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司医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核心技术;技术创造链条
一、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1966年,弗农以《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一文奠定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该理论以美国为例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美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但劳动成本也高,其既有产品创新的强烈动机,同时也面临劳动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美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本国创新、国际化生产。但究竟何时在国内生产、何时出口以及何时何地在国外生产,这就取决于产品的周期。他将产品周期从该产品进入市场时起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国(比方说美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是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的时期;第三阶段是外国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并最终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由于技术模仿时滞的存在,以及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使得各类国家在新产品的生产以及市场占领方面出现了时间上的差距。 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跨国公司战略目的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以及科技的进步使研发速度加快,也就是说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了。
在这种情况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有些过时了,跨国企业越来越以全球市场为导向,在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对资源进行有预见性的开发,以产品为导向的、被动式的跨国经营理论,已走到了尽头。 二、分析框架以及理论前提 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本文的分析框架是相对于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设定的。弗农的理论是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存在为理论前提。基于当代的经济生活中国家地位的下降以及跨国公司操纵地位的形成,我将分析框架设定为以跨国公司的个别投资行为为理论背景。
因此,首先需要提出几个相关的假定:
第一,国际市场是由若干跨国公司竞争而形成的寡头垄断结构,其他小公司被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的链条;
第二,各家公司尽管实力不同,但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比方说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
第三,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多国分布和本土化,国家间的技术模仿时滞趋向于零(在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的时代,波斯纳的技术模仿差距理论不再适用);第四,国际贸易全部由跨国公司之间完成。 三、理论模型以及经验实证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笔者认为,可以从单个跨国公司以及跨国公司集团的角度来理解技术生命周期,而不是从国家背景出发来考虑新产品在不同国家阶梯生产的现象。
下面再分成几个部分来阐述:
1.跨国公司的三大层次 按照跨国公司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说这公司仅仅是在哪一方面出色,而是说明相对于其他领域在该领域更具有优势。第一层次是具有R&D比较优势的企业,这一类型的公司大多分布在高科技领域。第二层次是具有生产环节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多分布于传统领域,要么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要么是市场需求不大容易变化的钢铁和能源行业。第三层次是具有营销环节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和服务领域。这三类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第一层次为第二层次注入新的技术、新的高科技设备,因而促进二三层次公司的发展;第二层次的公司提供的是一三层次公司发展的基础设备,提供的是必要品;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是为一二层次的公司提供指导意见。
2.国际贸易中的技术生命周期 弗农的一个假设是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不完美的,因此,不能进行完全自由的技术转让。但笔者的假设是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自由化,生产要素组合在跨国公司之间的流动也趋向于自由化,在这里,假设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完美的,转让双方对于技术的全面信息了解也是完全对称的。
第一阶段是新技术的研发阶段。第一层次的公司拥有R&D的比较优势,由于全球大部分R&D费用是由这一类跨国公司提供的,这类跨国公司也因此拥有了大部分的先进技术。由于开发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都存在着风险,大部分研究结果可能是无用的,因此,新技术的研发往往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的现象。因而第二层次的公司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到R&D,它们更愿意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愿意提高生产率。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大部分是利用一二层次的设备,并依托专业理论运作,不加入技术创新链条,因而不需要大规模的R&D。相反,第一层次的公司处于技术创新链条的顶端,而且竞争异常激烈,由于世界消费市场的趋同,寡头之间的技术研究高度重复,迫使每家公司都有自己安身之本的核心技术。而且核心技术必须不断更新。 第二阶段是新技术的水平扩散阶段。这又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层次公司之间的相互模仿。
由于每家公司的新技术推出往往会激起市场份额的激烈变动,因而其他公司只能跟进,跟进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同一水平上研究另外的技术与之抗衡,二是选择模仿。因为技术研究的周期比较长,有时候等你研究好这个跟进技术时,别人已经在更高水平上推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因此,很多公司选择的是模仿,这样的成本比较低。第二阶段是技术的转让阶段。新技术拥有者依靠新技术得到了短期的垄断利润后,很快意识到模仿者的威胁,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希望快速通过技术转让一次性回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下一回合的新技术开发的竞争中。
而很多模仿者也希望得到这样一个技术,以利用它维持目前的市场优势,并以此为基点加入到下一轮的新技术研究。由于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完美的,因此技术转让总是能快捷的进行,这以为在新技术转让中其他各家公司接受转让是没有时间差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因而新技术以很快的速度在同一行业中扩散开。 第三阶段是新技术的垂直转让阶段。即新技术从第一层次向二三层次扩散。这个扩散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是由于技术的外溢性,对相关的二三产业产生带动作用;还可以是通过技术转让和产品的交易,使新技术扩散到下两层次的公司。
下面具体说明: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司来说,它们倾向于吸收第一层次中对自己有用的新技术。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通用的,还有一些是具有专用性的新技术。这也是第二层次的公司加入技术创造链条的方式。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司来说,它们对于新技术的接收比较被动。由于自己不加入技术创造链条,所以它们往往不大愿意对新技术投入经费。但是由于出于指导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公司的客观需要,它们必须对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国际贸易全部由跨国公司之间完成,因此,在与一二层次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它们能够更好的服务其他公司,促进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新一轮的技术创造又开始了。
四、基本结论与中国跨国公司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几点基本结论:第一,国家贸易已经不是由国家主导,而是由若干层次的寡头跨国公司来操纵;第二,技术创新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是由具有R&D比较优势的公司主导的;第三,技术扩散仍旧有一个周期,首先在同行业之间和同层次跨国公司之间水平传播,然后才是向其他层次扩散;第四,第一层次的公司处于技术创造的顶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第二层次的公司参加技术创造环节,但是,比较专一和落后,一般依赖第一层次的技术垂直转让。第三层次的公司虽然不直接参加新技术的创造,但对于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除了必要的服务与融资外,还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咨询和发展指导;第五,三大类型的跨国公司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现代全球化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进步的主角。
中国跨国公司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积极做好自身定位工作,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专注于自己所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由于R&D处于技术创造的顶端,所以,政府应该支持一些具有这方面比较优势的公司,加大R&D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贸易条件下,技术创造与技术扩散领先于国际水平。此外,处于第二层次的中国跨国公司比较多,这一类型的公司应该注重对资源的占领,并且积极接受上游的技术转让,结合自身生产实践,改革新技术。
中国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基本上还没有,这是一个不平衡,也不利于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对于服务业的限制还过多,如果不赶在外国大公司大举进军之前培育国内的公司,并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则在这一领域将毫无优势可言。
雷蒙德·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J].经济学季刊,1966,(1).
胡鞍钢.科技与发展[R].上海科技论坛上的综合报告,2002.
唐任伍,王宏新.国际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跨国经营[J].经济管理,2002,(23).
关键词: 班级文化 人格培养 理论思考 工作实践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词汇。《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与个体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的确,从人类的整体历史来看,个体总是在先于自己的特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这种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中的人的一切理性与非理性的活动,直至内化为多数个体稳定的心理意向与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文化对相应人格的养成与塑造作用。当然,因为文化是多层次的,有时还是多元的,所以同种文化会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格,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人格都是从某种文化中获得的。
当前,传统文化出现断裂,经典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社会文化形态纷繁复杂,各执其价值标准或者根本上放弃了价值标准。这使得整体的文化失去了整体感,对和谐、统一人格的塑造力有所削减。在这种情况下,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灵的涵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多数学生认可的一些价值取向;班级文化是“文化”,但不同于一般文化。鉴于人们常在“文明”的外延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可以将班级文化定义为“充斥班级的一切人为的存在”,其关键内容是建立在相互默契的基础之上的群体意识和彼此默认的契约性质的共同规范,而关键中的关键是这当中所包含的一种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和“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地域文化”相比较,它同样具备较大尺度的文化的功能,比如,对人格及其外在行为的认同或排斥,对个人习惯的接纳或强制,对异质文化的同化或整合。
然而,不同之处也是显著的。
首先,班级文化在时空范围和成员规模上都只能算是“小型”文化。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若干个班级,和伴随学生一生的民族文化相比,班级文化可谓是“昙花一现”;班级文化的空间虽不能限定在教室,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超出学校范围,和区域文化相比,可谓是一室之隅;班级成员——包括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课外辅导员——只有几十人,和社会文化相比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小型”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对独立性,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班级文化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负载教育文化的意向,可以不混同于世俗中拜金主义、媚俗主义、实用主义、技术主义、虚无主义等文化形态。而且,“小型”的另一面是灵活多变、清晰简单与容易控制。教师人格完全可能在班级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使班级文化中非功利的心理与行为达到教育的功利目的,非理性的话语和经验诠释理性的伦理观念。这种微妙而有效的控制在宏观的文化中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民族文化或其他宏观的文化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先在的,是一种预设。个体一出生即与文化遭遇,而后在文化中丰富心灵并融入文化。但个体的这种融入一般不会对文化模式造成影响,或影响甚微。班级文化与学生的关系则有所不同。成员在接受其深刻影响的同时,还有可能对其中某些因素有所改造。另外,班级成员的局部变更——如老师的变动、新生的插入,都可能影响班级文化的结构甚至实质。也就是说,班级文化并不总是稳定而坚韧的。这就给教师提供了创设优质班级文化的余地,同时增添了维系、稳定、发展优质班级文化的任务。
在当前人际关系日趋冷漠,应试竞争又难以缓解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受到压抑,能实现挫折超越、人格升华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学生在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或强或弱的人格障碍。一个健康的班级文化在个体的交互作用中,让每个个体获得满足感,不仅个体能得到激励,而且班级文化能得到更深层次的认同。
似乎任何一种文化都隐含着一个总体使命,即让文化中的人成为“怎样的人”,而班级文化就是在无形之中为成员设计“理想的人格模式”。特定的文化有如一个特定的人,有着一定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而且向着一个总体的目标。文化中的人遵循这样的模式,有意无意地向着这样的目的,逐步强化自己的经验,最终形成有一定文化共性的稳定人格。文化之所以能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左右着人的各类活动,强有力地影响着个体的人格特征,关键是该文化对文化成员形象的建构。这种人形象的建构是长期历史的凝结和意识积淀的结果,这种形象是清晰的,是切入人性深处的。我们不妨称其为文化对文化成员的“人格模式设计”。
在班级文化中,人格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心理问题并不少见:班级的优生群体形成“精英文化”,追求的是掌声、奖状与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认为价值在于众星捧月。而“精英”形象一旦破碎便是长久的沉寂与沉沦、自卑、嫉妒、怨天尤人。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将来应该有好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有人格的尊严。于是终日埋首于题海之中,偶尔抬头,四周皆是冷眼,于是形容消瘦,愁眉不展,忘记了人生该有精彩的生活……种种偏执的人格设计,都是当前班级文化中的事实。这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投身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并以“参与文化”的方式矫正、引导学生们的人格设计。
那么,何种人格设计具有普遍性与合理性呢?
首先应当明确,人格设计的目标主要在于和谐,是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而是否能够达到这种和谐的关键在于秉持何种价值观,因为价值取向在成熟的人格结构中占有“统治地位”。首先应当建构积极健康、符合社会核心文化、契合人类发展走向的价值体系。例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坚强勇敢的人。同时,必须对民族文化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其次,人格设计要有较大的宽容度。在价值体系方面,人格设计只需要涉及最基本的前提,使个体在具体实践时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说“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未必一定要在科学领域或政治领域发挥作用,只要能对社会有贡献即可,不必考虑在哪个岗位。而这种宽容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班级文化中各个层面的各种特点的成员当下的需要,不管发挥多么微小的作用,都是班级不可缺少的。当然,这种宽容还应当体现在对待个体的其他需求上。否则,或者限制了个体人格的发展,或者导致整体人格设计的失败。
在新时期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教师本身观念的转变,摆脱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偏向,实现两个看:一看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赋予教育的新的重任和要求;二看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的状态,变化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起点。
二是辩证地分析“社会大环境”与“班级小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形势给社会大环境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阴暗面,也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班级小环境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同时要克服和抵制大环境中的消极面可能给学生造成的腐蚀和侵袭。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
那么,怎样建设具有引领性的班级文化呢?
一、集体的努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
关键在于良好班级文化如何形成。事实证明,说理教育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取得实效。说理教育固然重要,但必须与严格的训练相结合。班级文化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日常行为规范是否能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其次,现在学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依赖心理使他们既没有近期方向,又没有远大理想。因此,当他们处在一个班集体中就难以形成必需的合力,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就十分困难。因此,应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确定和追求作为良好班级文化形成的动力源。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明确常规,抓文明行为规范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习惯靠教育,文明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不抓紧时间进行常规和文明行为的培养训练,就等于放任自流,放弃教育。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并且多数是“溺爱型”家庭教育,再加上社会流行的“实惠”、“利己”、“拜金”等思想的影响。“自私”“散漫”“怕艰苦”通常会在学生身上有所反映,个别学生甚至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小环境必须及时扭转这种倾向,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人人知晓,并得以认真落实。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正面教育,评比,严格训练。落实评比细则,由班委会轮流值勤,防微杜渐,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铲除于萌芽状态。
(二)确定目标,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竞争意识。
要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班集体应有集体目标,而学生应有个人目标又有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两种,形成前进的动力。
高一开始我就明确提出:“提倡自我教育,严格文明行为规范,进入文明班级行列;刻苦努力学习,争取学业成绩上一个台阶。”要求学生给各自的家长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理想,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把学生各自制定的目标收集起来,进行交流,同学们有了彼此了解。通过对比知晓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了短期目标的效应。根据本人理想和国家需要制定长期目标,是发挥特长,奋发学习的原动力。集体目标的确定能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目标的确定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富有竞争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不同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提高信心,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目标,同学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通过努力奋斗,班级的确进入了学校文明班级的行列,考试成绩也跃进到年级平行班的第一名,同时,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也开始形成。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同化力和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班集体就有正向同化力,否则班集体就没有凝聚力。当正邪势力悬殊(邪气大于正气),这时的同化就会产生负效应。于是我下决心抓好扶正压邪的工作,使班集体产生明显的同化力和凝聚力。就是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一些学习很不自觉、行为散漫的同学有了好转,期末考试学业成绩明显回升。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文化对青少年的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班级文化好,人心齐,士气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全班同学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积极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班级争光。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意味着传统的教师指挥和支配一切的做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我在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时立足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大工程,软科学。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意在“导”,就是明理,就是指向。
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我结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实际,开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如针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现象反差较大的“实惠、利己、拜金”等思想问题开展“算账活动”,以及“要利己,但不要损人”的讲座活动。通过算账,同学们明确了,为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的错误做法与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际界限。通过对“利己但不要损人”的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利国、利民、利己的事要多做,损人的事不要做的道理。其次,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核心是抓养成教育,重点是规范行为,关键是形成系列化活动。
高一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怎样迈好高中第一步至关重要。配合十六岁领身份证的工作,我要求学生给自己画像——给童年的我画像,给少年的我画像,给中学的我画像。同时我还设计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珍藏少年之梦”主题班会。通过“画像”,他们认识了自我;通过“珍藏少年之梦”的活动,找回了少年时代最可宝贵的时光。
三、适应形势需要的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培养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这是班主任们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方式是选择、培养和考察,任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要教师认可,不管社会需求”的倾向。我认为:新时期的干部应该是德才兼备,具有独立工作和管理的能力。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班干部的培养目标也要向这个方向迈进。学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应该把社会要求作为干部培养的方向,把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到为社会培养造就合格干部后备力量的高度。
(一)努力培养干部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我认为一个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只应当充当导演,而不能充当演员,更不要在台前指手画脚,要在幕后出谋划策,更不能图省力万事自己“全包”,要相信学生的潜在力量。在选择任用学生干部时,要信任他们,敢于放手,这是前提。但放手不是放任,在具体工作上要热心有效地给予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是解决班干部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及时纠正在工作中,活动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使班干部在班级中具有一定的权威。
班干部的培养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接手新班级时,进行考察,挑选班干部。这一阶段目的是公布管理常规,让全体学生了解管理常规,让首届班委会大胆工作。第二阶段是评价。这一阶段是继第一届班委进入正常运转,第二届班委产生及若干届班委产生的总结,比较。第三阶段,完善、提高。这一阶段是一、二两个阶段的继续。
(二)充分发挥团队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忽视的因素,即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这项工作若做得好,就可起到教师与同学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要协调好团队与班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组织形式有别,但目标相同;工作形式不同,达到的目的相同。要求团、队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与同学交知心朋友,不断净化人的思想,做到“同质”、“同向”,创造健康、良好的小环境。
(三)坚持民主评议班干部的制度,加强监督和教育。
要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干部是关键。班干部毕竟产生于一般同学,经常会出现台上台下不一样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班会,每隔一段时间,对干部进行评议,把同学们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召开班干部会议,转达同学们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班会课向同学们表态。这样班干们不仅使深受民主教育,而且让同学们从小懂得要当好一个干部,群众是最好的见证人,干部应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工作。
(四)培养班干部要立足于社会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干部制度的改革,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干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干部,不仅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强自我教育,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按照班级管理常规,引入了管理的竞争,轮流当班委,全班学生人人都有当班长的机会。人多主意多,办法也多,优劣,好、坏有比照,也有鉴别。轮流当班委可以培养学生能官能民的好作风,加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养成在台上就当好干部,在台下就当好学生的好风气。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鉴别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好的班级风气的形成,就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提高、完善的。跨班级、年级的比较可以提高班级建设的目标。学生“知”、“行”的目标提高了,班级文化建设就能沿着健康的、良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借助班级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艳霞,秦景润.班级文化育人作用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