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钢琴教育被中国人所接受与当时兴起的“学堂乐歌”有着重要的联系。19世纪末期,维新运动的失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国人开始意识到国家的落后及学习西方的必要性。当时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进步人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创立新式教育学堂,其中的钢琴教育便成为学校开设乐歌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进步人士还希望通过开设钢琴课来传播新思想,以唤起新一代救亡图存的意志。所以,清朝末期国内便开设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并开设有乐歌课。后,当时的教育部门将乐歌课作为小学教育的必修内容,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由于钢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音乐的交响性,便成为了当时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伴奏乐器。由此可知,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有效推动了钢琴教育的发展。其实,在学堂乐歌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学校钢琴教育模式,但仅仅涉及一些钢琴教育活动,如早期的教会学校在传播西方音乐文化方面不乏钢琴教育内容。真正意义上以钢琴作为学习对象的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上海中西书院,该校在校规中明文规定在其8年的学习中都要学习钢琴。上海的中西女塾还正式将钢琴学习作为学校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选修钢琴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3左右,且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2年。[2]从此以后,全国各地的学校钢琴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严修就曾创办严氏保姆讲习所,开设有钢琴课,并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幼教工作者。其实,早期的音乐教育完全是西化的,甚至连钢琴老师也是由外国人担任。在钢琴教育的影响下,一些中国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随私人教师学习,这便开启了钢琴社会教育的模式。当时的外籍教师是从事该项活动的主要力量,中国最早的音乐家几乎都在这一时期接受过正规的社会音乐教育。
二、民国钢琴教育的状况及特色
(一)民国初期的钢琴教育民国时期,系列新式学堂的建立对音乐文化的发展及普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西洋的钢琴自然成为中西新音乐形式的最佳工具。沈心工和李叔同便是当时钢琴教育的杰出代表,他们赴欧留学,引进西洋音乐,开辟了中国新音乐教育的道路。当时的李叔同学成归国后便在杭州的浙江师范学院教习钢琴,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代音乐师资。这一时期,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奇在中国举行了最早的钢琴演奏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钢琴在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影响。1921年,他还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支管弦乐队,并亲自担任指挥长达20多年,跟随其学习钢琴的老一辈钢琴家有于边敏、张俊勇、周广仁等。梅•帕奇注重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承续了欧洲现代钢琴教法及演奏法的精华,并成为后来中国钢琴家演奏的重要特点。与此同时,梅•帕奇还将当时最先进的钢琴弹奏方法、教学思想传入中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钢琴教育的水平,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对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
(二)音乐教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风尚中华民国建立后,担任教育总长的先生向全国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这些教育改革文件都将钢琴教育作为新的课程标准内容,其提倡的美育教育成为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政治要求,并很快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风尚。随着学堂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西方近代音乐知识,如钢琴、风琴等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1915年初,《科学》杂志发表的《和平进行曲》是第一首中国人自己创作的钢琴曲,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钢琴教育的兴起。自此,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开始在西方音乐理论指导下,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曲。这些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琴教育教材,为以后钢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这说明专业化的钢琴教育已初步形成。1927年,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音乐教育机构,说明专业音乐教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钢琴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的俄籍音乐家查哈罗夫说:“中国的钢琴教育正如刚出生的婴儿,而中国学生的聪明与勤奋是其迅速成长的重要基础。”[4]
(三)时期钢琴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的影响下,中国的钢琴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音乐人才,所以,在当时的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各种新式的音乐社团,并在这些社团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批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等,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钢琴教育队伍,如李翠贞、巫一舟、范继森等都是近代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在中国钢琴教育发展中,中国国立音乐教育学院的建立使钢琴教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出现了大量的钢琴专业人才,钢琴教育正式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当时就有一个对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1934年美籍作曲家亚历山大发起了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得了一等奖,这样的创作竞赛在中国钢琴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牧童短笛》也是中国钢琴曲创作的里程碑。近代中国钢琴教育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进步,正是有了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了钢琴创作的发展与进步。
(四)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影响的爆发使得刚刚起步的钢琴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上海沦陷后,汪伪政权在原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伪国立音乐院,一些不愿在国立音乐院从教的老师开始转入陈又新创办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当时的国立音乐师专的师生们以其专业的素养代表着中国最高的音乐水平。国立音专的师生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参与战斗,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主力军。1940年在重庆成立的国立音乐院逐渐成为大后方最著名的音乐学府,同时教育部还将原中央训练团内的音乐干部训练班搬迁至重庆,并正式改名为国立音乐院分院。重庆教育部还曾组建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虽然条件非常艰苦,钢琴师资严重不足,但钢琴教育活动却始终没有停滞。与此同时,根据地的音乐工作者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创作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作品,如瞿维的钢琴曲《花鼓》等。总之,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的钢琴教育仍在顽强生存,为以后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国时期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
(一)民国时期钢琴传播者的重要贡献李叔同是中国近代音乐艺术领域的奇才,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李叔同从日本归国,先后在天津工业学校、上海城东女校等从事音乐教育,曾教授过钢琴演奏、作曲及音乐理论等课程,在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专业人才。李叔同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每次上课前总是要给学生讲授各种西洋乐器的知识,同时在教学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钢琴技巧特殊性问题,提出了“宁可生,不可滑,生可以练,滑则很难医。”[5]民国初期,李叔同主要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他不但传授给学生钢琴技巧,而且还在人生观上影响学生,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钢琴教育的道路。此外,曾志忞对中国早期的钢琴启蒙教育也有着重大影响。中国最早钢琴文化实践的教育者大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并接受西方优秀文化,他们均以教育家的身份从事音乐活动。
皖北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推进皖北文化资源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促进皖北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发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皖北文化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加强对皖北文化及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内涵的研究,有利于普及、宣传皖北文化知识,扩大皖北文化的影响力,传播皖北文化的正能量,增强皖北高校大学生对皖北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热爱皖北、建设皖北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一定程度上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课“接地气”,增强教育内容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皖北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建设,皖北文化主题进入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底蕴,增进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文化交往,形成文化育人的氛围,促进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2皖北文化融入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难题
众所周知,皖北高校从规模扩展到追求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研究、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性。“2003年,安徽省社科联提出厚重安徽的品牌,联合省内高校、地方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安徽的三大文化圈,即皖江地区历史文化、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和徽州文化的研究,以提高安徽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为安徽的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服务。”皖北高校积极响应文化强省和服务皖北崛起的号召,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发挥高校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努力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组建研究机构,推进皖北文化研究。近10年来,皖北高校凝练人文社科研究方向,选择地方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成立了校内文化研究机构。在安徽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指导和经费支持下,一些文化研究机构通过培育,升格为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协同创新中心。这些研究基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大力开展皖北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快转化,将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材和校园文化活动。近10年来,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亳文化研究中心和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培育了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古典文献学、一个硕士点,招收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和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组建淮河文化展馆,“保护、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发挥地方文化教育学生的功能。”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抓好以孟二冬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研究、赛珍珠研究等学术研究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依托赛珍珠研究所、孟二冬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赛珍珠专题研究》《孟二冬精神与传统文化》选修课。亳州师专的亳文化研究中心,一是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亳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如《亳文化研究》《五禽戏》《亳州民俗剪纸》《民乐与地方戏曲》。二是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亳文化大讲堂、亳文化沙龙等,为阐释亳州历史人文、传播思想、交流文化搭建平台。三是组建亳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团队,开发校本教材,《亳文化概论》《曹丕集校注》《逞才任情的乐章———曹操父子与建安文学》《魏晋文学论》《蒙城方言研究》等教材相继出版、发行。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面向全校开设了《淮河文化概论》等以普及淮河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程,成立了淮河文化兴趣小组,从经济、历史、音乐、艺术等方面普及淮河文化,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淮河文化的兴趣。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皖北各高校在开展皖北文化研究的同时,深入挖掘皖北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皖北文化教育系列课程,积极营造充满地方文化色彩和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皖北文化教育阵地,加强皖北文化学术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弘扬皖北文化的重要意义,增进大学生对皖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伴随着皖北高校服务于皖北经济转型发展和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文化问题的多元复杂性和多样性结构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历时性,为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必须面对的课题:皖北文化的农耕文化性质如何转化为现代文明资源?如何认识皖北文化的历时性价值?哪些文化可以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如何转化?皖北文化研究应该以学术文化形态还是社会文化形态呈现,两者关系如何?如何处理异地学生与皖北文化教育的关系?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意愿如何?这种地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是否有违文化平等的观念?地方文化课程设计应如何找到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平衡?诸如此类的深层次问题是课程开发者不容忽视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然,在这些方面,皖北高校面对的不是区域性,而是普遍存在的系列难题。因此,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而下的策略研究,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
3皖北文化融入教育研究的对策与措施
“五四讲话”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教育系统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并在如何落实方面指明了具体措施,强调:“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事实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教育都要通过灌输和倡导一定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达到自己办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面对当前多元价值观的交融交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着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文化恰恰为这种“软着陆”提供了基础。
3.1强化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目标定位
文化天然具有教育功用和潜能。《周易•贲卦》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揭示了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可见文化与育人密不可分。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育人的意义高远重大。将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文化育人理念的有力践行,而且是皖北高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选择,需要高校、全体教师员工、学生、家庭、大众媒体、社会相关组织深刻领会文化育人的意义和作用,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正确的回答。目标的设定往往与需要密切相关。为此,不妨从皖北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皖北高校大学生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需要三个角度综合考量。皖北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能留得住、乐于为皖北经济振兴奉献的人才。受经济发展落后、区位优势不强等因素影响,皖北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压力明显大于省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会和沿江城市的高校。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既需要培养一批批热爱皖北、敢于担当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又要完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青年学生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了解、认同皖北文化,进而产生文化归属感,并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满足三方共同需要的最好选择。由于缺乏文化视野,在服务皖北经济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皖北高校往往把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作为追求目标,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号召以来,高校逐步认识到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特殊优势,自觉地将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皖北高校将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说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有竞争力。由单项培养皖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到培养认同皖北文化、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人才,应成为皖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
3.2大力传播、传承、创新皖北文化,提升内涵
“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宝藏,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和能量。”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将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和潜能,通过研究挖掘、开发弘扬,传播转化成动能和势能。首先,“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故事、小岗村大包干的创举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皖北高校应主动发挥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优势,加大对皖北文化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的研究和宣扬,并把这种深层价值和精神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传播到广大师生员工中,由注重皖北文化的知识普及到追求核心价值的挖掘弘扬,这应该成为皖北高校全体师生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动。其次,“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皖北区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皖北文化普及宣传的基础上,创新方法,通过网上论坛、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培育在校大学生对皖北文化理解和认同,进而激发热爱皖北的家国情怀和对皖北文化的自信,培养一批了解皖北、热爱皖北的青年学子。皖北地区的书画艺术、民间剪纸、玉雕石刻艺术、花鼓灯、泗州戏受到了广泛关注,皖北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书法等相关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加强地方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培养出一批传承和弘扬皖北民间艺术的专业文艺人才,为适应发展势头强劲的地方文化产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由此,“皖北文化育天下人才,天下人才兴皖北文化”自然会成为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校党委领导下的文化融入工程指导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团委共同负责,吸纳相关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制定《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深化研究,加大传播,指导思想政治部、学生处、教务处、公寓管理等部门开展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推动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其次,建立二级学院党总支领导下的辅导员工作室,结合专业特征,努力找寻专业与皖北文化知识的结合点,大力弘扬皖北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辅导员专题讲座、微博、校外专题实践等形式,把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辅导员的专业、学业、就业等指导工作结合起来。第三,成立班级皖北文化寻根和开发兴趣小组,由团总支、学生会负责策划,有组织地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文化活动月、皖北文化资源大调查、皖北文化知识竞赛、皖北文化名人访谈、皖北旅游地参观等专项活动,把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3.4培育组织文化,促进多元互动
将“文化育人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原则、一套行为准则”,建立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人人受益”文化环境。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首先,学校成立的“指导委员会”“辅导员工作室”“兴趣小组”三级组织之间要加强平等对话,思想上多交流沟通,业务上多配合支持,努力做到教师的研究成果能有效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能转化成文化研究中新课题,推动皖北文化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双向建构。在这种建构中,每一个人既是施教者,又是受教者。“文化环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部环境,又以持续的信息流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以文化形态为中介的互动过程。”其次,皖北高校之间可以借助“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以及资源共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必须抢占大学生网络文化阵地。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进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启动“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计划,成立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皖北高校应当适应形势需要,成立皖北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联盟网站,及时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跟踪宣传联盟高校文化融入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加强互动。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团学干部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正在组建的“多媒体工作室”,保持与学生的密切互动。
4结论
廉洁文化教育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能促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拒腐防变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能够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意识,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教师提升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成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示范者,使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3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3.1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
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要专门开设廉洁教育专题,并与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内心常保警惕,善于防腐拒变,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判断,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养成敬廉慎独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
3.2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听“廉政课”、观“警示片”,组织大学生开展廉洁书画赛、廉洁摄影作品展、廉政公益广告大赛等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生廉洁实践项目成果,普及廉洁教育有关知识。此外,还要结合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如学风建设、特色党团日、主题班会、典型事迹报告、廉洁诗词吟唱会等,营造廉洁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
3.3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教师的师德教育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教师自身的廉洁自律尤为重要。高校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教师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教育之中,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用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洁的思想观念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