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第1篇

1.科技创新能力涵义

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的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机构,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注重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与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的应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工程的进步,使人类的科学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一个极高的领域、高度和规模;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奇迹的不断涌现,全球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矛盾,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在人均资源贫瘠,中国民族工业只有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而担负着培养高层人才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科技科技创新的关键,培养新时代的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大学生就成为必然。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城中,课程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另外,当前高校的许多教师思想陈旧,缺乏创造性,无形之中限制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思想呆滞,缺少敢于质疑的品质,学业上没有创造性;而且,很多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实施学分量化,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味的追求成绩,对自己创造能力的发展不重视,造成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2.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详细

当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专业课与公选课。在专业的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注重专业课程的安排,将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本专业扩展,学生的学习从大一到大三,一头钻进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尽管,近年来高校也设置了选修课,不过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一定的深度。

3.重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最丰富的时期,而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认知观为主要方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的丰富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它对形成学生好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前高校教育大多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忽视心理教育

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因为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缺乏明确的目标,专业思想不了牢靠,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

5.教师忽略对备课的科技创新意识

大多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完成自己的课时量,按部就班的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在备课过程中,也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照搬,很少对知识点扩充,备课没有科技创新,重复老一套,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授课没有科技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所科技创新。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1.树立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

科技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以科技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与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科技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创新意识。在高校中,教师是大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想,是决定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理念的关键,因此,教师必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意识。

2.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进行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要体现创造性学习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一个科技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主动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开阔视野猎取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其次,建个创造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一是要树立学生主体观,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二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注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头人,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首先,高校教师要在思想上具有先进性。在学科教授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品质的提高,让学生从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理念;其次,要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加强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要仅仅再满足于讲课、解惑,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最后,作为教师能够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能够错误平和对待,要以自身的科技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去影响,指引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最终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激情。

4.建议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方面,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体质,因为现有考试方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权利,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考评,以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构建综合性素质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到得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再次,建议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出成绩的学生,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5.设计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课外作业

第一,作业设计应力避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富有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比如:数学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以及把纯数学问题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等,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二,作业设计要富有挑战性。跳起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是愉快的,作业设计既要源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又要略高于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作业设计要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其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第四,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外作业的辅导,启发学生打破旧思想框框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对各种科技创新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判断,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6.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地自我培养

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后,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时刻积累加强。具体来讲要做到一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要成把自己的火花时刻记录下来的习惯;二是塑造大学生富有怀疑精神,求实精神,自信心,好奇心,勤奋刻苦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三是养成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大无畏的气魄;四是锻炼学生从经验、事实、材料中提炼自己思想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2篇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系统的科学素质行动,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列入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确定一位副局长分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局办公室为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和职业与成人教育处为责任处室,负责布置和开展具体工作。基教处要有一名干部为兼职联络员,负责与各部门、学校联系协调工作。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增强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任务的教师队伍,建立教育系统科学教育与培训和科技辅导员的骨干教师队伍,表彰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组织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上岗培训,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合作开展*市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不断创新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4.加强中小学生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重视新课程改革实验、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内容、教法改革,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科技、环保、安全等宣传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科技传播活动,让科普知识进家庭、进社区。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和科普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实现全市中小学科普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活动。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组织举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小学生航模锦标赛、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论文评选活动,不断开拓,不断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6.形成科技方面办学特色。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各县(区)争创1至2所科技方面的特色学校。

第3篇

2015年5月2日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报道: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先进大会,为泉州市荣获2010年全国、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

位列其中的涂培坤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这样的荣誉一般是种粮大户、技术能手、公司老总的专利。教师本就很少,即使有教师被评上了,也是个别语数外等学科名师的事。然而,涂培坤,一个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普通教师靠自己的执着,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自学,刷新专业底色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有源头活水。”涂培坤老师信奉这句话,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他具有好学的品性和毅力,把不断涉猎新知识、新信息作为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师毕业后,他先后通过福建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于2007年7月拿到了本科文凭。

攻读文凭的同时,涂培坤潜心研读《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教师素质新论》等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县、市、省、国家级业务培训。他钟爱现代科技,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应用以及多媒体制作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能够制作出新颖、实用的课件,多次在省、市、县课件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有现代科技做铺垫,涂培坤在课堂教学上,总是积极寻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新形式,追求教学内容与实现形式的完美结合。他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多媒体技术的娴熟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为他们从“学会”到“会学”,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奠定着坚实的基础。他承担了10多次省、市、县级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及送教下乡活动任务,所上之课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同行的肯定。2014年,他参加福建省梦想课大赛荣获一等奖。

他还悉心培养青年教师,多位老师成长为省、市骨干教师。

科研,历经摸爬滚打

涂培坤先后担任龙浔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三班中心小学和尚思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深知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因此,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全力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龙浔中心小学,他注重“科研兴校”,带领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做到“组织有课题,人人搞科研”。从2003年到2006年,他精心组织了60多个项目、80多幅科幻画分别参加县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他的带动、辐射下,科技教育创新已成为龙浔中心小学的一个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第五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龙浔中心小学也一步一个台阶,先后通过了省普教室结题验收,并被评为省级重点“教科研课题实验优秀学校”。2007年11月,泉州市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龙浔中心小学举行,该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受到省普教室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尚思小学,涂培坤立足“点”“线”“面”,把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抓实、抓细、抓活。

“面”上以校为本建机制。开展富脑工程,鼓励支持教师订阅教育杂志,撰写教科研论文、教育反思笔记;以课题实验活动为载体,大兴教学研究之风。实施梯队成长,打造名师队伍。“线”上以组为本促常规。如果说学校是教师成长的优质土壤,那教研组就是阳光,就是雨露。尚思小学的教研组踏实合作,身处其中受益匪浅。“点”上以师为本显个性。在他的引导和组织下,教师们合拍“微时代”,成长得更快。

他不仅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规律:3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获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论文评选二等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获福建省数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性思维》分别获得第十五届福建省科技论文评选二、三等奖。

辅导,喜结累累硕果

他十分注重对特长生的辅导与培养。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杰锋同学伤心地对他说,家里的金鱼因为停电,供氧器无法供氧,五条金鱼全都死了。看着郑杰锋同学那晶莹的泪珠,他的内心也隐隐作痛。要是有一种装置,在停电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给金鱼供氧,那该多好呀!他突发奇想,一定要发明一种这样的装置。于是,在课余时间,他马上投入到紧张而刻苦的钻研之中。晚上,备完了课,他马上来到学校的电脑室,坐在电脑旁,学习物理学知识,收集资料……多少个夜晚,他一人在校,只有星星、月亮相伴,在寂寞中,在寒冷中,经历了平淡、感伤的旅程,饱尝了寂寞、清苦的滋味。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最简便最便宜的装置,用废弃的输液瓶和输液管连接起来的装置,做成了一个输氧装置,并美其名曰:“无电充气泵”。

他把想法告诉了他的学生郑杰锋,让郑杰锋和自己一起做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成功了。那时恰逢福建省举行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们学校选送了他指导郑杰锋发明的“无电充气泵”和林晓杰发明的“昆虫放大全析标本”参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由县推荐到市,由市到省,直到省里的复赛。

在参加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的第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时出现了一个“插曲”:永春县的一位参赛选手的作品是“蛋清分离器”,需用两个鸡蛋当场做实验。由于好奇心理的驱使,郑杰锋、林晓杰趁大家不在时,敲破了他的鸡蛋想亲自试一试“蛋清分离器”的功能。要知道,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蛋呀!永春县的那位参赛选手把怒气转嫁到涂老师身上,对涂老师大发雷霆,要涂老师马上赔他的蛋。要知道,在这展馆里,涂老师哪来的鸡蛋赔他呢?涂老师到附近街上四处寻找,就是买不到蛋。后来,涂老师只好花了二十元钱雇车到菜市场买了两个蛋赔他,才算了结此事。

夜深了,郑杰锋、林晓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涂老师还在思索着比赛的每一个过程,过滤着答辩时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怕有哪一个细节处理不好而使比赛出现意外情况。

在比赛的日子里,涂老师既当爹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两个学生。涂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支持着他们,鼓励着他们,使他们终于突破重围,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紧接着,在四川省举行的第十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指导郑杰锋发明的“无电充气泵”还荣获了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