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内容分析法论文范文

内容分析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内容分析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内容分析法论文

第1篇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联系起来,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成本持续降低的最佳路径。下面通过图示来说明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成本升高

竞争力减弱——十——竞争力增强

成本下降

图中第一象限的区域表明,伴随特定战略方案的实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同时成本升高。也就是说,战略方案的实施能够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但要付出成本升高的代价。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讲,这时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成本决策分析,看企业战略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成本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从长期来看,它能够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增强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这对企业来说,该战略无疑是可取的。如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虽然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有助于企业形成自身的人才竞争优势,因此是应该能够接受的。

图中第二象限的区域表明,伴随战略方案的实施,企业成本升高,竞争力反而下降。对于此类战略方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是不可行的。企业如果实施这类战略方案,必然会导致生产经营能力的下降,并丧失已有的市场份额。比如,在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个别企业盲目从国外进口早已被淘汰的生产设备,既消耗了大量的资金,所产出的产品又没有科技含量,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最后出现了不生产要亏损,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遭受重创,甚至不得不破产倒闭。

图中第三象限的区域表明,伴随战略方案的实施,企业成本下降,而且竞争力减弱。这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战略方案的实施要求的成本很低,但缺乏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比如有的企业为了追求成本的降低,放弃产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投料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最终引起顾客的不满,影响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此类成本的降低是靠牺牲竞争力为代价的,这样的战略一般是不能接受的。

图中第四象限的区域表明,伴随战略方案的实施,企业成本下降,竞争力提高。企业能够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成本的降低,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比如有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设备新工艺,不但降低了产品成本,也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价格与成本的双赢,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这种战略正是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的。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应主要集中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区域之内进行。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它要以企业战略管理为基础而加以展开,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和实施战略,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也应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企业战略通常是由相互作用的总体战略、一般竞争战略和具体竞争战略的三维结合。利用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定位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一般将企业总体战略分为三种,即发展战略、维持战略和收获战略。在明确了总体战略的前提下,企业一般通过三种方式来开发竞争优势,即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和目标集聚。在一般竞争战略的指导下,企业还会按照业务活动的范围确定一些具体的战略,如产品开发战略、生产流程战略、营销战略、规模扩张战略等。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对企业的战略选择过程提供决策支持,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是战略成本管理针对战略管理而进行的功能展开与运用创新,是战略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的超越。

其次是在不同的竞争战略下正确组织成本管理。从管理科学的系统性出发,为了保证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不同的战略要与不同的管理控制系统相互映射,这也正是作为管理控制系统之一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必须与具体的竞争战略相结合的逻辑所在。不同的战略选择需要不同的成本分析观和成本管理方法,这也就形成了特定竞争战略下的成本管理战略。如针对产品开发战略的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战略,针对产品流程战略的作业成本管理战略,以及针对企业扩张战略的成本管理战略等等。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拓展而新兴的管理领域,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分析方法来源于战略管理的方法体系。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做一个合理的嫁接,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战略管理中同成本因素紧密相关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首先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的分析工具。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之中,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确认企业的价值活动有哪些,处于什么样的分布状态,以及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并将本企业价值活动的所耗成本与其对产品价值的贡献进行比较,确定其发生的合理性,进而决定对其是消除还是改进。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发现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合理程度,谁拥有多大的竞争优势或劣势,是哪些价值活动或成本因素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而利用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实施纵向整和战略,通过对供应商和购买商的购并或建立战略联盟来降低成本实现竞争优势。总之,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战略定位分析。企业战略应该很好地同其竞争环境协调起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个行业的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如价格、产品质量、性能、特色和服务等。如果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应该作出积极的反应,采取恰当的战略行动,捍卫其竞争地位。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图情领域 应用现状

一、引言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任何文献或有记录的交流传播事件,是社会传播学的一种专门研究方法。Neuendof认为内容分析是指依据科学方法对信息所作的摘要式定量分析,并且这种分析不局限于所测变量的类型或信息所代表的情景。本文以中国知网2000年至2016年关于内容分析法应用的文献为基础,在对文献的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层次、研究问题、研究领域进行分析,以期对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内容分析法在图情领域的研究现状

(一)文献资料的获取的方式及结果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作为检索数据库,对内容分析法在图情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采用高级检索,勾选信息科技下面的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以主题=(“内容分析法”and“应用”)or (“内容分析法”and“使用”)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文献132篇,对其进行数据清洗,经过选择剔除得到有效文章102篇,其中选择标准为剔除期刊索引、会议通知、以及主要题录信息不全面的文章,再对其进行质量剔除,最终得到44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角度:从相关主题进行文献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更倾向于定量分析,通过对图情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定量以及略少的定性分析,对于各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统计分析,使得内容分析法的定量分析的作用更加明确;从相关主题入手进行具体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除了应用于定量分析之外,对于文献或者其他信息资源进行定性分析,也属于内容分析法的范畴。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图情领域重点研究突破的一些具体实践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实践进行分析评价,使得内容分析法的定性分析的作用得以体现。

(2)研究层次:追溯近些年图情领域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应用与探究,对于上表中的42篇文献中的主题关键词进行重新归类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层次上。第一是用于图书馆具体研究领域的分析;第二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事业研究,第三是用于对网络行为及其社交网络领域研究的分析,第四是企业商业领域的企业情报领域的分析。

三、内容分析法在图情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内容分析法在图情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内容分析法从19世纪40年代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年,时代背景在变化,技术也在随之改变,但是内容分析法的步骤演变并没有随之发生太大的变化,并且其理论体系并没有随之完善,在计算机时代,内容分析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方法发展及应用上,应该注重其在计算机时论的发展及应用,并对实施步骤进行进一步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时代背景。

(2)实践应用内容不够宽泛。对于内容分析法中的内容的界定应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文章,只要是具备内容特征的,例如音视频,网站,通知等都可以作为内容分析的对象。目前来说,图情领域使用内容分析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以及会议等正式的出版内容,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关注其他具有内容特征的信息。另外,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层面,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用户研究,社交网络平台等方面,还可以拓展到政策制度问题以及研究规范性的评价问题等方面。

(3)方法应用不规范。内容分析法由六个步骤组成,在其中从抽样设计、内容类别设置、信度分析等多方面,加强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实施的规范性,以及研究论文撰写的严谨性。例如,进行网络信息抽样时可以利用网络内容层级化特点,采用分层抽样获得样本。又如,进行人工编码时,注重对编码员的培训,并保证编码环境的一致性等等,应该把方法的使用标准化,使得在应用时有规范可循,更好的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热莘治龇ㄔ谕记榱煊蛴τ玫姆⒄骨熬

近年来从文献计量、可视化角度,结合知识图谱工具对于环境扫描分析的案例有很多。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说,不仅局限于对信息内容进行文字分析,利用文献计量法以及可视化工具可以更好地展现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尽管内容分析法分析的对象是自然状态下客观产生的信息,这也随之带来其相应的局限性,即研究者在分析、编码这些数据时往往难以追溯到这些数据生成时的状态。因此,在应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用户需求、动机、行为等问题时容易受到限制,往往还需要与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统一使用,从而体现内容分析法在图情领域应用的优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界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间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具体研究中, 可以避免两种分析方法难以消解的不足。就目前其在图情领域的应用来说,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应注重与可视化工具、计量分析法、以及其他社会调查方法的联系,增强其内容信息的界定范围,充分考虑随着网络出现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在不断适应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网络时代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范式。

参考文献:

[1]陈淑平.内容分析法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研究进展分析[J].晋图学刊,2010,(02).

第3篇

【摘 要 题】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关 键 词】内容分析法/学科信息门户/信息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导航/信息服务

【正 文】

1 内容分析法概况

1.1 发展历史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发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有效描述传播内容特征和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取重要的军政机密情报,取得重大成就。这项工作不仅显现出内容分析法的强大作用,而且总结出了一套内容分析法的工作模式,战后,内容分析法在传播领域得到更多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发表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奠定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其对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也被广泛引用。目前,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决策、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开始成为网络信息组织、描述和利用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

1.2 定义

按照贝雷尔森的经典定义,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1]。在运用到图书情报领域时,内容分析法依然遵循客观、系统和定量原则,通过对各种类型文献信息的数据计量、比较、分析和推理,描述学科发展特点和趋势、发现学科空白实现学术创新、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利用以及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使用的方法模式不同,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1)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作者的意图;(2)实验室式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内容分析相结合;(3)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数据搜集、编辑、整序和分析[2]。

1.3 特点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定性、定量相结合。内容分析法首先要提出研究意图和假设,对分析单元和程序进行质的规定。以定性为基础,再采用统计、计量等定量方法和数字、图表等描述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揭示,最终还将回归到内容的解释和深化的定性层面。(2)客观性。内容分析法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文献的内容特征可以通过符号群(包括语词、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元素等,其中语词是最常用的符号群)来体现,而且同一符号群在同一文献中具有相同的意义[3]。人们是通过对符号群出现的频次、位置等外在客观信息的计量来了解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的,这就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它不会因为实施者的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异。(3)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样本选择和分析框架建构上。内容分析法一般是对一段时间的(通常是5年-10年)、连续稳定的、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从时间跨度、数量要求、稳定程度等多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了限定。在分析单元和框架体系上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样本的所有信息特征,具有互斥、完备、可信的特征。(4)统一性。内容分析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规则,选择样本上必须按照统一的程序,保证每个项目接受分析的机会相同,而且所有的研究内容应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编码和分析过程必须一致,保证长时期分析效果的一致性。

2 学科信息门户概况

2.1 定义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Based Information Gateways,简称SBIGs)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最终用户的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4]。目前,国外都开展了各种学科信息门户项目,例如:欧洲的Desire项目、美国的Infomine项目、英国的RDN(Resource Discover Network)项目、SOSIG(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rway)项目等等,国内近年来开始发展的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资源项目、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和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和图书情报5个学科信息门户、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等。

2.2 特点

学科信息门户主要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专业研究人员。这一主要特征决定了学科信息门户建构的要求:(1)专业化,在资源选择上要选取学科研究中可靠的信息源,资源描述和组织上要依据专业词表和分类法,对门户要经常更新和专业测评;(2)集成化,将专业领域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网站、图书情报系统、文摘索引、电子期刊、科技报告、学位与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学术会议、工具书、专业服务系统以及与学科科研紧密相关的其他资源系统集成到一个网络平台上提供服务;(3)知识化,信息资源强调专而精,根据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来选择、描述和组织资源与服务;(4)智能化,要能提供符合专业领域的检索浏览方式及资源导航模式,并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帮助[5]。

2.3 研究内容

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要求来开展,内容有:(1)信息资源的选择研究,包括对学科信息门户需要涵盖的资源广度和深度进行界定,制定选取标准、流程规范和搜寻控制策略;(2)信息资源的组织研究,包括资源的整合策略、资源的描述方式和深度、资源的组织方式、知识挖掘;(3)信息服务研究,包括异构数据库的统一平台检索研究、信息导航研究和个性化推送服务;(4)技术研究,对建构学科信息门户的各种智能技术研究。

3 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

3.1 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学科信息门户是一种在网上获取高质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因此在信息资源选择、组织和服务上都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强调完备性,而且更强调一定的指导性,要能够反映学科热点和前沿,在信息服务上,要能够针对个人研究情况的转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出现的各种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还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上,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因为缺少量的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人为差异,而且定性描述难以准确反映学科研究的中心内容,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描述,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科核心资源、基本资源和边缘资源,还能够分析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保证资源组织内容全面、重心突出。在服务方面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方面,目前的发展还远未完善:信息导航还主要依据专家意见,不够客观;推送服务主要是依据用户提供的要求来进行自动检索和发送,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也无法跟上用户的动态研究状况。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就是从公开资料中提取秘密信息,信息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查询内容等的深度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研究内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推送等个性化的服务。

(2)可行性。首先,内容分析法与学科信息门户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和要求。学科信息门户要求信息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在选择范围和质量以及组织方面要求统一性和标准化,在信息服务方面也特别强调内容挖掘和知识内涵。而连续性、系统性、标准化也正是内容分析法的实施要求,并且内容分析法就是要从数据的分析中提炼内容主题,能够满足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知识要求,还能够弥补现存资源标准定性多、定量少的缺点,使学科门户资源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其次,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者将内容分析与信息建设和服务结合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可以作为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基础。如李敏等人研究了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导航建设框架和技术[6],朱少强等研究了内容分析运用于文献群隐含信息的挖掘的理论和方法[7],毕达天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字信息分析中的应用[8],缪其浩利用内容分析考察了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9],张蕊、王曰芬等人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10-11]等。这些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能够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选择、导航和知识挖掘,并且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3.2 具体应用内容

(1)信息资源选择。严格的资源选择是学科信息门户专业性、知识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对资源选择都制订了各种标准,例如SOSIG从内容、形式和选择过程确定筛选标准,包括有效性、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唯一性、有组织和时效性[12]。但这些标准还局限在质的规定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可以达到量的限定。在进行全方位信息选择之前可以先选取消范围的文献资源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制订可量化的信息选择标准。仅以确定信息选择的相关性标准为例,首先,选取某些体系完备、发展稳定、信息含量大的主要信息源,对其中的文章或网页里出现的专业词汇进行切分和索引,并依据专业词表进行规范和合并,然后对索引词汇进行词频统计、语义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反过来,这三种类型词汇在各个信息源中出现的频次可用于确定某一资源与门户建设目的的相关性。按照样本结果,可以订立便于计量和操作和全面资源搜寻标准和策略。

(2)信息资源描述和组织。

内容分析法在信息描述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分析与数据挖掘、语义结构和知识发现技术相结合,能够从大量不完全的、模糊的外显信息中发掘其隐含的有用知识信息,这种隐含信息可能信息创造者自身也未意识到,这就使信息描述更加完备、深入。第二,内容分析法在创建分析类目时,要将意义相同、相近和相关的分析单元进行归类整合,因而分析类目可用于描述资源之间的参照关系,并建立符合网络资源特点的动态词表。

目前主流的资源组织方式是分类浏览和主题检索,这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作为受控语言,需要依据分类法或主题词表,而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更新往往滞后于动态的学科发展形势。如前所述,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反映学科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体现学科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再通过分析单元的归类整合,可以形成学科研究词库。而且词库产生的分析结果能进行迅速、有效的更新,更新一次内容分析只需下载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文本并用原来开发的编码程序执行分析,研究趋势、重点分析可以每年、每季甚至每周更新,即使发生突况,也能及时反映。每当加入一个新问题,内容分析也能延伸到之前研究开展的时期再次分析,不受时间限制[13]。可见,采用内容分析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适应网络和学术研究特点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

(3)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学科信息门户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是资源创建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信息导航服务、检索服务和用户个性化服务等层面,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提高这三个层面服务的质量。

信息导航可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所需信息,但目前的导航系统还多是基于语词的静态物理链接,要达到用户满意就必须在用户导航路径的选择上给予内容提示与知识指导。通过信息的内容分析,抽取信息资源的核心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含量、质量及相似度,从而实现资源的动态聚类,根据查询目的不同从多角度切入导航路径,并且不断转入相关导航节点,优化导航过程[14]。在日常维护中,通过对用户查找和点击情况的内容分析加以不断调整导航项目和设计,满足用户要求。信息导航除了门户内信息的快速定位,还包括外部相关网站的合理链接。选择独立网站作为分析单元,对其规模、内容、访问人数、学科信息内容的和用户使用评价情况做内容分析,确立关联程度、内容质量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站进行外部链接导航。

由于内容分析提供了信息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相应地,这种知识元索引库可以作为知识元检索方式的基础。运用一定的智能技术,在信息选择和组织过程中构建索引数据库,库中的内容都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元,是最小的知识组分。当用户查找某个关键词时,通过知识组分的逻辑组配合运算,包含该关键词的信息源将被作为知识元索引结果被检索出来提供给用户。还可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和对检索结果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和积累,作为备用索引库,不断完善学科信息门户检索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离不开对用户个人使用情况的跟踪分析,内容分析法的应用主要是对网络使用记录的挖掘。显在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发表评论等,隐性的用户信息要通过Web服务器日志、Cookie记录、动态跟踪软件、网络调查等方式来获取[15]。分析显在和隐含的用户信息,可以提取有关的用户行为特征,对用户的资源使用行为、频度、关注内容、使用偏好进行了解,总结其信息利用特点和规律,从而提供个别化的使用帮助和个性化的推送服务。

3.3 实施步骤

内容分析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独立的阶段执行:

(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在研究开始阶段就要明确表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并且依据研究主题划定研究范围,详细说明所分析内容的界限以便给出可操作的主题领域和时间段。

(2)抽取样本。样本选择的标准是符合研究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连续性、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简言之就是能从样本的性质中推断与总体性质有关的结论[16]。

(3)选择分析单元。即寻找内容分析所需考察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要符合研究目的,且便于抽取操作。分析单元可以是数据库或网页中的特定语词、符号、主题、人物或者句子、段落乃至全文或网站,也可以是声音、视频信息或用户行为。

(4)建立类目体系。即确定分析单元的类目归属,有效的类目体系应保证所有的分析单元具有唯一的分类指归,各个类目界限明晰,并且分类标准一致,不同的编码者对分析单元的归属意见相同。

(5)内容编码和计量。将分析单元分配到类目系统中并对各个类目出现频次、空间数额等进行计量,这个过程可以采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完成。

(6)解释与检验。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释,并与研究假设相互印证,发现研究目的与结论之间的异同,得出对某一现象或理论的科学认识。分析结果还要通过信度和效度的进一步检验,信度包括对文献编码一致性、分类准确性和方法稳定性的检验,效度包括结论与事实的相符程度、理论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检验[17]。

3.4 应用内容分析法的优势与不足

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优势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一种通过信息记录的数量分析来间接研究资源和用户行为的科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方法的运用者不与研究对象发生直接联系,研究者的主观态度和偏好不会对分析的数量结果造成影响,而且分析过程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选择评价规则来执行,分析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量化数据,这些都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和统一性,使分析者能够从模糊、虚假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信息和有用知识,并能较深刻、精确地反映资源的知识含量和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目前学科信息门户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标准定性化、主观化(依据专家意见)带来的不确定、易变的缺点。

内容分析法应用于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也存在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分析法系统性要求与网络资源分散性特点的冲突。内容分析法要求选取比较稳定、连续、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信息作为样本,而学科信息门户作为对资源的二次整合,既包括数据库等比较稳定的资源,也包括互联网上比较零散的、形式多样的易逝信息,后者难以达到内容分析的要求,但对于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又是十分必要的。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对暂时的、分散的用户使用情况的分析过程中,因而如何对这些即时性的、零碎的信息进行可靠的内容分析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内容分析法评价判断的不确定性。内容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建立在定性基础之上,这就使得任何信息在被统计分析处理之前,必定要划分到一定的类目体系中,而任何类目体系都是高度人工选择性的,不可避免的主观判断却成为客观定量分析的前提,这是内容分析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当然,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引入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方法、贝叶斯定理来尽量减少内容分析法的不确定性[18],达到最大化的科学性。

4 结语

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统一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广泛地运用到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领域中,为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提供量化数据和规范基础,优化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和服务质量。当然,内容分析法也还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其它方法和深入发展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国际新闻界,1997(4):55-68

[2] 邱均平等.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5-64

[3] 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37

[4] 孔敬,李广建.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50-53,90

[5] 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5):28-33,43

[6,14] 李敏等.基于内容分析的网络信息导航研究.情报科学,2005(6):928-931,954

[7] 朱少强,邱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7-84

[8,15] 毕达天.基于数字信息的内容分析研究.现代情报,2005(7):62-67

[9] 缪其浩.观察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内容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5-8

[10] 张蕊等.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进展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0-126

[11] 王曰芬等.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综合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实验.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54

[12] 常唯.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选择与组织.图书馆,2005(1):60-62,67

[13] 周黎明.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法.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7-114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影响力作者;研究热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25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123-06

一门学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外在拉力;二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价值目标,这是一种内在推力。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外在拉力和职业性人才培养的内在推力双重作用下,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这种社会需要与自身价值目标的交汇处,形成了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经历了研究热点的不断变迁。而适时地对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进行梳理无疑对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试图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年(2001-2010年)的发文分布、作者影响力以及研究热点,概括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变迁,以期能为把握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发展态势,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尽些绵薄之力。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SSCI,以“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检索策略,限制来源数据库的时间为2001-2010年(由于笔者于2013年3月检索CSSCI时,为使数据、尤其是引用数据更完整,2011年、2012年数据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共获取相关文献1 064条。

1.2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使用了词频分析法、知识图谱法(主要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新世纪十年来的高职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识别。①词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词出现频次多少的变化,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变化的趋势。本研究中主要应用于作者发文量的统计、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等;②知识图谱法,主要是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解决研究对象之间的结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对全部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应用于研究热点变迁中的关键词共现演进的分析;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化和定量化揭示文献集合等信息载体中所含信息内容的方法,本研究中主要应用于对部分论文进行全文分析,配合上述两种方法一起来识别、归纳出论文的研究主题。

2文献计量分析

第5篇

相关热搜:心理学  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字、口头及图像材料进行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领域(如图书情报、新闻传播等)其运用比较广泛[1]。心理学作为兼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分支,长期以来较少使用内容分析法。随着内容分析法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能给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一、内容分析法的由来及演变

内容分析法即对既有材料进行的定量分析。这个词出现大约有60年,但直到1961年才正式将它列入Webster的词典中。根据Krippendorff的考究发现,在18世纪的瑞士第一次出现了对印刷材料的定量分析的较全面地记载。当时,有一部名为“基督教之歌”的圣歌集,其中有90首作者不祥的歌曲遭到了教徒们的谴责,原因是这些歌曲的有些象征词与传统牧师的要求相违背,同时又有助于异教徒的志气。于是人们对照早期的圣歌,数出了歌曲中不符合宗派的象征词,直至将问题解决。

20世纪初期,内容分析法广泛的应用于新闻界,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公众热点及市场状况。但新闻事业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广泛的影响公众。为此定量的报纸分析油然而生,用以考察报纸的客观性。后来,通过主观分类,对词与短语的测量开始扩展到广播事业。如1939年Albig通过主观分类,以内容分析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分析中,如笔记、演讲、广告、电影、电视、艺术、音乐、文学等中,以期发现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趋势。后来电子媒介的介入,以及社会科学中实际考察方法的出现,使内容分析法得以不断的完善。但是二战期之前,内容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为了验证科学假设或批判新闻事业而使用媒介交流来搜集数据的方法。

二战期间,内容分析法实践性的在“宣传机构分析”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由于要分析大量的手写材料,并且许多任务要不断反复进行,使得计算机成为内容分析的天然“盟军”。在以后几十年中,微型电脑的引进、内容分析软件的开发及计算机价格的普遍下降,使内容分析法在广泛的社会科学问题研究中成为独树一帜的方法。

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较少使用内容分析法,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之前,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浪费时间且主观性太强。至今内容分析法仍然较少使用,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研究者对这种方法不太熟悉,不确定如何使用。Bryman[4]认为,为了发现最适合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调查之前应该仔细查看大量的研究方法。为了便于心理学研究者对内容分析法的了解,下面我们将对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程序(附以事例)、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加以简要介绍与分析。

二、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步骤步骤是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框架,很多学者以自

己的研究内容为基础提出了运用内容分析法的步骤,如1967年Nunnally[5提出了包括给客体词负值的测量步骤;GaryS.insch[6等提出了内容分析的11个步骤。针对心理学科及其研究方法体系的特点,我们认为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确定问题:即确立内容分析的目的。问题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一步与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或调查等的开始步骤一致。

(2)确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7]。在心理学研究中,分析单元并未限制,它可以是个体、家庭甚至地域,也可以是口头或文字材料中的词、短语或一个句子等等。

(3)抽取样本: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时间及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研究不可能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必须采用抽样。抽样时要考虑分析单元,合理的利用一些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等方式进行。

(4)制定分析体系:即确定分析单元的归类标准,把分析单元分配到最能说明目的的逻辑分类框架中去。类别间应相互独立。对于分析体系,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法进行反复的修订,还可以借助最后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或T检验,验证体系的合理性。它是整个步骤实施中的难点。

(5)编码及计算:在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情况下,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是必要的。编码的最终结果是数字化的,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各类词、短语出现的频数、语意强度等。

(6)分析解释: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有用性和可靠性分析。一方面对分析体系的合理与否提供定量的支持;另外如若体系合理,可以根据结果对实际问题提出解释。解释结论时一定要谨慎,必要时结合口头或文字材料,甚至研究者的观察做出尽可能切合实际的推断。

为了进一步说明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步骤,我们举一简单的事例加以说明。例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想知道来访者的认知焦虑程度如何,首先我们把研究的问题确定为对“来访者认知焦虑程度的测查”。然后进入第二步确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解释来访者认知焦虑差异的最小单位。基于咨询这一特征,最方便的材料取样便是来访者的直接谈话内容,为此分析单元可确定为“句子”。第三步为抽样,来访者咨询之时,说话的多少不固定,如何选择关于他(她)的认知焦虑材料呢?这关系到抽样。首先,可以在一定标准语的指导下,引导来访者讲“最近生活怎样,有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苦恼”等,然后从来访者所谈内容中随机抽取几段话(共约5分钟)作为分析来访者的焦虑水平而抽取的样本。第四步即确定认知焦虑的分析体系。一般分析文字材料时,此时应该确定分析单元归类的体系,但鉴于咨询的特殊性,分析体系应该在问题确定之后依据定性分析事先建立起来。我们可以把认知焦虑分为镇定、轻度、中度、重度四类,每种认知焦虑的类型又可分为对事件难度的估计和对自己应对能力的估计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区分出几种不同的特征,对每一特征要有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并且尽可能详尽的列举每一种特征的典型语句。之后进入第五步编码及计算,即把来访者的话,依据类型用一定的数字代表,必要时借助计算机分类汇总,然后按一定的方式计算。第六步,如果分析体系为初次编制使用,可借助统计分析检验其信、效度,甚至适当的修改分析体系。若经检验确定分析体系有较好的信、效度,则依据计算结果及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观察,对来访者的认知焦虑做出恰当的推断。

以上结合认知焦虑的事例对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程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其实在心理学研究中,无论哪种问题,都可以通过这6个步骤来完成,例如关于性格内外向、自主一被动、精神分裂、社会交往、积极情绪、希望以及领导角色、职员交流及人际关系、互联网等等。同样,其研究的材料也依据具体的问题而加以确定,不仅限于对言语内容的分析。但在心理学的实际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运用相对较少。我们认为,如果研究者能把其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之中,它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一)能完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心理学研究使用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是实验法、测量法。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质性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断地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使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不断完善。但是质性研究等方法在心理学中的价值都无法与内容分析法同日而语。我们认为它们更多地是一种研究的视角或思路,而内容分析法并不然,它与心理测量法一样,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只要有文献、言语或图片等信息材料,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跨文化研究,它都可以使用。从一定角度讲,内容分析法与心理测量法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即它们都遵循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的原则。但是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收集或总结的既有资料,后者一般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认为,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和心理测量、实验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中不可缺少。可是截至目前,内容分析法仍没有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对此我们不可轻视,应积极地把其纳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之列,使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更加的合理、完善。

(二)能增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

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除实验、测量法进行研究之外,对于实验中的开放式问卷、访谈内容等只做简单的定性分析,这种定性分析较难发现研究的主题内容的量变关系。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能为开放式材料提供一种量化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步骤,它可将非定量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使研究达到最大程度的系统性和客观性,从而增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内容分析存在一种潜在的高测量信度。不像其它的情景性研究,事过境迁,很难重复,其信度也较难确定。内容分析法的由其研究材料(文献、信件、录音带等)的性质决定了,研究可以反复进行,确保其有较高的信度。例如,在关于认知焦虑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速记或征得来访者的同意进行谈话录音,只要标准一致,反复分析的结果会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具有较高的信度。尤其当计算机软件运用于一些文献分析时,所有的分类规则自始至终保持一致,同样的材料重复研究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这较之内容分析手工分类时的研究,其信度与效度明显提高。

(三)能扩大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时间跨度

内容分析不仅能研究文字材料与口头材料,也能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内容分析对汹涌而至的电子邮件、世界广域网、视频图像等交流信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随着可利用存储信息的增长,内容分析也促进了交流的纵向研究,使研究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加大了研究的时间跨度。例如,关于幼儿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就能反映内容分析的这一特性,这是其它的研究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当然,内容分析也非万能,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Bryman[4]提出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以便在研究中让一种方法的优势来弥补另一种方法的不足。心理学研究者应采纳这种观点,综合利用其它的多种方法,扬长避短,促进心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四、内容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纵观内容分析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我们认为,内容分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内容分析法将会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是由内容分析法自身的优点所决定的。内容分析法是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其分析的对象广泛。一直以来心理学研究中有部分资料如开放式问卷,访谈内容等只有作定性的分析,辅助说明实验或调查研究的结果,这种定性的分析不仅带有较大的研究者偏向,而且分析中会失去大量的其它信息。如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能加强结果的客观性,捕捉更多的信息,加强实验结果解释的准确度。另外内容分析法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结合统计分析自成体系研究问题。并且相对于实验与调查的方法,它需要较少研究人员,还能节约开支。

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的结果。心理学从创建至今已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研究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可利用于研究的材料也不断的增多,除了文献、演讲稿、信件、录音等资料外,随着网络时代的步入,电子邮件等广阔的交流信息也成为可利用的研究资源,这使内容分析法成为广阔的心理学研究问题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例如,D'Aveni[8]等在1990年通过对“股东的信件”进行内容分析,研究了“成功与破产公司的管理者在注意力上是否不同”的问题。Kabanoff,Walderse[9通过对年度报告,公司内杂志、雇主间的信件等进行内容分析,测査了组织的价值结构。总之,随着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内容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必然。同时,内容分析的一些软件包的开发与利用,使内容分析法更加客观,运用更加简便,也是促进内容分析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内容分析法将会更加客观化、系统化

尽管内容分析法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内容分析法的发展。相反,学者们通过努力,不断的创建内容分析词典和内容分析系统软件,弥补以往内容分析手工编码中规则不一致,研佛第四版心理学词典,lasswell价值词典(简称LVD)。“LVD是一种单维分类词典,而哈佛的是复合分类词典”。他们不仅为分类提供了广阔的类别,还因分类规则的一致性而提高了研究的信度。近年来,心理学关于领导角色的研究已经采用这种客观化的内容分析词典,如Kabanoff191为测量组织价值就综合性地利用了以上两种辞典进行了研究分类,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系统。这种发展趋势还在不断的扩大,不同类别的词典及内容分析统计软件还在不断的完善与涌现,心理学研究也将更广泛的采用之,使方法本身更加客观、系统,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三)内容分析将结合其它的方法,走综合化道路

第6篇

>> 计算机辅助教育近十年论文内容分析研究(2001—2010) 国内十年来时间管理研究的内容分析 “近十年我国约翰?杜威研究的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近十年“反恐情报”研究的文献分析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十年回眸 近十年(2005―2014)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近十年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错误分析近十年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近十年我国教育博客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近十年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近十年国内大学章程研究的热点 近十年《孤独者》的叙事研究 近十年教师培训研究的综述 近十年吐蕃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开放实验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近十年国际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共词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课例研究述评 国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吕敏霞.课例研究新进展历程中的问题:美国的实践与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1(10).

[3] 王艳霞.课例研究辨析.教学与管理,2012(4).

[4] 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8(8).

[5] 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教育发展研究,2012(8).

[6] 编者按.教育发展研究,2012(8).

[7] 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教育发展研究,2012(8).

第7篇

关键词:电商企业微博;品牌传播效果;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4;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2-0067-05

引言

近年来4种主要社交媒体——微博、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和开放式百科全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微博更是成为人们沟通和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截止2012年12月,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总数就达5.03亿。企业纷纷注册官方微博开展营销活动,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比如戴尔公司利用Twitter已经直接创造了近700万美元的营业额[1]。新浪微博与CIC联合《2012企业微博白皮书》的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130565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平台上企业微博账号的粉丝注册数超过7亿个(未排重),排重后粉丝数近1.7亿个,平均每个企业微博拥有粉丝数超过5000个,平均每个用户关注4个企业微博,56%的新浪微博用户至少关注1个企业微博。企业将官方微博看作品牌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渠道,经常利用其营销活动和企业信息。网购和微博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所以电子商务企业(简称电商企业)利用官方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电商企业并不清楚如何运营官方微博才能获得良好的品牌传播效果,更不知道各品牌传播方式的效果差异。因此,研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不同品牌传播方式分布规律如何?不同品牌传播方式随时间的纵向变化趋势如何?不同品牌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从定量角度探索电商企业官方微博品牌传播方式的分布规律及纵向变化趋势,并比较不同品牌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研究搜集了电商企业微博数据并严格按照内容分析法的步骤对微博内容进行分类编码,探索品牌传播方式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并推论企业微博营销意识的变化。然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牌传播方式产生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差异,帮助电商企业了解各品牌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差异,为企业良好运营官方微博提供理论指导。

1文献回顾

1.1微博内容分类研究

微博能够让用户简短评论和实时信息,每条微博不能超过140个字,且具有社交网络的特征[2],是近年国内外成长最快的社交网络之一。针对传统媒体的品牌传播分类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从传播形式角度,旅游景区品牌传播可分为行为传播、媒介传播和口碑传播[3]。菲利普.科特勒从营销角度将品牌传播分为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四类。从品牌娱乐化视角,品牌传播可以分为娱乐显性广告、娱乐隐性广告、娱乐软性广告、赞助和参与媒体娱乐节目、品牌娱乐秀及品牌名人代言六种品牌娱乐化传播形式[4]。微博内容按主题可分为主题信息类微博和非主题信息类微博,按主题内容又可分为趣味分享类、产品推介类、传播活动类和企业信息类[1]。从情感角度,微博内容可分为工具型微博和情感型微博[5]。电商企业微博品牌传播效果研究采用菲利普.科特勒的品牌传播分类框架是非常恰当的,但是人员推销不适合微博情景,所以被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

1.2微博营销效果研究

微博营销效果是衡量营销行为是否有效的直接标准,所以营销效果是营销研究的重要部分。有学者建立了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一阶自回归模型以衡量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结果发现:当期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力效果与前一期影响力正相关,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力效果与微博数量和粉丝数量正相关[6]。国外学者研究了微博内容中品牌名称被提及的比例以及用户对品牌的情绪和态度,研究结果表明:19%的微博提及了一个品牌,其中接近20%微博出现了对品牌情绪的表达,50%以上是正面情绪,33%是对公司或产品的批评[7]。广告扩散模型能够提供给广告主持续不断的广告扩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广告效果[8]。品牌传播方式产生的营销效果亦可称为“品牌传播效果”,而微博品牌传播效果用转发数和评论数来衡量。当微博内容影响微博用户时,可能会使用户产生转发和评论行为,所以采用转发数和评论数两个指标衡量品牌传播效果是合理的。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腾讯微博设置了企业微博粉丝数排行榜,出于便利性考虑,研究选取腾讯平台中粉丝数最多的易迅网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截止至2012年5月1日易迅网粉丝数达8533758个。据经验可知,微博一段时间后转发数和评论数才会稳定,所以研究搜集了一个月以前的微博数据,即易迅网微博2011年3月16日至2012年4月1日的所有微博,总微博数为1281条,原创微博为969条。研究以原创微博为研究对象,并搜集微博内容、转发数和评论数三项微博数据。

2.2内容分析法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易迅网的969条原创微博进行了全样本分析。微博情景下,各类品牌传播方式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研究对微博品牌传播方式进行了定义和操作性定义(见表1)。

研究采用排他性分类编码方式,邀请一名博士生和一名硕士生完成编码工作。首先,根据研究命题制定编码操作指南,包括研究目的、品牌传播方式的定义及操作性定义、类别赋值和编码规则等,比如编码规则规定编码1小时候后休息10分钟,每天平均编码不要超过4小时以降低编码人员因疲劳产生的错误。然后,培训两名编码人员使其充分理解品牌传播方式的定义及操作性定义,并严格按照编码规则要求进行编码。再次,培训结束后要求编码人员进行预编码并消除分歧,反复此过程直至预编码结果一致性达到85%才能进行正式编码[9]。最后,两名编码人员对微博内容进行正式编码并评估编码结果的信度。研究中两名编码人员正式编码结果一致性为91%,高于内容分析法要求的85%,研究者和编码人员共同讨论解决编码不一致微博。

2.3描述性统计

广告是电商企业最常采用的品牌传播方式。不同品牌传播方式的频数分布为:广告398条,占比41.1%;公共关系196条,占比20.2%;销售促进255条,占比26.3%;“其他”120条,占比12.4%。

电商企业微博品牌传播方式存在阶段性变化。从品牌传播方式累积频数趋势图的四条曲线可知:第1至第220条的时间区间里,四种品牌传播方式的数量非常接近,随后广告和销售促进数量增速较快,第969条时广告已经远远高于另外三类,而销售促进先超过“其他”,在第820条时又超过了公共关系。由此可以推论:企业微博成立之初,企业没有意识到微博的营销价值,所以微博内容具有随机性使得各类品牌传播方式的数量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渐渐意识到微博营销的重要性,广告和销售促进的数量越来越多。在第220至第550条的时间区间里,企业将微博作为重要的公关平台,公共关系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他”类微博在第550条以后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表明企业意识到“其他”类微博的品牌传播效果较差,所以数量才较少。图1的每条微博序号代表微博的时间顺序,第1条微博是易迅网最早的微博,而第969条是最近的微博,所以横轴的微博序号代表了“时间顺序”,纵轴的“累积频率”代表四种品牌传播方式随着时间变化的累积频数。

2.4剔除奇异值

奇异值是受不确定偶然因素干扰使得数值发生非正常变化,最终导致研究结论产生偏差。剔除奇异值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均值±3倍标准差”,认为大于或小于“均值±3倍标准差”的值被判定为奇异值;另一种是盒形图,认为1.5倍四分距以外的数据为奇异值。两种方法剔除奇异值各有特点,研究综合两种方法剔除各组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奇异值。各组转发数和评论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各组数据均出现大于“均值+3倍标准差”和1.5倍四分位距以外的数值,且全距和标准差较大,可判定各组转发数和评论数均存在奇异值。考虑到不同品牌传播方式产生的转发数和评论数不同,研究将分别剔除各组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奇异值。各组剔除奇异值数量分别为:广告(剔除评论数=4,剔除转发数=4)、销售促进(剔除评论数=17,剔除转发数=14)、公共关系(剔除评论数=9,剔除转发数=4),“其他”(剔除评论数=3,剔除转发数=6)。从表2可以看出,剔除奇异值后各组转发数和评论数均值、标准差、全距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表明剔除奇异值效果明显。

3数据分析及结果

3.1相关分析

研究采用SPSS17.0对转发数和评论数进行了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为0.758,p

3.2方差齐性检验

研究试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探索品牌传播方式产生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差异。研究对四组数据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转发数的Levene统计量为94.804,P

3.3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转发数的F值为39.358,P

四种多重比较方法获得一致的结论:显著性在0.05水平下,广告与销售促进产生的用户转发数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差异(392.81 VS 490.98,P>0.05)。然而,广告显著高于公共关系所带来的用户转发数(392.81 VS 158.54,P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牌传播方式在用户转发数和评论数上的差异性是一致的,与两者相关系数为0.758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可知: “其他”给用户带来价值较小,传播效果显著低于另外三种传播方式,但是所占比重却高达12.4%。因此,企业应尽量避免“其他”类微博,节约微博空间和用户注意力的浪费,促使每条微博的品牌传播效果最大化。

4研究结论及管理应用

研究以易迅网为例探索电商企业微博品牌传播方式的分布规律、纵向变化趋势和品牌传播效果,具体研究结论及管理应用如下:

第一,品牌传播方式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电商企业最喜欢采用广告,其次是销售促进,公共关系所占比重居第三位,而“其他”类微博所占比重最小。电商企业将微博作为营销平台,较多广告和销售促进类微博属于正常的企业行为。

第二,品牌传播方式的纵向研究发现,电子商务企业微博成立之初,各种品牌传播方式的数量基本接近,企业微博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随后广告数量增速较快,最终使得其所占比重最高,销售促进增速迅猛,先后超过“其他”和公共关系越居第二位,而“其他”类微博到达一定程度后,曲线就趋于平缓。由此说明,企业的微博营销意识越来越强,而“其他”类微博的传播效果最差,所以企业“其他”类微博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第三,品牌传播效果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品牌传播方式产生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广告和销售促进的品牌传播效果最好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是公共关系,“其他”类微博传播效果最差。企业应该多对消费者价值较高的微博信息——广告和销售促进以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提升用户对微博账户的价值感知。企业还可以将广告和销售促进方式进行混搭,既能保持同等的品牌传播效果,又能降低粉丝用户的视觉疲劳。

内容分析法使用的是客观数据,所以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11]。因此,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电商企业品牌传播方式所得结论是客观和科学的。控制好其他变量(微博平台、微博时间、电子商务网站类型等)的影响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他企业微博数据也应得到相同结论,理由如下:(1)微博粉丝是企业现有或潜在顾客,所以企业利用微博向粉丝推广产品也可算精准营销。企业利用微博向消费者传递广告和销售促进信息是一种正常的营销行为,此二类微博数量占比较高属于一种正常现象。(2)广告和销售促进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较高的价值而产生较好的营销效果,而“其他”类微博却恰恰相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和销售促进类微博不断增加,“其他”类微博数量越来越少也属情理之中。(3)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来看,广告提供的产品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而销售促进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直接的利益(低价或赠品),此二类微博容易促进消费者通过转发将信息分享给朋友或评论信息,所以广告和销售促进具有较高的评论数和转发数。反之,“其他”类微博价值较小而不能促进消费者评论和转发,使得此类微博转发数和评论数较少。以上三点同样符合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逻辑,所以研究可以推论若采用相同的研究程序分析其他企业微博数据也将会获得一致的研究结论。

为了验证三个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企业微博数据,本文对京东商城的腾讯微博——“京东”进行了验证性研究。京东商城和易迅网属于同一类电商网站,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程序,比如:相同的时间框架和全样本分析等。验证性研究基本获得了与前述研究一致的研究结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广告数量最多(47.2%),其次是销售促进(28.7%),再次是公共关系(13.8%),最少是“其他”(10.3%);纵向研究表明:刚开始各类微博数量未出现明显差异,随后广告和销售促进增长速度最快,而“其他”类微博增长速度很慢,远低于另外三种品牌传播方式;品牌传播效果研究表明:显著性在0.05水平下,广告和销售促进产生的评论数和转发数显著高于公共关系和“其他”;公共关系产生的评论数和转发数显著高于“其他”。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相同的研究程序分析其他企业微博数据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研究结果。

研究以腾讯平台粉丝最多的易迅网为研究对象探索微博品牌传播效果是较为恰当的,然后严格按照内容分析法步骤对品牌传播方式进行操作性定义和分类编码,保证了获得数据的可靠性。研究采用了全样本分析,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在于使用了单案例研究,后续研究可以扩展为多案例,以保证结论的普适性。未来研究方向:(1)探索不同电商模式和微博平台下,各品牌传播方式效果差异;(2)探索从电子商务类企业扩展到其他传统类企业,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品牌传播效果差异;(3)探索不同品牌方式“混搭”是否会产生更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史亚光. 企业微博客营销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2] Barnes S J, Bhringer M. Modeling Use Continuance Behavior in Microblogging Services: The Case of Twitter[J].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 51(4): 1-10.

[3] 刘德昌,付勇. 我国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策略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7(9): 173-176.

[4] 许安心,易爱娣. 品牌娱乐化传播与品牌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 88-95.

[5] 程雪芬.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12.

[6] 金永生,王睿,陈祥兵.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J]. 管理科学, 2011, 24(4): 71-83.

[7] Jansen B J, Zhang M, Sobel K, et al. Twitter Power: Tweets as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9,60(11): 2169-2188.

[8] Li Y, Shiu Y. A Diffusion Mechanism for Social Advertising over Microblog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2, 54(1): 9-22.

[9] Kassarjian H H.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77, 4(1): 8-18.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55-03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Actuality of the Domestic Online Education From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TAO Tian-me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Online education has the history of nearly 10 years in China, since our Ministry of Education authorized 67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hina Central TV University to develop online qualific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997 , online education reached a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on the progress of online education, there are lots of confusion and obstacle. In China, how 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nline education? What about the trends and the problem alo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his thesis deeply explained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domestic online education by the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found the problem on the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and we hope that it will give our educator some inspiration.

Key words: onlin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网络教育自从引入中国,一直以来就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网络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产物,为教育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对于网络教育,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网络教育为实现大众教育、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提供了条件;然而有的人却认为网络教育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教学质量不能保证,网络教育中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等。那么网络教育的发展到底如何?现阶段,人们关注网络教育的哪些方面应用与发展?以及网络教育现阶段的研究状况等等。该文希望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中发掘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 研究方法

该文试图通过教育技术专业期刊来分析研究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该文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内容分析法。

2) 分析对象的确定

为了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国内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该研究的分析对象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等七本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期刊。

3) 研究步骤

该文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期刊进行内容分析,主要从论文数量统计、作者情况统计以及主要研究领域的分析统计等来了解网络教育的发展状况,并突出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2 论文总量及年份分析

2.1 论文总量

该文研究内容的抽样方式采用“来源抽样”。[2]笔者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平台,采用专业检索方式,检索字段为:题名=‘网络教育’and来源=‘***’,检索以上七种专业期刊的所有题名中含有网络教育的文章,各期刊文章数量见表1。

2.2 从年份论文数量分布来分析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从1994年开始收录的,而且考虑到2009年的部分论文还没有收录,94年收录的时候网络教育基本上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该文统计了从1995年到2008年各来源期刊的已收录文章,统计结果如表2。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教育总体上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的。在图表中,我们发现从1995年到1997年间,在教育技术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网络教育的文章几乎没有,也表明在这一时期网络教育还没有在国内真正地发展起来。直到1997年,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育才慢慢地被教育技术界所关注。在这七本专业杂志中,最早的介绍网络教育的文章是1998年由赵继红发表在现代远距离教育中的《网络教育:电大教育的新纪元》。从此以后,有关网络教育的论文才不断地在教育技术专业杂志中出现。

从1997年开始直到2003年间,是网络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国家不仅批准了网络教育试点,而且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各个教育技术专业杂志都开始刊登网络教育方面的文章,在初始阶段大部分的关于网络教育方面的文章都是刊登在中国远距离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上,但是从2001年以后,各个教育技术专业杂志开始关注网络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技术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上,关于网络教育的文章越来越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也说明了从1997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内教育技术专业人士更多地越来越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教育。2003年网络教育发展到顶峰时期,从那以后,网络教育的发展进入反思期,网络教育的论文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在网络教育引入国内时,人们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人们发现网络教育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它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弊端。网络教育的发展暂时处在一个平缓的发展时期。而从搜集到的文章标题,可以看出2008年的文章,大多是开始反思网络教育的发展以及其发展趋势,试图找到网络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3 作者情况统计分析

第9篇

【关 键 词】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47-03

一、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和因特网应用技术在社会和高等院校图书馆越来越普及。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存贮与加工单位,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是高校图书馆链接外部世界、获取信息服务的途径,是学生主要获取文献资料的窗口。对于体育院校来说,图书馆网站的构建,为读者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了方向,为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转化奠定了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全国14所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建立文献检索课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水平。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作者以全国14所独立建制体育院校图书馆网页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2011年5月20日至6月15日。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网络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1. 网络调查法:是利用互联网了解和掌握信息的方式。本研究中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需求,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它的特点在于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等。

2. 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此研究中主要涉及体育信息的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文献的研究形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科学认识。

3.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4.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各个院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对比,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评价。本研究中使用此方法对各个体育院校网站内容情况作以对比分析。

5. 内容设置: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内容设置上的统计,主要包括图书馆概括、规章制度、借阅方法、读者园地、馆长信箱、参考咨询、新书通报、最新消息、公告栏等内容(详见表1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内容设置统计表)。由于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只对校内开放,所以仅对13所独立建制体育院校进行分析。

表1 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内容设置统计表

各院校均能够通过网站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并与用户建立相应的动态联系。电子资源、网络导航、信息查询、信息服务等栏目,为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服务。新闻、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栏目,集学习、交流、娱乐、生活、休闲等功能为一体,为体育院校学生用户创建了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网络环境。这些栏目已基本勾勒出各馆的数字化形象,但服务内容差异较大。

另外,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是网站建设的最主要目的,体育院校应提高网络信息服务能力,部分体育院校建立了特色数据库。表2以首都体育学院的图书馆网站为例,介绍体育院校的网络数据库信息资源情况。

表2 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络数据库

体育院校特色数据库均包含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年鉴、报纸专业专题数据库、多媒体资源、文摘型数据库,外文电子全文型及文摘型,多元化的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然而,大多数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内容少,形式单一。

三、调查结论分析

1. 能够引用数字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引用可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在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当中,图书馆通过网络导航栏目与一些主要搜索引擎、热门站点和国内外图书馆等建立了超级链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提供的中西文免费数据库以及部分免费的网站与网址导航等。天津体育学院针对专业设置而建立的学科导航,链接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科研、政府组织等机构以及协会等。如,中国期刊网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数据资源或建立镜像,或开通网上使用权。如,中文报刊导航,专利数据库、机构和网站。

2. 特色资源建设较少。特色资源主要指各馆自己所独有的、自建或引进的各类数字资源。有些馆已经起步,如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均设有自建数据库功能。但像这些独具特色的图书馆还很少,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还较低,有的还是空白,甚至还没有上网。因此,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国外信息资源匮乏。虽然网络上有很多权威的外文体育信息资源,但是体育院校引用及建设的非常匮乏。通过对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络调查可知,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站购置、转化了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沈阳体育学院拥有万方外文数据库及CASHL外文期刊文献传递;其他院校都没有建立国外文献资源。

第10篇

关键词:爱情公寓;文化价值;内容分析

一、 概述

都市青春喜剧《爱情公寓》,由汪远编剧,韦正导演,由王传君、陈赫、娄艺潇、孙艺洲、李金铭、赵霁、金世佳主演。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爱情公寓第一季》于2009年8月5日暑期档在江西卫视独家首播。播出以来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占据了年轻人观众的眼球,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之一。到第四季于2014年1月17日在安徽卫视、黑龙江卫视、东方卫视、湖北卫视四大卫视联合首播。爱奇艺、PPS网络独播。随着它的播出,《爱情公寓》一直都是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之一。另外,该剧中的人物角色鲜明不重复,宣传也比较到位。作为高收视率电视剧的爱情公寓,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是否与电视剧中的文化价值观有关,还是与观众仅仅只是喜欢该剧幽默搞笑的氛围,又或者可能是其他的更深层的原因呢,这一探讨对我国电视剧的制作方向提供了一个有借鉴的参考。

二、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

1、分析样本

在分析对象与样本选择上,本研究对爱情公寓四部电视剧中的八十多集进行随机抽样,选出十集中的每个镜头作为研究的样本①,之所以进行随机抽样是因为这四部的人物几乎是没有变化的,那么人物性格没有变化,剧情和节奏主旋律也是恒定不变的。所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只抽取十集作为研究样本。

2、 分析单位与类目

在分析单位上,由于爱情公寓每集或者是两集一般都会有个小主题。所以本研究选择以一集作为分析单位,来详细分析剧中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在分析类目上,按照周君所采用的将中国文化价值分为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价值观。其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包括:(1)遵从权威(2)孝亲敬祖(3)安分守成(4)宿命自保(5)男性优越。现代文化价值观则包括:(1)平权开放(2)独立自顾(3)乐观进取(4)尊重情感(5)两性平等②。本研究建立爱情公寓内容分析编码表。

3、 资料分析法

本研究将爱情公寓的四部剧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八十集左右,编码后随机抽样。选出十集。此外,本研究将家庭价值观、爱情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及社会价值观的129项细项依其特质与属性,整并为家庭价值观:兴盛家道、遵从父母、家和万事兴、天下父母心、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平等等共七项;爱情价值观:爱是奉献牺牲、爱是占有;个人价值观:只顾己身、自利自保、安分守成、乐观进取、财富价值五项;以及社会价值观:遵从权威、平权开放、轮回报应、利他主义、宽他严己、亲疏有别、公事公办、以退为进八项。一共二十二项文化价值观③。

通过把爱情公寓中的价值观和观众喜爱该剧的原因作对比:爱是奉献牺牲和观众喜爱该剧的爱情价值观是吻合的。除此之外,观众喜爱该剧的原因还有爱情公寓搞笑的剧情确实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对人物性格的喜欢也是观众选择该剧的一大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原因,有一些观众就是喜欢看,没有什么原因可以说,也许就是纯主观的,喜欢没有道理可言。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该剧的搞笑的风格、塑造的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确实吸引了观众。其次、该剧在家庭价值观和爱情价值观上确实迎合了喜欢的受众的价值观。并且爱情价值观主要体现为爱是奉献和牺牲,而在家庭价值观上则主要体现为能和最亲爱的朋友和最爱的人住在一起和谐的相处是一种幸福。喜欢该剧的受众还有很多其它的原因,有的并没有表达。为了有利于我们以后剧目的高质量、高收视率,我们可以做一些广泛的调查。(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注解:

①大众传媒研究导论 Roger D.Wimmer Joseph.Dominick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52页

第11篇

【关键词】学案 课程改革 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60-02

一 引言

学案导学产生于一线教师的实践。2000年前后,一些高中毕业班教师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自发编制了学案。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因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相一致,从而逐渐为更多的教师所接受。

目前,学案导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教育的区域特点、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学生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以及学案导学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导致学案导学操作不当,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引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本文对学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目前国内学案导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导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 研究样本与方法

1.研究样本

本文先对中国知网中2002年~201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272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筛选掉研究对象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期刊6篇,共33篇;在优秀硕博论文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477篇,剔除非基础教育的学位论文后,共28篇。最后,对符合条件的33篇期刊论文和28篇学位论文分析整理。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三 学案导学述评

1.学案导学的理论研究

围绕“学案导学”这一中心,从以下几个视角对现阶段的文献梳理,以弄清目前学案导学的研究背景。

第一,辩证思维观。蒋惠英在其硕士论文“学案导学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学案导学中,教师是外部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意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教师的“教”就会因缺少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第二,人本主义学生观。詹明静在“基于全人类教育观的学案导学教学法”中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能促进思维的活跃、个性的弘扬。民主、平等的导学环境是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起的心理学派,主要代表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的人。教学活动应该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

第三,双主教学观。学案导学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双主模式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过程见图1。

第四,新课程改革观。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案是基于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理念,是师生共同参与并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或一系列学习事件的综合。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提示、学习设计、考题例析、探索实践、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学案导学就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学案导学有多种做法,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在课前自学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2)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重难点问题。(3)精讲释疑。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4)练习巩固。学生做学案提供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从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对学案导学的文献进行了整理。

第一,文献数量。从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对“学案导学”的研究是呈现上升趋势的,说明“学案导学”仍然是一个教学热点。

第二,文献内容。从文献整体上来看,笔者发现这些学术论文总体反应的是“学案导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实践应用以及认识,如井婕妤的“生物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探索”、刘宝团的“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导学”大多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学科中,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几乎为零。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其本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应试教育现状决定的。

还发现没有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小学课堂中,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此阶段的课堂中应用“学案导学”。

虽然关于“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但教师对其的认识还很肤浅,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的习题化,最终使学案成了习题集,学生的负担越发加重;还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的目的是为减轻教师负担。

通过阅读分析文献知道,学案的设计原则有课时化、问题化、参与化、方法化、梯度化等,所谓梯度化应该是要根据课程标准、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学案的目标设置中、习题的设置中等有所体现,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觉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笔者在仔细阅读了大量文献后,也未发现能够很好体现梯度化(分层)的教学实践案例。因此,这是“学案导学”的一个有待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最后,教师设计的学案应该能够体现地区特点,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应更能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更注重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养成等;能够体现学科特点,语文学案的设计注重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数学学案的设计偏向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再者也应随不同阶段内容学案有所变化;能够体现课型特点,新授课的学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练习课的学案就偏重于学生对内容的应用等;能够体现年级特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正逐渐发展,这就要求学案中包括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学案中复习、预习的部分逐渐让学生自己课前解决。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精讲、多练、严查的课堂教学原则。

四 总结与建议

1.总结

总之,学案导学可以有效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既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创了教师擅长教学、学生擅长学习的局面,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读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刻明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含义。

第二,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及认知特点方面的内容,从而解决小学阶段不使用学案教学的现状。

第三,编制学案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正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第四,在学案的反思评价过程中,学校应营造一种没有竞争和利益冲突的环境,使教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互帮互助,取得最大意义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对学案导学的批判性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2(20)

[2]张荣华.学案教学的内涵、特点及操作程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3]王晓莉.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赣榆县青口二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第12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第13篇

查看更多《中国土地科学》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

        土地管理

        (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土地督察制度建设进展评价 何为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霎泰 吕晓 谭梦

        (11)耕地征收最优规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边际理论视角 王良健 李辉 禹诚 张特

        (20)征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研究 丁宁 金晓斌 李珍贵 唐健 胡静 周寅康

        土地经济

        (26)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34)城市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公共品资本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温海珍 杨尚 秦中伏

        (41)征地补偿价格量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陈春节 佟仁城

        无

        (48)太仓市区城镇用地扩展合理规模计量研究 舒帮荣 刘友兆 李永乐 李彦

        (55)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韦仕川 吴次芳 杨杨

        (61)低碳理念下的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黎孔清 陈银蓉

        地籍

        (67)基于工作流和arcsde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园玉

        (72)地籍宗地时空数据库中的变化检测 万远 李霖 应申

        土地整治

        (78)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快速测算方法 王金满 白中科 宿梅双

        综述

        (84)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3年展望 冯广京 林坚 胡振琪 朱道林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戴睛

        无

第14篇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外语教学;研究述评

引言

教学评估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结果能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管理,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评估结果和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的反馈也有助于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学习绩效,反思自己的语言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影响学习的因素,在教师和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形成积极的归因习惯和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更爱学习、更会学习、学得更好。

国外语言研究者对外语教学形成性评价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涉及不同的语种和课程类型,而我国对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研究始于21世纪初,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吴秀兰(2008)采用统计分析法对2000年――2007年的国内形成性评价研究文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吕丁(2012)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年――2011年的形成性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重视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重视多种评价的结合。从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已为我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同一学科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关研究。笔者继续对2010年――2015年的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改善英语教学。

1、形成性评价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键入主题为“形成性评价”并含“英语教学”,精确查找了2011―2015年的相关论文,共发现1269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1082篇,硕士论文184篇,博士论文3篇。论文数量呈逐渐上升之势,近五年的论文数量是前十年(2000――2011)文献总量的二倍。

吴秀兰综述了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她在研究发表于2000年至2007年7月的79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形成性评价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并对研究内容从四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归纳,进而也指出国内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研究对象不均衡、实证研究匮乏等问题。吕丁综述了2000年至2011年的研究成果,就研究内容中广泛涉及的形成性评价的涵义、意义、实施策略从研究思路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指出重复研究的比例较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多为思辨和经验总结性质,缺乏信效度检验;研究内容过于笼统,脱离学科特点。吴秀兰和吕丁对我国形成性评价近15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就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维度给予方向。

2、形成性评价研究内容分析

2.1形成性评价研究要素界定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的、动态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等。通过评价反馈,发现教与学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对教学进行恰当改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自2003年开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形成性评价才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讨论的课题,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切入点进行研究。首先,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其次,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总之,形成性评价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评价的主体;二是评价的客体(对象);三是评价的标准与指标;四是评价的方法。

2.2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应用研究

课堂是实施、实现教学活动的载体,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局限性及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不佳,适用我国的行之有效的常见的形成性评价包含随堂测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成长档案袋,但实施运作信度不高。广大学者主要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三个维度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总结经验供广大英语教师参考。笔者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的定义、性质以及大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步骤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和系统化。

3、形成性评价研究不足

随着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的推广,随着学生学习手段的丰富,形成性评价应用研究正日益网络化。这就要求形成性评价的工具须日趋网络化,充分考虑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利用,探索形成性评价有效实施。

在实施课堂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者作用研究不足,导致形成性评价受到主观因素干扰,其评价信度和效度下降。鉴于此,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弱化教师主观作用、强化量规的研究应用成为新时代的研究方向。

4、结语

在综合研究国内形成性评价研究文献基础上,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大班教学背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本土化应用研究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温新新.形成性评价优化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196.

[2]龙文祥,龙陶陶.Quiz Game:数字化学习评价方式的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363-368.

第15篇

一、引言

1971年,美国FohnHunt的博士论文《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探讨了旅游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可以说是旅游地形象研究的开山之作。他认为旅游地形象是纯粹的主观概念,是人们对非居住地所持有的印象,是外界作用于人脑所形成的意识流,其中旅游地形象、可进入性、基础设施等是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此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热点。G.Echtner和B.Ritchie、H.Martin和I.Del Bosque先后总结了旅游地形象的定义,指出旅游形象的概念越来越综合化。一些学者认为形象由消费者理性与情感的表达共同构成,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认知形象评价,即旅游者对旅游地固有的知识和观点;二是情感形象评价,指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受。在认知形象评价和情感形象评价的基础之上,产生一个总体或复合形象,即对旅游地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本文以游客网络评价为基础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综合形象三个维度分析游客对镇北堡影城的感知和态度。

二、研究区概况

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家张贤亮先生以他独到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把一个残破不堪的羊圈,变成一个“让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宁夏”的最佳旅游景区。镇北堡影城利用古堡的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让游客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知。自旅游业发展以来,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游客接待量在宁夏各个景区中名列前茅,是外来游客的必游景区。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内容分析法最早萌发于新闻界,是一种深入地剖析研究对象的内容,经过客观、系统、量化分析后,将其内容所含的本质揭示出来的一种科学方法。任何文本或者可以转换成为文本的传播内容,都可以通过一些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何芸认为,内容分析法近年来被引入我国旅游学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旅游相关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动机、游客满意度、游客心理、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营销、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安全等领域。

网络具有很强的的隐秘性,网友可以在游客留言板或点评栏自由发表其看法和建议。这种点评方式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积极响应,也能听到更多的真实表达。周永广、马燕红总结了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法的优点,如由于匿名,意见真实可信,反映出的不足之处可供相关管理部门发现问题;自由点评内容丰富,数据量大,并可以常年调查。网络数据的缺点主要是只有经常浏览网页的游客才会留言,青年人较多,样本不够全面;另外,由于匿名,可能是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的褒奖之词,也有可能是对同行的恶意中伤;还存在重复留言等。本文从携程网、旅评网等旅游网站、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上以“镇北堡西部影城”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主要搜索对象为网络评论和微博。设定年限为2008-2014,筛选时去除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恶意中伤和刻意褒奖的点评,去除具有商家广告嫌疑的点评,每条点评中至少要包含两个影响游客体验感知的因素,在此筛选条件下,得到有价值评论2738条。

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具备中文词频分析功能,可以对.txt文件进行内容分析,支持自定义词典功能,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分词,软件还可以将大量无意义的词或与研究内容无关的词放入过滤词表,以便提取与研究相关的高频特征词。本文利用该软件将搜集到的2738条网络评论进行分析。

四、镇北堡西部影城旅游感知形象分析

通过对网络点评的分析,结合高频特征词表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三个维度得出更为清晰的游客感知中的镇北堡影城。

(一)认知形象分析

1、游客对镇北堡影城的地理环境认知

地理环境感知是旅游形象认知中最基础的要素。通过表1分析可见,“西部”、“大西北”、“宁夏”、“银川”、“贺兰山”、“黄河”、“城堡”等词汇出现的频数较多,充分表明在游客感知中,镇北堡影城的地理形象是清晰的:它地处祖国大西北,位于黄河之滨,贺兰山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2、游客对镇北堡影城景区主要特色的认知

镇北堡西部影城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1961年作家张贤亮发现了它,并在80年代初期将它介绍给影视界,迄今为止在这里已经拍摄了一百多部影视作品。游客对西部影视城得到印象普遍为影视基地,其中“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一句话的出现频率多达164次,可见西部影视城的影视文化营造的较为成功。浓郁的影视文化氛围使前来游览的游客都能从中找到曾经看过电影的痕迹,并通过各种场景和道具走近电影,了解电影的拍摄过程。在游客评论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电影有《红高粱》148次,《黄河谣》73次,《新龙门客栈》46次,《大话西游》345次,《牧马人》36次。结合表1可见,体现镇北堡浓郁影视文化的高频词汇主要有“影视城”、“西部”、“电影”、“场景”、“道具”、“明星”、“好莱坞”、“周星驰”、“张艺谋”等,说明镇北堡影城在游客心目中最重要的感知印象依然是影视拍摄基地,与其想要塑造的古代北方特色小城镇尚有较大差异。

3、游客对镇北堡影城游览环境的认知

游客通常感觉气温高,阳光很晒,偶然的风沙天气也让游客领略到了典型的大西北的风格。在收集的评论中,有关天气炎热的评论有84条,例如如新浪微博网友:“一路下来,感觉不错,就是紫外线太强,都有点晒黑了呢”。有关风沙的评论有35条,例如同程旅游网网友表示“整体感觉还好,就是天气干燥,地上全是尘土,转完景区整个人都成了土人”。大部分网友认为景区环境卫生很好,来自同程旅游网评论“景区里面虽然到处都是黄土铺成的路,但是“很干净很不错”。来自同程旅游网网友表示“景区内细节很到位,工作人员随时清洁,尤其是卫生间的外部装饰与景区融为一体,内部又整洁干净,超赞”。可以看出,除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外,网友对镇北堡游览环境的评价相当高,纷纷用“干净”、 “整齐”、“五星级卫生间”等溢美之词做评价。

4、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认知

关于门票的价格共有170条评论,其中有99人认为门票价格合理、很实惠,携程旅游网网友评论 “100元门票非常值,进去以后除了自己消费饮食、纪念品,基本不用在进行任何消费。景区所有设施均可体验,配有免费专业导游全程讲解。卫生间随处可见,干净整洁,十分方便。没有硬性消费,互动性强”。有71人认为门票价格偏高,与景区价值不符,希望降低门票价格。携程旅游网网友表示 “适合一帮朋友一块去耍,性价比不高,100元的门票 ” “交通”作为高频词汇出现了187次,针对经周边的交通状况,有829条正面评价,218条负面评价。通往景区的旅游专线很方便,价格合理,乘坐方便。景区停车场面积很大,能够满足高峰期的停车需求。自驾车游客普遍认为通往景区的主要交通道路路况较好,交通标志清晰明了,通过导航仪景区指示牌和地图能够很便捷的到达景区。来自同程旅游网的网友说“交通很方便,我们是自驾游去的,跟着导航很容易找到了地方,而且路也很好走”;“交通很方便,我们是自驾游,按着导航很快就找到了,门口停车场很大,不愁停车,停一天5元,还是很便宜的”。

(二)情感形象分析

筛选出来的情感形象分析高频词汇主要是形容词一类,根据表2可知,第一,游客对镇北堡影城的体验质量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很不错”、“很方便”、“很好玩”、“值得”、“喜欢”、“开心”、“很有意思”等高频词汇充分表明游客在镇北堡游玩感到非常愉快,普遍表示很喜欢该景区。第二,镇北堡影城具有浓郁的西部特色,给游客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很多游客表示非常震撼。“荒凉”、“原始”、神秘”、“苍凉”、“穿越、“古朴”、“雄浑”、“粗犷”等词汇出现的频数都比较高。第三,游客的重游率和推荐率较高,很多游客表示愿意将镇北堡影城推荐给亲朋好友。高频词汇分析可见,“推荐”出现了107次,“再去”出现了60次,说明该景区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三)综合形象分析

把分词后的游记样本导入,然后作语义网络分析,得出可视化图形(如图1 所示)。读图可见,第一,“影视城”一词在网络上辐射出的语义主要有“西北”、“银川”、“镇北堡”、“景区”“旅游”“场景”等,表明游客对该景区的基本认知,即镇北堡是具有西北特色的、以拍电影为基础的旅游区;第二“电影”“影视”两个近义词在网络上辐射出的语义主要有“中国”“走向世界”“红高粱”“经典”“荒凉”等词汇,这与镇北堡影城景区的的形象有关,体现了雄浑、苍凉的景观形象;第三“值得”一词辐射出的主要语义有“服务”“方便”“优惠” “喜欢”“很喜欢”“很开心”“很值得” “好玩” “有意思”等,表明游客对镇北堡景区的总体感知是令人非常愉快和高兴,值得游览。

五、结论和讨论

目前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发表言论。因为旅游产品在购买前不能试用,游客在旅行前更加关心他人评价。各类旅游网站所提供的旅游攻略、游记、游客评论、旅游博客等为旅游者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些评价信息内容丰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游客的感受。本文通过搜集游客评价,应用旅游形象相关理论,采用分词软件对镇北堡影城旅游者的感知和评价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游客对镇北堡影城的地理环境、景区风貌有清晰、明确的认知,普遍对游览环境和旅游设施及服务感到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