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艺术社会论文范文

艺术社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社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社会论文

第1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总结

第2篇

在高等教育中,除了艺术专业的学生愿意接受到系统而全面的艺术教育外———尽管他们很多并不是真的出于对于艺术的热爱———非专业学生接受的艺术教育不仅不多,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为非专业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艺术教育。究其根源,很多学校领导、教师甚至学生本身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使得艺术教育在当今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缺省现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不仅能调节我们的生活节奏,而且能够重塑和升华自身价值观,使得更多的人看到生活中的善与美,而非恶与丑。

(一)艺术教育能够改善思维模式

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词汇、逻辑、数字等,右大脑负责直觉、抽象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我们在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大多都是促进左脑的发展,而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右脑发展,能帮助大脑处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平衡大脑两部分的功能。高校要重视艺术教育的培养,通过艺术教育进行教育中的右脑革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对学生而言,要强调创新,就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资产之一,艺术教育有着能够发展学生发挥想象的能力。大学生是具有想象力的群体,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想象力,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能够完善人身品格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人们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正在逐步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至高理想,作为精神活动重要内容的艺术必然成为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艺术作品能够发展人的价值,在对人进行教育的时候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自由自愿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丰富受教育者的整个心灵世界,激励我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艺术教育学习中提升个人的素质、完善人格。艺术活动是一种感性活动,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艺术教育并不拘泥于固定内容,它包涵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教育方式,但所有的艺术教育都能从精神层面让人感觉愉悦,对于情感困惑、心理失落等负面情绪具有良好的调理功能,有益于心理健康。艺术教育则能让大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事件,重新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增进他们的情感控制能力,从而在遇到情感波折时,他们自身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尽快回归正常情感。

(三)艺术教育能够升华价值观,提高生活情趣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社会成员艺术修养的高低,一方面影响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决定着其自身生活是否充实。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1]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作品能够唤醒、鼓励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受。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唤醒智慧和美感,从而提高人生命的质量。艺术教育能够拓展我们的兴趣爱好,让我们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上,让身心得到愉悦,让我们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生活,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艺术教育所创造的艺术活动能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艺术教育也提醒我们要认真观察和尽情感受环境,让我们形成有自己品味的生活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二、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高等院校在艺术教育的普及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其困境表现在:

(一)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时候,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艺术教育所能够带来创造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兴趣爱好的发展等。艺术教育未能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艺术教育被放到次等地位,一直充当着辅助科目的角色。学校对于艺术教育课程从教师的备课、上课的要求到上课时间的保证上都或多或少的被降格处理,让人觉得可以粗制滥造、短斤缺两。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教育薄弱的发展。艺术教育是育人、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但是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受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应来自于对学生的情商培养,艺术教育就是种情商培养,是对学生情商培养的一种投资,高校忽视艺术教育的诸多功能或没有充分利用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

我们所说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将某种艺术技巧传输给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课堂,教育方式单一,很多教师局限于习惯,将同一内容在同一时空以同一方式去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目的在于向非专业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忽视对学生内在情趣的培养。教师教学手法的生硬,未能显示出艺术教育所能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也使得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艺术教育课程,使得课程开设缺乏足够的意义。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热爱生活,充实生活,艺术教育课程不是摆设的课程,艺术教育如果脱离了生活,只是单一的以一种讲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吸收也是有限的。

(三)艺术教育的环境建设不够

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环境,指的是艺术教育的校园环境氛围和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环境。校园环境同样是种教学环境,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到校园,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校园环境散发出的学校氛围能融入学生的生活,学校环境和学校氛围就是一个学校的一面镜子,都能影响学生的内心,但是很多高校盲目扩张,求大而不求美,求表面而不求内在的建设学校,让学校的内涵在减弱,艺术呈现的表达方式在减少,表达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很多高校对于艺术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导向性,不能让教师创新的教,学生充分的学,只保证了课程的完成,却忽视课程的质量,评价方式表面化,忽视课程的内在引力。

三、促进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措施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地位

加强艺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是一门没有固定模式和条框的科学,在高校中加强艺术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想象、灵感、创造等创造性思维。如大学生们能够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艺术教育活动能够给大学生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就不能不重视艺术教育。学校领导方面,需要树立艺术教育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新观念。在日常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艺术教育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能力培养的实践行为。从教师层面来说,要树立起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观念,更多研究艺术教育课题知识,充实自身艺术教育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将艺术教育传达给广大学生。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良好艺术教育氛围的大环境。

(二)采用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方式

在艺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立能激发学生思想兴趣、产生思维动力的良好艺术教育环境,应用研究式或探索式等的多元教学方法,尝试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动力刺激。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让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和对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指导、点拨,让学生直接了解思维的一般知识,掌握思维的一般技巧,在组织艺术教学活动过程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进入由色彩、声间、形象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增加课堂的的互动性、趣味性来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吸引学生更好地投入艺术的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思想和思维活动,探索情境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的结论,然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在与他人观点的比较中反思自己的思维。最后,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想象和联想等思想活动,提高大脑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主动、自觉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艺术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培养平台,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活动实践中进行。艺术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能够让学生提升思维想象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就在他们的周围。学校可以将课外艺术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在艺术活动中强调学生主体,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大胆的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学校同时可以建立开放式的艺术美育平台,积极开展艺术讲座、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社团积极组织美术、摄影、书法、演讲、体育等比赛活动,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学生艺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体验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三)在环境建设中突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改造校园环境和艺术教育的评价环境,在环境建设中显示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表达着学校的文化气质,能够促使学校文化的显现,在艺术化的校园环境中也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学生的“隐性课堂”。在学校、班级营造和形成创造的文化及心理氛围,宣传、普及和推广创造的信息、知识和成果。改革考评机制,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对高校艺术教育,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改个考评机制的导向作用,正确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艺术教育活动,首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室们要提倡学习方法的创新性;其次,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唱歌比赛、经典电影赏析等活动提高自身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再次,在期终总评中增加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加分,使艺术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评价体系中占有一定比重。

四、结语

第3篇

高等院校社会艺术论文

一、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根据文化部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主要内容:艺术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专门人才的学校,要重视从自身的行业特点出发,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艺术教育自身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文艺理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艺术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使他们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和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过程中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艺术院校德育工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这也是艺术院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

二、高等艺术院校为普及社会艺术教育工作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部门的任务是科学公证地评价和确认考级者的能力与素质;使广大的考级者通过学习艺术,懂得艺术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理解艺术内涵,提高艺术表现力。[注释2]高等艺术院校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与家长对学习艺术教育的认识,让其充分了解艺术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影响。引导家长怎样为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孩子的专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情操;让高校艺术教育走向大众,让百姓了解高校专家讲学并非奇门遁甲,纠正社会艺术教育中的不正之风,促进艺术教育系统在正常轨道上良性发展。

三、高等艺术院校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点评、讲座与精品音乐会工作同步并行

(一)点评打分工作

在学习艺术的学生与家长心目中高等艺术院校是他们的梦工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考官是他们备受尊敬的专家与标杆。他们非常重视每年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初级到高级的考试中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包括临场发挥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而且业余学习艺术的学生通过考级还能得到专业评委的评定,得到评委们给予的综合认可与鼓励。如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打分单分为键盘类、声乐类、管弦器乐类、民族器乐类、舞蹈类、播音主持类等,考官根据学生所报考的规定作品,通过节奏、音准、乐感、礼仪、熟练程度、完整性、流畅性、协调性、基本功等十余项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官通过每次言简意赅的点评内容给学生与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启发,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艺术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与激发作用,为业余学习音乐的学生提供了专家级水平的鉴定。

(二)讲座交流工作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每年应与当地考级机构合作方商榷,为社会学习艺术的学生建立专家讲学交流平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等工作,为国家选拔培养后备艺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精品音乐会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每年应组织评选优秀考级学生,组织优秀学生举办精品音乐会,为其提供良好的演出锻炼机会;建立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优秀学生数据库,为挖掘艺术人才提供推介平台。

四、高等艺术院校为社会艺术教育工作服务的理念与重要意义

高等艺术院校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应以教育服务的角度出发,为社会艺术教学工作做好引导、督促、挖掘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的后备力量,让每一位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爱、学有所通、学有所用、学有所展。为学习艺术的学生接受正规、优质的艺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积极督促与严格要求各地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合作机构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做好学生与专业、学生与家长的良好桥梁;让其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