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迁移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迁移理论论文

第1篇

在相互影响作用中,也存在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两种区别。顺向迁移,顾名思义,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最开始对学生的基础指导,如指法练习以及乐理知识的普及,都会对学生后来更深层次的进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逆向迁移,就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学生逐步的学习过程,使之对先前学习过程的难点有了独特的理解点。

二、迁移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

(一)迁移理论的分类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关系理论,迁移的情境性理论等等一系列类型。在钢琴教学中,迁移理论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形式训练说的应用

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主要是指一种把学习当做心理训练过程的方式。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简单来说,在钢琴的教学中,学生对琴谱的认识与练习是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而加强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锻炼,坚持较长时间的琴键练习等等。形式训练说,总体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通过长时段,有效率的锻炼而加强记忆。对于教师的钢琴教学以及学生的钢琴学习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共同因素说

理论上,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简单来说,就是两种学习过程因为具有相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彼此的学习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实例可循,比如,学习过小提琴之后,对于钢琴的学习与理解都会有相应程度的提高。因为二者的学习过程中,小提琴是西洋弦乐类中难度较大的乐器,所以在学习了小提琴之后,首先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松弛的心态。这对于钢琴的学习过程来说就会降低难度。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应用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原理,采取对学生进行较高难度知识的传递,在学生的感悟与学习过程中,逐渐灌输难度较先前知识低的知识理论教学,这样,既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知识引导与教学,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认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文化知识。

(四)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Kohler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关系理论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假设学生对一中类型的乐曲学习兴趣较浓厚,那么对与之相关的另一种类型音乐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兴趣。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对当前学习课程某一方面的有效成果,合理的安排相似的,但是具有更高难度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之前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的有一小部分进行迁移,进而转移到新教授的知识中。这一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互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他们的钢琴课程的学习。

(五)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主要是重视学习的情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当时课堂所讲内容与教学情境的相互关联性。在情境性学习中教师创造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愉悦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作者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创作这首曲子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民众舆论等等。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形象的,具体的情境,使之能够更好的学习以及深入了解乐曲。

三、文章小结

第2篇

一、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数学知识是有系统、互相联系的。在一系列知识之间,往往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所以,学习后次复习前次,以旧引新是必要的。然而新知识既是发展,就与旧知识有所不同,其间是有坡度的,如何搭好它们之间的桥,则成了教学的关键。

1.如果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学习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矗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教学时,不但需要复习能整除的验算方法,还要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并重点理解。以246÷5为例,商49平均分了246吗?(不是)那么是平均分了多少?(245)验算时只用商、除数能行吗?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议论。经过讨论可顺利地使学生掌握新的规律和验算方法。

2.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要突出连接点。如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讲课前复习一步减法应用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15个还剩多少个?”这是旧知识,我们认为这道题中的商店里有24个皮球这个已知条件,可以用另外的旧知识来代替,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于是提问:“如果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可以用两个什么条件?”学生马上就可以答出:“换成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18个花皮球”或换成“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老师给予肯定:这就组成了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既然大家可以变化得到就可以解答出来,于是自然过渡到新知识,这就是在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做文章,形成了容易解答的一个新知识。这样过渡自然,教学效果好。

3.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要突出共同点。如教学万以内退位减法时,我们认为它是以百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为基础,后者多了十位不够减、百位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但无论哪一位不够减,处理方法都一致,即有共同点,就是“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以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就抓住了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法,再把新法归为旧知识,过渡自然,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二、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继而强化训练、反复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是有过程的。教学时要遵循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1.增加台阶,减缓坡度教学中坚持以操作和直观为主,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感性认识,并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表象,而表象又是形成逻辑思维的台阶。如我们教学“平均分”、“谁是谁的几倍”等概念时,设计了四个训练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边摆边说,初步达到感知概念;第二层次让学生看书中图,边看边说,逐步形成表象;第三层次,让学生根据表象画出线段图来表示数关系,进一步向抽象过渡;第四层次,让学生用精练语言叙述数量关系,通过实物、图示等促使学生在脑中形成表象,进一步认识数量关系,达到深刻理解概念的目的。

第3篇

崇明县是三峡移民外迁试点安置县之一,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市。2000~2001年崇明县分两批共接收重庆市云阳县移民277户、1210人。落户移民从性别上分:男性590名,女性620名;从年龄来分:18岁以下的390名,18至30岁275名,31至45岁293名,46至60岁145名,60岁以上107名。其中,移民劳动力700名,占移民总人数的57.9%。文化程度结构见表1。可见,外迁移民多为中青年,但文化程度偏低,与崇明当地居民尚有一定差距。

表1三峡外迁移民与崇明县文化程度结构比较单位:%

落户崇明的移民人均1亩承包地、1分自留地,住房标准按上海市规划人均40㎡修建,高于移民补偿人均30㎡的住房标准。“三地”集中,离集镇距离在3km以内,交通便利,土地和住房条件大多好于当地居民。

我们对落户崇明9个镇的149户654位移民进行了跟踪调查。被调查移民均认为外迁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满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住房、交通、水电使用、土地条件、子女入学、务工机会。

2崇明县外迁移民安置的特点和问题

2.1崇明县落户移民的特点和问题

2.1.1经济压力大

通过对149户移民落户后的困难调查发现,落户后移民的困难主要有经济压力大、生产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在149户移民中,有135户移民认为经济压力大,且有121户移民将该项列为落户后最大的困难,占调查户的81.2%。有89户移民感到生产不适应,75户移民觉得生活不适应,121户觉得语言不通造成较大的沟通问题(允许进行多项选择)。

经济压力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由于迁出地与迁入地经济条件有较大差距,而移民户原有的经济基础又较差,落户后,移民基本都囊中空空,并且还欠有一大笔建房贷款。②落户后缺少现金收入。尽管在安置时,保证了每个移民有一亩土地,但土地收入太低。我们假设种植一亩水稻收500kg计,40%作为口粮,商品粮的收入约350元,而农本支出约需344元,可见农田收支基本持平,仅够口粮。同时,上海市社会各方面管理相对规范,对务工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不可能象在库区可以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以增加收入,因此移民非农务工增加现金收入相对较难。据对382名移民劳力调查,落户崇明县前有228名外出务工经商,而落户后仅171名,减少59人、近26%。按每户两个劳力推算,直接影响30户移民的经济收入。③迁入地消费高于库区2-3倍。据调查移民户均年收入在3000左右,而户均年支出却达3600元,支出大于收入,且主要的支出在子女教育方面。两年过渡期内移民尚可减免一些费用,两年过渡期后移民的开支,尤其是在子女教育经费上的开支对移民的压力将更大。

2.1.2移民心态复杂

(1)支持政府与依赖政府的思想并存

我们对移民同意外迁的原因和落户后的愿望进行了调查(见表2)。有较多移民选择了“为子女将来”和“改善生活”。但出乎意料的是有144户移民选择了“支持三峡建设”,占调查数的96.6%,而我们并未设计这一选择项。可见大多移民是支持政府的。但从表2可见移民在安排就业、资金帮助、子女教育等方面也对政府寄予无限期望。

表2移民落户后的愿望调查表(调查149户)户

(2)渴望致富与观望等待意识并存

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恶劣,农民一年忙到头也仅能勉强解决吃饭问题。在调查中,为了改善生活而外迁的移民占80%以上。他们一方面迫切期望政府安排工作,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业信息,但他们面对政府推荐的工作,总是嫌累、嫌苦、嫌待遇低,期待政府安排更好的工作。尽管他们有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传统,但他们顾虑重重:想自己去打工,又怕政府安排工作没自己的份;想接受政府推荐的工作,又怕以后推荐的工作比现在的好;渴望自己能早些致富,又怕自己再也得不到政府的补助。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在彷徨中等待、观望。

(3)特殊公民思想与过度自我保护心理并存

移民一方面突出自己身份,觉得自己应该因此而获得政府和当地人的特殊照顾;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觉得当地人会因为自己是移民,而欺侮和看不起自己。过度的自我保护使他们极度敏感,于是他们总挥舞着拳头掩饰内心的脆弱。

2.1.3文明、法制观念淡漠

2001年8月,崇明县试点安置的移民频频滋生事端,袭击警察、砸毁警车,破坏绿化、挑衅法规制度等等。他们相信用拳头可以解决一切,认为砍几根树枝、打几场架是平常事,哪会触犯什么法规。文明和法制似乎永远不与他们相干。

2.2外迁移民安置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2.2.1移民安置问题出现的时间不在“时间的早晚”,而在“稳定和发展”

从跟踪调查了解到,上海市及崇明县对于移民安置工作高度重视,一是选派得力的干部做移民工作,民风纯朴的村组建安置点,确保了组织工作的顺畅;二是移民土地多从集体土地中调出,且对安置村组在国家补偿外另给土地补贴;三是上海市政府补贴每个移民一笔建房资金。显然,由于迁入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经济、政策上的扶持,有效解决了外迁移民安置中土地调整难、建房资金不足等问题,似乎移民外迁安置一切顺利。但从试点安置的移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移民复杂的心态、对政府过高的期望,以及移民自身的素质,使外迁移民落户后的稳定和发展变得相当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外迁安置较就地安置移民问题暴露的时间将明显后移。

2.2.2最大的利益冲突不在于土地,而是就业岗位的竞争

以前土地是农民的全部,土地的争夺是外迁移民与当地农民最大的利益冲突。因此解决好土地问题,也就解决好移民安置问题。但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田产出效益的下降,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越来越弱,甚至渴望脱离土地的束缚。因此尽管迁入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为每个移民调出一亩很好的地,但移民却不愿耕作。上海某镇甚至发生宁可稻谷烂在田里,移民也不愿收割的场面。移民不再会为土地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但移民在政府推荐下陆续就业时,当地农民发现移民抢占了自己增加现金收入的门路,利益冲突在就业岗位的争夺中再次产生。

2.2.3移民融通融合的主题是社会文化整合

相对于就业利益冲突来说,移民与迁入地社会文化的冲突更为激烈,且影响广泛而深远。移民来自山区,习惯自由散漫、用拳头解决矛盾;而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11个省市经济相对发达、文明化程度高、法制较为完善。三峡移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迁入地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按社会正常发展,这种差距的消失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但由于人口流动引起的这种差距缩短的时间却往往要短得多,其过程自然异常激烈。如果处理得好,这种文明的冲突将促进移民与迁入地迅速融合并共同发展,但处理不好,则可能延缓迁入地文明化进程,对迁入地已构建的文明和社会秩序产生威胁。

3三峡外迁移民安置中注意的问题

3.1补充制定外迁移民资格条件

目前对外迁移民资格审查主要是基于其移民身份的认定。但笔者认为还应当从是否有利于移民在迁入地的稳定和发展考虑,补充制定几条外迁移民资格条件。从落户移民来看,多子女移民户最容易变成贫困户,子女偏多是造成经济压力大的主要因素;缺乏技术专长是创收的主要障碍;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是移民难与当地融合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认为在外迁移民资格确定时,应严格控制几种情况:一是多子女移民,如到上海的外迁移民不得超过两个小孩;二是缺乏技术专长,又不愿务农的移民;三是文化素质太低,犯有前科的人。即从迁出地控制好导致外迁移民问题的根源。

3.2努力为移民创造非农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拉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力转移己成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无法要求移民只能困守土地,漠视移民要求推荐安排就业的呼声。外迁移民本身家底薄,与落户的11个省市的农民有很大差距。要稳定和发展,必须得有现金收入。因此,我们既要让移民种好地,解决好口粮问题,同时应努力为移民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将移民纳入全市农村富余劳力转移问题集中统一考虑。这并非超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的范围,而是移民稳定安置的要求,也是将移民送上勤劳致富路的引桥。此外,刚刚迁入的移民不习惯迁入地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要求,对就业和创收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只要移民的需求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迁入地应降低门槛,多帮助、鼓励、支持移民开展多种经营,走勤劳致富之路。

3.3加强教育培训

对移民加强教育培训,是帮助转变观念,提高劳动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从表2可见,对“生产技术培训和生产信息”需求的移民户多于希望“减免农业税”、“保证子女教育”、“提供贷款”的移民。可见,移民对技能的渴望高于对资金的需求。笔者认为应充分调动移民的积极性,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市场需求为移民提供及时的技能培训和生产信息。其次应加强移民法制教育,减小文明的冲突,使移民能平稳地渡过社会整合期。

3.4完善后期扶持政策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迁移;整合;联想;拓展;顿悟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教”就是要使学生达到布卢姆所提出的“为掌握而学”的迁移目的。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方面,通过知识意义来促进对知识的应用。所以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成功进行学习迁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通过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整合让学生学会类比迁移,那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类比迁移理论的具体运用。

一、纵横采撷,整合文本

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提供的相同例证太少,学习迁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孤立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系统化了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对教材纵横采撷,优化组合,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类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点的清晰性和稳定度,从而使学习全过程保持积极的学习定势,使学生提高解决相同类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分册次按单元纵向安排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规划”,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法,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单元中的同类例子作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横向分析各册及各单元的联系,必要时根据文体、风格等知识点的相近性对教材内容重新取舍组合,做到触类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为例,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本专题内涵可整合为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于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提取类比迁移的关键词:苦难。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内容也一起融入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的苦难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选择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亲也只能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当然,最后史铁生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开了写作生涯的大门;底层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先生的苦难是现实的,但在熏天的酒气中,阴暗的潮气中,生活还得继续,但他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毁灭”——用毕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轻姑娘琼珊的生命;既聋又哑,海伦凯勒的苦难是悲摧的,但她选择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而劳伦斯笔下的“鸟啼”不正是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的写照吗?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不仅要面对死亡而且必须要承受死亡的一个苦难历程,但鸟儿依旧高歌,我们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这样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这个专题内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关联想,拓展文本

这里我提倡语文教师必须做一只“獭”,一只“祭鱼的獭”,做一只勤奋又挑剔、敏锐又灵活的獭。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据说李商隐作诗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将一大堆古籍摆至案头,就如水獭祭鱼。做一个语文老师就需要众多的“鱼”,来充实丰富并拓展我们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条鱼生吞,还是啄两口就弃之,这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有鱼”你上课才会“有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书袋”,语文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书袋”摆动起来,在“本”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联想,使各种各样的“鱼”游入书袋,这样才会信手拈来,有的放矢。通过老师对相关知识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知识之间的沟通与内在联系,这无疑会起到加深对所学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欣赏品位的作用。 转贴于  譬如在讲授上面“直面人生”专题时,我还不吝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传记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挫折,但三人始终都未向命运低头,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最终分别在音乐、雕塑、文学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如今这个绝大多数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中三位巨人的生涯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明镜。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也许这对我对学生都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还学习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许不是伟人的我们更多地处于“俗境”之中,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奋斗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俗”。另外,我还推荐了我自己很喜欢的两本书:《飘》和《平凡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熟悉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历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化表现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并思考如何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类比迁移,创新文本

类比迁移是对相关知识点作横向纵向联想和比较,把某一知识点的某种特性迁移、融合到另一知识点上去,或者从某一知识点升华出另外新的知识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迁移。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探究和写作中,我们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架上桥梁,激活已知的知识点,来达到“顿悟”。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迁移的关键就是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激活文本知识,启发和激励学生更快更准地找到“顿悟”的那个点。

如迟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其中有一考点是: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由“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相关联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激活已知文本做类比分析:本文开头三段均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结,中间俄罗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过暮色中的炊烟来发现的;《祝福》与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结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从迁移中至少可明确:“暮色中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了俄罗斯老太太的悲剧性。当然这个顿悟点可以是我们以前学过文本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写作手法等等。

我们最好教会学生能“隐性地獭祭鱼”,能活学活用,不生搬硬套,把自己的学习与现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眼光要犀利独到,胃液要丰富,要善于吸收消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用他人的思想印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拾人牙慧,这样也就达到了迁移的上乘境界,学会了创新。如高考作文中,以“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一题,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一题的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就选取庄子、李白、陶潜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阐释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论述了古人张扬的个性。

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土雕雕塑艺术

--------------------------------------------------------------------------------

直接用土来进行雕造,虽说古已有之,但作品保存甚少。前不久,太原大学的吕大达教授找我说要做土雕,我很快就答应了。因为几年前我们就接触过,我对他所研究的强化土已经有所了解。很快我们便开始了大型土雕的研究制作。吕大达发明的专利能让土的性质发生变化,既不怕雨淋也不怕冰冻,而且它的硬度仅仅低于砖。就目前了解,这样一种性质的土雕在世界上还属绝无仅有。于是,在太原市神堂沟的大路西南,便开始着手制作了。这里风景虽说不上有多么优美,但道路两旁小树林里野草芳菲,远处教堂与庙宇交相辉映,温泉度假村比比皆是,倒也是个好去处。当时正值天气灼热,我们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个大型土雕的制作。

作为专业雕塑教师,我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制作过各种材料的雕塑,然而土雕材料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觉得有必要将我在土雕研究中总结出的一点点经验以及感受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许会对雕塑工作者及雕塑爱好者制作土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使更多的人在制作土雕时更能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土雕大体可分为原质土土雕与人工填料土雕两种,原质土土雕因需防雨,一般都在窑洞中制作,如太原上岚村的土堂大佛。这种土雕局限性较大,只能制作浮雕范畴内的内容,而且土质疏松,这也是古代雕塑中很少有土雕保存的原因之一。上岚村的土堂大佛是我国极为罕见的古代土雕作品,它是开凿洞窟而成,由于这里的土质非常细腻,给土雕的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尊佛像背部与山体相连,整尊佛像都是在土直雕凿而成的,对我们研究古代土雕有极高的价值。代填料的土雕是在增强土质的基础上防雨防冻,吕大达教授所研究的正是这种材料。它基本上是以沙质黄土为原材料,再加一些特殊填料配制而成的。当然其他土质也可制作,但胶泥例外,因配料不易。

当黄土与土质硬化剂配置加压后,这种土就变成了所谓的强化土,不再惧怕日晒雨淋冰冻,而且在潮湿的情况下比干燥时强度更高。这些变化,使加工、制作土雕有了它自身的独特性质。它的强度小于砖却比天然黄土的硬度高得多,雕凿的性质基本接近天然黄土,既不像石材那么坚硬而脆,又没有木雕的生长纹理纤维,可它在雕凿时却可以达到与石雕木雕几乎相同的雕凿痕迹。另外,这种人工填料土雕的特性还在于制作的大小不同,土的特性也会随之变化。一般我们试验当土块小于50立方厘米时,土质没有明显变化;当土块大于50立方厘米时,由于夯土时的力度不均匀,土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会产生像石材一样的层纹。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工具以及制作手段的不同会对土雕表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用镐刨斧砍以及雕凿工具制作出的表面效果就会很坚硬,表面强度也很高,尤其是用角磨机打磨过的地方硬度更强(当然土质必须加压到一定的强度),而用铲子刀子做出来的表面强度要相对弱一些,用沙纸打磨表面还有可能产生龟裂纹(这和土质外表与内部水分蒸发不同有关)。所以,制作不同的效果要用不同的工具。我们在2002年7月份制作土雕时,开始是在夯好的土上用镐头斧子进行开大荒,有时也用凿子等工具。等到大形基本定型时,主要就是用斧子凿子以及木雕工具进行制作。在大的平面上一般用铲子比较多,最后用沙纸将比较细腻的部分打磨好,而将很多刀劈斧砍的痕迹保留下来。在往细致加工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土质干燥一些,这样就更有利于用刀刻和打磨。但由于这时土质比较松软,制作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就是我们制作土雕的基本程序。在土雕制作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活性”。由于夯土的方式不同,会使土的特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土产生不同硬度的层纹。水分的保持方式不同有时也会对土雕表面产生影响,表面已经干燥而内部并未干燥时,如用砂纸打磨表面就会产生龟裂纹。这些性质,如应用得好,会产生很好的肌理效果。

土雕虽然总体上是适合制作粗犷而形体比较完整的雕塑稿,但也能制作相对较细致的以及镂空的雕塑,虽比不上石雕的细致程度及木雕的镂空性能,但在大型的雕塑中并不会受太大影响。这次实验我们有意制作了一个比较细腻的欧式造型与一个本人创作的镂空性比较大的作品《回归》,结果非常成功。实践证明土雕有着很好的可雕凿性。《回归》这一稿子原本想做成不锈钢,由于一直没有实现,这次做成土雕我觉得到是比不锈钢的感觉更好。没有了表面的浮华,更接近自然,让人有种亲切感。

土雕作品虽然比不上石雕木雕那样永久,但与和它比较接近的沙雕相比,就显得要永久得多。吕大达教授表示,他的研究能让土雕的寿命达到15年之久,而沙雕只有几周的寿命。土雕的制作空间也要大得多,它甚至能比冰雕做得更镂空更细致。虽然它没有冰雕沙雕的某些特性,但仅上述两点沙雕与冰雕是无法与其相比的。它的造价低廉,土质又不太硬,如用在教学上会是非常合适的。

当今的雕塑教学大都是以泥塑为主,硬质材料在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这是因为硬质材料制作时间较长,相对造价也比较高。而在大学学习时间只有短短几年,所以硬质材料只能是作为创作课和实习课来使用。习作课实际上只有塑而没有雕。雕刻对于学生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雕塑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成为教学中无法解决的矛盾。而土雕的研发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它既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又不需要太多金钱,就能解决习作中雕的问题,使雕塑课程进一步完善。也许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土雕制作实验,由于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完全把握土雕的特性,也没有更多时间考虑土雕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材料的结合问题。这就需要更多的雕塑家与雕塑爱好者共同来完成这项新的课题,也许它会在未来的雕塑领域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8篇

《半生缘》的幕后创作班底是由林奕华、胡恩威领衔的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它被孟京辉誉为“代表了香港戏剧界的最高水平”。这个汇集了一批香港文化精英的社团,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政策研究、讲学等多种活动参与香港的文化建构。

香港前卫艺术主流化的缩影

成立于1982年的“进念二十面体”,由从美国留学回港的荣念曾带领林奕华等一批有意于戏剧探索的年轻人创建。当时香港大部分戏剧还处于搬演翻译西方经典剧目的阶段,他们则通过《列女传》、《》等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加以西方新兴戏剧的观念,“进念二十面体”由此被视作前卫戏剧的代表,其观众群十分狭小。

80年代林奕华组织策划的一系列艺术电影放映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青年,他们后来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界的中坚力量,如活跃于艺文圈的漫画家欧阳应霁,去年夺走多个填词大奖、与林夕不相伯仲的词人黄伟文以及达明一派歌手黄耀明等。1987年,林奕华与达明一派合作的舞台剧《石头记》成为进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观众人数创纪录,也首开请流行歌手加盟前卫艺术的先河。此后,不少进念成员相继参与了达明一派音乐创作,包括何秀萍、周耀辉、于逸尧、梁基爵等,他们之后亦成为杨千女华、陈奕迅、卢巧音等新一代香港流行歌手的幕后功臣。

随着九七回归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进念”把触角伸向香港文化政策领域。林奕华的观点是“做前卫剧场必须把它放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今日的“进念”似乎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大众的交流,2002年开办了平民学府牛棚书院,用院长梁文道的话说是“提倡民间讲学,知识下乡”,让学院派和文化界精英面向普罗大众开设哲学、艺术、社会学等课程,鼓励一种与主流教育体制迥异的非功利性学习。

在香港,像“进念”这样的艺术文化团体还有不少。如“视觉艺术组织1a空间”,经常策划各种展览和座谈会,为艺术创作者提供展览环境和交流平台;音像工作坊“录像太奇”(videotage)则推广香港的录像艺术、多媒体装置,在政府支持下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媒体艺术节微波录像节,并出版了《Vtext》杂志。

2001年,这些艺术团体有了一个固定的集中据点。香港政府修葺了位于土瓜湾的一座古老的屠牛场,一批原来自发聚集于油街的艺术团体和工作者陆续迁入,成为牛棚艺术村,与北京798工厂颇为相似。但与798艺术家群远离大众视野的个人创作不同的是,牛棚不断通过各种文化讲座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2002年推出的牛棚艺术节,组织了文化论坛、戏曲木偶戏演出、拉阔音乐会、电影晚会、跳蚤市场以及在村内不同角落发生的即兴演出,多少有点狂欢节的气氛。而2003年开始举办的牛棚书展,力争以民间之声对撼官方的大型书展,强调营造阅读氛围和文化导向。这种将文化艺术带回民间、融入生活从而增加其亲和力的举动成为香港文化精英的一个重要面向。

与拥有庞大学院机制的内地文化界相比,香港文化精英似乎没有太引人注目的学术思想成就,倒也凭借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取得了另一种活力。他们的活跃加上政府每年24亿元的资金推动,形成了香港文化活动兴旺的局面——香港文化中心不分旺季淡季,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已经举办了三十二届的香港艺术节,去年的平均入座率高达87%。

“世界橱窗”的尴尬

但是,林奕华和胡恩威对这种繁荣持保留意见,他们对自己身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文化精英在其中的位置仍感相当忧虑。

林奕华认为,“伦敦、纽约的文化是有高、中、低层次的多元文化,而香港文化的层次高低并不分明,基本都是一个很平庸的层次。”尽管香港有东西交汇之便,却很难数出几位自成一派的文化大家和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恐怕就在于香港文化虽然看似繁杂实则皆流于表面,没有实质共融,最终只剩下现炒现卖的杂技。香港所扮演的这种“翻译文化”的角色被林奕华称之为“世界橱窗”。他曾经致力于组织同志电影节来推动同志文化,最终却发现推动上作用十分有限,只是形成了欧美同志文化的殖民地版本,不少观众只抱着娱乐心态追捧有浪漫或噱头的影片。

以简单的娱乐消费心态对待文化艺术的现况中,文化精英能发挥的社会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在文艺活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恰恰是精英文化社会位置的极端边缘化。胡恩威形容在香港做艺术好像犯罪一般,需要抗拒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林奕华将老生常谈的香港文化沙漠化理解为“香港人对自己追求‘知’的权利很抗拒”,“即使告别了温饱阶段,他们最看重的还是‘食’,最高的生命指标之一就是‘有得吃’,要吃好的,却不重视、乃至排斥精神上的追求。”他认为香港的大众传媒给精英文化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上世纪80年代的报纸还有很多文化版,但之后《苹果日报》引领了媒体八卦化,如今只剩下少数报纸还保留了定期的文化版。

当精英文化被排挤到边缘,“金庸、王晶、王家卫、周星驰、林夕、张小娴、亦舒,变成了香港的全部,变成了经典和权威。他们是我们现在真正的统治者。”林奕华说。在香港“娱乐就是政治”的环境中,流行文化成为文化精英必须予以关注、甚至是最为关注的对象。连林奕华也承认大众“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关注已经超过了一个限度,好像香港只有流行文化,没有别的。”

在林奕华、胡恩威看来,香港流行文化的致命缺陷就是反智和犬儒。香港流行文化鼓励大众抛弃超越性的价值观念,一味地通过算计和运气获得实际利益。从韦小宝到《功夫》,莫不在制造不劳而获的幻想;从林夕到张小娴,都在将人性自私合理化。

“文化精英”与流行文化的暧昧融合

在香港从事艺术实验的文化人,很多都不是纯粹的前卫艺术家。他们往往身兼多重身份。“进念”的编剧魏绍恩也是电影《越快乐越堕落》、《蓝宇》的编剧,自《阿飞正传》起一直参与王家卫电影的制作。林奕华也曾经是电视台的编剧,如今偶尔为流行歌曲填词、给黄耀明演唱会做编导;胡恩威则同时给演唱会担任舞台设计。于逸尧一边为剧团进行音乐创作和音响设计,一边为流行歌手填词作曲、监制唱片,杨千女华、刚刚获得劲歌金曲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的专辑《电光幻影》就有他的幕后操持。虽然他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流行文化的品质,但文化工业的制约令这种发挥空间相当小。

第9篇

一、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

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近带学生到湖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彤,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阵微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湖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湖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且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又如,我在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俩同时往杯子里的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几乎没有动静。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第10篇

通过艺术教育施行艺术干预是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关于人的心理需要层次的理论中明确指出,审美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满足这个心理需要,人的生理心理才能共同健康发展。马斯洛还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达到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他称之为内在教育,并认为艺术是实现这种教育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从我国的教育制度来看,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各方都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要参加升学考试的科目上,这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是非常薄弱的一环,因此,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进程中,强化艺术教育的心理健康作用,不仅能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扩大艺术教育的内涵,扩展艺术资源的覆盖面。

采用艺术干预的方法,是解决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问题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问题出来之后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显得被动、消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艺术干预,并将艺术干预活动的开展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从目前的消极预防为主,向积极的全面发展为主的转变。

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来看,初级目标是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问题,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所带来的极端行为的目的;积极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学生的高级情感,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在国内,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仅仅是着眼于解决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这种只对“症”不对“人”、“头痛医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冲击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积极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其关注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品质的优化和个人潜能的开发,通过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实现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心理的成熟与发展这两方面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艺术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且,艺术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比生理层面上更大一些。美国著名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在人的内在生命中,有一些复杂运动的微妙而真实的生命感受,这种感受必须借助于直觉和体验才能得到,而只有艺术这类表意符号堪负此任。艺术与生命息息相通,艺术能让人体验到生命的微妙性。因此,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双向的。艺术教育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是因为艺术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

首先,艺术创作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的养成有着独特的功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由、放松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和多元智能的测试工具。而且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和情绪的宣泄过程,通过这种情绪的宣泄,疏解不良情绪,创作者可以自觉地重塑身心的平衡。艺术创作的成果也是多样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此,易于促进开朗、活泼的个性潜能,帮助人建立自尊感和自信心。

其次,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人们既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又可以提高审美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美术作品的欣赏为例,作品的色彩、线条、空间、材质等元素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进入轻松愉悦的审美状态,这一过程直接对人体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仅以色彩对人的心理干预为例,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红色使人血压升高、提高食欲,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绿色使人思维活跃,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协调的色彩搭配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在艺术欣赏中,人们除了获得美的、舒适的心理感受之外,艺术作品还传达着艺术家的情感和价值倾向,而且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艺术家情感的传达是潜移默化的,欣赏者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中自然地受到陶冶。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正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这对于崇尚个性、生性叛逆的“90后”青少年来说是更易于接受和更加符合他们性格特征的一种教育模式。

以艺术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建立新课程模块

我们要首先明确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充分认识人文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心理保健作用。在艺术课程体系中,根据艺术干预的理论,开设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干预中比较成熟的形式有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表演治疗、雕塑治疗、故事疗法和箱庭疗法等。我们可以针对不同艺术干预形式和艺术种类特点,研究高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块。

(二)改革高校艺术教育手段

艺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的艺术类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设计,需要不同的教学场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从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分析与欣赏经典作品为主,这虽然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但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并不大。因此,艺术教育的心理干预作用无法很好地实现。增加艺术实践课程,注重创设情境,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从当前的教育环境来看,高校艺术教育还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介,健全与网络时代环境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工作机制。

网络环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网络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尤其是业余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全面实现艺术教育的心理干预作用,面对网络的诱惑,艺术教育工作者也要善于“潜水”,在网络中受到追捧的卡通、动漫也是艺术门类中的重要一族,我们必须改革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高校可以以艺术类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实现艺术教育的互动性与交流性,进而起到艺术干预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艺术教育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艺术。要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干预更需要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例如,根据艺术干预的理论,在团队活动中的集体艺术创造过程中,协作与互动有助于成员之间建立社会情感,从而体会安全、接纳和支持。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开艺术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创意绘画、壁饰编结、民间工艺制作、现代舞、民歌演唱等强调学生参与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也可以从课堂教学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外艺术实践的开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强调艺术实践,这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设计大赛、校园心理剧和艺术社团活动,也可以通过组织暑期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参与。而且在艺术实践中要加强课外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和专业性。

(四)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干预,这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公共艺术教学团队,也需要高校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工作人员的思想境界、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艺术创新与艺术创作能力。教师本人也要积极完成角色转换,要将艺术教育者身份与学生心理素质培育者、心理困扰辅导者、心理障碍矫正者、行为决策参谋者这几种角色身份同时承担起来。

(五)实施开放性评价

从评价策略来看,高校艺术教育的评价要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当前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需要,尝试从工作开展的时代性、创新性、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不同方面进行多元评价。从评价目标来看,要从简单的智能目标评价扩展到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社会价值观的评价,要从学科目标和专业目标扩展到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目标评价。

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文艺学 学科建设 问题意识 间性意识 共生意识 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第12篇

关键词:艺术;文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73-01

艺术和文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史上的一个主题。在西方文论中“诗”的含义近似于中国文论中“狭义”的文学的涵义,而“诗”或“文学”又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神话的源头,“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本文将通过对西方文论中艺术的形态分类进行梳理,来理清艺术和文学的关系。

一、“艺术”概念的历史变迁

“艺术”这个概念原来在古希腊是非常宽泛的,最初艺术和文学是同一的。在早期的神话中只讲到诗人们通常乞援的唯一一位缪斯:《伊利亚特》的起首“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位女神在古代地府神教中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化身,而且体现着所有一般深入到存在的深邃奥秘之中的认识活动。亚里士多德见解的涵义就在于:“因此,如前所述,艺术是遵从真正理性的创作习惯。”

在希腊时代,“缪斯”艺术远未包括艺术的所有样式,其中既没有绘画也没有雕刻和建筑的席位。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科学知识形式、而不是艺术创作形式的历史和天文学也包括在这类艺术中。人的活动形式的分类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活动和物质实践之间开始出现的差别而产生。但这种分工没有硬性规定。以前的手工艺、技术都被称为艺术,如雕塑、耕地、炒菜。但人们对艺术世界的疆界,缪斯艺术和应用艺术的同源关系认识愈来愈明确,对缪斯艺术同科学的区别和应用艺术同手工技艺的区别的认识也愈益清楚。艺术的结合和它们同手工技艺的分离更加显著。柏拉图将它们对立起来,因为手工技艺是对理式的和物体的神的原型的“模仿”而摹仿性的艺术则是对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那里“艺术”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但他使用较狭窄的涵义,即审美涵义,他在艺术的范围内使诸如音乐和雕刻或者是建筑师和音乐家的活动接近起来。亚里士多德系统对比了各种缪斯艺术,如诗和音乐。

到中世纪的时候。艺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工劳动的艺术即机械化艺术,艺人地位低。一类是动心智的艺术即自由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风气出现了变更,开始把人世的快乐当做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宗教改革后,发家致富不再是罪恶而成为侍奉上帝的表现。经济上富足的画家、雕塑家们不再甘心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认为他们从事的不是机械艺术也是自由艺术。为了挤进自由艺术的范围,他们重新想办法给建筑、雕塑等命名,最初被称为“七种艺术”。最后人们接受十八世纪巴多提出的“美的艺术”这个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建筑、雕刻、绘画等凑合在一起的。起源是这些艺术家们为了把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到和其他知识分子平等的地位才把这些艺术放在一起的,而不是发现这些艺术有共同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一定是美的。

二、“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语言艺术”是比文学术语包含更广泛的一组艺术现象的概念。它表示通过语言实现的一切艺术创作形式。它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在口头文学的范围内,艺术作品不脱离于艺术演诵,而书面文学则分解了“第一性”创作和“第二性”创作的这种历史上原初的统一,导致了两类新型的语言艺术家的出现:一种获得作家的称号,另一种获得朗诵演员的称号。这两种语言艺术样式之间的区别,归根到它们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中。口头的文学是以情绪、精神状态、感情趋向和思想趋向的一致性联合人们团结人们。但有声语言只能作用于给定时间和给定地位能够集合在一起的有限听众。书面文学较之口头文学在无可比拟地大的程度上诉诸作为个性的人,要求他的所有的个性性质,而不仅仅是他的意识中把他变成某种社会集体的一部分的那些方面参与到知觉中来。书面文学的发展和它对口头文学的排斥,不仅仅是与这些外在的状况相联系:如文字的发明,书籍的出版,文化的传播,而且与这些深刻的社会过程相联系,在越来越广泛的文学艺术价值消费者的范围内个性性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德界限

怎样确定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应该强调艺术所赋予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性。认为把实用和艺术单纯强作区分是一种邪恶的谬见,不难理解。而现在把工匠看作是提升的艺术家,把技艺和艺术拉平。古代雕塑把宗教联系起来,带有宗教性质不具有独立性质。它是政治性、宗教性、实用性的和美没关系。而现在把实用性说成是美的是因为实用性也追求美不具有政治性。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轮滑课;教学;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

轮滑运动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健身、娱乐、趣味、竞技、技巧、休闲和惊险为一体,能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但是,由于轮滑运动动作难度较大又容易受伤等因素,使学生在轮滑的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以至于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学生在轮滑课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与建议。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心理障碍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状态。在轮滑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进行某些具有一定难度或危险性的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会使少数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难以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还会因为消极情绪的辐射作用而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技术动作生硬、不协调,失去节奏,有时中途停下或请假,逃避练习。在休息和生活中,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集体活动表现比较淡薄,即使参与了也是为了应付。平时表现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情绪不愉快,对于体能和技能训练缺乏热情且意志薄弱。

1.1动作难度与危险性

轮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靠与地面接触很窄的滑轮作为支撑点,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项目运动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开始感到很新奇,当穿上轮滑鞋后就会产生站不稳、失去重心和不能移动的感受,这时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定式,认为“太难了”、“我学不了”、“我不行”等畏惧心理。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力差,根本就不适合学习这项运动,尤其当其他同学摔倒或出现意外时,这种恐惧心理越发严重。例如,学生在弯道技术学习中,不敢大胆地向弯道“圆内”倒重心,又不敢大胆地使用外刃蹬地,结果不但动作技术没有长进,有时会由于动作不连贯或其他原因导致摔倒,从而更加畏惧弯道的滑行,产生畏惧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

1.2学生运动素质和心理品质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轮滑练习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技术动作结构复杂,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加上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惧怕学习和练习;其次,学生以前失败经历的情景再现也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由于轮滑项目自身的危险性和运动者自身的因素,受伤在体育活动中并不鲜见。当受过伤害的学生在练习中碰到与以前的经历相类似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可能会再现事故场景,从而引发对轮滑运动的恐惧。此外,过度紧张是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轮滑运动时,就会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现象,如,动作呆板、不协调、多余动作增多、动作感觉性差等,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渗透到动作学习过程中去,最终导致自信心水平降低,从而诱发出一种丧失学习动力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轮滑课前,对轮滑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理解比较肤浅,没有从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角度进行系统地学习,不能够掌握站立、转弯、停止等基本动作的用力分析,只进行盲目的模仿练习,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疑惑感,最终导致对轮滑运动失去了兴趣。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抓不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交代不清楚,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要求过高,都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饱受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同时,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冷落差生,甚至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2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

心理障碍是轮滑课学习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然而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克服和解除的。在轮滑课教学中,每名学生心理障碍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都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缺乏信心,兴趣削弱。因此,教师应遵循有关原则,应用适当的方法,解除学生学习的厌倦情绪。

2.1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的基础,从上第一次课开始就应加强学生身体各素质的练习,每次课都应安排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经常检查。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对任何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首先要抓好基本技能练习,防止学生脱离实际条件,在他们尚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情况下,片面追求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例如,通过练习一些复杂的动作来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或用橡皮筋等外界物体对身体施加外力来增加腿部力量及脚跺关节力量。

2.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励人们的行为去达到某一目标”,。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只有把轮滑课的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及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轮滑课的动机不明确,认为不是主课,只不过是玩玩而已,不必认真;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对要求考试的教学内容认真对待,积极练习,对不是考试的内容,则不重视。因此,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要求并鼓励学生在跌倒后继续坚持练习,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练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用动机的力量、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待和战胜困难。

2.3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课堂充满欢乐气氛。学生情绪较沉闷时说些得体的幽默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可避免枯燥、厌倦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注意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让他们去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在气候条件较差或动作难度较大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克服怕苦怕累心理。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重点技术的讲解,在开设轮滑课之前,学生必须进行有关的理论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实践练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例如,教师在学习练习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保持重心平衡是关键,此外必须学会“八字”停止法,这是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降低畏惧心理

2.4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一般是从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开始的,通过观察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的视觉表象,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形成动觉表象,最终形成视、动综合表象。因此可以看出,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一种安全、易学的感觉,使其对轮滑技术动作产生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效果,从而大胆地充满信心去练习。同时,在上课之前要求怕摔的学生佩戴护膝、护腕、头盔等护具,在加上轮滑技术上的正确姿势示范和技术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轻松、平安地完成轮滑动作,这是减轻学生在轮滑课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2.5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启发、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完成动作的渴望和勇气。还可采用直观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如对某些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型讲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训练,使学生自我比较,从而产生练习的欲望以增强自信二教师除运用语言激励外,还可采用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通过表象回忆的方式,引起消极心理因素的出现,同时利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达到逐步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让学生回忆自己完成动作难度较大动作时的肌肉用力感觉,并将自己的动作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对肌肉动作控制程度,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达到协调发展,以增强学生学习轮滑的信心和动力。

2.6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在学习中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心理气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减少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学生应多加关心,少批评,更不能讥讽,并及时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逐步树立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和评价,提醒学生动作用力的时机、方向和动作幅度,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和指出纠正错误的方法,转移和分散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恐惧感,排除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从而能顽强果断地克服动作困难,加速技术动作的掌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14篇

关键词:付费采访 新闻伦理 传媒市场化 有偿新闻

“付费采访”是指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得到某些“独家新闻”而付给被采访单位或个人一定的“报酬”。“付费采访”是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是新闻竞争手段的一种异化,它迎合的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论。

各方对付费采访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则从新闻伦理的角度予以分析,探究付费采访的是与非。

一、付费采访引发的伦理冲突

付费采访是媒介产业化的产物,体现了媒介产品鲜明的商品性,对新闻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是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的体现形式。因而要研究伦理势必要先研究新闻道德。

1.付费采访失范的表现

付费采访本来不是就要给“一棍子打死”的事情,但由其却引发了一系列失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乱付费采访”和“付费乱采访”这两个方面。

(1)乱付费采访

乱付费采访是指在付费采访中竞相哄抬价码,这样极易造成采访秩序的混乱,强势媒体以其财力物力支援而越来越强,弱势媒体则因无力竞争而渐弱下去,长此以往,话语权将会愈加集中,这对公众的知情权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2)付费乱采访

付费乱采访是指我付费了,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甚至备好了一问一答的详细台本。也就是常言的“找托”,这样一来,采访不再是采访,而纯粹沦为演戏。

2.付费采访中价值观念的冲突

(1)主导价值观与“边缘”价值观

调适社会价值冲突,首先要努力吸引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一种主导价值观,并使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等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其次,还要承认边缘价值观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对它们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人们价值取向的自由。当然,必须对边缘价值观主动地适度地进行调控,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确保社会既稳定又充满活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无疑是集体主义价值观,所以面对“付费采访”现象,我们在鼓励社会大众免费受访的同时,应该承认“付费采访”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并尊重一些人要求付费的自由,但必须认真地对之加以调控和正确引导。

(2)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具有双重性,即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作为价值的主体,他有人的需要和享受的满足,作为价值客体,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前者是指个人通过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后者指通过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个人利益的正当满足是社会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而社会利益又为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而,只有兼顾社会和个人,才能较好地解决价值冲突,才能在冲突中寻找新的价值世界。所以,在面对“付费采访”这一价值冲突时,应该既要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要兼顾个人利益,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3)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

价值总存在于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之中,并通过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实现。没有手段性价值的现实化,目的性价值就会变成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同样,没有目的性价值的理想,手段性价值则会陷入盲动,导致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泛滥。处理价值冲突,必须体现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手段价值与目标价值的统一。因此,在媒体舆论导向中必须把集体主义这一价值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价值目标,即在实践中提倡讲道德、讲奉献、讲理想。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反对那种仅以一己之私利出发和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

3.付费采访中德与法的冲突

在付费采访中,主要体现为对知识产权和劳动权的争论,赞成方认为付费采访是对采访对象个体劳动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反对者则从道义的角度批判,认为应无偿地为社会作贡献,并且受访有利于采访对象扩大知名度,不应再收取费用。笔者在上文中已论述受访收费不受着作权法的保护,只受劳动法保护,至多只能算是劳动报酬,不收费则另当别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合理处理好德与法的矛盾冲突,防止处理不当而致使付费采访走入极端。

二、付费采访下的新闻伦理理性回归

付费采访是媒介产业化的产物,较多地体现了新闻媒介的经济属性,但由于其对社会公益的忽视,引起了学界与业界长时期的争论。笔者认为,付费采访并非不可行,但是必须树立基本的可行性底线。

1.坚持社会责任论,维护公共利益

社会责任论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是在1946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业》中正式提出的,它认为,报刊自由传统观念的哲学基础已被现代知识界深刻的思想革命所摧毁;古典的放任主义的经济学已被几乎所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所摈弃;思想自由竞争的公开市场在现代社会中不复存在。因此,它从指导思想上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包括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与责任、强调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等等。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付费采访也不例外,只有在“社会责任论”这一理论基础上,付费采访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坚持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坚持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首要的便是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才会忠于职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会充当党群联系的桥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后记

总之,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过程,使得新闻采访活动具有了经济性特征,付费采访也就应运而生了,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媒体采访是公众知情权的落实渠道,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付费采访不能无休止的蔓延和泛滥,否则必将损害新闻业的道德基石,损害媒介的市场秩序,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着,李青藜译,《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良荣等着,《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15篇

论文摘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在高中数学活动课中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并分别给出操作程序及操作建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谓“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教学有一定的模式,统整不同派别的建构主义观点,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人教学模式”tl]。2002年,笔者被南京市教育局选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学习,每周前往布里斯班州立高中听课,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课堂教学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教学(Activites)。如通过测量自己手臂尺骨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来推断是谁杀了古猛玛象,通过一盒MM糖豆而展开的有关面积、体积、概率统计的有关运算等。实际上,在1991年颁布的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均附加了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以便教师选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对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建构主义思想贯穿其中。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其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这些要求体现了建构主义“在活动中学习”的精髓。

本文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国外考察和多年的实践探索,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的新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

一、数学实验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融建构主义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一体,在教学顺序上体现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数学实验操作,感悟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并在活动中使新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数学知识不断沟通,归纳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结构拓展和延伸,达到意义建构。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描述如下:

选题准备*实验操作*观察感悟*归纳建构*拓展交流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选题准备阶段:选择适合动手实验的题材,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动手操作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是数学实验活动课成功的关键。实验题材主要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选择,大体有如下几类:测量验证类(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大小,推证正弦定理等)、作图发现类(如椭圆的扁圆程度与离心率等)、统计归纳类(如几何概型的投针实验)等,笔者还曾尝试让学生通过“试误”类比产生新概念的实验活动课。另外,前已述及,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附有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所以还可从国外数学教材中选用。选题确定之后,教师除作好实验设计外还要计划实验材料的准备。

2、实验操作阶段:在建构主义的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把主角地位让给学生,但一定要当好设计师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充分活动,又不能过于发散。

3、观察感悟阶段:这是学生从动手操作活动的层面深人到思维活动层面的阶段,是数学活动课的核心环节。在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以适当的点评,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直觉思维,这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方面,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归纳建构阶段:这阶段从特殊到一般,从部分到总体,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由来,掌握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当学生的假设被推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提出假设,当学生的假设被证实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概括结论,将证实的结论上升为概念或定理。

5、拓展交流阶段:即我们常说的运用和反馈阶段。在实验活动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互动交流,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有意识地将本题材发现的方法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精神和表达数学的能力。

二、数学小组汇报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或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或者他们各自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模式先经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再运用班级汇报的形式,各人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有关信息表达出来,最后经过比较、组合和融合,就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有收获。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表述如下:

明确问题*自由分组*分工合作*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明确问题阶段:教师结合本课程教学计划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本模式的主题。提出课题后,必要时,教师可列举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要点及与主题有关的数学知识,供学生参考。笔者曾选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中关于统计和概率知识应用的探究拓展题,该课题是以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跳舞的小人》及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中利用英语字母使用频率破案引出的,要求学生从网上找若干篇英文文章,用计算机统计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并由此估计它们在英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我在所任教的高一班级就此问题组织了分组讨论研究,并请其中的三个小组进行了全班汇报讨论,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自由分组阶段:学生在了解教师所选主题以及相应的活动要点后,自由结合成研究小组。教师一般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分组,但可在每组人数上加以控制,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后进行微调。

3、分工合作阶段: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流程,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探究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当然也可以是参与者。当教师观察到某小组无法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活动时,应该给予一定的策略性支持。

4、成果汇报阶段:这是学生呈现、反思评价活动成果的阶段。这里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的表达方式展现相应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是小组讨论汇报课的主要表现形式。

5、讨论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个人对自己研究内容和表现的反思,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评价达到再认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给予正面肯定以及教师通过设计评价表或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学生记录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感悟及研究结论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