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

民办教师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办教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办教师论文

第1篇

本文作者:姜波刘金凤工作单位:广东商学院

民办高校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史征程中,应该从整体上来讲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师德建设方面都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尤其是在师德建设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视生如子、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踏实敬业,他们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出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固有特点,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思政课教师道德出现了滑坡。例如,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滚滚狂潮以及中西方文化交融与撞击,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许多新变化,使人们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例如,小悦悦事件中人心的冷漠,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做好事怕被诬陷等等,当然社会上的这些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的恶习也在冲击着宁静的高校校园,使部分思政课教师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退化,甚至滋生了一些不良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思政课对学生的教育。例如,有的思政课教师过度关注自身利益,而把教师工作就只视为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从而淡化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的不安心做教师,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是过多地抱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想得过且过,敬业精神急需加强;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敢大胆地管理课堂纪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地位、权益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障,所以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安全感。虽然法律规定了“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是事实上,一般的民办高校仅仅为教职工交纳了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而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不给教师缴纳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有些学校甚至限制教职工的种种权利,如限制考研、考博、职称评定等,即使有些人评上了职称,但也得不到聘任,教师基本没有申诉权。而且民办高校“以学生为上帝”,这就使学生对师资的期望变成挑剔。教师好不好,行不行,不是依靠专家、同行的评价,而是主要看学生的评教。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就主动要求调换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公办高校,同时课时量又大,超负荷运转,使很多教师身心疲惫。有些学校往往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师德制度的建设却是非常滞后的。制度缺失和制度建设滞后是导致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问题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培训机制不健全。当前,有一部分民办高校正处于盲目的扩张时期,因而对教师只是重利用,却不重培养,其中也包括师德方面的素养。这种态度使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师德培训上大多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例如,在组织新教师培训上,过多的就是强调对学校的认可度,忽略了对其进行教师师德、素养方面的培训。当然虽有一些院校也制定了师德建设规章制度,但大多数都是脱离现实,或者难以实施、操作。其次,评价机制不科学。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还只是流于形式,内容也比较空泛。师德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调整时,学校多是凭借其科研成果、课时数等硬件,并没有把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同行评教进行一起量化,所以在这种导向下,势必会造成一些思政课教师师德观念淡薄。再次,激励机制不明确。当前,一些民办高校缺乏对思政课教师的激励措施。很多学校,包括公办院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地位认可度是低于专业课教师的,认为只有专业课才是本学校重要的品牌特色,而忽视了“两课”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激励措施也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的,这样就会严重地抑制了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奋发积极性。

解决问题新举措虽然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有其特殊的问题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它本身固有的规律,我们一定要把握其规律,探索建立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是具有其外在性的,是可以测评的,所以应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首先建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通过院系领导听课或调研,教学督导委员会不定期地抽查听课,本院系教师互评,学生每学期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学生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个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行为状况进行公开评价,也鼓励教职工之间互相进行监督与评价,督促每个思政课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最后通过教育使教师由职业道德的他律转化为职业道德的自律,由师德规范的外在要求、外在规范与约束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内在规范与约束。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是具有示范性的,这样应该大力宣传、报道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教书育人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要注意发现培育身边的教书育人典型。身边的典型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作用,要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不仅包括精神层面的奖励也应该包括物质层面的奖励,例如对师德高尚者在职务评聘、晋级晋职、进修深造等方面应优先考虑。而对于那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者,要予以严重处分,使校园的师德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具有可塑性的,所以应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的,对于大是大非、善恶美丑还是清醒、了解的,所以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培养每一名教师的自律意识,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提高。21世纪,科技和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与人才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依靠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这是教师奉献精神的写照。笔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能够照亮别人,自己也要学会使自己永远灿烂,这样能使我们传统的道德美德永恒地得到传承下去。

第2篇

教学质量评价需要保持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主体又有许多不同,观察角度并不一致,需要对评级主体进行划分,以确保对教学质量有效控制。所以需要综合各方评价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在客观公正,真实的层面上。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学生、同事、领导等等。

2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

2.1评价信息的收集

评价信息的收集为了保证客观公正,全面的特点,需要对手机的信息进行严谨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参测者必须做到公正,不加任何私人感情给出最为客观的评价。在规定的时间,组织评价信息收集的开展。利用较为有效的手段进行收集,以学生为例,可采学生集中程度比较高的时间段开展或者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平台进行问卷评价,减少学生的顾虑,以利评价信息的收集工作顺利开展。同事同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听取评价对象的课程汇报和综合教学成绩来对教学质量给予评价。各级领导需要按照规定听取平江对象教师的课程,并给出相应评价。通过三个层级,三个评价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对评价对象教师形成相应的意见,进行计算和总结。

2.2对评价进行计算和等级区分

通过相应计算,注意要对一些特殊信息进行甄选和鉴别来调整计算和整理数据,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不同工作年龄、教学任务的性质不同等等。形成四个等级的划分,既优、良、中、差。由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具有倾向性,所以需要进行同类教师在不同院系进行排序去百分之十五为优秀,最后百分之五的为差,中间的良好或者一般。

2.3反馈到评价对象

教学质量的评价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找出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所以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给教师,提出纠正和改正的意见,以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反馈结果可包括评价的成绩、评价的级别和评价建议等,其中评价建议可开诚布公的说出问题和不足,并鼓励和肯定评价中优秀的部分,以便推广和汇报。

3结论

第3篇

(一)民办院校师资现状迫切需要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民办院校鉴于自身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学生生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通常来说,民办院校的师资是由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以及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组成。这部分教师缺乏对民办高校性质、发展历程的了解,对教师角色的转化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民办院校教师的工作状态缺乏稳定性,缺乏高涨的工作热情。现阶段民办高校师资现状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民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性、创新性、和谐性是民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和谐性指的是院校服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学能力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和谐性也是民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标志。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等属于系统性任务,均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民办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急需业务素质过硬、道德素质高尚的优秀师资队伍。教师不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更承担着道德品质建设的重要责任。教师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素养与心理品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保障学校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

二、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一)政治素养薄弱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缺乏政治进取心,政治观念比较单薄,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教人育人,重视智育教育而忽略德育教育,重视业务技能而忽略政治素养的提升。部分教师政治敏锐性与鉴别能力比较差,忽略政治理论学习,不注重自己的言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道德滑坡现象堪忧教师道德滑坡成为了社会转型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办高校教师道德滑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不合时宜地散布不正当言论,严重影响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部分教师在物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专职于本职工作,甚至出现学术诈骗行为。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道德思想教育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缺乏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认识。

(三)育人意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通常来说,民办高校的工作量非常大,部分教师只重视授课工作的完成,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不注重对学生道德观、人生观的培养。部分教师的教育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哗众取宠,弄虚作假。民办高校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存在一定误区现阶段民办高校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均存在一定误区,重视教师业绩评价、轻视教师德育评价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现阶段的考核评估、职称评估中将教师师德纳入其中,但是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方面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监督机制。(五)民办高校用人机制存在一定问题民办高校大部分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学校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教师培训投入少之又少。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教师薪资水平、福利待遇比较低,导致大部分教师抱着“跳板”思想,缺乏工作责任心与敬业精神。

三、新时期强化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探究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民办院校急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一方面要体现出对教师人格的约束而一方面还需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职业素养,也就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另外,还需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评价体系的制定不能单纯地将教师作为评价客体,还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完善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注重结果,而应该注重考核过程,促使考评机制成为宣传、教育师德师风的重要过程。教师与评价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自我评价、教师互评等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二)积极创新教师师德师风培育机制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必须通过完善、创新的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将师德师风培育积极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来,强调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不断提升教师品格与个人素养。加强新进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力度,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师表意识与师范技能,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素养。加强现有教师的学习与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养,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笔者建议,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最喜欢的教师”“优秀教师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学校对在人文素养、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并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相挂钩。学校还应通过校园广播、官方微博、报亭等宣传方式,加强对师风师德典型案例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师德师风交流会,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

(三)强化民办教师队伍的学习力度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榜样。因此,必须全面提高民办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与责任感,工作严谨、认真,积极发挥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表率作用。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文化水平。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党教育方针,通过正确的理论观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价值教育体系。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学习,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实教学规章制度,通过继续教育与自主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技能知识体系。另外,还需要加强相关学习知识的学习力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与业务技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强调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通常来说,民办高校学生文化课成绩薄弱、自尊心强,教师更应该真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四)健全教师人格,倡导奉献精神健全教师人格,是建设民办院校师德师风的关键所在。大量的民办教育实践证实,教师言传身教是教育学生最有力量的武器,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学校人格品质的塑造。毅力、进取心、自信心不仅是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必备的内在品格。新时期下,必须健全教师人格,要求教师具备如下人格特点:①敏锐的观察力;②丰富的想象力与灵活的思维能力;③坚毅的品格与自我完善能力。只有具备上述人格品质的教师,才能真正胜任转型时期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魅力是任何管理手段、制度都不能替代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西方腐败思想、金钱主义等腐蚀学生心灵,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必须倡导教师奉献精神。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着教师工作的艰苦性,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心血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教师这一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报酬与教师劳动不相匹配,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倡导教师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以奉献、敬业作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第4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评教 对策

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评教”能够建立起“教”与“学”信息沟通的桥梁[1],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

在民办高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更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教学效果最有权力的评价者。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彰显了民办高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认识到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其二,教学质量作为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学生评教既是其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必要环节,又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准确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加强教学管理,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调整,全方位监控教师教学过程,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民办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完善。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保证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基础。[2]目前许多民办高校评教指标设计不合理,有些学校则干脆直接照搬其他学校的评教指标,有些则仅有抽象笼统的一级指标,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有若干二级指标内容,学生在评教时往往难以把握好其中的度。且各项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语言上比较概括、缺乏新意,使得学生阅读困难甚至不能把握指标的确切内涵,致使部分学生评价时连项目的标题也不看就直接得出结论,影响评价的科学性。[3]此外,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意考虑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实际情况,照顾学科特点、不同学科、不同课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有很大差别,如文科课目侧重语言表达,理科课目侧重逻辑思维,不能用同一个指标体系衡量。再者,评教指标设计者多为学校管理人员,不能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评教活动易产生抵触情绪。

2.师生对学生评教认识不足。

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其对评教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着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如果学生对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就势必影响评教结果的公正性。[4]民办高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会认为评教与自己无关,纯属浪费时间,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且担心遭到被评教师的“报复”,违心地给予其优良评价或为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而且,学生对评教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在评教时加入个人情感因素,以自己对这个教师是否满意,要求是否严格,甚至课堂是否经常点名为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这样平时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反而成了满意率最低或较低的;个别不怎么认真负责但同学生关系处得好的却得了高分,学生评教结果失真。

教师作为评价客体,对学生评教的积极心态和主动配合是确保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条件。[5]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较多资深教师较少,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自恃自己教学水平较高,认为学生不能评判教师教学,对学生评教结果表示不屑或不重视,在以后教学中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教还怎么教。部分青年教师为了在学生评教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放宽对学生的要求,甚至变相地讨好学生,这些均不利于学生评教的有效开展。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评教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更加了解,但整个学期中缺乏有意义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问题和意义无法及时传达给教师。各高校的学生评教一般采取定量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评教量表,虽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以供比对,但量化的数据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意见和心中所想,定量评价应同定性评价相结合。

此外,学生评教作为一把双刃剑,学校对评教的结果处理得好,学生评教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反之则影响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部分学校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衡量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的标准。河南某民办高校就明确规定,学生评教分数排在前五名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分数最低的教师取消年终奖金,这样已大大偏离了以学生评教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初衷,也容易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及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对于改进民办学生评教的对策

第5篇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展一系列的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体验的实践活动,它包括专业的认知训练;各类教学软件的操作训练;各种企业角色的模拟演练;还包括了解当前世界各国的行情,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为最终目标。

(二)实践教学的目标

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是清晰明确的,紧紧围绕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中心目标。首先,实践教学能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操作技能: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方案中凸显实践教学特色,要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分秋色,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设计性、仿真性实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其次实践教学能强化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民办院校推行职场仿真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能力,切实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实践教学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民办院校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举办各类实践技能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尝试创业活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民办应用型本科在推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与需求脱节

民办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和评价体系,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地位被动。另外,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科学,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学生毕业后无法掌握专业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

(二)资金投稿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民办院校资金来源单一,各类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实践环节设计能力薄弱。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晚,各类投入建设资金有限,较之公办院校的各类财政补贴相差甚远,导致实验室建设落后,加之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有限,忙于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

(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民办院校的教师多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缺少企业经验,实践能力薄弱,严重缺乏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的大学生;另外民办高校教学任务重,科研氛围不浓厚,也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教学水平。

(四)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就业竞争力薄弱

民办高校各项经费吃紧,与企业的外联工作处在起步水平,校外能够真正进行顶岗实习的基地少之又少。近年来,虽然各类民办院校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想法设法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但是力度仍待加强,无法普及到大多数同学。在校大学生缺乏在校园中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锻炼,就业竞争力也就相对薄弱。

三、民办应用型本科推行实践教学的优势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民办校在推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有自身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扶持,顺势而为

近年来,国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给政策给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各当地政府的具体措施,都十分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加充足的自,在发展应用型人才这条特色之路上更加灵活。

(二)民办高校独特的管理体制是推进实践教学发展的助推器

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方面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般而言,民办高校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负责筹措资金,选聘校长、监督检查等工作;校长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行政管理等全面负责。这样的管理制度,各司其职,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许多民办高校设立独立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验实践中心的设立是面向全校负责实践教学,这是民办院校的特色机构,它具备资源整合、交叉安排、全校共用和统一管理的优势,是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输出平台。

(三)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是实现实践教学的有力保证

民办院校师资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公立院校离退休老教师;二是来自拥有一线经验的企业人士,还有就是来自应届高校毕业生。离退休的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组织资源,人脉广泛,活动能力强;企业人士具有最宝贵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最需要的资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活力,能吃苦,能深入企业学习。民办院校的师资力量的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强,学术研究实力薄弱,民办院校引进师资的方式灵活多样,限制较少,可以根据学校的当前任务自行安排解决,这为引进一线的企业人才铺平道路,不一定需要高学历,但是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注重顶岗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民办高校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是实现实践教学的成功关键

民办高校的办事效率是毋庸置疑的,相对公办高校繁琐的流程,民办高校更注重实效。上到董事长下到普通老师,全员参加到推广学生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竞赛、企业与在校老师的研讨会、企业顶岗实习活动等如火如荼的开展,掀起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潮。有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有的集中全校的优势资源打造国际特色的精英班;有的与企业进行订单合作。民办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可谓百花齐放,取得了一系列深受社会好评的成果。

四、民办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根据从一般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训练到综合实践的认识规律,结合民办院校自身的特点,文章试探讨民办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平台

1.提高实践教学地位,完善课程设置

根据民办院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完善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有的民办院校率先要求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的设置比例,由相关专家进行研讨,根据课程要求,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比例达到50%,同时增设设计性试验和专周实训,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现实化。

2.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注重实训成果

民办高校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实践课程内容要跨章节跨专业多样化发展,单一的实践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多专业的融合训练更能体现实践教学的成果。例如根据国贸、会计、物流、市场营销同学的特点,设置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实训,让学生了解整个实务操作流程,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学习如何与相关专业打交道,如何完整的完成一次业务。

3.创新实践教学授课模式和评价体系

高校主要职责是教授理论知识,而企业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联系企业,民办高校在落实实践教学方面紧密契合这一要求,要求老师走进企业学习、调研,让学生了解企业,认知企业。例如有的民办高校将实践课程的授课模式转变成真正到企业定岗操作,某高校的物流专业由老师亲自带队与EMS公司合作,让物流管理的学生到企业中去封闭式定岗学习,老师亲自指导并积累企业经验,一举数得。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面,更注重实效,考核不是目的,关键是看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没有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用作品、调研报告、小论文的方式展现大学生的风采。

(二)建设仿真实验室平台

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最佳选择。民办高校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大力开发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工程,把钱花在刀刃上。仿真实验室的特色就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搭建真实的职场场景进行模拟训练,组织学生扮演企业的各类工作岗位(角色)的实践演练,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如VBS仿真企业经营训练;外贸单证职场训练、商务谈判模拟训练等。实现了企业环境的仿真,工作岗位的仿真、企业业务流程的仿真,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所。仿真职场实验室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底层本,高效率,一次性解决批量学生的实习环节,效果显著。诚然,要实现仿真模拟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必须要解决好以下3问题。

1.仿真式的教学环境

一般来说,仿真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主要是解决好设备的配置问题和实验室内部的设计布局问题。结构布局是要模仿实际单位工作环境、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要利于学生团队功能的发挥。真实验室的布置不是简单实验室的布置,而是力求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职场,要把实验室教学功能与学科研究相互融合,让学生亲临其中的时候,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感受学习环境(即虚拟的实际工作环境)带来的亲身体验。比如外贸职场仿真实验室,从外贸公司的设计,到船公司、保险公司、银行、海关、外经贸局都要一一参照实际标准,进行仿真训练。

2.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

教学软件是实现实验室仿真模拟功能的桥梁,也是当前民办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很多软件都是企业版的,缺乏专门针对高校的教学版软件,难以让学生加强实践操作,不能让学生全套模拟整个流程,尤其是角色的扮演过程。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以下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与有技术和经验的企业合作,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软件;另一方面根据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相关研发单位合作,自主研发,自主设计。

3.建立实验数据库

实验数据是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的基本素材,也是进行各类实验的基础材料和运用教学软件的必备条件。实验数据的获取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建立比较完备的实验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除了注重日常的积累,更需要定期到企业参与调研,积累素材。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的校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建设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不懈努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企业配合

民办院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切实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培养计划,聘请企业的资深工作人员到学校授课,现身说法。例如经贸类专业,学校专门引进外贸人才到校讲解,或者举办系列讲座,让同学们真实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2.校企联合培养

各种类型的订单班在民办院校已经屡见不鲜,开展的如火如荼。订单模式的培养受到企业、学校、学生的一致好评。高校与企业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培养学生,让学生通过订单式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就业。

3.校企实体合作

企业作为,应整体深层次与学校开展全面合作,成为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整体。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由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训练。例如某些院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引入电商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电商项目,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不仅充分达到实训的目的,而且还将强了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充分享有自和创业权,部分同学还实现了创业梦想。

(四)加强师资建设平台

教师是保证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是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针对这一现象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首先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再者将广大教师送到企业中去锻炼,通过较长时间在企业实际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同时可以和企业骨干共同研究教学,联合培养学生;最后加强学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横向课题,服务地方经济,不断提高对企业工作的认识,从而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高校不断探讨,不断努力。这些校企合作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民办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经验,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办学,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有利于培养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五、总结

第6篇

国内大部分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职业培训和创新实践等部分。其中,课程实践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如《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进行专项针对性训练。专业实践主要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性训练。毕业设计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研究方向,对金融学专业的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在导师的协助下形成研究成果。职业培训是学生结合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程而参加的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等。创新实践是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的金融类问题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解决相关金融问题。

二、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几个部分,虽然各环节都得到了按部就班的执行,但是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实践相对较为僵化和滞后,不能为学生提供前瞻性的金融实践内容相关信息;专业实践由于受到金融行业发展特点和实训基地的制约,基本流于形式;毕业实习又由于学生忙于毕业前的各项工作而无法安心完成。因此,民办高校虽然很重视实践教学,但却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受益。

(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备。由于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很多民办高校缺少项目齐全、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还有些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人数与试验设施比例失衡,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满足全部专业学生进行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校外实训基地形同虚设。金融行业的发展特点促使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毕业生,即使接收也仅限于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基本无法接触金融实际业务,导致学生实习兴趣不高,还有些学生只能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而此种情况更不利于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把握与掌控。

(三)专业教师团队能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环节执行顺利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实践教学形成良好效果的保障。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团队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首先,师资团队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民办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在金融行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指导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部分民办高校也在逐步引入行业专家和兄弟院校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以解决本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外聘教师在教学环节执行和教学管理方面不如专任教师熟悉情况,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一)构建“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学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学生每个学习环节。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连续性,通过由浅入深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对金融学专业技能操作形成立体性认识,加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优化实践效果。“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课程实践作为教学点,通过专业实践将课程点连成课程线,最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实训平台(课程面),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首先,对课程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结算》《保险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多媒体、视频、网络等资源,为学生进行金融经典问题和热点问题分析。将案例教学、微信课堂、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以教师为核心,与学生共同进行专项科研立项的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优化的课程点穿成课程线。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主线可以分为投资业务、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民办高校可以将专业课程按照此三大类业务进行汇总,在汇总后形成《金融基础技能训练》和《金融综合技能训练》两门专项课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实践学期和第二课堂等机会,让学生进行操作流程训练,全面掌握综合理财业务操作、银行业务流程和保险业务流程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最后,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训平台,即课程面。学生的课程线知识强化要借助校内实训基地万成,民办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校内实训环境,保证学生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训课程任务。而校外实训基地则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金融行业实际业务操作之间的差别,以便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修正。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仿真实践环境。所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校内实训基地要在实践教学软硬件设备、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为学生实践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通过建立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室、证券模拟交易实验室、期货模拟交易实验室、模拟银行和模拟保险公司等专业实验室,满足学生在外汇、证券、期货、银行业务、保险业务方面的实践操作要求,为学生提供金融投资交易、统计分析、模拟竞赛方面的条件,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要结合金融行业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训环境,方便学生根据投资时间和投资地域的变化灵活选择实验室进行学习和训练。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金融行业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理财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也必须保障多元化特色。民办高校要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要为学生争取更多项目更广范围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操作便利条件。如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亲自参与业务流程的各环节操作,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业务演示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人数并合理延长实习时间等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凭借自身优势,为企业在人员培训、理论指导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实现双向互助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1.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实践教师队伍是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民办高校要针对教师团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对教师进行专项训练。首先,开设系列专题培训课,通过制定系统性培训计划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主讲课程,在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务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其次,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双师”资格,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2.提供良好外部提升环境

第7篇

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做为教师要能准确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把“三平精神”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从中国古往今来的教师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更被重视了,更显自由了,待遇也更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习,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三平教师”,并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脚踏实地地投身教育工作中。不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带着情绪去参加教学。魏书生说过:“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知足的人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教师也不例外。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

 

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我个人感觉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作为合格,优秀的教师会懂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引导者出现,既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更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爱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最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三平教师。

 

第8篇

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做为教师要能准确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把“三平精神”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从中国古往今来的教师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更被重视了,更显自由了,待遇也更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习,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三平教师”,并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脚踏实地地投身教育工作中。不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带着情绪去参加教学。魏书生说过:“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知足的人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教师也不例外。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

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我个人感觉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作为合格,优秀的教师会懂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引导者出现,既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更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爱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最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三平教师。

第9篇

关键词:博弈论 大学英语 教学互动 文化导入

根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民办高校英语教学要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色,以面向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跟上全球化的步伐为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在我们重视各式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达到使用目的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否则会导致学生既无法像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那样学习掌握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又无法充分吸收语言的文化内容,不能真正地认识英美文化的本质,最终难以达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从博弈论的思维和策略分析方式研究目前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1.浅谈博弈论

博弈论是由美国数学家摩根斯顿和范纽曼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约翰?纳什等人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博弈论是专门研究众多理性个体间的相互冲突、相互合作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有着非常强大的诠释理论的能力,而且有着跨学科的生命力。博弈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渗透和扩张,语言博弈论就是该理论在语言文字领域的发展所产生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辛提卡在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了“语言博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博弈论。“语言博弈”的提出引发了众多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英语教学以及课程设置上的一些问题。

2.博弈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会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扩充。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如果善用博弈游戏规则,依靠理性的思维和双赢的策略在均衡中求发展,就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捷径。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适用于生活学习中的各个领域,也可用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博弈的主要参与人,文化导入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

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3.1跨文化教学内容上的欠缺

许多学生通过之前的英语学习能够背出或者说出简单的英语交际用语,却不能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使用,这实际上是因为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或者没有语境意识。很多情况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只能生搬硬套,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沟通。目前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日常交流的普及性文化知识所知甚少,知识面比较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3.2文化教学内容缺失原因浅析

有些教育者认为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实用为准则,课堂上就应只教授专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专业文章,而且认为这些跟文化、文学等毫无关系,因此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应舍去文化类不必要的知识。通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识记专业词汇,翻译专业篇章,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只涉及专业、行业知识,而不会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文化差异,造成了学生文化意识的淡薄。

4.文化导入在策略上的优势

博弈是以游戏的方式在规则中探求利益。英语学习需激发好奇心, 如能在教学过程以博弈游戏的紧张感和幽默性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化内容的导入,教师和学生的所得收益将颇丰。

4.1文化导入活动中所存在的师生之间合作博弈

博弈论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教师和学生作为博弈主体,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形成双向互动博弈。民办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积极通过教材和各种渠道充分挖掘文化信息,充分备课,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本意,注重内涵,力求摆脱应试教育,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博弈中的另一主体学生作为理性参与人,在接收到积极文化内容的同时理性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教学和讨论。教学过程随着文化导入渐入合作型良性博弈状态。

4.2文化导入方式

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博弈主体而非被动学习者,通过分析学生的信息特征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通过扩大信息量,学生有意识地吸取和拓展相关信息。比如丰富教学的中英文化对比内容,使其熟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追溯词语起源,让学生把词汇具体形象化,同时也理解其实英语单词不是单调的死记硬背。告诉学生单词也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

博弈论的“游戏”性就是在假设条件和规范中主动思考获取所得,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语言文化的交际氛围。教师可以简单地把英语的自我介绍作为引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进入一个英语交流环境,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没有尴尬感也会很积极地投入,打破沉默,在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学习,教师可在旁倾听,稍作提示或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了解和体验跨文化差异,接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这就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积极的方式导入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博弈论中可透析教学智慧和策略。为了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类似博弈游戏这种较有趣的方式自然进入反复练习和操作的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在语言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而这种把博弈论和文化导入同时引进到英语教学中的方法再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而且起效。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 楼荷英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 束定芳 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

[4]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