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南北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南方 北方 南北差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生活资料的空间配置和组合十分优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几大文明之国都出现在这一代。地理环境?,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划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一般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南方,以北则称之为北方。然而文化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般则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方文化,以北称之为北方文化。罗家伦先生曾在《历史的先见》中写到:“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所以说,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南方和北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南北文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表现在性格差异、饮食差异、艺术差异、方言差异以及建筑差异等方面。
首先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上的差异。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造成北方人的生活条件较差,人们的心思大多会被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因此北方人的思想比较单一,直率,质朴,甚至可以说是纯真的傻,在思维上善于走直线,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显得非常渺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于是北方人习惯于过这种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格暴躁好斗,思想上则比较保守,进步虽迟却得寸守寸,败之不易。相比较北方南方则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剩余,他们就可以对自身和大自然进行冥思,于是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比较含蓄委婉,在考虑自己的情况同时还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因此处事灵活,头脑发达。相对北方人的好斗直爽,南方人则习惯于安逸委婉,勤于休养,身体柔脆退化,性格温婉喜和,比较开放,但感官敏锐,害怕死亡。
其次北方人与南方人性格上的迥异造就出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南方人则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喜欢大碗喝酒,甚至在冰冷的冬天也喝冰啤酒,南方人则喜欢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是煮出来的“黄酒”;南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如厕,北人就无所谓,即使只吃肉也不影响;北方人爱吃饺子,尤其是过年或者团圆的时候最不能缺的就是饺子,在北方人看来饺子意味着团圆。南方人喜欢吃混沌,北方的饺子用醋蘸蘸就吃了,一口一个,而馄炖则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这也就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考究;在调味料方面: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人喜欢吃泡菜,而北方人爱吃咸菜;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则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则多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不包括其他,南方人喜欢把吃叫做“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茶,细细品味每一种茶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只喝花茶就够了,他们觉得花茶既香且浓,却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方人不懂品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如龙井、碧螺春,因为这些茶大多味道太淡,所以要细细品慢慢嚼才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这正如南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直爽而南方人则感情细腻。
此外南北方的差异还表现在艺术的差异上:比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甚至有些剧种干脆就是“吼”出来的,如秦腔。而南方唱戏则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的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方剧讲究的是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绎历史剧。南方剧则是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方剧艺术的代表就是京剧,其特点是男人妆扮女人。南方剧艺术的代表则是越剧,其特点是女人妆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够唱出一股子英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小鸟依人,所谓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具有男子气概,除了吃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唱出来的。北方人唱歌是燕赵悲歌,悲壮、苍凉、激越、凝重、悠远,南方人唱歌则是轻快、婉转、玲珑、亲切、凄凉。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来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北歌,哼南方调或北方调。
另外,南北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方面则表现在方言上,比如骂人,南方人喜欢骂人是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事从经济收入题,原因是南方人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高,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方人的思维习惯;北方人骂人骂得很干脆直接,比如下三滥,彪等,一般是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是受了北方晋商文化的影响,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在称谓上,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则称朋友的父母为张叔李姨,偏重于双方父母的关系。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爸,是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是顺着儿子叫。
最后南北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南北方在建筑上风格明显,各成系统,一提起南方的建筑,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江南的一些旧式的保留着原始气味的小镇,比如乌镇,它们大多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顺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由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阴雨潮湿,所以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是高而尖,且建筑的窗户较大,这样是为了利于通风散热,及时排水。北方维度较高,气温低阴雨少,所以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数是平的,建筑的窗户较小,这样利于太阳直射取暖,且可以收集雨水,增加资源的利用,缓解干旱。在园林的设计上南北方也各自不同。南方园林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且层次分明典型代表就是苏州园林;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大多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严格分明,典型代表就是皇家园林。中国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总结中国园林特点:南方为相间,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南北文化的特点来实现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更加辉煌灿。
参考文献:
[1]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3]王坤红.原始之镜:怒江大峡谷笔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一、主题的虚假
在主题上,《南京!南京!》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人性。有些人是恶的,如日本人;有些人是善的,如中国人以及帮助中国人的外国人;恶人也有善的一面,日本兵虽然战时烧杀奸抢、无恶不作,但闲暇时,也能唱唱歌、跳跳舞、思念思念家乡、怀念怀念母亲;而且即使在作恶时。也会良心发现。日军军官伊田放走拉贝时,主动提议放走唐先生和他的妻子,颇有成人之美的善心,他枪杀了唐先生时也受到良心的谴责,非常难受;善人也有恶的一面,唐先生为了保全自己一家人,出卖了安全区内受伤的中国士兵。但最终人性的善会战胜人性的恶,唐先生决定把生路给别人自己留了下来,这是对他所做恶事的赎罪,而角川的自杀更是他体内善战胜恶的结果。
影片确实起到了促使人去反思人性的效果,使人得出“善恶相争善者胜”的结论。片尾长达3分钟的画面所展现的作恶者良心发现后的自杀,和小豆子死里逃生后的轻松愉快的笑,就是这一主题的集中表现。但我们必须明白这是叙事文本的主题,而绝不是历史的主题。历史从来没有什么统一的主题,历史是原生态的、多元的。主题是历史文本化后被强加其上的东西。《南京!南京!》是对“”那段历史的文本化,“人性本善”是《南京!南京!》的主题,但绝不是“”的主题。难道日本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来中国攻城略地杀人放火就是为了证明“人之初,性本善”吗?而从影片的接受效果来看,大多数观众未能明确意识到这一区别,对于不了解更多史实的人来说,影片的主题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历史的主题,误认为叙事就是历史。从追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性的标准来看,《南京!南京!》不是一个呈现“”的好文本。
二、情节的歪曲
情节是叙事的核心要素,任何叙事文本都要呈现一定的情节变化,遵循“开始――中间――结尾”的发展过程。但是情节只能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真实的历史是没有情节的。历史只是发生的,不是情节化的,历史中没有情节,但历史转化为叙事文本后就有了情节。它们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情节服从于目的论预设。情节的发展要指向某个终点,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主张“复杂化的情节”(complicaced plot),即情节要有“突转”和“发现”等转折。这样才能引起人的“恐惧”和“怜悯”,从而达到“净化”人的目的。目的论的预设还是选择材料和组织情节的依据。《南京!南京!》也有一个明显的目的论预设:表现战争中的人性,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影片的主题。影片的情节设置都是为了凸显这一主题。在叙事化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剪切的情节。角川进城、杀人、妓,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最后“杀身成仁”。这样的情节安排倒像是一部“基督徒受难记”,历经磨难而最终修成圣徒,他的一切磨难都是为了最后的升华做准备的。小豆子的情节则带有更加明显的目的性。他作为一个娃娃兵参战,竟然能在大部队溃逃后与几个老弱残兵一起坚守阵地,战败被俘。在“伟大”的战友陆剑雄的保护下,奇迹般地在第一次大屠杀中死里逃生,不幸再次被捕,但又由于“仁慈”的角川的善良本性,得以再逃一劫。为了证明人性本善的力量和希望,陆川精心筛选和组织了“角川受难记”和“小豆子历险记”两条情节线索。但是这样的目的论预设对于历史来说是虚假的,难道为了表达人性,竟然需要实行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吗?真实的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企图以残酷的屠杀来击溃中国人民的斗志,迫使中国投降。然而当历史被文本化后,虚假的预先设定的目的掩盖了历史真实,而服从于这一预设目的的一系列情节,又以其逼真性给人以错觉,强化了这一虚假的目的论主题,达到以假乱真、以假代真的效果。
2 情节受到原型情节的影响。不同的叙事文本中常常存在共通的叙事模式,在叙事学理论中被称为“原型情节”(master plot),移用原型情节能达到使叙事精炼、准确、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效果。有时候这种移用并非是刻意的,而是无意中进行的,是人们集体无意识心理作用的结果。《南京!南京!》中至少存在两处对原型情节的移用。
一是“光明结尾”的使用。影片绝大部分画面都充满着残忍的血腥和令人窒息的恐怖,但在片末长达3分钟的时间里呈现的却是轻松、光明、充满希望的画面。小豆子他们死里逃生,由惊恐到怀疑再到确定逃出厄运后的大笑,继而摘起蒲公英天真地吹起来,他在原野上笑着、跑着。这与前面阴沉恐怖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长时间的黑暗续上光明的结尾,给人以希望的力量。光明结尾式的情节早已存在,如我们所熟悉的鲁迅先生的《药》,鲁迅说给革命者夏瑜的坟头加上本不应有的花圈就是为了留下革命的希望。陆川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活下去,这孩子变成陆剑雄、角川、姜淑云,他们就像传火炬一样把这孩子一棒一棒往下传,最后就把孩子传出去了。我觉得这是老天爷给我的一份礼物。”但是不要忘了。《南京!南京!》不是在简单地讲一个悲剧故事,临结尾给人留下一点温暖的希望,而是在对一段真实历史进行叙述,对它的要求是必须接近历史真实。然而对“光明结尾”式情节模式的移用显然歪曲了历史,给那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生硬地涂上了本来没有的暖色。
另一个是对“善恶同体”模式的移用,这是角川角色的原型情节。史帝文森1886出版的《化身博士》,创造了善恶同体的叙事模式。《化身博士》写的是一个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医生基尔,他发明了一种药水,可以把自己变身为寻欢作乐、无恶不作的海德。他晚上变成恶人海德,白天又变回受人尊敬的基尔。然而善恶之间的斗争越来越超出他的控制,最后基尔在变身海德之前开枪自杀,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了恶。这一故事先后三次被搬上好莱坞的银幕,并有许多模仿的作品,产生巨大的影响。《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显然是套用了这一叙事模式。角川也是个兼善恶于一身的双面人。他杀人、抢掠、妓,是其恶的一面,但他也思念家乡、幻想爱情、感受到良心的谴责,有善的一面。他在善恶之间挣扎,最终他放走了小豆子他们, 开枪自杀。善的一面胜利了。
从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来看,原型情节属于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人们在叙述某些事情时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通用的模式来改造他的叙述对象。如果仅仅是虚构一个故事,这是允许的,甚至是高明的,但如果叙述的对象是历史,而且是大屠杀这样沉重的历史,任何叙事模式所带来的改变都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因为这等于在篡改历史。
三、视角的误导
叙述一件事总是耍通过一定的角度来进行的。不存在完全中立或客观的叙述,因而一个叙事文本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倾向性。《南京!南京!》中很有特色的一点是大量采用角川这一人物的视角来展开叙述,通过他的眼睛来展示南京城里大屠杀的境况,通过他的心理来感受大屠杀。观众被他的视角牵引着,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到善与恶的双重煎熬,在叙述的终点得出结论:善的力量是伟大的,是充满希望的。这样的视角设置与以前的影片将日本人做简单的平面化处理相比,的确艺术多了,丰满多了,也更具有观赏性。
视角一方面具有聚焦的功能,它能使特定的对象得到强化,加深印象,但同时它也有遮蔽的作用,因为它过滤掉了许多其他的信息。在影片中,角川毕竟只是成千上万日本兵中的一个,他的视角所呈现的只是他的所见所想,并不具有代表性。他的良心发现并不能说明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有良心的。但影片过于依赖角川视角的叙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大部分日本人都和他一样,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如果真是那样,就不会发生了。另一方面,与角川大量的视角画面相比,中国人的视角显得分量少,而且单薄。影片中没有多少画面来表达中国人心中的感受,这两种视角显得很不平衡。叙事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品中哪个人物的视角采用的最多,哪个人物的内心获得最多的展示,他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读者的判断会不知不觉地偏向这个人物的立场,尽管有时显得不合常理。《南京!南京!》中对角川正雄善良一面的过多展示,显然会诱导观众站到他的立场去思考,对他产生同情,从而得出他也是受害者甚至日本人也是受害者这样严重违背事实的结论。这种歪曲史实的做法很隐蔽,极难察觉和驳斥。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中国人自身的立场和对历史的了解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结论,但对于立场不同的日本人,或不知情也无利害关系的其他国家观众来说,这一结论就很容易被接受。历史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篡改了。
四、历史文本化的悖论
(一)地域气候差异与地区建筑形式差异从建筑地域学角度分析,适应气候的建筑更能适应它的环境和文脉,更具有地域特性。我国各民族地区由于所处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房屋的外形与结构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北方平原面积大,年降水量不大,冬季寒冷,保暖性是民居建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民居多为土墙、泥顶,垒砖筑墙,墙体厚实。房顶坡度很小,几乎为平顶,既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用来做晒场。房屋不高,空间紧凑,窗户小,而且只有前窗。北方民居的外观看起来端庄厚重。房屋内则设有火炕,炕与灶相连,炉灶一般建在房屋中间,便于保温取暖。例如,我国陕西地区流行房屋半边盖的民居建筑形式,即后墙高大密实而无窗,这与西北地区的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厚积坚固,故其居室掘穴为窑,成排的窑洞与漫漫的黄土融为一体,苍茫而古朴。[6]8-11南方夏季气候炎热且多雨,民居建筑的墙多用较薄的砖砌成,屋顶则用茅草或瓦盖成,坡度大,房檐较宽,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漏,减轻太阳曝晒。房屋高度大,门窗大,而且多有后窗,有利于通风、散热。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南方冬季没有北方寒冷,但较潮湿。民居室内用床不用炕,这样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
(二)地域日照差异与地区建筑布局差异我国南北日照差异较大,不同地区人们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布局特征。南方一般日照充分,气候炎热多雨。为了通风,南方建筑总是选择最有利于通风的建筑布局形式。如我国西南彝族、傣族的民居多采用单元结构的民居组合形式。单元式结构的房屋就是住房、仓库、畜圈等连在一起的一栋房子。一层建筑通常是长条形,一端住人,另一端安置牲畜等。两层建筑一般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储存谷物等。三层建筑一般底层用作厨房、畜圈,二层为储存室,三层住人。单元结构的民居多为独家居住,但也有多家居住的。我国福建地区的客家人,将许多单元式结构的房子建在一起形成圆形土楼,以达到增进团结,共同防卫的目的。我国北方日照较弱,为了充分吸收太阳的热能,总是尽可能选择将房屋平铺式的布置在平面上。北方的四合院就是这种建筑布局的典型。四合院采用院落式民居组合形式,其形式一般为住房、仓库、畜圈等彼此分离而相距不远,周围用围墙相接,形成独家独户的民居建筑。北方四合院一般正房朝南,东西两边为厢房,门向院内开,南面是墙。四合院的转角互不相连,厢房不遮正房,以便尽可能地获得太阳照射。四合院中的支隔窗、帘架门、天棚、火灶等都可适应我国北方夏热冬寒的气候。另外,受中国人含蓄内向的性格特征的影响,院落式民居建筑一般回廊相连,围墙环抱,围墙成为主要景观。如北方四合院,进门便是影壁,可挡住行人的视线,过了影壁还有二门,既垂花门。垂花门之后才是四合院的核心——内院。
二、南北差异视阀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一)地域地势差异与地区民居建筑差异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相对明显,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与文化。民居建筑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往往在建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材取材,建造过程中总是尽量从本地条件出发,努力与本地的日照、气温、地势、物产乃至当地民风民俗相适应,因此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我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对南北方民居建筑的影响深远,南北民居建筑具有显著差异。北方地势平坦开阔,但日照较弱,受这一地势影响,北方民居一般坐北朝南,以抵御风寒。如北京的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且大门多处于东南角,有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隐喻。宅院中轴线以倒座、垂花门、正房、后罩房组成南北主轴,正房以坐北向南为贵,长辈住上房,儿孙辈依辈分不同而住不同的房,形成明显的上下、长幼的伦常秩序,暗合北京作为的天地君亲师的宗法观念。我国南方山地丘陵起伏,地势不如北方平坦开阔,但日照充分。受这一地势影响,南方山地民居往往依山而建,山脉逶迤而房屋朝向亦变,不限于坐北朝南,方位观相对较弱。如云南大理地处由南向北的横断山脉,西靠苍山,东邻洱海,常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因此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民,其房屋朝向一般为坐西向东。这样的住所有比较开阔的视野,但也能达到风不进门的目的。江南民居其平面尺度一般较纵向尺度小,顶部仅留小尺度的天井口,这样就可以在庭院及建筑内部留下较多阴凉。
(二)地域宏观背景差异与地区园林建筑差异我国园林建筑按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南、北园林在建筑形式、植被、要素、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与我国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社会背景、气候特征、植被特色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从社会背景角度看,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特定时代的建筑总是在叙述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诠释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风俗民情等。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多在北方,因此北方多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具有多重功能,可供皇帝和贵族居住、游玩,也可进行各种政务、宗教活动。园内多建有神仙岛和琼楼玉宇,以求国泰民安和长生不老。在南方,园林多为文人出身的士大夫所造的私家园林。造园的立意构思多出于诗文,再配以寓意高雅的楹联和匾额,透溢出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情趣。建筑物大都临水或迎面敞开,以供饮娱乐,以便潜读欣赏。其次,从气候特征上看,我国北方园林严实、封闭,少空透,多单元开窗,以保持室内温暖,抵御严寒。而南方园林建筑则层次分明,内外贯通,多敞口,可使空气流通顺畅。最后,从植被特征上看,由于北方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于南方,树木花草的凋零时间长于南方,所以园林植被多选常青的松柏,再配以红柱、牡丹、海棠等花卉,色彩对比鲜明,显得绚丽夺目。而南方园林则草木种类丰富,四季繁花似锦,描绘出一片姹紫嫣红的缤纷景象。
(三)地域资源差异与地区佛教建筑差异佛教建筑是我国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佛教建筑呈现出南方多佛寺,北方多石窟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与我国南北地域资源差异相适应。我国南方土壤深厚,植被茂盛,不便开凿,因此多建佛寺于南方。另外,受佛教文化中“无我”和“超脱”的出世观的支配,佛寺大多建在山水幽美的风景胜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三座都在南方。除了因为我国唐宋以后文化重心南移外,还因为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风景胜于北方。“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感觉只有在四川盆地的峨眉山才能体验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景只有在九华山才能观赏到。古木参天,海天一体的玄奥氛围只有在普陀山才能感受到。我国北方多晴朗天气,山体风化层薄,植被稀疏,岩石,便于开凿,所以佛教建筑多为石窟寺。石窟寺工程浩大,需要巨额的建筑资金。北方地区靠近首都,易于获取皇室赞助,有利于石窟寺的建造和普及。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两大石窟的建造都直接受惠于北魏皇室的支持。北魏皇室的都城先在大同,后迁至洛阳。石窟寺的出现地区与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路线是一致的,即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石窟寺的建造适应了佛教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南北佛教建筑的差异也适应了我国佛理的发展。北方佛学“重禅法,尚修行”,因此不惜工本,开窟造佛。南方佛学重视探究义理,所以构建木结构的佛寺,用以开坛讲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