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道德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问题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一致地方。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式的,为此,变学校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教育改革件必然趋势。其次,对外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矛盾,面临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再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只注重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单纯追求升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近些年来,虽然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本文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1、提高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方面,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明确合作目标,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同家长的积极配合,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方式同家长、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合作的关系。
(2)家长方面,要彻底抛弃那种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榜样作用教育,所以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平等、积极和主动的关系,不再是责任分离,依附于学校、被动的关系。
(3)社会方面,社会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针对性的措施,以其社会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独特特点对德育教育发展,特别要以德育的显著性成果来吸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和家庭教育怪罪于社会教育的恶劣影响,而社会教育质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明确责任,发挥合作力量
(1)夯实三者合作中家庭教育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对孩子品德人格初步形成、对生命爱心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和也社会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力、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养成。
(2)加强三者合作中学校教育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组织性最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合一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明智的教育管理指导下,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庭及时宣传教育方针和政策,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介绍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促进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合作。
(3)巩固三者合作中社会教育补充地位
随着科学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外界环境复杂化,多样化,把学生单纯限制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己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了,需要让学生多多参加校外的各种有益的社会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论文关键字: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随着学者对黄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越加广泛,在对黄炎培这一块研究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目的;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三是职业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四是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五是对“农村教育论”的研究;六是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探讨和研究。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黄仁贤教授对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倡导到创办,至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指导,并且第一次把职业指导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在其数十年间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和教学教育实践中,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武汉大学张建华教授从黄炎培的职业道德观着手,认为包括“敬业乐群”、“劳工圣神”、“完善人格和爱国主义”等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思想对我们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叶凤刚教授认为,在21世纪2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黄炎培是最早注意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经历了由“分区立系”到“划区施教”、综合改进,再到“先富后教”、“富教合一”三个阶段的演变。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庄缇缇的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过程、具体内容、思想特点、及其启示做出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就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而言,除以上六点外,还提出了黄炎培的人性化教育制度这一内容。
二、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注重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把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张謇、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上。例如,王彪认为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而他的学生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这也教育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在职业教育思想上有着密切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实践上,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淑丽对黄炎培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两人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具体从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三个方面来计较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异同。在杜威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张晓明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斌也对黄炎培与张謇、陶行知等教育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者提出了各具个性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此外,姜建、马万明对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该文章主要从两者职业教育思想起源、职业教育实践形式、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原则进行比较,认为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先于黄炎培,并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在职教实践形式方面,两者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但张謇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而黄炎培更加偏重职业指导;在职教内容方面,该文在张謇“事业之所至,教育之所至”的教育理念与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理念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在职业教育原则方面,作者认为两者都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但从具体实践上看,黄炎培职教对象更为广泛。
三、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因此,网络早在他们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给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便利,也能够使人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毒害,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各高校均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但并没有受到满意的成果。本文主要从高校社团对于该站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出发,对社团在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在我国的普及,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它积极一面的背后,也隐藏着容易使人堕落的陷阱。所以说,网络这一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祸害于人,关键就要看如何对其进行使用。高校是网络建设与应用的前沿,因此所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就成为了高校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1.高校社团能够使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由于互联网无形、无界限,因此社团在开展各类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活动时,社团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寻找有关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相关德育理论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网络道德理念,这样就比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由于社团成员间彼此联系频繁,所以他们会通过QQ、电子公告板、E-mail等对有关网络道德内容进行交流,以做到取长补短,而成员间就某一问题的辩论也会引起大家的参与,这样就会催生出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各类三维动画、声音和图像作品,让学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
2.高校社团的集体性有利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高校社团是有一群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所组成的集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的存在就意味着这种集体精神的存在,每一位社团成员都在为着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如果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社团活动进行开展,那么社团成员就会认真的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从而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面,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延伸。除此之外,具备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在校园中得到广泛的开展,其辐射效应会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受到网络德育教育的熏陶,并不断的对其进行接受和认同,进而在实现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了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在通过高校社团促进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想要使高校社团更好的发挥出对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关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对社团活动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确保社团活动所蕴含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符合时展和德育工作要求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团活动还是以娱乐性活动为主,思想内容相对较少,这样就更突出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娱乐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社团对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2.培养社团成员的自主意识
教师在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所采取方法的合理性,避免对其产生干扰,从而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各类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具有相应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事实证明,给予社团以应有的活动自由,能够让学生产生出自己的思想,使活动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作为“网络一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工具是否会引导他们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其进行使用。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够完善的今天,做好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增强自身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抗诱能力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履行有关规范,培养住自觉的道德意志,建立自律自求、自我保护的网络道德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璐璐.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10(6),141-141,139
江户时代是日本道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武士道教育,它融合了日本神道思想、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纵观中国知网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内容较少,而且大多出现在对于日本道德教育历史进程的通观研究中。程晋宽的《论日本道德教育的传统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作为日本道德教育思想基础的神道教和武士道是对日本封建文化与道德意识的独特反映,为日本近代侵略行为开辟了道路,并为现在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提供了历史依据。[2]王凌皓等人的《日本武士道的生成、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点、作用与影响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日本近代新武士道对于世界以及日本本国的消极影响。[3]解娟的《江户时代武士教育特点分析》指出,这一时代的道德教育比江户时代之前有着更完整的内容、更正式的教育地点并且融西方思想于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兰卉的《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将日本武士道精神发展分为江户时代以前、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以后三个阶段,并指出武士道精神本身内涵并没有错,只是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才导致人们对武士道精神的反感。[5]朱玲莉的《日本江户时期的平民道德教育》从平民阶层角度对道德教育的政治基础以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是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一个专题性论述,并且十分少见地提到了对女子的道德教育,对于研究江户时期日本平民的德育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6]王瑞荪在专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7],使用了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等一系列方法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评价。饶从满的专著《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8],对整个日本道德教育从时间上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或专著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介绍、评析,用大量历史事实使我们对江户时代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纠正了有人认为军国主义是近代日本的产物这一看法。此外,这些文章所提供的大量材料以及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这一时期日本的道德教育研究缺乏第一手资料,大多数停留在对道德教育历史现象的简单罗列,缺乏对其深层本质的挖掘,研究具有肤浅性与重复性。
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简要评述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因此,网络早在他们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给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便利,也能够使人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毒害,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各高校均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但并没有受到满意的成果。本文主要从高校社团对于该站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出发,对社团在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在我国的普及,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它积极一面的背后,也隐藏着容易使人堕落的陷阱。所以说,网络这一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祸害于人,关键就要看如何对其进行使用。高校是网络建设与应用的前沿,因此所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就成为了高校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1.高校社团能够使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由于互联网无形、无界限,因此社团在开展各类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活动时,社团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寻找有关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相关德育理论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网络道德理念,这样就比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由于社团成员间彼此联系频繁,所以他们会通过qq、电子公告板、e-mail等对有关网络道德内容进行交流,以做到取长补短,而成员间就某一问题的辩论也会引起大家的参与,这样就会催生出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各类三维动画、声音和图像作品,让学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
2.高校社团的集体性有利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高校社团是有一群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所组成的集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的存在就意味着这种集体精神的存在,每一位社团成员都在为着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如果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社团活动进行开展,那么社团成员就会认真的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从而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面,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延伸。除此之外,具备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在校园中得到广泛的开展,其辐射效应会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受到网络德育教育的熏陶,并不断的对其进行接受和认同,进而在实现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了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在通过高校社团促进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想要使高校社团更好的发挥出对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关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对社团活动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确保社团活动所蕴含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符合时展和德育工作要求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团活动还是以娱乐性活动为主,思想内容相对较少,这样就更突出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娱乐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社团对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2.培养社团成员的自主意识
教师在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所采取方法的合理性,避免对其产生干扰,从而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各类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具有相应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事实证明,给予社团以应有的活动自由,能够让学生产生出自己的思想,使活动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作为“网络一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工具是否会引导他们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其进行使用。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够完善的今天,做好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增强自身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抗诱能力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履行有关规范,培养住自觉的道德意志,建立自律自求、自我保护的网络道德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璐璐.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10(6),141-141,139
论文摘要:当前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中存在看认知表层化、情感淡漠化、意志薄弱化、需求外在化、理想世俗化、信念缺失的倾向,必须从调整道德认知结构、引导道德体验、激发道德需求着手,通过道德调控,培养和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作为个体人的道德由于社会经历、社会角色以及生理上的差别,其心理品质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作为同处一个社会中的人,其个体心理品质也会带有社会痕迹的共同性的一面。在共同性中具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心理品质。本文所要透视的是部分人或相当部分人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不良品德因素,并就此提出调控措施。
一、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透视
1.从个体的道德能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认知表层化、道德情感淡漠化、道德意志薄弱化的倾向。
在正常情况下,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它促使道德情感的形成。而道德认同的产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又会巩固和深化道德认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认知中伴有情感,情感中带有认知川。然而,由于在社会大环境中,自觉形式上的社会主流道德意识与自发形式上的社会道德意识及其行为多元化相并存的局面,使得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出现了复杂的情形。一方面社会主流道德倡导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通过传统的灌输型或道德主知主义的模式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教育过于抽象化,从概念到概念,忽视道德体验和道德认同过程,人们得到的仅仅是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缺乏个性情感体验的情况下无法得以深化和巩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由于西方价值观的进人及其影响,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使得现实生活中自发地产生并存在着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及其行为与社会主流道德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使得人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也出现了不一致性或相互脱离。个体在理论层面上所认知或掌握的社会主流道德,需要到生活的实际层面去体验,需要在体验所形成的道德情感中去深化,而当个体在自发进人实际层面时往往会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冲击下获得与所掌握的道德知识和“概念”相反的体验,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的不一致性。这也使得社会主流道德在个体中缺乏环境道德认知直观和道德体验。因此,个体道德认知过程很少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伴随,由于缺乏道德情感的参与,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抽象化”、“表层化”层面。同时,也由于道德认知过程中缺乏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就无法深化,必然出现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淡化或缺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知”、“情”、“意”没有形成紧密的关联,甚至相互脱离,这种相互脱离的状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口是心非,即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或者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或者说起来清楚,考起来明白,而做起来“糊涂”;或者为人处事、行善做好事缺乏常性等等。
2.从个体的道德动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需求外在化、道德理想世俗化,并伴随着道德信念的缺失。
真正的“道德需求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等价交换、追求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规律和原则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动摇着以利他和自愿付出为基石的道德本质的根基。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道德教育使人们从社会规范、社会要求中了解到怎样做人、怎样追求。另一方面,现实告诉他们功利是现实的、实惠的甚至是的。对照之下,他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但“规范”又使他们不愿意做“缺德的人”。伦理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使得他们既有道德需要,但这种道德需要停留在表面的、外在的状态,缺少深层次的自觉的、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当他们处于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就能较为理想地表现自己的道德人格,当他们处于一种不良的道德氛围中,或者在缺少一种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同一个人可能将出现不同的道德表现。
更进一步地看,在个体道德需要外在化和非自觉性的影响下,加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的道德理想出现功利化、世俗化的倾向,尤其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倾向于功利主义。表现在一些青年学生关心一己之私远胜于关注公益事业,找一份好工作,挣一份高薪代替了对知识、真理和价值的追求,对人生的意义、幸福、荣誉的真谛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对“金杯”的追求胜于对“奖杯”的追求。而对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其理想人格的追求处在既不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也不损人利己,而是互惠互利,双惠共生;既不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但也不惟我独尊、惟利是图,而是权利与义务对应,付出与所得平衡。在个体的道德需要表面化、道德理想世俗化的状态下,个体的道德信念必然处于缺失或模糊状态。
二、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调控
(一)调整认知结构,促进道德认知的深化
个体道德结构“知识化”“表层化”倾向,使个体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层面,直接影响了道德认知的深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控好道德认知的纵横维度。
一是夯实道德认知的基础。道德认知的基础,不是道德知识本身,而是实践。实践是道德认知形成并最后得以巩固的基础。只有对道德认知的内容,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道德认知的内容,从而自觉“内化”道德认知的内容,形成深层的道德认知。为此,要求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全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突出实践性,不仅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要突出实践性,而且个体在消化、吸收、“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也要突出实践性。我们一方面要调控好社会道德环境,为个体“内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个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大胆实践,并为个体提供道德实践的多维空间。
二是拓展道德认知的广度。当前个体的道德认知仅仅处于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把握上,道德认知面过窄过小,道德认知的狭窄化,必然使道德认知缺乏向纵横延伸的融通性,直接影响道德认知的深化。鉴于此,我们对道德认知的调控点要放在拓宽其文化知识结构上,大力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给人以熏陶,潜移默化地“内化”人文精神。要使个体认识到,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既是知识,也是思想方法,是一种人生智慧,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有利于培养人的科学精神,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增强人的辨别和选择能力,使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有助于改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深化道德认知的目的。
三是拓伸道德认知的深度。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是道德认知深化的标志。因此道德认知的拓深,重点要放在培养判断、选择、创造等认知能力上。这就要求在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或者在个体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说明各种道德观念产生的背景、涉及的道德现象所体现的关系,让个体对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深刻的认识;第二,要让个体亲自参与或调查了解不同道德观念产生的道德情境,真正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体现由这些冲突引起的困惑,锻炼道德思维,从而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真正内涵和产生的原因;第三,在个体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前提下,引导个体反复在实践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对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进行评价、分析和实践反馈,用制度强化其积极的选择,惩罚不良的选择,帮助个体提高辨别和选择能力;第四,要在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前提下,指导个体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运用道德认知进行创新,培养道德创新能力。
(二)引导道德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体验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实际上“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我们要重视体验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对个体道德体验的调控。
一是调控个体的道德生活体验。要引导体验者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自主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其有所遭遇、有所运思、有所领悟,诱发其情绪、情感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他照应周围关系和意识越强、道德智慧越高,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比如一个人不仅能看到自己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如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亲朋好友等,笔者注)或物的存在价值,而且能够肯定他人、他物以及与自己关系不甚密切的人和物的存在价值,也就是他不仅能对“熟人”,而且能对“陌生人”进行道德关怀,这样的人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水平必然更高。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的融通性体验。
二是指导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诗歌、散文、小说、音乐等文学、文艺作品最能唤起人的激情、燃烧人的情感,让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能够从中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道德情感,使个体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家乡的情感环绕中,在优秀文学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是要创设一种与道德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及情境,让个体置身于其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为此,要大力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社会舆论、融洽的人际氛围和优美的的人文环境,进行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优化,让体验者在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中获得道德陶冶。
(三)激发道德需要,形成深层的道德需求
首先要调整道德教育,把道德需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尚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个体的道德需求。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要从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求出发,因势利导,使个体的实际需求朝着道德需求的方向发展,在道德教育中渗透需求的引导和激发。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在当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思想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黄炎培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敬业乐群”、“劳工神圣”和“金的人格”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对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的启发意义,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在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受欢迎,他们成了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技能人才。但是,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结构而且得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然而随着社会现代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面对全球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撞击,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思想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们深入中国航空工业豫北机械厂、河南新飞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调研,感到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进厂后在思想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态度没转变。中国航空工业豫北机械厂人力资源部车部长提到,好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分配到车间,不愿意当生产线员工,认为在生产线上工作单调、枯燥,学不到技术。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就应该在办公室搞技术。因此,在工作中不能潜下心来,而是不断地换工作。
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航空工业豫北机械厂一分厂王厂长说到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很多是U型线生产,一人多机操作,不算工时算班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然而,据调查显示有46%的同学在人生价值取向选择中认为自己的事业高于一切。例如,有的毕业生倍加重视个人利益,过分强调报酬高低,一切向钱看,不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这说明有部分大学生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也缺乏对社会贡献的使命感。
3、缺乏尊重他人、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河南新飞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李主任提到现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九零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在工作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愿意放下架子向比自己有经验的师傅喊师傅,虚心请教。有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没有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中稍微有点辛苦,便辞职不干,更别说干一行专一行。更普遍缺乏奉献精神。他们高估自己认为效益不好的单位不能有好的发展。
据调查,用人单位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积累。但是,为品格教育、素养、为 人处世、工作责任心等这些基本职业道德思想必须从学校抓起。因此对在校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思想教育非常重要。
二、黄炎培先生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概括为“敬业乐群”、“劳工神圣”和“金的人格”。所谓敬业乐群是指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出贡献的追求,同时具有高尚情操的群体合作精神。黄炎培先生始终贯彻“尊重劳动”、“劳工神圣”的办学思路。他将“双手万能”作为职业学校的校徽图案,黄炎培将“劳工神圣”的思想贯彻到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推崇职业平等、尊重劳动的精神与品质。黄炎培重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格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人格完整”。要求学生时刻在四个方面进行人格修养: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同时告诫学生们“名,吾所不求;功,吾所不争;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黄炎培提出的金的人格是其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作为现代职业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品质。在黄炎培先生看来,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谋得个人生计之解决,而且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德性,发扬民族精神。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
在当今,黄炎培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培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尤其有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去调动、激发学生热爱自己职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培养的方法
1、敬业乐群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学生要热爱所学专业。从个人来说,就业是为了生活。从总体来说,就业是为民众服务和为了国家战略目标实施。但是,很多学生入校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在刚开始学习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大部分情况下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可以将本行业和企业中的劳动模范或本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请到学校里来,为学生讲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本专业的重要性和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和动力。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个性,确定自己未来的就业目标,为学生提供职业情报,激发学生对社会相关职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培养学生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可能为此拼搏,为此付出,换来成功和快乐。敬业精神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考核点之一。员工应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并为之奋斗以使之取得优越竞争地位和发展基础。根据事实证明,世界上成绩卓越公司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心智模式的作用。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业绩。可以通过了解国内外著名企业成功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敬业职业道德思想。例如海尔员工毛宗良为了按时给顾客送去洗衣机,由于洗衣机积大,很多司机不愿意拉,他打不上车,他就自己扛着150斤重的洗衣机,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两个多小时;海尔员工秦冠胜为了公司的信誉,在指定时间赶到客户那儿上门为客户服务,当时天下着滂沱大雨,路途颠颇遥远,坐了16小时车后,由于山体滑坡,交通阻断,秦冠胜不顾生命危险,冒着大雨,在茫茫黑夜中走了4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让学生明白企业良好的业绩,来自企业内部每一个职工的敬业精神。如果每一位职工,都能真正的将自己的本职做好,多一些理解与合作精神,少一些抱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在本职岗位有所建树,如何把本职岗位做精彩,都成为岗位能手,那么整个企业就有了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在学校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工作的敬业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同时还可以用参观教学和实习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西方著名管理学家迪尔认为:企业文化五要素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它决定企业兴衰。价值观最重要一条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因此,老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交流、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心态平和,乐观向上。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要善于团结合作,学会欣赏每一个人。
2、劳工神圣职业道德思想的培养
首先,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大力推崇职业平等、尊重劳动的精神与品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时学生的道德熏陶。如学校把“劳工神圣”的大匾高悬于礼堂上方;把象征着“双手万能”的符号作为校徽、校旗和校办工厂产品的标记。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社团,鼓励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职业平等、尊重劳动的精神与品质。其次,高职学生大都处在20岁左右,生理成熟,但是在思想上还不大成熟。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易于冲动,心理稳定性和承受力差,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实现自身价值信心不足。因此,平时,我们应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心,一帆风顺,坚定生活、学习的信心,克服不良心理,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遇事既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戚戚自悲,始终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去面对自己的未来。要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必须具有自省精神,有发自内心的、真正地的“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意念。
3、金的人格职业道德思想的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诚信品质。黄炎培先生多次讲述培育“金的人格”的道理,要求师生具有像金子般的品位,要有为工商业服务的人品。他强调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要看重自己人格的养成。曾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人格。在当今,对学生诚信品质更显重要。其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黄炎培老先生告诫学生们“名,吾所不求;功,吾所不争;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强调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灵魂。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促进其精神成长,使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格统领能力。
参考文献
[1]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25.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9.
[3]陈竞芬.略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
[4]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纪念(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69.
关键词:涂尔干;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60-03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试图从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中找寻理论资源以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许多德育思想对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富于重要启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髓
(一)道德教育的融合性
涂尔干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他呼吁要在学科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我们不能如此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就像道德本身卷入集体生活的整张网中一样。”[1]在涂尔干看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能成为“道德的知识”的,“通过科学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在片面的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学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德教育的出路”[2]。
(二)道德教育的适当环境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涂尔干指出,在儿童离开家庭时的道德状态和他将来必须努力形成的道德状态之间有很大距离,而且这一距离不可能直接达到,必须有一中介物,“对于儿童来说,自身所拥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其做到的道德水平之间的发展是需要通过中介完成的,而这一中介最适合的就是学校”[3]。学校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脱离家庭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缓冲的中介。在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发挥出其无可替代的影响。
(三)道德教育的三要素
涂尔干揭开宗教这层神秘的面纱,发现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具有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纪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使人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行为;牺牲精神在于个体为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而行动,不是为个体自身的利益或除个体之外的某个他人、某些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只有这样的行动才是道德的,才是体现牺牲精神的;自律精神则是指我们能够在理性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服从、遵守道德规范。
二、当前德育实效性的问题表征
(一)道德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来实施的。这种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多像其他知识类学科一样,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化传授,“以传授道德知识为特征的品德教育舍本逐末,将道德符号而不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德意义看成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远离这些道德知识符号得以产生运行的、现实的生活,虚构一个虚幻的道德知识世界,热衷于对这些道德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在这种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4]。
这种道德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性,学生无法形成情感体验及道德共鸣,使学生误以为只要掌握了德育要求就能够“完成任务”。事实上,单纯接受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的学生在遇到真实的德育情境时往往无法在头脑中迅速调动出所学习过的道德知识,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德育行为。可见这种单一形式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
(二)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
所谓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是指当前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从人的存在出发,按照人性的方式,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多是由学校单方面宣布一整套班规、校规等,体现在这些班规、校规中的道德规范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命令,脱离学生实际,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只凭教师的宣传、讲解,是很难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些空洞乏味,类似于传统“美德袋”式的道德理论、教条,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描述缺乏真实性,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学生只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并不具有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灌输和诱骗盛行,道德教育明显缺乏道德性,学生很少被当作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来看待”[5]。学生主体缺位,德育目标偏离,“人之为人”教育匮乏以及德育内容空疏。即使制定了包罗万象的道德规范,其效果仍然甚微。
(三)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道德规范是在一个群体内所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是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只有在一个本来已经存在规范协议的群体内,相互作用的各方面才有可能达到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同意的一致协议。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度,道德教育往往以应付、分散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且有约束力的系统化体系。没有科学的德育体系,学生无法自觉参与德育活动、主动接受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洗礼,情感和秩序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行为,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完善。这会使学生缺乏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遵守校规、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等,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
(四)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少沟通联系及组织配合。一方面,家庭与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两重性现象。在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和包办代替,这与学校教育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思想、要求相矛盾,减弱了道德教育力量。有的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品德培养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德育要求的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往往使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教育上的分力和反作用,最终导致德育的低效和失败。另一方面,教师内部与家长之间德育要求不一致。在学校德育中,有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家庭内部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德育要求及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德育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各方道德教育力量不能彼此沟通、整合起来,只考虑各自的想法和得失,导致德育要求不一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实施的,即显性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它是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集中地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但因其方法单一,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仅采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当一个人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道德压缩成几节道德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间隔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时候,他很难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或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6]因此,除运用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外,隐性课程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教育元素。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作为学校隐形文化要素的集合体,具有极强的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处处是教育之处,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格局”[7]。
(二)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
涂尔干认为,在儿童脱离家庭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应当对其实行道德教育,将集体的概念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培养儿童在不同的群体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习惯,因为习惯能够从教育提供的深厚土壤中茁壮成长,最终生根发芽。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是我们能够实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场所,因此,道德教育应将学校的整体生活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而且还应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使道德教育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意义上,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即是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指引下,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不一致性、矛盾性,从儿童发展需要和(源于个体或社会的)生活问题出发,基于儿童的心智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从知、情、行多个侧面着眼,努力促进儿童的道德图式的建构和道德理性的发展,以真正实现道德主体的自由生长。”[8]
(三)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
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一样,他律和自律问题也是贯穿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始终的问题,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在当今社会,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道德不仅需要道德个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一定制度性的规范作为保障。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被纳入社会法律规范体系之中,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其法律所体现的道德规范越有效。因此,当前我国尤其要重视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生活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无不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观、行为要求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制度性决定性地影响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发生”[9]。此外,还应促成制度德育与生活德育的融通,让制度充满道德性与教化性,使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德育中提升。
(四)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涂尔干提出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即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众多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不能互相矛盾,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保障道德教育的一贯性”。这一思想和我们的德育理论提出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精神与要求是相符的。依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教育不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要贯穿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在横向空间维度上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肩负起教育的责任。这种教育的一致性不仅包括学校中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性,也包含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学校应向家长、社会宣传正确的德育知识及德育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达成共识,使三者的教育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沟通与合作;使三方面的德育思想相互统一,德育安排相互衔接,德育内容相互贯通,德育渠道相互补充,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一体化功能,使德育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91.
[2]周晓静.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0,(7):16.
[3]杨靖.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
[4]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0.
[5]严从根,冯建军.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9):10.
[6][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7]庞学光.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4):47.
[8]郑航.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4,(12):12.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规范;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104)01-0028-05
杨建朝,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副教授。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400715。
① 资助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2YJC880137);云南省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成“人”视角的教师德性研究(编号Y13038)。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其道德状况必然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普遍的功利化社会背景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制度环境和个人欲望膨胀等的影响,德性状况出现了越来越令人忧心的情形。一些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尝试对此进行归纳和述评,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与局限。
一、关于教师德性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教师德性问题,国内研究尚不多见,一般都是从麦金泰尔的德性观进行演绎,认为教师德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或内在精神品质,可以确保内在利益的获得,从而集中在道德条目的意义上,阐述教师应该具有爱心、责任心、应该公正对待学生,应该善良,宽容、同情等等。代表性的研究有周建平[1]、石峰[2]、陶志琼[3]。特别是在陶志琼看来,正因为现时代的教育精神需要,才呼唤教师的德性,善、公正、责任应构成教师德性的核心。[4]金生鈜在《何为好教师》中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伦理德性也进行了分析,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师要有正义感。[5]吴海燕持德性境界说,认为教育德性表现为七种境界: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6]教师需要为此而不断修身养性,提升德性境界。
关于教师德性的组成,学者的观点颇为零散,在界定上显得随心所欲。有的人把其界定为爱,包括“尊重、宽容、关怀、良心等基本德性”[7]。有的人偏重于德性之行,“他必须践行德性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德性并成为一个符合教育制度伦理原则的人”。[8]有人归结教师德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是品质、道德力量和教育行为准则。[9]有人把教师德性与幸福关联起来,认为包含“良心、善和理解力”[10]。另外,有论者把德性局限于某种品质进行阐述,例如,张楠楠把教师德性主要归结为公正,认为教师需要着力养成公正的德性。[11]
针对很多研究者把道德与德性不做区分,从而把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相等同的观念,宋晔对此进行了区分,认为后者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包含“关怀、宽容和良心”,前者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12]有论者提出,教师道德包含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两者有不同的内涵,前者属于私德,主要靠个人修养,后者是底线道德,依靠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制约。[13]周建平持有的观点与此一致[14],并且针对流行的无私、牺牲、奉献的德性观,提出生命德性的观点。[15]对圣洁道德提出质疑的还有薛晓阳等人,他提出基于人性力量的“升华”德性。[16]
二、关于教师德性缺失的原因
当前教师受到社会多种不良因素及自身修养缺失等的影响,道德退降,德性缺失,这是学者研究该主题的主要原因,只是在探索原因时的立场和角度有差异。其中制度是最凸显的视角,例如认为高校制度文化中的能力主义的伦理倾向和底线道德在实践中的运行是教师德性提升的制度文化原因[17]。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只靠榜样德育、环境德育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根本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如何提高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有三条原则,即学生参与,发展为主,服务生活。[18]另外,其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19]
另一种较为具体的观点把应试教育制度作为教师德性缺失的直接原因[20],其他原因包括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往师德教育中泛道德主义教育的失效;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等[21]。还跟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教育产业化、制度不健全、德福不一致等有关,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伦理教育和健全职业道德规范[22]。有学者特别针对大量“无德而富”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道德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资源被瓦解,天命良知、因果报应失去制约力量[23],这直接导致包括教师在内的中国人把利益作为行为的首要标准,道德状况堪忧。
三、提升教师德性的对策与途径
受到社会制度不健全、伦理缺陷突出,过度功利化、长官意志盛行的影响,教师德性处于边缘化位置,“老实人吃亏”的社会现实迫使部分教师放弃了自己的德性修养,激烈竞争使得很多教师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教育行为标准,置学生发展于不顾。在此背景下,很多人研究了如何提升教师的德性水平,改变教师的伦理困境。杜时忠等人强调,学校德育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的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24]他们认为制度德性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尚欠深入认识,因而希望从制度伦理建设的视角解决德育低效问题,并引发了大量相关研究。其根本观点是:第一,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第二,不能回避制度德性。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缺陷。[25]显然,实施市场经济给社会道德产生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与理想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对我国教师道德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教师道德选择常常处于现实之生存与理想之正义的道德困境之中。为此应适度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使传统的教师道德变得更有弹性和张力。[26]曹辉基于现实的道德教育脱离了人们经济生活现实的困境,从人学视角研究了道德教育与经济生活的联系,人的经济生活及其道德教育意义等内容,从而使得道德教育不再与经济生活互斥。[27]在当前,从教育制度德性视角研究教师德性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例如,产欣斌认为学校制度德性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师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学校制度的德性欠缺所致。其还探索了学校制度公正的原则,认为师德在学校制度德性的观照之下,通过学校制度公正来匡正师德建设,以使师德建设走出误区。学校制度安排要秉持人本管理的理念。[28]
除了从制度德性研究教师德性问题外,其他教师德性提升策略相对比较零散。有的侧重德性提升的外在条件,有的侧重于教师德性提升的自我努力,自我实践。有研究者认为:为了提升教师的德性,必须重视其闲暇生活的建构。闲暇生活以其自由与和谐的本质与个体德性的根本发展指向相一致,闲暇生活的质量对于教师德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教师的闲暇生活存在时间缺乏、质量缺失以及意识和行为上的偏差,对教师德性的发展造成了损害。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闲暇教育的制度建设,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休闲的价值,保证教师闲暇生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而促进教师德性的提升。[29]
有研究者提出:具有“君子”人格是教师道德修养的现实目标。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必须通过教师主体的自律得以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外在约束机制即他律的完善,这就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责任。[30]问题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制定的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当前的社会实际,抽象地想象出优秀教师的道德形象,然后要求教师努力修炼,争取形成“不求回报、一心奉献”的君子人格,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关于这类观点的批驳的文章也很多,例如:有学者指出:1. 德性是自主选择和完善的,是对“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反思的结果。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校长做道德的裁判官。2. 德性高扬自由意志,其对立面是奴性,受制于物欲。3. 德性体现做人的尊严,即师道。[31]同理,有人认为教师德性主要依靠自我培育,并给予了培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德性根植于教师作为人的基本德性,又与其职业生活和专业角色密切相关,包含好学、关怀、宽容、责任等优秀品质。教师德性伦理的实现过程是教师道德的主体化、个性化过程,因此,自我培育是教师德性成长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教师德性自我培育的基本策略。[32]也有研究专门分析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的策略[33]和教师德性提升的方式[34]。审视与反思高校制度建构的伦理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实践运行中的制度公正,可为教师德性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文化引领。[35]
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阐释教师的德性提升。[36]其他策略有:重视教育实践;加强体验;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特别是制度环境。[37]有研究认为师德教育旨在凝道成德,化师道为德性。师道如何化为德性,实践是其根本途径;关注教师的精神性需要是其基本途径;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展开群体式的道德对话、进行理性的克己自省是其具体途径。[38]
唐爱民分析了教师道德发展的途径问题,教师教育中的技能主义、专业主义遗弃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根性与教育的道德指向性,而道德发展是教师确证生命价值、提升教育品质、成就人生幸福的德性基础和基本担保。[39]张宁娟曾经研究了批判型教师的问题,把批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德性。[40]张博提出高校教师道德冷漠的矫正对策:包括客观上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赏罚机制;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主观条件包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学会自我调节。[41]
还有一些研究侧重对某些具有优秀德性的教师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其教育事业成功背后的个人品质。例如,有人详细研究了斯霞的教育人格、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心育人思想和她的教育艺术,体现了可贵的教育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力资源。[42]有学者为纪念黄济九十华诞写了《价值追求,是教师精神家园的扎根地》《师爱弘扬,是教师精神家园的奠基石》等;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鲁洁80华诞纪念,其弟子专门编写了纪念的论文集[43];浙江大学王承绪百年诞辰纪念;山东师范大学傅统先百年诞辰纪念等。类似的研究还有《珍视民族传统 重拾教育精神——谈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等。王全林论述了大学教师担当知识分子责任的可能及其障碍性因素,是解决大学教师德性缺失的有效途径之一。[44]
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相关研究
与教师德性研究密切相关的教师道德问题研究非常多,但基本侧重于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职业道德规范的分析和探讨,很多是以教材的方式直接阐述师德包括什么内容,怎么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例如:周延富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崇高、示范、深远”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渊博的文化素质、精湛的能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45]。于淑云和黄友安提出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责任感,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46]
申继亮从道德、公德、法律三个维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论述,并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和自我养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途径和措施。[47]类似的编著还有:李黎、吕鸿的《师德与教师礼仪》,余维武、朱丽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钱焕崎的《教师职业道德》,连秀云的《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齐念等的《师德风范》,林崇德的《师德通览》,等等。在这类书中,很多论述教导教师要对学生仁爱、关怀、民主、尊重、公正、平等、宽容、理解,在交往中要为人师表、自尊自爱、真诚相待、积极参与、对话沟通、平等合作、客观理性,等等。我国近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则提出了一个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亦蕴涵了一些德性内容,但更多的是对公民德性在社会行为外化的一些具体要求,而且还有很多的德性的内涵还没有在以上文字中列出。这些论述共同的特点是有说教,无分析;有要求,无讨论。不做本体的分析论证,也不能对这些道德要求提出质疑,只能遵照执行。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教师道德研究领域,檀传宝做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其代表性的专著有《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和《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前者从教师伦理学与师德范畴讲起,提出了教师幸福作为教育伦理范畴系统构建的起点,相继对教师的公正、仁慈、义务、良心等做出详尽的论述,最后以教师人格论作为全书的总结。[48]后者讲述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应当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等理论。[49]檀传宝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对教师德性问题起到了重要的转向作用。
另外,有非常多的期刊杂志以教师道德为研究主题,提出教师道德的滑坡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例如认为教师道德在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的同时,更要坚守教师道德的底线。相对于教师的利益,学生利益的优先性就决定了教师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损害学生的正当合法利益。[50]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构成是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坚守。[51]
五、研究中的问题与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德性的研究内涵还处于简单演绎的层面,大多将其归纳为良心、善、公正、责任等,没有反映出教师何为教师的特殊性,与一般意义上人的德性表征没有区别开来,而提出的解决教师德性的策略又集中体现在强调自我修养和外在规范建设层面,难免落入窠臼,无法真正解决教师德性迷失问题。
除檀传宝等人的研究外,笔者认为上述研究大部分是以“外铄性”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侧重点,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主要探讨社会如何要求、规范、约束教师,即教师应该怎样做以及如何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规范伦理学的范畴,对教师的道德成长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这些道德条目缺少教师内心的深刻认同,没能融入教师的心灵深处,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并对此智慧的把握,即在德性上不断提升,那么往往是空洞说教,无济于事,从现实教育实践来看,这些道德说教作用非常有限,教师从各种教科书和教师培训教材中都知道教师“应该”、教师“要”、教师“必须”后面的道德内容,但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却不遵循,为什么会出现诸多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事件?许多老师不仅不充满爱心、还经常伤害学生人格、羞辱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显然,已有研究基本都不太注重对教师道德的学理分析,即从教育本身的特性论证教师应该做什么以及其内在机理。在教师“应该”和“必须”的道德说教中,教师显然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而成为一个有待被社会塑造的“机器”,当这架机器被制造出来后,就利用它来制造产品——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学生。他们大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失德性的修养,这是现实教育的困境,让人悲哀。其根本原因是,规范伦理学的研究旨趣,热衷于教师道德规范的研究、制定并试图要教师完全遵守执行,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也都习惯于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一系列规范来要求教师。实际上,因为道德规范终究是外在的、强制的,教师往往不会发自内心地自觉执行。真正能够对教师教育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要是教师内在德性,这已经在教育伦理学研究领域中有所体现,一些研究者从德性伦理学出发,对教师德性问题有了初步研究。
但正如前面的综述所揭示的,一方面该主题的研究非常贫乏,零散而琐碎;另一方面,研究的层次大多还处于简单罗列和经验归纳。他们的研究重在揭示教师德性包括什么品质,然后要求教师自我修炼德性,而没有从本体论层面挖掘教师德性的本真,更缺少分析教师德性缺失的社会基础,并提出重振教师德性的路径。而且,尽管有学者指出了教师德性缺失的制度原因,试图通过制度育德来进行应对,但如何熔铸于教师德性提升中,尚未见详实的分析。因此,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教师德性的现实表现和彰显路径,对教科书式喋喋不休的说教进行扬弃,坚决反对一种强加于教师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应该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而应该呕心沥血地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这种论调应该给予深刻的反思。“教师可以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可以有自己的道德追求,同时,教师也并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道德完人,而是同普通人一样,只是一个追求道德完善的平常人。”[52]
总之,基于上述述评,从人性诉求对教育的要求来思考教师德性问题——即从本体论层面着手加以研究,从新的研究角度深入挖掘教师德性的遮蔽与凸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为每个教师着想”,它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基于理性的选择自由,有自主探索的能力,其独特性理应得到尊重;每个教师的自由选择和独立人格理应得到保障,并且在充分自由的条件下,把有利于每个教师德性形成的价值真理揭示出来,让每个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去体悟、辨析,并按照基于人性的德性诉求去行动,让德性成为教师期待和向往的价值载体,而不是单薄无力的教条式说教。这对当前教师德性迷失困境的打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4][37]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3,184,195.
[2]石峰.论教师德性[J].教育探索2007(5).
[3]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4]陈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
[5]朱小蔓,金生鈜.道德教育评论(2008)[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7-235.
[6]吴海燕.论教育德性的境界[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7]王令.试论教师德性的内涵与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2012(7).
[8]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02.
[9]王荣德.教师道德教育论[M].科学出版社,2004.31-33.
[10]黎琼锋,吴佩杰.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1]张楠楠.教师公正德性的养成与实现[D].山西大学学位论文,2012.
[12]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13]王艳.教师道德反思——从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关系角度分析教师德性建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4).
[15]周建平.生命性教师德性:教师德性观的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16]薛晓阳.超越"圣洁":教师德性的哲学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17][35]蒋文昭.教师德性的制度文化困境及超越[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18][19]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0]杨金国,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1]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对汶川大地震中师德状况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22]陈法宝.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归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23][24]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5]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6]高晓清.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27]曹辉.道德教育与人的经济生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8]产欣斌.制度公正与师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硕士论文,2006.
[29]申明.闲暇生活与教师德性之提升[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30]张黎.自律与他律:论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德性的生成路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31]金沙.道德规范与教师德性[J].中国德育,2008(12)
[32]郭清丽.教师德性的自我培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33]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对汶川大地震中师德状况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34]周小山.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44
[36]刘宗南.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之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40-43.
[38]禹旭才.师德教育:化师道为德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9]唐爱民.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40]张宁娟.论批判型教师及其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41]张博.对高校教师道德冷漠现象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42]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性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7-18.
[43]戚万学,等.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4]王全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45]周延富.教师道德规范与修养[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46]于淑云,黄友安.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7]申继亮.师德心语:教师发展之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8]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9]檀传宝,等.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0]郝文清.论教师道德的底线[J].齐鲁学刊,2010(5).
论文摘要: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高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所带来的有害信息是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行为的环境因素,传统道德规范己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己达成共识。本课题针对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的不良网络道德的表现,寻求在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 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3.依靠学校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论坛(网络安全讲座),进行网络道德案例分析,丰富校园网内容。
论文摘要: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高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所带来的有害信息是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行为的环境因素,传统道德规范己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己达成共识。本课题针对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的不良网络道德的表现,寻求在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
3.依靠学校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论坛(网络安全讲座),进行网络道德案例分析,丰富校园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