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预算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预算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预算管理制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预算管理制度论文

第1篇

对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对学校合理地规划使用、分配、筹措办学资金,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专门人才与为经济发展服务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客观上要求在校际间高效配置和合理配置高校资源,并建立一种适应高校需要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效益最大的发挥。将财务预算科学化管理,遵循预算的制度性,逐步完善高职院校预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学校的预算管理责任。

(二)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自行筹措资金,“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以政策支持争取生源作为一定的优势,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1]要想提高学校的发展速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其同类高职院校中的竞争实力。高效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学校自身强化内部管理,在如今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而且还保障了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使高职院校收支活动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学校各项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了保障,使高职院校进行合理定位,比如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校企(校)等多方面合作中,提升高职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增量预算法是大多高职院校采纳的主要预算方法,并将其作为制定费用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的主要方法。可是增量预算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根本没有有效地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上面。与此同时,各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对于上报预算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模糊不清的表现,更有因为依据不足对测算不够准确的表现等。目光短浅,并没有考虑学院的长期发展,从而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更阻碍了预算本来作用的发挥。

2、忽视收入预算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侧重点往往只是对支出预算的编制,忽视对收入预算的编制。”[2]学院统一编制收入预算,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二级单位,导致其忽视收入预算的重要性,没有以认真的态度进行认真收入预算,特别是对忽视创收收入的预算,二级单位截留大量的事业收入,造成了学院年度收入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局面。

3、存在着预算超支的现象

许多高职院校一是缺乏实际的预算计划,要求不够严格,二是每一年殊情况较多,造成几乎年年预算超支的现象产生。

4、预算指标时效性差

高职院校的各部门,有时候在每年的5、6月份才收到年度预算指标,可是此时当年已经开始了半年左右,在这段时间以内,很多财务业务已经开始运行,在每年的开初,预算监管不力,预算管理没有时效性,甚至是失去了预算本来的用途。

(二)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1、对支出预算执行监管不力

按照相关规定,“预算一经确定,非经规定程序不得进行随意调整。”[3]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际运用之中,一部分领导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按照程序走,使用资金随意性大,这种行为就会造成开支混乱,预算变更次数无法得到控制。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对预算,单单只进行简单的总控制,特别是对二级单位的预算管理与控制不到位,以致于出现各部门互相挪用资金的状况,预算的严肃性得不到重视。

2、预算执行管理落后,缺乏信息化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预算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是以简单手工抄写及人为监督为主。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最开始是通过手工辅助账遴选出具体的中取得,再从计算机中找出相应支出的实际发生额,采用手工加减的手段,具体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这样,下属各部门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了解和掌握不够及时,“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和及时调整。从而致使其工作量较大,效率却低,无法满足目前高校财务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4]

3、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不力

高职院校主要精力用来应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没有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对预算下达后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预算总结分析不到位,决策者根本无法准确及时的发现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进行补救。

4、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财务预算的考核和奖惩措施贯彻不力,也就是造成预算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重要原因。在考核时,考核方则常常掺杂太多的个人感情去评价被考核方,比如怕影响同事关系,被考核方总是为自身开脱犯错,寻找各种理由,过于关注对客观因素的解释,从未从主观方面去找原因。与此同时,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未被纳入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之中,造成预算管理工作出现赏罚不分明的现象,每年超支现象根本没有得到控制以及惩罚当时部门,对于节约预算支出却没有奖励的举措。

三、预算解决方法

(一)将预算管理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对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就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建立科学合理地预算管理制度,主要针对高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后的财务活动开展也将“有法可循”。比如对预算编制原则、方法、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算执行及预算调整形成一整套的制度管理,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二)对预算进行科学编制

首先,要放弃过去单一的预算方式,特指的是“增量预算法”,采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以及滚动预算有机结合的预算方法。人员经费采取增量预算法,对于人员经费,采用固定的人员固定的金额标准;部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法,以年度内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的程度为依据,测算支出预算需求的具体数目;高职院校的专项经费则采用滚动预算法,以轻重缓急为依据,并结合学校本年的实际财产,将急需、可行的项目纳入优先考虑的范围,当然专项项目还得提供可行性报告经过审查才予以通过。

(三)建立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监督机制

1、分析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形成分析报告

学院各二级单位都必须对本季度预算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在支出方面,分析各项支出是否控制在计划之内,特别是针对每年都预算超支的情况,找出出现超支的原因;在收入方面,可以分析各项收入是否全部到位,将实际收入数和预算数比较,分析收入未完成的原因,以及各项收入的开发潜力。同时各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写明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报财务处监督执行。

2、要建立健全预算考评机制

学院应将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考核之中。考核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收入完成情况、预算支出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等。预算年度末,财务处将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由财务处会同审计处及相关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考核意见,建立绩效挂钩、责权利相一致的奖惩机制。

(四)严格预算执行

预算一经批准,财务部门就应当把其当成一种制度去严格执行,不仅要进行总量控制,也要进行分项控制。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预算开支范围和金额的规定,审核各项支出,特别是招待费、电话费、交通费等费用,必须按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年度内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五)将预算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已经遍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预算管理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利用。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对预算管理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用一种适合学校情况的财务软件系统进行管理。预算一经领导批准,及时将批准的预算按项目名称、金额输入到该系统中,自动生成表格栏,通过该系统后台,可对整个学校、七个系以及行政部门的预算计划及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注意资金的走向,一旦特殊情况,及时像财务处领导以及学校领导报告,以便及时作出准确的决策。

(六)加强预算管理队伍建设

第2篇

(一)基本概况

销售预算是中小企业的一种主要预算:一旦确定了销售预算,其他预算将利用到它的结果。比如,如果业主经理认为明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0万美元,那么中小企业将基于这个目标来储存库存、雇用员工并且制定营销战略。当然,除了总销售额数字以外,业主经理还需要其他更多的信息。业主还需要将总金额根据各个月和季度进行划分,这样其他所有预算可以绑定到这些数字上。比如,如果一半的销售额将在明年的前3个月获得,那么在这个期间(或者不久以后)内,需要完成一半的产量,并且为运输做好准备。同样,在年度的第一个季度可能需要有更多(相对于其他季度)的现金和人员需求。通过将其他预算与销售预算连接起来,业主经理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调整花费,这取决于经营的状态。如果销售额比预期的高,那么可以提高产量以及增加雇员的数量。相反,如果销售比较缓慢,那么应当临时终止生产并且解雇部分员工。如果中小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本,足以安全渡过迟缓的6个月,那么业主经理并不用担心公司只能够勉强生存下去,不能承担任何财务的挫折。取决于必须对运营监控的密切程度,公司可以每周或者每双周进行监控,或者甚至每3~6个月才监控一次。

(二)预算作用

财务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对于计划中涉及到各方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作用。预算是计划的工具,也是实际工作的控制基准。主要有以下作用:

1、预算使销售机会、销售目标、销售定额清晰化和集中化;

2、预算计划出为达到目标的合理费用投入;

3、预算有助于促使各职能部门协调合作;

4、预算有助于保持销售额、销售成本与计划结果之间的平衡;

5、预算提供了一个评估结果的工具;6、预算通过集中于有利可图的产品、市场区域、顾客和潜在顾客而使收益最大化。

二、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现金预算

(一)基本概况

不管是否可以称之为预算,也许这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控制,因为,把可用的现金去偿付到期的债务乃是中小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现金预算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现金预算过程的核心在于现金计划。中小企业的现金计划要求包括两种类型:企业正常运行每日和每周所需要的现金,以及这个期间内组织的维护费用。前者与日常经营需要保持在手头的现金有关。通常,中小企业对30天或60天的现金需求进行估计,并确定在这段时间内可能收回的资金额。如果比较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之后出现了现金短缺,那么就可以安排一个信用限额或者短期贷款。这一预算的维护部分考虑了保险、租金、工资、采购、服务和税收等费用。这种对经营的长远考虑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平衡其每年现金需求的机遇。

(二)预算作用

现金预算的作用及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1、提高中小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经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职工工资,偿付应付账款与票据以及其他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债务,称为“无偿债能力”。无偿债能力的中小企业,可能被迫宣告破产。即使经营管理得很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银根紧缩、自身搞基本建设、扩大销售活动或生产规模的时期,有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必须小心翼翼的规划现金流量,使手头现金随时够用。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中小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使中小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至于很被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的则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中小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中小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于破产。现金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中小企业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显露短缺时期来临之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了在债务到期时,因无法偿还而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誉,为中小企业以后融资增加阻力;或中小企业被迫“拆东墙补西墙”,在高利率条件下举借新的债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2、促进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现金预算是以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等各项经营预算为基础的,需要他们提供的数据,而销售预算是各项预算的基础。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提出改进建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便于他们之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楚造成相互推诿的事件发生,调动了中小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为中小企业搞好现金预算奠定基础。

3、提供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现代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单个中小企业在这个大系统中仅仅是一个分子,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处于整个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现金预算则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现金流量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中小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其财务管理的关键。

三、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其他预算

销售和现金预算并非是中小企业用于控制运作所必需的唯一预算。其他预算实际上是现金预算表中的一些附带项,包括工资、广告、销售费用以及新工厂和设备预算。取决于公司的规模,这些预算类别将通过现金预算进行处理或者准备,并且需要加以特殊考虑。比如,一个制造型企业可能具有制造和采购预算,而一个销售企业可能会编制销售费用预算。但是,因为中小企业也并不希望自己负担过多的预算,因此预算应当尽可能地少。因此,精明的业主经理往往使用“例外控制原则”来处理预算方面的问题。这个原则认为,业主经理应当考虑到极端好或者极端坏的结果,而不是按照期望进行的经营。如果,一月份的预计销售额是8,000美元,但是,事实上达到了8,200美元,那么公司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但是,如果销售额达到了15,000美元,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考虑到订单的处理(如果它是一个制造型企业的话)或者采购更多的物料或产品(如果它是一个零售或者批发企业的话)。同样,如果,销售额只有4,000美元,那么在下个月的预算中就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比如,缩减采购量、解雇部分员工或者采取其他的行动。

四、总结

第3篇

党的十以来,全总和各级党政机关根据中央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对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根据工作特点,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制定了不同地区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各级工会组织应严格按照中央和全总有关文件精神,会同纪检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执行细则,并通过财务会计制度予以规范。在制度宣传和实施方面,有些地区工会把修订好的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及报销程序等印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严格按此执行。在财务报销过程中,还根据不同事项,要求报销人提供由纪检人员参与的主席办公会议纪要等有关文件说明,让每一项支出更规范,手续更完备。这些做法值得提倡和借鉴。

二、细化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工会经费预算是经一定程序核定的工会经费年度收支计划,是工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各级工会预算编制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压缩行政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1.推行部门预算,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各部门应根据下一年度工作安排,对每一项经费支出列出详尽的预算说明,并明确地分配到具体项目上。在工会经费预算安排上,要面向基层,重点向服务职工群众、维护权益、推动发展等方面倾斜,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加大工会经费投入予以解决。要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资金需求,分管领导要对每一项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把关确认,最后形成详细的预算支出明细,并在今后工作中按照“支出明细”严把支出关。

2.做好规范、科学的预算编报,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约束。

工会各部门在经费支出报销时,应提供年初该项业务的预算支出明细,在预算范围内报销。要建立预算执行进度检查制度,根据各部门年初工作安排,及时督促各项业务经费报销,严禁年底集中报销。对年初无预算或超预算的费用一律不报,因上级机关、政府临时工作安排发生的费用,要有纪委巡视组参与的主席办公会研究同意,并附上级机关、政府的相关通知或文件才能报销。要加强各部门预算管理,使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有目标可寻,有制度可依,减少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

三、探索工会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