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地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2] 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一、人种的划分
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嚆矢。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理智种——塞比恩斯;进而按当时众知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主张划为三大人种,并以《旧约全书》中的诺亚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命名为:闪人种、含人种、雅弗人种。这种从文化上、宗教上对人种进行划分,人们很难接受。
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人类之父”的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①高加索人种(白种)。皮肤白色,头发栗色,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狭细,口校欧洲和西亚、北非的居民属之,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②蒙古人种(黄种)。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和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属之,但不包括马来人。③非洲人种(黑种)。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多数人有八字脚。除北部非洲人外,其他非洲人皆属之。④美洲人种(红种)。皮肤铜色,头发黑而直,眼球陷入,鼻高而宽,颧骨突出。除因纽特人外,其他美洲原住居民属之。⑤马来人种(棕种)。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而缩,头部中等狭细,鼻阔、口大。太平洋诸岛和马来半岛居民属之。这个划分可说是人种的地理分类。
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敬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为红种人。再者,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血液特征、遗传疾并遗传基因等,所以,学者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标准对人种进行分类。因此,对现代人种的分类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过50年代以后,在布氏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指纹、血型等指标,使人种的划分逐渐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公认的人种划分标准。
二、人种的适应性
黑种人起源于热带赤道地区,该地区在一年之内受到太阳的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烈。长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一系列适应性特征: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体表汗腺密度特别大,以便在极度炎热时能维持或迅速恢复正常体温;鼻低宽,鼻孔通道短,嘴唇厚、嘴裂大、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空气传热性差,因此,卷发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伤害等。
白种人起源于较为寒冷地区,该地区阳光斜射,光线较为微弱,紫外线也弱,当地居民体内黑色素含量低,皮肤呈浅色;身体较粗壮高大,以减少热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较长,以预热吸进的冷空气;体表毛发密稠,以防寒冷等。
黄种人起源于温带地区,其肤色和身体特征的适应性具有黑白两色人种的过渡性。
近几百年来历史证明,以上三大人种的相互混合,又长期地稳定在一定的地域内,也能产生新的人种。如美国黑人其祖先来自非洲,它们与欧洲去的美国白人长期混合,现美国黑人体内已有20%以上白种人遗传因子,所以,在体质上已明显地区别于非洲黑人,构成新的人种。在巴西,则是印第安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中国人等的混合,经过相当长的时期,也形成了新的人种——混血人种。
三、人种的分布
美国科学家S·M长恩,在经过长达10年的酝酿和调查之后,他认为全世界有9大地理人种,并划分出32地域人种。
1.美洲印第安人种
指欧洲人、非洲人到来之前,北起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包括整个南北美洲的原有居民。他们散布在偏僻的地区,以狩猎、采集或半农业为主,人口不多,在遗传上常呈完全独立的状态。其特征是具有棕黄色皮肤,黑色粗直的头发,铲形门牙,突出的颧骨,鼻梁较突,体毛疏少,在ABO血型系列中,O型、B型频率高,明显地不同于有联系的亚洲地理人种的血型。
2.波利尼西亚人种
指分布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直至新西兰一带的人群。
3.美拉尼西亚——巴布亚人种
指分布在新几内亚岛、斐济群岛和西色为棕色,宽鼻型,黑色头发呈直或卷曲状,体毛少,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少。
太平洋其它岛屿的人群。其特征是皮肤呈暗棕色,圆型头,毛发卷曲,眉脊发达,鼻尖呈钩形,肩胛窄。
4.澳大利亚人种
指欧洲人到来之前,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其特征是褐色皮肤、波状或卷曲状头发,线状体型,有很大的牙齿、明显的眉毛脊,颌骨外突,体毛中等浓度,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很低。
5.亚洲地理人种
主要指分布在亚洲大陆,乃至日本、菲律宾、苏门答腊、婆罗洲群岛等地的人种,又称为蒙古地理人种。其特征是皮肤呈浅黄色,头发黑而直,胡须与汗毛稀少,脸形扁平,颧骨较高,眼皮有波浪状的蒙古褶,在ABO血型中B型频率很高。
6.印度地理人种
指分布在南亚,自喜马拉雅山南麓到炎热的印度洋地区的人群。其特征是皮肤自北至南由浅色到深色,眼睛呈蓝色,头发呈黑色或黄色、直式波浪形,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高,不同于欧洲地理人种,而与亚洲地理人种相似。
7.欧洲人种
包括分布在欧洲的若干地域人种,以及部分散居于西亚、北非、西非等白色人种,又名高加索地理人种。其特征是肤色浅,鼻梁高窄,头发直硬或波浪形、呈金黄色或褐黑色,嘴唇薄,体毛浓度,胡须和腮毛特别发达。男子秃顶频率高,在ABO血型系列中,常掺入A2血型,Rn型频率高。
8.非洲人种
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在内的若干地域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其特征是皮肤黑至深褐色,头发短而卷曲,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宽,颌部明显突出,体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频率高,体内常具有对疟疾有相对免疫力的镰刀形血球。
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指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西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其特征是身材矮小,肤色、毛色较深,长头型,头发多呈波纹形、螺旋形,全身多毛。血型频率与波利尼西亚人种相似,但B型频率较高。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各种人口指标复杂多样,然而在教材中没有体现这些人口数据的来源。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到人口普查以及人口普查的次数。由此会引起什么是人口普查,我国进行过几次人口普查,如何通过逐级汇总得到全国的人口数据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人口普查表,两人一组,一人担当普查员,一人担当申报人,现场模拟人口普查工作。普查表中涉及性别、民族、户口、受教育等情况,通过简单的表格填写,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口相关数据来源,通过逐级汇总最终得到我国人口的相关数据,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数据印象。同时,模拟普查工作可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学生了解普查工作的意义,以便向家长讲述,更好地配合国家今后的各种人口普查工作。
二、利用普查数据理解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建国至今已完成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到很多有意义的人口数据。可在课堂上提供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绘制建国以后的人口增长图,一张绘制好的建国以后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要求学生计算每十年的人口增长率,总结出我国自建国后人口增长所呈现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口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在图中有所反映,使学生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控制,对教材中图1.9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给予补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不是图中曲线的终点,通过绘制2010年后人口数量增加、平稳和减少三段可能的变化曲线,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变化趋势,同时有助于学生识别这一类型的增长模式图。
三、分析所在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1、体育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体育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我国各地方体育人力资源虽然有了一个基本的队伍,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总量不足,密度明显偏低的问题,并且我国一些地方体育人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无论是体育人才的能级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都不尽合理,致使现有体育人才效能的发挥大打折扣,体育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并且已经成为制约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体育人才能级不尽合理。由于运动员、竞技人员淘汰率较高,淘汰人员大多加入体育人才队伍,而接受高等体育教育大专以上的体育人才相对较少,因此体育高层次人才比较紧缺,低层次体育人才比例较大。体育人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体育人才专业结构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的人才比较多,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方面的人才比较少,特别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所需的人才紧缺。体育人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在体育人才中,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更少,尤其是当前一些地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较少,绝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属于经验操作型而长期未能有所转变。体育人才的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为高职人员过少,中职与初职人员过多。
2、工作环境差,体育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一些地方工作环境比较差,体育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施展自己的才华,体育人才个人人生理想不能实现,这些是体育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重要原因。其实一些体育人才不是只盯住钱,主要还是想干事业。工作起来,体育设施缺少并且陈旧,信息封闭,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他们的专长和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这样条件下出成果谈何容易。
3、对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调查、规划、分析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开发效率。调查发现,一些地方部门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人力资源规划,具体表现为:在体育人才的引进方面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注重对体育人才的引进,忽视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这种情况导致:一方面,会挫伤原有体育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没有活力;另一方面,体育人才流失或体育人才与才能存在较大反差,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并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4、体育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发活动提高人的才能,才能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构成了人力资源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开发活动增强人的活力或积极性,通过开发来增强人在工作中的活力,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其坏与好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力与效率。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体育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激励机制不公平,对体育人力资源的激励措施比较呆板;二是激励措施不尽合理,过分强调负激励而轻视正激励。
二、地方政府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转变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者应打破传统的“以事为本”的人事行政管理模式,充分认知和学习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树立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思想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人力资源开发要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并实现自身的跨越发展。因此,对地方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进行战略规划,并使其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所涉及的对象是人。所以,一切开发活动应以人(人性)为本,即要遵循人才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重视对其潜能的开发。
2、提升体育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体育人才结构要用3—5年的时间,对地方各级体育干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文化层次,重点开发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本地用得上、留得住的体育人才。使地方省、市两级多数体育干部和管理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另外,可通过成人教育的各种形式,对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3、创新体育人才管理机制,营造体育人才开发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人才用人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体育人才开发环境,保障体育人才的合法权益;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体育人才;完善体育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体育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体育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解除体育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快体育人才市场的建立,充分发挥体育人才市场的调节体育人才资源作用。
地理教材对人文意识的挖掘和渗透不够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与人文精神有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加强地理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此外,发掘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而在现实中这方面做的不足:教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度还停留在表面;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培养意识较弱。如以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时代变化4000年前远古时代2200年前战国时期1100年前唐代1840年前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现今覆盖率<60%46%33%17%8.6%12.51%16.55%资料来源:中国木业资源。我国森林总面积世界第5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第119位;我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按人均计算人均蓄积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我国的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引起大量土地沙化、荒漠化,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森林的减少对我国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的影响。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3]。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以空前提高,世界经济也得以快速的发展和高度的繁荣,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也由和谐到不断地恶化,大自然在赋予我们生命、给于我们资源的同时却得不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和呵护。大自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在给人类敲警钟,森林资源、水资源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增多,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也是道德伦理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更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将中学地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地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归宿点。
三、小结
(1)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系
地理学科的视角独特,具有丰富性与广泛性,向学生描绘的世界是完整的,包括技术、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个方面。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依据就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来,从而使地理教学的主题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选修与必修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两个部分,区域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属于必修部分,而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则是由选修部分表示的。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主线,其重点是人类社会需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环境等,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得到全面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约束的结果就是高中地理课程,它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
(2)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
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当代人文精神。其基础层次要求对地理基本的知识与原理初步掌握,即教育学生爱护地理环境;其发展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对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加以掌握,使其个体素质提高;最后是其实现层次,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使其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创造人文环境
创造能体现“以人为本”观念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领导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只有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和教师建立关系的基础则是平等对话,使教师关怀学生与学生尊重教师都能得到体现,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学校的代表是领导,因此应以关爱学生成长、尊重教师工作为学校管理模式的基础。另外,地理教师应将自己在人文与地理方面的知识都加以丰富,与地理学科的发展及特点相适应,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知识需求。同时,教师应使自身修养提高,使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2)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
学生和教师最多交流的地方就是课堂,因此无论任何学科,其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都应该是课堂,地理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等不同方面都应体现出人文教育。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人,要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人文环境和谐而平等,体现在教学语言、情感与方式多个方面。其次,教学模式应符合人文精神的发展,改变传统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展现。最后,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人文气息。
(3)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校外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实践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人文精神,而不能采用传统、封闭、滞后的地理教学过程。平时教师应使学生与社会多接触,对地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解,自然而然地感受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在学校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与“节约用水”等,使学生具备环境道德意识。另外,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在校外进行人文教育,比如西安的千万富商戴俊为解救被劫女青年而牺牲,进而体现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些老一辈如乔冠华、胡乔木等为代表所体现出的“努力奋发,爱党爱国”的精神;两万五千里,翻雪山过草地在延安会合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不畏苦难”的精神。这样,通过讲解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迹,进而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精神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了解其地理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三、结语
1、饮食的象征意义研究
在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关饮食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解读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饮食承担着某种物质意义。Cook认为,饮食是“嘈杂的(noisy)”,他引用Stassart和Whatmore的话指出,“一只鸡、一颗洋葱和一磅面粉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诉说’它们的故事”[10]。其次,饮食承担着社会文化意义。如Jackson等指出,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社会文化意义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重塑,并认为饮食在商品链中以产品的形式传递了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饮食能够作为社会差别的标志,反映人们的社会身份。例如Cohen和Avieli在阐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时,指出对于西方人来说,运用餐具盛放食物和食用食物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饮食被认为是地方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关于“我来自哪里”的身份界定,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某个地方或者该地方所承载文化的情感倾向。例如,Collins指出,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米饭是他们最基础的食物,肉则象征着财富。同时,饮食能够作为人们体验其他地方习俗和文化的途径。例如,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餐厅往往会把活鱼活兽养在水缸或者笼子里供顾客选择,这种行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食物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和新鲜。而西方的游客却会拒绝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还会动的动物是不能吃的。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这种饮食的象征意义解读,即取决于饮食与人们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时常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形成某种落差和误解。
2、饮食的文化经济研究
近年来,标志人文地理学发展最显著的特性便是重新强调商品文化,即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由于现代饮食产业通过将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饮食文化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饮食的商品文化研究涵盖了整个饮食产业链,从饮食的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探讨饮食所起的社会文化作用和人地关系。关于饮食生产的研究往往将饮食与农业及其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食品种植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这些研究指出,食品农业受到食品贸易政策和替代食品经济(alternativefoodeconomy)的影响,食品市场的“质量转向(turntoquality)”强调了对全球同质化食物的摒弃,而转向对更加“本土”和“自然”的食物的消费,这一趋势影响了食物的种植和生产。同时,Marsden指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具有通过社会活动定义自然的力量,将“文化”嵌入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道德、环境认同和性别认同等问题的研究中。近年来,地理学者们开始从对饮食生产的关注转为对饮食消费的探讨。一些地理学者指出,空间、地方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循环和流通是经济地理学重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与饮食的零售和消费相关的商品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Cook和Crang探索了商品唤起的“双重商品拜物教(doublecommodityfetishism)”地理知识,改变了地理学家对“产品如何、为什么和在哪里生产”的无视状态,这些地理知识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力在复杂的全球饮食文化的流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衰弱。同时,由于地方饮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地方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方品牌和文化遗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寻求新奇的饮食体验为旅游动机,体现城市地方特性的饮食便成为了识别和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中的饮食消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例如Mak等指出全球化在对地方饮食体系构成了威胁的同时,也成为了为旅游目的地饮食产品再造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旅游目的地传统美食及其特殊性的重构。Cohen和Avieli指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消费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并受到了以往的饮食经验、新鲜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游客对目的地饮食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情感。总之,有关饮食文化经济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国外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3、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
在商品文化研究盛行的背景下,有关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主要关注饮食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网络中体现的政治问题。在食品的生产方面,Winter指出,西方的饮食再政治化源自1980年代对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的批判,从而使农业和农村都受到开放和冲突政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食品远距离运输的抵制、伦理消费和道德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清晰获得食品的一切生产信息。这些道德消费者往往抵制垄断的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而倾向于购买平等交易的食品和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和健康的肉类,并支持本社区的农业活动,人们的这种行为使本国政府和主要的食品零售商接受了较大的挑战。对于研究食品农业的地理学者来说,这些趋势使他们的研究从时间(通过记忆和忘记)、空间(通过连结和分离)、可见性和非可见性的视角探讨食品农业体现的道德经济以及个人和集体责任。而由于环境主义以及社会学科对自然—社会联系的关注,将饮食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探讨其社会作用也是饮食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有关食品销售过程的研究中,Redclift关于口香糖的著作《口香糖:味道的命运(Chewinggum:thefortunesoftaste)》指出,虽然生产口香糖的原材料来自墨西哥,但是它到达美国之后,才被赋予了“出生证明”。同时,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高地森林的生产口香糖的贫穷人口,其利益的新生产和交易规则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在整个商品网络中,口香糖反映了权力不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人们日常饮食消费活动中的政治因素。Smith和Jehlicka通过对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民的饮食传记研究,发现饮食是中东欧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系统崩溃之后)人们感知以及将自己放置于(或感觉自己存在于)戏剧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中的最直观方式,同时指出,该地居民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自治权的差别性对待、反抗和承担,认为西方(发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支配了中东欧,也不存在文化霸权现象。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饮食业的商品链、商品流或者商品网络中所反映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强调了食品所处的商品网络中蕴含的压迫和抗争。
4、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
关于饮食与认同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饮食所唤起的地方、种族或民族认同现象。以往研究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能够产生和维持他们的种族或民族认同,因为人们往往将美食和某种菜系与某个种族、民族或者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决定“吃什么”是维护种族或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的核心举措。在有关饮食和认同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饮食探讨种族认同的发展和维持以及女性、漂泊人群(diaspora)、移民、流离失所者、被奴役的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往往涉及到非白种人(边缘种族)如何被赋予异域风情的标签或妖魔化,边缘群体的饮食历史如何被忽视、挪用或者被占主导地位的族群边缘化,以及这些被压迫的族群如何抵抗。例如,Ray[36]指出,一些白种人作者将某些食物与非洲侨民相联系,并使之成为黑人身份的表征,这事实上是从白种人的视角重新解读黑人的身份,并给食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Williams-Forson关注食品的失实描述(misrepresenta-tions)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鸡肉在塑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包括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的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和种族同质化的抵抗。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在食谱写作中,往往会斥责美国白人对黑人食品的负面描述,并寻求根除烹饪种族主义(culinaryracism)的方式。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把饮食与移民的怀旧(nostalgic)情怀相连结,移民不仅运用故乡饮食修复在迁入地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怀念,还利用迁入地资源与故乡饮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以克服记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分裂。这些移民所创造的饮食体系,被称为怀旧美食(nostalgicgastronomy),因为它通过迁入地的食物再现了移民迁出地的饮食文化,体现了移民对故乡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在迁入地形成的乡愁。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行为反映出的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地方身份的认同,而是一种“世界主义认同(cosmopolitaniden-tity)”。例如,Duruz分析了生活在伦敦和悉尼两个多元民族购物街区附近的两名妇女(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则是拥有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人)的饮食生活传记,指出这两名妇女的描述是连续却存在差异的,反映了她们对想象的“亚洲”、“欧洲”和“世界”的认同。
二、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
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扩散,关于饮食文化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饮食的全球进程及其凸显的新型、动态的人地关系,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对空间的塑造,以及饮食空间意义的关注。这些研究趋势不仅体现了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还凸显了人文地理学对“人”这一主体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饮食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受到人口跨地方迁移的影响,饮食开始跨越地理边界移动,使得饮食的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化,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带来的“全球味道(globalpalate)”和“全球菜系(globalcuisine)”,即饮食同质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也因此显著地影响了地方的饮食形象和认同(一个地方饮食景观的总体形象),并剥夺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成为了切断食品与地方之间的纽带,或“地方味道(tasteofplace)”[50]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被认为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全球化带来饮食文化霸权和麦当劳化的同时,世界文化理论(worldculturetheory)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双向”的视角,强调了全球和地方的交缠生产并再生产了地方的社会文化空间和人们的文化认同。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现象,使文化、身份认同和特定地方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弱,文化的全球互连则越来越普遍,其通过说明文化认同不再拘泥于民族国家以及将地方作为文化的载体,强调去文化和去地方(化),以及文化的重构和地方重构。一方面,对跨国主义的关注为饮食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学者们开始考虑跨国移民在生活中如何购买、准备和消费饮食,认为人们对熟悉的饮食产品的消费,让跨国移民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重新生产为理想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家园。另一方面,跨国主义的框架能够用于解释人们动态变化的饮食行为和体验。跨国主义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描述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其对饮食的社会文化解读。同时,饮食产品的意义在跨国流通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总之,对于全球化和跨国主义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研究往往着眼于饮食的差异性意义解读、商品文化和人们的复杂认同,凸显出饮食在全球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对人们认同的塑造作用。
2、关注饮食的意义以及人、饮食、物质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
大卫•哈维在课堂上提到,“我常问那些地理系新生,他们刚才那顿饭是在哪儿吃的。回忆制作这顿饭的所有原料可以揭示它对各个社会关系和生产条件的依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饮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隐喻,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感官对食物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感知,并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也就是说,吃是一个生理的和社会的过程,该过程使饮食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同时,饮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沟通系统的一个标志,并可以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生产的“象征性”方面。在近期的饮食地理研究中,人们饮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被广泛探讨。例如,PeterJackson运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饮食的文化意义。首先,他认为印度饮食在英国的流行响应了英国市场对“亚洲时髦(Asianchic)”的热情,并指出有关物质文化的文化地理研究必须重新关注文化物化(cultur-almaterialism),而不仅仅只是解读其象征意义。而后,Jackson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家庭,变化的食物(ChangingFamilies,ChangingFood)》中将饮食研究延伸至家庭中,探讨饮食与家庭结构和人们家庭生活的关系,指出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变得更复杂,并且人们更加关注饮食过程中体现的社会不平等,而不仅仅是为生活健康的问题。
3、从探讨饮食和饮食文化本身的地理学研究,转向对饮食空间问题的探讨
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的空间性,并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指出文化应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物质世界的平凡现象转变成由这些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现实中,空间的隐喻(metaphor)就是文化。人们之所以能够从某种事物的空间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文化力量,正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这种空间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一趋势反映在饮食文化研究上,便是人文地理学开始对饮食空间研究进行关注。在国外饮食研究中,餐厅、食物市场、超市、厨房等公共或私人的饮食空间都是其常用的研究对象,其中的空间实践和人们的地方情感和身份塑造问题更是被广泛探讨的话题。
三、研究展望
段义孚说“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重视烹饪的艺术和饮食所带来的愉悦感”,中国文化是“饮食中心文化”。然而,我国与饮食相关的地理学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仅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及其形成原因、饮食景观、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分布等方面,个别研究开始关注人们在城市饮食空间中的感知,及其在该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地方感,与国外相关研究有着显著的区别,难以与前沿的地理学思潮对话,也难以为国际饮食地理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贡献。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外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1、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关注饮食体系所表征的人地关系问题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说,关于饮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样的食物对于不同的群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二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对饮食意义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尚浅,因此,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相互交缠的维度探讨国内不同尺度地方的饮食体系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动态、差异的人地关系。
2、关注饮食所反映的跨地方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最为显著的社会背景是人口跨越较小规模地方边界的迁移,例如省际迁移和城际迁移,以及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这些流动的群体如何用饮食来表征自己割裂的地方认同和身份认同,又是怎样用饮食来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人口的跨地方迁移或多或少地使迁入地的社会空间产生改变,形成新的饮食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被社会生产,如何在城市中聚集,是否形成动态的社会边界,又是否成为人们跨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为响应国际饮食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凸显中国特色饮食地理研究,并对我国城市中的跨地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必要成为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关注的话题。
3、对饮食相关的文化政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关键词]:都市伦理 地理因素 影响
人文环境既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也是都市伦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不同的人文环境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创造,不同的文化创造产生了不同的伦理观念。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政治、人口、宗教等因素。
一、经济环境
在都市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经济环境通常会产生较高层次的伦理标准。同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经济伦理。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活动的和谐伦理就是其中的一例。自由的市场行为在利己的同时也惠及整个社会,这一认识成为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而都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中心,对人们的伦理观念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次次以城市为发源地的科技革命,在使大批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伦理标准。在中世纪的欧洲,碍于严格的伦理传统,女士们必须穿着端庄,就连小女孩的服装也不得短于膝盖。而随着科技革命的来临,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生存状态的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即如何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
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促使人们更关注环境伦理,更关注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上世纪中叶,在美国、日本、英国发生了世界闻名的几大城市公害事件,加快了环境伦理标准的明晰和确立。在不同的城市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日渐成熟。例如,在德国老区改造中,鲁尔区的杜伊斯堡等城市树立了良好的政府与企业互动的绿色环境伦理模式。
二、历史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的不同城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传承和造就了不同的伦理观念。我国的伦理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屡次干扰,但最终得以保留和传承,就其原因,这与我国城市的发展特征有很大关系。在历朝历代中,我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相混合的文化模式随着繁华城市的转变而不断随之传播。这样的历史过程,造就了我国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对保留独具特色的中华伦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文化也对伦理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历史背景往往是某一类伦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和欧洲的诸多城市中,都保留了古老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城市可以很容易的将外来伦理观念同化。因此,她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就较强。而像美国由于是移民大陆,历史较短,基本没有太多的主流文化,因此,美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上各种文化整合出来的伦理。她的优点就是较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政治环境
每一个城市都处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伦理观念的架构要受到相应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政治环境包括了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在一定的国家里,每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都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城市中由于人口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因此,社会化的效果更为明显。政府会通过一系列伦理观念的输入,固定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兼容,维持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国际政治环境通常会是在与国内环境的比较中达到不同伦理观念的整合。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存在着政治社会化的惯性,也就是说,通常人们会更认可本国政治的绝对优势。从而导致了这一优势的进一步加深。而关注国际环境的个体通常自身就生活在信息比较通达的城市。因此,这种趋势会扩散到次一级的城市和地区去,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国内政治因素对人们伦理观念影响的试金石。
四、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等。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在一个城市里伦理标准的更新速度和比较优势。不可否认,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一个人口相对老化的城市里,往往会保留较多的传统伦理观念。而在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里,则新的伦理观念的冲击力会更大。
人口迁移的去向和周期也同样会影响城市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迁入,会带来新的伦理标准冲击原有的伦理体系,往往不同文化区之间,一定规模人口的相互流动对双方伦理体系造成的冲击最大。还可能在该城市形成伦理飞地。如美国部分城市中的“隔陀”(ghetto),既是不同种族的聚居地,也存在着与城市其它部分伦理标准的不兼容性。如果一个城市人口迁移的周期较短,人口流动性较大,往往会造成各种伦理标准的短期混合,最终形成较宽容的城市文化,形成各种伦理的中和体系。
五、宗教因素
宗教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社会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宗教的行为规范作用遍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宗教在教旨上具有较大的交集,区别在于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方式。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伦理体系的奠基者,这一点在伊斯兰和基督教国家尤为明显。在中世纪的典型聚落中,教堂通常位于城市或村落的中央。宗教行为成为所有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宗教因素在都市伦理中作用凸现,人们意识到宗教所带来的伦理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宗教也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如美国城市创立者们,就是由于宗教原因被迫由欧洲迁移到这片大陆,形成了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带。中东地区的麦加,由于是宗教圣地,1000多年来从未有过战火,尽管其周围战火不断。这些也说明都市伦理的确立和发展宗教因素功不可没。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对员工的各项工作开展进行协调组和,在发展中不能只强调数量,而要重视高效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观相符合。对员工加大培养力度,促使员工技能及素质的增强,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增强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人本管理
在“以人文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的需求及感受加以重视,体现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人情化,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进行多样化、分层次激励及约束机制的构建。对员工精神状态加以强调,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及员工之间的团结。
(二)能本管理
作为以能力为本的管理,“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尊重遵从人性的特征及规律就是“能本管理”的本质,并与能力发展的顺序性及阶段性相符合。对人力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尽可能将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对社会、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进行实现。
(三)心本管理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实行心本管理,要求必须抓住员工的心。管理者不能单从物质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及鼓励,更要从情感及精神上对员工进行激励。利用教育、沟通等方式增加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内心,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员工自主将企业目标作为自身目标,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四)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在高科学文化素质平台上的反应灵敏、灵活快捷、多变的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柔性化管理是从行为管理到心理管理过渡的发展阶段。在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柔性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为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个体重于群体等。柔性化管理将带来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五)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的本质意义就是和谐。生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对企业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帮助,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能。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对员工的合理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并对人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进行满足。进行一种人际和谐、尊重人对人发展十分有利的工作环境的创建,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靠的保障。新形势下,这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把握,对人主体性发展要求进行满足,这对人的主体性建设十分有利。
(六)经营服务管理
从理性管理到经营服务就是经营服务管理。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将员工作为服务对象一样地看待,利用为员工服务的方式,将客户化人力资源产品及服务持续向员工提供,为员工创造价值,进而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二、低碳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方式
(一)优秀人力团队的组建
作为企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本,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舒尔茨看来是“资本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是投资的产物”在管理者管理下优秀的人力资源必须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适才,就是为企业选择适合的工作者。适才就是说企业员工只要能对本职工作胜任,能够与整个团队合作,是否具有大智慧、才能突出及专业能力强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对人才的层次进行明确划分,不能单单依靠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经营,还要重视中层及基层员工的作用,只有合理分配,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企业员工实践及工作操作能力,建立才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2.留才、激才。为吸引优秀人才必须依靠各种激励导向式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以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只依据职务进行薪酬的支付,要依据个人的能力、技能及绩效,对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进行充分调动。3.用才,也就是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企业不仅要对员工的现有能力加以重视,还要对员工的潜能进行开发、利用,进行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4.育才。必须进行定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立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培训人数的增加,由部分人员转变为所有员工,不能只重视培训过程要更重视培训结果。
(二)终身学习组织理念的构建
企业不断创新的基础就是企业遵循学习型原则,强调并组织员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能够设法使企业组织所有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才能对新发展形势适应,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而且企业发展中只有确保企业具有“学习-持续改进-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新型激励体制的建立
作为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激励方式,薪酬激励是最根本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薪酬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同时将薪酬和绩效进行联系,进而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行激励。在薪酬激励应用中要确保内部绝对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将企业股票及企业股票期权作为产权激励的重要形式对员工进行激励。现阶段大量公司针对高级员工都选用这种激励法。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种方式对员工培养及企业效益都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依据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者进行相关福利待遇的标准的发放及制定,就是福利激励。这种方式可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激励员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结束语
一、加强科际联系的意义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系统是学校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等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来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因此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从教师来说,可 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 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取长补短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采,更为引人入胜 。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素质。
二、加强科际联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是以系统科学理论中的整体相关性、动态有序性和最优化原则为依据的。
从多学科组成的开放性教学系统来看,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一道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等三项职能。因此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注重相关作用,以保证取得最佳效益。
高中地理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知识兼容,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等明显特点。在综合性强、联系 广泛的高中地理知识系统的学习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 识,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知识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这样就可形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与 学两方面都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效应。
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加强高中地理科际联系是大势所趋。它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 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课程综合化的探索和整体 改革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 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对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作出圆满的答复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从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来,尽管以“3+2”模式为代表的高考考试改革对中学地理 学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高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 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察 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高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 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
三、加强科际联系的原则和方法
加强科际联系应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 全面提高,并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实施并确实取得最佳效益。
(一)学科间沟通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加强科际联系获得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地理知识,形成各学科有机结合的 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本学科的大纲和教材,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 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分析相关学科教材,通过和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 的探讨,来确定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在 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决定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二)课内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学科,必须分清主辅关系保持本学科特色,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具体从以下各方面 进行有机渗透。
1.通过知识迁移,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如引入比热 的概念解释海陆差异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同化 迁移;引入诗歌描绘、刻划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征规律的异化迁移;引入平面几何知识分析日照图中晨昏线 、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分析太阳高度角和纬度的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推导式迁移;引入语文课本中 《宇宙中有些什么?》、《火刑》、《哥白尼》、《在烈日和暴雨下》、《看云识天气》等与课上所学地理知 识密切相关的课文,在课前或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地理知识。
2.通过方法移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表现或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太阳 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又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用于演示或判断以南、北极点为 中心的日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用于演示或判断气旋、反气旋图中气流水平流动方向与气流垂直流动方向的关 系特点等。
3.创设问题情境,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学科问题。如在讲授地球公转轨道特点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语 文课文《两小儿辨日》中“太阳到底是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这样,既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 掌握了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又激发和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课外延伸
人工湿地的植物种植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管理及日常维护,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首先是要保证它有较高的存活率,湿地植物栽种的最佳时节是春季,这种季节,温度合适,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如冬季种植则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1.2控水为了让人工湿地的植物根茎更好地向下生长,要对湿地的水位做好随时的调控工作,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1.3及时收割植物人工湿地的植物生长时间比较快,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同时对收割下来的进行合理处理和利用,避免造成其他污染或是避免落下的植物枝叶对湿地产生负荷。
1.4做好日常护理湿地内的杂草应及时做好清除工作,避免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防止腐烂等污染,如果遇见暴雨产生积水的情况,要注意对湿地进行水疏通,避免植物死亡。
1.5冬季对植物的处理对于不耐寒的植物,要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寒冬降临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降低或是丧失去污能力。人工湿地的栽种,要根据季节和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地选择搭配,要让植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增长最大化,覆盖面积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去污效果。人工湿地的管理工作还包括维护湿地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只有这样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才是最理想的。
1.6湿地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在湿地对于净化水中污染物有很重要的作用,科学表明微生物在BOD5、COD以及氮等降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中,细菌在湿地微生物中数量最多,占基质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类型
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状况进行分类,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3种。第一是表面流湿地,这种湿地是不需要砂砾等物质来作为填料的。因此它的成本十分的低,但是这种湿地由于没有填料所以不能够承受住很大的负荷。第二是水平潜流湿地,这种湿地可以有效的去除水质中的污染物,对净化水体来说是最好的湿地,这种湿地受周围环境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使用。第三是垂直流湿地,这种湿地的效果是最好的,几乎将前面两种湿地的优点都结合进来,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
2.1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优点:投资成本少,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缓冲容量大,操作简单,组合多样性、针对性,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等。缺点: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占地面积大,容易出现饱和现象
2.2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设计
2.2.1人工湿地的构造经过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人工湿地底床的长度选在20~50m之间,同时要满足长宽比例在3∶1以下,如果湿地底床的长度不够,那么形成的湿地处理面积不大,达不到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如果长度过大,较大面积的底床会导致水停滞情况,会让污染物在时间的推移下,沉降到底部,底床如果面积太大的话,植物生产中所需要的水分会更多,有时会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设计中人工湿地的底床构造要科学合理,要结合污水处理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计算。
2.2.2人工湿地对给水的要求人工湿地的处理污水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有着直接性关系,如果时间设定不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将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处理,但是设定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滞留,这样就会让处理效果产生逆反。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到污水的量,浓度,污水中的污染物和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2.2.3防渗漏的设计人工湿地处理的污水如果渗漏到地下,将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底下水资源产生污染影响,因此在人工湿地的技术工艺上要注重防渗漏的技术要求,通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和时间,得出了较多的防渗漏的技术措施。例如塑料薄膜防渗,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防渗,黏土防渗等。
3结语
关键词: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陕西来说更为重要。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变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陕西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人力资源管理很不完善,甚至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制度,且不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困难重重,这些都制约着陕西中小企业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是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先天不足和后天管理不善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较为迅速地获得人力资源优势。[1]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策略地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市场上高效的专业机构来完成,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从而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求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理论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分工理论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加里•哈梅尔(Gary•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等。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质就是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通过部分工作的外包,降低了管理的复杂程度和管理的成本,同时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专业化效率和程度,使企业和外包商都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
二、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知度还很低。有调查显示,我国大约75%的公司还没有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2]而对地处西部、发展缓慢的陕西来说,这个数字更大。对陕西中小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概念还很新鲜,如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一样,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未开展实施,所以陕西发展人力资源外包市场潜力很大。
2.人力资源外包的质量不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仅仅将急需岗位的招聘与培训等职能外包,以解当务之急,并没有同外包商达成长期合作的协定,这往往会带来变动频繁,连续性或一致性不足,降低项目结束后同类工作成本效益等问题。
3.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类型单一。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仅仅是事务性的经常性工作,比如薪资发放、职员招聘、培训等,企业本身没有把人力资源外包和企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没有在战略高度权衡人力资源外包的收益和风险。
4.陕西已有部分中小企业开展实施了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外包。陕西境内的猎头公司、中介机构很多,当前众多的中小企业都在委托中介服务机构(例如著名的智联招聘公司等)为其招聘人员或培训职工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业要获得发展,必须系统地、客观地分析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三、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SWOT分析
1.优势。(1)陕西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教育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根据陕西省统计局资料,近几年每年大中专院校毕业人数约为30万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陕西中小企业的人才供给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也为人力资源外包提供了基础。(2)陕西中小企业的老板大都有着纯朴、忠厚老实的性格,企业的诚信度相对较高,在管理上较为人性化且任人唯贤、以人为本,员工只要有能力、干得好,就能够给员工提供较快且幅度较大的职位晋升机会,这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容易形成凝聚力强的工作团队。(3)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负责人往往是高层管理者或者直接就是老板本人,所以一旦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便容易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的问题,继而进行外包来满足自身难以使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衔接失衡等问题。[5](4)据陕西省咨询业协会调查结果显示,至2003年底陕西省共有注册咨询机构2655家,众多的管理咨询机构为人力资源外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劣势。(1)陕西地处西部,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发展且很难接受先进理念,对新生的人力资源外包接受不够,怕承担风险。(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多需要加快原始积累,生存是其最主要的任务,往往忽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3)陕西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管理不善、招聘不严、培训不够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且很多中小企业主管人力资源的领导担心将招聘等职能外包会对其自身的权力有所削弱,因而对人力资源外包会有所抵制。(4)陕西中小企业的本土职工大都受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影响,安于现状,知足常乐,思想较为封闭保守、创新进取精神不够,如果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员工的积极性会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随之降低,导致人才流失。[4]
3.机遇和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人力资源外包已经以其强大的行业竞争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并将逐步扩展。建设西部强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创新性陕西等一系列举措,为陕西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上的创新。在全国大多企业还未进行人力资源外包之时,陕西中小企业率先进行这一管理创新,是做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桥头堡”和“第一阶梯”的重要一步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创新型陕西和建设西部强省具有改革性的举措。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人力资源外包,对陕西中小企业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针对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现状,为推进人力资源外包的良好发展,应克服观念上的差异,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职工对外包的认知度,充分发挥陕西的科教优势,积极培养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利用中介机构这一平台大力发展外包业,不断提高外包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人才缺乏是制约陕西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严重的障碍之一,一系列人才招聘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加之发展的不稳定,中小企业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并或是因资金问题而破产。人力资源外包的出现,减轻或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等问题,并且可以较为迅速地获得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中小企业竞争优势。1.人力资源外包可以有效留住员工。[5]人才流失是陕西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障碍之一,缺乏雄厚的资金和实力,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是招不来人才就是招来后留不住。而专业机构可以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企业招聘适合的员工,而且如果某个岗位有人员流失,专业机构也可以快速为企业提供合适的补充人员,减少了某些工作岗位暂时性空缺的问题。
2.人力资源外包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是人力资源外包出现的直接动因。企业自己招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招聘来之后还需进一步培训方可上岗,而外包后就可减少、避免这些繁琐的环节,最主要的是招聘来的员工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节约了时间(培训员工、招聘时间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外包可以降低引进人才时的风险。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为了能更好的找到工作,求职者造假屡见不鲜,诚信度很低。而专业机构会对自身管理下的人才进行大量考证证实,确保其信息无误,如果企业从专业机构引进“滥竽充数”者,专业机构将会对此负责,从而降低了企业自身招聘的风险。
4.人力资源外包后,工作由专业化的机构来处理,可使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提高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并且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和参与企业的战略发展。
综上所述,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措施以及科教优势、劳动力优势、中介机构优势等,为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使人力资源外包成为可能、变得可行。
五、加快发展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建议
(一)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使人力资源外包成为可能
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是伴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认识而深入的。陕西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应认清和理解人力资源外包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不能因为人力资源外包后,给自身的权力带来影响而阻碍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导致企业发展缓慢。人力资源外包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领导要对企业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判断,企业如何发展,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都要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其作用并没有减少,反而和企业的发展联系更加密切,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并且成为企业和外包商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政府重视,促使人力资源外包产业蓬勃发展
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外包产业,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重视发展以外包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人力资源外包产业虽处在初始阶段,但只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就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政府在给与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规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同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宣传这一新生事物,引导人力资源外包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快人力资源外包商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外包的质量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企业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只有依靠拥有高科技知识的人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外包是一项长期人事决策与投入,外包商必须有较高的资质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当前管理咨询机构的信誉度不高,为企业招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服务还有待于提高。在人力资源外包时,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失真问题比较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人才本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位教育和技能培训,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外包的质量,企业和外包商才能获得双赢和共同发展。
(四)确定发展目标,做好发展人力资源外包的前期工作
企业首先应确定自身发展的定位,将如何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摆在首要位置,将如何引进和应用哪类人才作为当前主要考虑的工作。人力资源外包后,企业职工的定岗定职、薪资、福利等将不由企业来主导,员工因此会缺乏归属感,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将职工的思想工作做到位,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其理解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不是企业抛弃职工的表现。其次是要先找一家资深的服务商,利用其工作性质的优势来为企业培训员工等,使员工切身感受到外包使自身有了更多的培训和提高能力的机会,从而更胜任于工作。这样员工才能融入到企业当中,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而且也克服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尽管人力资源外包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越演越烈,更趋向于速度和时间的竞争。因此,陕西中小企业如能尽早迈出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步,将成为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甘录,贝为全.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探析及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6(S1):141-142.
[2]李志会.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9):282-283.
[3]黄晓东,黄琳.论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变方法[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7(1):80-82.
1.1人事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地方高校相对于区管大学的人事管理观念而言较为落后,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层次上,这种管理观念过于注重人的成本性,并没有重视人的效益性,重结果轻过程,一味的强调个人对学校的付出,而学校并没有考虑个人的发展。这样的话导致人事管理的日常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上级部门都是以命令式的指令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任务下达给下级,而被管理者只有循规蹈矩的执行指令,教职工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自,无法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出来。
1.2选人用人制度缺乏合理性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专业素质水平低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较少,更加缺乏在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领军人,因此很多教师也只可以负责普通课程教学,整体的科研水平较低。而且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很少是科班出身,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相对缺乏,管理质量不高,也没有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方高校教育的发展。另外,目前地方高校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很多人在获取高学历学位证书,或者被提拔任职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并没有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以及业务能力。
1.3缺乏科学、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当前,很多地方高校仍然坚持平均主义分配观念,每个人干多干少,干或者不干都是一个样,每个月领取固定的工资。虽然不同的行政级别、不同职称的工作人员在收入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同职称、同级别人员的收入都一样,不利于良性竞争关系的形成。同时,地方高校并没有充分体现绩效工资的作用,教职工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但是基本工资占比(70%)明显高于绩效工资占比(30%),这种分配方式很难将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其次,当前地方高校激励方式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并没有关注教职工的精神层次需求,激励方式单一、老旧。而且由于地方高校经济条件有限,因此物质激励的强度、力度都相对较小,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将物质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地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建议和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宝贵资源,人具有个性和变化性,通过有效的管理、组织、安排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人的潜能。因此,现代人事管理应强调以人为中心,管理者应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关注人的思想动态、行为特点以及心理需求,从而有机结合人、职、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地方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意识到高校发展依赖于广大教职工,在强调高校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广大教职工的需求以及发展,将调动、激励广大教职工的行为作为人事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挖掘教职工的内在潜能以及创造性,赋予教职工参与权利,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地方高校人事管理活动中。
2.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地方高校应突破传统,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从新的渠道引进人才,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优化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具体而言,地方高校应采用刚柔相结合的人才政策,比如在有限编制条件下,可以建立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高薪聘请国内外一些高水平的高级专业素质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只要分离这种人才的使用权及所有权,就可以解决人才编制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以及高校整体科研教育水平。如果当下紧缺一些优秀人才,可以采用委以重任、破格提拔或聘用、先聘后用等方式。同时,地方高校应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应将岗位聘用制作为地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严格遵循“优胜劣汰、择优聘用”的基本原则,如果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得不聘用的教职工,和现代高等教育不适应,高校应按照这些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流或者进行其他的安排,解除“只进不出”的窘境,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另外,应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在聘用后定期对教职工的业务成绩进行考核,提高教职工的绩效意识、责任意识,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2.3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地方高校应打破平均主义分配理念,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岗位聘任制作为管理基础,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和他们的工作绩效和岗位职责直接挂钩,将工资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调动教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地方高校应丰富激励手段,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实际需求。鉴于地方高校的特殊性,高校应适当调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占比,另外应适当增加校内津补贴,确保教职工的福利。其次,高校应根据教师的职称、职务合理确定紧贴补助,同一个层级的教职工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配,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照顾高层次人才,也可以照顾重点岗位人才,形成合理的激励、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