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劳动教育范文

中学劳动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劳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劳动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而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劳动技术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应用于实践,在劳动过程中知识的印象就得以深化。

1.2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目标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复性的锻炼,而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能够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方式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劳动技术教育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当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拥有多种途径,通过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课堂授课中渗透、生产实践中渗透以及科技创新中渗透。

2.1课堂授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授课时,由于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思维较为活跃,以及劳动教育技术的传授较为系统,所以渗透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实习是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物学知识学习之后,立即在劳动中对其进行检验,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制种基地实习,通过对父本母本植物进行授粉,观察子代形状来检验所学知识,在此过程总还获得了授粉的劳动技术。又如在讲解“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水田中观察烂根的水稻,一次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植树技术的教育,给学生传授合理密植的种植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2.2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员利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的能力。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而生产实践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生物学知识中的劳动技术最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学教师推广“鲜尿喂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肉牛养殖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生物学中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鸡蛋保鲜、小鸡孵化等劳动技术一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能够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生物学劳动技术,例如人工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改良等技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足以体现生物学劳动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2.3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转化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基础就是劳动技术的革新。生物学,尤其是微观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众多的学术成果在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涌现,所以在科技创新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最初是通过科技小组的形式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食用菌科技小组在培育新菌种的过程中对食用菌的养殖收割技术进行培训,之后在组员和群众中进行普及,就能够将技术的革新产业化、效益化。

目前,科技小组的组织形式日益被科技团队的形式取代,团队中具备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兼顾的技术创新集体,在生物教学中,这个集体可以进行研发和劳动技术的传播,已到达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乾.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技术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3(4).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J]. 山东教育科研,1994(5).

[3]龚凤英.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培B[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7).

第2篇

【关键词】劳动 学校劳动教育 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90后的中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受到多重呵护的优越环境中,“骄娇”二气十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注重享乐,奢侈浪费,早已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根本不知“稼穑之苦”,不会搞卫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等现象随处可见。从2007级学生进入生产实习后反馈的信息,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主动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尤其是以培育和造就新一代劳动者为己任的职业学校教育。

一、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性

“所谓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教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劳动教育,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独特性,在学生的成长中不可或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

学校劳动教育与其他形式的劳动教育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劳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即“通过掌握某些技能技巧,喜爱某项劳动,培养其志向(不是对决定专业预先做出的选择)”,获得一种精神财富。在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紧张、勤奋、努力的状态有助于其性格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劳动的项目、时间和强度都有严格的控制。在学校里,劳动教育主要是一种集体教育的方式,这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特点。集体中进行的劳动教育,具体活动的设置要在结果中能明显的表现出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实施中要以社会的、创造的和审美的目的去激励学生,使“每个人都极力的要给集体的工作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集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集体尊重热爱劳动的感情越强烈,对每个人的教育效果就越明显。学校劳动教育具有普及性和集中性。

二、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早在5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把孩子们养弱了”,“他们既不尊重动,又缺乏对劳动的爱,同时对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劳动这一点,似乎也缺乏明确的理解”,时至今日,学校劳动教育仍存在着很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

在许多学校,劳动教育写进了工作计划,但却没有按规定执行。加之,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卫生打扫等全部承包给清洁公司,在学校里学生根本不用劳动。课内、课下劳动教育的缺失,让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素养的目标成了一句空话。

劳动课教学的物质基础,诸如设施、基地等不能保证。劳动课作为一门不纳入考核的“副课”,其软、硬件条件根本无人过问。物质基础和教师指导的匮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对劳动课感兴趣的学生,也只能将其当成课下的“游戏”。同时。劳动课教学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考评标准。

2.教育方法不合理

现实的学校劳动教育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一些教师劳动观念扭曲,把劳动当成了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如有的班级在班规中写上违反某条纪律,罚扫教室或清洁区;有的学校对清洁区、教室、宿舍卫生检查采取负分制,这就很容易形成学生对劳动的逆反心理。

三、有效实施学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1.为学校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学校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从不同方面为其创造条件。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现时代需要学校教育培育出‘心灵手巧’的人,而不是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头脑发达’却‘笨手笨脚’缺乏‘行动能力’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强烈的责任感,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肩负起教育的社会使命。第二,保障劳动教育的软、硬件条件。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劳动课指导教师,并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教育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定的劳动基地,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第三,保证劳动课教学的时间。将劳动课列入课表或设立劳动周,同时要注意实践教学中劳动时间和强度的控制。第四、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可以在黑板报、宣传栏中设置关于劳动教育的专栏。

2.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在班风评比、学生个人操行评定方面,劳动的态度和行动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参加考核,学校期中和期末可设立“劳动积极分子”奖,对劳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

3.教师以身作则,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做好榜样。在组织学生进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快乐并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因为学生们“对自己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与其说是在理解,不如说在感觉”。这样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引导到超过教学大纲以外的世界。第二,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渗透,不歧视差生,不要因为学生劳动表现不好,就不让其参加劳动,更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学生。第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劳动本身并不能带给学生兴趣,相反,在劳动中学生首先感到的是失望,而后是厌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劳动的意义。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内容可以从平凡的小事入手,诸如擦玻璃,看谁擦得又快又干净,并让成绩突出的同学介绍经验。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劳动,比如打打扫教室、美化校园、植树绿化等活动。

4.教育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学校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即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体验到劳动中的幸福感,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可以根据本地、本校情况,围绕学生的自我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实践等内容开发一些校本课程。内容的选编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另一方面,要切合学生身心发展,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不能艰涩难懂,但又不能太过简单,用一句俗话就是 “跳一跳,摘桃子”。

5.培养学生劳动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但在实际的劳动教育,学生往往只将劳动看成一种义务,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学校劳动教育要抓住关键时期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劳动课教学内容要丰富、有趣,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自己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和学习,把劳动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一件作品诞生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成果,劳动成了一种创造性活动。劳动中自我教育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好的方面在别人身上表现了出来。班级中成立的劳动技能小组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会的同学教不会的,“一个孩子,当他越深刻的感受到他在教别人时,他本人想学习的愿望就越大。”通过教会别人,学生自己也感到了一种自豪和光荣,增强了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推动中职又好又快发展,2008.4.3.

[2]孙俊三,邓身先.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程万里.劳动教育诸问题研究[M].汉口:中南人民艺术出版社,1954,(7).

第3篇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不断充裕的家庭条件下,大部分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怕其吃苦,危险,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却取而代之,忽视了劳动教育,于是,独生子女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部分学校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好劳动课,安排的“劳动课”的目的在于打扫清洁卫生或变劳动课为知识课。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这部分人素质的发展。于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长大成人才会有所作为。当今,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一、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紧靠家长的言传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课外引导学生不断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成果,才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让学生捡废品,通过学生对一件件废品的积累到出售,让其去体会自己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受到了不能铺张浪费的教育,逐渐形成节俭的美好品质。出售后的收入虽少,但是总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因为是学生已经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劳动价值所在。农村家庭的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投入到粮食耕种的劳动中去,只有让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背痛的滋味,才感觉到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切身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使之自觉地爱惜粮食。只有参加劳动,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体会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二、劳动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磨练人的意志。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实表明,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等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怎样磨练人的意志呢?诚然,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首先,让学生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如遵守学习与生活制度、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待人始终如一等。其次,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让学生在炎炎夏日跟随父母下地劳动,或在寒冬腊月用冷水搓洗衣服等,完成后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强的意志就是在完成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三、劳动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在人类发展史上,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容忽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低年级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活动。如:穿衣服、削铅笔、洗手帕等;中年级学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包书、整理书包、洗碗、扫地、擦窗、给花草浇水、在校内进行大扫除等;高年级学生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洗衣服、做饭、涮锅洗碗、农村儿童学会农田的种植,能参加学校的科技小组,在活的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只有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去完成这些事,才能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生活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以下建议:

家庭:

第一,建议家长改变教育观念。

即便是独生子女,不能溺爱,不要怕其吃苦和危险而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孩子多动手做事,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障碍”。

所谓的“障碍”就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多找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如;中、高年级的孩子,饭前盛饭,饭后收拾、清洗。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零用钱,可让中、高年级的孩子利用假期自己挣零花钱,城市的孩子卖报纸,农村的孩子卖菜等。

第三,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

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足,部分家长的家务活也随之减少,吃饭上馆子,洗衣服有洗衣店的服务,或雇个家庭保姆包揽一切家务,这样不但没有事情给孩子去完成,而且滋生了孩子享乐主义的思想。

学校:

要切实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地改善和创造劳动课教学条件,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老师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可让家长督促完成并签字认可。

社会:

呼吁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积极劳动的社会氛围,大力渲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如何构建和创新评价机制呢?

第4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模式 劳动经济学 运用

参与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知识取胜提高到思想取胜。过去包括劳动经济学在内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即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考试也往往只是这些知识的重复再现,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学生不仅要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学会观察、探究、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掌握多种技能。所以在劳动经济教学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如失业与就业问题、工资与收入分配问题、人力资本投资等问题,一直都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们日常关注的话题。将参与式模式引入劳动经济教学中,通过教学互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公正、平等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透过劳动力市场中的纷繁现象探究其背后蕴含的经济学规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劳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或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获得新知识。在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得体、精巧,决定着能否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获取知识。

在劳动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可以在每一章的开篇都提出几个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同时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可能接触或思考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作答。由于此时并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回答往往缺乏理论性。但这些问题可以给学生很好的引导,使他们产生一种用劳动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些问题的兴趣,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如在个人劳动力供给这个问题的讲授中,可以让学生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收入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不会减少劳动时间?”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力供给行为与一般商品供给行为存在的差异,从而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家庭劳动力供给理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通常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学生在最初分析的时候往往会把一些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作为重点分析内容,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从劳动力市场中男女收入差距入手,分析从整体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进行的家庭内部分工,进而分析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设计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初就意识到这些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更浓,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更高。

二、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设计

案例教学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形式,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各类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

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案例的选择问题。目前各类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中,国外的案例较多,而国内的案例则较少。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状况,以及政府干预体制等方面都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选择这些远离我国现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则很难引起共鸣,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也达不到从案例教学中加深对原理理解的目的。因此,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国内案例或者与国内实际情况相近的国外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些案例内容,并对案例产生认同。在案例选定之后,就要求学生课后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数据文献资料,撰写详细具体的书面发言材料,做有准备的分析和辩论。在课堂案例讨论中,如果学生的分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但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深入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出现偏离主题现象时,教师应及时纠正,使讨论方向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劳动力市场的情况非常复杂,涉及雇员、雇主、政府、工会等个体和各类组织的行为分析,而这些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受到现实经济社会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案例所提问题的答案往往并非唯一。同时,要随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出与原理有关的规律性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在黑板上书写,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课堂演讲设计

小组课堂演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围绕劳动经济领域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给一组学生布置一些题目或让他们在某一范围内自由选择题目,然后让小组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形成小组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在课堂上选择1―2名小组成员当众表达观点。与一般的个人课堂演讲相比,小组课堂演讲是在组内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劳动经济学小组课堂演讲设计中,演讲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教师布置题目时,应尽量使题目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接近,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比如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主题,既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就业总量与宏观经济变动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中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相关知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讨论,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一些具体措施。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如布置学生就最近的一周当中,劳动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新闻进行课堂演讲。学生课下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小组成员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介,广泛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演讲。小组课堂演讲的时间控制也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仍应以知识讲授为主,演讲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用信任、期望的目光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在演讲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用启发性、提示性的语言帮其阐述观点,同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演讲。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论,用肯定、赞扬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成果,用谅解性、引导性的委婉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促使其改进。

参考文献:

[1]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120-124.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崇光.案例教学:参与式模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0,(5):71-72.

[4]王永峰,邬秋燕.参与式教学中问题设计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08,(3):56-67.

第5篇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做清洁卫生,因此,做清洁就成了学生的一大问题。

学生做清洁的问题是缺少统筹安排,程序混乱。有的没扫地就拖地,发现地板有垃圾再去清扫时,垃圾由于水分的吸附作用紧贴地面,清扫十分费劲;有的已经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再来擦黑板、桌面等,灰尘洒落地面,留下脚印一串串,只好再拖一次。于是,我跟学生一起梳理做清洁的程序,总结出“五字诀”:“一擦、二扫、三拖、四洗、五关”。将清洁方法和步骤归纳为“五字诀”,体现做事的统筹意识,这种意识或许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第二招:为家务劳动订合同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分担家务落到实处,我采用孩子与家长签订家务劳动合同的办法。在活动进行之前要取得家长对活动的最大支持,通过发短信和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充分理解活动的目的,明确怎样配合活动的开展,及早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准备。考虑到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或对合同不熟悉等因素,我拟定了家务劳动合同范本供家长选用,合同条款涉及了一般家庭家务劳动的方方面面,将家务劳动的要求具体化,便于孩子掌握,便于指导其劳动实践。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合同一式三份,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各执一份。班主任收集全班学生的合同,一方面可以督促家务劳动合同的落实,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全班学生家务劳动的内容,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

签订家务劳动合同以后,我帮家长设计了一个执行合同情况的考核量化表,以分数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满分为100分,同时附加考核意见,增强操作性,便于家长考核孩子的家务劳动情况,保证做家务的质量。家长到学期末将考核表交给班主任,班级根据家长考核的分数与考核意见,评选出“家务劳动明星”,利用班会课举行总结表彰会,形成热爱家务劳动,增强自理能力,替父母分忧的劳动观和价值取向。

第三招:为家政管理搞体验

家政管理是孩子们成年后建立家庭的必备能力,但不少学生不懂得家政管理,不会做家务,也不了解父母做当家的辛苦,认为一切的生活享受都是理所当然。我在班级中开展“我当一天家”的体验式活动,产生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具体的活动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要求学生主动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洗衣物。二是“今天的家务我来做”,要求学生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衣、刷碗等。三是“今天我当厨”,要求学生买菜和煮饭,为全家准备一日三餐。四是“‘小鬼’当家”,要求学生做好家庭生活一日安排,包括当天家庭生活支出的理财、宾朋到访的迎来送往等。

第6篇

一、集体劳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人民,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有的学生因为怕扫地而逃学,有的学生经常逃避班级的各种劳动(如搬桌椅、值日擦黑板等)。在他们眼里,这些“活儿”能逃脱是很“机灵”的,况且还有家长的支持。同时,也有教师把诸如扫地等劳动作为对学生犯错的惩罚手段。由于学生、家长、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扭曲了,于是他们看到了脚底下的垃圾堆满了也不捡,随意扔馒头、倒饭,放学路上很随便地踩在庄稼地里……德谟克利特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劳动之于少年儿童是最基础的,在集体劳动中,师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这种竞争的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从而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集体劳动可以激发师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像平整操场、修补教室之类的劳动,根本就不用请工人,教师带着学生就完成了。一场劳动下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校园面貌变化,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发动教师和学生劳动,只得花钱请人代劳,殊不知恰好使教师和学生爱校的情感慢慢淡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校园面貌变化的来之不易,所以肆意破坏花草和各类建筑,甚至连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也不知道珍惜。在集体劳动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干活,不要随意损坏公物,让师生共同感受为学校添砖加瓦的艰辛和快乐,知道学校的变化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使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不断升华。

三、集体劳动可以增进师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今教育提倡合作,生活、工作、学习都需要合作,劳动既是合作完成又培养合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集体体力劳动中,没有严格的师生和领导界限,大家围绕完成任务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协作,互相尊重。比如,抬一张床需要四人同步协调,在转弯、上楼梯、进门等处还要相互转换等等,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尊重最好的形式,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指导帮助,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他人。

四、集体劳动可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教师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师生万一受伤怎么办?其实,从劳动一开始,除了教师监督外,学生也非常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一次集体劳动就是一次安全演练。集体劳动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不管平时怎么讲,如果学生不去体验,安全知识也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只有在各种切身的活动中才能使之深入人心。

五、集体劳动可以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

在中国,还有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经费相对紧缺,也有许多学校实行精细化、节约化管理,适当地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既节省学校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锻炼了师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六、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不懂问老师” 解决问题

每一位教师都要求学生 “不懂问老师”,同学们学习时只要有问题,立即就会想到“走,问老师去”。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不会问老师”。“不懂问老师”好像是毫无疑问的真命题、千真万确的定理,多少年来一直挂在家长和老师的嘴边。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不懂问老师”,如何启发学生“不懂问老师”,让老师为学生的排忧解难落到实处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和探讨。

一、“不懂问老师”“至理名言”面面观

1.“不懂问老师”源于知识层面上对学生的疑问、疑惑的释疑。诚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解疑是责无旁贷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的疑问、疑惑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解答,这是赋予教师的光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对于学生的问,教师的答有两种方法:直接答和引导学生答。多数学生“问”是为答案而来的,他们很少关心“法”,期望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一天,两位同学来到办公室,“Excuse me, can you tell us which is right?”我一看,是一道选择题: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摇?摇?摇?摇the land washing away. A.prevent,B.stop,C.keep,D.both A and B.题目不简单,刚想给出分析,谁知两位同学的话令我大吃一惊:“We only want to know which one to choose.”我只好说:“I think D is the best…”在想引导他们探究为什么D是最佳答案之际,两位同学嬉笑着跑开了,我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只要答案,不要理由,不问方法的为数不少。

2.“不懂问老师”应视具体情况而论。对小学生来说,这或许是唯一的方法,他们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一旦有问题就问老师,似乎不可取。尤其像上面两位同学“只要答案、不问理由”的做法值得改进。

“不懂问老师”,把老师看做学生疑惑的依靠,解决问题、掌握命运的权威。殊不知,这样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发展、限制学生的能力、压抑学生的自信。为此,对待学生的“问”,教师不应该只给予表层上的满足、标准答案的慰藉,而应该借助于学生的问,引发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懂问老师”应因势利导,诱其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使学生获取知识,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使学生看到、感觉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有疑而问。可见,问问题虽然是难能可贵的优良品质,可是学生习惯把疑问扔给老师。如果学生有了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探究或和同学讨论、交流后,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再问老师也不迟。 “问教师”是一种释疑,同学之间的交流才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与点燃,有问题先和同学交流,比直接“不懂问老师”要强百倍。

如,上文提到的选择题,如果学生不是为了要答案而问问题,而是认真思考,同学之间先讨论、交流是最佳的选择。可以查阅资料或工具书,掌握“阻止某人做某事”的表达法:prevent/stop/keep sb.from doing sth.再进一步了解这三个结构中,两个from可以省略,意义不变,keep后的from不可以省,如果省略了,意思全然改变了,变为了“一直做某事”之意,完全没了“阻止某人做某事”的意思。那么,选哪个不言而喻,再也没有必要“不懂问老师”。

在教学中,有问题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既能使学生获得解题的方法,又可以使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习惯,逐渐避免有问题不立即问老师、不把老师作为学习的依赖,利于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的最终要求。

三、“不懂问老师”切忌有问题就问,引导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和学生“抢”事情做,致使教师“叫累连天”,怨天载道,“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的感慨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教师习惯“抢”学生能做的事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对教师的依赖,于是,只要有问题,就把问题抛给老师。于是,“有问题问老师”成了学生的专利,解疑、释疑也就成了教师的专利。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问题教学法,课堂成了解决问题的主战场。问题教学法的优点不必多说,但往往教师问后,不待学生思考、讨论,为了教学进度,就急于抛出答案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一节英语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提出问题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animals?仅过了两分钟,学生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执教老师就“抢”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权利自己回答:We should build more and more reserves. We may encourage people leave the reserves far away,等等。这样与其问问题,不如不问;既然问了,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把事情还给学生自己去做,还教育本真。

“不懂问老师”似乎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权威的象征。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限制和压抑,教师应该把握好问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把思考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不要使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探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美劳活动;探索;发现

新《纲要》中重点指出美劳的目标在于能初步让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美劳活动渗透于主题教学活动之中,主题教学活动可以来自幼儿园教材中,也可以来自幼儿的生活和感兴趣的活动。根据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结果,确定主题活动内容。如在“爱祖国”的主题中,我们设计了美劳活动:制作脸谱扇子、装饰青花瓷盘子等。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尽量能把平时的经验积累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审美力、表现欲。在“新年来到了”这一主题中,设计了剪纸漂亮的窗花、剪影人等活动,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留给想象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把这些活动以美劳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生动完整的成品和画面,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美劳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教师在美劳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可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幼儿创造过程中进行指导,才有可能贴近每个幼儿的实际,指导到点子上。如绘画脸谱,利用幻灯片欣赏,让幼儿欣赏京剧中人物的变化,再观察脸谱的对称性和花纹的色彩美,从而使幼儿产生灵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幼儿自发创造的原则,在充分唤醒幼儿潜意识创造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理性的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活动中指导的重要性。

美劳活动是促进家园共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联系家园互动关系的纽带。无论是班级环境的创设,还是亲子活动,都能充分体现出在家园互动中促进幼儿发展的理念,同时美劳活动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资源。请家长与幼儿收集有关的资料,如:照片、图片及美术作品,使幼儿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联系,使直接经验得到升华,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后,再组织幼儿进行美劳活动,使幼儿能活灵活现地创作不同的作品。在创作中充分体验美劳活动带来的快乐。

新《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将环境布置融入美劳课程活动中,活动的环境由幼儿来参与创设,让幼儿体会到“我们的活动室,我和老师一起设计,一起布置”的主人翁的成就感;在平时的美劳教学中,幼儿创作出的作品各具特色,同时把创作出来的作品布置到活动室和走廊让大家欣赏,让幼儿体会参与布置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许多美工作品都是班级环境布置的最佳选择,既美观了环境,同时,也直观而形象地起到了向家长汇报教学成果的作用。

第9篇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可以恢复。这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标志。

二、武术运动能量代谢的特点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1.能量物质耗竭产生疲劳――衰竭学说

武术训练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强度运动,直接能量来源于骨骼肌中的ATP。根据武术训练能量代谢的特点,ATP 合成的主要途径是CP的分解和糖的酵解。武术训练ATP 的合成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随着训练负荷的加大,体内肌糖元大量分解消耗,肌肉中发生ATP和CP的最大消耗和乳酸的最大堆积。因此,武术训练时出现HL值升高,血液PH值降低,发生代偿性酸中毒,致使ATP合成量减少,影响肌肉运动能力,导致疲劳的产生。

2.内环境物质代谢失调――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武术训练属于亚极量强度的无氧练习,训练过程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代谢或无氧代谢。研究资料表明,长拳运动以乳酸能为主要能量来源,运动后5min左右血乳酸浓度达到最高值。大运动量的武术训练,其能源物质消耗增多,使体内维生素含量下降以及无机盐、水分等减少,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物质代谢功能失调,机体不能继续工作而产生疲劳。

3.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保护性抑制学说

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无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武术训练动作、路线变化多且复杂,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做到神情专注、情绪饱满,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手眼相随、手到眼到、意识与呼吸、动作协调一致。武术独特的运动形式,使大量兴奋冲动向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传递,当神经细胞长时间兴奋冲动导致能源物质消耗增多,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相应的神经细胞便产生保护性抑制,出现中枢神经的支配失调,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此外,大运动量武术训练,大量的血液流入肌内而相应减少了对大脑的供求量,致使脑pH值下降,使大脑神经细胞的供氧量暂时不足,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而产生疲劳。

4.氧化代谢产物自由基的毒性作用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体育项目。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氧化代谢活动加强,骨骼肌、心肌及肝脏等组织氧化反应加强,所以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增加,导致基质网钙泵机能降低,肌浆中钙离子堆积,肌纤维兴奋――收缩偶联机能减弱;自由基攻击线粒体膜还会造成能量代谢紊乱。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增加是导致武术运动中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1.训练观察法与自我感觉法

通过运动员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和主诉进行诊断。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情绪淡漠、精神不振、困倦厌训、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反应迟钝、缺乏气力、失误增多等现象。运动员主诉疲乏、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无食欲、厌烦不眠和精神恍惚等。

2.运用生理学方法诊断疲劳

(1)测定呼吸肌评价疲劳,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2)测膝跳反射阈值评价疲劳,疲劳时,膝跳反射阈值升高;反之,则降低;

(3)测皮肤空间阈值评价疲劳,运动后,皮肤空间阈值(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4)测脑电图评价疲劳,疲劳时,由于神经细胞抑制过程加强,可表现为慢波成分增加。

五、武术运动员机能恢复的措施

机能恢复通常是在武术训练后进行,其目的是:第一,训练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逐渐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甚至是超量的恢复;第二,训练时机体内环境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平衡被破坏,在恢复期间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以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影响机体机能恢复速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性别、心情、训练水平、气候、季节等。研究和掌握武术运动员机能恢复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去,对于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性休息。在训练中可及时而科学地改变武术训练的内容,调整训练的负荷、变换运动的部位来进行休息,这样可以加速疲劳的恢复,还可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2.睡眠。在睡眠状态下,人体内代谢以同化作用为主,异化作用减弱从而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均得到恢复。静卧可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也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3.物理学手段。在武术课上,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后,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和气功等物理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4.中医药手段。研究表明,应用中医药调理的手段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延缓疲劳出现和消除疲劳,加速体能的恢复。目前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当归、生地、酸枣仁、阿魏酸、五味子、虫草等,对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5.营养学手段。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要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合理膳食有助于加速恢复过程。如果把运动中需要补充的热量按照蛋白质、脂肪和糖三者的比例划分为按需要均衡进补的方式,武术运动员的膳食中,三种能量的补充比例为1.2:0.8:4.5。

六、结论与建议

(1)武术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训练的深化和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10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品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课程坚持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劳动实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备应用科学技术于生产劳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它不仅注重学生对于符合时代的需要、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征的熏陶和渗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的过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与探究,通过一项项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平台,从而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元素,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劳动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使他们在劳动中拓展技能,激发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热爱劳动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

一、在服务自我的劳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服务自我的劳动强度不是很大,内容丰富并且综合性较强,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最适合小学生开展的一类劳动形式。虽然这类劳动形式的技能要求不高,但只要我们劳动与技术老师具有较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选准时机激发学生创造性,同样能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洗红领巾》一课的时候,当学生亲手洗好红领巾,需要晾晒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全班的红领巾一起晾出去的时候比较美观?有的学生说都朝一个方向晾;有的说让所有的红领巾对角晾,像风中飘舞的彩旗;还有的学生说把绳子拉的斜一点,晾上去的红领巾像轮船上的红旗。这时,老师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晾晒起来,进行比较欣赏。当几十条红领巾在蓝天的映衬下,顺着同一个方向飘动的时候,显得十分美丽。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通过平凡的自我服务也能创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美的享受给自己带来无穷欢乐,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创新兴趣。

二、在动手操作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不仅能主动参与并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能以实践为基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新知,促进思维发展。例如教学《缝沙包》,我先让学生分组动手设计缝制, 然后合作讨论交流, 看看谁手儿灵巧缝制得 精致、外形设计美观。最后,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形状的沙包,有圆形的,有心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四方形的……还有人想出了与书本上不一样的封口缝制方法――运用了回针法,沙子就不容易漏出来。事实证明,动手、动脑、动口,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发挥了主体意识,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在启发想象、鼓励求异中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在进行《洗茶具》一课教学时, 我并没有只局限于一种传统方法,而是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 同学用牙膏擦,有 的同学用食用碱擦,有的同学用稻草灰擦,还有的同学用南瓜叶子擦 ……虽然有些方法不合情理,但教师仍用鼓励性的语言,委婉的引导学生:大家的选择都有道理, 牙膏、食用碱、稻草灰都是化合物,洗涤茶垢后对水资源是有影响的;选用南瓜叶擦洗茶垢, 确实具有经济实惠,方便易找,效果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今后,我们还是选用绿色环保的方法比较好。这样,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敢于发问,敢想敢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效的。教师自身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抓住契机,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需要老师用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多动脑子、多下功夫,我们的劳动与技术课一定能带领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杜艳芳.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

[2]支菊芳. 美中启智 培养技能――低中年级劳技课教学初探[J].

第11篇

一、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与教师交往互动的过程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互动氛围。在小学生与教师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时也关系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实现小学生与教师间的有效互动,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要创设和谐的互动氛围。数学教师在与小学生交往互动时,面目表情要丰富,语言要温和,要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数学教师也要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与教师互动的乐趣与重要性。

2.构建多样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为了促进与小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数学教师应构建多样的互动形式,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情境的创设上,同时也可以包括生活情境与实物情境。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数学教师也应抓住互动的关键。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与事物情境两个方面实现与学生间的互动,既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物体属于哪个类别的三角形,同时也可以拿来实物模型让学生探讨它属于哪一类别,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的积极性。

3.构建平等的互动平台,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想保证小学生与教师间互动的质量,光有和谐的互动氛围是不够的,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活动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将过多的目光放在好学生的身上,这就造成其他学生的反感与不满,同时也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鼓励所有学生都参加到互动活动中,数学教师应构建平等的互动平台。还要注重小学生的自主探究。

4.构建小组的互动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与教师的交往与互动,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与教师的互动上,同时也要给学生构建小组的互动模式,并且两种互动模式是相互促进的。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小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所设计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互动话题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市政府”与“电信大楼”的具置。然后说出分别处于彼此的什么位置。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为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与教师交往互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了与学生间的交往与沟通,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听课的状态与效率。但是,小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交往与互动后,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提高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能反映出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也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薄弱的环节。因此,小学生与教师间的交往与互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与教师的交往与互动,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与沟通。同时也蕴含着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从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出发,气氛轻松的互动环境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相反,如果教师在互动时一直摆着严肃的面孔,这不仅致使互动氛围变得沉闷、压抑,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与教师的交往与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12篇

【摘要】当前,传统民间技艺逐渐流失,传统的文化逐渐被新兴的文化信息所取代,大众在惋惜之余,传承古老的技艺也是当务之急。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把绿色环保的面塑教学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教师在面塑教学时充分挖掘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兴趣所趋,作品创作精彩纷呈,让学生在活动中秀出一方天空。

关键词 小学高段;劳动技术;面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83-02

一、缘起——面塑的再现

镜头1——民间艺人的现场捏制。每次带学生外出游玩,学生们都喜欢围着一些色彩艳丽的民间艺人小摊,久久不愿挪动脚步。是什么东西这样深深吸引着他们?是民间艺人手指灵活地在塑造衣着光鲜的各种人物。不仅是孩子,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也纷纷停下匆忙的脚步——

思考:中国人崇尚的是色彩艺术,捏泥人手中的人物,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广为流传。人物或喜或悲,或笑或痴,强烈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在今天快节奏的都市中,捏泥人的身影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这样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镜头2——南宋官窑的泥塑制作。学生在众多实践活动中最念念不忘的是南宋官窑的泥塑制作,看到一团团泥在自己的手中,或方或圆,或长或扁,他们都乐在其中。

思考:揉捏泥塑是学生们的天性,在抓捏中,他们的玩性得以爆发,性情舒展,形状奇特的物品,各式各样的作品,在指间成型,让学生在社团学习活动中揉捏,玩乐,享受着创造的快乐。

二、面塑特点

1.面塑文化历史悠久。面塑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优秀民间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据可考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见其雏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时对面塑就已有了文字记录;南宋《东京梦华录》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由此可见,面塑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2.面塑造型可塑性强。随意捏揉的面团让学生们爱不释手,一会儿把红色和蓝色的面团揉到一起,一会儿又把白色和黄色的面团揉到一起。

3.色彩上的变化丰富。儿童都喜欢鲜艳的色彩,在面塑中可以加入色泽诱人的色团,绚丽的色彩往往能带出欢乐、愉快的正面信息,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材料上的绿色环保。面塑通常用精制面粉制成,用食用色素进行色彩装饰,其他点缀物也以能食用的豆类、枣类为主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它是可以食用的,作为食品类材质的面塑,因安全又绿色环保而深受青睐。

三、面塑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定位。国家《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认知:让学生们认识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其好奇心,逐步培养学习兴趣。

(2)技能: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技法,掌握揉、捏、剪、挑、压、粘、贴等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熟练运用工具,举一反三,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3)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感情,提升他们的综合塑型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

2.教学内容设计。劳动与技术教育涉及广泛,在教材与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是以学生的生活领域、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为题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对学习主题的安排如下表。

四、课堂精细教学策略

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听觉系统,引起学生强烈的动手欲望,对劳动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图:

1.了解面塑历史,端正学习心态。面塑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面临着技艺流失的现状,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学习面塑不仅是传承悠久历史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这样的心境,学生的学习会更认真。

2.学生兴趣所致,作品精彩纷呈。教学内容有传统的花卉动物,也有世界各地传统节日的人物造型,同时还加入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事物。面塑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传统与流行相结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创作中来。

(1)故事情景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前几分钟应注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黄小鸭》一课时,教师从故事“鸭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引入教学,同时把一只只稚态可掬的小鸭一一摆放在桌面上,黄小鸭颜色艳丽,形态生动、有趣,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2)优秀范作引发志趣。教师自己制作的作品或是其他学生中做得比较精致的作品进行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新的创作。

(3)当场捏制触趣。在面塑教学中,教师通过魔术变色、当场塑形,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面塑面的色彩变化和塑造小动物的方法,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从学生们高涨的热情中,看到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

3.充分挖掘内涵,努力提升作品。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建立“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生成的内容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有效提问进行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技术素养。

(1)单件作品制作,力争同中求异。让学生在设计中不拘泥于样品,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把自己的设想和技术知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将创新变为现实。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帮助,组织学生的创新活动。

(2)主题系列创作,作品精彩纷呈。如果说,学生的独立实践操作都是“单枪匹马”,那么,团队合作的主题创作就可以把这些零星的作品系列化、主题化。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作品,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一起分享着创作的乐趣,一起感受着与人合作的幸福。

如《可爱的小鸟》、《黄小鸭》、《小企鹅》等一些小型的组合作品,稚嫩可爱的造型,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又如,《昆虫世界》、《火凤凰》、《中国龙》大气磅礴,让人浮想翩翩。这些主题作品的创作,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失败与成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地培养。

在面塑课堂教学中,学生眼、手、脑并用,在观察、模仿、想象、创造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聪明智慧也大有裨益。一个小小的面团,在灵巧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事物形象,这不仅仅是对一项技能的磨练与学习,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是成长的历程,即使不是那么完善,也有它的闪光之处。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习项目,让面塑之花尽情盛开,让每个学生都幸福绽放。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影响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第13篇

小学《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个人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三大类。其中生产劳动主要是手工劳动,包括纸工、泥工、木工、金工、刺绣等。新课改背景下,儿童泥工教学进入小学劳技课堂。苏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用泥来制作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又如何在传统的泥工课程中注人新的生命体,既有泥的特性,又能添加新的艺术元素呢?笔者在教学中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摸索和实践。

一、爱上泥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爱上泥巴,喜欢上把玩泥巴,创作出有形的艺术品。

在触摸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纵观劳技课,其中涉及很多结构性材料,有各种纸(很容易获得)、木头(加工麻烦,具有一定危险性)、铁丝(操作时存在危险)……而泥巴,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安全且操作简便的材料。

然而,对于生活在满是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孩子来说,玩泥巴已退出了现在孩子的游戏天地。怎样的材料适合学生泥工制作,需要学生自己去选择。课前自制泥团(泥土中加适量水,揉捏成形),或断裂了或表面出现裂缝。其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泥土的味道和手感。接着孩子们再分别揉搓橡皮泥、紫砂泥、超轻黏粘土这三种材料。经过一节课的小组分工实践,孩子们对不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总结:

橡皮泥优点:颜色丰富,缺点:没有黏粘性,作品不能长期保存;紫砂泥优点:较柔软,对皮肤没有伤害,自然风干后不会变形,还可以上色;超轻黏粘土优点:可拉长、,更细腻,黏粘性比较大,可塑性好,缺点:易沾灰,黏到一起后难以分离。

其实,这是一次初探,孩子们经过猜想、制作、讨论、总结,感觉到泥土材料的柔韧性、可塑性及其利与弊。最终,孩子们一致通过用紫砂泥作为我们泥工课的首选先材料。

二、制作泥巴

课标提出,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孩子合作学习、,自主创新、,个性发展。泥工制作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制作泥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实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呢?

以《我喜爱的蔬果》一课为例:

(一)、初步体验与感悟

我国台湾学者徐德成将儿童泥工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时期、直觉式的创作时期、情感与理性的交融时期。对于10岁的儿童来说,他们现已处于直觉式的创作时期。他们拿着泥块,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切、搓、捏、挖,一个苹果完成了。这是基于学生在幼儿时期就接触过橡皮泥,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虽然制作材料不同,但其本能的实践技能在他们早期的探索时期已熟练掌握。

在体验过后,组织学生交流,谈谈操作感悟,可以是自己最拿手的,比如把两只手弯曲成球形搓出来的泥团会很圆;也可以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如怎么才能做出苹果上面大下面小的形状。

(二)、教师指导与引领

劳技课堂虽然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但是教师也需要在其间穿插一定的讲解,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惯用方式,教者利用实物投影演示讲解制作要点,规范、简练的术语和语言让学生看得的很清楚,很快掌握制作方法。视频演示完操作方法后,学生对有些动作要领掌握不好,还需教师个别指导、点拨。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让学生把整个过程练习一遍。这一过程中就突出一个“领和扶”。

这样的示范方式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却又不是最好的方法。

三、创新泥巴

泥工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某种技艺的学习,在教学中将方法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审美需求相结合,使是技法的指导、思维的拓展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钥匙”,塑造出造型各异的作品。,这就需要延伸生泥工渐进的创新修饰成果。

(一)、创作主题作品

劳技教材中制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蔬果。仅限于单个蔬果的制作,不能满足孩子创新的乐趣。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种类型(圆形)蔬果制作的方法,又尝试做出其他形状的蔬果,如柱状的香蕉、辣椒等。有的小组准备了一次性纸盘。更有孩子灵机一动,做了一个造型别致的果篮。每个小组最后展示出了形态各异的主题作品。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做出更实用、更新颖的作品,使其放开走。这一过程要着重一个“放”字,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还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借助色彩涂抹

第14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15篇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是教育战线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精神,发展人的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工程。要把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这一系统工程,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世纪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效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能、技能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 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受益的活动。

2 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创新教育的基本路径

同志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是素质创新教育的基本路径。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能以劳积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果实,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劳动能锻炼青少年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青少年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创新、进取的精神。

其次,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提高,主要通过劳动技术教育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主就业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的必要准备,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教育活动。

第三,劳动技术教育能以劳促智,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科学素质。在劳动中,青少年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有效调节脑功能,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劳动能为青少年智能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充实的知识基础,促使知识向智能、创新转化。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青少年观察分析、判断、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劳动是创造快乐人生的起点,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是我们生活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灵美。故学会劳动,是中学生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和条件。

3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只有提供给学生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建立起信心,并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展。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也不仅仅是把微笑带进课堂,而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让学生发挥个性,展现自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例如在上《水仙雕刻》这一课时,事先一个月左右,我先雕刻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水仙造型:如一些小动物,象凤凰、孔雀、大象等。上课一开始,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欣赏这些优美的造型,作为教师,这时你可以不说任何的话,就尽情让学生欣赏。学生欣赏完毕,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孔雀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大象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是作为老师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教给他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水仙球,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全班固定一个模式。在学生的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鼓励每个学生自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个性,敢于追求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试想:缝纫课上,同学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走在T形舞台展示自己优美的体态;木工课上,一件件作品正在进行着“慈善义拍”;工艺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搬到了教室进行展出;技术课上,同学们正在对自己的设计品“慷慨陈词”…这样的劳技课应该是学生最愿意上的吧。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劳技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与“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结合起来。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过程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使他们人人都感到动手“做这个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在我们提倡“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也即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从而证明:古今中外许多先哲早说过“心灵手巧”、“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青少年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等等。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是这样说的“我听到了就忘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生动形象说明了动手的重要价值。手脑并用可以使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协调发展,要实现脑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起积极作用,有利于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结合,有利于扩展视野,培养整体思维的能力。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习惯的综合学习,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获得亲身体验,有所感悟,才能内化,从而提升认识,并激活潜在的创新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手把手地教学生,或者要他按照教师的规定来按部就班,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发现、发展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何从培养?

4 走创新教育之路,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实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试教育忽略了对人的生存能力和创新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形成了一代人一代人在“独木桥”上拥挤竞争,结果多数学生挤落“独木桥”下,泪洒“独木桥”边。美国心学理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需要实践,问题的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知识与劳动方法的讲授不能脱离实践。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展示的实物、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操作实践的渴望。教师口授几次不能掌握的方法,学生往往经实际操作训练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与技术情感的形成,就是在战胜了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了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每一个人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而应试教育羁绊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走素质、创新教育之路,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首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农业技术、有现代化农业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是时代的呼唤。如何使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灌入农业之田,是中学生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