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学类专业论文范文

数学类专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类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学类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扩招;艺术专业学生;特点;艺术实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08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632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专业学生在非艺术专业院校的出现,既给这些传统上学风比较严谨的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对其原来相对单一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已设有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比如我校。扩招前,每年招收艺术专业学生百把人,扩招后,每年招收300~500人。2004年,艺术学院有学生376人;2007年,艺术学院学生数增至1426人。人数的大量增加,其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认识和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艺术专业学生自身特点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对于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但遇事不够理智,表现为行为散漫、情感偏激

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可使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艺术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特别要求,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情感体验等,这使得学生情感丰富,理想化成分多,思维浪漫,情绪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追求新奇和怪异。在考虑问题时容易脱离现实基础,过于情绪化,遇事不冷静,偏激,不能辨证地认识和理性地看待人和事,对政治时事缺乏关注,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也不热心参与。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特点,在教育与管理方式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以情动人”、“以感化人”。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情感的基础上,教育人、培养人,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不够

应该说,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烈是时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般的独生子女们普遍性的特点,但艺术专业学生体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是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都比较注重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学艺术的学生大多家境比较殷实,家长平时比较溺爱。自我意识过强,具体行为上表现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懒于打扫卫生,经常迟到旷课,人际关系紧张,不服教育管理。如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要求配置电脑,但不少学生不是用电脑来学专业,而是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影碟,且大开音响,无视旁人,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恶化了人际关系。对此,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在各类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和体会相互配合的重要,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掌握团结协作的技巧,潜移默化地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重专业掌握、轻文化学习,缺乏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有些学校录取本科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足200分,专科不足120分,这与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一些学习平平的考生在报考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学习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既缺乏艺术天赋又缺少学习兴趣,其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由于文化基础差,又缺乏认真塌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听不懂、没用处”便成为其经常逃课或不听讲的理由。其实。文化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得一个资深教师说过这么一段话:“学文化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对此并不理解。

另外,由于艺术专业学生过多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其很多业余时间甚至课堂学习被专业技能训练或参展、演出、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这也影响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四、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虽说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但这种重视也仅仅表现在重视艺术实践上,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声乐、器乐等专业术课和文艺演出;设计专业的学生则过分依赖电脑。而对专业理论学习普遍轻视,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所以理论功底差,知识不系统,表演或创作的作品只求“形似”,难达“神肖”,更别说“形神兼备”,抑或创新。有的学生自己不会画,就临摹老师或同学的画作,甚至还有“拿”同学的作品去“交差”,既缺乏艺术素质,又缺乏艺术修养。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首先,要解决他们对专业和文化、实践和理论等关系的认识问题,告诫他们眼光应放远一些,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赚钱或就业。要知道,在当今社会,仅有专业技能而无专业理论修养,尤其是人文修养是不可能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更谈不上有创造和成大“家”了,就连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青年歌手大赛,也还有文化素质考核项目。其次,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特点,修订教学大纲,适当增加人文素质必修课或选修课,如影视文学、现代科技常识、唐诗宋词欣赏、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素养。再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或收看学校举办的“濂溪讲坛”、九江市政府举办的“白鹿讲坛”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等各种高雅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品位。

五、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见多识广”,但由于缺乏理性判断,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良现象影响而沾染不良习气

第2篇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措施的实施,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艺术类专业一般包括音乐专业、美术专业、设计专业、传媒专业等,从专业群体来看,这是一个思维风格、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具有鲜明专业特点的群体,而与普文、普理的学生相比,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如下特点:

(一)思维方式上

长于形象,短于逻辑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要求多是训练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与表现力,特殊的思维训练和心理体验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特殊的思维定势: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欠缺。形象思维的发达导致他们对诉诸视觉、听觉的线条、色彩、声符以及意象具有较强感受力,且善于联想与想象,情感丰富。逻辑思维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掌握与接受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理论知识方面能力较弱。“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性是最突出的美学特征,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尽管好的思维品格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配合、协同运行,但不可否认,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确实存在着利于专业技能学习的重形象轻逻辑的思维定势。

(二)学习行为上行为是思维的体现

不同的思维风格可能导致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行为偏好,“艺术类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故反映在学习过程中,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体现出如下特点:

(1)倾向无纸化阅读

由于受直观和形象思维习惯影响,那类融合了文字、画面、声音、视频的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更多关注知识载体视觉与听觉的趣味性。“传统的以文字为主体的教材、文学作品正被艺术生所冷落,相反,那些动感的、图形的、虚拟的阅读物正受到他们的青睐。”这种特殊的阅读倾向,值得大学语文课堂思考教学局限与实施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2)凭兴趣接受知识

由于想象活跃、情感丰富,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影响,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与兴趣迁移,情绪不够稳定,专注力不够深入与持久,故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多表现为喜欢轻松、新颖、实用的学习氛围,更适于面对有新鲜感的任务,做事喜欢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对单一、缺乏新意的学习环境与课堂气氛极易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更多地依凭个人兴趣,率性而为。

(3)学习过程中重自我表现

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创造性思维敏锐,情感世界细腻丰富,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自信心,专业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经常参与竞赛活动与表演活动,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有研究显示:艺术类学生具有一种立法型思维,这种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规划,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故作为个体,他们在群体中具有强烈的不受约束的自我意识倾向,不愿受约束而要求行动自由,要求自我表现,有较强的表现欲。

(4)同时也具备一定合作精神

由于思维感性,更易被外部世界影响,也喜欢关注外部世界,故他们对外部的鼓励评价与帮助有较强的心理需求,这种外顷性思维使得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参与感,也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所以艺术类专业学生虽个人表现欲强烈,但学习与工作过程中,也具备一定的团体合作精神。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在承认、了解了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特殊性之后,应着眼构建与之匹配的差异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老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途径多手段地达到教学效果。针对以上分析的艺术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语文可调整如下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专业针对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革新,首先应是教学内容的革新。就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缺少针对性的问题已成为阻碍艺术专业开展人文教育的一大瓶颈:表现为编辑体系单调,多以文学史或文体类别结集作品、古代作品比例偏多、注重作品的教化功能,强调共性而忽略了艺术类受教对象的专业特性……有鉴于此,对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必须作出选择,而选择的原则是教学内容切合艺术专业背景,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内涵应是文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用文学的语言,人文性建构,与诸种艺术相互交融,去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用语言文字去完成孕育“艺术创造潜能”的任务。具体做法可尝试如下建构:

(1)创建有艺术专业特色的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影视欣赏》《新闻写作》《中国文化》等专项选修课,或开设一些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为题的专题讲座,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可让艺术类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思维风格,完成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2)结合艺术专业特色编写教材

编一部偏重艺术类专业特性的特色教材,在编撰过程中注意选文既要有浓郁的文学性,又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如依据艺术的分类,选取与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建筑园林各大艺术门类相关的文章作为课文,如嵇康《琴操》诗、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范曾《徐悲鸿论》等古今中外文本,这样会使学生由熟悉和相关性产生对整个课程所学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浸润艺情。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思维的适配性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仅仅以一本适宜的教材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挑选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研究教育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从教学中获益,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应该和学生的思维风格、学习心理、个相匹配。因此,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积极创新,运用与艺术类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相长,协调师生的课堂关系。具体来说,有如下教学途径可与学生的艺术思维匹配:

(1)视听法

也叫“圣克卢法”,是一种强调在一定情境中听觉(音频)和视觉(图片、影视)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前所述,艺术类学生由于形象性思维,多崇尚无纸化阅读,源于他们成天与声音、旋律、线条、色彩、视频等专业符号打交道,由纯文字组成的文学界面对他们不够亲和,过于抽象和枯燥。因此,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顺应艺术类学生之所长,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将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以图文、影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如诗歌教学中的诗配乐,文学品读中的画面,戏剧学习中的视频、录像、电视片段的播放等。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涉及相应的音乐、舞蹈与绘画知识,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还应下大力气去挖掘。

(2)情境体验法

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上是指教师给学生以自导自演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舞台设计等,将语言文字构筑的文学世界表演出来,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表现力,性格上注重自我表现但又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故在讲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时,可让他们采用角色扮演、诗歌朗诵、动漫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自编自导,自行设计去体味人物、人物心理与文学场景,让他们在激发专业热情的同时加深文学体验。

(3)课堂讨论式

情境体验式给学生提供“我的舞台”,课堂讨论式为学生提供“我的讲台”让他们表达“我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的一言堂、满堂灌会使学生兴味索然。艺术类专业学生生性自由,张扬自我,爱发表言论。因此,教师可采用引进案例或设置话题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后再试着将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各种导入式话题、展开式话题、深化式话题中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给他们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创新的教学方式需要个性化的教师。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向相关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院校也应将艺术类专业大语教学的教师相对固定,并提供更多艺术实践继续教育的机会,以使他们积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大语课堂更具艺术实践性。

(三)考核评价的方式

过程差异性合理的评价能把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对学生科学、积极的评价也直接激励着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他们应重视创作过程中创新能力的考查,故传统的“定性评价”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评判方式,已逐渐证明了对其艺术个性发展的不利,而教改语境下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则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参与程度、知识选择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回归,对艺术类专业的大语课程考评也应有与艺术思维相对应的革新。

(1)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课程最后的评价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而比例多为平时成绩占30%或40%。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最后成绩总评可改为平时成绩占50%至70%,从分配比上注重过程性评价。

(2)平时成绩可采用模块化评价

对艺术类专业的考评,可按能力侧重点将考核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其中有1—2个模块向平时艺术创作倾斜,如除去期末卷面考评模块后,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可加入“广告语创作”模块,服装设计专业可加入“作品人物服装设计”模块。同理,别的艺术类专业亦可加入别的“创作模块”,如根据作品文本去谱曲、编舞、绘画、制作flash作品等,打通文学与艺术,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中去品评文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3)具体考核方式可考虑“视觉情景法”

第3篇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一级学科艺术学确定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这不仅是对我国艺术学科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紧密地呼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一是理工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侧重点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一类是着眼于办专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兼顾学校的素质教育;另一类则相反,着眼于学校素质教育,同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再有一类则着眼于学校的创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校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学生管理等方面各有侧重,人才培养参差不齐。比如第一种类型的,其定位于专业办学,就会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等同对待,容易办出特色,其他就未必了。二是自身专业特点突出。艺术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门类,这一门类的学生个性特征突出,而理工类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其特点更为明显,问题也更为棘手,特别是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在经过一阶段的升温后,理工类高校里面的艺术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办学定位、专业设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陷入一定的发展困境,各高校开始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招生,压缩规模,“艺考热”有所回落。

二、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学风建设困境

理工类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其专业情况较为特殊,生源背景复杂,他们具有更多的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彰显专业特色的标志,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着大学学习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风建设不容乐观。

(一)重视专业技能,缺乏人文素养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接触专业比较早,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结,艺术情结浓厚,专业学习得心应手。相反的,受传统的“重理轻文”思想的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视为边缘学科,具备较高艺术天赋的且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不愿意报考艺术类别的专业,报考学习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我国高考对艺术类学生的选拔对文化基础要求也较低,无形之中加剧了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素质课不感兴趣、文化知识缺乏等现象,自然而然的文化素养也不高。再者,“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这样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导致两种极端的现象,一边是专业课的学习氛围良好,另一边则对专业课外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消极对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二)重视自我意识,缺乏集体观念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比较注重个人的自我设计与发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以小班为主。这一方面为艺术生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培养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这种过于追求自我、崇尚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环境,也慢慢滋生了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比如习惯于独来独往、不喜欢集体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个人主义意识浓于集体、大局意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协同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展现自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对于师长的教育引导缺乏耐心,听不进去;对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反感,甚至有抵触心理和叛逆行为,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重视个性自由,缺乏组织纪律

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创新能力见长,个性越强,往往越具有艺术创造能力。长期的艺术专业学习和独特的行为处事风格,使得这类学生的情感细腻、思想奔放,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个人追求,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欢张扬个性,热衷于追求潮流和新事物,常常以时尚的引领者自居,奇特的服饰、造型往往深受他们青睐。同时,由于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比较多样,有很多的户外采风实践,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宽松,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缺乏纪律意识、纪律观念淡薄、生活学习松弛懒散、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或逆反等现象。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就是染有迟到、旷课、早退等不良习惯,无视校规校纪,纪律意识较为薄弱。

(四)重视功利主义,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私思想。且艺术类专业学习成本要远高于其他专业,学习艺术类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优越,宽绰的生活习惯易滋生功利思想。从社会环境看,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艺术带来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负面效应[4]:一是学校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而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二是教师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投入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做兼职、搞创收,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了影响;三是学生禁不住诱惑,热衷于兼职,低年级时便纷纷外出兼职挣钱。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让艺术类的学生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实惠、名利,爱慕虚荣,不善于吃苦,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穷,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浅尝辄止。

三、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改进对策

随着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科学把握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5],因材施教地开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上述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具特点及存在的学风问题,学校应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狠抓学风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德育教育为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课在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宣传教育,参照国内一些高校做法,在校园网开辟“学风建设专题”栏目,开展舆论宣传与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提升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艺术类学生发展规律的形势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美化、完善艺术类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6]。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培育与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走精品化路线;规范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组织开展,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注重典型示范教育,提升学生集体意识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习产出,做实综合测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先进模范学习;做好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及优秀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开展有效的帮扶引导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干部、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各类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全局观念,进一步强化艺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严肃学校校规校纪,弘扬优良校风学风

缘于人情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对个别学生违规现象处理的模糊不清,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纵容了学生藐视制度约束性。对于这一群体,要加强制度建设,并把制度落到实处。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考风建设与道德、诚信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律意识。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力度,对于考试作弊及无故旷课现象,要简化处理环节,提高处理速度,从思想源头上断绝学生的侥幸念头,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四)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4篇

数学小论文的写作,对于一般的群体来说,专业性质太强而导致写作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没有一般的数理知识,就会缺失相关论文的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而且在进行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介绍的过程中,也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数学类专业性质的人才,如数学教师、数学系学生而言,还是非专业性人才,进行具有专业水准的文章写作,难度都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涉及数学学科内容的相关知识,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阅读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除了数学类论文的写作,会遇到上面所谈到的问题。

教育小论文的写作与整合,也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正是由于一部分的群体,需要进行与自己专业或者工作相关的,才衍生出了许多与论文有关的业务需求。在众多的业务需求中,论文代谢服务是最常见也是随普遍的。因为可以借助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通讯工具进行直接的交流,使得文件的传输与写作任务的统一分配及结算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同时,同时涉及上面两个领域的论文写作,即同时涉及数学类小论文及教育论文两个专业性的领域,就很有可能是与职称论文相关的。关于职称论文仿佛在相关领域内,并没有具体的限定与解释。

基本理解就是,为了评定职称而进行的论文写作。一般来说,对于所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没有严格的标准。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选择他人进行帮助自己获得相关的文献资源,或者直接全权委托这些中介机构进行职称服务。

第5篇

关键词: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89-01 收稿日期:2016-05-26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Mmu-JY1545);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QD2016A006)。

作者简介:李辉容(1976―),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无机化学、纳米材料。

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化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的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已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选择论文选题、查阅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而得出结论,最后形成毕业论文。文章从化学类专业本科论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改革的重点。

一、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选题新颖性不够。

选题是毕业论文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很少有学生会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选题。就近几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来看,尽管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所选的选题比较合理,但仍有不少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许多问题。如同一老师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连续几届的选题相似度较高,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材料、实验路线都出现某种程度的相似,选题单一。

(2)毕业论文与找工作、考研相冲突。

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培养方案中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学生考研和找工作与之冲突,这对毕业论文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学校班级考研人数达到一半以上,竞争日益激烈,考研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上。另外,毕业生择业在时间上正好与毕业论文相冲突, 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好工作, 就把毕业论文放到了从属位置,对论文的实验工作投入明显不足。

(3)实验室条件限制。

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生人数连续增加,而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场地和设施却得不到保障,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进行和质量。

二、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重点内容

(1)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

根据化学类各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根据分组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把学生按毕业论文设计中需要实施的实验类型分到同一个组,组里的成员可采用相似的实验过程但选用不同的实验试剂与材料。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后,学生学习就不再是老师和每位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同学之间共同交流学习的过程。论文选题环节的时候,组合内的学生就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内容进行交流,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

校企联合指导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的学生毕竟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工作,因此这也符合了毕业班学生对化学、化工类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兴趣。化学、化工企业需要生存,同样要面对创新这一课题,而企业往往缺乏人才,但却拥有充足的经费,这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3)教研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由于完成毕业论文时间不长,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自己课题组的实验督促工作。让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这样既督促了实验进程,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 指导教师为学生把握好方向, 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 但不能陪作, 更不能包办。

三、结语

对于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安排时间、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分组组合方式、校企联合方式、教研室学术交流活动,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 数模竞赛 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1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ctivities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ANG Wenfa[1], WU Zhongyuan[2], XU Chun[1]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o Yan'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sub-level, sub-module" model of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 contest guidan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cademic competitions, math majors and computer majors, two contests with a thesis project and Daiso, boutique website and digital-analog Association and second class "four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stud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professional building.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reform measures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广泛开展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近几年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经济、计算机及软件、管理、国防等,虽然数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但是,人们对数学类课程、数学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全脱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所说“今天的数学科学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科学是授人以能力的技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现已成为一门普遍实施的技术,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门技术。因此,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工具和方法,而要将其当作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在保证打牢基础的同时,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2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分层次、分模块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指导

一是在数学建模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按照知识点及教师研究方向,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九个模块。第一层次包括数学软件、初等模型、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五个模块;第二层次包括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数值计算与算法设计等四个模块。第一层次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针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具体措施是:由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主讲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模块,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专业优势,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按知识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三是在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建模知识+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的模式组织校内建模竞赛,主要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认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四是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集训+软件应用+旧题新做+模拟选拔+强化训练”的模式组织全国建模竞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联想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为内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良好培养。

2.2 建立数学建模精品课程网站,为数学建模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网站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数模竞赛有机地融合,为学生全方位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开辟第二条通道。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学团队【整体情况、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电子教案、课程作业、课程习题、模拟试卷、参考资源】、实验教学【实验任务、实验大纲、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实验作品、实验报告】、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学生评教】、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获教学奖项、人才培养成果、教材建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自测】、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下载专区【教学软件、常用工具】、数模协会【协会简介、协会章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竞赛获奖、优秀论文、往届赛题、模拟赛题、校内竞赛、新手入门】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数学建模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料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 专业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专业优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其中两个为数学类专业、两个为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两专业的长处和不足,按照专业结队子、学生结队子的模式组织教学和小组讨论,强化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强化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在竞赛组队中,每队均配备至少1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和1名数学类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4 延伸数学建模竞赛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校内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的实际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时,从往届赛题或模拟试题中选择一些题目,将其进行适当的延伸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 我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陕西省一等奖33项、二等奖71项,4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名指导教师获陕西省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600多名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赛事因此也成为了延安大学学科竞赛品牌和亮点。

3.2 我校数学建模教育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

教学成果奖:“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性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荣获2003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荣获2012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厚基础、重实践、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1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建模课程改革及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7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质量工程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为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数学建模精品课程”为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

教改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2009年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省级重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为2011年校级重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校级重点。

3.3 依托数学建模教育平台,推动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数学建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理、工、经、管、教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洞察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抽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第二课堂、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手段,通过“分层次、分模块、四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提高我校学生解决在理、工、经、管、教等学科专业领域遇到的数学建模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为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201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BZ37);2014年陕西本科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离散数学 专业特色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离散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处理简单和教学方法单一等不足,提出并讨论了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和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改思路。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电气与信息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工具型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数值与符号计算、操作系统、编译系统、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系统、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图形学及人机通信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将对学生的数据分析、组织、处理能力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从事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的科技工作者来说,离散数学更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

一、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离散数学教学课时不但没有增加却在逐年递减,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完全取消了离散数学课。例如,我院目前在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数学课程仅有《高等数学》,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所从事的计算机科学所需要的高度的数学训练几乎全来自离散数学而非连续数学,所以学生即看不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什么用处,体会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离散数学》,更不要提对离散数学重要性的认识。这可能会对离散数学课程的设置带来不少阻力,因此,应加大对离散数学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积极寻求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从而使新课程的设置得以顺利实施。

同时,作为课程本身也有以下几个弊端:

⑴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制定与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离散数学教学计划,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⑵教学内容处理简单,教师把该门课程当成数学课来处理,离散数学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组合数学等多个彼此独立的数学分支,离散数学将这些知识有机组合成为合理、完善的体系。这些知识具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致使学生感觉各部分内容联系不大,对课程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生甚至觉得这门课程和计算机科学联系不起来,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⑶离散数学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解题方法灵活,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记忆,并且对定义和定理之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⑷教学过程还不能围绕“职业”的目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参与工作后的实际问题相互脱节,缺乏有机的结合,没有体现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基本原则。

⑸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体系中缺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缺少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平台。

⑹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

二、以应用型人才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离散数学》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归结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指的是狭义的课程设计,它是指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教法及考核的组织与安排。

1.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设置课程培养目标、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准确定位离散数学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优化教学内容,选取科学有效教学方法的依据和根本。我们认为离散数学教学的三大目标是:

(1)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抽象的离散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为诸多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支持。

(3)作为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应用与研究工具,能够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上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专业与应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离散数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更是有明确固定的应用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实用为主”的原则,根据计算机应用类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组合课程体系,优选课程内容。首先,离散数学还是一门数学课程,要突出数学的特色,即数学的符号化、形式化、抽象性、严密性及逻辑性特点,使学生学后能提高离散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应解决专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从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实践应用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绍离散数学与其他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领略离散数学在后续课程和本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形式语言及自动机、数字逻辑等都离不开离散数学。代数结构是研究关于运算及其规则的学科,代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密码学、网络与通信理论等;图论为数据结构和数据表示理论等奠定了数学基础和描述方法。图论中的通路与回路,为研究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支配集、覆盖集与近年比较热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离散数学的基本思想、概念和方法广泛地渗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而且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更是全面而系统地影响和推动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转贴于

2.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离散数学课程的特点是定义多、定理多、公式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教学时数又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己越来越难适应这种大容量、少课时的教学要求。只有采取新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应互补而非对立。如离散数学中大量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若由教师板书,势必占用很多时间,学生也会产生倦怠感,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然而,作为一门数学课,如果教师只坐在操作台前,缺少了共同的解决问题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形成不了,这也是一种失败。因此,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的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离散数学的两个显著的特点,它决定了离散数学教学不仅应注意传授知识,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是形象、具体,但当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时候,若用屏幕上有限的“形象”代替了学生更接近数学本质的“想象”,用屏幕上个别的“具体”取代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用屏幕上的快速推导,取代了板书教学中边写边想、师生互动的逻辑渐进过程,也许反而减弱对学生的能力的训练。所以,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合黑板板书,并灵活采用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即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高职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检验高职办学质量如何的最终标准,要看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市场、受市场欢迎,因而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根据所学的知识是否符合岗位所需要的标准,所学的知识是否在未来的工作中用得上、用得好来制定,使数学教育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形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整个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加大应用能力的考核比例,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可以建立严格,详实的考核标准,在学期之初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数学教学的考核标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何做。

我们将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分为三部分:“30%平时测评+30%基础能力测评+40%应用能力测评”。30%平时测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上课出勤、上课回答问题、课堂练习、平时测验、课后作业完成等情况。30%基础能力测评是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测评。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对公式、性质、定理的运用与理解,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限时完成。40%应用能力测评是开放式考试成绩。可以口试和笔试结合、采用做大作业和让学生写小论文等形式。它主要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防止抄袭,教师对该项考核完成优秀的学生论文、报告还要进行答辩,再做出最后的成绩评定。

这种考核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高职数学教学“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而且能够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定,是由单纯数学理论知识的考核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离散数学教学的最终日的是为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如何开好此门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涉及到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

参考文献:

[1]何中胜.《离散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75).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 存在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54-01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职高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由此伴随而生的问题是学生录取分数较低,数学素质较差,给经济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经济学研究、应用的重要工具,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实际经济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但是,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根据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指出“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用的教材

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和推动。当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材建设在处理数学理论与应用方面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缺乏适合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教材。现有的一些经济数学教材也更多地强调数学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完整性,再在章末辅加若干人为编制的经济学例题以示应用,事实上与经济实际应用联系甚微,根本达不到“学数学”是为“用数学”的目的。

2.课程内容设置与专业脱节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必须服从以专业为核心、专业服从市场、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所以“经济数学” 作为一门服务于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设置应该与经济类专业紧密联系,应突出其经济特色,为财经人才提供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用数学知识处理常见经济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事实上,目前大多“经济数学”沿用工科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数学学科性太强,与经济专业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被忽视。由于数学与经济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很难感受到数学对他们专业和今后工作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学习应用经济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课堂以教师为主、教师以书本为主”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讲解例题、处理习题的固定模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学生只是被动地记住有关知识,应付考试,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提高,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很难实现经济数学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考核、 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经济数学的学习考核仍然采用笔试方式,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片面强调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计算能力的提高。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对保证教学质量,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对数学功底薄弱的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增加了心理负担,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降低学习数学的热情。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也应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以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式突出学生能力的评价。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定胜负,实行一票否决制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落后,实行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已经势在必行。

二、对“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把握“必需、够用”原则,教材的选取上要定位高职, 面向经济,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选取上要满足后续课程与经济应用需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宽基础、重应用”的教学结构。首先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要为学生奠定一个宽厚的基础,要从纯数学演绎和严密逻辑体系中解脱出来,适当降低严谨性要求,对严格的数学定义、抽象的定理、命题和复杂的证明、计算内容要合理地取舍、整合。其次,结合经济类专业特点选择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如增加单利、复利、最大收益、最小成本、边际成本和弹性等与经济和管理相关的内容,充实一些真正联系实际的应用型例题和习题,让学生感到学习经济数学既有趣又有用。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依据“经济数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教学实效。如采取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化复杂为简单;坚持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建模能力的培养,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经历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体现数学文化,结合课程穿插讲述数学发展史,展现“数学之美”,体现“数学之用”,改变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改革考核方式

对“经济数学”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完善,必须使得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更科学、更全面。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要体现出“经济数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运算和推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应当在平时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所学到的经济数学知识,展开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小报告等,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内容。例如: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和推理能力) 占50%,过程考试(给出案例,进行讨论,撰写小论文、小报告) 占30%,平时成绩(平时课堂提问、作业及出勤情况) 占20%。多样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增加知识面,最终成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韦振中(1965-),男,壮族,广西田东人,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刘浩(1973-),男,湖南永州人,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广西 柳州 5405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JGB18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59-02

一、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在地方工科院校中,数学类专业毕业生以就业为主,以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办学时间较长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在校生及历届毕业生的统计调查,只有11.3%的学生有考研意向,且这些学生中最终通过考试实现升学的只占学生总数的2%左右,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均面临如何顺利实现就业的问题。近几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各本科专业中排名靠后,且呈逐年下降之势。毕业生初次就业所从事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数占已就业人数的20.3%,79.7%的毕业生从事的工种为生产企业生产线上的工人、销售企业中的销售人员及证券公司中的客户代表,就业质量偏差,学生就业状况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令人感到担忧。

二、影响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造成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状况,除了受数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生源质量下滑,社会对数学类人才缺乏了解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从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不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不断上升,地方工科院校生源总体质量在下滑,而且录取数学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非第一专业志愿,甚至相当部分是出档后服从专业调剂的生源,生源中复读生比重大。因此,学生入学后专业认同感很低,大多缺乏继续升学的动力,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而有些地方工科院校在制定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照搬或参照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少能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不能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具体表现在:

(1)在课程设计中重理论、轻应用。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过度强调专业的理论基础,设置了大量的理论课程,以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虽然学生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加强,但实用技能差,没有掌握就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很难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另外,由于学生基础差,多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渐渐失去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率。

(2)专业方向的设置单一。数学与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了将来社会需求的五类数学人才分别为:专职数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的数学教师、交叉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在这五类数学人才中,第四类人才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除了掌握数学与计算机知识外,还要了解行业的知识;第五类人才大多来源于本科院校中的师范院校,但近年来,各地对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师的录用均采取了公开招考的方式,地方工科院校的数学类专业学生如果加强师范技能训练,也可在就业上与师范院校毕业生展开竞争。故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必要按学生就业相对集中的行业划分几个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就业意向介绍必要的行业知识,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度,提高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院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较为单一,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选择面较小。

(3)实践教学从思想上得不到重视,从条件上得不到保障。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每一个实践环节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这是学生就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由于数学类专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重视。具体表现为:

1)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学时少,只安排验证性的实验教学环节,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设计。

2)毕业实习环节中,多数学校采取了分散实习的方式甚至取消实习环节,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3)缺乏既有深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又熟悉信息科学技术,且具有数学应用行业人才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引进的难度也较大。

4)没有建立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从人力、物力上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2.学生没有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大学学习生涯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就业准备的过程,包括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数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是部分学生直到毕业时仍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二是对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又常感到达不到入职条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一份完整的职业规划,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客观地审视自己,充分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等,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为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三、提高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在地方工科院校中,要提高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环节上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解决影响和制约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应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为将来入职创造条件。

1.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上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地方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具体措施为:

(1)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分流培养。通过调查,了解当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近几年毕业生的走向,确定2~3个培养方向,在一、二年级强化专业基础训练,三、四年级按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度,提高专业技能,避免学生学无所长。

(2)在课堂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应用。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理论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培养学生能力和后继课程学习的需要,适当减少理论课程,降低理论深度,增加应用性课程比例,以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上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非专业素质能力和求职能力三个方面。而专业能力是核心能力,是学生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的能力。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目标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现。

(1)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际中有什么用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除了要从教学学时上对实践教学环节给予保障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效果。首先,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上要选择来源于生产实际的课题;其次,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检验;最后,学生工作部门与专业教研室要积极引导,形成指导团队,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培养应用性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另一个途径。一方面,企业有大批来自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可以解决当前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师资这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比学校更了解市场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的方式:一是实行“订单式办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校方负责组织实施通识教育及专业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由企业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及指导教师,学生毕业后直接向企业输送。二是实行“双轨式办学”,学校按自己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在二、三年级由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把学生分配到各个项目组,由专人负责指导,通过这个过程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为企业进行人才储备。三是与用人单位或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学生在校内学习,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或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就业前培训,然后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总之,加强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提前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3.实行就业导师制,对学生大学生涯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

就业导师制是指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其目的在于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训练,获得创新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为未来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

就业导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对于一年级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做好职业规划;对于二、三年级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的准入条件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入职条件,挖掘学生潜能,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技能、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对于四年级学生,帮助和指导学生收集用人信息,准备应聘材料,掌握应聘技巧。

四、结束语

提高地方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要通过实行就业导师制,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创造入职条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使其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5,(3):1-3.

第10篇

【论文摘要】 本文指出了专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学校情况,对教学目标、教材编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上都根据专业不同采用分层教学,突出专科特色和专业特色,达到了较好效果。

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研究是数学应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合作能力的一个较好的平台,高职专科学校的数学开设时数、难度、广度与理工院校不同,学生基础情况也不同,所以要研究具有高职专科特色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内容

1.1 确立数学建模教学目标(目标分层) 我校具有师范类数学专业、理工科专业、经济类专业等专业开设数学课程,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对于不同专业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1.1.1 师范类数学专业的教学目标 树立“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信念和数学应用意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将来从容胜任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1.1.2 理工、经济类专业教学目标 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具备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应用数学为其从事的本专业的研究与工作服务。

1.2 教材要适合不同培养目标,具备专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1.2.1 教材来源 现在教材多是综合各类大学或理工科大学(多为本科学校)的教材,由于我校是专科类学校,数学课程开设的门类少、学时少,难度、广度远比不上这些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能与这些学校相提并论,所以教材不能采用不符合实际照搬照抄方式,我们采用以下方式:1)借鉴:精心鉴别吸收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材以及其他文献中符合专科特点的数学建模材料。2)研究吸收补充新素材 根据生产生活实际,把学生感兴趣的现代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吸收进来;选取自然界中奇妙而令人感兴趣问题;选取身边人们习以为常且容易忽视而结果又出乎意料问题;把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专科组的竞赛题)也逐步补充进来。

1.2.2 根据不同专业情况选用素材,内容呈现多层面和多元化

1.2.2.1 师范类数学专业 师范类《数学建模》增设了中学数学建模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历年中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选讲内容。师范学生要想在日后胜任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工作,他们不但要掌握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与技巧,还要掌握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方式和方法,还要熟悉近年来中学数学建模的题目。

1.2.2.2 理工类、经济类各专业 选取的素材多为生产工程领域和经济类的数学建模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个专业的问题,突出了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1.3 根据专业确立《数学建模》课程设置,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

1.3.1 师范数学专业 我校规定师范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为必修课,它包括《理论学》和《实训课》,课时比为1∶1,目的是注重学生实际建模能力培养,为此提供时间和空间。理论课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围绕教材章节,教师归纳讲解不同类型数学思维方法和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讲解数学建模的步骤。教师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实训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模型的实战能力。学生分为小组活动,一般三个人一组。教师在理论课提前布置与本节相关数学建模题目,在课后由这些小组成员共同查资料,互相启发、共同讨论并撰写出论文。上实训课时,围绕某一数学建模问题,各小组可以踊跃发表见解,介绍本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他组可以补充、修改,或提出质疑,也可以另辟新径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最后由教师点评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1.3.2 理工科、经济类各专业 我们采用选修课形式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深入浅出讲解各种数学思维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生产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教师精选学生力所能及的数学建模题目,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1.3.3 开辟数学建模的第二课堂,建立数学建模实验室 每年我们吸收各个专业的学生到数学建模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选拔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让学生也进行高水平的数学建模实践演习。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实训和竞赛,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互补,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如计算、分析、编程、写作等;各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运用,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展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和欲望,也使得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触角更加敏锐、灵活,思维空间更加广阔。

1.4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成绩方法 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评定成绩的方法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小组成绩;二是平时队员表现;三是论文成绩。评价学生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和建立模型过程考查,采用平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荣辱与共的小组计分法。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可以考查同一小组不同成员在平时建模能力表现,例如建模方法、灵活性,是否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另辟新径,用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对于勇于质疑,勇于提出不同方法的学生加分。最后在学期未教师布置数学建模题目,给出几天时间由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形成论文形式上交,教师按一定标准记入成绩。

1.5 改革以往教学方法,注重数学知识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往数学课程注重数学逻辑体系、定理规则及计算技艺,而忽视了数学知识它的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我们的学生面对考试可能是佼佼者,但面对活生生的实践问题可能就束手无策。项武义教授称之为把姜女西施置于X光透视,所看面的只能是一幅骨头架子,毫无美可言,学生连看的兴趣都没有,认为数学太枯燥、抽象,没实际应用价值,它离我们生活生产很遥远,谈不上更好地学习数学,更谈不上兴趣和创造。我们改革以往教学方法,注重数学知识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转贴于

1.5.1 我们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讲解数学思维方法时都要从实际问题中导入,讲清楚每个数学分支的思维方法的背景和特征,注重知识的来源和应用范围。

1.5.2 在建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探索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胸中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家发明研究时的火热的思考。教师制造平等的讨论研究氛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探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置疑,不断修改补充数学模型,学会分析和评价模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另辟新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实施效果

2.1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学生对数学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具备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建模的收集资料、分析思维过程的演练和运用讨论探究式学习,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兴趣,认识到数学处处在我们身边,利用好它可以解决许多生产实际问题,学生从数学建模中体验到从来未有过的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火热的思考,这种返璞归真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模型过程中面对活生生的实际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并用多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 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使得不同专业学生呈现不同的特色。数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都得益于数学建模学习中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做论文题目就是数学建模方面论文,具备了建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师范类数学专业不仅具备了数学建模的能力,还熟悉中小学数学建模题目类型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毕业后能从容胜任中小学的数学建模教学工作。非数学专业学生接受了数学建模培训和锻炼,开扩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领略到了各门学科交叉和综合运用的价值,为他们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合作能力的一个较好的平台。通过数学建模,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能自觉地应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论文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2.3 我校是同类院校中最早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学校之一,从2001年至今,每年组织学生参赛,曾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年都有获奖学生。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 毕业设计 工程实践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原理图与PCB图设计、实物制作与调试、撰写论文以及答辩等多个环节,是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工程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导致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工程实践教育中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倾向,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有的不会做方案设计;有的缺乏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的仪器操作不熟练,不会排除在实物制作与调试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导致实物没调试成功;这些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2 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

我校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的1~16周,正是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高峰时刻,由于如今经济转型,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寻找一个好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招聘会和面试,如果面试成功,用人单位希望学生马上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当然还有极少数学生忙于补考等遗留问题的解决也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3 学生对毕业设计认识上有误区

我校大多数学生认为毕设对寻找工作单位没有影响,同时认为毕业设计总是可以通过的,没有将毕业设计看成是大学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综合实习,是对自己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自己清晰了解设计过程的学习,是自己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对自己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尽快适应社会,影响巨大。

2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措施和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进行系统设计、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中进行了如下修改:(1)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建设,对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教学内容优化,主要强调电路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突出实践运用,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性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3)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将其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选修课,考核方式为项目设计,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4)针对应用型本科的特点,调整专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运用,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进行调整,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调整为射频电路及CAD技术、FPGA通信设计基础、ARM原理与应用等。(5)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有序,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建立基本的系统概念,掌握基本的设计流程和动手制作实物的能力;三、四年级则是专业工程设计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电子系统的能力。(6)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电子工艺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自主管理,其他专业实验室由学生申请,系部批准后对申请学生开放,尽可能提供实验室给学生使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7)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入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MULTISIM,PROTELL等。尤其是单片机教学采用CDIO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校企合作,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如与TI公司合建单片机实验室,将最新的电子技术引入教学中;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开展科研活动。(9)开设科技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2.2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模式进行调整

(1)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有责任心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小组和指导小组,对选题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价和筛选,强调选题以设计类题目为主,要求软硬件相结合。(2)学生的选题时间可灵活调整,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做毕业设计时可选取与学科竞赛相近的题目;参加飞思卡尔的可选取智能车的题目;还有一些学生可在第6学期单片机实践时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作为选题,如有学生在单片机实习时做的是电子抢答器,毕设时做的是无线抢答器,学生完成得非常好。(3)对学生加强教育,认真开好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设计是一个自主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一个预演,对学生很重要,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4)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制度,对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如在毕业设计中确实不合格的要求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还不合格的则毕业设计判定不合格。

3 总结

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研,借鉴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突出应用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毕设时间和组织机构,整合学校实验室教学资源,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已初步扭转质量下滑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英桂.浅谈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学高等教育,2006:89(3):65-67.

[2] 彭熙伟,郑戌华,王向南.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45-47.

[3] 刘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4):49-51.

[4] 刘兴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126-128.

第1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majors abou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iming at cultivating tal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hrough reform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patterns and examination forms, we'll rai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Linear Algebra,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increas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quality.

关键词: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Key words: independent school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inear Algebra;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014-01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数学类子课题(项目编号:FIB070335-B2-14)。

作者简介:陈骑兵(1978-),男,江西瑞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模型,评价研究。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独立学院的学生既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教学就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独有的特色.线性代数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时间还不长,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的教学大多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理论的完美和逻辑的严谨,对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不够,显然无法满足专业对线性代数的需要。

1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体现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数学理论与经济问题、计算机、数学建模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了。

2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初步实践

2.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线性代数的第一堂课,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线性代数的发展、演变及其在专业学习中所占的地位和广阔的前景,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编写合适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线性代数教材很多都是重点院校编写的,教材模式基本差不多,其实用性特点在教材中体现并不充分,只适合重点院校学生或者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使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比较少,特别是适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教材更少,因此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点,特色鲜明的线性代数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牵头组织下,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内的四川省独立学院合作完成了适合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线性代数教材。教材在要求上简化了定理和性质的证明,而只在习题中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验证;降低了计算的要求。

2.3 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线性代数内容抽象、概念多、定理多、证明方法独特,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以文科生居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所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显得很重要。教师在讲授时要尽量将启发式教学融入其中,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应合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2.4 加强数学知识的经济应用,培养经济数学建模能力 通过经济、管理中的案例逐步培养学生的经济数学建模能力。如在课堂上给出一些与线性代数相关的经济管理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己组队以小论文的形式一周后提交,并安排课堂时间让各队自己陈述建模过程或遇到的困难,最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建模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积极性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5 增加数学实验课,加强数学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软件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进行数值计算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应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每章内容结束之后增设线性代数实验课。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软件计算的方法,如行列式求值、矩阵的基本计算、求解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实验课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数学软件求解所学过的数学问题,来达到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数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2.6 实施多样化考核形式 一门学科的考核制度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能否全面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涉及到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单一的“一纸试卷定优劣”的方法改变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可参照理论考核与应用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另外也可考核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作为高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随着独立学院办学思想的统一,师资队伍的不断提升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独立学院经管类线性代数的教学也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贾茗,何立新.关于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9(9):180-181.

第13篇

关键词:PBL;《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83-02

1引言

古朴的运筹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我们运筹学的先驱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摘取“运筹”两字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既显示其军事起源,也表明其朴素的思想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但世上公认的运筹学学科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军事部门为战争需要而成立的一些研究小组的活动。其热点是集中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提高某武器系统效率的操作方法和执行策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运筹学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也从军事部门迅速向工商、管理和工业部门转移。运筹学是研究各种广义资源的运用、筹划以及相关决策等问题的近代新兴学科。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其目的是根据问题的需求,通过数学的分析和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的优化安排,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有限资源的效益。“运筹学”名称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英国,当时称之为“OperationalResearch”,1942年美国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称之为“OperationsResearch”。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筹学的定量分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及其特点,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级管理决策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出了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重新对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思考。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多数讲授《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师是学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管理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教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将《管理运筹学》当作一门纯数学学科进行教学。这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要求相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也一直延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式,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

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管理运筹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较多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学习《管理运筹学》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前期必修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说《管理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文科生源,不少学生害怕数学。比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及对偶理论,要想完全领会其原理,需要大量运用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行推理,因而非常抽象。在课时总体压缩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讲授完抽象数学原理的推导,学生听不懂只好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而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兴趣。

三是教学内容不恰当。《管理运筹学》课程包括若干分支,而教学时数有限,因而《管理运筹学》教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分支。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行和盲目性,甚至存在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

四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及案例的讨论,掌握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不能做到灵活应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传统,对于学生学完课程是否能够运用《运筹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室较少顾及。

五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如果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即使掌握了《管理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和手工运算能力,但在遇到一些变量较多的数学模型时,也只能一筹莫展。由于缺少上机实践机会,学生不能利用相应软件求解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应用的可操作性。

3《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资本经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移,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引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化。根据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应该对管理科学模型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预见变化、适应变化、管理变化,并根据内容和外部环境不断更新观念,设计未来;重视信息,学会与人合作,讲究团队精神;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掌握领导科学,提高管理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接触企业决策试验;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组织小组研读论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课外关注应用案例,引导培养其对课程的兴趣爱好;并最终以大型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总结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管理运筹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实际问题,如风险管理、冲突分析、多目标决策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预测和驾驭等,都迫切需要分析研究和解决,而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管理运筹学》这些新的分支。《管理运筹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成数学理论、建立模型、计算机软件的重点都放在讨论有限的数学理论方面,因而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计划学时内无法学习了解《管理运筹学》形形的模型和算法,从而使学生对许多实际问题缺乏联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联想、思考、锐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管理运筹学》这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按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达不到《管理运筹学》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运筹学》以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管理和决策技能,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管理运筹学》教学体系和方法应随着教学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和革新。

4PBL教学法概述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基本热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PBL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求索者,同时在实践PBL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对其终身教育具有深远影响。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我院对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验性地实施了PBL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而言,我们认为PBL教学法既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是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相一致的。

PBL教学法的优点可概括为:(1)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所需的信息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按需要来驱动;(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4)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信息进行综合;(5)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沟通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特点为:(1)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2)以综合课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3)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4)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5)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教学法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鉴于这些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商学院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而且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在商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正如美国哈弗大学校长ToslesonD教授所说,“PB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5基于PBL教学法的《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综上所述,改革《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学方法,应该从突出课程的应用型入手。这样,PBL教学法就特别适合应用于《管理运筹学》的课程教学中。依据PBL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全面改革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各个知识点,提出以问题为基础的《管理运筹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法,必将能够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著地改善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用应根据PBL教学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更换了原有的教材,新教材以教案为中心,突出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方法,强化计算机的应用,弱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虽然新教材并不是为PBL教学法设计的,但其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法同出一辙,为顺利实施PBL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针对教材中存在不足,还自编了部分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是PBL教学法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仅仅是为了组织教学,说明相关的数学理论。而PBL教学法则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组织教学,将数学理论隐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让数学理论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与教学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联系;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运输计划、投资计划、设备管理和存贮策略等管理领域。

(3)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组建团队。根据自愿原则,由学生组成2-3人的研究团队,团队中各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在问题分析、数学理论、计算机应用、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

②选题。每个团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从老师提出的多个实际问题中,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③查阅文献、学习数学理论。每个团队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现场调查、咨询相关业务专家等方法获取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团队成员通过讨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所涉及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④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的类别确定相应的数学方法,在合理的假设和抽象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⑤求解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求解数学模型,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计数机打好基础。

⑥撰写论文。问题解决后,要求撰写论文,对解决问题

的过程进行总结。除了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必要内容外,还要写出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⑦课堂报告。各个团队在课堂上要向全体同学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和其它同学通过提问及质疑的方式参加讨论。

⑧总结。学生根据报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和修改论文,最后提交给老师。这些论文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考试成绩中。

(4)体会。尽管PBL教学法在《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但是已经显示了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嫩铁拐李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论文撰写认真细致,课堂讨论发言积极,普遍反映收获

很大。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6结束语

通过《管理运筹学》教学改革,可以达到如下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让课堂能容纳更丰富的内容,有助于提高上课的效率;利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积极性,以避免数学类课程的枯燥乏味;利用使用模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管理运筹学》课程更具实际意义;利用大型作业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计算、评价的整体素质,收到仅凭课堂讲课难以达到的效果。

当然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因素众多,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本文只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探索。未来更好地实施PBL教学,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1)编写与PBL教学法配套的教材;(2)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还需要由其他课程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小清,张文艺.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思考[J].科教文汇,2008,(4):40.

第14篇

Wang Ke

(Chengdu Electromechanical College,Chengdu 611730,China)

摘要: 文章探讨了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数学课程的设计。为了改进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结合教学中的经验,通过模块化、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优化课程内容、引入专业实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方法进行尝试,并提出一些心得体会。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ncourage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y the author combines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specialty course through modularing, optimizes curriculum content, introduces professional examples by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关键词:数学 课程设计 模块化

Key words: mathematics;curriculum design;modular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73-02

1数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随着当今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设计作为数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一方面需兼顾数学思想、数学素质的形成,另一方面强调“数学为专业服务”、“以应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然而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4]即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编排课程和教学内容,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讲授。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等优点,但是较少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应用,造成重科学理论、轻技术理论,重教师、轻学生,使得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影响了学生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

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计划中数学课与专业课设置界线分明,内容自成体系,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事实上,专业课中很多地方用到数学知识。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之间不易迁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沿袭普通中学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直接搬用,学生不知学以所用,普教色彩较浓,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忽略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数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所学数学知识不知道要用在哪里,学的知识与专业要求有何关系,学生知之甚少,并且由于数学课开设一般先于专业课,等到专业教学中用到某一部分数学知识时,后悔已经晚了。可以说,数学课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从教学手段看,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学习被动,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强行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却越发反感,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基于以上的原因,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和方法已迫在眉睫。

2分专业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各个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大相径庭.数学课程只是简单按理工类专业、经管类专业的来进行划分,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对数学课程的需求。机械类专业、电子电工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通讯类专业同为理工类,但它们对数学的需求相差很大。例如机械类专业需要空间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等;电子电工专业需要向量的坐标、内积等;计算类专业需要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而通信类专业需要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等。

3通信类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以“用”立课,以应用为出发点,也以应用为归宿,以通信类专业目标作为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结合通信类专业的要求来制定授课计划。

3.1 模块化教学为了突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特色,以学生所学后续专业课程相关数学知识为教学模块内容组织为依托,针对各专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模块,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块库,以模块为构架,模块内采取案例驱动的模式,内容要体现“应用为体”的思想,一般来说把数学知识划分成八个模块,即A、B、C、D、E、F、G、H模块,具体内容为:A模块――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此部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和精髓,为以后数学课程的展开做好铺垫,为公共模块,其余模块根据专业不同进行搭配);B模块――常微分方程;C模块――线性代数初步;D模块――概率论与统计初步;E模块――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F模块――无穷级数,傅里叶级数及拉普拉斯变换;G模块――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H模块――曲线曲面积分及其简单应用。

各个专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相应的模块,通信类专业可选取“A+B+F+G”模块。[1]

3.2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渗透为了突出数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教育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基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规划和设计,因此,教师通过对数学内容的全面分析,明确各章的重点、难点,发掘内容的共性和相互渗透的知识点,以便前后呼应,形成知识的系统网络。例如多元微积分与一元微积分的类比,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异同,它们之间由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架起一座桥梁,由此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各行各业的人们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通过这种学生耳闻目睹的社会现象入手,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然后再引入数学概念、原理,这种课程内容的构建体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3]

3.3 与专业课程结合,缩短数学与专业的距离数学课程是融知识、情感、意志、社会习俗诸多因素为一体的事物,不是纯粹的知识。谈到数学,大多数学生恐怕想起的只有一些公式、符号等。所以在设计数学课程教学时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专业课程来展开数学课程的教学。以数学内容为本的基础上,精选出与专业课程相关联的内容,然后构建数学课程的学习情景。例如,同样是讲解导数的应用,管理类专业讲解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等边际函数,机械类专业讲解箱子的最优设计、求角度、设计窗户等图形的应用,计算机专业讲解Newton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信类专业讲解电路中电感、电容等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3.4 通过专业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实例的讲解不仅在知识的应用部分,还可以在知识的导入部分,也可以在知识理解部分。例如在通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模拟电子”要求学生了解正弦波、余弦波、以及波形的叠加,而这些在数学中基本的函数及级数求和都有相应的介绍;“信号与系统”要求学生学会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而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主要用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域分析、系统函数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这些都与数学中的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拉普拉斯正、逆变换、因式分解、留数定理等联系非常紧密;“自动控制原理”也是通讯类专业较为重要的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经典控制理论的有关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而控制理论最根本的需要先了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等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其他的课程用到数学的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介绍,其他我们就不再做深入探讨了。

作为数学教师,并不是要求每位教师对通讯类的专业课非常了解,而是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的课的一些思想和理论,让学生学习的不是纯理论的数学,而是实实在在为他们的专业课程来进行服务的。

3.5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导教学方式采取主动构建、多媒体和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设疑、演示和讨论法。在傅里叶级数的教学中采用Simulink对正弦波(或余弦波)分析和叠加,整个过程方便、简单、快捷和灵活,且形象、直观、交互性好,能促进对傅里叶级数概念、原理、意义的理解,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例如把周期为2π的脉冲矩形波信号函数f(x)=-1,-π?燮x

f(x)=■sinx+■sin3x+■sin5x+…+■sin(2n-1)x+…

并在Matlab/Simulink中逐步给学生演示如图1,2所示。

3.6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应突出数学应用,不能单纯的通过做几道试题的考核来决定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而是要体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所以,以下列三个原则来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①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原则;②形成性考核与目标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③规范要求与鼓励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考核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论文、报告、调研等。

4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作为一名高专院校数学教师,我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一些尝试,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非常乐意接受数学,希望通过本文与大家共同探讨,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伟传.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设计实践与认识.高等教育科学,2008,(4).

[2]王科.Matlab/Simulink在傅里叶级数教学中的应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第15篇

【关键词】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是遵循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适应大众教育阶段以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自2007年以来,西安财经学院结合西部地方财经院校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体系、联动三个课堂、突出四个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明确一个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

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发展潜力,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逐渐明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西安财经学院2007年组织召开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08年组织召开了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了“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2011年《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两个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2009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创新了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更新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构建了“四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四个平台包括公共课平台、学科共同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任意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第二,加强基础教育,打通大类平台课,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2009年起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数学类四个大类的14个专业,实施了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第三,各专业加大应用性课程的建设力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四,依据财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设置系列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课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爱心服务;专业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共同课实验(实训)、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第二课堂等。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时,充分体现实践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目前,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以引导实践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开展。对超过18课时的实验实训课均独立设课;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教学周。针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和投入,编制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了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考核办法,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联动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校要求课程所属系(教研室)定期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以案例式、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校每年开展课堂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室(实训中心)评估、优秀教案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如: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推行“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信息学院倡导“教学互动,重在实践”,文法学院开展“模拟教学”,《高等数学》课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推行“听说领先,综合训练”等,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学方法。

2、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校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学术讲座为载体,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达8000余人次;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高水平的学术讲座600余场,参加学生10万余人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了5届“博学杯”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10年学校成立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现有人文类、体育艺术类、科技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共56个,参加人数达8000余人;创办了《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蓝风铃文学报》等10余种学生刊物;定期举办书画大赛、英语演讲赛、辩论赛、摄影作品比赛、“校园之星”风采大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多年来,学校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团,分赴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特色格局。近三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达1.5万余人次,广大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眼界,锤炼了思想品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积累了社会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四个能力

1、知识应用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组织方法,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逐步建立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实施“2+2”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大类内采取分流培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在人、财、物上支持学生参加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践性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数理分析能力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加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通过强化量化分析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依据数据和模型进行经济管理、经济分析的能力。另外引导与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量化分析教学方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