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比校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和基础教育师资市场需求的变化,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各大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对传统的师范类人才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基础,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逐渐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质量来实现的。从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目前我国师范类人才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及利弊所在,为相关院校下一步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具体课程变化、’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说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里模式
选择何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认同程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通常都嵌入到专业课程中,作为专业课程的一小部分而存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师范性’,基本让位于“学术性”。这种嵌人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对教师教育课程没有总体规划和设计,以老三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为代表。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教育课程独立设置的模式逐渐清晰化。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来看,已经基本上都往教师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的方向走,反映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的加强。
北京师范大学位居国内师范院校的首位.办学定位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从1999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开始探索师范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剥离,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大力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职前与在职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的改革思路,实施了以4+2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分为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本硕相连的"4+2"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都是非常明确地将教师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开设置,独立设计。其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生自由选择修读,与毕业证书不挂钩,只有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自愿修读""4+2"模式则更明确地体现了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的理念。
首都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较早地探素了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建的“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在北京丰台区建立了“丰台区教学服务中心,,其教师教育课程也是自成体系,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设计,形成了以教育实践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师范专业打破了只培养教师的单一模式,除开设教师教育方向外,还开设其他培养方向。同时为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各专业必修课中不安排教师教育类课程;将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2004”年,推行了“4+2"六年一贯制。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一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2006年开始,正式独立设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酝酿成立整合各类资源的教育学院,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同时积极探索"4+1+2"本硕相连,大学与中学共同培养的模式,将教师专业培养后推到研究生阶段。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上海地方大学中一所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文科见长并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建成以培养高素质、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以教师教育为优势、若干学科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开放性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其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上海市,目前,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以本科为主,其教师教育课程也主要放置在专业课程内。
二、教师教育课程具体设里及特色
具体课程的设置,取决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除了在改变老三门的课程设里,丰富课程类别与门面各校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之外,各校的具体课程设置表现出更多的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必修课方面变化力度不大,仍然设置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实习这几门比较普遍的课程;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些学科教学类系列与教师教育相关任选课程,这些课程由相关学院开设,可记成绩,不记学分,由学生自由修读,学校的管理力度不大。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必修课程除政治理论、外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20学分外,其他全部为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教学见习、教学实习;选修课程包括:学校德育与教师伦理、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评价、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STS课程及实践、数据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必修课程在史论及研究方法类课程方面有所加强,选修课则结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了能力培训设计,突出应用性与前沿性。
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分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在必修课程方面,与北师大类似,除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外.增加了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变化不是特别大。在选修课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根据自身教师发展学校的培养模式,着重结合贯穿四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并将课程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其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有:基础教育改革专题、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班级管理、青少年心理发展、性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师心理、班级管理、教材分析、教育影视作品欣赏、社区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教育科研实践、教育专题研讨、教育论文写作、行动研究实践、教育社会学专题、教育史专题、课程与教学论专题、教育文化学专题、教育经济学专题、教育政策与法律专题、教学管理专题、教育哲学专题等课程。课程丰富,而且根据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进程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结合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其基础必修课包括课件制作、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类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四大类30学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师口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科教育类课程共计22学分,选修课程包括教育思想与历史变革、教育理论及其应用、心理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斑级与学校管理、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发展九大模块,开设有中国教育传统与变革、西教育史、当代国际教育思潮研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社会学、理解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课程文化、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35门课程,涵盖了基础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
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较为简单,主要设置了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原理、教学与课程导论、德育与班主任、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青少年心理与辅导、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在心理学及教育科研、德育与班主任方面、教育实践方面都有所加强,选修课程由各学院自由开设,学校未做统一设计。
从课程具体设置来看,各校在必修课程方面的设置都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普遍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方面有所动作,更大的改革集中在选修课程方面,选修课程的体系化与多元化是各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各校都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强化某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更偏向于教育技术与教育研究。
三、课程实施方式
有了丰富的课程设计,如果有效实施是能否达到设计目标的关键之处。由于各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都增加了课程门数,如何在学科专业课程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加强的情况下将这些课程有效实施,是各校面临的一个具体操作问题。以高层次的重点师资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师院校逐渐将教师教师课程放置到本科后阶段来实施,以4+X模式来解决四年内同时解决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基础的学时学分紧张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是这种模式的领军学校,从1999年就开始摸索,到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可以招收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4+2’可操作模式。目前采用类似思路的高师院校越来越多,2004年,东北师大开始试行"4+2"模式;华中师大从1997年试点,2004年推开六年一贯制的“4+2"模式;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先后推出“4十2”模式;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推出“4+1+2’模式,与上海市重点中学联合培养本硕相连的教师。在本科后以延长2-3年的时间集中地学习教师教育课程,这是国外通常采用的专业与师范分开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与师范性冲突的问题。但长达6-7年的培养时间,目前只适用于精英式的教育师资培养,不太可能被用来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教师,其培养规模目前还不足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优化的大批高素质师资需求。如何解决本科阶段的高素质师资培养问题,也是各高师院校面临的问题。
从操作角度观察,各校在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上,都有特别的设计。北师大因为上移重心到硕士阶段,因而本科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以教师资格证课程为主,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周末、假期开设,选修课程开设时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华中师大的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则主要以第二学位的方式修读。这两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修读基本不与学科专业课程冲突。
而在本科阶段有丰富课程设计的学校,例如首都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则不约而同地在课时和学分设计面进行了调整。在课程学分设计面,上述学校全都设计了以1学分为单位的短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门类较多的学校.像华东师大、首都师大,选修课程以1学分的短课程为主;同时在单列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而学生毕业修读要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单列,但仍然以全部冲抵或部分冲抵的方式进人专业学分,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混杂的模式。例如首都师大的教师教育课程共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20学分,10个学分必修,10个学分选修,教育实践学分10学分,16学分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学分属于通识学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了30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学生若选择师范专业,则教师教育课程成为专业课程,超出修读学分要求的课程学分则抵充通识教育学分。与同一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修读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少了30学分左右。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则分别进入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实践性环节等,混杂性更为明显。
[论文关键词]: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性实用性
文秘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课程建设,本文拟就本专业在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实践来谈谈如何体现专业建设的现代性和实用性问题.
一,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现代性
1.扩展国际视野,力求课程建设与国际专业秘书授证考试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在现代秘书职业全球化语境下,高校秘书职业教育必须超越本土局限,具有国际视野,在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保持与国际主流课程同步发展,这应是目前秘书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纵观欧美一些具有成熟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国家,比如,最具权威性的美国授证专业秘书CPS(CertifiedProfessionalSecretary),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秘书证书考试和英国伦敦工商会秘书证书考试,其考核内容无一例外都设有我国文秘专业学生比较陌生的考试课程,如商业法,会计事务,经济学,公司法,管理学,商业沟通和商业行为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目.从这些考试科目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国家秘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原则.在借鉴西方这些较成熟的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经验基础上,日本和韩国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东方国家也在上世纪后期相继建立健全了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同样也把服务于全社会不同领域的经济类实用课程作为考核内容.因此,参照国际上各国家职业授证考试科目,吸收其中合理成分,并与我国国情相吻合,适时进行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调整,反映国际秘书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这也是我们保持文秘专业课程现代性的要求之一.虽然现有的秘书教育模式及其课程几十年来确实曾经培养了大批机关秘书人才,但面对市场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企业秘书和各种专业秘书的现状,我们不能对现有秘书教育模式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多元的秘书教育价值观,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这种经济转型的变化.
2.关注本土背景,力求课程建设与现阶段国内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思想对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人们的思维言谈举止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就要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综合背景,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对本土文化背景的关注,就要求课程重建要发掘民族文化和传统中的那些最具科学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使课程改革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比如,秘书礼仪课程的改革,就要强调对中国秘书文化中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分的继承.我们知道,东方特有的血缘宗法社会,造就了东方特有的礼仪文化,虽然今天所处的社会,早已远离了"以礼治国"的年代,但礼仪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功能J.秘书处在人际交往的核心地带,不能不谙中华礼仪文化,同时更要注意礼仪文化在同世界礼仪文化接轨中的变迁和发展.与国际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要重新确定秘书教育的培养目标.秘书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是服务行业,其改革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要跳出纯粹秘书教学的框框,将课程建设放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所以,在秘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使先进的,国际化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本土实践成果成功地融合,并将外来的借鉴和移植与本土的继承和发展保持一定的均衡,"全盘西化"和"故步自封"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的现代性要求.
二,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实用性
比较中西方秘书教育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如我们大多数文秘专业都会开设秘书学,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大而全的专业理论如何才能做好的方法,较重视实际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秘书教育大多开设打字,速记,阅读和写作,办公室工作程序,计算机应用,秘书会计,企业法律,行政秘书准则等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同样是秘书教育,后者要比前者更实用.事实提醒我们,秘书教育必须以实用技能培养为主,实用性才是秘书教育的唯一出路.
1.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与市场接轨,"教育与岗位’零距离"’(陈至立)接触的课程设置思路,其秘书课程设置从分析现行秘书职业岗位着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规范标准,设计技术,能力培养模块,后再选择支撑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秘书岗位能力构成应分成四大模块,即基础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定向专业能力模块.但能力不是课程,要在充分分析现行秘书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能够支持上述能力形成的课程,并依据上述能力层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即先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再依据核心能力确定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能力,最后依据专业能力的需要确定基础能力.定向专业能力模块可根据学生从业兴趣和学校办学资源优势进行专门培养(如法律秘书可与法律专业联合培养).其支撑课程可依据国家规定的文秘专业必修的秘书工作概念,秘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13门专业课程为主线,并充实一定的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和有关定向专业秘书的专业基础课,创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为知晓国际和国内经济现状,可增设一些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等.秘书核心课程可根据实用可操作原则进行整合或拆分,可开设文书与档案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商务写作,办公室行政管理程序,信息处理与网络技,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会务策划,商务礼仪,会计事务,沟通与项目管理等.一般而言,低年级应着重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高年级按秘书岗位能力的形成逻辑和就业方向设置课群,开设大量选修课和开列广泛的阅读书目.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并体现代秘书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笔者认为,课程体系设置的务实求真,是秘书教育成功接轨市场的关键.
2.制定实用的课程计划
按照秘书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逻辑来制定课程实施计划Ⅱ,能比较科学地促进文秘专业学生秘书职业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围绕核心专业能力(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办会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比如,为形成办公自动化力,特制定了如下课程计划,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速记实训";第二学期开设"现代办公软件应用实训";第三学期开设了"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第学期开设了"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第五学期开设"OA系统综合训练".这样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系列项目反复训练,符合学生技能学习的心理原则,即由感觉技能的认知,再到操作技能的训练,最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同时对各门课程也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大纲,开设时间,达成目标,教材,成绩评价方法,学习中的注意事项,授课计划,内容等.制定这样详细的课程计划,对学生来说,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在课前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课程选择,并明确课程达标标.
3.编著或选择实用的文秘专业教材
大力推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根据市场需求编著实用性理论教材;同时对原有教材进行有机整合,按照秘书职业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和国家秘书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进行实践项目的拟定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书;并按照职业能力的形成顺序,分阶段地编写系列主题明确的培养三大职业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为目的的任务书,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任务或任务组合的反复实践训练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要求教师制作各科目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政策,鼓励并支持教师研究成果进课堂.
4.研究实用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秘书教育主要是技能教育,故文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合乎由职业工作过程所支配的"行动体系"的逻辑.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围绕三个能力的形成来建立:胜任秘书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胜任秘书职业岗位工作的专业力和完成秘书职业岗位工作的核心能力.基本能力训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重点安排在专业实训课内进行;核心能力训练则主要安排在综合实训中完成,可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或拟工作单位进行.经过由支持上述三个能力形成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的反复训练,以促使文秘专业学生间接获得秘书从业经验.
工程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在完成工程项目的同时,不仅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关系,是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辩证统一,工程教育更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品德的养成。
二、实施工程教育的意义
经过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对工程实践活动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有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做实际项目时,能够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方面,有创新工作意识,有利于学生今后顺利从事相关工程领域的工作。
三、计算机科学类专业课程方法改革探索
(一)理论教学注重开展“两化”教学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自升本以来,一直探索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几年来,注册成立了20余家校办产业,鼓励老师从生产实践中寻找真实的项目,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项目,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与此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真题真做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创造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这就是该校提出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即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整个工程任务贯穿于教学过程,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深化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各知识点,通过工程项目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若没有真实的项目,就按照实际工程任务的全过程组织教学,课堂教学项目的设置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各门课程围绕专业目标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的问题。这就是“教学任务工程化”。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在理论教学中开展“两化”教学以来,以程序开发类课程为例,教师提前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把程序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并阐述具体的要求,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按照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步骤进行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等前期设计工作,并反复与团队研讨,最终与用户达成一致意见后,将开始进行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将交付给用户进行使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哪部分知识欠缺,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更深入的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
(二)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
在实践教学方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大一开始,每年利用暑假时间统一安排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被安排到软件设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硬件维修、网络维护、广告设计等公司进行三个月的实习。在实习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结合在公司实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完成作业,专业会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答辩、考核。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实习工作既检验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师角色的核心是设计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校企合作、真实岗位实习,学生逐步向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迈进。许多同学在实习结束后的答辩中,谈到他们的感悟往往是一致的:在企业实习,能够将在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综合应用,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摆正了对待问题的态度,学会了与人相处、与团队合作。
四、效果分析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实然应然价值困惑策略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作为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制约着全部教师教育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为此,必须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反思和重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然分析
1.教师教育课程对知识的膜拜。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编排方式上价值目标秉承的是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的哲学思路,知识学的偏好使它成为一种沉浸于纯粹形而上学的理性王国,满足于一种外在地解释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抽象理论体系的自足与完善,同时也满足于“普适性”,结果成为外在于教育活动的理论说教,使教师注目于先验的实体、寻求世界的终极解释,追求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企图在某种意识的明证性、绝对的确定性基础上构造永恒真理。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在理论工作者眼里,教育学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表述带有随意性,理论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者看来,它脱离实际,至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在思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和没有国家性教师教育培养标准,在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脱离的困惑,对“知识”的误读已经使教师教育越来越接近于一片“无人地带”。按照波兰尼的观点,对知识客观性的盲目崇拜和无休止的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教育学科的知识主要是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霸权”导致了追求教师教育的“纯粹”科学性,日渐忽略了对未来教师职业归属感、角色意识、实践工作者信念的确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无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把实践排斥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视野之外,其知识性质被扭曲,与此时教育实践的演进轨迹不相符合,缺乏人文关怀。
2.教师教育课程对技能的盲从。与之相对,部分高师院校为了迎合学生就业的需要,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价值,把教育类课程基本上开成学生的技能课程和就业课程,课程与教学由此被彻底功利化。在这里,教师教育被视为技术性工作,是一种技艺,教师被视为技术人员,工具理性的教学观、教师观和教师资格能力观,都呈现出技术性倾向。教师教育课程愈来愈远离教育的本真诉求,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在悄然退隐,强化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表现在为教育实践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技巧,它预设了教育实践中具体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实践的同一性或不变性,无可避免地导致工具性的曲解行为在现实中恣意妄为。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实施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真实流露。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技能具有情境性、创造性,不能被矮化为机械的接受和训练而放弃学生应有的自主且负责任的创造。教师教育课程为未来教师提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既不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再现,也不是对分解了的应用技术知识的模仿、训练、熟练和迁移,而是对具体实践的反思,它只能由“现场的实验”来推动、澄清和检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价值,强调其实践性和实用性,但教师教育课程不是培养具有熟练技能的教书工人,而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者,必须满足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为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思考提供视角和方法论的支持,使未来教师在思想层面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握着准确的方向。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应然表现
1.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精神的确立。教书育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教育是师生情感与情感的交流过程,是师生灵魂与灵魂对话过程,是师生思维与思维碰撞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诲人不倦地持续奉献,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方能乐此不疲,矢志不移。知识是主体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内部能动地生成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涵着主体的价值追求。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信仰、理想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活力与风范,是教师在工作时展现出来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它包括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虔诚敬业的责任心、使命感,专一务实、潜心研究的态度,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追求专业发展的自律性等。”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是教师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内在素养在言行中的外化,是教师专业水准提升的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和高尚的社会形象的树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目标,是确立应树立师范生良好的专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除了从精神和社会形态维度深刻揭示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外,还必须树立教师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判据。
2.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智慧的提升。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知识,还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富有智慧,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基本内容有深人透彻的了解,还要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教育学科知识。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观念和能力的原因,“智慧教育”逐渐被异化成了“知识教育”,教师教育常常侧重于教育知识的习得与掌握,使学生苦于记诵,而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要想“转知成识”,让学生更富有教育智慧,追求一种师生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和分享。在积极对话中,各自敞开自我、接纳对方、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此时此刻”真实的课程实施。未来教师应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既增强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思考,又可充满对未来教师角色的展望,使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外部灌输的“条条杠杠”上,而是转化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教育理念。其实,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教育知识的学习,对教育有更透彻、澄明的理解和体验,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增强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智慧。
3.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思维、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问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应在于能够激起学习者对教育的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共鸣、行动的热情,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主动地探究、思考教育问题,分析、归纳讨论的结论,大胆、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教师教育课程活动应该强调的是一种教师教育学生个体在与教师、与文本、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与交互作用之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未来教师不断生成、建构、转换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系统及人格特质,不断将普遍形态的理论转换成基于个人经验系统的实践理论,并养成独立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能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日后促进自己学生发展能力的教师。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还在于帮助未来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怎样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探险”,以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导引、启发学生的思路,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给教师发问、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每一反应,灵活地调整和生成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探索、研究和协作,促使师生间充分地互动交流。
4.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生活世界的关注。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存在方式和教育问题意识与教育思维方式的来源,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赖以生存的根基。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源于对教育实践情景的理性批判,是学者们基于生活、基于对教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与把握获得的。教师教育课程蕴含着对未来教师的整体性的尊重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的寻求,因而能够成为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课程表达对未来教师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关注人的存在,关注未来教师生命的质量和鲜活的实践情景,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体现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促使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从“文本式”向“体验式”的转变,从静态的“惟知型”向动态的“生命型”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调内容与教师未来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应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的评价、教育家成功之路的分析及各类教育教学经验的探讨,提供更多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策略建议。因为在真实的教育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需要教师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行为。
三、从实然到应然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重建的策略思考
1.求真。教师教育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解释性和处方性兼备的学科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教育实践,而且要用人的未来发展规范今天的教育实践;要从人与教育的协调发展的立场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走向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需要采用历史的、批判的、革命的思维方式,它要教育中它也不再企图提供关于教育的终极解释,使教师教育课程的致思取向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和自在世界转向人的自为的现实生活世界。教师教育课程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或教育见习,组织教育调查、现场参观、教学观摩、教育情境体验,让学生与第一线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与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亲身感悟基础教育教师角色正发生着的历史变化,亲身感受当今中小学生的现代特征,把握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真实教师身份去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感同身受各种教育情境,通过“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等多种方式,真实体验、切身感悟。虽然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在质上是对作为人类生活样式的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反映,并且与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模式和现实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关联,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的旨趣。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
(一)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甚至在有的学校还是空白。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清晰,误以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挂钩,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揠苗助长”的想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创业成功;创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缺乏实践,学生对于创业的学习也只是理论上的认识,难以付诸实践;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也没有在企业的工作实习经历,老师大都是校内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或管理类学科的专职教师,平时忙于行政事务或本学科的教学,缺乏创业教育的交流与专门进修,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创业潜力
创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把握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着力发掘自己的创业潜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敏锐的分析能力、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这样才可能使创业风险最小化,实现创业的盈利。这种创业潜力和创业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施体验式创业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活动的认识,转变学生的观念,对创业给予客观认识,从而对创业的顾忌心理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形成创业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创业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主动自觉地朝着创业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修炼和努力。
(三)有利于落实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公共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条就明确谈到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计原则
1.自主体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求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体验各类创业教育情境内容,来自主学习创业教育知识。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中,教师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感以使学生想学;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且学得好;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在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课程不仅是一种传授创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同时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实践这些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授课,第二课堂包括:课外的社团活动、实践、竞赛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将体验式创业教育付诸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既能全面系统地涵盖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可供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在体验活动项目的同时,学习并深入理解或简单运用创业知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体验的原则,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包含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完整再现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创业者素质、创业项目选择、企业管理、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知识。如创业者素质应当着重强调敏锐的洞察力、积极的心态、创业意识和人格魅力;创业项目的选择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创业机会、评估创业项目;企业管理应当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企业类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选址、开办企业的途径等。同时,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学生的创业选择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就更加容易成功。相对于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实践是学生体验创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应当设立可供学生实践体验的环节,而实践的内容应当注重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可以通过填写企业信息卡以及制作企业简介PPT的形式来让学生认识企业的类型、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社会责任等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并具备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应倡导问题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学生体验参与为主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的方法。如可以选择马云建造电商帝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为创业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的必要过程,可以采用创业讲座、创业大赛、教学参观、校友交流、创业者访谈等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企业开办和企业主能力要求的一些专业问题或热点问题,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从现实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经营理念;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通过竞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创新和团队创业。通过大赛推介培训、竞赛评选、政府扶持、资本对接、创业辅导,为学生提供展现创业项目的平台,同时引导有意向和实力的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等资源合力支持学生团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也可以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各种变化,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参观讲解;从已创业有成的本校毕业生中挑选成材典型,采用校友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业品质以及在实际开业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搭建与运用
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紧紧围绕创业教育的主旨,广泛联络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可在校园内开设创业科技园区和项目孵化基地,学生在科技园里可以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在场地、设备、指导教师、甚至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就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模拟创业或者孵化创业项目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外建立固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基地成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战体验。如建立创业校友企业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工作坊,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积累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创业实践经验。如在动漫设计专业中开设校企合作工作坊,企业将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派给工作坊,工作坊组织学生来完成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状况给予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热情。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基地还可以丰富和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和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来学校担任兼课教师。组建一支既具备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懂得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教学考核设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课程改革则成为永恒主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历史任务不同,课程改革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上,无论课程改革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如何变化,职业院校只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态运行机制,就能确保课程改革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不断产生改革的预期成效,不至于产生忽冷忽热、欲速不达、越搞越难的局面。但由于当前各校尚未建立起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有些做法重在短期而非长效,更多的是依赖经费投入推进课程改革,因而常见课程改革盛装登场而举步维艰,兴师动众而成效不大。课程改革问题分析模式迁移难以立足外国职业教育已经产生一些公认的成功模式,如德国模式、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新加坡模式等,引起国内职业教育界关注,甚至将其迁移到本地本校,依样画葫芦搞课程改革,却发现总是“水土不服”。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无固定模式,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变。脱离现实环境和校本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就不会产生预想的效果。只有精心耕耘自己的土壤,借鉴别国的经验,才能产出理想的成果。精品课程一枝独秀精品课程是在一般课程普遍提高基础之上的好中选优、精雕细琢。若全校各专业的普通课程教学尚未达到较高教学水准,就集中力量打造一两门精品课程,企图以点带面,促进其他的专业课程改革,实际等于放弃全部、攻其一部,结果是一枝独秀。只为追逐精品课程的光环,课程改革的战略定位就发生了偏差。增加投入不见功效表现是:不惜工本投入,不断刺激生长,多年磨难不见功效,一朝结题束之高阁。课程改革机制变成经费投入机制,结果经费投入了,成果未出来。事实证明,经费投入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成功道路之一,但不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
课程改革需要经费投入,改革成果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课程改革不能成为跟风行为,跟风往往只会导致简单地增加经费投入。要从动力机制的创建开始,课程改革成效方能显现。上紧下松没有联动表现是:上级主管部门紧锣密鼓,层层敦促,课程改革的行动方案、规划、措施、奖励办法纷纷出台,但基层常规教学却按部就班,课程改革无动于衷。课程改革成为脱离现实的宣传广告,上下之间没有联动,没有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没有在运行机制上采取根本措施,课程改革动员成为装点门面的宣传。潜水不深不知底细课程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上级文件的执行力度,更在于理念、动力、人才、机制四项基本要素的合理运作。任何文件提出的都是课程改革工作的一般要求,各校务必深系本地、本单位实际,分析课程改革的基本元素,创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行。课程改革既要全员参与,积极行动,也要有专家深入基层,摸清底细,共同筹建常态的运作机制。如果照本宣科或浅尝辄止,课程改革将成为时尚摆设或海市蜃楼:表面飘渺有,实际全为空。
课程改革运行机制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是指课程改革的内在运动规律。任何规律都有基本特点,一是反映本质,二是循环运作,三是持续生效。若能够认识并体现上述三点,课程改革的规律就能被发现并掌握。课程改革就能转变成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持续发展的常态工作。课程改革如能进入常态工作轨道,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换时代主题。社会需要是课程改革源动力课程改革的本源就是教法的优化改进。教法因社会科技进步、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更新、教育组织机构健全等而与时俱进。当前职业岗位的需要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源动力。源动力具有不可抗拒性,它必定会渗透并深刻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具体过程。一所学校若不搞课程改革,则最终会被开展课程改革的学校取代。科研融入教学常规路径课程改革常态运行的内在机制在于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一般写作论文认为教学是常规工作,科研是画龙点睛;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科研是附带工作;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先做好教学工作,有精力时做研究工作。这种认知是课程改革的障碍,将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推进,导致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前后脱节,久无成效。课程改革必须将科研与教学融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活动加以解决;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超级秘书网
如此,课程改革才能不断生效。课程改革运行机制见图1。课程改革是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人才培养进入教学过程,研究活动随之开始。科研融入教学的路径为: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在问题中选择主题,选定主题深入研制,这需要学校、系部、教师、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秋阳.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08-109.
[2]胡丽纯,伍聂.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01-102.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中绿色化学的实施
摘要: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理念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涵盖绿色化学理念,主动创设情境,立足实验,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教育;绿色化学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主动创设情境,善于利用教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应以主动创设的或者教材中的生活化情境或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究式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可以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如在卤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经常了解及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从而提高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立足实验,渗透绿色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绿色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量化,都是用“适量”、“几滴”等笼统的词语限定,而中学生做实验时好奇心比较重,无法准确地把握实验药品的实际用量,所以造成药品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二是实验的产物有毒。所以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调整,要定量,实验室明确告诉学生药品的用量情况,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又可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基础,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三是让学生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探究针对该种物质如何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实验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优化和处理,使得实验更绿色化。例如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由于溴的挥发性强,毒性大,而碘的毒性较小,可以将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改为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及时将铜丝取出,减少空气污染。演示白磷和红磷着火点对比实验时,该实验反应发生时燃烧物易爆溅并且燃烧时有大量白烟产生且有毒等,实验时在铁片上方罩个玻璃罩,取用的药品也要尽可能少。由此可见,在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污染环境、不吸入有毒烟雾及安全和便于观察等角度出发讨论、分析,共同改进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及绿色化理念。
三、循环使用化学试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所以,我们应该应用化学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反应产物。这不仅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中学化学实验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集体(含未反应的CO)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产生了新的隐患。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就能达到节约化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实验工作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以致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加上正确引导,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量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J].2002,11.
[2]吴光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南平师专报.2001,02.
[3]张婉佳.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主导因素,是后继课程各种因素得以展开的依据,确立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对后继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等都具有先导性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观照生命的角度出发,成人学员是一个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而不应是知识的附庸。成人学员的学习过程也不该是一个单纯的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应是融入了成人学员生命亲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抛弃以往那种把成人教育课程单纯理解为知识、理解为凌驾于成人学员之上的只能服从和接受的既定的知识体系的课程观,确立一种旨在丰富和发展成人学员的生命、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内涵、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
(一)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完整性
每个成人学员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历,都在社会中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就体现了成人学员生命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因此,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理应从成人学员生命的完整性出发,顾及到成人学员方方面面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于以往成人教育课程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通过成人教育课程,要使成人学员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提升全面的素养,还能够练就其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格。另外,注重成人学员生命完整性的成人教育课程还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命状态,惟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二)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动态生成性
人和社会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理应随着成人学员的“生命之流”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不是最初就界定好的,也不是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从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中逐渐摸索或“发酵”出来的,并随着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成人学员的生命律动:反之,成人学员生命律动的不断满足也才能够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地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主动、积极、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要源自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
成人学员的生命是具体的、鲜活的、现实的,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具体生活、鲜活生活和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当下生活是成人学员正在经历着的世界,是其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建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根基。由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建构必须以成人学员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并按照其生活实际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之前只注重成人学员的科学世界而出现的成人精神方面的危机,也才能够满足成人学员的精神欲求,从而体现出对成人学员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关怀。
(一)以成人学员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来设计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成人学员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特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经历,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或关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都根植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根据他们的生命经历和当下的生活来建构,必须要选取与他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淹没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也才能够引起生命的共鸣,从而使成人教育内容真正进入个体的生命世界。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才能为成人教育之前所强调的科学世界和目前所注重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得二者在成人教育课程中实现真正的观照和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成人学员的科学素质,也有助于养成成人学员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成人学员生命的全面发展。
(二)以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来安排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成人学员在社会上扮演着复杂的多重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担任着不同的任务: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世界,社区生活世界,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活世界、学习生活世界和闲暇生活世界;当然,他们也还有自己的心灵生活世界、情感生活世界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就毋庸置疑地导致了成人学员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时间纠纷,因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必须要联系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照顾到其众多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弹性和学习空间,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意性,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课程的生命活力。
三、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包含着对万事万物存在的领悟、对自我存在的确证和对生命意义感的寻找。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强调注重生命体验的课程实施,以期引出个体的精神生命,引导其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实现其生命境界的提高。实际上,成人教育课程的实施就是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活动状况,他们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而他们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又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成正比,所以,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师生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师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其生命内涵。
(一)成人学员是知识的参与者、体验者、创造者
对于成人学员而言,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不应是过去那种单纯对知识、技能的识记和掌握,而应是每个成人学员个体调动自己的阅历、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应体验学习的内容,还应该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应在体验交往中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把这些内化成自身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通过生命体验凝聚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深刻持久的知识,也才能够激起和唤醒新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看到我们自身与我们称之为实在之间的统一性,一旦我们从形成(和毁灭)的角度来看待存在,那么课程所代表的就不再是‘在那儿的原初现实’(布鲁纳),它代表的是我们自身体验到的行为。”因此,在这里,成人学员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价值探寻、意义建构与知识创造的参与者。
(二)成人教育教师在体验中实现生命确证和价值提升
对于成人教育教师而言,他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进行自身的生命确证与价值提升。成人教育教师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加之自身的经验与阅历,不断开拓性地研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重组课程内容,从而引导成人学员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自身经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成人教育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践行着自己的职业使命,而且还使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生命意义得以凸显,同时,成人教育教师本身作为“人”的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也得以丰富与完满。
四、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促进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文化主体互动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要彻底摒弃传统的记忆型、接受式教学。必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思维型教学文化,实施以自主学习为精神指导的多向互动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一代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它不仅直接孕育创新思维的诸多品质,在创新教育中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优势,而且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内化为各个学科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影响,重教师知识的传承和分析性操作,轻学生文学的感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新型的大学语文学习模式迫在眉睫。
一、树立发展和提高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大学语文教育目标
未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仅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因素:一是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和意志;二是作为创新能力之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三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和创新技能,包括主体的一般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根据人类心理、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目标放在“好奇心、求知欲、自由思考和认识的独立性等源初性创造个性品质上;中等教育阶段则侧重于”创新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而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富于激情,思维活跃,深刻认识到了创新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价值,因此大学创新教育应以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重点,并努力使创新精神内化成为主体的一种强烈的精神状态。
汉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融形象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功能。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根本任务,而忽视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说话等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以致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视野狭窄,个性不强,创新精神和能力不高的现象极为严重。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虽有所改观。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形成历史性的超越。要彻底改变此现状,必须根据现代人才质量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渐次性规律,在前期中学教育基础上.将认知与鉴赏,分析与研究,写作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整体把握,系统思考;形象直觉,逻辑思辩:逆向思维,横向拓展;类比联想,交叉渗透;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思维方法;养成广阔、深刻、灵活、新异、独立的良好创新品质和精神,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当然,一切创造都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的,没有以往合理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思维能力也无从发展,不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照语文教育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语文为载体。使学生在文本的具体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有机地渗透创新能力培养,并使创新能力培养反过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新型的情境——思维型教学文化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载体,存在着某种文化。学生总是以某种特定形式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表现为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存储信息,长期浸染培养的结果是,学生仅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了积极探寻、思考及评价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实施语文教育创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情境创造为切人点,以思维启发和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培养为核心,创造一种“情境——思维型教学文化。通过营造新颖和谐,自由灵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思想解放,主动参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运作,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交替进行。保证教学始终处于开放互动的心理审美场,使学生始终作为独立的自主的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独立思考,积极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大胆质疑,自由联想和想象,在对学习对象进行整体把握基础上,进行系统思考、横向拓展、类比联想、辨证思维,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独立地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与超越的目的。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重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关系,即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而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发挥组织、引导、点拨和激发的功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自主学习为精神指归的多向互动创新型语文教学和学习模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写作及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
1.情境型教学模式:即借助于形象化课件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富于变幻的课堂环境,使教学鲜活而有节奏感。语文是由语言构筑的一种形象艺术,其学习离开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离开了生活的运用和实践便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个体的适应和参与,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生动的社会文化和自然情境,让学生直接感受、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韵味和蕴含其中的深致意理;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形象感人的描述和深刻恩性问题的启发形成富有情味的问题情境,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将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激发其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去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在关系和本质内涵。并对阅读材料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如学习《春江花月夜》,配以同名古筝名曲及月色下的江南水乡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以刺激和唤起其情感的共鸣,在情景交融中把握作家的内在情绪。
2.研究型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调查与实践、分析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探索活动,使其主动地运用和建构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型学习是对传统被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改革。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研究技巧,提高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设问,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和思考,认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发现异义,提出问题,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将所学应用于问题解决、决策及其它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如王蒙的春之声中蒙太奇手法运用的作用;舒婷的《致橡树》中木棉树沉重地叹息的寓意;《陌上桑》中的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等问题,让学生熟读作品后提出自已的见解,进行讨论,老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分析总结。同时,教师应大胆突破单篇课文、狭小课堂的局限,将教学视角积极向外和更深处拓展。或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单元主题研究或专题讨论;或者根据学生生活的适切性,选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具有多元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让学生在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过程中,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如学习了《论语七则》和《秋水》后,分别就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撰写相关专题论文,使学生对儒道思想及影响形成较完整系统和辩证的认识。
3.活动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发挥学生耳、口、目、心、脑、手等各种器官功能,挖掘其听说读写、观察、思考与操作等各方面智慧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应用已学的知识从既有经验中发现答案,解决问题,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发展和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力。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对未知世界强烈兴趣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追求,才能得到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理性思维、情感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充分词动学生主体性,加大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已成必然之势。因此大学语文应突破传统的记忆型、接受型教学模式,重视与实践结合,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表现性、活动性教学。如学习《李将军列传》和《长恨歌》之前,请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故事进行复述,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围绕人物命运遭际的变化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作者刻划人物的艺术方法。此外还可组织排演课本剧、诗词吟诵、讨论或专题辩论,通过自编自演,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提高学生的思维、写作及语言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创办各类文学社团和沙龙,开展演讲、办报刊、采风,举行读书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形式,相互合作,增强与#1-界的交往和创新能力。
4.批判型学习模式:即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独立思考,将其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新问题之中,鼓励和诱导学生敢于对阅读对象及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作主观审视,大胆怀疑,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较强的批判思维品质和能力。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1)批判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批判性和可证伪性决定了后现代知识观是不能用经验证实的,换句话说,科学知识具有猜测性、假设性和可错性等特点。此外,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证伪性,决定了知识的内在批判性。它认为,知识不再是真理,知识的发展也不再是单向性的线性积累,最重要的在于批判和创新,在于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乃至全部抛弃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怀疑和批判的过程。
(2)多元性
多元是当代世界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多元的存在,而这种多元性又使得边缘知识的存在具有了合法性,赋予了一些原本人们不屑的知识形态以合法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竭力压抑边缘知识,它主张,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除了要竭力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还要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后现代主义对缄默性知识进行了分析,认为“恰恰是这些为现代知识观所不屑的意会性知识,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源泉”。
(3)情境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个人的认知结构,而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社会团体的创造,它存在于一定情境中,与特定环境的认识模式、理论规范、价值观念相符合。正如尼采所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而有各式各样的真理”。罗蒂曾说过:“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认识与外界实在相符合,而是依赖于它与隶属的社会集团的认识规范与行为方式是否一致。”
(4)价值性
“知识只能是人的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所有知识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价值需求的展现,这是后现代知识观的另一个论点。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事实,只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带有特定文化立场、价值立场的概念和范畴,譬如历史。因此,绝对客观的知识并不存在,任何知识都不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认识结果。
(5)动态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人的认知不可能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能力会因为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顺势提高;从认识的对象看,认知客体总有其安生立命的外在空间,外部空间的不断变化,使得人类追溯到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感受到一个静止又处于绝对运动中的奇妙世界。因此,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既然知识是认识的结果,那么它必然会是动态发展的。
2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需要对人类历史上已有的知识进行筛选以传授给学习者。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有力载体,其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知识观的转型密切相关。后现代知识观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
2.1课程目标的变革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类历史不断积累的结果,在这种视野下所制定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将这些通过实践积累而得到的知识一代代地传承。在高校,多年来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是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到底获取了多少知识,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核心标准。在这种单向灌输式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仅是像U盘一样为了存储更多的知识,而知识贮存得越多,学生自身作为一个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丧失得越多。与此相反,强调知识情境性的后现代知识观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认为在这个,尤其是这个知识爆炸、物欲横流的信息时代,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和能够学到的知识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应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能力,这也就要求高校课程设定的目标,要摒弃先前仅仅重视知识累积的观点,要更加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保护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提升学生批判精神。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应旨在使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体现知识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2.2课程内容的变革
随着后现代“文化性”“价值性”“情境性”知识观的确立,人们开始突破传统重新意识到知识的多样性。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知识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科学知识体系内,这个仅仅是知识很少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叙事性知识,某个地区所拥有的本土化知识以及那些不能为人们所言明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的缄默性知识,这些种种都属于知识的范畴。狭隘的知识认知显然是对学生有害的,只有全面认识知识范畴,学生的身心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普遍而言,我国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比较狭隘的,集中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范畴也产生了偏差,其他知识明显被高校教学所忽视。由此出发,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打破科学知识垄断的现有局面,充分使课程内容形成包容、开放的面貌,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叙事性知识、缄默知识以及本土化知识等等。正如爱因斯坦在文集里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面就像感到在家里面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从微观角度看,在后现代知识观的视野下,人文课程应被纳进课程体系,人文知识作为一种“反思性知识”具有明显的“个体性”“隐喻性”和“多质性”,在现有知识氛围下,呼吁人文精神则有助于高校的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培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应该朝着加强知识的整合、平衡课程结构的方向发展。
2.3课程实施的变革
后现代知识观特别注重个人经验的赋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应该把学生的这种独特的个人经验看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究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学生的个人经验融合到无限的知识探索中。如果强调了知识的建构性和情境性,知识权威存在的合理性就应当受到质疑,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所谓的课程计划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活动是不合理的,需要师生相互交流与协作,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使得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灌输的强权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同时能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的理解,以达到共识。这样教师享有“话语霸权”的局面得到彻底瓦解,形成的则是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共生的局面。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校里尤为重要,有利于教者与学者更好地进行学术探讨。
2.4课程评价的变革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无论是作为一种事物、一种关系或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的”“自主的”和“自在的”,它们与认识者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据后现代本体论上的平等原则,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为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知识是有一定的“文化限域”、价值取向,而不是现代知识观所认为的“超文化”或者“价值中立”的,知识的多元性弥补了现代知识观所强调的客观的、单一的课程评价所带来的不足。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应该将课程评价看成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状况的反馈,这样的观念在高校的课程评价理念的形成过程尤为重要,在充溢科学研究氛围的高校,应该将课程评价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能作为某一过程的终结。
3结语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教育是一切的根本。然而,传统的高中政治教育只是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单纯地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教学过程如何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和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样要重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生良好心理和习惯的养成。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得高分考名校,而是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格,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政治课程改革,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1.政治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这对学校来说不仅是机遇,还是一种挑战。学校的政治教育理念随着政治课程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学校的教育成本会增加,因为政治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单方面的课本的宣读,还是师生双方面的互动,这就可能增加教学时长。同时,学校的教学目标也会发生转变,学校要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升学率又使得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和学校的期望,使得学校又不得不对成绩很重视。所以政治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摸索中,以使学校能在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
2.政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1)做课堂的优秀建设者。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政治教学就是一种从上而下的知识灌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单纯地应对考试。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担任的是一个优秀课堂的建设者。教师在课下的任务较课改前加重,因为教师要将一节枯燥的政治教育变成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让学生不再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去得高分,而是获得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帮助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指导。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型教师。但这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任务,因为新课改后的政治教材,相较于以前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具有更高、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灵活地掌控课堂。(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高中政治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对课堂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对政治课堂以及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政治教育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3)创建民主的教学氛围。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授,同时需要师生的互动,创建一个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下的备课中要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不只是记笔记,还会动脑去思考,开发其学习的潜质。
三、总结
就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问题国家教委颁布的两个“方案”虽已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很多师专学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与方案的要求相契合,与教育要求和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本文就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师范专科;数学教育;课程设置
1995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试行)》(简称《教学方案》),由此,全国师专教育界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关于有关师范专科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之后,师范司又于1997年8月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八个专业学科必修课程方案与说明》(简称《课程方案》)。这一《课程方案》为师专课程设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但两个《方案》颁布以来,绝大多数师专的教育改革还远未达到《教学方案》的要求,课程改革也未与《课程方案》相契合。尤其2012年2月国家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师专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太多问题,与国家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及社会需求相差甚远。所以,本文就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展开几点讨论。
一、师专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1.课程设置没有结合培养目标彰显专科特点
从角色定位来看,师范专科与师范本科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本科是重理论的话,那么专科更应重实践。每个教育层次都应该有它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就数学教育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说,师范专科和本科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不清。多数师范专科学校课程仿效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不仅设有数门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就目前来看,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是面向农村的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多的需要是什么?如果师范专科学校一味仿效本科课程设置,确实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了,既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不具备专科生本该有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夹生饭”符合谁的需要呢?所以,就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讲,师范专科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特有的鲜明的特点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专业课程开设的纷繁复杂
有人说师范教育是双专业教育,既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教师教育理论,我认为仅仅是这两方面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社会需求。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方案》中明确要求师范专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应包含六个模块,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体现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向是综合素质。并非单纯的“学术性”或是单纯的“师范性”,这一改革措施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对于师范专科学校来讲,所开设的课程要找到各类课程比重的最佳结合点,不能顾此失彼。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师范专科学校还是把数学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过大,不仅有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不说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资条件有限,就学生方面来说,对选修课的重视度也不像必修课那样,况且数学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样数学选修课的开设未免显得流于形式。我认为学科专业只是代表一个方向,并不一定就是要占绝对的比重。
二、关于师范专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构想
1.结合培养目标,定位角色
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不是学术性人才,而是应该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人才,所以要有区别于本科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把本科院校的课程删减了几门就是专科学校课程了,作为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结合《教学方案》中课程要求的六大模块,来建设自己的课程特色。对于“特设课程”这一块,我个人认为不宜做统一要求,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师范专科数学专业的特设课程未必一定是有关数学学科的课程,如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根据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自身在艺体课程方面的优势以及重庆周边山区农村小学在某些方面的薄弱现状,所以在特设课程这一块开设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体操等课程。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等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课程也是符合本地需求和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要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必过于追求形式
对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很多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加起来至少十五门以上,数学学科重在培养人的思维,思维的培养我认为重在课程的“质”,而并非“量”。另外,结合师范专科的师资条件和学生的主观意愿上的被动选择,我认为选修课没有必要开设,必修课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三大主干课程地位不可动摇无可非议,离散数学取论性较强的复变函数是符合专科实际情况的。至于《课程方案》中提到的数学专业特设课程“数学史、数学建模、数学方法论、统计方法”,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把这部分课程加入到必修课中,至于普通物理,作为专科学校把它改为自然科学基础更为合适些,使学生在各方面知识都涉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