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范文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第1篇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其次,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茶文化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茗山茶园”品种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还邀请了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铁观音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安溪的春秋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安溪、热爱安溪茶文化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制茶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介绍铁观音的来源故事等,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最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点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第2篇

1.合理选择活动主题,保持趣味性和价值性

综合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活动主题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又要保证其价值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某种技能的提升或者意识的培养。此时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首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的活动主题,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添加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高昂的参与热情下获得最为深刻的教育。

2.合理选择小组结构,设定小组管理模式

在综合实践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小组结构的设定也非常关键,教师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的调配,让学生之间能够碰撞出学习的火花,也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活动体验和成长。另外,在小组成员的调配中也要为每个学习小组确定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避免由于内部管理问题而造成活动障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例如设定组长和副组长,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和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合作需要在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之下开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每个小组的学习效率。

3.协作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学科性 综合性 实践性 活动性 有效性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如何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还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文化蕴育点”,在生活中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科书、教学挂图、各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还有博物馆、纪念馆、报廊等, 教师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二、立足于综合性

《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积极提倡。”这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其基本特征应为:(1)课上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2)伴随着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训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伴随着肢体活动。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动手。(4)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着眼于实践性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教师善于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突出活动性

《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组织活动可以不拘形式,“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语言。例如:“如何把课本编得更好?”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就会使学生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有魅力,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又有实 践能力的锻炼。再如:让学生品评广告,“搜集广告,评出优劣,把劣质广告重新设计一下。” 学生搜集广告的途径是多样的,评比的形式是多样的,重新设计的广告更是百花齐放。这样 的设计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实践;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同时,要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五、归结于有效性

1.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终生发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开展,而且要认真开展,也就是要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老师要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受到熏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如针对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事实,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保护家乡水资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积累资料,参与讨论,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增长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学生要分组,要调查,采访,记录,整理资料,这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既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又有人际交往、探究设计能力的提高,还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这些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2.要事先制定活动计划及具体实施的方案

第4篇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能勤绩

转眼间一学年的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从德能勤绩四方面作工作小结如下:

一、德:

一年来,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各种会议,。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都用于学校的教学中,自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二、能:

在这一年中,我继续参加了大武口区骨干教师培训,并认真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课程改革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完成15000字的学习笔记,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在暑假期间参加教体局对骨干教师的计算机培训,积极参加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主动承担外校教师来我校听课活动。积极参加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艺术高级论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重视教学经验积累,积极反思教学行为,撰写教学论文。

三、勤:

本学年,满工作量,出勤满,准时到校上班。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认真听课评课。我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值日、升旗礼、,做到五必到。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领敬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尽量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绩:

由于本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学年度我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和敬业模范奖称号。在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在校田径运动会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指导奖。论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获大武口区综合实践论文二等奖、《写好作文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和《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获教育学会二等奖和三等奖。知识无止境。根据学生实际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我还得不断地训练自己,还得不断地学习,多听不同类型的课,多看书多思考。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跟上课改的步伐。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能勤绩

20xx年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八荣八耻时期,自己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内涵,并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利用学校网站做好宣传工作。

二、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学校的专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参加县里的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虚心向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公同探讨信息技术的教学。在教学中,积极开拓教学思路,上好每一节课,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本学期本人的重点是对502班的4名学生进行计算机语言VBSCRIPT(简称VBS)的培训,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牺牲自己的午睡时间,对其4名学生进行辅导,与6月5日参加全县首届小学生电脑编程竞赛,由于某些原因,只取得了三个三等奖。本人相信,明年的竞赛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以备今后的撰写论文所用,本学期撰写信息技术案例《小老鼠好机灵》获得市级信息技术三项基本功评比一等奖。本学本人还承担了一个县级课题《构件农村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实践与研究》,于6月底前完成结题工作。此课题已是我的第二个课题,通过两个课题的研究,我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对今后更高级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向教导处和值周领导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5篇

关键词:以校为本; 依托教研; 形成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准备阶段――让理念在探索中形成

1.进行师资培训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和研究,关键问题是师资培训。通过研究讨论,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实践学习,在不断探究中寻找研究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在学习方式上,采取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既注意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的核心指导作用,又重视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实行协同指导。在培训目标上,重点促进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力等。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了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个别指导、网上培训及案例示范等。其中有几点做法收效良好:(1)创立“金小论坛”;(2)开设“教师沙龙”;(3)印发“综合简报”。

2.建立保障机制

为了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成立了三个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为牵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以教导主任、班主任及骨干教师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以及以教科室和总务处为主要负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小组”,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随堂抽检结合定期月检,自查、互查结合校查,还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建立了常态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采取理论学习、课题汇谈、观摩研讨、案例交流和课例分析等形式,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实施策略、反思存在问题。

3.提供时间保证

我们调整了三至六年级的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正式课表,每周课时二节。根据我校实际,我们还另外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弹性时间:双休日的时间,寒暑假创新实践活动时间。“少年警校活动”,“科技航模队”,雏鹰假日小队”实践活动,定期举办“少年警校夏令营”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少年警校特色和科技特色现已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两大亮点。

二、实施阶段――策略在实践中闪光

课题组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课程内容的确定

充分利用资源包,先后完成了校本课程,征集汇编了《综合实践活动参考案例集》,开发学生生活热点、社会焦点课题。

2.课程科学管理的探究

关键是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意识,专题活动与学科生成相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每月安排一次,分“启动阶段”、“实践活动”及“汇报延伸”三大块。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来组织,以避免内容组织的随意性。其主要课型分“参观访问型”、交往合作型、感受体验型以及社会调查和研究型;生活体验型、生活服务型等。

3.实践活动的开展

3.1举行子课题研讨活动。2012年3月15日,我校举行了“十二五”苏州市级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子课题立项交流会。根据课题计划要求,结合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组及时组织学校各综合实践课程任课教师以及各班主任教师从本专业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建立研究子课题。综合组和各班主任分别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成功个案及教学的整改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交流。此次活动,课题组还组织学校教科研骨干对子课题进行了评议,批准立项了5个子课题组。

3.2举行学期课题汇报活动。2012年6月12日,课题组陈建红组长组织召开了课题汇报会。总结了一学期来本课题取得的成绩,查找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3举行校级课题研讨活动。2013年5月10日,金港中心小学举行了苏州市级教科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研讨活动,四位综合实践老师分别上四节公开课,课后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评议。课题组长陈建红校长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对本课题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3.4举行市级综合实践研讨活动。2013年6月8日张家港市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市教研员陈丽丽老师和来自全市36所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活动,来自金港中心小学、中兴小学、常阴沙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老师上了4节研讨课。课后,陈丽丽老师组织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三、收获阶段――成果在实践中生成

1.学校变化――特色显现

学校的科技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凸显了它的特色与活力,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我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一・五”课题《科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2.教师变化――教改创新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推动了教师的全面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综合实践论文及案例有60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24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3.学生变化――感悟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学生视野开阔了,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增加了,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的小制作、绘画作品在市、省以及全国级的比赛中屡获大奖,达87人次。在全省青少年科技竞赛中有379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

4.课题开发――提升内涵

第6篇

1.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涵义及培养重点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对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为基础,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条件,以从事研究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核心。这种研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资料、问题、表达三方面,资料能力包括检索文献、收集资料、阅读资料、鉴别资料、归纳综述五方面的能力;问题能力包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三方面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创新三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从事教育研究所必须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以实践方式为主导的穷究事理的活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过程的本体意义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体验、新认识、新观念、新价值的不断生成;同时必然伴随着“人的生成”,伴随着研究者智慧的积累、视野的拓宽、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3]可见,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对研究的兴趣、对教育研究价值的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教育研究兴趣、热爱教育研究的情感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范围看,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学课程、小学教法、小学儿童、自身专业成长等;从小学教师实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类型看,主要有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等。由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其一般能力和小学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初步具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态度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具有课题研究能力、教育叙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凸显过程性,在“做中学”

以往本科生毕业论文、科研活动注重的是结果而忽视过程,其后果出现研究流于形式、理论学习与实际脱离、抄袭等问题,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应该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获得的。而学习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学”,从做中体验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视教育研究实践的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实践的机会,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并在实践中使他们受到系统的、持续的训练。

(2)倡导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模仿意识与能力,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该怎样解决,尽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却不会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来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中倡导模仿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为大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提供大学生优秀或不成熟的研究习作作为教学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模仿;引导他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自觉寻找、发现模仿对象,并能在分析、参照模仿对象过程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3)构建系统性,形成培养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中,尽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大学生科研活动、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并没有形成培养合力,其培养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等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养本科生的研究意识;教育实习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触小学的机会,为他们观察小学、思考小学问题、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将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123课程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探索的重点。以往小学教育专业只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并不能承担起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改革这一课程设置,形成了“123课程模块”,即课程模块由一门必修课“教育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专题讲座组成。课程设置节奏与大学生科研活动过程、毕业论文活动相应,必修课与选修课分设在大三上下两学期,专题讲座由大二开始,贯穿大二至大四年级。整体设计教育研究课程模块内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侧重小学教育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课程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深层化,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讲座作为课程的补充,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如在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前,组织“如何选题、如何写立项申请”的讲座,在科研立项后,组织“如何开题、如何实施”的讲座,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组织“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讲座。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开展教学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变这一教学模式,探索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之一。经实践检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依据课题研究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按照课题研究的逻辑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帮助学生针对小学教育现实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小组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他们在自拟课题的引领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实践系列作业的同时,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有两个重要操作环节。一是搭建互动平台,除了师生课堂上互动、课下辅导外,建立网上资源库和网络课堂,形成网络互动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网络资源库,包括主要参考书目以及有关网络资源的链接、教师文献库学生案例库、每一种研究的经典范例等。利用网络学堂上传课程课件、研究文献范例等资料,在网络学堂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课程学习体会等。此外,建立与小学互动平台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改革考试方式,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为系列实践作业,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实践作业主要是根据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实习作业,从选题、开题到收集资料,从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具体实施,从文献综述的撰写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中期汇报到期终汇报,设计一系列实践作业,确保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多渠道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是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院课程设置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地位,依托这类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形成了开发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实施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德育实践论”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和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的方式。叙事教学法是指以叙事为抓手,通过借助、分析、撰写、分享叙事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教育叙事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利用课上十分钟时间,由二至三位学生讲述德育故事,其他学生评析;二是任课教师以德育故事为抓手,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带入德育理论;三是讲授并指导学生撰写教育叙事,从中训练他们教育叙事能力。小学德育问题调研实践作业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提纲的设计,调研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感兴趣的德育问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课所学知识设计访谈提纲;二是调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十一假期访谈一位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写出初步的访谈报告;三是调研报告的分享与修改,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之后由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报告,在此过程中指导调研报告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完成了小学德育问题的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

2.将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接触小学,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开端阶段,对本科生未来的教师生涯具有重要影响。以往教育实习任务主要是教学,并没有教育研究的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新尝试,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任务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活动,如要求本科生在实习期间注重对小学的观察,尝试发现小学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教育理论在小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并写成实习日志、小学教育问题报告、教育实习故事等;实习结束后,组织他们开展讲述教育实习故事、做教育实习报告、展示教育实习作业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学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找工作两项重要任务,由于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大四第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期间,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料收集工作,不仅克服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第7篇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呈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发展。从内蒙古地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评价手段、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存在着形成性评价不够、以考代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关于如何确立“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本文从建构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手段、建立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予以阐释。

关键词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45-0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信息社会,要求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上应“多元观”思考。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究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发展。在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方面,要从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鼓励创新的角度出发,注重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开展由学校、学生家长代表、社会、第三方机构、政府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由品德、能力、知识、操作、实践等要素构成的多种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考试要引入形成性评价、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评价,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单一的总结性和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的局限。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考试内容、成绩构成要多元化,考试管理要全程监控。在考试的命题、考试监督、评阅试卷等环节中,采用科学管理机制,要突出信誉和效率的辩证统一,力求实现考核的科学性与个体化的目标。评价包括教学评估机制,要引入具有国际化企业的人才考量机制。要完善学生奖学金制度,为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这些措施、制度的建立,将对教学反思、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起到促进作用。

从对内蒙古地区五所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看,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侧重在期末考试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评价方面,有的形成性评价比重较低,有的缺乏形成性评价。有的学校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方法、效果了解不够,使教学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反馈、互动不够密切。有的学校虽然把平时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的表现折合成一定的比例分数加在总成绩里面,但比例过低,有的根本不与总成绩挂钩。有的学校规定只要一门课程期末考试达不到一定的绩点,即使通过复习补考的分数再高,成绩也只能算及格,并规定不允许申报奖学金、申请入党、评优秀干部、保送研究生等。有的学校有些课程考试,强调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只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所调研的五所高校,在考试中都基本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有的课程虽然运用了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笔试或口试、写小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评价,但只占考试课程的7%,有的学校闭卷考试占考试课程的97%。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程封闭性的闭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检测的真实度,影响教学效果。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多元。“多元观”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指高校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对学生评价体系上的多元化反映。是运用多元系统对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过程、手段、管理等形式多样,能够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内涵包括评价过程多元、考试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成绩构成多元、监控考试过程等方面。具体实施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办法、改革评价模式等手段进行。

要改革传统的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改变那种重教师讲、忽视学生创新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发展潜力、取得的成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考试内容方面,要重视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重视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等问题。考试形式可采取笔试、口试、辩论、闭卷、开卷、作业、小论文、讨论等多元方式进行。

外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考试的功能要有科学的认识。要淡化考试意识,提升考核的质量,注重考试的公平性、可靠性。要规范考试程序,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机制。在命题、考试监督、评阅试卷的环节上,可以采取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工作形式。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探讨、组织、调整、实施各门课程不同阶段的考试内容,避免考试形式的程序化和考试内容的片面性。要把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语言学习考试,既是对语言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理解、分能能力的查验。考试题型,主观题要占到65%以上,客观题起辅助作用。主观题不能设定标准答案,允许学生自由地阐述认识、表达观点。要把握考试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感到有所挑战和提高。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例如提交学习报告、撰写论文、开卷答题、现场辩论、考察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理解的综合能力等。考试时间要分散进行,可以从每学期两次考试,改为四到六次测评,综合评定。测评内容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检验,依据教学的进度实施。考试评价的灵活性、多样性,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主动实践、发挥自由潜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要改进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估要从提高素质能力的角度考虑,要减少定量和分数的考评。考试要按照行动导向、构建导向的原则实施。评估主体要有教师、学生、家长代表、评估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要以学生表现作为评价依据;评估的过程要动态化、日常化,既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评估内容要重视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和认知,避免以分数划等级;要提倡教学活动自我评估,包括第三方评估、用人单位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包括学习的重点、掌握的新知识、如何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学习、反馈意见等方面)、学生之间自我评估(学生自我检查、其他学生帮助检查、学生间互相检查)、教师自我评估(同事之间相互听课评估、教师根据评估指标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召开研讨会、评估调查、请第三方咨询)。

二、创新多元化评价手段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高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能力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提高“多元观”外语人才评价科学性。先进专业的能力测试方法,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检测者了解自身能力素质的发展状况,便于学生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发展策略。可以参考几种在国际上流行的评价测试方法。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是目前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托伦斯测验提供了图形和语言两个版本,有A、B两种形式。在限时的情况下,两个版本的检测都要求被检测者完成测验题中所列出的一系列没有固定答案的任务。测验以游戏形式呈现,测验过程轻松愉快。例如,言语检测要求被测试者看图后列出自己想到的所有问题。有的题目要求被检测者列出普通物品的特殊用途和对产品的改进措施。图形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普通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画出不相同的几何图形,并用一系列抽象图形组成图画、标出题目。检测根据流畅性、灵活性、独立性以及精细化程度评分。被检测者如对评分有异议,还可以把检测结果送交评分服务部门再次评分。流畅性分数是指被检测者完成的想法或图形的数量。灵活性分数是指被检测者想法的类别数量。独创性分数由统计频数所决定。如果被检测者的想法或观点独特罕见,就可以认为这种想法具有独创性。每个想法都被分别赋予三个不同的独创性分值列在表里。评分人员在表里寻找被检测者的每个想法或每幅图画最接近的主题或想法,对想法或图画具有的创造力做出评判。由于检测任务无固定答案且评估具有多维性,检测评分比较费时,但测验信度和预测效度较高。①

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该测验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盖泽尔斯和杰克森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制的,共有五项分测验,其中有些源自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测验。这五个分测验分别是语词联想、用途测验、隐蔽图形、完成寓言、组成问题。该测验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的学生,可集体施测。其记分标准的反应数量、新奇性、多样性分别对应于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②

沃利奇——凯根测验。该测验由沃利奇和凯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编制,侧重于联想方面的发散思维测验。这套测验一共包括五个分测验:列举例子、替代用途、找共同点、图案的意义和线条的意义。其评价程序主要源自吉尔福特的工作,但有两点不同,其一测量的内容只限于观念联想的生产性和独创性;其二施测时无时间限制,以游戏形式组织,施测气氛轻松。③

多元化、国际化外语人才评价维度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被评价者的职业发展规划。认为优秀的职业者应具备六大要素:专业知识,组织沟通能力,道德品质与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包括责任心、自信心、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情绪稳定性、社会接纳性),人文素质,身体素质。而市场和经济社会对优秀的外语人才的要求表现为: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有创造力、客观分析能力、企业家精神、对市场的认识、领导能力、发展他人的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自信、合作精神。故此,在“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所以,外国语学院、系在培养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应考虑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第一,进行能力倾向的检测,主要考察学生能力基础,发现学生的创新潜力。包括言语理解、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思维决策等。

第二,进行社会愿望的检测。主要包括权利动机、回避失败、争取成功、风险决策、亲和动机、社会称许性等。

第三,进行行为风格检测,考察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及工作生活行为风格。通过测查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搜集信息的方向、接受信息的方式、处理事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特征等。反映学生是否敏感细致、关注具体细节,还是注重整体思维策略;是否易于沟通、善于交际;是否具有开放的适应能力;是否具有条理性和计划性;是否通过逻辑思维客观进行决策,还是善于通过权衡价值、考虑其他情况进行决策;是否认识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有意识进行调节等。

第四,进行职业兴趣检测,考察学生的职业兴趣特征。主要包括艺术取向、事物取向、经营取向、研究取向、技能取向、社交取向等。

第五,进行对用人单位跟踪访问,检验“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社会性,根据情况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拓宽培养途径。

任何检测评价机制都需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反复的实践论证,通过不断地完善才能与时俱进,适合本校的发展。要想全面了解、把握学生行为特征,必须把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结构性的立体分析,通过专业的测评,才能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措施

高校应建立奖学金制度,进一步加强“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的激励作用。奖学金制度,能鼓舞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努力,刻苦学习。能为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能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研究愿望和兴趣进行项目研究,在同学中能起到引领作用。

奖学金来源,应包括学校本身确立的经费、社会和海外的资源、国家和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的资助等。

奖学金制度要注意奖励的激励作用、公平性、连续性和科学性。要制定大学生奖学金条例,明确奖学金的种类、等级、金额、比例、评奖资格、考核标准、评奖时间、评奖程序、单项奖学金及荣誉奖学金评定办法、条例实施时间及负责解释的部门等。

高校应建立保送研究生和遴选免费生到海内外合作高校交流学习的实施办法。要注意公平性和科学性,要有监督保障机制。

高校应在学生参加比赛、科研、社会道德风尚、见义勇为等各方面建立奖励办法。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注 释:

①梅德明,朱晔,吴菲,赵阳.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84.

②③李志鸿,周云祥.国外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技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0):23~2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资料[M].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资会务组,2013.

〔2〕郑素杰.我区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35~237.

〔3〕孙承荣.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7~110.

第8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将来我们踏上社会将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一个重新学习的起点。所以早点接触、认识并了解社会对我们是很有益处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竟上帝也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现在,暑假也如期而至。而利用暑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学校也设立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于我们管理系的实践队,接受宁波团市委的任务,我们都感到十分的荣幸.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分队是以“发扬共青团员作用”为主题,以“向青少年宣传安全自护自救知识”为目的,并且聚集了一批热爱此次暑期社会活动并充满爱心的队员组成了这支队伍。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同宁波市的不少社区合作进行安全自护自救知识的宣讲和调研,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还与宁波市从多的社区建立了合作的友好关系.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发扬共青团员的作用,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为宁波构建和谐文明城市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

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实践团在接到宁波团市委的任务后,第二天就赶往宁波团市委,在那我们进行了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以及接受了团市委的具体要求.

为了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前,队长召集队员们讨论了活动的安排情况,同时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具体的任务包括与社区领导接洽,对主要交通路线的查找,宣讲的准备等,在全队队员的努力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并且如期地完成了。为后来进社区的宣讲和调研活动成功地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实践活动详情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我们实践团队在宁波市的十一个区三百多个社区中奔跑,在这些社区中,我们几乎都顺利地完成了宣讲和调研的活动.并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群众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在此期间,我们的活动存在着一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优点:

1.此次的宣讲活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是我们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以模拟场景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个困难,很好地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和小朋友的积极性,使小朋友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自救的知识,同时也纠正了家长在引导小朋友进行自护自救时的一些误区。此次宣讲和调研的活动,我们还与社区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2.在宣讲结束后,回到寝室,我们大家还进行对当天宣讲的心得体会和技巧的交流,为明天的活动做更好的准备。

3.我们在宣讲后,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保证活动的问卷数量和质量。

4.在每天晚上,我队队员都能及时的完成对问卷的数据统计,保证实践论文和调研报告的按时完成。

5.我队的每位队员都能在每天的活动完成后都能及时地完成一天活动的总结。总结优点和缺点,以保证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成功地完成。

不足:

1.我们在前往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保证能够准时到达社区,进行活动,但有的小组由于公交路线的误差,路程的遥远,路上堵车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迟到的现象,客观的因素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公交路线的研究还应准确,避免因为坐错车而耽误活动的时间。对于堵车和路途遥远的情况,我们应提早出发的时间,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突发性的事件。总之,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保证准时,不能迟到,给社区留下良好的印象。

2.在进行问卷调查中,会出现一些无效的问卷,尤其是在小学生问卷方面。所以在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时,应在事先对小学生进行清楚的强调,避免无效问卷的出现。

四、活动的成果及体会

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不仅得到了各个社区领导的肯定,和许多社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还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发挥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第9篇

论文摘要:研究概念的生成,有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概念的生成也可通过元素组合的方式产生,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科学研究的工具。

概念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元素,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人类进步为脚印。一部人类的智能史也就是概念的发展史: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扩由简单到复杂。今天概念已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系统,而且还正在扩大化、复杂化。那么,人类的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实践论》中说:“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的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方法,就可以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选集》卷一262页)这是概念的最早的最基本的生成形式。但这并不是概念的唯一的生成形式。

科学的假设当然也是概念,但科学假设的提出,并不一定是严格遵循“感性认识的反复一一飞跃一一概念”的路线的,而科学的假设可能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假如它们被证实了的话;但也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假如没有被证实的话,但它依然是概念呀!在现在的信息时代里,研究概念生成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途径,这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它有利于开发人们大脑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人类知识的革命。

概念也可以通过元素组合的方式产生。那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概念,可以称之为元素,也就是复杂概念或复合概念的区别性特征。如:

这时我们可以排列如下矩阵:

在我们的矩阵中,便出现了16个复合概念。其中第3号内涵是:

这便是电视。一个复合概念的构成元素的总和,即它的区别性特征的总和,‘便是它的内涵。而其中的第4号概念是:

这便是电视电话,有图象的电话。而第1号和第2号概念则是全新的过去不的东西:

第1场新概念可以叫做“全息电视”,第2号概念可以叫做“全息电视电话”。在我们的短阵中,有许多概念所反映的现象是过去没有的,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去没有,但今后会有,因为它是合理的,可能的,如这里的第1和第名号新概念;第二种是现在过去没有,将来恐怕也永远不会有,因为这种排列组合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如这个矩阵中的第13号和第14号概念:

因为无图象、无声音同全息是矛盾的,所以是虚假的概念,不可能找到或制造出它所指代的对象来的。再如我们有如下的基本元素:

同样可以排成如下矩阵:

也同样可以得到16新概念,即i6种新的概念所反映的多功能用品,如:

通过元素的排列组合来生成新概念比在感性认识的多次反复的基础上飞跃而产生概念。当然具有多快好省的特征。第一是“多”,可以产生一大批一大批概念。第二是“快”,很迅速地产生新的概念。第三是好,它提供的是一组概念,一群概念,一个概念场,让你在一个概念场中来检查概念,比较概念,选择最佳的最适用的概念。第四是才‘省”,这样产生概念,目标明确,避免了许多无效劳动。所以这种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法是值得也应该提倡的。当然这种方法得以前一个概念的基本生成法为基础,而且也应当受到经验的事实来检验。在人类的知识极其贫困的时代,这种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法是很难大显身手的。在今天知识更新的信息时代里,这种概念生成法有了大显身子、英雄用武之地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迫切需要这种概念生成法了。

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法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创建新学科的手段。在这横向联系的科学向综合边缘方向发展的时代里,通过学科的排列组合,便可以得到许多潜在的科学部分,并使之转化为显科学,如:

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学

心理语言学——语言心理学

生物语言学——语言生物学

声学语言学——语言声学

化学语言学——语言化学

地理语言学——语言地理学

地质语言学——语言地质学

数学语言学——语言数学

哲学语言学——语言哲学

逻辑语言学——语言逻样学

符号语言学——语言符号学

历史语言学——语言历史学

法律语言学——语言法律学

美学活言学——语言美学

信息语言学——语言信息学

控制语言学—语言控制学

医学语言学——语言医学

系统语言学——语言系统学

这些新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的已经成了新兴的学科,有的不久也可以成为新兴的学科,当然有的将永远是一个虚假的概念。但是当我们以语言学为一方,以其他学科为一方,进行排列组合之后,得出了我们的新概念新学科的名单,这便是我们把握语言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类似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草案,它帮助我们选择主攻方向,帮助我们预测语言学的下一步发展,当语言学中一个个新兴学科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而会镇定自如,轻松愉快地接受它,品评它。

在我们的语言学研究中,一些最基本的元素,一些初始的概念,最基本的对立,最重要的区别性特征,如:

它们的排列组合可以生成许多复杂的新概念,其中有不少是有用的概念,还等待我们去开发。

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把它运用到基础教育中去,启发中小学生早期掌握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法,这对他们掌握丰富复杂的概念有益,让他们感觉到这些仿佛早就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中了,不过是老师唤醒了这些复杂的概念罢了,这样他们的学习不但轻松而且愉快。

因此,我们决不把元素组合式概念生成论神秘化。它虽然是新捉出来的东西,但早就存在了,早就被许多人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我们不过是主张把它自觉化,模式化,普及化。这样才能适应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才能适应高科技友展的信息时代的需妥。当然元素组合式的概念生成论还得以溉念的分解为基础。所谓概念的分解包括,一是复杂概念分解为简单概念,二是简单概念分解为一些区别性特征。应该是先有分解后有综合。

第10篇

【关键词】哲学;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17―04

一 教育技术要不要走向哲学

在一般公众看来,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电视、投影等具体的工具。在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眼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技术学层次的应用性学科。作为工具性的、应用性的、而且所面对的都是实践活动的、所涉及到的主要是操作性工作的教育技术,有必要走向哲学吗?

只要我们环顾四周,看看其他学科的状况,问题也许就不会变得那么唐突。在科学离开哲学的母体许多年后,竟然产生了科学哲学。当技术在社会中获得广泛的使用并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时候,一些深刻的思想家们开始反思技术的应用问题,于是诞生了技术哲学。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文化哲学、政治哲学、语言哲学、数学哲学甚至信息哲学、网络哲学。更近一点,高等教育学领域里已经产生了高等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领域里面也生长出了课程哲学、教学哲学。

毕竟类比和联想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其他学科都产生了相应的哲学,并不能有力地说明教育技术领域也必须产生教育技术哲学。问题的根本还在教育技术自身。“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甚至有可能走向理论上的虚无主义道路。”[1]这是教育技术研究者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质问,也是对教育技术走向哲学的热烈期盼。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一种技术、一种工艺,可它也需要形而上的思索,需要哲学的关照。这种思索也应当能使教育技术多一些深刻,少一些肤浅,多几分目的性,少几分盲目性。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恩格斯所说的理论思维主要是指哲学思维。虽然在理论上我们认可“教育技术学既是一门科学学科,又是一种技术学科。”[3]可事实上教育技术学被普遍认为是技术学科,很少有人把教育技术学作为科学学科来对待。因为教育技术学没有能够建构出一套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甚至缺乏深度的理论研究。在这种尴尬的情形下,教育技术学如果想让自己更像是科学或者更接近科学,甚至还想站在科学高峰的话,那就一刻也不能没有作为理论思维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

二 教育技术如何走向哲学

教育技术是有必要走向哲学的,可是,教育技术通过什么样的道路走向哲学呢?技术哲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前者从属于一种或几种哲学传统和哲学纲领,后者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纲领”[4]教育哲学亦然。“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或将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学科。”[5]显然,教育技术同样可以通过两条道路来走向哲学,即存在两种教育技术哲学。一种是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作为一般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即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另一种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即把教育技术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前一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教育技术哲学可以称之为作为部门哲学的教育技术哲学,后一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教育技术哲学则可以称之为作为哲学纲领的教育技术哲学。

1 作为部门哲学的教育技术哲学

哲学对于体系的热衷使它很容易以演绎的面貌出现,但这似乎是哲学的本性。作为部门哲学的教育技术哲学就是一种演绎的哲学,它往往从属于某种既有的哲学传统,其任务就是在某种哲学纲领下做一些具体的分析工作,目标是建立体系化的教育技术哲学。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问题是哲学研究问题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用的具体表现。”[6]这其实就是体系化的教育技术哲学。它的形成得既益于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更需要在一般哲学的关照下构建自己的体系。

2 作为哲学纲领的教育技术哲学

作为哲学纲领的教育技术哲学不是从某种或几种哲学传统中演绎出教育技术哲学体系,而是通过哲学反思和批判从教育技术内部生长出教育技术哲学。黑格尔十分清晰地指出:“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7] “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8]近百年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了无数的观念和思想,这些作为“后天事实”的观念和思想是教育技术哲学产生的土壤。从这个视角看,作为哲学纲领的教育技术哲学是对教育技术的思维着的考察,是对现有的教育技术思想、观念和理论及其前提的哲学反思和追问,最终形成自身的哲学纲领。

三 教育技术哲学的内容框架

本文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作为部门哲学的教育技术哲学,即体系化的教育技术哲学。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哲学应该包括教育技术哲学的知识论、教育技术哲学的认识论、教育技术哲学的价值论,还应该包括教育技术哲学的本体论。[9]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问题基本上包括教育技术的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以及基于上述二者的实践论问题。[10]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哲学的认识论是内在于教育技术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的研究之中的,因而没有必要单独讨论教育技术哲学的认识论问题。借鉴一般哲学的体系,并结合上述两种观点,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哲学应该包括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和实践论等个四部分的内容。

1 教育技术哲学的本体论

传统的本体论是一种关于超验性的“存在”的理论,所研究的存在指的是超越经验的对象,它力图从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出发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赋予这种本质以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这种传统的本体论因为其追求绝对不变的“实体”而遭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反对。然而,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又不可能不追问和回答本体论问题。如果不能用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来考察教育技术的本质,那么应该从哪些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的本体论问题呢?

(1)从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本体问题

教育技术的本质不能仅仅从教育技术自身去找,不可能存在一个孤立的、与人的世界相分离的教育技术。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教育技术而是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把主体同教育技术的‘关系’作为对象进行‘反思’、‘审视’、‘思辩’。” [11]也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哲学的本体论所要探讨的是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问题,在两者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可以得出教育技术产生的必然性及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看出教育技术的本质。”[12]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从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技术与技术的关系来探究教育技术的本质,进而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研究教育技术本体问题的基本视角。其实,也只有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才能看清楚教育技术的复杂本质。

(2)从实践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本体问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3]这就涉及到了认识论问题。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超越旧哲学的独特魅力所在。在认识论上,我们也要坚持把实践的观念作为教育技术本体论研究的首要观点。在以往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的研究中,要么脱离丰富的教育技术实践去讨论教育技术的定义和范畴,要么进行纯粹概念式的学术论争。我们要抛弃这种认识方式,从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而且把教育技术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去理解。

(3)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本体问题

传统的本体论认为,本体就是终极的存在、初始的存在。这种本体成了一种预设的、固有的、永恒不变的原点,整个哲学内容和理论体系就是由此展开而来。然而,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固有的、预设的吗?是永恒不变的吗?整个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是由这个不变的、固有的本体演绎出来的吗?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4]整个教育技术的世界和历史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随着人的超越本性而不断超越着、不断变化着。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教育技术的本质,但要反对给教育技术找一个绝对抽象的、静止不变的唯一的本质。教育技术的本质存在于教育技术的历史之中,存在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

(4)从“人”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本体问题

我国哲学家高清海先生认为“‘人是哲学的奥秘’,只有抓住人,从对人,人的本性、人的历史发展的理解中,才能揭开、解开哲学理论中的一切秘密。”[15] 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技术哲学家芒福德(Lewis Mumford)也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深入洞察人的本质,就不可能理解技术在人类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16]因此,我们不可能站在人的世界之外来看待教育技术,来研究教育技术的本体问题。一方面,教育技术的价值指向就是人的发展,具体说就是学生的发展,教育技术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另一方面,教育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体现,凝聚了人的超越本性和创造本性。不从人的角度去理解,或不能正确地理解人,我们就不可能揭开、解开教育技术哲学理论中的一切秘密,也不可能深入洞察教育技术在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2 教育技术哲学的价值论

如果说本体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的根基,那么价值论就是教育技术哲学的核心。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教育技术在何种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指的是什么?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怎么回事?这是从整体上对教育技术的价值询问。而在所有的这些问题中,教育技术如何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在教育技术价值论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正面的影响,也肯定会有负面的作用。有不少教师因为教育技术的负面功效而排斥教育技术,甚至反对在教育中使用教育技术,他们认为教育技术的应用引起了教育和人的异化。可是马克思在论述工业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时候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7]教育显然不是物质生产,但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却类似于自然界与工业的关系。真正的、人本学的教育也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因为教育技术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手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活动中的展开和确证。教育技术哲学需要关心和回答的是如何克服这种异化,实现教育技术本质和价值的真正回归。

人们往往过分关注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而忽略了教育技术的美学价值。在技术哲学领域,已经有很多学者在关注着技术美学问题。其实,这一点也不令人奇怪,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8]审美是人的天性,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教育技术一方面作为人的创造物,另一方面也是教育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实现工具,难道不也应该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吗?教育技术哲学作为对教育技术实践的形上关怀,肯定要探讨教育技术的美学价值,从而揭示出教育技术中的“美的规律”。

AECT新定义把教育技术界定为“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19]这个定义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道德规范问题。那么,教育技术实践如何符合道德规范?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道德关系涉及到哪些方面?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道德如何评价?教育技术对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能起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教育技术价值论所需要探讨的伦理学问题。

3 教育技术哲学的知识论

知识论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哲学研究的经典主题之一。在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对教育技术知识论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教育技术哲学知识论涉及四个方面的知识:“科学技术哲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和媒体技术知识。”[20]这其实是对知识论的误解,知识论不是研究具体知识的学问。“哲学家们对知识的研究不是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知识的最终形式上探究其中的思维活动内容,而主要是研究知识的基本性质、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以及知识表达的形式与世界之间的关系。”[21]显然,上述四种知识分别是由科学技术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媒体技术论去研究和发现的,怎么会是哲学层面的教育技术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呢?

教育技术知识论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教育技术有知识吗?教育技术知识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教育技术知识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衡量教育技术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教育技术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什么?

杨开城在其论文《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及其贫困》中指出:“说这种教育技术学(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笔者注)是贫困的,是因为它毫无知识生产能力。”[22]并进而指出教育技术内容中的元研究信息、事实性信息、指示性信息、规范性信息都不是教育技术知识的范畴。这就进入知识论层面的讨论了,涉及到什么是教育技术知识的问题,也涉及到教育技术知识的条件和标准问题。毫无疑问,知识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将为教育技术学的科学化提供知识学方面的证明。

4 教育技术哲学的实践论

教育技术是因为其强烈的实践价值取向而获得自身的合法身份的。教育技术之所以被当作现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也是基于教育技术忠实的实践取向和对整个教育系统的推动作用。作为促进人类学习的教育技术,它的实践领域是广泛的,而且形式丰富多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技术哲学的实践论并不直接研究这些丰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而是把教育技术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其研究的主题涉及教育技术实践和其它社会实践之间有什么异同?哪些活动属于教育技术实践的范畴?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体是谁,客体是什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与教育技术理论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教育技术实践观?等方面。概括地讲,教育技术实践论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教育技术实践的本质、教育技术实践的特征、教育技术实践的分类、教育技术实践的内在结构、教育技术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技术实践与教育技术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技术实践观等等。

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开展了几项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比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些都是教育技术实践的标志性工程,可是,它们的效益和效果已经遭到了各种质疑。教育技术哲学的实践论需要反思和回答的是:是不是教育技术的实践观出了问题而导致行动结果的偏差?并进而探讨如何树立科学的教育技术实践观。

四 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

“形而上学,整个哲学,是概括在方法里面的。”[23]对于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决定教育技术哲学所能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也决定了教育技术哲学的个性。

我们的基本方法论应该是“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24]也就是说,我们从教育技术实践本身来说明教育技术的理论,来对教育技术进行形而上的哲学考察,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所做的那样,用在理性王国里构建出来的理论去评判和剪裁活生生的教育技术现实。因此,在方法论上,我们应该坚持:①把研究教育技术哲学与教育技术实践结合起来,并把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②把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集中在现有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的关系上,通过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批判来实现教育技术哲学对教育技术实践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功能,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的先在性、基础性与教育技术哲学的批判性、超越性的内在统一;③要从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来说明教育技术哲学的进化,来评判、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技术哲学。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了一般哲学研究的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等方法外,还应当充分吸收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哲学以及后现代哲学等现代哲学流派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技术哲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充分吸收利用耗散结构、协同学、分形、混沌以及超循环论等非线性科学思维方式,为教育技术哲学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加深刻、更加独到的教育技术哲学。

参考文献

[1]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7):6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67.

[3]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65.

[4]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5]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1996:46.

[6][10]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22-26.

[7][8]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39.

[9][11][20]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4):9-13.

[10]郑旭东,孟红娟.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3):14-17.

[13][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37.

[14][17][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89,58.

[15]高清海.哲学的创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

[16]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the Nature of Man, in Carl Mitcham and Robert Mackey, eds,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Technology, The Free Press,1972:77-85.

[19]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

2004,(10):8-17.

[21]江怡.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论[J].文史哲,2004,(2):

14-15.

[22]杨开城.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及其贫困[J].中国电化教育,2008,(8):1-3.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65.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from Philosophical Viewpoints

DENG Xiao-hua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China)

第11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32-03

[作者简介]陆劭桓(1967―),女,广西柳州人,本科,柳州市鱼峰区教研室,特级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校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应该是教师由新手变成专家的场所,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基于这样的思考,2007年柳州市鱼峰区提出了“区域校本教研推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鱼峰区形成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区域教研网络指导体系,打造了富有影响力的鱼峰区校本教研品牌活动项目,构建了富有校本特色的学科团队教学研究模式。区域教育教研整体取得了质的飞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构建区域教研管理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区域校本教研的管理组织机构

鱼峰区坚持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纳入《鱼峰区“十一五”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区域校本教研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各级教研部门及名师骨干组成的专业引领队伍;设立了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办公室;确定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章立制,完善区域校本教研的政策支持系统

针对区域校本教研现状,鱼峰区出台《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方案》《鱼峰区校本学科研修基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并下发了《鱼峰区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鱼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本研训工作要求》《鱼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南》等,以规范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

同时,鱼峰区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了《鱼峰区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作为教师的成长档案,记录了教师研究足迹,推动了教师研究反思。此外,鱼峰区还定期汇编了《鱼峰区课改通讯》校本教研专辑,以此记录课题研究工作痕迹。

(三)因地制宜,探索区域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体系

1.建立纵横向网络链接,形成校本教研指导网络体系

针对校际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水平悬殊、教育资源参差不齐等问题,鱼峰区构建了“学科专家教授―名师工程对象―学科中心成员―学校青年教师”四级纵向教研网络和“示范校―学科基地校―薄弱校”的横向教研网络,力求网络间互为联动,形成中心辐射、区域合作、分类互动的区域校本教研新格局,使城区校本教研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大步推进。

2.建立教学发展共同体,形成校本教研帮扶联动体系

鱼峰区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地理位置,建立多个教育教学发展共同体。如实施了“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工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口帮扶工程”;实施“龙头学校”开放校本教研、骨干教师挂职锻炼、教研员蹲点指导,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等。这样实现了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二、牵线搭桥,引进活水,锻造本土学科领军队伍

(一)牵线引路搭桥,为本土专家成长提供优质资源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鱼峰区很重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江苏海门市等十多个县市的教研室建立友好合作往来。同时,鱼峰区委派了大量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学习,近距离与全国知名专家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和点拨。此外,还与各级教研部门、师范院校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获取精心的指导和细致的帮助。

(二)实施“三名”工程,提升本土专家的引领能力

鱼峰区与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依托教授、博士资源,实施鱼峰区“三名工程”;沉淀了 “鱼峰区校本教研七内涵”,形成了“鱼峰区校本教研九流程”,并建立了“鱼峰区连环式行动研究”“鱼峰区问题式行动研究”等教研模式;打造了一批承担着“研究、指导、培训、示范”任务的本土化校本教研专业引领主力军。

(三)实行挂职蹲点,锻造教研员的过硬校本教研本领

鱼峰区建立了《鱼峰区教研员下校挂职制度》,立足一线和教师们开展常态下引进交流探讨机制,实施参与式评价,并承担相应基地学校的指导与研究任务,真正和教师一起思考研究、锻炼成长。

三、强化培训,逐层推进,提升执研团队专业素养

(一)强化对课题核心执研团队的培训学习,拓宽课题研究的视野

课题实施期间,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长多次带领主要执研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校本教研高级研修班培训,转变研究者观念,获取研究案例,推动了课题实施。

(二)强化对辖区校本教研责任人的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施

为了整体推进区域校本教研活动,鱼峰区开展了思想动员及启动会。同期,还举行全区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培训大会,进行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观摩大讨论及“鱼峰区校本教研问卷调查”,确立了对学科基地校校本教研操作培训的主题和计划。

(三)强化对研修基地骨干教师团队的培训,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

通过调查问卷,鱼峰区制订了针对性强的教研工作问题与发展状况的培训方案,围绕“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开展了校本教研主持艺术、校本教研良好氛围的创设艺术、校本教研研讨中的表达艺术及课堂教学观察技术、校本教研案例研究、视频案例研究、网络校本教研的开展等方面的培训,分阶段实施主题培训。

四、关注过程,行为跟进,有效推进区域校本研究

(一)建立学科研修基地,典型引路,形成学科教研辐射体系

为发挥课改基地校的先行典型作用,挖掘区域学科教学优势资源,鱼峰城区确立了 14个有研究水平、指导能力的学科特色学校作为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同时还出台了《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方案》和《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评估方案》,对各学科基地提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开展问题行动研究,集思广益,探索区域团队教研特色

1.开展小专题校本教研,发挥中心组引领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小问题不解决,终究会影响大问题的解决”“不研究所谓的小问题,课改理念真的可能只停留在面上,而无法深入下去”。为此,根据《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方案》,逐级筛选,鱼峰区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校本教研,探索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策略―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回归实践”的行动研究方式。

2.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探索独具特色的团队研修模式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活动效率,鱼峰区倡导开展以解决课改实践问题为目标的行动研究。此外,鱼峰区提出了校本教研要把握的七个内涵,即凸显“第一责任”、把握“真实问题”、提倡“真诚互助”、重视“高位引领”、关注“差异引领”、突出“多轮反思”、追求“有效改变”;九步研修流程:作课教师独立备课、培训对象独立思考教学设计―中小学培养对象分别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研讨、专家引领―修改教案―再次课堂实践―再次研讨评议、专家引领―修改教案、形成教研成果―完成研修报告。

3.开展跨学科团队教学研究,拓宽视野,促进教师专业综合能力发展

鱼峰区教育主管部门认为“各学科之间教学是相通的”“教师需要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综合性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把“三有”(有主持、有主讲、有主题)、“三能”(能共享、能应用、能点评)和“一要”(要点评)的跨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这样的跨学科联动有效地开拓了各学科团队教师教学视野,相互发现了各自学科在其他学科老师眼中的独有魅力,增强了教师的学科专业认可度,同时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建立反思对话机制,内化导行,打造区域教研品牌项目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自我学习反思意识、评价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区域校本教研中,鱼峰区倡导 “三三”反思制,即“课前备课反思―课中调整反思―课后回顾反思”;“四碰撞”团队研修对话制,即围绕课例寻找问题展开思维碰撞,围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展开思维碰撞,围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落实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具体的案例中展开思维碰撞,回到实践中围绕行动落实的程度展开思维碰撞。

(四)建立教研评价机制,扬长避短,促进课堂教学行为改进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良好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学会评价则是重要一环。为此,鱼峰区出台了《鱼峰区校本教研指导意见》《鱼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培教)工作成效考评细则》《鱼峰区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学校校本教研现场活动观察表》《鱼峰区“青苗杯”中小学青年团队研修评价表》等,并下发给学校参照,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建立各自的评价量表,推优评先,逐步实现教学思维方式、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科研能力

小课题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问题小、重心低、周期短、规模小。它专门为一线教师设立,目的在于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着力点,扭转教育科研与教学相脱离的局面。广州市荔湾区在“十一五”时期把教师小课题作为区域性教育科研的研究重点和突破口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整体水平,在制度上和经费上加大帮扶力度,在管理上增加了区教师小课题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的运作,在培训方面增强了科研培训的针对性、同步性和实用性。设置了20多门次“小”培训,切实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区域科研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师学习有方向,校本培训有内容,校本教研有主题,小课题研究成为联结学校管、教、研、训各项工作的有效通道。

一、研究背景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其“教师小课题研究课程”被认定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课程。笔者从事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多年,审阅了众多中小学教师的小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结题材料,结合对教师进行课题观察、深度访谈、案例分析及借鉴他人研究经验后发现,荔湾区科研态势表面繁荣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日趋增强,但科研能力薄弱,日常科研训练不足。研究选题求新求洋,有些过于细碎,有些则过于宏大,重复一些低层次的类似工作方案的研究;研究缺乏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有罗列堆砌之嫌,层次混乱,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不高;找不到实际问题研究的切入点,要解决的问题表述不具体,研究内容空洞;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不熟悉,文献综述能力较弱,参考文献阅读的数量偏少,针对性不强;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收集的针对性不强;研究成果的表述及撰写能力弱,整理水平和提炼水平欠缺。

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及专业发展情况,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强调教师的自学外,还需要抓好科研培训。当前教师科研培训的重点已经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科研能力的训练逐渐成为学习的重心,而最能体现科研能力培训有没有被教师实实在在地消化和吸收,方法之一就是让教师亲自来做课题研究,经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方案―申请立项―实践论证―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结题答辩”步骤。华东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指出了中国特色实践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就是“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研究中心陈静勉老师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既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良好机会,也是科研能力与科研态度的外在体现形式之一。

在此有必要对教育科研能力这一关键词进行界定。笔者认同刘本剑的看法,即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具体来说,指研究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他还具体指出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由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设计教育科研方案的能力、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处理教育科研信息的能力、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等有机构成的综合能力。

开展有效的科研培训,应以具体的科研步骤为目标,在培训中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二是补足教育科研知识,三是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以下笔者侧重谈谈在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中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一些做法。

二、开展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的具体做法

根据刘本剑老师的认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主动搜集资料的能力、把问题明确为研究目标的能力、把研究思路转换成研究方案的能力、采用有效科研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不同形式表述研究成果的能力、评价及推广自己科研成果的能力等。这里面包括了相对系统的教育科研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据此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活动,设置具体的培训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供丰富的培训方式供教师选择。

鉴于教师存在着诸如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对科研培训态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对科研培训有着不同层级的需求,研究中心把培训重点放在架设理论与实践之问的“桥梁课程”,注重把科研理论转化为实践内容,既有别于国培、省培等注重政策与理论的相对宏观、系统的引领,也有别于学校内部注重具体实践操作环节、解决具体问题的校本的、微观的处理,而是从中观角度集中解决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共性问题,开发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课程,改变过去那种缺乏主体内化过程,以接受知识、训练技术为主的“学历”式教师培训,注重对中小学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让每一位参训者都能主动地参与对话,促进其成为创新型教师。

具体培训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静态、系统的教育科研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

主要为教师提供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理性认识支撑,包括申报课题、常用研究方法、结题、撰写研究成果等的一个个小专题,讲授内容是研究中心自创自编,多为总结归纳的成熟经验做法,中间穿插在科研过程中的明确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在短时间的面授课堂中掌握到急需的内容,是雪中送炭式的培训。

教师作为成年人,拥有一定的经验、信息和知识,知识结构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因而,教师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其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是有区别的,不能像给学生授课那样来给教师授课,否则指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中心根据成人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在对教师学习规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指导的内容运用参与体验式、案例式等指导方式,提高教师积极性。常用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培训。针对特定的培训对象设计专门的培训内容。根据本地区内不同层次、类型教师的科研实际需求,组织地区级层面的集中培训。例如,在开题阶段开设“小课题常用研究方法”“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培训内容,在课题结题阶段召开“如何撰写结题报告专题培训会”等。培训的师资除研究中心的专家库成员外,还有本地区里的科研人才智库成员,他们更熟悉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科研水平,能更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远程培训式指导。现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培训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远程培训利用网络突破了培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较好地解决实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工学矛盾”,又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对传统培训活动的补充,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远程培训中的指导主要通过设立辅导教师来完成,所配备的辅导老师通常是从科研人才智库和专家库里甄选的成员,他们在科研中的一些方面具备专家级的水准。辅导老师通过平台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讨论,批改并点评学员作业,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二)动态的反思性活动课程

主要包括问题诊断式专题研究与案例剖析。课程内容从学员参与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入手,以案例剖析为主,以学员为主体,努力让每一位学员都主动地参与到研讨和反思中来。此类培训内容特别要引导学员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突出学员对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在经验反思与理论指导的冲突中超越经验意义,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做出判断与变革,在“教”与“学”的分析、评价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此类培训内容相对应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团队科研活动。建立“学习共同体”或“研究团队”“创新团队”,这是从教师知识形成的社会性维度考量,也是当前教师培训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的基础上,注重教师的个人参与和自主反思,强调以探索为学习取向,注重形式多样化,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现场观察、主题活动等,为教师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和机会。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个体可以参与群体进行分享经验、交流信息,促进学员间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的个体知识通过“团体协商”形式转化为团队认识,成为教师群体专业知识的源泉。长春市丰静总结了本地科研现状与发展特点,认为未来教育科研的培训目标是力争通过高效培训形成三个团队:全员基准团队、骨干提升团队、名师引领团队。这一点与笔者所在教研团队的思路是一致的。

2.日常科研视导。通过日常的科研视导活动,深入学校或片区。尤其是在教师小课题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直接参与他们的校本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检查、交流、座谈、点评等形式,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帮助。知识和观念的内化并不是即时的,而是需要在后期的岗位实践中逐渐消化,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培训时的学习情景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境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沟通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教研团队帮助教师制订科研工作行动计划和改进方案,并深入教师工作现场进行跟踪指导,帮助教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做好跟踪服务,在指导活动开展前对指导学员进行“前测”(指导前对相关问题的把握程度),活动之后进行“后测”(在指导之后对相关问题的把握程度),切实掌握指导目标的达成度,并对指导后的反馈与评价进行分析,从中了解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因问题而可能衍生出的其他问题,为下一次的指导提供主题参考,提高指导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的发展远景

(一)把培训思路提升到区域研训文化的高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和区域中的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教研团队要充分发掘区域文化底蕴中利于教师成长的元素并与之深入融合,积极从区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借鉴发展较成熟的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区域研训文化,启发培训者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教师培训与教科研一体化的问题。

荔湾区研训文化的落脚点在“常态课”,发力点在教师小课题的研究上。小课题研究培训正好可以从文化氛围、教科研意识、教师群体关系、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模式等几方面来落实区域研训文化,引领区域教育前行。

(二)探索保障制度,设立科研学分银行

在研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研团队探索类似银行管理的教师培训与科研学分管理存储方法,保障研训文化建设的推进。在科研方法系列培训中,设计了8种科研方法的研修,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科研实践活动等。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来选学,项目完成即获得一定的科研学分。教师的论文、反思、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成果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科研学分。同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突破传统的面授课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学时统计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将学员完成的课堂研训、校本研修、科研工作、学术讲座和发表的论文,通过继续教育的学时统计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零存整取的学分折算,学时存在“学分银行”。如今,荔湾区正通过试点校摸索、案例观察、问卷和访谈调查,检验学分银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过教师小课题培训来促进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区域研训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教师培训,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结构和发展阶段来运作,最终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渠道。

参考文献

[1]张照坤.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5).

[2]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3]高远才.对中小学教研人员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初步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4]丰静.探索教育科研培训途径 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9).

[5]程凤农.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

[6]刘东敏,田小杭.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的思考与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4).

[7]刘玉娟,彭贤智.实施研训一体化策略 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5,(34).

第13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080-05

The Building of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Modelfor Trai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FANG Ailian, CHEN Liang,CHEN Hong,QIN ZengBao

(Department of P.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273100, Zhejian g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ma rket economy, the training of P.E. college majors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as inadeq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flexible training model, which lead to t he deficiency of student’s 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by building th e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dea includes creating and optimizing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unding teaching skill “practice field”, achievi ng the inosculate of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ternal learning”, exploitingmulti-intelligent by multi-channel and per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 g and evaluat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e steps of implementati on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training of P.E. majors;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 ation model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 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 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尽管在现行的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出课程结构优化,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在对10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的体育教 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 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这些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加上体育 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不能满足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造成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脱节。有学者[7]对 体育教育 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并排序,发现专项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与裁 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排名 靠后,这反映出该专业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特别是与教师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教学能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缺陷无疑将成为该专业毕业生快速步入 社会,谋求理想职业的绊脚石。对此,笔者试图构建以“全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对其能力上的劣 势加以补偿,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 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才[6]。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 专业技能 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 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 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 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 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市场经济要求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浪潮之中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和商 品交易的市场化。在人才的使用上,市场经济打破对口培养,对口分配的格局,人才竞争和 竞争上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应真正 理解高等院校教育 “质量”的本质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界定是:“产品 、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 教育培养活动应该是一种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固有特性是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 要,使顾客和提供服务的高等学校相互沟通,最终就产生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质 量标准,也产生了该专业的市场培养目标。面对市场经济下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 对本科毕业生需求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角色转 化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教 育教学基本技能,又要增强其面对竞争和教师职业的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能 力所必需的知觉和信念。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 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 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 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 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 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 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 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 ,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 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理论模型(图1)。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 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 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 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 、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 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实践内容具体安排见下表1。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 我 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 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 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所谓立体化就是教学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 整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的营造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开放 型,综合性,全程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比较深厚宽广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实践锻炼,经过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将知识“内化”成做人和做事 的基本心理品质,才能有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才 能得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市场经济和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对人才的要求。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 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 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 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 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 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 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 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 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 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 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 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 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 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 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 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 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3 ]。

依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所主要从事职业的特点,笔者 认为应在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努力构建教学技能的“实践场”,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设 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同时,鉴于体育运动所普遍具有的室外性和团体性特点 ,在创设“实践场”时,应同样考虑“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这种实践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一 定要同时存在,而是由一个明确定义可以确认的小组共同参与,在确定的任务要求下,将学 生按照规格置于不同的团队之中,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共同分享实践学习过程的乐趣,以便 增强学生的角色感和任务的真实感。因此,“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毕业后快速角色融入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是贯串于大学四年的 培养体系中。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制定出适当的任务要求,鼓励并 督促他们合作性的按时完成,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了协调自身行为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 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 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 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 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4]。

在实践课教学或参与社会体育工作中,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轮流带操试教或分组准备 计划与部署落实实施,培养学生策划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并在工作中注意善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案例分析加 深印象,总结提高,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实践、讲评分析,不失为加强内隐学习的有效途 径。相关理论学习后,某些理论还处于独立状态,至少是独立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这时 加强实践便成为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同时实践又会反过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提高对理论认识的“内化”。相对于 任何一种单一性的理论,实践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 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 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 同等重要性。并且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 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有重要作用[5]。“多元智能理论”同时认为 ,因为每 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 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以智能 发展的轨迹为基本依据,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明确评价在教育中所 扮演的中心角色,从而制定出特定发展阶段的培养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利。而我们所传 承的西方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赖用纸笔的标准化 考试来区分学生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 。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 导致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 好,而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这实质是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这种立体化要求教学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整 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这种开放化、立体化的教育特点为有效开发学生各种 智能提供了环境保证。以此为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应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 ,不但要“扬长”,还要“避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一专多能”,“一专” 体现在过硬的专项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多能”则要求发展各种适应现代人才需求的相 关素质。所以,“全程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既应包括通过各项比赛所建立的专项和 教学的促进性评价,也应包括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各种逻辑、人际关系、自我认 识等智能下的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多重培养体系。

3.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力量上的分配,常常与考试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知识的题目和性质 成正比。检测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如果评价的标准和检测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 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体现特定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那么,学生受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的 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向这些标准的努力中,在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中,逐步 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因此,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与体育教师教育“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首先,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 体系和学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除考试外,定期在各年级组织不同专项、教师技能 、文化素质的测试、比赛、沙龙;最后,在对各类评价做出科学判断,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 生和任课教师,使学生产生适当的焦虑并演化为努力的动因,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 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 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 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 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 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 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 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 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 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 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 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 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 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 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 五个方面。

4) 体育院(系)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状况,在学校和学院(系)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 ,构建贯串大学本科4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并从政策依据、实施 步骤、评价体系、实施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实。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基 本出发点,将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分阶段、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实施在各个学期、各个阶段 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JEAN LAVE, ETIENNS WENGER.Situlted Lc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8-100.

[4] 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Verbal Behavior, 1997, 77:317-327.

[5] [美]加德纳.王成全译.多元智能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6] 陈磊,等.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陈兴胜,方世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策略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6,40(4):104-106.

[8] 胡建国,黄彩虹,阳艺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07,41(10):68-71.

[9] 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3):67-69.

[10] 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7.

[11] 粟丽.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创新[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27(5):109-113.

[12]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

[13] 黄双成.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7):961-963.

第14篇

摘要:高中英语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就可以贯彻这一交际原则。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任务设计的了解,在教学中因任务设计的不科学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关任务设计的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明了任务型教学的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任务型教学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必要性,最后结合任务设计的原则就我国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的设计;高中英语教学

1.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指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系列特定设计的“任务”,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1]根据前人的研究,将“任务”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种背景:一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二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

第一,交际语言教学。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培养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流派。交际教学法阐述了交际能力与语言的依存关系,其核心理念即语言学习者在信息传递和意义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语言。[3]

第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注重研究任务的作用,这源于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代表的二语习得研究,后来有学者指出语言的输出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者又发现,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语言能力。[4]Rod Ellis(2003)的《任务型语言学习与教学》是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5]

2.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设计高质量任务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新课改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外语教学后,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烈追捧,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而使得该方法的实施困难重重。对任务型教学方法,不少学者和教师也提出了反思和质疑,如陶战勇认为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任务过多,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分组安排得不到重视,任务后的评价单调等。[6]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它强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把握任务设计的基本方向,任务型教学研究者对任务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本文主要列举了以下基本原则:

①真实性原则。罗少茜认为[7],任务的“真实性”应该涵盖以下四层意义:(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2)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的真实性;(3)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4)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

②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设计任务时,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③学生中心原则。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经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4.对高中英语任务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建议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任务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任务型教学实施的最终效果,本文结合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①首先教师要转变个人观念,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设计好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任务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时刻反省自己设计的任务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

②注意所选取的任务类型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和他们的认知层次相匹配,注重任务设计的难易度,在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③任务设计素材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要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定时举行备课组的活动,相互探讨如何设计任务;而教研组可以建立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够让任务素材多样化。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教学真实的融入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很好的贯彻了交际性的原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任务型教学,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和研究任务的设计。本文对任务型教学做了一些介绍后,分析了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卓见,高中英语教师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Richards J,Rodger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第15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产生背景 研究成果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主要起源于英语教学领域,它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它既重语言的显性或陈述性知识(explicit or declarative knowledge)的输入,又重语言的隐性或程序性知识(implicit or procedural knowledge)的输出和交际,是一种语言学习的理想状态。它强调“做中学”[1],围绕完成的任务,调动学生运用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参与教学活动,它重视语言学习的交互性、真实性、过程性、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学与用的相关性。[2]

1?郾“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最早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观点的应该是Vygotsky,他在1962年由剑桥出版社出版的《思维和语言》(L.S.Vygotsky,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62)一书中首先提出并介绍了这一概念。他在观察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同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能够对语言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还特别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人们之间的互动性。而有效地体现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方式是“任务”教学。[3]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印度邦加尔多(Bangalore)主持了一项语言教学改革项目。[4]在这个项目中,他从交际教学法的实践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和方式。[5]在Prabhu的项目中,与语法或语言功能意念教学不同的是他的每一堂课的基础是完成一项语言任务。这样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目的语,以完成交流任务的方式,将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交流的意义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Wills开始了她的“任务型教学”实验,并于1996年出版了《任务型学习原理》一书。该书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描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框架、主要特点、任务分类和具体操作等。除了Prabhu和Wills之外,还有Candlin, Nunan, Long等对“任务型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逐步形成了它自身的模式和体系,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

2?郾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所谓“任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负担的责任”, [6]但该定义是抛开教学的。而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以真实世界为参照,并非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完全相同。对于“任务”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朗(Long,1985)认为:任务就是为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项活动。[7]在确定教学任务时,朗非常强调需要分析的重要性,并认为任务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要设计教学任务就必须要知道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会碰到哪些任务。但朗的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如只有学习者在完成任务中出现普遍的语法错误时,教师才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并且在完成任务时,学生常会运用交际策略绕过复杂的语言形式,因此无法保证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发展。[8]

理查兹(Richards,1986)从教育的视角(pedagogical perspective)认为:任务是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的过程中所展开的活动。[9]Richards对任务的定义则是与语言教学联系最紧密的,提出了任务的不同方面对于将任务运用于教学的影响,通过这些具体的描述也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独有特点,并且也反映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大致特征。

布瑞恩(Breen,1987)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language learning perspective)来定义任务:任务是精心组织的、以促进语言教学为目的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有自己特定的目标、适当的内容、特有的学习程序以及一系列的结果。[10]

纽南(Nunan,1989)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有真实世界的任务(real-word tasks)和学习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 [11]而他把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真实世界的任务也称为真实世界的任务。他没有把真实世界的任务限定在真实世界里完成,因而这里的真实世界的任务可以包含――真实世界的任务和模拟真实世界的任务。纽南也是最早提出设计信息差任务的学者,共5个步骤:(1)介绍:介绍任务;(2)词汇与短语:老师说明活动中可能有难度的词汇;(3)小组听、讨论、做笔记;(4)小组解决问题;(5)反馈: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与老师的计划进行对比。

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Wills,1996)指出:目标定向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者使用语言获取真实的结果……学习者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任何目标语资源解决问题、解迷、玩游戏或分享和比较体验。[12]威利斯在其著作《任务型学习模式》中也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活动的大致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威利斯的教学框架呈现出清晰、操作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没有回避语言形式的问题。在处理准确性和流畅性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同年,斯坎翰(Skehan,1996)在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一文中提出实施任务的四个阶段。

斯坎翰还认为任务型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意义是最重要的;(2)学习者不是只重复他的话;(3)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之处;(4)最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5)评价任务主要看任务完成的结果。

3?郾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国对任务型教学法研究起步较晚。1996年香港教育界最先将此教学法编入了香港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推行“目标为本课程”。我国对该教学法广泛关注是在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中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之后。《标准》中明确提出“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13]自《课程》颁布以来,“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我国成为“先进”语言教学的代名词,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象征和符号。研究任务型教学法的著作和论文也在英语教学界不断涌现。在最初阶段主要介绍国外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成果。鲁子问、罗少茜、龚亚夫等都先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外国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不断结合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更适合我国情况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1)鲁子问在《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一书中主张真实任务教学的思路,明确提出学习性任务与运用性任务的课堂教学程序,并提供了大量任务选录及任务教学案例。

(2)魏永红在《任务型外语教学》一书中建立了一个确立任务难易度的框架,给教师鉴别任务难易程度提供了量的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根据英语教学界大量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国外关于语言行为评估的研究成果,龚亚夫和罗少茜编著了《英语教学评估》。该书提供了一些学生行为表现的评分方法,并总结了语言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标准的一些特点。

4?郾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不平衡性:第一,研究的前沿在国外,我国的研究逐渐步入一个深化的过程,但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在高等教育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研究目前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第二,成果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对任务型教学的课堂真实描述的报告很少;第三,学者对任务型教学法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由于许多成果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施该教学法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Long,M. & Crookes,G.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J].TESOL Quarterly 26:27-55.1991.

[2]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Vygotsky,L.S.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ass:MIT Press, 1962.

[4]Howatt,A.P.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5]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Addison Westen Longman Limited,1996.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67.

[7]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 5,1989.

[8]转引自詹颖.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8.

[9]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10]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1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 5,1989.

[12]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2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