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影响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评价中公众的参与目的由于我国环境工程开展的资金来源于公众交纳的税款,所以公众有权利了解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公众需要了解每个环境工程开展的目的、过程、结果等。公众是环境工程的使用者,他们很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环境工程,如果相关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时能听取公众的意见,那么环境工程开展的结果将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部门的环境工程工作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的现象等现象,如果公众参与评价环境工程,公众就能从各个角度监督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的时候,如果能让公众参与评价,公众将能理解到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是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他们会愿意主动的配合环境工程开展的情况。
二、我国环境工程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现状
1.参与的范围狭窄公众原本是环境工程体验的主体,环境部门应当让公众广泛的参与到环境工程影响评估中来,然而目前公众参与的范围极为狭窄,这体现在:部分部门认为自己是环境工程的主体,他们在开展环境工程时以自己的意见为重,拒绝公众参与发表意见,或者即使允许公众发表意见,也仅仅在公众中选择一些与自己意见相若的群体,让他们做公众的代表,这使公众根本不能参与评价;部分部门的公众意见统计缺乏科学性,这使他们选取的公众参与影响评估统计全面。
2.参与的效果甚微相关的部门让公众参与评价的方法一般为调查问卷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相关的部门在建设工程以前未做好宣传工作,公众对环境工程一无所知,且部分公众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不了解调查问卷里的专有名词,所以根本无法有效的参与的问题。
3.参与的内容片面相关的部门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然而这些问卷的内容是被相关的部门预设的,公众能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不多。相关的部门了解公众的意见时,往往也仅仅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一下,看看数据的结果。
4.参与的结果滞后部分相关的部门在开展环境工程的时候,没有事先的做好工程宣传,没有在工程开始以前询问公众的意见;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没有向公众详细的说明工程开展的情况,也没有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只有在工程完成以后,相关的部门才形式化的发放一下调查问卷,形式化的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这种方法使公众即使参与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的开展情况也几乎成定局。
三、我国环境工程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措施
1.吸收国外的经验,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国外先进的国家做环境工程时,非常重视公众的意见,他们调查公众的意见时,会根据公处居住住的范围、公众的年龄、公众的性别、公众受教育的程度等情况做科学的模型评估,然后选取一个最能代表公众意见的范围人群让公众参与影响评价。他们相关的部门有时还会以座谈会等方式与各类社会群体近距离的沟通。国内要做好公众参与影响评价,就要吸收国外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选取参与影响评价的人群。
2.利用网络的渠道,扩大环境工程的宣传目前的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公众将能从计算机、移动设备中接受各种信息。相关的部门要建设专门的环境工程网站,然后定期的公布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信息。比如相关的部门要在工程开展以前要公布环境工程的意向、在环境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好财务、技术方面的公布工作;在环境工程完成以后要公布与质量相关的信息、相关的部门只有做好环境工程的宣传,才能打好环境工程公众参与评价的基础。
3.开辟参与的平台,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相关的部门要用多种方法收集公众的意见。以网络的渠道来说,相关的部门可用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用开设专门论坛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用开设微博的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以实体的方式来说,相关的部门要定期用座谈会、新闻访谈节目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
根据土的颗粒组成情况,土料可分粗粒和细粒土两大类。粗粒土类包括卵石、砾石、砾质土、砂等,细粒土类包括粉砂、粉土、砂壤土、壤土、粘土、重粘土以及由上述某些土类派生的粉质砂壤土、粉质壤土等土类。在堤防工程填筑中,有些工程的支撑棱体部分是用粗粒土做的,但是起防渗作用的斜墙或心墙基本上仍需用细粒土填筑,而大部分堤防工程原则上都采用细粒土类填筑。在一般情况下,细土类中的中粉质壤土以及粘粒含量≤40%的粉质粘土更为适宜作为筑堤土料,因为粘粒含量过低的土壤不易压实,土体也易失水开裂。相反粘粒含量过低的土的碾压含水率很难掌握,当含水率小时,经压实后的填土仍很松散,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当含水率稍大一些碾压时会发生“弹簧土”现象。且粉性土的抗渗透变形的能力较低,汛期高水位时,背水坡较易发生滑坡或流土破坏;干旱季节如果堤防表面植物防护做得不好,则会尘土飞扬,影响交通和环境。总之,应根据当地可供采用的土质,选取适宜的施工方法。
2碾压式堤防填筑施工时土料的压实问题
2.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采用碾压施工法对细粒类土进行压实时,有2个土工指标很重要,即土料的最优含水率及其相应的最大干密度。这2个土工指标是从对土料的室内击实试验求得的。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当土的含水率最适宜时,由于土中所含水分使土颗粒表面都裹有1层薄膜水,而众多土颗粒的接触面上因为薄膜水的作用,在击实试验做功的挤压下,能使小尺寸的土团粒滑移并楔入大土团粒的孔隙中,从而使土的空隙率变小,土的干密度变大,致使压实土变得更加密实,而所含水分无多大改变,因而导致饱和度增加。如果土中含水率大于这个最适宜的值,则土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增厚,引起土体膨胀,使干密度降低,所以击实的效果是不好的,水分继续增加时还会出现“弹簧土”现象;反之,土中含水率减小,则土团强度高不易发生畸变,同时土颗粒间作用不够,要使小的土团粒滑移并挤入大的土团颗粒间的孔隙阻力很大,故击实效果也很差,土料无法变得更密实。一般来说,某种土质最适宜的含水率在压实功能的作用下只有一个数值,称为最优含水率,它对应的土的干密度将会最大,称为最大干密度。土的压实一般能使其抗剪强度增加、压缩性降低、渗透性减少,即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土料压实的目的。作为设计要求提出的压实干密度或压实度,施工中必须做到,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现行的《土工试验规程》中,对击实实验中采用轻型击实试验的击实次数标准为25击。25击标准适用于采用羊足碾、气胎碾、重型铲运机等碾压机具施工的大中型堤防工程。对25击的标准实验所得的干密度要通过轻型压实工具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压实功能不够,即使多压几遍也无济于事,所以压实机具的选型要与击实标准相匹配。
2.2土料的现场碾压试验
根据设计部门提出的填筑干密度或压实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前要用规定的土料和压实机具进行1次工地现场碾压试验。大中型特别是Ⅰ级堤防工程一般质量控制要求甚严,必须使上堤土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否则要作处理。而通常的中小型堤防工程要达到土料含水率严格按最优含水率控制是做不到的,所以有时也可按实际料场土的自然含水率(稳定值)进行控制,再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对设计施工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如果差别很大则在设计阶段就要拟定有效的技术措施。2.3填筑铺土厚度
每种碾压机具都有一定的影响深度,如果铺土厚度太厚,即使增加碾压遍数也是徒劳的,因为除了表层一定深度内能满足要求外,向下仍是疏松层,此时只有将超厚的土层挖去后再进行碾压才能奏效。
3堤防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3.1架空层
施工作业面要加强统一管理,应做到统一铺土和碾压,并配备平土机具参与整平作业,作业段与段之间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相接,斜坡的坡度一般不陡于1∶3,上堤土料的块状粒径应严格控制,对块状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必须进行破碎,避免出现大的块状土堆积而形成的架空层现象。
3.2界沟、界墙
施工过程中作业段之间未进行认真处理或层面未过界碾压时,作业段处会形成虚土、块状土堆积现象,从而出现界沟、界墙等隐患部位。施工中应将界沟、界墙一定范围内的填土挖开后重新分层铺土填筑,与两侧填土以斜坡相结合,斜坡的坡度在1∶3~5之间,并适当地增加碾压遍数。
3.3新、老堤连接处
新、老堤连接处应先将结合处老堤坡上的杂物、树根、植物根茎清理干净,并将老堤坡削成1∶3~5的缓坡;根据填土的进度进行逐层清理,以保证接头处填土很好地结合,高差比较大时可适当放缓坡度。对于老堤坡上坚硬的粘土,在采用削缓堤坡的同时,可以沿缓堤坡上开挖一条结合槽,使新、老堤更好地连接。
3.4刚性建筑物结合处
建筑物两侧回填土的施工宜在建筑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70%的情况下进行。应将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尘等清除,对表面外露的铁件割除后,应用水泥砂浆覆盖保护,填筑时须将建筑物表面湿润,边涂泥浆边土、夯实,涂泥浆高度应与铺土厚度一致,严禁泥浆干涸后再铺土、夯实,避免结合处产生接触渗透和冲刷。
(1)因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
(2)因设计变更而使得某些工程内容被取消
(3)因设计变更或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
(4)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结、位置、尺寸的改变
(5)为使工程竣工而必需实施的任何种类的附加工作
(6)因规范变更而使得工程任何部分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从以上类型可以看出,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范围很广,这些变更均涉及到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的改变、修改或补充,只要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参必须进行工程变更,而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就不能进行工程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工程变更超出上述范围时,随之也超出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力范围,此时的变更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等协商,签署变更协议,之后方可由监理工程师按变更协议执行。另外,为便于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在实践中是有限制的,即通常要求变更后所出现的新的工程类型应是原承包合向中本己存在的工程类型。例如,将当合同中本已存在桥梁工程时,则将高路堤改成高架桥的工程变更才是可以考虑的,反之,这种变更是要限制甚至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变更会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重大质量责任问题。因为当原合同中无桥梁工程项目时,意味着招标或资格预审时,并未对承包商的桥梁工程施工业绩和施工能力进行审查,承包商不一定能胜任桥梁工程的施工
第二,这种变更会引发大量施工索赔。因为,在这种变更下意味着承包商要重新更换已进场的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甚至要为此添置新的施工机械设备,承包商的施工队伍调遣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为此增加,索赔因而不可避免。
第三,这种变更会增大工程结算和投资控制的难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中不可能有相应的计价项目和计价依据,变更工程的单价被迫要重新协商,原有的招标成果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2工程变更的审查和管理
工程变更是监理工程师的一种权力,但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满足独立、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力。因此,FIDIC条款规定,当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或道德素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或监理模式改变时,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工程师的上述权力进行进一步限制或通过业主的监督和审查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在变更工程的审查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上述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并贯彻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避免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文2)。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应贯彻合理定价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即变更工程的结算一方面要有合同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公平合理,即客观地反映施工成本以及竞争、供求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且总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概算或投资估算的范围之内。
3变更工程的定价方法
3.1合同中有相应计价项目时的变更工程定价
3.1.1定价原则
l、以合同单价为计价依据
根据FIDIC条款第52条的规定,当合同中有相应的计价项目时,原则上应按其相应项目的合同单价作为变更工程的计价依据。此时,可将变更工程分解成若干项与合同规定相对应的计价项目,然后根据其完成的工程量及相应的单价办理变更工程的计量支付。
实践中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的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以及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均可按上述原则来定价。这样能保持合同履行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通过招标而产生的合同价格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双方协商单价时的争议以及对合同正常履行带来的影响,且只要合同单价公平合理,则这一原则也是公平合理的。但当合同单价不合理时,则按上述原则计价时可能给业主或承包商带来不利影响(单价偏高时对业主不利、单价偏低时对承包商不利)。但只要不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则上述计价原则是仍应坚持的。
造成单价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承包商有意采用不平衡报价,将开工早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开工晚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或者将工程量可能增大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小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等等,详见文3。除此之外,还因为现行的招标文件中各工程细目的工作内容或单价构成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使得承包商无法将某些工作费用准确地进行分摊。例如,路面施工中要进行拌和场地的建设工作,当合同中对该工作的费用分摊方式有明确规定时,承包商在报价时可以明确地按规定分摊,但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则承包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摊方式,他可能将其均摊到路面工程的报价中,也可能将其放入开办项目的报价中等等,由此,也会相应地产生单价偏高或偏低的现象。为避免单价不平衡现象,在招标时,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现行招标文件的计量支付规定,对每一个工程细目的单价构成(包括计价内容和费用构成)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在评标时应对承包商的不平衡报价现象进行限制。
2、合同单价的变更原则
当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较大或工作性质有重大改变使得继续沿用原有不合理合同单价计价会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时,原有的合同单价应进行变更。FIDIC条款规定了变更合同单价的双控条件。其表述是:“合同内所含项目的费率或价格不应考虑变动,除非该项目涉及的款额超过合同价格的20%,以及在该项目下实施的实际工程量超出或少于工程量表中规定之工程量的25%以上”(见文1)。但由于该条件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翻译的原因,因而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以及执行中出现各种不同的做法。如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有的理解为被变更的项目,有的理解为变更后出现的项目(文6)。实际上这些理解均不符合FIDIC条款原文之精神,见文4。在这里,由于讨论的是合同单价,即工程细目的单价,因此,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指的应是工程细目(Item),文5对此作了更清楚地规定。即当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的变化超出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细目的工程量的25%以及该细目的合同金额超出合同总价的2%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按新的合理单价办理结算。新的合理单价的确定原则是:原单价偏高,应相应降低,反之,应予以提高。
3.1.2单价变更方法
变更单价的确定方法是较复杂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以一示例予以说明。某合同中有一“挖方”工程细目,按其工作内容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考虑成本、供求及竞争因素),其合理的价格组成应为:
(1)直接成本:6.5元/M”;
(2)间接成本:1.5元/M3
(3)利润:0.5/M3
所以其合理的价格应为8.5元/M3。(假定该价格为标底价)。但在报价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报价:
第一种报价:8.5元/M3以上,即报价与标底相当甚至更高。
第二种报价:8.0元/M3,即报价中采取了让利策略,利润为0。
第三种报价:6.5元/M3,甚至更低,即在第二种报价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或将管理费分摊到了其它工程细目的报价中,此时的单价为一亏损价。
现假定因工程变更而使得挖方工程量有较大的增加,且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双控”标准。此时单价的变更方法会因以上三种不同的报价方法而不同。
对于第一种报价。由于工程量的增加,承包商增大规模效益,其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均会降低,因此,原有合同单价应予以降低,当单价因不平衡报价而超出8.5元/M3时更应如此。
对于第二种报价。尽管承包商并未承诺对变更工程继续向业主让利,但由于规模效益的增加会使得承包商获利,因此其单价可维持不变。
对于第三种报价。由于其单价为一亏损价,因此继续使用原单价对超出“双控”的工程量计价是不公平的,此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宜采用8.5元/M3或8.0元/M3的价格来计价。
3.2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变更工程定价
3.2.1定价原则
l、以计日工为依据定价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变更工作。此时可将这些小型变更工作进行分解,并分别估算出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指示,最后按计日工形式并根据工程量清单中计日工的有关单价计价。对大型变更工作而言,这种计价方式是不适用的。因为一方面他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发生的计日工数量的准确确定会有一定难度。
2、协商确定新的单价这是合同中无相应计价依据时的常见做法,协商确定单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合同单价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法,另一种是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方法。
3.2.2定价方法.
1、以合同单价为基础定价例:设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为厚4cm,其单价为80元/M3。现进行设计变更为厚5cm。则按上述原则可求出变更后路面的单价为:5/4×80=100(元/M3)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且有合同依据。但如果原单价偏低,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低,反之,原单价偏高,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高。所以其确定的单价只有在原单价是合理的情况下才会相对合理,当原单价不合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对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定价是不合理的。
2、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定价仍以上例说明之。先确定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资源价格的预算,之后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编制办法,确定其预算单价。该方法的优点是有法律依据,产生的价格相对合理,能真实的反映完成该变更工程的成本和利润。其缺点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会有不同的单价,另外该方法无法反映竞争的作用以及原有招标成果的作用,特别是当承包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会加剧总造价的不合理性。例如:假定本项变更发生后沥青路面(5cm)的预算单价为120元/M2即比前述方法确定的单价(100元/M2)高出20元/M2,它表明原合同中沥青路面(4cm)的单价80/M2偏低。其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承包商的报价普遍较低(即合同总价也偏低),也有可能是承包商在该单价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即合同总价不低,但单价偏低)。对于前一种情况,采用预算单价后会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合同的结算价回复到预算价。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仅不能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发挥作用,反而提高了合同的结算价格,使合同的总结算价超过预算总价。下面以示例说明。
设某项目有挖方、填方以及路面三项工程,其工程量和标底价格如下表。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或不平衡报价时,其报价结果有所不同(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是基于路基工程开工早,适当报高有利于资金周转及提前受益)。现假定路面在施工中由4cm变更为5cm;则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时会有不同的结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未采用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定价时其结算总价为3965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向业主让利(10%),而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并末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420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由于采用路面的预算单价作结算价,使得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作出的让利l0%的承诺没有真实执行(承包商的路面报价是90元/M2,标底100元/M2,故让利10%)。
如果合同单价是一种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30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以低于标底20%的水平结算,而承包商在投标时并未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820万元,其结算总价已大大高于预算(标底)总价(452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原合同路面(4cm)的降价和不平衡报价因素使得其单价偏低的现象被新确定的单价完全消除,而挖方和填方报价偏高的现象仍在继续执行价。
变更工程造价分析表
工程细单位数量(万)标底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
挖方31008.58508.080010.01000
填方M31005.55505.05007.0700
路面(4cm)M226100.0260090.0234080.02080
合计400036403780
变更路面(5cm)M2261203120112.52925100.02600以第一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39654300
变更路面(5cm)M226120312012031201203120以第二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44204820
变更路面(5cm)M226120312011429641042704以加权定价法定价时
452042644404
3、加权定价法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合理的定价方法是在考虑路面(5cm)的单价时,在保持原有报价不受实质影响的前提下,对新增工程部分按概预算方法定价以此加权确定路面的单价。就上例而言,其合理的单价应为80+120/5=104(元/M2)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未考虑规模效益对成本和价格的影响。
4、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上述方法中第二种方法适用于新增工程的定价,而第三种方法适用于原有合同工程作设计修改(尺寸修改)时的定价。在造价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会比上述示例要复杂得多,但不管如何复杂,价格公平是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4工程总价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变更为承包商摆脱合同价偏低困境,扩大自身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为监理工程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监理工程师要搞好工程变更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首先应具备丰富的经济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其次,在进行造价管理之前,应对承包商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并且加强单价分析,对因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单价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细目及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更应加强跟踪和控制。以下是一些在造价管理中应加强控制的工程变更:
(1)工程规模扩大的工程变更;
(2)单价偏高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增大的工程变更;
(3)单价偏低(亏损价)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减小的工程变更。
在变更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除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定价及单价合理性分析外,还应加强工程总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注意由此引起的其它索赔和反索赔的可能性,并保证工程总造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FIDIC条款52.3款规定,如果在工程交工结算时,由于工程变更以及工程量的估计误差使得工程结算款额的增加或减少合计起来超过“有效合同价”(有效合同价是指合同总价中剔除计日工和暂定金额报价)的15%,则对超出部分给总价公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调整。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对工程总价的公平性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有力规定。如何准确地执行这一规定则是在实践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关键是监理工程师首先应通过造价分析确定合理的总造价,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再对超过15%的部分按造价公平原则予以调整。
现仍以前面的示例为基础进行说明。设该项目在实施中除路面(4cm)变更为5cm外,其工程量清单中的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有估计误差(或变更),其实测数量均为120万M3,而不是100万M3,则此时,如按前述的单价确定原则结算,项目的结算价格分别为4524万元或4744万元(见下表)。
总价合理性分析一览表
工程细目单位数量(万)实测数量(万)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
挖方M31001208.096010.01200
填方M31001205.06007.0840
路面(5cm)M2262611429641042704采用加权法确定单价
总额45244744
有效合同价36403780
超出比率24%26%
可以看出,不管承包商采用何种报价,其结算款的增加额均将超出有效合同价的15%。其中,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价时,其结算款的增加额更大,说明如按原合同价(或工程变更的单价确定原则确定的单价)结算,其结算价的不合理性加剧,因而有必要对结算总价进一步进行调整。
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时,承包商会从土方的增加中获得规模效益,但本例中承包商报价时已向业主让利(挖方、填方单价均比标底单价低),因此,两者相抵后,其结算款额4524万元仍是相对合理的,即总价可不作调整。.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时,承包商除获得规模效益外,还会从土方的超高报价中获得不合理利润,其结算款额达到4744万元,为有效合同价的26%,超过有效合同价的15%,因此其合同款额有必要调低。如考虑15%内的变化不作调整,而只调整超过15%的部分,且将挖方、填方的价格下调到8元/M3及5元/M3,,则调整后的结算情况是:
挖方:10×100(1十15%)十8×(120-100(1十15%))=1190万元;
填方:7×100(1十15%)十5×(120—100(1十15%))=830万元;
路面:26×104=2704万元;
合计:4724万元。
因此,通过该方法,下调了20万元,总价的不合理性相对受到控制。总价调整问题也是造价管理和控制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取决于监理工程师对合理总造价的正确估计。上述示例中已作了许多简化,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工程量的变化意味着开办费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该例中没考虑。
参考文献
1.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杨子敏,袁剑波,公路工程造价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4.FIDIC,CONDITIONS0FCONTRACTFORWORKSOFCIVILENGINEERINGCONSTRUCTION,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关镇词:工程变更造价管理FIDIC条款
一、工程变更的涵义
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它在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变更令为存在的充要条件。在表现形式上它有以下类型(文1):
(1)因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
(2)因设计变更而使得某些工程被取消;
(3)因设计变更或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
(4)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结、位置、尺寸的改变;
(5)为使工程竣工而必需实施的任何种类的附加工作;
(6)因规范变更而使得工程任何部分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从以上类型可以看出,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范围很广,这些变更均涉及到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的改变、修改或补充,只要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参必须进行工程变更,而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就不能进行工程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工程变更超出上述范围时,随之也超出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力范围,此时的变更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等协商,签署变更协议,之后方可由监理工程师按变更协议执行。另外,为便于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在实践中是有限制的,即通常要求变更后所出现的新的工程类型应是原承包合向中本己存在的工程类型。例如,将当合同中本已存在桥梁工程时,则将高路堤改成高架桥的工程变更才是可以考虑的,反之,这种变更是要限制甚至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变更会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重大质量责任。
因为当原合同中无桥梁工程项目时,意味着招标或资格预审时,并未对承包商的桥梁工程施绩和施工能力进行审查,承包商不一定能胜任桥梁工程的施工。
第二,这种变更会引发大量施工索赔。
因为,在这种变更下意味着承包商要重新更换已进场的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甚至要为此添置新的施工机械设备,承包商的施工队伍调遣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为此增加,索赔因而不可避免。
第三,这种变更会增大工程结算和投资控制的难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中不可能有相应的计价项目和计价依据,变更工程的单价被迫要重新协商,原有的招标成果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工程变更的审查和管理
工程变更是监理工程师的一种权力,但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满足独立、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力。因此,FIDIC条款规定,当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或道德素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或监理模式改变时,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工程师的上述权力进行进一步限制或通过业主的监督和审查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在变更工程的审查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上述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和评审,并贯彻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避免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文2)。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应贯彻合理定价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即变更工程的结算一方面要有合同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公平合理,即客观地反映施工成本以及竞争、供求等因素对价格的,且总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概算或投资估算的范围之内。
三、变更工程的定价方法
3.1合同中有相应计价项目时的变更工程定价
3.1.1定价原则
l、以合同单价为计价依据
根据FIDIC条款第52条的规定,当合同中有相应的计价项目时,原则上应按其相应项目的合同单价作为变更工程的计价依据。此时,可将变更工程分解成若干项与合同规定相对应的计价项目,然后根据其完成的工程量及相应的单价办理变更工程的计量支付。
实践中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的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以及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均可按上述原则来定价。这样能保持合同履行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通过招标而产生的合同价格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双方协商单价时的争议以及对合同正常履行带来的影响,且只要合同单价公平合理,则这一原则也是公平合理的。
但当合同单价不合理时,则按上述原则计价时可能给业主或承包商带来不利影响(单价偏高时对业主不利、单价偏低时对承包商不利)。但只要不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则上述计价原则是仍应坚持的。
造成单价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承包商有意采用不平衡报价,将开工早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开工晚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或者将工程量可能增大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小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等等,详见文3.除此之外,还因为现行的招标文件中各工程细目的工作内容或单价构成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使得承包商无法将某些工作费用准确地进行分摊。例如,路面施工中要进行拌和场地的建设工作,当合同中对该工作的费用分摊方式有明确规定时,承包商在报价时可以明确地按规定分摊,但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则承包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摊方式,他可能将其均摊到路面工程的报价中,也可能将其放入开办项目的报价中等等,由此,也会相应地产生单价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为避免单价不平衡现象,在招标时,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现行招标文件的计量支付规定,对每一个工程细目的单价构成(包括计价内容和费用构成)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在评标时应对承包商的不平衡报价现象进行限制。
2、合同单价的变更原则
当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较大或工作性质有重大改变使得继续沿用原有不合理合同单价计价会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时,原有的合同单价应进行变更。FIDIC条款规定了变更合同单价的双控条件。其表述是:“合同内所含项目的费率或价格不应考虑变动,除非该项目涉及的款额超过合同价格的20%,以及在该项目下实施的实际工程量超出或少于工程量表中规定之工程量的25%以上”(见文1)。
但由于该条件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翻译的原因,因而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以及执行中出现各种不同的做法。如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有的理解为被变更的项目,有的理解为变更后出现的项目(文6)。实际上这些理解均不符合FIDIC条款原文之精神,见文4.在这里,由于讨论的是合同单价,即工程细目的单价,因此,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指的应是工程细目(Item),文5对此作了更清楚地规定。即当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的变化超出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细目的工程量的25%以及该细目的合同金额超出合同总价的2%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按新的合理单价办理结算。新的合理单价的确定原则是:原单价偏高,应相应降低,反之,应予以提高。
3.1.2单价变更方法
变更单价的确定方法是较复杂的,应具体情况具体。以下以一示例予以说明。
某合同中有一“挖方”工程细目,按其工作内容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考虑成本、供求及竞争因素),其合理的价格组成应为:
(1)直接成本:6.5元/M“;
(2)间接成本:1.5元/M3(3)利润:0.5/M3所以其合理的价格应为8.5元/M3.(假定该价格为标底价)。但在报价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报价:
第一种报价:8.5元/M3以上,即报价与标底相当甚至更高。
第二种报价:8.0元/M3,即报价中采取了让利策略,利润为0.第三种报价:6.5元/M3,甚至更低,即在第二种报价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或将管理费分摊到了其它工程细目的报价中,此时的单价为一亏损价。
现假定因工程变更而使得挖方工程量有较大的增加,且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双控”标准。此时单价的变更方法会因以上三种不同的报价方法而不同。
对于第一种报价。由于工程量的增加,承包商增大规模效益,其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均会降低,因此,原有合同单价应予以降低,当单价因不平衡报价而超出8.5元/M3时更应如此。
对于第二种报价。尽管承包商并未承诺对变更工程继续向业主让利,但由于规模效益的增加会使得承包商获利,因此其单价可维持不变。
对于第三种报价。由于其单价为一亏损价,因此继续使用原单价对超出“双控”的工程量计价是不公平的,此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宜采用8.5元/M3或8.0元/M3的价格来计价。
3.2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变更工程定价
3.2.1定价原则
l、以计日工为依据定价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变更工作。此时可将这些小型变更工作进行分解,并分别估算出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指示,最后按计日工形式并根据工程量清单中计日工的有关单价计价。对大型变更工作而言,这种计价方式是不适用的。因为一方面他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发生的计日工数量的准确确定会有一定难度。
2、协商确定新的单价这是合同中无相应计价依据时的常见做法,协商确定单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合同单价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法,另一种是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方法。
3.2.2定价方法。
1、以合同单价为基础定价
例:设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为厚4cm,其单价为80元/M3.现进行设计变更为厚5cm.则按上述原则可求出变更后路面的单价为:
5/4×80=100(元/M3)
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且有合同依据。但如果原单价偏低,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低,反之,原单价偏高,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高。所以其确定的单价只有在原单价是合理的情况下才会相对合理,当原单价不合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对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定价是不合理的。
2、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定价
仍以上例说明之。先确定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资源价格的预算,之后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编制办法,确定其预算单价。该方法的优点是有依据,产生的价格相对合理,能真实的反映完成该变更工程的成本和利润。其缺点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会有不同的单价,另外该方法无法反映竞争的作用以及原有招标成果的作用,特别是当承包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会加剧总造价的不合理性。例如:假定本项变更发生后沥青路面(5cm)的预算单价为120元/M2即比前述方法确定的单价(100元/M2)高出20元/M2,它表明原合同中沥青路面(4cm)的单价80/M2偏低。其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承包商的报价普遍较低(即合同总价也偏低),也有可能是承包商在该单价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即合同总价不低,但单价偏低)。
对于前一种情况,采用预算单价后会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合同的结算价回复到预算价。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仅不能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发挥作用,反而提高了合同的结算价格,使合同的算价超过预算总价。下面以示例说明。
设某项目有挖方、填方以及路面三项工程,其工程量和标底价格如下表。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或不平衡报价时,其报价结果有所不同(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是基于路基工程开工早,适当报高有利于资金周转及提前受益)。
现假定路面在施工中由4cm变更为5cm;则采用不同的定价时会有不同的结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未采用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定价时其结算总价为3965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向业主让利(10%),而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并末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420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由于采用路面的预算单价作结算价,使得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作出的让利l0%的承诺没有真实执行(承包商的路面报价是90元/M2,标底100元/M2,故让利10%)。
如果合同单价是一种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30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以低于标底20%的水平结算,而承包商在投标时并未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820万元,其结算总价已大大高于预算(标底)总价(452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原合同路面(4cm)的降价和不平衡报价因素使得其单价偏低的现象被新确定的单价完全消除,而挖方和填方报价偏高的现象仍在继续执行价。
变更工程造价表
工程细单位数量
(万)标底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
挖方31008.58508.080010.01000
填方M31005.55505.05007.0700
路面(4cm)M226100.0260090.0234080.02080
合计40003640378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12.52925100.02600以第一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3965430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2031201203120以第二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4420482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1429641042704以加权定价法定价时
452042644404
3、加权定价法
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合理的定价方法是在考虑路面(5cm)的单价时,在保持原有报价不受实质的前提下,对新增工程部分按概预算方法定价以此加权确定路面的单价。就上例而言,其合理的单价应为:
80+120/5=104(元/M2)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未考虑规模效益对成本和价格的影响。
4、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上述方法中第二种方法适用于新增工程的定价,而第三种方法适用于原有合同工程作设计修改(尺寸修改)时的定价。在造价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会比上述示例要复杂得多,但不管如何复杂,价格公平是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工程总价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变更为承包商摆脱合同价偏低困境,扩大自身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为监理工程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监理工程师要搞好工程变更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首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其次,在进行造价管理之前,应对承包商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并且加强单价分析,对因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单价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细目及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更应加强跟踪和控制。以下是一些在造价管理中应加强控制的工程变更:
(1)工程规模扩大的工程变更:“
(2)单价偏高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增大的工程变更;
(3)单价偏低(亏损价)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减小的工程变更。
在变更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除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定价及单价合理性分析外,还应加强工程总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注意由此引起的其它索赔和反索赔的可能性,并保证工程总造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FIDIC条款52.3款规定,如果在工程交工结算时,由于工程变更以及工程量的估计误差使得工程结算款额的增加或减少合计起来超过“有效合同价”(有效合同价是指合同总价中剔除计日工和暂定金额报价)的15%,则对超出部分给总价公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调整。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对工程总价的公平性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有力规定。如何准确地执行这一规定则是在实践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关键是监理工程师首先应通过造价分析确定合理的总造价,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再对超过15%的部分按造价公平原则予以调整。
现仍以前面的示例为基础进行说明。设该项目在实施中除路面(4cm)变更为5cm外,其工程量清单中的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有估计误差(或变更),其实测数量均为120万M3,而不是100万M3,则此时,如按前述的单价确定原则结算,项目的结算价格分别为4524万元或4744万元(见下表)。
总价合理性分析一览表
工程细目单位数量
(万)实测数量(万)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
(万元)单价金额
(万元)
挖方M31001208.096010.01200
填方M31001205.06007.0840
路面(5cm)M2262611429641042704采用加权法确定单价
总额45244744
有效合同价36403780
超出比率24%26%
可以看出,不管承包商采用何种报价,其结算款的增加额均将超出有效合同价的15%。其中,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价时,其结算款的增加额更大,说明如按原合同价(或工程变更的单价确定原则确定的单价)结算,其结算价的不合理性加剧,因而有必要对结算总价进一步进行调整。
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时,承包商会从土方的增加中获得规模效益,但本例中承包商报价时已向业主让利(挖方、填方单价均比标底单价低),因此,两者相抵后,其结算款额4524万元仍是相对合理的,即总价可不作调整。
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时,承包商除获得规模效益外,还会从土方的超高报价中获得不合理利润,其结算款额达到4744万元,为有效合同价的26%,超过有效合同价的15%,因此其合同款额有必要调低。如考虑15%内的变化不作调整,而只调整超过15%的部分,且将挖方、填方的价格下调到8元/M3及5元/M3,,则调整后的结算情况是:
挖方:10×100(1十15%)十8×(120-100(1十15%))=1190万元;
填方:7×100(1十15%)十5×(120—100(1十15%))=830万元;
路面:26×104=2704万元;
合计:4724万元。
因此,通过该方法,下调了20万元,总价的不合理性相对受到控制。总价调整问题也是造价管理和控制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取决于监理工程师对合理总造价的正确估计。上述示例中已作了许多简化,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工程量的变化意味着开办费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该例中没考虑。
1.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指南,航空出版社,1988
2.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杨子敏,袁剑波,公路工程造价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4.FIDIC,CONDITIONS0FCONTRACTFORWORKSOFCIVILENGINEERINGCONSTRUCTION,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1.1快速施工的定义
快速施工是指施工系统处在特定时间、特定工程和特定环境层次上的快速施工,这个层次施工系统的特点是:
(1)系统的资源受到一定制约,如往往存在一定的投资制约,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制约。(2)系统中的对象和构成明确。(3)与硬技术相比,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处于特定时期的施工系统,其技术水平在设计后就已经基本确定且已蕴含在施工对象、施工设备、资源当中,大部分硬技术已经在设计中得到体现,例如坝型、主要施工设备的选择等。而软技术主要关系到管理技术、经验、管理模式等,它们对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层次上,快速施工主要通过对软技术的管理来实现。
1.2快速施工的评价
(1)宏观比较评价。选择同一地域、环境、规模相似的工程,同时参照工程的建筑物的型式、工程量、施工设备配置等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宏观评价技术进步和设备水平提高对施工速度带来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同等规模的类似工程进行比较,主要用来衡量地区差别、体制差别、技术差别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宏观比较评价的方法需建立在大量的统计调查资料基础上,对行业水平的整体发展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间接评价。用施工过程中现实资金流与计划资金流相比较,可以间接推断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资金流的变化趋势与施工速度的变化趋势通常是相似的。施工过程中物流的变化也可反映施工速度的变化。用工程完工后工期与投资比值对照合同工期与投资的比值,可以间接评价实际工程进度相对合同计划进度的变化情况。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实际进度较合同进度是加速的,反之则是减速的。这种方法只能做事后评价,用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总之,影响施工进度复杂而多变的因素决定了给出快速施工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是难于实现的,而且也不是一定必要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加以判断分析,对加强管理、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2水利工程快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快速施工是通过施工系统协调运转而达到的,因此,影响施工系统的主客观因素、约束条件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投资等,都是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前提条件
一般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是工程管理的控制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快速施工的前提条件是:
(1)保证工程的标准和质量。(2)保证工程安全。(3)保证投资的限额。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必须达到和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如工程等级、规范要求、技术要求等。第二个前提条件意谓快速施工要满足工程本体的安全,并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第三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所增加的投入限制在不能突破工程概算、预算的范围内。
2.2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冲突
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与施工对象相互作用也需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施工人员、设备的工作空间,这个空间称为工艺空间。因为施工主体要完成施工对象全部实物的施工,所以工艺空间包含了实物空间。在工艺空间中,存在两类特殊的空间,一类称为危险空间,如施工电源附近,爆破飞碴范围等。另一类称为保护空间,如浇筑不久的混凝土面,施工设备本身占据的空间等。在危险空间和保护空间这两类空间中是无法进行施工作业的。随着施工的进程,各类空间在不断转换,如建筑物升高而使工艺空间变小,混凝土浇筑面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由保护空间转变为工艺空间等。因此施工空间实际上是基于时间的,是四维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各类空间在时间维上不断地转换,两个建筑物或两道工序之间的工艺空间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转化过程中它们之间必然发生一些交叉和重叠,这种现象就称为空间冲突。显然,空间冲突的存在制约着施工速度。
实际上,加上时间的因素,有些空间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如在同一个工作面,混凝土浇筑必须在建基面开挖完成后方可施工,而金属结构安装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作业等。这一类必然的冲突决定了施工中的串行工序,即决定了必需的施工时间。只有在不发生空间冲突,或空间冲突的影响可以控制的情况下,才能够安排各种工序的并行作业。因此,为加快施工速度,处理空间冲突的原则可归纳如下:
(1)尽可能压缩各道工序工艺空间的尺度和占用时间。(2)尽可能压缩串行工序的施工时间。(3)缩短串行工序的衔接时间。(4)在不发生空间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并行工序。(5)优先安排发生空间冲突工序的施工,以尽快解除空间冲突。(6)只有在工艺空间有充足裕量的情况下,增加施工资源才是可能的。
在施工系统中,实物空间、工艺空间、危险空间和保护空间都是有形地、可度量地存在着,因此可将这些空间统称为具体空间。施工系统中的硬技术,如确定的建筑物体型、技术标准等,蕴含在具体空间中。与具体空间相对应,施工系统中还存在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以信息的传递终点为边界,可称为虚拟空间。工程
管理决策、设计优化、工艺改进等软技术则存在于虚拟空间。在施工系统中,具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也可以认为施工进程就是具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
2.3快速施工的时间性
根据快速施工的概念,其核心是“快速”,保证“快速”是施工中的主线。因此,可将快速施工时间性原则归纳如下:
(1)满足施工系统中构成明确的施工资源、对象和环境在系统处于理想的协调状态下所必需的施工时间。这个时间通常可根据图纸给定的建筑物尺寸、工程量、地质条件和施工机械的最大生产能力计算求得,可看作极限最短施工时间。(2)满足施工系统中空间冲突所必需的串行工序施工时间。这类串行工序即为关键线路。(3)消除和减少施工系统软技术中不必要的时间和重复时间。如及时决策、缩短信息传递和处理时间、减少返工等。(4)争取潜在的时间。施工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既定的,但施工设备是由人工操作的,而且施工中也有很多手工作业的工序,如钢筋绑扎、立模等,所以应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而提高施工速度。在满足空间冲突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增加施工资源争取潜在时间,如并行作业、工艺打包等。(5)适当考虑工程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时间,如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变化等。
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就是由上述时间叠加而成,当施工系统满足了上述时间性原则,我们就可以认为达到了快速施工。
2.4施工风险
一旦施工中发生风险事件,对施工速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施工风险是因为施工系统中的施工主体、施工对象和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比较而言,施工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且大多难以预见、人力不可控制,如地质条件与勘探资料出入较大导致设计变更的情况。施工主体中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如多目标决策的不确定性,施工人员、设备生产效率的不确定性,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等,但这类风险大都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施工对象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设计方案变更,技术标准改变等,这类风险也具有较大的可控制性。
按照施工风险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逐级分类,第一类的风险是安全风险或事故风险,因为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如隧洞塌方、边坡失稳、超标洪水等,通常会造成工程进度的完全停顿或施工效率急剧下降,这类风险一般与施工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第二类的风险是质量风险,如果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就会因返工处理而影响施工进度。第三类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如不恰当的施工方法导致施工中发生前两类风险。第四类风险是管理风险,如决策失误或不及时造成工期延误等。后三类风险一般都与施工主体和施工对象有关。减少施工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是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速度的关键。根据以上分析可将快速施工的风险管理要点归纳如下:
(1)重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气象预测分析工作,以尽可能减少施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杜绝和防范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3)规范施工组织管理程序,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使工程管理有序地进行,以减少施工主体中人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强设备管理,以减少物的不确定性因素。(4)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以免打乱正常的施工秩序。(5)特别加强开挖施工阶段的风险预控措施。很多工程实例证明,开挖过程中的地质风险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风险,对施工进度负面影响极大。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招投标机制的健全,同世界建筑业一样,对提高建设速度的呼声愈来愈高,而且近年开工或设计中的工程工期一再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快速施工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工程测量对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它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失误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对工程测量的重视,充分认识工程测量对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以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1)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工程测量对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工程进行总体的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图纸。
在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分析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种客观因素,同时对工程的大小、方位等进行测量,尽量做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在设计中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通病,杜绝安全隐患。工程测量作为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所应用的基础技术之一,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测量对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工程施工阶段有很多环节是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测量并校对进行的,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有效性。笔者对一些需要严格进行工程测量的环节进行分析,以期从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性上,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①工程平面、高度控制桩位。任何工程施工都需要有一个符合标准的平面与高度,施工人员必须对工程平面与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出现桩位偏差超出规范要求的情况,一旦误差过大,将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修正,很可能会出现工程检验不过关、工程返工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同时也会造成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损失。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人员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对工程平面、高度控制桩位进行严格的放线测量,保证桩位设置的精度与规范性,同时对工程其他基础施工进行测量,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②工程垂直控制放线测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是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离不开工程测量技术的帮助。工程测量不仅要对建筑工程整体的垂直度进行放线测量,同时还要对每一个楼层的垂直度进行放线测量。工程测量人员所测量的垂直度数据是施工人员施工的重要依据,精准的数据信息是保证建筑工程垂直度的关键,它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垂直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③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测量对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工程竣工之后并不会马上投入使用,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对工程进行最后的验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其中工程测量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工程测量人员将对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工程点进行详细的测量,尤其是一些易于变形的地方,更会提高重视,以专业的态度与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从而参照国家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打分,同时也为工程后期的修正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对工程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测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提高工程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工程测量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因此,必须做好工程测量人员的培训工作。这不仅需要测量人员的专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对其法律素质与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以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作。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等进行管理,同时还应该对工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定期进行维修与养护,以保证工程测量仪器使用的有效性,进而为提高工程测量精确性与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提高认识,严格管理工程测量程序。工程施工阶段需要提高对工程测量的认识,并加强对工程测量程序的管理,规范工程测量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放线测量,以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工程测量道路建设测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的GPS+RTK结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在进行道路测量方面,采用GPS+RTK主要是在进行次数字地面模型数据采集,以及加密控制点中等等几个需要测量方面中应用此项技术,在道路建设测量过程中,道路线路放线的工作可以说,测量工作中的重点,如果测量不够准确的化,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测量中,首先采用GPS模式来对其测量方位进行定位,之后进行放样,最后在将放样的数据传输到电子手册中,这样经过分析就会得出施工测设放样点的相关的文件和数据信息,之后相关的施工以及测量人员只要通过的相应的数据值和文件信息,就可以简单而又轻松的完成现场的道路测量的放样工作(如图1)。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和资源,还可以为道路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GPS+RTK二者相融合,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GPS+RTK二者互相融合,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中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问题,以免由于不了解情况,发生不科学准确的测量现象发生,给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GPS和RTK技术一般都是通过计算机形式和手段,来其需要测量的对象,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为此,在工程测量工作中,一定要尽量的避免和杜绝其不好的情况发生,为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性保障的作用,下面我们简单的列举出在二者互相融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需要测量区域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其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在测量的范围中,不要具有大范围的水源和信号塔,以及高大的建筑物,如果这些外在因素,范围过大,就会严重影响的GPS的系统定位的信号,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电磁干扰,对测量的结果会发生影响。
2在进行工程测量过程中,一定不要将电台、收音机等信号源太强的装置,放在GPS测量系统的旁边,如果GPS和其他装置太过于接近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的GPS测量的质量,因为如果一旦在进行测量过程中,二者太过于接近的话,就会产生两种信号源互相干扰的情况发生在,对策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电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涡流的情况,这样就会对磁场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其GPS的信号质量。
3GPS信号资源锁一定要经过初始化的设置和处理,在进行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静止的观测几分钟,待重新锁定卫星信号之后,在开始进行测量工作的运行,这样就会提高其碎步点的观测效果和作用。
GPS+RTK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
GPS+RTK技术的融合,在进行测量工作中,可以称之为完美,其益处甚多,缺点很少,下面我们就通过简单的分析和阐述,来对其优点和使用过程中的优势进行的讨论。
1GPS+RTK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其定位的精度非常的高,产生的误差非常的小,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的就是,只要信号资源好,在有效的测量距离范围中,进行测量,可以满足定位精度误差不累积的条件,其设备与其他设备不同,不存在每个点定位精度,然后进行总体去平均差的情况发生。
2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测站之间是不需要进行通视的,GPS+RTK进行测量主要就是接受卫星信号,所以只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卫星的定位和测量,根本是不需要进行测站之间的通视的。
各大城市10kv配网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各种施工技术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存在的各种施工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不但会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同时还会对投入使用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影响,与供电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确保10kv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电网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必须要对现存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2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问题
2.1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
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是在实际施工需求上来进行,最大程度的将设计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案并不能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完全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但因为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方案与实际不符,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气候等不可控制因素对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又或者因为前期工程勘测工作不到位,致使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线路与实际线路规划不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也不可随意进行变更,否则很可能一个环节的变更就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变更,最终影响整个配网建设质量。另外,10kv配网建设路线比较长,在施工时往往是不同施工队负责不同路段,这样就会存在一定衔接问题,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外力因素影响严重
10kv配网逐渐成为城市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地形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很多城市在10kv配网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供电所能力有限,致使配电接线没有规律,线路连接混乱,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比较低。再加上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自然环境恶劣,导致一些新建设时间不久的工程项目也发生运行事故,降低供电质量。另外,我国10kv配网传统供电方式为单端接线,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受外界影响比较大。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以环网取代单端接线,但是部分地区仍是选用单端接线或者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2.3施工技术处理不当
10kv配网线缆在被击穿后,并不能自主进行修复,这时如果不及时切断故障线路,将会因为电弧热量而烧坏线路绝缘,进而会出现跳闸以及相间短路等情况,致使整个电网运行受到影响。就我国10kv配网建设现状来看,如果单相接地出现故障,会造成不接地系统转变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网出现接地故障不但会产生大量的接地电流,而且还会形成极大的过电压,将会威胁到电缆、变压器以及开关柜绝缘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如产生故障的路段再次接地就会瞬间产生大量的接地电流,进而会出现短路状况,一旦发生相间短路情况,将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3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3.1确保施工方案与实际相符
施工规划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其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10kv配网工程的设计规划方案必须要能满足按线、按位施工要求,结合工程实地勘测结果,对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时进行修改。例如,对于10kv配网的架空设计,必须要以城市架空走廊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了解当地管线敷设情况,以此来作为确定架空走廊设置的基础,确保其设计能够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对于10kv配网工程的单项涉及必须要严格执行外网规划设计要求,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及时全面的与施工单位以及委托单位沟通,对于存在分歧的地方要及时解决,确定出统一有效的设计方案,更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对于规划设计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调整解决,降低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
3.2降低外力因素影响
为减少外力因素对10kv配网建设造成的影响,在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实地勘测工作,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地质环境以及气候等,以此作为施工方案设计的依据。另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供电所需求,以求能够在设计方案上充分体现出来。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详细了解每个路线的功能,将电网施工对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对于10kv配网施工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质量与成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降低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3妥当处理施工技术
3.3.1严格遵循施工技术原则
在项目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线路所经过的城市与乡村地形进行详细的勘测,从中选取合适的道路作为依托,架空走廊一般都需要选择设置在主干道上。对于新建成的10kv配网工程应主要采取环网供电方式,并且对每段线路都设置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如果工程选用环网供电模式,则需要多个变电所或者同变电所不同母线为电源点,相邻变电站10kv配网主干线使用单环形网络,这样如果电网中出现运行故障,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事发点,有效缩短工程检修所花费的时间。另外,为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重要的用户应选用双电源,尤其是设置应急电源,如独立于电网之外的发电机组、干电池以及蓄电池等。
3.3.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以增强电网抗雷击能力为例,雷击是10kv配网建设与运行中影响最严重的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此方面因素的管理,针对雷击灾害发生的成因进行研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例如在雷击频繁发生的地区,可以安装避雷器减低雷击灾害发生的频率。其中对于避雷器的选择,必须要以满足电路稳定运行为基础,例如针式瓷横担避雷器机械性能比较差,并不适合用于大档距、大导线线路。
4结束语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问题分析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3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4总结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会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导致大量的森林、湿地被毁,沙尘暴、泥石流开始横行。煤、石油等燃料的大量使用,致使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雾霾的困扰。因此,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被纳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考虑的内容。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设施日渐露出弊端,尤其是在对周边环境影响方面。所以,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尽早减小负面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污染问题、资源问题和安全问题。
2.1污染问题
污染问题体现在:污染物的排放、水质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1.1污染物的排放
污染物的排放与工业的发展成正相关。以往,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发电形式,大量烧煤导致氮的氧化物、硫化物、二氧化碳等多种有毒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一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像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人们难得见一次蓝天白云。这样的生活环境,已经远远背离了当初“发展经济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的初衷。近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工厂对“污染物”的处理情况,但是很多工厂为了贪图小利,污染物没有处理达标就偷偷排放,害人害己。
2.1.2水质下降
水质下降是目前环境污染中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少的可怜。再加上近年来水土流失、水污染加重、人们的浪费,致使目前很多地区“缺水”。很多60后的人总是在感叹,自己小的时候可以在小河里游泳,现在呢,小河没了,就算有,也成了“泥汤”了。水质得不断下降,也为自来水的净化增加了难度。如何降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如何让百姓喝上“干净的水”,是目前水利事业的关注重点。
2.1.3生物多样性减少
因为环境的变化,许多生物开始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主要是陆地上的森林植被和水中的游鱼。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扩大,很多绿地被推平;因为水体污染,不少鱼类在水中死亡,而鱼类死亡后的尸体导致水体继续恶化,如此的恶性循环危害十分严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提高,环境恶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如今已经深受环境污染的危害了,很多珍贵的物种日益灭亡消失,越来越多的动物失去了它们栖息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象愈加严重。
2.2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包括:能源动力和土地征用。
2.2.1能源动力
能原动力问题主要存在于“发电”方面。目前,我国大力提倡水利发电,正在逐步推进核电。但在许多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仍以“煤”为主要能源。煤的大量燃烧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开发新能源,使用清能源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能源动力异常重要。新型动力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等。这就需要我国加快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尽快地将我国工业发展的能源动力转型为清洁能源。
2.2.2土地征用
水利水电的建设一般都是大型的工程,也就是说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征用百姓的土地或是砍伐森林、推平稻田。因此,如何处理好水利水电工程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是各水利水电单位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在申请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到这块地适不适合做工程建设。不能因为某块地皮便宜就不顾其他因素买来就开始工程建设。近年来,因为森林、绿地、湿地等大量减少,“温室效应”的情况越来越来严重。所以,在土地使用的问题上,不容小觑。
2.3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包括:饮水安全、用电安全和水库的建造。
2.3.1饮水安全
自来水供应系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大重点项目。近年来,经常会出现化工厂泄露有毒化学物质,导致一个地区的群众恐慌,去“抢水”的新闻。自来水系统应加强对水源的检测,一旦检测危险物质要立即处理。另外,一些不正规的小工厂、小作坊将未处理过的工业废物排入江河中,导致自来水处理的过程难度加大。因此,目前应该加大对自来水安全的管控,从水源一直到百姓家的自来水管,这一系列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一定要保证群众的饮水安全。
2.3.2用电安全
电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对电网的保障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程。用电安全,不仅仅是百姓们在使用时的安全,更包括电力工人们在整修电路时的工作安全。2008年南方大冰雪,就有工作人员在处理电线上的冰雪时触电而亡。因此,在电力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这关乎到自身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电”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保障。因此,每当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时,人们的生活都因此而停转了。保障百姓的用电安全,就要加大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2.3.3水库的建造
水库在一个地区“防洪抗旱”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水库的建造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水库的安全、实用关乎到一个地区群众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在洪水来临时,水库若不结实,不能蓄水,后果是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在山区,水库的建造一定要经过周密的测算,保证水库的建筑地基稳定。而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库的更重要作用是保证群众的日常用水。所以,一定要注意水库中蓄水的安全。
3改善措施
改善措施包括:改进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人为进行水质改善和植树造林、投放鱼苗。
3.1改进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效、低消耗的工业设备不断地被研发出来。因此,各工厂要抓紧时间将生产设备更新换代。老旧的、高耗能的生产设备要尽快淘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一些补贴,并要有专门的部门来监督、管理工业生产的设备。同时,要加大对工厂管理者的教育,强调“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环境质量的改善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污染物的生成以及排放即可缓解目前环境恶化的形式。当前,“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同样强调绿色。
3.2人为进行水质改善
目前,水资源被大量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加强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处理、补救的力度,还百姓干净美丽的水域风景。水利水电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士,对污染水域进行补救性处理。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可以选择对某一水域进行一定时间的封闭,投放一些无毒的药品将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降解。另外,像“水华”等要及时清除,水中的垃圾要打捞干净。水质改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理水污染。
3.3植树造林、投放鱼苗
环境改善要从陆上、水中两方面同时进行。水电站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工业、农业的发展也使得林地的面积递减。绿色植被对空气净化,土壤固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的环境现状,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附近,要大量进行绿地建设,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量的氧气制造者。另外,关于水中生物方面,要在整治过的水域中投放鱼苗,或野生,或人工养殖,让水域更富有生机。单一的生物种类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极易发生灾难性的毁坏。
4利用建筑学原理,将水利水电工程改造景观
水利水电工程虽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根据建筑学原理,设计者们可以将这些设施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让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具有观赏性。像古时的都江堰,如今的三峡大坝都是成功的案例。设计者在保证这些设施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将水利水电工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安保工作,设施附近一定不能让有人靠近,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转。另外,在游人参观的过程中,可以为游人介绍我国能源的紧张形式以及使用清净能源对环境修复的重要作用。
5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土地,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即合理地制定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节奏。所谓合理,即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节奏,并能满足百姓的用水用电需求。水利水电工程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环境状况,像污染严重的地区短期内就不适合再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分配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重点,大型工程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征地方面,政府要充分考虑百姓们的意见,在拆迁补助方面要合理。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同样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以环境恶化为发展的代价。
6总结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2.9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2.10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2.11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3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3.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3.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3.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3.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环境评价方法;生态效益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除了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的水利工程项目同样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的长远利益,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共识,怎样能准确的衡量这一影响,成为了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三、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四、总结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必然要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使其变成良性。这个过程往往要带来一些问题,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一些成本,但只要我们作出科学的评估、科学设计和施工完全可以把这个成本压缩到最小,趋利避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观念上要更新,认识上要提高,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郭宗楼.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
2黄贤全.区域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
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二次经营工作,首先就要学习了解二次经营知识,不断增强二次经营的意识。
①由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规定:发包人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各项义务或发生错误以及应由发包人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况,造成工期延误和(或)承包人不能及时得到合同价款及承包人的其他经济损失,承包人可按规定程序向发包人索赔。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简要理解为:只要不是施工单位应承担的合同风险或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就有权要求业主给予补偿。施工索赔属于正确履行合同的正当权利要求,是施工单位在履行合同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合理收入的一种经济补偿。施工单位可以大胆进行索赔。
②二次经营的一大特点是:对于二次经营事件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只有“索”,建设单位才会“赔”,不“索”则不“赔”,二次经营完全在施工单位自己。因此,施工单位要积极主动进行二次经营。
③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二次经营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它是施工单位挽回非自身原因造成施工损失的重要手段。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正常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同时,必须重视做好施工二次经营工作,挽回不应有的施工损失,以实现工程项目利润的最大化。
2熟读合同条款,掌握二次经营依据
施工合同文件是施工二次经营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提出施工二次经营的主要依据是施工合同文件中的相关条款,依据是否合理充分,是二次经营能否成立的首要关键。比如某事件造成的施工损失在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已明确是施工方应承担的风险,提出的二次经营是不能成立的。可以说整个二次经营处理的过程就是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熟读合同,透彻理解可能产生二次经营的有关条款及含意。对此,可从以下两步来实施。
①在工程中标商签施工合同过程中,经营开发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合同进行评审,特别是对可能产生二次经营的有关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要对业主方明显把重大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的合同条件,以及业主开脱责任的条款特别注意,如:在一些地方工程的施工合同中,没有列二次经营条款;合同条件中写入了无延误补偿,拖期付款无时限,无利息等。对于这些,在合同商签时,向发包方提出修改的要求,对达成修改的协议应以“纪要”的形式写出,作为该合同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为可能发生的施工二次经营提供依据。
②在施工合同签订完,工程项目部进驻工地后,项目经理要组织参建的技术、管理骨干认真推敲合同的内容,必要时可邀请参加合同谈判签订的人员共同研讨。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合同的二次经营条款列出重点要关注的二次经营项目和内容。例如,工程施工中主要关注不可抗力和地质条件变化等可能造成施工损失。当二次经营事件发生时,在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中,能根据施工合同为二次经营寻找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使二次经营容易成功。
3收集原始资料,充实二次经营证据
二次经营证据直接关系到二次经营的成败,二次经营的证据是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或对施工活动的认可,必须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二次经营事件发生时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要建立严格的原始资料收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按二次经营证据的种类进行整理、汇编和归档管理。对于所有的施工二次经营而言,以下原始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①会议记录。直到合同全部履行完毕、所有二次经营项目获得解决为止,全部的工地会议记录都必须保存妥当,比如标前会议纪要、施工进度变更会议纪要、二次经营会议纪要等。
②施工现场记录。主要包括施工日志、工时记录、施工检查记录、设备或材料使用记录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影响工期和有关索赔的事项都必须及时做好记录,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存档,以便查找。
③工程来往信件。如工程师(或业主)的各种工程指令,业主对施工单位问题的书面回答等,这些信函都具有与合同文件同等的效力,是结算和二次经营的依据资料。还要做好工程师的口头指示记录,及时以书面形式让工程师予以承认。同时将这些书面资料要按年月日顺序编号整理存放。
④工程照片和工程声像资料都是反映客观情况的真实写照,需有专人拍摄妥善保存,照片都应标明拍摄的日期,最好购买带有日期的相机。
⑤记录每天的气象报告和实际气候情况,重点关注可能发生二次经营事件的非常气象条件(降水量、气温、河水位等)资料的收集。
⑥工程财务记录。如工人劳动计工卡和工资单,工程开支月报等。在二次经营计价工作中,财务单证十分重要。
⑦所有的合同标书文件、报价资料、合约图纸、修改增加图纸、计划工程进度表、材料设备进场报表及账单等需归类保存入档。
⑧市场信息资料。对于大中型土建工程,一般工期长达数年,对物价变动等报道资料,应系统地收集整理,这对于工程款的调价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对二次经营亦同等重要。如国家对柴油、汽油及其他重点物资的调价、工人工资重大调整等。施工单位只有通过收集大量的基础资料,整理出互为关联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二次经营证据,来证明自己拥有的二次经营权利,才能使二次经营获得成功。
4执行二次经营规定,遵循二次经营程序
二次经营工作要有理(证据),还要有节(程序)。如果不遵循施工合同规定的二次经营程序,二次经营权力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于失去。因此,施工单位在发生二次经营事件时,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循二次经营程序,按照合同规定的二次经营程序和时限及时办理。二次经营的程序和时间要求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定,主要包括:
①二次经营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监理工程师发出二次经营意向通知;
②发出二次经营意向通知后28天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补偿经济损失和(或)延长工期的二次经营报告及有关资料;
③监理工程师在收到乙方送交的二次经营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乙方进一步补充二次经营理由和证据;
④监理工程师在收到乙方送交的二次经营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乙方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二次经营已经认可;
⑤当该二次经营事件持续进行时,乙方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二次经营意向,在二次经营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送交二次经营的有关资料和最终二次经营报告。二次经营答复程序同3、4规定相同。
5编撰二次经营报告,论证二次经营权利
编写完整和具有说服力的二次经营报告,是二次经营工作的关键环节。二次经营报告的重点是充分论证施工单位的二次经营权利,提报可靠的二次经营证据,合理计算二次经营值。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4个部分:
①二次经营事件概述。简明扼要地论述二次经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以及具体的二次经营要求。
②二次经营权利论证。这部分是二次经营报告中心点,应叙述事件客观事实,合理引用合同规定,建立事实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切实有效的证据,说明二次经营的合理合法性,全面地论证二次经营权力。论述中要注意强调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并说明施工单位为减轻二次经营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已采取了能够采取的措施。书写用语应尽量婉转,避免使用强硬、不客气的语言和“可能”“、也许”等猜测性词语。
③二次经营数额计算。这部分具体论证工期和费用补偿的数额。工期补偿计算基本采用网络分析法。施工单位在二次经营中大部分提的是费用补偿,其计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补偿条件和计算基础。计算方法一般是从受事件影响的各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使费及管理费入手,逐项列表计算。计算方法的选择要以对自身有利为前提,也要有个度。否则,二次经营值计算过低,自身实际损失得不到应有补偿,导致亏损或失去获利机会;计算太高,会引起业主反感,增大二次经营难度。二次经营总额中要考虑谈判时的让步值。
④证据资料。它是二次经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论证和计算的需要按顺序并编号作为附件附上。
6讲究策略技巧,确保二次经营成功
①确定二次经营目标。施工单位进行二次经营时,应根据自身受到的实际损失、二次经营事件的类型、实现目标的条件及风险等,来综合确定二次经营的期望目标和最低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使自己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确保二次经营最终达到预期目的。
②努力干好在建工程。经验证明,施工二次经营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要求把工程建设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能按照业主的工程变更指令施工,努力克服因特殊风险或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引起的施工困难,保证施工进度。使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这种情况对二次经营问题的解决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笔者所在单位在长治至安阳高速公路第LJ17合同段施工中,互通区处灰土处理工程费用一直悬而未决。因此工程为根据设计方案变更,致使工程成本增加,业主一直不愿支付这部分费用,当微子桥转体工程圆满完成后,积极与业主沟通,经监理现场签认,沟通设计院,从预算上予以变更增加费用,请求解决灰土处理工程费用,就得到签认,并实现计价136万元。
③先易后难,抓大放小。二次经营事件的解决,其难易程度各不相同,二次经营数额也有大有小。施工单位应着眼于重大二次经营,对于影响不大的二次经营事项,可用于谈判中的技巧和策略,或向业主表示合作的诚意和放弃二次经营的让步。在解决二次经营问题时,应首先解决双方分歧不大的二次经营项目,如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等。对那些争议较大的二次经营项目暂时搁置一边,待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二次经营项目解决后,再讨论遗留问题。
④处理好对外关系。施工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与合同各方利用各种途径,交流信息,加强联系,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施工单位应争取各方面的同情和支持,充分利用他们施加影响,这样会使索赔取得理想的结果。
⑤掌握谈判艺术。在二次经营谈判中,在原则问题上要耐心坚持,想方设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态度要冷静理智,避免与业主发生正面冲突而产生对立情绪。在谈判协商时,做到不急不躁、有进有退;既要考虑我方利益,又要考虑对方接受的可能性。本着团结、协作和互促、互让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谈判气氛,尽量使二次经营友好解决。
7结束语
1.1对营销理解认识不足。在地铁工程项目的营销之中,人们对于营销的认识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认识误区,其中误区之一:推销即是营销。认为变坐商为行商,多吸引货源、抢货源就是开展了营销,而不知推销只是营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地铁工程的招标投标企业所推行的营销,只是实现了营销功能中的交换功能,而没有实现物流功能、便利功能和导向功能。误区之二:营销是为生产服务的手段。而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生产服务的宗旨,也就是说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而不是我们有什么,能够生产什么就向客户提供什么。
1.2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在现在的地铁发展的过程之中,地铁工程的招标投标事业是隶属于中国地铁局的,通过我们对地铁管理部门的职位以及人员分配调查之中发现,在地铁工程的招标投标业的营销管理部门缺少销售管理高层,在营销决策方面以及创新方面缺乏做决定以及制定策略的人才。这对于地铁工程项目的营销工作开展存在了一定的缺陷以及限制。
1.3营销网络不健全。在现在这个社会之中,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在每一个行业的工作之中都渐渐地实现了网络化,尤其是在营销工作方面。但是在地铁工程项目的营销的过程之中,虽然也实现了网络化经营与发展,但是在营销的过程之中网络工作的经营并没有建立健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地铁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之中,地铁部门发现业余以及实现交易大多是通过面对面的了解的,基本上很少是通过网路这个交易平台来招标信息以及投标策划的。
2地铁工程项目营销新途径
2.1建立健全地铁工程项目营销的网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强了,这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地铁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的过程之中,地铁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了解到投标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些招标信息,这样就极大的便利了日常的工作,同时也扩大了信息来源。所以地铁部门应该完善网络系统以及技术,为地铁工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提供交易平台。
2.2招收专业性人才,完善管理层机制。在之前的讨论之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地铁工程项目营销工作缺乏高层管理人员,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聘请一些有专业知识水平的管理型人才或者就是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样就可以在地铁工程项目的营销过程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招标营销策略,为以后的地铁工程项目的营销工作提供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同时对于我国地铁部门的管理机制也有一个完善的作用。
2.3普及营销相关知识,做到真正营销。随着推销工作的普及以及应用使得极大一部分人员错将营销当做推销,这样的错误是一个普遍性的错误,所以,为了推进地铁工程项目营销工作的应用以及推广,我们应该普及营销工作的定义以及性质,让人们了解营销与推销的区别,这样对于以后的地铁工程项目营销会有一个很好的推广作用。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土木工程
1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中锻炼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最后教学环节,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指标[1,2]。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情况,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查阅文献、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工作的通知”[3]中指出:“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增强社会意识、加强科研训练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应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特色[4]。然而,目前众多高校中该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较大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存在问题并做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2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选题与实践脱节
选取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由于很多院校缺少与企业合作,校外实习基地难以结合实际工程,导致在选题过程中出现题目宽泛、针对性缺乏、选题偏离本专业知识或缺乏新意等现象。
2.2缺乏科学创新性
随着本科毕业生与指导教师比例的增加,指导教师名下的毕业生数量增多,以笔者院系为例,每位专业老师所带毕业生数量在7-15个,超过了高校毕业生培养和教学评估规定的5个要求,且教学大纲要求本科毕业以设计为主,科研论文不超过总数的10%。难以制定多元化创新课题,毕业论文基本上以“公式化”设计计算为主,内容较为单调和理论化,缺乏创新性,该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和满足国家对土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2.3学生的重视度不够、论文时间冲突,存在严重抄袭或造假现象
本科毕业论文通常在第八学期开展,而大四是最忙碌的一年,很多学生同时参加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及工作招聘,与论文实验和撰写时间相冲突,使学生无法安心做论文。此外,一些学校流传着“只要找到工作,毕业论文都会通过;只要考研成功,毕业论文等级就是优”的说法,使学生心里轻视毕业论文,答辩前从网上下载往年学位论文、敷衍拼凑了事。
2.4缺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师生比的减少使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无法针对每位学生选题和完成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其次,青年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但缺乏一线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有效传递给学生;再者,在现有教师职称评定中,较注重教师科研成果,使教师重视项目申报和科研而忽视教学;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多应付学校各种形式检查和表格填写,难以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