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思想教育论文范文

儿童思想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思想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儿童思想教育论文

第1篇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1)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3)数学观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Dossey)。M.Niss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2.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据全国妇联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广泛存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与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一)学习生活负担较重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进城打工挣钱养家,因此留守儿童家庭的日常生活担子就落在了老人和孩子身上,留守儿童除了白天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放学回到家要做功课,要做各种农活,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七八岁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做任何杂活,大一点的则要帮助大人到地里做农务,小小的年纪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二)物质生活水平低下

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基本上属于较贫困的村县,仅靠父母外出打工的劳资难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因此经常可见寒冷的天气下,留守儿童的衣衫单薄,鞋袜破陋,家里和学校教室因买不起煤炭而蜷缩过冬的现象。此外,留守儿童基本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身体发育阶段,但都因为缺乏营养而身体瘦弱矮小,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体的健康成长

(三)缺乏精神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大都与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相依为命,隔代的代沟、沟通不畅等问题都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堆积,得不到解决,便形成了心理疾病。他们每天接触的环境是固定的,接触的人群是有限的,接触的新鲜事物甚少,父母不在身边,能够与之交流内心真实感受的对象缺乏,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寂寞是城里的孩子难以体会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乡村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局限性,外加没有定期的职业培训,致使专业素养存在不过硬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范围基本上包括语文、数学、政治等基础性课程,有些偏远山区甚至连英语课程都没有开设,更没有机会接触到有关法律思想方面的知识了,导致留守儿童法律意识淡薄,在遇到自身及家人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不能及时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大部分留守儿童正直青春期,这个时期是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年龄,由于父母外出,他们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学校又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问题产生后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排解和解决,往往会使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轻者会存在性格孤僻、心理自卑等问题。

(三)普遍缺乏理想信念,没有形成系统的价值观

由于环境封闭,条件有限,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对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认识不清,对爱国主义信仰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内容一知半解,认为这些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更谈不上理想、信仰、追求和学习奋斗目标。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三观的正确引导和规范,留守儿童的思想意识便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仅局限于眼前简单的书本知识,理想、信仰、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比书本知识更能丰富一个人的灵魂,当然前提是要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加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变得任重而道远。父母教育的缺失可以从学校和亲友中得到弥补,形成学校与家庭间的联动机制,多关注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变化,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为留守儿童多送去一些关怀与温暖。我们不仅要使留守儿童身体茁壮成长,更要使他们的人格健全的成长。

(二)有利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孩子不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还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家庭的全部寄托,对于外出打工的父母来说,他们最担心和最牵挂的莫非就是自己留在家中还未成年的孩子了,父母不但要担心他们的学习状况,更牵挂家里的孩子是否安全、健康、快乐。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和睦。

(三)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城市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高达9亿之多,在全国总人口数中占绝大比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教育水平旗鼓相当、二者平衡发展,我国的整体教育事业才能真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三农问题"是我国在奔向小康道路上需要妥善处理与解决的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其中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问题、农村社会的文化发展问题等等都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是社会的组成者与建设者,只有每个个体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基本的生存与教育权得到保障,家庭才能和谐团结,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政府以及社会

第一,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认知和关注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报道与宣传,但目前宣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新闻媒体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客观报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社会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号召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社会企业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无论是金钱上、物资上还是情感上的帮助,都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多一点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关爱,让他们知道全社会并没有遗弃他们。

第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主要职责是关注中国青少年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其业务范围里的第三项就是:组织开展和资助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笔者的建议是每学年的寒暑假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可以参观高校,参观当地博物馆,科技馆,活动地点可以是父母打工的城市,既能让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父母短期相聚,又能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眼界,让他们有机会走出闭塞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外面丰富精彩的世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理想、追求,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更加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学校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向城市,于是产生了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引导,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留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我留守型;“单亲”留守型;隔代监护型;他人寄养型。[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认识模糊

道德情感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产生和形成而发展丰富起来的。[2]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聚少离多,亲子之间互动频率降低,导致亲情缺失。传统意义上的双亲教养模式改变,各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出现,使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变化,继而引发心理问题,无形之中造成他们道德情感的冷漠。同时,父母长期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方面缺乏正确的认知,道德认识模糊。

(二)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3]拥有坚强道德意志的人,能利用客观条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反之相反。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缺乏父母的管教,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道德滑坡。道德行为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4]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和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这种溺爱的监护方式造成了自制力不强的留守儿童任意妄为,道德行为失范。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三农问题的表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的偏离。同时,他们大多由祖辈们照看,祖辈们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薄弱

学校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学校在留守儿童德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逐渐社会化。”[5]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一直把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德育地位得不到贯彻落实,这种现象在农村的教育中更为突出。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

(一)发挥农村中小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般来说,农村学校教育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寄宿条件,为此,学校要积极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寄宿条件。班主任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定期与学生沟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跟踪教育。学校在保证基本课程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爱。

(二)加强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

除了发挥学校、家庭的作用外,社会组织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社会组织要综合整治农村中小学学校周围环境,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安抚他们孤单的心情,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心。

(三)强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迫于压力,即使外出打工,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定期与他们见面,以便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同时,父母也要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全面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他们的心理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指导。

作者:高萍 单位:济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6.

[2]肖祥.论道德情感与感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200.

[3]陈敏.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6).

第4篇

在校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管理学生的闪光点。平时的交谈中,可以向某些方面做得好的老师请教。一件事有百余种做法,虚心学习别人有效的做事方法也是让自己进步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点,我想在这里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的温馨提醒,让我在管理学生上避免走了很多弯路,也是你们的热心帮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团队工作的温暖。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请笑纳!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项平凡、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却关系到本班每个孩子的发展。因此,为了能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在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主要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思想认识加强上来落实。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第一、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社会公德教育。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常抓不懈。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在班里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不好行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学期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维护集体荣誉。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的行为融入集体之中,个人要服从集体。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所以,开学来,通过学校的眼操、早操、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意识,教育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大家共同进步,并通过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大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在各种活动中,我班学生都表现的比较突出。第三,学习重要性教育。升入三年级后,学习内容明显加深,有部分孩子学习落下了,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加强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共同教育、帮助;二是通过加强阅读来提高孩子的学习,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三是注意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长处,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表扬。同时,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后半学期以来,张静、卢金涛等几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进步很大。

二、开展班级岗位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我担任本班班主任已经是第三年了,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孩子较多,只有四个是本学区的,有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家庭贫困。就学习而言,有部分孩子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很多学生好讲好动,尤其在非班主任课上纪律非常不好。因此本学期开学,我在班级中开展了“班级岗位”的一系列活动。从“班级岗位我来说”开始,让孩子们设立班级岗位,有班级图书管理员、班级电器管理员、班级卫生监督员等十几个岗位。接着开展了“班级岗位我来选”的活动,学生自己报名选择岗位,并且开展竞岗演说。然后民主选举出班级岗位,并且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最后老师正式宣布竞争上岗的同学开始工作。针对三年级孩子年龄较小的特点,我并没有完全放手,而是让孩子有一个适应和熟悉工作岗位的过程,由扶到放。并且会在下学期继续进行下去,最后完全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平时我十分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特别是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理。班级有部分同学升入三年级后,学生退步很大,不能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因此,我及时联系家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并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对家长提出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管理和家庭辅导的要求。由于本班孩子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所以我先耐心指导家长回家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后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教育,这一部分学生现在改变很大,尤其是一些基础内容,如默写背诵进步不小。本学期,通过我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刻苦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的集体。但在本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比如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这都有待于下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加强。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2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馔写论文、辅导英语。能够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英语教学。能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请予以批评指正,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几乎没有,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辅导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课堂把握上,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

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制定复习计划并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能够认真布置和批改课后作业,争取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我知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进步,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团结起来师生共同完成党缴给我们的教育任务。

今后。望领导、教导给予多多指教。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3一、任职期间的工作任务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__年至__年和__年至__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

根据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和实践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争取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指导,从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如1999年12月写《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收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__年6月撰写《浅谈小学作业的强化管理》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三等奖;__年2月写《操行评语改革中怎样评价学生》论文获市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三等奖;__年8月写《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获市“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三等奖;__年4月写《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论文获中华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三、注重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人才的质量当然成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我作为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尽全力去拼搏,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而奋斗。

1、为人师表,突出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产生具有强烈持久的影响,这是我深有切身感受的体验。不管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班主任施教地位这种特殊的关系,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所以我深知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好。如按时到校、文明礼貌、尊重学生、认真写作业、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以至日常行为规范等等,真正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导师的作用。几年的育人工作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在塑造一代新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重视养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从小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基础教育要奠定学生一生需要的基础素质。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养成教育,立足于做人教育。我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国旗下演讲、少先队主题班会、保护绿色家园、清理白色垃圾、校园之声广播、文明监督岗、看电影等各项活动及时组织讨论、演讲、写心得、办墙报、口头表扬等各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把握这些教育的机会,教育学生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从一点一滴地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和实效性,表现在学生对团组织开展的向贫困地区学校捐款捐物的活动都积极主动参加,何杰同学拣到手表主动交公,李海路同学在校外拾金不昧受到失主对学校的表扬感激。在完成社会公开课上,学生表现热情积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受到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赞赏;在参加全市各区县开展的第一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等等。事实证明,突出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最佳时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生观。

3、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自律及责任感。

我的原则是以课堂为生活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劳动、待人接物等几个方面的行为准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在课上自控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写作业,就及时提示姿势正确;学会抓紧时间保证效果;发言时要求站姿端正、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吐清楚。过细的言行举止养成自觉控制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班里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对班集体都有一份责任感。在值日的一天里不管是纪律、卫生、出勤、各项活动、值周检查等都要管理到位,每个值日生都做到尽职尽责。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班风将给全班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环境,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自制自律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

4、重视舆论导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为人师表,严格管理是重要导向。建立培养有利的班、队委、抓好骨干队伍也是重要的导向。我特别注重坚持民主作风自荐、考查、民主选举的原则产生班干部,并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榜样作用,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适时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他们得到全班学生的信任,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几年来班里的文、体、少先队等活动都由他们出面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

对于校内外、班内外出现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及时做分析、讲述利弊关系,进行是与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学会做人的道理,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如对打架、偷窃行为,假期里学生花钱顾人写作业行为,校外偷自行车、偷铁卖钱行为、进网吧不回家行为等等进行导向教育,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自身目标、自身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邪归正,在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下,健康的发展。

5、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造成德育工作难度较大。如普遍学生都比较自私、花零钱、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集体观念差、不礼貌等等。凭借教师的大量思想工作,五十多人的班集体远远做不到及时和深入,必须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准确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德育工作。如薜宏亮同学经常去网吧,开始家长不管还给钱,后来旷课2天到网吧没有回家,在与家长联系后控制了形势的发展。几年的教育工作证明德育工作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当今社会是复杂的,家庭条件也各不同,甚至我们还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家长的工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四、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多年来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当今社会确实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面向未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都集中在育人的基点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突出了这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起教师的重任,所以我必须不断的拼搏进取,从理论到实践。

1、在教学实践中尽职尽责。

六年来的带班教课,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以双基训练为中心,强化作业管理,突出针对性,保证整体效果,具体在(1)备课中做到认真备教材的同时充分的备学生,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讲课中做到表达准确,把握学生的听课效果,讲练结合;(3)对待学生作业一直坚持全批全改;(4)辅导与讲评,针对性强,及时解决问题,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教练,不让一人掉队;(5)对待每次单元考试都做到认真批阅,严格要求,总结经验,尽职尽责。

2、关爱学生是我的享受,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常年的教学中,出于对事业的热爱,总能保持和善可亲的自然教态与学生相处,课上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一直保持良好效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对后进生我倾注了的关爱,不厌其烦的教会为止,在多次考试中差生的成绩并不差,使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的关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鼓励鞭策着学生,久而久之,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学生变得很自觉,彼此都很了解,都一样的努力。在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上,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年级之首,多次考试达标率为100%,优秀率为80—87%,直到毕业统考__年平均分为93.6分,__年为91.7分。

3、积极参加教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水平。

探索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一方面(1)本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培训,订阅了有关教学的学习辅导资料如“小学数学参考”等接受再教育;(2)在平时教研活动中理论结合实际,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如果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集声、光、动画为一体,有效的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化静态为动态,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不仅生动形象,还能引导思维,启示难点,开发智力,提高效率,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性,我制作的《圆的周长》课件在__年获市优秀cai课件二等奖,并写论文《浅谈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市__年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二等奖;(3)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研的另一课题,对此我充分利用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让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方法:即在教“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拉拽,去感受理解其特性及体验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乐趣,同样达到认识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几年来的努力工作、不断开拓,教书育人工作中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鼓励,这是对我的鞭策和期望,我还要更加努力,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4我是__x小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了勤勤恳恳,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师德,同时,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

同时,能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加强业务进修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改革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了同事、家长们的好评。

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多年的教研组组长和年级组组长的工作。工作中能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服从领导分配,为学校工作尽心尽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面向全体,做好教育工作。

1、用心搞好班集体建设。

首先积极配合班科教师,搞好班主任工作,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班、队活动和上朝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主动搞好同其他学科的配合工作,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接任不同班级的特殊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让学生们学习、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同时,还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活动中学到了一些待人处世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良好品质;我所教过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是个团结温馨的大集体,我所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金牛区的优秀班集体和校级优秀班集体,同时也得到了其他班级和家长们的认同。

2、以爱为基础,真诚相待。

李镇西老师说过:“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又说:“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而爱的基础是给与、关心、责任感、尊重和理解,“亲其师才信其道”,作为班主任,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我的工作中,注重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个性不一的学生,与他们真诚相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班集体的爱,从而引导他们用同样的方式传输给他周围的人。

3、面向全体,平等相待。

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也是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对学生一定要平等公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和鼓励。在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处理偶发事件。每一学期中都有部分教师外出教研、培训、开会等,涉及到我所教的班级中临时没教师上课,我都会主动地去顶上,防止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并且善于利用家校合力,通过不同方式的家校联络本,帮助特殊孩子逐步走入健康成长之路。我就是这样用爱心叩开每一位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整体。

二、认真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中,注重深专教材和大纲,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悲观,让学有余力的优生不骄傲,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做好教师“六认真”,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级部门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积极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地向其他同事和书本学习,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保证了每堂课40分钟的质量,从而达到了培养、提高学生综和素质的目标。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下,我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三、提高业务素质,适应现代教学需要。

为了更好的搞好班主任工作,我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并写了多篇论文。还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各类班主任培训,并多次在校内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同。

以上各项工作取得的一定成绩已是过去的昨天,新的起点已经开始。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中做出新的贡献。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5一、任职期间的工作任务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__年至__年和__年至__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5篇

20xx年,我园女工工作将继续围绕上级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工会工作要点,贯彻落实《工会法》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创建为主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履行职责,凝聚人心,结合我园女教工的实际情况,开展依法维护女教工的权益及有益于女教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学习教育理论,健全女工组织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女教工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和发挥女教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突出维权职能,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为幼儿园顺利争创区级示范园作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女工委的自身建设

1、加强工会女工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把女工工作纳入学校工会工作重要考核指标,为女工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2、以新一届工会改选为契机,吸纳勇于维护女教工权益、乐于奉献女教工工作的成员为女工干部,加强对女工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女工干部的岗位能力和素质。定期组织交流活动,探讨学校女教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把妇女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为幼儿园分忧解难,做姐妹的知心人。

3、认真学习《工会女教工委员会》的有关条例和意见,积极参加女工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女工干部的素质,提高工会女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沟通、协调能力,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女教工身心健康发展。

4、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园工会工作,组织女教工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活动。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

1、组织女教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积极参与创先争优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把党的xx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女工工作中去,引导她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2、认真学习、宣传《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女教工的法律意识及知法用法、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3、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勤奋工作,坚持开展以“师德论坛”为平台的教育活动,对教职工进行团结奉献、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增强女教工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宣传弘扬优秀女教师的崇高师德,结合“做学生的知心人”、“身边的榜样”等主题活动,开展讨论实践活动。通过知识培训、辅导报告、专题讨论等方式,增强广大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让每一位老师与一定数量的幼儿做知心朋友,呵护孩子人生道路上每一步的健康成长。并通过开展“优秀案例”和“师生知心对子”的评选表彰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活动中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把活动成果的评比和教育工会开展的“每校一星”、教育先锋号评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活动的影响力,激励教师努力创造爱生故事。

5、结合本年度进行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等改革,关注女教工的思想变化,及时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有效地发挥女工委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提高女教工专业素质,促进女教工队伍全面发展

1、幼儿园以提高专业技能素质为内容,以促进岗位成才为目标,继续开展教师五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弘扬师德风尚,形成示范群体。

2、组织女教师技能比赛和评优课活动,提高女教工的业务技能。

3、结合《师德评价手册》的使用,开展“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评比活动。

4、引导女教工“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时机,通过表彰先进,教学评优活等活动,展现女教工风采,激发女教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社会、为家庭发挥女半边天的作用。

(四)全面落实维权观,依法维护女教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1、通过宣传栏、网页等载体积极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女工保护条例》、《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使女教工充分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依法维护女教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切实维护好女教工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所享受的权利,组织好女教工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及时为女教师排忧解难。举办女教工健康知识讲座、新时期女性修养讲座。让女教工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增加女教工的人格魅力,提高社会形象。

3、组织女教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鼓励女教工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发展献计献策。

4、继续做好女教工的“住院补充”、“大病重病”、“女职工特殊重病”等保险的续保、理赔工作,为女教工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5、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类文体活动为女教工调适和释放心理压力提供必要的帮助。

6、坚持“五必访”制度:生病住院必访、生活困难必访、突发事件必访、家有婚丧喜事必访、权益受损必访。

7、结合《计划生育条例》和女教工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育龄女教工计划生育情况登记入档工作,并适时向育龄女教工提供人口与生育方面的知识教育,为育龄妇女创造条件。

8、大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特别加强对孕产妇及哺乳期女教工的关心。在女教工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给予特殊照顾。对《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做好宣传、落实工作。

三、201x年度工作安排

一、二月:

1、帮困送暖工作

2、201x年迎新联谊活动

3、岗位技能比武:教师绘画比赛

三月份

1、“三八”节庆祝活动

2、教工体检

3、工会女工委改选

四月份

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月

2、“做孩子的知心人”随笔交流活动

3、女教师礼仪培训

五月份

1、生理健康讲座

2、文明班组展示活动(结合园级优秀教研组评比)

六月份

1、开展迎接“六一”儿童节的亲子活动

2、文明班组评比活动。

3、迎接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活动

七、八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2、暑期学习考察

3、“与经典为伍,与智慧同行”读书活动

九月份

1、201x年教师节表彰及庆祝活动

十月份

1、国庆节系列活动

2、集体生日

十一月份

1、 教教工乒乓赛

2、“做孩子的知心人”小品表演活动

十二月份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一、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美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学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例如,竖直线意味着刚直、挺拔,横直线意味着平稳、开阔,曲线给人以优美、柔和的感觉,圆形具有完满、流转的美,矩形有刚劲、整齐、对称之美,正三角形具有平稳、安定之美等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图形的同时,如果能够说明这些图形、线条的特点和它的象征意义,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如:在教学生认识长正方形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正方形摆他们喜欢的东西,并且让他们说说是如何摆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想象能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图形美的另一面。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把120米看作单位“1”从分数意义的角度,或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怎样来解答这道题呢?这一下,学生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思维又活跃起来,经议论、尝试和思考,学生的解法又增加了几种

二、在情景教学中体现美感

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都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尤其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幼稚,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如小学一年级在教学1――10的数字时,教师可根据数学特点,出示图画,如:小棒1、鸭子2、耳朵3、叉子4,看到这些图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再如:根据某一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个总体的教学情境,让教学始终贯穿在情境中,学生既学的快乐,对知识点掌握的还牢靠。数学源于生活,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又如:第一册教材《统计》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数一数大象伯伯家来客人的情况,从而得出来了哪些动物,哪家动物来的多,哪家动物来的少,渗透出统计知识。这样选择和设计与当今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处理,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深化审美体验

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在数学知识和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大家都知道,仅仅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潜层,是不深刻的,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评鉴赏深化对美的形象认识与感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所以要精心的组织好真切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如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给名称再去摸出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的发展,达到理性感知和情感活跃的和谐一致。数学的美育功能正是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有数学的美去营造更强烈的美育氛围,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五、结束语

学生只有发现了数学之美,才能改变以往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错误认识,学会欣赏数学之美,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本文从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挖掘教材体验数学知识内在之美、通过多媒体教学体现美感的教育、在小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美的所在,从而更加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与提炼》,潮州长兴县,韩孔亮

第7篇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模式

[作者简介]黄月圆(1979- ),女,广西昭平人,桂林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马献力(1978- ),男,河南叶县人,桂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阳荣华(1977-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物质与精神支持并举,探索医学生诚信与感恩教育新模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ZZ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3-02

党的十报告把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强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可见,诚信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但传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必须对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项目化管理是当前管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基本原则是以具体的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员合作,受到广泛应用。①将项目化管理理念应用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最大限度利用高校诚信教育资源,提高诚信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诚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高校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以管代教,很多时候局限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和针对性,缺少有效措施”②,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故意欠费、伪造经历,等等。其次,诚信教育缺乏长效机制。诚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优秀的诚信素质,是大学生诚信知、情、意、行的高度协调与统一,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最后,诚信教育没有整合资源。除了课堂教学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另外,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老师一般都是辅导员,指导起诚信教育来显得精力不够,办法不多。事实上,全体教师都应该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老师,诚信教育的师资资源才有保障。③因此,校园、社会、家庭的诚信资源都应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二、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具体做法

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就是把项目化管理的原则、方法、手段等运用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去,以具体的项目来带动资源的配置、人员的协作、资金的使用等,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运行模式。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包含以下5个流程:诚信教育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开展、项目验收、项目推广。把诚信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申报。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来选定项目主题,并自由组成项目团队,选出团队领导者,邀请教师担任项目指导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确定诚信教育项目主题,改变了过去诚信教育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同时,在申报项目时,要求学生如实、规范、认真填写申报材料,不能弄虚作假,做到诚信申报。诚信教育项目申报内容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调查研究类的或者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

2.项目立项。首先,由学工处牵头,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诚信教育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首先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初审,对项目的现实意义、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通过初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答辩,就诚信教育项目的由来、研究现状、项目计划、项目已获得的成果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就评审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评审团结合项目申报书和答辩表现,确定诚信教育立项项目。通过审批立项的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书。

3.项目开展。项目负责人根据制定的项目化考核标准,科学分工,合理调配资源,明确项目牵头人和完成时限,使整个项目组成为一个配合默契,具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高效群体。④项目指导老师随时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突况。项目负责人定期、主动向项目评审委员会汇报项目进展。项目管理委员会不定期检查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指出错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按合约办事,明确权利与义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诚信地开展项目各项活动。对学生项目开展的监督,事实上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履约守信――重合同、守信用的守法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更早更全面接触契约经济的规则,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诚信守约行为。⑤

4.项目验收。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组及时递交项目结题报告,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成果价值、认可度等进行全面验收,评比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并将项目验收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在这个过程,要求项目组客观撰写结题报告,认真总结项目开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项目管理委员会也要根据既定标准,把验收工作做细做实,验收工作不仅是对项目团队的努力和实践成果的一种检验,更要在整个验收过程做出诚实守信的表率,因此,需要他们对项目进行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

5.项目推广。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项目验收的结果,对取得优秀成绩的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并及时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例如召开优秀诚信教育项目表彰暨推广大会。内容主要有:一是展示诚信教育优秀项目的研究成果,以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加深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感受。二是展现先进个人或团队的诚信事迹、诚信风采。让优秀的项目负责人或者团队和大学生分享诚信经历和经验,发挥同伴诚信教育的优势,从而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板报、广播、网络等渠道把优秀项目团队的诚信事迹和风采向全校师生宣传、推广,进一步巩固诚信教育的良好效果。传统诚信教育模式,更多依赖于对失信的惩戒。项目管理理念下的诚信教育模式,更注重对诚信教育的正面宣传,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因此效果也更好。

三、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项目化管理实现了以精品项目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从项目活动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搭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平台。⑥项目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将诚信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活动的全过程,从项目申报到项目推广,每一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责任感得到了切实加强,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大学生诚信观“知、情、意、行”等在实践中也得到了统一。这不仅改变了过去诚信教育时有时无的局面,同时也构建了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同时,还增强了大学生参与诚信教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难得的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的,大学生诚信自我教育也得到了强化。

2.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项目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强调的是团队协作与整体效益,教育是以彼此间诚信为前提的。整个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大学生诚信教育项目,绝非任何一个个人可以完成的,所以要讲诚信以及团队合作。要学会诚信地与组内成员、指导老师、评审委员会老师、项目研究对象等人群和谐相处,恪守诺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尽量让每个儿童都懂得和感到,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卫护善良的战士,集体斗争给人以极大的快乐,帮助人去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美。”⑦集体是完善个人品质,促进个人发展的手段。诚信教育的项目组里,评审委员老师、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等都带头讲诚信,做好诚信的表率。由项目组成员向全体师生宣传诚信,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在项目化中,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推动力来进行诚信教育,不仅改变了传统诚信教育“老师讲、学生听”单向灌输方式,也为人人讲诚信、人人践行诚信创设了广阔的平台。

3.整合了校内外诚信教育的资源。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培养。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强化了个体、同伴、集体的诚信教育,整合了家庭、学校、社会的诚信教育资源,有力推进了诚信教育的开展。首先,诚信教育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监督。在项目化管理中,家长通过对项目的关注和对项目顺利完成的期待,进而加强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监督。通过家长的诚信示范和言传身教,使诚信教育能切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诚信教育更容易入脑入心。其次,项目化诚信教育突破了班级的界限,使得诚信教育活动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跨校都成为可能;与此同时,项目化诚信教育使诚信教育的主体得到拓展,人人都可能成为诚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由原来的诚信教育的客体,项目化后实现了诚信教育的主、客体的协调统一。最后,项目化诚信教育后,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实现了社会诚信资源的充分利用。总之,通过项目化的诚信教育,有力地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诚信教育资源,使全社会都开始关心、支持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项目化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是缓解大学生诚信危机,提升大学生诚信素养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项目化管理和运作,不仅调动了大学生诚信的积极性,整合了诚信教育的资源,还增强了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诚信教育成为加强大学生传统的美德教育。

[注释]

①王栋华,郑晓健.项目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8):27.

②钟华山.论诚实守信[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33.

③王晓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141.

④夏阳,汤兴荷,朱琰.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40.

⑤徐兆东,杨柳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1(3):39.

第8篇

众所周知,欲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大展鸿图,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大批素质全面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而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必须具备的,对于开拓型人才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具备创造能力的青年一代就是国家发展、民族腾飞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不断积累,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时不我待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实际来看,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因而,培养学生能力问题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在诸多学科中,中学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全面提高年轻一代创新开拓能力的重要使命。

中学历史学科中的能力培养虽提出已久,可时至今日,教学中依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即使在北京的某些市重点学校,学生不能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仍只会记忆一些零散的知识。〔3〕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零散的材料遗忘最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可以完全消退。〔4〕这种情况也是导致1989年以来高考材料解析题普遍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将日益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仅从应考的角度来看,加强能力训练和培养也是必要和紧迫的。历史学科应培养什么能力?近年已有不少提法。有学者认为在诸多能力中最紧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历史材料认识、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能力,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它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做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那么它的指导思想就应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头,需要有一些超前性或前瞻性。鉴于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偏重于教学知识量的多少,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等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一点设想:把以讲授法为主的方法逐步过渡到引导、讨论法。

引导、讨论法的具体步骤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部分,并到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料,如百科全书、小册子以及研究资料等,作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然后有目的地阅读,将注意力集中于与论题有关的内容;最后准备一个提纲或报告。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要准备一份计划;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课上,可由教师作简短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讨论的性质、内容和步骤;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可随时补充。教师在讨论完毕时,从中发现疑难或者有意义的见解,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争议的地方,允许保留意见,而不强迫学生接受。

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能否适用于初中教学?回答是肯定的。初中学生年龄一般介于十一、二岁——十四、五岁之间。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证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处理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进行抽象的、创新型的逻辑思维,〔5〕“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接近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6〕皮亚杰的研究说明:儿童的头脑不是“白板”一块,他们是有思维能力的人,经过培养,逐步发展,接近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凡事有疑必问,常常能提出种种天真却不失哲理的问题。特别在大众传媒发达、普及的今天,儿童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还能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在这种背景下,给学生大脑以足够的、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把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上海市实验学校经十多年的实验,充分证明了儿童创造潜力是很大的。〔7〕对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力,教师应充分估计并积极采取引导措施。

上述讨论法是由学生独立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获得创造性认识的过程,而非学生单方面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它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以学生活动为主,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和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也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8〕而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这种课型慢慢培养出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因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活动会大大加快,经过思考、提炼,依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使松散的知识通过学生加工成为系统并建构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总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从长远来看,对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其次,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9〕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要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所以课堂的自由交流,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第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

第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因为学生将知识组织起来,并能随时得心应手地检索知识。”〔10〕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此外,学生在非被动情况下更易于记忆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第五,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成为可能,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也是切实进行德育的场所。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可见,讨论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学生智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和形成发挥很大作用。从实践角度讲,这也是可行的。

北京三级教师朱尔澄数年的教改实践充分证明了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卓有成效且大有可为的。朱老师于1989—1990和1990—1991学年度在三中和幸福村中学初一做了学年初和学年末的问卷调查:入学时90%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课上讲生动的历史故事;而经过一年的启发讨论教学,到学年末,两校都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师生讨论问题”的课型。短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被动接受灌输到主动讨论学习,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兴趣有了较大提高。而八中超常班学生对她的教学能“启发引导积极活跃”一项的评价高达87.9%,说明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高度认可〔11〕。需要指出的是,朱老师主要的教学学校三中是一所非重点学校,学生并非高智商的尖子,有些甚至是差生。但在她的启发、引导、信任和鼓励下,学生们热情参与,积极思考,历史思维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

朱老师总能设计些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鼓励其创新思维,课上常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情况。比如在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她一改过去的讲法,而是出示《中国水系图》,让学生观察出中国水系特点:东部河流多东西流向没有南北流向——需要开凿一条南北的河,然后提出“开凿大运河怎样最省力?”在学生回答“选择经过测量的大河之间的最短距离”之后,她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在“全班学生思路不通的情况下,由一个学习较差而且是十分顽皮的借读生打开了同学的思路,认为沟通近于南北流向的天然河流,会大大节省劳力。”〔12〕再如比较“都江堰与郑国渠哪项对秦国利益可能更大?”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从水利工程的功能来考虑。这时朱老师启发学生换个角度,看战国示意图,在学生的沉默中,一个学生意识到郑国渠位于秦国都城一带,地处关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解决了问题〔13〕。类似的教学实例在课堂上几乎随处可见。像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低估他的智力潜能,如果不能被教师发现并引导发展,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由于朱老师引导有方,讲究教学民主,能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评价唐玄宗》讨论课的成功即是一例。在学生学完唐朝全部历史、具备足够知识的基础上,老师做必要的引发、讲述,学生通过综合分析,自己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看他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14〕,进而能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认识唐玄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得出了封建王朝盛衰兴废的一些规律性认识。这节讨论课,训练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充分显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潜能。她的实践也证明了“学生在认识道路上能否取得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如果教师们都能尊重每一个学生,正确估计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力,多多提供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剥夺任何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而且能适时、有效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有难度、看似高深的问题学生也能迎刃而解,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那样,学生能力的培养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不可否认,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实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逐步实践、摸索和研究。即使在现今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研究院都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为目的的美国也走过一个过渡阶段〔15〕。更何况目前在我国历史教学还受到相当多因素的限制,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仍根深蒂固,教师能力素质亟待提高,教科书编写尚需改进等等。但培养学生能力是历史教学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为迁就目前的客观条件和学生表现出的实际水平而放弃追求,降低标准,实乃对下一代不负责任。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坚信: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可考虑在一节课教学中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让学生预习教材,阅读教师印发的有关材料和课外读物,课上教师只需讲重点知识,但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层次的问题或情境,启发、点拨、引导学生思维。在这里,教师不仅仍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还要求具备更全面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促进学生自由的、有创造性的人格发展,激励他们热情关注人生的意义以及他们自己生活的质量”〔16〕,而不是那些讲得或背得最好的老师。理论上如此,实际上学生也喜欢能引发讨论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这一转变和需要应成为教师不断探索提高、改进教学的动力。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种讨论课要花费师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比起讲授法它很不经济。不错,可殊不知使相当多学生不用多动脑子就能学会一些知识的教学,会使他们的智力处于停顿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还会压抑一部分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如果一学期只搞一、二次讨论课,它的“费时费力”比较很明显,可经常不断地采用这种课型,学生的阅读、查阅工具书、发现问题、组织材料、撰写报告及课上表达能力会不断进步,随着各种能力运用越来越熟练,花费时间会越来越少,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从长远来看,讨论法不论从时间和效果来看都是很经济的。因为它能在有限时间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种方法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平心而论,学生负担重主要是因为要做太多的重复性的、枯燥的、搬运工似的作业。他们不感兴趣,心理负担就重,记忆负担也重。而且现在有不少学生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消磨在电视和游戏机上,却把读书、功课挤入有限的时间中。以上原因相互作用,导致了课业负担沉重的结果。而讨论法这种主动探索、创造性地学习,充满乐趣,能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况且历史课每周只有两次,只要拿出一个小时用于读书,从中能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打通道路,读书之乐自然而生,读书就会成为一种爱好,一种生活需要,而非强制和压力,也就不再成为负担。

如果每位历史教师从初一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打破思维惰性和定势,久而久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接触到世界史后,视野会更广阔,学生就会提出更丰富更深刻的问题;学会正确分析、思考问题,就能够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对社会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讲,历史学科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长处,这正是历史教育重在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应该承认,这种讨论式教学法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各阶段之间妥善衔接,推动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测试。但无论有什么困难,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是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希望这一目标能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

注:

〔1〕杨振宁博士说:泰勒几乎每天都有10个新想法,其中9个半是错的,但每天半个新想法积累起来,足以使泰勒获得巨大的成功。见《长江日报·下午版》1995年6月13日。

〔2〕《计算机世界·教育专版167》1995年5月10日。

〔3〕笔者在中学实践及听课、调查所得。

〔4〕(日)山内光哉编著《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

〔5〕(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2页。

〔6〕俞吾金著《问题域外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4页。

〔7〕见恽昭世主编《走向未来的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李政道博士北京答记者问,《科技日报》1995年6月25日。

〔9〕〔10〕皮亚杰著《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12页。

〔1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140页,143页,48页。

〔12〕同注〔11〕。

〔13〕〔14〕同注〔11〕。

第9篇

众所周知,欲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大展鸿图,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大批素质全面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而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必须具备的,对于开拓型人才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具备创造能力的青年一代就是国家发展、民族腾飞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不断积累,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时不我待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实际来看,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因而,培养学生能力问题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在诸多学科中,中学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全面提高年轻一代创新开拓能力的重要使命。

中学历史学科中的能力培养虽提出已久,可时至今日,教学中依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即使在北京的某些市重点学校,学生不能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仍只会记忆一些零散的知识。〔3〕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零散的材料遗忘最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可以完全消退。〔4〕这种情况也是导致1989年以来高考材料解析题普遍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将日益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仅从应考的角度来看,加强能力训练和培养也是必要和紧迫的。历史学科应培养什么能力?近年已有不少提法。有学者认为在诸多能力中最紧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历史材料认识、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能力,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它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做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那么它的指导思想就应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头,需要有一些超前性或前瞻性。鉴于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偏重于教学知识量的多少,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等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一点设想:把以讲授法为主的方法逐步过渡到引导、讨论法。

引导、讨论法的具体步骤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部分,并到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料,如百科全书、小册子以及研究资料等,作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然后有目的地阅读,将注意力集中于与论题有关的内容;最后准备一个提纲或报告。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要准备一份计划;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课上,可由教师作简短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讨论的性质、内容和步骤;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可随时补充。教师在讨论完毕时,从中发现疑难或者有意义的见解,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争议的地方,允许保留意见,而不强迫学生接受。

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能否适用于初中教学?回答是肯定的。初中学生年龄一般介于十一、二岁——十四、五岁之间。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证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处理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进行抽象的、创新型的逻辑思维,〔5〕“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接近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6〕皮亚杰的研究说明:儿童的头脑不是“白板”一块,他们是有思维能力的人,经过培养,逐步发展,接近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凡事有疑必问,常常能提出种种天真却不失哲理的问题。特别在大众传媒发达、普及的今天,儿童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还能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在这种背景下,给学生大脑以足够的、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把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上海市实验学校经十多年的实验,充分证明了儿童创造潜力是很大的。〔7〕对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力,教师应充分估计并积极采取引导措施。

上述讨论法是由学生独立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获得创造性认识的过程,而非学生单方面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它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以学生活动为主,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和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也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8〕而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这种课型慢慢培养出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因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活动会大大加快,经过思考、提炼,依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使松散的知识通过学生加工成为系统并建构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总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从长远来看,对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其次,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9〕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要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所以课堂的自由交流,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第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

第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因为学生将知识组织起来,并能随时得心应手地检索知识。”〔10〕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此外,学生在非被动情况下更易于记忆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第五,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成为可能,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也是切实进行德育的场所。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可见,讨论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学生智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和形成发挥很大作用。从实践角度讲,这也是可行的。

北京三级教师朱尔澄数年的教改实践充分证明了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卓有成效且大有可为的。朱老师于1989—1990和1990—1991学年度在三中和幸福村中学初一做了学年初和学年末的问卷调查:入学时90%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课上讲生动的历史故事;而经过一年的启发讨论教学,到学年末,两校都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师生讨论问题”的课型。短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被动接受灌输到主动讨论学习,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兴趣有了较大提高。而八中超常班学生对她的教学能“启发引导积极活跃”一项的评价高达87.9%,说明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高度认可〔11〕。需要指出的是,朱老师主要的教学学校三中是一所非重点学校,学生并非高智商的尖子,有些甚至是差生。但在她的启发、引导、信任和鼓励下,学生们热情参与,积极思考,历史思维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

朱老师总能设计些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鼓励其创新思维,课上常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情况。比如在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她一改过去的讲法,而是出示《中国水系图》,让学生观察出中国水系特点:东部河流多东西流向没有南北流向——需要开凿一条南北的河,然后提出“开凿大运河怎样最省力?”在学生回答“选择经过测量的大河之间的最短距离”之后,她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在“全班学生思路不通的情况下,由一个学习较差而且是十分顽皮的借读生打开了同学的思路,认为沟通近于南北流向的天然河流,会大大节省劳力。”〔12〕再如比较“都江堰与郑国渠哪项对秦国利益可能更大?”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从水利工程的功能来考虑。这时朱老师启发学生换个角度,看战国示意图,在学生的沉默中,一个学生意识到郑国渠位于秦国都城一带,地处关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解决了问题〔13〕。类似的教学实例在课堂上几乎随处可见。像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低估他的智力潜能,如果不能被教师发现并引导发展,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由于朱老师引导有方,讲究教学民主,能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评价唐玄宗》讨论课的成功即是一例。在学生学完唐朝全部历史、具备足够知识的基础上,老师做必要的引发、讲述,学生通过综合分析,自己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看他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14〕,进而能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认识唐玄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得出了封建王朝盛衰兴废的一些规律性认识。这节讨论课,训练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充分显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潜能。她的实践也证明了“学生在认识道路上能否取得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如果教师们都能尊重每一个学生,正确估计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潜力,多多提供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剥夺任何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而且能适时、有效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有难度、看似高深的问题学生也能迎刃而解,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那样,学生能力的培养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不可否认,这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实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逐步实践、摸索和研究。即使在现今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研究院都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为目的的美国也走过一个过渡阶段〔15〕。更何况目前在我国历史教学还受到相当多因素的限制,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仍根深蒂固,教师能力素质亟待提高,教科书编写尚需改进等等。但培养学生能力是历史教学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为迁就目前的客观条件和学生表现出的实际水平而放弃追求,降低标准,实乃对下一代不负责任。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坚信: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可考虑在一节课教学中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让学生预习教材,阅读教师印发的有关材料和课外读物,课上教师只需讲重点知识,但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层次的问题或情境,启发、点拨、引导学生思维。在这里,教师不仅仍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还要求具备更全面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促进学生自由的、有创造性的人格发展,激励他们热情关注人生的意义以及他们自己生活的质量”〔16〕,而不是那些讲得或背得最好的老师。理论上如此,实际上学生也喜欢能引发讨论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这一转变和需要应成为教师不断探索提高、改进教学的动力。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种讨论课要花费师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比起讲授法它很不经济。不错,可殊不知使相当多学生不用多动脑子就能学会一些知识的教学,会使他们的智力处于停顿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还会压抑一部分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如果一学期只搞一、二次讨论课,它的“费时费力”比较很明显,可经常不断地采用这种课型,学生的阅读、查阅工具书、发现问题、组织材料、撰写报告及课上表达能力会不断进步,随着各种能力运用越来越熟练,花费时间会越来越少,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从长远来看,讨论法不论从时间和效果来看都是很经济的。因为它能在有限时间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种方法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平心而论,学生负担重主要是因为要做太多的重复性的、枯燥的、搬运工似的作业。他们不感兴趣,心理负担就重,记忆负担也重。而且现在有不少学生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消磨在电视和游戏机上,却把读书、功课挤入有限的时间中。以上原因相互作用,导致了课业负担沉重的结果。而讨论法这种主动探索、创造性地学习,充满乐趣,能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况且历史课每周只有两次,只要拿出一个小时用于读书,从中能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打通道路,读书之乐自然而生,读书就会成为一种爱好,一种生活需要,而非强制和压力,也就不再成为负担。

如果每位历史教师从初一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打破思维惰性和定势,久而久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接触到世界史后,视野会更广阔,学生就会提出更丰富更深刻的问题;学会正确分析、思考问题,就能够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对社会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讲,历史学科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长处,这正是历史教育重在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应该承认,这种讨论式教学法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各阶段之间妥善衔接,推动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测试。但无论有什么困难,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是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希望这一目标能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

注:

〔1〕杨振宁博士说:泰勒几乎每天都有10个新想法,其中9个半是错的,但每天半个新想法积累起来,足以使泰勒获得巨大的成功。见《长江日报·下午版》1995年6月13日。

〔2〕《计算机世界·教育专版167》1995年5月10日。

〔3〕笔者在中学实践及听课、调查所得。

〔4〕(日)山内光哉编著《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

〔5〕(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2页。

〔6〕俞吾金著《问题域外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4页。

〔7〕见恽昭世主编《走向未来的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李政道博士北京答记者问,《科技日报》1995年6月25日。

〔9〕〔10〕皮亚杰著《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12页。

〔1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140页,143页,48页。

〔12〕同注〔11〕。

〔13〕〔14〕同注〔11〕。

第10篇

教师要与时俱进,争做一名创新型人才。要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老牛拉车的韧劲和耐力,而且要富有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样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一年级教师总结,请笑纳!

一年级教师总结1这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的学习和工作,感受颇多。这学期来,我在思想上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在教学工作上学习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本人积极的参与学习培训和反思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1、思想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①一名好教师,爱心是最基本的条件。我报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精心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好朋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相处。尤其是听了李镇西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报告更让我感受到爱学生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置关重要的。我还深感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与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②教师要与时俱进,争做一名创新型人才。要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老牛拉车的韧劲和耐力,而且要富有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样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

2、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针对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进行自觉检验。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检查的作风、习惯。

辅导工作扎实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每学期及时制定辅导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对学生每一次独立练习都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运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辅导,并作好记录。特别是在后进生中有少数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如“袁明尚、乐青云和沈书晨”等,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

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向教育科研型发展。平时积极参与本校的校本科研,认真听课、评课,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体会,认真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并及时上交。结合平时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展开教育研究,本人还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类比赛,参加教育论文评比,案例评比,说课比赛,在县试卷命题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获奖。

3、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此外,为更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我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一年来也读了一些拜读了教育类书籍,如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但我觉得自己书读得实在太少,今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学习一些新理念,对学生有用的东西。我想,学得越多,才能为学生贡献越多!

一年级教师总结2每到学期总结时,都会觉得时间飞逝,叶落纷纷,时光豪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缝隙。转眼间,我担任一年级(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整整一个学年了,在这一个学年的工作中,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一学期来,我认真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56个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此,从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开始,我就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年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备课

要想让孩子喜欢你的课,备课是关键,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做好二次备课的工作,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作出反思。

三、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教学放第一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3

(1)抓好识字教学。

一年级小学生在语文方面主要以识字为主,在学习中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积累词汇、学生字,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与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训练感悟,在读中得到读书的乐趣;课外重视背诵,尽量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课文流利地背诵下来。并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来补充语文课堂上存在的缺陷。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一笔好字是事业成功的一块敲门砖”!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当然,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

(3)抓好朗读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养成“唱读”的习惯。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养。

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如一些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写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去提高。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

班上几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还需要在下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2、培优工作不到位。

本学期我的教学定位在中等生,期末复习有部分内容对于优生来说是“炒剩饭”,反复多次,实在乏味,也没有再去帮他们精选练习题,出现了“优生不优”的停滞状态。

3、学生作业书写不理想。

下学期将作为重点,狠抓作业的规范书写。

下学期我将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

1、以勤立身,增强自身的榜样作用。

2、继续加强思想教育与个别指导

3、继续加强学生的习惯的养成与及时纠补不足。

4、教学要及时回顾,管理要有新经验

孩子的心纯洁无暇,笔墨挥毫间的作品好坏取决于教育。我也将会翻开我新的低年级阶段得新篇章。我相信我的教学生涯会精彩多多,乐趣多多。

一年级教师总结3关于孩子初入小学,他们从幼儿园相对自由玩耍的阶段进入到小学主课1小时,辅课45分钟一节课,课间10-20分钟的学习节奏,从幼儿园班上2-3位固定在班老师到小学阶段更多的老师如主课老师、英语老师、音乐、园艺、体育等,孩子需要适应与不同课任老师的磨合,需要适合与班上20位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磨合,需要熟悉新环境,也需要适应新规则----。这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2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甚多的感触:它们很小很小却构成了我生活中教育的许许多多的细节与机会!愿与朋友分享如下:

初小体验!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感悟与分享

1、下午放学前,老师带孩子唱再见歌《太阳下山了》,并公布当天5位轮值生。

当唱完歌曲时,有3-5个孩子会跑上来问我:老师,是我今天值日吗?有我名字吗?我上周期做了-----。我此刻的任务是与孩子一个个确认,是否有他的名字、值日是周期轮值等等。

主课及其它艺术课,孩子会用到蜡块或蜡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要求使用三原色,即红黄蓝三色。每次使用前我再次提醒孩子:用这三种颜色呵!刚讲完有孩子问:老师是这个色吗、老师我没带来、老师他用绿色画----。

分享:孩子是需要被确认的。特别对于一些视觉学习型、运动学习型的孩子来说。同时建议:周一至周五,家长能抽出时间助孩子确认书包内物品是否带齐----。

2、每天轮值的5位孩子中有3位左右的孩子会问:郑方老师,扫把在哪里、老师没有扫把了、老师擦布在哪里?----。

其实从第一周起,扫把,擦布包括卷筒纸的摆放位置等已告之孩子,并放在稳定而固定的地方。

下课了,常有孩子问:“老师,我可以上厕所了吗?”一直以来,我有明确告诉孩子,下课可以自由活动了包括上厕所等。

分享:孩子是需要重复的。重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3、孩子扫完地跑过来说:老师我扫完了。

此时我们需要去检查地面,并告之孩子哪里需要注意打扫,如桌脚,放睡垫附近、柜子脚---等地方。

孩子擦完桌子或拖完地问:老师擦布放在哪里?我们需要清晰地告之孩子:“擦布擦完要拿去洗,洗干净后再挂到外面竹栅上。”并随之要确认孩子是否已做到,并及时给以肯定。

分享:孩子是需要成人监护及协助检查的,以与之确认工作标准及效果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清楚每项工作的标准从而帮助他们以后生活学习中实践自我检查。

4、午休孩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垫子铺垫子了,有孩子问:“老师我睡哪”?“睡回你昨天的位置就好了”。

“可是老师,那里没有位置了。”,的确,有些孩子常铺到别人位置上去。

分享:孩子是需要稳定的,并需要成人帮助他们定位,这定位不仅仅是我们在这里讲到的表面上的铺垫子----。

5、课堂有20位孩子,每位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及情况是不一样的,“用你的手来告诉老师,我需要帮助。

”这是我每节课需要与孩子再次确认的规则。如果每位孩子需要的辅导时间是1分钟来计算的话,那么最后的那位孩子需要等待20分钟,或许更少或许更多。

分享:孩子是需要学习等待或一种等待的方式的。老师管理课堂规则需要公平公正。但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因为实践过程中常存在小小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特别工作在孩子世界上来说。等待对于我们成人世界同样存在,在这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学习了等待的?在这过程中,有愤怒吗?有放弃?有寻求另外的方法途径?-------同样,孩子现正在经历着这一切----。感恩同行!

一年级教师总结4由于没能找到保持稳定练习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所以第一个月的与教师交流感悟博客不知道如何去写,自己在网上就搜集了一些有关小学一年级老师的教学感悟进行总结了一下。

首先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步入义务教育的第一年,做好基础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至于一年级数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完成。下面是一些老师总结的一些教学经验,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量身定制”是适合低龄儿童的方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目前的一年级数学课本从形式上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应该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能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兼顾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本来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我给孩子拿来钟表,以游戏的形式演示:1号起床的时间是7:00,2号将时针和分针拨到该时位置,让学生变换着来演示。这样,学生既能准确认识了时间,又能学会思考,还能亲自动手。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也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当我提到还有不同的答案,谁能回答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慢慢提示着,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的学生立刻举起手,有的能答对,有的有点偏离,但明显看出大家都想积极表现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认为表扬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扬个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扬成绩差的学生时,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这样会使孩子以后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当然说错的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学生亲身体会、练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位置”这一课,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以上就是有经验的老师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对于教师都可以参考一下。

一年级教师总结5或许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学的第一个月里,嗓子是最最受伤的。再看看身边的几个同事,没有几个还有那样的动听嗓子了。而现在,我也遇到了这样的感受。每天早上嗓子还行,但上了早读课和第一课后,喉咙就隐约地疼。到晚上放学了,基本就不想讲话了。但回家总要和家人说说话,和女儿聊聊天呀,所以嗓子总很吃力。

很多时候,有人问我,你今年教什么呀?我告诉他们,教一年级,于是,我便会听到这样的话,哦,一年级呀,骗小孩的,很容易的。呵呵,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苦笑,是啊,一年级,多容易呀,那么一点点大的孩子,每天反复读呀读,不会也念会了。可是,有谁知道我们一年级老师的苦。小孩子总是很聒噪的,有时觉得教室里像刚捅了一下的马蜂窝,乱哄哄的。要想自己的声音压过他们的声音,就得拼命提高自己的声音,就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像飘在空中的云朵,就那么高高挂着,下不来。很痛苦!

就像今天教了ao、ou、iu,让学生们复习标调歌,背诵的时候一个个摇头晃脑,但请几个“老大难”上黑板给学过的6个复韵母加四声时,始终不能让我满意。

不仅是嗓子的痛苦,还有这群孩子带来的苦和忧。小朱是班上的多动分子,每时每刻他都在动着,他能做出各种坐的姿势,趴的姿势也一样丰富。我有时觉得他不做演员都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为他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都是那么丰富。

班上有几个人作业总不能及时交。别的小朋友是作业做好了赶紧交,然后玩去了。但他们没有写完作业就出去玩了,有的作业即使写好了却放在抽屉里不交给我看,这就需要我老向他们讨要作业。

比如小章,下课的时候我在教室里看着他拿着一个饮料瓶子兴高采烈地走,我心头的那个火就蹭蹭蹭往上冒。他看见我来了,马上转身往座位里走,就跟动画片《猫和老鼠》一样。

到了座位,问他作业好了没有,他就抬头看我,一脸无辜的样子。我怎么可能时时盯住他呢,我就让他到我的讲台上写,可是,他写一个擦一个,问他为什么擦,他说写得不好,怕老师骂,我真是苦笑不得,就这样,写一个擦一个,一节课过去,就写了一行,哎,我真是服了他!

第11篇

音乐是一门富有文艺性的学科,大多数学生也很喜欢上这门课程,那么如果想要学生学好音乐,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计划。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也就预示着我需要把每一个年级所有的音乐课程了解透彻才能教好我的学生,针对上述因素我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对自身的要求。

1、认真备课,备课时注意与课标相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一样的学生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从中总结经验。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课堂持续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用心地投入感受音乐、明白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

二、对学生的要求。

发声训练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视唱、知识、练耳: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要透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采取必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潜质及创新潜质。

本学期我会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期望透过我的课程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爱音乐的孩子感染内向腼腆的孩子,最后能够到达一个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安排,我会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位走进我们学校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他们,我坚信这样必须能够用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孩子。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段的音乐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年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 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例如:我在教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一课时,先用幻灯片放出祖国的美景,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到了祖国的山河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既是以形象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到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产生爱国的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导入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在上“颠倒歌”一课中制作了很多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孩子,有小老鼠、大狮子、小鸟、公鸡、大象等等。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大家都争着说,抢着回答,积极学唱。教具虽小,但作用甚大,合理的利用教具,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教具中发展思维,提高了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儿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她才能绽放美艳的花蕾。因此,音乐教师应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王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进行集体演唱时,我觉得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王国”。因为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又设计开展了“课堂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顺其自然,依据学生的认识天性,为学生留出课堂空间,就是为学生留出了快乐天地,为学生留出了主动学习的时空,有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会张弛有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一游戏。由我做火车司机,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只有唱正确的才能坐上我的小火车,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不亦乐乎。“开火车”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敢于表现的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教育论文在线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给学生留出5—8分钟时间,利用此方法要求学生进行表演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专门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五星等,并告诉大家:如果谁先会唱,唱得准确、流畅,表情动作好,谁就能得到它。学生们积极踊跃,他们分成两人组、三人组或四人组,互相监督表演唱,以便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部分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请班上的小组长帮助领着唱;更有的干脆和我一组,请我指导。现在全班学生对音乐课中所学过的歌曲、舞蹈等内容,都能很熟练地表演下来。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未做过任何要求,完全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摇篮曲》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能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电视、广播、internet各种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长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因此,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我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我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手歌曲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高低参差不齐,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我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音乐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扣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

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4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景,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研究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研究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经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所以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梦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本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本事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一样而构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样。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理解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供给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当强求一致,应当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我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中,要进取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进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进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不仅仅做到此刻受益,并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经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资料,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本教材的资料,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经过名浅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异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于艺术实践的结果,而对实践过程的教育价值重视不足。故此,我们不仅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终结果,也要重视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很多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本事。中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一样演绎。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 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 3| 12 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进度:

第一周 校园升旗 2课时 目的:培养爱国意识,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周 接妈妈 2课时 目的:爱妈妈的表现,会打《接妈妈》的节拍,会表演唱;

第三周 农场的早晨 2课时 目的:模仿动物的声音练声、会唱《母鸡叫咯咯》进行歌表演;

第四周 小雨沙沙 2课时 目的:会识《小雨沙沙》的歌谱,及打节奏

第五周 玩具音乐会 2课时 目的:学习各种节奏类型、学唱《玩具进行曲》

第六周 飞呀飞 2课时 目的:掌握跳音、会表演唱《飞呀飞》;学习集体舞《雁儿飞》

第七周 望月亮 2课时 目的:掌握四三拍节奏,会唱《望月亮》欣赏乐曲;

第八周 山谷回声真好听 2课时 目的:掌握明快的节奏,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突破高音处理

第九周 我们爱劳动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教育孩子爱劳动,做乖孩子;

第十周 龟兔赛跑 2课时 目的:欣赏音乐,在音乐情境中分角色表演;

第十一周 好房子 2课时 目的: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进行音乐游戏,欣赏《好房子》;

第十二周 小乐手 2课时 目的:用简单乐器进行演奏;

第十三周 小动物回家 2课时 目的:音乐戏剧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游戏《小花鸭》;

第十四周 伦敦桥 2课时 目的: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伦敦桥》;

第十五周 音乐夏令营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

第十六周 选听幼儿歌曲 2课时 目的:欣赏优秀幼儿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