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狼文化论文范文

狼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狼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狼文化论文

第1篇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朗读存在以下几点现象: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整体朗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朗读的内容;三是没有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朗读材料,没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四是没有良好的朗读环境。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以及有效地开展课外朗读活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利用课外朗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建浓郁的课外朗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外朗读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多方位的配合。学校方面:校团委发起了读书倡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好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了读书角,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开放了朗读区域,为学生朗读提供了场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朗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方面:开设了朗读方法和技巧的选修课,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解决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学生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朗读活动,激发自身的朗读兴趣,提升朗读能力。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营造了浓郁的朗读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编写有特色的朗读教材

编写朗读材料解决的是“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即学生应该朗读什么内容。首先,要对中职学生日常阅读的内容做简要的分析。中职院校女生大多爱读一些言情小说,男生则爱好魔幻小说、科幻小说,而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经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学校精选编写了诵读经典系列读本“晨风雅韵”。内容编选根据各年级的学习基础,由易到难,共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是面对刚入校的新生,“立规矩、养习性、学做人”为选编材料的宗旨。古诗文选取短小精悍具有启迪作用的诗文,现代文则选取有故事性、以情动人的名人佳作。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通俗流畅的翻译以及画龙点睛的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达到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第二册围绕培养学生学习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编选材料的宗旨,选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作品以及现代散文和诗歌。内容涵盖了爱国情感、人生励志、自然风光。通过诵读,学生能够修身励志,提升文化素养。第三册书在编选时结合高年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特点,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规划人生方向、陶冶个人情操为着力点。内容上选取两宋风月、明清雅韵等古代经典诗文,编选了篇幅短小、难度适中、适合学生朗诵的篇目。通过诵读,学生能够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深厚底蕴,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晨风雅韵”这一经典系列读本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

朗读方法的指导解决的是“学生怎么读”的问题,即学生在朗读中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为此,我校首先开设了“朗读技巧及训练”的公开课,由语文教师对班级领读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何谓朗读、朗读的目的、朗读前的准备、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其次,经过培训的班级领读人员,在班级朗读活动中对其他同学加以指导,进而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开设了朗读训练的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系统全面的朗读方法指导和技能训练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乐趣,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四)开展特色的朗读活动

1.开展长期的课外朗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校开展了长期的课外诵读活动———“晨风雅韵”晨读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在领读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学生对每篇经典诗文都会经历“识读、诵读、熟读”的过程。通过对经典诗文的持之以恒的诵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利用早自习晨读,不仅使课外朗读有了时间上的保证,更能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开始美好的一天。

2.结合学校其他活动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喜爱的经典诗文和诵读形式。每次比赛大家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选手还互相请教切磋,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技巧,体会朗读的情感。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第2篇

1.1一般资料

从200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SLE合并妊娠并分娩患者17例,年龄21~35平均27.6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3例。病程1~14年。

1.2SLE诊断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与内科免疫组专家组会诊判断。其中:发热15例,关节痛7例;颜面、颈四肢有红斑9例,白细胞减少13例,血小板减少8例,尿蛋白14例。剖宫产4例,自娩13例。

1.3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常规处理

妊娠期需进行孕检及风湿病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ACL、抗ds-DNA、补体C3、C4、心电图、无应激试验(NST)、胎儿超声等。孕期注意酌情服用泼尼松;ACL阳性者口服阿司匹林,不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引起畸胎或其他副作用;孕妇32~35周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6mg,肌内注射给药,2次/d×2d;分娩前则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0~80mg/d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200mg/d,静滴给药3~5d;分娩后据病情再继续治疗SLE;产后及时回奶,新生儿采用人工喂养,避免食用被药物污染的母乳。

1.4观察指标

(1)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2)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转归及新生儿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为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随访

1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结果显示,并发多脏器受损病情加重5例,临床缓解7例,再次妊娠5例,17例新生儿存活15例,1例新生儿患SLE。

3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加强休息,防止劳累:SLE患者抵抗力较弱,所以孕期和围产期尽量卧床休息,期间定时翻身,做被动运动,防止褥疮的发生。关节肿痛时限制活动,活动量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劳累加重病情,外出时避免日晒,同时还要防止受凉感冒及其他感染。在此期间还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活力。

3.1.2预防感染:由于大剂量激素的应用,SLE患者特别是皮损型极易感染,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感染迹象,如发热、白细胞低等。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住单间,以防止交叉污染。对探视及陪护人员实施护理培训,并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人数。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房间实施紫外线消毒时要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紫外线的直射。床单保持平整、干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并设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要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给予过氧化氢漱口,3次/d,有口腔黏膜破损时,每日晨起、睡前和进餐前用漱口水漱口,有口腔溃疡者在漱口后用中药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溃疡部,有水疱者要保持疱壁完整,遵医嘱可以使用表面收敛剂。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不要接触染发剂、烫发剂、发胶和农药等刺激性物品。皮损型患者头、颈、面部忌用碱性碱性清洁剂和化妆品,以减少刺激;如果病房内有皮疹、红斑或对光敏感的患者,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室内可应挂深色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患者部位的皮肤加重病情。外出时要穿长袖的衣裤、晴天时注意打伞或戴遮阳镜及遮阳帽,千万不要日光浴;保持会位清洁,经常用0.5%碘伏或0.1%洗必泰擦洗,忌用碱性肥皂;产后应注意观察产妇会阴或剖宫产切口部位是否感染,是否有子宫内膜炎、尿路感染、肺炎和狼疮恶化现象,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迅速治疗,必要时可转到上级医院诊治。

3.1.3病情监测:患者开始妊娠后,应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活动性及累及脏器状况进行评价;指导患者自己及家属协助护理。加强妊娠期的检查,一旦发现妊娠期或产后狼疮恶化,应尽早作出诊断并予以积极治疗。皮损型患者特别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对妊娠期高血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自觉症状,给予降压、解痉、利尿等处理。肾炎型患者要检测血压,防止骤升或骤降,监测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和尿色,有异常现象及时与医生沟通。临产时注意产程进展及产妇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每日检测体重、腹围及患者全身皮肤是否发生异常。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所以要注意加强对患者关节的活动和护理。为防止合并症的发生,住院期间最好间歇性吸氧,以便保证血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在患者床头时刻都应该备有开口器,压舌板等急救工具(用灭菌的纱布包裹)。如果并发症突然发作,要沉着冷静,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治疗,切忌延误病情。

3.1.4胎儿及新生儿监测:孕妇在住院期间应经常做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无负荷试验。有肾脏损害者,不管患者有否原高血压,为防止产前子痫的发生,都应给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孕后期采用电子胎心监护、定期对胎儿进行B超监测,定期测定脐动脉血流波型,检查胎盘功能。患者采用左侧卧位,有利于纠正右旋子宫,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挤压,促进子宫内胎盘的血液循环,同时辅以间歇性吸氧,防止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症状。患者应学会自数胎动的方法,每天定时自检并做好记录,以便胎儿情况骤变或短期内(1~3d)剧变时及时发现。临产时密切注意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由于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孕妇易发生早产,加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危险状况时有发生,新生儿病死率高,故所有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加强护理并实施人工喂养,其措施不再赘述。

3.1.5产后指导:产后根据病情遵医嘱继续用药治疗,因患者分娩前后均应用了大剂量的激素,因此产后不宜哺乳,需及时回乳。可用溴隐亭、生麦芽口服,予大黄、芒硝热敷回乳,以降低乳腺炎和产后高热的发生,忌用雌激素回乳,以免加重病情。产后避孕不宜用上环方式,可能会造成感染,可采用其他避孕工具避孕。

3.2人性化护理

3.2.1心理护理:长期以来,SLE一直是一种顽固的心身疾病,不得不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疾病导致的蝶形红斑及激素带来的体貌变化(满月脸、脱发、向心性肥胖等),给患者尤其是女性心理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抑郁、悲观、自卑、排斥等不良心理不鲜见。甚至轻生,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妊娠后心情虽然有所好转,但疾病的遗传性和前期用药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又使其产生焦虑、恐慌心理。加之医患矛盾现象屡屡发生,敌对和抗拒情绪难以避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精神紧张状态,体内就会发生应激状态,加剧了患者免疫系统的紊乱,使SLE症状加重。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主动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随时洞察心理变化,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在护理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用乐观向上的世界观影响、感染、鼓舞和激励患者走出心理的“低谷”,通过给患者耐心讲解诊疗过程,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注意事项,给患者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在孕后期话题多以谈论胎儿为主,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让其感受到将为人母的幸福和神圣,通过胎儿对孕妇互动及带来的激励作用,大部分孕妇都能心情好转,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通过上述方法,营造出医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友好局面,利于治疗的进行。

3.2.2患者家属的参与:通常情况下,患者最相信的人莫过其家属,所以应及时掌握患者家庭情况、知识接受能力和经济承担能力,摸准他们的心理变化。每项治疗措施实施以前,应先在回避患者情况下与家属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家属思想工作通了,他就会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住院期间,我们还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宣讲,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和药物知识,解释用药的必要,保证患者按医嘱用药。

3.2.3满足个性化需求:每个患者都有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差异、经济背景也不尽相同,所以其心理需求也千差万别。通常,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比较注重治疗经费问题;有工作的患者则对治疗时间的问题考虑较多,但都希望医务人员充分告知病情、治疗和预后,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要求因人而异,个性化很强。护理的宗旨是,只要要求合理,尽量满足,尽早解决;要求不甚合理的,要充分理解,作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尽力为患者营造舒适、满意的心境环境。

3.2.4建立护理个案: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由责任护士为每位患者建立个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这些措施要贯彻始终,直至患者出院后,也要保持通讯联系,定期进行电话回访,跟踪反馈,指导患者及婴幼儿的护理。若患者出现严重抑郁症、自杀倾向等,则及时与家属沟通,必要时请专业心理治疗师给予特别帮助。

第3篇

一、乡村社会面对城市化的召唤:现状与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总是与乡村社会相关联。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国的体制下,一种称为“半城市化”的现象产生了。“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护,经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门的清理和追赶;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证,更享受不到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权利;就业不稳定,缺乏职业经历累计和晋升的保证机制。二是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政府只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工作,而没有从体制上接纳他们,流动人口也没有能力租住或购买体面的住房,他们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边缘化”的,往往居住在城市最简陋、环境最恶劣、区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会认同度差。其一是他们要么对城市社会不认可,或者不被城市社会所认可。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不被城市认可。其二是对农村社会逐渐失去了认可或者不被认可。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他们不认可农村社会。其三是逐渐转向对自己群体的认可,或被自己群体所认可,在这点上认可与被认可同时存在。[1]

与半城市化相对应的是,今天的中国乡村越来越陷入衰败的困境。中国乡村社会受到来自城市的强势挤压,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的失衡导致农民强烈的失落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社会政策上的不公平使农民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农民成为没有“劳保”、“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东南飞”导致的农村空巢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凡此种种都表明,城乡不公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不公平,乡村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应对城市化浪潮的挑战。

二、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个基本估计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我们有三个基本估计:

1.农村的命运

中国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将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是城市的温床。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95%的农村将聚集在数千人口规模的城镇。个别聚落虽然人口规模小,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城市化了。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实行村庄合并的“大村庄制”,对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起好步”、“开好头”的重要作用。村庄合并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推动中国农村由村民自治迈入“社区化管理”,令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市民。[2]

2.农民的命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曾说,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一是中国的城市化。200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5%,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经济发展的轴心转向了城市。

21世纪工农业差别将趋向消失,二元结构解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不复存在,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们将能得到平等的对待,生存在小城镇的则是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在全社会的比例大为减少。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传统农业时代,90%的美国人生产10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而在今天,3%的美国人生产12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茅于轼也认为,“现在我国大约有六亿城里人、七亿农村人。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将有大约六亿人要进城,农村只需要一亿农民就够了”。[3]

3.农业的命运

21世纪,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决定了农业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中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中国将十分重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持续多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

三、乡村社会的诉求和应对

基于上述三个基本估计,笔者认为,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非常艰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市和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一,发挥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个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结构变动、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功能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从我国的国情看,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二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三是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四是文化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发现,这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新型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并举。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小城镇。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8%和58%。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上,小城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搞好小城镇建设,要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工业化更多地惠及农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理顺和规范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了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第四,要积极推动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内在包含着城乡制度统一和权利平等的诉求。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诸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三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要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合理配置城乡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总之,21世纪城市化语境下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趋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农村逐步变成城镇,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二元结构趋于解体,工农业差别日趋缩小,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彻底改观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但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区别在未来社会中转化为大中城市和城镇的区别、居民从业结构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王芳.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堪忧.中国信息报,2007.10.10.

[2]中国正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成未来政改新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30.

[3]黄胜利.以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09.1.1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