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宏观调控法论文范文

宏观调控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宏观调控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宏观调控法论文

第1篇

笔者主要使用“双手并用”与“双手失灵”来分析本文实例。

(一)“猪”的问题——市场机制下的失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调节经济和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作用。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市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都为自己的利润或效用最大化而努力。在本文实例中,我们看到在市场机制调节之下的X市的生猪养殖出现诸多问题。一是散而众、饲养不科学且占用大量土地。个体养殖户多数以成本低廉的潲水养殖,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投入到相对低产出的养殖业;二是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扩大社会成本。X市政府提供的资料表明X市75万头生猪需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一年需4亿多元污水处理费。显然,养殖户能获得的个体收益与社会所付出的巨大成本严重失调。这是市场调节失灵的直观体现。正如加尔布雷斯指出的:“经济体系会自我改进的说法,现在也许已没有人相信。不平衡发展、不均等、无意义和无规律的技术革新、环境的侵蚀、行业间的缺乏协调—这些都是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它们在体系中已经根深蒂固。”在“市场之手”调节失灵,无法靠自身改善的情况下,“国家之手”呼之欲出。

(二)禁令不“行”——宏观调控下政府失灵考虑到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及产业规划,X市市政府对养殖业进行调整本无可厚非,可政府“禁猪令”一出却引来质疑不断,这又缘何而起?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同市场主体一样是“经济理性人”,其理性有限。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等导致政府宏观调控会失灵。反映在本文实例中就是面对养猪者个体利益与社会公益失衡的局面,政府拿出的这一纸简单而粗暴的禁令,不仅收效甚微,还给政府带来颇多微词,以致最后被迫撤销。那么在市场的缺陷“根深蒂固”,国家调控又有造成“人为经济衰退”危险的形势下,“国家之手”如何作为呢?实践证明,必须有法可依并依法进行。这法正是经济法。

二、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作用之探讨探讨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可以分别从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来进行。从法的规范作用来看,经济法对国家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规范,使其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对法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按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进行调节。一方面,经济法规定了国家调控权限。国家只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条件下对国计民生的宏观领域进行调节,具体说来主要是发展规划、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这在给国家调控划出界限的同时,也保障了经济自由与安全,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使宏观调控真正解市场失灵之困。结合实例,X市政府对地区产业进行调节,其“手”应在宏观上指引方向,使市场主体顺势而动,而不是直接取走养殖者的腰包。另一方面,经济法规范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程序。经济法与其他如刑法、民法等部门法比较,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量的规则属于指导性,是一种“提倡性规范”,以对经济利益的引导为实现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利益为引导的调控手段更为科学,它能使宏观调控得到市场主体更好的遵循。规范政府介入市场的调控行为、规范市场主体的投资、信贷、进出口等行为,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给调控行为设置合理的程序的规范使得宏观调控更具科学性、权威性,从而也促使市场主体自觉地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实例,X市政府的调控可以指导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建立起生态环保的产业链,使养殖户不仅取得短期利益,更能长远发展。从法的社会作用来看,经济法规范国家宏观调控,使其更易实现宏观经济平衡的社会目标。经济法规范了宏观调控行为,从权限、手段和程序上都限制了国家权力的滥用,使得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符合经济规律),因而会得到市场主体的遵从,取得良好的绩效,使国家的制度改革得到国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对于国家和国民的总体福利的增长是有效的促进。回到本文实例,要使政府“令到禁止”,使失灵的市场“药到病除”则必须借助于经济法。

(二)地位之探讨从上文可见国家之手与经济法是契合的,正是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也许应该从这个角度把经济法(而不仅仅是其一的反对限制竞争法)作为“经济宪法”。除从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了解其重要性之外,也可以对宏观调控三种手段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一方面,与经济、行政手段相比,只有法律手段才能使宏观调控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富有理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经济规律,体现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只有依据法律的宏观调控才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从而杜绝盲目和任意调控;只有法律化的宏观调控才是制度化的调控,从而给市场主体以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经济手段中,有些本身就是法律手段。比如税收,依法运用,就是讲税法。其他一些经济手段在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规定。行政手段需建立在行政法的基础之上,因此也是法律化的调控手段。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要求应该更多地把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即力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规范化、法律化。经济法顺应了这一发展,其“经济宪法”地位当之无愧。

三、小结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宏观控制政策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失衡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预期;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人民币又面临对内贬值的压力。面对经济内外失衡的两难困境,决策层和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但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人民币仍然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另一方面国内价格总水平依然产生波动。在这种内外失衡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目前政策的后果如何?笔者认为,如果继续这种政策思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不可避免,“滞胀”将不期而至。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的下滑

2007年8月集中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使得美国经济滑向衰退,并波及欧洲、日本乃至全球经济,进一步造成欧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从英国到爱尔兰再到西班牙,房市开始降温,银行面临坏账激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已经有7000亿美国抵押贷款资金以投资方式流向国外,这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加大全球信贷紧缩和经济下滑的风险。

(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采取减息、增加货币投放、加大对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机构的援助等措施,以遏制可能出现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但效果并不如意,美国经济衰退已现端倪。2008年7月在美国国会作证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改上月底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的乐观,转而承认经济增长面临“极大”的下行风险。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经济预测报告中,美联储表示: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风险更偏于下行。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继续下滑。受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衰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销量锐减,2008年1月现有住房和新建住房销量分别比2007年的高点(7月)减少51.2%和21.6%。二是住房价格下跌,2008年1月现有住房和新建住房价格中位数分别比2007年的高点(7月)下降12.1%和12.3%。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和销量下降,进一步导致建筑业严重不景气。到2008年1月,美国建筑业支出环比下降1.7%,累计已连续5个月下降,为1996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新批准住房开工量为1994年6月以来新低,实际开工住房为1991年6月以来新低。此外,建筑业裁员严重影响到整体就业形势。2008年1—2月,美国总体就业出现减少,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建筑业。

2.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两家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考虑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国房地产金融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在美国1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房利美与房地美拥有或者担保了一半左右的贷款),一旦这两巨头轰然倒塌,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将彻底停摆,楼市困境更显风雨飘摇。同时,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拖累旗下两只基金近来倒闭,导致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公司宣布,去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将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全面危机。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的办法来应对次贷危机。美国、欧元区和英国利率2月中旬再度扩大到50个基点左右,比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7月高出4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为了拯救美国经济,多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增加窗口贷款,信贷市场依然很不景气。投资者对信贷市场和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致使美国股市大幅下跌。截至2008年2月29日,道琼斯股指比上年底下跌了7.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4.4%。大量资金从债市和股市转移到国债、期货市场避险,一度促使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1.5%,成为四年来最低点。

股市、债市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和信贷萎缩,使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75,为15年来新低;投资预期指数仅为57.9,为17年来的新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环比下降2.4,为5年来最大降幅。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股市低迷、银行贷款意愿下降,导致投资不振、消费低迷,进一步冲击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加大美国经济发展下滑的风险。

3.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由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建筑业受到严重影响,次贷危机已明显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势恶化。2007年12月美国失业率两年来首度突破5%,今年头两个月略有回落,主要是因为部分长期失业者离开劳动力市场所致,并非就业市场改善。相反,1月和2月全国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环比分别减少2.2万人和6.3万人,为2003年以来首度减少。住房投资下降影响到投资需求。截至2007年四季度,美国私人住房投资环比连续8个季度下跌,其中2007年四季度环比折年率跌幅超过25%。在住房投资需求快速下降的带动下,总体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持续下跌。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大幅放缓。住房市场衰退本身就带动了相关消费品支出减少,加上实际收入增长停滞不前,作为国内需求中最稳定部分的居民消费需求将大幅放缓。2007年12月零售额环比名义下降0.4%,2008年1月增长0.4%,2月下降0.6%,考虑到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消费者价格环比涨幅均在0.4%以上,零售额实际上已连续三个月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由于房地产业约占美国GDP的13%,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住房市场衰退影响到相关产业,从而直接或间接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内需不足,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近乎停滞,美联储不断调低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二)欧盟、日本和世界新兴经济体受次贷危机影响增长减缓

由于欧元区和日本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5%以上,加上美元贬值造成了欧元和日元升值,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尽管近期统计数据表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长,表现出对次贷危机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显现,欧盟和日本经济下滑不可避免。

与美国经济前景恶化相比,日本经济也出现了下降。2008年7月16日,日本央行在月度经济报告中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为三个月来首次。根据日本央行的预期,2008财政年度经济增长率平均值为1.2%,比上次预测值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日本央行总裁白川方明7月15日表示,受能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日本经济减速倾向已经更加明显。他表示,贸易状况的持续下滑将会导致日本经济进一步放缓欧元区经济也在持续恶化,经济衰退的阴影开始在欧洲大陆蔓延。丹麦成为第一个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欧盟国家。欧洲各经济体目前面临着通胀压力加剧、油价高涨、汇率走强、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信贷紧缩等种种难题。经历了最近的楼市繁荣之后,丹麦、西班牙、英国和爱尔兰也步美国后尘面临房价节节下跌的情况。2008年7月15日,西班牙建筑集团Martinsa-Fadesa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欧洲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第一个牺牲品,也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同一天,欧元对美元汇率再上1.60的纪录高点,而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投资者信心则下跌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陷入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显示始于美国的经济低迷正蔓延到其他地区,打消了认为全球经济的相互影响或许已经减退、足以令世界其他地区安然渡过美国经济低迷期的希望。

随着三大传统“火车头”陷入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也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这些经济体的下滑,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对外出口减少,进而制约其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四经济体,在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紧缩的背景下,很难独善其身,未来经济增长下滑不可避免。

美元持续贬值造成通货膨胀全球蔓延

受到美元贬值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世界石油、粮食和初级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10月的每桶85美元,上涨到2008年7月的150美元左右一桶,几乎上涨了一倍。国际市场大米贸易价格进入2008年以来一路暴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高品质100%B级大米1月的出口价格是每吨385美元,2月涨到483美元,3月攀升至546美元,较1月上涨42%。2008年3月27日,报价达到每吨760美元,26日报价每吨580美元,涨幅超过30%。根据泰国米商出口公会的最新数据,4月9日,高品质100%B级大米出口价格已暴涨至每吨854美元,是年初价格的两倍多。除了大米价格飞速上涨外,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铁矿石价格在2007年上涨的基础上,2008年涨幅达到65%。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动与此相关的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如运输、食品、钢铁等价格的上涨。世界上因石油、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的罢工、骚乱相继出现。

埃及工业城市大迈哈莱因粮食价格上涨持续两天发生骚乱,造成一名抗议者死亡;海地爆发了近一周来暴力抗议活动,导致5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包括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在喀麦隆,今年2月因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夺走了40人的生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说,因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社会普遍动荡的国家,目前还包括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印尼、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玻利维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2008年7月,为抗议过高的燃油价格和各项过重的税收负担,印度数百万卡车司机开始举行全国罢工。而在同一天,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英国货运司机在伦敦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全球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成为这次全球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之一。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使投资、信贷活动受到抑制,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全球“滞涨”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双重紧缩性货币政策强化中国经济“滞涨”风险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不断攀升。而美元贬值引起的粮食、石油等矿产资源价格上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国内。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通货膨胀不断上涨双重压力。如何应对这一困境,是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面对人民币预期升值和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现实,中国政府采取了人民币小幅度逐步升值和紧缩性货币政策。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2008年1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和5月20日,准备金率再次各上调0.5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先后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2.52%上调至年末的4.14%,累计上调1.62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2%上调至年末的7.47%,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2007年12月,在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较大幅度地上调了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其中,三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六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在不断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利率的同时,央行灵活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回笼货币,对冲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发行,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适度上调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7年以来,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

紧缩性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190元,比上年年末升值4.07%;2008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其中,6月份上涨7.1%,环比下降0.2%。

但就人民币汇率来看,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汇价从2007年12月的7.3572上升到2008年7月6.8271。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国际热钱不断流入。目前对热钱具体规模众说纷纭,有说1.75万亿美元,也有说5000亿美元。郝大明认为2002~2008年流入我国的热钱总规模为4807亿美元。其中2002年和2003年流入热钱很少;2004年这一比重达到13%;2005年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高涨和资产收益预期不断增强的影响下,热钱流入加速;进入2008年,热钱注入更加汹涌,规模更大,前5个月,流入我国的热钱为1196亿美元,2005~2008年流入我国热钱共有4593亿美元,占同期新增外汇储备的40%。

尽管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但如果扣除由于对石油、粮食的价格管制造成的价格变化,那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能会上升的更大。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上升的趋势仍未改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PPI同比上涨6.6%。1月至2月累计,PPI同比上涨6.4%,这一累计涨幅已经比2007年全年3.1%的增长速度高出一倍以上。5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月度PPI增幅第三次冲破8%,也是我国PPI在近3年来标出的最高刻度。PPI的不断上涨,不可避免的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推高CPI指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仍将处于高位。经济增长速度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10.4%,大大低于2007年上半年修正后的12.2%,增速明显放缓。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大批外销型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仅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一年,一般贸易汇兑或损失500亿元。汇率变动频繁,成本难以控制,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造成出口兑换收入下降,企业不想出口、不敢出口。广东省外经贸厅在最新一轮的调研中称:仅加工贸易一项,广东省涉及的直接和间接出口额达1500多亿美元以及1100多万人就业,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广东省外贸出口企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出口企业造成冲击,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生存问题和就业减少。全国上半年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1.9%,增速低于2007年全年的25.7%;同期进口则增长了30.6%,增速大大高于2007年全年的20.8%。其中,6月份当月出口仅增长了17.6%,大大低于5月份的28.1%。2008年前五个月我国的贸易顺差是7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6%。货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总的来看,货币缓慢升值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通货膨胀上涨趋势并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不改变这种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可能由偏热转向偏冷,随着现有政策的继续,“滞涨”将不可避免的出现。

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改变,通货膨胀并没有明显得到遏制的局面,CPI下降与部分产品价格管制有关。如果不改变目前货币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下滑、通货膨胀高企的“滞涨”局面。那么未来中国宏观政策如何选择?具体来讲主要是:

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干预外汇市场,保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简单地说就是果断停止人民币继续升值。在维持外汇收支基本稳定前提下,加大对海外能源、资源类的投资,鼓励有能力企业在海外投资,有效利用我国外汇储备。

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防止由于内外利差增加引起的热钱大规模流动。但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上要有针对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要采取相对优惠的利率;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资源耗费比较大的行业,继续采取限制性的利率;对民营经济,尤其是出口型、劳动密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密切监管国际套利性资金的异常动向,可以适时宣布采取征收托宾税,加大资本流动成本,加强对各种套利性资金非合规进入和流出的审查。

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抵消货币快速升值对经济的破坏,应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于纺织品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出口应加大退税力度。

鼓励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对节能、减耗、未来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行业,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支持。

把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内需推动上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郑晓玲.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困境分析.现代经济探讨[J],2007

3.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4

4.范幸丽,王晶.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J].世界经济研究,2003

第3篇

关键词:招标投标建筑业发展

一、招投标制的推行,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进一步说其既是宏观经济的决策者,又是微观经济的直接经营者,包揽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事务,“一统到底”。政府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要按政府计划行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在新旧两种体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方式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之分。所谓直接调控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系统直接控制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调控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经济活动。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调控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之不同,间接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利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通过向经济系统输入参数实行宏观调控,即政府通过参数调控市场,进而通过市场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宏观调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建设业有了长足发展,这为改变我国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改革的政策不配套,建设市场不规范等原因,致使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相反,一些私营建筑企业和乡镇建筑企业,虽然在技术力量、设备装置、社会信誉等方面不能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他们利用自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有的还采取了一些不择手段的办法巧取工程,因而使他们异常活跃在建筑市场领域。,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比较突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增加信贷资金、减少信贷利息等经济杠杆来进行调控,也可以采取严格企业资审、控制总量平衡、强化行业管理等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主要解决工程由谁来承揽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招投标政策调整实现对建筑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与经济调控都属于间接调控手段,比起直接调控手段的行政干预要高明得多,它是利用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解的良性运行机制,必将对整个建筑业的协调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建立奖优罚劣的招投标运作机制,必将促进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

“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是招投标的原则,而“择优”则是招投标的最终目的。就某一项工程招标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了上述原则,那么中标者必定是众多投标企业中最优秀的。因此,推行招标制度,必将实现对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是一项性、规范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每一具体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投标单位选择、评标的分办法这两个环节,只要政策稍有调整,就可能到中标结果。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招投标原则,尤其要把“择优”这一宗旨贯穿招投标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比如:在投标单位的选择上,一开始我市采用的是由建设单位在资质预审合格的企业中推荐投标企业的办法。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办法有许多弊端,在确定投标单位之前,投标企业千方百计做建设单位的工作,想方设法获得投标权,有的施工单位私下承诺建设单位的一些附加条件,意在获取承包权,有的建设项目虽然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并签定了承发包合同,但由于建设单位事先已选定了外包队,施工单位为争取建设单位的投标推荐权,不惜一切代价私下承诺,一旦中标就得接受全部不合理条件。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失去了招标投的真正意义,更难保证招投标工程原则的落实。这不但给建设单位搞不正之风创造了方便条件,也对择优选择投标单位不利。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取消了建设单位推荐制,规定实行招投标发包的工程,由招标单位参加投标。采取这种办法杜绝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搞场外交易的条件,保证了竞争的公正、公平性。同时,为防止抽签的随意性,避免优秀企业失去投标机会,我们规定上一年度荣获国家、省、市优质工程奖牌及省级文明工地建设先进单位、样板、文明工地的项目经理部(施工企业)给予一定次数不经抽签直接进入竞标机会。在评标打分办法上,我市在评标分值设置上也采取了获奖工程加分、劣质工程扣分和取消两次投标资格的办法。通过实行以上办法后,促使企业靠实力和业绩去竞争,从而增强了企业抓管理、上水平、增素质、创优质的积极性。一方面,使我市的工程质量普遍提高了一个档次。去年,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达40%,同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工程质量通病消除率达70%。文明工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有132个工地被评为达标工地,有40个栋号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或样板工地,都比上一年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实力强的企业多中标、中好标,而实力差的企业,或是过去只靠关系、路子承揽工程的企业,逐步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建筑市场秩序逐步好转,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

三、招投标制的大力推行,必将促进了建筑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是我国建筑业的主力军。,这些企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多多少少还残留着计划的,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营机构还同有完全形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企业的。从我市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施工量仅达到其施工能力的40%左右,个别国有企业活源仅达到10~20%左右,企业面临着管理体制陈旧、施工任务少、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等一系列难题,再加上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劳保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建筑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激烈,这些都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招标投标制的全面推行,从根本上净化了建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招投标过程中,虽然政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同等条件下也力求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竞争的激烈和业主要求严格,甚至苛刻,仍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不但要看外部为他们市场竞争提供了如何优越的条件,更要看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困境,迅速转变观念,深化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变管理型为经营型,走集团化、集优组合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精湛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构设备去迎接市场的挑战。

第4篇

经济增长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他们的相互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当时间维度的经济增长借助最优控制理论而日趋完善的同时,涉及空间维度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仍远远没有形成主流趋势,这一领域直到目前似乎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事实上,经济学一直没有忽略对空间问题的探讨。从威廉·配第(William Pett)的区位地租,到斯密对运输成本的特别强调,都反映着空间因素在经济问题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甚至把屠能(Thünrn)列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因为其不仅是边际主义的创始人,更开创了区位理论,并为现代空间地租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涉及区域经济增长的现代文献中,新城市经济学突出强调空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准确地讲,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被看做是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当中,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由于这种原因,区域中的城市往往被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而区域增长的研究也变成了城市的发展研究。事实上,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文献,他们使用垄断竞争模型框架探讨了经济增长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例如:瓦尔兹(Waltz,1996),鲍德温(Baldwin,1999),马丁和奥塔维阿诺(Martinand Ottaviano,1999;2001)。尽管这些文章代表了将经济增长与地理位置进行结合分析的先驱之作,但是这些模型的结论却都有一定的理论不足。比如:瓦尔兹(Waltz,1996)有关人口流动成本为零的假设就可以推导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显然与现实相差很远。鲍德温(Baldwin,1999)的论文尽管将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心—理论相结合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其分析的过于复杂,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确定性的结果。可以说,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的规模递增以及垄断竞争的分析方法确实将空间维度纳入了主流经济增长的研究范畴。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首先,通过紧缩或松动“地根”配合“银根”政策,可为经济发展起到及时的调控效果。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土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这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补充性也决定了其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宏观调控必须立足社会整体而不是个别,必须追求全局的稳定协调发展而不计较局部的利弊得失。这就客观上必然要求宏观调控应该采用社会整体调节方法,因此国家宏观调控不仅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而且也必须包含土地政策。例如:如果要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国家不能直接指令企业从事产业行为,也不能完全放任企业自由从事各种产业,但能通过土地、税收、信贷等宏观政策等方法加以引导,这就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配合。这种通过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整方法,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是综合的调控方式。因此,要合理定位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参与地位,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进而共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上的协调发展。

其次,转型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的历史任务,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平稳快速发展。为此,土地政策不仅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调控投资总量,使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通过控制土地供应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实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受到经济结构的强有力制约,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生产要素。通过规范和调节土地利用,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还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加强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治理转型时期宏观经济周期性失衡与体制性失衡的有效措施。

再次,土地政策可以直接调控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而调控经济增长。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利用政策工具,对各种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因素进行调节,从而降低经济波动幅度,保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增长。通过土地供给的变动,可以调节投资的规模、方向,进而可以直接、有效地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现象加剧。普遍认为,持续、过大的区域差距将对整个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都将产生不良后果。而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调节功能以及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而其中通过调整、优化土地供给,可以促进各区域土地资源的统筹利用,推进产业的跨区域梯度转移,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房地产;差异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来进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定。从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而土地政策是为达到特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3年首次提出,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如卢为民(2008)在《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中从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土地的资产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特殊体制背景下的特殊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提高我国土地调控有效性的路径[1]。尹锋(2007)在其论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提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冷热的具体情况,适当微调年度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和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以调控投资增长的规模,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

但从另一个角度,土地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量的有限决定了土地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价值主要由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又是一种“引致需求”,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来实现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引导,进而影响到对土地要素的利用,所以宏观经济调控决定了市场对土地生产要素的需求,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毕竟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众多要素利用的市场行为博弈的结果,土地要素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这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的差异分析

1、内涵属性差异

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和增加社会福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社会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理论上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意味着民众必须付出这段时期的总体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3]。因此,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去调控经济总量及其运行,以减少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出现时滞而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宏观调控的内涵是调整宏观经济总量,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才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也是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政策规制的原因。

而土地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要素,土地政策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税收政策等。因此土地政策当属于微观市场的范畴,而对于微观市场进行调节或干预属于微观政府规制(Regulation)范畴。从规制的本意来看,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而实施的矫正和改善“微观市场失灵”的活动,是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进行的限制或制约。因此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制度安排,土地政策是对土地及其房地产业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直接的政府规定。

2、政策目标差异

宏观调控的结果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作为微观市场调节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却是直接针对具体产业,如政府通过土地的收购、储备并有计划地投放市场,增强其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调节;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和控制相关产业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就是通常的“地根”,且在土地投资之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投资,如工业用地后的厂房、机器设备投资,商住用地后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等投资,还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的大量材料等。同时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农民被征土地补偿等问题。国家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加大对廉租、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这些土地政策都可为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也论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稳定。因此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实施措施差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足、负的外部效应等所导致的市场宏观失灵。故而在通常的论述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且必须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和力度,这体现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综合性和间接引导性的特点[4]。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由于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过分竞争(招、拍、挂形成“地王”频出)而导致的地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发商市场垄断、流动性充足而带来投资性需求剧增等原因所造成的市场微观失灵。故而微观土地政策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管制、供地计划、房地产价格规制、房地产税收调整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强制性的特点。

三、宏观调控下土地政策的制定建议

透过以上分析,作为微观规制的土地政策只能作为调节微观市场的工具之一,不能参与代替宏观调控政策。其根本原因表现在:①特有的土地出让制度为地方政府青睐“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对“土地财政”过渡依赖,导致地方政府不断突破每年的用地计划,使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难以落实;②对高GDP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率盲目崇拜,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鼓励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这样的过热投资定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③土地政策的制定依靠突击治理和整顿,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其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往往是某个部门就能随时出台,这样不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若要土地政策切实产生作用,为宏观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微观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土地政策目标定位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微观范畴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协助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不是对冲或削弱宏观调控。在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主导,而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只能是协助。比如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就指出,“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很明显,产业建设生产离不开土地,那么国家有调控政策,并且一些产业用地也已列入禁止供地目录,为什么这么多过剩行业仍能顺利建设投产?直到今年,国家还在调控钢铁、电解铝、焦炭等的产能。可以说明,这么多产能的扩张,土地是先行,而这个闸门如果地方政府能真正严格“把守”,这会对宏观调控是一个促进,反之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2、把握好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应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和短期强硬手段来压制市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必要干预,可以实现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看到政策的长期效果,尽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本身发挥调节作用。2006年-2010年的很多政策中均有关于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的论述,而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安居工程建设、住房用地供应、税收调整等措施,说明以前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再如违法用地和囤积土地这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政府明白长期存在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严厉约谈才表明整改的力度,显得力度很大,而这却只会给市场造成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打压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焦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想在某个时点通过政策来强制一次性扭转,必定会造成宏观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

[2] 尹锋.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9:10.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

论文提要: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针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政府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实施时,它又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压缩赤字、控制通货膨胀、解决失业、均衡收入、平衡国家收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稳健财政政策的功能

(一)稳健财政政策要配合宏观调控,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影响。如,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中央银行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手段控制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迄今为止,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并不稳固。为巩固宏观调控的基础,稳健财政政策,应适当控制和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规模,避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效应。同时,曾在通货紧缩背景下充当宏观调控主角的财政政策,将让位于货币政策,在这一轮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的宏观调控中甘当配角。

(二)稳健财政政策要突出其结构调整功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一般是总量控制不同,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要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既包括总量控制又包括结构调整。如,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一方面要体现总量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既要防止经济总体过热,又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稳健财政政策这种结构调整功能,一般可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实现。

(三)稳健财政政策意味着要抓住财政收入增长加快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我国政府2008年已经积极酝酿和推行税制改革、完善操作方案以及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比如,在全国停征农业税,并在部分地区加快进度;在保证出口退税正常需要、确保“不欠新账”之外,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历年遗留的出口退税欠款的“老账”问题等。今后一段时间还要加大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力度,逐步进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开征消费税等税制改革项目。 "

三、对稳健财政政策的建议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和现阶段国情,现阶段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财政政策的市场调控作用。市场失灵是现代政府存在的经济动因和政府经济作用的边界,但它没有要求政府必然进行直接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笔者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应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市场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以巨额的财政收入做保障,加强对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2007年中央财政支出364.8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支出323亿元;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安排2,499.0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主要用于支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684.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增长24.2%。2008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2.6%,而从以上数据显示,用于民生的每一项增长速度都高于22.6%。由建设财政,到吃饭财政,再到民生财政,我国推进公共财政的步伐正在加快。

第7篇

经济论文的语言必须质朴、平实,以保持科学论著的严肃性,这也是经济论文文体自身的客观要求。首先,经济论文强调的是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性渲染,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其价值大小,取决于理性分析开掘的广度与深度。因此,语言表述应直截了当,一语中的。当然,理性分析也需要借助生动的语言。例如:“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从事货币经营的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类似这种比喻,通常用来阐释经济科学的某种概念,说明经济活动的某种态势,赋予事物可知性,以增强论证说理效果。它与记叙性文体中运用形象思维,借比喻赋予事物可感性有着严格区别。其次,经济论文体现的是朴素、庄重的文章风格。经济论文写作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求实精神,科学地反映客观实际,有效地指导人们经济实践活动。经济论文与现实结合的紧密程度,既为文章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谓“文附质”“质待文”,同时也要求其语言表达与文章风格趋向一致。经济论文语言质朴、平实的具体要求为:一是不追求套饰的词藻;二是不猎取生僻的字眼;三是杜绝虚妄之词。

二、精确

所谓精确,首先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精密性。经济论文的语言一般信息量大、内涵深,所以表述时必须从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达到对经济现象及本质的精微区别是细密界定。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相互衔接,促进区域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运用经济手段实行间接调控为主的国家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加强,搞好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币值稳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1997年第1期《银行与企业》)这段文字,从“市场体系”和“调控手段”两方面阐述了经济体制的取向,由于作者准确把握了“市场体系”的构建形式,以“城乡市场密切结合”反映“市场体系”的“统一”面,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反映“市场体系”的“开放”面,达到对“市场体系”内容的精密阐释。同时,“市场取向”、“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概念的前置词都充分显示了精细的限定与修饰,表述既内涵丰富,又丝丝入扣。其次,精确是指语言要有准确性。语言的准确基于思维的严谨。准确性始终是经济论文表述的最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论文语言具有专业特色,概念的确指性很强,使用时需辨明差异。例如:“资产”、“资金”、“资本利润率”、“资产利用率”等。第二,经济论文对事物的定性与定量都要准确。定性准确,是指对经济活动现象予以正确的定义和解释,中肯的判断与分析。定量准确,即所用数据必须真实、确凿。数字语言是经济论文语言的特殊形式,具有独特功能。因此,使用数据必须精心选择,反复核实。第三,经济论文句式较长,表述要合乎语法规则与逻辑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就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修养。

三、简明

一是指言简意赅,二是指通俗明快。前者体现文意的精粹性,后者体现篇章的可读性。具体要求的内蕴是:首先,用词精炼,力去杂芜。笔者认为,写作应把好如下遣词关:(1)慎用关联词语。经济论文句与句、段与段依文气相接,依意脉贯通。因此,各种表因果、转折、选择、并列、条件等关系的关联词语除非不可者外,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切忌赘笔败文。(2)“的”字不得滥用。从语法角度看,“的”字对构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就论证效果而言,经济论文始终以论证为核心,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因此“的”字使用不得过多过滥,否则会成为附赘悬疣。(3)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经济论文写作均为第一人称,诸如“我认为”、“个人认为”、“笔者认为”等,在文中常出现由序论向本论部分过渡时,或由本论向结论部分转换时,又可刻意强调,突出主旨。但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否则,就会造成对文章内在逻辑构成的人为破坏。其次,精心炼句,力求文气相接,意脉贯通。文无“气”不立,“气”足而成“势”,经济论文应以气势取胜,正所谓:意奋而笔纵,气盛则理强。因此,要注意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形式,同时,句与句之间,要防止出现板滞生涩,条理不清等毛病。

第8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 宏观调节; 机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cro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road transport market position,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content and method.

Keywords: road transport; Macro regul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U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宏观调控的市场地位

亚当·斯密提出在“看不见的手”机制作用下,市场可以进行自身调节达到资源的优化,而宏观调控则会干扰市场。在20世纪“经济危机”后,经济学界认识到市场本身具有缺陷,开始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之后经济学界开始对政府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管制经济学研究、产业政策研究、制度经济学研究等等。但是只有在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或效率低的时候,人们才重视调控的作用。只有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才利用调控作用来进行调节。现实中存在“管制—放松管制—管制”不断循环的过程,把调控作为市场的补充部分。而关于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供求机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作用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在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与供求对宏观调控的实施具有反作用力。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与宏观调控应该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

2政府对道路运输业调控的意义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它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对运输业进行宏观调控目的是使运输市场能够合理有效发展,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1)在运输市场供求关系上,政府调控就是要保持运输市场在总量上与结构上的均衡。当市场供求存在失衡且市场无法调整时,就需要政府的调控来影响。如在我国的运力严重不足时期,政府通过推行“有路大家跑车,有水大家行舟”的发展政策,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极大的提高了运力的供给。随着运力供给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输供给与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政府宏观调控要及时地引导生产与需求在总量与结构上达到一致。

(2)在运输市场运力结构上,对运输方式结构、运输对象结构、运输质量结构、运输区域结构等进行调控,使运输市场在整体效益上得到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总是呈现出一种“过剩”的调节形式。当市场在某段时间、某区域或某一需求方向存在超正常利润时,市场供给会往这个方面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供给过剩;同时在某方面的需求则会出现供给不足现象。要发挥运输市场的整体效益需要合理的运力结构。对运力结构的调整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市场调整地盲目性,从而达到运力结构的优化。

(3)在运输市场价格上,克服价格引导机制的盲目性、滞后性,使价格及时地反映市场信息,调节供求结构、运力结构。价格是市场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主体最直接的信息承载体。通过价格,生产者调整市场供给,需求者调整其需求,从而实现市场的供求均衡。但是,价格作为市场引导因素是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与滞后性的重要原因。价格是市场的反馈信号,从价格的反馈到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调整齐中存在的一段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差里,若单凭价格行事则会造成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从而造成济损失因此政府需要对价格进行适当调控保持运输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4)在运输市场竞争上,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作用,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配置资源。竞争是市场机制的动力。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使资源的利用得到不断的提高。一方面,合理有效的竞争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这需要政府的调控来实现;另一方面,根据“马歇尔困境”,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垄断,而垄断会导致市场竞争力的缺乏。要求政府要对垄断进行干预,维护竞争局面的存在。

3政府对道路运输调控的内容及方式

从国内外的道路运输发展历史来看,政府在道路运输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运输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运输业的发展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在运输业发展上都制定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3.1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是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导致市场无序与避免垄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道路运输业具有外部性的特征,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市场自身可能导致市场供给不足,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导致过度供给,造成过度竞争使市场环境恶化。同时,道路运输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特征,垄断会造成市场竞争活力低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安排是保持市场有效竞争,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准入制度以道路运输市场划分与营业许可两部分作为具体实施措施。

3.2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是政府进行管制的主要手段之一。价格管制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同时也鼓励经营者的投资。价格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以价格自身调节是市场缺陷的一种原因。对价格进行合理的管制是保持市场活动力的必要手段。在道路运输市场上主要是运价制度。运价制度是政府防止企业过度竞争,保持运输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的运价制度主要考虑运价的制定、运价费率的变化等。

3.3模拟市场机制

模拟市场机制是政府进行机制设计使管制手段接近或类似市场竞争方式,以解决市场失灵现象与政府直接管制造成的不利影响。模拟市场机制主要从价格与制度设计两方面来进行。

在模拟市场机制中价格路径的基本框架式拉姆齐定价。拉姆齐定价法就是一种价格路径的模拟来使资源达到次优配置。拉姆齐定价也叫差别定价,是指在相同生产成本情况下,同一种质量产品,对不同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其含义是:在保证生产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价格由边际成本与各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来决定。拉姆齐定价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和需求特点定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4结语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直实施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方针。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看成是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供求机制服务的地位,促进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土地财政;房产税

一、我国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控政策体系简介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目标;二是社会公平稳定目标。调控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行政政策及一些宣传引导手段。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财政政策等)进行调节,以行政政策(主要是规划、计划等)进行管理和指导,同时配合信息宣传活动进行引导,以实现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调节。经济政策和行政政策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如图1所示。

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进而调控房地产价格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市场的基本规律,房地产市场在运行中也必然受到这一市场规律的支配。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一些经济参数,如价格、税收、利率、折旧率等影响企业的投资和消费者的需求,达到调控目标。行政政策的作用路径不同于经济政策,其主要是针对开发商施加影响,不适用于一般消费者。主要可以通过限制直接限制房价的方式,限制房产结构等方式调控房地产市场。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采取经济政策调控,一般只有当房地产业发展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时,才会采取行政政策手段。

二、我国现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的困境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但效果不容乐观。

可以看出,今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依然以强劲的势头持续走高,房价涨幅也随调控政策起伏不定,很多调控政策的实施都只是起到暂时抑制房价的作用。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地资源愈发紧缺。这对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我国地少人多,房地产开发用地紧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约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本就捉襟见肘的土地供应将更为紧张。这种情况导致土地价格大幅上涨,继而导致房价持续攀高。

2.我国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被设计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导致了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我国现行的土地批租制度使得出卖土地成为地方的主要财政收入。因此,房地产业为地方政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业绩和财政收入。2012年前11个月,我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额达1.18万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以此推及全国所有城市,2012年全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总收入可能会比2011年减少上万亿。这样,各地方政府成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最大利益受损方,因此地方政府在实施调控政策时的积极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大,这对调控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稳定双重目标追求下,政府往往更注重经济增长,其结果必然造成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和房价的不断推高。

3.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目前政府房产业税收政策不完善。我国目前最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20%,但他们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只有4.7%,然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所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高达50%。富人有一次性付款买好几套房子的经济实力,而穷人则可能几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在在这种大背景下,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金融税收等政策往往会大打折扣。比如提高首付比例和房货利率,这使得买房的经济起点提高。对于富人来说买房本不差钱,一次性全额付款也没关系,而对于穷人来说,高额的首付和高的房贷利率对其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提高房货首付比例和利率不仅不能限制富人炒房,反而给穷人增加购房压力,导致更多的人买不起房。变相的给了少数富人买更多房子的机会。至于通过征收二手房交易税来抑制房价的政策就更收效甚微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此时征收交易税对对抑制房价毫无影响,市场的力量会导致卖方完全税收转嫁给下家。这样,相当于政府直接向买方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4.部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部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未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设计,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一些房地产调控政策设计初衷是为了抑制“投机型需求”,但忽视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的巨大负面作用。例如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房地产行业向金融机构贷款被限制,这大大阻碍了房地产供应商的发展。2011年度银行几乎停止了90%以上的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发放,这导致2011年因缺少资金而破产退市的房地产公司多达6000多家。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上涨过快,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住房供求的不均衡。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市场供应不能继续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仍将是住房价格的最有力支撑。人们对未来房地产供应紧缺的预期将不会变化,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此外,房地产市场本应该是这样一种垄断竞争型市场:既能使房地产业达到规模效率,又可以使其性价比在比较激烈的竞争中提升。然而,随着调一些控政策的实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洗盘严重,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一些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在城市或者全国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资源垄断。

三、我国当前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出路

1.加快土地税制改革,合理规划,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像中国现阶段一样去依靠土地财政,千方百计地去抬高地价赚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去创造经济业绩和财政收入。但国外主要通过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等方式创造财政收入。国外中央政府限制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处置权,土地出让由政府统筹规划,这样既能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耕地,使地方政府转向追求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土地征税制度的改革,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还能增加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者的持有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投机,降低房价的作用。因此,我国房地产业可以借鉴新加坡、德国经验,合理规划房地产用地,以开发中小户型为主,着更集约的原则来进行房地产开发,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需要。

2.逐步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重视对社会公平目标的追求,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时,实施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调控的问责制把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增加保障房建设等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切实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多管齐下,促使地方政府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3.加快对现有税制的改革,设计更合理的房地产业税制。房地产税的设计应当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为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征收房产税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调控手段。房产税的开征能大大增加以投资为目的消费者的税收负担,从而有效的抑制投机性需求。这种调控方式可以长期留存,并通过税率的调整来收紧或放松。我国目前已在上海和重庆部分地区开展征收房地产税的试点工作,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要总结经验,对房产税征收范围、税率多少、房屋等级的界定、房屋的价值评估一些列问题,组织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并进行科学的评定,逐步去完善房地产税制度。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房地产业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并通过信息宣传,舆论引导等手段使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为大众所知,彻底深入人心。

参 考 文 献

[1]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9)

[2]王兵.关于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3]余凯.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难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4]周中元.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借鉴与启示[J].特区经济.2007(1)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调整对象 具体内容

一、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原因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保障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明确经济法定义的前提与基础,更重要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健全的重要步骤。同时,明确经济法调整对象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具体说明:

首先,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明确经济法定义的前提与基础。我们都知道,一部法律要想在现实社会中起到预想的作用,达到预设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就是说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达不到此标准,该法律就不成法律,更不用说其效力大小了。调整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某一法律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当然在经济法中也不例外,它也是经济法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要想有一个全面而具体、正确的经济法定义,必须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这也是民法等其他法律给我们的启示。只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结果是每一个研究都有自己的观点,调整对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各有说辞,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该问题的重要,以及我国学术界的活跃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不免造成了研究的混乱与模糊不清,甚至对初学者有误导作用。

其次,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为了解决法律对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那么,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能够明确被调整者自身内在的规律对法律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市场规律对法律的要求,尤其是对经济法的需求,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其他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无法保障的部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有利于行政部门按照法律行政,健全法律模式,真正发挥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效力与作用。

二、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

学术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多方面的阐释与论述,其中既有相同的成分,也有意见相左的部分,如刘隆亨先生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和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豍,王春法则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综合立法”豎,同时,江平与陶和谦认为“经济法所调整的不是一般约经济关系,而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豏,杨紫煊认为“经济法不仅调整社会主义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社会主义组织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仅调整人们在直接生产中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人们在分配、交换、消费中的经济关系;不仅调整横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纵的经济关系。一句话,综合地调整各种经济关系。”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通过对以上诸位学者观点的取长补短,经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宏观调控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调控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深入配合,即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真正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市场调节有自身的弱点与不足,概括起来讲就是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因此在遇到市场大的波动、经济结构大的调整等一些仅仅靠市场调节无法真正发挥效应的情况下,只有国家出面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制止“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其中,宏观调控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多方面环节交织的混合关系,其出发点是市场经济全局与社会公共利益,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干预,这种干预对资源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调节、国有资产管理、市场投资、经济规划、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几乎涵盖了市场经济在宏观上的方方面面。

因此,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题中之义,是无可争议的,同时,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和经济法有相同的价值目标,那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把前者列为后者的调整对象内容的重要原因。另外,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与经济法也有相通性,一般来讲,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需要法律支撑的,比如货币管理法、银行法、财政法、信贷法、税法等,其实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具体的经济法的内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市场管理与规制关系

市场管理与规制关系也是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商业主管部门与商品经济参与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的对象包括商品的生产者、商品的经营者和商品的消费者,打击他们中生产者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同时,限制商品经营者的破坏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垄断、强买强卖等不法手段,还要保障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禁止不公平、不公正待遇,进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有序地发展。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垄断市场等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基于上述现象,要协调好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关系,真正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建立公正、有序的市场法律环境,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置身其中,对市场机制进行引导和规范,弥补其缺陷,法律手段是完成该项任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制定法律规范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利用法律惩治不法行为,经济法就是能够完成完善市场经济任务的法律。很多人担心民商法已经存在,而且在完善市场经济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市场规制关系纳入到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畴之中,就会导致两者的冲突。事实上,这种现象是不用担心的,因为经济法和民商法都属于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两者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即使有重复的部分,但本质精神都有利于解决矛盾,可以说,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驾护航者。

(三)社会公用关系

市场调节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社会公用品,比如公共设施中的公共厕所、公园健身器材等,是社会人公用的,它们在社会流通中不符合一般市场经济的规律,会导致市场失效。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在社会整体素质还没有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前,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诸多的社会人只想享用公用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不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如果大部分人都是此种心理,那么社会公用品的提供者不但不会有收益,甚至连最基本的成本都无法收回,国家必须为此中的缺失买单,这是一种现象。另一种现象是诸多公用品,如风险大、投资高、利润低的产品,私人是没有能力进行生产和买卖的,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进行投资,此种情况下,只能靠国家来生产,并提供消费国家的干预尤为重要。

上述各种情况,都体现出在社会公共关系中,国家的干预是必要的手段,在国家的干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水利电力法、公用事业法、国有资产投资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就是此类法律的重要代表,它们也都是经济法的范畴。国家只有充分利用经济法的保障作用,对国家投资的企业进行管理,对私人投资的企业进行有序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计民生,也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因此,社会公共关系也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

(四)可持续发展关系

可持续发展关系也是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资源的过度开发、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都是经济飞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禁止,甚至是惩治这样的行为,如矿藏资源开采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但是此种现象还是还有发生,可见,这些法律中也有不法分子可以钻的空子,法律的不健全性表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那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

第11篇

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功能特点【

内容回顾-国库现金是指已经缴入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暂未支付的财政资金余额。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在国库正常支出和资金绝对安全的情况下,特定的制度安排,对国库现金定向操作,以最大收益的业务。其操作原则是要“三性”

《怎样写国库现金管理拓展对策探讨论文范文》由会计整理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继续阅读:怎样写基于因子浅析论文范文法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探讨论文范文

(二)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更高的利息收益 国库现金存量是来自税收,是公共财政资源的一保值、增值,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考量。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向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性,绝对的宏观经济效益,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三)是当年因时间差、季节差形成的暂时应支付而未支付的预算支出是当年国库资金在收入和支出上的时间错位来做短差。不对的。浅析【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理论问题,社会管理

一、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内涵

“宏观调控”又称“宏观经济调控”,最初使用于经济管理语境,我国宏观调控结合了宏观调节与控制两个含义,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渐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的主要形式。

由经济领域产生出来的含义及其相关形式能否自然地移植到社会领域,以形成“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含义及其形式?基于理论与实际的分析,同时类比于宏观经济调控,我们尝试性地给出一个描述式定义: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系指社会管理主体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为预防和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因素出现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行政、经济、法律、道义等相机管理行为。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外延

从理论上看,社会发展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内涵的演变而演变,有时代性;同时也由于理论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当前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范围,是从管理工作层面和解决社会问题层面进行划分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按照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是三个递进的层面。每个层面按照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又包含若干社会领域的行业。生存层面上,是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特殊人群基本保障的领域和部门,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民政、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发展层面上,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人力保障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领域和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体育;安全层面上,是为维护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领域和部门,包括公安、司法、检察等。

从实践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围也即调控客体主要包括:

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败,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医疗卫生。从国际管理经验看,在医疗方面,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关注基本医疗体制建设,公共卫生方面的重点则是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民政和社区。家庭与社会和国家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环节是“社区”,社区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人们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一般重视到高度重视、从点到面全面铺开的过程。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实施的公共福利事业,基本内容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可以缩小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防止社会成员陷入贫困,构筑社会公共安全网。

就业。妥善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保护。社会中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生活状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责任,需要通过社会发展领域各行业的发展规划,落实对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教育。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系、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外经济学家的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2--33%。

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依据功能定位,文化领域可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体育。包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体育产业也正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国家总体实力的象征。

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发展的第三层面是维持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稳定机制的建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同或者外延不是静态的认定。当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一些原本并不重要或被人忽视的领域日益成为重要的或必须加以调控的领域时,宏观调控部门应将其纳入到调控范围内。动态地跟踪和掌控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适时加以必要的调控,本身也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题中应有之意。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所以在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是由其所具备的功能所决定的。主要体现为:

它是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行动纲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活动十分广泛,每个社会活动领域都有自身的管理问题。要把分散的各个具体的社会管理行动统一协调起来,必须上升到战略规划层面,这就使得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必然具有社会管理行动纲领的功能。

它是采取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如社会计划、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等的提出和实施都是为了稳定社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所有这些手段措施提出的依据,可能多种多样,但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是其十分重要的依据。只有通过周密的战略部署,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它是政府社会管理行动的公开宣言--当今世界,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关心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通过制定一项周密的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可以起到面向大众和国际国内展示社会发展成就,表明政府推进社会发展的意图和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从事并参与社会发展活动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定期制定并执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按照管理理论,构成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有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等六个要素:

1.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通常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协调和适应、把社会活动的社会效益发挥放在第一位。上世纪90年代原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曾经组织草拟了《1996-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未正式),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坚持以深化改革和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增加对社会发展的投入。

2.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般应包括:主要社会活动的重要目标、上述所选目标的定量、战略总目标与战略分目标的关系。

3.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的选择标准包括发展过程中遇到重大障碍的环节、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域和全国关注的社会活动等。方法上一般对社会活动各个行业做出序列划分,然后确定重点,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没有不变的重点或永恒的标准。

4.社会发展的战略阶段

战略考虑的是较长时期的发展问题,因此要有时间上的考虑与安排。社会发展只有经过分阶段的设想及安排,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分阶段的意义,就在于它实际上就是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实施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在15年内的全国社会发展纲要中实际上就有“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计划时期。但在实际社会管理工作中,依据近细远粗的惯例,采取的是滚动式计划方法。

5.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战略在空间上需要有规划布局安排。这一方面是因为空间布局是始终客观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的大国。由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如果没有不同空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安排,将会从根本上和在长期内扩大区域之间不同的发展差异,并引发深层次矛盾与冲突。

6.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依据长期的战略设想而持之以恒的政策手段。在我国,实施长期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环境保护政策,既是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战略的基本措施。短期的宏观调控因为要应付随时发生的问题而伺机调整变动,但是宏观调控所依循的基本措施,还是战略与规划所设定的基本之道、根本之策。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

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有效地运用以政府为主体的强有力的干预,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公正地转化为民众共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目前根据社会发展实际管理经验,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可有以下设定:

一是调控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合理分配国民收入用于社会发展的投入水平,保证各项社会事业以合理的速度和规模获得同步的发展。

二是调控社会事业各行业的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并且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要素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条件。

三是调控社会发展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其增强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四是调控社会发展中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和合理布局,使社会的发展更为公平和公正。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社会资金投入、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预测与监测、社会劝告等,由此也即构成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

1、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

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是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具体延伸,作为手段的规划与计划着重关注的是社会计划及其管理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计划是逐步从经济计划中独立出来的,它一般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为计划对象,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计划与经济计划有联系也有区别。

所谓社会计划体系,是指各种社会活动计划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些社会活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划划分是根据计划期限分成年度、中期与长期计划,以及根据管理行业分成人口、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计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社会计划尤其是专项规划工作,相继制定了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若干计划。

目前我国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是选择、确定和落实社会计划指标,指标管理成为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社会计划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等,由这些指标形成社会计划指标体系。

2、社会资金投入

所谓社会资金投入,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对社会活动的人力及物质投入和支付。从管理上讲,它分成社会事业经常性经费开支和社会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两个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中的建设投入部分最终形成社会资产,即各种社会设施和设备。社会资金与资产的性质比较复杂,可以从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消费性与非消费性、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福利性与非福利性等多重属性来加以理解。

目前,如何建立积极、稳定、有效的资金筹集和保障机制,是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产品与服务特性及其对筹资机制的要求,为社会事业筹资机制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努力构造形成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使社会事业总体发展以及薄弱环节都能够获得又好又快发展机会的筹资机制;形成普遍性、大众性社会服务和特殊性、个性化社会服务均能获得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自愿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政策措施到位、市场体系及功能完善的筹资机制;形成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有效分工与组合的筹资机制。

如何用好、用活来之不易的社会资金,也是重要的改革内容。过去仅仅将社会资金作为非生产性(纯消费)、纯公益性、纯福利性投入,存在片面性。根据国际经验,社会资金的使用完全可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获得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资金使用的创新机制。

3、社会立法

社会立法最初是指保护处于经济劣势状况下的群体生活安全所进行的社会安全立法,如救贫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工厂法等,主要着眼于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后逐步发展,将预防社会问题的立法也包括在社会立法范围内,如亲属法、婚姻法、优生保健法、环境卫生法、职业训练法、居民住宅条例及其它一切有关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都归入社会立法的范围。这实际上扩大了社会立法的范围,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社会立法。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立法已经初具规模,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社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立法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有些方面还不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某些方面欠缺、甚至存在空白;某些方面的立法层次较低,影响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正常运行;某些法律的立法主旨比较陈旧,不仅影响了法律效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4、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强调计划管理,尽管存在一定形式的政策管理,但其作用十分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策管理日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计划管理手段相比,社会政策是政府对社会活动更加灵活的干预形式。

社会政策管理行为表现在:政府及其代行机构(政策主体)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政策目标),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政策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所以说,政策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构成了社会政策的三大要素。社会政策干预的对象是社会活动,它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对应,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现实中也存在着统一协调的基础。一方面,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最重要保证是两者主体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从具体目标来看,经济政策目标和社会政策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同时,两者的管理对象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现象,社会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经济政策效果,经济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社会政策的效果。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协调经济政策手段和经济政策手段的作用方向。

5、社会监测与预测

社会监测是对近期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社会现象、突发社会事件、严重社会问题的跟踪与评价,并依据监测结论做出政策建议。社会监测为社会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社会预测是指对未来社会现象、过程、事件的可能性的科学判断,即专门研究和分析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一旦发生变动时可能出现的行为和结果,并据以制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应付方案。

社会预测不是主观臆测,而是以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因此,制定的应付方案一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社会监测与预测彼此并不能严格区分,所以在实际的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动中是相互重叠的。

社会监测与预测内容十分广泛,现时主要集中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目前常用的社会监测与预测方法有外推法、类推法、单位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等20几种。

社会监测与预测的过程包括,分析大量的信息;分析监测与预测对象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确定监测与预测工作涉及范围并选择相应的方法;应用一系列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和技术设备来研究社会现象,探寻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以便监测与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并做出相应对策。

6、社会规劝

社会规劝一般是指调控主体利用舆论媒体和各种影响关系,对调控对象进行游说、劝诫、训诫等等说服性活动。由于社会发展中利益多样化产生出来的意识多样性,使得以社会规劝方式进行调控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社会规劝在进行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规劝本质上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特别适合于对社会事件中的人群的管理。比起其他强迫性方法来,它可以从人的心理内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第二,社会规劝体现的是对话及民主协商的精神,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主体通过开展对话和民主协商说服管理客体是常用的方式。第三,社会规劝也体现了在的过程中逐步凝练社会意识形成社会共识的目的。尤其当各个社会主体利益发生冲撞、各执一辞时,社会规劝可以发挥在基础上形成社会基本共识的作用。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

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是指社会调控主体根据一定的调控目标,确保调控任务的完成而采取的制度化措施的总称,包括确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设置的调控组织机构等等。体制的核心在决策和组织,从本质意义上说涉及两对重大关系的明确及其调整:

其一,社会调控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调控主体按照调控职责分工而成决策、执行、咨询主体,按照调控层次而成中央与地方两个基本主体。实践表明,内部关系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关系紧张,均会对社会调控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是在一定的体制基础上运行的。调控作为管理行动,与体制作为管理行动的载体是有所区别的。后者是基础,前者是在基础之上的派生。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是保障适宜的宏观调控行动的前提,但是理论设定不等于现实。自从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之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型,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部门面临着的是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体制进行大胆的破旧立新,另一方面要时刻针对社会经济活动出现的偏差进行适时调控。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采取的是渐进方式,因此新旧体制并存造成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特殊困难。

第13篇

国家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这一方式行使其行政管理的职责。而宏观调控的实质就是对我国的经济总数加以控制。我国相关部门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定性增长,在市场稳定运营的前提下,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总量加以控制,确保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大体稳定,进一步完成控制国民经济高效增长的目标。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主要借助市场完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相关部门进行调控的相应方式为:经济、法律、行政这三大方式。在这三大方式之中又以经济政策的调控为主,其主要指的是相关部门或是社会机构通过一定的价值变动规律与物质价值对国家的经济变动产生一定的作用。经济政策又主要分为财政与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价值

财政政策是我国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主要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完成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经济发展目的,根据现实规律确立的财政收入、支出的相关事务与解决财政问题的基础性政策与准则。就国家层面而言,如果要让经济得以持续性的稳定增长,就必须满足下列两大准则:(1)制造商与劳动人民的经济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的效益;(2)各类经济总量间的相应配比是否恰当。比如,市场总的供应数目与需求数目两者间的配比,供需构架两者间的配比,各个单位之间的配比,各个阶层的利益关联等。宏观经济总数间配比的构成通常是有社会中的各类微小的经济活动作用而产生的,而只有宏观调控政策恰当的情况下,各类微小的经济活动才可以正常完成,才有可能完成利益的最大化过程。相关部门能够通过财政状况对市场经济加以合理调控,由于财政的配比事项将会涵盖较多的方面,配比的数额极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国家调控的趋势。所以,不管是何种经济形势,财政政策都是我国进行经济行政管理的一大关键的调控模式。

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主要价值为:(1)财政政策能够调控市场的总需求数目以及总供给数目间的结构联系,进而构建起恰当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我国的经济政策,表现出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以此,必须通过一定的市场作用,借助相应的财务杠杆效应,对经济模式加以适当调节。(2)财政政策还能够调节国家资源与人员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环境下,产品在制造后借助财政、贷款、薪金、财务等加以适当的分配。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整体的方式对上述分配模式加以表示。这一分配方式主要是由于财政分配是国家通过制定相应计划进而完成的,能够控制相对应的分配过程,让上述分配的模式与国民经济的现状相适应。(3)财政政策能够对社会的供给总数与需求总数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作用。在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时,这一政策能够借助预算、税务、补助、债务等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控,促进供求关系的稳定;而在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时,也可以借助上述政策减小需求的总数或是增加供给的总数,让供求关系达到稳定。

财政政策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主要是完成对供需关系的宏观调控。为了达成调控的目的,在一定时间内提高经济的增长速率,必须要确保供需关系的稳定性。就整体调控的短时间目标而言,必须借助相应的财政政策对社会的需求总数与供应总数加以调节,进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也就是把能够利用的所有资源加以分配,最终实现高效利用的目的,进而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今,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为实现这一目的,相关部门则通过行政管理对特殊的资源加以分配。如果要实现长时间的宏观调控,就必须对公共和效率加以适当的平衡,进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增长。

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价值

货币政策其实质是央行为了完成预设的目标借助各类工作对货币的供给数目加以调控,进而对宏观的经济策略进行调节。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的宏观调节而言极为关键,主要有着下列几大方面的价值:

(1)借助信用渠道对流通货币的供给数目加以合理的调控,进而保证社会需求总数和供应总数的平衡。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直接调节的方式控制需求总数,在需求总数过多,给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负面作用时,相关部门能够借助降低货币发行量来让经济的运转恢复到正常水平。在总需求量太少导致相应的产品完成不了高效的销售活动时,相关部门就能够借助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来促进经济的高效增长。这一政策还能够对供应的总数加以适当的调控。比如,在货币的发行量增多或减小贷款的利息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公司加大投资的力度;而在货币的发行量减小或增加贷款利息的情况下,就能够阻碍相应的投资,减小产品生产的数目。在市场经济的相关活动中,货币政策能够借助对社会需求总数预计供应总数加以调控的方式保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提高经济的发展速率。

(2)货币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框架的优化产生促进作用。通常来说,完善的产业构架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对应的关系。在市场的需求产生变动时,商品的价格将伴随着商品的供应、需求的现状产生一定的变动,这一现象就为产业框架的调节给定了相应的方向,对于价格提高的产品而言,需要大力发展,对于价格降低的产品而言,就必须进行适当的缩减。投资的变动情况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给银行,生产链较短的商品如果价格增加对应的利益也就得以增加,银行在这一情况之下就可以对贷款的利率加以调整,让公司能够在银行中通过贷款获得资金,给货币政策的实行给以了经济支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只有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控,才能够完成产业框架的优化。

(3)货币政策还能够维持物品价格的相对稳定,而稳定物品价格也是实行这一政策的重要目的。价格也就是在市场范围内产品的价值,而社会也是根据价值标准来完成相应资源配置工作的。因此,在允许范围内的价格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的再次分配,让分配过程更加合理,进而促使总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当全部的商品都开始涨价时,就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而通货膨胀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这一现象将会让某一类人群在购物时花费更高,而另外的一类人群自然也就得到了更为客观的效益,将会直接导致每月收入情况一定的人群蒙受更多的损失,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另外,债权人员也将产生不合理的损失,他们得到所偿还的货币已经贬值,远远代表不了原有的价值。2)这一现象将会直接导致购买能力的降低,因此各个部门都将在消费上消耗更多的资金,进而减小了内部的资金储备,进而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通过货币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能够通过提升利息的方式让货币的使用期限延长,另外,还可以减少银行贷款的数目。央行还能够根据金融市场对货币的供应数目加以调控。

三、论文总结

借助上文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等概念以及相应联系的阐述,进一步说明了经济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只有制定出合理、公正、完善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让国内经济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杨春.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探析[J].科技展望.2016(20)

[2]王卓.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3)

[3]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张晓晶,汪红驹,汤铎铎.经济政策正常化与未来增长情景[J].经济学动态.2010(05)

第14篇

关键词:国债回购利率; CPI;宏观调控;中介目标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2008)09-0008-03

2006年以来,为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虽然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CPI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仍超过经济健康增长的警戒线。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可见,稳定物价、控制CPI的继续上升仍是当前我国首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我国金融市场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条件下,央行的调控方式也已从以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因此,以市场化的利率作为调控中介目标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宏观调控中介目标利率的选择标准

在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中,存在多种市场利率,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最具典型性的利率作为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目标利率,它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市场交易规模大

市场交易量是反映市场流动性高低的重要指标。大额的市场交易量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它的高度依赖,这就使得央行可以通过对此市场的间接调控引起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变动,从而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反之,成交量较小的市场对市场参与者而言无足轻重,其波动不能引起广泛而充分的关注,从而无法成为有效的调控工具。因此,形成目标利率的交易品种的市场交易量必须在金融市场中占据显著的位置。

(二)目标利率与CPI之间的相关性

既然央行调控利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价稳定,那么目标利率与CPI之间应当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即它与CPI之间应具有较好的联动性,否则其不可能对CPI产生有效的影响,也就不能够成为调控的目标利率。

(三)目标利率与CPI之间的非对称相关性

在经济体系中,目标利率作为一种市场利率,它与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是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宏观调控的目标利率必须与CPI具有非对称相关性,即该利率的变动能够显著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走势从而实现央行通过它来影响并调整CPI向目标区间值移动的政策意图,同时CPI的变动对目标利率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具备这一特征,目标利率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既能有效的影响宏观经济走势,将CPI调控到理想的区间,又能够避免由于CPI对目标利率的反作用而削弱央行的宏观调控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剔除经济体系中各种“噪音”的影响,保持相对的稳定,避免频繁剧烈的波动。

(四)可控性

良好的可控性也是选择目标利率的重要条件。既然该利率是央行为进行宏观调控必须高度关注和利用的标的,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这就要求央行能够迅速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间接调控手段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或影响。

因此,央行的目标利率应该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因为基准利率作为市场利率体系的核心,其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能够产生最有效的影响。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实际,银行间市场7天期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成为较好的选择。2007年,我国银行间市场国债回购各期限品种全年交易量合计达44.07万亿元,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子市场,在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债回购利率作为调控CPI的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分析

(一)变动趋势分析

首先分析银行间市场7天期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与CPI的变动趋势,数据选取的区间是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其中回购利率为当月加权平均利率,CPI为月同比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CPI和利率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说明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尤其当期利率的变动趋势和滞后几期的CPI变动趋势有更明显的相似,而这一点恰好印证了利率变动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二)单位根检验

在检验利率与CPI的关系之前,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CPI的ADF检验值为-4.753914(小于临界值 -3.5281),表明可以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I的ADF检验值为-6.051703(小于临界值-3.5281),表明可以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经过一阶差分后的CPI和I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说明CPI和I两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三)VAR模型

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具有平稳性,下面采用序列CPI和I的数据来建立VAR模型。根据AIC、SC取值最小的准则,经过多次试验确定将CPI和I滞后1期和滞后2期的值作为内生变量,结果如下:

CPI = 1.026346877*CPI(-1) - 0.09255994

095*CPI(-2) + 0.3753952051*I(-1) - 0.1043

138647*I(-2) + 6.256035894I = 0.0752406723

9*CPI(-1) - 0.03380818713*CPI(-2) + 0.48

85914413*I(-1) + 0.2102708661*I(-2) - 3.562612228

从第一个方程来看,I(-1)和I(-2)相等时,系数和约为0.27,表明利率的短期变动对CPI存在比较明显的正向影响。从第二个方程来看,CPI(-1)和CPI(-2)的系数和约为0.04,表明消费物价指数的短期变动对利率虽然也存在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四)因果关系检验

由图1可知,消费物价指数与利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因为,在经济意义上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也可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必须通过检验才能判断利率与CPI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对CPI和I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拒绝原假设“利率的变动不是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的Granger成因” 而接受备择假设“利率的变动是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的Granger成因”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2073。表明至少在97.927%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利率的变动是导致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的Granger成因,说明央行能够通过调控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来对CPI施加有效的影响。

拒绝原假设“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不是利率变动的Granger成因”而接受备择假设“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利率变动的Granger成因”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48179,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由此说明CPI的变动不是导致利率变动的Granger成因。因此,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反映的是利率对消费物价指数的正向因果效应,而消费物价指数对利率变动的影响并不显著,既利率与CPI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相关性。正是由于利率对CPI具有的这种非对称相关性,因此既保证了央行在实施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调控时处于主动地位,能够通过影响目标利率水平有效地对CPI进行调控,同时又避免了CPI对利率产生反作用而导致调控效果的削弱。

三、目标利率的可控性

央行易于控制是宏观调控目标利率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央行必须有能力对目标利率施加有效的影响。对于国债回购利率,央行能够及时、完全、准确的对其进行监测,并且有较多的调控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都能够对其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央行主要通过正反回购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因此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更直接地对国债回购市场利率产生有力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的分析结果说明,银行间市场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与CPI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是非对称的,加之该利率能够较好的被央行所影响和调控,因此央行可以通过对该利率的有效调节来达到控制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的目的。由此可见,银行间市场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是现阶段我国比较理想的调控CPI的中介目标利率。随着央行职能的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的中介目标在未来将有可能确定为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利率。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戴根有主编,《走向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5。

[3]杨光,《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保障奶牛养殖效益五措施

 

避免奶牛业的大起大落,使奶牛业健康发展,核心不是特大规模、特高产量,而是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亏损的企业、行业均得不到良好的生存。饲养奶牛不管大与小都是经营单位,要持续健康发展奶牛业,其核心是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良好的效益,奶牛业无论产值再多,单产再高农业论文,都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展。下面笔者就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谈谈的一些想法:

一、制定合理公平的鲜奶价格

鲜奶是联结奶牛业和乳品业的中间物,它既是奶牛的销售产品,又是乳品加工的原料,所以鲜奶的价格影响双方的效益。在奶牛饲养成本之上结合市场价格制定合理的鲜奶价格,在开展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下,乳品加工厂检测鲜奶的质量指标必须准确公平,杜绝压质压价,形成双赢的鲜奶价格核心期刊。

二、应用新技术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占奶牛饲养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找到价格低的替代原料,使饲料配方既符合营养标准又降低成本,科学采购性价最优的粗饲料和精饲料。

三、抓好育种工作,提高牛群质量育种工作能改进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遗传性能,即产奶量、鲜奶的质量、繁殖力、抗病力、体型及生产年限等,生产环节多,所需时间较长,它潜藏着巨大的长期性效益,所以全国要建立统一的牛群档案,完善各种育种资料信息,科学地培养出优良奶牛群。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农业论文,忽视育种工作,低质量的奶牛势必造成产奶少、鲜奶质量差、增重慢,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奶牛产奶量。

我国制定了《奶牛饲养标准》,出版了许多奶牛科学饲养的书籍,但多数奶农没有科学地饲养奶牛,依然沿用落后粗放的管理方式。只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等有效措施,使科学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奶牛的饲养中,才能防止疫病和疾病。建立奶牛的会计核算,分析数据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四、适度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规模化牧场有利于专业管理,可以体现规模效益。目前,我国小规模经营的奶农(散养户)生产的牛奶约占市场供应份额的60%。另一方面,在许多低收入地区,饲养奶牛带来的收入是许多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虽然这些散养户目前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绝不能因此把他们排挤出牛奶生产者的行列。走以家庭农场为主、合作小区为辅的奶牛规模化之路,把一些具备条件的散养农户逐步升级为家庭农场农业论文,将一些没有能力饲养的农户的奶牛出让给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小区、合作社或奶牛公司,是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适合中国的奶牛规模是小型50~100头、中型100~1000头、大型1000~3000头,规模太大不利于疫病防治,管理难度也大核心期刊。

五、推行奶牛保险,保护奶农利益

奶牛作为大牲畜价格昂贵,一旦发生疾病及意外事故死亡或检疫出传染病必须扑杀时,损失较大。为了保护奶牛饲养户的利益,采取奶牛保险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也是有效保证奶牛业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采取“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政策,保护奶牛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奶牛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并不是任其发展,撒手不管。纵观奶业发达国家奶牛业稳定发展的经验,需要政府部门在微观放开的前提下仍然采取宏观控制方法,适时调整奶牛业与乳品加工业合理公平利润,在奶牛业处于困难低潮时,给予一定的补贴,保护奶牛业的稳定农业论文,损失局部利益、短期利益,获得社会利益和长期效益。

奶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联结农业和工业的中轴产业;奶牛业也是一个脆弱的产业,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它的大起大落势必影响广大农民的致富和“三农”问题,制约着乳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健康发展。采取“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保护政策,通过奶牛业自身的科学经营管理,使奶牛饲养保持在可观的经济效益上,奶牛业才能稳定地发展。亏损的奶牛业无论你投资多大,技术多先进,单产多高都等于零,只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