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美术专业导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创新 模式 思考
这些年,报考艺术院校成为热潮,每年见诸报端的“美术热”反映出高校美术教育的“繁荣景象”,名目繁多的“高考美术班”、“美术培训中心”环绕在所谓的“传统美术重点中学”周围,背着画板、拿着画笔的美术高考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这些孩子是为了将来成为艺术家而踏上这条路的吗?我们并不怀疑其中确有未来的艺术家,但也坚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能上大学而选择了艺术的“捷径”。
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汹涌浪潮中,中国高校美术教育正面临着量的扩展与质的提高的严峻矛盾,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现实。本文立足于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针对未来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1.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突出矛盾
自从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之后,各院校开始思考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重新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方案,并成批选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访问、考察,到国内著名艺术院校进修、培训、观摩,举办各类展览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普及化和制度化,促使新时期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特长生的多层次全面的教育体制,增设了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动画制作、视觉传达、包装设计等现代艺术学科,招生人数也随之逐年成倍增长。
2.高校美术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尤其是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重专业美术教育,轻基础美术教育”、学生培养目标“重美术技艺教育,轻综合素质教育”、教师评价“重发表成果数量,轻基础教学质量”的认识偏差,加之扩招后生源数量增多而基础差别过大,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渐趋饱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矛盾,都导致了当下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水平的严重不足。
(1)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主要有三部分:基础美术教育(素描、色彩)、设计类专业(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环境艺术、动画设计等)和纯美术教育(国画、油画、雕塑等),这些学科以设计类专业最为普及,因为此类专业毕业生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在就业率日益成为考评学校、学科成绩的重要因素的大背景下,各个院校教育理念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专业技能而忽视基础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形成教育资源的倾斜。
(2)艺术教育成为大众教育项目之一,一方面是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体现,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艺术教育特殊要求的忽视。僵化的招生模式催生了应试性培训机构的繁荣,对基础文化素质要求过低使学习美术、考入美术院校成为了各地高中追求升学率的“避风港”,生源火爆的背后是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从而使高校美术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逐渐趋向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无法保证综合素质的提高。
(3)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在师资,而目前各美术院校尤其是非传统美术院校普遍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配备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的现实问题。由于社会需求的激增和教育产业化的冲击,美术专业在各地高校大面积上马,随之而来的就是师资的严重不足,许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走上美术讲台,将自己接受的并不科学的艺术教育成果转而传授给新的年轻学生,循环往复,缺乏创新,进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整体进步。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建议
在当前中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之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变革:
1.优化学科组合,重视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美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文化的多元化。现代美术教育也应该是开放的。面对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拥有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从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并不是平时专业课成绩好就一定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反倒是那些基础扎实并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业绩更突出。
由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学科设置进行改良,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要明确具体地适应专业方向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除此之外,应将下列内容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始终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把教授艺术规律、审美理想、审美要求以及课堂里本来要先传授的所谓技巧、技法等教学内容放在发现、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之中进行。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教育的重点不再是“教”,而转向了“学”。一定意义上说,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选择、体验、践行的结果。
使之具有出色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建设包括诸如设计伦理学、美学、法律、市场学、行为学、公关学等在内的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最初的基础教学的开始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尊重自己心灵的感受,逐步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自觉自愿地投入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法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只有有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法的功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提倡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把创作贯穿在整个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课程当中,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以创作带动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一个具有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人才。
2.科学配备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美术教育的关键。师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教育效果的优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在信息社会的现今时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对其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教师队伍的管理部门,院校、院系的制度制定者也应采取更为科学的管理手段。
(1)高校美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要求不是流于俗套而是现实反映,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更应被视为“师者”的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严于律己。许多年轻教师,工作时间不长但是“老师”的架子却端得很足,对学生极不客气,一副居高临下之势,下了课根本不与学生交流,美其名曰“我很忙”,实则是责任心不足,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而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对学生要求进步的诉求态度冷淡,应付敷衍,缺乏为人师者的胸怀和气度。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下导致许多学生不重视学科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其教育水平之效果,可想而知。
(2)改革美术教师评价体系。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乃至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教师的评价只重所谓学历程度和科研成果,轻视乃至忽视对教学能力的评测。老师的天职应该是教学,出成果的基础应立足于教学实践而不是脱离教学,但现在却有大多数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跑课题、找项目、发论文上,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固然有自身责任心不足的原因,这跟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也是有重要联系的。当然,关于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是一个范畴更广的话题,在此不予详论。众所周知,美术专业不同于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是以研究为主而依创作“为生”,所以我们建议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针对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对美术专业的教师采取更为灵活的评价体系。
3.全面改善现代教学硬件设施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媒体教学手段融入美术课堂已成为必然。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教师初步讲解、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再予修改的模式进行的,在这些模式指导下,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在很多方面遗忘了理论与实践本质联系,致使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限制了学生全面认识事物,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时代在发展,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通过利用现代媒体形、声、色并茂的传达方式,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美术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它不同于呆板的、外在化的理工科类。美术教育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更具有意义。所以美术教育应以实践为主,基础理论也是为实践服务,现代化的美术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而应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进行创作实践,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体现美术教育的本旨。叔本华认为,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证明的存在,“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不仅是生命应该这样,教育更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转型,致使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美术教育的认识,直接导致美术教育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应正确认识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影响,认真领会美术教育的目标,切实将美术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而对于服务于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可从以下几点,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美术、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获得整体素质的提高:动之以“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晓之以“理”,让学生深入认识美的规律、美的原理;情理并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美术技法的同时,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美作品。
《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纲还强调:通过美术教学,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美术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现实中,出于各种原因,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仍旧达不到预期目的。这主要是源于对于美术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直接导致美术教育的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在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孩子,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各种非理性期待,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学生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曾几何时,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经济的转型,致使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美术教育发展。
因此,社会各界都应正确认识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影响,认真领会美术教育的目标,切实将美术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而对于服务于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笔者认为他们可从以下几点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美术、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动之以“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情感性。情感具有感染力,它可以扩散、泛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倾注师爱,叩开学生感情的大门。美术教师应该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的升华。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教育。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积极和愉快的体验,他就会希望重复这种体验,期盼下一次的美术活动。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与情。”足见情感对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设计初中美术第十三册《面具的设计制作》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大量古今中外关于面具的图片资料给学生欣赏,这些面具来自不同的时代、地域和民族,它们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相信肯定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紧接着,如果老师再向同学们展示下具体实物,这样学生就会对面具有一个具体的感受,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兴趣。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具体面具的制作示范,那么学生参与设计的兴趣就能够获得极大的激发。此时教师再加以启示,引导和鼓励学生触类旁通,大胆选用各种材料,适当增加制作工序,教他们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面具,学生就不会再胆怯、乏味,更多的是浓浓的兴趣,课堂的气氛也会好起来,做出的面具作品必将是出乎意料的精彩。紧接着的第二节课,教师可以把课题取名为《面具嘉年华》,请学生展示其制作的面具。学生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他们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表演小品、舞蹈、歌唱,用特殊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这样的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会从这一节课上获得很多,他们会喜欢上这样的美术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使学生既悦目悦耳又悦心悦意,在求美、创美过程中更能体验更高层次的悦志悦神,实在是一举多得。在美术教育中,要注重从情感、审美、创造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调以情感人,让学生的情感在艺术知识、兴趣、创造互动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全面的满足,从而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晓之以“理”,让学生深入认识美的规律、美的原理
美术十分注重技巧,它的技法有着较大含量的科学性。例如,透视学原理、解剖学原理、色彩学原理都是美术技法形成的重要前提。教师通过美术理论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美学基础、美术基本理论、美术史常识与文化以及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评等方面获得系统教育。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深入学习生活中美的规律以及美的原理,并以之为创作基础,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例如,“教师在手工课上除了要教会学生动手做东西,更要让学生做的东西具有审美性。素描教学是最重技术性的,但在传授素描方法时,我们始终都要想到,变化与统一所构成的美的因素。我们要考虑画面构成的美,画面黑白灰的协调与变化所形成的美,画面点线面所构成的美等等。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审美能力及时得到提高。”[1]
但是在美术教育中也不能只注重临摹,单纯注重技巧技法的训练,应注重情理并进,相辅相成,否则学生会被套上许多框框,创造力受到极大抑制。
三、情理并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美术技法的同时,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美作品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既要符合美的规律,又要以情感动人。在作品中,情与理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的。而且,美术是独特的人文社会学科,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人的本性很本能地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像宗教一样,美术是可以叩开一个人心灵的媒介物,美术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信仰、情感、个性。将情感剥离,单纯依靠技法来进行美术创作,创作出的也只能是教条的呆滞产物。因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美术思维是断断续续的,如同死水一般,毫无生气和内涵。须知,创作是以真情为前提,虚假而没有生活真实为基础的美术作品是缺少魅力的。确实,孩子们所画的符号就是他们传达个体情感的最好语言。心中没有情,笔下怎么会有情?笔下没有情,画出的画就会沦为一张空洞的,引不起人丰富的内心共鸣的“彩纸”。 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体味我们生活的世界,去(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76页)品评优秀作品中的情感传承,去创造感人之深的美术作品。有时创造一幅充满情绪的画或一尊雕塑,比用词语描写这种情绪更令人满意。因此,要想做出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与技法,还要有真实情感。
同样的,学生仅依靠感觉与经验进行美术创作,而缺乏理性思考,那么,创作出的只能是杂乱无章且没有说服力的作品。因此,美术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做到情理并进,相辅相成,在掌握娴熟技法的同时,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美作品。“学生为你的课心动、行动,体验愉快,获得知识或技能上的收益就是好课。”[2]
社会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孩子在今天获得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教养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都有着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掌握技术、知识作为衡量标准。原有的那种灌输式、技能式的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整合教育、愉快教育等等给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果我们将正确认识后的美术引入校园,走进课堂,那么它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定会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顾平. 美术教育学导论——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教程.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2] 尹少淳. 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07-02
如今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堂实践和实证调查为基础,基于人类学课程观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探讨高师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 “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
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
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10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
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
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在西方国家,人类学倡导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点,民族志即课堂实践的书写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践性或案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课内和课外实践两种。我们尝试了课外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小型民俗采风与艺术设计成果奖展示活动,并将成果展示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考核。
在学习了沈从文的《边城》后,学生们对小说中描绘的湘西宁静的乡村氛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无限的向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壮族村落进行民俗采风,重在感受壮寨的建筑、景观、生活民俗等。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关注村落景观、服饰民俗和饮食民俗,在为期两天的采风过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返校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交了形式多样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以国画或素描等方式表现了壮寨的梯田、杆栏建筑景观和民族服饰;环艺设计学生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壮族建筑和服饰中;广告专业学生制作了生动的壮族饮食民俗如打油茶的flash。这些作品的展览和作为平时考核作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学语文融会贯通的兴趣,充分展现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新化的考核超越了传统考核的呆板,契合了艺术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在“研究性教学”和人类学课程观理念的支撑下,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建构的当代审视[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刘赞英.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