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类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无疑在任何学生时代,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如今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甚至在以后高考时会变成200分满分。它是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因为你的谈吐优雅而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因为你的出言不逊而被他人拒之门外。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起步阶段,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会使他们日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习中,他们会接触到古诗的魅力,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洒脱,又比如“天苍苍,野茫茫,风草地见牛羊”的辽阔。还会体会到宋词的所表现诗人的感情,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奈,又如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所表现的他为报效的祖国的满腔热血。经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会使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
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语文学科的成绩提高,还是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的学习甚至可以影响到政治、历史、地理、甚至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上才能学好的,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科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就好比是一种工具,你只有有了这个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的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日本、韩国动画片,过的是圣诞节,而留下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中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英语。但是对能否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却不够重视,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都感到困难。这清晰的指出,我们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蚀。当代的学生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中华的古老文明则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小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的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的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的社会上,写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处都需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文笔和写作基础,是无法再社会上立足的。然而,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语文基础,更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越早的积累就会有更多的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语文的学习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学名著,学生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必定会受到一些名著的影响,会积累其中的一些名句和好词。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灌输这种教育,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灵感,有效的提高写作的水平。
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原则是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因此,这就要求绩效评价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SMART原则,即:第一,明确性,对于绩效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方向;第二,可衡量性,绩效指标的数据和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经将绩效指标数量化、行为化;第三,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指绩效指标在不懈努力之下是可以实现的;第四,实际性,绩效指标在一定条件之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五,时效性,绩效目标的实现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2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要求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程序是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部分,为保障高职院校绩效评价设计的高效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顺利开展,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第二,开展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预期的目标是什么;第三,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第四,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是什么。
教师绩效评价者时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为确保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高效有序开展,这就需要评价者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是评价者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被评价教师的各种实际状况;其次是评价者有足够的能力将观察结果转化为评价信息,并且,尽可能的降低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准确性;最后是能够准确的获取真实的员工业绩。
3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设计目标
健全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帮助学校领导层或者学生更好的掌握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展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能够有效的反映出被评价教师工作的履行状况,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开展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能够发现高职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给予纠正。
⒈ 应用于报酬
薪金报酬是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的重要手段。现行高职院校薪金报酬调整是建立在教师报酬分配公正性与满意感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按照绩效评价的结果,给予教师相应的薪金报酬,切实保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⒉ 应用于认识调整
由上述可知,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能够充分的反映出教师教学状况,潜在能力、教学态度以及工作适应性等,进而,有便于高职院校挖掘教学人才,给予有能力、工作积极性高、贡献大的教师职位晋升,切实保障教学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才能,避免造成高校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⒊ 应用于培训与潜能开发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敬请关注!!
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一、努力建设高水准的实验基地和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周口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开设含有实验、实训的课程近300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80余门,近三年实验开出率均保持在98%以上,开出的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均保持在65%左右。学校逐步加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实验室开放暂行办法》,对实验室开放事宜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激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每个学年度均通过项目评审的方式进行立项,资助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创造条件。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较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制订专项计划补充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专职实验员60余人,并鼓励理论课教师兼职指导实验;通过设岗聘任、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等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由教授、副教授领衔,以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满足了实验对指导教师数量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此外,学校还实施学生担任实验助理员制度,为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场所。
二、扎实做好实习、实训工作
学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管理规程》《周口师范学院教师非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管理规程》《周口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周口师范学院本科生教育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周口师范学院本科生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09年开始,学校将教育实习时间定在第七学期并延长至一个学期,对实习与实训环节的目的与内容、形式与手段、要求与考核等在实习规程中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也为实习、实训环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实习、实训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教育类专业形成了见习和实习四年不间断的教育实习模式。学生通过课前十分钟演讲、说课比赛等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展开不间断的见习活动。学生实习分三个阶段:校内实习一个月,由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备课、讲课等环节进行指导,锻炼学生的基本功;校外实习两个半月,学生深入实习基地,由校内指导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同步指导,让实习生真正走进课堂;返校总结一个月,归纳总结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安排综合性实习之外,还有一定量的课程实习、考察、实训等。
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教育实习新途径。从2010年开始,结合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开始探索“顶岗实习”模式。教师教育类学生到中小学顶岗实习,既保证了中小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使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得到锻炼。2011年至今学校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人数每年保持在300名左右。为保证实习质量,学校为每一名本科生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熟悉实习、实训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基地指导教师。
另外,学校还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工作的探索力度。2012年学校与周口市教育局合作,成功申报获批了省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并获得资助经费50万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实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近年,学校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将军训、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学校平均每年社会实践活动立项30余项,完成调研报告20余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关爱农民工子女教育、科技支农、环保调研、文化宣传、基层创业、典型寻访、创业见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学校还积极与社会联系,选派学生骨干分别深入各县市团委、知名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校积极搭建校内社会实践平台。目前,学校有大学生社团80余个、校内社会实践平台数十个,广大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既锻炼了自身实践能力,又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成效十分显著。
四、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和重要途径。学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从工作流程、管理过程、总结评价等环节对毕业论文(设计)与训练进行规范。要求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类学生的毕业论文普遍缺乏新意,多数是一些常见或者在学科发展中已经没有应用价值的课题。学生对于专业学科的发展没有充分的理解,缺乏新的思想、论点以及事实依据,一般都只是理论概念的罗列,没有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体系结构。因为成教学生没有能够享受与全日制学生共同的学习资源,同时由于学习方式的限制,学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文献的查阅,部分学生缺乏文献查阅的基本技能。总体而言,成人教育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对于文献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一)学生投入精力较少,抄袭现象较为明显成教学生一般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比较少,因此毕业设计工作一般都有抄袭的现象。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发达,不少成教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往往采用从网络上下载资源并直接进行粘贴的方式进行论文的抄袭,一般院校对于毕业设计的重合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成教的毕业设计,目前没有严格的文章相似度的检测以及论文的答辩工作,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二)学生缺乏基本技能,毕业设计不规范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成教学生对于完成综合性的毕业论文缺乏相应的知识以及能力,在论文的选题、文章的结构安排、课题的论证、事实依据的选取等多个方面都不规范,有部分学生甚至都不具备从事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修改的基本技能。从开题报告到设计安排,从论文参考资料的选取到形成论文观点等,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都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
(三)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论文答辩及评审环节存在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在学校进行设计,且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忙于全日制学生的教学以及相关的科研、教改工作,因此,对于成教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在论文答辩评审时,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毕业率,一般都降低了答辩的难度,同时,在论文的评审阶段也存在着资料不齐全、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改进成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方案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规范毕业设计管理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使毕业设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毕业设计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能够认识到毕业设计是教学整体环节中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自我检测并自我提升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到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都要能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要形成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落实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明确各自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规范毕业设计管理主要涉及毕业设计的总体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否切合学生的能力以及行业发展的方向、毕业设计是否具备一定的监督机制等内容。
(二)强化毕业设计指导继续教育学院要能够组织进行毕业论文的相关专题讲座,强化对于毕业设计的相关指导工作。要使得学生知晓毕业设计的意义、学术研究的规范步骤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合理化的安排、毕业设计中所需要文献的查阅方法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等。要能够通过这样的主题讲座,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知识,对于减轻指导教师的负担以及提升毕业设计的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师生 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1-0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教育部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大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以及学士论文抄袭剽窃[2]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主体的高校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苏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师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条件保障等。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3.2%;理工类、经管类、文史法哲教育类、农林医药类学生分别占46.1%、34.1%、11.7%和5.9%,艺体等其他类别学生较少。运用SPSS建数据库,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和江苏大学对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受访教师的专业类别主要为理工类和经管类。
二、主要结果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态度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9%的调查对象认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实习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复习考研,这分别占18.5%和17.5%,还有约3.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补考等其他事项。尽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调查对象中,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分别占15.2%和12.7%。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多一个教学工作流程。”
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预期完成时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64.2天,标准差为50.6天,预期时间分布为:1个月以内占37.4%,1~2个月占25.3%,2~3个月占16.4%,3个月及以上占20.9%。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巩固专业知识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训练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占49.9%,认为能增加交流能力、师生了解、团队合作和接触社会现实的比例在30%~40%之间,只有3.8%的人认为没有收获(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
(二)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积累的综合体现。在1183名调查对象中,16.3%的调查对象没有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经历,61.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竞赛实践活动。在有前期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或竞赛实践活动经历的调查对象中,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次数不多(详见表1)。在日常学习中,只有25.8%的调查对象经常关注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资料,60.7%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13.6%的调查对象几乎不关注或从没留意。调查还发现,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 课程,其中,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和有点帮助的比例分别为6.9%、27.8%和55.9%,只有9.4%的调查对象感觉说不清或没有帮助。
表1 调查对象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
调查时,93.7%的调查对象已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以师生双向选择居多,占47.8%,其次是统一指定,再次分别是学生选教师和教师选学生,还有2.1%的学生不知道是如何确定的(详见图2)。指导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讲师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学生不知道指导教师的职称。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导师确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级就实行导师制的,有双向选择的,也有统一指定导师的。通常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学生会继续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论文)。
图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
调查对象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导师指定和自身兴趣,两者分别占37.8%和36.0%,来自导师科研项目的占15.0%,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占6.4%,2.6%尚未确定,其余来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其他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方式多样化,以当面指导为主,占69.7%,电话指导和网络信息比例相当,分别占31.4%和30.0%,尚有0.8%的调查对象未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网上、信息、电话、QQ交流”。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程序、选题、字数、格式、参考文献、外文翻译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
(四)主要问题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不足,这占调查总体的57.1%。其他突出问题有:不知如何写论文,占44.5%;外语翻译困难,占29.3%;自己重视不够,占24.6%;经费设备有限,占22.5%;缺乏教师指导,占20.7%;不知如何选题,占17.7%;抄袭/同学,占3.3%;其他的如专业知识不足等,占0.3%。对突出存在的时间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写论文两类问题深入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之间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自认为时间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而农林医药类学生不知如何写论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详见表2)。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尽管多数高校明文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带6~8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师生比偏高,存在一个教师带20多名学生的情况,加之教师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繁忙,导致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访谈中,教师也多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重视不努力,论文质量下去了,日常教学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的列联分析
注:*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五)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予以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39.9%、38.0%和30.2%,而选择需要格式规范方面指导的比例仅为12.8%。实地访谈显示,教师最大的需求是学校优化管理、认定实践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多数高校采用或即将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过程管理,但在网上提交材料的同时往往需要教师提交纸质材料,教师认为“系统、纸质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没有体现优势”。有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没有工作量,教师坦言“没有工作量,教师积极性不高”。同时,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结论与建议
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本次研究中高校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存在问题与需求,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教育,深化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列为大四学年最重要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此造成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整个过程没有三四个月踏踏实实地工作,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3]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处理好实习/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三者间的关系,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精力投入。
第二,夯实基础,强化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讲座 / 课程,且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指导讲座 / 课程对毕业论文(设计)有帮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竞赛 / 实践活动,近两成的学生没有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经验,导致学生前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准备不充分,缺乏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借鉴基于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体系[4],建议高校将课程论文常态化、学年论文制度化。同时,打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联,使毕业设计(论文)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第三,优化管理,发挥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领与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保证。[5]高校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精简管理程序,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同时,应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竞赛活动的工作量和业绩,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相应,教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开展原创性、应用型研究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类学生需求和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水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学士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68-70.
[3]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毕业论文;创新实践;
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取代原来的毕业论文成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指标,但是商务英语、文秘、电子商务等文科以及商科类专业还一直采用着传统的专业论文写作的形式。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使得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弊端
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表明, 传统的写作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以及归纳等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预期效果。
首先,学生重工作而轻论文写作。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顶岗实习的学期,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期间找工作比写论文更重要。为了能顺利毕业,在关键时候,一些学生从网上截取几篇与自己专业相契合的论文,然后七拼八凑,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论文,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学生在论文的选题方面缺乏自主创新,选题范围狭窄,思路不宽泛。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容易引导学生依照教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题撰写论文,而忽略了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论文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仍没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
再次,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科研论文撰写知识了解甚少, 同时自身的语言基础、逻辑思维、布局构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论文质量较差。这也给指导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英语论文的写作指导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为了让毕业论文写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能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笔者所在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指导进行了多元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多元化的毕业写作和设计模式创新
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因之一是认为论文写作仅仅是学校的毕业要求,与找工作和提高职业技能没有关系。如何使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成为创新与实践的“瓶颈”。经过研究和讨论,从2010 届开始,我院将过去单一的专业论文写作的模式改为了专业论文写作、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务项目设计和商务翻译及评述多种形式, 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总结本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选择市场调查报告和商务项目设计的学生较少, 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对这两种形式的写作接触少,缺乏训练。特别是商务项目设计, 虽然与工作实践联系密切,但是要求综合能力强,难度大,不是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而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和商务翻译及评述的写作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专业或职业工作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广泛选择紧密结合岗位并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主题展开设计写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从事秘书工作实习的学生可以就秘书的特点、要求、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现阶段仍欠缺的知识或技能等方面撰写个人论文。再如,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学生可以就校内所学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写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为了防止学生将研究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我们要求学生在初稿前提交一个写作实施方案(表格形式), 要求务必指出相关的职业岗位或工作职能名称、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着重于某一个方面)以及为解决问题拟定的思路和方案。写作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骤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在指导过程中, 指导教师提供方案样本、论文格式样本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该项写作的目的、形式、特点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方案查找资料和相关理论、总结或借鉴经验,通过对相关要点的扩展、例证及归纳,就能写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报告。由于研究内容是针对自己的实习岗位,不会空洞和脱离实际。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 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研究报告,继续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借鉴,一举两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届毕业生写出了诸如《艺术陶瓷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前景》、《纺织业外贸跟单员的作用》、《长沙市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方向》、《关于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投诉》、《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语言的运用》等与自身实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优秀论文, 虽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们认为,这些选题和写作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高校教育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服务于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科学研究”[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宜完全理论化,而要考虑实践运用。具体来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了解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以及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二,具备选题、撰写研究设计、查阅文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能力;第三,熟悉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及行动研究法,学会恰当选择研究方法;第四,学会对研究结果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第五,在整个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选题以及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讲解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参加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活动,使其克服教育研究的害怕心理,让其热爱教育科研活动。
二、课程实施:课题实训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业与其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本科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的现状,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以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而课题就是联系课堂训练作业与毕业论文之间的桥梁。从可行性分析上看,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课题的研究非常相似。因此,应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实训模式。
(一)准备阶段:问题导向,组建课题小组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个研究情境:“假如你现在需要申报一个课题项目,你会怎么选择课题,撰写研究设计,开展你的研究过程呢?”接着,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举出具体的课题项目,通过对此课题项目的分析,引出构建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并向学生讲解这几个关键步骤的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又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这样就可以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去,为学生从事正式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探究导向,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化与顺应,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从课题的选定、研究框架的设计到课题的结题,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课题的探究性。学生在前一阶段只是对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有了一些了解,接着就需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进行课题可行性的论证,撰写文献综述、理清研究思路和内容,明确所用研究方法。小组成员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共同负责,合理分工,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课堂训练、研究设计以及课题成果的展示。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倡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建构起对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4]。
(三)评价阶段:发展导向,多元化评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纯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察,要侧重对学生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选题能力与水平、课题设计能力与水平、课题研究实践能力与水平、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及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作为评价的重点,分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评价方法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环节确定的重要依据。如前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而它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也应注重发展性评价,注重在各个实践阶段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选题、课题设计、文献调查、问卷或访谈调查实践、资料分析与处理、论文写作等都应纳入到评价信息收集的范畴。不但要注重行为目标的评价,而且还要注重生成目标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实践的结果,而且还要重视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课程成效:不断反思
(一)学习方式从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任务明确多样,从最初的选题到最后论文的形成,使学生成了发现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激发学生教育科研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课程目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程序,而且还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发现教育现象和问题背后的规律,从而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很好胜任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学生从片面发展的人转化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奴隶,不再是学知识的机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师生关系不再是单向关系,而是互动交往、情感交流的关系。学生从片面接受知识的人成了多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无论是知识、情感、态度还是技能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三)学生从实践弱者转化为实践巨人
传统教学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强调理论知识的作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并没有对其同化或者顺应,而在没有及时复习的情况下遗忘。如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一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所以,在上述课程实施步骤下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原理,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正确的选题,从而,使学生从实践弱者转化为实践巨人。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涵义及培养重点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接触小学,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开端阶段,对本科生未来的教师生涯具有重要影响。以往教育实习任务主要是教学,并没有教育研究的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新尝试,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任务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活动,如要求本科生在实习期间注重对小学的观察,尝试发现小学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教育理论在小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并写成实习日志、小学教育问题报告、教育实习故事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他们开展讲述教育实习故事、做教育实习报告、展示教育实习作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学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找工作两项重要任务,由于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大四第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期间,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工作,不仅克服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1.1对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
除了进一步考取研究生深造外,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是到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安全管理及相关工作。由于各学校行业背景不同,安全工程毕业生就业方向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主要分布在矿山、石油开采、化工生产、建筑施工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范围相对较广。本科教育的培养类型主要包括:学术性本科教育类型、专业性本科教育类型、职业实用本科教育类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对本科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再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主要定位于专业性本科教育类型。这种本科教育主要作为最终学历教育进行,也考虑后续研究生教育的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运用高深知识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训练,培养社会各行业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结合目前社会需求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基础条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下又分设劳动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以及职业卫生等3个方向。其中职业卫生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两方面基础理论,具备事故伤亡损失和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基本技能,熟悉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培养能够将职业健康危害的医学机理与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手段有机结合的职业卫生专业人才。
1.2对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职业卫生的管理也逐渐纳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一名合格的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需扎实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而且要具有过硬的与本企业生产过程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与技能。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4年的培养方案可划分为校内学习和校外企业实训2个阶段。因此,可将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样设置成2个阶段。其中,校内学习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使其学习并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校内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由学校负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程的选择以满足基本的学分要求,一般通过3年时间完成;而企业实训阶段主要由企业为主导,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到企业从事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训过程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要求,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安全技术,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促使学生将前3年所学到的理论分析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促使学生培养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3+1”培养方案的设想
2.1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3+1”培养方案是“卓越计划”提出的一种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照“3+1”培养方案,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联合培训人才,本科4年时间里前3年进行专业基础及技能教育,最后1年根据行业生产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实训实践。培养方案由企业和高校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重在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行业相关技术的全面了解。在实训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教学,指派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及方法的“实操性”,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
2.2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优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职业卫生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与管理以及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职业病危害辨识与控制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从事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培训、监察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对国内已加入“卓越计划”的安全工程专业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制订经验,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职业卫生方向)的师资力量及实验、实践条件设计具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课程体系设置为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人文和社会科学类、通用技术基础类、高级专业技术类、企业实践学习类5个课程体系模块。通过上述课程体系设计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卫生类课程的基础能力,并依托职业卫生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现场测试等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化、力学、职业病预防医学等基础理论能力、以及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所必需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行在企业现场授课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考虑了企业各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灾难预防及应急工作的需要,设置了跨学科选修课程,确保学生具有多行业的灾害防控能力,以满足各类型企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3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的构想
为了确保“卓越计划”中对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明确要求,高校应针对学生“3+1”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为学生个体(分组)配备2-3名导师,导师应包括在校专业教师及实训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人员构成。“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4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为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指派导师过程中应侧重选择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的高校“双师型”教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方向)所安排的企业实践学习可划分为工程项目设计、实际操作技能锻炼、现场实践等3方面内容。作为学生导师,“双师型”教师应全程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去,全面落实导师负责制。
3.1高校导师的条件
作为“卓越计划”的导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外,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国内有关“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基本满足学生导师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成为“卓越计划”导师应至少具备以下3方面素质及技能:(1)应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2)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属行业发展动态,熟知本行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掌握行业发展变化,能够对本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提出有价值的建议。(3)具备较为成熟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与行业企业有着广泛的交流,从事过一定数量的服务于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项目。
3.2指导方法
“双师型教师”作为导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特征等对学生大学4年学习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尤其在工程实践、实训阶段应重点把握学生进行工程项目的选题、深度、质量等3方面要素。其中在项目选题时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参考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结构及内容,并在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结合实训企业的基本生产特征,确定恰当的工程实训项目的工作任务及内容。另外,学生实训项目的任务及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体现在实训工作量、工作内容复杂程度以与企业生产符合度等方面。实训工作量应既能保证学生实训工作时间安全充实,同时保证学生有时间对工作任务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合理计划,而不是将所有时间用于赶进度而忽视的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在联合培养实习生的过程中要定期沟通交流,确保学生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当出现与工作安排不符合时应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为了确定实训质量,导师应在项目选题阶段明确项目完成验收的量化指标,并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成果指标要求。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导师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完成质量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作为学生最终实训成绩的判定依据。
3.3实践训练
企业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导师应优先选择那么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代表国内生产水平的行业领先企业。同时,高校导师应与该企业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项目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高校导师与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沟通,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全程把关与监督。在设置学生实训任务内容时应从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生产实际2方面着手,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订学生实训的总体任务及阶段性成果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除了完成实训所要求的任务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了达到较高标准的工程实践类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高校导师及企业导师应自毕业论文选题、任务书的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以至论文答辩等阶段进行跟踪指导,相互沟通交流确保论文工作达到“卓越计划”对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标准。
4结论
作为生物科学类专业,无论是教师教育还是专业技能,都离不开“重实践,强能力”的专业特色,琼州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出了“一个核心、二个体系、三个结合、四种技能”的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一个核心”是指培养出“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强的多技能型创新性人才。“二个体系”,一个体系是教师教育基本素质培养体系;另一体系指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个结合”是指教师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应用相结合。“四种技能”是指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四种技能。要实现“教师技能+专业技能”并举发展的创新双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将实践教学构建了四大平台:分别为学校统一的公共类课程实践平台、学院基础类课程实践平台、专业主干与核心类课程实践平台和教师教育类实践平台。前三个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后一个平台培养教师技能。根据各平台,该专业设置了相应的实践类课程。学校公共类课程实践平台主要开设有军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如学生科技创新、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实践类活动;学院基础类课程平台主要开设有本学院多个专业课程设置相通的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实验课程;专业主干与核心类课程平台主要开设专业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如森林、海洋的生态调查、蔬菜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瓜果花木的生产、嫁接技术等,以及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师教育平台主要开设普通话、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礼仪、教育案例评析、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论文等。四大平台贯穿于大学四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五大实践课程体系:理论包含的实验课程体系,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体系,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体系,教师教育实践体系等。前四大实践体系针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后一个主要是培养教师技能。(1)理论课中包含的实验课程体系:此类课程主要是理论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则以突出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进行简单验证,实践以验证性为主,此类课程主要是实验学时小于16学时的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2)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体系:根据学校2012级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调整与重组,对以前理论课包含的实验课,实验学时超过16学时的,通过理论与实验剥离,甚至与其他类课程整合,独立设课,有时还增大实验教学时数,此类课程主要是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实验,使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专业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核心类实验课中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3)社会实践体系:通过集中与分散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体验社会,增长见识,为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从而培养“能吃苦,敢吃苦,善吃苦”的精神,对促进学生特长的发挥、将来的就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4)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体系:此三项是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知识到运用,从遇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它是学生从学习到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过程。这一系列环节,为培养学生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奠定了基础。(5)教师教育实践体系:为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而开设的一系列教育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教师语言的表达技能、书写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等。此类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普通话、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为让学生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取得好成绩,新开设了教师礼仪、教育案例评析等课程。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从教学观摩到经历教学参与、体验教育实践研究,大大锻炼与提高了师范生执教的基本能力。教育论文对学生运用教育理论,根据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教育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创新教学方法,是形成教学成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更加注重了专业技能与教师技能的并行发展,将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从过去专业实践教学中单独出来,形成了更为优化、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多元化培养发展奠定了基础,打破了以往师范专业学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瓶颈,通过双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一专多长。
二、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途径
(一)确保实践学时学分条件下,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改变实践模式
为了提升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实践兴趣,将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实践模式进行改变,将一学年两学期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压缩,由每个学期18周的理论授课时间调整为16周,2周安排为集中实践教学,确保每年有4周时间用于实践,尤其对设计性、综合性类实验等需要集中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模式的改变,既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又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二)实习实践基地稳定发展前提下,培养模式多元化
职业素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外出实习的单一模式,而采取把优秀的中小学校长、一线优秀教师“请进来”,和学生一起参与教育实习的教学环节指导,再“走出去”进入中小学实习的新模式。专业技能培养上,不满足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而是积极开拓与发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通过与周围邻近企业如大棚蔬菜、园林花卉,南繁基地等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同时请企业家、研究所专家来学校指导实习教学,让学生带着企业现存的问题、科研中遇到的难题等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去解决。这种实践模式,实现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多元化。
(三)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条件下,改变实践教学师资单一化,促进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无论在教师技能还是专业技能培养上,改变了以往高校教师对学生单一培养的实践指导模式,实现了将中小学优秀教师、校外企业家、专家“请进来”再让学生“走出去”的实践新模式,突破了实践教学上师资的单一性,对高校老师向双师型转型是一种督促,同时也促进与提高了实践教学改革的质量。
三、结语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训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72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以下简称《科研方法》)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增强教师实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科研方法》课程的实际开设效果来看普遍存在问题,甚至被许多学生称为是教育类课程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指导思想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自英国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理念以来,迅速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引领教师通过反思实践教学,并通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教学层次和水平,是现代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科研方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其应该直接为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成为研究者做好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准备。
从实际的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会做科研,这成为阻碍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技术性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于教师从认识上对于这一理念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教育课程在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现在教师教育中的《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多数限于科研方法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际技能性的训练重视不够,使得课程的教学在脱离了实际的科研训练之后变成了抽象的理论讲演。学生在学完了《科研方法》课程之后,对于如何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仍然无所适从。因此,《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应该紧紧围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基本理念为中心,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实际的掌握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从而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此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在训练中求发展
从性质上看,《科研方法》课程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其目标应该从总体上既需要服务于学生认知思维层次的提升,引领学生的认识达到理性的高度,同时也需要关注具体的教育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具体的教育问题研究能力。《科研方法》这两方面的性质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成人的学习往往更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对于绝大多数参加继续教育的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工作而学习是其基本的学习动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学习思潮在学生的学习中影响深远,“有用的就学,没用的不学”也成了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的主要标准。虽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面对现实情况,与其否定这种思想的存在,不如在承认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做出适当引领和改进。因此,立足于学生具体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掌握,并逐步引导学生思维朝纵深化方向发展,应该是此课程开设的基本逻辑。
二、《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
《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一般需要先开设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其课程的开设一般在继续教育活动的中后期。这与学生后期完成的毕业论文在时间上有衔接的可能性。因此,在《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业与其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的现状,为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方法》课程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以此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从可行性角度来分析,毕业论文的写作从其性质来看就是在完整的参与某个特定的课题的研究。而《科研方法》课程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的独立的从事课题研究。以完整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科研方法》课程的训练内容
以对学生的科研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一个全方位的训练。因此,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课题研究就成了联接《科研方法》课堂训练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某项课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既强化学生在《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实效性,同时也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训练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具体课题训练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科研训练的质量,可以从教学考核这一方面加大对学生课堂教学训练在学分考核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各类高校都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政策,课题训练可以利用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科研立项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科研立项与课题训练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题训练的积极性。在实际的课题训练过程中,以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为中心,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课题分解、逐一实施
一项完整的课题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过程,即课题的选择(选题)、课题的论证(开题)、课题的完成(结题),而其中又可以具体的分解为:课题的选择与界定、文献的检索与分析、研究计划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书写、研究结论的论证等阶段。这一过程与《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基本一致。因此,在学生的课题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和任务让学生分阶段的完成,并结合《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逐一的予以实施。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训练进一步强化《科研方法》课程内容的学习,对课堂所学内容做出及时的巩固与练习,同时将整个课题研究活动分阶段的逐一实施,有利于保证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量化打分、层层推进
在将一个完整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步骤之后,为了保证各个阶段性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按照课题研究的进程在各个不同的任务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局面。学生在完成各阶段具体的任务时,只有上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了,并且顺利通过特定的考核,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强化考核对于整个课题完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课题训练的实际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训练质量,需要对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单独考核,并予以打分。在打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但是无论如何需要建立一个考核的退出机制。以便让那些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合格的作业重新接受练习,直到这个环节合格了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研究。这样操作可能会使不同的学生在整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进度会出现个别化的差异,但是为了保证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训练作业个性化的一种体现。
3.结题验收、强化考核
在课程结束之际,通过课题分解、层层推进的方式,学生的课题训练任务也基本接近尾声。此时所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验收,并对其整个的研究活动进行考核打分。结题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写书面的结题报告和结题论证来完成其课题的结题工作,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模拟参加结题活动中的答辩工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结题方式,严格考核在这里至关重要。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进行推荐发表,或者推荐到学校相关的刊物或学报上发表,以此激励学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而对于整个的课题研究活动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助机制和惩戒机制,让其通过帮助获得提高并能够在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职前教师培养是相关教师培养机构对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准教师入职前的专业培训过程,因此,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制约一定范围内的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职前培养在准教师受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我国比较成熟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本科生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和研究生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
师范专业的本科生既要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并参加教育实习,撰写本专业毕业论文。
研究生培养阶段主要有4+2教育模式,4+1+2教育模式等。4+2模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实施,之后相继被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师范院校效仿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在该模式中学生入学后,前4年与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本科生的过程基本相同,本科学习结束后,对决定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选拔,选择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再用2年的时间学习教育教学技能,顺利毕业的将取得教育硕士学位。“4+1+2”教育模式以华东师范大学为先导,是指在本科师范生毕业之前选拔出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学生到中学工作一年,也相当于以教师的身份在中学进行一年的实践训练,之后再回校进行2年的研究生学习,这种模式克服了“4+2”培养模式实践较短的弊端。
二、发达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及特点
发达国家对职前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探索成果对世界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以下将对发达国家的3+1,3+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1.3+1模式
“3+1”模式起源于英国。鉴于英国大学的普通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教育专业和教育学院可以招收本科毕业生,进入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培养阶段。一年中学生要学习专业课程、教育学的相关课程、进行教育实习。在完成以上学业后可获得研究生文凭,又称为“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计划”,该证书是本科生毕业后受过教育培训的证明,但不能证明其在学术方面已达到研究生水平,是社会承认的可以聘任教师职位的资格。按此模式培养的教师主要到中小学任教。
2.3+2模式
3+2模式在法国职前教师培养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大学前两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的训练。经过两年的学习并取得普通学校文凭者才可参加师范学院的预选,通过筛选者可在大学第三年的学习中获得由法国政府提供的5万法郎津贴。第三年学习合格者,才能获得大学学士学位。之后的教师教育由大学和师范院校共同承担,学制规定为两年,即“3+2”模式。第一年主要为资格考试做准备,大学相关机构针对资格考试的专业理论部分开设课程,除少量教学法之外,主要涉及学科知识;第二年的学习任务较多,有专业实习、职业教育、论文等,其中,专业实习分散到每周进行。
三、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地获得知识,比如网络、媒体等,而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知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广度上,因此,课堂教学不再只注重教师的讲授,“填鸭式”教学被逐渐摒弃,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求知者的主体形象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有所改变,不再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实际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共存的教学检验策略。另外,放眼全国,终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教师的培养要分层次、逐步培养,师范性学校在教师培养上,应考虑将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确保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自我提升。
2.加强教育课程比重,注重教育实践训练
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相对落后。因此,应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本科师范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相对较短,因此,应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注重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3.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较多,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使基础不同的高等师范院校实现教育教学的统一改革与整齐划一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的适合各地的教师培养模式。就一些国家重点师范院校和一些师范专业成效较为突出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可以适当延长其培养年限,例如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大学采用“4+2”模式培养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就是很好的探索。
职前培养是培养优秀教师不可小觑的重要环节,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3-JSJYYB-004),河南大学第十三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HDXJJG2013-01),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计划(MSJG2013-07)。
关键词: 双导师制 高师教育 新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国务院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培养出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由于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担,因此探索高师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理学中,实践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实践智力,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实践智力的研究最为深入,他认为“实践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是个体在实践生活中获取潜隐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表现”。为此,我们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高师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把“双导师制”的应用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近十年内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而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意见》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课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十个方面对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特别是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方面:“各地、各师范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承担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在此之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多采取以本校教师教学为主的单一导师制,导致师范毕业生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要求脱节,师范生走上教育岗位后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方能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行双导师制的新举措,有利于师范毕业生更好地与教育教学岗位相衔接,有助于培养更加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优秀教师。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要机构,直接承担着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任务,为我国基础教育机构提供了大量教师。可以说,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坚实后盾。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及新改革的逐步深入,高等师范教育质量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现象日益严重。
1.1高师为基础教育培养的教师与现实需要出现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扩张阶段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而高等师范学校应把培养合格教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培训,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为标志。因此,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切实训练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初步养成准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为在岗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高质量的培训。但是,由于我国高师与基础教育机构一直以来处于分离状态,高师不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情况,在准教师的培养上难以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对在岗教师的培训也难以对症下药。即使知道在岗教师期望获得哪些指导,由于高校教师的局限,也难以有本质变化,出现了高师教师教育现实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状况。
1.2基础教育教师迫切希望专业化发展,却难以认可高师组织的培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由于对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核心是教学能力,而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直以来以自我反思和同事的交流为主,理论提升和疑难问题解答难以得到指导,基础教育教师希望得到指导的期望很强烈。一直以来,高师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以理论为主,虽然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根本,但多数基础教育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从而对高师组织的培训形成抵触心理,即使高师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也难以得到基础教育教师的认可,高师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在提高自身教师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因此,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并相应地在教师培训和加强高师与中小学联系方面寻求具体的解决途径,是高师面临的现实选择。
1.3教师教育实施双导师制,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探索,更是教师教育模式的新尝试。
导师制起源14世纪的英国,在牛津大学率先实施,其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也陆续采用本科生导师制,想以此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就师范教育而言,我国师范院校的导师制一般采取的是高年级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的双导师模式。中外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培养数学教育类本科生教学与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当下师范教育盛行的高年级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寻求数学教育类课程实行“双导师制”的有效途径还未见详细报道。
另外,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在教育类课程中试行“双导师制”的有关文件,特别强调了“双导师制”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也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蕴含三种“双导师”制度:对高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授课教师既有大学教师,又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既有来自高校的跟踪指导教师,又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又有来自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这也为我们开展“双导师制”在培养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
2.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前提,构建数学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教师教育技能,努力培养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技能精湛、锐意创新的优质中小学师资,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数学教育类双导师课程拓展研究;
(2)高师数学专业“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3)高师数学专业“双导师制”具体操作策略研究;
(4)与中小学、许昌市教研室形成实施双导师制的长期合作方法的研究;
(5)双导师制”的评价机制研究。
3.具体应用
本研究在初始阶段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举办知识讲座、利用网络平台、参观学习考察等方法,及时了解教学中与“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在实践研究阶段主要采取校内导师微格教学,校外导师实践指导等行动研究法,通过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观察学生活动、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合作观察、自我观察、录像观察等手段,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情况,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在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取经验总结法,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包括个案资料的整理、专题课堂观察的研讨,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反思,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为构建师生互动的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撑。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并注意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合作;建立与许昌市教研室的定期交流,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做法如下:
3.1建立了与中小学实施双导师制的长期合作的机制。
在数学教育类课程中,由大学教师承担学术导师,由中小学选出优秀教师承担临床指导导师。临床指导导师主要为师范生提供听相关课的机会和教学设计指导的机会。
3.2在教育实习中,开展教学技能训练。
以学术导师为辅,中小学一线教师指导导师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展教学技能训练,促进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初步养成。为此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教育实习基地,作为教育实习的高校导师,改变了原来只是管理学生的局面,深入实习学校,定期与临床指导导师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指导。
3.3密切了高师与基础教育的教研联系。
原来高师教师(尤其是教育类课程教师)的教研大都缺乏实践支撑,基础教育教师教研流于形式或过于零散,二者如果能结合起来,则对高师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我们尝试将高师教师的教研与基础教育教师的教研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参加基础教育教师的教研活动,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有力地提高了高师与基础教育教研的实效性。
3.4做好二者教研的结合。
下一步我们打算采取高师教师以挂职锻炼的方式深入基础教育,委派的挂职锻炼的数学教育类课程教师至少在中小学进行一个学期的基础教育教学与体验。相信挂职锻炼对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是教学与教研相互学习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芳,邹俊.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77-27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在众多教育类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大院校都在寻求着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式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各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
高职院校正在订单式教育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如何使其在独特的专业定位基础上凸显特色,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呢?
一、围绕学前教育职业与岗位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职业与岗位要求决定了课程设置内容要综合多样,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要注重养成该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岗位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要培养学生具有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教学内容、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和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要掌握钢琴、舞蹈、声乐、绘画、游戏及玩教具设计等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
课程设置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变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适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二、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行全程滚动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穿插在三学年中。以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为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三阶段穿行。第一阶段为新生刚入校时,进行为期一周的幼儿园见习,参观,讨论以完成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初步认识和对该行业情况的大概了解,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全年时间,与理论课相配合分次进行滚动实习,周期至少为9周,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进行实践活动,把理论、实践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第三阶段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为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同时做好毕业论文的写作调研工作,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做好准备。
实现按岗位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程,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无缝连接;打破教与学、教与做、学与做脱节的现象,实现教、学、做有机融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该专业必须具备的技能技巧,为毕业找工作提供砝码。滚动顶岗实习还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为学校老师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对考试改革进行积极试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使在理论知识笔试中得满分并不意味着能很好处理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考核方式不应该仅限于传统笔试,理论知识的考试固然重要,若只有理论考试是不够的,还要增设岗位能力的考查。以幼儿舞蹈考试为例,传统的考试比较偏向于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或者有些考试就是考一个以前学过的一整套完整的舞蹈动作。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特点,要培养会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考核方式既要遵循传统的教育考试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考试的时代要求。考试方法不应只是理论层次的简单考核或者经验层面的具体操作,应该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考试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根据不同课程、不同任课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必须在创新中发展。
四、推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学服务
围绕教学,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统一,教学能促进科研的进行,科研又能反过来推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事适当的科学研究能培养教师将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以弥补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最新知识成果之间的知识断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的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使所讲授的课程显得生动、具体、适度而富于吸引力,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讲授的教学质量。
以上四个环节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四者是交叉循环不断上升的过程,课程体系是教学模式的基础,同时教学模式的选择也决定着考试改革方案的选取,实践教学模式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为教学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教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又会反过来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进。使整个教学进程在循环反复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