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三生教育论文范文

三生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三生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三生教育论文

第1篇

1.1生命教育

人的生命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自然生命。所谓自然生命就是说,生命首先是个自然实体,自然存在,无论这个自然实体是完整的,还是残缺的;白色的,还是黑色的;高的,还是矮的;生,还是死;患病,还是健康;年轻,还是衰老;是人,还是动物,都是一种存在,我们都要尊重这种存在,要珍惜她,爱惜她。就如同中国古代《孝经•开宗明义章》里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命教育。二是社会生命。所谓人的社会生命,从道德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人的尊严和荣誉。因为“三生教育”的本质是属于道德教育,人在社会中生活,可以没有权力,可以没有地位,但他一定不能没有尊严,没有荣誉感,这是人的社会生命。人的尊严从哪里来,是从自尊中来,要自强,才能自尊;要尊重主体生命之外的生命,主体生命才能得到尊重,体现主体生命的价值。三是精神生命。所谓人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的信仰。人有信仰才有脊梁,才有主心骨,活的才能有精神。信仰从哪里产生,信仰从大公无产生,信仰从利他主义中产生,信仰从“从善如流”中产生。

1.2生存教育

所谓生存教育,是指主体在适应自然及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适应和改造自然及社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人无论是作为一个自然存在还是社会存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生存说白了,就是活着。生存或活着,除了是个生物过程之外,更重要的是个社会过程。生物过程就是说,人要生存需要基本的维持生命存在的物质,如何获得这些物质,就需要进行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人学习和掌握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人的生存或人活着,还是一个社会过程,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教育中的自然生存教育和社会生存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只讲自然生存,不说社会生存,那么人就会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择手段,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损害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毛两足动物。所以进行生存教育,一定要把生存的生物过程教育和社会过程教育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存教育。

1.3生活教育

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讲,生活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所谓生活教育,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或者说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劳动技能的过程。“三生教育”所说的生活教育,是指对人进行生命社会活动过程的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实现生活的价值;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如要热爱生活;对生活应有的行为,如要在奋斗中生活等等。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形成正确的生活观,要积极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健康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根本和前提,生存教育是关键和基础,生活教育是目标和方向,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渗透。“三生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教育,感悟教育,能力教育。进行“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接受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同时形成生命、生存、生活的态度以及知识和能力。

2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三生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为,父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是接触个体最多和了解个体最深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影响人的各种环境因素当中,家庭是最首要、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都会影响人的“三生观”。但是,还有一些家长没有对子女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没能把握子女特定的心理年龄特点,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1“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注理想生命,忽视生命的差异。一些家长脱离了对具体生命的客观认知,忽视了具体生命之间的差异,一味地用抽象的标准要求一个具体的生命,这样就会导致失望以及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家庭教育中最多的表现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没有顾及到子女的实际生命状况和生命成长规律,只对学习和高分数进行要求,变本加厉地对生命施加压力,对其子女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子女面对难以承受的生命压力,面对失败的挫折打击时,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就令人担忧,就会使用不恰当的方式,如用自虐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快,对生命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还会产生许多的心理疾病。关注自然生命,忽视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有一些家庭,只关注子女的自然生命教育,忽视或不重视子女的社会生命教育和精神生命教育。在生活中表现为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甚至于放任他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贪图安逸的不良生命观,子女无形中陷入了家庭教育溺爱的漩涡。只关注子女的智力,忽视或放弃对孩子非智力的发展,如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情感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等。他们学会了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可是,当他们遭遇来自生活的挫折和无情的打击时,却无力承受,更加忘记了生命存在的原本意义,这不仅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漠视,还导致对其他生命的冷漠。关注自己生命,忽视他人和动物生命。一些家庭教育子女只关注、关心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他人的生命,更不重视动物的生命。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有些家长教育子女走向社会要少管闲事,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子女形成了不正确的主体生命观,形成自我、自私的生命态度。如果人人都是这种思想,社会中就少有见义勇为,就少有相互信任,就少有相互帮助,就少有人文关怀。许多家庭在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忽视或者根本就不重视对子女进行尊重一切生命的教育,尤其是尊重动物生命的教育,致使很多人要么惧怕动物,要么虐待动物。如2007年5月,北京有5名高校学生跳楼自杀;2005年复旦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虐猫事件和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烧伤动物园黑熊的事件,就说明了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包括对动物生命的敬畏这一点。

2.2“生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只讲索取,不教给予。有一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存教育”时告诉子女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获得别人的帮助,而不是教育子女在遇到生存危机时如何自救。不是教育他们要有自救的意识,而是越俎代庖地代替他们完成子女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生存能力。“生存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在遇到灾难时,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能够独立自救,甚至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救助他人。现在的子女生存能力普遍较弱,求生技能和自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家长认为,生存能力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须有安全知识和自救意识,并在平日的生活常识中灌输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孩子有简单的自救意识;但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安全演习活动完全没有必要,原因是本来发生的几率就小,就是教了,也未必能派上用场。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遇到危险时,求助的方式过于单一,拨打求救电话120、110、119等是他们最常用的求救方式。这种求救方式还是依赖第三方,当意外来临之时,自救往往才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只讲活着,不讲要有尊严的活着。有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存教育时只讲“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从珍爱自然生命来讲是有意义的,可以使人少有对自然生命的自虐、自残和自毁行为。但不对子女进行生存意义的教育,即人应该积极地活着,有尊严的活着,活着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追求社会美好的未来。生存教育没有这些内容,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教育。

2.3“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只讲要艰苦奋斗,不讲要学会享受生活。有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生活教育时,总是讲要艰苦奋斗,要创造生活,而不对子女讲还要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其实在生活中要艰苦奋斗,要勤俭节约,都是对的。没有艰苦奋斗,创造生活,哪有享受生活。关键是在教育中要进行全面的教育,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学会欣赏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热爱生活,也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放大生活中的阴暗面,忽视生活中的积极面。有些家长在对子女进行生活教育时总是以自己所谓的人生经验为依据,夸大和放大他们所谓的人生经验,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生活中的一些负面、阴暗、消极的社会现象,传授给子女,要求子女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子女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好像走上社会就像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必须时时处处小心,必然会对社会、对人生产生消极的看法。注重关心子女的学习,忽视子女的心理。有些家长在生活中往往过多地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帮助子女排解生活中的苦闷;更多的是对子女的批评教育,缺少行之有效的引导和表扬;对子女的关心造成的是对子女的心理压力,而不是雪中送炭式的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失衡的例子屡见不鲜。青少年的发展,不仅是身体、学习的发展,还有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他们个性的形成、心理健康的水平,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因此家长一定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3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应有的策略

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但整体来讲,家庭教育必须要与子女建立一种平等、良好、融洽的关系,并在其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的调整,不同年龄段对其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要进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3.1树立正确的“三生教育”观,对子女进行正确的“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个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内容,要正确认识、完整把握、全面领会,切忌片面化、消极化,按个人的好恶断章取义的学习。首先,家长要教育子女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力,完整地把握生命教育。使他们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做生命的守护神,成为生命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多鼓励子女,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生命的交往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培养子女对生命的关爱,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尊重。使他们推己及人,不仅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样尊重他人的生命。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子女的生存技能,提高自己独立应对生存的能力。不仅要学会生存的有关知识,更要学会生存的技能。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就必须要拥有爱自己的防护技能。要学会生活就必须先学会生存。作为家长,不但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子女灌输生存知识,提升他们的生存意识,还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家长要提倡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和训练他们掌握生存技能,提升他们综合应对生存的能力。最后,家长要建立正确的生活教育观,要重新构建教育子女的生活教育观。家长应该明白,培养的子女不只是一个只会学习、只懂学习、只有智商无限提升,而情商却为零的人。讲,要注重人的发展,但是,那种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家长要让子女快乐健康的成长,平时要做到有爱心、细心、用心、耐心,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三生教育”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家长要真正做到领会“三生教育”的理念,尊重孩子、尊重生命,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其日常生活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这对他们在独立生活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三生教育”,教育子女体验“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不只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贯穿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家长要明白,教育子女不是一日之事,家庭给子女的良好的“三生教育”,会让子女受益终生。“三生教育”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家长在进行“三生教育”中,要让子女多接触,多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人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体验和谐,达到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最后达到智慧自己的目的。切不可在“三生教育”中有溺爱之心,越俎代庖之行,毁了“三生教育”之实,达不到“三生教育”之果。有些家长总害怕在生活中“亏待”了子女,一味地满足子女在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或者害怕子女在生活中“受苦”,舍身忘我地代替子女做许多本是子女们应该干的事,这种“给与”和“越俎代庖”式的教育方法,不是正确的“三生教育”的方法。

3.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进行潜移默化的“三生教育”

第2篇

例如,讲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领悟到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如果我们破坏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会给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使学生明白,如果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同样也会受到威胁,生命也会终止,所以我们就应树立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获取了生存的知识,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关心自然。

二、实践中的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三生教育”价值观念,必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其教育的功效。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致力于课外实践,和学生共同交流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蚂蚁》一课,让学生到室外观察蚂蚁。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捕捉蚂蚁。怎样才能既捕捉到蚂蚁又不伤害到它呢?全班同学交流意见,发表各自看法:把羽毛或树叶放在蚂蚁出没的地方,待蚂蚁爬上去后,再将树叶上的蚂蚁放入瓶中;或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办法。使学生知道要珍爱小动物、珍爱生命。在这次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在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秘,认识周围环境。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关心他人,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接受教育。另外,学生在实践中熟悉环境,亲近环境,可以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三、生活中的教育

第3篇

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他们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认知态度和现实状况,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在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大学生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使开展“三生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批评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部分大学生不能恰当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和善于做学生工作的教师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交心谈心,及时梳理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自我教育的系统。与此同时,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在通讯技术发达多样的今天,我校一直坚持“一封家书”的活动,让学生动手给自己的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大学生活,使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在校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2体验教育法

体验教育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其就是让大学生在体验生命、生存与生活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亲自参与到其中,动手动脑,通过参与的活动可以打开大学生的心扉,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存的敬重,对生活的倚重。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是体验教育法中进行体验知识内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体验知识内化的依据。体验教育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德育的知识内化为大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模拟大学生现实中以及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通过场景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交流,分析原因,最终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完善自我、步入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石。我校组织的“六个一”系列活动——一首经典红歌、一个传统节目、一件身边小事、一份真情关爱、一项生活技能、一套民族歌舞,形成了在开展“三生教育”中“在课堂、在校园、在社区”的教育特色。

3学科渗透法

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生教育”的内容与其他课程有部分重叠的问题,加之,部分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等思政课不重视,只重视专业课,所以提出学科渗透法。学科渗透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三生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全部学科的教学中,其表现为一种间接的隐性教育,不使大学生明显意识到是在受教育,通过营造一定的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耳儒目染中,被熏陶和感化。学科渗透法的难点在于师资,所以我校除了选拔思政课教师进行“三生教育”教学培训,其余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辅导员也一起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职员工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熟悉“三生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基本内涵,能自觉主动地将“三生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4多元评价法

第4篇

我们将“三生教育”中的“三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负责,医务室主负责“生命教育”,团委学生会主负责“生存教育”,班主任和家长主负责“生活教育”,这样分工责任更明确,工作更务实。医务室做“生命教育”,有几个例行板块,包括疾病预防,心肺复苏,远离,心理健康,急救常识,爱眼护眼等;团委学生会做“生存教育”,则定期带领学生去参观文天祥纪念馆、宝安一大会址,组织学生开展残疾人心理体验,成立义工队进驻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嘉年华活动等;班主任、家长做“生活教育”,则充分利用班会课做好宣传,结合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同时定期请家长到班参与班级活动,解决生活矛盾,交流生活体会。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三生教育”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生活、生存的精神元素非常丰富。我们一方面给学生介绍优秀的文化书籍,如《诗经》、《论语》、《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等,引导他们去阅读体验,了解古人的生命观、生活情趣、生存法则;另一方面,我们利用校本课程请专家和本校的老师作专题讲座,解读古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关于生命的精辟见解,认知古人顽强的生存能力,如我们在高中做的苏轼专题、司马迁专题,影响很大。我们也从宗教故事中寻找“三生教育”的积极因素,引导我们新疆班的学生,追求精神信仰,丰富自己的人生。

3.从现实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生存技能。

生存教育就是要从基本的生存技能出发,我们系统训练学生基本的体育动作,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都要像模像样。我们有一个指标系统,比如:遵守七条健康原则,懂得三种不让感冒传播的方法,懂得在受到小的外伤时,应该怎么处理。又比如,写出你所需要的电话号码:报警电话、火警电话、急救电话及爸爸妈妈的电话;了解如果有陌生人想进你的家,你该怎么办;看一看你能做些什么家务。孩子必须懂得如何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又如,会用扳手、会用螺丝刀、会用锤子;列出三种节约电的方法;就五大类(水果、蔬菜、谷类、奶制品、蛋白质)列出你所知的数种食品;为你和你的家庭做出一天的饮食计划;帮助父母做一顿饭,自己准备一次早餐,等等。

4.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形成“三生教育”的强大合力。

第5篇

1.1原理相同

“三生教育”强调学生的体验、态度和感悟,这正是人本主义的精髓。人本主义重视人的本性、需求、动机、兴趣和爱好,强调“来访者中心”,这些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反映。“三生教育”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这与积极心理学致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免疫力”异曲同工,而积极心理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4]。

1.2内容相似

“三生教育”主要分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大类,具体细化内容可以涵盖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角色转换和适应(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内容都是囊括在“三生教育”之中的。

1.3原则一致

坚持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着力促进认知、体验、实践和感悟,这是“三生教育”的实施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这六大原则。除“三生教育”未涉及保密性原则外,其余各原则两者均是一致的。

2“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行教学模式分析———以保山学院为例

2.1教学现状分析

保山学院“三生教育”课程为新生必修课,采用阶段式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即只对新生开设,以专题形式进行,每学期一个专题,共两个主题;课程结束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成立专门的教研组,教师集中备课,统一批改考查试卷;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按教材实施教学,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一学期完成;必修课对新生开设,选修课则不限年级;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查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教师归属专门的教研组,教师独立备课,独立完成试卷批改;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配合适当课堂活动。

2.2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采用座谈会的方式及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反映较为积极,普遍认为贴近自己的实际,对个人学习生活有指导作用,实用性强,不枯燥,只是个别内容宏观性太强,缺乏针对性。相比之下,学生们对“三生教育”课程的反映消极,认为内容单一,教学时间有限,并不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真谛,加上不存在学习压力,多数人对其并不重视,混课现象严重。

2.3教学弊端分析

现行的“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种平行的教育,不同的授课教师,相同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课堂时间分别进行。两种教育都要开展却困于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不够分配,于是乎许多高校往往采取压缩教学内容、增加额外的教学时间和要求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由于一些知识点雷同、业余时间被占用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倦怠,以致出现了学生对这两种教育从思想到行动都以敷衍了事的态度面对的不良现实。如此一来,不但未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反而使学生把这两种教育当成负担,从而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3“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的可行性

“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地位上来说同样重要,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从生命、生存、生活的角度去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技能是必要的,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并积极生活这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健康的身心也不容忽视,这也是“三生教育”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既然两种教育都是操作性的实用教育,又有相通相似之处,考虑双管齐下应该是一个好方法。对“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通知识进行融合捆绑的渗透式教学,既能够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亦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从两种教育中都受益的教学期望。

3.1整合教材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建构教材内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而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极端后果最终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问题。如果尝试以“三生教育”的体系编撰教材,既是对开展“三生教育”的呼应,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5]。

3.2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角色转换和适应、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学习方式转变与同伴互助、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恋爱、婚姻与性、择业与就业等,这些都可以在“三生教育”中找到归属。例如生命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生命价值与责任、禁毒防艾、感恩教育、性健康教育等内容;生存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环境适应、自我意识、生涯规划、挫折应对、情商培养等内容;生活教育的部分,可以设置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与就业等内容。这样一来,二者就真正互相融合了。

3.3整合教学资源

一旦内容实现整合,教师、教室、教学时间等教学资源也都能得到整合。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避免了教师的重复教学和学生的累赘学习,也真正把教学落在了实处。

3.4整合教学方式

第6篇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三生教育实践教学效能显著,着实让人满意,事实上也反应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当前高校无论是学校整体层面,还是认识论的层面,三生教育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自主实践问题,从学校整体层面来说,三生教育教学中有案例、一些情景模拟、学徒式实习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这些方法的运用和传统教育方法一样,基本上是为了解决一个纯理论问题,却忽略了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自主实践的问题,这就还要需要努力探索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尽最大限度地调动课题接受的主体性。二是学习兴趣问题,从认识的角度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三生教育教学需要学生参与,而不是单纯的讲授,需要认真设计,是同学们对相关知识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生教育涉及生命、生存、生活,实际上就是个体的整体生命成长过程,是人的一生的有机整体,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实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而现在实现将三生教育整合为一个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借助高校学生社团这个综合平台来实现,使得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深化三生教育理论知识的认知,促进三生教育实践教学有效模式的探索。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发展非常迅速,各高校无论是社团数量、社团成员数量,还是社团建设的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样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锻炼、自我展示都是非常有利的,学生社团确实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也就决定了其在高校三生教育过程中具有的独特优势,通过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实施模式融入高校社团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实施体系,这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三生教育融入高校社团的活动之中,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丰富了社团的活动内容,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在三生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得到很好的实践,强化学习效果,真正实现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目标。

二、结语

第7篇

三生教育的缺失使得教育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三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代大学生是优生优育的一代,也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一代,独生子女多,家长倾其所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长期溺爱,使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渐渐滋生懒惰依赖的思想,在大学生活中出现诸多不适应,遇到困难经常会感到束手无策。再就是学生本身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没有清楚的认识,缺乏对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精益求精,没有厘清生存技能对生命本身,对生活幸福的价值和作用,因而产生了过多的心理负担。

二、体育院校大学生开展“三生教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

“三生教育”是以尊重和发扬受教育者主体性为前提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主张按照人的特性和人的内心需要去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地讲,在体育院校实施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相互融合的三生教育,也是从人的本质和以学生本身为出发点,历经生命、生存、生活的过程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同时整合校园内资源和校园外资源,并使社会、学校、家庭等教育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既满足学生当前发展的需要,又顺应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三生教育”内部之间,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现实的发展性,还具有未来的前瞻性,从而构成持续、协调、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开展“三生教育”是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体现了现代教育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及公平性、民主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三生教育”就是将教育从关注生命关照的最低层次扩展到对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全面整体的关怀,使青年学生能够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所以,“三生教育”是使教育达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统一的新型教育理念。因此,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一些新的学科知识融合,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可以说,对“三生教育”的研究就是在丰富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

2.为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三生教育”有机地将现代教育与人生教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在体育院校中实施“三生教育”,能够将教育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成理论体系,充实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教育体系。“三生教育”是根据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真正把人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身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在体育院校实施“三生教育”,通过不断总结其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能够丰富体育院校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为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

1.促进体育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现有的体育专业院校共有14所,在办学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目标等方面的也不尽相同。办学理念上,尤其是培养方式和培养重点上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各大体育院校的大学精神内涵在内容上讲,均体现在比较相近的五方面:爱国自强、拼搏奉献、追求进步、崇德守则、团结友谊。从上述的五个层面可以看出,从做人到做事再到使命,分别概括了体育院校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体育院校大学精神的内涵。由此看出,体育院校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的具备体育技能和传播精神的青年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成才,使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成为一种脚踏实地更为贴近人性的教育活动。“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从伴随人生命成长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涵盖了人的一生。让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本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有尊严地生活、工作和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参与社会的发展。

2.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体育院校要加强与其他院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三生教育”实施方案,并督促计划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解决体育院校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问题,确保其全面发展,同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阶段全国各大高校都在建设和谐校园,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报道出一些自杀事件,或者是危害他人生命事件,这些事情的发生直接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并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开展“三生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生活、生存和生命方面的教育,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进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所以说,实施“三生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时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体育院校“三生教育”的实践途径

为了确保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体育院校定要积极构建“三生教育”体系,不仅要通过“三生教育”贴近学生生命、贴近学生生存、贴近学生生活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发现生命价值、发掘生存智慧、发展生活意义。体育院校还要形成“三生教育”的合力,通过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行为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

(一)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开展“三生教育”的基础和原则,也是高等教育核心理念的体现,体育院校要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充分利用,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充分的关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并教会学生正确面对这些困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核心力量和中坚队伍就是高校的教师,因此要确保系统实施“三生教育”,就必须建立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高校的专业课老师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同时在业余时间也要乐观对待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体育院校还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先进人物和故事,通过运用他们的力量来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不仅如此,高校也可以从外界邀请先进人物进行报告,综合多种形式来感染学生,让体育院校的师生都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

(二)开设“三生教育”课程

体育院校在开展教育时要认识到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道理,更要明白当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其中一项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教会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除了原有的一些思想教育课程,体育院校还需要开设“三生教育”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能够增强对生活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实现自我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师资建设方面也要加强。目前能够胜任“三生教育”工作开展的教师并不多。体育院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将相关课程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包括心理学、思想教育学以及社会学专业的相关教师,让这些老师成为“三生教育”鼓干力量。

(三)制定系统的学生培养计划

体育院校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培养学生计划,这就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三生教育”氛围,将“三生教育”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课程学习,理解其中蕴含的“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思想。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课堂方式,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上有关青春期主题的心理课程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情绪控制,并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将“三生教育”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真正贯彻的教育目标。比如说,在“三生教育”中发挥体育的优势,可将消防疏散演习等传统安全逃生演练,与定向运动这一体育项目结合起来,设置逃生迷宫,可有效提升学生逃生自救的能力。其次,适当地开展主题班会,采取集体教育的方式来落实“三生教育”。可以以安全教育为主题,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求生技能;还可以以消防安全为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生器材,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相应的逃生演习活动。总之,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理解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意义。

(四)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院校不仅仅要通过开设“三生教育”相关课程来实施“三生教育”,更要通过举办多种校园活动来将“三生教育”落实下去。学校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或者是相关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来与大学生们现场交流;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像“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这种类型的心理活动,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像大学生体育艺术节以及科技创新文化节等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艺术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还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三生教育”的实施,学生在参加“社团文化节”“社团风采展”等社团活动时,可以融入禁毒和宣传环保等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去参加“一助一”之类的志愿者活动,对那些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结语

第8篇

每个人都要以个体生命为出发点,与自我、他人和大自然建立关爱、互助的关系,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可以和化学学科有效地整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根据化学教材,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的价值、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增强化学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效果。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的学习,化学课堂上介绍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通过十二个昼夜的实验,夜以继日,研究出来的燃烧现象,彻底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听教师讲起这些科学伟人的故事,不但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高尚品质。再如: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中,要讲解气体CO的重要危害性,让学生明白第一种气体———CO,会使得不了解气体CO的人死于非命。还有的人会利用该气体谋杀或自杀,体现了对生命的不尊重和不珍惜、爱护生命。

二、生存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tobe———学会生存!”它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遵循生存的规律和原则的情况下,怎样充分发挥潜能,以适应时代的变幻莫测、增强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生存的最大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养成生存必需的良好习惯。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生存能力,必需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深造学习和进入社会后谋求生存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水的净化》教学中,《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有没有想过他流落荒岛,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这就是生存的本领。“三生教育”有机融于学科教学,将使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变虚幻为现实。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生活教育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即教育。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启发和诱导,参与化学活动,学生们反复实践,积累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生活是完美的,在这个绚丽多姿的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生动有趣的变化。化学教学课件结合生活教育进行设计,使教学艺术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例如:《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等等,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要追求真理的。

四、“三生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独立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生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懂得感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三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程,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具体教学方法:根据“三生教育”基本方法的要求,以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化学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不断创新具体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

第9篇

1.特色文化——“生命、生态、生活”

黄陂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对众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并与上级领导和各级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将“生命、生态、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定位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并强调启智应贯穿于“三生教育”之全过程。“生命”的内涵在于生命本身之伟大,足以让任何人产生敬畏之心。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启蒙阶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知,进而懂得人生的价值所在。“生态”的内涵是指生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地球上的全部生命体共同组成了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面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知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让学生切身参与到保护生态的活动中去。通过物质影响、心理感受、精神引导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全面系统的生态体验教育。“生活”的内涵在于,它是一种参与活动,是与人们最贴近的一层社会意义,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但又难以悟到的一个理念。通过生活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们真正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中的和谐,学会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寻找生活中的幸福感。在确立“三生教育”的同时,我校又提出“让启智贯穿于生命、生态、生活教育之全过程”。对小学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应该将深刻的道理蕴藏在简朴的生命、生态、生活实践与思考过程之中,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氛围,使之成为促进孩子增长智慧的动力源泉。

2.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书中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这样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由核心文化引领,黄陂小学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展现“自信、奋发、愉悦”的精神状态。这一办学理念的具体内涵为:“每一个”——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关注全面素质的发展;“抬起头来”——自信、坚毅,以校为荣,以己为荣,是内在能力的外在表现;“微笑”——谦和、友爱、开心、文明、有礼,充满阳光和希望;“走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迈步成长之路,是健康、生命、生活、学习、事业与智慧之路。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Leteverychildstepswitharaisingheadandawarmsmile)的办学理念,我校以童心培育童真,以成功体验成长,努力造就德义日新、学思日进的学子。

3.校训与校风、教风、学风

以“三生教育”为核心,学校秉持办学理念,延伸出相应的“一训三风”。学校校训为“立志树人、适应发展”;校风为“文明好学、团结进取”;教风为“爱生奉献、乐学善教”;学风为“诚实友爱、多思善问”。这种精神文化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建设校园环境,以物质文化凸显学校特色

物质文化建设既是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我校物质文化建设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打造,同时融入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三生教育”的特色。

1.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十多年前,我校还只是村级小学,学校环境脏乱差,运动场一度成为村民的放牛场,导致校园牛粪遍地,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学校领导下决心整治,争取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萝岗区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和配合,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和卫生环境改造,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如今的校园,干净整洁,绿荫环绕,成为标准化绿色生态校园。

2.校园环境渗透特色文化

在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基础上,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面墙,展示伟人的成功事迹、名言警句等,经常举办学生优秀成果、学校优秀毕业生及学校各种荣誉展等,让师生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教室文化、餐厅文化等的建设,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充满了成功、自信,催人向上的文化气息,激发了师生的热情和朝气,促进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打造特色标志

以“三生教育”核心精神为指引,我校在校徽设计、建筑命名等方面融入精神文化,打造出我校特有的文化标志。我校的校徽是以校名“黄陂”拼音首字母“B”“H”缩写为主体,用艺术手法变形构成流畅具有现代风格的图案,以橙色、红色、绿色为主要色调,给人们带来蓬勃向上的现代感。“B”为橙色,代表健康、阳光、胜利,形状酷似书本,代表了知识,寓意学校师生在知识的海洋翱翔,学习不断进步;红色圆代表兴旺发达,吉祥如意,代表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寓意黄陂小学在祖国的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绿色流线代表积极向上,代表生命、环保、绿色、宁静、力量。我校注重建筑物的命名的系统性和文化内涵,为建筑物赋予文化的灵感。如教学楼——至真楼、至善楼,综合楼——至美楼,行政楼——德馨楼,食堂——稻香楼。这些楼名的寓意,充分表达了我校“三生教育”中蕴含的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对生态的敬重、对生活的热爱等内在精神。

三、贯彻特色管理理念,以制度文化确定主导性原则

制度文化是推进“三生教育”特色文化的强大保障。黄陂小学的管理理念简称为“八字十发展”,是我校建立管理制度伊始便确立并始终贯彻的理念。“八字”是指:公平、和谐、激励、创新;十发展是指:让参与促自己发展、让制度促公平发展、让宽容促友情发展、让能干促事业发展、让成绩促学校发展、让自律促形象发展、让幸福促家庭发展、让和谐促大家发展、让赏识促个性发展、让学习促持续发展。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学校首先要求管理者率先示范,起带头作用。以前曾有村干部向校领导反映说:“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从村委二楼时常看到学生还没有离校,有的教师却先走了,这哪能出成绩呀?”校领导面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整改,通过“以已律人,以彰导人”的模式,率先示范,早来迟走,每天早早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如今已成人人参与的制度),放学后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才走,同时表彰遵守考勤制度的教师。很快,迟来早走的现象消失了。在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学校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形成了“八字十发展”的特色管理理念,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事处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四、抓好教育教学,以行为文化外化精神内核

校园行为文化是特色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特色文化是通过学校里的个体行为显现的,包括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多个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学风、教风、校风等。我校通过德育、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行为文化的养成。

1.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我校的德育理念为:“文明源于有礼,厚德修于常时。”这一理念体现了认真负责、积极修身的生活态度,最终升华为美好的生命体验,与我校“三生教育”的内在精神一致。“文明源于有礼”出自《论语》:“不学礼,无以立。”是处事立身、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中的文明礼仪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和品格。“厚德修于常时”是指日积月累的善事就像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人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地发展。我校将德育理念落实到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如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儿童很难把握对方的年龄,称呼长辈时常出错,或者会因不了解来访领导的职务,而不知如何称呼。为此,学校根据儿童的年龄认知特征,传承中国交往礼仪的生活化特点,倡导文明用语,结合现代人(特别是在改革前沿的广州)生活中的言行细节而进行规范,对本校教师可称呼为“老师好!”(当然对认识的教师可前置姓氏或职务),对不认识的来宾一律称呼为“客人好!”这样使儿童既没有年龄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又表现了中国“过门都是客”的礼仪修养,让人感受到黄陂校园家的生活氛围。更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将这一习惯迁移到家庭生活中,他们对家庭来访者也会自然地称呼“客人好!”将来也会将这种礼仪带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2.开展安塞腰鼓特色项目

第10篇

强化生命教育,引道学生认识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更好的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的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并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三生教育”内容,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进行。1.结合教材提炼相关“三生”衔接点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生命的相关知识不少,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教学有机地结合,我认为可尝试以小故事的方式适时、适当传授给学生,效果较好。青铜器(最早的中国制造);水、氧气、一氧化碳、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内容,(食品健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树造林、环境保护、身心健康);航天员、潜水员。(材料探究,生存之本);微观世界。(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质量守恒定律与生命。(认识生命,珍惜生活);钢与铁以及富氧炼钢。(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各种溶液与生命、生活、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的关系,酸碱盐与人们生活。(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正确认识各种物质和食物。(食品安全,呵护生命);生命的必须元素和微量元素。(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认识各种能源与人类生存。(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认识各种材料与人类生存。(正确认识物质,学会生活);认识食品与化学。(食品卫生安全,珍惜生命,珍爱生活);认识塑料与白色污染。(正确认识物质,合理使用,学会生存)。2.化学实验进行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即危及师生的安全,又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必须先检验纯度。(2)化学实验中,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所以应严控药量,避免危险。(3)药品中混入了杂质,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4)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有毒,或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必须做到空气流通和或在通风橱中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自觉爱护我们的家园

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保护生存环境,掌握生存技能,是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性颗粒物(粉尘)。化石燃料的使用、金属的冶炼、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垃圾的任意焚烧,以及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各种生长激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淡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日夜增多的汽车和汽车尾气污染和雾霾天气。任意堆积的电子垃圾成品和各种重金属的污染。教师要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关注自然、保护环境,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家园。

三、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三生教育;教学法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1]。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云南省自实施“三生教育”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8年12月份对部分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明:981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感兴趣,841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16%的学生认为参与“三生教育”直接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95%的学生参与学习“三生教育”的自我评价态度积极,98%的学生认为自己参与“三生教育”学习后有不同的变化[2]。

1“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内涵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义的理论为指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培养学生健康心智、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自我认知过程和行为实践的一个过程,因此,在“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引导好学生来认知、来实践,并使学生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在主动调动学生认知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性,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2“三生教育”的教学原则

(1)人本性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了取向,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

(2)实践性原则。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着眼于智、情、意、行统一的原则,课堂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3)现实性原则。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中切合我国国情及地方实情。

(4)整合性原则。注意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各科教学能优势互补,互为延伸,构建整体合力。

3“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

3.1引导型教学法

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主张以实践性为特征的整体性学习代替传统的知识学习行为。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合一,手、心、脑并用”,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需要改变主讲的角色,成为项目主持人或导演者,让学生集体主动参与,并且教学答案非唯一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沦、交流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2.1精选案例。有三个基本要求:

1)“精”。案例必须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紧扣教材、基本理论和原理来精心选编,还需注意案例要能够引人入胜且具有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2)“实”。案例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符合实际情况,事实清楚,数据确切,最好是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熟悉但往往又有所忽视的某些事实材料;

3)“新”。案例要及时更新,舍弃那些已有定论的情节及过时的案例,对已采用过有价值的案例也需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4)“深”。选编的案例可以有一定的深度,最好要具有争议性、挑战性,能够反映某些实质性的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3.2.2课前准备。对选定的案例需有一个全方位地分析和把握,熟悉案例的背景“事实”观点,把握案例所蕴涵的原理和揭示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过程的策划与设计。

3.2.3灵活教学。灵活展示案例的方式案例可以由教师或给学生呈现,可以是口头描述、表格、漫画、文字资料、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的认识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3.3问题讨论法

3.3.1“师—生”互动。它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两种形式。互动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对方的行为做出解释和定义,并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双方的互动行为能更好地朝着既定目标发展。例如:在讨论价值观、人生观等论题时,课堂上可以采取自由论坛方式:在谈论道德观时,可采取课堂辩论式;在讨论爱国主义等主题时,可采取即兴演讲式。

3.3.2“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和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两种类型。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锁定某一内容,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参与课堂的讲授,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某话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出观点,它需要教师有正确引导的技巧。

3.3.3“生—自”互动。主要是指学生自主性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是自身内部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在自我调节下的良性互动,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4讲座式教学法

结合“三生教育”的内容,选取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较有争议的问题,为学生开办各种相关的主题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谈人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体悟。同时也要求学生开设讲座,讲座的对象是教师和同学,讲座题目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问题选取,讲座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宜。

3.5渗透式教学法

课程大纲明确规定的、渗透在其它必修和选修课程中的内容,可结合相关课程进行教学,一方面,结合通识教育中的必修课程进行分散教学,如结合《形势与政策》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校级或院级选修课程进行教学,诸如人际关系心理学、云南文化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文化选讲、当代婚姻社会学、民族歌舞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进行“三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3.6活动式教学法

活动式教学是全方位多元互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第一课堂”的常规教学为中心,以“第二课堂”和“两个范围”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各种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使“三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社会各届、学校各部门、学院与班级组织的相关活动开展起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课程教学与班、团、队活动的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第12篇

该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分析三困生群体的表现和成因,并尝试提出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对解决三困生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思路。

关键词:学生工作三困生帮扶

一、三困生群体的成因

三困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落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排斥参与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冷漠,迷恋网络;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内心脆弱,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后转变成三困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项:

1.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分散了其学习注意力。

很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存在学费和衣食之忧,同时担心家中父母的生活,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令家庭经济情况愈发困难,心中充满愧疚,因此希望自己通过勤工助学或者出外打工的方式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学习。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是其逐渐转变为三困生的重要原因。

贫困生的家庭由于经济困难,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遭遇家庭变故的贫困生心理容易受到巨大影响,会因此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甚至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并表现出孤独、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1.2环境的改变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法悦纳自我。

有些贫困生将进入大学作为其高中阶段唯一的、甚至是最终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埋首苦读。他们在高中时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目标的缺失,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别等原因,使他们出现了矛盾的心理、甚至表现出对现实的某种失落感。

在大学里,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是多层次、多向度、多元化的,很多贫困生在和身边其他同学的比较过程中,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甚至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因此在情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失落、消沉。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发现身边同学多才多艺,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时,容易产生“事事不如人”的想法,并因此加深自卑心理;尽管有些学生明确了解自身不足,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自己,完善自我,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失落。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困难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悦纳自我,慢慢转变为三困生。

1.3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逃避现实。

不少困难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愿求助于老师和同学;生活中也缺少可以交流沟通的朋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心生抑郁,甚至出现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无论是从个性的发展,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人,他们都有结交朋友、交流情感的需要,一些“三困生”在现实中不敢去结交朋友,就去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更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一个人独来独往,脱离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渐渐转变为三困生。

二、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

笔者认为,解决三困生的困难要坚持“长期支持”和“不断引导”的原则,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不断深入三困生问题的本质,争取彻底解决三困生的困难。

2.1通过完善的帮困体系,对三困生进行适当的经济资助。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建立了“奖、贷、勤、减、补”的帮困体系,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支柱,其他帮困措施为补充的资助体系。学校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发挥“雪中送炭”的实际功用,争取将助学金和困补金发放到特困学生手中,解决他们突发的或暂时性的困难。从而真正解决三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忧虑感;配合适时给予的引导,启发他们学会感恩,报答社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争取从生活层面使其脱离三困生的行列。

2.2组织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和三困生经常性的交谈沟通,了解到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学习状态并不满意,也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学习,并愿意写下保证,做出承诺;可是这种由“保证书”带来的行动往往只能坚持较短时间。一方面,由于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自己缺乏信心和毅力坚持克服困难;另一方面,缺乏自律意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三困生在长期适应了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监管的情况下,一旦离开外界的束缚就不能自我约束,浪费了大量时间。

面对三困生的“决心大,恒心小”的情况,要帮助三困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详细学习计划,同时组织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党员、热心同学组成的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他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脱困的能力。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三困生的心理困惑。

三困生面临的三种困难中,心理困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因此也是最难摆脱的。首先要在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三困生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心理引导工作才能逐步减弱心理困惑的负面影响。

2.3.1善于发现三困生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困生自卑感强,内心压抑,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能够发现三困生的特长,并因势利导激发他发挥特长,同时给三困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树立他的进取心。

2.3.2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三困生,宽容他们经历反复过程。

三困生内心敏感,性格内向。教师在对三困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充满爱心和耐心地给予他们温暖。困难学生转变成三困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不可能靠一两次说教就起作用,因此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经历“挫折—引导—失败—再引导……”的反复过程。

作为教师,对三困生的情况要有清楚的认识,要和他们一起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把总体的任务分解成合理的阶段性任务。宽容学生的缓慢进步,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关心,和他们一起度过克服困难的过程。

2.3.3善于倾听,排除诱发心理问题的其它原因

大多数三困生不善言谈,有时候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适当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启发三困生说出心中的困惑,细心去发现他心中压力的源泉。

2.3.4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尝试和同学交流沟通

大学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的成员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友情和团队给予其的力量,从合作中学会宽容、体谅,逐步成长、成熟起来。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去关注、观察身边其他善于交往、沟通的同学的表现,鼓励其尝试去模仿、学习,逐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减轻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高校三困生是目前大学校园里逐步显现的较为特殊的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心态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信念,悦纳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估计他们善于学习、掌握技能,挖掘、发挥潜能,逐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放,王民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第13篇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方法;个性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支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师要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概括起来说,是一下三种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激发想象力,放飞创新翅膀。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上把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造想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再造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方法,可把学生带到野外,在观察的基础上鼓起联想的双翼,让学生大胆想象。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创设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在此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

独创性是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之一。为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问难,寻根究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不要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篇章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且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

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质疑。有些课文或课文中有些词语,学生读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或容易产生差错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让学生于无意处发现蕴藏的“真金”,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再次,教师还要在有疑处加以强化,激发学生认真质疑。教师要在学生有疑点的地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质疑,然后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又离不开聚合思维,所以,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必须抓好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尤其是要抓好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式,灵活地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书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当然,只主张发散而丢弃聚合,是不能提高创造水平的。人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敛一下,进行比较,寻找较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在新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再收敛。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对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多种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2. 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门类日益增多,知识周期缩短,那种“一日所学,终身受用”的时代早已过去。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当中自学能力是前提、是基础。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如指导学生自学叶圣陶的小说《夜》,可以设计以下自读提纲:(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有那些主要活动?(引出明线)(2)和主人公有关的还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各有什么活动?(引出暗线、中间人物及其作用)(3)主人公在得到死讯前后心理有何变化?请具体说明。(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性格及描写人物的方法)(4)人物、情节、环境是为主题服务的,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学习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出如下两种分析主题的方法:(a)人物、情节、环境是分析小说主题的前提;(b)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与人物、情节、环境结合起来是准确把握主题的必要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夜》的主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掌握了依据课文材料评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的方法,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

3. 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

青少年学生创造性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人的个性品质与特点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独立、勇敢、勤奋、有恒、谦虚、细致、好探究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而怠惰、怯懦、自卑、骄傲、粗心、守成规等不良性格则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要注意及时消除和矫正。

第1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生就业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必将推进和谐校园文化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1三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1.1.1生命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1.1.2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除此以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及人文精神的欠缺等因素决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面临社会环境复杂化。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外来的文化和观念涌入国内。大学生面对激变的社会环境,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冲击和影响。外来不良的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体很容易被迷惑,一旦遇到困境便会措手不及。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现在,高等学校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但往往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学生缺少人生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知识,不懂得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在遇到重大挫折和打击时,便会选择放弃生命,逃避困难。这与目前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3)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人文精神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而现在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大大忽略人文价值,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品质的体现,人文的缺失直接导致价值和信仰的缺失。

1.2生存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2.1生存教育的涵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大学生的生存教育的内涵包括:个体学习参与认识客观物质世界,认识和参与家庭、社会的分工,学习建立社会关系及处理感情地实践活动,为获得社会生存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和生活的技能)而自我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生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存的各种技能的培养。生存教育与德育是并行不悖的,但必须看到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自我教育和修炼的一部分,有特殊性和个人的能动性。对于学校来讲,由于生存教育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因此生存教育在学校德育课中可以加以引导。与生存教育相关的学科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世界经济、社会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和德育等学科的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1.2.2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相对滞后,对学生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引导作用,除了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遇到各种现实生存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态度反映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位或迷失,应该关注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生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德育的一部分,学校需要在德育中积极加以引导。

(1)德育理念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直接形成和发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模式更是延续和继承了过去的传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比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成果对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产生很大影响,但这更多表现在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商务管理等领域,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便是当前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之一,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变化,而学校德育理念却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的要求,是造成学校德育僵局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激荡,现实的问题和思想的困惑,给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非主流思想观念,已经对社会主义主流观念产生了严重遮蔽。这表现在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金钱至上观念、享乐观念、权力意志等,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2)思想迷茫,迷恋自我。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就业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盲目求高心理,还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关系、家长及亲戚、学校和老师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能够做好一切就业工作,招聘信息和组织招聘会,自己则对求职信息很闭塞,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以及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1.3生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人类最早的教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成为一体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2三生教育在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影响

2.1有利于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

和谐文化,是指以提倡和谐思想为内核的价值理念,而和谐的视野则是以和谐文化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方向性的视阈。和谐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融合、宽容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必将促使校园文化更加和谐,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当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大学生群体在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得到锤炼,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强化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2.3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竞争和就业意识

由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竞争意识不强,认为就业是大四才应该考虑的事,因此往往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就业准备不足,与工作失之交臂。就业意识是指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知、意向所持的主要观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训体验、教师垂范、学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通过资源整合强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永红.浅谈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广西大学学报,2007.12

2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广西社会科学,2004.9

3靳凤林.窥视生死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沃瑟曼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69

5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

第1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或影响。[1]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品德,从而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素质和能力,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通过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在于“生态人”的培养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培育更多的,能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生态人”。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与思想

只有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的思想和观念,以此来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课题,但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人们内心的驱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可以归结为价值上的导向。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引导人们加深对自身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使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进而维护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从思想上认同是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可以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利武器,最终帮助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思想,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素养

一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素养只有表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在他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一,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应有的崇高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产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感和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加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同时,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生态道德的知识,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第二,培养生态消费习惯。当今社会,到处物欲横流、充满虚荣心的,很多人以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美的心灵,使人们的心理结构、道德境界得以完善和提升,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从而避免出现“灵魂异化”的现象,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人性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最终使人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寻找到自我价值存在的意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只有培养人们的生态消费习惯,才能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准则。

第三,培养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可以平等、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开始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理性评价经济效益。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统一发展的观念。生态理性不仅支配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支配人们的消费方式,可以促使消费者对消费品进行绿色评价、反馈绿色信息,刺激绿色生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对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鼓励受教育者向“生态人”的目标迈进。

激发精神动力。所谓激发精神动力,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兴趣。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需要以及活动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越强烈,活动对象对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人的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激发精神动力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和权利,那种忽视或轻视甚至否定物质利益,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依靠物质的力量,主张“金钱万能”,忽视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而应该充分考虑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把物质激发与精神激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物质激励靠经济手段,而精神激励,则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可以促进人们对自己主体作用提高认识,调动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兴趣,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胜枚举。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实现。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习惯,影响或教化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提高和保证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转变人们的生产观念、消费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最终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激起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打击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的氛围,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相适应。

三、保障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客观上需要有政策、法律和制度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同时,也需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引导,促使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或内心深处认可或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即提供思想上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的根本途径。

(一)唤醒人们对发展道路的反思。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反思,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否则人类终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当前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错误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生态危机,然后领悟到人类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源和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对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进行反思,在解决当代人的利益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人着想,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做到代际之间永续发展。

(二)规范和调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在一定的规范调控下进行,这种规范除了法律制度和纪律约束即“刚性”约束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即“柔性”约束,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掌握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通过肯定、褒贬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它使人懂得怎样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法制纪律观念,法制纪律观念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念,是保障社会有序的根本条件,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条件。健全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是保障全体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奋斗的坚强后盾。可以说,没有完备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而法制和纪律的制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具有法制观念的人;只有使全体公民都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具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完成。可见,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迫切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通过道德方面的约束,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制、纪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法制、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化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也充满着矛盾,而且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突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妥善应对这些矛盾和挑战,有效调节社会关系,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己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用思想引导、政治优势、法制规范、道德力量化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化解很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焦点,准确地摸清人们共同关注和议论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引导、感情交融、人际沟通等方法,运用道德力量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有效地使矛盾不至于转化为冲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很多,远不局限于上面的分析,而且功能发挥的方式、途径多样,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掘其功能、运用其功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1108。

[3]谢晓娟,孙承鹏论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刘 云,姚珍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 知识经济,2010,(08)。

[5]刘杨杨,孔德瑞浅析生态文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学术探讨,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