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9]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4,247.
1.开展“每日一说”
每堂语文课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每日一说”,每天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全部实习轮流制,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发言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总之只要是脱稿发言即可,发言的时间为3~5分钟,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再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点评可以是学生听完发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发言人的评价。开展“每日一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听力,并且起到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参加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一种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在脱稿的情况下,以口语为主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观众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说。演讲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在众多不熟识的面孔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紧张、怯场,不敢大声说话,而经常性地参加演讲比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习惯这种大场面,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这样对于职校学生未来就业面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一般的就业面试中,一些毕业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众人面前开口讲话,在回答面试官提问的时候,容易紧张,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时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受益无穷。
3.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动。在职校语文课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开展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能够考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比赛。在平时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辩论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辩论赛,语文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例如“读职业学校是否有用”“职校开设语文课程是否有必要”“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都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5.编写小话剧并出演
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换一种写作方式,例如,让学生编写小话剧,大都数学生肯定都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而我们知道,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演员依照剧本演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喜爱电视剧、电影的学生自己当编剧又会写出怎样的剧本呢?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试着编写一些小型的话剧,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剧本还可以让学生排练演出,让学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编写小话剧,有利于提高写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出演小话剧,有利于学生体味自己的创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口语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语
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校园文化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它就把感染力传递了给了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校园中一些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常常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点燃学生的思辨探讨的热情。对于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的现状,适当整合校园文化提升语文课程资源的感染力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有促进作用。
二、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校园文化”
“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的耦合互动也是双向的:整合“校园文化”能够生成独特的“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则能优化现有“校园文化”。现有的校园文化如果不加辨别就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也将遭遇很多尴尬的现实问题:如社会非主流文化也对校园文化产生干扰,校园文化中人文主题结构欠平衡,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等等。
1.“语文课程资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味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目的性、组织性的文化。我们知道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主题中有形式多样的“人文主题”,是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摇篮”。但在很多学校“技能主题”、“应试教育”过于突出,其他“主题”常常仅限于学校舆论的宣传。此外,校园文化人文主题结构中“法制文化”、“心理文化”相对薄弱,传统文化更是缺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对学校文化主题进行鉴别和补缺,并结合语文教材的实情,及时合理、科学地优化校园人文主题结构,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2.“语文课程资源”规范校园文化中的语言文字
论文摘要:论述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成绩的评价等方面构建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的运行模式。
引言
实行学分制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根据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构建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将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1.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所具有的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灵活性等优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恰恰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
1.12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都对学分制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必修课程的公共体育在此背景下施行学分制管理,无疑是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需要的积极举措。
1.1.3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高专生源不仅在文化成绩上参差不齐,而且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差异明显。如果能够通过学分制加以引导,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学分制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更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1.2可行性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施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是可行的。原因在于:
1.2.1高职高专学分制管理的有益探索,为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到目前,学分制已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各高校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的加强,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1.2.3高职高专加强教学投人,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开设更多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管理模式的建构
所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就是在明确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学分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综合而构成的,具有相应管理体育课程功能的系统。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程,学习评价的结果是以学生获得学分的形式表达出来。
2.1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实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2.2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2.2.1理论教学内容“专题制”:理论教学每学期安排4学时,以专题方式讲授。可组织学生按自然班听课,也可按课程表安排的时间,集中若干班(专业)听课。
2.2.2普修教学内容“必修制”:学生入校后必须按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标准的“五统一”要求,必修一学年的体育普修课。普修教学内容安排分两学期,每学期选择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犯学时。
2.2.3选修教学内容“选项制”:为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项目学习的不同需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模块开设的若干个运动项目中,每学期任选其中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2.4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经常制”。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要安排在每节体育课中,其成绩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反映。
2.3关于学习成绩的评价
2.3.1评价的内容
2.3.2评价的形式
2.3.2.1《大学生体质一与健康标准》测试。按国家要求,新生人学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3.
2.3.2.2体育理论知识考试。以学期为单元,每学期进行4学时的体育理论教学,考试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4a
2.3.2.3身体素质测试。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选择安排两项基本身体素质测试,按百分制,成绩取4项平均值。第二年每学期根据学生的选项内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各单项身体素质测试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
2.3.2.4运动技能技评。按百分制,分项目制定标准进行技评。每学年2项,成绩取平均值。运动技能技评成绩与学分换算。:
三、小结
3.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
目前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零散,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与探讨,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实践性知识的形式
学者们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即可言传的、能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缄默理论)和无意识的(内隐理论)。笔者倾向于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划分为可言传的、难以言传的两类,其中难以言传的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下意识且难以言传的。作如此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认识论的考虑。人的意识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只要存在着实践性知识,那么不管是在当时、还是过后,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它迟早都会被意识到,并通过语言、行动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真正无意识的知识是无法被感知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无意识和缄默性只会让我们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
可言传的实践性知识,即所谓的显性知识。它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描述和解释,包括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和对一些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技巧的说明。这种实践性知识的表述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律,界定较为明确,并易为现象所证实或证伪。它在实践中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可以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
难以言传的知识,即所谓的缄默知识。可以将难以言传的知识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我们能意识到这类知识的存在,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些经过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挖掘和表达出来。例如每个人都体验过愁的滋味,可是却无法对此进行具体描述,而少数杰出的文学家却做到了这一点。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先写花已尽,泪先流,倦梳头,事事休;继而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但再接下来却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就把一种难以言传的愁绪表现得极为具体和形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难以言传的知识中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上。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
其二,下意识的且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除了能被主体意识到的以外,还有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主体行动的知识。这种知识有的表现为熟练技巧,这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习得的;有的表现为顿悟、直觉与醍醐灌顶,看似无意识,实际上是以个人以前所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在《默会维度》一书中,波兰尼讨论了关于阁下知觉的实验。在实验中,实验对象被示以大量的无意义的音节,在给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节之后,就实施一个电击。不久,实验对象就显示出这样一种征象,即当他看到那些“电击音节”时,就预期电击会到来。显然,他已经知道如何来预期电击的到来,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被问及是凭什么来预期电击时,他却难以明确地指认是什么使他能够做出这样的预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现象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而导致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多,但恰恰是这类知识能更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事实上,尽管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耳熟能详,但他们原有的隐性教育观念却能更深地支配教师的行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
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实现某种特定的分析,但由于信息传导的串行性加工和平行性加工,使不同脑区的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联系。任何加工过程,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感觉过程,也非仅定位于少数脑区,而是多个脑区协调活动的庞大功能系统所产生的集合场效应。实践性知识是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而习得的。一般而言,内隐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动加工过程,这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并会形成一定的积累效应,是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形成的基础。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而外显学习则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控制加工过程,是通过严格的意志控制来进行的,结果就以有意识的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表现为一些可陈述的知识。尽管形成机制各不相同,但内隐的自动化加工与外显的控制性加工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由控制向自动化的转化中,练习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过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但它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外显学习是在不断地对新知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同化的过程是指新知能够被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知识发生量的扩大;顺应的过程则是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不相容,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调整以后的知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相比而言,外显学习习得的更多的是显性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内隐学习更多地是在动态的“建构——解构——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实践性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即SECI模型)可以用来对此进行描述。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师徒制中,经过师傅的示范和传授,徒弟可以学到相关工作中重要的技术与诀窍,这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递并得以延续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传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公开化——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未经编码的经验转化为可编码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内容,并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公开化的过程扩大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播空间。
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以专业知识的形式进行传递,零星的显性实践性知识组成知识体系。这种综合也许并未扩展现有的实践性知识,但却对实践性知识进行了归纳与整理,能大大提高对实践性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正如系统论所揭示的:要素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系统效应”远远大于要素的叠加之和。
内在化——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它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显性实践性知识内化为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拓宽、重构自身的隐性实践性知识。隐性知识又将开始新的、在更高起点上的转化,使实践性知识呈螺旋上升态势。
以上四种模式是相互转化的。以教师的校本学习为例,专家教师通过观摩交流活动将教学心得(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传递给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将收获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在学校内部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在汲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的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经历了从隐性一显性一隐性这种循环转化的过程,教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专业成长与进步。需说明的是,公开化和内在化的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得以增加的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都要求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如果丧失了人的主动性,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与深化显然将会成为空谈。
四、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个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动机水平。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及职业发展动机是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目标明确的教师,自然会投人更多的精力于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乐此不疲。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么他对待工作就会应付了事。当然,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既需要有激励教师深入钻研的内部动机,也要有外界刺激产生的外部因素。但无论是何种动机,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维持教师的职业发展。
(2)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在于所学内容是否能成功地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将很难敏锐地感知到新的实践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前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不兼容的情况下。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个人化的“教学理论”,这既是教学工作的有利资源,也可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沉重包袱。
(3)自我反思意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反思既是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特定情景下对特定问题的应对,虽然合乎目的,但仍存在着对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必要,需要运用反思手段加以理性分析。其次,实践性知识有处于显性状态的,但绝大部分处于隐性状态。能否了解或能够了解多少不易于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取决于个体对这种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而反思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
(4)自觉的理论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践的反思与回顾,还需要自觉运用理论的武器对实践性知识进行深挖。教师面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广泛地涉猎各种理论,成为一个杂家,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5)人际交往。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必定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教师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探讨,将会有力地促进实践性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当然,作为个体的教师也处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也在影响着教师,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反思与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外部因素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其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设置体育课程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由于大学生尚处在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身体锻炼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是比较大的,通过设置体育课程,促使学生进行定期体育锻炼,能促进过渡阶段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任务、生活压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沉重,长时间思想上的压迫和束缚,使其精神状态处在昏沉状态,迫切需要得到调节。体育锻炼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放松精神的有效途径,舒缓其心情,让久经紧绷的心情得到放松,调节学习的状态,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充满活力。
(二)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步入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活是仅仅围绕着学习的,缺乏体育意识,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对锻炼缺乏热情———即便是能意识到锻炼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在行动上无法迈出那一步。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采取体育锻炼课程化的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并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锻炼学生的思想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进行自我身体完善及与他人协作的同时,能逐渐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准备,激发学生敢于面对、敢于拼搏、敢于进取、勇于坚持的勇气和毅力,做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规律
大学期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不同于高中及以前的青少年阶段,也不同于大学之后的青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处于转型期,一方面,还处在不成熟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也存在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因此,这个时期的体育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艰巨的,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适应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转型。
(一)基础理论和体育实践并重,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实践课所占比例是极大的,因而造成了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教学,由此造成了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以实践为主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尚处在刚从高中走出来的阶段,对一些体育实践中的技能课尚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理论教学必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是适应学生特殊时期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续进行正常的实践工作做好铺垫。通过基础理论教学,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概念、注意事项、基本常识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的重视度。同时,在基本的理论教学学习之后,为了更有效的巩固理论知识,应循序渐进采用适当的体育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状态下,利用有限资源,积极参与锻炼,对所学理论进行巩固,加深体育锻炼项目的印象,提高锻炼意识。
(二)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
由于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心理上都处在不稳定的转型期,因此,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大学期间体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3年,即大一、大二、大三,由于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大一阶段处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刚刚脱离高中“纯理论学习”的时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同时体育实践能力上尚有提高,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的阶段。大二阶段,学生已在理论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实践上尚未有成熟的思想,因此这一阶段应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开设一部分较容易的实践课程,如中长跑、跳、单双杠,等等。大三阶段,应该说学生已经是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选择适当难度的体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游泳、障碍、攀岩等。以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体育培养,以在体育教学上实现连贯性,同时实现教学目标。
三、总结
从文化的传承角度说,鲁迅先生有名言: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日趋严重。文化的渊源和成因往往就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撇开家乡舍近求远地去追求他地文化,使人想起邯郸学步的故事,从自己家乡寻找文化之根,然后慢慢向外扩散,这才是积学储宝的不二法门。从学校层面来看,中职学校一般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学校不能脱离本地的文化特色,应立足本地乡土文化,与当地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有个性的学校品牌。只有这样,办学才能办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特色有后劲的中职教育。乡土课程的开设实施,将会给学校带来很强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学生方面说,中职生素质往往较低,对传统的课程和教材不太喜欢,而乡土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和力,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勘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容易激发兴趣。中职毕业生多是在当地就业创业,只有熟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才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应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发挥乡土课程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真正培养出爱家更爱国的新型技能人才。
2具体实行步骤和措施
2.1学校首先应有一个科学的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教学指导方案。
诸城是一个文化浓厚的北方县城,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舜帝故里,恐龙之乡,苏轼超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乡土课程材料。我校深挖诸城的乡土材料,把乡土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把乡土文化作为育人一个目标,出台了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指导方案。
2.2编写简明的《乡土教材》。
我校由校长主持编写的乡土教材《龙乡风情》,按历史、经济、政治、自然、名人、文学等类别编写。编写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本市文化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由本校得力老师30多名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大家有的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有的向年老的人请教,有的把自家老书甚至族谱都找出来。参考了《中国民俗》《诸城县志》《可爱的诸城》等的许多书目。这样,历经五载,三易其稿,对诸城的民风民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续集成册。成为全校师生甚至社会上的许多人认识诸城文化的重要书籍。
2.3乡土课程的贯彻实施要注意三大结合。
一是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结合。作为一门课安排专门老师系统讲授乡土教材,不定期聘请当地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报告;乡土课程的学习不能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学习,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师生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去考察学习,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学校和诸城的许多景点、企业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我市的北汽福田、新郎西装厂名企业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扩大学生认识乡土文化的途径和范围,促进乡土课程学习向纵深发展。二是将乡土课程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将乡土课程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探索了以恐龙文化、大舜文化和苏轼文化等为主题的多项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不但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对自己的将来的就业创业等有了新的启发。三是乡土课程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将乡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个人实践相结合。不能为了单纯的乡土教学而教学,要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密切结合。旅游专业,就要把乡土课程中旅游元素专业结合起来,其它内容略学;建筑专业,就要抓住乡土课程中的人文古迹古代现代的建筑大做文章。机械专业,就要突出乡土课程中的现代企业经济的发展的篇章。总之要充分挖掘乡土课程的专业元素与现实的就业创业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3我校实施乡土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思考效果:
3.1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就业创业信心和能力。
我们诸城有丰富的舜帝文化、恐龙文化、苏轼文化以及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品牌企业,在学习参观的过程中,一届又一届的毕生心灵得到陶冶,情趣得到提升,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通过参观调查诸城的名牌企业,学生们感到要学习企业家们迎难而上不达目不罢休的精神,有的暗立斗志,毕业后也要报效家乡。
3.2提升了办学声誉,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学生以良好的素质赢得了较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声誉。我校幼师专业学生年年抢购一空,其它专业就业率90%以上。我们的探索表明,加强对学生的乡土教育,是提升中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思考
高职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应当尊重知识、热爱学习。作为成人教育的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钻研本专业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此外,学生还应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指尊重教师的人格,重视老师的教导,尊重老师的劳动。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老师的“尊敬”与“爱戴”。当代成人教育的大学生应该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尊重老师的人格、学识和劳动,准确把握“独立思考”的度,并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大学生还应做到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与老师沟通,形成良好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三、换位思考
高职学生要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去发现教师的优点,支持理解教师工作,拉近师生间彼此距离。师生之间应该要处于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地位的人,相互尊重彼此独特的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西方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于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不能把知识当作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
1成本分摊方法
实行成本分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管理者和员工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便于控制各车间、部门的业务活动,有利于评价工作绩效,有助于利用量化的数字分析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奖优惩劣。经公司批准的各部门、车间成本控制指标年初下达后,要无折扣地执行并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之中。2检修及技改预算的执行设备检修维护是成本消耗的一大项,检修、技改的出发点要立足于节能减排、节约成本。检修部门要做好设备的状态检修,设备消缺。保持设备长周期运行,多发电量,增大规模经济。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计划检修,减少物料消耗。技改资金的使用要与机炉检修同步进行,以便于提高工效,多发电量。
3成本节约与超支的分析
公司每月进行一次经营分析会,按照管理会计中量本利的原理进行分析,将各种财务指标计算出来,提供各种业务报表和数据供各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阅读分析,了解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针对各责任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按年度总量划分月度需控制的百分比,做好节支与超支分析,对超支部分发出预警,加强后期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和费用,监督各种生产的完成情况,保证利润的实现。成本核算中,要注意防止计量不准、原始记录不真实、提供假资料等问题。又要防止真账假算,有意调整成本。
4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是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方法。企业要在总经理领导下,以成本管理为主导,建立公司领导成本管理、车间及部门成本管理、班组成本管理相结合的纵向成本管理责任制。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建立财会、生产运行、物资采购、煤炭采购、劳资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横向成本管理网络。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要落实和分解到公司领导、车间部门、班组以及个人。是人人身上都有降低成本的任务与责任,保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既是成本计划执行的总结,又是进行分析,查找成本升降的依据。
二全员成本管理途径
电厂成本费用管理的首要问题是管理层和员工要增强成本观念,要意识到成本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节约各项耗费,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1成本管理的基础
火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各项指标管理,计量、收发、验收管理及物资出入库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具体到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表述如下:全员以安全生产、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利润指标占50%,其余各项按比例划分,取百分值。各部门分别对应不同的考核指标,表述如下:值长室考核指标:发电量、供电量、吨汽煤耗、汽耗率、补水率。汽机专业:汽耗率、厂用电率。锅炉专业:吨汽煤耗、厂用电率。化水车间:制水酸耗、制水碱耗。燃运专业:吨煤电耗、吨煤油耗。检修专业:设备可用小时数。设备材料部:加强计量、验收和财产物资收发、领退;比较物资采购价格与市场平均价。磅房及煤厂管理:入炉煤炭热量与进厂煤炭热量差值。煤炭采购部:煤炭数量。财务部:财务费用、电费回收。总经理工作部:工资核算、车辆费用、业务接待费用。
2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决定性环节,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超支超概问题,并及时控制。成本控制的程序分:①制定考核指标,注重事前成本控制。②衡量工作绩效,注重日常成本控制。③纠正成本偏差,注重质量成本控制。火电企业成本管理应着重控制以下项目:①煤炭费用。煤炭燃料费用占火电企业成本比重大,煤炭采购成本主要有买价、运杂费、途中损耗。要注意加强计量、质检验收,加强运输管理及煤场管理,减少损失。生产运行部门要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热效率和主机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和厂用电率。②材料费用。材料费用主要取决于采购成本和材料消耗量因素。控制材料费用要加强材料定额管理,按计划发料和限额领料。③财务费用。企业要尽可能减少财务费用,降低负债率,防止资产泡沫带来的经营危机。
三结语
1.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由来已久,在教育中也起到了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惩罚教育法的运用经过历史的验证,是可行且有效的。在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政权存亡的工作。因此,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成为胜负的关键。惩罚教育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以行作为开端的需要。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过:“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才能使犯错者不在去犯错或者说不再去犯同样的错误呢?那就是对受教育者不良行为实施惩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既然行是知、情、意、信的外显,那么改变外显的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的知、情、意、信也必然要随之改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能把行作为开端的原因之一,惩罚教育法则正好符合以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端的需要。惩罚是一种具有威慑性的手段,在教育中则转化为对学生不端行为的威慑作用,有对行为人本身也有对行为人周边人群的威慑。惩罚主要针对外显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从而引起思想意识的改变。惩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只有具有艺术性的惩罚才能使学生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到本质错误,从而改变内在认知,由好的认知再上升到良好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最终产生良好的行为。
2.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名词,不同的研究学者对社会化有着多种解释。布卢姆认为:“个人为了以一个多少有效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个集团和社会而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倾向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社会化。”《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根据这两种解释,总结地说:“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这些都是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所必须的良好品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使用惩罚教育
1.抓住时机,一击即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时机一直是一个研究的话题。在什么时候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是最好的时机,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运用哪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的方法就必须在不同的时间使用,犹如病人用药,不同的症状在不同的时间就必须使用不同的药。惩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使用时,选择好时机非常重要,时机选的好事半功倍,时机选的的不好事倍功半。
2.明确目的,教育为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它进行的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惩罚教育法亦是如此,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本身,而是惩罚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
3.力度适当,防止“两用”《周易·系辞下》认为“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惩罚教育,惩罚一定要适当,要注重对惩罚“度”的把握。质量互变关系指出:“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促成质变,质变又会开始新的量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惩罚教育需要尊重质量互变规律,教育者要善于把握惩罚的“度”,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而不失教育本质。把握惩罚的“度”即惩罚“泛用”和“滥用”两个问题,泛滥无度的连续惩罚是可怕的。同时,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惩罚的威慑力将会随着惩罚的频繁使用而逐渐减弱,只有当惩罚构成一种威慑而存在时,才会保持它的全部力量。因此,过度的惩罚教育会适得其反。
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二、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这一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这条目的内涵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必须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它反映了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与初中相比的“高层次”性。
1.对高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在本条内容中,理论知识用了“基础”,技术和技能用了“基本”,这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两个词在有的地方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例如,作为一种事物的“根本”等。但严格的说又是有区别的,基础带有面的意思,如房基或打地基,只能说基础不能说基本。此外,基本又带有主要的意思,例如,“基本完成了……”,还含有没完成的地方。而基础是比较肯定的、必须具有的意思,一般与知识联系起来用,多用“基础”知识。
新大纲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既考虑其基础性又提高了要求,主要围绕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体育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知识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讲授,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操作方法、运动原理,向学生讲解。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文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2.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必学习运动技术,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活动或运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都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但是,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有运动技术的问题。至于那种否定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把体育课降低为一般体育活动的思想,更没有正确认识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意义。
关于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因为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什么是技术(这里指运动技术),也可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什么是技能(这里指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即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按心理学的解释,技能即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技能又分为较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高级的技能亦称熟练技巧。
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学习技术动作怎么能运用技术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反复的练习怎么能形成技能,进而用以锻炼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结构如下图式:
附图{图}
上图可以说明学习技术,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能与促进身心发展的关系。对高中学生应在初中已学的基础上,对技术动作提高要求,并逐渐形成技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益。
高中学生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里提出的“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笔者体会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综合学科能力,包括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评价以及自我卫生保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总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决定的。当前体育理论界研究讨论的运动项目的目的论与手段论之争,同样涉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高中教育应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基本观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学生和锻炼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体育教材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包括体育的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与行为,都应以完成教育和体育教学目的为准则,脱离教育、教学目标,单纯把参与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的“活动”作为终极的个人兴趣和目的,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是组织起来的班级集体活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是在群体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我们要反对“一刀切”或“齐步走”,但这不是反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依据。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是本学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要发生人与人、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与群体、这一小群体与另一小群体之间的较量;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等。上述一切都是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与集体发生关系。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发挥个人的特长,重视个性发展,不是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更应加强。
新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反映了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自立、自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什么叫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结构复杂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4)活动的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发展个性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而且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倾向和完成“任务”的态度与行为。只有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目的重要内涵之一,才能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与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法。
怎样看待发展个性与群体教育活动的关系呢?有的人往往把发展学生个性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误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矛盾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离开社会群体,离开人际关系,个性是不可能形成的。个性属于社会范畴,它存在于通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参与并与群体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微观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它又受宏观的社会关系系统所制约的。”其基本图式是:
─────────
───────│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
│宏观的社会关系││││个性│
───────│形成的微观人际关系│──
─────────
参考文件: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参考书: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陶景@①等主编:《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日]松田岩男著:《体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译(内部参考)。
9.《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概预算是实施按劳分配、计件工资的根本依据。2.概预算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限额领料以及下达施工任务单等的根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3.概预算同时还是企业编制基本作业计划,强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根据。概预算在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之后,按照施工图、设备、材料、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的费用定额等对经济技术文件以及预算价格等进行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概预算是施工企业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的关键内容。2.概预算是实现工程造价确定、工程成本考核的参考依据。3.概预算是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的根据。4.概预算是承包合同的签订、投标文件签订依据标底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设计预算则是按照设计要求对工程成本造价进行概率性计算。设计预算是设计单位依据初步的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图纸,基于工程投资估算要求,对设计指标或者定额等各项费用标准而开展的概预算工作,为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材料而编制的价格预算文件,整个工程项目投资中最高限额即为设计预算,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根本。设计预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1.设计预算着眼于对整个设计方案的考核,注重整个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指标。2.设计预算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贷款情况进行核定的基础和依据。3.设计预算还是工程招标以及工程承包决策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4.设计预算在进行基本建设投入控制以及总投资额度确定的关键。
二、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的相关因素
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尤其重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通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以及建材选择,到建筑功能与质量等多个方面,其相关的要求更多,所要求的层次也更高。而且任何投资企业都要求投资的整体工期短、投资效益高。这时,在工程概预算过程中必然要求整个投资过程都必须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通过从技术、组织、合同、经济以及信息分析管理等多种方式降低建设成本,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整体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设计变更与漏项
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与漏项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导致的概预算费用的增加也是所有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一种。造成该问题主要原因是:1.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不同,或者在编制设计过程中缺乏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从而导致设计方案间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设计变更。2.设计工作因为前期的分析深度不够而导致设计漏项。3.由于设计工字钢的整体层次较低,且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后期的内容增加等会再次导致成本的增加。
(二)工程建设周期延长
建设工期的控制是建设工程开展“投资、质量、工期”控制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建设过程中若不能按照设定的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不但会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完工时间,而且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使得项目建设的效益难以得到发挥。
(三)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牵涉到的相关因素及种类较多。在工程预算的过程只能够虽然考虑到了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确保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将会造成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例如,国内同种型号的设备存在着多家生产竞争商,而且报价通常不统一,整个市场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使得不同的设备在预算价格方面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
三、概算编制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点分析
(一)参与方案设计前期分析,合理进行概算设计
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是从经济角度对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估价,通常可以通过编制施工图纸设计概算的方式来衡量并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在保证不对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情况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同时,必须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理念,克服设计过程中不考虑具体工程特点、低于特点以及片面追求高标准的问题。
(二)结合实际,收集设计资料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对设计资料进行全面收集,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造价预算。在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的特点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工程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各种标准图集等资料进行收集,同时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和调查,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研究,了解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计量等规则和预算价格等。同时,考虑到工程量对工程概预算造成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要对乡村工程项目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把握,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控制。
(三)根据市场价格动态,采用“动”、“静”结合的控制方式
所谓的动态控制,就是考虑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品种和材料类型、人工等在价格方面的持续变化,尤其是人工、材料的购置费两个方面,其在总工程预算中占到60%-80%,因此在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及时收集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的编制操作过程中,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规格、品种、性能以及价格等进行全面收集,同时在组织招标之前及时的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做到报价合理,减少项目建设后期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而“静态”控制则是对造价概预算实务中当中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等统一规定,国家有统一的法定定额,这些因素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定数。但是,市场中的人工、材料等是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的,整个市场属于一个相对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单一的使用国家规定的定额计算方式必将导致工程建设投资出现对应的风险。尤其是在人工、材料等价格的波动幅度、频率等较大的情况下,定额预算的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时必须采用“动”、“静”结合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
四、结语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上都提出了新课程的改革,很多院校都意识到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意识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如今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还不能正确认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教学,更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就这一点来说,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改革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真正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的,不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不足。职业院校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够,所以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也就造成了课程开发的滞后。同时,没有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政策,没有积极的鼓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专业的建设,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最后,很多职业院校在课程开发方面存在不足。在硬件方面,很多职业院校科研硬件缺乏,一些创新的教学研究不能得到实践的验证,这就阻碍了很多新课程的开发。在其他方面,一些院校在课程开发上重视不足,不能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课程的后续开发。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首先,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中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其次,社会适应能力是与人交流、合作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可以说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高职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最后,发展能力主要指的是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开展良好的合作;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正;能够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等,这些都是发展能力的范畴。
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方法
3.1正确分析岗位工作任务
正确分析岗位工作任务,从职业资格标准入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正确分析工作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相似或相关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整个工作过程的的对象、方法、设计和环境等一系列要素。通过归纳和总结,在将实际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课程设置中,是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充分掌握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明确培养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在整个课程开发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整个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明确一个学科或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合理进行课程开发工作,才能让课程开发工作沿着课程设置的目的进行,不至于偏离教学计划。建立具有职业导向性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指导,在传统的课堂中也能起到很好的职业教育效果,在通过实践类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一个岗位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3建立系统化资源库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要建立系统化资源库。通过将教学资源最大化的集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资源共享系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将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通过不断补充资源库,将有利于课程开发的后续进行,为今后的课程建设提供资料和经验。
4.结束语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城乡之间预期的收入差异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过职业教育经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疑增加了这种预期,他们将会成为一股转移到城镇的积极力量。对于没有职业教育经历的普通农村劳动者(如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报酬涌入城市工作,一旦出现经济衰退等导致就业岗位锐减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农村入城劳动力向农村回流的现象,这将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定和持续推进。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理念,革除以往陈旧观念和不适应城市生活的陋习,提升他们择业、就业、创业的能力,使之能够尽快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城镇化的稳定长足发展。
2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是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13年年底,在中国大陆13亿6千万总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亿3千万人,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得到城镇化率为53.7%,环比上涨1.1%。国家统计年鉴查阅的每年我国城镇化率和所有职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人数,根据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做我国城镇化率对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全国所有职业学校每年毕业生人数增加10万人,我国城镇化率就会增加0.3个百分点。在优生优育政策的带动之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改善。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我国现阶段教育服务于城镇化也暴露出人才、产业以及城镇化水平不均等现象。
2.1我国职业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城镇化整体推进
我国城镇化区域发展有很大的差距,中西部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为2013统计年鉴关于部分省市中职院校数量、人口数量、人均GDP和城镇化率部分指标数据。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3年的部分相关统计数据,首先从人口分布来看,一般而言,人口越多的地区其中职院校的数量应该较多,然而从图表看出并非如此,人口最多的浙江省所拥有的中职院校数量并不是最多的,其单位人口的中职院校率却是最低的。其次,从各省人均GDP和其相应的城镇化率来看,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以上数据显示,中职院校的数量分布与当地人口数量不匹配,中职院校的数量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的城镇化率,总体而言,中职院校分布较多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城镇化率较高,中职院校分布较少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则较低。
2.2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城镇化所需产业发展不适应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当前城镇化的需要。首先表现为专业设置趋同,国内大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过度模仿同类学校或是大学专业,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盲目争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导致不同类型学校开设的专业大体一致,很难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学生。其次,表现为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与经管类、文化类等专业相比,以理工类为主的职业专业更强调操作技能,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偏多,而第二产业专业设置相对偏少,造成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要。
2.3我国职业教育对农民工的培训机会少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数亿计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据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新生代农民工冀希望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实现多元化就业。然而,针对这一领域现存的培训机构屈指可数,政府主导下的针对农民工的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民工获得职业培训的机会少之甚少。
2.4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从职业院校教师背景经历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几乎也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几乎无法胜任技能操作的教学活动。还有一小部分是聘请在相关行业具有一定资历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此类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他们不仅要处理琐事的工作事务,还要应付更为繁杂的社交活动,因而发挥在教学中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并且流动性很大。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缺乏一批兼具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难度大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互助阶段,在这种合作关系中职业院校占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均停留在学校主导下的培养计划里,并没有很好的贴近企业对学生所需技能的迫切需要。合作企业的责任与利益不明确,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要教会学生具体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设备和实习场所,然而优秀学生一旦学会了所需技能便会选择离开企业,企业承担了培养成本却得不到优秀人才,企业利益受损,再加上学校担心权利会被弱化因而不愿意放弃主动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3提出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对策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现状中的不足,试图从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中探索一些对策。
3.1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在职业教育中的经费预算,尤其合理规划区域投入,将重点偏向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高中西部每年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权重,兴办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职业教育薄弱区域培养更多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3.2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整合院校资源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结合所在地支柱产业,选择自身定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剔除那些华而不实的专业,为驻地城镇化发展输送优质技能型人才。在职教师资建设上,多聘请在相应领域专家型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通过提高待遇尽量延长其服务于教学的时间,此外,将学校的专职教师定期送到企业一线进行职业化实践培训,打造一支理论教学水平过硬、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在院校合作上,加强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整合相互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3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现状,政府应当倡导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利益共享的稳定合作机制。建议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向职业院校订购一批产品(即学生),并规定产品质量(即学生毕业时所达到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划定一个合格水平,对合格的毕业生按照适当高于其他企业同类岗位的薪资福利照单全收,同时跟学生约定必须在企业的服务年限,在这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承担着保证毕业生质量的责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员工与职校教师的交流,企业需委派一批骨干精英去帮助学校培养学生,教师也需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
3.4扩大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调整国民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比例,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扩张的现状,每年有超过6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有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技能面临就业难或是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如此以来既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3.5加大对农业技术知识的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