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管理制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和谐学校、管理模式
一、制度管理的规范性
制度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即规范相关的教育管理行为,使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可以起到保障和引导作用。比如说教师的学习,教师学习需要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来保障和推动。虽然我们不断倡导乐学思想,探索愉快教育,但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就取决于学习本身的艰苦性和对这种特性的成功体验。因此,要能够真正推动教师的学习,必须要依据教师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予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所以,对待教师学习,就不能简单地只从外在价值上去要求,而要从提升教师生命价值上去认识,重新审视学校中不利于教师学习的各种障碍,重视教师学习的价值,关注教师学习的需要,鼓励教师学习的发生,支持教师学习的行动,从时间、资源、环境、制度、评价等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的学习,唤醒教师们的创新意识,让学习理念转化成了实际行动,使课堂焕发出了青春活力。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教师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论文,按级别予以奖励加分,年底评出学习典型,就其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奖励。每月全面公布教师德、勤、绩、能四方面的考核。考核将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依据。由于把学习纳入考核中,大力表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老师,从而使以前的被动应付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时间久了,读书却早已成了我们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量的读书笔记,交流会上犀利的发言,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成长中的教师。如今教师们早已尝到了读书的乐趣,牢骚也已变成了教师们学习的动力。
学校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学校管理的关键是全体成员形成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自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学校对师生的尊重。单纯的制度管理往往显得生硬,缺少人情味,因此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讲究柔性的,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比如我们现在实行给教师打分,从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对教师加以考核,但这样的做法就对每一个教师平常的工作涵盖不够全面,教师平常的工作方方面面,特别是最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班级学生的素质被忽视了,这就不可避免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于是我们把考核制度细化,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积极培养教师的业务专长。作好平日记录,而最根本的是要看学生的素质的提高,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的最好的方法。假设一个教师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学生的素质提高不上去,就好比工人所出的产品都是废品,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好工人吗?带好一个班集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硬道理,再结合教师的资历学历、师德等,就能做好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测评,就更有说服力。有了这些硬性指标,一年的工作到头来,大伙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在尊重教师,保护教师工作积极性上,也是一所学校发展,顺利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二、文化引领的超越性
一所学校不仅需要制度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引领。我们在健全学校制度的同时,注重用制度引领学校文化的走向。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取向,是制度管理模式的超越。学校的环境和建设,校风校规的形成等学校文化都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激励师生振奋精神。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师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却能切实感受到的氛围和风气。我们重视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曾发动全校老师、学生以为学校文化建设想点子、出办法,鼓励老师及学生在文化方面创新,并据此形成文化管理制度。从教师学习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教改等等,都有整套的管理考核制度,有奖励有惩罚,具体做法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在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责任书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
(一)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管理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他们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环境,还有差异性强的成长方式和个性因素,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来说,这样的差距更为突出。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观念较为多元,管理起来也比较难。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在探讨人类情感和实践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使其在学生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把构建意识转变为学生自动去做的行为。“人”是实施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聚焦之点,得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现如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强,那么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并通过创业计划和企业比赛等平台去引导他们,为他们指明方向,创造更多与企业进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有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学生人数众多,有些学生比较内向,有些学生比较开朗,有些学生比较细心,也有些学生容易粗心大意,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管理。
(二)聚焦于学生的细节
尊重学生内心,注重交流和传递爱心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在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心目中,职业院校不如某些重点院校有发展前途,大部分学生心理会有芥蒂,很不自信,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要努力构造一个专业导师制度,塑造一个高层次、高知识、贴近实际的专业教师为主的导师队伍,对学生跟踪训练、引导,理解学生的叛逆张扬,把握学生动态,细心观察,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真正做学生良师益友,做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导师。对于学生出现的反叛心理,教师应该理性对待,要静下心来劝导学生。在整个学生管理过程中,班干部是我们开展课堂工作的主要枢纽。
(三)平等民主的师生沟通
科学发展新型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在学生管理制度中,教师给的自比较少。要加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地位,发挥其自我教育、科学管理作用。在学校、班级中,学生才是主角。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很多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学生变成了木偶,成了教师控制的玩具。这样一来,学生的自由空间和决定权就很少,这种情况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工作思路,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总之,职业院校中学生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把人本理念全面贯彻到校园建设中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推进产业文化进入校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构建全面的育人机制人文关怀
就体现在以人为本上,要想以人为本,就必须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个育人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在全员育人中,职业院校需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要大力开发校内资源,同时,还要利用校外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过程育人中,要注重“过程”二字,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而在全方位育人中,则要把握一个重要的目标,即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结束语
一、制度创业与场域管理制度
(一)制度创业的含义
制度创业一般指某些学士、组织团体或者个人,发现目前制度落后的情况下,有机会研究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的可能性。当研制出这个新制度后,通过分析验证、获取集体的帮助,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由于新制度可以得到高利益、高价值;再加之新兴场域里的创业机会多的因素,制度创业者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4]。
(二)组织场域的含义
组织场域在制度创业里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组织场域里面最关键,影响力的一个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组织场域分为成熟场域和新兴场域两种,它的组织结构受到一些类似的原因的干扰,可以找出适合发展需要的新制度[6]。
二、组织场域的内、外部探讨
(一)场域外部
人们往往认为最大限度的谋求个人利益是制度创业动因中最大的表现,殊不知场域和制度创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直接关系着制度创业。制度创业的理论研究是组织场域外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主要是对环境压力的好处进行了着重强调,制度创业的动因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就包含了技术的创新与政治等方面的危机,当前,人们并没有结束研究和讨论环境压力的作用方面的话题,不重视制度创业者的主观性、积极性以及能动性,却太过于看重环境压力的潜在性作用,这就很难解释清楚嵌入能动性的这一原理。久而久之,就不得不让人们觉得不可信,而受到人们的猜疑[3]。
(二)场域内部
在制度创业过程中,这些名叫Rao,jean、Gond和Leca的人对场域内部进行了研究,却发现它在与外部相比之下更符合制度创业的要求,后来就着重对场域为主要单位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发现与制度创业有密切关系的场域内部不仅能够缓解制度创业的文人学士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而且比场域外部相比更符合嵌入能动性这一原理。
(三)成熟场域与新兴场域
组织场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熟场域,另一种是新兴场域,这两种虽然都是组织场域的类型,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功能,最主要的差异就在结构化程度的高低方面,成熟场域的结构化程度比新兴场域的相对偏高一些,但是有文人学士研究结果证明在创业制度方面新兴场域却比成熟场域要高一点,后来却被有个叫Beckert的人研究分析认为成熟场域却比新兴场域要高一点,最后有个叫Dorado的人对这两种已经产生分歧的见解做了一个总结分析,认为组织场域里的新兴场域比成熟场域产生创业行为的机会更大[1]。
三、创业的过程程序分析
制度创业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倡导出来的新的盈利主张得到众人的认同,可是仅凭个人的利益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依附团队以及组织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制度创业的最终目标,但是制度创业受到来自多方面制约和影响,成熟场域和新兴场域就是与制度创业息息相关的两个因素,学者们着重研究分析了制度创业中的成熟场域与新兴场域,结果证明要完善制度创业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因为两种场域都相互的影响着制度创业。
(一)成熟场域
成熟场域的研究过程非常复杂,因为视觉的不同使得成熟场域出现了不同的模型,分为四周(边缘)场域位置模型以及中心场域位置模型,首先在四周场域位置模型里面,由于行动主体在四周场域模型中总是得不到重视,在目前的制度下,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模型总是矛盾关系,以至于行动主体不适合现在的制度的发展,那么新的制度推广后,制度创业的人们就应该把它付诸实践,在弄清楚目前的制度创业的所需资源的同时,要结合目前的制度的资源来推进新的制度的顺利推广且完成,以前的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位置模型矛盾,那么就要费尽心思的去研究现行制度的四周场域行动主体,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将他们集合成为一个组织或集体。把这些所有方法结合起来让制度创业的新制度有摧不到的地位,并有效的将制度创业推向合法化。其次在中心场域位置模型里面的精英组织在中心场域位置,连接着桥接处与错位处,它能够发现行动主题是否符合现在的制度,能够辨别出行动主题与四周场域管理制度是出于矛盾状态还是和谐状态,倘若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管理制度呈现对立矛盾的局面,将会让精英组织发生变化,会让相关的参与者去全部行动,将不适合的制度推到。
(二)新兴场域
研究分析表明,新兴制度是一个从没有到有的阶段,它们通过与其相关的人处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团队和组织,以此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并结合这些相关的利益者们一起来巩固和推进新制度的发展,已确保它的地位和实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集体和组织的重要性,结盟不仅有利于它们的利益,而且可以推进新制度的实施和发展,但不能忘的是新兴场域有着较低的结构化层次,因此推广出一种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位置模型相协调的新制度是新兴场域完成制度创业最主要的任务[2]。
四、促进制度创业的措施
(一)分析层次方面的扩展
目前大多数文人学士都比较偏少于对个人制度创业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组织场域以及层次却占优势,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实,个人在制度创业的过程中与组织场域等发挥着同等的效力,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十个巴掌震动天',不要轻视个人制度的力量,要想更好的完成制度创业,不是只靠组织场域及层次就可以的,只有把两个都集合起来,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发挥整体效应才能让制度创业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反,倘若忽视个人组织的作用,那么制度创业将失去一个坚实的后盾[7]。
(二)开拓创新,改变陈旧
单一的实例以及理论研究在深入发展的制度创业中已经不能够在立足在中心位置了,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制度创业就需要新的理论研究来适应它的发展以至于走向成熟,为了制度创业能够更好的成长,以前单调的案例不仅要改为跨案例进行比较的研究,而且还需要定量研究,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利用具有探索性研究功能和以及验明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又可以把与制度创业的人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度创业开辟了道路[5]。
(三)编制完善制度创业的策略
策略是所有事情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是事物的核心问题,但是策略也分多种策略,而不是坚持某一种策略不肯放,不同的策略会有不同的效果,不要认为某一种策略常见、常用,就一味强调这种策略却不在意其它策略发挥的作用,制度创业过程中,阶段不同,所需要解决事情的策略也不相同,因为现在的制度策略不包含新的思想理念,制度创业呈现出杂乱不堪的景象,面对这种情况,在以后的制定和完善制度创业时应该依据不同的制度创业所表现出来的类型来规划适应它发展的策略。
(四)能忽视的新兴场域
大家已经知道,由于成熟场域的结构化程度比新兴场域的相对偏高一些,所以有些人则不怎么重视新兴场域,这些都是错误的表现,场域自身就与制度创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况且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成熟场域比新兴场域的机会要高一点,这就说明成功的几率以及得道回报的几率都随着偏高,不能只重视成熟场域,轻视新兴场域,只有构成一个整体效应,才不会让组织场域成为制度创业的障碍。
报关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教育部在2004年才正式收录该专业。由于开设时间比较短,高职报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建设及校企合作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对高职院校报关专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大都把报关员这一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而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会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报关类专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既存在机遇,又面临危机。
2.1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依然拥有未来
报关人员从业不再设置门槛和准入条件,海关取消对报关员资格核准审批,不再对报关从业人员进行直接管理并不意味着报关工作岗位可以变成一种谁都可以从事的大众化的事务性工作。报关这个职业依然存在,依然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报备、进出境、报核、报检、出口退税、预归类、制单、审单等是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度的增加,社会对报关员的大量需求依然存在。高职院校报关专业还要继续承担为社会培养报关专业人才的重任。
2.2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会面临更大的竞争
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会给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原先的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其中一个报考必要条件是必须获得专科以上文凭,现在取消考试和核准后,准入门槛降低了,中职或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可以从事报关职业,这样中职下一步必然会加强建设与报关相关的专业。相对于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高职的报关专业更具有专业性,在校期间有专门的课程学习报关相关内容,因而在参加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改革后,入职门槛取消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学生从事报关这一职业,这些都会给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带来更大的竞争。
2.3毕业生的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会有提高
原先的报关员资格考试由于受到通过率的限制,考试内容大、杂、空,缺乏实际操作效果,致使很多学生出现了会考试,不会报关的应试教育现象。很多熟练掌握报关技能的人,却迟迟无法顺利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考试的通过率一直在8%-10%左右,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考试,获取报关员资格证书的是占少数的,剩下的大部分学生,由于未能通过考试,不论你的职业素质有多高,实践操作技能有多好,也不能从事报关员这一工作岗位。改革之后,报关员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取消,使得报关专业的学生都具备了从事这一职业的资格,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就会提高。
2.4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
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取消,使得高职报关专业从报关资格证书这一“紧箍咒“中解放出来。由于我国海关法规定,报关员必须是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并取得报关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从事报关工作。因而在原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部分高职报关专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取从事报关岗位的资格,完成报关人才这一既定人才培养目标,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课时,用于报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和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准备。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相应的被弱化,很多获取报关员证书的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得不到企业的好评。门槛和准入条件取消后,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报关理论知识的需求就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程所占的课时可以进行压缩,加大实践课时所占的比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5企业对报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海关取消了对报关从业人员的直接管理,但是海关管理依然要追求效率,提高通关速度,必然对报关企业会进行比以前更加严格的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信用管理会变得非常重要,毕竟一旦报关出现失误过多,就会面临各种形式的处罚,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效益等,所以报关企业在招聘报关员时会更加慎重,不再以报关员资格证书取人,而是更加注重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考察。必然会要求报关从业人员精英化,这要求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上多下功夫,对报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学生的就业面得到拓宽,校企合作进一步密切
报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改革以前,生产企业要想自理报关,需要聘用5名以上的报关员,并且主管人员应该具有5年以上的此类工作经验,人力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很多企业会直接找报关企业报关。改革以后,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生产企业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关务经验的外贸从业人员兼任报关工作,成本没有增加,却节省了报关费用。在趋利作用的驱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理报关,社会对报关员的需求量会增大,将会有更多的报关专业毕业生到生产型企业去工作,就业面得到拓宽。同时,由于缺乏报关从业资格这一证书作为衡量,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核测试应聘人员的报关技能水平。必然会使报关企业和生产企业主动与学校进行接触、合作,来招聘最优秀的人才。
3对策研究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报关专业在设立之初,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定位在为全国报关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报关专业人才。由于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和报关员资格核准审批制度的存在,必然只能有一少部分的报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报关工作,剩余的大部分学生不得不纷纷转行,从事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行业。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纷纷做出调整,在原先只培养报关员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货代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岗位的培养力度,这一调整使得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变得相对模糊和宽泛,甚至存在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同化现象。海关总署第54号公告推出之后,降低了报关行业准入门槛。报关行业必定会发生变化,高职报关专业应该及时对报关企业、特别是具有外贸资质的生产性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把专业面向的岗位聚焦在报关员岗位和货代员岗位,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2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报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三阶梯式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无顺序、内容有重复等。第二阶段是基于企业调研,针对报关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技能进行分析,按照具体工作流程,序化技能模块,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以前,这两种课程体系各有长短,传统的课程体系从通过报关员考试的角度,加大了理论教学学时的比重,降低了实践教学学时,不仅造成了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度学习,也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学而无用。新型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但是却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取进入报关行业的门槛。这经常使得高职报关专业顾此失彼,陷入两难的选择中。改革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打消报关行业准入门槛的顾虑,在新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报关行业的新需求,完善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降低报关知识理论的过度学习,增加报关、货代等相关技能的训练。
3.3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报关技能水平
从目前来看,对于高职报关专业,构建认知实习、软件模拟、仿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科学的。因此高职报关专业首先应该加大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重视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其次是积极参与报关技能大赛,并能够使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享受到大赛成果。通过大赛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校内实训情况,而且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由于报关企业一般是设在距离海关和码头比较近的地方,假如高职院校离当地的海关比较远的话,是很难把报关企业引入学校的,因此高职报关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外出实习的机会。
3.4注意与中职院校的差异化发展
改革以后,高职报关专业和中职报关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同场竞争,高职教育培养的报关人才如何与中职教育培养的报关人才相区别?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能否培养出中职难以培养的报关专业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应该在以下的二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高职报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4.1加强学生报关英语水平方面的培养中职属于基础教育,高职属于高等教育,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职报关专业的学生起点低,是从初中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与之相比,高职报关专业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报关业务主要是为进出口企业办理商品的通关,其中所涉及的业务单证基本上都是英文的,英语对于报关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英语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一个学生报关业务水平的高低。所以,高职报关专业应该着重抓住这一优势,加强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拉大与中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距,凸显高职报关专业学生在英文单证掌握方面的优势。措施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开设大学英语的这一优势,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水平四六级考试。二是适当增加报关英语、货代英语、外贸英语等方面的课程,着实提高高职报关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管理模式分析。
通常来说,各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集权管理,即由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统一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工作量不是很大,环境也比较单一且管理对象是全校教职工的科研管理活动;二是分权管理,即高校的科研部门与二级学院共同管理的一种科研管理模式,比较适合工作量比较大且任务多的科研管理活动,而且二级学院需全程参与到高校的各项科研管理工作中,基于院校的科研管理机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展开相应的管理活动,并将管理情况及时反馈给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
(二)考核指标分析。
高校科研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整个科研管理活动的情况、活动完成情况与活动经费、活动项目立项以及科研成果、人才等众多类别,而一般情况下,其考核指标都是在结合本校二级学院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
(三)管理机制分析。
一般来说,各个高校普遍都会构建相应的科研管理机制,而其管理的领域也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科研项目、学术期刊与科研经费、学术论文等各个方面,并制定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部分高校还会结合自身情况,在科研管理拓展活动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在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研究所的专项管理与科研档案管理等方面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以此来全面促进本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过于重视科研考核。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考核机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科研的进步,但若考核过于频繁,反而会给科研人员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而使得科研工作变成了“为了科研而科研”,重量而不重质,甚至诱发一系列的学术造假或学术不端等情况。同时,过多的科研考核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矛盾,毕竟科研项目有限,要想获得好评,就必须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高校原有的科研秩序必将被打乱,最终影响到高校的正常发展。
(二)科研逐步走向行政化。
近些年来,高校科研管理行政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时常可以看到行政管理的影子,而政府在向各高校施加行政力量的同时,也使得各高校越来越依赖政府的帮助,从而使得各高校基于科研教学规律进行自主办学、实现创新管理的空间日益缩小,使得那些致力于教育与学术创新研究的人才在高校中日益边缘化,使得高校管理的行政色彩日益浓厚,进而与高校本应倡导的独立、自由精神相背离,最终使得各高校的学术研究在行政的影响下变得日益世俗化,甚至失去了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真正意义。
(三)忽视了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科研人员不仅为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是推动高校科研逐步发展的一个动力所在。科研的发展都是在继承和创新的不断交替中实现的,评价一所高校有多大的科研力量,不仅仅完全取决于其有多少教授级别的科研人员,还需重点培养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然而,当前在众多高校中,青年科研人员普遍都需经历长时间的求学阶段,不仅压力大,而且科研条件也比较艰苦,不利于科研的开展,加之院校对其的不重视,更是直接阻碍了众多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发展与创新。
三、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服务意识。
在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将自身定位在服务者的角度上,站在广大科研人员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解其之忧,乐其之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还必须摒弃以往一直坐在办公室办公的状态,需深入市场调查,切实把握各学术梯队的构成与相应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因为只有把握了院校的科研发展情况,才能明确院校科研的优势所在,把握院校今后科研的发展方向,进而主动抓住机遇,推动院校科研进一步发展。此外,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积极听取各科研人员的意见,针对其在日常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在发放各类管理通知的时候,也要注意自身的态度,以德服人,积极营造出有利于科研活动开展的环境。
(二)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高校科研管理过程其实就是高校的各项科研工作得以开展并取得对应科研成果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需要相应的考核与认证手段,以此来确保科研目标的实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进行无休止的考核,而是要结合科研活动,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阶段性考核,并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科学的考核机制,从而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不同科研阶段相应考核机制的制定必须要经过不断的研究、比较、分析来实现,就不同科研阶段存在的相应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以发挥出考核的真正价值,以此来推动高校的科研活动朝着更加规划化、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从整体上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三)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一项科研成果的产生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必然需要依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科研人员的智慧。基于此,各高校必须明确本校在团队建设方面的目标,明确科研发展方向,从而为各项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保障,最终在本领域研究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投放是高校科研项目开展的关键所在,对推动高校科研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为此,各高校应逐步构建起层次明确、便于优秀人才崭露头角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在国内外科研项目中脱颖而出、具备高度创新精神的青年科研人才。此外,各高校还需探索出以学科发展为前提、以学术带头人为中间力量、以重大科研活动为桥梁、以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为保障、凝聚了一支优质学术人才队伍的组织管理模式,逐步强化科研团队的发展建设,重点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并为其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高职人事管理制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在二维变革中采取措施,在人事的等级上吸取了许多的社会资源与力量,使高职的教学人员以晋升等级为导向。在高职教育即将走入社会管理和统筹的今天,“象牙塔”般的社会脱节现象将向高职教育中的这些部门展示适者生存的残酷。因此,高职人事管理制度的状态转型将势在必行。
(一)高职人事管理制度中如何状态转型
高职人事管理制度一直保持一种静态管理的状态之中。按级别说话,决不更改,也不支援,所有文档处于保密状态。变革的要求需要高职人事管理部门需要从静态的管理向动态管理方式转变。对于处于变革中的人事管理者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社会化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合适的有一定技术的蓝领及灰领工作者,这些教育人员自己本身已经和社会需求的技能性人才严重脱节。
(二)促进团体内部的各专业教学团体核心竞争力
一个专业教学的团体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该专业教学在社会上的实用性和被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人事管理部门在创建专业教学管理团队时,要选择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来组建教学管理骨干,让有经验、有理论的老教师充当参谋而不是去管理团队,对有理论而无社会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在社会参加一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的工作,再进入教学岗位。这样的团队才能与社会的要再求相接轨,不再由企业进一步培训来完成学生的工作与学习。
(三)高职人事管理加大对个人提升的支持力度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个人能力提升不再单单是职称的晋升,更多的是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这种工作能力的提升,就必须加大与社会工作氛围相一致的环境营造,高职人事管理部门加大与社会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教学工作者对于“脱节”处理提供各企业的工作方向、指导思想、企业指标,并对教学工作者下企业锻炼实习提供合理化建议。
(四)高职人事管理部门应分析组织结构合理性,提出对结构中团体或个人的改善建议
高职人事管理部门最为重要的动态管理就应该是通过综合新量化考核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组织内部结构的合理程度,对团体或个人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笔者提供的评价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实际操作水平标准化C1,科研水平标准化S2,教学水平标准化S3,评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因为高职与本科高校培养目标水同,因此,评价体系中实际操作水平最为重要。高职人事部门可以利用以上量化考核方案,能过数据分析,了解整体的专业团体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带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水平的评价,然后回归教学组织结构评价,在三年的年限内对团体、个人等各个层次科研教学实践进行互动评价,从而在各个不足的方向上有方向、有目的性的提出改善意见,从而提高高职教学人事体系的评价能力,有利于高职教育体系在社会化变革中的融合能力。
二、高职人事管理制度在组织构建中的转型
(一)高职人事管理制度在年长的教职工管理制度中的转型
对于一些年龄老化而无法适应社会化变革的教职工,高职人事管理部门应仍抱着守护老员工的想法,使其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和优势。
(二)高职人事管理制度在聘选新的人力资源中的转型
在高职人事管理部门在聘选择新的教师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以上所描述过的量化评价体系,并结合通过工作抽样、评估中心、面谈笔试等方法来对新晋老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三)高职人事管理制度在在职人员结构体系构建中的转型
企业管理除了能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之外,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所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的科技竞争实力与其学习能力与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与企业管理的服务功能相符合。企业发展依靠企业管理来实现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的提高,企业利用管理手段,来实现学习型发展模式,而建立了学习型企业模式,首选就是要从员工入手,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这样一来,企业人才队伍得以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队伍得以壮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必然随之增强。
2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与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管理模式陈旧,配置失衡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在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政企不分的状况,并且管理人员沾染很多机关习气,从而使得实际的管理工作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管理还沿袭以往的模式和手段,尤其是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的情况严重,这样的管理工作,是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就是因为在我国很多企业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管理工作才无法发挥效果,久而久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毫无意义,除此之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还非常容易引起企业内部配置失衡,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体制出现问题。
2.2企业执行力度不够,责任不明
在我国一部分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以往的机关习气,企业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上、下级工作分工不明,工作无规矩可循,无章法可依,工作人员对于领导的依赖性太大,做事完全依靠领导的指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样非常容易导致领导独断专行,工作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性。下级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完全发挥,职位形同虚设,上级对下级的干预太多,这样混乱的管理,会导致问题多,责任难落实,上级对下级不满,下级也会存在怨气。这样的毫无规章制度、责任不明的管理环境,不但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员工工作积极性差,还会导致人力与物力的大量流失。
2.3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与实际脱节
在企业中,管理工作还存在另外一些问题,如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常常与业务部门的实际要求不符,加之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对工作性质了解不透彻,从而使得工作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这样的管理,即便是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也会导致员工的不满,下属业务部门的不满情绪得不到缓解,必然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下降。久而久之,下属业务部门与上级的管理部门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沟通与交流也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必然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管理者与业务人员直接的沟通越少,其各种决策就越难符合业务需求,而业务人员的工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上级部门的不满也会加深,对其管理也会排斥,最终结果导致管理者对业务越来越不熟悉,管理也会越发脱离实际。
2.4企业管理体系缺乏或欠缺
现阶段,在我国进行企业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受到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为了能够与国家政府部门相匹配,企业管理工作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具体事物上,这就导致管理人员会无视技术革新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并且,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得管理工作效果更加不明显,这样的管理现状,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并且制约其经济活动的开展。
3提高企业执行能力,强化企业管理力度
3.1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模式
解决目前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管理混乱问题,首先就要确定正确、合理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全面、充分地了解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企业业务需求为向导,从企业利益出发,制定自上而下的企业管理体系,确立科学管理模式。可以说,企业管理应贯穿于企业所有的工作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员工在正确、积极、健康的管理环境中,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管理的力度,我国很多企业中,管理职能与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这样就会导致管理制度执行力下降,管理权力被削弱,对于两者工作效果的发挥都十分不利。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强化企业管理力度,有效区分企业管理工作之间的不同,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加深与下属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服务观念,将以往计划经济中所保留的各种不合时宜的制度和作风摒弃。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与业务部门之间长期处于彼此疏离的状态,因此,很多工作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干预,难免会引起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反感,因此,强化企业管理职能之后,企业管理就会很自然地深入到业务部门工作中,不但管理的目的能够达到,而且业务部门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可谓一举两得。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各项制度的时候,要保障其是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以业务部门工作状况为依据,能够为其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因此,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了解,是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
3.2联系实际开展工作
企业管理必须时刻着眼于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反对“为管理而管理”;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切实讲究实效;必须大力讲究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必须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可能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原则,反对食古不化、因循守旧。同时,要联系实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忠诚感,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深入各业务部门了解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建立业绩考评制度,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根据日常实际工作的特点,选拔有耐心、有服务意识的企业管理人员。
3.3构建企业管理新体系
3.3.1构建企业管理的权力体系
构建企业管理的权力体系就是设计企业架构。企业架构的设计应时而变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一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组织的概念、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内容、企业组织力量的整合、流程的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设置、人事匹配等。
3.3.2构建企业管理的技术体系
企业管理需要技术支撑。企业管理的技术体系包括企业管理中的领导与管理(这部分是关于在组织中管理人员如何进行有效领导与管理的内容);企业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企业控制与监督。
3.3.3构建企业管理的事务体系
事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企业管理新体系离不开其事务体系的构建。企业管理的事务体系包括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总务后勤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等。
3.3.4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在长期生产、经营、成长等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成为全体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风俗习惯。企业良好的执行力靠企业文化支撑,只有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让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开展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工作,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执行文化,让领导者身体力行,带领员工积极参与,执行才能不仅仅停留在高层的口头层面,要变成企业的成长力,让“赢在执行”的意识深入到企业每个人的心中,才能真正实现让执行者坚定不移地执行企业的决策,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行业执行力。综上所述,要想做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和执行力度,作为企业方面不但要有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规范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工作环境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在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才可以保证企业不混乱,使得企业张弛有度,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4结语
1.秦汉简牍官文书档案的收藏机构和管理人员。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初创期,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简牍官文书档案管理已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配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库房,在中央设有石渠阁、兰台、东观、麒麟阁、天禄阁、仁寿阁、石室等,专门收藏官文书档案、图籍等,由令史专门负责官文书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班固《两都赋》曰“:天禄、石渠,典籍之府。”《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贤才也。”《太平御览》曰“:未央宫有石渠阁,萧何所造,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兰台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负责管理,具体掌管图籍秘书,称为“兰台令史”,主要收藏和保存皇帝的诏令、各级官员的奏章和奏疏、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书、各类舆图、郡县的上计考核集簿档案等。东观是东汉时国都洛阳的一处收藏文书档案和秘书典籍的档案库。《后汉书•安帝纪》注引“:洛阳宫殿名‘:南宫有东观’。”《隋书》载:“四方鸿生巨儒,负褒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东观藏有皇帝的诏书制令、历朝注记、臣僚的奏疏、功臣功劳簿等重要的档案文书。石室是两汉时期用来存放功臣受封时所立丹书铁券的专用档案库房。《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触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汉书•高帝纪》云:高祖“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秦汉地方各级政府和军事机构也有系统的专属分管简牍官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员和专门收藏简牍官文书档案的库房。郡级行政单位设有主簿、主记室史和书佐等官职专门负责相关简牍官文书档案工作。《后汉书•百官志》“: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正门有亭长一人。主记室史,主录记书,催期会。无令史。閤下及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县级及县级以下的行政单位也设有专门的简牍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如县令长的属吏中县丞、令史、主簿、户曹等。县丞有兼署文书档案的职责;令史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收发文书档案相关事宜;主簿的主要职责是记事和管理文书;户曹负责管理本县的户口名籍档案等。《后汉书•秦彭传》“:每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载,墓室的主人喜,19岁被任命为“史”。史就是当时从事官文书管理的小吏。喜还先后担任过安陆御史、安陆令史与郡令史,专门负责掌管文书档案等工作。秦汉时期的军事边塞地区也设有专门的简牍官文书档案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汪桂海先生在其《汉代官文书制度》一书中就指出,侯官是汉代军事边塞文书档案管理的基层单位。“候官是最基层的正规的文书档案保存机构,烽隧和部收到候官所下的文书最后都要缴回候官立卷存档,所以在部与烽隧一级的单位里很少存留文书档案,而候官以上的官署则或为收藏大量文书档案的地方。”1976年出土的居延甲渠侯官遗址,就发掘一个文书管理室,出土相关官文书简牍九百余枚,整理出王莽天凤到建武初年的官文书档案四十多卷。
2.秦汉简牍官文书档案的分卷收藏。从大量的秦汉出土简牍的放置情况来分析,秦汉时期已经有意识的对简牍官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收藏保管,官文书档案分级保存意识已经初露端倪,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型的简牍官文书档案在处理完毕之后,会被分类捆扎成卷或捆简册的形式,在各个级别的衙署文书档案室进行妥善保存。如在睡虎地、张家山、尹湾、居延等地出土的大量秦汉时期的简牍中充分反映了秦汉时期简牍官文书档案的分卷收藏制度,官文书按照时间、内容、性质、范围等进行分类保存。秦汉简牍官文书档案按时间分卷收藏,简牍官文书档案多以月、季度或年份为分界线,分别称之为月簿(籍)、四时簿(籍)和年簿(籍),有时为了需要官文书还以日记载分类。其中以月簿最为常见。如居延汉简中的兵簿简牍文书载“,汉元始廿六年十一月庚申朔甲戌,甲渠鄣候获敢言之,谨移十月尽十二月完兵出入簿一编敢言之。”汪桂海先生在其《汉代官文书制度》一书中考证居延汉简中的案卷签牌的起讫时间,并把汉代官文书档案分卷归类为六种类型:某年某月尽某月、某年某月尽某年某月、某年尽某年、某年某月、某年、某年某月以来。除最后一种是进行过程中的文书以外,前五种都为完整的官文书档案体例。其实,可以看出简牍官文书档案多以月、季度或年份来分类。
二、秦汉简牍官文书档案立法
1.秦汉官文书档案的副本制度。秦汉时期为了防止官文书档案被篡改,设置了专门的文书档案副本制度,并制定定期核对的制度。官文书的正本由长官签署发出后,由书佐或史誊抄留底的官文书档案为副本。副本制度是秦汉官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简牍官文书档案副本制度的记载有很多,如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尉杂》曰“:岁雠辟律于御史。”里耶秦简“:库武敢言之,廷书曰令史操律令诣廷雠,署书到、吏起时。有追。今以庚戌遣佐处雠”《里耶秦简牍校释》解释“:雠律令,校勘律令。《慧琳音义》卷七十七‘雠校’注引《风俗通》云‘:二人对校为雠。’《正字通•言部》‘:雠,校勘书籍曰雠,比言两本相对覆如仇雠。’”
2.秦汉官文书档案的安全与保密制度。为保障文书档案的收藏安全,秦汉政府专门立法来防止火灾,严禁把火种带进收藏文书档案的府库。档案入库后,必须经过检查确认没有火源以后,才能关闭府库房门。制定了文书档案定期检查制度,派专人轮流值夜巡查。规定不能在收藏文书档案的府库周边新建官员居舍。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中就规定“: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己收臧(藏),官尚夫及吏府夜更行官。毋火,乃闭门户。令令史循其廷府节(即)新为吏舍,毋依臧(藏)府、书府。”秦汉时立法对于丢失官文书档案和伪造文书的官吏都予以严厉的处罚,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亡久(记)书、符券、公玺、衡羸(累),己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发伪书,弗智(知),赀二甲。今咸阳发伪传,弗智(知),即复封传它县,它县亦传其县次,到关而得,今当独咸阳坐以赀,且它县当尽赀?咸阳及它县发弗智(知)者当皆赀。”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们已经认识到官文书的运作对于保障国家政令正常传递,保护国家重大机密的重要性,为此建立了严格的官文书档案保密制度。如居延汉简中有“坐外吏窥府书,甚毋状”就是指不负责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外任官吏不能阅览府库中的官文书,如有违反必定以重刑惩罚。
企业文化英译为CorporateCulture,又被称为公司文化,传入我国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自从企业文化传入到我国之后,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话题,因研究不断地深入,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也有较多的定义。在学界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培育、自觉遵守的,具有企业自身价值特色的物化精神的总和。物化精神主要包括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从企业文化的构成方面来看,主要由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组成,所谓的物质层就是指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创造的产品、设施等,主要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所谓的行为层就是指企业行为文化,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等方面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的精神层,就是指企业在制度方面体现出来的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两个方面。
2企业管理制度相关论述
在研究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说,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的相关标准、文化特色等方面。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的标准、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等,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的、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来归定企业经济情况、产品、生产情况等条例、规则的集合。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定时期的管理目标,并且能够维护员工的共同利益。
3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上文中曾经说到,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包括的方面较广,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虽然是外在的一种表现,但是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②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出规定,因此可以从这里发现企业信奉的价值观念、处事风格等,是企业文化的展现。③通过企业制度管理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怎样去做,能够将企业文化推行得更加深入。另外,企业员工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需要表达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淘汰劣质的文化,能够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吸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
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融合的对策
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论性。铁岭师专是专科生与本科生并存的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50个。本科招生的生源有所改变,课堂表现也表现出诸多的不同之处。本科学生较专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表现出更好的学习自律性,如:课堂纪律严肃,认真听讲;能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资料阅读作业并从中获益;能更投入地参加问题讨论并能流利表述自我观点;作业完成字迹工整且能体现出一定的思考过程;课后能主动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扩展性阅读。因而本科生的理论课程学习较专科生而言,更为扎实、深入。本、专科生的知识面构成也大相径庭。与专科生相比,本科生经过普通高等中学学习,已掌握相关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物理学等常识性知识。许多专科生感到新奇的知识点在本科生看来老生常谈。如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前卫生学》,人类基因这一知识点作为专科教学的重点章节,师专本科生在高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过,因而教师不必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赘述。本科生更希望从教师处得到更多、更新学科前沿性知识。
二、教学计划的调整
适当调整专业技能的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课程多涉及动手能力,对年龄层次较大、零基础的本科生提出了挑战。与专科生相比,大多数学前本科的学生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投入了更多的学习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而唱歌、跳舞、弹琴作为幼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其未来就业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专业技能课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集思广益,征订更为适合的专业课教程,充分利用本科生理论知识(如乐理知识)掌握快,动手能力差的特点,编排更为适合的教学、练习时间,让本科生及早入门,更好发展。
三、完成选课机制从齐整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一是工矿企业的不当经济行为。主要表现为:滥采乱挖矿产造成植被和草场沙化;大型车辆碾压草场破坏草场植被生长;过度抽取地下水使草原水位线下降和草场盐碱化;无规划地建设厂房,任意堆放工业垃圾破坏草原景观等。
二是农牧户的过度开发行为。主要表现为:超载过牧和掠夺性经营;草场的利用保护方式简单粗放;只产不入,缺乏对草场的维护与治理;拉网围栏分割草场形成沙化源以及不合理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等。
三是群众的不良生活行为。主要表现为:随意乱挖药材;随意捕杀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不文明旅游行为使草场被污染和践踏;随意污染草原上珍贵的水资源等。
四是草原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低。对草原的生态治理与管理缺乏综合性、长期性、可持续的制度措施,目前的草原生态管理注重以“草”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以“草”和“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草原生态保护的投入长期不足,广大牧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草原管理机构没有明确的权责地位,草原监理部门执法不力。同时,现有的法律、制度对破坏草原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大,难以弥补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不能有效制止破坏草原行为的发生。另外,基层组织对草场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放,未能形成政府、企业牧户、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的草原生态治理体系。
二、对建立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是坚持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治理和保护草原生态的制度体系。深入研究、制订或修改符合当前草原生态实际的《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基本草原保护条例》《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从立法的高度规范和约束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对草原上的滥采、滥挖、滥牧和乱占、乱建等现象给予严厉处罚。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草原执法和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严格限制超载过牧,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增加对草原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当中,把生态建设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保护草原生态的法制环境,减少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鼓励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
二是严格管理、规范草原牧区的工业开发行为。牧区矿产资源开发是目前关系草原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科学决策,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和管理,突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培育引进工业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绿色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还应对环境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从严处罚,最大限度地减轻工业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事先控制是相对于事后监督管理说的。本来政府对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是通过事后监督来实现管理的,不必事先采取一道控制手段。理由是:第一,从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不得随意加以限制;第二,事事审批管理的成本很高,企业和公民也会增加经营成本;第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审批过多,势必挤压人们创新的空间,束缚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压抑市场的活力。那么,不经许可与需经许可的事务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呢?从各国的经验看,一般说来,需要事先许可的,是事后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或者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挽回后果的事项。例如生产炸药、生产药品,不审查生产条件,进行事先控制,人人都见有利可图,不顾安全随意性大量生产,必然出现非常严重的危险的后果。所以,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是离不开行政许可的。关键是行政许可要科学、合理和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的最佳效果。
怎么样从理论上认识行政许可的性质,国内外学者意见很不一致。有“解禁说”、“赋权说”、“条件审查说”等,不一而足。这都是立足于一定社会环境和行政管理特点而形成的。
国外自由资本主义早期,政府仅充当“守夜人”角色,对经济活动干预不多,只有少量关系公共安全的事要政府管,如制药、制枪等活动。这些具有危险后果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全社会是禁止的,只能经政府审查,对具备生产条件的人,授予许可证,才可解禁,许可后被许可的人即可进行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解禁说”的由来。它是对普遍禁止行为的个别解禁。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extPage]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1)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①改革财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②改变村集体财务支出管理方式。③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④强化民主监督管理制度。⑤加强财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度。
2)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确保每个乡镇都有足够的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还要定期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进行财会工作。加强对农村会计的监督,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
3)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首先,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严格控制村干部从选拔、考核、任用的过程,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经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使相关会计人员得到合适的岗位,农村资源尤其是集体资金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做到真正的“物能尽其用,人能尽其才”。其次,要提高农民监督,推广农民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及集体财产集体所有的意识,树立人本意识,调动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2结语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实现党的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相关利益最大化。建设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平稳推进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实行过程中也有缺陷和不足之处,我们要不断不断改进村级财务制度和执行力度,创新农业的生产模式、农村的社会结构,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得到改善和进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监督意识。
1.控制原则(1)浅层地下水按照地下水功能区划合理确定各地下水功能区的保护控制指标。(2)按2020年、2030年两个规划水平年制定严重超采区、一般超采区的水质保护目标、开采量压缩规模和地下水水位控制目标。(3)深层承压水不宜作为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只能作为应急后备水源来对待。考虑到南水北调等工程水量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条件下,规划到2020年仍保留部分深层水开采量,2030年无深层承压水开采量。2.控制依据(1)总量控制目标在2012年实际地下水用水量的基础上确定2015年、2020年、2030年各市地下水用水量控制目标可分别增加5%、10%、17%,且不得超过鲁水资〔2010〕9号文中确定的各市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红线”。(2)压采目标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压采实施初步方案》,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超采将逐步通过城市水源置换、城乡水源调配以及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得到治理。规划到2020年压减受水区地下水超采量1.91亿m3;到2025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4.13亿m3。
3.地下水功能区开采控制量(1)开发区开发区包括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是浅层地下水保护的重点。山东省有89.9%的地下水开采量、82.6%的超采量位于开发区。对具备一定开采潜力的地区,以地下水可开采量为控制,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合理开采;对开采程度很高或采补平衡的地区需控制和减少开采。(2)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无地下水开采。对于因地下水超采已经引发海(咸)水入侵的区域,应制定有利于生态与环境状况迅速改善并达到既定的保护目标。(3)保留区保留区包括不宜开采区,不宜开采区地下水除东营市有所增加外,其余维持现状。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开采量控制目标详见表1。
4.地下水水质保护各功能区的地下水水质保护目标不应低于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和水质现状。到2020年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以及供水人口20万以上的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保护,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得到改善;水源涵养保护区和不宜开采区的地下水水质基本维持不低于现状;环境地质脆弱区地下水水质随着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到2030年,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保护,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大部分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得到改善;水源涵养区和不宜开采区地下水水质继续保持稳定;环境地质脆弱区地下水水质随着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
5.地下水水位控制生态环境良好的山丘区各类功能区的地下水水位不低于现状;因地下水过量开采或矿山排水等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山丘区各类功能区应将维持河川一定的生态基流或重要泉水一定流量的水位作为控制标准。平原区各类功能区的地下水水位控制值要结合地下水压采方案,根据各功能区环境地质功能保护、地下水源涵养和保护要求、地下水采补平衡、规划确定的总量控制目标与超采治理方案以及各地水文地质条件、水位现状等综合确定。开发利用为主的区域根据水资源配置方案确定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总量控制目标,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以多年平均条件下水位不会持续下降,不引起地下水系统和地面生态系统退化,不诱发地面沉降、地裂缝、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同时不发生次生盐渍化为控制目标确定其地下水生态控制水位。以涵养地下水源和保护地下水环境地质功能为主的区域,要严格按照维护其环境地质功能对水位控制的要求,根据水资源配置方案确定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和总量控制目标,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以水位不下降或基本不下降,不引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不引起岩溶塌陷、海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为控制目标合理确定其控制水位。
易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农田灌溉区,应适当鼓励开采地下水,以控制合理的地下水埋深,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于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差或水质无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区域,如微咸水、咸水分布区等,地下水开采基本维持现状,以维持地下水的天然状态。2020年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得到初步控制,城市严重超采区的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埋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30年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得到全面控制,多年平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超出生态水位控制阈值的范围基本消除;深层承压水水头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得到扭转。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