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范文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实验内容;考核方式;应用;兴趣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该课程的特点:(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2)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产品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3实验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内容新、更新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摒弃过去的先讲后练,甚至是只讲不练,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者是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0学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6个独立的项目,现分别说明。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2000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臷和使用。

(1)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系统的优化(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系统的测试(SisoftSandra的使用)。

(4)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图像处理软件

(2)声音

(3)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PLAY、暴风影音)

4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1)分组讨论(实验2)

(2)调研报告(实验1)

(3)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参考文献:

[1]徐鲁雄.改革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8):57-61.

[2]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5):165.

[3]周苏.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88-91.

[4]高尚,别小川.“计算方法”实验内容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06-107.

[5]孙中胜,高长宝.微机组装升级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周苏等.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C].大学计算机基础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李秉璋等.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6,(12):28-31.

[8]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

Thereformofthecontentandmethodsofexaminationin“Computerassemblyandmaintenance”

TAOJian-ping

(SchoolofNanXu,JiangsuUniv.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gjiang212004,China)

第2篇

关键词:课程特点学生素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几个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是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强,但学习的内驱力弱。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无论从事软件开发还是从事软件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尤其是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维修师、网络管理、软件维护人员等,业内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达到100%。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这种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二是课程技术的外显性强,学习的韧性不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组装、测试、维护、常见故障及诊断等。对此,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容易满足于"眼见为实",钻研不深,一知半解。三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学习的运用能力弱。《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这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如在“软件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及硬件系统检查”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⑴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⑵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⑶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⑷协作学习——将“安装准备及系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计算机业界有一摩尔定律“芯片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与功效每18个月翻一番”,说明了硬件发展之快。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开发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开"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五、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在考核时,应侧重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考核内容必须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可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要求考核,为学生观念的更新、继续学习的方向、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CITT)和职业工种鉴定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以此引导教、学双方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突出操作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训练,全面实现人才培训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罗集学赵斯宁中职生学习方法情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第3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该课程的特点:(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2)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产品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3实验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内容新、更新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摒弃过去的先讲后练,甚至是只讲不练,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者是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0学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6个独立的项目,现分别说明。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2000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臷和使用。

(1)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系统的优化(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系统的测试(SisoftSandra的使用)。

(4)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图像处理软件

(2)声音

(3)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PLAY、暴风影音)

4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

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1)分组讨论(实验2)

(2)调研报告(实验1)

(3)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参考文献:

[1]徐鲁雄.改革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8):57-61.

[2]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5):165.

[3]周苏.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88-91.

[4]高尚,别小川.“计算方法”实验内容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06-107.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特点;学生素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以及BIOS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等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但长期以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很难适应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一、计算组装与维护现存在的问题是:

1教材内容落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有新的突破,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学生整天学的就是课本内的一些很老很旧东西,而且所用的课本都是好几年前的书,好多硬件都已被淘汰,学生还处在无知的情况。老师在上课时会提到一些的课外的新知识,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学生对课外知识知道的较少,所以说我们的教课书和教学方式都要进一下改进。

2.实训实施较差

计算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主要的目的就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到最基础的知识。在做实训时,老师把整个过程讲解完以后,然后分组练习,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只有学七、八个学生一台机器,有的学生一节课也没有论到。经过多年的实验大部分机器已不能适用于教学实验需求,由于机器设备较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不懂得珍惜,因而造成部分设备损坏严重,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机器设备旧以至于不想动手操作。相对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强,这样的硬件实验室就不能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

3考核方法单一

技能考核就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而现在我们的考核就是学期结束后,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试卷,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只会想看书怎么写上老师才给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部分学生只是在准备要考试前才去啃书,而在考核实验也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看偷看别人怎么操作,然后自己也照搬来操作,虽然结果是对的,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操作步骤的意思,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陛,使得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

二、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要进行改革

1.实物教学法

计算组装和维护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首先老师要讲解计算机硬的设备的主要是: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然后对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介绍一下。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参数设定及硬件安装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组装一台机器,并且机器能够运行才能算达标。因此使课堂内容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2.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许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投影、视频、录像机、VCD等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

3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拆、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组装过程中机器出现的故障。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有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每天学的知识只局限于课本,对课外的知识知道的较少,也很少有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途径去了解。因此,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及扩大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去科技市场参观考察。让学生去市场做调查.以3000元价格去组装一台办公电脑,让他们进行市场配件调查、计算机各部件行情调,行情预测,人才需求调查等。

5.考试模式改革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特点;学生素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以及BIOS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常用软件的使用等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知识更新较快,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但长期以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很难适应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能力的要求。网

一、计算组装与维护现存在的问题是:

1教材内容落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有新的突破,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学生整天学的就是课本内的一些很老很旧东西,而且所用的课本都是好几年前的书,好多硬件都已被淘汰,学生还处在无知的情况。老师在上课时会提到一些的课外的新知识,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学生对课外知识知道的较少,所以说我们的教课书和教学方式都要进一下改进。

2.实训实施较差

计算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主要的目的就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到最基础的知识。在做实训时,老师把整个过程讲解完以后,然后分组练习,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只有学七、八个学生一台机器,有的学生一节课也没有论到。经过多年的实验大部分机器已不能适用于教学实验需求,由于机器设备较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不懂得珍惜,因而造成部分设备损坏严重,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机器设备旧以至于不想动手操作。相对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强,这样的硬件实验室就不能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

3考核方法单一

技能考核就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而现在我们的考核就是学期结束后,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试卷,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只会想看书怎么写上老师才给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部分学生只是在准备要考试前才去啃书,而在考核实验也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看偷看别人怎么操作,然后自己也照搬来操作,虽然结果是对的,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操作步骤的意思,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陛,使得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

二、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要进行改革

1.实物教学法

计算组装和维护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首先老师要讲解计算机硬的设备的主要是:主板、CPU、内存、显卡、外设、机箱、电源等。然后对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及其选购、组装、维护保养介绍一下。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参数设定及硬件安装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组装一台机器,并且机器能够运行才能算达标。因此使课堂内容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2.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许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投影、视频、录像机、VCD等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

3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拆、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组装过程中机器出现的故障。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有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每天学的知识只局限于课本,对课外的知识知道的较少,也很少有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途径去了解。因此,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及扩大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去科技市场参观考察。让学生去市场做调查.以3000元价格去组装一台办公电脑,让他们进行市场配件调查、计算机各部件行情调,行情预测,人才需求调查等。

5.考试模式改革

第6篇

一、引言

《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内容更新快。笔者是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多年的一名教师,有一定的心得心得,现通过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探究。

二、目前状况及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而在很多学校以往的《微机组装和维护》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较多是纸上谈兵,学生缺乏真正实际动手能力的练习,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电脑也是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及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一旦电脑系统出现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和男生存在较大差异。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提兴奋趣

喜好是最好的老师,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程,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慢慢对就门课程产生喜好。刚上这门课程时,笔者就跟学生谈到开这门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从就业、从日常电脑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喜好。结合学生在上机实操时碰到的一些微机故障,告诉他们只要把握了更多的微机维修知识,才能维修好所要用到的微机,才能更好地使用微机这个工具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服务。在授课时,非凡讲述了学生感喜好的知识,如微机的组装、设置BIOS密码、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QQ软件等,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多加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的技术内容使学生失去喜好,可从美育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心得微机设计之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系统的安装程序、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的共享、接口的防反插和颜色的设计、键盘和鼠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到处都可以心得到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

(二)解决学生层次不同和男女生动手能力有差异的新问题

对于学生层次不同的新问题,让学得较快的学生尽早接触一些计算机维修方面的知识,并让他们参和实际的微机维修,也可让他们辅导把握较慢的同学。而对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上和男生相差较大的新问题,笔者在上实验课时将男女生搭配成一个小组,使他们在实践接触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和形成探究意识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目前状况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微机组装和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和现实脱节的新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校内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奇性和开发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可把各个时期的硬件产品给学生展示出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产品种类繁多,假如把它们都买回来,没有这个必要。可采取这样的做法摘要:每次淘汰更新微型计算机时,留下的旧微机拆成散件作为教具;另外,每年可购置一些新型、有特征的微型计算机部件(二手部件也可)充实教具;通过各种电脑报刊、杂志、网络搜集硬件图片,使教学资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硬件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实际熟悉。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教案制成各成图、文、声、像并茂且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课件;适当时候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投影来教学,把一些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主板、各种电缆线等清楚地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们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用这些设备适时地合理地服务于教学;也可解决硬件不足的新问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在平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去上网查阅硬件的有关资料,或者多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电脑报刊或杂志,以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五)注重实验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可用以前淘汰下来或每年适当购置的设备组建实验室。在进行微机组装实验方面,实行分组加电装机。为了保障学生既能把握必要的安装要领而又不使微机部件损坏,学生的组装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安装前的预备(如放掉身上的静电)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拆卸和安装;从安装各部件的步骤到安装每一部件的注重事项,都有教师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装机习惯。学生在装机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新问题,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新问题。有时甚至发现不少学生不会拧螺丝,不是出现拧不到位或拧不平,就是安装时由于螺丝没拧好而使设备变形。这时应该把按对角线拧螺丝的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把部件的安插方法注重事项和窍门告诉他们,并规范安装时机器的接线不能交叉、连线要排列整洁等。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心得的。再如,面板控制接线的连接是学生装机过程中最轻易出错的一个环节,虽然理论课上反复强调过,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英文较差,对插针接口还是区分不清或经常接错,这在想象当中是心得不到的。

(六)以课堂小结、作业、考试作为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

上完每堂课后,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且和作业、考试等反馈信息,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的新问题等总结出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收获和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另外,学生在课堂内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若当时不能清楚解决的,就如实告诉学生,不能相当然,使学生糊涂,模凌两可。还需要把这些新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再去探究和查阅资料。

四、结束语

以上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种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方法等的改革探索,是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使理论和实际操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学生一步一步带入微机组装和维护的大门,使学生全面接触、全面熟悉微机硬件知识及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且能使他们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高职技校“培养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摘要:

[1王乃和,张居晓,《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教学思索.内江科技,2006年09期.

[2时翠霞,《微机组装和维护》教学探究.信息技术教育探究论文集,2005年.

第7篇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作为计算机的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问题中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作为一门实用的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一门计算机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因其操作性、实用强,而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这几年来,我们根据市场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符合人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课程定位

现代教育的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定位于掌握计算机基本软、硬件的概念及安装、维护的方法技巧。由于专业技术强的特点及所涵盖的内容,掌握该门课程后,学生可以面向计算机应用较为深人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既可以从事计算机单机安装、操作、管理和维护,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培训、推广、销售服务等技术工作.

二、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1 = t而本门课程的特点是大量的知识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的。我们深人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经过实践探索,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加大了实验课课时,适当缩短了理论课时,实现课时比例为2=1。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理论课后,再集中课时完成实验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验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1.明确理论课程内容

明确课程理念与课程定位的前提下,要求理论课程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这其中包括“硬件知识~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检测~软件安装与使用”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内容做到条理清晰、明确落实能力。即要掌握硬件设备的选购及维护、学会计算机组装的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及良好的操作习惯;硬件、软件系统的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检修;故障的分类,检修原则,检修步骤,检测方法;系统环境的优化;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防范、利用软件工具的使用进行系统维护,增强计算机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细化实验课程内容

实验课程我们给学生的任务要求是:能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能进行常规的维护,故障的判断和处理。就是让学生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完成的工作从头到尾自己亲自做一遍。

我们按照实际中要完成的工作,将工作内容分解成实验课程内容。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CMOS参数与BI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设备驱动程序、计算机的维护与优化、常用软件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注册表的使用与维护、DOS命令的使用。每部分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这样学生可以把各种概念、原理放在任务中去理解,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三、教学方法独具特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生存环境的压力,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

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是: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景”是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完成提出的任务。“协作”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必要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会话”是综合所有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综合练习,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教师进行咨询和答疑。“意义建构”的教学效果,就是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1.“任务”式的理论教学方法

我们每次在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爱好者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将知识点贯穿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直接与市场接触,使课程适应根据新产品的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个任务进行设计的。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任务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因此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我们注重优化教学内容,注意引进新知识点和新的技术,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新产品、新技术的特点,并与原有的产品、技术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中的差异,从而了解市场。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利用几个周末的时间自己去了解市场,这其中的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回来都说收获很大,并且都交了一份非常好的作业,他们感到课程内容并不是空洞的。而这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运用课堂知识、了解市场的能力。

2.“模块”化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的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用技术,加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进行以下安排。

(1)为了使学生真正拥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我们建立了专用硬件实验室,要求以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每个实验,每组配备有1台电脑的基本配件。

(2)合理安排实验顺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实验内容分解成模块,采用图表的方式来讲解,这样可以用直观的图形来展示实验内容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按照实验图表首先完成硬件部分的实验,再完成软件部分的实验。再细化具体的实验过程。学生按照实验过程表完成实验后,基本上可以掌握一台计算机的安装、维护过程。

(3)按照实验过程,专门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并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每次实验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在每份实验报告最后,还有相关的实验题需要完成,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自己解决。

(4)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该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有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印象。

四、改革课程考试和课程评价方式

1.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属于技能型考核,因此我们采用操作性考试,考试项目涵盖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主要方面。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项目来建立操作考试的题库。这些项目包括:组装一台办公电脑,配置CMOS、硬盘安装、安装操作系统、GHOST的使用、硬盘分区管理软件PQMAGIC的使用、注册表的使用、DOS命令的使用。课程考核以操作考试为主,再结合口试进行。教师根据操作与口试结果,按比例给学生判定本课程的考核成绩。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过程评价,使学生动手技能快速提高。从考核效果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考试方式,学生反映这远比笔试要好。

2.注重过程的课程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学生整个课程学习的评价中占有绝对的比例,这样容易使学生忽略平时的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内容不能掌握得更全面、更扎实,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因此我们将课程的评价方式改为:学习过程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考试。评价方式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实验作业、实践技能操作等;而教师评价包括课后作业、考试、评语、成绩;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口试。

这样的课程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仅凭一次考试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情况。新课程评价方式就避免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问题。显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28-02

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除了作为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以外,也作为高等职业类学校公选课之一,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实验项目,该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掌握该技术后,学生能自己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系统,方便了日常应用,同时还会对学生的未来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1 虚拟机技术

1.1简述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也就是虚拟计算机,指的是在一台物理计算机的基础上虚拟出来的逻辑计算机。虚拟机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硬件的技术,通过利用虚拟机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的基础上虚拟出来一台、多台虚拟计算机,进行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安装、硬盘分区、CMOS设置、格式化以及应用测试,而且每一台虚拟计算机都可以独立运行,就像真正的计算机一样,且每一台虚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之间也不会互相干扰。因此,在实际对虚拟机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系统安装、磁盘分区、格式化等,甚至虚拟机的系统崩溃,也不会对其他虚拟机系统、主机产生影响。基于虚拟计算机的这个特点,其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即便是操作失误,也不会对主机软件资源、硬件造成破坏,便于维护、管理。

1.2常用虚拟机软件

就目前来说,较为常用的虚拟机软件主要有三种:①Microsoft Virtual PC;②Virtual Box;③VM ware。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虚拟机软件发现,与其他两种相比,VM ware的功能更加出色,且综合稳定性也更好,更能满足产品研发以及教学科研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中以VM ware为例,探讨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中的应用。

1.3虚拟机的运行原理

在主机的操作系统上,VM ware是作为一个软件进行直接运行的,VM ware软件在主机操作系统上为虚拟机系统提供了一虚拟操作平台,而虚拟机的功能则主要通过这一虚拟操作平台实现(如图1)。从根本性质上来讲,虚拟机就是一个软件,其与一般的应用软件一样,只能依靠主机才可以完成操作。就功能方面上看,主机、虚拟计算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虚拟计算机有主机所具备的所有功能,唯一的一个不同点就是虚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相比较于主机来说比较慢。

1.4虚拟机的主要特点

以VM ware软件为例,探讨虚拟机的特点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虽然VM ware软件仅仅是对一个虚拟机进行模仿,但与计算机相同的是其也具备BIOS,还可以修改和设置BIOS参数,从而能够在一个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操作系统,还可以实现虚拟系统、主机系统之间的切换,此外,主机系统也可以参与虚拟机的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主机系统受到损坏而导致的虚拟机程序数据损坏的问题;第二,虚拟机操作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由于虚拟机系统是独立的,且有着自己的网址,同时有主机所具备的所有功能,因此,在多台虚拟机系统同时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其中一台虚拟机出现问题或故障,其他的虚拟机系统也不会受到影响;第三,能够兼容多个版本。虚拟机能够兼容多个版本,那么在虚拟机的同一操作系统上安装不同版本的时候,就无需重新进行硬盘分区。例如,在“Red Hat Linux”目录下安装“Turbo Li flux”的时候,就无需重新进行硬盘分区。

2 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项目的内容和特点

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文讨论的虚拟机技术应用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包括CMOS和BISO设置、硬盘分区与初始化、操作系统安装、驱动程序安装、系统的维护、工具软件安装与卸载等等。

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项目的主要特点有:第一、知识更新速度较快。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计算机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计算机硬件,更新的速度均比较快,往往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现有的技术、产品,而新技术、新产品又迅速出现,为适应社会需要,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第二,技能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重视技能培养,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用技能,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主板设置方法,并且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进行安装与维护,能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3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中的应用

3.1设置虚拟光驱

考虑到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需要各种安装光盘,而在实际的实验操作环境下,安装光盘的使用会有很多不利因素,如读盘速度、光盘磨损、光盘的管理。利用成熟的“光盘映像文件制作/ 编辑/转换工具”将相关的光盘制作成ISO 格式的文件,形成ISO 镜像库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应用虚拟机技术,可以把ISO文件当作虚拟光驱,也可以利用真实光驱设置虚拟光驱。在使用光驱时,就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下载ISO镜像文件,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经费,节省了学校的开支,还大大减少了实验准备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2设置CMOS与BIOS

在启动虚拟机系统时,与启动普通计算机的过程一样,先进行自检之后,通过DEL进入BIOS,设置参数。这一实验地主要目的是练习开机启动顺序、计算机日期与时间、USB控制、CPU频率以及BIOS密码开机密码的设置等。每一台虚拟机均具备独立BIOS,也可以通过BIOS实现上述实验目的,在设置BIOS时,可以把光驱放在第一启动顺序中,从可以为之后的操作系统安装提供良好的基础。

3.3硬盘分区与初始化

在通用的学生上机机房中,硬盘分区与初始化这一实验是显然是不允许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机技术指导学生完成这项实验。不管是硬盘分区,还是硬盘初始化,不仅可以利用工具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在DOS环境下用命令实现,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工具软件实现的。具体的做法如下所示:通过镜像文件、物理光驱,引导虚拟机系统启动DOS环境,之后使用分区软件或者命令进行硬盘分区、硬盘初始化,这些操作均是处于虚拟机系统中,因此不会破坏硬盘数据。

3.4安装操作系统

由于通用机房中配备了还原保护措施,因此,在通用机房中无法进行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机技术指导学生完成这项实验。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与普通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相同,均是利用光盘或ISO镜像文件安装的,安装方式、安装流程也与普通计算机一样。

3.5 ghost备份

在计算机组装、维护时,克隆软件是一种应用比较频繁的软件,在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问题,且通过还原不能使其恢复正常,这时就可以利用ghost恢复系统,为此,需要进行克隆,并在系统恢复时取代损坏的系统。为节约学生时间,计算机实验室可以向实验学生提供需要安装或恢复的系统备份,在日常的实验课中,保存不同实验环境下形成的镜像文件或GHO 文件,以待日后使用。

3.6病毒测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病毒查杀的重要性日趋凸现出来,成为计算机操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项目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病毒测试方面的内容。利用虚拟机技术开展实验,通过进行CPU虚拟以及硬件端口、寄存器的虚拟,并用调试程序把病毒程序调入到虚拟机系统中来,就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病毒执行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做病毒测试时,建议关闭虚拟机与主机的共享和文件互通功能,虚拟机若不需要网络,关闭虚拟机网卡,这样可以避免对宿主计算机和网络产生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实验项目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良好地保护硬件,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成本,还丰富了教学环境,最佳程度上提供了真实的模拟环境,从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有利于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敦毫.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9):2182-2184.

[2]谢瑞杰.虚拟机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5):3572-3574.

[3] 吴言.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4):201-202.

[4] 阳树铭.虚拟机技术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5):99-100.

[5]王志勇.虚拟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256-257.

第9篇

计算机理论浅析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教学方法初探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安装、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

由于计算机硬件安装强调的是动手能力,按时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教师在讲述CPU相关知识时往往要把CPU结构、功能、原理做为重点来讲,而这些知识对职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对CPU的种类、厂家、性能、与其它部件的搭配等,这些对职业学生将来就业有用的,则介绍得不多。学生对这些理论并不是很感兴趣,也很难记住这些知识,而等到他们就业时,这些理论已经过时了。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使面临一些简单的操作方面的问题也无从下手。相反,我们在一些电脑市场看到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什么计算机学历,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非常熟练。他们通常的经验是:做的多了、熟了,就会了,不需要懂得太多知识。这种现象使我们意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此,我们应该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大胆探索,引入一种以实际需求为教学目的的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缺乏,那么可以利用3DS MAX虚拟现实的技术来解决。学生不光可以在学校使用这一资源,也可以把这种辅助教学软件带回家进一步学习。我们可以用3DS MAX强大的建模功能,建立出计算机中的“CPU”、硬盘、显卡、主板等核心硬件,并且每一个硬件完全对比真实实物建模,内部构造也要建模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使用空间,可能刚开始做这些硬件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一劳永逸,这些虚拟的模型造价远远低于真实硬件的价格,并能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不用像传统硬件教学,在使用设备的时候搬来搬去,只需要一个U盘,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计算机硬件设备实验室,便于教师随身携带,去不同场合教学使用。学生放假也可以把这个“虚拟的硬件实验室”带回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在家中做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2.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来构建教学模式。从学习者的角度说,项目教学是一种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是指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可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各个任务,比如:行动导向、小组抢答、网上模拟攒机、小组竞赛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是:每次任务之前,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和设备的安全问题之后,把任务直接下达给他们,每个小组从任务的计划——决策——实施——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是独立完成,中途有疑问的,老师给他们提供若干学习途径:实习报告、网络、老师的辅导、小组间的互助等。老师在巡视过程中,不断记录存在的问题或及时更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做适当点评,最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继续完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求学网为您提供“计算机理论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解决您在写计算机理论论文中的难题

计算机理论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常见的软件破解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破解中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1)断点,所谓断点就是程序被中断的地方,中断就是由于有特殊事件发生,计算机暂停当前的任务,转而去执行另外的任务,然后再返回原先的任务继续执行。解密的过程就是等到程序去获取我们输人的注册码并准备和正确的注册码相比较的时候将它中断下来,然后我们通过分析程序,找到正确的注册码。

(2)领空,所谓程序的领空,就是程序自己的领土地盘,也就是我们要破解的程序自己程序码所处的位置。每个程序的编写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我们要在想要切人程序的时候中断程序,就必须不依赖具体的程序设置断点,也就是我们设置的断点应该是每个程序都会用到的东西。

(3)API,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简写,我们叫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个系统定义函数的大集合,它提供了访问操作系统特征的方法。API包含了几百个应用程序调用的函数,这些函数执行所有必须的与操作系统相关的操作,如内存分配、向屏幕输出和创建窗口等,WINDOWS程序以API为基础来实现和系统打交道。无论什么样的应用程序,其底层最终都是通过调用各种API函数来实现各种功能的。

了解了以上三个专业术语后,我们看下基本的软件破解方法。

2.2利用算法注册机。算法注册机是要在分析了软件的注册码算法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一种可以自动生成软件注册码的程序。所以软件的算法很重要,一般软件作者自己也编写,方便软件的销售使用。这类软件加密的特点是一个注册码只能在一台电脑上使用,像和电脑进行了一对一的绑定。使用步骤是首先运行试用的软件,得到本台机器的软件机器码,再用算法注册机算号注册,然后用算法注册机直接算出合适的注册码,最后用算出来的注册码直接注册。

2.3利用内存破解。我们知道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数据,全部都要加载到内存中去,软件在进行注册码认证的时候会有个比较的过程,所以我们只须知道所要破解软件的注册码的内存地址,就达到目的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须花大力气掌握软件注册码的算法,非常节省编写内存注册机的时间。步骤是先加载内存注册机,再通过它去获得内存中软件的真实注册码,或修改内存中软件相关的某些数据,来达到破解软件的目的。主要有2种方式,第一种直接从内存中得到注册码,第二种在内存中模拟已注册程序的运行环境。

2.4补丁破解法和文件注册法。补丁破解法是指用相关的补丁程序来修改软件,以达到破解软件的目的。此方法一般是破解软件的验证注册码或时间,基本上都是修改原程序的判断语句。比如程序试用期是一个月,就可以把这个修改掉,来达到无限使用的目的。文件注册法就是把软件的注册内容放到一个文件里,以方便自己或别人用它来注册,主要有注册表导人和注册文件导人两种方式。

3.建立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由于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实践中设备容易在操作中损耗,因此,虚拟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最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虚拟的设备是不会有磨损和消耗的。做了错误操作,计算机会提示你这样做的后果,也不会真实地损坏虚拟设备,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刚刚开始入门的硬件维修学生,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损坏硬件设备了,可以放开手脚地练习计算机硬件维修技术。当然虚拟硬件设备同样也会有一些维护问题。例如计算机病毒是可以损坏虚拟硬件的,但是只要做好备份和计算机软件常规维护工作,这些可能的损坏变得很小。比起真实的硬件设备维护,资金消耗和工作量小得太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虚拟技术的强大和明显优势。因为虚拟机是一款软件,它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但是学生却可以像对一台真正的计算机一样来对它进行各种操作。

4.采用全面的考核方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操课中,对于每个任务不是单凭终结成绩就了事的。老师可以把每个任务按10分算,这10分包含:纪律、学习主动性、回答问题情况、卫生、任务完成次序等。这样做,学生不光注重任务的结果,还注意在整个实操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且,在每次任务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时不时地展示每个小组的本次任务得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动态地变化这个得分表。通过这一举措,相信学生在实操时几乎看不见违反纪律的情况,给人的感觉是整个实操场地秩序井然。

总之,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项目教学、建立虚拟实验室、全面考核这四方面的处理,我想计算机应用教学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将会有一个飞跃。我们能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也能让学生在这些教学改革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2]蔡泽光,廖乔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 百度2008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3-0000-01

Task-driven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Basic Courses

Liu Hailong

(Inner Mongolia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uhhot 01001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computer operating skills is our social work,an essential learning and life skills. Therefor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based courses for students in some degree,future employment,work,life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Therefore,how to teach good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programs,how to make student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to master the computer is placed in each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in front of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from teaching about how to use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basic courses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s, describes how to design specific courses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Task-driven;Teaching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特点是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和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学生听课没兴趣,练习没耐心,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差。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让学生在做中学,这种授课方式能够明显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人根据个人授课心得,谈谈我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相关任务模块的设计。

首先在课程任务设计中我将本课程分为了三个大的模块:计算机组装与网络构建模块、常用工具软件安装、使用与计算机维护模块、office办公自动化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任务都来源于企业案例或是直接将学院工作中一些工作任务分给同学去做,让学生充分体验实战的感觉。在教学中将讲课与实践相结合,压缩理论授课学时,多给学生实践时间,以指导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做中学。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构建模块中我设计了三个任务: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小型局域网的构建。在教授了学生计算机的历史和硬件相关知识后,将学生分组,每组四至五名学生,然后在我校的综合布线实验室进行实战演练。在实验室中学生先进行计算机硬件的识别,找到指定型号的主板、cpu、硬盘等硬件后进行计算机的整机安装实验;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组装好的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其中包括常用的windows xp系统的安装和windows2003 sever系统的安装;最后学生需要自己制作网线、学习使用交换机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络并测试连接在交换机上的各个计算机是否能够联通。通过完成这三个任务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学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局域网的构建,分组实验的模式同时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Office办公自动化教学模块我设计了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数据处理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三个任务。在授课过程中,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而是引入实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实现来引入教学内容。例如,讲解word文档的排版时,我用我校某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为实例,演示如何将未排版的文档一步步按要求制作成合格的毕业论文。学生的上机内容是联系学校的各个社团和协会,为他们制作海报和宣传单。有些同学甚至还在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找到了打字排版的兼职工作;讲解excel部分内容时全部引用生活实例和企业案例,小到居委会水费缴纳单的计算,大到公司生产成本和利润核算表,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使用excel表格和函数功能自动生成各种结果和报表。学生的上机内容是利用excel表格制作本班级的信息统计表、成绩统计表等表格的制作,表格中的内容全部是由函数生成的,彻底让学生感受到excel表格为生活、工作带来的便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办公工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通过我这些年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我发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授出来的学生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教育出的学生动手能力要强很多,企业反馈好。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驱动教学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大量的案例剖析演示使得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凑,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往往难以快速掌握,跟不上教学步骤。容易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授课节奏提出了挑战;案例的收集整理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要做大量的准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以上就是我这几年来施行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益处。同时由于经验有限,肯定有很多不知处,欢迎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我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金晓倩.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第11篇

摘要:通过对本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入手,以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的。同时改变过去学生和老师都不太重视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 实验教学 改革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1、课程教学开始前,拟定项目教学计划时的工作。2、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1、虚拟机的安装程序

课题组使用的虚拟机软件版本为VMware 4.5.2,该软件是VMware公司为x86平台计算机开发的。

(1) 虚拟机软件安装进入Win2000(XP)界面后,打开虚拟机的文件夹,点击安装图标后,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完成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2) 虚拟机创建点击桌面VMware(虚拟机)快捷方式后,选择新建虚拟机(New Virtual Machine),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在创建向导的提示下,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建豪.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3): 55-57.

[2] 李兵.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田[J].宁波大学学报,2003,(3):29-32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4]连为民,李寅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5]苏国彬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培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实训

1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开发能力,解决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化过程进行很好的互补融合。现代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仍然存在一系列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不能与市场化有效结合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过于应试化

虽然高职计算机专业在很多方面摒弃了教育的单一化,但是教师在传授理论课程时的模式仍然是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记录笔记、提问学生、布置作业的单一过程,学生学习理论课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教师的提问,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性有限,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理论课程与学生实训不能有效的结合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上完理论课程后一般都是相隔几天再去实训室进行上机操作,此时有的理论知识已经忘记,学生上机遇到很大问题,实训中不同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不同,上机操作造成有的学生掌握快有的慢,时间长了学生之间的技能差距越来越大,影响了上机效果[1]。

1.2专业课程设置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维护、安装调试等技术岗位,学校应该展开针对性培养,以实际的应用为主。但是,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用专业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比较相似,没有突出性的特点。高职3年中,第1年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训课程较少,第2年偏重理论课程与实训同时进行,第3年主要是实训课。高职学生在第3年中需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企业定岗实习和找工作,任务分配比较多,学生实训时不会全身心投入,最后导致动手能力差,实践性不强,就业也会相应出现问题,因此课程分配出现比较大的问题[2]。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中不光要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还要学习一些大学的选修或者必修课程,比如毛概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课程学生兴趣一般,以应付考试为主,在整个大一都要学习,抽走学生大量时间。

1.3实训体系不健全,与课程设置不能同步

加强实训是高职计算机培养的目标的有效手段,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标准的实训体系,将理论授课和实训同时展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目前的关键。学生应该能够快速地组装一台软硬件兼备的计算机,对系统网络和软件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甄别和维修、对网站开发和维护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这些是计算机应用人才需要必备的,也是学校实训需要重视的。高职中教师授课的理论知识是为实训服务的,理论知识不能脱离实训,当前,高职理论授课与实训操作还是分开进行的,学生学完理论后不能立即转为为实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用没有融合在一起,学生刚刚掌握的知识没有在实训中快速体现出来,造成实训效果一般。实训过程比较笼统,实训教师与理论课程教师往往不是同一个教师,实训中各个教师观点和方法不同,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实训中内容与理论课程出入较大,理论不能转变成实践,学生无法有效进行动手操作,这些都是实训体系不健全、与课程设置有突出的矛盾造成的,因此高职教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2.1立足就业原则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大批高职学生面对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该立足学生就业,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计算机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课程结构、课程难易、与实践联系紧密度以及就业方向上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在课程设置上,要与学生将来直接就业岗位进行匹配设置,能胜任这个岗位的课程要进行系统教学,比如以后就业方向是计算机组装维护的学生,课程中要突出计算机结构、硬件软件类型特点、如何进行硬件软件匹配使计算机性能达到最高要求,这些是课程需要突出的。

2.2针对性原则

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课程设置知识点和能力要与实训同步进行,应用专业要突破常规,朝着专业化、行业化的方向发展,按照社会实际需求和计算机应用发展的方向进行专业的细分,专业课程内容不能固守不变,要适当的创新和创编,比如学习操作系统专业课程时,现在的操作系统几乎每年都在变化,教师应该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交给学生,还要将微软操作系统与别的操作系统在创新点、操作界面、操作方法上的不同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以致用[3]。

2.3授课方式要多样化,课程突出实用

高职学生第3年一般都是在外实习,因此专业课程需要在前两年进行有效学习。对于思想政治课和毛概等应该以教育为主,力争在半年内学完。数学课程学习应该安插在计算机学习中,对于计算机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现场学习,这样会使学生兴趣提高,数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与实训练习进行同步,对于课程中讲到的上机操作内容,学生现场学习理解比较容易一些,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牢固度,对于大三这一年学校应该让学生尽可能的在企业进行定岗锻炼,将课程理论在企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3实训体系的有效构建方法

高职实训要与课程同步进行,针对不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训应该分步骤进行,不能笼统地按照同一个模式进行。实训可以按照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专业课程能力、专业实践综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开展,基本动手能力安排在大一的前半年进行,主要让学生结合课程学习中的基本操作进行上机练习,教师按照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打分;基本专业能力可以安排在大一下半年和大二上半年进行,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让他们将某一阶段的课程知识点进行串联,培养学生的以后处理问题的实践基础能力[4];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在大二结束或者大三全年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以后工作后的实践能力,将岗位相关技术和管理能力在实训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从而提高学生处理计算机应用问题的专业综合能力,适应岗位要求,更好的就业。

第13篇

论文摘要: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本文从课程设置改革的角度分析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1.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原理及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普遍感到很吃力,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派上用场(主要因为他们学进去的很少很浅,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多),因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学。这让我们感觉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开设无所适从,很难把教材、教师、学生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 社会市场对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

2006年上半年,我们学校就业部门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总共100家计算机方向知名企业进行了专业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对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本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2)能进行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操作维护。(3)会为公司或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宣传。(4)擅长单机维护、调试、软件安装的。(5)胜任信息管理、经营分析工作。(6)熟练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工作等。

3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策略

由于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而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普遍只有2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的安排课程呢?众所周知,由于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理解分析能力不强等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一方面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所开设的课程不能太“难”;另一方面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社会上受欢迎,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是市场。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我们必须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就开相应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宽基础、重技能”的培养模式。对具体每一个学生而言,首先要要求他们 “基础好”,其次要“有特长”。这样的话,他们既可以凭借其扎实基础知识在小企业充当多面手,也可以凭特长在大企业找到用武之地。

(1)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方面

首先,专业基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操作、计算机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含计算机基础、中英文录入、文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internet应用等知识模块)、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常用工具软件等。

(2)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方面

除此之外,专业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一来主修:

a)网页制作

主要培养从事网页设计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具有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网页设计师,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Dream weaver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Fireworks、图形处理Photoshop、Html语言、JavaScript语言等。

b)网络管理方向

主要培养负责维护公司计算机硬件;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方案,搭建与配备计算机网络;与网络设备供应商配合进行维护和监控公司局域网,保证其正常运行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微机组装与维护、internet实用技术、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运营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网络工程及布线技术、网络安全等。

c)多媒体技术方向

主要培养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系统开发和应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运营等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专业课程涵盖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摄像技术、多媒体音视频处理技术、平面动画制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影视编辑技术、影视特技与后期合成等知识模块。

d)广告设计方向

主要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色彩与素描、构成艺术、平面设计(Photoshop)、网站艺术、多媒体程序设计、flash动画基础、premiere、数码摄影基础、版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flash高级应用、3ds max、人机交互设计、flash互动设计等。

4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基于上述策略,我们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备案,在我校从2006级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新生起予以试行。  第一学期: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册和下册一部分);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Word文字处理排版、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电子邮件E-mail和Internet应用等。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55时; 课程设计课时15时.

第二学期: 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册剩余部分)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和考证培训等;主要内容: Access数据库和一些其他课程内容以及组织考证(如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认证),并培训好,保证其通过率。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50时; 课程设计课时20时.

第三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分四个方向开设专业课程,选择教材时是应注意尽量选用实例型的。教学时多采用任务驱动法,课程考核也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可让学生们(分组)自主进行小型作品开发、课程设计等。本学期继续组织过级考证工作(专业方向考证和通用技能证补考)。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9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45时.

第四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完成第三学期没有完成的课程,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行业技能认证考试,外加毕业作品设计,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走访,获得反馈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实时调整我们后续年级整个(1-4学期)的教学。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5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85时.

5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验

我们在2006年暑假制定了以上方案,从2006级新生开始,我们依据上述课程设置在本校计算机专业进行试验。在2006年下期期末,我们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利用跟踪回访的机会从2004级(拟毕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在2008年下期期末我们又通过学校的就业部门从20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对比:2004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28%;没学到知技能占72%;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32%;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68%.2006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53%;没学到知技能占47%;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56%;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44%.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学到了知识技能的比例明显上升了;认为自己没学到东西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

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部门反馈意见也表明,我们06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相比04级和以前的总体来说专业知识更扎实,操作技能水平更高;相比同类学校的毕业生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索尼老总坦言:“你们现在的毕业生我们很喜欢,主要是他们会的东西多,招过来就能做,能做好;不会做的上手也很快,会做还会学。”所以很多名优企业都加强了在我校招人意向。应该说,本实验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已获得学校领导批准,将把本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并总结经验,准备向其他专业推广,促进我校教学的新一轮改革。

参考文献

第14篇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第15篇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教学方法;电机与电气控制;PLC;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7-02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工控设备制造公司或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发展,适应本专业相对应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岗位群定位是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自动化设备调试员、中高级维修电工等,本专业有五个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都是为了岗位需要设置的专业知识。其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在第四学期进行了贯穿和综合。

1自动化生产线的课程设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有:识图绘图能力、机电安装调试维修能力、电控系统调试检修能力、自动线调试维护能力、机电设备管理能力及机电产品营销能力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前序课程有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与控制,后序课程有机床维修等。在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涉及到:机械手工作原理、握机械手控制原理、机械手气动原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力目标有:对已安装的机械手机械部件进行测量;对机械手的气路进行基本调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检查分析、找到故障点并分析解决故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素质目标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规范的操作习惯、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精神及沟通能力。

此核心课程以项目驱动教学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具体自动化生产线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以自动化设备改造为工作过程,涉及电路图分析、电气图设计、程序设计、设备组装、设备运行调试、设备检测、设备维护等行动领域,设置六个学习情境:零配件拆装、传感器检测、气路检测、异步电机检测、步进电机检测、整体检测调试,分成20个任务。

项目一:供料站的安装,有机械拆装、气路拆装、电器拆装三个任务;项目二:加工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加工站组装、光电传感器检测、限位传感器检测三个任务;项目三:装配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装配站组装、电磁阀检测、气缸检测三个任务;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分拣站组装、传送带的检测、异步电机的检测、变频器的检测四个任务;项目五:输送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输送站组装、光纤传感器检测、机械手检测、步进电机的检测、溜板检测四个任务;项目六:整体运行调试,有PLC控制网络构建、程序编写、综合调试三个任务。

2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方法与评价设计

2.1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项目任务,传授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知识点的说明。

(2)现场教学法:在符合生产要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和维修应用能力实践,提高职业氛围,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3)任务驱动法:将教学过程融入项目任务中,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实施,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知识。

(4)小组讨论法:学生每六~八人为一个小组,小组讨论分析,讨论解决,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六步教学实施:明确任务、讨论分析、制定方案、检测故障、检验效果、总结分析。老师交代目标,注意观察和记录小组对现象分析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跟主题分析偏离太远的小组予以引导,让学生自行摸索,在后期对学生可能会引起事故或损坏设备和工具的异常操作给予纠正,最后老师组织小组进行故障排除工作汇报,互评,并对每组进行考核评价,再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2.2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企业考核与校内项目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创新和思考,更督促他们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改进,去寻找合适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课程考核为:校内项目,企业,综合实训三大类。当堂课的考核有:教师考核、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考核内容为五项:任务分析情况,实施方案制定,任务完成质量、分工协作精神、故障检测手段、安全操作规范、小组总结。

和很多专业课一样,多种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方案,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

3相关课教学

3.1电机与电气控制的教学。

本课程以发电机为主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厂实用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情景教学为主线贯穿全课程,用实物进行直观性教学,使学生感性认识强,理性认识够。

典型的教学任务有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启动控制(或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机械手控制等。

课程特色是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网络资源、闲瑕时间作为期三个月的“继电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能够根据功能要求选择个元器件的类型及其型号;了解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把各元器件连接起来实现本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内容和要求:两台电动机都存在重载启动的可能,任何一级传送带停止工作时,其他传送带都必须停止工作,控制线路有必要的保护环节,有故障报警装置。课程设计书要有课题介绍、题目、摘要、总体方案设计、设计目的、控制要求、设计要求、 硬件选型、主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控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重载保护电路设计、欠压保护电路设计、总结。

3.2PLC教学。

PLC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早期是一种开关逻辑控制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控制核心采用微处理器,功能有了极大扩展,除了最广泛的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开关量逻辑控制外,还有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与显示打印,PLC接口采用光电隔离,实现了PLC的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隔离,减小了电磁干扰。

PLC有5种编程语言:

(1)顺序功能图(SFC)。

顺序功能图常用来编制顺序控制类程序,包含步、动作、转换三个要素。顺序功能编程法是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小的工作状态,这些状态按顺序连接组合成整体的控制程序。

(2)梯形图(LD)。

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是在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形象、直观、实用,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要求用带CRT屏幕显示的图形编程器才能输入图形符号,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PLC编程语言。

(3)功能块图(FBD)。

功能图编程语言是用逻辑功能符号组成的功能块来表达命令的图形语言,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图一样,极易表现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功能。

(4)指令表(IL)。

采用经济便携的编程器将程序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就用指令表,使用的指令语句类似微机中的汇编语言。指令表程序较难阅读,其中的逻辑关系很难一眼看出,所以在设计时一般使用梯形图语言。如果使用手持式编程器,必须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后再写入PLC,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指令按步序号顺序排列。

(5)结构文本(ST)是文字语言。

编程语言的学习是PLC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间加以不同的应用实例:顺序控制电路、常闭触点输入信号的处理,使用多个定时器接力定时的时序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钻床刀架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LED数码管显示设计,还经常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

增加的学习情境还常有如下任务:洗手间的冲水清洗控制、进库物品的统计、竞赛抢答器装置设计、彩灯或喷泉PLC控制;寻找数组最大值并求和运算、电热水炉温度控制等。

3.3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就是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接口都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用于示波器、报警系统、移动电话、彩电等日常方面,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医用设备领域、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都有广泛应用。

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微型单片化集成了如看门狗、AD/DA等更多的其它资源。教学内容以80C51为核心讲授单片机的的引脚、存储器组织结构、典型语句,以实例应用为线索:单灯受控闪烁、P1口外接8只LED发光二极管模拟彩灯、单片机做加、减、乘、除运算等项目。各子任务都作硬件电路及工作原理分析、主程序流程图设计、源程序的编辑、编译、下载、单片机的I/O接口分配及连接。

教学采用ISP-4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可以完成大量的单片机学习、开发实验,对学习单片机有极大的帮助。该板采用在线可编程的AT89S51单片机,有程序下载功能,可将编辑、编译、调试好的单片机代码下载到AT89S51单片机中。

3.4变频器技术及应用。

变频技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驱动电路与保护技术;掌握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谐振型变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脉宽调制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技术;了解变频器与感应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双馈电机组成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同步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掌握电力电子电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运行特性等,是强电应用和现代技术推广的有力体现。

3.5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代替人的感观,在各种环境下应用,检测技术是一套有效的反应体系,包括信息的获得、测量方法、信号的变换、处理和显示、误差的分析以及干扰的抑制、可靠性问题等。因此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对常用检测系统有相应的分析与维护能力。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测量能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案,能正确选用传感器及测量转换电路组成实用检测系统的初步能力。

教学过程进行小论文制作,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从文字处理水平提高到办公处理水平。对分节、目录、文献标识作严格要求。题目如数字显示电子称、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表、单片机电子秤研究、光纤测温仪、烟雾报警器、小车寻迹设计、电熨斗自动恒温系统、电涡流探伤、电感测厚仪等。

4毕业论文指导分析

毕业论文专业联系实际,通常小型自动化系统以单片机为主,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以PLC为主,系统运行动力离不开电机,观察离不开传感器,调速可用变频器,综合所学,学生的论文涉及广泛,有效教学可对应从如下方面侧重指导。

4.1立意选题。

根据实际和研究方向做好侧重和体现,如“触摸屏控制的碱液配置系统”和“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和方向性,“车库自动门的PLC自动控制”和“测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检测指标要求等。

4.2材料整合。

在任务要求明确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相关技术指标,对应查找并列出论文结构,一份毕业论文至少含有三到五门课的内容,对应于研究方向进行相应编排和取舍。

4.3技术处理。

所搜集图片的背景往往有水印,要去掉,图片按要求进行不同方向的剪切。图表里的文字应是五号或小五,注意表格标题要单独标出等等格式要求。流程图、梯形图的设计与表现。

多种教学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系统的学习与应用创造练就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专业课的有效教学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设计将显示本专业沉甸甸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吕景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7月

[2]马玉春.《电机与电气控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李建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