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内博士论文范文

国内博士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内博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内博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4Cs;整合营销传播;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达,促使现代化大生产的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受到严重的挑战,市场不再是以生产者而是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营销领域需要新理论来指导这便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提出的。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我国许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归纳一下,整合营销传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在与传播对象的沟通

4Cs理论要求现代企业制定战略策略,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消费者展开。整合营销传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之上,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了达到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目的,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奠定与消费者交流的基础。资料库应是动态的,要不断更新消费者信息资料,使传播者能够及时地分析消费的走向及消费者的关注点。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就是影响特定受众的行为,建立起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稳固和双向的联系。企业可能获得对品牌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体,目标消费者也可能在消费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便利。

(二)注重各种传播方式的整合,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接触机会

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运用。广告、公关、促销、CI、包装、新媒体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但要注意进行最佳的组合,发挥整体效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到同一主题内容的信息。

(三)突出信息传播以“一个声音”为主(Speakwithonevoice)

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以一种声音说话”。由于消费者“听得见的是一种声音”,他们能更有效地接受企业所传播的信息,准确辨认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有助于实现传播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相对低成本的投入产出高效益。

(四)强调传播活动的系统性

整合营销传播是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营销信息传播的系统化,更强调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协同行动,发挥联合作用和统一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把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统筹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并加以最佳组合,以特定的目标群体为传播对象,传送基本一致的营销信息,促进联系和沟通的系统传播活动。从操作层面看,将广告、公共关系、大型活动、促销、包装设计、CI和直效营销等营销手段整合运用,即形成整合营销传播。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综合来看,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许多企业还没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观念

作为营销新观念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基本条件是要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致。但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奉行的仍然是推销至上、以企业为中心的旧营销观念,这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观念和策略是相互矛盾的。在这些持传统观念的企业视野中,消费者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赚取利润的对象,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消费者就不再是注视的中心了。因此,企业的促进销售,无非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劝说购买对象的行为,一旦消费者作为主动者的购买过程结束,企业便大功告成。

(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

这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每一位分管不同方面工作的沟通专家都在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为自己力争更多的促销预算。销售部门经理可能会打算以重金聘用几名额外的能干的销售员;广告部门经理可能会计划将同样数额的经费用于黄金时间的电视广告;公共关系部门经理则真诚地相信,自己打算推出的公关活动方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而从事电子销售和邮购方案设计的专家们则认为,只有他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许多企业的营销决策,往往形成了各部门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局面,最后只能由企业的最高领导“拍板”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常常是“一个蛋糕,各切一块”,将企业有限的经费“公平”地分给各个部门。而从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促销经费来看,各位销售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都可能以本单位的特殊性为由,争取得到高于平均数的分摊数额。因此,各自为政条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的资金分配使得有限的促销费用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三)互不了解,缺乏协调

企业中负责某一功能性沟通的人员往往不知道其他种类的沟通工具。由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当需要与企业外部的营销传播的媒体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是习惯于与自己最熟悉的企业外部专业交往,并可能与之结成某种坚定的同盟,强烈反对将企业营销传播的任务交给有整合传播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大型广告公司。这些人往往把企业的目标分离得支离破碎,然后再为每一部分去分别寻找单独的商。

三、我国企业应如何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鉴于以上现状,那么我国企业在今后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系统化、现代化的营销传播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大市场营销的观念,要协调企业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国际的大市场上进行整合运作,走规模化道路。

第二,要树立系统化、整合化营销观念。一体化的整合营销模式取代了以往依靠单一手段的营销模式,多环节、多部门的企业需要协调运作,进行系统优化,才能取得优势。

第三,要树立科学化、现代化营销观念。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广泛地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等。

(二)优化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要考虑组织的战略变化、规模、技术、外部环境等因素。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需要通过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来保证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快速、灵活的反应,因此必须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整合营销传播要求在内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使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定位、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相一致,而传统的组织结构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的明确规定,以及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动机、工作背景、工作时间和利益的不同,使得实施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组织内各部门、人员间在认知上的冲突,这与整合营销传播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企业应该优化组织内部结构,在战略的指引下,整合组织内部不同利益,使其既保持灵活性,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为此,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需要建立混合型组织,将水平的业务流程与垂直的专家职能结合起来,并设立精通传播业务的管理。

(三)实行营销过程整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

整合营销传播重视的是真正的消费者导向,是一个与传统“由内而外”相反的“由外而内”的营销传播过程。要赢得消费者心理,必须使用整合营销传播,围绕目标消费者群体以及他们对产品的既定感觉,形成纵深的立体促销计划,持续推出一组能够影响其感觉,引导其感觉的信息,提高对产品品牌价值的认识。要从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开始,进行多方信息传播活动,并对消费者的反应加以搜集和分析,引发消费者的再次反应,然后再将整个流程循环下去,建立长久的一对一的营销关系,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市场上树立企业品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汉唐时期;饮食文化;西域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17-04

虽然西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具有不同的空间、政治文化内涵,但新疆大地自公元前2世纪迄今,却总是中国西域大地上的核心处所。它居于亚欧内陆腹地,古代丝绸之路枢纽,向为(尤其是公元10世纪以前)我国与中亚西部、南亚、西亚交往、联络的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上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文化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丝绸之路横亘其间,东西文化不远千里来此交流,为东西各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亚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亦认为:“新疆地区是全世界惟一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交相混融的所在。”

本文所指西域主要指古代新疆。古代新疆在公元前60年就统一于西汉政府的管辖之下,而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与西域就已存在着经济、文化联系。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内地居民就已进入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载有:“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秦人”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中原汉人与当地民族共同创造了西域文化。

饮食文化是认识、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形成互动,前者极大地影响了后者,后者又丰富和发展了前者。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饮食品种的西传

粟原产于中国内地,早在汉代之前就已西传西域。

桃和杏是我国内地最早培育成功的水果,这是西方学者普遍承认的事实。桃和杏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传入波斯、印度等地。而当它们西传的时候,首先在祖国西陲生根繁殖。如在尼雅遗址就发现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不仅栽有成排的葡萄,还有桃树和杏树。

曾有学者认为:“古代吐鲁番地区可能种有核桃和棉桃,但未种桃。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古代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名称有写作蒲陶、蒲桃、浮桃、桃、陶、桃的,而桃则是这一地区葡萄的特称。”但是,除尼雅遗址之外,桃在汉晋时期的楼兰遗址内,吐鲁番晋、唐古墓中均能见到,出土物均是桃核。可见,桃应是吐鲁番人们的口中美味之一。吐鲁番古墓地内也曾见到杏核。吐鲁番阿斯塔那随葬品中发现有属于唐西州时期杏干,出土文书《古写本医方一》中也有“杏人”(应是杏仁)入药的记载。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唐代饺子和馄饨实物,形状与现代同类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1959年发掘的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葬中发现了食物,如“301墓发现面制饺子三个,分盛于三个陶碗内。饺子长约5、中宽1.5厘米。301和302墓都出有面制龙形残段,是用面皮捏合成的,外面压划文饰。另有面条、面饼之类,并有面制插座。至于粮食,除上述粟、黑豆之外,还发现有紫穗麦”。在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第十次发掘时发现“饺子5件。72TAM151:88。薄皮、内有馅。长4.5、宽2.2、厚1.1厘米。另还发现面俑2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画册中也有“饺子”的图文介绍:“ 饺子 唐(618~907),长6厘米、宽2.3厘米,1960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出土。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二、 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

汉晋时期,内地一些饮食用具已传至西域,如俎、匕、木箸等。“从出土文物来看,汉晋西域一些饮食用具又和内地属于同一系统。罗布泊、尼雅两地发现了一种下有四足的木器,同类之物在信阳、长沙等地亦有发现。此物即是古代切割和陈放肉食的木俎。新疆出土的木俎上有刀痕,正是在上面切割肉食之证。古代俎匕连用,俎是‘载牲体之器’,匕是‘取牲体之器’。木匕在罗布泊、尼雅也屡有发现,形制简朴,而和湖南长沙、湖北云梦、江陵等地出土的木匕或漆匕仍属同类工具。尼雅出土一件木匕上写卢文,证明匕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使用之物。特别重要的是尼雅遗址还发现了木箸,说明这种我国特有的吃饭用具早在汉晋时期即已传入西域。”

出土的漆器与瓷器制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饮食用具。“据考古资料可知,漆器是仅次于丝绸而最早传入西方各国的,而古代新疆各族人民不仅是漆器西传的传播者,也是精美漆器的享有者。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漆器就是中国漆器及漆器制造方法沿丝绸之路西传中留下的珍贵文物。”就新疆地区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没有发现瓷器窑址,也没有逐步制瓷业年代的发展史。从考古资料、实物和在新疆地区流散在民间的瓷器分布情况可知,新疆所发现的瓷器都源于内地。

内地饮食用具西传西域的具体例子还有釜和甑等,如吐鲁番晋墓中发现的陶制釜和甑就是内地常见的一套炊器。“在挖造阿斯塔那墓葬的时代,人们似乎使用过漆成黑色的木盘。木盘呈四边形,边角都做成了圆形,备有两个鱼尾形的把柄。在已被断代为541年的一座墓葬中也曾发现过一件这样的器皿。在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发现的日用品形状的古老性使所有的考古学家们都感到震惊,因为这些物品与中国汉代所使用的器皿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吐鲁番地区,经常使用的似乎就是汉地的器皿,至少在高昌城完全是这样的,人们曾经在那里发掘到了一些筷子。某些女供养人就餐时所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汉地碗和汤匙。”

早在西汉时期,祖国的文化就不仅遍及南、北两道,而且到达天山以北游牧民族地区。诸多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1961年,昭苏县西汉乌孙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圆唇小口,底小腹鼓,是汉代陶罐常见形式。

三、 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察吾呼沟三号墓地的资料明显反映出西域曾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察吾呼沟其他几处古墓地,墓主人的头均向西北,而三号墓主人则头向东方,与吐鲁番地区的魏晋墓葬情况相仿。M18出土的项珠中有两枚雕刻得非常精美的玳瑁龟,这是我国古代十分贵重的东西。相传龟有千年之寿,“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墓主人项戴乌龟项链,以祈长命百岁。这表明由于汉朝统一新疆,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逐渐深入,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出土大批同时期的汉文文书、典籍抄本及艺术品。由于唐代文化空前繁荣,因此,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与西域的政治交涉从武帝时开始以来,有汉之军人和官吏驻屯于天山南路各地……汉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们进入这里。这从近来东西探险队所获许多属于汉文化的资料可以看出……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从古以来就已及于此地的事实。”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乌孙、楼兰、鄯善、龟兹、高昌国的埋葬制度深受汉晋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覆面、握木、男女合葬等现象。变量衡制、中原铸币的形制等也都渗入西域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通过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可发现,这里受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中原文明对西域的影响可以上溯到两汉、西晋、五凉。这些都决定了中原饮食文化、饮食礼仪对西域饮食文化浸染的必然性。

从以下具体实例不难看出中原饮食礼仪、观念对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阿斯塔那墓葬随葬器物普遍为灰陶,有灯、釜、甑、罐、壶、盆、瓮、盘、碗等,器型较大。瓮上有墨书“黄米一”、“白米一 ”,反映了汉魏中原地区风尚在这里的影响。

祖国内地饮食礼仪西传的另一具体体现为中原内地节日饮食礼俗在吐鲁番大地的再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在南北朝时,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几千年来,这一民间习俗广泛流传,每逢端午,凡炎黄子孙几乎都在沿袭用之。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拣选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碎片时,曾发现了混于文书纸屑中的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篾编制而成,共有五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所食用的棕子的形状如出一辙。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看,应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饰物。时至今日,在端午节这一天仍有很多人要用五彩线编成小粽子,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以讨个欢欣和吉利,而旅顺博物馆所收藏的吐鲁番出土的古尸中也恰恰有一具儿童干尸,这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印证。端午节吃棕子这一民俗事项何时传入新疆地区,已无据可查,但至迟在高昌时期就已经得以流传。

另如寒食节。寒食节的形成源于周代仲春之末的禁火及春秋时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子推的习俗,在寒食节的形成及传承过程中,后一源头的影响越来越大。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二日,从先秦以迄隋唐,寒食节均为一个大节日。隋唐五代时期,“无论贵贱贫富,对过寒食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唐课钱帐历》共41件,其中第34件记有“张三便二百文,许过寒食五日内分付了”,说明唐代吐鲁番人也过寒食节。

冬至、腊日、三月三、七月七是内地传统节日,文书中也有高昌人民过这些节日的记载,就连寺院都不能免俗。如《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中记载:“9 二斛五斗,尽,供冬至日用。”“17 四斗,得钱一文,买麻子。五斗,用作羹。尽,供腊日用。”“麦二斛四斗七升半,用上19 六升敛。粟四斛五斗,用买驮被毡一领。枣三斛,供腊日用。”“38 斗,供三月三日食。”“58 祀天。麦二斛七斗,得钱三文,麦一斛五斗,作面,麦斗买落。栗五斗,作饭, 59 三斗,作羹,尽,供七月七日食。”“由于唐朝政治大一统事业的实现,三州、四镇的汉人既有内地移民,又有高昌土著,而又总纳入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不少全国性的节日必定影响至此,例如年终腊祭、重九登高,八月十五仲秋夜阖家庆团圆,七月七日乞巧节等,此外,从高昌祀部文书中还可了解到六月十六日祭贰谷天大坞阿摩,献羊,三月二十四日为丁谷天树石,虽是纯地方性节日,亦必照旧承袭下来。”

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西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从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也有大批内地移民在这里居住。他们和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生活习俗方面互相摹仿。”

四、结语

自古以来西域既保存了其土著文化,又大量保存了中原文化及西来文明。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使西域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成分:土著饮食文化、汉饮食文化及西来之饮食文化。上述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西域饮食文化既有中华饮食文化共同的性质,又有区域性饮食文化相对的差异性。

[注释]

王炳华主编:《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习刚:《吐鲁番文书中葡萄名称问题辨析――兼论唐代葡萄的名称》,《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第154~162页。

王炳华:《新疆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06页。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47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1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百石缘工美有限公司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香港金版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王进玉:《北朝以前漆器在新疆的流传》,《新疆文物》,1997年第4期,第59页。

殷福兰:《阿力麻里出土的元代瓷器及其相关问题》,《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第125~128页。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1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王炳华、杜根成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2~164页。

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1~4页。

姚伟钧:《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8期,第73页。

王珍仁,孙慧珍:《吐鲁番出土的草编粽子》,《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第116~117。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651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5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第3篇

〔关键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

博士学位论文是大学或其他学位授予机构要求为取得博士学位者必须提供的研究成果,经学位审查合格,具有较高的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代表着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前沿研究水平,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许多国家的综合性国家图书馆对学位论文进行了收藏。本文将介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收藏及利用情况。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简称“国会馆”)的博士论文收藏范围包括日本国内和国外两种。

1 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日本的缴纳制度为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1948年,日本颁布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法》(昭和23年法律第5号)第十章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和独立行政法人等有义务将图书、地图、小册子、期刊、乐谱、电影文件、以印刷或其他方式复制的文件及图像、留声机用的唱片、以电、磁等介质记录的人的知觉所不能感知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程序等缴送国会馆。该制度一方面保证了国会馆能够更直接地对缴送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为缴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缴送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日本的《学位规则》(昭和28年(即1954年)4月1日文部省第9号)第九条中规定: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必须在获得学位授予一年之内,将论文印刷发表。大部分博士学位授予人都选择了将自己论文由学校统一送到日本国会馆的方式来发表。

以上的两种制度规定为国会馆能够较好地开展博士论文收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国内博士学位论文收藏情况

国内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始于1923年(大正12年)9月,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大学每年送至国会馆的论文大约有18 000种。截止2011年11月,收藏数量达到542 532种,主要存放于关西馆。

研究人员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们的学位论文未必能及时送至国会馆并提供阅览。短的话需要半年,长的则多达3年。逐年收集率的比例变化如下:

当年收集的论文占学位授予的59%,第2年约83%,第3年约90%,第4年约93%,第5年约94%,第6年约95%,第7年约96%(调查对象年限为1995-2002年间)。

据国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海外留学生在获得学位后,由于个人原因返回原国,未能将论文上缴学校,这是造成论文无法百分百收全的主要原因。大学在每年送交论文时会同时送交学位授予人名单,采访人员通过核查名单,及时与学校联系,对遗漏论文进行催缴。

目前,国会馆对日本国内博士论文的收藏,主要是纸质收藏,电子论文的收藏工作尚未开展。在保存方面,国会馆计划在2010年对1991-2001年间的大约为140 000种博士论文进行影像保存处理。在此之前尚未从事过影像化或数字化的保存处理。

3 国外论文的收藏情况

在对国外论文的收藏上,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的收藏有所不同。论文也收藏于关西馆。

3.1 自然科学类论文

1950年,国会馆开始收集西方欧美国家科研方面的博士论文。论文形态包括纸质、缩微胶卷及缩微胶片等。

3.1.1 北美地区(美国为主,也包括加拿大)

ProQuest几乎收集了北美所有高校的博士论文。除了麻省理工学院(MIT)1959-2007年间的博士论文,以及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1958-1962年间的博士论文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获得以外,1958年以来,国会馆对北美地区的论文收藏,主要从通过ProQuest购买获得的。到2008年10为止,数量约为385 000种。

通过ProQuest获得的博士论文,在不同时期,国会馆选择收藏的研究领域也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此外,论文形态也有变化,在1976年以前多为缩微胶卷,在1977年以后多为缩微胶片。

MIT的论文收藏数量约为17 900种,论文研究领域的收藏情况如表2:

1963年以后,在收藏领域方面,Caltech与北美其他大学的情况大致相同。

3.1.2 欧洲地区

国会馆对欧洲地区的科技类博士论文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国立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的国际交换获取。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以及瑞典等国家的博士论文主要是通过购买、捐赠和国际交换的方式获得。但不同的国家和学院,在不同时期内,所藏论文的研究领域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所藏情况如表3所示:

3.2 人文社科类论文

人文社科类论文主要是通过ProQues获得,研究主题都与日本相关,收藏于东京本馆。

日本被占领时期的博士论文(学位授予年代:1950-1970年间)。该部分论文主要是美国在占领日本时期对日本的研究,共有77种,存放于东京本馆的资料室,公开提供阅览。

此外,1983年后,国会馆还从ProQuest选择了部分研究主题与日本相关的论文进行收藏。每年的收藏量约为200种。收藏形式有纸质和胶片(主要集中在1995-1998年间)两种。

4 学位论文的目录组织

国会馆采用JPAN/MARK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编目著录共有24项,包括索书号、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片假名标注、著者、出版者、出版年、状态(册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的片假名标注、学位授予院校代码、学位论文编号、学位授予具体日期(日本纪年方式)、学位授予年代(西历纪年方式)、授予学位类别、作者条目(可通过作者名称进行链接式检索,并在作者名后注有作者片假名读音)、NDLC(national diet library catalog的缩写,即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类表,其后内容表示该论文的分类号)、语言种类代码、物理属性代码、出版国别、西历纪年、最终校对日期、最终更新日期、文献ID等等。和普通图书相比,学位论文的编目格式较为简单,不包括分类和主题词编目。

5 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复制

5.1 论文检索

首先来看国内论文的检索和馆藏位置。国内论文和科技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关西馆,人文社科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东京本馆。1923-1964年间的国内论文需要通过关西馆的综合阅览室的检索目录检索,1965年以后的则可通过NDL-OPAC进行检索。

欧美论文在检索时,不能直接利用NDL-OPAC进行检索,要先通过Dissertation Express查找Order No.。可利用题名、作者名等信息进行检索,检索到目标论文后,记录下Order No.,然后再利用Order No.在NDL-OPAC进行检索,从而确定论文所在位置。

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中,日本被占领时期的论文也不能通过NDL-OPAC查找,需要在东京本馆的资料阅览室直接阅览。1983-1995年间以及1998年以后的论文都可以通过NDL-OPAC查找。而1995-1998年间的论文则需要先查询Order No.,然后交由相关阅览室负责查找。

由于博士论文不提供外借服务,所以读者只可以在关西馆和东京本馆内阅览。

5.2 学位论文的复制服务

关于馆藏文献的复制,依据《著作权法》、《国立国会图书馆资料利用规则》以及《东京本馆、关西馆以及国际儿童图书馆复制服务制度》,在不损害著作权利益的前提下,国会馆做了以下规定:

(1)对馆藏资料的复制,仅限于以调查研究为目的;

(2)只能复制资料的一部分(按规定复制内容不得超过每种文献的一半),每人限复制一种文献。读者可以复印半册论文(例如一种论文包括主论文・副论文・参考文献等多个组成部分的话,可以分别复制各部分内容的一半)。如果想要全文复杂的话,则需要得到论文作者或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复制形式有许多种,包括电子复制、缩微影像电子化、缩微胶片电子化以及电子信息打印复制等等。

6 总 结

国会馆作为日本统一负责收藏博士论文的机构,自1923年起至今坚持了88年,收藏范围不仅包括日本国内的博士论文,还包括大量欧美科技类论文和研究日本学的人文社科类论文,从量和范围来看,可以说非常丰富,这不仅具有宝贵的收藏意义,也为读者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关于研究日本学论文的特殊选藏,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关注国外博士论文对本国文化方面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国外如何看待本国的一面窗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国会馆也是日本惟一一家统一收藏论文的机构,从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不存在多个机构重复建设,节省了资源。此外,无限制的阅读浏览服务与有限制的复制服务,一方面为知识的交流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保护了作者本身的著作权。希望国会馆在学位论文的收藏与利用上能够更大发展,为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瑜,冷熠,罗栋.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缴送管理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1,(1):70-72.

[2]国内博士论文(抄)[OL].http:∥rnavi.ndl.go.jp/research_guide/entry/theme-honbun-100044.php,2011-11-17.

第4篇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员葛剑雄教授代表委员会解释说,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于匿名举报的学术规范案件通常并不受理。作为复旦校友的朱学勤被指涉嫌抄袭案因经网络和众多媒体公布,内容具体清晰,且朱学勤本人提出了书面要求,因此他们予以调查。在此过程中,曾在网上发表6篇文章指认朱学勤论文存在学术不规范问题的网友Isaiah并未现身。

复旦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的相关章节,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之处,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

葛剑雄强调,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仅针对举报涉及的内容部分。由于本案中并无举报人,调查意见已先送达朱学勤本人并征求其意见。由于朱学勤不是该校员工,调查结论又否定了剽窃嫌疑,因此也不涉及处理建议。复旦大学校方表示,尊重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独立调查的权力。

“虽然论文写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译文不确切处可以理解,但对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要求,无论何时都应该一样。”葛剑雄最后强调。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8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学者朱学勤2003年再版博士论文有抄袭、剽窃。7月11日,某媒体率先刊登报道《朱学勤博士论文被指涉嫌抄袭》,报道引述网友的6篇文章,认为朱学勤的论文存在学术不规范现象。众多媒体随后报道。

7月13日,朱学勤致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要求“启动调查机制,辨明是非,还我清白”,获得受理。

调查启动一个月后,朱学勤向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一份9000字的陈词,对匿名网帖指出涉嫌抄袭、不规范的地方分门别类作辩解性陈述,并提供相关知情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报道:

教授朱学勤涉嫌抄袭事件举报人已向复旦交材料

朱学勤申请调查涉嫌抄袭案 称平静等结果

上大教授朱学勤称媒体不应对学术问题充判官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研究生学术论文 英语摘要 语类分析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语类分析

语类分析是篇章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Thompson,1999;Hyland,1999,2004a,2005a,2005b;Paltridge,Starfield,2007)。语类是为实现某一交际目标,得到特定交际社团公认的语言交际类型(葛冬梅、杨瑞英,2005;庞继贤、叶宁,2009)。语类分析主要在语篇层面结合功能进行,目的是阐释学术文体的语篇推进结构和语言特征,体现了学术文体写作的规范要求。

语类分析学说认为,每个学科的语类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遵循该学科的写作要求,都采用相似的范式和步骤安排结构和语言形式,学术论文作者通过适当的语步构建学术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得到所在交际社团的承认(Swales,1990)。当前有许多论文对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类分析(如刘胜莲、魏万德,2009;余莉、梁永刚,2006等),但学位论文摘要和期刊论文摘要在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上不尽相同(Hyland,2005b),需要认真研究。

(二)摘要研究述评

学位论文摘要是位于学位论文正文之前对论文整体内容进行概述的独立学术语类。《MLA格式指南与学术出版准则》(1998)对论文摘要的要求是长度不超过350字,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结论。英语摘要,在中医药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除标题外,是唯一用英语写作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整体质量,是评判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学术论文体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论文引言的研究。普遍认为引言的组织结构与整个论文的结构基本一致,即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包括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四个语步,即I-M-R-D模式(Swales,1990)。在导言部分,Swales(1990)有详尽的语步分析,如下表1(改动自黄婷婷、许明武,2003)。目前对于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三个语步的语步分析较少。

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已经成为学术论文体裁研究的通用分析模式,为学术界所公认。而国内大多数对学术论文体裁的研究,也沿袭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对论文的引言部分进行体裁分析,而鲜有用此模式对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分析。实际上,摘要和引言属于不同的体裁,Graetz(1985)认为论文摘要由四语步构成,即问题的提出(problem)―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Bhatia(1993)认为,摘要由以下语步构成:(1)介绍研究目的;(2)描述研究方法;(3)总结研究结果;(4)讨论研究结论。因此,学术论文英语摘要区别于引言,一则在于摘要由于字数限制,较少涉及研究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侧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和介绍研究目的;而引言部分必须从文献综述入手,否则很难建立自己的研究领域,无法开展下一步的讨论(徐有志等,2007)。二则摘要语篇较之于引言语篇,更需要有效提供研究结论,而不宜占用过多篇幅展开讨论。因此,一方面,鉴于国内对于学术论文摘要部分研究较少,而另一方面,学术论文摘要区别于引言,在第一语步和第四语步有其独特特点,所以,有必要借鉴Swales(1990),Graetz(1985),Bhatia(1993)等前人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国际上对学位论文摘要的研究,包括对机械工程、西医外科学、应用语言学文、社会学的研究,当前对中医药英语摘要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偏误分析(如段平、顾维萍,2002;戈玲玲,2002;王高生,2005),没有对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研究,也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对中医药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类特点进行考察。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语料是中医药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500字左右)、中医药博士论文英语摘要(500―1000字)、中医药期刊论文英语摘要(50―100字)各20篇。以上论文从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库和硕博士论文库中随机抽样。论文上传的时间在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为了保证本项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结合中医药类学术论文实际,在对论文进行编号后我对语料进行预分类,分类标准如下。

(一)理论研究类

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中医药类某一专题,对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梳理,或者对大量前人经验、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如文献综述、医案研究、名家经验总结。

(二)实验研究类

在实验室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较为严格的变量控制,观察假设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从中探索中医药作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受试往往为实验动物。如观察某经典方对受试的治疗效果。

(三)临床研究类

在临床研究中,或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较为严格的变量控制,观察假设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从中探索中医药作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受试往往为患者。如观察某经典方对受试的治疗效果。

同时,根据Swales的CARS模式,并借鉴黄婷婷、许明武(2003)的研究方法。我对论文摘要进行四大语步的分类: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判断摘要的文字的语步范围,来自于该文字使用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型。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语步及体裁分类

通过对语料进行初步分类。分类结果如下:

如表2所示,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并不完全遵循传统的论文英语摘要写作模式。首先,理论研究类是区别于其他学科领域论文的特有类型。由于中医药研究重视对传统医学知识的集成和积累,因此文献综述、医案研究、名家经验总结是不可或缺的论文体裁,而其他学科领域中,尤其在理工科和西医学术论文中,除期刊论文可以有文献综述的体裁,一般不允许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论文以纯理论研究的形式出现,因而在摘要中也不会出现理论研究的类型。

其次,通过实际分类发现,在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中普遍存在混合研究的情况,即介绍和讨论理论背景后,通过实验室或者临床应用证明理论指导下对受试进行实验,或者对患者进行施治的情况。而期刊论文摘要由于篇幅所限,往往选择省略对理论背景的讨论,使用直接描述实验或者临床应用的写作策略。同时,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也存在省略背景讨论的情况,只对实验过程或者临床作用进行讨论。

最后,可以发现,在类型分布上,硕士学位论文学位摘要的种类数量比较平均,以理论研究稍多;而博士学位论文明显以理论研究加实验室研究的混合研究类较多,可以推断,博士论文在理论深度上要求更高,博士生也更多参与实验室研究工作,故而此类较多。同样,因为大多数博士论文的摘要中会包含理论背景,临床研究类的论文数量较少。期刊论文除不存在混合研究外,在其他三种类型中分布平均。这可能和期刊论文的篇幅有限有关,侧重点往往只在一方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语步分析

1.理论研究语步分析。

通过对理论研究的基本语步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理论研究类并不遵循Swales的CARS模型,往往只有导言部分(introduction)。另外,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虽然长度不同,均涵盖导言部分的三大语步,即M1:建立研究领域(Establishing a territory);M2:建立研究地位(Establishing a niche);M3:占据研究地位(Occupying the niche)。以硕士学位论文A7每段开头为例:

The virus pneumonia is a commonly significant disease in clinic (M1 S1) .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s virus pneumonia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M2 S4).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Xuanchangfeiqi Tang on virus pneumonia and its clinical utilization rule of ventilating lung (M3 S1).

在期刊论文全文中有相似语步,以C2为例:

Di dang Decoction, a classic prescription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was used to treat stagnated blood syndrome in ancient times (M1 S1).

Recently,physicians have found that interior stagnant-heat syndrome is manifested in many kinds of internal damag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so the prescription can treat diseases of different systems (M2 S4).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recent clinical reports of Didang Decoction (M3 S1).

2.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语步分析。

在具体语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语步极为相似。硕博士学位论文均采用IMRC的结构,即introduction(objective)―method―results―conclusion的结构。有两点值得注意:(1)与表1进行对照,论文作者在摘要的导言(introduction)部分只阐明研究目的(Outlining purposes),达到占据研究地位的效果(Occupying the niche)。但很少有作者提及Swales的导言部分的其他语步。(2)IMRC结构与Swales(1990)的IMRD结构略有不同,讨论部分(discussion)为结论部分(conclusion)所替代,实际上印证了Graetz(1985),Bhatia(1993)的观点,可见摘要语篇篇幅所限,作者往往选择突出研究方法、步骤和结果的策略,而省略导言语步和讨论语步。

3.混合研究语步分析。

首先,在三种英语论文摘要中,在期刊论文摘要中混合研究数量为零。我认为,并非期刊论文的实验过程和临床应用没有结合理论,而是在语步中理论并没有体现。

同时,博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的语步特点最完整,使用IMRD或IMRC的语步推进模式,对理论研究部分的描述最全面。以博士论文B9为例,有清晰的元语篇标记(meta-discourse)完成语步转换: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article holds that ...(第二段第一句)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we reproduce the mouse model of ...(第三段第一句)

然而,并非所有的元语篇标记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都十分明显。在博士论文B19中文摘要中,然而,并非所有的元语篇标记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都十分明显。在博士论文B19中文摘要中,原作者在首段介绍感染性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提到此病“一般属于中医风温、咳嗽等范畴”。第二段的元语篇结构为:

“本文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理论研究方面,运用温病学理论、认识感染性肺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重点探讨中医与现代现代医学之感染性肺炎在病因、病理认识上的契合点。”

第四段出现对应的元语篇结构:

“临床研究方面,根据症状表现,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05例感染性肺炎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总结临床用药,结果显示,感染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型为痰热壅肺与风热犯肺型;最常用具有宣降肺气以透邪的中药属解表、清热、怯湿、止咳、化痰等类。”

在英文摘要中,相对应的原作者的表述为:

Pneumonia is classified under Feng-wen,or Ke-sou (cough) categ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Literature study showed that both conventional and TCM shared similar views on causes and pathology of pneumonia.However,in terms of treatment,TCM has its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currently still being recognized as clinically effective.

对比后可发现,原作者的中文摘要中用第一段中对感染性肺炎的分类代替了对本文结构的阐述。而临床研究部分合并缩短至理论研究之后。我检查全文,此后的段落中,只有对研究意义的阐述,而没有对临床研究中更详细的阐述,如中文摘要中涉及的患者人数、所在医院情况,都没有再提及。由此可以判定,原作者虽然对中文摘要的语步和元语篇功能具有有效应用,然而该意识没有顺利转移到英文摘要中,导致英文摘要内容空泛,语步不清晰。

最后,我们发现,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类的语步不同的是,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混合研究的语步更多出现讨论部分,或者讨论和结论并存,更符合Swales(1990)的IMRD的语步推进模式。主要原因是篇幅容量足够进行讨论,以及论文评审的要求。

四、结论与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医药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语类分析从两个方面体现复杂性。首先,在前人研究中(Swales,1990;黄婷婷、许明武,2003),也发现类似的语步分析。但前人研究并没有对论文进行分类,中医药论文类型复杂,除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长度不同造成内容取舍外,中医药论文本身也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混合研究分类,刘胜莲、魏万德(2010)指出,国外论文摘要的IMRD语步出现频率很高,而国内论文作者常省略方法语步,或者将方法语步和引言或结果语步并合,而我们发现,在中医药论文摘要中,理论研究甚至会省略方法、结果、讨论等多语步,实验研究部分有独立式的结论语步。此外,在论文抽样中没有出现混合研究的期刊论文摘要,原因可能是篇幅所限无法展开导言(introduction)部分,只能完成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语步推进。因此,中医药学术论文英语摘要除IMRD语步推进模式,还有I及IMRC语步推进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文对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类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和归类,对中医药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规范学生对论文写作语篇规范和论文分类的意识。同时,由于选取的语料数量有限,抽样样本较小,而不能和摘要作者进行交流,不能了解论文摘要建构过程。最后,论文作者可能的中医药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可能对语篇建构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London: Longman,1993.

[2]Graetz,N.Teaching EFL Studen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Abstracts[M].In J. M. Ulijn and A. K. Pugh. Reading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 Leuven: ACCO.1985:123-135.

[3]Paltridge,B.& Starfield,S.Thesi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A Handbook for Supervisors[M].London: Routledge,2007.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CUP. 1990.

[5]Thompson,P.Exploring the Contexts for Writing:Interviews within PhD supervisors[M].1999. in P. Thompson (ed.) Issues in EAP Writ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Reading: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6]Hyland,K.Talking to students: Metadisourse in introductory coursebooks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18:3-26.

[7]Hyland,K.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Metadiscourse in L2 postgraduate writing [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4a, 13:133-151.

[8]Hyland,K.Metadis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s in Writing[M].London: Continuum.2005a.

[9]Hyland,K.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J].Discourse Studies, 2005b, 7:173-192.

[10]刘胜莲,魏万德.英文摘要方法语步中体裁结构及语言特点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14):197-200.

[11]段平,顾维萍.医学论文标题与摘要汉译英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翻译,2002,23,(4):47-55.

[12]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8,(2):138-146.

[13]戈玲玲.科技论文摘要英译的语用失误――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项调查[J].中国科翻译,2002,15,(2):44-46.

[14]黄婷婷,许明武.中外经济类期刊英文摘要语步结构分析[J].外语教育,2003:34-38.

[15]庞继贤,叶宁.语类意识与英语研究论文写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4-36.

[16]王高生.论文摘要的撰写及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2):9-12.

[17]徐有志,郭丽辉,徐涛.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J].中国外语,2007,4,(4):47-51.

[18]余莉,梁永刚.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6,27,(1):34-37.

第6篇

学位论文选题还必须与本人的学术兴趣结合起来,在一个熟悉的、有兴趣的领域内开展研究,所遇到的障碍要比一个陌生的领域少得多,创新也要容易得多。之所以将先秦哲学作为他的专攻领域,源于他不满足仅仅成为一个专家、学者的信念,他将自己的学术期待提升并定位于“以为他日为国人导师之预备”之上。

背景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学术兴趣是学位论文选题最主要的来源,也是确定选题时必须考虑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文献的保障、支持和导师的指导、启发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所选的三篇分析的样本论文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尽管论文完成者的学科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资料的占有和运用方面十分详尽、全面和准确,同时从这三篇论文的后记,也可以看出,论文和选题与三位研究者的学术兴趣结合得十分紧密。具体分析见表5。

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倾向,其一,他们的博士论文题目与其所在的学科,以及其学术身份是高度一致的,这表明研究者博士论文选题的确定和写作,是紧紧围绕自己的学术兴趣展开的,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研究特长。其二,三篇优秀论文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很大,而且文献的质量很高,几乎都是各个学科的名著。

第7篇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去年4月率先在全国推出其开发的反剽窃软件,经全国数十所高校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检测出数量惊人的论文抄袭案例。然而,昨日面对记者,34岁的沈阳—脸无奈,原因是对付反剽窃软件的攻略、秘笈在网络大行其道,反剽窃软件面临失效危险。

经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报道的沈阳在国内反剽窃领域已是名人,每天收到的电话、邮件不断。

“去年以来,不断有人告诉我,被检测者们正在研究反剽窃系统的运行规律,找出弱点,并把心得上传网络供人分享。”沈阳说,他们首先发现系统只能检测文本文件,数学公式等非文本格式可大胆抄袭。利用这—弱点,他们把文字拍成图片贴到论文电子版里,系统也拿它没办法。

由于拥有容量更为强大的备查论文数据库,去年底以来,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被国内更多高校和期刊采用。但他们的软件,同样也面临被检测者各种反反剽窃行为。

目前软件检测出的全文或大段抄袭等简单抄袭少了,并不意味着抄袭行为减少了。

沈阳介绍,网络上出现了应对反剽窃检测的商业服务:被检测者提供论文和学校名称,提供商业服务者即能查出这所学校所用反剽软件的类型,是沈阳的还是清华同方的,即可提前检测出结果,并提示被检测者如何修改;被检测者再将修改过的论文提交学校,这样就检测不出问题。

“还有更绝的。—名博士生手眼通天,当被告知他的博士论文经检测为抄袭后,他托关系从国内各大期刊库撤掉电子版论文。”沈阳说,“这名‘干掉正版’的博士生确有其人,只是我不便透露更具体的身份特征。”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现在看来,反剽窃远不只是—个技术问题。今年暴露出来的多起学术不端事件,有关部门曾来函征求我的意见。”

沈阳昨日介绍,他也做反剽窃方面的理论研究,包括民意分析和舆论分析研究;主管部门来函—般会向他了解反剽窃软件的检测效果,剽窃事件的性质状况、发展走势。

武汉多所高校请他去做反剽窃专题报告。甚至,被揭发者找他咨询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会产生何种结果。

沈阳说,今年,—名年轻官员的上任引起全国网友广泛关注,网友人肉搜索出他的毕业论文,并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出抄袭部分。这名官员请人找到他,请他帮助分析事件可能的进展和结局、是否需要辞职等。

广州—所大学的—名女教师举报学校负责人博士论文抄袭。沈阳说,女教师曾打电话给他,希望他以自己开发的反剽窃软件检测出的客观结果声援她。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在沈阳工作的武汉大学,校研究生院用的是清华同方的反剽窃软件;该校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办公室和—个校办期刊社,仍在使用他的反剽窃软件。

沈阳介绍,前者具有5000万份论文的文献量,他的软件有400万份论文;近几年,仅他的软件检测出抄袭名单就达10万人次之多。这些人的论文在网上数据库中搜集到,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主,那些高度相似、高复制率的才被确认为抄袭。

第8篇

关键词:选矿技术理论研究,工业实践,问题,发展机遇

 

我国的选矿技术状况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一是贫、细、杂的资源特性,给矿物分选带来难度,客观上促进了选矿技术进步;二是多个领域的选矿理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复杂难选矿石的选矿工业实践有了重大突破;四是选矿厂的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五是工业化的进程为矿业大国选矿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博士论文,工业实践。本文就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博士论文,工业实践。

1 贫、细、杂的资源特性,加大了矿物分选难度,客观上促进了选矿技术进步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17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8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禀赋差,先天不足,“贫、细、杂”是其主要特性。具体讲,有以下特性:

(1)“小金属”矿种资源丰富(如:钨、锡、钼、锑和稀土等储量居世界前列),大宗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如:富铁矿、锰、铬、铜、铝等)。

(2)矿产资源分布不均(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铜矿以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北为主),新探明的资源大都在开发条件差的地区(如:西藏的玉龙铜矿,海拔4500米)。

(3)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的铁矿资源:富铁矿储量不到5%,贫铁矿占95%以上。

我国铜矿石的平均品位只有0.87%。

我国铝土矿资源以―水硬铝石―高岭石型为主。

(4)中小型矿床多,难以建设大型和超大型采选企业。

(5)单一矿种少,矿物共、半生关系复杂(如:湖南柿竹园矿的黑、白钨矿物共生,还半生有铋、钼等),嵌布粒度细(如:云贵一带蕴藏大量的卡林型细微粒金矿,在工业上回收难度大)。

总之,我国矿产资源禀赋差,表现为“贫细杂”的特性。博士论文,工业实践。

不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贫细杂”的特性一方面加大了选冶加工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选矿技术的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的选矿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选矿理论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工业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

2多个领域的选矿理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 在浮选方面

王淀佐院士等学者,在“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和“电位调控浮选”的理论研究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研究了“通过电位―PH匹配,调节和控制导致硫化矿表面疏水性和亲水性的化学反应,达到浮选与分离”;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孙传尧院士等,多年来致力于“矿物浮选晶体化学理论”的研究,借助于现在表面测试技术,得出了“不同浮选条件下矿物可浮性与矿物主要晶体化学特性和表面特性之间的某些相关规律”,研究成果,在电气石除杂、铝土矿反复选脱硅等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2.2在重选方面

吕永信先生在“薄流膜选矿”方面,提出了“射流流膜分选新理论”,并发明了微细物料连续排矿射流离心选矿机,在长坡选厂用于分选―0.074mm锡石细泥,成为世界上取代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的第一个细泥重选系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磁选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高梯度磁选,建立了若干数学模型。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向发柱,用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高梯度磁选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提出了“模型参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有效地解决了高梯度磁选机磁系设计中的难题。

3复杂难选矿石分选工艺有了重大突破

3.1 复杂多金属矿石选矿

在“八五”、“九五”期间,经过长达10年科技攻关,我国成功研究出了独创新技术――钨、铋、钼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又称“柿竹园法”)。柿竹园法成功地解决了“黑白钨矿物同步浮选、并与含钙矿物分离”的难题,是世界选钨技术的重大突破。

此外,还有:①湖北大冶铜绿山矿的“浮选―磁选、尾矿再磨再选、选冶联合”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复杂难选矿石中的铜、铁、金、银的综合回收问题;②广西大厂车河、长坡等选矿厂,采用的“磁、浮、重联合流程”综合回收铅、锑、锌硫化矿和锡石等技术。

3.2 红铁矿(贫赤铁矿)选矿

齐大山选矿厂(辽宁鞍钢),采用的“重选―强磁―阴离子反复选”新工艺,铁精矿品位达到67.14%,铁回收率75.68%

调军台选矿厂,采用“弱磁―强磁―阴离子反复选”工艺,铁精矿铁品位67.54%,铁回收率82.30% 。博士论文,工业实践。

目前,“阴离子反复选”工艺在国内其它一些铁选厂相继推广应用。

3.3 铝土矿选矿

“九五”攻关期间,我国铝土矿的正反浮选脱硅工艺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解决了“铝土矿选矿脱硅中,粗粒铝矿物的有效回收和微细粒硅矿物高效脱出”的技术难题。

中州铝厂二期工程,采用“选矿―拜耳法”,与原工艺相比:流程简单,工艺投资约减少28%;生产能耗减少50%以上。

选厂―拜耳法处理“中低品位的―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位中国氧化铝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矿山选矿厂,大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成,由于受到当时的设计思想和国内制造业水平的限制,总体上看,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例如,70年代以前国内浮选厂的浮选机几乎清一色的仿苏联的A型浮选机,最小的1A,单槽容积0.13m3,最大的7A,单槽容积仅5.8 m3,。80年代以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研制成功KYF、JJF、BF、SF等多种系列不同规格的浮选机,装备了大部分金属矿选矿厂,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浮选机最大容积为50 m3,(用于金川6000t/d选矿厂)。而国外的大型浮选机可达150―200 m3,。博士论文,工业实践。

此外,我国选矿厂自动化水平低,除凤凰山选矿厂、酒钢选矿厂、德兴大山选矿厂外,基本上没有。博士论文,工业实践。

5 工业化的进程为矿业大国的选矿技术带来发展机遇

工业化过程是人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一些学者对世界上100多年来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的消耗规律进行了研究,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快速消耗大致呈“S”型曲线(如图1)

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金属产品价格的上涨,总伴随着一个经济体的崛起。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显著增加。

另外,21世纪矿产资源的需求涉及:一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约30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二是先期工业化国家依然庞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基数;三是近20亿人口最不发达国家渴求发展对资源消费的需求。

可以推断:新一轮工业化浪潮更加广泛迅猛,对全球资源供需产生重大影响将是前所未有的,必将为矿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曾经有人说矿业是一个夕阳产业,今天看来,矿业非但不是夕阳产业,而且矿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第9篇

一、开题报告的完成时间

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写作学位论文之前都必须参加开题报告会。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第五周至第四学期第十周期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参加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有特殊情况的,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部备案后可延期一年。

二、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博士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

开题报告应涉及以下主要内容:论文选题的意义; 论文的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论文有哪些创新或突破;资料收集情况及所参阅的重要文献;论文写作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三、开题报告会的组织形式

1.各学院由博士生导师组组织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3-5人组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指导小组,设组长一位(导师不得担任)。

2.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召开之前,至少提前两周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送交各培养学院和各指导小组。

四、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第10篇

关键词:粉煤灰,制革废水,改性

 

引言:我国在处理制革废水的技术方面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处境,污染速度的增长远大于治理水平的增长。且工艺来源复杂[1,2],物理法、化学法要利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处理费用较高,不适宜普及应用,并伴有二次污染的问题。博士论文,粉煤灰。生物处理法其也有缺陷[3],微生物的选择性;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慢;对有毒的物质只能降解去除一部分,而且还可能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对于难降解的物质降解困难。从国内这些方法的运行状况来看,虽然有些工艺运用已比较成熟,但都有局限性,尤其是不能很好处理低浓度或者生物难降解的有机废水[4]。

粉煤灰是我国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之一。博士论文,粉煤灰。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主要以燃煤进行发电,每年从电厂排放的粉煤灰达到1.6亿吨。粉煤灰的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寻求制革废水的粉煤灰治理技术[5],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1. 实验仪器、材料

1.1实验仪器

XL-型箱式马弗炉,102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子分析天平,TU-1810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高速离心机,85-2型定时恒温双向磁力搅拌器,水热反应釜。

1.2 实验材料

实验需要的粉煤灰来自阜新某煤矸石热电厂,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pH值见表1。

表1粉煤灰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massfraction) 单位:%

第11篇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证券市场

 

一、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和机构投资者产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表述繁多,但尚未有定论。

(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种类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现实制度环境的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各国所包含的种类不尽相同:如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以及由银行和基金会管理的基金等(David&Kochhar,1996)。英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指数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组成。澳大利亚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两大类(Stapledon,1996)。而属于转轨经济国家的保加利亚包括了私募基金、养老基金(是由国有养老金系统向市场驱动型养老金系统转型的结果)、外国投资基金以及进行权益投资的银行和保险公司(Belev,2003)。目前,活跃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银行、QFII等。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

国内学者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李维安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博士论文,证券市场。。博士论文,证券市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关系的集团。”笔者认为,李维安的定义较为全面,本文将基于此定义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进行论述。

二、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但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案例有:2002年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集体反对中兴通讯发行H股事件;2002年以大鹏证券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促成天歌科技重组,并派人员进入管理层,监督公司经营;2003年基金联盟反对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事件等等。

(一)股权结构的缺陷

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上市之初即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其中非流通股均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为了保证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不流失,非流通股比重远远超过流通股,而且不上市流通。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另一方面国有股不上市流通。这样就出现了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的情形。因而,当股权分置时机构投资者的任何积极股东行动都难以奏效。

(二)法律制度的缺陷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未建立。虽然,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其持股比例与以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为代表的大股东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在我国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试图寻找法律依据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显得并不可行。

(三)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

虽然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有了参与公司治理的意识,但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不成熟的,他们看重的更多是公司的短期价值和业绩表现,忽略了对企业长期战略价值的关注,这与证券市场对机构投资者的回报有关。根据基金研究机构理柏公布的研究报告,QFII的A股基金2007年12月上涨9.5%,全年上涨123.54%,小于国内股票型基金137.66%的涨幅。从QFII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看,基本与国内混合进取型基金接近,但低于国内股票型基金。博士论文,证券市场。。

(四)主要监督者的力量薄弱

养老基金是最先参与公司治理且一直保持较高地积极性的机构投资者。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通常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的25%-45%。如2001年底,美国的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资产仅占股票总资产的21%,其余79%的股票资产被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和家庭拥有。而在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占居首位,约占一半以上份额,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银行、证券公司等入市时间较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中主要发挥监督作用的机构投资者力量薄弱,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如何消除障碍,促进机构投资者成为积极的股东,应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对策:

(一)构建适合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的法律制度

1.逐步削减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障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增加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更适于参与公司治理的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的资金份额。同时,适时控制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规模。

2.健立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法律制度。尤其要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为基金管理人代替机构行使积极股东权力创造条件。博士论文,证券市场。。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提供翔实的信息披露,以便在机构投资者不能进入董事会的情况下,监督行为依旧及时可靠。

(二)创建各种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

单个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如话语权力量不够、理财是专家而公司治理能力有限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发展一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博士论文,证券市场。。我国也应创建类似机构,一方面为机构投资者们提供沟通合作的场所,另一方面也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各种帮助。

(三)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创造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证券市场环境:

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退市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2.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扩大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以环节国内证券投资资金过剩的局面。一方面,为证券市场降温,另一方面,有利于减缓国内通货膨胀。

3.加快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的推出。博士论文,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长期持有某一股票时最担心整个市场出现单边下跌的趋势,即出现市场系统风险。防范市场系统风险的最优办法就是做空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平安.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6,(1):234-237.

[2]唐正清,顾慈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与对策建议[J].江淮论坛,2005,(3):36-43.

[3]曾德明,刘袁,汪忠.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障碍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9):66-69.

[4]吴云贝.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是股市回归本色的关键[J].商场现代化,2006,(3):172-173.

第12篇

上大教授朱学勤博士论文被指涉嫌抄袭一事有了新进展。今天清晨,复旦大学网站首页上公布了《关于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经调查认为,尽管朱文中涉嫌抄袭而被举报的部分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Isa-iah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朱学勤教授上午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感谢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还我清白”。

调查结果:

有学术规范问题但不是抄袭

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根据Isaiah文章所列举的内容,以及网上署名“邢玉思”的文章 《“道德理想国”的建成——〈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任选一节的文本分析》,对照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和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的相关章节,认为朱文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之处,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在第一章开头就注明布罗姆 《卢梭和道德共和国》一书,全书同样的注释有十多处,失注的部分属一般性叙述。对部分转引自《罗伯斯庇尔传》中的史料注为直接引文一事,该书作者陈崇武作为朱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在评审过程中并未提出异议,且同意对朱文作出好评。

北京大学历史教授高毅于去年7月14日证明,他与朱学勤早有学术交往。朱文出版前,朱学勤曾就引用高毅的博士论文通电话征得高的同意。

杨小刚于去年8月8日证明,朱学勤 《阳光与闪电》一文系为其所译《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一书所作序言,此书的翻译即出于朱学勤的推荐。他认为,序言本应与该书一起出版,引用该书部分内容而未予注明实属正常。以后朱学勤的序因故未能为该书采用,故单独发表于《万象》杂志,后又作为附录收入朱文。对此,朱学勤在朱文的《跋》中已作说明。在此序未与原书一起发表的情况下,朱学勤未核对原书,并做出相应的说明或注释,确系学术上不够严谨,但不能据此断言他抄袭原书。

学术委员会声音:实事求是不能随便扣帽子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员葛剑雄教授代表委员会在接受采访时说,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于匿名举报的学术规范案件通常并不受理。作为复旦校友的朱学勤被指涉嫌抄袭案因经网络和众多媒体公布,内容具体清晰,且朱学勤本人提出书面要求,他们予以调查。在此过程中,曾在网上发表6篇文章指认朱学勤论文存在学术不规范问题的网友Isaiah并未现身。

葛剑雄表示,现在调查下来,朱学勤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规范上是有一些问题,但不属于剽窃、抄袭。两者的性质不同。学术规范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情况,有些地方应该注释,但没有加注。例如前面注了,后面没有再注,或者减了几个注。第二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间接引用变成了直接引用。例如,陈崇武教授的《罗伯斯庇尔传》中引了不少法文、英文的原始资料,在朱学勤的论文里也有这些资料,内容或者文字是跟陈著一样的,但没有注明是转引自陈的 《罗伯斯庇尔传》。这种情况从严格的学术规范讲也是符合。第三种情况,我们发现在一些外文的翻译上面,如外文书名、短句,有的地方翻错了,有的地方误解。但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的都是一般性叙述的内容,或者一般性的证据,不是体现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总体上看,论文对主要的注还是都注明了。

他强调,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仅针对举报涉及的内容部分。由于本案中并无举报人,调查意见已先送达朱学勤本人并征求其意见。由于朱学勤不是该校员工,调查结论又否定剽窃嫌疑,因此不涉及处理建议。

“就事论事来讲比较好。对朱学勤来讲,一方面我们的结论是他没有剽窃抄袭,但我们也指出,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在学术规范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缺点就是缺点,不能够随便扣上抄袭、剽窃这样的帽子。”葛剑雄强调。

今天上午,复旦大学关于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朱学勤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调查结论的公开表态称:“建设独立的学术规范机构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对有关学术规范的具体调查等,不施加任何行政干预,学校完全尊重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学术权利,尊重委员会的独立调查结论。 ”

朱学勤:学者也可以“开胸验肺”

今天上午,上大朱学勤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谢复旦还我清白! ”他表示,“感谢复旦给我指出不足之处,我想一本20年前的论文有这样的问题有当时的历史局限,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完全可以接受,我现在正在做勘误表,这本书马上就要第三版了,将对这些学术上不够严谨的地方一一修改补正。 ”

第13篇

陈栋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他宣读论文时条理清晰,侃侃而谈;回答答辩老师提问时也从容不迫,经验老到,有着良好的表现,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书稿以原论文为基础,书名为《思想的力量――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1996―2006)》,显然比原来的论文题目更为精炼、更具冲击力。内文也对原论文书稿内容重新审视、修改和补充,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引起出版社关注,予以出版。作为老师和朋友,我拱手祝贺!

细读之后,我觉得《思想的力量――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这本书内涵很丰富,选题很有价值。本书将1996年至2006年新时评发展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新时评专栏的产生(1996―1998);新时评专版的发展(1999―2001);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2002);报网时评的互动(2003―2004);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2005―2006)。作品以“时评形态变化”为分段标准,以专题史为研究模式,对新时评专栏、版面、报网互动及其主要运作人进行采访分析,对新时评推进公共领域建构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本书的一些有分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新时评专栏的产生推进批判公共性的有效激发,新时评专版的发展促进“自治”精神的逐渐培育,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加速“公开性”、“开放性”言说风气的初步养成,报网时评的互动推动平民主张的崛起,而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也折射出公共领域建构的艰辛。

本书作者陈栋能独辟蹊径写出这样有见地的论著,与他的经历和涉猎的研究领域有关,也与他持续的学习和生活积累有关。他自从对新闻产生兴趣的时候开始,就特别关注时评研究。2005―2008年间,他更对新时评的发展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栋近几年来已不仅自己撰写时评,而且专访了众多时评高手,与国内多家媒体评论部建立了联系。丰富的经历和写作实践,都为他写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厚实的功底。本书以新闻人的敏锐搜集和描述了10年间中国媒体新时评的发展与变化,其中的许多鲜活素材多为一手资料,十分宝贵,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时评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时评不仅是当今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传媒生存和发展所需。因为,在新媒体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媒几乎没有独家新闻可言,但可以有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时评潮应运而生,并且时评正在不断为铸造媒体灵魂造势。

第14篇

关键词:大立柱,铸件对接,坡口型式,装焊工艺

 

660MN多功能压机立柱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设计的大型压机的大型铸件,属铸造箱型结构,重量约252吨,外形尺寸分别为2100×2100×13000mm,由于吨位过大,无法实现整体铸造,分顶部、下部两段铸造,然后周边焊接,对接成一体的铸焊件,材质为GS20Mn5N,碳当量CE=0.46~0.6%,可焊性一般。该压机国内少见,由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轧锻分公司承担制造。博士论文,铸件对接。。如下是对该立柱的对接焊方面做相应的研究。

首先,焊接方法采用Ar+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两种,焊材分别选用φ1.2ER50-6及φ4.0 H10Mn2,焊剂选用SJ101。由于对接坡口深且截面较复杂,焊缝质量要求高,为全熔透焊缝,技术标准依据JB/T 5000.3-1998,焊后消应力。博士论文,铸件对接。。生产过程中焊接区域需进行预热、层间锤击、焊后缓冷等多项措施。博士论文,铸件对接。。由于焊后立柱整体的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5mm之内,所以特别强调装焊过程的尺寸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执行,具体如下:

一、装配及准备工作

(1)用角磨机清理坡口表面,再次确认坡口表面无缺陷,检查坡口钝边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修理。;

(2)检查坡口根部的错边量≤2mm,并进行必要调整,根部装δ=20mm

宽度200mm的内衬圈,预留坡口间隙3mm,装配门字形固定板,预热后焊接;

(3)由金工在两段铸件上划出两个方向的中心线并打标记,以便装配时找正。按设计图将两段铸件分别用方钢垫平放置,立柱四个面分别用水平仪测量平面度,用钢丝测量直线度,用吊线的方法测量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能加工起来的尺寸公差范围内。

(4)断焊点固,隔300mm焊150mm,焊角20mm,焊前需对断焊区域局部预热,预热温度200℃~250℃;

(5)立柱装配完成后(安装翻身起吊用的卡箍),经检验人员复检后方可施焊,两侧焊缝可同时进行;

(6)焊前立柱外侧用远红外线履带加热片配热电耦控温对焊缝区域进行加热,加热温度200℃~250℃,由于部件对接处较厚,需反复加热,用硅酸铝纤维、石棉布扎紧保温,封底前需对坡口根部进行火焰加热,焊接过程丙烷加热立柱内腔,焊后保温缓冷。

图3 立柱截面图

二、焊接及顺序

(1)首先对称左右两侧立焊封底,采用气体保护焊,同时填充至40mm左右,;

(2)平焊封底,采用气体保护焊填充至40mm左右,弯角处、爬坡处封底焊填充40mm左右;

(3)翻身180°平焊封底并填充50mm左右,采用气体保护焊;

(4)封底后采用埋弧自动焊填充,弯角处仍采用气体保护焊;

(5)随后每次翻身90°,埋弧自动焊填充,填充量据实际变形情况定,每翻一周逐渐增加;

(6)焊完进行后热处理,温度控制在250℃-300℃之间,保温6小时以上,之后缓冷至室温;

(7)探伤要求应不低于母材超声波探伤标准。探伤合格后,进炉退火消应力。

注意:焊接过程中要随时测量立柱的整体形状尺寸,随时翻身,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使各条焊缝的热输入基本达到均衡,有效控制变形,层间需用风铲逐层、道锤击清渣,必要时可采用振动均衡应力,焊接过程用煤气火焰边焊边加热,随时检测焊缝区域的层间温度,应控制在200℃-250℃之间。焊剂烘干温度350℃,保温2小时随用随取。焊接过程中翻身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铸件腔体内部火焰预热应注意气体使用安全。

第15篇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