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等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平等;教育平等;社会平等
教育平等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平等的实现受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抽象地谈论教育平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平等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三、结语
(一)教材内容重复或脱节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进入高校的中学毕业生基础各不相同,高校课程安排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基础,就可能导致大学新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兴趣参差不齐。例如:大学新生都需要上英语课,学习和考核内容一样,这就导致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政治课的内容与中学也没有很大差别,有的高校教师甚至不如中学教师讲得精彩,学生自然觉得索然无味;计算机课则要求所有新生都从基础内容学起,而部分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已经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内容的这些重复或脱节,造成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则因学习基础太差而失去信心。
(二)学生未能及时转变心态
一方面,我国中等教育长期实行统一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局面,而高等教育则比较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也需要及时实现心态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状态,但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仍有部分新生因为不能及时转变学习观念或生活心态而退学。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学习社会化和终身学习阶段,中等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应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大部分中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却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无法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创新能力,难以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对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产生了直接影响,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校未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过渡环境
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很多高校也未能为入学新生创造一个有利的过渡环境。中高等教育在学习方法、培养目标、考核标准、教材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应在新生入学后组织安排相应的辅导,对新生进行适当的指引和教导,尤其要针对大学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进行引导和培训,从而帮助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如:如何自学、如何选课、如何探究、如何使用学校图书馆和自习室等。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新生没有细节指导,只是简单地讲解专业基本情况,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尽快度过过渡期。
二、改善中高等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
上述问题导致中高等教育在衔接中出现了错位或脱节现象,进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逃课、甚至休学退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教育体系系统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若要实现中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中高等教育衔接方式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一)采用分段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将推动中等教育的多样化进程。中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进入高校进行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会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因此,我国部分中等院校实施分段教学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所谓的分段教学是指学生在高中前两年可以学习基础知识,第三年则接受大学预科性质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在欧洲许多国家早已实施多年,早在二战前,法国的“大学校”以及德国与英国的高等院校,都已开始招收具有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生。这些中学毕业生在具有预科性质的两年学习时间里,已经学习了部分大学基础理论课程。借鉴这种学习模式,在我国目前实行的高中三年学制的基础上,可以实行2+1分段教学模式:前两年授高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此阶段须具备的学习能力。第三年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考核评价,根据考核标准让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另外部分的学生则可以进入职业技能班学习,也可以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中等院校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大学教师为大学预科班学生进行培训或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大学预科班学生尽早接触大学的最新研究课题。
(二)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各行业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动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种严格的统一性选拔考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中高等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高考制度既是中小学教育的风向标,又关系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只有科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录取方式和高考内容,扬长避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才能改变中等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更好地选拔人才,进而推动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内部实施分层教学招生制度的改革
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新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应在中职毕业生刚入校阶段适时开展入学指导,指引新生及时掌握大学需要的学习方法,例如:讨论探究法、沟通交际法、论文写作方法、图书和参考文献使用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从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自发学习、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大学生活。此外,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都直接进入社会进行择业就业。因此,高校应对其进行学科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选课咨询,毕业生就业率高对高校的声誉和招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高校还可以仿效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帮助新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指引新生避免入学后对选课的盲从。即高校应根据新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并适时引入导师制。
(四)加强中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
当前,我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教材内容、培养目标、教学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共识,中高等院校间的沟通交流还远远不够。因此,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中高等院校间可以适时举办“合作协商会”,组织中高等院校的相关师生就改革状况、实际学情、高等教育最新研究课题等相互交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沟通。此外,高等院校也应派遣相关专业教师到中等院校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中学生了解大学基础知识,扩大中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中学生的学术兴趣,增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中等院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参加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时了解大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动向,回到中等院校后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
三、总结
该学会的主要目标是推广、普及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物理教育,现在大概有会员1200余名.日本物理教育学会有定期发行的附属刊物《物理教育》.该刊物创刊于1953年,主要刊发各种新的教育演示实验以及探讨物理教育的论文.到1990年为止,该刊物每年大约发行3卷,1991年开始增为每年4卷.截止到笔者发稿时,《物理教育》从创刊号到2011年共计59卷在网上免费开放[3].从1984年开始,日本物理教育学会每年会在暑假期间召开物理教育研讨会,讨论物理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最新科技成果的普及等.中国和日本的物理教育交流活动开始于1989年夏.首次中-日-美物理教育讨论会在夏威夷举行[4],中方共有大、中学教师9人参加.第二次中-日-美物理教育讨论会由日本物理教育学会主办,1991年在日本富士举行,中方有17人参加.以此类会议为契机,日、美双方得以了解中国物理教育研究中的长处,同时中国代表也及时了解了对方的教学改革动态.近年来,日本国内对高中物理教育质量的下降有了一些批判的声音[5],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日本教育界对新的演示实验的开发以及教学时平行科目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很活跃,在物理教育学会刊物《物理教育》以及物理教育研讨会中有很多讨论.另外,长期以来日本的教育体制对于物理类竞赛并不热衷,日本全国范围的物理竞赛仅仅始于世界物理年2005年,并于同年才开始派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2日本高等物理教育的指导方针及模式
自2004年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日本国立大学虽然由政府出资运营,但是几乎每所国立大学都拥有相应的自治权,因此各个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别,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与理念.以名古屋大学为例,名古屋大学的物理教育方针和核心主要由理学院的物理学教室(即物理系)会议决定.一般来讲研究生和教员都可以申请成为物理学教室的研究员并列席会议(留学生和外国教员亦可参加).会议一般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科目内容的增减,科目课时与学分的分配,科目构成的比例,毕业条件的变更,新教员的聘用,新研究室的设立以及经费的预算及使用等.每次会议一般会按需讨论多个议题,每个议题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物理学教室有议长和下属各个分支的负责人,议长及主要负责人每年轮换,以投票选举产生.由于有大量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参与讨论,不仅对于物理学教育的创新与改良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而且使物理系全员参与到物理专业的建设和改良议程中,充分体现了大学法人化法案提出的学术自治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3日本物理本科教育近况
由于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对各所大学的教育状况作一全面的论述.以下仅以笔者学习、工作的名古屋大学为例来介绍日本本科教育的一些近况.在名古屋大学,物理类本科教育主要由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实验科目、选修科目、毕业设计等组成.其中选修科目和毕业设计一般相互关联,有高能物理、宇宙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4个大的方向.由于大一新生为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共同招收,在大一阶段理学院新生需参加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教育形态以大班教学为主.大学一年级的教育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主要进行的是通识教育.教学时一般会配合演示实验以增加课堂活跃度并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学校配有相应的金属器具加工车间,大四以上学生参加安全使用培训后皆可申请使用.课堂演示实验所需教具一般以教员自己制作为主.二年级开始进入物理专业课学习.教学科目主要由数学物理方法、分析力学、电磁学、热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组成.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设置有配套的习题课.习题课由教授等教员负责,有相应的学分,属于必修科目.配套习题课的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每个班级大约由15~20人组成,分成3~4个讨论小组.除第一节习题课以外,在每节习题课后一般由教员布置一些问题作业.习题课作业一般由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助理批改、评分,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会由负责教员分发到研究生助理手中,并由研究生助理作汇总统计后呈报给习题课的负责教员.每次上习题课时,负责教员把作业发还学生,每个小组先进行内部讨论,再由各个小组派学生轮流讲解,遇到讲解不恰当不全面的时候教员会参与讨论,教员起监督指导辅助作用.习题课成绩评价主要由学生讨论活跃度、出勤率、课题作业完成情况决定.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会举办教育反思会,参会人包括本科学生代表、研究生助教和专业课教员,对教学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探讨.大三阶段增加高级热力学、高级统计物理、高级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并出现多个专业课分支选择,比如高能物理学、宇宙学、固体物理、生物物理等.物理实验以近代物理实验为主,共有14个左右的实验可以选择,每两人一组,一个实验每周一次大约持续一个月,每个学生平均需做3~4个实验才可以获得学分.为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并且使他们对各个研究室的研究情况有初步了解以便他们进入大四时选择教研室进行毕业研究,从2012年起,大三新增了前沿科学讲座这一环节.讲座由20个左右的研究室进行分担,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由一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讲解介绍,每次讲座结束后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个简单的小报告.各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本科的课堂教学工作,这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有利.大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本身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与经验的传承.将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传递到教室,才能不断保持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三年级结束进入大四以前学生会自主选报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研究、设计.随着本科生进入各个教研室,大四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各个教研室的研讨会形式为主.学生在黑板上讲解课本或者文献或者汇报实验进展,教员和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讲并共同探讨相关的问题要点.每次研讨会大概持续2~3小时,每周1~2次,每次由1~2个学生进行报告.这种研讨会形式的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日本高能物理研究生教育近况
长时间以来,日本物理教育体系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人才培养及传承方法.其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2年硕士+3年博士的方案,类似于我国的硕-博连读.由于一些研究小组对某些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会几十年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他们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这样的物理教育体系为其研究思想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例如,名古屋大学的高能物理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其创立者坂田昌一的影响,其主要研究风格与研究思想与坂田昌一一脉相承.在日本的研究生培养中,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硕士一年级,主要有大课教学和讨论课教学两种模式.大课模式主要以出勤率和报告决定成绩.专业课的教学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由指导教员指定教科书以后,由学生每次在黑板上讲解.另外,学生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参考书或者研究论文,自己组成讨论小组,视情况会有高年级学生或教员参与讨论,每个小组由3~8人组成.讨论小组每周讨论一至两次,具体时间与长度由学生自己决定,是一种自组织形式的自学自助团体.硕士二年级以及博士生的教育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讨论内容可以是教科书、论文等,在互相探讨中学习研究.对于研究材料的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之处,这一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的过程.讨论式教学对于深化对物理现象、概念的理解有很大提高和帮助作用.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中,除了第一个选题由导师进行稍微具体的指点外,其他的基本是以学生为主.从论文的选题,中间的计算,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书写主要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主要是作一些点拨性的指导,以及论文的润色.另外,日本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除了以上提到的学校内部的学生培养活动外,日本国内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校际间的研究生教育交流活动,下面列举两个活动项目.(1)集中讲义:由于日本的各个大学研究室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比较独立,为了深化各个大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不同大学的研究室的研究内容有所了解,每年各大学会举办2~4次以硕士生或博士生为听讲对象的集中讲义.集中讲义一般持续2~4天,一般在讲义中间会穿插1个面向低年级研究生水平的2小时左右的报告.集中讲义的选题一般都与近期的研究重点、热点相关.研究生通过参加集中讲义既可以了解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并较为系统地学习相关专题的研究方法,又可以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2)暑期-冬季学校:每年长假期间,依据由日本文部省的预算所开展项目的情况而定,会举办一些暑期-冬季学校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其中传统最悠久的当属从1955年夏天开始,到2013年为止共成功举办59次的YONUPA[6]暑期学校.YONUPA是YOungNUclearandPArticlephys-icistgroupofJapan的缩写,每年暑假期间由与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实验相关的各个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生轮流自发组织、策划、主办并参与.为了降低每个筹备学校的劳动量,筹备学校由管理财务报销的学校、管理事务联络的学校、管理各个所属成员邮件的学校、选取会场并维持秩序的学校4部分组成.另外,与这4个筹备学校相独立的,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方面由另外的3个学校进行管理,负责邀请讲师、组织学生报告等活动.YONUPA的财政预算主要由日本几个大的研究所出资赞助,另外每个大学的研究室也会按一定比例支付学生交通费用等.YONUPA每次持续4~6天,每年大概有200~300人参加.暑期学校期间,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研究方向会设置一个共同的集中讲义以及针对每个研究方向的2~3个平行的集中讲义,剩下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学生相互之间的研究报告.每年从硕士1年级到博士3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学生参加暑期学校,YONUPA为日本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除了YONUPA,日本文部省的许多大的研究项目也有专门的学生培养方面的预算.例如在2009—2014年的重大项目“ElucidationofNewHadronswithaVarietyofFlavors”中,每年都会组织与该项目相关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暑期学校采用教员授课与学生习题课并重的形式.通过教员授课与习题课的方式,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方法.
5结语
作为中等教育类期刊编辑,我们首先要胸怀国家、胸怀教育。中学各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具体到我国,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等教育类期刊的受众主要是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是影响国家中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老师自身的提高又有赖于他们自觉、不断地学习。就期刊特点而言,中等教育类期刊与专业书籍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中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中等教育类期刊内容广泛、角度多样,可涵盖教育热点、教学实践研究、教研情况、中考高考研究、教师学生的生活智慧等等内容;中等教育类期刊还可刊登文献述评、会议情况、书评等,这些资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很大的价值,便于他们及时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学科方面的新成果。中等教育类期刊具有连续出版的特性,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许多一线教师多年坚持订阅、收藏相关学科的期刊,甚至自己装订成册。对于期刊的阅读、积累,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建立了与期刊深厚的感情。中等教育类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期刊编辑必须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要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规划与政策,了解世界范围内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只有站得高,才能捕捉到最美的风光并与读者分享。
二、引导与选择
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与读者具有特定性,所以对于期刊内容的选择与引导也应有自身特点。在坚持出版物内容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严肃的学术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从工作实践出发确定符合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一些行为规范,做到“以质取胜”“以诚待人”。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主要包括高校及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省市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其中,一线教师的比例最大。中学老师责任重大,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教研成果。同时,又非常需要通过阅读专业的期刊来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了解同行的优秀成果,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形,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内容选择、方向引领方面就必须花大力气。笔者认为,坚持导向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等原则,是做好内容选择与方向引领,使期刊能够“以质取胜”的重要前提。在选题策划方面,编辑应将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前提下,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吸收新观念、新成果,融入策划创意中,实现期刊的导向作用。有了好的选题,我们在选择稿件方面应坚持优选原则,践行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作者。对待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与之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编辑本着“以诚待人”的这一原则是最基本的,应当持这一态度,努力地“发掘和寻找具有一流水准的作者,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中学老师工作压力大,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写文章的动力多是为了评职称。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很难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积累的东西。许多老师急着要用文章参加评选的时候,才确定选题写文章,选题的时候往往是注目于一些当下流行的新理念、新方法,写的时候也很难抓住重点,往往会面面俱到地写一大堆空话,这样就很难写出自己真正的心得,很难写出编辑心目中期待的文章。因此,对待一线教师的投稿一定要有耐心,要用编辑的“火眼金睛”看到他们文章中出现的亮点并引导其进行取舍。笔者在工作中非常珍惜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教研成果,帮助他们修改文章,通过与老师交流还可以了解到许多相关的信息并融入办刊实践中。
三、加工与润色
1.政府支出结构。
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文献中,普遍的结论是地区间标尺竞争和官员晋升激励竞赛成为产生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尹恒和朱虹(2011)通过比较县级财政可支配转移支付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分析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获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激励,证明了县级财政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乔宝云等(2005)利用1979年~2001年的省级数据,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平新乔和白洁(2006)运用1999年~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傅勇、张晏(2007)运用1994年~2004年的省级数据同样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
2.政府教育支出结构。
Su(2004)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效果,文章利用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基础教育的支出偏向会有利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实证部分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廖楚辉(2003)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政府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出偏向以及带来的效益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的重要作用。李贞(2012)从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提出政府应该缩小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人口大省有所倾斜。王蓉、杨建芳(2008)认为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具有显著影响。郑磊(2008)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财政分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财政自给度具有正效应。上述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教育支出在三个层级教育以及区域之间分配偏向的原因,但很明显,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高等教育类型的拨款划分比例研究上尚存在空白。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推进,但从基层实践的情况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3.职业教育投资回报。
DanielaGlocker、JohannaStorck(2014)利用夏普指数(Sharpe-ratio)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发现应用学科和职业教育的收益/风险比值要高于大学教育。JonathanMeer(2005)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辍学率,而且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收入。综上,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等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应该发挥作用,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因素等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的关系。以地方政府对其所属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拨款比值作为度量衡量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Yit=β0+βTXitT+ai+uit其中,Yit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变量,本文使用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支出与高等本科教育地方财政支出比作为衡量;Xit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β0为截距项;βT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ai不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uit为因时而变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可能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具体描述如下:(1)地区经济特征。地区生产总值,来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区生产总值不平稳,进行回归时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然后进行差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来度量地区的城市化程度。(2)劳动力市场特征。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设有学历门槛,为了反映本科学历和高职高专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择业差异,我们采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反映毕业生就业灵活度;分别用就业人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来表示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或地区对技能型以及理论型人才的需求程度。(3)政府行为。由于考虑到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具有层次划分,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也不同。在本科大学中,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央部委直属重点本科的经费由中央直接划拨,而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由省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拨款筹建。因此,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间的支出偏差,需要剔除中央政府直接划拨给重点本科的经费,表示为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例,但由于我国有11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本科学校,因此采用地方属本科学校政府经费与所有本科学校政府经费比值来代替;其次,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分别用央地财政收入比值(收入分权度)、财政支出比值(支出分权度)、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比值(财政自给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4)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也会受到该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或者学生对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我们用各地区本科和专科的学生规模作为指标。但考虑到本科学生规模的统计口径并未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这样国家直属重点本科的人数未能剔除,因此以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值作为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的权重。各变量度量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地方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收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地方教育支出均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本专科在校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大专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化程度(城镇户口人数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实证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出现,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同根假设的LLC检验方法和基于不同跟假设的ADF检验方法,结果显示,地方支付教育支出结构(y)、地区生产总值对数差分值(ggdp)、城镇化水平(city)、人才需求度(xl)、教育资源差异(dedu)、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hedu)、地方支出偏好(dexp)、财政分权各指标(czzj、srfq、zcfq)为平稳数据,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一阶差分后平稳,故后续分析中采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的一阶差分(dgy)作为回归分析变量。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时,采用Huasman检验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根据结果,论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模型1中加入了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这一指标,结果显示其并不显著,同时与模型2进行比较发现,出去这个变量对回归结果影响很小,进一步更换财政分权变量发现,国有单位员工人数指标始终不显著,且去除后对回归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果影响不显著。模型2、模型3、模型4选取了不同的财政分权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都显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地区学历需求、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等指标的系数为正,而教育资源差异和地方支出差异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与预期结果相似,因此认为本文的回归分析具有可信性。
三、主要结论
分别来看各项因素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1.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
从回归结果来看,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地区GDP、财政分权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三个指标的系数较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初步结论: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越强、财政收入越高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
2.高等教育资源差距大的省份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支出差距。
从教育资源差距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来看,各模型回归系数都显著,且为负数,系数较大,影响显著。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当地高等教育固有的发展状态和规模,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弥补,缩小这种差距。
3.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学历需求结构对财政支出结构有引导作用。
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工作的对象是机械设备,现代机械设备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产品,而是机电液一体化的集成产品,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制造模式及机械产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5]。因此,在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满足机械需求的高等机械工程类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基本内容。第一步,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对机械工程人才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能力的需求;第二步,确定机械类专业人才在机电液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架构机械类专业学生机电液综合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一)教学改革方法及创新点
专业建设包括课程整合、实验、实习、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等内容。教学改革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图1所示。
(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机械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沿用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其特点是:分学科设置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一般五年一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重点是整合并建设课程群,使课程体系具有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①夯实基础,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零件、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②反映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有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液压与气动、微机原理、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③宽口径,如机制方向选修课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编程与Mas-terCAM、精密制造和特种加工;机电方向、数控方向选修课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特种加工、数控编程与MasterCAM。这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④实践性环节,基本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有机械制图测绘、C语言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电工电子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⑤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有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科技小组、社会实践等。这充分考虑了课程的实用性。
二、探究式教学法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6]。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目前,我校成人教育机械专业有本科及专升本。为了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大工程背景的工学结合的要求,学校在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三、机电液课程设计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我们把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即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两周)、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周)整合成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三周)。整合成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它是机电液课程的综合复习,三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时,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的限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内容与探究难度,要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进行设计,逐级推进,系统安排,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机电液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布置任务:设计一小型混泥土输送泵车或混泥土搅拌机;具体要求:根据功率大小,设计机电液传动系统;同学们确定设计方案。课题小组一般4~5人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决定学习的重点内容,老师起指导作用,直到完成课题,解决问题。重点是强化实践环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一步,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讨论,查资料,确定设计方案,涉及的内容有机电传动、液压传动、传感器的应用、电路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机智能系统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第二步,学生分析项目任务后,开始查阅资料并复印部分论文,涉及的内容有机电传动、液压传动原理、传感器、产品样本等。引用别人的成果、学习别人所做的选择,这个过程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第三步,确定方案。方案确定需要教师和全课题组同学的参与、讨论、定夺。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设计任务谈谈对该任务的理解、已做的准备工作和将要实施的设计方案,如采用机电传动系统或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确定设计方案并说明采用方案的理由,并将此方案展现给大家进行评判。这是同学们广泛听取和采纳别人意见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使学生感到收获很大。
四、结论
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从事于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从事于生产建设等具体事业方面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肩负着培养面向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等第一线需要掌握高级技能人才的使命。但是由于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跳跃式发展,它的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沿袭着以往的学历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上面的安排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非职业化”泛滥,从而导致了我国高等职业技能人员供给的不足。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也较晚,在教育教学上面也延续着传统高校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主体。还是注重于知识的传输却忘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使得职业教育的教与学没有完美的结合起来,教与学之间出现的脱节的现象。所以鉴于以上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性人才。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先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转变以往的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明白自己所培养的是哪方面的人才,对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有清楚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并不是关于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而是面向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等第一线需要掌握高级技能的人才。在进行教学时并不能像以往对待普通学生一样,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而忘记了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思想要进行改革,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关、教学观,将教与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于实际使学生们加深对于所学职业技能的掌握,这时候教师已经不在是以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引领学生如何去学习的引领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需要去主动的学习知识、独立思考完成对于知识的接受,然后进行动手实践来验证所学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所培养的人才并不同于普通高校,他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强调突出的是实用性、实践性,他们应该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的较深,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动手能力落实到实处来。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实用性,实践性来重组课程的具体结构,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时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在进行专业技能的教授时加强针对性与实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则要与社会的需求保持接近,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关于课程专业单纯的划分已经明显无法满足要求了,学科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对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变的刻不容缓。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记得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并不是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简化版,而是基于此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所需职业技能相关的知识,联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新组合架构出来的新的课程模板。它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操作性,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将所学知识落实到现实的操作实践中来。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还是沿袭着传统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的还是知识的传输,老师是知识的主动传输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高等职业院校所想要培养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它所培养的是能够适应于生产生活、机械建设、管理服务、创新创造的掌握了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它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按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基础职业技能知识的掌握为辅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这时候只是学生的引领者,而学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院方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国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比较模糊,师德固然重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条款也较为模糊,很难得到量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一般依靠教师的自我约束和个人道德水准,外部约束的作用很难得到体现。针对国内师德核心内容的模糊、粗放转化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量化的教师道德伦理的规范。教师职业规范制度的成功例子来源于教育和经济都高度发达的美国,在1968年,美国教育协会颁布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从“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一般态度”两个维度详尽规定了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所应当遵守的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获得一致的好评和赞扬。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美国教师教育协会提出教育专业的知识要求[3],并于1986年,再次修订《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此次修订重点强调教师恪守职业伦理以及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责任与义务。
(二)教师师德的评价标准应与所属大学类型
相对应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培养人才的类型、目标各不相同。科研型大学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综合型大学则是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土壤,依托丰富的研究材料和科研人才,针对各自学校特点制定出更为细致、可操作、符合不同类型高校次教师、不同层次高校教师需求的职业道德标准,通过切合实际的教师师德规范和标准的量化执行,使得师德建设逐渐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自律行为;具体做法可以在评价体系的权重上进行科学研究,科研型大学的师德量化标准中可对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方面的量化权重可适当提高;针对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中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素养则适宜分配较高的权重。
(三)教师自尊的重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兴,系于教师。”大学教师队伍是学校活力的孕育者,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这股核心力量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不得不向现实弯下自己耿直的脊梁。现实生活中不乏诸如“某某名校教师放弃教师岗位,选择下海经商”等新闻报道。除了惊诧,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撇开教师职业的光环,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而言,教师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教师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通常在中国式的大家庭中,教师还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承担着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责任。教师弃教从商的根源是否与眼下社会不合理的教师经济地位有关系呢?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说,教师是以出售自己的脑力劳动产品的方式参与社会大生产,从而得到一定的报酬的。教师生产的产品难以用价格来衡量,然而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讲,人才却是无价的。教师弃教从商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教师经济地位的滑坡,教师从众人敬仰的职业逐渐走向大众化和产业化。教师尊严的重塑势之路势必要经历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使教师成为民众眼中有前途的职业,让教师这一岗位在社会舆论中得到认可和应有的尊重。教师在解决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应爱岗敬业,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分,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研究,以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潜心教研。教师行业经济地位得到整体提高,才能吸引大批青年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高等学府注入新的力量。[4]
(四)对学生评教体制进行改革
近几年来,会计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鼓励的“双师型”教师应在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只有展,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提供专业论文写作服务,包括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硕士论文等高端论文服务,请联系:电话13795489978,qq357500023谈一下自己的看这样,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为一法。体,“边学习边实践”体现了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课程学时重复性问题为了加强会计师资力量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应鼓励自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生员有两类:职专类考己的专业任职教师,走出校门到相关的行业、企业去兼职锻生和普通高中类考生。绝大多数职专类考生在职专时学过炼;教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建设一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课程,而高中类考生和少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部分职专类考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同时进人键,会计专业尤其不能例外。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专业基础相差甚远。我认为可以从两个
二、教材问题途径加以解决。第一,按照两类生员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优秀的教材能够提高学课程和学时;第二,规定免修但不能免考。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目二、专业教师问题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会计教材有以下两种情况: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的职业性。怎样1.高职专科使用现有本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校原有本体现这一特点,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而绝大多科会计专业,则大多数学校在给自己的高职院校的专科学生数情况下,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又取决于任上课时选用的教材基本上和本科生一样,只不过在讲课时做课教师。
因此,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如果没有一些删减或降低一些难度。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材和学生不从事过企业会计实务工作,那他在职业教育这方面是欠缺能很好地协调,学生在预习时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掌握哪些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普通教育是基内容。而且,一本教材有自己的前后顺序,有自己的体系,讲础知识传授在先,实践实习过程在后。而职业教育则强调实课时如果跳着讲、挑着讲,势必造成知识体系的不连贯、不畅践与基础并重,甚至实践课的学时应多理论课时。这就要求通。这样做,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也不容易。会计教师必须是身兼两职:教师和会计师,即国家教育部门2.高职专科使用专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院是新成立的或会计专业是新设置的,那么教材很可能是从各出版社买进的,可能出现不尽适用的情况。针对以上状况,学校最好是组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专业建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内容、案例,做到特点鲜明、重点突出。如果学校不具备自编教材的能力,在购进教材时应该舍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读、研究,做到优中选优,而不是盲目购买。
三、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就业。这就要求它所设置的专业课程要紧跟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的发展。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会计专业,课程安排大多模仿会计本科设置。其实,很多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上,学历水平比本科教育低,学习时间也比本科教育短。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不应该模仿本科教育,可以少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如只设置《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其他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高级财务会计》、《西方会计》、《税务会计》则可以不设置或开设课时量较少的专题。这样,我们把较多的时间用来讲专业核心课,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可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采用传统的试卷测试显然不很适合。超级秘书网
那么,怎样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呢?解决案例和大作业不失为很好的方法。如,考查《会计原理》时,可以布置相关企业的背景资料,给出若干必备条件,让学生有所选择地使用,从凭证到帐簿,再到报表,每个学生的选择和实际操作都会有所差别,但可能都正确。除此以外,学生课余时间对会计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探讨,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的参考。那种期末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考试方法最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
四、会计诚信教育贯穿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高等会计职业教育与会计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实践技能,但这并不等于忽视对学生的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后者。只有夯实理论和技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的毕业生更多的是从事具体的、简单一些的会计实务工作,接触帐务和金钱的机会多。因此,在学期间,要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除了学习《会计法》以外,更多的引进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教学,会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我校的现状和设想来阐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则在师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已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专业要求的特殊性,使卫生职业教育相对其他行业的职业教育凸显明显的“个性”特征。本人从事临床教学22年,仅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谈一下初浅的体会。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和特殊要求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通常将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又将教师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对专业课教师(非文化课教师)而言的。目前对“双师型”教师含义在职教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既取得普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即取得教师职业技术职称,又取得其他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既要求具备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具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既要求具备教育家的素质,又要求具备工程师、技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观点如“双证书”、“双职称”过于简单化。有的观点如“多素质”又过于神秘化。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他们应该具有在本专业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有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1.2“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是《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除符合《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外,还应该有以下特殊要求。
1.2.1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1.2.2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通常采用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具有知识、技能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双师型”教师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1.2.3具有本专业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和书本上有着许多区别,只有在本专业一线的经历。才能获得本专业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经历。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2.1“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虽然从国家、省、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办学机制和人员调配机制的制约,致使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仍然不高,整体素质不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0.36万人,占15.4%。由于对“双师”的理解有岐义,统计中有拼凑的因素,实际情况未必达到这个比例。以我校比例,学校建校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现有专任教师196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50%。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后(有很大部分是成人本科)直接分配到我校工作。没有在医院工作经历的教师。且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50%,这些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按上述标准统计,我校有“双师型”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l%,离辽宁省“十一五”师资培养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的比例应不低于60%”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双师型”教师行业经历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以我校为例,约95%的“双师型”教师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来自临床一线的专任教师凤毛麟角。并且,职后锻炼的机会少,有临床实践经历的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教师的行业经历呈空白状态,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教时间越长,临床实践能力越弱,尤其是与行业动态接轨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匮乏。导致只会按课本内容“讲疾病”而不会真正看病、治病、护理病人。
2.1.2“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繁多,参差不齐,组织“双师型”教师的专门培训操作困难,运作成本高,且培训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合学校需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多,专业课教学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学习,参加“双师型”教师专门培训不足,导致教师不了解新的职教精神,缺乏现代职教理念。2.1.3“双师型”教师的人才调配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职业学校人事分配体制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师资配备观念与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源的独特性。卫生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师定期到关系医院进修学习制度在主管局(卫生局)未形成政策性文件,教师只是进修生的身份,这种年年进修的状况不光增加了学校的费用,对“双师”的影响也很大,某种程度降低了双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热情。(况且我校高级讲师占专任教师的46%)。
2.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2.2.1开展师范类学生和医学院校学生的“双证书”教育。就目前来看,卫生学校教师的来源仍然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因此,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工作母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应进行“双证书”教育,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获得学术性证书又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这样既缩短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周期,又能从源头上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2.2.2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立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措施之一。其次,吸纳高职院校的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现在的许多毕业生在高校已取得了高级和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把他们接收到职业学校中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较快地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2.2.3对专业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点。
2.3教师拟订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培训提高计划专职教师都要定出个人的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计划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要写明:每学期在什么时间进行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争取在何时考取何种技能技术证书。计划经教研室讨论,上级部门审核,严格执行,每学期检查。
2.4利用没课的时候或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往教师进修都是以医生的角色,随着我校以护理专业为重点的转变,面对着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维语言环境,应在进修时以医生、护士的双重角色,来身临其境,适应教学。因为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只能依托关系医院进行合作,由于医院对学校师资的渴求度不同、以及教师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如:主管局的某个科室专门有人管理学校“双师型”教师和医院所属科室的协调关系,保证双师教师能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是主人而不只是进修生)和周边医院的大力支持。
2.5加强进修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双师”素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报考研究生等),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2.6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根据办学实践,校各科多组织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如护理技能大赛、专业课的操作比赛等),以此直接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7通过教师间“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三、畅通医药类教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的渠道
目前,我校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参加临床实践,但还无法直接报考执业资格,报考的教师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才能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考试,但注册就没可能了。这成了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的瓶颈;上级要求“双师型”的百分率,主管局就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上下达成一致。
四、建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会计教育;教育国际化;策略问题
一、明确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和方向
经济全球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拉动了教育的国际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价值的责任。教育国际化是在充分考虑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国际上的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接轨。教育国际化是按照先进国家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师资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通过这种改革和开放,能够实现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大批了解国际市场、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明确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国际交流来提高本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提升教育的互补性,并有利于推动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够自觉地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阎达五,2000)。
我国向教育国际化靠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使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一种促进本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手段。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武器,又可能受伤。为避免受伤,就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
教育上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虽然存在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但并不是不能沟通协调的,而是可以通过交流增进了解达到共识的。这里需要正确认识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教育国际化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结合本国国情,吸纳和借鉴国际上优秀和通用的科技文明成果,对国内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优化的过程。因此,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教育改革的长远规划相统一、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相联系、与各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超越国家范畴,实行人才教育培养的国际化。
(二)要处理好学习和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吸纳和分析,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借鉴是吸收和扬弃,不是全盘西化。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它带来的有利机遇,积极消除它的不利影响。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针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高等会计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果及教学资源运用的能力,弄清楚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育规格上的差距,进而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准,参与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对教育国际化必须要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它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过程,而不是单向的依附流,如果在交流中没有平等做支撑的话,这样的交流应该予以放弃。其次,要注意所有的国际交流一般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这种代价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在交流中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在国际交流中要懂得计算交易成本,要用价值标准衡量所要实施的交流是否物有所值,应当避免盲目崇拜。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也应计算提供服务应收取的报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当从容对待,不卑不亢,这才是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二、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一)确定国际化理念,对教材、课程实施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只有课程实现了国际化,在客观上才具备了人才培养的条件。设计国际化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具备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课程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与培养目标相贯通的基础建设,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开发中可以由国内的几所高等院校共同设计开发,并实现资源共享。在教材管理上,应采取评估和专家认定方式确定课堂教材,并且要求教材有更新换代的时间,以便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会计学科,由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比较早,中外办学开展的也比较早,课程国际化的建设程度相对比其他学科也早很多,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已开始双语教学,选用的教材基本是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但从全国的角度看发展非常不平衡,有一些学校不仅不加速教材的更新,不选用优秀教材,反而是几年一贯制使用自编教材,如果自编教材可用也行,实际上很多自编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甚至有的教材错误百出,这种现状必须进行改革。所以,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实施,它所贯彻的精神是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尤其是教学中采用的教材,必须是先进知识的载体,必须是密集的、有用的信息流。
各个学校通过优秀教材的选用,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达到培养标准的统一。通过课程与教材的统一,便于消除与国外教育水平的差距,能够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学分、学历和学位方面的相互承认和资格认证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即具有能够讲授各类国际水平课程的教师队伍。作为大学教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高深学问的研究者。通过他们的劳动能够使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后继有人。但教师队伍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开展项目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技知识及传授知识的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学校的模式,使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实现同步。
另外,还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很多青年教师阅历非常简单,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任何社会实践,从课本上拷贝下来的知识有时难以自圆其说。更多情况下是不知道实际工作中是怎样干的,不能解释程序中的合理连接。因此,应鼓励教师到实践中去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当建立教师进修和培养计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这也是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是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化。采取的主要措施应包括: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环节的互动功能
中国的会计改革变化很大,如果用正常的课堂讲授,很多问题难以全面阐述和介绍到,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在课堂滚动传播或通过网上公布,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同时,通过网上的答疑、讨论、测试、意见反馈等,可以实现教学中的互动链接,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灵活。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既能够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并具有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功能。设计典型的会计教学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系统说明,这在中国高等会计教育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和改革措施,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各种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所形成的一种共识。教育的功能就是传输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高等会计教育还应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知识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在学校将工作所需的知识全部学到,一般只能领略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使其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即学校的教育重心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进行转换,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领悟新方法的能力,学生只有拥有了学习能力才能把握掌握知识的主动权,所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今天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正如“国际会计公司”在1989年的白皮书中所指出的:“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全面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一个人一生在执业上的成功。”除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外,作为会计专业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主动配合,否则很难将老师的讲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专业行为规范,实践能力的提升是要通过会计实践教学来完成。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大二学年结束后,用一周时间进行实习。此阶段的实习,重点是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了解和熟悉,通过实习应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日常的会计处理。第二阶段,在大三学年结束后,用两周时间进行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的实验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会计实验资料应全部是企业仿真的信息数据,实验内容应包括会计、财务管理、税收、成本管理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公司制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事项,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第三阶段,在大四学年最后学期进行,以校外毕业实习为主,并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研究训练,以便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建立科学的会计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会计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实现会计教育管理的量化考核,以便突出体现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综合水平。建立高等会计教育的评价体系,其意义主要是:一是可以向社会传达学生能力的信号,通过能力形成和分解的量化指标,能够比较真实地概括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校的培养方式,对于用人单位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学生的能力状况,一般可以准确地判断用人的取舍。二是通过会计教育评价体系,可以综合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情况,相关的评价指标可以与国内、国外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并能准确地判断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通过这些信息的提供便于衡量与国外名牌学校的差距,也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会计教育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教育评价指标是会计教育的评价标准,它能够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指引教师实施自身提高和自身修炼工程,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评价说明。评价指标的结构,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综合。课程设置是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又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对知识的考核实际上就应是对各门课程的考核,在考核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标准,主要是通过考试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还应实行学年综合能力测评,根据学年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实施学年的综合考评。学年的综合测试是一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主要从综合能力的角度进行出题。通过这种综合测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在不同的学年逐步提高测评的要求,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升级。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学年实习、案例教学、案例策划、小组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东西还需要进行广泛调查和系统研究,所以,这里只是提出一些基本设想,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
另外,在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课程评价管理制度,借助于这种制度定期对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纠正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达到自我改错、自我纠偏的目的,这是推动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王一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3]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体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笔者认为,最大的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束缚”,一是体制束缚,二是思想束缚。1.体制束缚抑制了创新我国的教育体制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很深,总体来说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体制下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而考试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试卷考试。人们眼中的“好学生”无非是卷面成绩高的学生,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往往比较差,更不要说创新能力了。2.严重的思想束缚不利于创新我国的教育还有另外一个习惯严重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教给学生一个道理或一种方法,要求学生记住这个道理或者记住这个方法,遇到相关的问题就用这个道理去解释,或用教师讲过的方法去解决。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教师常常把这个作为唯一正确的道理或方法,是不容置疑的,可作为标准答案。作为学生来说,他必须记住教师所教的,不按照教师教的去做就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式:老师教的就是对的,不按老师教的就是错的。此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记忆和模仿,不需要考虑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或者其他答案。他们的思想被这样的思维束缚了,不会去怀疑、懒得去设想,根本就不需要也不会创新了。这样的教学自然会压抑学生的创新欲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条件,引领和鼓励大学生创新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以创新为乐趣,从而愿意创新,积极创新。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创造条件。1.搭建创新平台创新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现在很多高校正在逐步创建这样的平台,有些院校建立了创新奖励基金、创新协会、创新论坛等,还有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举措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但总体来说力度还不够、参与者还不够多,还应通过更多渠道、建立更多的平台供大学生发挥。2.教学过程中引领和鼓励创新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儿,绝不可指望通过一门课就解决问题。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能够做创新导师,在自己的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教育,带动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3.改革大学生的人才评价标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这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关系。试想,如果学生在作业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创新设计,但教师对此不予肯定,给出的评价甚至不如没有创新的好,那么学生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这一点应该多向西方学习,西方的教育中常常采用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不唯分数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自己的学生进行创新,也应当改进自己的评价体系。
三、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及实践
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在所有的课程中都进行创新教育。结合教育实践,总结出“四步走”的做法。所谓“四步走”即由敢想开始,进而达到敢说,再进一步达到敢做,最后实现会做。“四步走”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过程。1.让学生敢想当前大学生头脑其实很灵活(这从玩游戏中可以得到证实),但是思想上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使得他们不敢怀疑教师说的,也不认为除了教师的方案还有更好的,偶尔有了这样的想法却要首先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这样自然会导致大学生不敢想甚至不会想。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彻底解放思想,摆脱一切思想束缚,鼓励学生尽可能大胆设想,不必受任何约束,即使学生的想法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羁也要给予鼓励。爱迪生小的时候很好奇也很顽皮,有一次他竟然学着母鸡孵蛋,想自己孵出小鸡来。家长发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呢?按照中式的教育习惯,爱迪生很可能会受到一顿训斥,然而这种做法肯定会大大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扼杀了他的想象力。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只能是鼓励。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尝试不给出标准答案,只给出参考答案,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鼓励学生的任何设想,对于无法实现的设想也给予同样的鼓励。2.让学生敢说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教育教学创新,因为创新过程中就是要充分讨论、互相启发,这样才能够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把心中所思所想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教师充当主持人,动员大家踊跃发言。这样的方法可能学生刚开始会不适应,那么可以先讨论一些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再逐步过渡。也可以先采用卡片法过渡,该方法不需要发言,只需要把想法写在卡片上,且不用署名,学生参与应该没有问题。3.让学生敢做创新行为中的“做”是指实践,不仅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设想,还要敢于批评别人的方案,同时也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做”的过程中必须乐于与他人讨论和合作,“做”的结果是把各种想法变成可行的现实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带动学生提出各种方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两个方案,再进一步讨论和研究方案如何实现,在此基础上把方案用图纸表达出来,最后集体讨论方案的现实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比较优劣。4.让学生会做创新成果的好与差取决于学生的创新水平,在于会不会做。要让学生会做,不一定非要开设所谓的创新课程,有两个关键需要把握,一是要多做,多实践,熟能生巧;二是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充分掌握思维技巧,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可以进行思维方式训练,如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可以进行一些思维方法训练,如头脑风暴法、卡片法、黑箱法、白箱法、365法等。
四、结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产生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同的是,新职业教育体系中将有更多的本科及以上的办学层次的高校。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一类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关系。从高校的基本功能来看,国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肩负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这种应用型高等教育,有的是由前身是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有的是由普通高校转型的本科院校,是新兴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更注重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以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为主要目标岗位。它主要有以下特征:以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这里的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另一个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性、技术应用性、服务应用性、职业应用性、复合应用性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和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训练技术;师资队伍应具备应用能力素质;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下的汽车专业的发展如何?针对这种教育体系,很多本科大学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调整实践课的内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始终围绕着“应用”。要想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理论课程一直都占据了文理科专业的绝大部分学时,而实践课程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学时比例很难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下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具备力学、机械工程、金属工艺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及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具备对汽车及各部件、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订汽车制造及维修工艺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具备汽车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全国有四十多万人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而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服务营销人员还不到从业人员的百分之十,特别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优秀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具备专业汽车营销能力,能够从事汽车营销、技术服务、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交易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汽车市场的扩大,使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我国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100万,而汽车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43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目前,汽车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在现有的300万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级以上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比例仅占26%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10%,且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一级工人中40%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已成为制约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汽车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被列入了“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作者:郭晓淼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关键词: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旅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了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的旅游教育基础之上。由于学历教育所获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成人教育因此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旅游教育凭借其周期短、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传递信息快、教学内容实用、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等优势,得到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质量的提升。
一、新时期成人旅游教育的任务及特点
(一)任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成人旅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对已经走上旅游岗位及想从事旅游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劳动者,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该岗位的规范要求。
2、对已经走上旅游工作岗位而没有完成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
3、对已经在职而又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文化和旅游专业教育。
4、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
5、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
(二)特点
1、终身化。当前人类科学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使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仅仅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
2、网络化。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教育成了当今成人教育的主流之一。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内容、类型、传播范围和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信息资源有显著的差异,它融合了现代教育中先进技术和实用性的理念,具有超越时空性、可延展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优势。基于网络教育的这些特点,越来越多的各阶层人士选择网络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3、社会化。成人教育受到各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仅政府与企业直接举办各种成人教育,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举办成人教育。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加各式各样的成人教育,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使成人教育全民参与社会化。
二、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脱节
在接受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学生群体中,少部分是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愿望的在职学员。其他大部分学生,一部分学生是对原有职业不称心,希望通过旅游专业学习后再择业,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应届高中或中职的毕业生。他们选择旅游专业是仅仅凭借主观感觉,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范围及行业服务性质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他们无法将“旅游产品”与为客人提供周全的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在这个受教育过程中,专业技能课程偏少,管理课程居多,从头到尾灌输的就是一种管理思维,这就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误解,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从事艰苦而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基层岗位工作,这在饭店管理方向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即使有幸“居高”,能不能“临下”尚存在太多的未知。
(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目前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多数师资是毕业于普通高校,“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或“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行”的,没有行业背景或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真正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或来自于企业的“双师型”师资相当少,师资存在着数量上基本满足,而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虽然有的院校聘用了在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具有技术职称的经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援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力量。而从国外院校师资队伍的情况看,发达国家从事旅游教育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普遍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有的几乎达到100%。
三、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提高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围绕教育质量评价这个核心而设立的各种机构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观
围绕“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如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们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观。
1、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观。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应从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任务出发,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应立足科技的发展,不断吸纳最先进的科学知识,采用先进的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使教育质量达到时代的需要。
2、社会导向质量体系保证观。作为一种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应该充分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合作教育与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之—。
3、人本质量保证体系观。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倾向,求学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追求日趋丰富和多样。我们的质量保证体系要以人为本,秉承传统、锐意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需求。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原则
1、以参加教育的学员为关注焦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保证体系应以参加教育的学员为关注焦点。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学员特点,因材施教,提供多种途径的学习渠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服务被教育者,让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教育要贴近学员。教材、教学方法都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2、成立质量管理领导部门。旅游业是大产业,大产业需要大教育,因此,从国家层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资源,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管理协会,定期举办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交流会议,指导全国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对各个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实现准入准出制度。各个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成立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教育质量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进行质量决策,并对质量事故进行认定和处理。教育质量小组的成员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专任教师、学生、评估专家、合作企业代表以及学校的主要领导等。同时,建立必要的组织、规章和运行规范,加强质量监控。
3、全员参与。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管理应该社会化。动员社会的力量,教育机关、办学单位、用人单位、学生、媒体等都是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参与者,对教育的质量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献言献计,广泛监督。推动社会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4、过程管理。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是一个过程。学员的选定,教材的选编,教育方式的确定,学员的实践,后继的再教育,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观察、管理、控制可以提高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加强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
四、完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这是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应以增长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员的对旅游工作的爱好为出发点,了解社会的需求,学员、专家、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等共同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目标。
(二)课程设计和开发
在课程的设计上应当基础课、专业课和应用型课并重。优化课程结构,从课程类型上改革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课程建设要不断吸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观点,以适应新形势。保持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特色,明确主干课程,尽量做到少而精,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厚基础,宽口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标准选择课程设置,增加操作课学时,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应用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推行学分制,使学生根据自身理论基础,有选择的学习。
(三)教材选用
直接采用或者将本科教材改名换姓照搬用作成人教育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很显然是行不通的,应从成人教育学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开发和编写教材,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既要促进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教学需要,又要能满足学生自身对知识的需求。
(四)教育资源管理
1、目前开设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教育机构很多,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重复办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同质化,很多地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重创收,轻教育,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此加以整治。对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学校就当淘汰,合并一些同质化严重的办学机构,可考虑建立联校模式,教育机构联合办学。
2、成人高等旅游教育院校应重视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可以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网上教学等远程教育手段,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高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学生灵活索检专业知识,教师从传授知识变为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则由被动听讲变为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可以建立相关的实训室、实训基地,以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师资力量
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说,需要更多的与旅游行业接触,可以安排其到企业实习、挂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行业培训。通过内培外引和聘请专家、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种途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期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六)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学员的考评方式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按出勤率和考试成绩来考核普通高校的做法。但因成人大部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的,有时候会与工作时间冲突,势必造成无法准确出勤的现象发生。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只反映了成人学习掌握程度的一个侧面。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是否通过教育得到了提高。成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方式与高等学历教育有所不同,高等学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并且是着重于纯思维方式的培养;而成人教育以引导学生训练预测未来的技能为主,着重于创新思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1).
2、“电大系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3、钱皓.成人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高教),2008(2).
摘要高等护理教育对促进一个国家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三大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①分析了国际市场经济对促进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是市场经济的需要;②论述了护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③分析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护理人才的要求及建议。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G64
HigherNursingEducationinOurCountryFacesThre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ttheTurnoftheCentury
LiShuzhen(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ofPLA,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Highernursing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bothinthedevelopmentofnursingsubjectandintheimprovementofnursingcare.Thre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athighernursingeducationinourcountryfacedwerediscussed.①Experiencesinthedevelopmentofhighernursingeducationacceleratedbyinternationalmarketeconomywereanalysed.Proposedthattodevelophighernursingeducationbetheneedsofmarketeconomy.②Theconnotationandwaysofnursingqualityeducationwerediscussed.③Themaincharacteristicsofknowledgeeconomywereanalysed.Demandsandsuggestionsoffosteringqualifiednursingpersonnelinthetimesofknowledgeeconomywereputforward.
KeywordsAttheturnofthecenturyNursingeducation,higherOpportunityChallenge
高等护理教育对一个国家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的促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护理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重任,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冲击下,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改革。在世纪之交研究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市场经济对高等护理教育的影响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人类对健康需求提高的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有关问题的日益严重,如慢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上升;一些传染病,如肝炎、结核、血吸虫病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对人们健康又构成新的威胁[1]。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高,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高,特别是昂贵的住院治疗费,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控制住院费的支出,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1.1国际市场经济对促进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经验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层次、规模及结构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其发展和改革的宗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战败国的赔款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护理人才、提高护士素质、扩大护士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显示出护理工作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护士在社区保健中,为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定期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提高了人们健康水平,减少了发病率;医院实行整体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节省了住院费用;出院后加强家庭康复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这些措施成为世界公认的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日本为加快本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步伐,根据日本护理学会统计,10年前护理本科院校只有10所,至1998年已发展到65所,护理硕士点院校25所,护理博士点院校5所,预计2000年,护理本科院校达80所。为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用高薪聘请美国退休护理教授授课。而仅有2亿多人口的美国,1997年底据美国护理联盟统计,护理本科院校已有800所,准学位护理院校500所,医院证书护理院校250所,护理硕士点院校300所,护理博士点院校90所。而亚洲的泰国、菲律宾、韩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已形成从学士到博士的教育体系。
1.2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三个面向”的政策指导下,高等护理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自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至1997年底,我国已有本科护理院校18所,大专护理院校50所,中专护理院校500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12亿人口、120万护士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不到1%,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95%;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1997年统计注册护士260万,本科学士学位占32%,准学士学位占34%,医院证书护士占24%,护理硕士占9%,护理博士占1%[2],护士与医生之比为4∶1。我国1997年国家卫生部统计:医生196万,护士119.6万,医护比例呈倒置现象,给医疗卫生带来许多问题。近年来,预防、保健、康复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提供这种巨大需求的服务者是护士,通过市场经济配置人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降低国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等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不同人群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护理服务,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2素质教育对高等护理教育的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问题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立题[3,4]。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1护理素质教育的内涵护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护士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护理技能、身心素质的教育。其特点为:①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护士。②教育目标: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强化护理专业素质的培养。③教育方法:确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主源,教师起主导作用。④课程内容: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智能、情感、意志的整体人格教育。⑤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平衡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护理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有一个经验积累和理性探索的过程。
2.2护理素质教育的途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方案,在素质教育思想引导下,护理素质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学中如果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教师的任何努力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魅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呢?从备课做起,一节课如何开头、展开、收尾,如何结合所讲的知识,以鲜明的例子、清晰的解释和基本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激励手段,通过各种刺激,使学生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和智能的有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2.2开设人文课要进行“内化教育”开设人文课可增加人文知识,但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质,还必须“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行为,所以开设人文课需要在“内化”上下功夫[4]。可结合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专题教育激发学生对护理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护理学科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一批临床护理专家。
2.2.3专业课要进行素质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受学生们尊重,而每个教师都有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论基础课还是护理专业课都可结合传授知识进行素质教育。要善于发现专业课的真善美的内涵,并以科学家及护理专家的奉献精神、科学态度做素质教育的教材。根据各专业课的特点,从入学第一天起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热爱病人的深厚感情,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爱心。
2.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明行为、生活方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营造优良的校风,开展多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文娱、体育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校园文化的熏陶[5,6]。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植树、清洁卫生、创建文明城市、护理咨询活动等,这些对他们都是难忘的素质教育课。
2.2.5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作风,对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模范行为引导学生,切实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3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护理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护理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护理人才。
3.1知识经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