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称论文评审意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记者于健
本报11月4日讯 教师评职称,从重科研转为重教学,今年起,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指挥棒”将改变方向,说课评估的比重增加,论文获奖不再成为评审依据。教师评职称今后将不用再花钱花精力。
4日,记者从青岛市教育局了解到,本月起,2009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做出调整,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所占比重将降低,不再把论文获奖等作为评审依据,也不再受理申报人员提交的各种论文获奖证书。对于参评人员提交的发表的论文、著作,也需交由相应专业的专家评委认真审阅、考察,将专家做出的评鉴意见作为评审依据之一。教师职称评审将注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说课评估的评价比重将增加。凡申报晋升高、中级教师职称的人员都需要参加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说课评估,说课评估的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引导中小学教师全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青岛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解释说,青岛市中小学共有在职教师7万余人,职称评审历来都是全市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往年,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做点科研工作,获奖论文一直是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从实际参评情况来看,论文的奖项太多太滥。而为了能在论文上争取更多的职称加分,不少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促进教学没有什么意义。在中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工作,更应该加强教研,而不是科研。这次调整,主要是倡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中,放到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上,也是给教师减负。
职称评审“指挥棒”调整方向,班主任的评价比重也要提高。今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要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推荐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晋升职称,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任务,积极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现在正值毕业生交论文前夕,记者从省内高校了解到,我省部分高校相继开始启用反剽窃软件,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防范抄袭。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店“马不停蹄”出现了反 “反剽窃”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正高职称论文也开始使用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而在国外,有家公司专事反抄袭服务,竟然测出了近600万例抄袭行为。
【剽窃】有了网络 写论文不再挠头
郑州市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陈林正在为写论文挠头。“现在写论文,谁不上网粘贴啊,自己写论文的都被当成傻子了。”陈林说,他的毕业论文3万字左右,在网上搜几篇和自己论文题目类似的,直接粘贴就行了。“反正网上有现成的,不抄白不抄。”陈林说,论文的写作也从过去的考提炼观点能力,变成了考搜索能力。师兄师姐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陈林正忙着抄论文时,遇到了一个“麻烦”。学校从今年开始使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学生论文。一旦被检测出抄袭,论文将被打回修改。如果修改两次后都没通过,就无法获得硕士学位。
【反剽窃】反剽窃测学术不端
记者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了解到,这两所高校从2009年开始,对所有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TMLC)”。今年,河南财经学院也开始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据了解,这些反剽窃软件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出是否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
雷同多少算抄袭
有学生提出疑问,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和数据是必须的,到底雷同多少算抄袭?郑州大学学位办副主任梁惠介绍,目前郑州大学确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用他人论文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30%,博士研究生不能超过20%。但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导师会根据检测结果和学生课题实际情况来确定可引用的比例。
【反“反剽窃”】网店推出“学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校有论文反剽窃,现在网上已经有反‘反剽窃’检测了。”陈林说,他已经在网上搜索到了提供的网站。交论文前,先把论文传给对方检测一下,就能提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搜到了143家出售服务的网店,根据客户的需求,要价从50元到300元不等。记者点击其中一家,成交记录显示30天已做成16笔生意。而且,网店提供的检测软件大多和学校相同。
站生意兴隆
除了上网“预检”,一些学生还给写好的论文“整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授经:为躲避检测,可以调整论文原句顺序,改换主谓宾结构。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论文由文字格式转为图片格式。“简单地改变语句顺序、调整结构没用。”梁惠介绍,软件系统比较灵敏,简单“改头换面”逃不过它的法眼。“现在大家都忙着参加招聘会,谁能把时间都用在写论文上?”一位研究生说,很多人还选择花钱找人,因此一些的网站生意兴隆。
【职称论文】我省去年已开始反造假
职称论文,也存在着造假现象。“从去年开始,我省参评正高职称的论文也要过上网检索关。”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处处长徐宗勤介绍,我省从2009年开始对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的论文实行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检索制度,也采用了和高校类似的反剽窃软件,50多个专业评委会要对申报人提交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进行验证,要求论文引用的比例不能超过一定标准。
同时我省对论文进行匿名外审,外审专家的评价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按此要求,每年我省将有2万~3万的职称论文必须要通过检测和外审关。
梁惠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提高社会的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才是关键。
关键词: 图书馆职称评审 问题 改进措施
1.引言
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从1981年国务院颁发《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开始,已走过三十年。随着评审工作的进行,图书馆人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学者开展图书馆职称评审工作研究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梳理与归纳,以期对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定和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2.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图书馆职称评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另外,在研究中就职称评审的作用也有论及。下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2.1职称评审作用的研究
职称评审对图书馆事业所起的作用,学者们主要从正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苗丽安、王君认为,图书馆职称评审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调动了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增强了相互了解与交流[1]。王霞认为,评审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稳定了图书馆的专业队伍,提升了图书馆的专业形象,对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鲍碧娥等认为,评审既稳定了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又提高了图书馆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极大地调动了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3]。
职称评审对图书馆的负面影响,研究者认为是由评审条件和评聘结合等因素带来的。在条件中过于注重论文,就会引导多数工作人员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编写“职称论文”上,而疏于正常的服务工作,这样必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4]。实行评聘结合的办法,将会导致一些人评职后工作得过且过,失去进取心,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难以再有提高[5]。当然,相对于职称评审的积极作用而言,其负面影响只是次要方面,是可以通过不断完善予以消除的。
2.2职称评审存在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聘任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不断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和弊端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会使评定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研究者就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2.2.1指标分配问题。评定职称要有指标,这是业界心知肚明的事。如果欲评职者所在单位没有指标,那些工作人员就是科研水平再高、业务能力再强、工作干得再好,恐怕也只能耐心等待。针对评职过程中的指标分配(也称额度指数),庄玉香认为这种做法致使一些业务骨干和优秀中青年同志望职称兴叹,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6]。黎中志认为过多的强调指标,不仅违背职称评审的初衷,而且容易在职称评审中形成一种“关系风”[7]。
2.2.2注重科研问题评过职的人都知道,职称申报材料中科研成果的统计要是一个重要的比拼条件,成果多就意味着胜算的把握大。针对评职过程中过于注重科研成果数量的问题,黄珍娟、王含晖指出:图书馆员的学识水平应该体现在具体的业务工作实践中,将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具体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应该在具体的业务工作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生价值,而不应该埋头于研究工作中[8]。崔林认为,这样做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下称《规程》)。虽然说高校图书馆是学术性机构,但它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服务性机构,服务是第一位的[9]。要求馆员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是必要的,对于这一点,《规程》第一条这样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请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学术性机构”前边有定语“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很显然服务是前提是基础。黎中志也指出:图书馆虽然是一个学术机构,但它更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服务性是第一位的,对于多数工作岗位,大多数的同志,踏实工作更为重要[10]。鲍碧娥等研究者认为,科研成果几乎成了能否晋升相应职称的决定因素,导致重科研、轻工作及“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11]。职称评定偏重对论著数量的要求,致使一部分图书馆员上班只顾埋头写文章,对工作敷衍了事,往往是只注重论文数量,并不考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其论著既缺乏深度,又与图书馆发展相脱节,没有什么实际意义[12]。
2.2.3评聘终身问题。图书馆职称评聘终身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大锅饭的显著特征。对此,不少学者在研究中都给予了抨击。王霞指出,这是当今职称评审体系中最不公平、最不科学的一个方面[13]。崔林认为职称评定的目的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和工作业绩肯定的同时,激励其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干好本职工作。而职称评审终身制,将促使一些评到理想职称后的人,工作得过且过,失去进取心,失去积极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14]。
另外,苗丽安、王君就评职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关系[15],王霞就申报标准的地域差异[16],孙玉枝就参评人员缺少专业学历[17]等问题也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3职称评审改进措施的研究
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职称评审,充分体现职称评审的积极作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现行职称评审的条件、办法等应该不断改进,从而达到图书馆人能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干好本职工作之目的。对于职称评审办法的改进,学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2.3.1推行职称评审社会化。长期一来,我国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度采取的是单位评审为主的办法,并同工资、福利待遇密切挂钩。这种职称评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化人才建设的需要,职称评审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职称评审社会化,就是在职称评审中采取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聘任、政府宏观调控的职称评审方式。在列入统计的文献中,学者王霞、庄玉香就是积极主张推进图书馆职称评审社会化的代表。对职称评审社会化的优越性,庄玉香谈到:职称评审社会化可以消除单位评审办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社会化评定的职称可以被社会承认,可以将职称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参照[18]。资格评定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实行这一制度后,图书馆可根据工作需要,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聘用初级、中级或高级职称人员。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取得专业职务[19]。王霞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图书资料专业已有一些地方开始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如河南省自2005年起,就开始推行图书资料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制度[20]。鲍碧娥等主张把专业考核的结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考核采取考试的办法。他们对考试提出了设想:考试的内容可以选择几门图书馆专业课程,也可以将图书馆专业课程综合形成一份考试科目;考试应有国家在同一时间统一组织实施,并要规定统一的要求;考试结束后,发给合格者专业合格证明书[21]。
2.3.2废除职称评聘终身制。王霞针对现行职称终身制提出两点主张:一是实行评聘分开的“双轨制”,即职务与资格并存,避免职称与个人利益挂钩,取得相应等级任职资格后,还要面对岗位进行再一次竞争,使受聘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取得资格而无职务的不断挑战;二是建立职称年度审核制度,即国家在制定职称改革条例时,同时制定出获取相应职称后应履行的基本职责,发证机关可根据这些要求与该同志的表现(个人述职和单位意见)相比较,给予审核或注册[22]。彭桃英谈道,各图书馆要实施评聘分开,职称与待遇适当脱钩,职称不等于职务,职务等于岗位。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要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凡不具有承担相应岗位工作能力者,则解聘或低聘[23]。怎样废除职称终身制,李金庆谈了两点想法:一是可以从直观的定量考核抓起,例如,有的人评后多年再无新成果问世,对此情况即可根据新规定予以降级;二是实行评聘分开,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24]。
2.3.3采取定量结构打分法。为了能比较科学地实施职称评审,苗丽安、王君提出定量结构打分法,即从参评者的基础素质(学历、外语、工龄)、工作实绩(按年终考核格次分别计分)、研究能力(科研成果及论文情况按各自的层次累计得分)等方面全面衡量[25]。张玉礼、魏昱也持同样观点,他们认为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定应制定量化管理指标,由基本条件、工作表现、科研分、先进分、任职年限和学历分等五个方面组成。并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以实际业务工作为主,因此工作表现应占总分值的50%以上[26]。针对学术研究中的“职称论文”,张永军认为有必要对论文进行打分评定,即对论文从选题、参考文献、创新点、学术水平、应用价值等12项根据评定标准进行打分评定[27]。
2.3.4注重履行岗位职责。毋庸置疑,推行图书馆职称评定的初衷是要促使广大从业者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好工作才是真正的目的。那么,在职称评审中就应该将申报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予以考评,但实际并非如此。针对现行评审制度,郭国庆等提出,要把履行岗位职责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标准。衡量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应坚持“三个为主”:一是任现职期间做出的成绩为主,二是以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为主,三是以学术成果为主[28]。吴国华同样认为要把实际工作业绩作为评定职称的主要内容,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多少和质量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29]。
2.3.5设置评委监督机构。不言而喻,评委是职称评审工作的关键因素,评审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直接取决于评委们的水平、态度和觉悟。为了促使评委做好评审工作,李金庆建议要对评委的组成及运行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他指出,评委组成后应公开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如有不符合评委资格的,应予撤换。同时还建议,为了杜绝职称申报者走后门,二审和三审可以实行异地评审制度。在这方面福建省就先走了一步[30]。
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文献的梳理,我认为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尤其是在对现行评审制度改进上,研究中尚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3.1研究内容比较浅显
多数研究者在文献中,只是先就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我认为,在提出存在的问题后,没有对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逐一剖析,这样就导致后边难以对症下药。研究者提出的改进措施(或称之为对策),也缺乏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的阐述,让人感觉到可操作性不强。就拿提出的要用考试的方式来认定专业技术职称来说,就有其复杂性。谁来考,怎样考,考什么,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公平性又将如何保证等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现行的职称申报前的英语、计算机考试,实际运行情况是业界人人皆知的,但部分不懂英语、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也能照样评上高级职称,这是不争的事实。
3.2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不少文献标题基本相似;二是文献的结构、内容没有多少突破;三是文献涉及的内容缺少相关调研;四是参与的研究者人数不多、地域不广。
3.3研究缺乏持续性
发文的作者当中,均为首次涉及图书馆职称评审的研究,说明没有学者将图书馆职称评审作为本人的主要研究内容,更没有作为本人的研究方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就难有深度。图书馆职称评审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重量级学者,那么其研究的结论就缺乏权威性,这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然就显得份量不够。
参考文献:
[1][15][25]苗丽安,王君.图书馆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3):57-58.
[2][13][16][19][20][22]王霞.关于深化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改革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6):127-129.
[3][11][21]鲍碧娥,贾翠玲,李小红.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2):79-80.
[4][5][9][14]崔林.专业技术职称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103-105.
[6][18]庄玉香.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改革刍议[J].图书馆学刊,2004,(3):30-31.
[7][10]黎中志.对图书馆学专业职称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3,(6):106.
[8]黄珍娟,王含晖.图书馆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76-77.
[12]柴新军.新世纪图书馆情报工作[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119.
[17]孙玉枝.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审中若干问题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8,(3):63-64.
[19]胡京波.我国图书馆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将遇到的主要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12.
[23]彭桃英.走出图书馆技术职称评审的误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17-18.
[24]李金庆.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随想[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5):45.
[26]张玉礼,魏昱.论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定的量化管理[J].情报科学,2001,(10):1035.
[27]张永军.图书情报学专业职称论文评审创新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05,(4):144-146.
关键词:国外总包工程 客户满意度 职称论文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深化,现如今各行业产品的产异性越来越小,促销手段大同小异,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多样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也从最初的追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发展到追求卓越,追求客户满意的概念。产品的价格不再是企业获利的主要手段和竞争优势。企业的目标相应调整为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追求客户满意度,维护客户忠诚。企业就需要获取客户需求和喜好,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市场份额,提升客户满意度,使企业利于不败之地。
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客户满意度指数来评价产品质量,如欧洲质量奖,在其九大指标中,仅客户满意分值就200分,占整个质量奖总分的20%;美国波多里奇奖,从了解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标杆比较等8个方面,分值达300分,占总分的30%;ISO9000,以客户为关注焦点被列入八项质量管理的第一条;中国的质量奖等,这些奖项不难看出都将客户满意做为评审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并在总体的评分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客户满意是当前管理领域,质量领域,经济领域的热门和前沿课题就不足为奇了。
为提高客户关系,企业就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现阶段的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套管理的软件和技术,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模式的结合体。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分析和业务操作流程重组,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业务操作的高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SINOMA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以水泥建材行业为主业的,主要涵盖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土建及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其主营业务主要通过工程总承包形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达到业主需求,来争取更多的市场。
而根据当今水泥市场的形势,国内水泥市场饱和,国家调控,更多的市场转移到海外,全球的市场份额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这种机会面前赢得足够的市场,并能站稳市场,就需要公司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加强客户满意度管理。
首先要建立面向CRM的客户满意度理论体系,即使客户使用产品的反馈及意见能做为企业优化管理体系的一个输入条件,使企业找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例如我们在干总承包项目时,很多时候是在现场安装时才发现设备的质量问题,不光业主对此意见很大,其风险对工程的进度影响很大。根据业主对此方面的意见,企业相应调整对设备质检方面工作的力度,有效减小设备生产验收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极大的减小了设备因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保证客户对工程提供设备产品的信赖度,从而提升对总包工程承包商的满意度。
其次要寻找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提升客户的忠诚度。这样可以知道业主对我方产品的哪方面更感兴趣,来突出提高此方面的设计及技术,客户可以获取到这方面真实可靠的产品服务质量信息,和高于最初期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提升客户的兴趣及忠诚度。例如,我方在总包合同谈判时,通过调查,了解到业主对收尘及节能方面感兴趣,我方可以提供业主选择电收尘或袋收尘等多种方式的技术方案,并将两者优缺点加以说明,结合业主的客观实际情况,推荐适合业主的方案,这样不但为业主拓宽产品的选择范围,并且站在业主角度为业主提供选择方案及意见,最后达到超出业主初始期望的效果。
再次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一方面根据帕累图定律,即2/8定律,抓住企业的80%的利润来源于自20%的优质大客户,一方面拓宽客户范围,满足中小客户群的需求,同时也可为未来的潜在大客户发展成为忠诚客户创造更多合作机会,为增加公司的客户群范围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更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例如做为水泥方面的合作公司,我们公司与世界著名水泥生产商都有合作,针对不同的大客户,公司都会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服务都是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积累而来。如跟法国拉法基合作,从设计图纸的模式,工程施工的规范,现场安全的管理等方面都是以拉法基的固有规范规定结合所在国的法律规范为标准来实施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将与拉法基公司合作的项目形成统一的固定模式,并结合项目的新特点和业主新要求来执行项目,必然会在提高服务的效率的同时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为衡量客户的满意程度,就要建立行业标准的客户满意度模型。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及评价,供方企业努力的结果,是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要求的程度,是客户满意的度量。如著名客户满意度模型有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I(American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瑞典客户满意度指数,欧洲满意度指数,斯普林格模型等。
目前在客户满意度评价上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客户满意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研究较少,收集的信息不全面,可靠性低,并且投入费用较高;其次,通用的评测模型都假设各变量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而事实上满意度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为非线性的组合,用线性方法来评价非线性的指标,这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偏差,从而使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离,导致客户满意度测评精度降低;再次,大多数的研究没有对客户满意度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尤其在国内,关于客户满意度的评价还仅限于介绍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尚未推出符合中国客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心理的客户满意度评测理论和方法,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的积累。
1、圆满组织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立项课题以及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的结题工作
组织“传是文集”第三辑的编撰、修改、统稿、定稿及印刷、出版工作。这是“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课题的成果总结和汇编,包括由陆琪、洪敏主编的课题研究论文集,由姜红珍、徐永琴、朱小英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由俞菊明、殷金方主编的“美苑撷英”,由徐俊良、郁杏春、黄梅玲主编的“昆中植物志”,由宗甄、鲁德俊主编的“昆山礼赞”,由徐俊良主编的“三贤诗文精编选读”,由王积庆、洪敏主编的“美苑漫步”(后三者属于校本读物,将在今后的使用中进一步修订)。
完成“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完成江苏省和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完成江苏省和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
收集、整理有关的课题研究资料,并承担成果鉴定会的筹备、组织工作。
XX年1月4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成专家鉴定组对课题进行了鉴定。鉴定组由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助理蔡守龙、昆山市教科室主任、副主任杨惠玉等。在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听取了课题负责人陆琪、宗甄作的关于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查看了课题研究的资料和成果,与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鉴定组认为,该课题在“八五”、“九五”两轮研究的基础上,“十五”期间,着重从人格心灵美、教学艺术美、教育环境美三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课题研究的方案科学、思路清晰、过程扎实、方法有效,内容充实。通过五年的研究,该校师生的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心理素质日益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和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对教学艺术美的追求正在成为自觉的行为,校园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通过提炼和总结,课题组还形成了论文集、案例集、校本读物、学生作品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总之,该校通过“美育”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师生素质、办学效益和办学品位的提高,并在美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成果。鉴定组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同时希望课题组对美育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
成尚荣组长还对课题组提供的成果汇编材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课题组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内容全面、材料丰富、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昆山市电大、职业一中、进修学校、震川中学、一中、陆家中学、锦溪中学等兄弟学校的教科主任也对我校“美育”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成功组织、主持了高一年级课程改革阶段性研讨活动
根据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教科处(教务处配合)认真筹划和组织了此次研讨:在书面通知中要求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并向他们提供了研讨议题,对高一全体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开展了有关的问卷调查。这有助于引导教师较为系统地思考课改的理论和实践,为研讨的顺利举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研讨活动分文(语、英、政、历、地)、理(数、物、化、生)两组分别举行。11月20日下午,理科组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参加了研讨。11月24日下午,文科组老师开展研讨,苏州市教育督导组专家到会,并给予了好评。
研讨活动由教科处主任洪敏主持,校领导陆琪、俞菊明、教务处主任周雪龙参加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主要有两个议程:各备课组组长介绍本学科在课改中的做法、成效、问题、困难、要求以及建议;与会者围绕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等发表各自的看法。
在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的,如能持之以恒,必将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尽管考试评价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升学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但各备课组和老师们仍然做出了可贵的思考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们表示,即使生存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过去的考试评价制度的夹缝里,也要坚持戴着镣铐跳舞,学会“两条腿”走路,将着眼于学生眼前利益与着眼于学生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马前卒。同时,大家也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如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滞后,教材内容与课时安排存在着矛盾,课程资源开发不尽合理,教师和学生的某些素质难以适应课改要求等。共2页,当前第1页1
在总结这次研讨活动时,校领导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课改这一平台,进一步转变观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继续学习、思考和探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为学校也为自己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本学期,我们比较重视对高中课改的研究,除编辑一期以课程改革(中)为专题的《昆中教研参考》(第8期)外,还编写了一份“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为高一的教师和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中的开题报告提供参考。
3、精心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
本学期,教科处组织XX、XX及XX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集中学学和研讨共计12次,其中讲座4次,研讨8次。同时我们还配合教务处组织了全校范围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在培训中,我们将青年教师按工作年份不同,编成“青炀”和“涵青”两个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我们更加重视主题研讨活动,青年教师们围绕着四次讲座的主题认真撰写心得或案例并集中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更加重视养成青年教师主动读书、学习的习惯,为此我们组织了读书笔记评比,要求他们读一本书并认真写好读书笔记。
事实证明,青年教师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实现了“引领思想,规范行为、提升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这些教师都能胜任他们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李猛、秦枫、冷亦泳
、唐琴、缪苗、彭星、吴瑶等老师参加了“传是文集”的编撰和“江花”的编辑;许多教师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在本学期的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青炀”和“涵青”两个班的学员夺得了四个一等奖中的三个一等奖。
同时,我们还邀请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为我校教师做了学术报告,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和好评。
4、努力构筑教育科研的平台,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评比活动
本学期,我们编辑了《昆中教育》第45期;编辑了以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为主题的《昆中教研参考》第8、9期,编辑了《江花》第六编第7期;编辑了《传是》“杏坛论语”版第29-32期。这些刊物已经成为教师们发表教育科研成果、开展学习的良好平台和园地。
认真组织各项教育科研竞赛,力争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本学期,教科处组织教师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科院、苏州市以及昆山市教研室和教科所组织的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江苏省中小学各科教学教案评比、江苏省中学青年教师“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江苏省“师陶杯”、苏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昆山市创新教育论文和个案评比、昆山市课程改革成果评比等活动。在组稿过程中,我们还主动为部分教师修改论文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目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师陶杯”论文评比结果已经揭晓,我校有9位教师的论文获得二、三等奖。
5、根据学校的要求,为学校参加苏州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课题选题并填写申报、评审书。我校申报的课题为“江苏省昆山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主持人为俞菊明副校长,主要由教务处、教科处以及有关教师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6、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本学期,我们完成了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论文的组稿工作各一次。
参加昆山市教科室组织的学校教育刊物评比活动。
根据《江苏省昆山中学教育科研常规工作考核条例》,从工作、能力、成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合理的考核。
为学校迎接苏州市教育局对我校的督导提供教科方面的材料,并协助学校党政办公室做好整个材料的整理工作。
参加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培训会和江苏省教育科研协进会。
布置教师撰写学期专题总结。在通知中,我们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向教师明确了要求。在通知中,我们还将发动全校教师为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确定献计献策。
对照本学期的学校工作意见和教科工作计划,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十分欣慰。因为,我们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计划中的主要工作和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在“十一五”课题的思考与论证、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没有能够完成计划预定的任务。我们将在下学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从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度做好教科工作,努力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提升学校素质和质量的动力和渠道。
军用软件质量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军用软件质量管理,保证军用软件质量,依据《装备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作为装备或装备组成部分的软件质量管理。
本规定中所称的军用软件(以下简称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相关文档和数据,以及固化在硬件中的程序和数据。
第四条 总装备部按照国家军用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软件研制单位进行软件研制能力评价,对软件测评机构进行认可,并以合格名录形式予以。未达到规定的软件研制能力要求的单位,不能承担软件研制任务;未经认可的软件测评机构不能承担软件测评任务。
第二章 职责
第七条承担软件研制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研制单位)对软件研制和服务质量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软件研制能力,明确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
(二)实施软件工程化管理,制订本单位软件研制工作程序和规范,对软件研制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三)配备必要的人员、技术手段和设施等资源,建立本单位软件质量信息系统;
(四)对有缺陷的软件进行修复;
(五)承担软件的使用培训和技术服务;
(六)向软件测评机构提供软件测评所需的程序和文档资料。
第十条 软件测评机构对软件的测评质量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软件测评能力,明确软件测评过程中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
(二)承担软件定型、鉴定、验收和成果鉴定的测评,外购软件产品质量评价及选优工作;
(三)制定本单位软件测评工作的程序和规范,实施软件测评过程的质量控制;
(四)配置必要的软件测评资源,建立软件测评质量信息系统;
(五)开展软件测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第四章 软件研制
第十七条装备主管部门在订立装备研制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软件的级别、质量保证条款、测评项目、测评机构以及研制单位应当提供的测评保障条件。
第十八条 装备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研制单位制订的软件研制计划和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进行审查和确认,并监督其实施。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应当明确软件质量要求、软件质量保证的工作责任、控制项目和方法、编制的文档等。
第十九条 研制单位在进行软件需求分析时,应当广泛征求软件论证、使用、测评等单位的意见,按照国家军用标准要求的内容和格式,形成能够全面反映系统任务要求的软件需求说明。
第二十条 研制单位应当在软件研制的早期对软件保障进行规划,在软件需求说明中提出软件保障方案,并根据合同要求研制和交付软件保障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第二十一条 研制单位应当制订和实施软件设计准则;开展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按照软件工程化方法和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形成与软件需求说明一致的、可理解的和规范化的软件设计文档。
第二十二条 软件编码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确保编码和设计文档一致。
第二十三条 装备主管部门应当对研制单位编制的软件测试计划进行审查和确认,并监督其实施。软件测试过程应当完整、准确地记录所有测试结果,填写软件问题报告表,编制软件测试报告。
第二十四条 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必须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
第二十五条 研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军用标准或相关标准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在软件研制过程中,同步完成各项文档的编制工作。软件文档编制项目的剪裁和合并必须经过装备主管部门确认。
第二十六条软件配置管理必须设立软件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并规定相应的控制和管理程序。软件文档的修改和完善必须纳入软件配置管理。
第二十八条 研制单位应当建立并运行软件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及时记录和报告软件故障,采取纠正措施。
第二十九条 装备主管部门应当对研制单位确定的转承包单位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转承包合同进行审查。转承包合同中应当明确转承包软件质量保证条款、监督和控制措施。
第三十条研制单位需要外购软件产品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测试或者选型,并对其正确使用负责。
第三十一条 研制单位应当根据合同要求,向软件测评机构提供测试所需要的软件需求说明、设计说明、源程序及开发过程测试文档等技术文件,使测评机构能够充分了解软件开况,保证软件测评质量。
第三十二条 研制单位应当编制软件使用培训教材,并根据合同要求对软件使用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第五章 软件测评
第三十三条 关键软件和列入装备体制的软件,必须经总装备部认可的软件测评机构测评合格后,方可交付部队使用。
第三十四条 装备主管部门应当在确定软件研制任务的同时,确定软件测评任务并下达软件测评任务书。
第三十五条 软件测评机构应当从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开始进行测评准备工作,了解软件研制情况,参加软件评审;根据软件的级别编制软件测评计划和测评说明,经装备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通过后实施。
第三十六条 软件测评机构应当根据测评计划建立软件测试环境,严格按照规程实施软件测评,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所有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
对软件测评机构发现的软件问题,研制单位应当进行分析、修改、测试和评审后,送测评机构进行回归测试。
第三十七条 软件测评机构应当根据软件测评结果出具软件测评报告。软件测评报告由装备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第七章 奖励与处分
第四十六条 对保证软件质量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纪律条令》和其他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二)违反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软件工程化管理要求,软件状态失控,质量问题突出,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伪造测评结果或出具虚假证明的。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合同、隐瞒质量问题、将不合格品交付部队的单位,装备主管部门应当终止合同的履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提出赔偿要求,并将其从合格名录中剔除。
军用软件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公司软件管理规定3篇
2.计算机软件管理规定
3.公司电脑软件管理规定范文4篇
4.如何成功管理一个软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