相对封闭,在主观和客观上难以接受外来事物和理念。这些随着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发展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财富观等,使得其面临着比内地汉族聚居区更大的发展阻力和障碍。即非正式制度会排斥市场制度等正式制度,使市场交易的规模变得十分有限,交易费用巨增,加大制度创新成本,从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二、云南省盐津县大坪苗族村情况分析

大坪苗族村是西南地区苗族聚居村落,以它为例考察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坪村距县城7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302户,1490人,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426元。2011年,在云南省129个县区中,GDP排名第95位,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公路方面,八个村民组已有七个修通,有三条进村公路,但晴通雨阻,甚至晴不通雨更阻。教育方面,村完小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初中入学率处于90%以下,但考入高中的寥寥无几②。通过调研看出大坪村发展非常落后,存在物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基础教育不够全面、村民消费水平低等各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结如下。首先,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坪村相对封闭,山地环境塑造了山地意识,生产方式落后,村民发展意识薄弱,墨守成规,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满足于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其次,处于严重知识不足状态,电话普及率远远低于全乡、全县的平均水平,互联网用户为零。长期的信息闭塞导致获取、吸收知识的匮乏以及交流途径的缺失,与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滞后。再次,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使得支持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辍学率,尤其是女童辍学率。这对于加强当地的基础教育、培养能够发展建设当地经济的人才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苗族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够丰富,没能很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看出,大坪苗族村的情况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情况很符合,非正式制度上存在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三、西部民族地区通过非正式制度变迁寻求发展

第6篇

全市现有民族企业15家,各类个体专业户572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民族经济年产值达12亿元。2013年底,全市不到2%的少数民族企业年产值上缴税收占全市民营企业的10%,其中上缴税收百万元以上的有6家,全市六大板块经济中以少数民族企业为先导的有三大板块,当地群众的增收手段已由传统农业为主向主要靠二、三产业转变。项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周口市少数民族经济的一个亮点,在全省位居前列。“秣陵现象”在全省推广,丁集河北行政村荣获河南省“明星村”称号。

1.基小的皮件生产

目前全村在上海、广州、浙江、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从业人员有3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李楼村李臣在广州创业,吸纳本村就业100多人,致富后不忘家乡,拿出1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通过深入调研,调研组发现,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以项城市为例,主要有:发展不尽平衡。受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经营习惯、群众思想解放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民族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如丁集镇河北村交通便利,少数民族群众思想活跃,经商意识强,户户以皮革加工为主,村民创业有成,开小车、住别墅、走水泥路、用光纤网,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付集镇马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思想解放程度低,还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市7700元的平均水平。

2.农业基础薄弱

一些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个别村50亩地一眼井、沟沟相连、小沟通大沟的河流畅通网络还未完全实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多数村人均耕地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生产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增收难度大。养殖业多是散养,规模偏小,品种不优,形不成规模效益。林果业在个别村发展较慢,没有连片种植,缺少经过精深加工的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上多数民族村缺少特色,仅靠做小生意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3.产业升级缓慢

皮革、制鞋、农机配件等板块经济作为家族式民族企业,老一辈创业者目前年龄老化、闯劲不足、缺少现代管理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大气候影响,企业投入严重不足,产品结构调整缓慢,现有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4.建设规划滞后

少数民族村缺少整体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无公共排水功能,缺少照明设施,环境亟须改善。有的村缺少卫生室和医务人员,出现群众突发疾患时,应急处置能力差。大部分村缺少文化大院和体育设施,群众在从事习武、秧歌等传统体育项目时,大多在清真寺进行。

5.人才储备不足

村级班子年龄偏大,一些村干部年龄已过60岁,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个别村级干部服务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不强,影响着村级力量的发挥。加之受重商轻教的传统习俗影响,青壮年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多,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少,导致懂种、养、加等专业技术的人才缺乏。

二、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因此,推进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对此建议:

1.是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台促进民族聚居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民族部门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当前,重点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捆使用各级各类扶持资金,集中对优势产业、新农村建设项目予以扶持,推进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有关意见,用足用活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借鉴外地做法,研究出台对回族群众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和牛羊肉差价的生活补贴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解决民族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2.是做强特色产业,拓宽增收途径

围绕少数民族生活特点,帮助制定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引导各村瞄准市场需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加快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继续巩固发展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强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要注重打造特色。对有特色的清真食品进行精深加工,积极申报名优小吃,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使其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的短平快项目。

3.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聚居村民生改善

对有条件、群众要求强烈的村,抓住创建“清洁家园”、打造“美丽乡村”政策机遇,实施“天蓝、地绿、水清”工程,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好新型农村社区,让群众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对不具备条件的,要立足实际,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民族村存在的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解决。把民族村供排水、交通、用电、建房、就医等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及时有效地付诸实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4.是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少数民族整体素质

立足各村的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开设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学校等阵地,抓好科技知识普及,加快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推广。建立健全村室文化大院,实施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给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

5.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整体带动作用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性观念强、群众威信高、致富门路多、带头作用发挥好的“能人”选进班子,发挥其“核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加快后备力量培养,加强“双强”支部建设,促进聚居村党支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此外,扎实开展回族友好村邻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等活动,巩固民族团结的基础础设施日趋完善,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变。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出行、供水、用电矛盾得到缓解。目前,90%的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100%的村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100%的村办小学完成了危房改造,解决了辖区内中小学生的就学问题,100%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特色村李楼实现了排房化,村庄四周油路环绕,村内硬化路面四通八达,公共照明设施齐全。

三、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商贩流通特色彰显

第7篇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第8篇

交通相对落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在众多制约条件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层次普遍低于国内中部及东部地区,形成了农业以初级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工业以初级工矿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以旅游、餐饮等消费型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纳入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较,主要特征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工业技术和产业水平落后,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针对以上区域经济特点,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是利用西部地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地区劳动者素质技能为内在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压力。首先是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主要内容是加快开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地区产业协调分工;其次是来自国外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的竞争压力。

第9篇

一、民族贫困地区“后发赶超”问题的提出

黔西南州“后发赶超”,就是由比较贫穷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态向富裕发达的现代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因此,“后发赶超”是一个“化”的动态过程,所以重要的在于“化”,没有“化”,就没有“后发赶超”。这些“化”,包括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也正是由此,我们才说“后发赶超”不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后发赶超”是干出来的,不是光讲一下就可能得到成功,就可以“化”起来。“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本质上讲, “后发赶超”还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推向前进的“干”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强调“化”的过程。

“十二五”以来,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动能正在聚集,工业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黄金、铁合金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化肥、电石、甲醇、烧碱为主的化工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烟、酒、糖、茶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苗药膏贴、输液制剂为主的制药工业;以碳化钙为主的重化工工业等七大工业门类。黔西南州2008―2013年相关数据显示,其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呈现较大的落差(见图1),但后发优势明显增强,区域特色开始凸现(见图2)。

2013年全州生产总值55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6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205.60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64.85亿元,增长16.1%。全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84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203美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8%、36.8%和47.4%。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0.4、0.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6亿元,增长29.2%;重工业增加值177.95亿元,增长14.6%。通过研究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发现,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总是时起时伏,时快时慢的。在此发展过程中,黔西南州有过多次“盲目”的跟风,被非议多而肯定少。近年来以资源换技术、资金、市场的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也正在逐渐地显露其消极的一面。究其缘由,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即“化”的规律,我们只能去探索、去适应这种规律,而不能是随意跨越,甚至去践踏这种规律。工业化是由技术革命引发工业革命,继而推进工业发展的;因为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包括了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这才有真正的工业化实现。一个地区只知生搬硬套搬来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不知运用和管理,这种所谓的工业化引进(推进),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什么?靠什么支撑?需要从理论上认清内涵,需要理论的引导和指导,这是无疑的。“后发赶超”是一个多维坐标,追求的是效益优化和效率优化。

二、民族贫困地区“后发赶超”的若干问题

“四化”同步,发达地区已经走在前面。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也是摸索着走过来的。今天,回过头来去看发达地区的“四化”道路,似乎清楚得很,然而他们也是经过多方探索,不断修正才过来的,并非都一帆风顺。而我们今天推进的“四化”同步发展,无论是背景、环境、支撑条件(可利用条件的因素)、人的素质、政治条件等等,都已与他们走过的路大不相同,因而也必须有新的、符合现实情况的思维和方法,决不可以对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模式照搬照套。从“实践”的道路来讲,黔西南州发展的道路与全国一样,都走过弯路,都有过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其实教训也是经验。比如黔西南州工业化开始是有较多的盲目“跟风”,到头来不仅不能维持,不能快发展,相反是留下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的后遗症,至今提起都让人心颤抖不已,一些被破坏的痕迹,至今尚历历在目。而忽视自身竞争力的培育,抛开了自主创新,尤其是没有从实际上极为重视技术创新,盲目推崇“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换资金”、“以资源换市场”,到头来让用了几十年才创造积累下来的产品、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甚至是辛辛苦苦创建和积攒下来的企业毁于一旦。黔西南州城镇化发展缺乏大手笔,城镇化的进程与结果总不令人满意。分析黔西南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力素质问题

黔西南州人口总量346万人,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是“短板”,人力资源素质整体偏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

2、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黔西南州资源丰富,但丰富的资源带动经济增长的多重效益与效率比较低。具体表现为: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克服这一问题,关键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最大化自然资本,采用产业集群等组织形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收益;另一方面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加速自然资本向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转化。

3、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问题

黔西南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低,直接导致三个后果:一是区域内发展资本短缺、物资设备落后,以及现代服务业稀缺,严重限制了黔西南州经济发展空间;二是缺乏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造就的人才资源尤其是企业家群体,使得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三是区域内市场配置资源不起决定作用,市场经济要素组合效率低下。

4、制度创新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黔西南州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与体制变革的方式有关。东部沿海地区制度创新较快,形成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挥体制改革对释放经济潜能的作用。黔西南州制度创新滞后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要素组合不理想,以及吸引东部和海外资金等流入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不够宽松。目前,黔西南州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创新制度: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制度。

三、民族贫困地区“后发赶超”的路径选择

黔西南州属于欠开发、欠发达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基础,科学把握“四化”同步进程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七大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成果而完整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发展理论的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加速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是黔西南州“后发赶超”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强调遵从客观规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其“后发赶超”的路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将资源优势与降低资源消耗相结合

黔西南州工业主要是以山区资源为依托的工业,如能源、矿业、林业、药业、化工、冶金等,而长期以来开发方式粗放,一些地方和领域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的消耗必然增多,因此,必须着眼合理、集约使用资源,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率,促进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

2、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大量的失地和少地农民,这些农民与城镇失业、待业居民的出路,成为黔西南州必须解决的一大关键难题。因此,在加快推进“四化”同步的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模式和途径,首先要有利于人们比较充分地就业,能够基本实现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干事,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这一条,社会活力,创造财富的力量源泉就有了保障,就会畅通无阻,加快“四化”同步的目的和愿望才能顺利实现。

3、要有利于真正的技术进步,形成创新新格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其创新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是实践的结果。包括理论创新在内,是靠实践来升华的。“创新”的关键是行动,“创新”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实际上,如果没有技术上的进步(再进一步),是形成不了技术创新的。发挥人力资本潜在优势与推动科技创新相结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借助资本,主要依靠提高人的素质和科技进步等知识资源的力量,进行“后发赶超”。这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时代不同,我们选择的路子、方式、手段也要不同,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年代,“后发赶超”是以技术进步为最明显特征的。

4、要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要在“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持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离开了“可持续性”,盲目地追求速度和效率,就已经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保持和建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的社会形态。黔西南州“四化”同步正在加速,诸多的环境问题也正在显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作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不管任何区域、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5、要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广义上,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进步,工业化是不完全、不完整、不成功的。农业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为轻工业提供相当份额的原料,为工业生产的扩大补充新的劳动力,为工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市场,等等。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黔西南州“后发赶超”,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从政府层面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坚持对农村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新型工业化要自觉地主动地更多考虑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从土地利用、企业扩张、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 文化互补 文化冲突

社会发展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随着历史的长期演变,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之是有着冲突与互补的矛盾存在。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超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勃兴。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1.体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体育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休闲文化,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种形态或地域的体育文化都在寻求与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对方的文化精粹,可以推动世界体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世界体育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深入中国内地,很多项目获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2.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还不到几百年的时间,由于其文化的相互矛盾存在,不断碰撞磨合,它们不仅各自获得新的文化血液,而且获得新的文化生存空间。

3.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各方吸引对方精华,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互相补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着对立统一,才有其交互影响的可能,这一东方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手段与形式,完善世界体育科学思想体系,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之后,由于其文化巨大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对立,显示出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的相对滞后,为力争与西方体育文化平衡发展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也开始试图完成产业发展,并与其他产业诸如旅游产业联姻发展,这在云南、西藏等民族旅游地区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四、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因此,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是畅通无阻的,不同性质的体育文化遭遇到一起的时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各层次发展水平不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会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激烈而全面的冲突。此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才能适应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效利用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两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93. 255.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94-198.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少数民族学生论文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原本是高职教育中属于热门专业的商务英语,新疆地区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却遭遇了招生缩水的冷遇。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从原来90人的班级规模已逐渐缩减到40人。在保证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院正逐步探索民汉合班的教学模式。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要与其他地域生源学生在同一班级接受同等专业英语水平教育。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在高中时期才开始接触,学习英语时间短、底子薄。加上民族母语的沟通障碍,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带来诸多的影响。从近年教学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就是商务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时提交的毕业论文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水平有限导致英汉理解能力、英文写作能力差。我院的少数民族同学多数来自各地州,基础教育模式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对母语依赖程度很高。在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汉语,英语常常使得他们在理解方面需要先把英语转换成汉语再转换成母语才能理解其含义,这对于专业学习来说本身就是负担;加上母语的语法规则有异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写作成为他们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薄弱环节。

2、论文选题基本与专业无关,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缓解部分学生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大部分学生在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结构形式等方面不做严格的要求。但就论文选题及内容来看,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从论文质量来看,甚至直接抄袭剽窃网上论文,并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就业压力大,以找工作为理由,敷衍论文写作。就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来说,近七成的学生选择了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学生在毕业之际,少数民族学生既要面对学历上的竞争,又要克服汉语交际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为争取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对撰写论文的态度发生变化,不愿意再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毕业论文(如他们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对专业知识不进行系统化的积累和实践等等)。最终往往导致论文是临到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匆忙敷衍, 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同样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

4、论文审核较为简单,指导老师放宽要求。指导老师出于对学生就业压力的理解及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的了解,对其上交的论文,无论从格式规范、内容结构、理论逻辑等方面都适当放宽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放纵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从而投机地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根本指导,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构成和层次因素,对以上少数民族毕业论存在的问题个人提出解决途径如下。

1、从二年级起开设写作课,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写作课的强化锻炼和实践,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时增强信心和能力,不再束手无策。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写作训练环节,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综述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恐惧”的现象。此外,在第五学期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系统阐述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任务书在本学期完成,并对论文的选题、提纲、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增加论文鉴赏环节,使毕业生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合规范的现象得以有效改善。

2、选派对民族生有经验的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论文。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一般老师和民族生在专业论文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障碍。指派专业民族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学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专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指导和质量监督,往往事半功倍。

3、加强实习单位的配合。学生出了校门进入实习单位,生活角色从单纯学生的角色突然转变成社会成员的角色,心理承受了从轻松的校园生活到忙碌、紧张的社会生活转变的压力。加上语言沟通问题,更是有了“工作忙,没时间”等借口。此时实习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就尤为重要。单位的领导同事此时完全可以充当了指导教师的角色,结合所学专业、选题范围对学生在案例、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指导,从而有效的帮助其完成论文撰写。

4、以其他方式代替毕业论文。在毕业学习能力考核评审机制中,设置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适合的方式代替毕业论文。比如撰写指定或自选外文书目读书心得或学习笔记,并最终通过答辩形式予以考核。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运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务领域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诗颖,刘雪春.加强大学英语“实用教学”改革的途径[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杨萍.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4] 王银泉. 万玉书. 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视野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阿坝州;社会体育

我国是由多族群(民族)构成的以中华民族为一体的数元文化兼收并蓄、和谐相融的国家,在源远流长历史江河中,各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各具风格特点的传统体育。我国一直把发掘、保护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而在目前四川省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应用力度的政策背景下,作为藏羌民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中称简称为“阿坝州”)如何把传统体育文化的族群性、地域性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就格外地显得意义重大。

一、阿坝州具备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邻青甘紧挨绵德,东切成都,南接雅安,与省触壤,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通过体育艺术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所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也意味着其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阿坝州实施“基础驱动”拓宽体育文化活动场馆设施,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环境,重点抓好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后,阿坝州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州文化体育广场、州体育馆等,并提供体育健身特别是藏羌传统体育项目的服务,逐步恢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产业标志。2011年,总投资20亿元的茂县九顶山国际滑雪场一期工程顺利开展。近年来,汶川、茂县、小金、黑水等县开展了登山、滑雪、攀冰、山地越野、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探索户外运动规范有序的管理方式,认真受理攀登山峰活动行政许可,加强登山等高危体育运动监管,促进体育产业健康科学规范发展[1]。

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保持社会稳定

阿坝州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利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袭。通过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和比赛,能增强人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使人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发展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政经文教等融为一体,并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不绝,表现在民族共同的国家、信念与心理等认知上。精神范畴的民族体育文化依附于肢体语言和其它载体形成一种促进内部同化的合力,为族群成员的、人生价值、美丑善恶等意识形态涂上相似的底色观点、理念,大致相同的思维习惯为族群的认同、趋同提供了内环境条件,有利于调和民族关系。共同利益促进了各族群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基于是平等互助、团结求同理念的中华文化思想是民族融合的调和器,一直到今天都表现着强大的力量和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阿坝州实际情况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符合阿坝州实际,也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体现。辖区内有着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民族式摔跤、草球、押加、珍珠球、马术、推杆、锅庄等项目。居住在辖区内的居民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日,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民族体育项目马术运动对于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壤塘县的藏族群众尤为喜爱,他们通常利用在一些传统民族节庆日,举行一些官方或民间的比赛[1]。羌族的民族体育常与宗教祭祀活动相伴而行,有教导本族人了解、遵循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后来演变成在传统庙会或宗教活动举行当中,使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本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开展民族体育,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能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加强本地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发展社会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2]。

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近年来,体育旅游以其内涵丰富、生动趣味、体验刺激的特点在满足现代人多层面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紧邻成都平原,辖13县。境内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大草原、达古冰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游和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情,是自驾游、陡步、登山、滑雪、探险、攀冰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上佳去处。适当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驱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文化体系构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经济利益而寻求纯粹的精神需求,后者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该尊重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通过合理开发民族体育的商业价值,努力改造民生。

五、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阿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全面深入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华复兴梦想实现的进程,当地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丰富内涵的藏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时代感,振奋着各族人民积极开拓创新的优秀精神,同时,也起着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儒、道、释等多种文化思想的结合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通过各民族间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从而加深、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实现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与自然的竞争意识很强,因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相对缺乏,而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少数民族集会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方式下展示优秀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提供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尺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体育竞争公平,在竞技比赛中,要求将诚信,反对弄虚作假,零容忍于欺骗诈骗行为[2]。

六、结语

大力推进和扶助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必然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的需要。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体育文化形态,民族体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建立各民族和谐关系的剂,是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助推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剂。(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SA003),阿坝师专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SA09-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