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现代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农业保险是规避风险,减少农民损失的一种手段。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业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又是一种高风险、低效益的薄弱产业。农业风险的合理分散和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的必要条件,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农业风险的社会化财务转移机制。农业保险在防范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推动农业保险普及、构建全面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时期,农业保险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将大有可为,农业保险不再仅是简单承担自然灾害经济补偿的功能,更是要全方位服务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为“三农”提供一揽子的风险解决方案。
(二)农业保险有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是各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农业生产链条中断,使农业生产活动连续性遭到破坏。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后,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得到保险公司经济补偿,使农业生产主体及时恢复生产生活。二是农业保险有利于农业生产主体扩大再生产,农业保险的损失预防、损失补偿和风险防控作用解决了农民扩大生产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的融资功能,解决农民扩大生产的资金缺口。综合作用下,农业保险有助于维护农业生产过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业保险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和风险也相应增加,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阻碍其农业生产的进行。但是实行农业保险,能够减少农民的损失,鼓励农民推广生产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农业保险能加快农业科技发展、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一是农业保险能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险服务,减少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障碍。二是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和风险有机联系,形成各个经营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从而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确保农业产业化进程顺利进行。
二、农业现代化对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
(一)农业现代化为保险行业发展提供契机。
近年来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相关主体更加多样化、农业生产方式更加集约化、农业生产链条更加组合化、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农业经营更加市场化、农业风险更加复杂化,一旦受灾,损失巨大,因此,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意识,对保险的需求更高。
(二)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保险的创新提供契机。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不断催生农业保险的创新机遇。一是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过程中,农业风险不仅涵盖了生产过程,还可能延伸到相关的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保险经营方式的创新,卫星定位、气象预报、航拍等技术的进步,可以实现农业风险损失的预测、核查和控制,传统的农业保险机构依靠村级行政部门代收保费、定损、发放理赔款等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卫星定损”、“一卡通”取代。
(二)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转型的契机。
传统的保险业依靠铺设机构、价格竞争等非理性手段抢占农村市场份额,这种落后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求保险公司要通过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加快建设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农业巨灾风险保险制度,尝试农业保险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三、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补贴金额相对规模较小。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由于每年财政的收入一定,当政府向一种经济实体投入时,就会减少对其它方面的投入。另外,保费补贴,并没有被放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然,对于农业保险的规模就相对较少。
(二)对农业保险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政府对那些高收益的有发展前景的农业大力支持,对它们进行补贴,而对一些不符合调控方向的农业不管不问,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因为政府在财政补贴上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很容易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另一方面,农民认识不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为是保险公司在骗钱。
(三)农业保险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农民的收入水平等各个方面也有所不同,这使富裕地区财政补贴压力缩小,而使贫困地区难以支撑庞大的财政补贴费用。所以由省级制定的统一的补贴标准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会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建立风险基金用于补助保险公司由于巨灾风险带来的损失,来弥补保险公司的亏损,维持其财务稳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筹集资金,也可以从自身保费收入以及年度盈余中计提,同样可以是社会的捐赠。政府应建立农业信息定期公布制度,让农民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二)建立农业保险补贴监督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由原有的数量上的增长转变为质量的提升,在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一,提高我国农机质量水平,提高农机质量。不仅仅要实现我国农机的数量的增长,更要提高质量,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同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要和谐发展粮食油料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其他农副产品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要做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第三,要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学会用科学技术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些难以突破的的技术瓶颈以及农机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要不断地钻研,能够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层次。第四,要实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协调共同发展。要对我国的大部分农场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扶持,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重点与难点要加大开发力度进行突破工作。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农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第五,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作为发展的最基本的导向,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质量与服务全社会的水平。第六,要确保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安全生产,质量上要有一定的保证。加大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完善监督机制,要做到农机的使用要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得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使用农机促进农业生产,农机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总之,只有从这六个方面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的道路,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实践,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要贯彻与落实我国新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贯彻与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于农机购置的补贴与优惠政策,利用好国家与政府手中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此外,要抓住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能够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够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民提供进行农机购置上的各种保障措施,建设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服务水平。第二,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全面突破我国农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的难题,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人才投入到农机生产的过程中去,以保证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不断的提高。第三,要展开多种形式的农机技术的使用与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农机技术,充分利用好农机企业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于农机使用的认识程度,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于农机的熟练操作程度,提高生产质量。第四,加强我国对于农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提高农机生产队伍的素质,加强生产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3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推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风险,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事农业劳动的素质比较低
目前在我国的总人口中,农民占到了9亿多,有一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基本上都是文盲和半文盲。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农民的素质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从上表对农业大省河南省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农业人口中的老龄化非常严重,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因为到城市打工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集中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文化程度。老龄化和文化程度较低都对我国推行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
(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存在较大风险
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目前采取的仍然是粗放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致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自然灾害加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成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发展缓慢,许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无法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基础从事工作的科研人员较少,没有健全的机构组织,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因此在农村推广新技术存在很大困难与风险。
(三)农业现代化的投入较高,存在着金融风险
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含量大都已经达到了80%以上,基本上已经全面实现了良种化,喷灌和滴灌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在一些大型农场里,遥测、遥感和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在农民中的普及率也很高。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采取了“剪刀差”经济政策,农民的原始积累比较少,而且由于我国的农民福利制度相对落后,农民要在教育、儿女婚姻和养老问题上花费大部分资金,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短缺。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有的设施陈旧。由于长时期无人维护和修理,以农田水利为代表的许多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陈旧老化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二是管理混乱。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分散,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存在只用不修,缺乏管理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现象急需规范。三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靠天吃饭的意识仍然比较强,不愿意对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农业设施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四是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的装备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一)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的“需求不足”
农业现代化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农业发展好了,整个社会都会受益;同样如果农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受损的不仅仅是农民,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这种“产品”、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从而保证整个农业经济的良好运转,这样就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向受其好处。因而政策性科技保险属于一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这种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农民对政策性科技保险需求的正外部性。城市轨道交通“消费”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市民购买城市轨道交通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而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出现了差异,从而导致正外部性产生。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进行“消费”的边际私人收益为MPR,整个社会从全国人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中可以得到收益,我们把它称为边际社会收益,记为MSR,MSR大于MPR.。农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为MPC,而整个社会的边际成本为MSC,从图中可以看出MPC大于MSC。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农民和社会分别确定出了自己的最佳均衡量Q1和Q0,结果农民的的最佳“消费量”Q1小于整个社会确定的最佳“消费量”Q0,政策性科技保险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
(二)道德风险导致的市场萎缩
委托人和人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推行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过程中,由于作为投保人的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当保险合同签订完之后,取得保险合同保障的农户可能投资于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或者是在经营中不再像签订合同前那样精心管理自己的项目。所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情况,如果参加投保的农户投资的项目成功,他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而保险公司只是获得固定的保险费收入。但是如果投保农户的投资如果失败,保险公司就要支付很大的赔款,而投保农户可能仅仅承担很小的损失(在下图分析中,为了方便我们假定损失为0)。因此从参加投保政策性科技保险农户的角度来讲,如果不遵守合同,投资于那些风险大的项目获得的收益的期望值要高于投资于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那些风险小的项目获得的期望收益。所以道德风险产生,保险公司的风险变大。农户获得保险合同后,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大于投资于合同中规定的低风险项目获得的4个单位的收益,收益大的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违反保险合同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一旦成功获得高收益,失败的损失却很小。因为现代化农业的风险和资金的需求都很大,所以我们假定如果得不到保险的保障,收益为0。因此,对于经营高科技农业项目的农户来说,占优策略是选择投资高风险的项目。那么对应于农户的高风险项目的策略,保险公司的占优策略是不承保。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博弈最后的均衡结果为:(投资高风险项目,不承保)。由于道德风险导致了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的萎缩。
三、政策性科技保险产品的设计
(一)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设计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例如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研究等,这个过程一般耗时非常长,而且投入非常大,如果成功,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如果失败,所带来的损失也同样非常巨大。正是由于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贷款,这样就会使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无法开展。如果保险公司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上提供一定的保险服务,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1)由科技创新项目的贷款申请者支付一定保险费,如果项目失败则保险公司负责归还银行的部分或者全部贷款。(2)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直接给高风险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信贷担保。保险公司可以收取担保费作为保费收入。(3)保险公司与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申请者共同分担风险,最后共同分配项目的利润。
(二)针对农户经营农业新品种或采用新技术时的风险进行产品设计
目前我国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的推广率都很低,因为我国多年来的传统小规模的农业耕作模式制约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在进行良种推广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害怕打破传统的这些创新会带来损失,而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又太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保险产品设计:(1)针对某种农作物新品种或新技术在某地区推广实验阶段的风险进行保险。保险公司可以联合种子公司或者科研单位与农户共同签订合同,如果出现风险,则保险公司和种子公司或科研单位共同支付农民损失。具体损失支付比例,保险公司和科研单位可以共同商定,可以采取损失与将来利润挂钩的形式。(2)保险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民支付保费,如果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也可与农户签订与利润相联系的保险合同。
(三)对农民购买农资及大型农机具的贷款进行保险
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购置一些昂贵的农资及大型的农机具,通常农民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道德风险的原因银行通常不愿意进行贷款,保险公司可以对此进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农民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对农民的贷款进行担保,如果农民发生还款困难,则保险公司进行还款。这种方式要由政府的优惠政策或者直接的资金补贴。
四、开发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性科技保险应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应当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正如前面的分析,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农业现代化展好了,受益者不只农民,而是整个社会,如果我国的农业发展不好,受损的也不只是农民自己,会涉及到全社会。由于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以如果科技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其攻击和需求完全由市场决定,则必然导致供给不足或者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实行政策性的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由国家政府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上的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法律手段、税收杠杆、行政措施等来搭建保险体系,使科技保险真正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在农村推行的保险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的意识问题。农民对保险的认可度直接决定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要想在农村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保险必须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在农村开展科技保险,农业当然也是主体。为了改善当前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
(三)培养专门的科技保险人才
【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应积极发挥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的优势功能。本文在论述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产品期货方面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出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策略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农产品期货是农产品交易双方在现在就制定未来某一时候农产品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合约在未来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以运营农产品期货著称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对农产品期货的理解,若一个区域的农产品交易超过50%的份额发生在农产品期货领域,受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带动,那么这个区域一般都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拥有郑州和大连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从1990年作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主打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帮助农民发现价格趋势、更好的避免蛛网困境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即通过判断商品期货合约的一个未来价格趋势和均衡价格得到现货市场农产品的预期价格。由于期货价格在自由、公开、公平环境下进行竞价,所以其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权威,也更具有前瞻性。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与未来时期的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期货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农民可以提前预知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从而使农民更好地避免陷入“蛛网困境”的被动局面。
(二)发挥风向标功能、引导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政府行政命令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价格信号和市场手段来正确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供求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汇聚各方投资和预测的专家,这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未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走向,通过农产品价格就可以制订未来的种植和生产方案。这样,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就成为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品种是标准化的优质大豆。其价格与我国常见的混合大豆的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促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去种植优质大豆品种。近几年,我国辽宁、黑龙江等区域就是受大商所大豆期货交易品种的启发,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大豆;同时,在与期货相关的专业中介机构和农业企业的指导中,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都直接受大商所大豆期货的影响,实现了种植面积的随行就市。
(三)改革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弊端、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按照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前几年,我国每年都要动用大量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储藏年高达千亿公斤左右的粮食。巨额的资金占用也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粮食风险基金和超额补贴已占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面对目前国际优质低价粮食对我国的冲击,如何改善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我国粮储部门在困境中思变,积极利用郑商所和大商所来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即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储备粮调换。具体为: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陈粮期货合约,然后再买入新粮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这样就避免了旧有粮食流通体制中经常会出现的财政资金运用紧张、粮食储存超期和陈化的现象,同时也使我国粮食流通企业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国际化的视角来进行发展。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依托,郑州在2004年成立了我国首家粮食交易物流市场,彻底在全国率先打开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新篇章。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农产品期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伴随着农产品期货向纵深发展以及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近几年发展较慢
受国家稳健开展期货业务指导思想的制约,同时受来自世界其他著名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诸如芝加哥和伦敦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影响,郑商所和大商所在新业务开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植、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业务出现较慢发展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尽管我国有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体系中,但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期货还很陌生,农产品期货意识参与薄弱。其二,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有限,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三)期货交易占我国农产品交易的比重不高
在我国整个农产品交易的份额中,期货交易占的份额并不高,期货交易方式亟待创新。按照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期货交易大概尚不到整个农产品交易的6%,这就给期货交易方式提出了创新的契机。
三、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1.要积极在各方面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郑商所和大商所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资源。我国相关部门为支持推动这两者的发展,应该在税收、期货业务开展、农产品期货基地等方面给予郑商所和大商所最大程度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与交易所联合起来,努力争取中央决策层的支持,加大研发水平和投入,改变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局限的瓶颈,尽快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种,形成交易品种推出的市场化机制。因为只有改变农产品期货品种单一的现象,才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大力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积极鼓励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沪深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通过联合监管、共建信息平台、共同设计新产品等方式,整合我国的交易所资源,同时要协助郑商所和大商所大力构建同国外主要交易所的合作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以提升郑商所和大商所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参与者
1.增强农民对农产品期货的市场意识、加大对农民的期货教育工作力度
虽然农产品期货对农民非常有裨益,但如果农民认识不到这一点,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话。在美国,有65%的农民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来,但我国却寥寥无几,这与我国农民缺乏市场意识与金融意识非常有关联。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现代期货教育工作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的市场意识,期货交易所要发挥主导作用,有计划地给农民普及期货知识,要让农民有现场感,提高农民对期货的了解程度与兴趣。
2.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
机构投资者是构成成熟的期货交易市场的核心和主导部分,但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仍比较薄弱。为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首先应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放开一些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培育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以优化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其次应积极培育期货投资基金,像培育股票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那样来全面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设立一系列的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以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农产品期货具体运做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型研究
1.壮大发展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仅为总农户数的21.8%,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太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相矛盾,一个标准的农产品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一般每次不得少于一手吨,一般的农户显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如果让各家各户分散播种的农户参加期货交易根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培育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的原因。
为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我国可以在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期货交易的期货合作社。期货合作社是指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自治性合作组织。它以集体的名义签订远期合约,同时利用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资金互助。其核心在于利用合作社组织农户的优势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结合起来,规范合作社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充分利用期货价格信号来组织生产,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和农民资金问题,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定单加期货的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是:一是先把粮食存到公司,待日后认为价格理想了再进行结算;二是现款现粮,按照订单及时结算;三是与公司签订了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公司后,到三个月后再进行结算,结算价格为三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量并节省了三个月的银行利息,同时掌握粮源,避免农民在家中存粮造成的品质下降。在此期间粮价上涨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则由企业通过期货经营在期货市场上规避,如果利润较大还可二次返利。
这种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订单签订模式中履约困难较大和容易引起纠纷的缺点,而通过期货操作,订单等于为种植农户买了“保险”,期市不但为订单和企业经营买了“保险”,同时又增加了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前景展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历史,虽然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但是展望未来,依靠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家稀缺性农业发展资源,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渐理性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各级参与者一定会把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作得更稳健、更成熟;而更稳健、更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又势必会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带动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蔡胜勋.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生产手段的先进与否、效率高低都影响了生产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是推动农业和国家经济的最大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以机械动力代替传统的人力和畜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规模有了巨大的跨越,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大大推进了新型生产力在农业中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其大范围的实现使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并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作为其中基础性设施的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和广泛应用是关键所在。
1.2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首要环节,在农业机械化中大量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成为重要组成成分和推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在极大程度对农业的生产环节进行了改进,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病虫害防治设备以及洪涝灾害设备等机械化设备都在当今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们的使用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便利,方便和推动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先进的机械设备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国已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在我国中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使机械化设备得以有效地在农业生产中实施,两者协调共同作用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农业先进科学生产技术的高效性在其中得以展现。
1.3农业机械化优化生产绩效
农业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农业生产绩效的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生产绩效的提高有很强的优化作用。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更加优质和高效,它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作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力,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实现农业生产绩效的优化,促进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1.4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在生产环节中以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运用大量先进的农业机器设备,引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智能化,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对农民的技术水平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其素质在本质上大大提高。这些高科技的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使农民成为高素质的劳动力,成为能够对生产机械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有高素质水平的技术掌握者,有能力走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线。
1.5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点,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中的污水排放、农用化学品污染等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机械化引进了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灌溉技术和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告别以往将化肥撒施或浅施的不合理使用方法,防止作物不能吸收的化肥残留在土地中对土壤的结构产生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深施化肥有益农作物的吸收并且对土壤的破坏大大减少。机械灌溉技术克服了传统农业灌溉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并且容易造成土壤的冲刷等缺点,有利于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减少以往因多余的秸秆稻草腐烂或燃烧导致的环境污染,将秸秆还田改善土质,提高土壤养分,使秸秆的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并避免了环境污染。农业机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总结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信息
农业技术因为有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试验期一般都会比较长,而且作物受不同气候的影响,使得农业技术难以普遍在全国各地推广。农民是农业技术的使用者,运用新的农业技术来增加粮食的产量,农业技术推广还是新技术的传播者。
1.2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因为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之后,如果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的话,那么它只能永远生存在那一纸证书中,不能为人类带来实用性的价值,而技术的推广则实现了这一点。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可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因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任务就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传播科学技术,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质的现状
2.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靠政府的主导。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农机化和农业经营这几部分,但是我国很多地区这几大系统并不完善,而且有的地区农业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推广工作,一直以来推广的效率总是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甚至有的市县级的农业局存在着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
2.2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比较广泛,比如一些农产品的新品种,推广之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赞扬和支持,因为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还有一些肥效比较好的肥料推广之后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除草剂和农用机械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和使用。随着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不断增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还有很多农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介学习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农业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农业技术推广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农民的收益问题,当然在这一点上,我国农业收入的确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是翻倍的增长。
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创新
3.1走“自我管理”的路线
以往的推广体制都是乡政府统一管理,因为这样对农业技术人员接受上级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比较方便,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的乡镇政府目光不够长远,只能看到局部和眼前的利益,对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却看不到,导致一些政府对推广站资金供应不足,并且安排一些过多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一些经营决策,而基层的推广机构也应该随时满足这些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基层机构能够独立地做出决策,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基层机构能够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3.2增多服务功能
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只负责生产过程这一环节,对于产前的咨询和产后的服务并不关心,这是需要改进的一点。产前咨询指的是根据农民现有的土地条件,和当地的气候状况,帮助农民分析该种些什么作物比较有市场前景,怎么种能取的更好的收成。产后的服务功能就是农民的产品该进行什么加工或者该往哪里销售等。推广结构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把农民和一些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的加工企业联系起来。最好能为农民建立一个从咨询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模式,这样让农民从开始到收获都可以放心、安心。
4结束语
1.1兴建蓄水工程,做好水资源蓄积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改变传统“望天收”的主要方式,所以为了保障节水增粮项目的正常进行,在一些江河流域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利用拦河大坝、蓄水水库等水利设施在水资源丰沛的季节对降水进行收集,然后在遇到较为干旱的年份就可以利用水库蓄水池中的对粮食作物进行灌溉,这样就可以保证粮食的增收,同时水利设施还可以进行发电等其他工业用途。所以兴建蓄水工程,做好水力资源积蓄有利于节水增粮项目的实施。
1.2合理利用开发地下水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地理条件要求较高,只有在一些江河流域才能够进行,所以现阶段节水增粮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地下水对遭受干旱的粮食土地进行浇灌,一般方式是利用地下水,利用抽水机具将地下水提上来进行农田灌溉,但是地下水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对于提上来的地下水要合理利用,对于灌溉的水井一定要案要求的工艺、标准施工,这样有利于地下水的采集,对地下水的利用是节水增粮的最主要的方式,地下水灌溉能够保证干旱土地粮食的生长需求,在干旱季节各级政府和地方部门要大力扶持村民合理利用地下水以保证农民粮食的正常增产。
1.3调节灌溉模式,节约水资源
对于目前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要进行农业灌溉改革,改变传统的漫灌方式,将漫灌改为喷灌、滴管等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兴建输水管线,将传统的土壤堆积的输水渠道改为水泥或者管线运输,这样能有效的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尽管在短时间输水管线的建设成本较大,但是就水资源利用和粮食增产来看是最有利的一种节水增粮的方式,是对以后粮食增产的基本的保证。实施喷灌、滴灌等农业灌溉的方式既有利于农作物对水资源的最大利用又节省了水资源,是现阶段最有效的农业节水方式,在未来农业灌溉方面一定会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现代化灌溉农业的典型代表。
1.4加强对工业污水的管控力度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的需求正逐渐增加,对于一些设施较为简陋的小厂家,工厂污水没有净化系统,就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农业灌溉水源的污染,对于农业灌溉的影响极大。大大的减少了农业灌溉可以使用的良好的水资源,使农作物减产。所以,对于污水排放的小工厂有关环保部门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对于污染较重的工厂要进行整顿和关闭,不能只看工厂的短期利益就放弃环境和粮食作物的增产,对工业污水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加了可以灌溉的农业用水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节水增量行动项目工程的促进。
1.5创新科研,开发抗旱品种
在严重缺水的农业地区可以利用增加灌溉农田的渠道来增加粮食收入,同时也可以在苗种方面进行改良以促进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对于一些较为干旱的地区要种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这样在缺少水的时候可以保证粮食的一定收入,不至于损失过于严重,同时要对苗种进行改良,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提高科研质量,多研究耐旱的品种,提高粮食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以促进节水增粮项目的进行。
2节水增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节水增粮项目的进行有效的保证了现代农业粮食的增收,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有效的节省了水力资源,解决了在干旱季节我国局部地区粮食的增产问题,极大的挖掘水资源的价值。由于淡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证粮食作物的持续增产,就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现代农业对农业灌溉的新要求就是节约每一滴水资源,使水资源尽可能的被农作物吸收,使粮食作物取得显著地增产。
3结语
1.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使用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经过了几十年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为垦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给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也存在着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较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
1.2缺乏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黑龙江垦区拥有大量的农机技术人才,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正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智能监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优化的决策支持、农田技术信息的智能化的采集和处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都要求垦区尽快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机械、标准化的农机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1.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黑龙江垦区建立了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体系。在农机服务与经营机制上,改革了过去单一国有体制,实行了农机到户、经营到户,使家庭农场成为农机投入和经营的主体,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统放结合的作业服务和经营机制。但是为农机提供油、维修服务、技术咨询、推广应用、教学培训、农机科研和农机产品营销的农机服务的体系仍不够完善;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实体经营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1.4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垦区培植了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但也应该看到其规模和实力与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80%的企业都是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大多只是利用垦区农产品原有的知名度,市场的拓展能力相对较差,发展比较缓慢,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仍较低。
1.5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黑龙江垦区很早就建立了“北大荒信息港”,各个管理局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农户文化素质较低,使用网络的能力有限,因此很难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的平台获取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
1.6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垦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取得自己独有的高水准的科技成果;垦区的科技发展不够平衡,缺少顶尖的科研工作人员;垦区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
1.7农产品市场不规范
虽然黑龙江垦区有一些优质大宗农产品品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北大荒”肉业、“九三”牌大豆色拉油、“完达山”牌乳制品等,但从总体上看,大宗农产品品牌杂乱,真正名牌产品很少,使得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品牌市场混乱,每一品牌的生产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影响了产业的升级,削弱了垦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建议
2.1推进土地流转
黑龙江垦区要以市场导向为主体。农业要发展就必须优化土地的配置,促进农业土地的集中与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黑龙江垦区的土地集中与流转,必须以尊重市场的经济规律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场作用,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逐步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并且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方便进行土地流转。
2.2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2.1建立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想达到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光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的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农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大计,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需要对机务人员进行长期培训,达到机务人员懂得机械原理、操作规程和农艺要求,会操作、会调整、会修理、会保养的专业要求。造就一支具有文化知识、专业特长、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职业化农机人才队伍。
2.2.2发展生态农业装备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和垦区经济整体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垦区农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主要包括安全高效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加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方面的农业装备。因此,黑龙江垦区要大力发展保护型耕作的少耕和免耕技术和装备、有机肥的生产与施撒技术装备、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所用施药机械、化肥有效施用与可控缓释技术与装备、精量播种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和联合作业机械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2.3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2.3.1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应该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一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和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应用各种激励的方式,满足人才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二是发展企业集团。农业产业链条较长,龙头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想要以竞争优势取胜,就要重视企业集团的发展。
2.3.2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黑龙江垦区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民主、自愿、重视教育、盈余返还的原则,在各个农场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二是要在垦区范围之内建立各种行业协会。
2.3.3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根本就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稳定农业产业化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垦区要加强农业生产服务,依靠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推广成熟的技术。同时要保障垦区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建立报酬与贡献相结合的激励体制,促使农业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多渠道、大规模地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资本运作人才,实施创新型的人才战略。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训的专项资金,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农业产业化的2.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4.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拨出专门的经费成立农业科研发展基金,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要走多种投资渠道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完善个体、企业、集体和国家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结构,还要全力争取外资的支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总水平。垦区应加强监督农业科技市场,实施规范有序的运作,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垦区还应加大对执法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和取缔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农业信息技术假冒伪劣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为农民创造一个可靠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
2.4.2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想在短期内赶超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仅依靠垦区的自主创新难以实现。因此,垦区要以坚持自主创新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针对农业科技的创新开展广泛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5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和优质化
2.5.1突出黑龙江垦区农产品的规模优势
黑龙江垦区粮食商品量居全国前列,大豆商品量、玉米、水稻及乳制品等产量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应把这些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发挥大宗农产品规模的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市场化和优质化水平的提高。
2.5.2优化区域布局
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良好,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农产品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当充分发挥垦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优化区域的布局,突出优势的农产品与优势的产区,形成合理科学的分工布局,培育和推动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
2.5.3加强经营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作用应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黑龙江垦区应加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强化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对农产品的市场化和优质化的牵动作用,通过“市场+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等形式,构建起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与此同时,垦区还应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的创新,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提高市场的服务水平,完善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效率。
2.5.4建立品牌意识和诚信制度
诚信制度是现代社会应遵守的准则,对市场化的促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垦区应该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讲求诚信,让我们的产品获得信赖,并以这种诚信作为基础,树立黑龙江垦区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牌形象,宣传与扩大大宗的农产品市场影响,促进大宗的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最终达到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目的。
2.6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这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源源动力。要求政府加强领导,协调各服务部门,加强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和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垦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财力保障。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财政投入,具有很强的生产,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社区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3结论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化 人口转移 农业现代化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
一、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转移的结构分析
(一)文化素质结构
在劳动力转移中,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获得转移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转移的主体。2006年末,吉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文盲占0.6%,小学文化占22.7%,初中文化占68.7,高中文化占6.5%,大专及以上占1.5%,初中文化以上者合计占比为76.7%,由此可见,吉林省转移的劳动力为其文化素质较高的主体,说明转移的劳动力多为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
(二)性别及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转移劳动力多为中青年劳动力。2006年吉林省农村外出的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7.6%,21-30岁占36%,31-40岁占24.9,41-50岁占14.5,51岁以上占7%,青壮年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8.5%。
总之,吉林省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没有统一标准,繁简不一。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特别丰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各个评价者的知识水平、研究背景和认识角度也不同,所以,用指标来衡量和体现如此丰富的内涵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为的主观因素,但随着整个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各国和各地区采用统一的标准尺度来描述和衡量农业发展的状况是大势所趋。
从表中评价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实现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高,除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财政支农金额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农用化肥施用量、灌溉水质合格率和森林覆盖率五个指标达标外,其余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的要求,有的指标的目标值甚至没有达到标准的一半,如劳动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指数四个指标。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强化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如前所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 这又必然要求农民的文化水平、劳动和管理技能明显提高。因此, 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素质, 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在校大学生下乡支农的力度
在校大学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其对新事物普遍接受较快,可以充分利用该群体的这一特点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省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如,现金鼓励、就业优先安排等加大力度鼓励在校大学生下乡支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这不仅能够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导致的农业现代化所需人才相对短缺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加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提高其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引导农民之间的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
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高素质青壮劳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大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弱病妇幼的特点,引导留守农民的互助合作,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效解决单个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新技能掌握慢的不足。此外,引导留守农民的互助合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机械化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秀茹.广西现代农业的测评与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5.1
[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建铭. 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 J] .经济经纬, 2004, ( 02) : 64-66.
[4]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6]《吉林省统计年鉴2010》
[7]强百发. 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8]X.Zhnag: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2004).
[9]XU Wei-guo, ZHANG Qing-yu,GUO Hui: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007).
作者简介:
云雾镇地处贵定县最南端,交通便利,素有贵定“南大门”的美誉,天然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云雾镇自然山水秀美奇俊、农业种植初具规模、所产“贡茶”历史悠久,将为云雾镇打造高效、优质,集“旅、农、茶”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云雾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浓厚,主要居住有汉、苗和布依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构成了云雾镇美丽的民族文化景观。云雾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云雾镇镇区周边土地面积有一定的规模,土地耕作条件好,经过多年发展,以茶叶为重点的山地农业发展布局已初具规模。夏榕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未来园区物质流通创造了良好的物流环境。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建立100个高效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土地逐渐增多,这为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云雾镇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以鸟王高原台地、云雾大坝田园风光、江比滨水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云雾镇地处黔中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苗族文化和布依文化已形成贵州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云雾镇地处贵州古苗疆文化旅游走廊中心地带,紧邻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云雾镇存在着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云雾镇的农业、茶产业发展各行其道,没有充分结合旅游、观光的发展进行产业融合建设,虽然农业、茶产业有所发展,但和旅游产业发展互不搭界,产业融合水平低,制约了云雾镇产旅一体化的发展。考虑到旅游和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关联性,应积极加强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的协作和互动,使各个产业能够紧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基于资源的云雾镇乡村旅游模式选择
云雾镇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茶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但是缺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产业连接松散,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适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用以作为开发的参考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形成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实现由单一产业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的转变。在开发的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1.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云雾镇可以发展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此地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也很丰富。以云雾镇民俗风情为载体而开展旅游活动,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这些风俗风物作为旅游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整合包装,推出品位较高、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等。这种模式,既展示了乡村不同阶段的整体人文系统状况,也满足了游客认知和体验的愿望。
2.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适用于具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并且要求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农场庄园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寓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之中,提供田园之乐,比较受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云雾镇农业基础较好,离中心城市近,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优势。
3.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与风景区之间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结的地区,主要是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云雾山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利用风景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欣赏风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
三、云雾镇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云雾镇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贡茶文化、现代农业等资源,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农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及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发展理念创新云雾镇的旅游开发一定要树立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云雾镇的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构成了民族文化景观,其风俗、语言、节日独具特色。所以,在推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的渠道,深入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并贯穿到旅游景区的全过程当中,突出其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特色,借此激发旅游的动力和活力,使旅游产品在更深的层次上、更高的品质上得到差异化的体验,从而也更好地保护了民族文化。
2.打破行业与部门壁垒,促进融合和协同创新云雾镇整体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以及科技、传媒等相关产业、行业跨界融合,推动各类优强企业进入文化旅游领域,推动科研、教育、民间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产品、市场整合,形成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合力。整合利用各行业、各渠道的项目资金,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打造、景观优化等方面施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3.找准起点,开阔视野,规划创新建立省内外乃至国外规划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规划的机制,既发挥本土专家作用,又引入省外先进观念和技术,做到本土知识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云雾镇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地,一定要突出市场导向,提品需求,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产品,更要整合资源创新产品,通过深度创意策划,促进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风情、概念性地域文化等无形文化资源并重,规划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和活动,改变就资源谈资源的规划方式。遵循文化旅游的规律编制规划,以文化、景区、文化休闲区等结合为模式,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土地制度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投包制创新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完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之间的矛盾将日渐加剧。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
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
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2、股权与经营权统一向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转换阶段。在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基础上,确立股份共有土地的经营数量下限,促成小规模经营农户在持有土地股权的条件下寻求农外就业和放弃经营土地,将土地逐渐向少数种田能手手中集中。
3、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完成阶段,即社区农民股份共有上地的少数农户规模经营阶段。这时,原大部分农民持有土地股权而在非农部门就业,少数农民通过竟包在完成农业税和交纳地租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产业;联产承包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
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第三,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统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市场波动、突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上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仅以农产品加工环节为例,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潜力巨大,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第五,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充实农村现实经济基础。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其中,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成为比土地、生产资料等更重要的要素,信息对于农业生产附加值的影响更大[4]。目前,我国多数省份农业信息化总体处于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重点是进行资源整合、硬件集成应用及多元化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同样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计算;第二阶段是70~80年代的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5,6]。发达国家积极推广的农业信息技术有:农业信息处理和获取、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6]。如美国的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德国强大的涉农数据库系统;法国集成信息、通信卫星及专家系统服务于现代农业;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全程信息化及农产品安全追溯;韩国建立的农场信息技术系统、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农产品出口产品管理系统等。
2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2.1发展特征及趋势
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有:①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②相互渗透,具有开放性;③促进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④需求与要求矛盾多,极具差异性;⑤引进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7]。同时,智能化、移动互联特征鲜明,农业信息化呈现出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综合化、全程化。当前,全国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①从注重基础建设向注重资源整合转变;②终端开发应用开始由传统终端向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终端转变;③产业信息化开始由单一环节的信息化科技创新向全产业链信息化科技创新转变;④由单一信息化技术创新向集成技术创新转变;⑤农业信息服务科技手段开始由传统单一方式向协同化、精准化、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⑥创新机制开始由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国家无偿投入为主,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国家有偿投入转变。
2.2发展策略
依据前述发展阶段,在发展策略上,第一阶段为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研究、开发,实验的人力、物力主要由政府投入;第二阶段是双轨协调型。即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由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第三阶段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要承担发展战略制订和政策环境构建,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受技术创新利益驱动,企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8]。“十三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份应该采取第二阶段战略,即双轨协调型,政府做好规划,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地位的作用。
3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
从信息利用过程来看,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可归纳为:①信息自动获取技术,主要包括传感、遥测、遥感及摄像扫描技术;②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激光等;③信息利用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模拟与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9];④信息控制技术,包括生产自动化技术,如农业生产领域的自动灌溉、自动施肥、温度自动调节等技术。同时,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虚拟农业和精确农业等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农业数据库产业是信息部门重点开发的领域,农业应用软件开发将成为农业信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农业信息智能分析方面,需要突破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挖掘、海量数据管理、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等关键技术[11]。其中,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
4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
4.1精准农业: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业污染、资源浪费大等突出问题,面向良种繁育、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等农业生产,以精准农业“3S”等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为代表,研究农田水、土、肥、气、温度等生长信息的智能感知与快速获取技术;研究土壤养分与墒情变化、耕地质量动态、气候变化等监测与处理技术;研发农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作业控制、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等管理系统;建设动植物防病治病、病虫草鼠害发生、重大疫情快速反应与预警体系。整合建设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等,构建省级主要作物精准作业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系统产品,提升省级以精准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精细化生产水平。
4.2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等问题,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信息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生产自动化控制、农产品储藏环境远程监控、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控制、农产品物流管控等信息技术研发。攻克农业信息智能处理与知识发现技术,探索农业信息大数据应用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数字模型和虚拟加工储运技术平台。研究农产品加工过程模拟模型,开发便捷性生产加工管理系统。利用工业化数字控制技术已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改造、改良传统农业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产品加工储运优先向数字化迈进。
4.3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交易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信息流通、交易不畅等问题,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通过引进与开发,依靠信息科技创新,形成易用、好用的生态地理标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系统,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科技信息服务含量,提升农产品交易的快捷性和便捷性。建设新型农产品交易平台、大型农产品数据库;加强支付、认证、配送等环节创新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体验式服务。引导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开发电视、手机、电脑、公共服务等多种接入终端,建设并创新完善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研发信用积分管理系统,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研发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配套体系,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创新体系。
4.4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研究及应用农产品电子标识以及物流网络构建技术。研发质量监控、追溯技术及设备,推广便携式快速检验终端。通过农产品信息采集、质量检测监控、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读取等新型信息技术研发,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保证质量。重点综合应用推广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信息采集与传输、无线移动数据采集与可靠传输技术,降低RFID设备和标签的成本,提高RFID技术普及率。针对猪肉、牛肉、鸡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4.5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经济组织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进行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软件和设备,探索农业信息资源挖掘与便捷传送技术,通过大型智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硬件云平台化、软件超市化,形成农业信息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大田作物、设施蔬菜、集约化畜禽与水产等生产经营全产业链,集成数字农业、精准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发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现代农业软硬件技术产品和系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12]。面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中小经济组织,进行移动互联网设备及软件的研发与创新,开发特色软件,提高软件稳定性,满足特定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农业人口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总体相对偏低问题,提升信息化水平。
5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保障
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行业,需要依靠政府大力推动,这是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13]。为实现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政府需通过重大专项的形式支持农业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引导农业信息化创新,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见图1)。
5.1关键技术创新思路
根据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结合农村信息化“十二五”发展情况,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的具体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信息传播、信息接收利用等环节的畅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发展。
5.2关键技术创新布局
(1)农业信息体系创新布局。重点完善以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资源整合、信息传输以建设及信息服务终端研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形成以试验、示范为主要手段的推广应用体系。
(2)应用示范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园区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建设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信息服务创新试验区、示范区。通过示范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
(一)农业信息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中提供的大多是关于当前国家与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某些农业经济学家对国家重大农业经济发展政策的深入解读,反而具有农业生产指导作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突破相关信息较少。同时,农业信息平台上共享的农业信息大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素质较低的农民与某些地方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人员不能理解。农业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农民自身、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及一些如农村生产合作社、农业信息中介等私营机构,不同的农业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内容的倾向性与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求农业信息平台中提供的信息具有明确的定位与分类,只有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同样进入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近年来政府对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使得人民逐渐认识到先进农业生产信息与技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仍然片面坚持“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忽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信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大部分是农民,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程度低,这也严重制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四)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缺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业经济想要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推进新型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大多是不具备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的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落实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统一、规范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并不断完善信息与传播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生产专家、大众媒体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自身在内的综合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与精确定位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对于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实践操作的指导性,同时还应该不断开展农业信息下乡工作、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进驻农村对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农民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新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积极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具有的真实直观的引导作用来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首先就是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可以采用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地方企业资金与技术投入、国家农业经济政策扶持、农民自身收集等方式,为基地大部分农民安装计算机并接入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建立农业信息化农民专项培训队伍,帮助基地农民通过计算机获取具有农业生产指导性的农业信息,并不断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就是注重农业信息使用者———农民自身的信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者获取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以保证农业信息能够最终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具体可以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建立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实施严格监督;另一方面由政府做担保与引导,组建一个具有丰富农业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农业经济信息化专家队伍,同时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