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第二语言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文化背景及母语迁移现象对第二语言教学习得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影响
一般来说,由于有文化的差异,母语对第二语言在学习中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
例如,有些语汇在汉语中有贬义色彩,而在英语中却没有。如“狗”,汉语中有“走狗”、“狗汉奸”、“狗腿子”等贬义词,而“dog”一词在英语里却无不好之意,并常常用其表示“忠实”、“友好”和“可爱”等褒义,因而很多学习英语者由于受汉语文化背景影响,很难理解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竟然翻译为“Loveme,lovemydog.”
另外,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生活习惯差异也使两种语言运用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吃了吗?”“你上哪儿去?”这些客套话,如果把它们对等地翻译成英语,外国人一定会觉得你是在邀请他们吃饭或是打听他们的私事。另外,中国人有谦虚的文化传统,受到别人赞扬时一般比较含蓄,不主动承认,如别人说:“你长得很漂亮”,中国语言运用会说“哪里哪里”,而西方人一般将别人的赞美视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就会大方地说"Thankyou",如果硬将汉语的文化背景运用到英语中,外国人会觉得你比较难理解。
(二)母语迁移现象
1、正迁移
同样,第二语言以英语为例,汉语和英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英语是拼音文字,属印欧语系;汉语是表意文字,属汉藏语系,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正迁移现象十分明显。如在语音上,汉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与英语基本相同,英语有元音[i:][a:][u]等,汉语中韵母也有单元音i、e、o,学生学习元音并不困难。在词汇上,英语与汉语都讲究词根+词缀的构词方法,如英语中的后缀tion,汉语中“子”,都用来与词根构词。语法中也是一样,汉语讲究“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语法,英语也是同样,如:“IlikeEnglish.”(我喜欢英语),英语汉语都是一样的语法习惯。
2、负迁移
尽管正迁移方面不少,但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还是远远强于正迁移。
如在语音上,汉语普通话使用四声声调区分意义,属于声调语言,而英语没有声调之说,只有重音与节奏之说,属于语调语言。而且汉语辅音较英语要少,一般都用于拼音开头的声母,而英语中辅音比较丰富,可以用在结尾做闭音节的词,而且可以有复辅音,辅音与辅音相连,有些辅音如等,汉语中没有,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容易读错,常常把think读成sink。
在词汇上,汉语与英语词汇并没有进行一对一的翻译,有些汉语词汇在英语中也许找不到对应的语汇,特别是如成语、惯用语等熟语,如seeabook,译作看书而不是看一本书。当然语汇的运用与语言的文化背景关系很大,有些语汇汉语与英语的理解是不同的,如lover,英语中有“情夫”的意思,而在汉语中则用做“知心爱人、恋人”的意思,有褒义。
在语法方面,汉语的时态用助词“了”、“着”、“过”表示,动词并无时态变化,单数变复数也是通过助词完成,如“我”与“我们”的变化,而英语却是依靠名词+“s”或“es”来完成,这些负迁移现象对英语这种第二语言的影响是极大的。
二、正确利用文化背景与母语迁移现象,加强第二语言教学习得
(一)摆脱负迁移影响,加强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是在所难免的,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学习语音时准确地进行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最大限度地找出两者的差异,并尽可能地遏制母语负迁移的不良影响,尽量避免出现“Chinglish”现象。同样,词汇学习要多查字典,以便能弄清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一个汉语词汇有多个英语单词对应时,不要望文生义,最好是通过阅读上下文去仔细体会词汇的准确意义。在语法学习中,对于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法现象,如单复数变化,遇到第三人称单数和名词复数的问题时,老师在讲授时应当反复强调加深印象。而对于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老师也要讲清楚汉英的差异,并反复地督促学生进行练习。
(二)克服文化差异干扰,加强第二语言习得
关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学家拉多(Robert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就说过:“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在英语学习时,要注意学习英美文化中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知识,摆脱母语的习惯思维模式,这样在用语时就不会问及例如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隐私问题,不会出现“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doyoucomefrom?”等让英美人觉得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来。另外,如"Goodmorning,teacher!”(老师好),在英语习惯里也很少用,外国学生尊称教师为"Mr."、"Mrs.”或“Miss"等,而不用“teacher”,这些文化差异都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向学生讲解并强调。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差异的干扰呢?现今不少学者认为,应当通过背诵的方式来加强这方面的克服力。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让学生背诵,正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目标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目标语言的理解,从而积累了使用目标语言的经验。这正符合了Krashen的语言输入原理。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语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该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从语言中找出痕迹。它是历史的体现者。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该论点早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就由西方语言学界提出,到了八十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笔者认为,就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而言,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化因素,二是文化知识。前者为语言教学的内容,后者为文化教学的内容。所谓文化因素,是从共时的角度出发,指出那些跟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时,只有把语言的文化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生成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中,是否应该有专门的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课程,文化与语言教学的比重应该是怎么样,以及第二语言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这些都是始终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总体而言,第二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交际,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是达成的一个核心主旨。如何来认识这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进行认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何谓语言,何谓文化,这似乎是学习语言的人都应该能够了解和意识到的问题,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相应的文化作为其存在的依托和条件。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语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该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从语言中找出痕迹。它是历史的体现者。
我们的母语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互为衬托的,他们的关系以及习得第一语言时,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语言学习者所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母语习得的影响,是难以被主体所察觉的。我们常常都知道语言与文化是有联系的,但它们的联系的特点体现在哪里,也是很难意识到的。直到我们在尝试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不自觉的便受到了文化的冲突,在每一次的错误与究其原因之后,学习者以及教学者也都会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微妙而重要的关系,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时候,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所意识到的,只有在充分了解语言背景后的文化,我们才能真正的运用好第二语言。也只有了解文化,才能在目的语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二、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第二语言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完整的第二语言发音、词汇、语法等,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运用第二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师实际上也是扮演着沟通中外交际的“桥梁”这样的角色,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的进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化工作。教师需要在教第二语言本身的同时,要融汇该语言的背景文化知识,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灌输,给学生以正确的途径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必须注意语言规则,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要尽量符合第二语言,否则只能是“洋泾兵”似的第二语言。这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语用正确与否,别的人一听就可以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交际规则的转化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交际规则的正确而又得体的转化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第二语言说的不好,该语言为母语的人们还容易接受,因为他知道,对你来说做到语音词汇语法完全正确又地道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说的第二语言既正确又流利,却违背了该语言文化的交际规则,该语言为母语的人们就会产生本能的方案,这就产生了文化误解或者也叫做文化冲突。
由于在不够了解第二语言为母语的人的使用语言的习惯,那么即使在第二语言语言本身水平较高的基础上,造成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说,笔者所遇到的一位美国大学生,已学习汉语三年,基本的语法学习已经差不多,并且词汇量也算可以,但当来到中国后,每天与笔者白天见面,晚上也会联系,但到第二天清早,他就会问“你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前两次笔者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不知道该学生是想问什么,以为是有口误或者有别的想了解的。直到后面才知道,学生只是认为这是一种打招呼、表示关心的方式。无疑,这在中国人看来,其实是非常奇怪的问法。笔者后来有了解到,有很多别的美国人也会有同样的用法。他们有一部分人是觉得也许这跟“How do you do”所表达的是相同的。那么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并不了解中国人在一些场合正常的对朋友表示关心或者打招呼的用法,他们则会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或者通过非专业官方途径的模仿,来进行试探性对话。这是跨文化沟通失败的表现之一。而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没有涉及这一块,让学习者有一部分的语言空白区。
三、跨文化交际教育进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在第二语言教学的时候,文化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第二语言文化的介绍或者教育职能是为辅的,我们教授第二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真正实在的掌握文化内容,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其所学的文化知识感知在语言交流与表达上,内化于其对第二语言的更深层理解,以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能熟练地并且不产生文化冲突的进行顺畅交流。
首先,何谓“跨文化意识”,这是Hanvey提出的概念,值得是理解和成人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会不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各异。他认为,获取跨文化意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尊重第二语言者的文化和乐于深入该文化。能否做到尊重、参与、移情饼愿意做出必要的自我改变,是获取跨文化意识成败的关键。不了解第二语言文化,不愿意提高跨文化意识,要想学好第二语言,是绝对不可能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跨文化意识,是语言教师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教育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而并非独立出来的一块。比如,我们在教授英美国家学生词汇的时候,应该在有文化差异的词汇之处进行比较和阐释,如果教师不在课堂说清楚,学生则会在课后进行自己的错误试探练习,笔者认为这一类的错误是可以规避的。有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龙”在中华语境中是一种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行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在汉语中,“龙”总是机箱的意思,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直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麟,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所以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实际上,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民族由于生存境遇的不同对词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这一部分是教师可以在普通的课上讲解的一部分文化内容,我们可以简单提到文化的这个特点,让学生知道它们明晰的区别就可以,点到即止。
笔者有去旁听过独立出来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课,主要是讲一些简单的古代名句,然后穿插着介绍一些中国文化知识,教学对象为中文学习四年左右水平的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老师的备课和讲解都是可圈可点的,这也是一类选修课,但其实两周之后,学生人数锐减,他们最开始听课大部分是由于好奇,但两周之后都认为对他们学习中文没有太大帮助,并且古代文化以及古文的这一部分内容他们也觉得非常乏味和难记,即使在课堂上当堂记住了,课后也不会再用到,很快就忘记了。笔者认为这类课堂只能是针对对中国文化非常有兴趣的学生,以及专业学生,对于大部分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来说,这类课堂是不需要的,而且讲授这类知识容易造成学生的混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而在当代,很多惯用语或者俗语或者古文,当用的时候,会让普通的中国青年觉得非常奇怪。此外,这本来就是作为很多中国人都不能用得很好的一部分文化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专门的文化课是不需要的,作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将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语言教学联系起来,进行深刻而不刻板的教学。这主要是需要教师的专业语文知识素养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因素是内嵌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决定着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句子的内在结构与构成原则。因此,既作为语言文化知识外部体现的、又作为掌握这些知识前提的跨文化能力,就是他们所应具备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树立起文化习惯的意识,站在目的语国家人们文化背景的角度去进行语言学习和交际,积极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克服其负迁移作用。对外汉语应该自始至终把文化知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的过程之中。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密切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的语言交流,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山大学学报
[3]杜道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的母语和外语(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母语和外语都成为教学媒介和交流的工具、能在学生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增加实用技能。双语教学的特征在于通过良好的语言氛围,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幼儿的双语教学,应实行幼儿自然习得的原则,让幼儿在浓厚的双语氛围中,感兴趣的、积极主动的感受、理解语言。
二、儿童第二语言的习得
第二语言的获得既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也可以在指导教授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在习得过程中儿童要运用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必专门的纠错,通过用接触语言的方式习得语言,无意识中掌握语言,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一个过程。结合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首先要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驱使人去行动的动机。儿童的注意力和情绪的积极性都是由兴趣决定的。针对儿的教育活动,应当是生动、有意义和趣味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发儿童对英语的兴趣,善于抓住儿童的好奇心,能够让他们像自觉使用学习母语一样,怀着想要知道相应的说法的情感来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创造和轻松、生动和有真实意境的环境,使儿童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条件下积极学习。儿童英语学习是主要以语音为主的,是学习语音的关键期,因此要抓住时机在语音方面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教师在传授中应善于使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素并结合与儿童日常使用语相关的词语、短句,在真实的场景之下反复使用,逐步让儿童积累、辨别、模仿。教师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儿童在反复听、经常模仿的基础上,才会逐渐形成一定的语音语感。因此对教师的语音和口语首先要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老师发音本身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音的规范性。
儿童的母语掌握的较快更多的依赖的是语境,通过身边的环境直接感知语音信息。因此老师要努力创设语境,使幼儿在视觉、听觉上始终受到大量语音信息的刺激,获得语言的感受。
通过儿童对母语的学习,我们发现不论是哪种语言,儿童首先掌握的是发音、口语,感受语言的器官主要是耳朵,如果在读写之前通过口语掌握了音位体系和一些基本词汇,今后系统的学习会相应的迅速的多,因此儿童外语教育教育内容要以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为主,同时要符合儿童他们的具体生活环境场景。教授内容里面应主要和幼儿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而儿童因认知能力有限不易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就应尽量避开。和母语的掌握相似,教育内容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语言的学习应该也经历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教授中的内容还要兼顾生活中的语言需要去排列,因为如此语言知识能够得到较多的重复,语境也会反复出现。新学习的内容中最好要覆盖之前学习的内容,使儿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同样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原有的知识。整个教授过程中一定要以目标语言为主,避免过度的使用母语,这样会影响儿童的整个完整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