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科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科护理论文

第1篇

1.1护理人员标识所有产科护士上班时统一穿护士服,胸前佩戴有个人姓名、工号、照片的胸卡,在产科病区病房门旁边悬挂责任护士的姓名牌,方便患者尽快熟悉责任护士。

1.2区域标识对产科的护士站、办公室、产房、治疗观察室、检查室等区域进行规范化标识管理。根据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与药物、医疗仪器的使用次数和摆放规范,产科配备的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进行规范化标识,在仪器上挂上使用操作示意图、负责人、维修方式等。同时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布局,各个区域的抽屉、柜子均采用适宜的防水胶贴进行标识。

1.3管道标识

主要对尿管、留置针、腹腔引流管等管道进行标识,采用一次性粘贴胶带进行标识,标签上面填写好病人姓名、置管时间、管道名称,在患者床头粘贴有关维护管道通畅的提醒标识。

1.4药物标识对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标识,同时分类进行摆放。

2结果

通过开展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后,没有患者发生因身份或管道识别的风险事件,没有患者跌倒与坠床。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前后液体滴速准确性与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进而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产科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规范化的产科护理标识可以对护士起到良好的提示、警示作用,可以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护理标识对患者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借助各种类型的产科护理标识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了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矛盾和纠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

护理标识可以提醒护士按照规定完成每项护理工作,可以减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不同情况设计适宜的护理标识,例如: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渗漏现象,应设计预防漏液的护理标识。经过此类颜色鲜明、图文并茂的护理标识,可以摆放至患者床头及其他醒目位置,提醒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产科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悬挂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的标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醒患者以免跌倒、坠床。护士在输血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佩戴的标识上面标注的血型,以便用确保输液安全。我科在产科不同区域分别应用适宜的护理标识,其中包括患者身份识别、管道标识、护理人员标识、药物标识等,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大多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使用护理标识时,应注意观察护理标识是否有字迹不清、破损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护理标识材质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取,颜色要清晰,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辨认,字迹应规范清晰,标识内容应简单易懂,标识模糊和脱落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标识。

第2篇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产妇100例,年龄21~32岁,平均(27.6±3.1)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42例;均为单胎;孕周38~4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即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及围生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应用新式护理观念,护理人员以“产妇-家庭”为核心,遵循“尊重、支持、合作、选择、授权、灵活性、信息及力量”原则,使产妇获得人性化的护理,且其家属也获得相应的服务。(2)营造良好的产房环境。通常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让产妇放松心情。针对部分产后情绪低落者,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慰产妇的情绪,或者保持病房安静,让产妇多休息。(3)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鼓励产妇积极表达内心的感受,包括期待、焦虑、恐惧等,据此,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引导,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要求家属一同学习分娩知识,掌握分娩技巧,增加自信。(4)产时允许产妇的丈夫或其他1~2个亲人陪产。(5)产后指导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照顾新生儿的技能,帮助产妇转换角色及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前4项评价指标分良好、一般、差三级。

1.4统计学方法选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18.881、14.583、8.696,P<0.05)。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32例,占64%(32/50);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41例,占82%(41/5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

3讨论

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孕产妇,年龄20岁~35岁,接受调查和访谈的孕产妇及家属86名,所受调查的人员均认真填写调查表和接受访谈,调查表发放58张、访谈表发放86张,均全部收回。调查内容包括:围生期接受检查的时间、孕期营养知识、影响分娩的因素、孕期保健、足月分娩的周数、滥用抗生素、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程度、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对生产的概念等,孕产妇和家属对调查内容无异议。

1.2方法

对58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调查与访问,分为2组:一组调查孕产妇,一组调查家属,分析其对我院产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有关意见,了解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原因;根据原因查明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规避问题。产科临床护理所遇到的问题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分娩具有一定危险、孕产妇自身存在问题。通过对58例孕产妇调查和访谈了解产科的风险,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对策,5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

2主要风险及原因

2.1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人才的匮乏。产科急诊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产科工作存在较大压力、技术要求较强、夜班多、风险大,并且精力长期高度集中,使护士身心受到较大压力,表现出行为和态度的负性情绪,产生易怒、脾气暴躁,使工作效率和职业效能降低。部分护士未认真观察产程,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助产士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洗澡,存在烫伤和水淹婴儿的隐患。

2.2孕产妇方面

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妇产科工作不了解,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重视,认为分娩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担心,到医院就无需担忧,认为有医生和护士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不考虑孕产妇自身疾病、身体素质等原因造成的危险因素。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在入院时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注意事项不重视,发生胎膜早破、胎心异常等不良后果,延误抢救时机。

2.3护理技术方面

护理技术在产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同时护理经验、对疾病的观察、抢救时间的掌握、医疗设备的完好也至关重要。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可造成会阴裂伤。对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以及职业素质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是护理人员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面对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

2.4用药因素

在护理孕产妇时,产科护士要注意掌握用药方面的知识,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在静脉给药时,特别是给催产素时,要准确用药,认真调节速度,掌握剂量。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宫缩过强,宫颈坚硬,有可能引起子宫破裂,给产妇造成损伤而引起护理纠纷。

2.5在孕产妇的孕中、产中及产后医护人员要做好相互配合

防止产妇出现不良后果,如:产中的脐带脱垂和婴儿窒息,如系重危妊娠者或胎儿宫内窘迫的婴儿,在备好抢救仪器、药品的同时,随时配合好医生进行有效的救治,做好抢救准备。

2.6监护设备失误隐患

胎心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出现设备故障,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未交接清,导致急诊使用时出现失误。

3对策

3.1部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局限性,加之经验不足

因此,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指导产科操作并掌握熟练,便于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只有掌握熟练的产科护理技能,才能够使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避免了护理服务中出现事故和纠纷。

3.2克服孕产妇的心理障碍

大部分产妇为第一次分娩,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了解她们的心理和其他要求。及时与孕产妇进行信息交流和心理沟通,减少她们的心理障碍,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产妇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在产检过程中做好产妇及其家属知识宣教。

3.3加强对患者用药方面的指导

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护士要知道药物的性质、浓度、剂量,用药的时间、用法、药物的副作用,每次用后填写入记录单上,以供医生参考,用药时做好查对工作,避免滥用药和用错药。

3.4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是我们护士应掌握的技巧,良好的沟通时可以避免工作中的许多纠纷,在产前和产中及产后与患者及时沟通,并且根据患者的要求,保证患者的隐私。采取各种形式对孕产妇及家属宣传围生期的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提供咨询与指导,使其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症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健康行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3.5经常检查仪器设施,保证孕产妇的安全

由于孕产妇行动不方便,故不仅要保障病区设施的安全,更要给予及时的帮助,避免意外发生。保证走廊过道无障碍,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安全无误,保证孕产妇住院期间的安全。同时检查心电、胎心、血压监护仪,急救药品和用物保持在完好状态,以备急救时应用。

3.6加强风险的评估

接诊护士对入院的孕产妇快速收集资料,针对临产后产妇的特点,护理人员根据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和判断,评估其相关风险,根据风险因素,制订相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使产妇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分娩。产科工作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健康,助产士工作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风险大。根据现代的护理管理理念,护理安全应以预防为主,把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确保产科风险因素不再放大。

4总结

第4篇

1.1对象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沟通障碍等。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27.6±5.7)岁;初产妇79例,经产妇21例;剖宫产53例,自然分娩47例;产妇体质量62.8~76.4kg,平均(70.1±4.3)kg。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27.9±5.9)岁;初产妇75例,经产妇25例;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各50例;产妇体质量63.5~77.2kg,平均(70.5±4.6)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即新生儿出生后于新生儿室行预防接种,于新生儿浴室行沐浴、脐带消毒等护理,而后为产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为其行产后知识培训。观察组则行母婴床旁护理,即新生儿与产妇处于相同的护理环境中完成所有护理,具体如下: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就产科护理人员而言,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对护理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因而护理人员除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掌握健康教育知识,针对分娩知识、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培训,促使其为产妇及家属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针对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目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向其进行介绍,以增强新生儿与产妇的舒适度,期间还应参照产妇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②在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产妇及家属的意愿,为新生儿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等,在产妇产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做好清洁,并指导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除此外,为产妇提供床边测量体温,联合做好、腹部、皮肤以及切口处的护理,期间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针对体能训练的方法向产妇进行介绍,告知其母乳喂养的优势与注意事项,并对其在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护理人员针对产后营养知识主动向产妇进行介绍,必要时可进行演示。③做好新生儿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其在手术室或产房出生后将其送至病房,24h内为新生儿预防接种,出生第2天则为新生儿进行沐浴,而后每天均给予新生儿洗澡抚触、指导智护训练等护理,出生第3天则进行床边疾病筛查,并做好床边健康教育。

2)观察指标

①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80分为良好,60~80分为一般,<60分为较差;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③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F-36量表对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生活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掌握程度比较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良好率达91.0%(9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70/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8.0%(9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76/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现代护理工作逐渐向家庭、社会等领域拓展。就产科护理工作而言,产妇及家属已不单单满足于健康教育,而是加大了对母婴床旁护理服务的需求。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较为新型的围绕产妇与新生儿的护理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有利于产妇生命质量的提高,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指导其母婴喂养知识与技巧等,有利于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尽快帮助产妇转变角色,不仅可有效增强母婴安全性,还为母婴交流提供了平台;其次有利于护理技巧的提高,凸显了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通过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不仅对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最大限度解决问题,通过为其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沟通能力、巩固专业技能,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燥。患者右大腿被烫伤,穿宽松棉质短裤或短裙,减少衣物对创面的摩擦。

2.2症状护理

1)精神症状的护理

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会出现很多的精神症状,受症状的驱使,患者会表现出各种怪异的行为和想法,护士要掌握各种特殊状态的护理常规,针对症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睡眠护理

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最常见症状之一,睡眠质量的高低常预示病情的好坏,良好的睡眠能促进病情的早日恢复合。护士要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认真观察患者睡眠情况,有睡眠障碍时及时向医生反应并处理,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3)疼痛护理

患者刚烫伤时,疼痛尤为难忍,精神障碍病人自制力差,疼痛剧烈时,容易发生冲动行为,此时,根据病情给予镇静剂或者止痛剂。

2.3创面护理早期无感染时采取暴露疗法

创面凃搽美宝药膏,若创面发生感染,要立即予以清创,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药液进行冲洗,并外涂京万红后进行包扎。

2.4安全护理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乏

不能配合治疗,此患者多次将创面痂皮自行揭除,造成创面感染。①将患者安置在单独病房,除留有口杯以外,将其余物品全部拿走置于护士站保管。患者自由活动时,将其安置在工作人员视线之内,并将其双手反剪约束在背后,必要时将患者约束保护于床,以免患者抓挠创面。②按时给药,服药时护士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认真观察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③本例患者是在住院期内被开水烫伤,表明对精神疾病患者,医院需要更加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同时加强病房巡查,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提高对高风险性伤害暴露因素的预防能力。

2.5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50例,均为初产妇,排除意识、精神障碍者,排除合并妊娠并发症者,排除依从性差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2.1);孕周38~42周,平均(39.5±0.5)周。对照组7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2.1);孕周38~42周,平均(39.5±0.5)周,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方式

包括常规检查、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拟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科室骨干成员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参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产妇需求及护理要点等,制定出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流程为纵轴的具体可行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监督、评价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情况。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入院即刻,做好接待工作,向产妇介绍环境,结合相关检查对产妇生理、心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好护理评估及健康宣教等;产前,对产妇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缓解压力,建立信心,并做好饮食指导工作和卫生处置等;产时,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产模式,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呼吸方法缓解分娩疼痛,鼓励产妇,打消顾虑,使产妇获得充分的心理支持;产后,密切关注母婴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新生儿喂养相关知识,做好保健工作;出院指导,协助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告知产妇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护理基本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于出院前向所有产妇统一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回收,并由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统一考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67%(74/75),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7.33%(73/75),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67%(74/75);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8.00%(66/75),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为84.00%(63/75),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67%(74/75),观察组产妇满护理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合格率、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7、7.878、5.792,P均<0.05)。

3讨论

第6篇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6.3±2.1岁;孕次1~4次,平均2.1±0.2次;3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38.2±2.1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如基础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护理

产妇中多为初产妇,由于自身角色即将发生转变,许多产妇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对分娩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产妇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很难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或接受手术。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首先让产妇熟悉环境,主动向产妇讲解,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使其对分娩有更多了解;同时,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消除心理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护士还要让家属了解分娩过程,教会准爸爸们陪产的技巧,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1.2.2产时护理

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取最舒适,并注意为其保暖及保护隐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可通过与产妇交流、安慰等方式,增强产妇自信心,并让她们学会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自我放松,减轻产痛,在阵痛减轻时用餐,吃些高热量、易吸收的半流质。想睡时不妨休息一下,注意舒缓用力,在产妇宫缩时多给些赞扬、安慰、以及支持的话,可以握住产妇的手,给她按摩背部,建议她调换一下资势,或者做对她有帮助的任何其他的事。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时候,不仅仅关注产妇身体情况,还要关心产妇的心理情况,实行家庭化、温馨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这也是当代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护理要以人为核心。

1.2.3产后护理

注意处理术后镇痛,并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应注意的事项;为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人工喂养的代价和危害,提倡纯母乳喂养,帮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在母亲分娩6h内进一步帮助其进行母乳喂养,示范喂奶的、含接姿势、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实行母婴同室,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睡眠等。

1.3评价指标与方法

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的满意度,共分为3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t和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对比

经过对患者的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剖宫产率对比

研究组23例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5.81%。参照组15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51.61%。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351,P=0.037<0.05)。

2.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55%,参照组的满意度为74.19%,研究组的满意度远远高出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第7篇

1.1心理特点

第一,精神比较紧张。国家在施行了计划生育这个政策之后,初产妇的比重占据了巨大部分。在这部分妇女中,大多数妇女对生育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当她们一旦怀上小孩,加之部分妇女会出现一些比较强留的妊娠反应,避免不了就会产生一些紧张的心理;还有的妇女因为怀孕而受到家里的重点保护,这不仅让她们产生一种过分的谨慎心理,同时还会出现过分的依赖心理;每当她们的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孤独、害怕、寂寞的不良心理。

1.2恐惧和不安

妇女妊娠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但由于很多妇女对妊娠的理解不够透彻,他们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是病人,从而在心理会产生一种对胎儿和自身的健康状态会感到不安。通常情况下,妇女在妊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严重的失眠、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对于医生、护士的谈话相对来说较为敏感,甚至还会有一些人由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逐渐转变为绝望等。

1.2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的主要是措施

1.2.1适合的语言

对孕妇施行护理的时候,其温和、轻柔的语言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最主要是的交流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孕妇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语言职能,对妊娠妇女的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一个妊娠高血压妇女,该患者由于不能忍受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出现了与医护人员不合作的现象,并且她坚持要出院;当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首先我们要耐心、细心的为她讲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该病对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其次,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鼓励她积极的接受并配合治疗;最后,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好各项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

1.2.2提升医德

孕妇在接受产检、生产前的住院之前,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除了要给予孕妇洁净的环境,其态度、行为、操作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待孕妇采用和蔼的态度、礼貌、文明的行为、熟练、轻巧、精准的操作等不仅能降低甚至是消除孕妇只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同时,还能给孕妇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为临床操作、心理护理等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科,我们始终要倡导“高效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护理”、“视患者如家人”等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这样的服务,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治疗方法。

2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2.1孕妇在临产之前的心理特征

2.1.1焦虑和恐惧

当孕妇在面临分娩的时候,孕妇首先会产生一种人生闯关、前景叵测等的感觉,避免不了在分娩之前会产生一定成都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加之现在大多数产妇是第一次生产,过分的害怕疼痛、害怕胎儿畸形、害怕出血等,甚至有的孕妇在生产前经B超检查之后显示脐带出现绕颈现象,导致产妇会担心在子宫内的胎儿;还有的产妇主要是担心顺产失败会改为剖宫产的恐惧心理等。

2.1.2因疼痛导致精神高度紧张

在临床上,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大部分的产妇是第一生产,没有经验,加之家庭、社会对分娩的高度重视等,自然就造成产妇对宫缩时出现的疼痛感更加的难以接受。有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大喊大叫,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甚至有的产妇因为畏惧疼痛而出现休克等症状。因为这些现象从而延误了分娩的进程。

2.1.3担心手术式的分娩

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分娩的主要是因为产妇自身的盆骨不对称、子宫内的胎儿出现了窘迫现象等较为危及情况才实行的。但是又害怕麻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手术之后伤口的愈合不好、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状况等。

2.2对分娩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的途径

助产护士在全程的分娩过程中,应该与产妇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以及产妇对分娩的生理知识、妊娠知识等的掌握情况等,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助产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助产人员要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鼓励和安抚,通过交谈降低产妇的疼痛感。同时还要及时的、尽可能的满足产妇的需求,以便消除她们内心的不安和紧张。针对比较烦躁的产妇,助产人员要给予耐心的照顾,适时的激发产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还要指导产度做深呼吸运动,并且为帮助产妇按摩下腹部以及腰底部,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除此之外,还要仔细的观察分娩的进展,并在分娩的过程中将有关的检查结果主动的告知产妇,从而增强他们的分娩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当胎儿在娩出之后,首先要告知产妇胎儿是健康的、正常的,以消除产妇心中的不安;若是产妇理想的性别,可直接告知并祝贺;若是不理想的性别,可告知产妇孩子很健康、很可爱,接着,再向产妇解说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道理,避免产妇因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而导致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

第8篇

1.1一般资料

本院产科2013-01~2013-04间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14-05~2014-08间给予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单胎头位;产道正常;胎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妊娠并发症产妇;心、脑、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产妇。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传统护理模式

产妇入院后,建立其病历档案,进行胎心、胎动、血压等的监测;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注意事项;保持产妇住院病房的洁净;监测产妇宫缩规律,宫口开大2cm~3cm后,送入产房待产;产妇宫口开全采用传统的方法指导产妇用力。采用传统保会阴接产。

1.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1.2.2.1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由产科医生1名、产房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助产士6名组成培训小组,采用Roy适应模式、Orem护理模式等相关的护理理论,根据会阴侧切发生的原因对助产士进行鱼骨图分析,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培训,并且现场组织观摩接生操作和进行床边示教,同时考核其对SBAR沟通模式的掌握程度,考核合格后上岗。

1.2.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应用

产妇入院前孕妇学校并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孕妇所需物品的准备、即将进行的分娩过程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入院后相关手续完善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告知产妇健康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产妇个人习惯,与其一起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根据产妇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加强与其交流,尽量让产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分娩时可能产生的痛苦。宫颈口开大到2cm~3cm的时候,安排产妇进人分娩室,采用一对一式分娩,给予舒适抚摸、鼓励、安慰及如何在助产士指导下用力等支持同时评估产妇会阴胎儿等情况;待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产妇不想用力时不指导产妇用力,宫缩间歇期缓慢屏气用力,宫缩期张口快节奏的哈气);当胎头娩出2/3时,指导产妇嘴巴张开,做喘息式的急促呼吸;当胎头全部娩出后,指导产妇宫缩时再放松、哈气。助产士不干预不保会阴状态下接产,胎儿自然机转分娩。在产后2h送回病房,指导其饮食、饮水,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运用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后,产妇会阴侧切率由原来的85.5%下降至31.0%;两组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9篇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妇产科2024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2例;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6.4±7.3)岁,平均孕周(37.8±3.2)周,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26.6±7.1)岁,平均孕周(37.5±3.4)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指标:对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等危险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实施评估。观察组在风险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为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孕产妇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孕产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4.64%、15.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护理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16%、87.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10篇

1.1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理,即在产妇入院后按常规指导其完成相关辅助检查,耐心向产妇介绍住院环境及主治医生、主管护士,向产妇讲解分娩有关知识,告知产妇及家属医院的相关制度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经护理部同意后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产房和病区各选择1名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为副组长。②寻找风险因素: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对以往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寻找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对产科住院患者特点的风险管理措施缺乏;夜间值班护士少,对产房和病房不能同时兼顾;产房忙时工作环节的疏漏;母婴同室,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监护不到位;护理记录与医嘱不符;护理人员用语不规范,未能和产妇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等。③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实施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和法律知识教育,如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护士职责》等,树立其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定期举办降低护理风险知识的讲座,并结合临床案例共同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查找影响护理安全隐患;严格实行告知风险义务,让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向产妇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并告知风险因素,取得产妇和家属的配合及谅解;指导产妇及家属统一进行物品的摆放,将热水瓶、锐器放在远离新生儿较远的地方,防止烫伤等意外的发生;注意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防止衣物、痰液等阻塞呼吸道;为新生儿及产妇系腕带;每日对产妇的有关情况进行评估,并尽量满足其要求,以减轻患者思想负担,维持乐观的状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协助产妇进行下床活动;做好产妇的护理,指导其行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脐部、口腔、眼部的护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保持病室及病区的安静、清洁,定期继续拧消毒;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鼓励其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以保障各项护理措施及制度顺利实施且准确得到落实;合理排班及安排配置人员,如以老带新;交接班时对高危人群及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交接,使医护人员做到心里有数,以便重点进行观察。

1.2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为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统一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两组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性的科室,具有急诊多、夜诊多、出诊多、病情进展快、且护理服务对象周转频繁的特点,护理工作稍不到位即可造成投诉、纠纷等事件的发生。但产科的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当护理人员预测可能发生风险事件时及时的作出反应,做到预防在先,抢救时从容应对,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风险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制度进行防范、约束各项操作工作,以达到对风险事件进行预防的目的。

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本院产科开展风险管理,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时查找风险因素,并执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较好的使护理人员形成了风险预防理念和意识,从而对风险因素和危险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针对产妇和家属积极的进行风险告知义务,既保护了其的知晓同意权,又取了其对风险预防工作的配合;且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操作,既有效的保证了母婴的安全,又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实施和患者获得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故积极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继续进行深造;并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及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上班、值班,从多个层面共同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行常规管理的阶段相比较,2013年4月~2014年3月实行风险管理阶段的护理投诉事件、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都有明显下降(P<0.01),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P<0.01)。

第11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实习的护生50名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年龄18~22岁,平均(19.2±3.1)岁。另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实习的护生50名为观察组,应用目标管理法进行带教,年龄18~23岁,平均(19.5±2.2)岁。两组入选护生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护生进入产科后,带教老师向其介绍病区环境、物品放置、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各班职责、工作流程、实习教学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带教的基础上应用目标管理法进行带教。统一培训:对产科的带教老师对目标管理法的内容进行培训。制定具体的目标:结合产科的的总体教学目标、实习生的大纲要求及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论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内容。其中理论目标指掌握产科的基本护理理论、护理常规、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目标包括会阴冲洗、按摩、产后子宫恢复、恶露的观察等常规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对在产科行手术的患者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胎儿宫内监测、产程观察、新生儿护理等。掌握剖宫产、高危产妇的护理及各产程中的观察重点。产妇的急危重症多,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有些患者入院时病情就很紧急。例如胎盘早剥、先兆子宫破裂、急性DIC、子痫、新生儿窒息等,一旦发病,需要立刻进行抢救处理。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病情,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急救仪器,如何正确掌握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及如何对危重患者进行妥善护理尤为重要。设立每个实习月分别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分别适合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教学目标。服务目标包括组织纪律、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服务意识等。根据目标拟定带教方案: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管理手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护理实习生掌握程度的要求,并制定出一份进度表格发给每位护理实习生,掌握实习生实习的掌握进度,使实习的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可预测性。带教老师的选择:根据目标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高学历、责任心强的护师,且对带教老师也要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临床带教工作。

1.3评价指标

采用试卷的形式考核护生的理论知识达标情况,满分100分,最低0分,60分为及格;操作技能目标考核采用多名带教教师进行抽签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每个细节的评分均提前进行指定,然后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最低0分,60分为及格。服务目标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表,从组织纪律、工作态度、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服务意识方面进行评价。上述评价结果汇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为良好、一般及较差。良好:上述三项目标达标均在80分以上;一般:上述三项目标达标均在60~80分间;较差:上述三项目标达标均在60分以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目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理论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各项评分分别为(88.12±6.45)分、(85.42±7.32)分、(83.72±8.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综合评价效果比较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综合评价良好率达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而观察组患者综合评价较差率仅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实习实现了临床实践与理论相接轨的过程,也是护理学生从课堂学习转化到临床实践的阶段。护生临床带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大纲规定的教学范围内,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的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有效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日后护理带教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照组的主要教学方式为灌输式教学,多由带教教师根据已设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讲授,或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查房,护生处于被动地位。本研究观察组由带教老师从临床实习项目的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讲解,为达到预期目标,围绕预期目标因材施教,采用护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如床边教学、模拟教学、兴趣教学等,使护生产生兴趣,在整个带教过程中鼓励多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该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护生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运用。对于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最大限度帮助护生避免今后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失误。同时运用目标管理法,可以让实习护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工作方向。在护理学生进科后,带教老师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如产科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常规护理、护理操作技能操作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带教老师与护理学生都有学习的方向感。通过制定目标,也使护生能掌握标准化、系统化及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实现产科护理管理正规化;同时目标管理法也大大提高了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带教效率,消除被动性。带教老师通过目标管理法每周有计划有目标地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强化技能训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短期内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观察组患者的理论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各项评分分别为(88.12±6.45)分、(85.42±7.32)分、(83.72±8.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目标管理法可以使护生明确护理服务目标,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从而使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钟小洁将120名实习护生分为两组,每组60名,对照组按常规实纲给予带教指导,实验组根据实纲制定明确的完成目标,采用目标管理法进行护理带教。两组实习时间4周,结果证实,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核优秀或良好率达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情况优秀或良好率达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提示应用目标管理法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王蓉将2007~2009年在妇产科实习的4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0~2012年43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法带教,观察组按目标管理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成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考评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将目标管理运用于妇产科护生的临床带教,有利于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完成实习任务,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徐全能将96例实习护士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根据实纲制定明确的完成目标,应用目标管理法进行护理带教,对照组按常规实纲给予带教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可提高实习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李素琴等将产科实习的40名护理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护生依据实纲中的内容进行常规的带教模式,而研究组护生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进行带教工作,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学生的考核成绩(95%)、健康教育掌握情况(95%)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90%)分别优于参照组,进一步证实在产科的护理带教中,实施目标管理调动了护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研究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评价良好率达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观察组护生综合评价较差率仅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凌娅娅报道的结果一致。

4结语

第12篇

1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5.0作为本次研究统计学处理软件,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与手术室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认为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有无侵入性操作等手术室护理因素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有关,见表1。

2.2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与手术室

护理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度危险因素包括切口类型、术前应用抗生素及手术时间,见表2。

2.3两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7/60,占28.3%)明显低于实施前(41/60,占6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1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产妇年龄19~40岁,平均(28.1±3.6)岁;经产妇17例,初产妇26例;孕周29~35周15例,>35~37周2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28.5±3.7)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7例;孕周29~35周13例,>35~37周3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怀孕次数及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服务;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1健康教育

帮助产妇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告知医院有关注意事项,同时结合产妇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状况等,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其主要包括告知产妇胎膜早破相关知识,其病理形成机制,以及告知其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其优缺点等。此外,还要向产妇讲述分娩的整个过程,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有助于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障其顺利生产。

1.2.1.2心理护理

由于第1次分娩产妇对胎膜破裂情况不了解,易为此出现焦虑、恐惧及抑郁等消极情绪,长期的积累,产妇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极易导致早产及宫缩等情况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告知其胎膜破裂是可以有效应对的,且不会影响其正常分娩,并讲述医院真实案例,以缓解产妇心理压力。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多给予产妇关心和支持,用积极情绪感染产妇,以保持其良好心态。

1.2.1.3预防感染护理

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给予其健康的生活护理引导,为了保障其外阴的卫生,尽量选择性能良好的会阴垫,同时定期予以更换。实时监控产妇各项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感染等),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并予以相应处理,在出现胎膜早破情况后,要尽快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1.2.1.4和饮食护理

指导产妇多注意休息,同时注意适量床上运动,在方面,为了避免出现子宫胎盘供血不足,导致宫腔压力较大的问题,可以指导和辅助产妇行左侧卧位。在饮食方面,嘱其不要吃辛辣食物,以免出现咳嗽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便秘情况,指导其多喝水,多食用粗纤维食物等。此外,还要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知识及技能,以及的卫生及护理知识等。

1.2.2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新生儿情况、产妇产后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4,P<0.01)。

2.2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3,P<0.05)。

2.3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阿氏评分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两组产妇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宫内感染率、产后出血量[13.95%、(288.2±37.6)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53%、(367.1±5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第14篇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符合自然分娩特征,智力正常,没有其他系统疾病史。在产妇知情的情况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产妇22~36岁,平均年龄(25.9±3.8)岁,孕周36~40周,平均(38.1±1.0)周;对照组产妇21~36岁,平均(25.3±3.1)岁,孕周37~40周,平均(37.9±0.9)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文化背景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新式产科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产前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在产妇分娩前听取并回答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有关的问题,并向其介绍产科病房的设施以及产房环境,讲述阴道分娩的优点等,向其讲述阴道分娩的各个阶段以及可能产生的疼痛等等,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以及恐惧心理。

(2)日常护理:待产期间为孕妇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并指导其在此期间合理饮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帮助产妇学习分娩的相关课程,如正确指导产妇在宫缩疼痛的呼吸方式,分散其注意力,按摩腹部,正确的使用腹压与产程进展密切配合,全程实施“一对一”陪伴分娩。

(3)分娩护理:产妇开始分娩后,除一名助产士以及一名助手以外,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产房,当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且宫口扩大2cm后,由产妇丈夫或其家属1人陪伴进入待产室,为产妇提供精神支持并随时全方位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由助产士向产妇示范非药物镇痛方法,然后让产妇时间,同时嘱咐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对其产程进行严密观察。教会家属记录宫缩的持续时间、间隔,缓解家属在等待中的焦急情绪。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在录入EXCEL后导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结果

产前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的为45.0%,观察组为8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最终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的为56.7%,观察组为7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分娩时妇女的正常、自然地生理过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大多数产妇均为初产妇,没有分娩的经验,在加之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分娩痛苦的不当宣传,导致许多孕产妇产生恐惧心理而选择剖宫产。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新模式产科护理,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要转变产妇及其家属的错误观念,正确的认识分娩和剖宫产。影响分娩过程的因素包括产道、产力、胎儿以及母亲的精神心理状况。若各个因素均正常且相互配合,胎儿就能顺利的经阴道分娩而出,即为正常分娩。产妇的精神心理以及产力均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为自然分娩创造条件,尽量回避不必要的剖宫产医疗干预,以免人类自我繁衍能力的退化。在产妇生产前进行健康宣教为,还要辅以个性化护理,记录每个孕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习惯、文化背景、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确认其现有的以及可能的健康问题,确立护理目标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减轻产妇及其家属的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高危产妇应当配备专人进行护理,对其妊娠并发症进行积极防治。本研究中,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均有部分产妇在产前选择自然分娩,在产程中突然改变主意执意要进行剖宫产。这主要是产妇对妊娠疼痛的恐惧心理,导致其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致使产妇对外界刺激敏感度上升,疼痛阈值下降,宫缩形成障碍,宫口扩张放缓,胎儿下降受阻,产程不能正常进行,胎儿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窘迫、甚至窒息。所以在产程开始前,助产士要提升产妇的自我效能,对产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应对,应用激励、负性刺激回避、替代经验、行为契约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缓解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坚定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产科护理包括产前、分娩、产后的一系列护理过程,在为产妇服务的同时,助产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对产程严密观察,实时监护母婴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早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第15篇

1.1评价指标:出科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产房考核包括会阴冲洗、胎心音听诊,产科病区考核包括四步触诊、婴儿沐浴。每项操作满分按技能考核标准100分计算。在产科实习结束时让学生按实习效果自我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完成实习计划、实习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学习主动性、护患沟通、健康指导能力等方面。

1.2统计学方法:收集的资料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出科专科操作技能考核结果比较:观察组4项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2.2两组教学方法效果自我评价比较:观察组在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可行、学习主动性提高、产时指导能力增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助产路径应用于产科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产科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临床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学过程。临床路径教学法为临床护理教学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流程,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的随意性,使临床护理教育更规范化和科学化[2-3]。由于产房工作紧张、繁忙,实习生难以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对产房专科护理技能难以掌握。为此,通过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根据路径表进行教学,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助产路径对产妇整个产程进行观察护理,使学生对分娩产程观察管理有整体观,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和遗漏,从而规范了产房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两组教学方法的学生出科专科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胎心音听诊、会阴冲洗、四步触诊、婴儿沐浴4个操作项目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准确地判断胎心音听诊的区域有较好的了解;四步触诊中基本能学会判断胎背、胎肢、胎头位置及入盆情况。由于产房教学严格按照路径流程规定的要求,虽实习时间较短,但教学过程直观、规范,保证了分娩全过程的观察护理,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确保教学的质量,能够满足学生较好地学到基本技能的要求。并且在分娩各产程中,助产路径预设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分娩配合技能的训练,在带教老师与产妇及其家属充满人性化的沟通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与产妇及其家属有效的沟通技巧;在老师指导产妇呼吸训练及减痛技巧中,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临床实践技能。而这种充满温馨、和谐、专业的氛围,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奠定了基础。

3.2定量、定性相结合使实习目标明确,提高了教学效果:以产科常见的专科实践核心技能为主,设立实习生操作技能量化学习表,使学习内容及目标要求明确,带教及学习有重点及针对性,提升带教及学习的双重效果[4]。观察组在产房实习时,由于按照助产路径教学,常见的专科技能按定量完成,学生在产房实习时间虽短,但从孕妇入产房待产、分娩到产后整个过程需观察护理5例。观察组33人中,85%完成了5例计划,9%完成了4例,6%完成了3例。对未完成5例的学生,要求其学习单项的护理技能。因此,学生熟悉助产士工作流程,对产房基本专科技能,如听胎心、观察宫缩、会阴冲洗、产程图应用、新生儿早吸吮等基本掌握,而对产房某些专科技能,如接生、会阴侧切缝合等较难的技能则需较长时间才能熟悉和掌握。在产科病区,由于采用定量要求,观察组对常见的母婴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好,四步触诊、婴儿沐浴等出科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高。而高危母婴如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等护理列为了解项目,使学生既掌握常见操作,又初步了解高危母婴护理常规,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学生产科实习结束时,对产科总体实习效果自我评价显示,观察组的教学示范方法可行,制定的学习目标明确,能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同时,观察组在助产路径应用过程中,根据分娩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分娩技巧健康指导,并全过程跟从老师对产程观察护理,因此在对产妇不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中,产时健康指导能力增强,学会与产妇良好的沟通,从而提高了学生在产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其顺利完成实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