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命意识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的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才能获得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即创造出生命自身的价值。医学院校要在生命教育中使医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只有多做有益于人民健康和社会进步的事,才会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从而创造生命自身的价值。
2死亡观教育
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1]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医学院校除了要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教育外,还要实施死亡观教育,让医学生正确理解死亡的本质及死亡是一个客观的必然过程,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坦然地面对死亡,[2]从而清醒地认识自我生命的存在,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使个体生命积极健康的存在和发展,提升人生境界,自觉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有限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
3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医学院校的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权是他们的光荣使命。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目标主要有三个:认清生命本质、尊重生命存在、创造生命价值。
3.1认清生命本质
生命是一种复杂的事物,它的本质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生命本质是生命与非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性质,包括人的生命的本质和动植物生命的本质。而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其本质又具有特殊性,故需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剖析,于是就有了对生命本质的狭义理解:生命本质即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与植物和动物等低级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这一属性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生产关系。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对生命这一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仍需对生命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治病救人打好基础。
3.2尊重生命存在
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动物自然本能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基于实践的社会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高于并制约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作为医学生,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视他人及动物、植物的生命。要懂得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3.3创造生命价值
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3]生命价值即生命具有的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具有效用的属性,[4]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是价值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当个人作为价值的客体时,其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构成了人的社会价值;当个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时,社会和他人应当尊重和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索取,构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在人的生命价值问题上,贡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不可或缺,但贡献是主要的。作为医学生,其生命价值亦包含不可或缺的两方面的内容: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即他们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不能仅仅追求自己的物质享受和快乐,而是为了病人,为了社会,要把救死扶伤作为己任,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4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
医学模式的转变呼唤医学教育的整合。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教育的整合,把生命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维度,使其成为提升医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使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消除病人身体上的疾苦,维护病人的健康权,而且还能对病人进行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4.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
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生命教育,让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救护生命。为此,要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学校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将生命教育作为医学院校通识课程加以开设,加强通识教育,从各方面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例如,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内涵和价值等内容,可以渗透到《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教学之中。再次,各科任教老师在给医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时,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医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4.2将生命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尽管医学院校也非常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社会实践、校园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以党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虽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触及或较少触及到个人生命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亦过于高远,与医学生的生命难以建立起直接联系,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难免会大打折扣,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贴近医学生的生活实际。
4.3探寻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医学院校均遵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实施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学院校所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时也过于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把非心理问题也“心理化”,故不能完全帮助医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困惑。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思想纳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考虑范畴,以生命教育的理论来具体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技术及案例运用到生命教育中,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
4.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采取课堂内教学的方式,那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还需要实践的引导作用。例如:以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采用展板、海报、百人签名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前往污染严重的河道、工厂附近参观、调研,设身处地的感受环保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还可以大力倡导学生发明创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设计一些关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大力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又将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感性认同。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关怀意识;语文教学
生命是万物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生命是及其珍贵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语文教育要联系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他们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的生命关怀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回归教育本质
生命关怀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它是对生命本身的关心以及生命本质的靠近。生命关怀充分地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服务个体生命的成长,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关怀的内容包含很多,不仅有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其中还包括生命伦理、价值、意义、人格发展等。
现在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加之家庭、社会和自身诸多原因的影响,使得许多中小学生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加上许多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校园暴力与校园软暴力的问题,致使许多中小学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下,遇到一点点小问题就选择走极端,放弃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些学生根本不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命关怀意识严重缺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轻生现象迫使我们开始反思: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追求科学化、理性化和标准化,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将知、情、意、信、行统一在一起,而不是只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教育要回归到生命关怀的本质,培养学生生命关怀的意识,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强化教师自身的生命关怀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首先自己就应该具有生命关怀意识,热爱生命、拥抱阳光、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学生。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关怀的课程,其内容生动形象、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个体的独立性,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空间去发挥和想象,激发他们的自主思维,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作为个体存在的真实感。
三、重建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仅仅局限在让学生掌握知识上,提高考试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轻视了学生生命关怀意识的培养。语文的教育价值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上,学生的德智体美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将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感悟人生的真谛;通过对文本中生命价值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结合自身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对生命和生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实现自我价值的转变和升华。
四、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关怀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生命关怀的文章和作品数不胜数,如《热爱生命》是表现人在面对恶劣坏境时的坚强意志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岳阳楼记》表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乐观态度、广阔胸襟和豁达的人生境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作品向我们传达的是生命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种抗争。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这些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凝聚着的作家的生命关怀,懂得生命中的爱与付出、拥有与舍弃,具有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深刻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可贵。
五、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语文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和教师,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交流,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教学时要避免独白式的讲述,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使师生之间平等互助,共同进步。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播生命大道的责任,所以开展生命教育,语文教学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尊重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孕育学生博大的生命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避免青少年在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走向极端,发生悲剧。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健康、向上地面对人生和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与研究,2004(5):35-36.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论文摘要: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包括珍爱自己生命与漠视非己生命的反差、混淆虚拟生命与现实生命的界限以及过分张扬工具理性价值忽视价值理性。优化生命意识教育应以回归生活与德性为起点,着力于90后大学生幸福感受力的培养,改善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的教育生态循环系统。
论文关键词:虚拟生命;幸福感受力;教育生态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便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苏格拉底通过呼吁“认识你自己”将哲学研究的主题从自然回到人自身,这也蕴含着以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则大大发展了“人是目的”的思想,他们把目的王国从哲学理念转回到现实的可能性生活之中。他们要求人不再围着其他东西转,而应围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因此,生命意识教育内含着对每个人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重要纽带。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对90后群体,社会高速发展不断彰显物质财富与技术的力量,生命延展的长度以及拓展的领域可以依赖科学改变,但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却在成功与财富的局限空间里无法突破,由此导致生命意识教育问题演变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焦点。
一、技术与虚拟的共谋: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探析
1.珍爱自己生命与漠视非己生命的反差
马克思曾指出,人追求幸福的行动并不一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控制自然的欲望与能力。“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9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国家技术革新、人与自然关系由征服到和谐转变的历程,社会飞跃式的发展不断印证工具理性的适用而忽视价值理性,由此导致90后大学生强化了自私的个性,习惯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忽视他者,形成道德冷漠与漠视旁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一,为个人小的利益获取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90后大学生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抚养过程中无意识将其置于中心位置使其自我中心主义不断膨胀,部分家庭不惜代价地满足子女需要的教育行为更加剧了其自私的德性。他们融于集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后,作为社会组成成员的部分,从而失去了家庭王子、公主式的备受关注的骄傲。集体与社会中难免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冲突,在此冲突中,部分大学生采用极端的剥夺对方生命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例如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持刀将受伤妇女捅死的理由仅是主观上个人觉得农村妇女太难缠。其二,漠视动物生命与自然界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不断膨胀,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断得到科学飞速发展的支援。这使得90后大学生中存在两种危险的倾向。首先是漠视动物生命,虐待动物。90后大学生由于家庭常有饲养宠物的习惯,部分大学生在校园内也饲养宠物,但目的显然只是为了消解空虚与寂寞,所以出现了高校校园每到毕业的季节,校园遗弃宠物激增的现象。此外,环境责任意识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的淡薄本质上珍爱自我生命漠视非己生命反差的表现。
2.混淆虚拟生命与现实生命的界限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生活的巨变,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即“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90后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而且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民超越了地理、时间、对象等的限制。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生活的圈子,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一方面,网络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另一方面,网络也正在为生命意识教育的社会生态制造一个新的难题,它使个体的发展出现无序状态。
首先,多元异质道德文化对中心——边缘两级框架的瓦解对生命伦理规范的冲击。网络的无中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异质伦理文化,不同时段、不同类群的道德文化都能在网络上共存,这样,大学生就有机会去领略多样的异质的道德文化,并激起他们进行比较与评判。在这个过程中主流的道德语境框架很难控制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反而为受教育者道德价值的无中心化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其次,网络游戏不断升级暴力张扬不仅导致大学生群体网络游戏成瘾的病态,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甚至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来酿成悲剧。过多地迷恋网络游戏给生命意识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淡化责任意识。虚拟世界所为游戏者编制一套可以为所欲为的程序,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游戏的过关可以忽略生命伦理规范。
3.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误区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追求效用为目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目的、意义和价值的合理性。现行的生命价值教育过多的强调工具理性,掩盖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缺失,以及其急功近利的心态。于是个人功能给社会功能让路,社会本位代替了个人本位。由此,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存在以下误区,其一是过多关注生命的索取价值忽视奉献价值、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90后大学生家庭经历了财富趋同到贫富悬殊的变化,加之社会转型期间由于国家政策调控不当所引起的“非常态致富”,在导致物质基础极大差异的同时,所激发的多元意识不断瓦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基础。在这样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与奉献社会相比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其二是过分强调成功标准而忽视善恶标准。90后大学生背负着家长成龙成凤的殷切希望,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革命开始被竞争的丛林法则所裹挟,加之择校、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让孩子成功几乎成了家长唯一的要求,由此忽视了德性的养成与历练,忽视成功的道德方向。 转贴于 二、回归与优化: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1.回归生活与德性:生命意识教育的起点
生命意识教育从目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与幸福能力;就其过程来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虽然不能说生命意识教育偏离了它的轨道,但不能否定的是在今天的生命意识教育中,这种背离生活与漠视德性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生命意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自己的本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正如威廉·格拉斯尔博士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中所描述,在学生心目中,他们在学校所做的事与他们的课外世界完全分离了。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意识教育之初衷是想花上一段时间,让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可贵并自觉升华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识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让大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理解生命的本质,从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只有回归到生活过程中大学生才能从社会整体系统的视角理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从自我感受的视角对事情做出武断的决定。正如刘次林在《幸福教育论》中指出的,一个自杀的大学生如果能体会父母从十月怀胎到含辛茹苦抚养子女到大学阶段的曲折经历,以及该行为带来家庭社会的伤害,他就不会把自己的痛苦看做是越不过的大山。
此外,生命意识教育必须回归到德育为先的轨道上来。当前生命意识教育将生命意识的核心价值张扬为成功与致富,这使得道德修炼的衡量标准显得空洞,放弃自我生命与剥夺他人生命的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其仁爱与爱人之心的缺失正揭示了生命意识教育对道德修养的忽视。
2.幸福感受力的培养:生命意识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幸福虽然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但是它对个体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进步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如果说幸福观教育主要是提升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水平,为培养大学生感受幸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的话,那么,对大学生追求幸福能力的培养更应是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使命。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追求幸福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一种潜能,这样潜能的开发与唤醒必定是需要生命意识教育作用的发挥。
生命意识教育要培养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受力。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激发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然而一些大学生却缺乏幸福的感受,或者说因感受幸福能力的低下而丧失幸福感。就今天的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生活在比父辈优越得多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中,生活几乎能够提供其所需的一切,然而许多大学生不仅不能感受自己所处的幸福情景,有的反而滋生郁闷、沉重与负担感,原因是多方面的,幸福感受力的待提高是其中原因之一。正如赵汀阳深刻的指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敏锐感到幸福之所在,在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感受力可以通过生命意识教育来形成和改善,幸福感与对幸福的感知及感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关联,弗洛姆指出:“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提高相关联;不幸则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现代生活中物质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金钱关系、钱权关系等畸变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当代大学生对真的幸福生活的感知,钝化了大学生的幸福感,这在“生在福中不知福”的90后身上尤为明显。生命意识教育有责任担负起彰显90后大学生幸福生活的重任,使学生形成感受幸福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去追求幸福。
3.优化教育生态:改善生命意识教育的环境
杜威认为,“一个人的活动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有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环境通过个体活动,塑造个体行为、智力和情感倾向。对于生命意识教育而言,它也存在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生命意识教育社会生态环境循环互动可以看做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互动体系。
(1)家庭环境:生命意识教育的细胞。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生命意识教育的结果,不同的家庭环境对生命意识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家庭环境由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和家风构成。优化影响生命意识教育的家庭环境一方面要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不能仅为了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忽视家庭团结和睦,要营造完整友爱的和谐家庭。家庭的分崩离析往往是子女生命意识偏激的源头。此外要维持家庭成员至少一家三口基本的结构,减少长时间的家庭成员的距离隔离。要营造民主平等议事且内含社会道德的家风。
论文关键词:生命 教育 生命性教学
论文摘要:在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往灵魂之路,对生命的异化和漠视使教育迷失了方向,离生命的原点越来越远,一个呼唤教育回归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基于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探索,探讨生命性教育教学的理念、特点,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生命性教学的实践之路。
人是由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所构成的,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为培养社会人而存在。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意识的缺少。
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在认识到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在理论上将生命教育的理解上升到新的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也探索出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下将首先从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并对生命性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系列漠视生命的弊端,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个以人为本,为人自身发展,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教育理论。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也由于中西教育历史上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使整个生命得到全面发展,为生命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西方教育思想奠基。古希腊哲学确立了人的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并使其充分发展。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引发潜能说,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经院教育模式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尊重人的个性,走向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第一次追寻,他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另一个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特性实施教育。自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当下的教育再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关于“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尊重人权到尊重童权的过渡。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马斯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为先导的,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丰满的人性,强调人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人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人本主义体现了教育对完整生命的复归,对个体自由的诉求,对生命的个性呼唤。
2.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更整体偏重人文伦理,就教育而言,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教法制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及西方,在关注个体,关注自由和个性上受到压制。但是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群雄争起的多元文化,影响至今的是儒家和道家文化,儒家思想以孔子为先导,其中,孔子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都是主体教育的成功实践。如果说儒家是通过伦常礼教来规定生命的内涵,那道家就是将人性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他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近代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推翻封建制度,从根本上为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关注自我和生命提供了保证。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有、陶行知等。通过自由个性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格,在教学上尊重思想自由,顺应个性发展,在办学上追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陶行知在留美归国后,借鉴和扬弃其老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教育研究在20年前才开始关注个体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课堂中极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其中,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命题,从生命的动态生成角度,给主体教育作了新的阐释。该文指出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包括:①是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②课堂教学目标上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即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③课堂教学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机械设计,而应具有生成性。
二、生命性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探索
生命性教学是生命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表现形式,其特征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对儿童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1.敬畏生命,让教学体现生命意识。由于生命具有两重性,人是意识动物,为意义而存在,然而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关注首先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学会关怀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生命性教学的目标,基础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生命性教学是知识、智慧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
2.解放儿童,让课堂体现生命关怀。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尊重人的特性,另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儿童的天性是自由活泼的,现在严肃的课堂纪律让生机勃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课上正襟危坐,课下狂乱反叛。犹如弹簧,压得越低,释放后反弹得越高。今天解放儿童的任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吧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其次,课堂规训不应成为阻碍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的障碍,第三,让儿童走出成人世界,活在当下,尊重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不要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3.融入生活,让教学充满生活情境。关注学生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教学,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在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富有韧性的完整生活世界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将死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生活联系的知识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因此创设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4.人文关怀,让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功利性教育的盛行导致教育成果的评价也具有很明显的目的性,“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依旧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体性缺失和情感性缺失等弊端主要的根源。因此,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需明确的是对教师和对学校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的评价,应着重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评价学生时,评价的内容要向着多元化方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中所反映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其他方面潜能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
新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教育从关注社会,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到关注人,作为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从关注知识、能力、情感单一的发展到关注让人的身心完整的发展,不断的实现向生命的回归。生命性教学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将对新课程改革注入一股强心剂,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2.
[4]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77—05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在2001年“生命教育年”后由高中及初中推广到大学的,大陆地区在2003年召开了“预防高校大学生自杀专题会议”,“算是大陆有史以来第一次关注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1]。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2],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本专题论文。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并在最近几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发现,只有8本这方面的专著。另外,还有部分专著是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谈生命教育的,加上这部分,专著的总数也不超过20本。这其中梅萍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4]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像欧巧云[5]、张旭东[6]、吴伟花[7]等人的专著也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有些学者在其著作中也有许多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8]、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9]、何仁富的《生命教育引论》[10]等。
从期刊来看(参见表1和图1),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的搜索,直到2003年才出现了以大学生生命教育或高校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文献。之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文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八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已达950多篇,仅2011年就新增相关文献243篇。在文献数量增长的同时,文献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其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文献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还远落后于普通文献的增长。目前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数只占全部文献总数的11%,所占比例仍旧偏低。
表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统计表
图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增长趋势图
由上可知,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的成果却很丰富。这其中,既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也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原则、内容和体系构建的研究;既有对生命教育实施现状的剖析,也有对实施途径的探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查到的文献中,高锦泉是最早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1]。
赖雪芬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12]。这种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
张国民则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具体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可以界定为“以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帮助与指导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13]。其内涵包括教育的方向性、教育的过程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三方面。
王建林、党刘栓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生命教育的受体,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本性教育,传授生命的本质、特征、属性、发展规律、意义、价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14]。
由上可知,虽然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一般都主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内容及体系构建研究
论文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人为本”教学,是适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改变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本性缺失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四种人本性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起到启示作用。
一、对话式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生成“新主体”——即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话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在文、师、生的对话中,彼此互相融合,互相理解,丰富了语言的感受和表达,提高了人生的境界,最终走向各自主体性价值的实现。在教学设计“对话式阅读”教学与过程,能较好地体现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氛围,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细看现在,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本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②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③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中写的传说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④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
可见,对话式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沉浮,进入作者的世界,体验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与作者进行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
二、体验式语文教学
体验是指由心理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现行课程功能的弊端是:以知识为本,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培养。要改变旧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此列举两种体验式教学的途经:
(一)在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些读书社,经常开展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组织一些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佳作展览、书评、影评、专题讨论研究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开对话,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教材,还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间的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二)在生活中体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课堂,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做到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新产品说明书时用语文;与人相处、日常交谈用语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用语文。实现语文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体验乐趣,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探究式语文教学
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探究。教师也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在创设一定课堂氛围的情境下再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和创新精神都得到开发和发展。
四、个性化语文教学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盲区,注重知识能力,忽视对人的关照,特别是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要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于合作沟通的复合型现代人”,必须实现教材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反映在学科教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特点,又要有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学生作为人的综合素质,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发展能力,传播文化,培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胡中方.生命的对话——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5).
论文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人为本”教学,是适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改变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本性缺失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四种人本性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起到启示作用。
一、对话式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生成“新主体”——即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话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在文、师、生的对话中,彼此互相融合,互相理解,丰富了语言的感受和表达,提高了人生的境界,最终走向各自主体性价值的实现。在教学设计“对话式阅读”教学与过程,能较好地体现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良好的氛围,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细看现在,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本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②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③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中写的传说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④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
可见,对话式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沉浮,进入作者的世界,体验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与作者进行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
二、体验式语文教学
体验是指由心理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现行课程功能的弊端是:以知识为本,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培养。要改变旧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进行体验式教学,在此列举两种体验式教学的途经:
(一)在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些读书社,经常开展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组织一些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佳作展览、书评、影评、专题讨论研究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开对话,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教材,还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间的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二)在生活中体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课堂,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做到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新产品说明书时用语文;与人相处、日常交谈用语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用语文。实现语文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体验乐趣,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探究式语文教学
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探究。教师也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在创设一定课堂氛围的情境下再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和创新精神都得到开发和发展。
四、个性化语文教学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鲜活的生命。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盲区,注重知识能力,忽视对人的关照,特别是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要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于合作沟通的复合型现代人”,必须实现教材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反映在学科教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特点,又要有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学生作为人的综合素质,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发展能力,传播文化,培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胡中方.生命的对话——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5).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教育 研究现状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12-02
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内,无视生命、戕害生命、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不禁发问:大学校园本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是国家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如今为什么会成为埋葬生命的地方呢?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高校教育不能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健康心态,要让大学生拥有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
近些年来,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2003年湖北省专门组织召开了由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可以算是大陆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学生自杀为主题的专项大型会议。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也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的生命教育的起步相较于欧美及港台地区来说是比较晚的,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
从学术理论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发现,有如下专著:如2004年出版的冯建军著写的《生命与教育》、等著写的《生命的律动》、刘济良著写出版的《生命教育论》,2007年出版的顾海良著写的《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2009年出版的梅萍著写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等著作。
从学术期刊来看,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的检索,自2000年至今,以“生命教育”为关键字检索博硕论文共计90000余篇,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博硕论文共计1456篇,其中以“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文章共有765篇,占总数的52.54%。
通过文献资料的汇总,发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研究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元问题”就是生命价值观,所有理论都是基于这一基本问题之上的,所以,对生命价值观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理论界关于生命价值观涵义的定义尚未统一,分别有以下几种:
张文远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提出,生命价值观即人作为生命主体对自己和社会作出影响的一种基本观念,它由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组成,是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梅萍等在《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是凝结了人们以往生活经验和生命实践的亲身感受,也反映了对当前生命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生命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人对生命价值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其支配并调节着人们的生命价值选择和生命价值的实践创造。
(二)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国内,有关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模糊的,没有产生一致的理论认识。但基本都是以“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树立良好生命价值意识、从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为出发点。
任桂平在《守望生命――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中提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基于个人的生命和生活,在遵循生命和生活的规则的基础上,促进个体认识生命、追寻生命意义、实践生命价值的过程,最终使生命趋于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朱虹在《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引导人们对生死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健康的态度。第二,引导人们探求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引导学生向着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层次的研究
教育的实际运行是需要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并非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不同的研究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
欧巧云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中提到,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关注生活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廖桂芳在《生命与使命》中提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书中认为可以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划分为:自然生命层面目标、社会生命层面目标、精神生命层面目标。这三个层面逐层递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指导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四)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问题的研究探讨,一般是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环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的。
申迪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首先在思想观念中认识到生命r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在人文教育中树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再次要在高校制度管理服务中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最后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生命价值观教育。
乔丽在《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的对策包括重塑教育理念,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制定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观;不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利用多种途径增加生命实践的机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培育先进朋辈群体,发挥其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国内诸多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结,这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也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不强,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和拓展。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探究,清晰界定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就目前而言,生命价值观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相互重叠,相互之间的界定还不明确,而且,从两者的文献数量也可以看出,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明显多于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因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淞⒄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生命质量,这是下一步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而言,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在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提出的对策大多集中在几个问题上面,却很少有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总结,以架构完整的对策体系和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仍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分析。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则将实证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比实施效果上,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更有利于深层次资料的挖掘,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提升,缺少科学的总结与凝练,致使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实践对策都基于理论提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对具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前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梅萍等.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6.
[5]申迪.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乔丽.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东北师范大学,2013.
[7]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8]毕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9]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7.
[10]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李长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一、勤勉做事,扮演好服务角色
作为学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在文件堆里,我能理清思路,努力做到“一日清”,让“上”满意,让“下”也满意。我明白,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必须要倾听教师的呼声,捕捉教师的意愿,教师的笑容是给我最大的肯定。
二、教学科研工作,佳音频传
(一)各层面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片区各科专题研讨活动16次。
2.市级教学研讨会活动5次。其中,初中科学为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升格为市级。
(二)教师获奖情况136人次
1.市教育教学案例评选,31人获奖,镇中、三小荣获一等奖。
2.市年教师教育论文评比,71人获奖,等7人荣获一等奖,获奖率超过市平均值。
3.6人获得市第届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分别是。
4.镇小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长,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长。
5.等9人在市初中教师命题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6.镇中在市初中社会·思品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分获一、二、三等奖。
7.市年优质课评比共有4人获奖,其中镇小老师荣获一等奖。
8.4人在分别在市中小学美术人物速写比赛,市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评比,年市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中获奖。
9.市度优秀课题成果获奖4项,年教师小课题、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项。
(三)学生获奖情况20人(班)次
1.市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镇小五(2)班、五(3)获奖。
2.市首届“《》杂志杯”校园文学大奖赛8人获奖,其中乡学校荣获一等奖。
3.第十届初中生实验操作比赛,4名学生获奖。
4.安市年“实小”杯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6名学生获奖,其中镇小、荣获一等奖。
三、教学常规工作,力度不减
1.增补学区教研大组组长、副组长,培养优秀教师,为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设置人才库。
2.继续推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逐级检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每个学期至少对每所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一次。
3.教学常规管理逐步精细化,尤其是备考质量、作业批改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乡学校的“二次批改”日臻完美,乡校档案建设日趋成熟,乡学校教学公示记录详细。
4.继续开展系列比赛活动:a.开展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活动;b.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c.举行《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d.举行教育学区七年级英语学生作文现场比赛;e.举行教育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f.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g.教育学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h.开展教育学区中小学学科协作命题(期中试卷)评比活动。
5.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开展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实施专项督查。
6.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学区统一组织协调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召开九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为提质出谋划策。并对九年级适应性考试统一时间,调换监考,集中改卷,全面分析。同时,未雨绸缪,策划好六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在管理中许多工作做得不太精细,今后要提升工作效率。
2.与教研室教研员沟通、交流较少,教科研档次低,品位太低。
3.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督促检查,重在业务指导。
一、勤勉做事,扮演好服务角色
作为学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在文件堆里,我能理清思路,努力做到“一日清”,让“上”满意,让“下”也满意。我明白,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必须要倾听教师的呼声,捕捉教师的意愿,教师的笑容是给我最大的肯定。
二、教学科研工作,佳音频传
(一)各层面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片区各科专题研讨活动16次。
2.市级教学研讨会活动5次。其中,初中科学为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升格为市级。
(二)教师获奖情况136人次
1.年市教育教学案例评选,31人获奖,镇中谢晓明、三小林秀海荣获一等奖。
2.市2011年教师教育论文评比,71人获奖,桂峰乡学校张冬梅,鹿木乡学校赵真伟,金川乡学校黄灵芝,永安乡学校朱启跑,林溪乡学校王雷,镇小林建兴,林溪乡学校谢欢欢等7人荣获一等奖,获奖率超过市平均值。
3.6人获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分别是镇小项爱平【小学语文】、芳庄乡学校王忠林【小学思品】、桂峰乡学校蔡笑荷【初中语文】、镇中周亮燕【初中英语】、镇中胡素娜【初中科学】、镇中杨成光【初中体育】。
4.镇小金绍书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被评为年市优秀教研组长。
5.等9人在年市初中教师命题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6.、镇中彭春茹在年市初中社会·思品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分获一、二、三等奖。
7.市2011年优质课评比共有4人获奖,其中镇小傅爱兰老师荣获一等奖。
8.4人在分别在年市中小学美术人物速写比赛,市2011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2011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评比,2011年市初中社会·思品说课评比中获奖。
9.市年度优秀课题成果获奖4项,2011年教师小课题、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项。
(三)学生获奖情况20人(班)次
1.年市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镇小五(2)班、五(3)获奖。
2.市首届“《玉海》杂志杯”校园文学大奖赛8人获奖,其中林溪乡学校陈晓东荣获一等奖。
3.第十届初中生实验操作比赛,4名学生获奖。
4.安市2011年“隆山实小”杯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6名学生获奖,其中镇小郑苏平、张庆典荣获一等奖。
三、教学常规工作,力度不减
1.增补学区教研大组组长、副组长,培养优秀教师,为教学常规检查工作设置人才库。
2.继续推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逐级检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每个学期至少对每所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一次。
3.教学常规管理逐步精细化,尤其是备考质量、作业批改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桂峰乡学校的“二次批改”日臻完美,鹿木乡校档案建设日趋成熟,潮基乡学校教学公示记录详细。
4.继续开展系列比赛活动:a.开展年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制作评比活动;b.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c.举行《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d.举行教育学区七年级英语学生作文现场比赛;e.举行教育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f.举行教育学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g.年教育学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设计评比活动;h.开展教育学区年中小学学科协作命题(期中试卷)评比活动。
5.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开展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实施专项督查。
6.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学区统一组织协调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召开九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为提质出谋划策。并对九年级适应性考试统一时间,调换监考,集中改卷,全面分析。同时,未雨绸缪,策划好六年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在管理中许多工作做得不太精细,今后要提升工作效率。
2.与教研室教研员沟通、交流较少,教科研档次低,品位太低。
3.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督促检查,重在业务指导。
【关键词】学校;发展;理念;超越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里有着深沉的忧患意识。输在起跑线上就意味着我们比别人落伍了,输在起跑线上就标志着我们的迟滞。常常看到竞技场上由于运动员的迟缓而落败,这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代价。学校的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如何引领自己所在地区的学校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优质发展呢?从我省几大名校的办学思维给我的启示就是:理念领先,关键抓住,持之以恒,勇于超越。
一、理念领先是学校发展的航标
理念领先,思维超前这是一个校长的素养,更是一所学校率先发展的品质。没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学校的发展必定是疲软的,也是缺乏动力和竞争力的。理念领先就是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牢固树立校长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关键理念。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魂等,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论断。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也可以迅速使一所学校颓败。因此校长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也很神圣。而校长要使自己真正成就一所学校,其关键是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让学习成为你的第一品质;要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要时刻立于潮头,站在前沿;要有国际视野,兼济天下。
第二,富于创新,走自己的路。鲁迅先生说过“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要嚼别人吃过的馍。当然,创新就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毅力,还要不怕摔跤、跌倒甚至于声名狼藉。但只要认准了就坚持走下去。
第三,遵循规律,敢于突破,多向思维而不仅单线或平面思考。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日出日落,明暗就在这规律中交替。教学也是有规律的,像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等等。但我们又不能拘于成式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像齐头并进式的教育程式我们就要有所突破,让天赋高的脱颖而出,让资质欠缺的掌握基础性的东西,让身材高大如姚明类的有发展的平台,不要像现在的学校里不管高低胖瘦只是一个尺码的桌凳。鼓励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而不只是“1+1”式地思考。
第四,工作精细化,从细小处着手,从宏大处着眼。凡天下事莫不于细。古语讲积沙成丘,集腋成裘,今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是强调了精细化的重要性。一个忽视细胞健康的肌体肯定不是健康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就告诉了我们,世界上任何一次看似偶然的变故,其实很久以前就可能已经由某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决定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细微的事物。校长要引领一种精细化工作风范,关注学校发展的每一点,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形成精细化工作风格。不漏点滴,成穿石之功。
二、抓住教学质量提升这个关键毫不放松
质量是生命。“楼脆脆”,“桥脆脆”类豆腐渣工程从反面验证了这个命题。没有质量,何谈发展!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一个忽视质量的学校也是没有前途的。因此,抓住教学质量是办学治学的前提和关键。
第一,突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的特色,在校园中营造出健康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倡导包容性竞争,创建公平正义教育环境,克服不良文化影响,改进不合理的作法。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一切可能。1.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每个教师没有衣食住行担忧,开源节流,争取支持,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班班通”。2.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老师早,同学好!”师生关系融洽使人人一进校门就有种浓浓的暖意。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积极倡导“生活因你更精彩”的人才观。4.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让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香港著名成功企业家李嘉诚先生说“成功的管理者应是伯乐,伯乐的责任在甄别、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一个有高度工作责任心,又能锐意进取,对工作充满着无限激情的团队是会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的。因此,校长要选聘一些出色的教师并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要重视师德建设,用爱的教育和教育的爱永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那份激情。要让教师时刻记住:教育是一项“爱”的工程,只有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激情,将教育作为培养生命情怀的摇篮,使学校成为学子个性成长的家园,让课堂成为心灵平等对话的殿堂,把校园变成诗意栖居的地方。这样,我们就会收获事业成功的快乐。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教师职涯规划,引领教师朝着名师型、专家型、教育家努力奋斗。把培训提高当成最好的福利,合理地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关心生活,鼓励成长,让教师在工作中上进,在工件中成功,在工作中得到快乐,感受到幸福。
第三,注重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唤醒着人的生命意识,更新着人的生存方式。学生的生命历程大部分是在学校的课堂中渡过的,要不断改革和转变创新课堂教学,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借助课堂教学为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要依据“高、严、精、活”的教学风貌,追求“和谐、高雅、求实、向上”的教学品位。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学实践者向实践者与研究者并重的转变,由课程的实施者向实施者与开发者并重的转变,由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的转变,由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者转变等等。这些转变无疑使教师对教育方法、本身业务能力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学习,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标志是如何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还要把听课评课常态化,以此作为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手段,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每天至少听评一节课,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校园内任何人都可随意听、评任何一堂课,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益。别外还要重视课堂教学反思,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反馈要及时并真实。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多元化等等。
第四,抓实教科研,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管理团队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心态’。杠杆定律的始祖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支点是提高效率和节省资源的出发点。聪明的管理者专注研究、精算出支点的位置,支点的准确无误才是结果的核心”。教育科研水平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就是说教科研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支点。抓住了教科研这个支点,教育教学质量才会产生质的飞跃。教研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所好的学校,要有一名好校长,还要有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他们的成长除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外,专业成长是关键。所以抓教师的专业成长,走教学研究之路,让许多教师走向成功、成才、成家(教育家)。只有抓好了教学研究,学校的发展才会走得更远,学校的前景才会更广阔。长期以来,学校只是应景式地搞教研,看起来花里胡哨的,但内涵太少,甚至有些浮浅。西安爱知中学的教科研就给了我们新的启发。《每周共读》,假期精读二本教育论著,全体教师轮流赴山东杜朗口中学实地学习,写心得,上汇报课,撰写教学论文或课堂设计,定期报告会,再配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书写“我的感悟”等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总之要想方设法把教科研工作落实。多进行一些前沿性的东西进行研究,要有一定的科技水准,再也不要停留在热热闹闹的场面中了。学校要成立教科研室类专门研究机构,建章立制,完善职能,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教研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出去登山,走了好久,也流了很多汗水,吃了不少苦头,脚也起泡了,饥肠辘辘……总之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还是看不到山巅,于是他停下了脚步,选择了放弃。其实我们生活中因为遇到许多困难或感觉很无聊而放弃的这样的事的确不少。如果我们再坚持一下或许成功就在我们的脚下。铁杵磨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是坚持不懈而成功的范例。往往我们感觉目标很远,我们很难实现,其实困难就差那么一丁点就被克服了,什么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其实是先哲们给我们展示的成功体验。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只要认准的就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山东杜朗口的成功就是把“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坚持,才有了“学生自主学习十大能力”、“教师备课十大要素”、“课堂教学十大原则”以及形成的独特的校园文化。还有西安爱知中学“同步德育实践活动”、“多元评价制度”以及《自律自立自我完善行动计划》、《家庭行为规范》和“生活化德育”,经典诵读,因材施教等,从而形成了爱知文化——教孩子三年,看孩子三十年,让学生们在爱知三年的学习,不仅收获知识与能力,更拥有一颗珍视生活和懂得感恩的大爱之心。这一切都是长久的坚持得来的。因此,在我校的发展中,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不懈,长久发展,形成自我特色。
四、要勇于超越而不妄自菲薄
满足现状,固步自封是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死敌。社会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一切现在的辉煌都是暂时的。当学校处在各界都赞美的时候,千万不可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这时就要求学校的决策者要有敏锐的时代触角,要有危机意识。古代先贤就曾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更要有此种意识。成绩高时,把它归功于大家的努力,在喝罢庆功酒后立即行动起来规划下一期目标并付诸实施。成绩不如意时,要细心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在冷静剖析后增添措施,鼓足勇气以再战。切不可妄自菲薄,气馁而无斗志。
目前,我校正处在质量不断攀升的阶段,前景是好的。这里面除了我们抓住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之外,更得益于广大教师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当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变数,比如由于受农村的生活条件,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制约,优秀教师跳槽就很难掌控,所以要注重教师的梯队建设,防患于未然。要争取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构筑起教师骨干体系,同时争取各方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内部设施,关心教师生活,让优秀教师能留得住,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后劲。同时,要积极做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做细每一处,走实每一步,为创立自我教育品牌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教师的工作本应是一种与学生互动生成的状态,永远处于反思与研究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教师一般都不“作”或极少“研”。碍于种种情面,谁也不愿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我们有时还为之找这样那样借口。其实,教师不愿“研究”,与其说是教师能力问题、素质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导向问题。在一些地区、学校、教师中,教科研已经远远偏离了它本应遵循的科学规律而正在“变味”:变得论文评比活动多如牛毛,实是收费创收;变得搞课题、成了学校硬性规定,实是“面子工程”;变得教师只是为了评优、职评、考核加分,实是获取资本。这样将教与研当作“独联体”,搞教科研对教师而言,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讲这无疑是负担过重。
二、教科研自主管理的境界
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让学校管理者从其中找到对教师教研管理契合的一面。这三境界用到教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上来十分恰当。
第一种境界是指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第二种境界则讲的是他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叩打学门时上下求索,攀登书山时以勤为径,泛舟学海时将苦作舟的勤奋、执著与坚韧。而第三种境界说的则是这些人功夫到处,灵犀相通,炉火纯青,畅游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因此教科研也应成为教师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是一种工作责任,也是一种职业情怀。这是一种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教科研“五境界”转变的:为成长“上下求索”的学习常态境界;问题研究前“两情相悦”的自发境界;课题立项时“结婚登记”的责任境界;反思研究后“生儿育女”的自信持恒境界;出成果“继往开来”的生态境界:面对教育教学中“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问题,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与论文的撰写,不仅仅是过程的辛苦,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思考的乐趣,还有那油然而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也许与职称无关,与经济无关,与名声无关,是教师自己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
但愿管理者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去激励教师走出属于自己的“研之路”,这就是教科研的魅力。
由此,我忽然联想到另一个话题:解决当前教科研低效问题,不是让教师“下地狱”问题,而是学校管理者如何让教师减负、自主、自激、自乐问题。学校管理者要让教师教科研由“被研”导向向“自研”导向转变,让教师也学会管理,让教师成为教科研管理的主人。
三、教科研自主管理的路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自身,纯粹依靠外力推动的教师教科研专业化可能会使教师职业获得一定的地位,但并不必然地促使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自我教育、自我导向、自我驱动、自我成长的结果。
1 反思中“自主”。当前我们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最缺少的不是一种勤奋耐劳精神、敬业奉献意识,而是缺乏一种职业精神、人文修养和专业实践体验等基础上形成的自主独立的教育思想。目前不少教师习惯从教育经验出发,这本身不是问题,但仅凭经验教育才是问题。教师只有对具体的教育事件学会理性的凝视,清洗掉经验中的非相关、非本质的杂质,才能洞察教育事件的内在规律。因此,要培养自己的独立的教育思想。
所谓教师独立的教育思想就是一种独立精神、自主教育、自主教学。主要包括独立的教育观念、系统的缄默知识、反思的行为习惯、持续的学习需求、成熟的职业取向四个方面。体现在教师“四个”独立:以独立思想的眼光来审视与把握教育本质、以独立思想的境界来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以独立思想的行为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以独立思想的勇气来反思和提升自己。“四个”独立教育思想不仅是为师做人做学问的一种态度,更是教师追求的一个职业境界。
2 体验中“自觉”。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在《教师成长,需要写作》中写道:“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教育的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因此教师教学的真谛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使精心选择的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化为学生生命的必须,成长为学生的成长智慧。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教育研究学会自觉对隐蔽在“知识”背后的“意义”和“智慧”的挖掘。这是挖掘过程体现在于“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三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隐蔽层次,教师对学生教育就是要一层带出一层,直至把学生带进最隐蔽的“生命意义”体验这个教育的核心。为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育行为研究和专业化自觉来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寻求教学在实践与理论之间融合,并将此作为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专业研修行为、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一种高层次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3 休闲中“自激”。教师工作性质基本是一种“全天候”的“疲劳式”劳动,不少教师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几乎在崩溃边缘行走。因此,学校对教师管理要变教师“全天候”的刚性化管理为人性化“激发”管理,不妨在时空上为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咖啡工间”休闲环境,让教师喝点咖啡,品尝些新茶,饮点白开水,使教师在紧张的付出之后有个舒适的空间,获得一小段放松的时间。这种“激发”式“自由”管理,不但可以激发教师间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意和灵感,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把严肃的管理工作变成了轻松的咖啡馆,给予教师的是关怀、温暖、激励、信任,无形中让教师在工作中也享受一种高品位的生活,在工作中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4 操守中“自飞”。吉诺特说过,“教师有一项功能是永远不能忘的:创造有情感的学习情境。这是任何精细的机器都无法代劳的。”因此,课堂是灵动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用行政手段根本无法控制的,最终还要取决于每一个教师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业务自律水平。因此,管理者不能将教师管成只会当教参的“搬运工”、教材的“肢解者”、教法“克隆人”、管理者的“代言人”,要给教师教学模式以更多的选择与放飞。这种选择与放飞应是一种“自在”:让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教育实践同在;这种选择与放飞应是一
种“自为”:让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个性同为;这种选择与放飞应是一种“自律”:让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行为同律。唯有此,教师才能从简单走向成熟,从杂乱走向明晰,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才会生机盎然。
5 生活中“自叙”。学校生活就是一个舞台,教育实践中到处是思想的火花,只要教师善于去擦亮它,反思它,及时地用笔捡拾起都将是颗颗珍珠。因此,管理者要激励教师自主进入研究的状态,学会“记录教育故事、倾听教育故事、研究教育故事、讲述教育故事”,从记录班级教育管理现象,记录自己的教学感受,记录自己的成长思考开始,并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闪耀的是非凡教育智慧。这样让教师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平淡白开水,也是有内涵可挖掘的“富养水”。
关键词: 生命哲学特殊教育生命本源性
人类对生命的关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对心身问题和心物问题的探讨,而生命哲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则是19世纪反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物。生命哲学将哲学关注的主题由外转向内,其核心是人的生命以及与之不可分割的人的生活、心理状态和历史文化等[1]。用“生命”解释人类的一切活动则是生命哲学的基本内涵。其代表人物柏格森、狄尔泰等人认为,生命是世界的本源,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的创造力量,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实在[2]。这一观点揭示了一条重要的生命法则――“生命的流动性”,即生命本身不是实体,而是活力,这种非实体的活力源自精神层面,有着不可遏止的永恒动力。在确定了恪守生命的研究本体之后,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及历史,认为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等是他们的生命,同时也是文化,能够书写历史。
在认识论上,生命哲学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情意又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的倾向,因此它也因具有“破坏理性”的一面而一直遭到许多人的批判。甚至有人因其强调意志、意识对于生命的意义而将之归为唯心主义。然而,随着其外延的不断扩大,生命哲学对人类反思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提升和完善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一、生命哲学内涵对教育本质取向的影响
“科学性导向”是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则,然而它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深重的负面影响,不仅造成了教育对象的工具化和教育目的的功利性,而且导致“关注人性”被挤出了教育的视野,教育生命发展的本质受到了挑战。虽然在生命哲学的影响下,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活动亦将“生命”引入自身的范畴,但是,应在何种意义上理解“生命”在教育学中的使命和旨归,又如何判断它的是与非,仍然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生命哲学的科学观把“科学”的概念由自然领域扩大到人文社会领域,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界的事物,而是一切有生命力的事物,包括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根据这个命题,狄尔泰作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并强调研究人的生活的精神科学比自然科学更为根本、更为重要[3]。生命哲学的这种科学观启示教育应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心人性完善。在本质取向上,教育应以“培养人”作为自己质的规定,关注“人”及其本质性要素――人的生命及生命意义的提升[4]。
事实上,教育确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神圣事业。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承载着唤醒人性、洞悉人生、彻悟人生,使混沌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唤醒的巨大使命。生命哲学呼唤对生命的尊重,以生命的视角来关注人、发展人、完善人,这本身就是教育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生命”为内核的生命哲学,因其对生命超乎寻常的关注及其独特的诠释对整个教育生命价值的回归都大有裨益。“生命”的介入使教育接近本真,并折射出教育与生命之本源性、本体性的关系,即生命是教育发生的原点,教育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教育是一个内在的、灌注着其个人感受和体验的生命活动过程,而不是外在于其生命本体的异己力量。
二、生命哲学视野下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注生命是时代的强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作为生命多样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同样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因此,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特殊教育,要求教育直面特殊需要儿童作为人的本质,更要求整个社会提升对他们的生命关怀和价值肯定。
(一)特殊教育理念的提升
柏格森认为,智力在生命面前无能为力,因此教育教学千万不能用狭隘的智力观以偏概全地对待一切教育对象和学习内容[5]。这一观点对特殊教育理念的提升有着重大启示,同时也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同位性质。如果学生首先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他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新的特殊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摒弃将特殊需要儿童当作成人依附者的观念,而把他们视为独立的“个体”。在教育目的上提出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使特殊需要儿童成为他们自己的旨归。在教育方法上,要求不再针对个体之不足进行“补偿性”、“纠正性”教育,而是依据个体优势进行“发展性”、“建设性”的积极教育[6]。
(二)对特殊教育成果本位的强调
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提升,特殊教育领域出现了有关教育实效性的探究。所谓特殊教育的实效性,即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服务,对特殊需要儿童今后融入社会、独立生活、获得平等机会及培养其创造性一定是有益的。这一主题涉及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适当的教育。所谓适当的教育是指学生能够从中受益的教育,即特殊需要儿童在享有平等教育机会后,要从特殊教育中获益,做到生活独立、经济自主,并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特殊教育要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品质担负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殊教育成果也是衡量“真正的”教育的一个标准,而要想达到理想中的特殊教育的成果,办学者所持的特殊教育理念十分重要。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育与生命的本源性关联表明,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个充满灵性、千姿百态的生命[7]。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跳出和超越传统的训练者角色,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书”和“训练”,而在于唤醒和开启新的精神生命。教师必须从“专业的教书者”转变为“生命型的教师”,像生命哲学所提倡的那样,用生命去理解生命,以自己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在教学生涯中构建新的共同特质,即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视儿童自身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特殊教育的成果导向要求培养特殊需要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按照柏格森的观点,直觉与体验是生命中普遍存在的力量,真正符合生命的做法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置于认识的对象之内,使学习者与认识对象达到物我同一,从而实现自我体验。这也启迪特殊教育在课程改革中要以真实生活情境为核心组织教学与活动,并在其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体验。此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并非只是教学设计的转变,还应随之配套完善相应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方明军.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育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5):31-33.
[2]娜仁高娃.生命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刘琦艳.生命哲学对基础教育的几点启迪[J].当代教育论坛.2008,2:29-30.
[4]石兰月.生命视角中的教育[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12,(4):82-84.
[5]燕良轼.生命哲学中的教学理念蕴含[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