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小学财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相对于国家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要求以及中小学教学开展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各方面:
(一)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中小学学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不太规范,预算管理基本上沦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教育拨款的工具,每年就是根据上一年度预算进行简单的调整,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不理想,同时在财务预算执行方面,预算基本上流于形式,得不到较好的执行。这就导致了学校财务预算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财务预算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凸显,严重影响到了财务管理水平,给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财务支出管理粗放
对于中小学来说,财务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内容就是财务支出管理,这是因为其收入来源单一,就是上级财政拨款。在财务支出管理方面,很多中小学因为对于此项工作重视不足,结果使得财务支出控制乏力,没有完善财务支出制度、流程,发票审核不够严格,支出审批权限过于集中,缺少民主决策程序,这使得有限的教育资金被严重浪费,很多学校都出现收支失衡的问题,甚至会克扣教师工资进行填补,影响到了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固定资产管理落后
中小学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包括教室、场地、设备等等,这些固定资产是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些年国家对于中小教育拨款额度越来越大,中小学固定资产购置越来越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彰显。但是很多中小学重视资固定资产购置,忽视的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使用,结果导致花费了大量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还出现了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创新路径
针对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中小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给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跃上新台阶。
(一)加强预算管理创新
“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算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及内容,中小学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创新,突破将预算管理仅仅作为申请财政拨款的固有思维,注重学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深度分析,引入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办法,举例而言,可以引入零基预算、全面预算等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同时加强预算的执行刚性,没有发生预期之外比较重大的事情,必须要做到预算的全面执行,这样就能够最大的限速的发挥财务预算对于财务支出控制、引导作用,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二)加强支出管理创新
在支出管理创新方法,中小学应本着节约使用、民主决策、审核规范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支出管理创新,对于现有支出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一个客观审视,并根据财务管理创新需要,在财务支出管理方面引入新思维、新方法,保证财务支出的规范性。中小学有必要对于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明确财务支出范畴以及财务支出审批流程,并公之于众,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引入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方法对于财务支出进行监督,发现财务支出违规及时进行纠正。
(三)加强资产管理创新
中小学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能只重视资产购置,却忽视资产管理,从固定资产管理重心来看,需要进一步向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等方面转移。将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维护,让固定资产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固定资产流失,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结语
1、学校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观念陈旧。受传统文化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学校领导认为财务管理是校长的事,下级服从上级,教师及学校领导都应该服从校长管理,更何况学校财务管理,更是如此。完全是家长式管理,缺乏民主,更不谈是否科学管理。这些是封建残余思想作崇,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受长时间计划经济影响,校长及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学校是国家的学校,靠政府拨款,虽然不富裕,但是旱涝保收。政府拨多少,学校用多少,用不着预算。一些学校领导甚至财务人员根本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未将法规学习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经费使用缺乏计划性。在预算编制中,对本年度预算内容毫不关心。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缺乏科学的理财和成本意识,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会计工作存在偏见,不能正确认识会计工作,认为财务工作就是发钱、记账,轻松而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任何职工都可以做。在这种意识心态的支配下,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工作就不那么重视。
2、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不高。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廉洁自律,没有勇气揭发已发生的漏洞,无执法和服务意识,去纠正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行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部分财务人员不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部分财务人员不爱岗敬业。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激情,对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拖延报账时间,不努力钻研业务,不认真探索,更不会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难以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不依法办事。在办理会计事务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少数中小学财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不事实求是、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少数会计人员要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敢指出,对记载不准确、不全面的原始凭证,不责令其整改。对弄虚作假的经办人员不敢正面回绝,对歪风邪气不敢抵制,不能坚守财务人员底线。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无力。有些学校在制定财务制度时随心所欲、生搬硬套,不能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的后果是制度健全,缺乏可操作性,这样的制度往往是华而不实。有些学校财务制度健全,学校不公正公平的执行,甚至于领导对他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俨然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果是:各种财务监督制度尽管很完善,但不能起到监督作用;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财务管理一片混乱,大量资源被无情浪费。国家专款不能专用,甚至用项目资金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不足,以维持学校日常支出。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学校领导不考虑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率,而是有多少钱用多少钱。透过种种不良现象,我们不难找出其根本原因:一是学校内部控制牵制制度不完善;或是完善的体制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二、对加强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思考
鉴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财务管理人员观念,适应财务工作新环境。每一位学校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加强对学校领导的财经制度培训,对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系统地组织学校领导进行财经法规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会计法规,特别是《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新预算会计制度知识问答》等,让财务管理人员切实领悟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编制,建立科学的理财和成本意识,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彻底摈弃盲目的用钱观。
2、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第一是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大量的事例表明,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明灯,为我们的财务管理指明方向。如果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引,我们看问题就会肤浅、片面,在具体财务管理中缺乏明确的目标。鉴于此,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财务专业知识与实践高度结合。做到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在财务管理中遇到问题要多思索,找出问题的根源,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此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的能力,达到事半功效。
3、创新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控制力。健全学校管理岗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创新的基础是正确、有效的内部控制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主要控制的是学校资产、资金的变动,只有针对资产、资金的变动设置简洁、有效的岗位对其进行监督,才能确保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财务管理需要,定好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管理职责以及岗位权限。在岗位设置时要全方位考虑工作需要,要做到事事有人管。避免人人都在管,却又人人都不管的尴尬局面。只有对学校内部的控制管理岗位设置合理合规的局面。重组管理工作流程,增强岗位牵制。以学校的管理需求与上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为基础,而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是建立完整、有效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途径。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来合理规划来年的支出,确保经费不透支。在学校全面贯彻《预算法》,公开学校预算类容和具体数目,预算制定后,各学校一定要按预算执行。
1.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制度建设力度不足的缺陷。首先,在许多中职学校里,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会导致工作的开展非常的混乱[1]。其次,有些学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此外,因为这些学校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监督机制,这样就导致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2投资效率较低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许多中职学校也会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但是因为中职学校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关于投资项目的可行度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这样就导致投资效率较为低下。甚至有一些中职学校为了赚取巨额的利润,将学校的经费用于投资生产,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也就导致学校出现了经济危机。
1.3财务的控制力度不足
在学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那就是财务的控制力度不足。但是,许多学校在财务的控制方面不足,在经营的决策上随意性较大,许多学校的决策往往由一个领导者决定,这样就导致财务控制力度大受影响。
2.解决对策
2.1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以下几种规章制度,(1)《采购程序》、(2)《会计管理工作职责》等等,这样就可以使财务管理的流程更加明确,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办公费的花销上,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对学校的教职工的花销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同预算费用相比,实际花销要远远超出这个预算的范围,那么学校的会计人员可以不进行报销。通过这种管理制度的约束,可以防止学校出现各种私自报销费用的现象,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私自挪用公款的现象。
2.2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理念
现如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理念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以下几方面素质[2]: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的技能培训。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就一直为人所诟病,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为学校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前去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素质,以便更好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此外,许多中职学校实行了绩效考评制度,对于那些工作负责,考核达标的工作人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考核未达标的财务人员实行再培训,直到他们能够完成考核任务。学校的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将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一个档次,能够提升整个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升财务管理,加强对学校的财务进行分析,那么就需要加强监督,要完善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要防止学校的财务权利过于集中,防止学校的财务由一个人决定。要在学校建立制约管理体系,推行教职工监督制度,使学校的腐败现象得以遏制[3]。此外,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检查工作,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端正学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的进行工作。
2.4加强对学校的预算管理
学校的财务预算是学校运转的保障,是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依据。故此要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加强对学校的预算管理,要强化财务分析,要根据学校的计划以及规模编制财务预算。
综上,在中职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是其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职学校只有强化财务分析,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才能够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实力,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丽丽 单位: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庆霞.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6:174-175.
为了更好地总结提升,现将半年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一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教育局党支部组织的集体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二是继续读书,如易中天文集、论语译注等,开阔了眼界。
二、继续做好服务,保障教研室规范运转
一是继续发挥好上勾下连的桥梁作用。接听各方电话。二是做好兼职教研员出差的财务报销、科室预算等工作,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三是针对学业水平负担等进行的投诉进行调查和回复,对于市长热线投诉,按时办结。
三、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一是保证2018年秋季教材供应。确保教材按时发到学生手中。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召开了专门会议,对于课外阅读杂志的订阅,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推荐目录征订,强调自愿原则。
三是规范2019年春季教材征订工作。要求学籍数与征订数必须一致,并随时做好教材征订档案整理工作,以确保免费教材征订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四是对全区中小学图书馆藏工作进行了摸底排查。督促不达标的学校按标准进行配备。
四、做好“零起点教学工作”要求和教师层级发展工作
一是零起点教学扎实开展承诺践诺活动。要求各校小学一年级学科教师所签承诺书学校存档,以备省、市、区检查。要求校长签订了承诺书,公布了学校监督和举报电话。
二是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层级发展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多次检查指导,提高了材料的规范性。
五、组织了系列活动
一是组织了全区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校进行了校级比赛,对课堂进行了打磨,引起了各校对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视;二是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电影征集活动,全区18个微电影上报。其中,大观学校的《铁杵磨成针》被市教育局评为故事类优秀微电影。三是组织学校老师到青州、曲阜观摩学习传统文化课堂。四是做好5所传统文化项目校与项目组的沟通工作,陪同项目专家钱锋到各校进行了指导调研。五是组织了手绘风筝节比赛。六是牵头组织了高新区中小学科普论文竞赛和科普知识演讲比赛。
六、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对全体新教师进行校园、学生安全培训及师德培训,为开展教学工作,上“好课”打下基础。二是督促全体老师按时完成山东省2018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课程,确保全体老师按时完成相关课程。三是组织36名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中小学英语学科领军人才赴青岛参加英语名著整本书阅读方法及教学方法培训。四是为中小学教研员、业务校长、学科教育领军人才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做好服务工作。五是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梯次培训做好相关服务。
此外,还做好了领导交办的多项临时性、紧急性的工作。在此不再赘述。
论文关键词:乡镇中学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近年来,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越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就我市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得知,目前我市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纪收费现象严重
一是超标准收费。当前,虽然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在资料费、班会费、住宿费和代办费等方面超标加码。二是巧立名目收费。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特殊的年级,如毕业年级的照相费、考试费;起始年级的档案费。三是重复收费。这主要表现在学期开始已收缴了的费用,在学期结束或中途时,又再次收取该项费用。如有些规定的用书资料,其费用已包含在开学初规定的征费标准中,而中途发放时又要学生再缴这笔费用。四是搭车收费。主要表现在某些学校趁开学统一收费之机,将一些学生无需交纳的费用也“一视同仁”地收取。如某些学生未在学校搭膳住宿,也被学校收缴了搭膳费或住宿费。上述四种乱收费现象往往同时或多数存在于我市某些中学,积少成多,往往一学期、一学年乱收费的数量极其惊人。
(二)支出泛滥混乱
乡镇中小学的经费虽然紧张,但支出的无计划性和无预算性,使得支出过滥过乱。主要表现在:一是吃喝招待费过多。近年来财务管理论文,乡镇中学的招待费有增多趋势。有些乡镇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借口到学校检查工作,往往要求中学接待,大吃大喝,甚至还洗头、按摩、包小姐。学校也常常利用请吃请喝与地方拉关系。二是乱送礼现象普遍存在。每年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日,许多中学都有给镇领导、主管部门领导送礼送“红包”的惯例论文提纲格式。三是盲目购物。特别表现在各中学普遍存在乱购乱订复习资料、参考资料和教具等,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中学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名目繁多的“验收”,耗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的一时难以利用的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和电脑等。四是乱发钱现象时有发生。逢年过节,学校就想方设法给职工发些什么福利;教职工工作上每拖一点时间,校长都要发些加班费;每次考试,学校总想方设法发资金。吃喝招待和乱送、乱发乱购,是目前我市乡镇中学支出上的“黑洞”。
(三)会计制度不健全,票据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使用符合规定的标准收据。部分乡镇中学收费不但没有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而且开具的收款收据手续不全,除了收款人签章外(有的甚至只写一个“姓”),没有任何其他签字和印章,更有甚者连学校的公章都不盖。二是收费干脆不开票据。部分中学除开学初的收费外,中途的其它收费,不管合理不合理,一概不开票。三是支出票据“白条”多。这种现象几乎各校都有,普遍存在。除了学校集体从新华书店购进的课本教材和主管部门统一购物和调拨的经费外,其余支出许多都是“白条”,并且“白条”上“经办人”、“证明人”、“使用人”和时间、地点都不全,往往只是会计写个条子,校长签了“同意支出”就入账。
(四)大量教育经费被严重侵占
一是学杂费被大量调用。按国家政策规定,中学的学杂费主要是用于改善办学和学校办公条件,而有的镇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不顾政策规定,大量调用中学的学杂费用于发放党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甚至有些学校的代办费都被调用一空。学校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不得不出“乱收费”之下策。二是各种摊派伸手学校。什么治安费、环卫费、赞助费、捐款等应有尽有。三是固定资产被占现象屡禁不绝,突出表现在学校的操场、房屋常常被占用,至于课桌、砖瓦被盗现象则更为普遍。
(五)财务赤字严重
收支不平衡,财务赤字已成为各中学的通病,尽管大家都不停地乱收,但远远不能满足支出的速度,因此赤字在不断加大。在制止乱收费的社会氛围中,在赤字的压力下,许多乡镇中学又不得不靠拿贷款过日子。个别无法拿银行贷款的中学又不得不去拿民间的“高利贷”。
二、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乡镇中学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很多,归纳起来分析,共性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一个地区中学财务管理客观上受这个地区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人认为,我市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中学教育投入总额的不足财务管理论文,是造成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政府该给的钱没法给,该发的没法发,该办的事没法办,逼着许多中学违反政策“自谋生路”。相反,因政府困难,不该调用的钱调用了(比如代办费),不该摊派的摊派了(比如订报纸、强制性捐款等),这些都加剧了中学经费的困难和管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越困难的地区,中学教育越难办,中学的财务管理越不规范。
(二)乡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忽视对教育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近年来,许多乡镇政府对中学的财务管理,往往是注重了投入和支出,疏忽了使用过程的管理。乡镇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往往重视了各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事管理,而淡忘了对财务的管理,甚至对有关中学财务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包庇问题阻碍查处。许多中学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发生,还直接与某些有关领导及部门有关,比如“专款不专用”,招待费开支居高不下等问题。
(三)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教师的职业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很稳定的,一个大中专毕业生一旦跨进乡镇中学教师的行列,那么他(她)要改行从政或从事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往往比登天还难。但乡镇教师的工作位置也不够稳定,许多乡镇每年暑假都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调整。队伍的不稳定是造成学校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许多校长和教师对前任领导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概不负责”,而在自己短暂的任期内,对经费的收支也有恃无恐,更谈不上责任。
(四)教职员工的师德和法纪观念淡薄
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非常重要的内因。目前绝大多数乡镇中学教师对教育经费收支的政策与法规知晓极少,对会计制度更是很少了解,因此往往是想收费就收费,想花钱就花钱。更有许多教职员工师德观念淡薄,目光总是盯住资金福利,不比贡献只攀收入,甚至逼着校长乱花钱。
(五)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为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统一制订规章制度,许多中学也不主动制订关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预算制度、结算制度、内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规章制度是应有全无,所以无制度可依也使许多乡镇中学在财务管理上是无拘无束,职、权、利、责和风险的关系非常模糊。
(六)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市部分中学的财会人员甚至由学科教师兼职,不仅不懂《会计法》、《审计法》等财会法规,而且对财务账目业务知识也是糊里糊涂,至于编制预算、提出财务报告和作出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论文,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这些乡镇中学的财会人员大多数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等证件。财会人员应是学校的管家,但“财会盲”型的“管家”是无论如何担当不起自己责任的,“不会管”必然造成财务管理的“不规范”。
(七)审计和督查工作滞后
及时审计和督查是预防和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财会人手少,很难及时把握审计这一关;年度的例行审计无法解决财务管理中诸多的问题。甚至部分中学的财务多年没有被审计过,一直是“我行我素”,以致混乱的问题成堆,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被引起过问。
三、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无可置疑,解决目前乡镇中学一系列财务混乱的问题,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关心教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一系列混乱问题,至少必须采取五大措施:
(一)地方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强化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极其重要,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前提条件是地方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强化对乡镇中学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论文提纲格式。认识到强化财务管理是加强乡镇中学管理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职责,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保证地方教育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现在有些乡镇的党政领导抓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力度很大,对教育的投入也比较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一般在地方预算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往往只管拨付经费,不管经费的使用过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其次,要落实乡镇政府的财政所、乡镇分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领导在乡镇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尤其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和领导监督的责任。再次,要定期通报各中学财务管理的状况,及时处理违规的人和事,尤其是对管理混乱、问题很多,并且领导和教职员工有以权谋私和经济问题的中学,一定要尽快审计和查处,迅速解决问题。
(二)加强教职工的教育,提高教职工的素质
广大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乡镇中学财务管理的基础。强化这一基础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是强化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二是要加强法纪教育,不断增强守法意识。尤其是要加强《会计法》、《审计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及预算内、外资金管理规定的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中学校长在收钱和用钱问题上进一步慎重。三是要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弘扬敬业精神和增强奉献意识。尤其是要通过教育,制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唯利是图”思想对广大教职员工的侵蚀,使大家忍耐经济上的“贫穷”,追求精神上的富裕,坚决不做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事。四是要强化乡镇中学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素质。
(三)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防止和解决乡镇中和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重要的保证是建立健全有关财务管理的制度。从目前状况来看,必须建立和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帐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账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论文,取消校级招待费制度。当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最好遵循“由粗到细”的原则,必须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要在操作性和实用性上动脑筋。
(四)强化全方位监督
光有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决目前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中的混乱问题,关键的是坚持监督,以防有关规章制度变成一纸空文。一是要坚持领导监督,二是要坚持群众监督,三是要坚持社会监督,进而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特别是要强化学校内部的民主理财,强化学生家长、乡镇干部对学校的监督和教职员工对财会人员的监督。
(五)改善教育管理体制
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在整治和管理效果上求突破,管理体制的突破很有必要。国家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不具备条件或不需要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账”。“具体实行何种体制,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人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实际出发,有必要对部分乡镇中学迅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周宁:《学校财务会计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
2、张以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刍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3、张荣海:“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8期
4、胡英梅:“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一)引起校长、教师、学生的广泛关注。“广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活动使校长、教师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义务、权力,从而更坚定了“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权力及义务,更加努力地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学好问的人。
(二)校长的教育管理理论、政策法规水平明显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大部分校长都能自觉地学习《中小学学校管理学习纲要》、《学校改进与学校专业发展》、《校长参考》等与校长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并撰写学习心得。学校已由经验型管理转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逐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校长自身的成长。忠良中心校校长温福华、县高级中学校长黄礼强撰写的有关自己学校管理经验的论文获“广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读书论文活动区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全县大部分的校长都获得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市级或县级奖,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四)工作创新、有特色、办学有成效。许多学校都能较好地执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管理程序,档案材料齐全。我县职业技术学校采用校校联合办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形式,大胆进行学校内部改革,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资产的利用率,努力拓宽办学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多次获得区、市、县三级各种先进奖。县高级中学狠抓学校的规范管理,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高考成绩年年创新高,现正努力创办自治区级示范高中。像这样变化大的学校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五)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课改实验工作,校本教研得到了加强。县小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区级课题研究并被评为课题实验先进集体;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校本教研独具特色,使他们的学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区劳动再就业先进集体。
(六)提升了我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全县有更多的学校申请参加课题研究,县小学教师仅20__年的课题研究方面就有几十篇,教师参加课题等方面的研究,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又提升了我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七)中、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20__年中考全县上地高线和高考上本科线的人数都创历史新高。
校长建设年活动,更新了校长们的办学理念,提高了校长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了我县教育的品位,为我县教育的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评估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个别学校重视不够,校长没有亲自抓此项工作
有个别学校校长对此项工作的态度是:校长接受任务,接着是安排副校长或校办公室主任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达标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列的八个方面内容收集或造材料,评估组问相关问题,大多叫副校长或办公室主任代替,大有点象电视剧中的“有什么事,找我的律师”。而有些校长借口其它工作忙,对此项工作仅应付了事。
(二)法治校的意识不够强
在办学理念(《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 达标评估指标体系》)“宗旨、目标”的内容中,少部分学校都没有强调依法治校,所以,仍然有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学)都有分快慢班,同一教室“好生”、“差生”分开坐,有明显的歧视学困生现象。个别学校没有明确安全责任人,总务处、财务处等部门没有将规章制度张贴上墙等现象。
(三)档案材料不全或紊乱
一些学校的材料缺少“目录”,使查阅者不能一目了然,有许多材料不齐全。有些虽然有计划,但没有实施过程、结果的记录,显然是为应付检查而编造的计划。
(四)许多中心校职责不明,不知如何归档。
一个乡、镇的中心校仅有一个法人资格的校长,其它小学,包括村校,应是中心校下派的一个副校长,副校长负责分管一个小学,每个教学点“麻雀虽小,应五脏俱全”(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达标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应样样俱全),这应是不容质疑的。而目前,我县中心校校长的办公室设在中心小学内,材料则仅局限于中心小学的管理,中心校长的材料应是体现其对本乡、镇所有小学在“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而不是某个学校。
今后教育局师训工作思路和想法:
(一)进一步加强校长培训的机构建设。一是提高机构的培训人员的素质,二是采用请进来(请名校长、名师指导),走出去(到名校去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加大培训的力度,四是加强跟踪监督、指导工作。
(二)抓好对本次校长建设年活动评估推出的县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的培育工作,让其充分发挥示范功能。
(三)对本次校长建设年活动中评估较差的中小学要加强指导和帮扶工作,让其尽快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坚持“盘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开展”的工作思绪,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立、组织建立、作风建立和党风廉政建立,为教育变革和开展提供了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抓灵敏多样的学习教育,促思想建立有新提升
1、完善学习制度。区教育局党委依照“一二三四五”的思绪,深化展开理论学习。即:每名班子成员参与一个课题调研,每年撰写两篇理论文章或学习心得,集中学习做到“三个定位”:定时间、定地点、定数量,坚持四项制度:集中学习考勤制度、学习状况检查通报制度、指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制度和“”制度,落实“五个一”请求:一天一读、一周一学、一月一议、一季一查、一年一评。局党委书记、局长Xx论文《做好“五分离”文章,推进乡村教育谐和开展》在《中国教育开展与研讨》上发表,论文《践行科学开展观,办人民称心教育》在《Xx教育》上发表,调研报告《鄂城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开展战略》遭到市、区指导和专家注重。
2、创新学习方式。全区中小学采取“校园网络展现学”、“QQ教育群共享学”、“轮番主讲定时学”、“白昼上课晚上学”、“对工勤人员帮带学”、“主干教员引导学”、“指导专家辅导学”、“远程手腕集中学”等“八学”方式,较好地处理被动对付、工学抵触、程度良莠不齐等问题。今年以来,全区中小学充沛应用远程教育手腕,下载学习材料170套,组织观看视频会议5次,播放学习光盘166碟,灵敏、便当、快捷的学习方式深受教员欢送。
3、拓展学习途径。选派5名干部去市委党校学习,布置20名校长参与全省校长高级研训、100名教员参与全省教员素质进步培训、300名教员参与全市新课程培训,组织全区3000余名教员停止为期14天的暑期集中培训,组织干部和教员学理论、学管理、学学问、学技术,进步干部教育管理和变革开展的才能,进步教员教书育人和施行素质教育的才能。
二、抓严厉标准的制度体系,促组织建立有新停顿
1、抓党建制度建立。树立了“”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内外监视制度、党员廉洁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十项制度。
2、抓党员活动室建立。区教育局机关树立了党员活动室,配置了电脑、大屏幕、投影机等设备,设立了宣传专栏、学习专栏、领会专栏。全区中小学均设有网络电教室,一方面效劳党员教员学理论、全体教员学业务,另一方面,经过网络下栽农业科技学问、搜集用工信息,组织乡村党员培训和农民科技致富培训。
3、抓双带体系建立。展开党员教员带头参与学校管理、带头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的“双带”体系建立,展开“党员示范教研组”、“党员示范年级组”、“党员示范班级”创立活动,构成了比学习、比创新、比管理、比效劳、比奉献的“五比”竞争场面。
4、抓干部作风建立。倡导机关干部“三四五六七”工作风范,使机关干部思想认识有新进步,工作作风有新相貌,各项工作有新效果。树立学习、效劳、效率“三种认识”,落实目的义务制、包点担任制、效劳承诺制、检查督办制“四个制度”,实行担任一项工作、包一个乡镇、联络一所学校、救助一个贫穷学生、发明一个工作亮点“五个一工作职责”,落实不让事情在我手中延误、不让过失在我手中发作、不让办事的同志在我面前受冷落、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影响、不让党员称号在我这里玷污、不让党员作用在我这里削弱“六不让请求”,执行机关干部“七制止工作纪律”:制止工作日午餐饮酒;制止上班迟到早退、串岗聊天、上网游戏、抹牌文娱;制止参与赌博;制止接待大众敷衍推诿、态度僵硬;制止下乡工作收受土特产等各种物品;制止下乡工作擅自请求基层单位派车接送;制止工作不担任任,无准绳办事。
5、抓干部队伍建立。树立健全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全员轮训、年度考核”制度,严厉执行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纪律,对中小学校长实行竞争上岗,并适时对教育干事、学校校出息行交流轮岗,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气氛。严厉机关党员干部岗位管理,实行“半月工作汇报、一月工作考评、半年工作述职、年度工作评议”。努力培养一支理念先进、素质精良、管文科学、作风严谨的干部队伍。
6、抓教育行风建立。一是坚决遏止“三乱”,实在减轻农民担负。即遏止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行为。二是推行校务公开,标准办学行为。高中招生实行“五公开”: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方案、公开招生程序、公开择校生收费规范、公开监视电话”;教员高级职称评审向向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员倾斜、向能实行岗位职责的年老教员倾斜。全区学校收费行为、办学行为、招生行为进一步标准,全区教育平安稳定,人民大众对教育的称心率不时提升。区教育局承受区人大**年度教育工作评议,获满票经过。三是严厉财务公开,进步资金运用效益。学校经过固定公开栏、专题会议定期向教员和社会公开学校财务状况,区教育局经过年度审计、专项检查、回收拨款回执等举措,强化学校财务管理,确保教育经费运转通畅,运用合理。
7、抓师德师风建立。推行教员“十不准”行为标准,健全师德考评,推行师德承诺,举行优秀教员巡报答告会,评选惩处师德标兵、十佳校长和十佳教员,进一步加强广阔教员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贡献的认识,构成了“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良好场面。
三、抓贴近实践的创新变革,促各项工作有新开展
施行五大工程、推进五项开展,获得明显效果。即:施行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立工程,推进教育平衡开展;施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开展;施行区域教育统筹开展工程,推进教育谐和开展;施行师资队伍创优工程,推进教育持续开展;施行安全校园创立工程,推进教育调和开展。
今年以来,获得了九个方面的亮点成果:
1、11月4日,我区代表Xx省承受国度教育部对我省中小学学习理论活开工作的调研巡查,教育部指导对我区“全掩盖无盲点多方联动,查询题沉思路讲务实效”等作法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行我区经历。
2、6月16日,区教育局党委作为区直部门唯独一家承受省委党建工作检查并获好评。
3、今年教员节,区教育局局长Xx个人代表全区教育系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省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4、10月份,我区被授予“Xx省乡村教育‘双推进’变革实验先进区”。
5、11月17-18日,省教育厅掌管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理论活动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区教育局作典型经历交流,楼下小学承受参观学习。
6、今年,省委常委张昌尔、副生长郭生练,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Xx,市委书记Xx、市长Xx等指导分别视察我区教育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7、6月10日,市政府掌管的全市2010年度乡村寄宿制学校建立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8、中考夺得五连冠。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网络化;岗位培训
收稿日期:2006―04―16
校长学学校长长学校,这绕口令似的文字道出了国际教育界公认的一个基本规律: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也同时表明,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应该也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重点。对此,本文围绕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从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谈谈自己思考的网络化中学校长培训模式。
一、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存在的三个不足
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对举足轻重的校长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这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1989年开始启动全国百万校长培训工程,“九五”期间开展中小学校长的继续提高培训,这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素质和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还不够完善。
首先,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实际上是以指令计划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划拨培训经费,每年指令相应的培训规模、培训类别、培训对象等。这种培训模式领导有力,上下协同,课程规范,管理严格。但进修学习的中小学校长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都无从选择,培训的积极性势必难以充分调动。而各地培训部门也主要把精力集中在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指示,对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被动应付。这种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只对“第三者”――管理者负责的培训模式容易导致彼此沟通不够,摩擦较多的尴尬局面。
其次,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往往以课堂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往往是培训导师课堂讲授一元方式,往往使用统一、严谨而未必新颖、适用的教材。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比较严格,系统性强,培训导师一般都是有一定学术功底的学者、教授,能传授给校长们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学员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开发。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也开展一些跨地区、跨省乃至跨国的实践项目,自然以教育调查考察为主要目的,但经常交由旅行社组织,免不了有公费旅游的嫌疑,行色匆匆中,效果也自然打了折扣。
第三,奉旨进修的很多校长、准校长,参加培训的中心任务就是得到那本结业证书。他们的角色认知主要是校长、准校长,对于培训机构学员的身份,由于没有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身行为,自然有着有意无意的抵触情绪。培训期间,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牵挂着学校的一举一动,遥控着学校的人事、财务,不时飞车回去处理紧急公务,在工学矛盾的处理上,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即便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了精力,但实践反思、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很难再自动将自己带入学员角色,他们撰写的论文,总结经验的多,理论思考的少,有自我独到的观点的更少。尤为可惜的是,结业之后,船到了码头车到了站,很多中学校长又为学校正常运转忙乎开来,缺乏继续学习、自我更新的动力。
二、网络化――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的构建
(一)培训主体的社会化
教育部1999年12月30日实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二条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但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还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主导,下辖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基本上是单线条的。
由于1989年和“九五”期间两次开展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基本上属于岗位培训性质,具有基础性、普及性、补偿性的特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还勉强能够独立承担。但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校长培训需要有更强的师资力量,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显然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境外培训机构大量涌入,民间培训机构蓬勃发展,许多高等院校也利用其师资、场地等优势开展成人培训和继续教育,教育培训产业不断发展。
对于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必须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原有教师进修院校基地建设、强化培训功能的同时,公开引进其他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教育实体参与竞争,共同参与校长培训工作。既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又要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整合和利用优质培训资源,组建综合交叉的立体教育网络的目的。
(二)培训类别的细分化
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校长职业培训的类别目前已经经过区分:新任校长必须职前上岗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帮助他们认识办学规律,上岗后迅速适应环境,再逐步积累管理经验。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职后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帮助他们获得理论支援,全面掌握学校的常规管理,稳步成长。之后,有针对性开展研修培训,促使那些进入称职期的校长掌握管理主动权,大胆创新,逐步向专家型校长过渡。
这项规定适合校长的成长规律:一名校长大致要经过预备期、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四个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的时期,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但在具体的培训计划、管理中,其实还应该分得更细、更具体。
校长众多,但来源背景复杂:职业中专校长与普通高中校长之间经常各念各的经、各有各的调,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彼此的办学经验难以借鉴,示范中小学校长与普通中小学校长各自面临的处境天壤之别,即便在同一个学校,负责全盘工作的校长与行政、后勤、教学等领导岗位也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小学校长培训,如何让各位校长都能找到学习的兴奋点,这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培训任务的时候尽量按类别、层次进行分岗培训;其次,培训部门也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员们的不同,做到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如案例讨论、教学考察都可以分组进行。
(三)、培训目标的职业性
《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与岗位要求(试行)》中规定的校长岗位要求包括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在《“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中提出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善管理的要求。这里反映了我们对校长培训的一贯目标:强调政治与业务并重,提高校长整体素质。
但短期培训无法做到高、大、全,多方面兼顾,容易导致的是全面落空。其实,“政治强、作风正”这些素质应该在教师培训和准校长选拔过程就已经完成,明白地说,一个作风不正的校长,我们几乎难以通过短期培训促使他改邪归正,而必须通过法律与规章来约束。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多数是教师出身,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而优则校”,但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他们还缺乏领导艺术、对校长的职业性特点把握不够。
与教师或者其他行政干部不同,校长的职业角色主要是领导者、管理和教育者,是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胜任的领导工作。因此,管理部门要考察、了解中小学校长的学习需求,探讨新时代校长培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怎样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探讨中小学校长向教育管理行家转化的内在机制等,应该针对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特点,偏重于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决策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
(四)培训内容的开放式
目前,培训内容几乎都由培训机构单方确定,这种“官方”确定的封闭模式对校长的实际需求关注不够,培训效果差。培训机构可以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征求校长们的意见,共同确定构建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培训课程,使之体现发展性、实效性、针对性、开放性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内容生成的开放性。每期校长培训班,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系统以及实际需求都不相同。这就要求培训部门要本着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管理部门下达培训目标要求――培训部门设计培训菜单――培训校长反馈意见――培训部门形成本期培训计划――管理部门认可”的思路,生成培训的内容。
二是培训内容的开放性。基于中小学校长的年龄、经验、背景、需要和追求的目标差异很大,他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些偏爱管理,有些重视教学,有些要求掌握教育技术,有些希望了解政策与法律,有些特别关注招生与毕业。培训内容最好能以校长们需求为导向,以学分制的形式推出,在确定理论、政策和管理的必修课后,不妨让他们在从多家培训机构生成的多样化、综合化的课程菜单超市中各取所需,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实际的相应课程进行研读,累计完成规定学时即可结业,颁发证书。
这种参训者与培训机构共同确定培训内容的课程模式、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结构尊重了校长们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他们的领导心理,能够达到校长们的支持,既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达到拓宽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探讨新问题的教学实效,培训中校长考勤等老大难的管理问题也基本上可以化解。
(五)教学模式的集群化。
就当代校长短期培训的教学模式而言,发展趋势是以灵活多样的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适宜采取集群化教学模式,主要有:
一类是专题式课堂讲授。建立在选课基础上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把握校长们的需求,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课程或专题讲座。一般来讲,岗前培训可组织以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进修为主的专题讲座;提高培训主要是更新知识的专题辅导讲座;而研修培训则可以推出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专题辅导报告。
二类是聚焦式案例分析。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或成功或失败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后,有意识地引导学员从多种方向、多种角度来分析、思考、讨论并作出各自的判断。在案例讨论中进行系统归纳、下面总结,使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三类是仿真式情景模拟。它可以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模拟学校管理的自然情景,让学员们扮演校长或其它管理者角色。这种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训与提高校长各方面的能力。
四类是社会化考察研讨。组织学员到名校采取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等方式学习,通过社会调查考察开阔中小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类是社会化考察研讨。组织学员到名校采取聆听经验、交流互动、切磋探讨、撰写报告等方式学习,通过社会调查考察开阔中小学校长的视野,拓宽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还有讨论法、自学辅导法、代岗见习实习法教学模式,但所有的教学模式均应以潜能开发、素质培养为价值取向。集群式的使用,有利于培养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
(六)培训导师的双师型
目前,对于校长培训的导师选择,有两种观点:一种中国式的,坚持由学者来担当培训导师,因为他们站在理论前沿;一种英国式的,认为应该由校长来培训校长,他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其实前者容易出现就教育论教育的现象,后者也不乏犯经验主义错误。
由于我们的培训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所以培训导师也应该由校长和学者共同来担当。一些专业性的课程、前沿性的讲座应该交由学者来完成,但在实践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校长,包括那些取得明显成功的校长,他们的实际经验有说服力、推广价值;也包括培训学员之间的研讨交流、相互启发。
所有的培训导师,都应该经过选拔。理论学者型的要提供他们到中小学调研的机会,促使其指导培训时更有针对性。经验校长型的也应该对他的成功加以梳理、结晶、升华。要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渐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导师队伍。
(七)培训全程的网络化
网络化的优势和理念应该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延伸。凭借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应该是未来中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形式,它可以把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工作、学习、提高的综合效益。
通过互联网,管理部门可以培训计划,培训部门可以培训菜单,供校长选择,并实施培训,培训导师可以向学员传递信息知识,布置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家庭、学校就可以与培训导师进行交流,接受指令,询问问题。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也变单一行政性指令为多向选择式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而中小学校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就感兴趣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组织网上“走校访学”的活动。一张网络,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促使中小学校长长期的乃至终身的自我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与提高是一个具有时代内涵的教育命题。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呼唤着高质量、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又呼唤着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实现具有时代性的转变。尽管实现模式转换可能存在不少困难,但是社会的需求、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我们这样去改变实践,才能构建起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新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UNDP中小学校长提高与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研究.
〔2〕张炳光.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中国教师网.
一、学校领导工作
1、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廉政作风建设,培养团结协作,廉洁勤政,令行禁止,求严务实的工作作风。
2、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密切联系群众,调动工会、职代会及女工等部门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继续坚持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障监督作用,保证校长的行政、财务、人事指挥权。
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中央、省市全会精神和有关理论及文件,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教职工队伍。
2、以师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开展“爱岗敬业”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开展。
三、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标,以推动和促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为目的;以不断提高进校师资培训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提高师资培训队伍的自身素质为手段,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动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干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和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语言文字工作
1、强化规范字、普通话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未取得普通话水平合格证书的教师不准走上讲台。
2、结合市教育局做好中小学教师和政府公务员等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工作,推进我市普通话整体水平的提高。
3、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每年一次的“推普周”,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开展汉字使用和普通话使用规范化的活动。
五、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年度的基本原则是: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开展培训,推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增强辅导教学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针对性,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普及,促进教师授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讲课质量,促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教科研部工作
1、认真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首先确定校级教科研,校级课题围绕如何提高师训质量为核心。第二步,由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总课题,结合本组特点确定分课题,最后教研驵成员根据本组分课题,确定自己和课题,并填好课题立项登记表。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有课题。
2、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1)、组织对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具体指导,规范课题研究。
一是组织教科研理论及教科研方法讲座,提高教职工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是注意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三是对科研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2)、开展相关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3)、调整充实相关的研究小组,原先已有研究组的课题,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充实。课题研究小组调整充实以后,将着重对课题的各研究重点进行相对的分解,分解后的各研究重点、资料积累、中期展示等任务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人,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学年,计划开发以下科科研活动
①探究型活动。结合课题的实施、教育教学的研究开展研讨活动,包括论坛式研讨、执教研究课、博客上热评等,在共同的探究中提高认识、将课题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②积累型活动。结合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活动,组织校级的论文比赛,激励教师在平时多用心思考,吸取成功之处,探求不足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积累工作经验?
③专题研讨型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改意识,增强课改能力,做强教科研骨干队伍,我们将继续结合本学期制定的教研专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识字兴趣的策略”、“关注差异,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挖掘情景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建构生活课,优化数学教学”、“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促进音乐有效学习”、“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市级的名教师、专家等来校作专题讲座,借助专家的引领加快提升科研理论水平。
④评比型活动。期中举行论文、教案评比活动,期末举行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交流活动。
⑤交流型活动。加强校际交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把外校的优秀教师或理论专家请进来的同时,把自己学校的优秀人才推荐出去,结帮扶师徒对子,实现沟通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校内将进行两次成果交流活动。
刊登本校及校外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文章,特别是与教科研课题有关的文章。对于有一定价值的文章,负责向市级以上报刊杂志推荐。
4、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加强与兄弟学校在教研方面的横向联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5、搞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主要采用以下形式进行:(1)、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讲座;(2)、以课堂观摩为主的示范课听课研讨。
(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1、全员岗位培训
培训内容:(1)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这两门课程为河北省确定的课程,在职幼儿园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考核。(2)小学、初中教师——公共课程为《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分科课程为《有效教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要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特别是评价理念,反思几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与问题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3)高中教师——学习《高中新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和分科的公众课程标准。(4)省定公共课程《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1565人,上学期计划培训十期,61人/期,共610人,下学期培训十期,57人/期,共570人,寒假为遵化二中培训158人,暑假培训三个国办小学227人。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二级培训的方式进行,并对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
3、班主任培训
按照唐山市教育局告示出的通知精神,组织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工作,年上半年完成培训任务,按省市通知统一安排考核,确保到年底完成培训考核任务。
(三)培训部工作
1、运用资源整合的方法,结合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开展小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小学思品、社会、信息技术、体育、自然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重点放在教材及教法过关上。
2、切实抓好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必须把农村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主要针对农村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新教学法培训及幼儿园教师培训,并把培训点设在基层,为农村教师提供方便。
(四)干训部工作
培训目标和任务
1、继续加强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2、做好对现任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新一轮提高培训的统计,对新任的小学校长进行校本课程管理的培训。
方法措施。
1、选择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并邀请知名专家授课进行全年培训工作,开拓视野,丰富教育信息。
2、在市内选择几所办学各具特色的小学作为干训实习考察基地,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干训学员实地考察。
3、培训结束时,组织学员运用所学理论,认真回顾总结学校管理经验教训,撰写论文,并进行交流。
在以上培训中,各分管领导和主管人员,必须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加强辅导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辅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学员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做好培训考核工作。努力把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去,推动基础教育健康稳步科学发展。
六、后勤工作
做好学校财政收支工作计划,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遵守财经制度,当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后勤兵。
在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和落实中,学校决心坚持改革创新的传统,围绕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的工作,强化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把全部财力、物力、人力都用于国家的教育事业,用于学校的壮大和发展上。全校领导和全体干部群众要上下一心,团结协作,自加压力,努力拼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我校美好的明天,为遵化教育事业的辉煌而开拓、而努力。
(二则)
转眼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年了,新的一年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开始的一年,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出来工作已过4个年头,家庭、生活和工作压力驱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在此,我订立了本年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现在我已经在公司担任业务员有四年的时间了。可以说我是公司数得着的老业务员之一,也是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了。现在年将结束,我想在岁末的时候就我一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也对自己的工作提前写下了年工作计划范文,让自己在假期中能够安稳的度过,也让自己能够及时的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希望不会让自己失望!
一、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诉讼业务方面安排了专业法律事务人员协助。作为公司一名老业务人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业务工作。
1、在第一季度,以商标、专利业务为主。通过到专业市场、参加专业展销会、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等多种业务开发方式开发客户,加紧联络老客户感情,组成一个循环有业务作的客户群体。以至于达到4.8万元以上费(每月不低于1.2万元费)。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以诉讼业务开拓为主。针对现有的老客户资源做诉讼业务开发,把可能有诉讼需求的客户全部开发一遍,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安排法律事务专员见面洽谈。期间,至少促成两件诉讼业务,费用达8万元以上(每件4万元)。做诉讼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3、第三季度的“十二”“中秋”双节,带来的无限商机,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且,随着我对高端业务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相对提高,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符合了《中国驰名商标》或者《省著名商标》条件的客户,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开发,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可以安排业务经理见面洽谈,争取签订一件《省著名商标》,承办费用达7.5万元以上。做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4、第四季度就是年底了,这个时候要全力维护老客户交办的业务情况。首先,要逐步了解老客户中有潜力开发的客户资源,找出有漏洞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可行性建议,力争为客户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最全面,费用每月至少达1万元以上。
二、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三、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业务经理给与我支持。
此举引发社会热议。深圳市一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生课题研究堪称大手笔。虽然学生做科研可能达不到像成人一样的深度,有些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长远,在于未来,在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探索兴趣、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设置小课题的目的旨在锻炼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孙卿 摄)
学生每年获“科研经费”逾千万元
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首次开展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申报评审活动,最终有600多个学生课题立项,共获得100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2016年,共有1317份学生申报材料加入小课题的角逐,最终确定立项了600个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分别为高中200项、初中240项、小学160项。
深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小课题”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基于以问题为中心所开展的研究性小课题,重在让学生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研讨等方式解决问题。
在公示的《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拟立项名单》中可以看出,小课题研究方向主要分为科技发明类、人文综合类及社会生活综合类。其中,小学学段的小课题有“如何面对学校门口的路边摊和广告宣传?”“小学生使用电话手表好吗?”“小学生对二胎的态度研究”“深圳回南天小霉点的研究”等,据统计,小学学段的社会生活类小课题达到60%以上。
中学生的小课题则更有思想,像“宝安区第六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选民心态和选举行为调查”“黑臭水净化中氨氮的去除研究”“深圳市摇号政策的实施与私家车价格波动间的关系研究”“设计洋流运动的基本模型”等。不仅有深入的调研思考,还有自己实操的小发明。
经费仅用于课题研究
1.5万元至2万元的经费,对于学生而言并非小数目,他们能花好这笔钱吗?
对此,深圳市教科院做了明确要求:小课题评审结果正式后,课题经费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与程序拨到课题负责人(学生)所在学校,并由所在学校统一管理。课题负责人(学生)在本校课题指导教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按计划支配使用课题经费,课题经费专款专用。
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限于课题研究直接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资料费、数据采集费、材料购置费、印刷费、管理费等8项。
课题完成后,将按照类别进行验收,中学学段可提交调研报告或小论文,小学学段可提交研究心得、研究记录等,也可提交小发明、小制作的成果。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5年11月,深圳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吴兆斌和他的3名学生申请的小课题“无链条自行车的设计及探究”获得2万元经费资助。从搜集市场上现存的自行车案例到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外形,再到亲自动手实践组装与不断,3名高一学生将这款无链条自行车产品迭代了三次。第三代产品不仅没有链条,还同时实现了电动助力和可折叠功能。吴兆斌坦言,虽然第三代产品并不完美,但学生们获得的显然不止于此。
“设置小课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多大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锻炼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在吴兆斌看来,3名学生对小课题的探索事实上就是一次很好的科研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在学生构思改进的过程中,能参与评判可行性、对其思路进行建议等方面,但课题研究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的思路、出发点和角度还是比较灵活的。”
吴兆斌觉得,这笔小课题经费起了很大作用,对像自行车项目这种成本较高的课题无疑是雪中送炭。“以前没经费时,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做类似的项目,但做社科类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成本比较低的项目还行,如果做创意科技类项目经费就比较紧张了。”
虽说中小学生未必能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做课题,但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校长陈显平对这种做法非常认可:“小课题研究突破了校园的壁垒,学生们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去开展项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阅读、分析、探究、提出观点,不仅促进了思考,激发了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对他们的创新思维、科学态度、探究精神的培养也非常有意义。”
要给一线指导老师适当激励
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研院所到高校所出台的相关改革,针对科研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僵化、碎片化、不规范等问题制定了相应措施,科研人员有了更大的经费支配权,科研经费管理也变得更加灵活,更好地适应了科研活动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此,吴兆斌也希望小课题科研资金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以小课题“无链条自行车的设计及探究”为例,目前2万元经费已经花完。如果他们想再对自行车进行升级改造,只能靠申请学校经费或自掏腰包。吴兆斌希望经费数额方面可以更加灵活,比如按小课题申请时计划的资金投入来确定经费支持标准,从而更合理地调配资源。
凡全国普通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和热心于基础教育改革和课题研究的人士均可独立或合作撰写相关教科研论文并参加评选。
二、征文内容要求
1.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2.地区和学校课程改革走过的道路与反思;3.国外和华语圈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分析:4.新课程改革与新教学观的形成;5.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6.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经验与反思;7.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尝试;8.课程改革与新型师生关系建设;9.课程改革与教师绩效评价;10.考试与评价改革;11.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2.课程改革与德育创新研究;13.新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14.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15.课改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典型通讯;16.关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的各类特色课题研究。
三、参评要求
1.参评论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课题、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个案研究、日志等。
2.论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要求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所参赛论文一定是原创、无抄袭,引文要注明出处,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参评论文如已产生社会影响(发表、交流、获其他奖项等)者请在文末注明。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投稿邮箱:(投稿请在主题标注“2015征文投稿”,便于大赛组委会关键词搜索下载参赛文章,避免参赛无效。)
4.邮局或银行汇款: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80元,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四、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邮局汇款、银行汇款
(邮局汇款)收款人:《新课程研究》编辑部
邮编:430070
汇款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18楼1801房间
(银行汇款)单位名称: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账 号:416080100100292676
开 户 行:兴业银行武汉东湖支行
税 号: 420111420000808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
汇款注意事项:
①由于银行账号是单位账户,到款时间需7个工作日左右,汇款时请一定注明是“新课程研究”的款项,以方便我们查询。
②汇款后请及时将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作者单位、作者电话、汇款人联系电话、汇款金额以及通过哪种方式汇款通过E-mail告知财务部,请务必在邮件主题标明“征文款项”关键词。财务收到后,会回复邮件确认,如果没有收到回复邮件,请及时联系财务部,以免参赛无效。财务部邮箱:。
期刊博客:http://.cn/whxkcyj
期刊微博:http:///xkcyj2012
期刊网址:http://
期刊邮箱:;
新课程研究―名师群:385457083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群:253936549
征文大赛联系人:郝婵 征文大赛官方联络QQ:2736675082
咨询电话:027-50738351 传真电话:027-50738350
五、评选及奖励办法
1.主办方将邀请全国教育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对征文进行认真、严格地审阅,评出等级奖。其等奖为为参赛总人数的10%,一等奖比例为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三等奖和鼓励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
2.征文竞赛特等奖的文章将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刊发,将吸收作者为《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成员,并享受智库成员的相关权利,并颁发智库证书。一等奖获得者的文章将在《新课程研究》杂志官网上全文发表,并被吸收为《新课程研究》杂志社特约通讯员,二等奖的文章将摘编主要观点和精华部分刊发在杂志官网,其他获奖论文均会颁发主办方盖章的精美获奖证书。评审结束后,将邀请部分获奖者赴武汉参加《新课程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万州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属西部典型贫困山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45所,其中农村中小学284所。近年来,万州区针对农村中小学量大、面广、点多、质弱的实际,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积极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为全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 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规划科学实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万州区委、区政府于2010年3月召开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启动会。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组长,政府相关部分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州区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基础建设、民心工程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万州区教委结合把万州建设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要求,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万州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
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编制的万州区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万州区教育信息化与装备工作“十二五”规划》。着力用五年时间,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化校园”,使万州区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达到库区领先,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
2 建立机制,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序推进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学校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万州区从2010年全面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以来,建立了规划、建设、培训、管理、应用和科研等运行保障机制。一是成立了“万州区数字化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了《万州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三是对全区学校的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解读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统一了全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模式和建设要求;四是设立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专项资金,采取政府投入,学校自筹等形式多方筹集、落实建设资金;五是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分校制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了领导负责制;六是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设专人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建设工程,扎实有效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七是把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八是建立了教育教学科研体系。
3 加大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科学规划,重在建设,而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为保证建设顺利进行,万州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建设经费。区教委和区财政局共同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长效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落实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20%,统筹用于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和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两年来,万州区累计投入4174万元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
目前,全区已建成数字化校园17所,达到13%;全区学校“校校通”已达到100%;建有校园网学校68所,74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372间,教师电子阅览室26间;建有中小学计算机教室125间,计算机14328台,生机比达到14∶1(义务教育阶段生机比)。
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万州区教育四张网(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网、行政审批网、农远工程天网)的平稳运行和应用;搭建了OA办公、万州教育、万州教育技术、农远工程管理、教育资源、学生学籍管理、教育装备管理、校园监控管理、财务管理、校舍管理十大平台。
4 强化培训,数字化校园管理措施有力
加强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采取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积极组织教师、技术人员参加重庆市级教育技术培训,并按年度计划完成区级培训工作。同时,还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数字化校园应用奠定基础。
在管理中,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加强对建设学校的指导、管理、检查和督导。我们按重庆市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设备管理、应用考核、科研推广等制度。出台了《万州区数字化校园应用考核细则》,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评估做了详细的规定。并率先在重庆市将教育督导引入数字化校园应用的考核之中。
5 注重普及,数字化校园应用逐步深化
万州区坚持“应用引领发展”和“宁可用坏、不能闲置”的理念,围绕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应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成立了万州区教育资源建设办公室和万州区教育资源库平台开发小组,成功搭建起了具有万州特色的教育资源库平台,并逐步上传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起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全区开展“数字化校园”专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动,经过区教育规划办的评审,有2校的30项课题获得立项。组织万二中、响水初中申报了《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重庆市级课题,并立项。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还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区(县)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引领教师加强对数字校园的应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撤点并校 理性纠错。
进入新世纪,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规模小、生源少、条件差、质量低的“麻雀”学校,这类学校的存在与教育领域倡导的均衡发展、提高效益等理念格格不入。因此,对农村中小学过于分散的布局进行调整显得十分必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自此,席卷全国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运动拉开帷幕。这项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降低了生均教育成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校车安全、上学难、辍学率回升、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
马克思指出: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①目前,人们对于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倍加关注。从表面上看,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提升了办学效益,可以为农民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这种教育效益的提高导致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有些孩子会因此而失学。很多农村家庭教育成本增加,远远超过免收学费、书本费带来的实惠,农村贫困家庭受到更加不公正的教育待遇。当政府以提高效益为出发点实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伤害了农民利益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启动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关系的重新平衡,确保教育公平。②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并未采取补偿措施,农村家庭享受公平教育之希冀再次破灭。
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 确保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以及教育成功机会的均等。一般来说,人们把这三个层次概括为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导致的教育不公凸显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起点均等上。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从一开始就体现着明显的效率价值取向,其最原始的动力是节约办学资源,虽然其中也提到质量和公平,但这是以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前提的。所以,许多地区农村中小学撤并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中小学适龄人口的递减速度。由于盲目大规模撤点并校,导致许多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致使新一轮的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出现。
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不伤害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家庭,保证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理解政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同时,也提出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等一些前提条件。但是,地方政府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断章取义,导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曲解化、简单化、形式化和一刀切。第二,进行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撤点并校时缺乏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和了解,制定的规划不合理,工作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比如,有的地区确定学校布局只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而由于地势崎岖有些在地图上只有一公里的距离,实际走起来可能要三五公里。为了解决因调整而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合理的布局规划尤其重要。第三,启动补偿机制。国家应该通过发放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方式对农村家庭进行经济补偿,改善其在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上的不利处境。
二。
从普遍意义上说,教育是准公共产品,而义务教育满足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而被归属于纯公共产品领域。③为了保障人们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国家必须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全部责任。我国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大快人心。然而,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渐深入,许多农民发现刚刚卸下的担子又重新压在肩上,而且更重。由于合并后上学路途遥远,家长会选择陪读或者让学生住校,由此而付出的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和陪读产生的经济负担,远远超过了几年前所交的学杂费。同时,家长还为孩子的上学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不惜代价尽力维持,也有的家长由于不堪负重让孩子辍学。政府为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益进行撤点并校,而农村家庭为了孩子上学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多,本应由政府、国家承担的责任正悄然转嫁在农民身上。
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政府负有主要责任,撤点并校使农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成本增加,导致农民在公平享受义务教育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需要建立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农民要比城市居民付出更多的义务教育成本,就会使原本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村家庭生活更为窘迫,处境更加不利。所以,为实现社会公正、教育公平,政府应该对农村家庭因撤点并校而付出的成本买单。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进行中必然有很多学校面临着整改、扩建,而要整改、扩建就需要有资金扶持。因此,设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非常必要。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政府无力承担,所以该项资金由中央财政拨款支付更能确保撤点并校工作的实施。地方政府要制定科学的撤点并校预算方案,管好、用好布局调整资金,避免造成新的浪费。
三。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在教育实践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需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以学生的权益为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导致许多学校服务半径过大,学生遭遇新的“上学难”问题,近年来频发的校车事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差,后勤保障措施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理能力较差,长时间的寄宿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小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使学生失去了情感上的寄托,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会对其心理形成巨大的挑战。虽然随着时日推移,学生的自理能力会逐渐增强,但这是以牺牲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的正常发展为代价的。如果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筹码换取办学效益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保证撤点并校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育政策制定的目标首先不是考虑经济效益,而是要考虑人的发展。不能出于减轻财政负担、缩减教育经费的目的,把布局调整简单地理解为撤并农村学校,把布局调整目标错误地定位为在某一时间范围之内农村学校数目的减少量。使农村学生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布局调整的终极目标。
试行小班化教学策略。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历史上形成了分散办学的局面,进行“一刀切”式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不太合理。所以,可以探索建立“高集中低分散”的办学模式,保留小学低年级教学点,确保年龄较小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学。这些教学点要采取小班化教学策略。班级规模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照度”,班级规模越小,学生受到的关照度越大。④在农村学生受教育状况整体处于弱势、农村办学条件较差的前提下,小班化教学也是一种对于农村孩子的补偿。
建立标准化寄宿学校。为确保寄宿制学校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生活服务,需要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标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从硬件方面来说,应该提高食堂、宿舍、水房、厕所、医疗室等生活设施的标准; 从软的方面讲,学校应该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尽量为学生打造温暖如家的学校生活氛围。同时,要注意丰富学生住校生活,重视心理疏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失落、悲观、厌学等心理问题。
四。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办学效益就是提高学校各项资源的利用率。然而,随着大量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人们并没有真切地感受到撤点并校带来的效益。对新合并的学校来说,由于原本的教育规模有限,相应的扩建措施又往往滞后,导致巨型班级的出现,而扩建校园需要的投资要远远超过正常的教学投资。对被撤掉的学校来讲,有些可移动的资源会相应纳进并入的学校,但在搬迁过程中会产生资源损耗,还有一些不可移动的资源只能丢弃,最为典型的是校园和校舍。学校被撤后,人去楼空,有的学校被废弃,一片凄凉; 有的学校成了饲养场,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的学校管理者对学校会不会撤掉、自己会不会是合并后的校领导没有把握,所以在撤并学校之前大肆挥霍学校经费。如此种种,都与撤点并校之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的目标南辕北辙。
由于长期形成的分散办学的局面导致多数学校的容纳能力有限,撤点并校必然要先建再撤,要建设就需要有经费。然而,政府关于撤点并校的资金不足,没有办法保证建成足够数量的标准学校。有些学校虽然建成了宿舍,但没有食堂、水房,成为“半拉子”寄宿学校。还有些学校规模本来较小,又无力扩充,但作为保留校只能硬着头皮接收生源,导致班额过大,学校难以承受。撤点并校的初衷是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农民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似乎除了上学路途更远,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善。面对此情此景,农民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市的私立学校,导致许多农村学校趋于空巢,造成新一轮的教育资源浪费。
要避免农村撤点并校中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现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撤点并校之前进行充分合理的论证,克服撤并工作的功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探索最适合当地农村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确保调整后的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提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留住农村学生。其次,对被撤掉的学校的资产合理确定归属,确保学校资产不被私人占用,保证教育资源用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上。最后,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对学校的财务运行进行严格监管,避免撤并学校之前各校争先恐后花钱的现象。同时,加强对撤点并校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合理统筹,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发生。
五。
杜威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形式,应保证适当地传递一切社会文化遗产。⑤农村中小学是乡村文化的存储地,承载着浓郁的乡土文化。对广大村民来讲,它不光是传递知识的场所,也是村屯的文化中心,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学校的撤并,农村失去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导致乡村文化的断裂和乡村文明的失落,使原本就比较贫瘠的乡村文化更加荒漠化。“对于一个区域来说,一所学校的价值,多数情况下,要等到惋惜地看着学校失去时,才能明白。”⑥学校的撤并带给村民的并不仅仅是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教育支出增加等问题,乡村文化的失落也会成为村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农村学校代表着乡村文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撤点并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不能因学校的撤并导致乡村文化的断裂和荒芜。为了保证乡村文化的延续,首先要保证学校的服务半径不能过大,不能使正规的文化传递机构离村民过于遥远。其次,要合理利用原有校舍。可以利用闲置的校舍进行村民职业技术教育、幼儿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生产能力、传播乡村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把农民纳入到教育体系内,可以弥补农民心中失去中小学文化中心的失落,可以继续发挥学校在乡村文明传播中的阵地作用,保证乡村文化的传承。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有利有弊,对此我们既不可盲目乐观,也不可因噎废食。撤点并校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家长、学生等。对于政府来说,撤点并校可以节约经费、便于管理。对于家长来说,有可能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必须为此付出更多教育成本,心理上要承受对于孩子的担心、对失去乡村文化中心的失落等。对于学生来说,受教育质量的提高要以安全隐患、生活及心理上的挑战为代价。
所以,撤点并校工作应该考虑各种利益主体,不强制撤并,减少各方矛盾冲突,并且要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政府应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理性看待撤点并校之利弊,正确理解政策,合理执行政策。国家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益,是在保证每个农村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前提下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所以,布局调整要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调整过程中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进行科学规划、坚持循序渐进、搞好后续管理等基本原则。面对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反思,剖析原因,并且要有纠正错误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撤点并校工作取得成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年,127 页。
②赵晶: 《乡村小学布局调整教育公平保障研究———以四川省 X 县为例》,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7 页。
③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13 页。
④Blatchford. P. The Class Size Debate: Is Small Better?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打造*中心区,构建和谐新*,争创全区人民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新示范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更新理念、开拓思路、落实举措,深化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任务与举措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教育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继续以“建中心城区、创品质教育”为主题,扎实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以专题讲座、问题研讨、课题研究、管理诊断等形式,不断提升干部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拉高学习标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明确我区教育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
2、进一步加强教育法治和廉政建设。继续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加强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与构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并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结合本系统实际制定出20*-2012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深化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继续巩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的创建成果,加强系统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实现全区中小学(幼)教育乱收费有效投诉为零的目标。加强工作,对来访、来信及来电要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及时反馈,积极打造效能机关,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单位。
3、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程序,规范任职考核制度,着力提升机关、学校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扬教育干部敢于吃苦、勇于负责、善于解难、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继续举办好“钱塘校长论坛”,加强校级干部在岗学习交流制度,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水平。进一步完善干部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鼓励轮岗锻炼,加快干部成长,制定并出台《校长助理管理办法(试行)》。
(二)拓展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4、进一步拓展各类教育资源。继续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行动计划,要积极采用“五项机制”,注重时间节点,做好10个续建项目、12个新建项目、7个竣工交付项目以及6个前期准备项目(详见附件2),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不断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江委[20*]68号),加强对名校集团化(互助共同体)学校扶持与管理,深入进行调研论证,谋划好**、*新城等地区五所新建学校(园)的办学模式,确保新校(园)高起点发展,做到办一所强一所,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按时完成等级幼儿园转评、升级评定和民办幼儿园重新审核工作。根据《*省幼儿园申办审批办法(试行)》﹑《*省幼儿园准办标准(试行)》,配合各镇、街分类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协助做好幼儿的分流工作,努力实现幼儿园“零无证”。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先进(达标)镇创建的指导、评估工作。修订与实施新的《*区幼儿园发展性评估方案》,开展新一轮幼儿园办园水平等级评估,为学前教育达标区创建打下扎实基础。
6、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各中小学的管理和分层指导,继续加快初中发展步伐。各中小学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要在扎实推进规范化办学的基础上,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充实内涵,走“整体均衡、特色发展、争创品牌”的学校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的管理,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小班化教育进程,实现每个有学习能力的学龄儿童接受相对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同时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7、积极提升高中段学校办学水平。中学要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加强校本研训力度,在思想观念、人员配置、设施设备、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新课改的实施相配套,确保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要进一步夯实创建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基础和实力,做好省三级重高的复查迎检工作。*职高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的改革。要加大建筑、装饰等重点专业、示范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探索合作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和办学水平,做好三级重点高中的年审工作。
8、进一步加强社区与成人教育。制定和完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三年发展规划”,健全各项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教育实验工作。举办*区第四届“全民终身教育活动周”活动,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和课题研究,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继续开展“市民素质”、“农民素质”、“预备劳动力”、“阳光工程”四大培训工程,确保市、区下达的各项培训指标顺利完成。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各类区级基地建设,深入开展达标街道(镇)社区学校、示范社区市民学校创建和评估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硬件建设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优化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重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完善,推进德育创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少年”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精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使活动有主题、成系列、促实效。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夯实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精心设计、组织落实20*学年全省中小学主题读书教育活动,进一步体现我区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特色。加强学生青春期、民主法制、网络道德、安全及禁毒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施。继续办好少年军校,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做好初中学生人防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德育特色创建,继续开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展示活动,促进全区学校德育工作“一校一品”的建设。进一步创新德育社会化机制,认真落实“第二课堂活动”,使“第二课堂”场馆的校外教育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完善中小学生德育导师制,加大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教育局关工委讲师团的校外教育功能。
10、加大教学管理与研究力度。教学工作要继续坚持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以打造效能课堂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切实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全面发展、注重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各中小学要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评反馈)等主要环节的常规管理,体现规范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从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多层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从分析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来整体把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加强各类课型(特别是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推动,要重视和改进作业辅导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提质减量,对学生课后书面作业必须全批并有一定比例面批,发挥作业反馈、矫正和练习作用。做好区、校两级教学调研评价和质量监控工作,学习结果抽测与学习过程监控并重,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调节、改进的动态过程;在尊重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更要关注提高和发展。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要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要深入教研组和日常课堂,改革和完善教学研究、指导和管理的方式;对学科常态课堂教学调研及指导工作要进一步“扩面增力”,特别要研究带规律性的、影响整体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发挥“钱塘”品牌优势,办好“钱塘之春”、“新秀献技、名师论教”等大型教学研讨和展示活动。继续强化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开展以问题为本的实践性研究,强化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增强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带动作用;要认真组织好*区20*学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20*年度省级规划课题申报和*区第七届教学专题论文、*区第八届德育专题论文评审等工作。
11、深化教师教育与管理改革。明确“学校为主、学科为本、课堂为基”的教师培训工作思路,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我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区教师研训网的功能,努力开发、打造*研训“钱塘”系列品牌和教师研修平台;深入推进网络环境下区域性校本研训的实践研究,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做好20*学年区校本研训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创建各级校本研训(教研)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完善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训、考核和使用等培养管理制度;认真完成省市区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认真落实三年内新教师的培训任务与考核工作,把教学理论培训和课堂实践培训结合起来,重视专业精神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认真做好第二届*区“教坛中坚”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做好20*-20*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制定*学年教师招聘计划,加强公开招聘程序管理。指导学校通过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等措施,做好教职工新学年岗位聘任工作。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实名制管理。依法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12、加强体卫艺科等教育。要扎实开展学校体育、艺术、科技工作,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逐步形成工作特色。要切实加强体育、艺术、科技等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研究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启动*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试点区工作,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类体育、艺术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全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验收、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和质量监测工作。积极推进科技实践、创新教育和劳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20*年区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开设好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
(四)加强后勤管理,做好教育宣传、学校安全等工作
13、进一步加强总务后勤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后勤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总务后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规范总务后勤工作,提高为教学和师生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20*年预算的监督管理,重点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做好20*年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对项目投资的控制,继续实施10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做好食堂财务纳入区财务管理中心管理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注重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继续做好学校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
14、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育宣传、教育信息工作质量;积极探索《*教育》办刊新模式,继续办好*教育信息网、*区教师研训网和学校网站,提高信息量,扩大影响力、使之更好地成为宣传*教育的窗口、教师成长的平台。开展“第三届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提升学校网站质量。加强与相关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主动、及时宣传我区教育发展成就与改革举措,积极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和社区、共建单位、相关部门的联系,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育;地域文化;开发与利用
地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各个地域的历史,而且还直接反映出该地域的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
地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学。所谓地域文化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间美术特质的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结晶,从洪荒时代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的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它不仅具有群族文化本体根性揭示价值,而且它又再现了各个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艺术价值。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地域美术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征。其次,从应用的角度讲,地域美术造型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也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通过艺术课堂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负着美术教育现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少年儿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淡与漠视,另一方面,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少年儿童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敬而远之,甚至于视而不见。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难以传承,而且也加剧了小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衰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以中国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实践为主导的美术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是当前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地域文化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各地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分析、整合、把握与运用。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资源在发挥其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以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为例,从我们现行的中国美术教材中很难找到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剧艺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商丘地区虞城县的“泥人李”、河南民权的画虎村、河南省虞城县的木兰文化等文化资源。这些既有传统文化资源,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术学科为例,这种丰富而悠久的美术资源,在中国美术史上既没有应有的陈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有效保护。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与传承,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价值还需努力发扬和彰显。在当代社会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轨论的当下,积极探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探索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构建中国族群本土美术核心的价值,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地区体现着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以美术学科为例,研究地域美术,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通过不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依托分析、探讨、整合、继承和发扬等必要环节,切实构建中华美术的多地域研究体系。而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师资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建立起各有美术特色的、具有较强地域性、专题性的美术文化中心区,不仅可以引领当地的美术文化建设,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引领全国美术的良性竞争化发展。而在中小学中,通过体现着地域美术资源的相关课程的开设,将会对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究和传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关教育机构,应充分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地域文化资源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当地师范院校教师,配备相关经费,形成一个集行政领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科研小组。
以专家团队为中心的科研团队,通过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的设计与打造,将相关教师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队伍有效集结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集探索、研究与最终应用为一体的涵盖专家队伍、师范教师和一线教师等不同梯队层次的科研团队,切实营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品牌活动的打造,不仅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种“参与式”和“互动式”的交流机制,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地区的美术专业教师分阶段轮训。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论研究的层次上,而应将相关的课题研究真正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上来。这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将当地的相关资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运用本地文化资源,使学术理论充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报请有关部门,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的配套教材进行有益补充。
(三)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切实建立地方艺术课程资源数据库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艺术学科的教师教学活动,大多数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来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发课例、编写乡土教材的同时,要逐步以图书、课件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网络公共平台,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针对体现着地域文化资源特点的优秀课件或是理论探索文字,将一线教师的个人成果整合在网络资源管理库中,使广大艺术教师之间,利用更大的资源空间,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对于各个地域的历年有关研究课题,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梳理、整合与公布,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通过文体活动,彰显地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