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社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文社科论文

第1篇

人文社科类专业格式如下: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二

(一)

(二)

(三)

英语专业和理工科专业格式如下: 

1

1.1

1.1.2

1.1.3

1.2

1.2.1

1.2.2

 

2

2.1

2.1.1

2.1.2

2.1.3

2.2

 

2.3

 

例如: 

引言:谈及个案监督的发展沿革和现状

一、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法律分析

(一)法院的宪法地位

(二)人大对法院监督的性质

二、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

(一)个案监督的定义

(二)个案监督的沿革

三、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现实操作和存在的争议

(一)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现行规定和具体操作

(二)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争议

四、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弊端和理由

(一)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法理合理性问题

(三)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规范依据合法性问题

五、完善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对个案监督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二)立法建议

 

或者

 

1.Introduction

1.1.Research Background

1.2.Research Object

2. Literature Review

2.1. Great Changes on studies of scenic spots text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2.2.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2.3. The Use of Cultural Manipulation Theory i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texts.

3. Silk and Culture

3.1.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silk

3.2.rhe manufacture of silk

3.3.Silk Road

4. Sample analysis of “China Silk Museum” scenic spot text

4.1 Characteristically skills and techniques

第2篇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第3篇

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社科成果 评价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第4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人性假设;“文化-生物人”;“经济人”;“文化人”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为此,人性就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绝对不可能绕开的核心命题。休谟就曾说过:“显然,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1]但是关于人性,笔者在此并不想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只想紧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来看看我们应当怎样研究人性,才更有助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我们注意到,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人,并不是一种静止不动、死气沉沉的东西,而相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会思考会行动的一种生物,并且显然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一切有意义的结果。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人,不是要去解剖它的生理构造,而是要去观察、说明和解释人的行为,这才是社会科学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这个主题出发,笔者以为,要使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具有意义,那就只有把人性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行。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人性,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的人性假设去解释人的行为;反过来,社会科学解释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探讨人性。这就正如有学者所言:“多年来,已有许多人提出多种理论解释人的行为。对其中包含的人性的基本观念和它们所主张的原因需要作仔细分析。这是因为,理论家相信人是什么样的,这种信念既影响他们最充分讨论人的行为的哪些决定因素和机制,也影响他们未考察哪些决定因素和机制。”[2]

一、“经济人”与“文化人”假设的对峙及其整合

社会科学在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所形成从而所依据的人性假设有好多种,比如“生物人”、“精神人(心理人)”、“经济人(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进化人”等等。我们注意到,在这些人性假设之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体上形成了“经济人”与“文化人”两大假设相对峙的局面,其它的人性假设则分别依附于它们。这种对峙,既表现为它们在社会科学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也表现为各自的支持者不断争论,相互排斥甚至是相互攻击。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自然在经济学中非常流行,“经济理论家们总是预设,经济行为就是人们寻求最优化某种清晰可辨的目标函数的行动。在经济学中,理性是在工具的意义上来说的,即选择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3]。简单地说,“经济人”总是选择以最好的手段达成目的。

在笔者看来,“经济人”假设其实是和“生物人”与“精神人”假设站在一边的,它就是在这两种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际上,“经济人”假设与成本-收益分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人们被假定是在对其行为的成本与收益(预期)进行权衡的基础上而作出决策的,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手段就是人们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达到目的则是其行为的收益,所以选择以最好的手段达到目的,也就是选择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之所以“经济人”会这样进行选择,这完全源于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毕竟人首先是一种生物。在“经济人”假设中,手段形成成本,所以是害,而达到目的形成收益,所以是利,因此选择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说以最佳手段达到目的,还原到底,就只不过是人们趋利避害(有利则趋之,有害则避之;取大利舍小利,迎小害避大害)的表现而已。因此“经济人”假设其实是建立在“生物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吸收了人作为一种生物而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一要点。又由于在“经济人”假设中,人们进行利害权衡从而作出选择的过程,需要理性思维,所以这个假设又从“精神人”假设中吸收了一部分养料,并且正是在此意义上,“经济人”亦被看成是“理性人”。

(二)“文化人”假设

与“经济人”假设唱对台戏的是“文化人”假设。这种假设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别流行。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说:“没有文化,我们便根本不能被称为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人’”。“社会学家们提到文化时所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它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一个社会的文化既包括无形的方面——信仰、观念和价值,这是文化的内容,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实物、符号或技术,它们表现着文化的内容”[4]29-30。照此说来,人只不过是文化塑造的产物,人性就表现在文化之中,而文化就是社会化。文化既然塑造了人,那么当然也就塑造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就是按照文化的指示而行为的。所以有人类学学者说,关于文化,“最近的定义,倾向于清楚区分实际行为的一面与存在于行为背后的抽象价值观、信仰和世界观的另一面。换句话说,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那么,可为人所接受的现代文化定义便是:文化是一系列规范或准则,当社会成员按照它们行动时,所产生的行为应限于社会成员认为合适和可接受的变动范围之中”[5]241-242。这就是“文化人”假设对人的行为的解释。

“文化人”假设是与“社会人”假设站在一边的,二者也实在不好区分开来。比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6吉登斯就说过:“社会就是把个体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内在相互关系的系统,……所有社会的整合都依赖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的成员是在共同文化造就的结构化的社会关系中被组织起来的。没有社会,文化就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没有文化,社会也不可能存在。”[4]29不仅如此,由于文化总是跟一定的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文化便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这样一来,“文化人”假设与“进化人”假设[7]也是站在一边的。

(三)过去整合的失败

总的来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看似诸多人性假设林立,实则是以“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为代表的两大阵营相对峙的局面。这相对峙的两类人性假设,分别强调人的生物(自然)属性与文化(社会)属性,或者说塑造人性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各执一端,从而在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一个走内向路线,一个走外向路线。这两类各执一端的极端假设,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人也因此被分裂了,从而从根本上损害了它们的解释力。

实际上,人显然是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文化性的,是二者的统一,人的行为也必定是这二者共同作用的产物[8]76。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两种假设整合起来,也就是要把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统一起来,恢复一个完整的人,以获得对人的行为的完整而合理的解释。

应当说,这种整合的尝试早已有之,但在笔者看来,过去的努力是失败的。之所以失败,关键就在于,过去人们尽管看到了应该将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整合起来,但却没有把握住和揭示出二者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从而大而化之,浮于表面[9]。有的学者也试图去探索这两种属性的相互关系,但只是泛泛地谈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说[10]。还有的学者试图根据的实践观,将二者整合在人的实践中,但依然是空洞的泛泛而谈[11]。更有甚者则是简单地罗列这两种属性,或者简单地将二者相加了事,那更是失败[12]。

二、“文化-生物人”假设的提出

为了把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整合起来,要避免重蹈过去失败的覆辙,我们就必须攻克两种属性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这个关键性的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经济人”和“文化人”两大假设的缺陷和贡献。

(一)“经济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

如前所述,“经济人”假设,还原起来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生物人”假设。应当说在这一点上,这个假设并不是错误的。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3]1540但是“经济人”假设的确有问题,就在于它有一个错误的假定,这是直到晚近才为个别经济学家所开始注意到的问题[14]5。

我们知道,尽管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但人们所追逐的利和所避免的害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而完全是主观的范畴,那是一个人根据其需要而进行主观判断或预期的结果。即,对于任何人来说,符合其需要的,就会被认为是有利的,反之则会被认为是有害的,因此需要是一个人判断何者为利及何者为害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人来说,需要是有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之分别的。比如吃喝拉撒和是生物性需要,而爱情、家庭、友谊、形象、隐私、尊严等等则是文化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先天的生物本能,是人作为一种生物而产生出来的需要;文化性需要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习得并产生出来的,即是社会化的结果。如果说生物性需要是人所共有且稳定的话,那么文化性需要则有所不同,它是有差异且会变化的。显然,正是文化性需要彰显了人之为人的特性。然而也正是在这里,“经济人”假设作出了错误的假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鼓吹者加里·S·贝克尔认为[15]7-8,经济分析假定一个人的偏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即使是在来自于不同社会和文化的人们之间,其偏好也没有很大的差异。稳定的偏好不是指对具体产品或劳务的偏好,而是指选择的实质性目标。这些实质性偏好和市场上的具体商品或劳务没有确定的联系,它们显示的是生活的根本方面,比如健康、声望、肉体快乐、慈善或妒忌。也就是说,贝克尔所说的偏好并不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具体商品或劳务的需要,而是指抽去了具体对象的形式上的需要。但即便如此,“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个假定也是错误的,因为在人的需要中,只有生物性需要才是如此,而文化性需要则是有差异且可变的。比如说对人权的需要就不能说是无差异且稳定的,因为这个文化观念在过去没有过,甚至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或者未被人们所接受。

由于坚持“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个错误的假定,“经济人”假设就存在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假设的过度简化,导致对人的行为的解释同一化,而难以解释人们行为的差异(在相似的情境下);二是对人的文化性的轻视或忽视,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上。照这种假设分析起来,好像只要向一群饥饿的人投下面包,每个人就都会并且总是会像狗一样去扑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总之,“经济人”假设的贡献仅限于提出了人的趋利避害的行为机制,而不是“无差异的稳定的偏好”这一错误的假定。

(二)“文化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

尽管相对于“经济人”假设,“文化人”假设注意到了并且也特别强调文化属性的作用,但它也有两个重大的缺陷。

首先是作为“文化单一决定论”,“文化人”假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人的生物性,仅仅用文化性来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这是行不通的。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告诫说:“我们必须立即承认,如果不与环境和他人发生联系,人类动机几乎不会在行为中得以实现”,但是“一旦承认了这一点,也应继续告诫理论家,要防备过分注重外部、文化、环境或情景。我们的中心研究对象毕竟是有机体或性格结构。情景理论很容易走这样的极端,使有机体仅仅成为情境中的一个附加物体,大概等同于一个障碍物,或这个机体试图获得的某个对象。我们必须记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他的障碍物和有价值的对象”[16]33。“遗传的或其它生物方面的因素既非唯一地起着作用,也非丝毫不起作用;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一个多或少的问题”[16]150。比如说在文天祥的案例中,文天祥就并不只是产生了维护个人名誉或尊严的文化性需要,他也产生过求生的生物性需要,因为文天祥在与元军的对抗中,曾被元军俘虏并一度逃脱过。若他并无求生之需要,又何来逃脱之行为呢?可见“文化人”假设仅仅用文化性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

其次,“文化人”假设虽然看到了文化性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但对于这种作用的机制的认识却是错误的。这个假设以为文化是直接针对行为的规范,人的行为就是接受文化的指示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文化性仍然是通过趋利避害这个生物机制而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也就是说,文化并不能直接促发和指示人的行为,它仅仅是塑造人的文化性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这种需要再通过趋利避害的机制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如若不然,文化上说我们要懂礼貌,那岂不是人人时时都有礼貌行为了?

总之,“文化人”假设的贡献仅限于指出了人具有文化性需要,文化性对其行为也具有作用,而不是它对文化性如何作用于行为的错误认识,即以为文化是行为规范,直接指示人们如何行为。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提出

通过比较“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的缺陷与贡献,我们可以确认:第一,人首先是而且始终都是一种生物,它不仅具有先天的稳定的生物性需要,而且固有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这是其永恒的行为法则。这就是对人的生物性的基本界定。第二,人同时也是文化(社会化)的产物,由此塑造了人的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的文化性需要——这是人之为人的特性。这是对人的文化性的基本界定。第三,人的文化性并不能超越趋利避害这个生物机制,而恰恰就是通过它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据此,笔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设:人是在生物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的推动下,通过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而作出行为选择的。

具体说来,“文化-生物人”假设意味着:人类首先是而且始终都是一种生物,它总是产生人所共有且稳定的生物性需要,但人类同时还过着社会生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出人各有异且会变化的文化性需要。其次,需要(无论是生物性需要还是文化性需要)是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因或者说动力,由此导致人们产生动机,即采取满足需要的行动的冲动。再次,产生动机的人们将寻找满足需要的手段并通过趋利避害机制而进行选择。即人们将首先根据其需要而对所找到的手段作出主观的利害判断(能满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碍需要满足的则有害),然后在利害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利害权衡(有利则趋之,有害则避之;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根据利害权衡的结果对手段作出选择,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选择)。

笔者以为,“文化-生物人”假设应该是很好地整合了“经济人”和“文化人”两大人性假设,从而恢复了完整的人。因为我们没有轻视或忽视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中间的任何一个,并且找到了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相互结合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的方式,即趋利避害的生物机制。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运用

笔者提出“文化-生物人”假设,是着眼于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去运用的,否则这项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我们就需要说明一下究竟应该如何来运用这个假设。

(一)运用“文化-生物人”假设的前提

任何假设的提出和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因此在运用时,就必须要首先指出这些前提条件。对于“文化-生物人”假设来说,其前提条件为:首先,该假设只对有意识状态下的人才适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比如昏迷、睡眠、麻醉等等,人不能产生需要和动机,不能采取行为,当然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分析了。其次,该假设只对能够社会化的人才适用。能够社会化的人才具备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才能习得人类的文化,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人。而那些无法社会化或者社会化过程出现严重障碍的人,比如先天性痴呆、精神病人、植物人等等,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的人,顶多算是一种生物。对于这些“人”,按照一般生物来分析就够了,这里的假设对此是不适用的。

不过总的来说,上述两种情况,或者只是极少数的非常案例或非常状态,比如植物人、昏迷者,因而不必予以关注;或者即便是正常状态,比如睡眠,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不具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是在这种状态下创造历史的。所以,如果有人以上述情况来反驳这里的人性假设,那么我们将认为那不值一驳。

除去上述两大前提外,“文化-生物人”假设也的确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能用于分析和解释单个人的单个行为,至于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那就必须要用到博弈模型了,因为人际互动是双方甚至多方的战略互动行为。但由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单个人的单个行为所构成的,所以我们说“文化-生物人”假设不适于用来分析和解释人际互动,那仅仅是说不能够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释人际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但却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释博弈某一方或某个人的单个行为。其实,“文化-生物人”假设与博弈模型并不冲突,相反,前者正是后者的前提、基础和起点。

(二)运用“文化-生物人”假设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步骤

根据“文化-生物人”假设,分析和解释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切入点在于把握此人当时的需要是什么及其相对程度如何。

首先,把握一个人的需要是什么,也就是需要的具体内容或内涵是什么,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释这个人对于为满足需要而寻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判断的情况,因为利害判断的一般法则是:能满足需要的就有利,妨碍需要满足的则有害。而要把握一个人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当时的情境,包括行为者自身的生理状况和所处的环境状况,因为一个人的需要不是由内在的生理刺激,就是由外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刺激而引起的。通常来说,在相似的情境下,人们所产生的生物性需要会是相同且稳定的,比如在口渴时产生对水的需要。但是对于文化性需要来说,这却未必成立,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化经历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化经历背景。比如说,在饥饿且走投无路的情境中,有的人会去乞食而有的人却不会。不去乞食的人,可能就是深受“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教育的人,他们在那种情境中,可能产生了对尊严的文化性需要。

其次,把握一个人的需要的相对程度,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解释一个人对于其所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权衡的情况。事实上,在对寻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判断之前,没有人会仅仅产生一种需要。如果说把手段所用以满足的需要称作一级需要的话,那么随着手段的出现,人们就会产生其它一些基于手段的刺激而产生的需要,可称之为二级需要。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对食物的需要是一级需要,一个人为满足这个需要所找到的手段,即乞食,就会刺激二级需要,即对尊严的需要的产生。正因为多种需要的连锁产生,才导致人们对于所找到的手段在进行利害判断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利害权衡,这样才能最终确定该手段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从对食物的需要来说,乞食是有利的,但从对尊严的需要来看,乞食又是有害的。那么乞食这一手段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这就需要进行利害权衡了。可见利害权衡是更加复杂的利害判断。

而在利害权衡的过程中,某一项需要的程度越高,其所占的权重就更大,从而决定着利害权衡的结果。比如在乞食的案例中,对于那些深受“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教育的人来说,对尊严的需要的程度就远远高于对食物的需要,从而在利害权衡的过程中,前者占据更大的权重,所以决定着利害权衡的结果,即判定乞食这种手段是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握一个人各项需要的相对程度,才能解释此人对于其所找到的手段进行利害权衡的情况。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一个人某种需要的相对程度呢?这确实是有难度的。在乞食的案例中我们已经看到,即使是在相似的情境中,同一种需要的相对程度也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就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会因时而异。但是人们的需要的相对程度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即生物性需要的相对程度与一个人的生理失衡程度成正比,而文化性需要的相对程度则与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成正比。比如说,饥饿是一种生理失衡的状况,因此这种生理失衡越严重,对食物的需要程度就越高;而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深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价值观教育,那么他对贞洁的文化性需要程度就越高。这样的话,通过仔细调查一个人的生理失衡状况和社会化经历背景,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一个人某种需要的相对程度的。

最后,在利益权衡最终作出后,一个人对于所找到的手段的选择也就出来了:如果手段被判定为有利,那么就采取,否则就抛弃,转而寻找替代手段。不管怎样,这种对于手段的选择,都将导致人们作出某种行为选择:采取某种手段,或者抛弃某种手段而寻找新的手段。而人们的这些行为选择,无不体现出趋利避害的特征。这样,根据“文化-生物人”假设,我们就解释了一个人的行为。

(三)“文化-生物人”假设的理论意义

“文化-生物人”假设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解释单个人的单个行为,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为复杂的行为模型(比如博弈模型),以分析和解释更为广泛和复杂的行为和活动,因此该假设的运用是前景广阔且充满希望的。可以说,如果“文化-生物人”假设确实能够将从前四分五裂的各种人性假设,特别是“经济人”和“文化人”假设都统一起来,从而恢复一个完整的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元假设,那么社会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经济学帝国主义”和“社会学帝国主义”这两种偏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张则必将坍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同主义则有望实现。

有人可能会担心人性假设的统一会使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失去身份特征,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可能正是一件好事。社会科学的出路,本来就在于破除学科壁垒和偏见,而走上一条融合统一的道路,因为那才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

[2]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上[M].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Bill Gerrard. The Economics of Rationality[M].London: Routledge, 1993:1.

[4]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 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41-242.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普洛格,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吴爱民,邓 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基辛.人类学绪论[M].张恭启,于嘉云,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76.

[9]孔宪铎.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J].文史哲,2004(4):6-14.

[10]郭俊永,王圣松.正确理解人性的二重性[J].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5-55,96.

[11]刘泽民.论“人性”[J].益阳师专学报,1984(2):2-9.

[12]陈冬华.人的本质与人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77-80.

[13]二十四史全译·史记:第2册[M]. 许嘉璐,主编.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540.

[14]海恩,勃特克,普雷契特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M].马昕,陈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

第5篇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但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而且还要适合学生的社会实际。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教育学生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守法意识;面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强调社会、经济、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所以,要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方式,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其次,对待学生应该更加人性化,根据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出发,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方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后,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迅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引导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体现。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开放,对现有的知识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怀疑是科学产生最先决的条件,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也需要学生大胆的进行怀疑和探索。要想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精神。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能成为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塑造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那些典型的间接型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对错的分类,即使是那些需要划分对错的回答,老师也应该委婉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在一些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中,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发达国家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下。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一种高高在上说教者的感觉,总是不断地将各种课本上的价值观强行传递给学生,而与之不同的则被认定为错误的观念。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开放创新性就会被不断的削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和独立的精神,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态度去上课,而且当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比较奇怪的结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去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挖掘课程资源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引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互结合,例如,对于那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的课程资源,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的调整。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带着本身想解决的问题去调查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最后进行整理,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以下资料:调查10个成人,看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司马迁,他们对孔子、司马迁有哪些了解,读过孔子、司马迁的哪篇文章或哪部书籍,并做好记录;收集孔子、司马迁的名言和故事,并讲给同学听;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和汇报调查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并探究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

2009年9月,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一些省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然而,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宜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较滞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尚不健全,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市场化、经纪类的人才缺乏。中国长期以来文化与产业脱钩,重视文化培养而忽视文化的产业化,因此造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仅以艺术表演为例,经过学院化的培养,中国各类艺术类人才并不缺乏,但艺术市场化、经纪类的人才却并不多见;二是我国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不足,人才构成亦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而我国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上海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知识经济的竞争在于人才,如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当前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必须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加紧对既懂经济又精通文化产业特点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阶段性专项支持国家稀缺人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要在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金,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适当加大文化产业教育的财政预算。如韩国2002年以来,创作、企划、市场开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韩国政府国家决定2000至2005年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抓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应设立专项文化产业教育研究基金扶持人才开发与培养;运作文化产业教育投资组合,动员社会资金为主、试行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等。

2立足现有高校资源,积极支持各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类高教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

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视角,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涉及了“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会展业”和“旅游业”和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和专业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因此,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在一般的理念上,重点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创新,进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具体的学科建设理念上,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应当围绕文化产业领域的商业能力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其中必须包括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能力,文化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等,注重综合把握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其二,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未来的发展或者以学生就业为核心,关注市场需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其三,根据与时俱进的要求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尤其是根据跨学科发展的要求,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其四,实现现代产业理念乃至现代领域的互动,追求在现代技术融合的最佳状态中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产学研”结合

一是利用社会办学力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强,但由于文化产业专家、教授,相当一大批也都是由原来的哲学系、中文系、管理系教师转来的,教学师资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因此培养出来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非实用性人才。在这一方面,社会力量有一定的优势。社会培训力量的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模式多样,市场化程度较高,在人才需求热点、培训热点、培养模式、获利点等观察和寻找方面触觉更加灵敏,利于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应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力度,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如建立各地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娱乐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吸纳民营企业的资金、人才方面的优势,使其逐步进入教育、文化产业领域,在政策、教学、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在授课教师队伍上,聘请多年从事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经理人,组成一流的授课教师队伍。

建立各地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是当地政府同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起的一个的集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创新研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平台,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一条创新路径。

二是要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过去常讲岗位练兵、实干出人才,这些讲的都是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拒收实习生或工作经验不足者,在文化产业企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必须要从机制上加以改变,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搞产学研一体化是个选择,给那些有成就者建立个人工作室,给他配备一些助手,一方面是协助工作,另一方面是学习实践。目前在我们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内部,正在着手规划建立这两个方面的体系,以便使学员们能学有所成,增强实践能力。

三是结合特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例如,在文化事业转企之后,多数经营者的商业知识和文化产业专业化知识比较欠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培训。尤其是那些领军人物,要确保他们的深造和继续修练。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文化产业网络教学,委托院校和企业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并逐步规范化。

4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

文化只有在交汇碰撞中才更加富有活力,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趋势下,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全球化、国际化进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要把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结合,通过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可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出国研修,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国外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技术、管理、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等。

参考文献

[1]李亚彪、傅琰.文产规划释放四新信号[j].瞭望,2009(8).

[2]林嵒.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04).

第7篇

一、现阶段邯郸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解析

(一)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融合、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将有助于邯郸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将为结构偏重的邯郸市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第三,邯郸市处于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东西产业转移、南北经济融合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邯郸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厢”发展布局的全面实施,邯郸市打造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投资吸引力和经济影响力将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将充分释放。

同时,邯郸市经过近一个时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理念进一步更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上下坚持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干事、创业、为民的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面临挑战

进入新时期,邯郸市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现有支柱产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战略支撑作用不够强,缺乏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相对滞后,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改革总体进程不快,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突破。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总体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不适应,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此外,邯郸市还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全省及周边城市未来发展势头很猛,这将给邯郸市在全省晋位和建设区域经贸中心带来很大压力。

“十一五”时期对邯郸市来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邯郸市经济类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而不能把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于实际交流。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外语人才找不到人尽其材的合适岗位。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人才的现状是:到各企业应聘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但符合要求的少,想要招到满意的人才更是难。这说明,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与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外语人才,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偏重于培养应试型和理论型外语人才。

事实证明,地方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看到这一点,地方院校应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调整发展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这是关系到地方院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邯郸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服务于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经验。建议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发展渠道,比如现已增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否还可考虑增加旅游英语专业,以适应邯郸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三、外语人才培养如何与邯郸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应在全市范围内作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呢?

首先,对邯郸市外语人才需求走势分析,根据戴炜栋等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的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目前外语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如人才总量基本情况,学历结构、语种结构、分布结构、层次需求、性别结构等;人才升降情况,尤其是人才紧缺和盈余情况。其次,对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分析。对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进行调查,如机械制造外语人才、电子信息外语人才、金融财会外语人才、服装纺织外语人才、交通运输外语人才、食品卫生外语人才等的需求情况。第三,对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如以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出发,有效地寻找出区域外语教育人才走势、发展动力和需求制约。根据需求分析,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信息引导机制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基地。

第8篇

1.1社会责任

1)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关注员工或劳动者的自我发展,提高福利;

2)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或优质服务;

3)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生态污染,追求可持续发展;

4)不仅要追求自身发展壮大,也要积极回报社会,多做公益事业。

1.2科技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指企业应用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加工、生产制造,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新服务的创新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创造和应用,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具体来说,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包括对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运用新技术研发全新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后是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企业原有生产工艺的改进,依托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

1.3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基本信念、管理体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创新为动力,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作用,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最大化。

2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企业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文化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在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中发挥协同作用。

2.1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既要承担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政府的责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还要遵守商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注意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外部消费者利益[]。因此,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有了终极目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就有了明晰的方向,在创新设计时,就会从长远考虑企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把未来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在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文化中,从而有利于企业创造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2.2科技创新是企业更好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

科技创新不但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还包括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通过研发全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量消耗等,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因此,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与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并不矛盾。有了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考虑到其它关联方的利益,从而在产品设计、工艺选取中提前考虑未来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如果仅仅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口号,没有实际行动,就难以承担社会责任,最终也无法发展壮大。企业只有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但为自己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3文化创新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突出,企业文化涵盖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公司制度等都需要被员工接受并认同,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的责任,如果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其企业文化中就会渗入相应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在文化创新或科技创创新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生产新的科技产品或文化产品,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使自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效应分析

3.1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渗透提升作用

1)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在员工、客户、外部生态环境和社区等利益共同体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那么企业就会在科技创新时考虑消费者、员工、生态环境、社区等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共同体会给企业提供良性反应,最终促使企业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第一,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风险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要求企业以客观规律为指导,结合企业现状进行技术革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更全面地考虑企业内外部利益共同体的诉求。一切技术创新都应体现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完成科技创新目标时,更注重培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包容厚德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第二,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创新外部效应的最大化,促使全体员工敢于开拓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第三,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全体员工集体奋斗的结晶,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家更注重消费者权益的把握,在思想创新和构思设计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容易发挥全体员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企业更容易形成不断创新、造福大众的核心价值观。

2)注重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与企业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密切相关,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创新功能是否完善,社会责任能否体现,取决于创新系统结构能否与之协调。当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的企业制度不再满足科技创新要求时,企业只有通过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变化。同时,也更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

3)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现社会责任,就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一方面,科技创新促使企业开发出能满足社会责任要求的新工艺,生产出符合社会责任理念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及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首先来自于产品形象,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注社会责任,将技术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3.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导向作用

1)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的开展需要依靠诱导机制的推动作用。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创新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价值导向。一方面,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更符合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帮助企业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所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但影响科研团队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等。过去企业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创新团队逐渐放弃唯利是图的思想,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目标制定科学的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既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又使员工形成一种强烈的企业认同感,自觉发挥主人翁精神,激发全体员工创造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基于社会责任的文化创新能够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创新团体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保障,并保护和鼓励创新失败者,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敢于尝试、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更容易吸引优质创新资源。企业文化创新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容易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完善的企业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创新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创新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策略

4.1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科技与文化创新整体流程

首先,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新产品还是采用新生产工艺都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调整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方向,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生产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体现出来;其次,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最后,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互融合中,要时刻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方面践行社会责任理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2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开展科技与文化创新,首先应具备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具备先进文化理念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创新中真正体现社会责任。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或引进创新人才。基于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为创新人才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

4.3用社会责任理念重塑企业制度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制度,技术创新知识就得不到积累,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需进行制度创新。第一,适时安排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把社会责任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中,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进程。第二,进行具体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共同创新目标,设计制度让员工有意识地参与创新,如通过设计奖惩制度强化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或态度。第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内部审计制度应以是否满足社会责任目标为判断标准,检查企业创新活动是否要求健康运行状态。

4.4以社会责任理念完善创新体制

第9篇

从20世纪末开始,人防工程建设日渐规范化,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更多的体现出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当前已经建设出了很多质量好,面积大,效益高同时种类也很丰富的人防工程,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人防工程的实际建设状况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对人防工程建设的认识还是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只是将人防工程简单的当做是防空洞,而如果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这种看法具有十分强的片面性,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已经逐渐转变了这种老旧的思想,新型的人防工程在建设初期就已经做好了可行性研究,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的满足了战时防空的需要,同时又和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其功能性更强。此外,在人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去执行,在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树立质量意识。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综合效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防空工程已经朝着民防工程的方向在转变。

2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途径

2.1综合整体规划

要想做好人防工程建设工作,就一定要从工程建设的根本入手,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和目标,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人防规范,此外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方针,在建设中必须要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设立的目标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合理性,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理好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关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人防工程必须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地上和地下统一安排,遵循统筹安排、合理利用的原则。要切实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融合工作,逐步建立与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齐抓共管,保证开发过程规范有序进行。

2.2不断拓展人防工程建设领域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是世界各国民防建设的普遍做法,既有利于城市平时发展经济、完善功能,避免各类建设的相互干扰和反复拆迁、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又可增强城市平时防灾、战时防空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管理及监督检查职责,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开发利用及项目审批工作,进一步拓展人防工程建设领域,满足现代城市安全防护要求。不断拓展人防工程建设新领域,把人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要求落到实处。

2.3把好设计审查关

城市人防规划和城镇人防规划,是指导城市和城镇人防建设、地下空间战时开发利用的法规性文件,应严格执行,不能有随意性。坚持“以建为主”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建”与“收”的关系。应当做到“以建为主,应建尽建,以收促建,应收足收”,把“建”放在首要位置,有效增加城市、城镇人防工程的防护面积。严格对人防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查。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阶段主要解决出入口布置、进排风口部布置、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结构形式布置等问题。在审查时既考虑战术要求,把握技术可行性,切实保障人防工程的防护标准,也要注意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人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4提高人防队伍素质

人防部门自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规划、设计、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培训环节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科技、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获得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有做好相关工作的能力,同时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也为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前,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范围内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思潮,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协调好以下三种关系。首先是立足眼前,目光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的发展,而不顾长期的发展。其次是要协调好质量和效率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谋求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对质量的监督和控制。最后就是要协调好自我创收和多渠道资金筹集之间的关系。

2.6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10篇

竞赛的特点在于努力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紧密结合。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要求选手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竞赛题目要求既涉及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又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涉及制作的能力。因此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工程能力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我校近几年在该项赛事成绩非常突出,连续第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学校”的荣誉。在2013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在参赛的31所北京高校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二。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们学校重视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是分不开的。

2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我校作为一所非“211”高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的成绩,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2.1制定政策,促进竞赛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所得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部分的学分。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也可以得到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

2.2积极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教务处制定实施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规范有序地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通过学分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开放实验室使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前做好准备。

2.3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造就实践创新沃土

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主要途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各类认证资格考试、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训练等),并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4个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是必修学分,学生未能完成,不能毕业。在“办法”中将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列为学生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重要途径。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竞赛,如2013年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80项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人数。由于学校积极组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

2.4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我们还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观念。

3结语

第11篇

(一)前期建设阶段

该阶段自1995至2003年。199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招收第一届保险学专业(专科)学生,1995年《人身保险学》课程作为保险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在此期间,该课程同时作为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开设。当时只有一名主讲教师、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案,课程建设开始起步。

(二)不断完善阶段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内蒙古财经学院成立保险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课程建设迎来了不断完善阶段。经过课程组多年的探索,该课程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规划情况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1.组织人员,形成团队自2004年设立保险本科专业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人身保险学》课程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充分融合了保险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各成员均具有较深的保险专业及相关学科理论功底、洞悉保险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前沿知识,具备承担人身保险学授课任务和科研课题的能力。《人身保险学》课程教学小组共有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助教1人;博士2人、硕士3人,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从学缘结构上,课程组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有较好的专业背景。从年龄结构上,课程组成员年龄结构为30-40岁4人、40-45岁1人,是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

2.紧跟政策和形势,完善教学内容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所以,课程组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所选教材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优先采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保监会推荐教材)张洪涛、庄作瑾主编的《人身保险》。同时,选择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组每学年都会根据政策与形式变化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当前延迟退休年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组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退休政策与养老保险》专题来探讨。

3.完善课程要件《人身保险学》课程在开课初期只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案。经过20年的努力和探索,目前该课程有教学大纲、配套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案例库、系列专题、习题库和无纸化试题库等课程要件齐备。

4.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讲授中大量运用启发式方法。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感性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例如,保险的基本原则、人寿保险理赔可以通过案例加以说明。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来讲都非常关键。根据课程实务性强的特点,将课程的相关内容(如人寿与健康保险的营销、条款分析、理赔等)安排在暑期实习中进一步学习检验。

5.加强校际交流2006年派一名青年教师赴中央财经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2008年分别派一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他们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金融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第一线。通过青年教师在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和深造,课程组与这些学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6.搭建实践桥梁,建立实习基地2014年5月,金融学院保险系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内蒙古分公司、百年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草拟了《保险行业产学研合作试点方案》,达成了合作意向。两家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调研和实习的便利,同时也可以选派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寿险营销、保险经营管理等实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与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合作,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实习问题,通过实践环节可以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平台。总之,《人身保险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早,经过20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研究与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课程优势与特色。本课程侧重人身保险领域,专业性强,同时兼顾职业化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实务操作性。本课程在区内同类课程中无论是开设时间还是从师资力量、社会影响来讲都是处于领先水平;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生就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已有一批毕业生在保险公司管理层崭露头角。

二、《人身保险学》课程今后建设方向及思路

内蒙古财经大学以自治区区内生源为主,以少数民族教育为特色。因此,《人身保险学》课程立足实际,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人身风险及人寿保险经营活动的原理和规律,同时注重蒙汉双语教学,为地方经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保险市场的风险管理与保险类民族人才。今后的课程建设紧紧围绕上述定位,同时结合保险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特色,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准、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今后进一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在教学梯队人员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等方面全面加强,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整体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1.建立完善可行的教师进修和出国访问长效机制通过国内或国外、短期或长期培训与进修提升本团队的教学水平,特别是科研实力。国内进修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学科研后备人才到国内名牌学校进行期限长短不同(三个月至一年)的专题或系统学习,争取利用这种快速、有效的方式提升后备人才的教学与科研素养。国外访问机制方面,鼓励青年科研骨干到国外做访问学者,紧跟国际主流研究范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整体水平。

2.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人才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发展无论是业务结构还是服务对象,都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全球化,适应变化的复合型保险类人才已经显得日趋稀缺化。为此,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引进能够给课程教学团队带来新的范式冲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人才,强化教学梯队的人才建设。

(二)注重课程建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随着我国保险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商业保险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人身保险学》课程的开课率会越来越高,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围绕保险学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国际保险市场发展趋势,体现现代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三)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力度

今后进一步强化实训教学环节,扩展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根据《人身保险学》课程实务性强的特点,与《人身保险学》同一学期开设《保险实务》实验课,来配合讲授寿险公司业务经营流程。同时将课程的相关内容(如人寿与健康保险的营销、条款分析、理赔等)安排在“暑期实习”中进一步学习检验。同时将不断追踪学科前沿,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承担教改项目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打造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项目。注重教材建设,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及时更新、提高教材编写内容和编写质量;同时开放性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和课程,逐步实现教材建设标准的国际化。

(五)加大与实体部门的联系,发挥实体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第12篇

(一)成教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有高起本、专科(高职)和专升本三种,招生的学生具有高中学历或者专科学历,他们多数没有考上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较差,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好。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成教学生的学习形式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和函授,高校对成教学生进行集中授课,授课时间多数安排在晚上、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安排的授课学时较少,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学纲、重点和难点知识、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学生以自学为主,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合学生自学。

(三)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特点

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点。实践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应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成人性特点是指教育的对象成人具有自身的身心特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世界。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工作技能,希望看到直观明显的教育效果,课程内容太难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适应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

(四)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针对成人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符合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一)开设课程内容不合理

很多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开设课程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似,忽视了成人教育“学以致用”的特点,简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开设的课程内容。如果成人教育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成教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应用性和技术性知识太少,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许多学生毕业以后还不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不会网页设计,不会网络维护,不会组装和维护电脑,也不会图像图形处理,只是拿到了成人教育毕业文凭。

(二)课程内容难度较大

成人教育专业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对比较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成人教育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授课学习为辅,课程多为集中授课,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很少。而很多高校在设置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开设的课程内容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同,增加了成人教育学生课程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

(三)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

高校的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大多侧重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由于授课学时限制,很多和理论教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被省略掉,即使开设实验课程,实验学时数通常会被压缩,实验内容大多是原理性验证实验。依照设置的课程内容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和原理性知识比较多,但运用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能力比较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工作一线,很多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学习到能够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技术。他们迫切想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工作技能,对技术和操作知识有强烈的学习需求。

(四)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

课程教材通常由任课教师选择,成人教育课程教师通常是高校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兼职给成人教育专业上课。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和精力,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通常会直接选用给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学生上课用的教材,忽略成人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课程教材不适合成人教育学生。

三、课程设置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依照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专业定位和专业教育起到方向定位的作用,是整个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成人性等特征,成人教育机构和学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因此,设置的课程内容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水平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

(二)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

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实践和操作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开设课程应该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建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开设这几类课程:统考课程、证书课程、实践考核课程、专业技能竞赛课程、就业方向课程。

1.统考课程

统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课程,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统考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2.证书课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就业资本,可以开设证书课程。证书课程把课程内容和考证结合起来,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和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通过,获得证书,证书也可以帮助学生就业。IT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例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CCT)、行业认证(包括微软认证)、国家信息化技术证书、印度NIIT认证、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NIEH)认证、北大青鸟ACCP认证等。这些证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的青睐。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方向对应的认证考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竟争上岗能力。高校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可开设的证书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3.实践考核课程

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课中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很多计算机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课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计算机类成人教育专业可以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4.专业技能竞赛课程

全国有多种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管理、多媒体制作、图形设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含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等。例如ITAT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中有很多计算机应用专业比赛项目,还有很多技能大赛组织的各种编程语言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成为学校专业技能教育和企业的交流平台。成人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一些重要的专业技能大赛内容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实训教学,技能竞赛引领课程教学,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平时教学,把竞赛任务分解成可以独立操作验证的小任务,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使学生逐渐完成这些小任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竞赛强化练习。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去引导激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比如,学生获得各等级技能大赛名次,可以获得课程学分,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纳入相关课程考核成绩中。

5.就业方向课程

计算机类专业就业方向有网络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通信方向、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等。成人教育专业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方向课程。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大、中型企、事业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因此,该专业方向可以开设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net课程、C#课程设计等。

(三)选择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成人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目标。高校不应该照搬普通教育本专科教材,而应该在考虑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基础上,选取应用性、实践性强、适合成人教育的一些教材。教材内容和章节分布应适合成人教育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

(四)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

第13篇

我校基于产业链的“商科专业集群”将定位于“面向珠三角区域,面向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商务管理岗位”,商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为:以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为导向,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精神,能在企业从事商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要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商科人才:

1)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具有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在知识学习方面,不应一味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应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来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既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2总体思路

商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思路采用“跨专业工学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回路,即在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打破商科专业的界限,增加柔性制结构,让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多行业多岗位实习体验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提高和就业的专业方向。

2.1意向招生

学校以商科各专业申报人数进行意向性招生。学生入校后不按具体专业划分行政班级,学生前两年学习内容相同,第三年进行企业实践教学,第四年由学生自愿选择专业并参加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的学习。学校按照学生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情况授予学生“管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

2.2阶段培养

我校商科专业属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我们力图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计划进行“2+0.1+1+0.5+0.5”分阶段工学结合模式改革,采取了对四年的教学时间分成五个阶段对整体的专业学习进行划分,每个阶段解决相应的学习目的以达到最终培养成为与行业零距离对接的要求。

2.3模块学习

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期间,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岗位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实习结束回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行动导向+项目引领”的职教理念进行课程改革,重新编订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模块化教学,实行模块化考核。

2.4导师负责

我校“3+1”企业实践教学实行“四导师”协同管理机制,我们根据学校制度精神,计划在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到学生毕业,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度。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现场实习、专业方向课程的选择、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实行导师负责制,学生可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容易结成更为紧密的学习团队,也容易增强教师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负责指导的10多名学生,专业方向又有所不同,这样又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相互交流,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也有一定的帮助。

3方案设计

我校商科专业属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我们力图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计划进行“2+0.1+1+0.5+0.5”分阶段工学结合模式改革,采取了对四年的教学时间分成五个阶段对整体的专业学习进行划分,每个阶段解决相应的学习目的以达到最终培养成为与行业零距离对接的要求。

3.1第一阶段“2”指的是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

此阶段进行校内教学,教学又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课程、学科基础模块课程、岗位模块课程。公共基础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目前学分共50多个,基本占用大学一年的学习时间。我们建议由教务处牵头,由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基础部等部门共同研讨改革方案,在不违背教育部教学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授课形式,适当“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商科理论教学。学科基础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比较稳定,计划由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共同研讨,按照企业运行规律与要求重修梳理学科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岗位业务模块课程:这部分课程为新增模块。根据企业ERP管理的核心模块思想,集合两院的专业特点,我们计划把岗位业务模块课程分为6大模块,即生产模块、市场营销模块、财务模块、物流模块、人力资源模块、国际贸易模块。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基本要求,对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分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每个模块开设2~3门课程,满足学生第三年进行跨专业企业现场实习和第四年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的要求。

3.2第二阶段“0.1”指的是一个小学期

在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和岗位业务课程后,在大学二年级末暑假期间增加一个小学期,为期4周。为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内教学资源、突出白云商科教学特色,也为第三年学生下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做准备,我们计划在这个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仿真实习,巩固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岗位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3第三年段“1”指的是大学三年一年

此阶段一年时间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企业现场实习),企业实践教学形式和要求参照教务处函〔2013〕110号(关于印发《关于制订2011级企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执行。

1)企业实践教学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整个学年进行。共43个教学周。

2)企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区域、行业、企业调研,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职业品德教育,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6个环节。

3)在这一年的企业现场实习阶段,学生还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岗位,每学期按照教学要求选修2门自主学习课程,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或结合企业实践自主学习,完成专业教师布置课程学习任务,计学分。

3.4第四阶段“0.5”指的是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

此阶段为专业理论提升阶段。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岗位实习体会和将来就业方向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剩下的各专业核心课程。

3.5第五阶段“0.5”指的是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

第14篇

成立调研工作小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现场考察、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对行业、企业、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本行业对中职学生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分布情况,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了解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分布情况之后,就是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这是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核心步骤,对课程建设意义重大。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首先要在人才需求岗位群中邀请10位以上实践专家参与,另外还要邀请一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主持这个会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针对的是中职课程设计,所以邀请的最好是中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实践专家。另外,由于主持人是整个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的核心,所以经验必须要丰富,否则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分析会进行之后,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3制定课程标准

接下来,是制定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时,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在设置课程目标时,要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制定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目标是核心,知识目标和态度目标围绕技能目标设定。设计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按工作流程设计学习过程。例如,我校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课程标准时,将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这个任务按工作流程分解为需求分析、网络规划、选购布线材料和硬件设备、布线施工、安装设备、配置设备、网络维护七部分。

4编写教材

制定课程标准之后,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若市场上没有,则要自己编写,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程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教材化,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以技能的掌握为中心,围绕技能选择相关的知识。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企业的项目引入教材。例如,我校编写《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教材时,引入了企业中一个网吧组建的案例,用这个案例编写整本教材的内容。

5建设实训室

实训室的建设是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建设实训室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任务引领型课程注重操作技能,但也需要知识的学习,所以可以将实训室设计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我校在设计《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实训室时,是将一间大房间划分为讨论区和操作区,其中操作区只做基础装修。学生在上课时将操作区建设成一个小网吧,在建设过程中掌握技能和知识。

6课程实施

这种课程的实施围绕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成果、拓展提高五个环节来进行。1)提出任务。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以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再确定工作任务。2)分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将任务一步一步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拥有成就感。3)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前,教师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生完成任务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个别指导。4)评价成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对成果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进行激励。5)拓展提高。可以将拓展任务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这种任务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动手完成一个作品,也可以是做一项调研,还可以是自学一些知识。

7特点

第15篇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当前全国各地农村科技人才开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我国小农经济意识、农村教育培训政策等等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有几个方面:农村劳动力自身存在问题,比如说思想上和生活习惯上,对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第二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度漏洞较多,体制不严谨,劳动力就业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第三是教育培训上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致使许多农民无法接受好的教育,对于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开拓没有很好的途径。第四是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村地区医疗水平超有限。

1.1培养理念落后。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延续时间太长,致使农民守旧思想严重,比如说,许多农民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重义轻利、轻视务农,这些思想在农民中普遍存在,且特别崇尚平均主义。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洗礼,特别是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观念变了,思想和作风也变了,但这种落后的思想仍是当前农民思想的主流,比如说,求稳,法律意识淡薄等。

1.2轻视农业和农业服务。较多一部分农民认为:干农活又苦又累,又没有前途,特别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再从事这项工作,这种守旧的思想在农村中一直存在。但他们又缺乏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的意识,并特别惧怕承担新技术带来的生产、销售等风险,在农业生产方面,往往一些较为适用但有一定的接受难度的新技术无法推广与普及。

1.3对人才培养投入的意识淡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我国经济出现了两大特征: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地域性转移。两大特征掺合在一起,降低了农业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也降低了农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农民没有太大必要参与培训就能直接上岗,造成了低文化程度跟投资回报率不成正比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许多农民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太多资金,从而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民素质也就无法得到切实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长期处于“闭塞空间”之中,他们很难于认识到自己就是人才资源,从而仅凭自我经验主观地认为,从事农业劳动无需培训,所以不愿做教育投资。

2.新农村建设中湖南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之策

2.1调动农民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在农村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中央“多给予、少索取、放活”的方针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想。政府应加大力度和投入,这是进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好途径。但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并不等同于政府直接包揽一切事务而忽略农民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