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流行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网络流行语论文

第1篇

调查研究对象为300名合肥某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均以无记名方式开展,兼顾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94%。问卷调查包括22项内容,涉及获得流行语的主要途径、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及对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列出调查问题及备选答案,调查对象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

2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分布

调查问卷样本取自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有效问卷282份,年龄相仿,同属20—29岁年龄段,性别方面男生多于女生,男辅导员多于女辅导员。

2.2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

为了解被试对网络流行语的基本态度,我们列出了“乐意接受”、“可以接受”、“不能接受”、“没感觉”四个选项,供被试者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44.44%的大学生对流行语持“乐意接受”态度,45.14%持“可以接受”态度,2.78%表示“不能接受”,7.64%表示“没感觉”。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有相当广泛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流行语持接受态度。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自我娱乐调侃、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以及性别群体对流行语的接受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598,数据显示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3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从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占37.8%,有时使用的人占45.3%,很少使用的人占14.7%,没有人从不使用。可以看出,由于流行语的轻松、活泼、幽默,形式短小、精简,符合年青人语言习惯。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955,数据显示我们发现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场合进行调查,有87.6%的人认为流行语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12.4%的人认为流行语可以使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可见,流行语是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新鲜事物,相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而言,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自由的场合来提及。在调查到和哪一类人交流时较多地使用流行语发现,71.1%的学生选择愿意和同学、朋友使用流行语,和家长、老师使用的比例仅占4.7%。从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对流行语使用对象来看,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5.911,小于7.164,结果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存在显著性差异。23.4%的辅导员选择愿意和学生使用流行语。可见,青年学生观念更新快,渴求新鲜事物,而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语言更新困难,造成彼此的话语体系的不一致,使用流行语的沟通则比较困难。

2.4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主要依靠了不同的传播媒介。调查中看到,61.2%的学生认为,网络是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达32.2%,紧随其后的是影视作品和报纸杂志。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炙手可热的现象,反映了青年人群流行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网络独有的时代性,网络文化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语言环境、情感模式、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其中一点就是道德感的滑坡。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虚拟特征使部分人迷失了现实的社会角色,产生“游戏人生”的错觉,导致责任感的滑坡。再则网络流行语中的粗言秽语,导致道德感的减弱甚至缺失。

2.5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相同。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认为流行语是语言朝着新方向的一种发展,有特点,32.6%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1.3%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这类学生认为流行语语言粗俗肤浅、不符合语言规范,影响传统语言文化,应该限制使用。选择支持的同学最多,可见流行语本身的一些优点和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相符合。为证实这个假设,我们又深入做了流行语吸引因素和评价调查,其中流行语的吸引因素中诙谐性、新奇性、简洁性、通俗性排在靠前,流行语的评价中,学生主要选择了社会情绪的宣泄、青年群体的认同、社会新鲜事物的涌现。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发现流行语生动幽默,表达青年学生释放压力,娱乐的情感状态;流行语求新求异,符合青年学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的思想特征;流行语广泛流传,体现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时代文化心理。对于选择中立和反对的学生,我们随后的调查发现,学生把流行语良莠不齐、破坏传统语言文化、更新太快这几个选项排在前面。

3结论

网络流行语自身的潮流时尚、调侃幽默、形象生动,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借助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分析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探寻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

流行语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介,由大学生为主题的年轻网民创作完成,流行语内容上反映出草根平民实现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流行语在形式上常常以符号、数字、字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某一社会现象,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距离。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这一群体和学生年龄地位相仿,基本都处于20—29岁的年龄段,和青年学生一样对流行语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工作中恰当利用流行语的优势,真正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给与引导、讲解、传播,将比传统单纯的说教形式更富有感染力,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3.2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应然性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网络流行语,俨然成为高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始终处在一种信息优先,资源优势的地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较易得到敬重、树立自己的威信,更有利地开展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信息的渗透,是对我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个巨大冲击;再则在以流行语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侵入,使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虚拟社区”,原有的教育工作原则在这种文化下黯然失色,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掌控性、现实性受到弱化。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流行语,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开发的“试验田”。

3.3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探索

3.3.1关注网络流行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借助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一些流行语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与别人分享喜悦,可以抱怨,可以发泄,可以求教。因此,通过流行语便可以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打下基础。流行语通过网络平台和日常口语传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网络状态迅速了解当下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流行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必要时及时介入一些事件,化解矛盾和冲突,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3.3.2使用网络流行语,努力建立和学生共同的话语体系

我们对流行语应精挑细选,分清对象,分清性质,分清场合,恰当运用。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理解力以及网络文化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的情况,考虑选择与对象符合的网络流行语。此外,流行语也有消极低俗的一类,这类流行语不仅不能拉近师生距离,反而降低教师品质,有损教师形象。因此,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一定要把握分寸,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幽默活泼的类型。再者,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注意分清场合,不能仅仅为流行而使用,往往会造成矫揉造作,形成不了经典教育。

3.3.3研究网络流行语,高效指导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

第2篇

1.生涩诡异的时髦美学特色

传统文学衍生至今,有着一定的规律、相应的模式与语言,可谓之,文学艺术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象的世界,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构成这个特殊审美世界的基本材料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有别于社会交际中人们通用的语言,是一种修饰了的高雅、精炼、规范于社会生活中通用言语的语言。当今的网络文学语言强力地冲击着传统文学语言,不为传统文学语言所束缚,只需符合诗意逻辑中的人类体验的真实即可拿来所用,极力彰显语言的表现功能,使之蕴涵作家独到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想方设法的创造新鲜诡异的时尚语言,将普通语言进行变形、扭曲,让读者从创意的生涩中感受到时代语言新奇奥秘的气息,领略创作者的“创造发明”。如用“520”表意“我爱你”;用“04551”表达“你是我唯一”用“2014”表意“爱你一生一世”。用字母的形式替代汉字表情达意的做法虽早已有之,但不及网络文学中使用得如此有创意和有蕴义,且节奏动听上口,流行速度极快,约定俗成般的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还有用字母“MM”“GG”“DD”谐音妹妹、哥哥、弟弟的意思等等。网络语言生涩与时尚的登场亮相招惹得语言学家大声疾呼,网络语言需要整肃,汉语文字需要抢救,面对着语言学家的权威教化,网络文学语言生涩抢眼的诡异美魅力不减,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于变本加厉、推陈出新的在惊诧于网民和国人的视听,带来一轮又一轮让人不由自主人的赞叹和效仿的美感。

2.野性杂糅的粗犷美学特色

网络文学的欣赏行为是一种浏览行为,浏览意为粗略地看一遍。适合于粗略看一遍欣赏行为的网络文学作品必定是一种速食文化,或谓之简约文化。网络文学作品是速成的,常常是创作者有感即发、一蹴而就的,是在随时随地情况下的一气呵成般的产物,所以,它不可能如同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样,进行主旨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的反复推敲,常常可能是有着某些思维混乱的、错白字不乏的,甚至于内容表达不够完整的,但网络文学的功能则显现出一种超越传统文学的感染力和“杀伤力”,其根源在于网络文学的收放自如的简约美,网络文学语言简约、轻松、幽默、欢快、高涨的外显风格会给读者以休闲般的轻松和愉悦。发展速度极快的网络文学仿佛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创作出甚多合许多甚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更有佳作不仅被网民们广为推崇,而且进入大雅之所的文学殿堂,被传统的名作家所认可,被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可。在陈思和、严锋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最佳网络写作》一书中,即对网络文学作品从内容角度归纳为尘世篇、幻想篇、戏拟篇、私语篇、杂论篇等五大类。作为网络文学的文字,在包容量上相对于传统文学必定是简约的,因为在这些作品中,带有纪实性的心情告白、网恋故事、琐屑人生、旅游笔记、校园写真等作品占有很大比例。网上燃情、心情告白、武侠天地、失恋况味、小说杂文、散文随笔、诗词韵文、文学评论、菁菁校园、旅游笔记、留学生活、科幻世界等类别都可让读者在相对于阅读传统文学作品所用的实践要减少得多的情况下一睹为快,网络文学的点击率呈高效率便是自然的道理。从网络文学的题材和具体内容看,不在意作品的长度和深度,不把意义的深刻性作为审美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所追求的是让压力过重的现代人能够在浏览简约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得到情感上的方式和宣泄。因此,网络文学的语句构成简单,杂糅、甚至于粗犷、野性渐成趋势。

二、网络文学的流行元素

1.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流行元素

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给予了文学创作者可直抒胸臆、尽情抒怀的创作机会和创作自由,打破了传统文学精英化、专业化的话语体制,撼动了传统文学流传自今的稳定的话语表述系统,可谓是在网络媒介这个创作平台上,传统文学的表达形态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由这个缺口掺杂进了新的话语美的元素,这种话语美的元素是民间的、即时即兴的、贴近百姓欣赏美的话语平台,撩开了文学话语体制的别样面纱———自由的尽兴的屏幕话语体制,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作者可以放飞创作的想象,自在的翱翔于文学创作的意境之中。同样,读者的阅读活动不再被阅读纸质文学作品的条件所局限,只要有一部在线的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都可利用屏幕阅读,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时随地的发表于网上。

2.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流行元素

网络文学是一个人人平等创作和阅读的广阔天地,容得下任何有兴趣或有志于文学的各类人士,不拘年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均可展示;不拘水平,老手、新手、高手与拙手均试身手。它具有普及与提高并重的特点,更倾向于普及推广;它雅俗共赏,更偏向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它的读者群体最广泛;而人们的参与性也是其他任何报章刊物、广播电视、各色媒体无法与之比肩。当然其读者、作者群体必然是庞杂的,他们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思想品格及情操各不相同,甚而有可能呈天壤之别,这是毫不为怪的。我们在网上会看到一些拙劣的、幼稚可笑的、甚而是“虚妄”的作品。其实,这样的现状并不会伤及网络文学的大雅,这些作者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创作的不断品味和比较中取得进步。至于某些网上的“文痞”,会被读者逐渐冷遇,没有了阅读市场的作品,生命力自然难于保持。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平民化的著作群、平民化的读者群和平民化的参与,使得网络文学迅速流行起来,

3.网络文学的时尚性元素流行元素

第3篇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

一是审美内容的人性化。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完成了从一切为政治服务到大众化娱乐和反映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现实的阶段,音乐也逐渐从上层建筑中走下神坛,进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特别是流行音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流传。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爱情、亲情、友情成为选用最多的流行音乐题材,体现着它对人类美好爱情的尊重与关注。二是社会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流行音乐具有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如民谣、摇滚、RLB、影视金曲等。另外,音乐人通过对时尚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比较、研究、借鉴与融合,在实际的音乐传播中也创新出大量人们喜爱的经典作品,音乐人对西北风系列的创新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例子。像西北风系列作品这样的音乐形式的成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社会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更加反映了流行音乐的多样化趋势。三是流行音乐审美对象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流行音乐吸收于大众文化精华,经过社会媒体进行传播,传播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因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如罗大佑等具有浓郁人文情怀和强烈批判精神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人们同样能够将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东西方优秀因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结合,从而使流行音乐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达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同时还可以弥合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陌生感,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促成了其审美对象的大众化。四是意识形态对流行音乐生产的影响。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大众媒介意识形态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大众媒介其本身就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媒介就是代表着党和人民利益,强调从感情上与人民沟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长期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和对外传播是通过执政党的直接领导,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落实,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与大众传媒的紧密结合。

网络媒介与我国流行音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加上网络媒介的不断流行,这些因素都促使大众媒体领域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流行音乐领域,网络媒介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影响深远。网络媒介加剧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趋势,流行音乐明星也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使得社会大众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演唱的歌曲传输到网上,大大促进了流行音乐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媒介旳技术特点包括开放性和自由性,在网络媒介的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形势下,人们有条件跨越国界线的范围,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网络媒介所具有的优越性使网络成为国际传播活动的首选,网络所具有的自由性,并不是没有监管,这种自由是信息选择与音乐制作的自由,而不是信息性质与无选择的自由,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网络媒介与网络数字流行音乐现状

网络媒介使用现状。一是互联网。中国网络用户的数量巨大,下载音乐、观看视频等娱乐休闲功能在进一步增强。二是移动网络。3G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推进了网络的发展。日渐成熟的3G无线网络以及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手机价格的下降,为以手机上网为前提的移动网络得到迅速发展,使用手机网络的人群也不断增加,网络音乐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当前网络音乐的发展现状。实际上我国网络音乐行业的绝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手机用户付费,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人们大多倾向于免费听音乐,互联网收入也多来自于音乐服务商提供的广告费用,原创音乐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向利用手机付费来听原创音乐或是喜欢的音乐的趋势发展,并且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音乐内容形式与数量不断增多,网络音乐在未来几年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随着人们对网络媒体蕴含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不断认识,越来越多的歌手和唱片公司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到网络媒介上,特别是手机使用的普遍,手机媒介逐渐成为潮流。手机彩铃和手机来电铃声两种功能的设定为手机下载原创流行音乐提供了需求。同时手机来电铃声对流行音乐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特别是90后一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将网络流行音乐下载并设置为来电铃声,人们对手机彩铃和来电铃声使用流行音乐的现象,为传统唱片行业重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流行音乐的演变。

当前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相关网络技术的支持强化,我国的网络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相当流行,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以原创、翻唱、恶搞三种形式为主的网络流行音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民化,大量热爱流行音乐的人在欣赏完网络作品后,大都对网络音乐产生了兴趣。这种流行音乐明显区别于传统唱片行业的运行模式,在网络上没有经济、利益的束缚,音乐制作者可以无所束缚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社会的不良现象。由于网络媒介拥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网络流行音乐一经,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到各个网站,并且转载点击率也会急剧增加。现在网络流行音乐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时代,每个人在网络上不仅可以下载、试听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流行音乐,还可以创作、录制、上传自己的作品,可以不通过任何形式宣传,也不通过任何形式的包装,网络音乐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如雪村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曲通过网络不仅得到迅速传播,而且其中歌词还形成当年全国的流行语,可见网络的传播能量。

网络流行音乐出现新文化

20世纪90年代,周星驰主演的具有无厘头表演风格的《大话西游》等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不仅使无厘头一词的含义得以延伸,而且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无厘头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是通过对日常生活微小的细节、普通的语言和动作等进行艺术的表达,形成观众意想不到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喜剧效果。无厘头文化的出现使他们能够对现实生活和无与伦比的权力进行无情的批判,他们的服装极具夸张性、语言也是夸张的重复,这些特点从另一面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也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真实感受。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流行音乐的不断完善,近来网络中突然流行具有恶搞性质的视频,并受到人们的追捧,恶搞视频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大众传播舞台。同时制作者还可利用大众媒介在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通过从生活中的事物提取素材,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原有词汇创造出新的内涵,从而使原有词汇具有新的表达形式。同时网络恶搞也是一种宣泄人们内心不满的好方法,网络恶搞可以为人们制造出一种适合自身需求可以释放情感的虚拟世界,使人们能够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地宣泄,以求短暂的解脱,释放压力,以便更好地工作学习。随着社会发展,流行音乐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欣赏流行音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娱乐环节。

第4篇

[关键词]语言学;网络流行语;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⑤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6页。

第5篇

关键词:流行语 语码转换 语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众网络语言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涌现并更迭。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结构形式、语义、句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近两年来,随着“hold住”、“out”等流行语的迅速蹿红,汉英语码转换类流行语成为后起之秀,“get”、“美cry了”跻身于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之列。这类流行语作为新构式词语,在结构形式、语义上呈现出其独特性,也映射出网民使用语言背后的心理动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类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汉英语码转换研究概述

1.汉英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而Myers―Scotton(1995)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1]汉英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汉语的交际会话中夹杂着使用英语词汇或者语句的现象。

2.网络流行语的汉英Z码转换研究

随着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成熟,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且研究的理论视角极为广阔,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认知学、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具体到电影、电视节目、小说、论坛、报刊、广告等各类传播媒介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因近几年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从社交网站的角度对“hold住”、“X客”的语义、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的研究。而这两年来网络中盛行的诸如“low”、“high”、“cry”、“get”等流行语也属于典型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与基本特征

1.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

从语码转换的发生位置上看,Poplack将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2]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构成主要表现为句内语码转换,即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使用某个英语词或者短语。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主要的形式有:1、汉语与英语缩略词转换。报纸、电视、广播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中都大量使用英语缩略词。如“DIY”是英语“Do it yourself”的缩写,为“自己动手做”的意思;“CP”是英语中couple的缩写,是“一对夫妻、配偶”的意思;2、“英语词+汉语词”式固定短语,如“hold住”,称之为固定短语,是因为二者不可更换为其他的词来搭配;3、单个英语词,如“cry”、“get”、“out”、“low”等,这类英语词结构与词义均简单且易于理解记忆。作为单个英语词夹杂在汉语语句中,虽然搭配比较自由,但在语法规则与语义上更多遵循汉语的思维模式。4、汉语词+英语词缀,如“减肥ing”,相当于“我正在减肥中”,这种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2.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

上文中提到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常常发生在汉英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和各类传媒语言中,而汉英语码转换作为网络流行语为大众所普遍接受,在语言形式、语义、语用上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1、语言结构简化,语码转换通常是单个英语词或者短语,表现为句内语码转换;2、语义与英语原义发生转变,汉英语码转换最大的特点是简化的语法体系及丰富的词汇,其随意性大,不稳定,因此,需要使用迂回或比喻的方法来表达许多精细的语义。“in”这个词语在英语中常用义为“在…里面”,而作为流行语的“in”意义范围缩小为“时髦的”、“入流的”;3、交际者的年龄、教育程度与职业来看,汉英语码转换的流行语使用者集中于80后、90后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他们英语水平高且富有创造力,能迅速接受并广泛传播这些新颖的语言形式。

三.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体现语言交际的顺应性理论: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指出,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交际者的顺应对象包括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3]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迅速获取网民们的青睐,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语言交际对客观现实的或者主观心理的某种需要,成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而达到说话者的目的。

1.顺应交际者标新立异、获取关注的心理动机。

Verschueren把为了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而出现的语码转换定义为主动顺应,是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具体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策略。新颖的流行语形式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能帮助交际者获取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如以下一组语料均选自网络新闻:

(1)上海金山这个地方林荫道下可免费观花海,美cry了。

(2)掌握最in车坛方向 ,发动一周车闻引擎。

(3)真的想不到,最萌荧幕CP的身高差有这么多!

(1)、(2)、(3)句例中的英语词“cry”、“in”、“CP”在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表达,如“in”可以用“时尚”一词代替,“CP”可以用 “情侣”代替,作者选择英语语码来表达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时尚与个性,更加符合年轻人的求新、标榜自我的心理。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高职学生 语文教学

课 题: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网络流行语言文化现象研究》课题的科研论文,课题编号:1253507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底,我国上网人数A已经超过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已达96.1%。网络流行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着高职课堂。面对这种冲击,高职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流行语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1.对高职学生语言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因其形象、新颖、便捷的特性受到众多高职学生的喜爱。形象生动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高职学生话语表现内容的弹性,为其留出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丰富了高职校园话语的内容,增加了对话交流的情趣。但是由于网络流行语创造群体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高职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出现了很多负面的问题。首先网络流行语导致高职学生语言使用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有如下表现。

(1)随意改变词义。在校园中,经常发现学生们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随意改变词义。例如当课后作业比较多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说“我又被作业套牢了”。句中“套牢”这个股票行业用语原意是“股票买入后由于价格下跌卖不出去”被学生们改为“课业繁重”的含义了。

(2)混淆了句子的构成原则。现代汉语语法是有其规律性的,是要讲究句子内部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的。如状语修饰谓语,是要放在谓语之前的,可是高职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经常不注重这些。例如他们经常说“看个书先”,“先”这个状语被莫名其妙地后置了。另外,他们在使用省略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你在学校上网吗?”省略为“校?”的现象。这种毫无原则的省略,严重违反句子的构成原则。

2.对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语言相对于思维的作用是,它是思维活动进行的载体,它对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在人际沟通中,高职学生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口语交际的词汇和语法标准,就可以逐步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但是如果高职学生过度地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就会发生不正确的改变。比如受网络流行语影响较深的高职学生,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过度地表现自我,突出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反应。另外,相对于人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来说,高职学生由于出生在一个充斥着大量的视觉图像信息的时代,思维的深刻性较差,不能全面去思考问题,因此急需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但是网络流行语在思维特征方面的缺点也是流于肤浅,深刻性差,因此无法帮助高职学生改善这方面的思维缺点。

3.对高职学生道德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虽然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但网络语言内容却具有庸俗化、浅薄化的特点。高职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是非标准和成熟的价值观,还无法用辩证角度去看待问题,再受到网络流行语庸俗化和浅薄化特点的影响后,比较容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感甚至否定感。这会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也容易造成他们对人生的迷失。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网络流行语言在对高职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意识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文化产生排斥感,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1.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大力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就要加快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为岗位能力服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运用模块化教学的理念对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加大对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力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利用语文为职业岗位服务的能力,使高职语文教学成为打造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娱乐趣味性,能够很快地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转移了他们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教师就应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将学生投入到网络流行语中的精力转移到高职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高职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练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个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完成写作任务,提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感受团队合作的以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感受传统文学经典,提升审美情趣

传统文学经典承载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历久弥香。高职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真正的体验文学经典,感悟经典,让高职学生领悟到真正的语言之美,抵御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感受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诵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诵读。在引领学生诵读之前,高职教师要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亲近文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其养成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例如高职教师通过向学生诵读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带领学生进入到《定风波》别样的意境中,让学生去体味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那份洒脱与淡定、从容与大度,去领略到《定风波》的意境之美。当学生经历这份审美体验的洗礼之后,他们对传统文学经典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产生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就逐步得到了提升。

4.建立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考核成绩激励学生主动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职业等级证书等,来实现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这样既缩短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就业需要的差距,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高职语文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充分认识到它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并且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才能使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奇,刘利.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杨吉春,赵丽光.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1).

第7篇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信息社会迅速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着眼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以及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探求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被大家知晓甚至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源头和原因。回顾2010年的网络新词“给力”,不得不让人惊叹它强大的生命力。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积之广是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我们就“给力”等网络流行语现象来讨论网络语言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给人力量”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由此略知,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娱乐新闻传播,如“闹台套”;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纵观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往往以一个团体出现的,拉波夫曾对纽约市百货公司不同社会分层的人做了(r)音的调查明确显示了社会方言的特点。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huashion(fashion)”“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同时也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利益催生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到经济原则或者是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来代替长长的一串字符。想要表达我现在很高兴的心情就用“:-D”,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很传神地表达情感,诙谐有趣。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6”“9494”分别是“拜拜了”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直接代替,避免了打字过程中频繁地在中英文状态下的切换,可操作的效率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增添了谈话过程中的一些趣味性。3、拼音字母式。如早期出现的“3Q(thank you)”以及后来出现的一些发泄之语,不便明说就用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来指称,“TMD”“SJB”等等。这些简写形式能够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恼怒,而又不至于显得很粗俗。

(三)谐音形式

网络语言中很多的词语都是以谐音的形式呈现的,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斑竹(版主)”“神马(什么)”“围脖(微博)”“鸭梨(压力)”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有意无意当中“创造”出来的网络词汇。“鸭梨”是百度贴吧中某一网友无意间将“压力”打成“鸭梨”,随之引来无数网民的效仿。“神马”是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的讲述者所“创造”的,网友们在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速度过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其实,这要是在与个人的聊天中打出“鸭梨”或“神马”倒不足为奇,还很有可能认为是打了错字,仅此而已。但是,有一个事件的推波助澜,那么由此而出现的新的网络词汇很快就被大家传用,并且流行开来。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在其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构造和使用”,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这种语言的传播不仅仅是特定信息的载体,也不再是娱乐大众的恶搞行为,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社会热点事件。比如很早流行的“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书写的同时显现个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回顾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会发现很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之所以出现表达嘲讽、讥讽之意的流行语,是因为在某些事件中存在荒谬和令人不满的东西,并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或者平台可以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只好躲在汉字的背后把自己的不满发泄一下。正如说“网络犹如一个管轨,可以为网民们提供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路”,如“宅男、宅女”中的“宅”是从日语引进来的汉字,这里体现一种不愿面对现实,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某些流行语的出现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社会事件,如“我爸是李刚”源于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超过肉、鸡蛋的价格后人们的无奈,随后相继出现了“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等大批三字经词语,形象地展示出食品价格疯狂上涨后人们的无奈和愤怒。网络流行语能够很形象地反映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且传达了人们不能说出来的心声,引发公众对社会 问题的理性思考。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应该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越了网络这个特定的范围,其势力就很微弱,其生命力就会衰退。我们仍然就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给力”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商业价值。自从“给力”一词的出现,各种网站、报纸都纷纷使用。在百度中搜索“给力”一词,与此相关的各种视频、新闻成千上万,以下为笔者随手摘抄:

1、美国小伙求婚“给力” 电视广告全程直播

2、鲁能兵发韩国航空公司给力 历届客场首战表现强

3、2010年中国最“给力”的通缉令

而由此出现的“给力网”“给力团”“给力吧”更是目不暇接。我们知道网络新时代广告的投放是根据网站的点击率来进行的,当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必然要引发般的点击率,这就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看到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力星期天”,相关的电影剪辑视频“给力时代”进入人们的视线,“给力”一词来势汹汹。一向严肃的党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就用了“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八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可见,即使超越了网络的范围,网络流行语的势力也丝毫不减,它的生命力曾一度坚不可摧。于是,人们开始担忧网络语言会侵入传统的书面语言,开始呼喊语言规范化。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很正常。”网络语言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出了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际用语中,甚至渗透到了电视、报纸等媒体。现实的语言秩序令人堪忧,但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语言的“侵入”,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中确实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生造词现象和语法的乱用现象比比皆是,语言的规范亟待实施。王希杰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混乱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一定量的混乱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伴随物。倘若它超过了语言系统的承受力,超过了语言自我的调节功能,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将会面临崩溃。“网络语言因此有自己的权限,只要网民的言语活动没有超越网络的范围,就应该看作是正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于现实人际交往中是可以被接受的。语言的规范是一个全民性的任务,规范的主体是民众,语言学家起到指引的作用。规范不是符合语言的内部模式规则,而是要求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是脱离语境的。对于网络语言,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语言的便捷性、诙谐性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四、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势力很强,覆盖面很广。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其生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脑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全面地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愈显强盛,并且在语言规范的推动下,会对我们的日常交际影响深远。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第9页.

[2]柏拉德:《社会语言学》论文集,1972年,第7页.

第8篇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信息社会迅速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着眼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以及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探求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被大家知晓甚至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源头和原因。回顾2010年的网络新词“给力”,不得不让人惊叹它强大的生命力。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积之广是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我们就“给力”等网络流行语现象来讨论网络语言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给人力量”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由此略知,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娱乐新闻传播,如“闹台套”;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纵观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往往以一个团体出现的,拉波夫曾对纽约市百货公司不同社会分层的人做了(r)音的调查明确显示了社会方言的特点。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huashion(fashion)”“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同时也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利益催生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到经济原则或者是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来代替长长的一串字符。想要表达我现在很高兴的心情就用“:-d”,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很传神地表达情感,诙谐有趣。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6”“9494”分别是“拜拜了”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直接代替,避免了打字过程中频繁地在中英文状态下的切换,可操作的效率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增添了谈话过程中的一些趣味性。3、拼音字母式。如早期出现的“3q(thank you)”以及后来出现的一些发泄之语,不便明说就用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来指称,“tmd”“sjb”等等。这些简写形式能够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恼怒,而又不至于显得很粗俗。

(三)谐音形式

网络语言中很多的词语都是以谐音的形式呈现的,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斑竹(版主)”“神马(什么)”“围脖(微博)”“鸭梨(压力)”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有意无意当中“创造”出来的网络词汇。“鸭梨”是百度贴吧中某一网友无意间将“压力”打成“鸭梨”,随之引来无数网民的效仿。“神马”是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的讲述者所“创造”的,网友们在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速度过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其实,这要是在与个人的聊天中打出“鸭梨”或“神马”倒不足为奇,还很有可能认为是打了错字,仅此而已。但是,有一个事件的推波助澜,那么由此而出现的新的网络词汇很快就被大家传用,并且流行开来。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在其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构造和使用”,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这种语言的传播不仅仅是特定信息的载体,也不再是娱乐大众的恶搞行为,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社会热点事件。比如很早流行的“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书写的同时显现个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回顾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会发现很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之所以出现表达嘲讽、讥讽之意的流行语,是因为在某些事件中存在荒谬和令人不满的东西,并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或者平台可以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只好躲在汉字的背后把自己的不满发泄一下。正如说“网络犹如一个管轨,可以为网民们提供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路”,如“宅男、宅女”中的“宅”是从日语引进来的汉字,这里体现一种不愿面对现实,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某些流行语的出现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社会事件,如“我爸是李刚”源于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超过肉、鸡蛋的价格后人们的无奈,随后相继出现了“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等大批三字经词语,形象地展示出食品价格疯狂上涨后人们的无奈和愤怒。网络流行语能够很形象地反映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且传达了人们不能说出来的心声,引发公众对社会 问题的理性思考。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应该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越了网络这个特定的范围,其势力就很微弱,其生命力就会衰退。我们仍然就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给力”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商业价值。自从“给力”一词的出现,各种网站、报纸都纷纷使用。在百度中搜索“给力”一词,与此相关的各种视频、新闻成千上万,以下为笔者随手摘抄:

1、美国小伙求婚“给力” 电视广告全程直播

2、鲁能兵发韩国航空公司给力 历届客场首战表现强

3、2010年中国最“给力”的通缉令

而由此出现的“给力网”“给力团”“给力吧”更是目不暇接。我们知道网络新时代广告的投放是根据网站的点击率来进行的,当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必然要引发般的点击率,这就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看到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力星期天”,相关的电影剪辑视频“给力时代”进入人们的视线,“给力”一词来势汹汹。一向严肃的党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就用了“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八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可见,即使超越了网络的范围,网络流行语的势力也丝毫不减,它的生命力曾一度坚不可摧。于是,人们开始担忧网络语言会侵入传统的书面语言,开始呼喊语言规范化。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很正常。”网络语言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出了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际用语中,甚至渗透到了电视、报纸等媒体。现实的语言秩序令人堪忧,但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语言的“侵入”,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中确实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生造词现象和语法的乱用现象比比皆是,语言的规范亟待实施。王希杰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混乱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一定量的混乱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伴随物。倘若它超过了语言系统的承受力,超过了语言自我的调节功能,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将会面临崩溃。“网络语言因此有自己的权限,只要网民的言语活动没有超越网络的范围,就应该看作是正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于现实人际交往中是可以被接受的。语言的规范是一个全民性的任务,规范的主体是民众,语言学家起到指引的作用。规范不是符合语言的内部模式规则,而是要求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是脱离语境的。对于网络语言,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语言的便捷性、诙谐性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四、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势力很强,覆盖面很广。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其生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脑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全面地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愈显强盛,并且在语言规范的推动下,会对我们的日常交际影响深远。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第9页.

[2]柏拉德:《社会语言学》论文集,1972年,第7页.

第9篇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催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因说话人/受话人的个人特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其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1 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语料分析

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

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

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

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

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3 语码转换的定义及成因

3.1定义

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英语的普及。英汉两种语言接触难以避免,以汉语为主,夹杂英语语码混用的现象非常多,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往之中就会经常发生语码混合(code-mixing)的现象。“在语码混合中,语码A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并入了另一语码B中。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而语码A则处于补充、从属的地位,不像语码B那样被人们有意识的使用”。

3.2成因

形成语码转换的原因非常复杂,特别是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3.2.1对应译词不存在或不准确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大,中英语中存在许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它们在目标语中没有表示对应概念的词汇,或只是部分概念相同,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往往只是将其进行音译而己。比如说,虽然DIY可翻译为“自己动手制作”,但若是用在某些场合里就显得累赘,不如进行语码转换,直接将DIY放在句中的交际效果更好。还有很多词汇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就讲清楚,因此不如用英语表达来的准确,如flash(本意指闪光灯,现多指计算机制作的闪烁的动画短片),fans(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现在已被广泛地译成“粉丝”),hacker(译为“黑客”,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站进行破坏的人)等,由于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项,其英语表达形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了。

3.2.2经济原则

也称“简约原则(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由VictoriaFromkin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网上对话受打字速度的影响,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便捷。为了达到“省时、省事、简练、快捷”,当某个概念用英语表述相对简单,打字更方便时,网民也趋向于使用英语,尤其是英语中形形的缩略词,在使用时就更为方便了。如近年来网络和众多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PK”,它的完整形式是“PlayerKilling”,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一方与另一方角逐高低的比赛或对决中,“PK”被广泛使用,因其意义准确,表述简单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3.2.3说话人自然情况的因素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语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话语信息的生成、传递、理解都要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Wardhaugh曾说过“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前锋”。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语言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而且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在语言变异的环节中就形成别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发明运用什么新词我就跟着效仿,否则被视为落后的心理,也就是这种心理极大推动了语言差异的扩散和发展。乃至激发出更进一步的语言演变,而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时尚的东西都来自经济更发达的使用英语的国家。

4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新意及对当下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鲁吉尔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横空出世”,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社会力量的夸张,见证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m。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更新,而语言的发展透视着公众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向。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使用数量的逐渐壮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代表了大多网友的一种姿态,即通过一些戏谑、简单的词语来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再亦是不能明说,只能意会的含义。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开始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口头上的讨论,人们都喜欢借用网上简洁、异于普通语言习惯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纵观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会愈演愈烈,其本身不乏活力,富有激情,也使语言倍显亲切,具有感染力。如果适时适量,不仅是一种词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就有存在的理由。中英文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方式的一种改变。其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它会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在求新、求变、释放个性的时代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0-35

[4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韩苏,语码转换成因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0-23,

第10篇

一、模因和语言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用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模仿基因(生物的传递单位)的进化模式,探讨模因(文化的传递单位)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的传承性。从词源上看,模因(meme)来自希腊语词mimeme,意思是“模仿”。模因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动物学家Dawkins撰写了《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me。在此书中,他把meme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个过程,广义而言,可以被称为模仿”(Dawkins, 1976)。何自然教授把meme译为“模因”(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类似基因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何自然,2008)。在语言学领域,为了揭示话语传播和衍化的规律,有研究者提出语言模因论。何自然(2008)认为“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在交际中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模因现象”。换言之,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的词语、句段、篇章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如果语言中的词、句、段、篇等不再为人所使用和模仿,那么这种语言必然逐渐被人遗忘甚至走向消亡。

二、2012年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

影视、娱乐节目、网络是流行语传播与发展的最重要推手和载体,通过在网上对2012年网络流行语、高校大学生流行语进行搜索或查询均可得到数以千计的结果,笔者分析总结了部分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以及其他流行语,并把它们进行分类总结,结合模因论对这些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和方式进行模因分析。

三、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的特点及其成因

校园流行语,作为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鲜活的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首先,它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由于它的使用群体文化素质较高,个性思维活跃,这就使校园流行语相对要雅一些。他们往往有选择地直接借用或改造、曲解各种媒体中出现的有趣的、文化含量较高的模因,以形成自己群体独具特色的语言模因变体。其次,诙谐、幽默。大多数校园流行语,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紧张枯燥的校园生活,使暗淡、高压力的校园生活多些轻松、活泼的色彩,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入一些剂。大学生们通过对名言、歌词、广告语甚至日常生活用语、方言进行模仿、改造,从而达到使人轻松、会心一笑甚至捧腹的目的。

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创新并迅速传播,主要有如下原因:(1)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追新求异的群体。他们文化素质较高,而且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精神上追求独立自由;敢于创新,不迷信常规和权威。他们的语言当然也不可能循规蹈矩。借助较好的文学素养及已有的知识,他们能够创造出适合特定情境的诙谐幽默的语言,或在特定语境里赋予已有语言新的含义。他们新造的词语、句子,母语中夹杂数字代码甚至外语等,这都表明他们敢于创新。(2)表达避讳,保护隐私的要求。他们追求自我,对于自己或他人的私事或对他人的评价,更多采用隐晦的表达方式。如“研究生”、“留学生”等。(3)自我解压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很大,加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面对强大的压力,他们会诉诸语言以表达或发泄他们的无所谓、无奈、自嘲、烦闷的心态。如前文提及的“考就一个字”、“ 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等。(4)大学生们的仿效心理。他们一方面追求创新,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追求流行时尚,乐于接受新事物。正如上文提道的,网络流行语、影视媒体、歌词、广告语言甚至同学方言中出现的有趣的语言,他们也乐于模仿,拿来丰富自己的语言。

四、流行语的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

2012年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必须依靠模因来发展,而模因也主要以语言为宿主进行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复制并非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因而语言模因揭示了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内容相同形式各异”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相同信息直接传递与相同信息异形传递。前者是指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进行复制或传递,因为模因复制并不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即使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的变异或表面意义不同,也不会影响原始信息,复制出来的仍然是以前的内容,如2012年流行语“肿么办”=“怎么办”,“ 有木有”=“有没有”,“神马”=“什么”等。“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是指用相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此类型中最多的模因是同构异义型,由这种模因形成的流行语最多。如2012年流行语中以“不管你们干不干,反正我是干了”为原版的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XX style”原型为“江南style”等。

五、流行语模因的强弱分析

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与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竞争过程。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相互之间激烈竞争,以争取被人们接受、采纳。道金斯认为强势模因具有三个特征,即保真度( copying-fidelity)、多产性( fecundity ) 和长寿性( longevity)。“保真度”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要保持其原始核心信息的一致,以不变应万变;“多产性”指模因的复制频率高、传播范围广;“长寿性”指模因在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最终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语言模因库中的一分子。因此在竞争过程中,最终获胜的,必将是那些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等指标上表现值较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常,那些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存活时间长的复制因子是强势模因,相反那些形式内容复杂,不易被大众认同或昙花一现的模因得不到大量复制就会转化为弱势模因。但是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一方面,某些表达在特定时期内使用频繁,被成功复制后成为强势模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势模因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不再被认同而渐渐被淘汰。比如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的“我晕”“郁闷”等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最近两年正在流行的“我擦”、“悲催”“悲剧”等等。另一方面,原本处于弱势的模因也会因符合社会需要,凭借不同的时代内涵得以强化,变为强势模因,如“你幸福么?”、“?丝”、“XX style”、“XX门”、“元芳,你怎么看?”等。

六、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流行语 学生 价值观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00-02

1 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特点及使用流行语情况分析

1.1 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特点

现在,我国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在主流上体现为健康的、积极的。但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面对价值观、审美观的判断和选择时很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说明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网络的发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多种观念的涌入,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1]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做出积极的引导。

“语言中积淀了世界观、价值观,体现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语言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2]流行语作为高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反应出高校学生的价值、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它的传播和使用也影响着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调查和分析高校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有利于对其因势利导,发挥具有表现力的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积极影响,避免粗俗、消极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1.2 高校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高校学生使用流行语的情况,我们结合相关资料,设计了调查问卷,以部分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以下是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1)对流行语的了解程度?(见表1)

(2)通常,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流行语?(见表2)

(3)你为什么使用流行语?(见表3)

(4)你对流行语的态度?(见表4)

(5)你怎样看流行语的发展?(见表5)

(6)你认为流行语的规范对大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有着怎样的影响?(见表6)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流行语的流行与网络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新生事物接受的比较快。他们追求新潮、时尚、个性,乐于学习和使用流行语,以获得归属感。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流行语的规范对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2 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

随着媒体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流行词语,集中了社会的热点事件,流行语的快速传播,影响并干预大学生对事物的评价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

2.1 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积极影响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社会出现了新概念、新事物的时候,必定会出现相应的新词语予以指称。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发展速度的加快,每年都会产生许多反映或折射社会热点事件的流行语,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地沟油,秒杀”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学生喜欢新奇、刺激,他们在把玩这些流行语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这对他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语言不仅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它还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审美、游戏的功能。如“杯具(悲剧)、神马(什么)”借助谐音的修辞手段,给人们带来新鲜、幽默的感觉,让人们体会到语言带来的快乐。而“鸭梨、零帕”这些含有调侃、戏谑味道的流行语,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轻松应对,这对于他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因为已有研究表明“在认知方面,乐观者倾向于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并善于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以愉悦的心态积极接受现实,坚信不如意的事只是暂时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在情感方面,乐观者通常豁达开朗,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行为方面,乐观者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接受挑战。”[2]

2.2 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消极影响

就高校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个人的主体意识逐步强化,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和将来大体要从事的工作,基本上能够对客观事物和自己有一个判断,但因为缺少社会实践经验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的不足,又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

就流行语的角度来说,流行语虽然有其新奇、独到的表现力,但在内容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成分。“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仅校园流行语中就有50%以上的词语含有讽刺、挖苦的味道。”[3]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对他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高富帅、白富美、丝”容易让一些没有背景、自身形象一般的高校学生丧失自信,丧失积极进取的决心;“傍傍族”对权势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会扭曲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兽兽门、艳照门”折射出的低俗文化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打酱油”的流行,则会使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意识,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其次,流行语中的一部分,尤其是网络流行语普遍体现出简单、直接、通俗的文化倾向,凸显了反艺术、反美学的特征,出现了语言表达的趋同性,缺少对个性化体验的个性化表达。这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的建立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再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内涵及其丰富的表意文字,凝聚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而部分流行语中充斥的外来语、键盘符号等则是对汉字表意的破坏,也是对汉语文化凝聚力的破坏。高校学生在使用这样一些流行语时会因为追求实用、简洁、新奇,而忽视传统的观念及规范。

最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监管及社会公信力的缺失,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使得他们处于一种烦躁、焦虑的状态。所以,有些人就借助网络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夸大社会的阴暗面。这些带有负面心态的信息,借助媒体的力量,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如“我爸是李刚”事件。而“我爸是李刚”这类流行语的流行,某种程度上会强化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权利、地位的欲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

流行语的滥用、误用也会使部分高校学生形成价值观、审美观念的从众性,对价值观、审美观缺少思考、分析、辨认的能力。如格调比较低、内容比较粗俗的“我靠”等,经常挂在学生的嘴边,甚至有些女同学用得也是“游刃有余”,似乎不这样表达,就不足以被所在的群体认可和接纳。这与高校学生应有的道德品味、审美情趣相差甚远。而且高校学生不加区别、不分场合的使用流行语,也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或作业中使用流行语,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和作业的严谨性。过多的追求流行语的使用,也会影响高校学生对规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审美观随着他们的产品输入到中国,在物质、思想、心理、信仰等方面对我们进行渗透和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得以立足、传承和发扬,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高校的大学生是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他们自身应该主动肩负起这种重任。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在进行相关学科的学习、完成作业、论文的过程中,都已离不开网络,部分同学甚至离开电脑就不能进行写作,也就是说不能用文字进行思维。更有甚者,个别同学由于痴迷网络而不能自拔,连学业都完不成,更不要说树立更高的价值观、审美观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流行语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双重影响。为了发挥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审美观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对流行语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 曹德和.语言应用和语言规范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7-248.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展示一系列中美青少年“流行语”,初步分析青少年社会心理及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描述了作者对一些在中 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有关“流行语”的问卷调查情况,并分析了“流行语”所折射的青少年嘻哈文化、校同文化的特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 的最好的载体 。人类社会 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 。“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 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基本属性,它总是从特定 的角度 ,表达着人们 的社会心理 、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 向与动态 就“流行语 ”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 .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 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 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 、个性 .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 、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 青少年社会心理在“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 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 ,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 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 。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 ,以凸显 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 。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 的一些词汇、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有点 )变形为 kinda;

sort of(有点 )也变成了 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 ,可恶 )变成 语气 较轻 、较 委婉 的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 了不少具有 电子信息 时代 的特色词汇例如 :

(1)tl=you

lit Your

r = are

Y=why

Xmas=Christmas

thax=thanks;

(2)cu:see you

brb=be right back

idn/idk=I don’t know.

yw you’re welcome

omg oh my god

(3)asl=age/sex/1ocation

(4)dl=download

rly really

gf= girlfirend

bf=boyfirned

(5)2=to/too

4 :for

me2= me too

34=before

eLI 18er=see you later

(6)CU@NIGHT=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 ,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例如 QQ,OICQ等)。第(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 (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 ,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 ,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 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 ,中国青少年也创造 了他们独有的“流行语 ”。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bf,CU,b4,^-^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 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mm妹妹

楼主

潜水

沙发

雷人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 唱音 乐 (rapmusic)在美 国传播 以来 ,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 了一股强劲的嘻哈(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 国城市街头 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 ,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 中一种凸显 自我的街头文化 。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 ,包括语言 、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T恤 、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 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 、项链 、或手环 ,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 、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

chillin’放轻松

bling-bling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 ,一流的(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 自己 (crunk为一种rap形式)

off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the hook意思相 近 ) 美 国很多青少年都为 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 ,他们随时追随者 hip hop音乐 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突出 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 在乎别人是否 能够听懂他们 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 的“流行语 ”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 ,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ehillin’bing—bling等 。

(二 )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 .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 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 国校 园“流行语 ”充分体现 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 。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 、增长学识 、发展兴趣 ,又可以锻炼能力 。例如 :建筑学社团,英语社 团,圣经解读社团 ,读 书会 ,体育运动社团 ,海外学生社 团,环境保 护社 团,学生联合 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 ,尤其是篮球 ,美式足球和棒球 ;此外 ,骑马、攀岩 、划船 、滑雪 、飞翔 、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 的充分表达 ,因此在美 国校 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 如戏剧 ,音乐舞蹈 ,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流行语”。例如 :

chill/chill out放松 :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 ,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 。很酷

crib/pad家 .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 /sorority姐妹会 .女学生联谊会Whoops! 哎呦(表示惊讶 ,沮丧 ,轻度道歉等)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 ,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多指教授 )考试很严格,而且不 留活 口 这些“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 .例如 fraternity和 sorority;有 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等;有 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 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 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我晕/我倒

猪头

恶心

变态

亲爱的

东东 (东西 ,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

挂 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 园“流行语”在同学之间 口头相传 ,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使用这些“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 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 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流行语包括 :

Whatever

Fabulous

Awesome

Cool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 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 。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 :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 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 ,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 。wiki全名为 wiki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 、文化、教育 、法律等等。 在对 留学 中国的美 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 中 ,我们注意到 ,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 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流行语 ”,部分原 因可能是“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 日常交流时 ,“流行语”会 自然 、不经过思考无意识 的脱 口而出。而正是这些“流行语 ”形成 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 、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 ,了解其社会心理 、文化 、心态等对学校 、老师 、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 。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止上间接获得 。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 ”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流行语 ”不仅能使家长、老师 了解青少年的个性 、好恶 、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 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Dalzell T. (1996).Flappers 2 Rappers:American YouthSlang.Springfield,Md:Merriam—Webster Inc. Smith C.。Faris R.,&Denton M.L.(2004).Are American YouthAlienated From Organized Religion?A Research Repo~ of the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Rdi~on,Number 6.

第13篇

关键词:“X哥”词族 成因 构造 句法功能

一、引言

“X哥”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词族,有愈用愈热之势。无论是在网络、纸媒,还是口语中,“X哥”应用都很广泛。学术界对“哥”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20世纪90年代,张清常(1998)在他的遗作中就对“哥”的词义进行了梳理;黄树先(1999)在《“哥”字探源》一文中,对“哥”字的来源作了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哥”字用法的发展,对“哥”字的研究成果也多起来。叶欢(2007)就传统“X哥”中的“一哥/一姐”现象进行了研究,这是较早探讨“X哥”词族的文章。张婷(2008)《常用词“兄/哥”的发展与演变》一文,详细讨论了“兄和哥”两字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和意义变化。2009年,“犀利哥”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对网络词汇“X哥”词族的研究兴盛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X哥”进行了研究:李森、许家权(2010)从传媒的视角分析了犀利哥走红的原因;林琳(2011)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网络流行语“哥”;金廷显(2011)从模因论的视角谈了“XX 哥”类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张月辉(2011)从语义文化的角度分析了“X哥”。相关的研究还有涂海强、杨文全(2011)的《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叶晨的(2011)《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赵邦华(2011)的《“X哥(姐)”结构的认知探讨》;霍晶晶(2010)的《剖析以“犀利哥”为典型的“哥”词族》;梁成功(2012)的《突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以及邹晓玲(2012)的《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哥”的语义演变及“X哥”词族提供了指导。但是,语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X哥”词族作为网络流行语,其变化更是迅速。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X哥”词族的成因、构造、句法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X哥”词族提供借鉴。

二、“X哥”词族的成因

(一)“哥”字语义的变化

涂海强、杨文全(2011)①指出,“哥”的语义衍生、泛化路径是:亲属称谓类亲属称谓泛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义脱落男性义脱落。通过对“哥”的用法的义素分析,我们发现“哥”的语义正在虚化、泛化,其语义特征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

表1:“哥”字义素变化历程

所含义素变化过程 例 证

本义 帝呼宁王为宁哥。(《酉阳杂俎》)

[+血亲]脱落 晋王深信之,即厚给田宅,任赐锦衣玉带,军中目为“刘二哥”。(《旧五代史》卷十三 列传第三)

[+年长]脱落 明清时期称呼比自己小一辈的男孩,也常叫“哥”。并出现了“哥儿”的用法,用于称呼官僚或有钱人家的男孩,不论年龄大小。如西门庆与李瓶儿的儿子就叫“官哥”。

[+亲属]脱落 巴哥(指称开巴士的男子)、吧哥、兵哥、的哥、空哥

[+尊敬]脱落 侃哥、款哥等都附加了调侃义

[+男性]脱落 “春哥”“曾哥”用来指代具有男性性格的女性形象

[+人类]脱落 “吸力哥”指的是 F-16战机;“7哥”指的是新海尔简爱系列产品

由“哥”字的发展历程和义素的分布来看,“哥”字的限制性的义素正在逐渐的脱落,对“哥”字的限定也越来越少,导致其用法呈现出宽泛化、随意化的倾向。

(二)“-哥”格式的形成

“X哥”格式之所以能够成型,除了“哥”字词义的虚化和泛化外,还与“-哥”式双音节词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的哥”一词的流行及表示一类人身份的双音节词“-哥”的大面积出现,表明“哥”已取得了类词缀的功能。“-哥”中的“哥”具有实义虚化、位置固定、结构能产等特点。这为新兴词族“X哥”的出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基础。

涂海强、杨文全(2011)①首先提出了将李宇明的“词语模”概念引入对于“X哥”词族的考察之中,指出“哥”是“模标”,是词语中不变的词语,“X”则为“模槽”。“犀利”“大衣”“毯子”等词则能进入模槽成为槽语,从而构成新词。从“哥”字用法的初始阶段,已经生成了“X+哥”的词语模,只不过由于“哥”字义素的限制性,这一格式的词语能产性很低。随着限制性义素的逐渐脱落,特别是随着[-亲属]义的生成,“X哥”的能指人群扩大,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的哥”词汇。这时,类词缀“哥”已经成型。又由于[-男性] [-人类]等一系列义素的脱落,越来越多的词汇取得了进入模槽的资格,形成了如今“X哥”的强盛局面。

(三)网络文化的推动

相对于其他新词而言,网络用语“X哥”的发展还应归功于网络文化的推动。从最早的“不要再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到“哥XX的不是XX,是寂寞”等句式的流行,再到“犀利哥”的盛行,网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我们以“哥”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进行检索,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哥”在百度—指数中的检索结果

网络上,对各种“X哥”的检索率都在60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X哥”正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既有格式“X哥”极大地促进了后续“X哥”的出现。

(四)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简洁方便和朗朗上口;要求词语反映范围更大,意义更广,概括更准确。而“X哥”的产生,就符合了语言锤炼中的简练、生动的基本要求。

“X哥”词族的使用与通俗文化的盛行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通观“X哥”词族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X哥”词族主要用于口语交际、新闻快报、期刊杂志和流行小说等快餐文化中,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运用。

以上从语言内部的原因和外部的原因两方面探讨了新兴现象“X哥”词族的成因,虽然网络时代为许多新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以往不能比拟的有利条件,但是,语言发展演变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语言内部和语言使用者本身。

三、“X哥”词族的构造

(一)构词法

就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而言,“X哥”词族中,“X”与其后“哥”之间均为偏正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以下主要分析其中“X”的词性、音节及填充原则。

1.“X”的词性

梁成功(2012)②指出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X”的组成成分可以是数词、动词、名词、形容词。我们调查发现,除了梁成功所列举的上述几种词类外,“X”还可由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及它们的缩写形式充当,如“sharp哥、B哥、RMB哥”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X”为名词性词语的比例远远比其他词类大(参见文后附表)。这充分说明了人类认识事物主要从名词开始,名词类词语的正面认知效果比其他类词语大得多。

2.“X”的音节

叶晨(2011)③指出:从“X”的音节来看,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中的“X”多为双音节语素或词,如“犀利哥、大衣哥”等;也有单音节语素如“春哥、钩哥、表哥”等。我们发现,“X”还可以由多音节语素或词充当,如“天宫神八哥、高考十年哥”等。

由此可见,“X哥”词族在音节上是不受太大限制的,只不过由于现代汉语中词语趋于双音节化④,因而它的双音节词语居多。

3.“X”的填充原则

前文提到了“词语模”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语素或词都可以进入模槽成为适合模标的槽语,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里的填充原则就是指这种规则。

我们发现,“X哥”词族中的模槽可以由以下几类语素或词来充当:

(1)指称当事人所从事的某种职业或特殊行当的词汇。如“香油哥、的哥”等;

(2)指称当事人给别人留下较深刻印象的事物的词汇。如“大衣哥、表哥”等;

(3)指称当事人所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或使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行为的词汇。如“咆哮哥、奔跑哥”等;

(4)可以用来形容当事人特征的词汇。如“犀利哥、妖娆哥”等;

(5)当事人姓名中的一个字。如“曾哥”“春哥”等。

上述几种原则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一个“X哥”族词可以同时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原则。

(二)造词法

根据涂海强、杨文全(2011)的研究成果,“X哥”词族主要运用的是修辞造词法。其修辞要素主要有借代、隐喻、反语、谐音、双关。调查显示,除以上修辞要素外,还有夸张、拟人、拟物等。

拟人指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⑤如“章鱼哥保罗、吸力哥”等。

拟物指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性质。⑥如“化石哥”等。

夸张类指故意言过其实。如“妖娆哥”等。

简缩法也是“X哥”常用的造词法。例如把“专门给豪华公车拍照片的哥”简缩为“专拍哥”,把“假装摔倒的哥”简缩为“假摔哥”。

四、“X哥”词族的句法功能

(一)句法成分

叶晨(2011)、邹晓玲(2012)⑦均已指出“X哥”词族同名词一样,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还可以作介词宾语。此外,我们发现“X哥”还可以充当中心语和独立语;也可以作谓语——这是名词的一种活用用法。

1.作中心语

常用作偏正短语、中补短语(此时“X哥”用作动词,作谓语,讨论见后)里的中心成分。由于“X哥”词族具有名词性特征,因此可作定语中心语。如短语“无家可归的犀利哥”。

2.作独立语

“X哥”作独立语时,主要是充当称呼语。如:“犀利哥”,你可以回家了。(《包头晚报》 2010-03-19)

3.充当谓语

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一种用法,如:“何不‘犀利哥’一回”。这时的“犀利哥”在句子中作谓语成分,义为“做犀利哥”。这是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和“他经常‘阿Q’自己”中的“阿Q”是同一种用法,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很+“X哥”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犀利哥’”这样一种用法,这种“Adv+N”结构是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同“很绅士”“很淑女”一样,这一类名词都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邢福义(2003)⑧指出这类词语使人有一种“异感性”。“X哥”进入“很N”结构,词性由名词性变成了形容词性,而其在句中所作成分则由形容词性性质来决定。“很N”可以用来作定语、谓语、状语或补语。如:

定语 他做了一个很“犀利哥”的动作。

谓语 他的举止很“犀利哥”。

状语 他很“洒脱哥”地捡起了那件旧衣服,穿在了身上。

补语 他穿得很“犀利哥”。

五、“X哥”词族的特点

(一)语义的合成性

“X哥”词族的语义具有合成性。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组成词语的本义相加是整体义,如“攀爬哥、瞌睡哥”等;一种是组成词语的比喻义是整体义,如“章鱼哥、板凳哥”等;另一种是组成的词语被人类强行赋予了某种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意义,需要从总体上去把握,比如“B哥、U哥”。

(二)结构的凝固性

1.音节结构的相对凝固性

叶晨(2011)认为:从音节上看,“X哥”可分为“2+1”式和“1+1”式。但调查发现,如今“4+1”式结构也越用越广,如“良心豆腐哥、怀化创业哥”等。

2.词汇结构的相对凝固性

这里的凝固性是就“X哥”形式中是否能够加入其他成分而言的。

(1)“X”与“哥”之间不能加入“的”

“X”与“哥”之间如果加入“的”,那么“X的哥”就只能作为一个短语来讨论了,而不是一个词了。另外,“X”为名词或其他词时,“X+的+哥”的意思变化了。例如:“大衣哥”,变为“大衣的哥”时,虽然语义上讲不通,但从句法角度来讲是通顺的,短语表示“大衣的哥哥”;当“X”为动词和形容词时,语义能讲通,意思也没有变化,但句法上却变成了短语。

(2)“X”与前后限定补充成分结合为一个整体

“X”前可加限定词语,后面可加补充词语,变为新的“X”,仍为一个整体。以音节“4+1”“X哥”词语为例,“良心豆腐哥”是在“豆腐”之前加限定语“良心”得来的,加限定成分后,该词变成了“良心豆腐+哥”的形式,“良心豆腐”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用的。

(三)语用的独特性

1.独特的感彩

张月辉(2011)⑨从“X哥”的感彩语义方面分析,将其分为褒、贬、中性三类。我们认为“X哥”词族的词义还没有完全演变为贬义。一方面,它表现出亲切热情之感,拉近了说话方与受话者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有调侃幽默的色彩,只不过这里调侃幽默的感情有轻有重。

(1)有的讽刺义多一点,如:“犀利哥、表哥”;

(2)有的调侃义浓一点,如:“装醒哥、淡定哥”;

(3)有的幽默褒扬义多一点,如:“香油哥、真情哥”。

2.结合语境来揣摩意义

如“化石哥”一词,望文生义的话可能误认为是研究化石的人,这与本词所表之意相差甚远,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我们才可以推知其原意是长期混迹于声色场所但不为所动的男子。

还有的词语,即使从词语中能够看出其语境,但也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如“盒饭哥”,不结合上下文,你就很难理解“盒饭哥”的本义指开着价值百余万的“林肯领航员”,车内卖的却是6元的盒饭的男子。不结合具体语境,其中的[+调侃]味道是品味不出的。

3.不平衡性及习惯用法

(1)不平衡性

这里的不平衡性是指,相对于“X姐”“X嫂”等相似词族来说,“X哥”与它们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有“一哥”就有“一姐”,有“高数哥”就可以造出“高数妹”“高数爷”等词。然而有些词却不可:如可以有“胸肌哥”,但没有“胸肌姐”“胸肌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X”的义素不同。“胸肌”有[+男性专有]的义素,不适用于女性。

(2)习惯用法

还要注意一些习惯用法。如我们称外来打工的女青年为“外来妹”,从来没听说过“外来哥”“外来嫂”等词,这是习惯用法。还有“育儿嫂”“月嫂”等词,但却没有“育儿哥”“月哥”这类词,这是由职业的分工不同造成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一些习惯用法也在慢慢改变。如随着一开始开出租车的都是男性,“的哥”一词最早出现,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开出租车,又出现了“的姐”一词。随着社会对从事特殊行业的男性需求的加大,相信不久就会出现“月哥”“育儿哥”这类新词。

六、结语

网络流行语“X哥”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心理认同感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并且结构统一规范,表达词义简单易懂,发音朗朗上口,代表了语言的发展趋势,起到了消除语言隔阂、沟通南北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为新兴词汇,刚刚开始为人使用,本身还不完善,因此也有诸多局限性:

1.新闻快报、网络语和口语中应用多,书面语别是规范作品中应用少。在百度新闻中,能找到与“X哥”相关的新闻约3,020,000篇,而在CCL中(2012.12)则找不到一条与网络流行语“X哥”相关的文献。

2.自身的易变性、短时性给它的大规模使用带来了局限,使其生命力较低。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2:网络用户和媒体对“X哥”族词的关注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2009年犀利哥产生,用户和媒体的关注度一直保持在很高的趋势,说明了“X哥”刚刚产生时生命力旺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注度走低。“X哥”的生命力受到考验。

3.“X哥”词族中,很多词字面义与本义脱离,容易造成误解、误用;语境的限制性强,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4.适用人群有性别、年龄段和行业的限制。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3:“X哥”的使用人群属性(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哥”字及“X哥”词族,男性比女性使用率高;30岁以下的比30岁以上的使用频率高;职业分布中,教育/学生和IT业使用最多。学历分布以高中和大学最为集中。由此可见适用人群的不均匀。

5.使用地区分布不均匀。依据百度指数(2012.12):

图4:“X哥”词族使用人群的分布状况

在北上广地区,江浙地区,山东等沿海地区以及河南河北、四川等省份,使用人数较多。相比之下,沿海使用又多于内陆,使用地区不均衡。

在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交流日趋便利的今天,新兴词汇特别是网络词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影响着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用语表达,并进一步影响着汉语的发展。“X哥”作为网络流行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族,尽管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汉语的一个发展趋向。我们认为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甚至有可能越用越广,演变出其他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词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注释:

①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

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②梁成功.凸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2012,(7).

③叶晨.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④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07.

⑤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5,295.

⑥邹晓玲.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⑦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⑧张月辉.网络流行语“X哥”语义文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黄树先.“哥”字探源[J].语言研究,1999,(2).

[3]霍晶晶.剖析以“犀利哥”为典范的“哥”词族[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4]金廷显.模因论视角看“XX哥”类网络语言生成机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5]金迎喜.中韩词缀化现象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6]梁成功.凸显理论视角下的“X哥”“X姐”结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7]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9]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邢福义.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1]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叶晨.网络流行语“X哥”词族的起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13]叶欢.说“一哥”“一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4]张清常.《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J].中国语文,1998,(2).

[15]张瑞萍.“X男/女”词族探微[J].长春大学学报,2011,(7).

[16]张婷.常用词“兄/哥”的发展与演变[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

[17]张月辉.网络流行语“X哥”语义文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8]赵国.“X族”词的语言学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11).

[19]赵邦华.“X哥(姐)”结构的认知探讨[J].群文天地,2011,(16).

[20]邹晓玲.流行语“X哥”的语言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附表:

分类 具体语料 个数

名词性词语 大衣哥、香油哥、毯子哥、帐篷哥、高数哥、三轮哥、板凳哥、火车哥、骑士哥、力量哥、雪碧哥、母鸡哥、面包哥、钢盔哥、灯笼哥、烧饼哥、格子哥、苍天哥、双刀哥、工地哥、体操哥、熨斗哥、拐棍哥、雨伞哥、卧铺哥、胜利哥、胸肌哥、人民币哥、粉笔哥、甘蔗哥、传说哥、丝袜哥、蟾蜍哥、馒头哥、内裤哥、猪肉哥、异物哥、化石哥、快递哥、洗具哥、杯具哥、面罩哥、睡绳哥、琵琶哥、竞彩哥、薯片哥、香蕉哥、回音哥、章鱼哥、宝马哥、草帽哥、酱油哥、渔网哥、吸力哥、毛巾哥、中文哥、餐具哥、 被子哥、 未来哥、 学历哥、 零币哥、 日历哥、策略哥 64

动词性词语 快闪哥、奔跑哥、瞌睡哥、装醒哥、蜗居哥、看房哥、咆哮哥、钩哥、劈腿哥、汽修哥、专拍哥、虐鼠哥、扔鞋哥、醉酒哥、应酬哥、取钱哥、串场哥、挑战哥 18

形容词性词语 犀利哥、励志哥、妖娆哥、真情哥、深邃哥、热心哥、沧桑哥、雷人哥、齐全哥、淡定哥、孝顺哥、低碳哥、飙血哥 13

其他 一分哥、曾哥、春哥、B哥、JJ哥、夏普哥、U哥 6

第14篇

【关键词】新闻语言 研究文献 新媒体 媒介融合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信息传播主要是以语言的形态呈现和存在。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它区别于文学语言和科技语言,肩负着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表述新闻事实的特殊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出新媒体,新闻传播也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而媒介形态的丰富,又使得新闻语言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目前新闻语言可分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新闻语言。因此,对当前的新闻语言研究作出归纳、分析、总结,以调整自身的研究方向,适应当前的多媒介融合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统计

以2000年至2011年为搜索年限段,在学术期刊网上以“题名”为搜索前提输入“新闻语言”,再点“精确”搜索得到356篇文献。按学科类别分组,得到各相关学科的篇数(见表1)。

除以上论文文献外,这期间也有学者出版了关于新闻语言学的教材或专著。如黄匡宇的《电视新闻语言学》,对相关的电视语言特征进行了探讨;李元授的《新闻语言学》,重点论述了传统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语言;李杰的《媒体新闻语言》,从宏观意义上比较了不同媒体新闻语言之间的差异;崔林的《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从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角度,讨论了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的关系;段业辉的《新闻语言比较研究》,立足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新闻语言的比较,重点讨论了新闻语言的信息结构、衔接、语境、主观化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吴郁、侯寄南的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廖艳君的《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等文献。

三、研究对象

通过对搜索到的356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对于新闻语言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

1、对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

新闻及时、准确、真实的特性使得新闻语言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对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占了新闻语言研究的大部分。有直接性研究,如《信息时代的新闻语言》,该文指出新闻语言要力求准确、规范,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语言要讲究“立言得体”,以增加新闻的亲和力;新闻语言要有时代特色,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略论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归纳了新闻语言的四个特性:叙述性、准确性、接近性和交叉渗透性。也有对当下新闻语言提出批评建议的研究,如《提倡新闻语言多点文学味》,该文提出新闻语言在准确、客观、公正的同时,还应该运用一些文学方法和表达方式让新闻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亲切、新鲜、传神,让群众喜闻乐见。《新闻语言的弊病与传媒素养的缺失》一文,提出新闻语言存在语言的歧视色彩和媚俗化倾向。对于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但他们观点基本一致,没有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

2、对新闻语言的语用规范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大量的新鲜词语出现。如泊来词、缩略词、网络流行语等新词新语广为流传。在新闻语言中这些词语也很常见,有些词语正是通过新闻媒体流行开来的。学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流行语使用问题上态度褒贬不一。在《新闻语言中外来语的滥用与规范》一文中,作者就指出滥用外来语的几点消极影响:1、忽略视听受众中的大多数弱势群体;2、影响汉语文字的独立性,造成汉字拼盘化;3、人为造成语言的沟通障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形象。②而《从“给力”现象看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一文,则认为新闻语言经常运用流行语、俚语、谚语,可以增加可读性,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新闻快速传播。有些学者另辟蹊径,跳出对新闻语言运用流行语好或不好的讨论,转而研究流行语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如《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表现形式浅析》、《浅谈新闻语中流行语的运用》等。

3、对新闻语言的比较研究

在新闻语言研究中,比较研究占了356篇文献中的6.7%。这些文献主要分为对新闻语言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探究和对不同媒介、不同文体、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研究。

(1)纵向比较研究

新闻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时代的新闻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的影响。我国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闻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媒体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核心就是肩负上传下达的任务。所以这段时期新闻语言体现出主观、高调的书面语色彩。语言中缺乏理性的客观报道,感性的主观评价大行其道,激昂的字眼、短促的排比句和诗体句成为报道主要风格。③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闻报道从以宣传为主向以报道事实为主转变,但是这一时期的新闻语言生硬死板,概括性的套话是新闻语言的惯常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摄录技术的提高,电视新闻语言更加多元化,新闻语言不再是以前高高在上的说教模式,而是更加的平民化,注重通俗、亲切,贴近受众。

(2)横向比较研究

当前主要的媒介传播形态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对于不同媒介中新闻语言的特点用表2来呈现:

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语言构成上的不同,使得新闻语言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具有形象性、生动性,都要求新鲜准确。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闻语言讲究客观、准确、具体。新闻语言越具体其可信度就越高;文学语言则含蓄、模糊。文学语言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个性,经常有意渲染,给人一种模糊的含蓄的感觉。新闻语言的特性决定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就要求新闻语言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分的形容;文学语言则不同,为了塑造人物的个性,为了描写和渲染环境,往往是不惜笔墨。

中西方新闻语言因历史文化差异而各具特色。西方新闻语言短小精悍、简练,美联社专门把“简短”作为编辑守则中的一条;其次,西方新闻语言措辞生动、明确有力。强调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语言简朴、通俗、真切、形象、幽默是西方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西方新闻学强调写新闻报道只准用规范化的语言,不要使用过于生僻艰深的词汇和行话专业用语。④我国的新闻语言则是语言简练、晓畅明了、通俗易懂、鲜明生动、准确严谨。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都遵循了简短精悍、准确具体等共性,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新闻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4、对新闻语言的美学研究

不同体裁的新闻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作为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新闻语言也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和美的自身规律。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结论大多殊途同归。《新闻语言的美学意蕴》一文中指出:新闻语言要讲究含蓄美。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藏而不露的方式体现出来,或者用曲折的方式、意到笔不到的方式、曲尽有余音的方式去表现某一思想感情。新闻语言要讲究意境美。新闻作品中要有丰富蕴含和情景相谐的形象和画面;新闻语言要讲究节奏美。新闻语言要错综变化,张弛有度;新闻语言要讲究幽默美。恰当地运用风趣与幽默的笔调使新闻妙趣横生,别具风采;新闻语言要讲究形式美。新闻报道中的色彩、音响、形状要与受众直觉相契合;新闻语言要讲究理性美。新闻语言要客观、公正、准确。而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兼具以上几种美。

结语

从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的文献数据和我国学者对新闻语言研究的内容来看,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趋向成熟,但是逐一研读这些论文我们会发现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研究浮于表层

通过对现有新闻语言研究文献的阅读,发现不少论文停留在表象层面的概括上,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之进行深入分析。如《新闻语言要讲求“鲜活”》、《试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新闻语言呼唤生动》等。这些论文属于经验式的总结,并没有运用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对新闻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缺乏理论借鉴与学理深度。

2、研究对象狭隘

在上述几类研究中,对语言特性的研究占到了356篇文献的54% ,而语用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和美学研究所占比例分别是3.4% 、6.7%和5.9%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上。即使这样也并不尽如人意,除上述研究浮于表面外,还存在着研究对象狭隘的问题。以电视新闻语言为例,其构成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大类。语言符号系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涵括了书写符号(文字)和声音符号(语言)两大系统。电视新闻语言并不仅仅包括有声语言和字幕,电视画面上的一切信息都是电视新闻语言的组成部分。可是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我们仅仅把研究范围局限在对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上,而对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各种语言的研究几乎没有。只有《谈电视新闻缺失的语言》和《电视新闻有声语言的思维与创作》谈到了画面的重要性及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缺失,而对于其他非语言符号新闻语言的研究更是缺乏。

3、研究落后于新媒体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媒体形态。以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新兴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从覆盖范围、受众人数上来讲,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新闻的第一媒介。就目前新闻语言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这一共性层面的特征研究上,而对手机媒介新闻语言的研究,则见不到相关的研究资料。因此,充分挖掘新媒介的语用特点、风格特色及其应用规律,塑造新媒介新闻语言的特性研究体系,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语言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语言研究与媒体发展相适应,以满足新闻融合的需要,则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①蓝鸿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8

②徐华,《新闻语言中外来语的滥用与规范》[J].《新闻爱好者》,2011(8)

③蔡育红,《从时代变迁看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J].《龙岩学院学报》,2009(4)

④吴建清,《从一般性报道谈中西方新闻语言比较》[J].《大众科技》,2005(8)

第15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哭 程度补语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诸如“爽歪了、酷毙了、帅呆了、美翻了、弱爆了”等说法,其中,“美哭了、值哭了、丑哭了”等“V哭了”格式在网络上的使用尤为频繁。本文侧重论述这一格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

一、“V哭了”的语法特点

(一)关于“V哭了”格式的中心词“V”

网络流行语中的“V哭了”格式,表达的是说话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感受,用以表达一种极致意义,此格式对“V”具有较明显的选择性。状态形容词如“笔直、灰暗、雪白”等等,这些词本来就具备一定的程度义,且大多表示较高程度,不能进入“V哭了”格式,能进入中心词位置的“V”,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表心理、生理感受的动词,如:“喜欢、羡慕、讨厌、担心、心疼、难过、感动、爱、恨、怕(害怕)、想、疼、笑”等。

(1)羡慕哭了!想把生活过成热播剧,在苏州这里就能一站式搞定!(搜狐网 2016-09-24)

(2)母水果更好吃?植物学家笑哭了(《重庆晨报》2016-02-26)

(3)丫头你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悄悄阿姨表示已经恨哭了……(回龙观社区网 2015-08-25)

第二,表心理、生理感受的形容词,如:“饿、饱、累、忙、困、热、冷、痛、爽”等。

(4)成都,热哭了(《天府早报》2014-07-24)

(5)爽哭了!深圳至贵阳的动车,终于,开通了!(微口网 2015-12-01)

上述词语具有程度的深浅变化,如“有点儿怕怕很怕怕极了”“有点儿饿饿饿极了”,可受程度补语“哭”修饰,表示情感达到了极致。也可以进入“有点儿A”和“非常A”结构,因此,可进入“V哭了”句式表示一种程度上的极致。

第三,部分性质形容词,如:“美、丑、值、坏、慢、懒、多、贵、郁闷、恶心”等。

(6)英语老师美哭了(新浪新闻 2015-10-29)

(7)“极限四美”丑哭了(《深圳都市报》2016-05-06)

(二)“V哭了”格式的句法功能

第一,“V哭了”格式可以充当定语。

(8)再见!丑哭了的明星蜡像(《兰州晨报》2015-08-20)

(9)“丑哭了”的身份证照片有救了(《北京青年报》2016-01-09)

例(8)中的“丑哭了”作“明星蜡像”的定语,例(9)中的“丑哭了”作“身份证照片”的定语。

第二,“V哭了”格式可充当谓语,且具有使动意义,即“V哭了”可带宾语。

(10)嫁娘试婚纱,美哭了妈妈(《长春晚报》2012-11-13)

(三)“V哭了”格式的句法特点

第一,“V哭了”格式为述补结构。

(11)圆脸居然剪这个发型,真是美哭了!(东方头条 2016-06-23)

(12)此房值哭了。(福州百姓网 2015-10-22)

(13)长着冬瓜心的小西瓜被无情抛弃――吃货网友表示太可惜,想想吃法就馋哭了。(《三湘都市报》2014-09-01)

例(11)、例(12)、例(13)中,“V哭了”的中心词“V”为形容词。前文例(3)“V哭了”格式中的“V”为动词,“哭”作程度补语,补充形容中心词“V”的极致。

第二,“V哭了”格式前面可以用程度副~“真是”“真的”“简直”等修饰。

(14)我们用“手”来秀恩爱,真的美哭了!(《江南晚报》2015-08-19)

(15)真是“丑哭了”!(《深圳都市报》2014-01-27)

(16)真的是丑哭了!(《城市晚报》2015-08-18)

(17)简直丑哭了――四川蜡像馆对上名字也认不出(城市早8点 2015-10-08)

例(14)~(17)中的副词“真是”“真的”“简直”都在相应的“丑哭了”前作程度状语。

第三,从句子的语气、句式看,“V哭了”格式可以进入表感叹语气、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的句子,也可以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

(18)这鞋值哭了!(爱微帮・梦溪论坛 2016-05-12)

(19)新烫了个头,结果丑哭了(《生活日报》 2016-02-28)

(20)谁让“吉祥猴”丑哭了?(《泉州晚报》 2016-01-27)

(21)学学这18个国家20句损人的话,你把洋葱丑哭了。(《重庆青年》2016-01-21)

(22)天津男篮新球衣被评“丑哭了”。(《辽沈晚报》2015-10-18)

上述例子中,例(18)表感叹语气,例(19)表陈述语气,例(20)表疑问语气。“把”字句如例(21),“被”字句如例(22)。

第四,“V哭了”格式中的“了”可以换成合音词“啦”。

(23)贝壳开花,美哭啦!(《青岛晚报》2016-06-29)

例(23)中的合音词“啦”,使整个句子所表达的程度更轻、感情更生动。

当“V哭了”格式充当整个句子的定语时,“了”不能换成“啦”。如例(8)“再见!丑哭了的明星蜡像”中的“了”如果换成“啦”,则语意不通,也不符合语言逻辑。不过,若去掉“V哭了”格式中的完句成分“了”,“哭”表达的程度不完整。

(四)“V哭了”格式与传统极性程度补语比较

网络流行语“V哭了”格式中的“哭”作为程度补语,其特点有与传统极性程度补语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大多数极限性程度补语在语法方面有五大共性:1.没有否定形式;2.一般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3.一般不能用于“比字句”;4.一般不用于正反问;5.不能单说[1]。“V哭了”中的“哭”与传统极性程度补语的异同如下。

1.与传统极性程度补语的相同点

第一,由“哭”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前面不能加否定词“不”“没有”。如不能将例(19)“新烫了个头,结果丑哭了”改为“新烫了个头,结果不丑哭了”或“新烫了个头,结果没有丑哭了”,这种说法明显语意不通,也不符合汉语语法逻辑。

第二,由“哭”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不能用于比较句。

第三,后面可接表示人的词语。“哭”后面可以是表示人的词语,传统极性程度补语后面也可以是表示人的词语。

(24)OPPO R9s黑色版将来袭:真要美哭了你(早讯网 2016-11-02)

(25)岛内持续高温热死人(《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07-07)

第四,由“哭”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一般能用程度副词修饰。如例(14)~(17)中的程度副词“真的”“真是”“直”修饰相应的述补结构“V哭了”。

2.与传统极性程度补语的不同点

第一,“V哭了”格式充当句子成分时,大部分充当谓语,也可充当宾语、定语。

(26)网友:我丑哭了 专家:纯属炒作(《新安晚报》2014-05-09)

(27)游客惊呼“美哭了”(城市早8点 2015-11-18)

例(26)中的“丑哭了”充当谓语成分,例(27)中的“美哭了”充当宾语成分。“V哭了”格式充当定语的情况前面已作了分析,此处不再举例。

第二,程度补语和“了”是否必须同现。传统极性程度补语必须与“了”同现,比如程度补语“死”“坏”“透”和“了”之间可以插入名词性成分。例如:

(28)哎呀子文,你到哪里去了,真急死我和你姐夫了。(《宋氏家族全传》)

“V哭了”格式中的程度补语“哭”和传统的极性程度补语有差别。

首先,“哭”可以与“了”同现,也可以不与“了”同现,“V”和“哭”之间可以加“到”,表达“V哭了”之义。

(29)美到哭!苏州太湖里隐藏着这座上千年神秘野岛惊艳出世!(搜狐旅游 2016-03-01)

(30)猴年春晚吉祥物网友:红黄绿丑到哭!(北青网 2016-02-09)

(31)鲁迅,以前看不懂,现在看到哭|先生八十年忌(微信・逻辑学 2016-10-18)

其次,当与“了”同现的时候,“哭”和“了”不能插入任何成分,但“V哭了”格式后可以带其他成分。如例(10)“嫁娘试婚纱,美哭了妈妈”中“美哭了”后接宾语“妈妈”。

二、“哭”的语义特点

(一)“V哭了”格式中“哭”的语义指向

“哭”为动词,本义是指罪人临刑呼天抢地、伸冤求情。其词义扩大引申后指有声或无声地落泪,与“涕、泣”近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哭”为动词,指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2]

网络流行语“V哭了”格式中的“哭”表一种极致或程度极高,类似于表程度的“死、透、坏”等,实际上是把一种结果虚化为程度了。“V哭了”格式,抒发了说话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哭”为程度补语,语义指向句外或宾语。

(32)网友用地理专业语言写情书被赞“美哭了(《咸阳日报》2014-06-20)

(33)美哭了!这才叫冰雪奇缘!(12360个人图书馆2014-12-09)

(34)恶心哭了,吃芒果吃到两条白虫。(百度贴吧2011-06-29)

(35)这鞋值哭了!(爱微帮 2016-05-12)

可以看出,“哭”并不指“因痛苦而流泪,有泪有声”或“因痛哭或开心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哭”的语法功能虚化为程度补语。例(32)“美哭了”,并不是陈述客观事实,而是因为“网友用地理专业语言写情书”这种创意,让人觉得太美了。“哭”的语义指向主语“网友用地理专业语言写情书”,补充说明“这种创意”美的极致。假如理解为因“网友用地理专业语言写情书”这一行为导致某人“因痛苦而流泪,有泪有声”,这句话逻辑上就不成立了。例(33)、例(34)、例(35)同理。又如例(10)“嫁娘试婚纱,美哭了妈妈”中,“哭”指向宾语“妈妈”。网络流行语“V哭了”中的“哭”还可以指向他人,如“这个人美哭了”,程度补语“哭”的语义指向不是主语“这个人”,而是第三方“别人”或看到他的人。

(二)“哭”为何能作程度补语

网络流行语“V哭了”格式中的“哭”能作程度补语,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词义的扩大引申。从词义看,“哭”的词义从“因痛苦而流泪,有泪有声”到“因痛哭或开心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再到“表达一种极致”,“哭”的词义本身就暗含着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情感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才会爆发。“哭”的词义逐步扩大引申,“哭”获得了极性意义。“用于极性程度补语的词在其最初的用法中大多包含较重的负面意义、有不好的结果,但表示极性程度补语之后,负面意义完全消除,使与之搭配的词义表现到极致,产生极度的意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人的兴奋、恐惧、欢乐、厌恶、烦躁等心理感受,具有极度夸张的效果表达。”[3]而“哭”在人们的观念中是悲伤的、痛苦的,包含一定的负面意义。在“V哭了”中,“哭”表示了相当强烈的程度意义,其语义发生了虚化。

第二,句法功能的转变。语义的引申是虚化的第一步,“哭”的词义引申后的句法位置也非常灵活,在不同的句法位置,充当不同的语法功能。“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语义是基础,句法结构的发展往往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4]“V哭了”结构的出现,“哭”的句法功能发生变化,“哭”由结果补语虚化为程度补语,必须在“V哭了”中方可实现。“在汉语中,补语的语法功能往往要强于其实际意义,所以,补语作为功能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结果补语往往还含有部分实词义,极性程度补语就没有实词义。部分充当极性程度补语词的用法,可由结果补语的用法虚化得来。”[5]而现代汉语“V哭了”中的“哭”,既可作为结果补语,也可以用作程度补语。网络流行语“V哭了”格式中的极性程度补语“哭”则完全虚化,表一种极致,将结果义虚化,表一种程度上的极致。

第三,结构形式的变化。“从句位的角度来分析,名动形三类实词充当状语,或者说这三类实词进入状位,是它们虚化成副词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句子当中与该虚化成分共现的搭配成分,以及与该虚化成分呼应的对举成分,是诱发实词虚化的相关成分。正是这些相关成分的存在,促成了实词的虚化。”[6]“V哭了”格式中,与“哭”共现的搭配成分“了”,是诱发动词“哭”虚化的相关成分。“V哭了”中的“了”为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是结果补语的标志。网络流行语“V哭了”中的“了”为语气副词,语气副词的出现是“哭”主观化程度进一步增强的标记,也是“哭”转变成程度副词的关键因素。

第四,使用频率的提高。张谊生认为,“某些虚化机制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语用的原因而触发的,其虚化过程的最终完成,也是通过语言的表达而实现的”[7]。“V哭了”格式的句子在网络交际中使用频率极高,因为“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8]。

“哭”词义的扩大引申、句法功能的转变、结构形式的变化和使用频率的提高是“哭”虚化的主要原因,“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来,但虚化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是截然的。”[9]为了叙述方便,现将作结果补语的“哭”表示为“哭1”,作程度补语的“哭”表示为“哭2”,“哭”的虚化原因及过程如下:

三、“V哭了”的语用特点

“V哭了”格式成为网络流行语中用以表达个人强烈感受的句式之一,“V哭了”格式可以换成“太V了”或“V死了”格式。如“美哭了”“丑哭了”“值哭了”“郁闷哭了”分别可以说“太美了”“太丑了”“太值了”“太郁闷了”,也可以f“美死了”“丑死了”“值死了”“郁闷死了”,其语用特点如下。

第一,从运用场合看,主要用于网络语言环境。

第二,从语体色彩看,传统的极性程度补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比较常见,而“哭”作程度补语多用于口语,尤其是网络流行语。“V哭了”用作口语,琅琅上口,意味丰厚,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在口语中广为使用。

(36)樱吹雪美哭了(《云南信息报》2016-03-11)

(37)姑娘秀神奇化妆却被吐槽丑哭了(《城市信报》2016-01-27)

例(36)、例(37)中“V哭了”格式的情感强烈性的获得来源于补语“哭”。

第三,从修辞看,“V哭了”格式中,常运用夸张手法,用来表达一种极致,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38)原生态古村落,美哭了(《新侨报》2015-07-03)

(39)天津男篮新球衣被评“丑哭了”(《辽沈晚报》2015-10-18)

例(38)中的“美哭了”,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原生态古村落”的“美”的程度,例(39)中的“丑哭了”,用夸张手法表达出天津男篮新球衣“丑”的极致。

第四,从感彩角度看,“V哭了”格式中的“V”,可以是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40)美哭了!开往春天的火车(《东南快报》2015-04-07)

(41)新表情丑哭了(《现代快报》2015-04-14)

(42)没抢到包子男孩馋哭了(《沂蒙晚报》2011-09-26)

可以看出,例(40)中的“美”是褒义词,例(41)中的“丑”是贬义词,例(42)中的“馋”是中性词。

第五,话语的焦点信息通常放在句末。“V哭了”的信息焦点在“哭”,表达的程度更深,成为程度补语,具有强调作用,让受话者一下子能注意到句子的话题和焦点是什么。

第六,“哭”所表示的程度是相对的,没有明确的参照标准,其表示的程度要多深有多深,主观色彩浓烈,所以“哭”用作程度补语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感受。

第七,如果将“V哭了”格式中的完句成分“了”换成合音词“啦”,会使表达的程度更生动可感,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拉近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距离等。

(43)美哭啦!3D打印定制版中国地图(搜狐网 2016-01-12)

(44)最流行的帆布鞋鞋带系法,美哭啦!(搜狐网 2015-07-20)

(45)不怕晒,晒不怕,全国销量第一的美肤宝防晒霜值哭啦!!!(经典网 2016-03-30)

例(43)中的“美哭啦”让受话者觉得“3D打印定制版中国地图”美的程度更生动可感,例(44)、例(45)中的“美哭啦、值哭啦”有容易拉近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距离、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等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特点三个方面对“V哭了”格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该格式中的“哭”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热死了、坏透了”等格式中作程度补语的“死、透”。能进入“V哭了”格式的中心词“V”主要是表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的动词、形容词以及部分性质形容词。“哭”在基本功能和基本意义仍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词义的发展和引申,已经逐渐派生出虚化的新义项,表示一种程度上的极致,在此义位上,句法功能和使用频率的提高会使其进一步虚化。“哭”的语法化进程仍在继续,对于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状态,还需从历时和共时角度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马超.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极限性程度补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5]周红兵.极性程度补语的语法化及其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4]唐贤清,陈丽.“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古汉语研究,2010,(4).

[6]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1).

[7]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