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课学习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概括与分析我校近几级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以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形成了分析化学实验课自己独特的考核方法。
在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培养农业生产和科研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基本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综合能力。图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有笔试、操作等。实验操作考试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的一项考试,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以笔试的方法进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方面,实验操作考试是其他考试形式不能替代的。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重视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地改革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总结考试经验,形成了我们分析化学实验课自己独特的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
一、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
(一)2001级学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试卷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考前对试题进行了保密。
(二)2002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考前操作内容也是保密的。具体是:自己的老师监考,考试时间为每人30分钟,一组02人,所有学生实验操作内容一样,都是通过酸碱滴定计算溶液的浓度?学生操作完成后将数据以及计算结果记录到试卷上,老师根据记录结果打分。上实验的全部学生考了4、5天才能结束。
(三)2003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具体是:每个学生考试时间10分钟,学生按班级、学号排序进行考试,一个老师一次监2个学生,10分钟后再进2名学生,依此类推。全部学生实验考试内容都相同,都是完成一次酸碱滴定,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正确与否打分。5天全部学生考试完毕。
二、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很多的间题,比如笔试存在抄袭现象,所以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习好的学生也不公平。2002级学生虽然采用实验操作考核方法,但也没有检查学生的操作要领,只是通过最后的计算数据是否接近准确值来判分。这两种考核方法都没有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技术要领掌握与否。2003级学生采用的考核方法虽然检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不能检查出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传下去对以后做实验的学生的影响也不好。以后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不会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也不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更不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执照老师给定的步骤完成实验,使用仪器的操作要领和要求也不管规范与否,因为考试时只要打听一下使用那种仪器,突击记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即可过关。这样考核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并不是非要让学生得出一个即定结果,而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才是实验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题如下:
(一)分数不成正态分布。实验成绩不成正态分布,一是因为闭卷考试时有些学生在考场上作弊了(有的抄袭学习好的学生的答案,有的抄了书本),二是因为操作时一次考生人数多,有的学生抄袭别人的数据,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试题保密。我觉得实验考核试题没有必要保密。因为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考查理论知识,不能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闭卷笔试。以笔试的方法进行实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所以不应该保密的,再说操作考试全部学生要进行4、5天,也保密不了,所以实验考试本身应该开卷考试。
(三)突击训练问题。后面考的有的学生向已考过的学生打听操作所用仪器,然后进行突击训练。操作姿势和要求是靠平时积累和培养的,不是靠突击训练。有的仪器使用方法突击也没用。分钟内不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还要考虑仪器使用方法的话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上课使用的每种仪器老师都详细的讲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姿势。只要你平时都按照要求使用,考试01分钟是足够的。
三、分析化学实验课新考核方法
为了使学生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即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占50%,其中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试成绩占50%,其中包括实验有关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提出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试题。试题内容为口试加操作。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致,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口试内容为实验有关理论:即所做过的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如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几种,Ha、Na0H溶液如何配置,标定二者使用哪种基准物质、采用哪种指示剂辨别终点以及终点颜色如何变化,自来水硬度测定终点颜色如何变化,K2C2r07测FeZ+实验中加H3P4O的作用是什么,甲醛法测N%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作用,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以及差减称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实验有关理论我们摘录出来做成卡片,每一个问题一个卡片,一个卡片一个编号。实验操作内容所有学生一样,并且提前通知学生,都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滴定分析操作:即将烧杯中溶液准确定容至容量瓶中,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至锥形瓶中,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后记录滴定管数据后报告老师。操作内容及步骤我们做成试题形式。每名监考老师拿一份实验理论卡片以及实验操作要领评分细则,监考老师们考前要统一口试题的正确答案。
(二)考试过程。每个考场4张实验台,每次考试一个考场进4名学生,每个考场2名监考老师,即每个监考老师每次监2名学生。
1、试题的摆放。我们把操作内容及操作步骤试题贴在每个考生的实验台上,所需仪器和药品也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
2、学生进场考试。学生不按照平时做实验的地点和代课老师进行,而是按班级、学号排序先在准备室抽考场号,准备室的老师宜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每个考场先进4名学生,每个老师监2名学生。先考操作,每个学生10分钟,到时做不完的监考老师会让学生停止。监考老师根据每一步操作要领评分细则打记号,比如容量瓶的洗涤用水是否过量,从烧杯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是否使用玻璃棒,定容是否过量;移液管操作手法是否规范;滴定管涂油、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读数姿势以及有效数字位数、滴定过程中活塞的控制以及终点颜色的判断等一系列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操作结束后到监考老师处抽理论口试卡片编号,阅读完题意回答问题,时间为5分钟,在此时间内最多有三次抽卡机会,满分逐渐降低,比如第一次满分01分,第二次满分8分,第三次满分6分。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根据回答内容酌情打分。4名学生考完后监考老师收拾好仪器和药品后再进4名学生,依此类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等方面的基本计算;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
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了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应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持久的知觉过程,是和思维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了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并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③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⑤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文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
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或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一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4.意志。意志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做。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艺术类 中职生 学习自信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9-02
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自我意识不断成熟的标志,而且还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缺乏文化课学习自信心,影响学习专业课程和整个中专阶段的学习成效。所以如何有效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学习自信心成为老师、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职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可谓见仁见智,但实际效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我们认为之所以实效不尽人意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缺乏对学习自信心现状实证性的调查研究;二、从现象到表象,未能从自信心的实质、结构提出方法和策略;三、提出的方法和策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没有充分结合学情、校情。
针对以上弊端,本研究使用访谈、问卷等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艺术学校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的1069名学生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信心各因素呈上升趋势,但各因素增长速度不均衡,在16岁以后出现下降趋势。2.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自信心总体水平略高于男生。3.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结合新疆艺术学校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经验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策略和方法:
一、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自信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最早由班杜拉所提出。在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中尤为注重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因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根据班杜拉所提出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四因素,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提出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成功的自我直接体验。个体的亲身体验对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将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甚至出现习得性无助感。所以适当地增加个体的成功概率,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渐形成自我效能感。例如: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不敢发言,这时可以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逐渐养成其自我效能感;2.树立榜样示范作用的替代经验。部分学生在没有体验到成功经验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榜样或示范者的行为,从而获得间接经验,形成自我效能感。例如:当一位低自信者看到一位和自己年龄相近或成绩相当的同学取得文化课考试的好成绩时,就会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引导低自信者向榜样学习;3.反复的言语说服。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直以来成效较低。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之所以低效是因为言语说教的效果容易被困惑的情境和难以处理的问题所征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能仅仅说教,应该反复、经常性地建议、劝告、解释,并且需要穿插一些典型的案例说明;4.积极情绪的唤起。班杜拉在一系列的实验中证实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但是高度的情绪会妨碍行为和态度。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绪唤起时,必须注意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为学生提供成功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自我表现在自信心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自我表现是指个体的认知、行为、情绪、态度、信念表露,即个体在认知方式、动作行为、交往方式等方面的自我表达。自信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自我表现力、欲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自我表现,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依据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并非任何自我表现都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自信心。斯金纳认为:“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和操作。人类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相应操作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产生关键是强化,强化的产生加强和减弱行为的次数。”从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中,我们可以明确任何行为的产生必须有相继的强化。如欲通过自我表现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那么必须在自我表现后进行一定的强化。强化方式有正强化、负强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等。在学生强化方面我们常用正强化中的二级强化,即呈现使其情绪、状态、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积极、愉悦的强化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提供的强化物就是为学生提供有较多成功机会的表现自我活动。此举取得较好成效,值得提倡。例如音乐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为了提升同学们的专业学习自信心,可以在期末考试时把考场设在演出大厅,让学生们犹如现场演出一般,在紧张的氛围中取得成功,从而提升专业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独立是指个体具有独立的思维、判断、意识、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本次问卷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也得出独立性是自信心的重要维度,并且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独立性影响着个体自信心的发展。所以在自信心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传统做法较多采用理论宣讲、讲授,实际效果不尽人意。这里我们介绍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情景再现法。情景再现法是直接呈现情节发生的情景或采用一定媒介复原情节发生背景的一种方法。之所以采用此法是因为:教育知识具有间接性,即教育知识多以间接经验积累为主,而不是直接体验获得知识。所以在部分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情景再现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其独立能力。即使部分情景不能再现,也可采用多媒体还原的方式。
当然除了情景再现法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适合校情的具体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讲解,以免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
四、关注个体及性别差异
教育应然是因材施教的过程,但因对教育本体的误读,学校实然成了加工各种部件的工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同样沿袭加工厂的功能,采用“一刀切”模式培养所有学生。这也是培养自信心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位学生都是独特发展的个体,在整体、阶段、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是个体独特性的实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的发展特征,针对其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培养。另外在本次调查结论中发现:“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发展总体的性别差异显著。在自信心总体得分上,女生(3.9561)均略高于男生(3.4529)。除独立性这一维度性别差异显著外,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表现这三个维度均不显著。”这也提示我们在自信心培养过程中不仅注意性别差异,还应该注意男女在自信心结构各维度的区别。总之个体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简单、一成不变的培养方式,而需要辩证的、发展的、多元的培养方式。
五、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以上概述了从学校角度提出的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四种措施。依据我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仅从学校层面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收效不佳。学生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一个社会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其影响也极为重要。所以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一体化教育理念。
首先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是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身心能否积极、健康成长,家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呈现起落状态,特别是在假期过后尤为明显。经过我们的访谈和调查得知:父母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父母总认为自己孩子既然就读中职学校,文化课学不学无所谓,关键是学好专业课,有一技之长。这种观念无形中抵消了学生原有的自信心,造成文化课学习自信心起落的反复。所以教师和学校需要及时纠正部分家长对中职教育的错误观念,多贯彻终身学习、多元学习、文化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保障等理念。其次抵制错误的社会言论。作为社会体的学生无形中受到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学习自信心的下降。目前影响艺术类中职生学习自信心提高的观念有: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中专毕业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中专毕业混个文凭就行了,读书没有什么用;只有成绩差或在普通中学读不下去的学生才会去中专读书等。针对以上错误的社会言论,我们可以举德国高质量的中高职教育例子击败这些错误言论。加强对中职教育的有效宣传,特别是凸显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让家长称赞、社会公认,这样流言蜚语不攻自破。总之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必须依靠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们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经验。当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不能削足适履,寻找适合校情、学情的培养方法和措施才是有效培养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美] 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郭本禹等译.学习理论导论(第七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兰艳秋.浅淡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1年第6期.
[5]李辉.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信心培养[J].《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王雪琴、周娟仙.基于心理渗透:中职生自信心培养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39期.
[7]张雪梅等.关于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学习自信心现状的调查研究[J].《艺术教育》,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