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范文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教育理念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

第1篇

“园本课程”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开发主体,幼儿园、社区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构建的幼儿园课程。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我们的园本课程的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能取得最好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工作不及义务教育工作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幼儿教师多是技能型人才,总体学历水平与义务教育的各级教育单位相比相差很多,较低的学历降低了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幼儿园及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技能教法的训练,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问题,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尤其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许多知识也是有时代性的,被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幼儿园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交流学习,或者组织骨干教师到学前教育工作发展好的幼儿园参加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让她们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地撑起学前教育事业的这片天。

二、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机制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无人能及的作用,与此同时,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社会与幼儿园强加给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教师身心疲惫以致没有精力去创新,没有时间去学习、思考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从而也没有动力去探索与研究更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幼儿园要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在正确的办园思想的指导下,争取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为她们创设严谨而又宽松、求实又有创新空间的工作环境,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和自。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能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

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幼儿园、家长和社区要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大力的支持,教育幼儿并不单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园功能的认识局限于识字、保育等,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样会给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家长、社区力量等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育儿新动态,及孩子的新发展,共同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政府和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为幼教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使她们能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施行它。

四、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能单纯地依靠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等外部因素,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样不可或缺。除了积极接受园里的培训和与其他幼儿园的交流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周围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学习、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能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此外,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师不能使自己的思想禁闭,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交流想法,扬长避短,不断使自己更加完善。

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1],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优秀教学活动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被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而进行调整与修正,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层面,由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发展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的趋势下,幼儿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符合时代的适宜教育理念可以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教育科学研究[J].2004,05.

第2篇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规定。1995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中也提到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热爱幼儿,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2011年12月,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理念,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要求。从已有涉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条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已出台的条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为零散,模糊、笼统,缺乏规范、全面、统一的标准;其次,专业要求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全面,对教师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将教育理念与行为准则相混淆,不足以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规范和指导;再次,专业要求的条目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不利于幼儿教师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专业要求的内容很难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幼教现状与问题的能力略显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统一全面的标准,导致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准确,更不能体现专业性,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完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是幼儿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现代教育理念诠释与启示

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三、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2.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

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3.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

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强调幼儿教师要接受并认可每一个儿童,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第3篇

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理念是教育学学科的话语体系中三个基本的范畴,然而对于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并不十分明了。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由于这种不明白造成了概念的滥用,以及对教育知识与教育研究的误解。其中中外教育研究者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十几年的争论与此不无关系。征稿期刊 本文尝试着澄清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理念各自的内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解答。

一、教育实践

根据哲学,可以把实践理解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体到教育实践的界定,虽然各个学者看问题的角度、描述的语言不一样。以下几点应该能够达成共识:

(一)教育实践是一种活动

教育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把教育实践概括为“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2 J。日本学者长谷川荣把教育实践定义为“向教育对象施加具体的影响以形成其人格的具体行为”[3】‘P‘236’。

(二)教育实践的主体持有一定的“与教育相关的观念”

实践者在其教育活动的背后隐藏着自身对教

育的期望、理解与看法。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期望、理解与看法有可能发生改变。不是起初的期望、理解与看法,但其实践总是以一定的期望、理解与看

法为基础。问题在于这种期望、理解与看法是什么。有的学者以“意识”【4J、有的学者以“教育观念”【4 J、“教育意图”【51加以概括、指称。还有的学者以“伦理准则”【61来表示,这些“意识”、“教育观念”、“教育意图”、“伦理准则”不同的词所指的是不是同一个内容,它们又是由什么构成,为了行文的方便,此处不加以分析,统统以“与教育相关的观念”加以概括。

(三)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促使特定的对象发生改变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教育实践也不例外。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以及教育管理过程中都蕴含一定的方式、方法。

教育实践的特定对象,有的学者概括为受教育者,有的学者概括为学习者。严格来讲受教育者或学习者都不能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牙科医生给患者补牙,理发师给顾客理发都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笔者以为比较妥当的说法应当是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

综上所述,可以把教育实践界定为:人们以一定的“与教育有关的观念”为基础,对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发生改变的活动。此处“与教育有关的观念”是一个有待明确的概念。

二、教育理论

在人文学科的范围内讨论教育理论这一范畴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即理论不能与价值划等号。理论有它的尊严与价值,但是不能划归理论范畴的研究成果就不等于没有价值。农民种出的水稻,雕刻家的雕塑以及作家的剧本很明显都不是什么理论,但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自然科学那里,理论是从功能的角度加以界定的,指的是对经验或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当然理论对经验的描述与解释应是尽可能简洁的。对理论的合理与否存在两个基本的判定规则:(1)理

论本身逻辑的自洽;(2)理论与经验的一致。后来波普尔的“证伪”说也只是对这两条规则的检验程

序做出补充,而不是否定。自然科学的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严格性与功能,具有重高的地位与尊严,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地位与尊严,使得教育学科的研究者把教育理论进行了无节制的泛化,基本上

把所有的教育研究的结果都纳入教育理论的范畴,而这也使得对教育理论的界定成了一大难题。

学术无禁区,虽然难以界定,教育学的研究者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给教育理论下定义,其中比较

有影响的定义有:

“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

“从有关教育的角度,对若干教育问题所作的解释性或解决性阐述。”旧1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理论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陈述。”H1

“教育理论?指称为一切关于教育的系统性陈述的集合。”一J

受赫钦斯的影响,大多数学者对教育理论是从结构的角度加以定义的。这种定义的优点是涵盖面较广,基本上把所有的教育研究的成果都包

含了,缺点是教育理论的作用和价值不明显,而且使得对教育理论的评价,即教育理论是否合理的问题被遮蔽,对教育理论定义的另一个角度是理

论的功能与作用,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如此定义教育理论。

也有学者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并对教育理论进行分类j如布雷岑卡将教育理论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我国学者陈桂生将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价值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规范理论。

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教育理论,我们都不应该回避对教育理论的评价。关于教育问题的陈述,有可能是真问题,也有可能是假问题,我们不

能把所有的陈述都划入教育理论,对教育事实的

解释,有的符合逻辑,也有的自相矛盾,即使两种解释都是与经验相符合的,人们也倾向于接受符合逻辑的解释。基于这样的一些认识,本人倾向于把教育理论理解为对教育事实的描述与解释,

且教育理论本身有两种追求:(1)逻辑的自洽;(2)与教育经验的一致。对教育事实背后价值的陈述是对教育事实解释的重要构成,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对教育事件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在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其应有的价值,但不是对教育事件的解释,不能划人教育理论的范

畴。

三、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在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是较权威的辞典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58年版),《教育管理辞典》(1989年版)、《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英文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3年版)及《中国百科大

辞典》(2001年版),均没有列“教育理念”的辞条。日本学者天野郁夫在其《日本的大学危机》一

文中涉及到教育理念问题。“⋯⋯这是因为有‘临审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改革构想的基本理念。临

审教育审议会提出的教育的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口号,及学校、大学、教员、教育委员会要求的

‘自学、自立’原则,也是其改革理念的象征。”L10J可见教育理念中含有价值理想、价值重构的因素,具有理想的色彩。

叶澜教授提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人民教师,“要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包括学生层面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活动观层面的“双边共时性、英语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L1刈教育理念中含有对教育实践的描述与

解释成份,这属于教育理论的层面。

杨鑫辉教授认为传统教育中存在五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熟读深思,由博返约”L121的学习方法理念。属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或者说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理念是指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以学生前途与社会责任为重心,以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对管理学校所持的信念与态度”【l 3j。很明显,这一定义的外延偏窄。

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理念,是从整个人类

和整个教育的基本考察产生的,是作为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抽象地、一般地表现出来的。”[3】(P_145’很显然,教育理念中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会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教育理念中的理论与技术成份会随着人们教育实践认识的积

累而不断优化。教育理念不会是永恒不变的。“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

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指导思想。对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影

响。”¨41教育理念只有被教育主体接受,并在教育实践中依其行事的时候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

响,否则教育理念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很多中小学,对外宣传时是素质教育,私下行事的时候却是应试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1列有的教育理念不但要回答为什么办教育,而且要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有的教育理念只涉及到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如学校管理理念,教育制

度设计理念。“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范型”也不能作为教育理念的本质特征。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是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与主

观要求”【16|。这一定义突出“教育应然”,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与主观要求,而实际上实然的教育实践承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个总体性的称谓,概指一切关

于教育问题的理论体系Ⅲj。各种形式与类别的教育都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如学前教育理念,中学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理念,特殊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环节也可以承载不同的理念,如学校管理理念、教师教学理念、教育评价理念。各种理念有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也有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或互不相干的。一切关于教育问题的理念体系指是教育理念中的一个或一类特例,其下属的学前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理念也属子教育理念,我们不能把教育理念的特例作为其定义来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理念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主体的观念之中的由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理想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提供解释与说明,教育技术具体指明教育活动步骤与进程,而教育理想为其指明方向。一个好的教育理念不但具有好的伟大的教育理想,而且它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的解释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也符合经验的,它所提供的教育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使教育活动遵循教育理想的指引,换句话说,好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理论的自然延伸。’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是内与外的关系,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实践而外化,而

教育实践遵循着教育理念的指引。也就是说教育实践是实践主体依其所持有的教育理念而进行的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将教育实践定义为:人们以其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对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促使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改变的活动。

从时间的角度而言,人们是在己有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强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改进、提高教育实践。教育实践

与教育理念,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是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

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

中外研究者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十几年争论中,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理论”被当

作是教育研究者在对现有的、过去的教育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

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表现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或对实践中的价值的重构,但从整

体而言却是形形的,具有各种类别的教育理念。当人们以自己所生活的年代为时间的横截

面,把研究者群体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当作一个类别加以考察的时候,这种教育理念就具有超前性,

“有限理性”和整体性。所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属性的反映。

(一)超前性

教育研究者为了服务于教育实践,会在已有的教肓实践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提升与优化,被提升与优化的教育理念,与现有的、不持有这种被提升与优化教育理念

的主体的教育实践是不能完全对应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过去的教育实践与现有的教育理念相对

应,我们也不能要求现有的教育实践与一个刚形成的教育理念相对应。教育理念相对于教育实践

总具有一定超前性。产生这种超前性的原因是教育活动是一种受制于实践主体所持有的教育理念的生成性活动。教育职称论文投稿一种教育理念也只有被实践主体所接受并依其行事的时候,才谈得上与教育实践

的对应。

(二)“有限理性”

教育活动是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研究者对教育事实的描述与解释都是局部的、有限的,而不是完整的,研究者需要借助自身的价值观念去

体会、理解各种教育实践背后的价值体系,这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教育理念中的价值理想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的主观愿望,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教育理念中有一定的理性,但其理性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理性”使得教育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教育理念,而这种偏离也为教育理念的再次优化与提升提供动力。

(三)整体性

此处的整体性指的是在一个时代有影响的教育理念,总是包含着若干个各方面教育理念的整

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教育理念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当实践主体只截取整个教育理念中的一部

第4篇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中,应该包括通用外语、通识教育外语、专门用途英语、学术外语等教学内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获取信息、达到交流目的、拥有丰富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利用英语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有话可说,在学习英语中不知不觉的忘记英语学习的痛苦。由此,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急需深化改革,转变教学观念,不在仅仅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要重视英语教学课程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思辨性意识,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素质。目前,我国有些高校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外语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学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了让广大高校深层次了解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精髓,实现中西文化顺利传播的目标,各大高校都应积极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开通外语通识教育。

2.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大一和大二,英语课程还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但是到了大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纯粹靠自觉,不考研的学生基本中断了对英语的学习,而作为一门外国语言,长期不接触,学生的英语能力就会慢慢退化,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不利的。笔者认为在大三、大四,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仍旧需要开设英语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以拓宽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为目的,同时还应该设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逐渐走向实用化、综合化。例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了十二门双语或者外语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了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在不断的优化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其在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制定方面,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参照世界前100所大学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方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邀请名校相关专家或者著名的学者参与建设或者参与教学工作;在英语通识教育教材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国内外一流的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研发的教材,并支持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环境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实践中,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环境自主学生的课时占二分之一,学分占三分之一。现以中山大学《北美社会与文化》为例,这门课属于中山大学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北美的历史、社会文化,在课程建设中,邀请了北美高校以及国内重点高校中相关的知名专家或者学者参与建设,其教材属于国家级规范教材,同时还有相关配套的网络课程。再如,北京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也设置了英语通识教育。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大类平台课,是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又分为基础平台课程和开放性平台课程,其中的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化两门课;开放性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史、英语词汇、英语结构、英诗选读、圣经释读、短篇小说选读、大众文化间接与批评、当代文学批评简论、莎士比亚与马洛戏剧、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二是通选课。北京大学的通选课程设置每一学期都不同,以传授各国社会与文化知识为主,根据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为同一大类学生提供的通选选修课有16门,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通选选修课程有几十门,而且每一个学期的通选课重复率极低,学生在大学选修课中选择机会较多,这样也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选择自己习惯的选修课,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多方位的选择,北京大学规定,所有学生毕业后通选课的学分不得少于16个,其中每一个领域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2个,在E领域选修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4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在A领域选修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4个,通选课的教师基本是由学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内容重点是启发学生的思想,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辨的能力。每一门课每周两个课时,一个学期内完成。综上,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在设置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中,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积极向学生传授国外的社会与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这样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3.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来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统称为显性课程,而隐性课程是指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英语教学。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俗教育,可以邀请国外高校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或者学者来校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进行短期讲学或者开展英语讲座,也可以请国内相关著名学者来校教学活动,有的高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聘请外国各国学者来校开展教学活动,可能难度较大,但是可以在本校定期开展英语和外国文化的交流活动,还可以举办英语电影节,组织各种有关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娱乐活动,使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更多的了解与丰富世界各国的基础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中山大学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会聘请外国相关专家来校开展合作,为学生进行短期的讲学。

4.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队伍的配套建设跟不上。即使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好了,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且,目前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不断提升,这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满足学生将网络与英语文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相联系的要求,还要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广通识教育,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水平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需要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新进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的引导教育,使他们转变教学观念,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教育,力求让他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多方面都实现转变,促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实现与推广。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可以先聘请国外相关的知名专家来校授课,并让本校的英语教师学习,等本校的英语教师已经具备的一定的能力之后,再让其独立授课;高校还可以为本校的英语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使其在进修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扩宽视野。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自身也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主动的学习外国文化以及跨专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例如,中山大学,每年7月聘请几位国内外的相关专家与学者来校合作,进行短期讲学,本校的教师在这期间进行跟课学习,并协同一起建设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同时,每年7月中山大学还会开展信息化英语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开发的专门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合格的教师,给予相关资格证书。培训结束后,教师需要建立本人主讲课程的网络支持系统,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从网络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丰富教学方法,进而推进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

5.完善考试和评估制度

考试和评估制度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引导性与指导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测试学生英语水平的方式普遍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多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就拿到了四、六级证书,拿到证书之后,就很可能松懈了对英语的学习,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水平的监测,完善考试与评估制度,缩小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将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英语口语能力等都纳入考评范围之中,从而督促学生学习英语,丰富学生的外国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而推进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

6.结束语

第5篇

二者的统一关系

专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通识理念的渗透,要真正实现对一个专业的全面掌握,不仅需要知识背景的积累,更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知识基础越宽厚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专业的分化是人类清晰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但分化后的认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完善的认识。通识教育理念便承载着这一神圣的使命。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完全排斥专业教育,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才能达到其目标。在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今天,高校能够带给学生的只能是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同时,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可以防止单纯灌输知识或训练技能的局限和弊端。综上,我国应建立一种集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促使二者相互融合的模式。

法学专业通识教育的实现模式

(一)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是否应该施行通识教育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是否该实行通识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2001年9月《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战略研究》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现代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形成共识:现代法律人才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法律人才。如何将法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是目前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一技之长。我国曾于1998年将原来的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法学专业,以适应教育部关于“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然而,近年来,有些院校为适用职业化的需要,在法学专业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方向(如经济法、律师实务、法律文秘方向等)。将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仅局限于法律职业上。法学教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专注社会现实,以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等人之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为使命,因此研习法学者不但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要真正参透法律的精髓,就需要对社会生活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法学教育更为倚重通识教育。

(二)通识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整合模式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美国的法学教育属于本科后教育,其J.D学程以提供三年美国基础法学教育为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学士以上的学位,原则上不具有法律背景。日本的做法是大学法律教育侧重于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由司法研修所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澳大利亚的做法是大学法律教育实行双学位,在修习法律专业的同时,学习另外一门本科学位。如:商学/法学、人文学/法学、科学/法学、经济学/法学等。澳大利亚的模式对于我国法学教育改革颇具启发意义。

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如何使二者有机融合?有两种模式:第一,渗透模式,即只开设某一类课程,在每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之中向另一类课程渗透。如在讲授法理学课程时掺入方法论内容,或在讲授诉讼法时掺入职业应用的内容。第二,板块模式,即同时开设两类课程,学生获得以通识教育为经、专业教育为纬的网络状结构的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模式,一方面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加大通识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开设专业课程时渗透通识理念。在表1中,以法学相关课程为例,探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实践。表1法学专业相关课程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内容

通识教育基础上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尤为重要。如前所述,法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其中一种模式为板块模式,这就需要构建能够整合两类课程的体系。国外对于通识课程体系的设定各有不同。例如:哈佛大学建立由8个板块课程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它们分别是(:1)美学的和阐释的理解;(2)文化和信仰;(3)实证的和数学的推理;(4)道德推理;(5)生命系统科学;(6)宇宙物理科学;(7)全球社会;(8)全球环境中的美国[5]。斯坦福大学要求在9个方面修习11门科目:(1)文化、理念与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4)数学;(5)自然科学;(6)技术与应用科学;(7)文学与艺术;(8)哲学、社会与宗教思想;(9)社会与行为科学[6]。法学专业通识课程应力求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方面均衡兼顾。这就需要在设置法学专业课程时,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有机统一起来。法学专业所涉及的通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类必修与通识类选修两类,本文建议对法学专业通识类课程体系作如下设置。

1.法学专业通识类必修课中开设外语、计算机、体育、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

第6篇

【关键词】 课程理念;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83-01

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作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1 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以往的语文教学,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的严谨性而成为一大特点,这同时也难免唯知主义倾向的抬头,极端者甚至使原本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母语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这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将浑然天成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这若干大块的“粗粮”,用心良苦地灌输给待哺“精粮”的学生;另一方面脱离语境而孤立和片面地串连语修逻文知识线,使知识难以为学习主体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这种大工业生产式的语文课程,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这里,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第一是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实质是确认学生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之一,故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第二是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即如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就广度而言,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就长度而言,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将得到可靠的保证;而就深度而言,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

2 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

由于以往语文课程编制中的既定性、凝固性和闭锁性,教师难免只是消极、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连对教科书的自主选择和重组都可能性很小,更遑论对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自觉广泛的开发和对课程发展的创造性研究。

新课标的引导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其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增删与否,均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简单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其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如是,语文课程才可谓面向生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其三,就课程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不仅是上述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在语文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基本趋势下,教师要建构崭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即以激发学生超越语文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为课程的价值追求,突破语文知识体系的束缚,发展学生洋溢着灵气和才情的个性化言语能力。

3 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比较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如是,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将没有可能变为现实。

第7篇

1.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2.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学方式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同的时代就要不同的对待。从古时候私塾到如今的新式课堂,都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观点进行扬弃的继承,同时根据新内容新特点创立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大部分以课本和试卷为主,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偶尔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不能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方向,因此结果也是事与愿违的,适得其反的。其实对于新的内容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的,但是由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难以将这些想法流畅的表达出来,这就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一件,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对其正确的方面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不应该单纯的以课本思想为准则,为中心,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我们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真正的做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你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例如在讲《孔乙己》时,你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孔乙己语言的特点、神态的变化,那么学生的表演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你的学生是专业演员吗?怎样调控才能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如果学生一想起孔乙己的形象就是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响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去准备,不仅是台词、动作,更主要是学生纪律的约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讲《公输》这篇古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三个人一组,各扮演一个角色(公输盘、墨子、楚王)来朗读对话部分,最后把书合上,用现代汉语来完成对话(不要仅仅把文章翻译一下)。而且在表演中老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和示范,让学生体会每一个角色说话的语气,揣摩当时人物的心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很巧妙的融合在表演之中。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4.提高教师语言艺术

第8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多元一体教育;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

在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正在由理念走向实践。例如,在民族地区挖掘与整理民族文化,构建本土教材,开设民族特色课程等方面作了尝试。这些尝试无疑缓解了由国家一体教育所带来的张力,也为探讨能兼容并蓄的“多元一体教育”提供了实际的经验和可能的方向,亦明确了“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的下位概念。因是之故,我们将在下位概念中分析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地方(民族社区)和个人的关系。将多元文化教育置于一个中观的分析层次,并在与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中,在理念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本文认为,从“三态说”

把握多元文化教育,既避免了以往曾出现的孤立的多元文化教育观,也避免了国家整体教育中地方文化的缺失,还避免了“多元”与“一体”的对立。

一、意识形态的多元文化教育。

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未成年人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相应的文化能力,其内涵包括了文化接触能力、沟通理解能力、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和各民族团结的凝聚力。这一功能具体体现了民族教育与国家整体教育的共性,也体现了民族教育传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回顾民族教育走过的历程,虽然经历了非常曲折甚至困难的时期,但是民族教育的个性与共性还是高度统一的。(韦鹏飞,2004:1—26)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将许多旧有的平衡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或正在建立之中,民族教育也不例外。虽然现时期民族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却出现了民族教育个性逐渐弱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当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上做出分析。文化选择是一个受价值支配的主观过程,它关涉到不同的精英意识形态和自主的权力方;同时它也是一个客观决定主观的过程,如历史进程、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新的生活方式、自然变化和物质条件改变等都会影响到人的主观性。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多元文化无疑是民族教育的主要源泉,民族教育也是多元文化保留、延续、发展、功能释放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是,民族教育对于文化是有选择的,不论在历史发展的哪一个阶段,这种选择一直受到了特定社会的精英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民族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统整功能,因此,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主导的,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民族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其文化选择也渐趋理性,出现了多元化的精英意识形态,即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地方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和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与每一种精英意识形态相对应的文化源泉有两类: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①如果从文化发展史上看,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于一个整体社会中。因此,民族教育应当体现“多元一体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国家多元一体教育的初衷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经过民族教育之后,既有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又能融入主流文化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发展和参与机会。但是现今的一个事实是,更多的少数民族成员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是主流文化,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在更新的一代人身上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这种结果显然不符合民族教育的初衷,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从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来看,依然强调民族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在民族教育的实施上也强调多元一体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可能受到了非常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如流动的现代性以及全球化正在消解着地方性;内在因素是人的社会流动以及生活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需求变化和进入现代社会的文化资本与机会等。②这些复杂因素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精英群体的博弈和个人的理性选择: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有强调保护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的,还有出于个人发展和生涯设计考虑的。因是之故,民族教育对于文化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的范式。

(一)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

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认为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主流文化作为民族教育选择的主要源泉,应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和规范的知识体系中,民族教育的最终功能是培养国家的公民。这样,在教育制度上是统一整体的,在课程上是标准规范的,在教育机会上是均等的,在考试选拔上是公平竞争的,在法律上是得到保障的。概括地讲,这就是“国家整体规范化教育模式”。

国家主义精英意识形态在看待少数民族文化时,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孤立、适用范围有限,且文化内容太具传奇性、传统性、零碎性,缺乏科学性和现代性。因此,少数民族成员应主要学习主流文化,学校教育发挥“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功能。这实际上是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整合成具有现代意识和素质的、现代社会的公民。

(二)地方主义精英意识形态。

地方主义精英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文化意识”和融入主流文化的意识,强调文化之间的尊重和平等,也承认主流文化在现代社会、民族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强烈希望民族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双文化”互为型人才,既能有效地服务于本民族地区,又能在主流社会中获得资源、机会,发展自己和惠及当地。因此,面对主流文化提出“多元一体”的教育构想。多元与一体是并重的,也可以是多元为辅、一体为主的教育模式。

现行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是基于主流文化建构的,其特征是现代性的。(钱民辉,2008:12-28;秦晓,2009:64-74)在民族教育中,无论是公开的课程还是隐蔽的课程,都屏蔽了少数民族文化。

为了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建立与国家整体规范化教育并行的“乡土文化教育体系”。大力开发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并将乡土文化教育落实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培养热爱乡土、安心乡土、服务乡土的本民族人才。由于地方精英的推动,这几年乡土教材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已初具规模,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三)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现代性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扩展的过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在经历着这一过程。

因此,人们的社会行动越来越趋向于“理性”。面对教育制度与文化选择时,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个人主义精英意识形态也许更能说明问题。①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在实际的研究中都可发现,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是高度一致的。因为选择主流文化更容易增加个人的文化资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向社会流动机会。具体来说,学校教育中的中考和高考,以及社会衡量学生教育成就的诸多标准都是以主流文化为内容的,学业成功的学生自然就成为个人主义的精英,他们的选择具有导向和象征作用。

在面对少数民族文化时,更多的人表达了情感需要的一面,当情感与现实出现矛盾时,情感行动让位于工具理性行动。因为,当本民族文化不能作为文化资本促使个体在教育和社会上获得成功时,人们会主动选择放弃。还有许多人表示,希望能有效地通过双语教育或一些过渡性措施,让他们能顺利地融入主流文化中。即使这样,国家、地方在建立和发展民族教育时还是兼顾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这包括提倡双语教育、开发乡土(民族)文化教材、建立民族学校和大专院校体系等。可是,人们的理性决定了他们倾向于什么样的精英意识形态,以及具有什么样的精英意识形态。不同的精英意识形态形成了实在的权力主体,这些权力主体将意识形态变成了现实。

二、意识生态的多元文化教育。

用生态学视角来探讨社会现象,其独特之处在于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种视角避免了孤立看问题的弊端,一反过去只重视时间忽视空间的做法,因此,更符合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反观其他视角,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太注重一体而忽视了多元,结果引发了地方对多元文化保护的忧虑;乡土教育太注重本文化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特别是与不同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最后必然会陷入孤立和封闭。只有当我们的意识本身成为“生态性”的———因其较大的联系而处于不断反射和变化的状态,这就会揭示出我们视为习惯的或想象的生活的局限性,而且会激发出重新构想新的生活目标、态度和愿景的潜能。(史密斯,2000:297)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本土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建构。

(一)多元文化对话教育。

对话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形式,对话的双方是平等、尊重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的。对话的目的是要对问题辨识清楚,对“他”者形成理解。

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像美国社会由不同移民聚集起来的族群。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承载,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话才能真正倾听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表达”。你在对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分辨、学会了存疑、学会了提问、学会了不同的知识表达、提高了自己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另外,你还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欣赏、学会了与“他”者和谐相处、也增进了这几方面的“德行”与人文素养。由“各美其美”通过对话达到“美人之美”,这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素质和境界。

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已经不再从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二元对立中看问题,也不再从制度化知识和非制度化知识的不平衡中建构课程。而是把他们都看成是一体的、生态意义上的关联。这样我们在课程安排中依教育层级构建出多元文化对话文本,可以使用共同理解的语言对话,小学低年级先使用母语和标准汉语对话(双语阶段需要有准确的翻译),高年级使用标准汉语对话,大学生可以使用汉语和英语对话。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推向全社会,推向国际,为全人类所共享。

(二)多元文化通达教育。

对话教育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的知识,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有关一个少数民族的任何知识和背景,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如果你根本就不关心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与发展,你就不会获取有关他们的任何信息和知识,这样也就没有真正的对话;如果你没有真正建立起意识生态观,你就还停留在原来的意识形态中(对差异的偏见),就没有学习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动机,这样同样是没有真正的对话。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开始真正的实现多元文化通达教育。

中国社会诸多的少数民族构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生态,每一种文化的意义都在于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种种联系;每一种文化的功能都会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休闲娱乐、智慧思考中体现出来。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又都与时代联系起来,在空间中像生命一样鲜活。这一切给了我们实现多元文化通达教育的可能与条件,“通”需要我们接触多元文化并能在不同空间中辨识;“达”需要我们学习多元文化并能知道它们在不同空间中存在的意义和象征。通达合在一起就是说我们具备了知道、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并能进行解释性说明。

多元文化通达教育可以依学校教育层级和文化的复杂度设立,在小学可以直观视觉为主,增加影视、图片、实物等形式教学;在中学可以实物与文字结合进行;在高中和大学可以文字和讲座进行。希望这样的考虑能为时下准备实施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提供参考与思路。相信实施多元文化通达教育,一定会在未来培养出现代人的多元文化素养,人们会从相互欣赏的“美人之美”

达至“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三)多元文化融汇教育。

人类的大同境界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迫、整合实现的,那么,怎样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同境界呢?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形成小溪、小溪汇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这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元文化融汇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意识生态,逐渐由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没有他者没有偏见没有等级没有歧视的观念始终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这样,不同民族的人都是社会的主体,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那么,如何开展多元文化融汇教育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是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会贯通并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学校教育中。诸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信仰形成的共同要素提炼出来,如先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与解释等。这种关联性的教育就会使我们避免由于不同信仰所造成的误解。这样的观念应该在各个层级的教育和课程建设中保持下去,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该开展研究了。先从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到融汇了多元文化的汉族文化、最后到全世界不同文明社会的文化。建构起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成人教育的多元文化融汇教育文本和体系。只有这样,民族教育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民族团结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历史重任。

三、意识心态的多元文化教育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微观和具体的路径,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又是基于一个跨文化的意识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文化的反应是多元的,人们对于自然、社会、文化和教育的看法和解释更是存在着多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念。因此,所涉及的微观和具体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样。有鉴于此,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需要我们从民族意识心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与相同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认同问题。

研究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包含了可共享的象征性符号、意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少数民族本身是一个文化族群,他们往往以相似的方式解释这些象征符号与行为。他们也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关联意义的集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意识心态上解释与一个文化族群相关的个体的自我主观意识。(Banks,2010:123—124)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一个现代性的产物,也是一个主流文化的场所。学校教育的公开课程里教导着我们认同国家、科学和主流文化,因为学校教育是以主流文化的形式传递人类的文明意识和成果,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虽然公开的课程中并没有让每个受教育者放弃个人的族群文化认同,但学校教育的潜在课程中却存在着这一功能。诸如,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当一个学生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感时,就会在学校教育中和学校的生活中感到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学习就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我们所调查的一些少数民族社区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发现了这一特点。①过去,族群认同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成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个人的安全、情感归属、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社会声望等,都是在一定的族群认同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从出生时起就开始在族群文化的伴随下成长起来,也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身上都有着本族群文化的深深烙印。

但是,文化不是静止的,是随着社会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特别是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会产生文化的变异或变迁。这种情况正好被当代社会的变化———全球化所说明,人类的交往时空压缩、彼此间的依赖性增强、文明的建设和共享加强,等等。

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将越来越突出。

从我们调查的少数民族社区及学校中,人们接受现代性的方面超过了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性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包括服饰、歌曲、街舞、讲流利的普通话、通晓英语等。这样的现象可以被看做是学校教育和媒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被看做是进入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适应学校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变化。

这种认同上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现代社会是流动性的,习得主流文化是使他们走出去谋求更好机会和发展的文化资本。在学校教育中他们最初接触到的就是母语与汉语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他们最初招致文化认同矛盾和危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如詹姆斯·A·班克所说的:“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制造者和承续者,它是文化群体认同得以产生和维系的基础。语言是个体身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总是决定个体在族群内和族群外的地位与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Banks,2010:124-125)学校教育中之所以选择汉语作为主流语言,既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选择,也是出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一个文化选择。汉语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汉族人群的所属,而成为一个国家公共语言的使用。

就像英语一样是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已经为国际事务和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这方面的功能来说,学校教育是得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的,但他们不同于汉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具有双重的认同性。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情感的和心理的;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理性的和实际的。学校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保留这种双重的认同是必要的,如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的双语教学,在课程内容上的少数民族文化选择,在评价体系上多元文化的考量。

(二)关于偏见问题。

偏见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这既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心理现象。从概念上看,偏见(prejudice)指仅仅因为某成员属于某一群体就对其产生厌恶和敌意态度,并认定该群体赋予其令人反感的品质。

偏见作为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群体间竞争和冲突之中形成的文化机制,该机制使得某一群体获得并保持优势。如果该机制进一步扩大化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成为社会的制度性偏见。例如,在美国,学校教育就普遍存在一种制度性偏见,智力测验和接受教育前的准备程度(文化资本),良好的礼仪和习惯等等,明显地排斥了黑人学生和少数族群学生进入“正常”学生的行列,赋予了白人学生明显的教育心理和成就动机。

这种制度性偏见使所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就预见到最后的结果。

偏见作为心理现象,也属于主观意识。对于个体来说通常由三种要素组成:(1)认知要素包含了对目标群体成员的描述,如智力低下、不守纪律、行为怪异、逃避学习等这类负面刻板印象;(2)对目标群体负面反应和情绪的情感要素,这些要素也可能被误解为学校反校园文化现象;(3)歧视并对目标群体成员不利的行为要素,包括交往歧视、学业歧视、机会歧视和相应的排斥行为。(克雷勒,2008:209—210)偏见作为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这两者之间是交互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偏见,而不是出于性格需要。文化是造成偏见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个体总是被文化所塑造的。从文化对于个体塑造的起源看,家庭最先获得了一种文化偏见,区分了“我们”和“他们”,“优异的”和“低劣的”等基于种族的价值观念。进入学校以后,学校所赋予他们的文化偏见是基于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美国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所有边缘文化的人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以至于人们称教育为“大熔炉”。但是这种教育的“大熔炉”却是带有深深的文化偏见并充当“过滤器”作用的,显然美国社会由于文化偏见所带来社会不公平问题至今并没有消除。

反思我们的社会中是否也存在着一种文化偏见问题,可以肯定地说存在一种文化偏见,但这种文化偏见不同于美国社会的种族偏见,是基于一种文明与落后的现代性偏见。在学校中,恰恰就是用这种现代性的标准区分出了“可教育性”与“不可教育性”,“成功的学生”与“失败的学生”。

由于学校老师在师范院校就是受着这种“标准”的训练,当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标准”

就发生了作用,也就是说,文化偏见作为一种无意识发生着作用。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其语言、习性、习俗、认知、经验均不同于学校标准,他们一进入学校很快就被识别出来,从而在一开始就遭受着学校文化偏见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有理想,主观上也愿意好好学习。正是存在着这种文化偏见,给他们贴上了“教育失败者”的标签。如果说,学校教育能换一种标准,“被失败的”可能是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教育成功者”。

我们正是在学校教育中看到了这样一种文化偏见,它们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成长。

于是在反思一种多元文化教育,要先从意识心态上认识人们接受教育的真谛,将教育的标准建立在一种无文化偏见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

(三)关于自卑的问题。

自卑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问题,但这种心理问题是与外界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在学校教育中,经常遭受学业挫折的学生,就会失去或减弱其成就动机,越来越不自信,处处感到不如别人。在我们所调查的少数民族社区的学校教育中,遭受学业挫折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各个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在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学业问题而引起自卑的心理问题。诸如,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他们普遍感到学习有困难,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脑子不好使,不如别人记忆好;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主观上也不愿意学。

这种自卑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学校的注意,在对老师和管理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一般认为这些学习困难者主要是自己不努力,学习动机不足,记忆力差而且不守纪律,如此等等。

使人感到惊讶的是,一些初入学校的儿童在很短的时间中就会出现自卑心理,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有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最易成为辍学生。

在与这些有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访谈中知道,他们将学业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因于自己。这使我想到美国学校教育的成功,在于通过层层筛选出的优秀学生会获得学校和社会越来越丰厚的奖赏,同时,学校教育过滤掉了一些甚至很多教育失败者,让他们回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并自愿接受这样的安排。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执行的这样的功能,反而却有这样的功能。为什么同样在学校中学习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总是在另一些学生面前感到自卑。当我们对这些自卑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中做过观察后发现,他们唱歌跳舞,甚至学做一些他们不熟悉的游戏都很出色。这使我们产生了他们是差等生的怀疑,在学习他们的语言、歌曲和舞蹈时,我们显得是那样的笨拙。这种对比使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是引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卑的重要原因。

学校教育不论从制度还是课程,以及流行的校园文化上都是基于主流文化建构起来的,教师就是带着这样的背景,如统一的教学大纲、课本知识和主流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希望和梦想站到了讲台上。如果学生的背景与学校和老师相近,就很快成为“局内人”,获得教育成功;反之,这些学生就会是学校教育的“局外人”,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心理,成为学业失败者。

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现象。如语言上的差异,即使是实行双语教育也无法减轻这种差异。毕竟从少数民族语系、表意和思维习惯上看就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还有生活习俗、生产活动、社会经验、居住环境不同都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困难条件。

普遍来看,学习成功的学生有着与学校和老师背景相一致的许多方面,诸如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语言和心理、共同的社会经验都成为学生取得学习成功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本。

从意识心态上去认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卑的心理和感受,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真正的多元文化教育。这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文化差异,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有鉴于此,许多研究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中描述了各种民族族群的文化,认为在少数民族学生和学校之间存在着文化冲突,并阐明了教师促使其教学与学生文化多样性相适应的方式。(Banks,2010:152)我们今后需要做的是,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揭示关于差异的旧观念、构建多民族多元文化新概念并使其制度化方面,学校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这些观念在教科书和大众文化中被呈现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必须重新思考、重新想象、重新塑造对于少数民族的观念和看法。(Banks,2010:157)因为,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多种文明延续的需要。

四、结论:“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之说明。

提出一种理论要符合如下标准陈述:(1)它们必须是抽象的。如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这样的术语概括描述多元文化教育;(2)它们必须是主题化的。一组陈述专门贯穿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论点;(3)它们必须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三态说”论述之间没有矛盾,能够相互演绎;(4)它们必须是说明性的。“三态说”能够说明多元文化教育的形式、实质或存在状态;(5)它们必须是一般性的。原则上可说明多元文化教育任何一种具体表现,并能作出解释;(6)它们必须是独立的。它们绝不能化约为参与者自己就其行为提供的说明;(7)它们必须在实质上是有效的。除了对所研究的社会事实有效外,还能够将理论和别的知识体系实现转译。(参见沃特斯,2000:3—4)如此看来,本研究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应该符合标准所说,是一种思考与解释理论,只是这种理论还需要进一步丰富,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作为这种理论的核心,在民族教育的宏观研究中,需要强调意识形态在制度上、政策上和国家认同上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没有意识形态的,因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要建立在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础上。但是建立这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础一定要考虑到多民族共存的事实,从意识生态上将相互依存的各个民族整合起来。这种意识生态观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表现出来,既要防止绝对的民族主义,又要防止带有文化偏见的孤立民族主义,课程建设上要多挖掘历史上多民族交往与融合的史料和事实,避免“敝帚自珍”和宣扬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的狭隘民族教育。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从意识心态上把握少数民族成员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教学中,没有任何偏见,相互尊重,这样才能有效达成共识,并实现对国家整体的认同。

在民族教育的中观研究中,强调意识生态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大家都是生存在一个时空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文化的交融从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实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主流文化都可以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教育制度和课程建设要在意识形态上突出共处生态的相互性、整体性。课程中的文化选择要有国家意识形态,并保证能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学校教育中达到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做到这一点还要从意识心态上沟通、理解,认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共有性和共享性,在心理上提高认知,保持民族与国家的一致性。

在民族教育的微观研究中,注重意识心态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成员实现平等、公平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都要体现对于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信任。在课程和课外活动中,还要体现和突出各民族的历史人物对于国家的和平稳定、文明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这种微观教学活动中渗透着合理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意识生态教育,这些内容将伴随着人们整个的教育生涯之中。只有这样做,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和完成凝聚和团结中华民族的功能和历史之使命。

参考文献:

James A.Banks,2010,《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育》,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迈克尔·休斯卡罗琳·克雷勒,2008,《社会学和我们》,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民辉,2008,《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

钱民辉,《现代性及现代性转型说之刍议》,载秦晓,2009,《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2000,《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9篇

【摘 要】在我们这个纷繁陈杂的社会里,孩子更有一种可贵的清澈精神,小学时代的学生更是生命力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如茁壮的小苗正在吸取着知识的养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让这些孩子在起跑线上任务加剧,背负沉重的学习包袱,出现了不同表现的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把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来,也成了学校教育发展里程的新问题。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做出探讨。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心理健康目前有多个解释,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此种状态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与环境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都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者独生子女人数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特别大,现在节假日小学生的各种培训班让这些小学生的压力倍增,早早的就面临择校问题和升学问题,在心理形式上属于过早的告别童年阶段,这样就对小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情绪和道德素质培养上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上的高度重视成绩

在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上,教学老师也相应的紧抓小学生的成绩,可能就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语文教学上往往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和对对词句的掌握,同时死读书的形式让语文课堂也变的枯燥乏味,这个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老师就会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采取强硬的命令措施,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没找到有效的手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上就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营造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充满兴趣的小学课堂还需要老师的更加努力。

(三)小学高年级开始进入青春期

小学高年级是一个孩童向青春期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根基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会较以前增强,那么关于这个世界的大课题,在这个阶段是会开始逐渐对小学生渗透的,他们因为心理的不成熟对这些都显得困惑和焦躁,学业的压力、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幸福感,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始更加的丰富,在自我意识上变得不断的增强,对老师和家长不在言听计从,甚至开始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些早熟的现象,让一些小学生甚至出现了迷恋游戏、明星、和谈恋爱的情况,这个不但影响了小学生高年级的学习成绩,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当今社会的影响

现在的电子设备对小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巨大,在家长使用的时候孩子也会跟着看或者使用,这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们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外界的信息对他们的价值观塑造尤其重要,电视等电子设备对儿童生活的渗透,也会让他们过早的成熟,在教学目的上家长也会让孩子过早的接受一些学习辅助工具,这个工具的长期使用也会让孩子在这个渠道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甚至娱乐信息,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少,应该对语文老师进行培训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应用到教育理念当中,营造和谐的教室氛围、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小学高年级语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心理教学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语文独特的丰富内容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奠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观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氛围

在教师的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情绪乐观、意志健全、价值观念,人际和谐、适应能力等问题上进行重点探究,比如老师的亲切程度,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老师是否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而不是敷衍了事。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能学的更轻松和愉快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的内容更加的广泛,有语言训练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还有许多心理因素的信息,教师的充分挖掘有利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塑造潜移默化的功能,只有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健康融入其中,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客观的去评价别人和自己,把孩子心灵的保护保持下去,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勇敢自信的展现自我,能充分恰当的表现自己。

(二)充分利用小学生语文素材

小学生的高年级语文教材在多个方面有具体的广泛涉及,比如自然、科学、情感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十分的丰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在积极正面的品德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作为知识和意识的载体,是小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教材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起到直接的引导,比如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讲述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都是正面形象的榜样作用。这些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塑造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发展促进积极健康教学中,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解读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自信心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课堂作为传播文化的有效阵地,在传统的授课中,怎么来把握心理健康授课的传播,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三)丰富语文学习活动

对于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认识的困惑,这些困惑也会带有心理上的困惑,在小学高年级里,需要面对升学择校的问题,让很多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表现为焦躁不安等,这个时候心理健康的发展尤为关键,老师可以通过语文活动带动学生的乐观情绪,让孩子的发展能够更加的积极向上,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现实情况,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实行情境再现,开展语文活动,把课本中的内容在实际中情境再现,让小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所要表达的知识和情感,积极的引导学生发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扩展学生的学习层面,做到积极的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问题,把学生的个性优化,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尽量张扬学生的性格,通过实践消除学生情绪的不利因素,老师也要把握住机会,在语文教学中,见缝插针的进行教育渗透,争取让心理素质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确立学生品格塑造

许多学生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有一些畏惧心理、还有不同程度的自卑问题,比如在课堂上不敢积极踊跃的发言,应在日常教学中多多的鼓励学生,给与学生信心,在批评上也争取做到善意的批评,维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在学生的创新问题上,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在课本上树立学习的榜样,在文章上纵深拓展,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把小学生的心理发育问题分为类别,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可以结合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找到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让心理健康的教学功能越来越凸显。作文也是小学生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师生互动上多听取学生的心理想法,准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加强学生培养和品格塑造,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社会发展深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让小学生的教育更加的“以人为本”,学校更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总之是让学生学会得正确看待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开阔。

参考文献

[1]许文珍.渗透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剂良方——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1.(17):9-10

[2]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王丽.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355-355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教师;教学话语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师角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活动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新标准、新要求、新方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教师话语产生影响。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改进教师话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师话语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话语(教师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凭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良好的语言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只有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启迪、引导他们掌握知识,从而激感,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师话语,把握教学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才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中学教师话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中学教师话语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语言不规范。教师的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普通话不标准。第二,语言不鲜明。一些教师用词不通俗,长句子太多,条理不清,令人费解等。第三,语言不生动。教师语言空洞、抽象,缺乏语言技巧。语言没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不能声情并茂,没有节奏感。此外。还有语速过快,课堂话语多直白式、命令式、机械式、灌输式、评判式,评价语单一,缺乏商榷式、引导式、互动式、多元化的语言,提问语封闭、死板不当,话语量过多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一定同时存在于同一位教师的课堂语言中。一位教师可能会存在上面问题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三、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师话语的措施

针对中学教师话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师话语呢?

(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文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的主要内容。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的目的是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如:较为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等)。

(二)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水平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到他对词句的选择、语段的构成、语境的适应以及表述时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表达水平和表达效果,决定着教学语言的质量。叶圣陶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多寡,同样也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具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加强语言学理论修养。

(三)加强语言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语言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是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体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包括语音、吐词、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和语法训练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正确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就必须加强实践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发音用声训练、朗读训练、听说训练、模仿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师教学语言设计

基本素养有了,语言表达技巧有了,教师还要对教学语言进行设计。

(一)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词一定要规范,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要恰当,平时要注重词语和课堂用语的积累。教师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口语化的词语,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使用;要尽量使用长短适中的句子,并在课堂上常常变换句式,以免过于单调;避免使用长句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听懂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理解教师的意思。否则,就谈不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二)注意把握语速

课堂上教师对语速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语速过快,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作出有效反应。教师语速过慢,上课没有激情,不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所以,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低效或无效课堂教学。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表达的需要,教师会有意加快或放慢语速,使语言抑扬顿挫,更富有节奏性,以渲染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完全可以的。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在低忧虑的背景下听课

新课标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忧虑的状态下,或者说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听课,他们就不愿意听或很难听进教师说的话,还能谈得上理解教师话语吗?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才能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问题设计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端和求知的起点,提问是互动语言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教学语言进行互动就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发散式问题,鼓励学生自己作出回答,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要明了、具体,为回答者提供清晰的回答模式;问题能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课堂对话;有效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概括、解释,给学生提供加深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机会;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回答的时间。

(五)重视课堂反馈语的设计

教师的反馈用语通常分为肯定的反馈和否定反馈两大类。教师应该清楚,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而不能成为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因此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表扬。学生即使回答不对或不完全对,教师也应用婉转的语气给予评判。例如:当一个学生问题回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说:“不要紧,你能说出错误的答案,表明你是有勇气的。仔细考虑,你会找到正确答案的。”否定的反馈往往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反馈。

(六)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情感、思想、学识、灵感的结晶,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幽默诙谐、风趣高雅的语言可以密切关系、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点燃激情、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若要言之有趣,教师要树立和强化幽默意识,善于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潜心阅读,积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储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吃透教材,认真准备,根据实际灵活地设计幽默情节,生动地介绍、描述、评论课文内容,机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飞白等修辞方法,辅以幽默的动作、表情,开发利用好幽默资源,创建和谐课堂,实现师生思维共振。

(七)运用适当的课堂身势语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面讲课,一面与学生交流情感,沟通思想。适当的表情动作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课堂身势语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使讲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上课的效率。所以,教师上课前不仅要设计好有声的课堂话语,还要为自己设计好一堂课的手势、动作及表情,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理解上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富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胡乱表现。教师的身势语要适度协调,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动作过多、表情过于夸张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主次不分,影响效果。

(八)增加学生话语量,减少教师话语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进行填鸭式教学,大搞一言堂,甚至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底,教师主宰课堂,几乎“垄断”课堂语言。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评估者和协调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支配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就像一个导演。这些理念反映在教师课堂话语上,就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减少自己的说话时间,增加学生的说话时间,即:减少教师的话语量,增加学生课堂话语的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参与讨论,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九)采用行动研究法,分析教师话语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行动研究密切相关联的是“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实践——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模式,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制订计划,确定行动研究的周期(如:以一周、一个月或一学期为一个周期),列出行动研究的步骤,选择操作方法。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按计划实施研究。一开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课型,不要对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行设计,按照自己平时的、一般的语言进行授课,课堂上留意观察,课后SBT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绪状态和反应。随后,选择和前面同样课型的一节课,进行研究。课前对自己的课堂话语精心设计,课堂上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变化。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教师话语的感觉和看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请同行听自己的课,观察、记录自己本堂课的课堂话语及学生的课堂听课情绪和反应。并请他们对本堂课的教师话语做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如果要继续研究,便可进入下一个研究周期重复以上步骤。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认识到教师话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和语言修养,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尤其要认真对待课前的语言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反复探索并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堂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表达技巧,逐步改进教师话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尊.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语言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08-23(2).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英语教学模式互动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都规定了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明了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排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进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就此,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知识移植”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把兴趣带进课堂,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换言之,把学生作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同学生的沟通和活动展开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引导,使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人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人创造教育成为可能。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

二、自主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主要强调下面几个方面:教师的社会职责、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的职业品质和教师的传道与解惑。由此英语的教学也往往聚焦于课本,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测验为目的,既贻误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又阻碍了英语教学关系的和谐。

实施英语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换位,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究的反复实践的活动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投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采取互动交流、共同协作的方式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教学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理念中的“活词典”、知识的“储备箱”,教学的过程不再是知识灌输和倾倒的过程。“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事实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越充分地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一个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评论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有主题、有秩序地组织课堂教学外,还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及时地、正确地总结、归纳、评论他们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

三、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的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变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

2.合作学习的主要功能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角色表演活动:在进行每单元的对话练习时,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结合学习内容,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境、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开展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拼汇报。课堂时间较多,小组讨论可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3)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事和物的能力。

“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听读理解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第12篇

一、采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

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的技能,提高读与写的能力。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品味各种文学的底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地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积极的、高涨的、激动的、好奇的心理去学习。教师还要树立学生释学习主体理念,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形成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释疑的学习气氛,发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1.要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注重“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不能忽视课外语文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的教学内容较多,课外时间被作业占据,很难再有时间学习语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尽量缩短讲解时间来落实语文学习的有效空间,努力拓展第二课堂,依靠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地利用班上的图书角和课本单元后的阅读,构建阅读,写作小组,鼓励学生自读,自解难,加强阅读,写作训练。2.重视学生阅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扩展,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阅读可以使学生感知中国文字的优美,语言的和谐,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长期阅读的引导、训练,学生有了更多的词汇积累,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这些就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标》,采用了相应灵活的教学策略的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语文成绩全面提高。3.加强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经过长时间对学生指导诵读古诗文的实践,学生能够在诵读中理解诗歌来自于民间。特别是叙事诗,它就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又通过典型的人物性格和形象来反映生活,用饶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抒发激荡的心情。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时,引导学生诵读,在读中感悟中国英雄的形象。全诗明朗刚健、朴质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哲理,代父从军的情操,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塑造了学生美得灵魂,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激起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欣赏到了古代中国诗文艺术的美,也潜移默代地掌握了汉语艺术的精华。这样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词语的汇积,写作能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转变角色,艺术导入新课

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从学生中体现出来的,学生释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组织者。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必须给学生一个清晰、动人的视觉;一个幽雅、悦耳的听觉;一个感人肺腑、淋漓尽致的教学场面。比如借组很强的语言艺术性、灵活性和千古流传的俗语,名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改变比了只中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养成了只能跟同教师的观点和思想而失去了自己敢于探究、创新的勇气,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主体地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实现角色的转变,在新课导入的艺术中,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知识带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

三、围绕《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第13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1+1”教学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50-02

一、新闻评论地位之辨

关于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与作用,有诸多争议。有学者主张“旗帜论”、“灵魂论”,认为新闻评论在媒体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胜过新闻报道;也有人提出“眉毛论”,新闻评论无足轻重,在媒体上属可有可无的“眉毛”。那么,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是轻是重?

从国内媒体实践来看,典型如《人民日报》,作为国内第一大报非常重视言论,每天的报纸都有十多篇评论,基本上做到了版版有评论,重要报道篇篇配评论。从电视媒体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有《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央视论坛》、《新闻1+1》等十多档评论类节目,都属于口碑与收视效率俱佳的节目。但是,对照国内的省级机关报、电视台,以及数量众多的地市媒体,可以看到其评论栏目/节目很少,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评论栏目/节目就更少。并非这些媒体不重视评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媒体对评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缺乏评论人才。对此,我们来分析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机制。《纽约时报》被公认为“报纸中的报纸”,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报道可以扭转一场战争;它的评论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纽约时报》每一位发行人的风格都不同,有的是无为而治,有的积极参与,但对言论都非常重视。《纽约时报》成立社论委员会负责社论版,社论委员向社论版主编负责,其具体业务操作由社论委员完成。《纽约时报》社论委员的出身资质条件有着严格要求,社论委员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资深优秀的新闻特派员,或曾任高级新闻主管,写作能力强,精通新闻业务并有一些专长;第二,曾在著名学术研究机构担任高级研究员,或在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刊物担任过主编或专门撰述,并有专著;第三,最新卸任的政府高层政策性官员,写作经历长,能力强。当前国内主流商业报纸的言论操作,典型如南方报系,大多借鉴《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模式:成立社论委员会,主要经营两种类型的言论,一是做社论,社论代表媒体立场;其次,做意见平台,较多的版面和空间用于为公众的声音提供平台。这些商业报纸的言论版都做得好,很有影响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新闻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网络评论、微博/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介评论对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对今天的受众而言,新闻评论已成为社会公众发表评论、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分析《纽约时报》对社论的重视及其成熟的运作模式,结合国内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都是媒体的核心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报道提供“客观性信息”,评论则提供“意见性信息”。由于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上的核心产品,《新闻评论》理所当然成为新闻学科核心课程。但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而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则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人在近年的评论教学中,对评论教学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操作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二、新闻评论教学理念的更新

1.教学方向的创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继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之后开设的新闻学科核心课,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实际的评论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即批判性解读、评价新闻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新闻信息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主要讲授有关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写作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在整个新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媒体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各种类型评论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而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对《新闻评论》课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到《新闻评论》课程上,有两方面,一是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评论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思想力和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全面掌握这种重要的传播类型和传播手段。其二,今天的新闻评论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也应该成为一种实现公众话语权、培养意见表达能力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不仅是一门引导新闻专业学生认识与掌握新闻评论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更应作为一门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乃至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公共课程。由此出发,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历史与现状时,不仅应该关注不同评论体裁的演进,而且应该关注由此带来的新闻评论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针对新闻评论的高层次媒介素养。

2.教学方式的创新:“主持人式”教学。“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对话式研讨性学习。目前的新闻评论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把问题都阐述得比较清楚,但是新闻评论的教学目的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二要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新闻记者能力。显然,“满堂灌”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那么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等等也无从谈起,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评论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要让这一理念为学生所认同、接受并最终深入学生心中。现代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的。从这一理论出发,教师应扮演“主持人”角色,努力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帮手”。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精练”、“精讲”,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有条件选择研究内容,应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明所以,研讨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的内容,这是保证学生完成研讨性学习的前提。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新闻评论写作和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在对新闻评论有直观的认识的基础上,关注最新新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新型的媒介评论人员和学术分析人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提炼,为媒介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

三、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称之为“1+1”教学模式。所谓“1+1”,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是把学生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交互批改;三是构建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1.精心设计课堂切入点。每次课上,都以5~10分钟的“民大时评”,作为课堂切入点。评论对象是最近的新闻热点,或是网络热点事件。方式灵活,可由教师提出,多数时间布置学生课下准备,有必要的时候设正方和反方辩论,课堂开讲,引导学生参与,活跃课堂。这一版块的设置,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对一周值得评说和存在争议的话题进行自由评论,节奏和张力可由教师适当调控。既可训练学生的评论选题,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立意的水平。

2.主体部分:案例式教学。“热身”结束,进入了课堂的主体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提出议题的方式多样化:(1)通过新闻视频、图片提出;(2)结合校园新闻展开简短讨论,提出议题;(3)展示最新的评论范文,提出议题;(4)直接提出议题。课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议题提出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基本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背景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作品或案例,包括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最近刊播的评论,训练学生对于新闻价值的敏感性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评论意识与创新思维。

围绕议题,各抒己见。在老师讲授与本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进入讨论环节。可由教师设问,或是学生提问,师生共议;也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有三:最新新闻评论分析;学生原创作品比较分析;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修改讨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学生交互批改。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一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二是课上与课外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课上开展讨论与课下进行不同评论体裁的写作或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制作的练习相结合。

实战环节。首先是结合议题,布置评论作业;其次是学生作品的课堂修改、评价和讨论,但是又不可限于“作业批改”。要注意引导学生由鉴赏到分析,由批评到写作,并提倡同学主动观察、提出和分析评论写作中出现的实战问题,在每一次课上做分析报告。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三点:课前针对议题查阅资料,自觉关注各媒介评论的名牌专栏,思考,提出问题;课中要发表观点、展开讨论,争取擦出火花;课后认真进行实践,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总结。以上教学方法,在老师作必要的讲述之后,再通过大量、集中的新闻评论的实战训练、实战讨论、实战分析,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实际写作能力。

在这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评论学习的考核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新闻评论写作课程需要切实从写作环节和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结合课程的专业特质,新闻评论写作的考核构成中,平时成绩占了50%~80%,

3.多方协作,构建评论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媒体实践机会。在历年的新闻评论教学中,笔者与校报《西南民族大学报》以及学院报刊《长短镜》联手,合办评论栏目,指导学生从大众传媒上选取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征集学生优秀评论作品,至今已有三十多篇评论作品发表,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训练机会。其次,是加强与新闻实验室的合作。在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一部分时,在实验室提供器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完成以后进行展播、观摩,共同探讨其中得失。

加强与业界合作。尽可能邀请新闻传播业界的知名评论员、主持人,或在此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新闻评论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避免主讲人“一讲到底”的单向传播局面,加强主讲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专题讲座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且注意保持与这些评论员、主持人、专家学者的经常性的联系,通过他们把业界与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反映到评论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邵光.《纽约时报》怎样组织社论[J].中国记者,2004,(11).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威信青年科任教师策略

论文摘要:教师威信对学生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是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科任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有无威信、威信大小,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质量。小学青年科任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才树威、以德立信、以学促威、以爱弘信,树立和弘扬崇高的威信。

小学是漫漫人生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威信是教师人格魅力中最闪

光的部分。小学青年科任教师树立崇高的威信,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威信的本质与特点

所谓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家长、同行、领导等人群中的声望与信誉,是教师的人格受到尊重和热爱,教师的言行得到信赖的一种状态。威信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学生、家长以及同行对教师个体在尊重、爱护、影响基础上的一种敬佩、信服、支持的精神感召力量。教师威信的形成,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教师威信具有层次性、累积性、互动性的特点。层次性是指教师威信影响面、影响的持续时间、影响力的大小有程度的差别,在不同年龄学生中有不同表现,小学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兴趣和情感方面,中、高年级学生则侧重于教师的态度与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育能力、广泛的科学文化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累积性是指教师树立威信需要长期积累,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由习惯到自然的过程。互动性是指教师威信对师生双方具有交互影响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示范作用,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坚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

二、青年科任教师树立较高的威信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青年教师是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教学任务重,从教时间短,迫切需要树立威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思想解放,接受新事物快,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易于与学生沟通,具备了建立自觉威信的良好条件。科任课尽管对学生的升学没有硬约束,但科任学科大多是一些实践性科目,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为建立威信提供了可能。

青年科任教师威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打牢小学生科任学科基础、培育综合素质乃至终生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第二,科任教师授课任务涵盖班级多,与学生接触面广,影响面大;第三,青年科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处于事业的起始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有无威信、威信高低,对教师本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第四,青年科任教师确立了崇高的威信,有助于形成对本学科经久不衰的教研动力,保持对教育事业旺盛的工作热情,进而会对学校凝练办学特色、提高知名度、扩大声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青年科任教师树立威信的策略

小学科任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本人的智能、信誉、勤学和爱心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年科任教师需要具备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勤学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才能树立并弘扬崇高的威信。

以才树威:教师的才能,是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重要因素。知识渊博、教学得法,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感召力等等,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科任青年教师良好的艺术修养、蓬勃的外在气质、精深的专业知识、生动的课堂讲授、多彩的学科活动是小学生产生敬佩感的重要源泉,是家长、同行和学校领导产生信赖感的重要条件。青年科任教师要深入钻研新课标,实践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教研风格,着力塑造学术权威形象,努力打造智能品牌。

以德立信:品德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吸引学生的基础。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公正无私、待人真诚、明理诚信、以身作则、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的品格,是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同行心目中的最佳伙伴、领导心目中的优秀助手的重要条件。青年科任教师要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培育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师德,对自己要严于自律、自尊自信,对学生要宽严有度、言出必行,对同行要虚心请教、乐于助人,对领导要尊重信任、全力配合,着力塑造诚实守信形象,努力打造信誉品牌。

以学促威:终身学习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扩大和深化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极大拓展,加之各种业余特长辅导班的举办,学生发展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的途径不再限于学校教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这要求青年科任教师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站在学科前沿,努力学习各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着力塑造终身学习形象,努力打造勤学品牌。

第15篇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做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多年广泛论证和反复实验,终于出台。这一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熟悉新课程标准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前置条件,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自始至终予以贯彻落实。同时,要搞好新教材通研,熟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以达到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广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发生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基础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新课程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的转换很有必要。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先进、明晰的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传统教学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作为开放型教师必须拥有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教改方向的先进教学思想: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学基本素养的综合性训练;营造民主、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得在教学中切实转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如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解轻感悟。要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当作教与学二者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学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充满真情、激情,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是创新语文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由国家制定,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统一性。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忠实而有效地传授课程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成绩达到考试要求。这样,语文这个本应最富有灵气、活力的课程走向了封闭、僵化,走向了难、繁、偏、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整齐划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使语文老师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了死胡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角色到了非改不可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创新由“专制”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了多样,语文课程不再是“课本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就是课程之一,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问的互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的现象,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问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文章的理解、语段的分析、语言的揣摩、文章感情的把握都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更有甚者,作文都是按老师设计的套路模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宰。语言课程创新要求通过师生的互动,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教学相长,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教师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学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甚至有点讨厌语文。这里有教育观念的原因,更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有关。

语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人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需要有钻研精神。因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课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研究教材时要有创新,不要只看教参,要以自我研究为主,选准角度,突出新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和语言特色,使教材的思路成为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训练目标,大胆取舍,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富有探索实践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教学能力

创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中重要的因素。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其次,应该充分地了解和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再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以更快速度更新。师生之问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一潭活水,应该永远新鲜、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

课程创新将教师的自由空问扩大了,教师对教材有了自己的处理和开发的权力,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比较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的甄别、选择、重组、改造、开发能力。

课程创新要求教学追求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自由不等于散乱,开放不等于无序。教师在创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如体验学习,教师就必须具有预计、判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