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药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君臣佐使”和“相须”“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中药成分复杂,整体的治疗策略和协同机制是构建中药配方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例如在不同的草药甚至同一个草药中,每个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又有明显的不同,而只有少数活性成分具有治疗效果[39]。如此巨大的成分混合体,如何解读中药配伍规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先前的工作中,以麻黄汤为例,作者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的配伍原则的科学内涵。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这四味中草药组成。借助我们开发的系统药理学模型,我们从药代动力学互作、药物-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从分子和系统水平证实了这四个草药在处方中的不同角色地位,如图2所示。主要发现如下:1)通过ADME筛选共筛出麻黄汤中的45个活性物质,其中麻黄有14个,包括麻黄碱,伪麻黄碱,N甲基麻黄碱,槲皮素等;桂枝有10个,包括桂皮醛,桂皮酸,香豆素等;杏仁有9个,包括苦杏仁苷,豆甾醇等;甘草有12个活性分子,包括甘草酸,18β甘草次酸,甘草苷等。2)君药麻黄在配方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主药靶肾上腺素受体来刺激机体发热平喘。3)臣药桂枝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药的药理作用,例如,通过共同作用于β1肾上腺素受体和β2肾上腺素受体以减少君药所需剂量。4)佐、使草药杏仁和甘草可提高君、臣药的生物利用度,协调他们各成分的活性。四种草药通过增加生物利用度或促进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等来治疗疾病。综上,我们从系统水平阐明了君臣佐使丰富的科学内涵,对中药复方配伍机理的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同样的方法,我们以川芎、降香、延胡索为例,阐明了中药“相须”理论[38]。
1.2“补气补血”的物质基础[34]气血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又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气血本质至今尚未被科学揭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模型系统,研发了相关气血分子识别公式(QBMR):基于ADME虚拟筛选,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学建模,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气血的本质,阐明了人参等补气中药、当归等补血中药的分子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研究结果主要有:1)发现了人参、甘草、黄芪、西洋参、党参、山药、太子参和白术等与补气有关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甘草素、党参苷I、罂粟碱、麦角固醇、白术内酯II等。同时,分析了与补血有关的当归,白芍,陈皮,地黄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白芍苷、阿魏酸和地黄苷A。2)建立了补气补血分子预测模型,气血分子识别公式(QBMR)如下:D=0662×MlogP-0156×Mor27m+0982×VEA1-0046×H-046-0966×HATSOe-4644Ntr=908,Nte=302,Qcv=833%,Qex=822%,SEqi=825%,SPqi=157%,SEblood=843%,SPblood=175%其中,Ntr和Nte分别是内部训练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化合物的数目;Qcv和Qex分别是内部训练集和外部测试集的分类精度,敏感性SE和精确性SP验证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式中,MlogP、VEA1与补气相关,Mor27m、H和HATSOe与补血相关,这个公式表明补气分子具有更强的亲脂性,而补血分子具有较强的化学反应活性。3)通过系统药理学分析,揭示了补气中药可用于炎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NervousSystem,CNS)等治疗中。而补血中药通过调控骨髓生长因子、骨髓基质细胞,从而发挥补血功能。基于网络的中药药理学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补气补血中药的本质,同时对中药的补气补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阐明中药作用机制
2.1饮片:甘草[40]甘草是一味古老的传统草药,被用作止咳、抗炎、抗溃疡、免疫调节、抗血小板凝结、抗病毒和解毒剂。我们从系统水平阐明甘草如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也阐明了其为什么被尊称为“国老”,如何“除百毒调和诸药”[40]。甘草中有22个靶标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其中ADRB1,ADRB2,CALM1,PDE4B,PDE4D,HSP90AA1,HSP90AB1,PPARG,THRB和哮喘有关;MMP12和PDE4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甘草素、甘草查尔酮B、柚皮素、山奈酚等作用于靶标ESR1,MMP12和PPARG以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异甘草素、甘草素和甘草苷等黄酮类通过调控HTR2A,PTGS2,F2,CHEK1和PTPN1治疗血栓;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异黄酮作用于靶标HTR1A,OPRD1,GSK3B,HRH1,MAPK10,F2,ADRA2A,AChE治疗心肌缺血,从网络水平揭示了甘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甘草是一种重要解毒药物,其中的甘草次酸结构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能够减少毒物吸收,增强机体对毒物的耐受性。PPARG,DPP4,GSK3等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抗炎,免疫功能;甘草苷和甘草查尔酮G作用于金属弹性蛋白酶,从而激活巨噬细胞抵抗外物侵袭。此外,甘草作用很多蛋白与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如HTR2A和AKR1B1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MAOB,DRD2,DRD3和MAPK10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CDK2,ESR2,PPARG,PTGS2和CHEK1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而AKR1B1,PDE4D,OPRD1,OPRK1,CHRM2,CHRM4,OPRM1和PTGS2与疼痛相关。这些发现无疑为进一步探究甘草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2复方:复方丹参方[35]复方丹参方是一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典型方剂,由丹参、三七和冰片三味中药组成。我们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对复方丹参方进行了研究,方法如图5所示,结果发现:1)复方丹参方中101个活性化合物,其中56个来自君药丹参,丹酚酸B、丹参酮I、丹参素A是主要有效成分。臣药三七中有29个活性分子,有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素和槲皮素等。而佐药冰片中仅有9个活性化合物,包括D冰片、L冰片和异冰片。2)复方丹参方通过靶标eNOS,CYP2C9,HSP90s,PPARalpha,gamma和MIF抑制发炎并阻止炎症因子对血管和心肌的损伤。与血管收缩有关的靶标血浆肾素,ACE,胃促胰酶,VDR和VEGFR2的调节可以降低血压。Caspase3,MMP9,MR,TGFβ1R,Ang,AR,PDE4D和sPLA2IIA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复方丹参方通过调节这些靶点从而对心血管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化合物和通路的网络表明,糖皮质激素和炎症信号通路、L精氨酸/NO信号通路分别与58、56个化合物相互作用。其中35个化合物能扰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31个化合物作用于血小板聚集信号通路。由于这些信号通路与炎症、凝血功能等紧密相关,因此复方丹参方可能通过扰动这些信号通路治疗心血管疾病。4)靶点-疾病网络分析复方丹参方疗效的多样性。其中,复方丹参方通过调节与代谢相关的靶点,如醛糖还原酶,LXRs,PPARs等发挥药效。我们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复方丹参方的治疗机理和“君臣佐使”理论[48],为复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3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11]热毒宁注射液处方源于名老中医经验方,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三味草药组成。目前注射液形式的ADME性质的研究陷入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中药复杂体系。因此,我们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1)将代谢组学、基因组学以及蛋白组学数据耦合进计算模型中,建立基于组学技术的ADME评价;2)首次提出半衰期评价模型PreDHL,使ADME评价模型更加完整准确;3)开发适合中药特点的ADME评价技术,开展系统水平的药动学、药效学验证技术。最大限度的耦合了重要的ADME性质,包括logS,logP,PPB,Pgp,P450酶代谢产物(2C6,2D9,3A4)和药物半衰期Y(t1/2),筛选出热毒宁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如图6所示。同时这也是首次耦合ADME性质应用于注射液物质基础的研究。本研究也揭示抗病毒的机制,即当感冒病毒入侵后,一方面,热毒宁活性分子通过刺激人体各种免疫通路(如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受体信号通路,Tcell受体信号通路等)以增强人体的自主免疫力;另一方面,热毒宁活性分子通过调控免疫因子或促炎介质(像IL6,IL8,TNFα,COX2等)来治疗炎症。目前,已证实了免疫在病毒感染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41]以及抗炎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42],因此,利用草药的免疫应答作用和抗炎作用能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良好的思路和线索。
3新药开发
系统药理学为中药活性物质发现,新药组方提供了重要技术。
3.1活性物质发现[23]系统药理学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发现中药中的活性分子,推进新药开发。首先,作者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和靶点-靶点网络寻找多靶药物的潜在靶点。其次,作者重建了天然草药的化合物数据库,通过虚拟筛选多靶化合物。继而通过体外实验验证筛选出的化合物和靶点的可靠性,从而验证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的可靠性,为复杂疾病的多靶药物开发和活性物质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23]。
3.2新方:红山丹[32]作者首先构建了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网络,靶点-靶点网络和药物-药物网络,进而结合ADME筛选药物和反向药物靶点筛选,构建了与心血管相关的药物分子和药理学数据库。从中筛选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丹参,根据丹参的相关通路,最终选择了红花、山楂作为辅药,形成新的药物组合-红山丹,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新药开发提供指导。具体研究思路如图7所示。新药组合红山丹中,红花和山楂对应了丹参的10条通路,表明他们有潜在的协同作用。网络药理分析表明,红山丹中有56个与心血管相关的靶点,大多数靶点高度相连,为了进一步证实靶点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选取A5L,B1AR,CDK2等10个蛋白进行研究。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探究红山丹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注射红山丹的小鼠,其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率维持的更好。通过RtPCR测定蛋白的表达,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注射红山丹后A5L,B1AR,CDK2,MAPK14,NOSE,PPAR和PGS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红山丹的信号通路中,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被证实和心血管相关。此外,网络中多靶标共享相同的信号通路,揭示了红山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协同作用。通过红山丹的研究,我们验证了基于药物-靶点相关通路的药物组合的协同机制[38],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4讨论
开展实验设计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也是实现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采取小学期制实验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也能通过实验设计学到很多科研方法,培养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想法变成现实时,他们会很有成就感,从而乐于思考问题,提出新的想法,非常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2药学本科小学期制药理学实验设计实施环节
小学期制的实验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实验教学中的设计性实验,它属于探索性实验。在药学本科生学完重要的主干课程和一些方法学课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为开展小学期制药理学实验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承担了小学期制药理学实验设计带教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将小学期制实验设计分为基本知识介绍、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考核4个环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2.1基本知识介绍
在正式实验前5天,笔者召集实验班级学生,对其讲解实验设计基本内容,详细介绍药理学实验设计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包括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即研究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以及应遵循的统计学的三大原则(即重复、随机、对照原则)。根据药理学学科特点,具体讲解实验动物的特性、药理学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复制、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观察药效学指标的确定方法以及在实验分组中如何体现随机性和对照性原则。此外,还讲解了如何利用教材和网上资源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数据统计方法的选择及应用等。
2.2实验设计
在介绍完实验设计基本知识后,紧接着将本实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动物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每5~6人一组,并让其围绕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为避免个别学生存在依赖心理,要求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给学生5天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制订实验设计方案。为使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有较完整的认识,给出实验设计报告内容,包括研究题目、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仪器与药品、研究方法、实验对象、性别、规格、数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观察指标、实验步骤、统计方法选择、预期实验结果、设计人、设计日期等。开始实验的前一天收集实验报告,教师仔细阅读批改,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第一天,首先让每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思路,汇报设计方案,预期实验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由教师就实验设计中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及思维的创新性及步骤的严谨性等做出评价。讨论实验设计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由小组成员共同选择一个可行性较好的实验设计并实施。共同讨论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由一种实验方法认识到一类实验方法,从单个药物的研究方法引申出一类药物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设计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献检索和统计方法的运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2.3实验实施
通过设计实验和讨论实验,学生基本掌握了实验目的、方法、步骤。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记录习惯,在实验进行前,首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记录报告的内容格式记录结果,包括实验组、实验日期、室温、实验题目、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配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观察指标、动物号、时间)、初步结论、实验失败或出现意外结果的原因、实验改进的建议、实验人、记录人、日期。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药物配制、动物分组、编号、动物给药、实验操作、观察药效指标及记录结果的全过程。教师从旁指导实施,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以免出现误差或实验失败,要求学生认真科学地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2.4实验考核
小学期制实验设计考核既不同于理论教学考核,也不同于专业实验教学考核,它是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学习主动性、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知识整合能力、写作能力的全面评价,是开展实验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不能只看实验的成功与否,而应从实验的全过程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依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客观分析能力、论文撰写水平进行综合评定。
3药学本科小学期制药理学实验设计的效果与不足
小学期制药理学实验设计的效果有以下几点:(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为本科实习和研究生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实施的,是学生知识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全面展现的舞台。(3)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药理学现代化传媒工具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主干桥梁课程。多少年来,基础医学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讲授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脱离实际。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加强药理学课程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药理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药理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教学存在教学时数相对少、教学内容多、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陈旧等问题。药理学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强、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学生常常对药理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及21世纪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理学教学应力求通过合理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如图书馆、期刊网、多媒体、课件等,教会学生阅读、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药理学某些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动态、所面临的难题、最新研制的新药及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医药方面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便于理解和记忆
由于电教多媒体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理解知识,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例如,在讲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药物时,先给学生看一个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病例,都有哪些症状,接下来提问,“有机磷中毒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并结合图像向学生提问,哪些是M症状,哪些是N症状和中枢症状,然后向学生提示,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持久性胆碱酯酶抑制药,启发学生结合图像从作用机制上进行分析;接下来再应用药物解救,一组病例应用阿托品后,哪些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另一组病例同时应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使M症状、N症状和中枢症状都得到缓解,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内酶浓度和活性,既形象直观,学生又记忆深刻。在期末考试中,相关内容答题的正确率达97%。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减少教学难度
在药理学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涉及的问题抽象,内容复杂,教学难度大,不易被学生接受。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时,如果通过简单的抽象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通过做成形象的课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三维演示,融文本、动画、图像为一体,可将这一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同时,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进行讲解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使知识的接受更为轻松、记忆更为深刻。在期末考试中,相关内容答题的正确率几乎100%。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机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学生也是教学主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大课堂活动面,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使学生摆脱被动局面,积极地投入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成功因素。药理学中呼吸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是临床常用药,内容较多、作用机制相对简单,把这部分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期刊网查阅参考资料,请小组同学讨论、归纳出讲稿,各组同学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可以把自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中去,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并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药理学开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在学期的后阶段给每个学生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校园期刊网、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查阅资料,写成2000~3000字的论文,从中挑选出立题新颖、内容丰富、不乏学科前沿理论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针对临床上抗菌药物应用最广,滥用现象比较普遍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4.1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重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的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4.2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①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确立正确的病原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②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治疗。③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④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⑤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⑥要考虑病原菌的耐药性。⑦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协同抗菌,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通过此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而且对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有种紧迫感,培养他们献身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反映他们不仅掌握了教材中最基本的药理学内容,而且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药理学某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还可以把药理学知识与一些临床所面临的问题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常见药物中毒等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以致用、树立科研工作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意识。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图书馆的利用、文献的查阅,对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参与意识大有裨益。总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我们将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教学工作,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实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蔡际群,王晓红,刘强,等.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7.
[2]黄展勤,石刚刚.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8.
[3]康白,高尔,许兰芝,等.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2,2:32.
为验证护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而客观评测,从信度、难度、区分度等方面首先对试卷进行评价。
1.1信度考试的信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的反映考试客观性及考试结果准确性,试卷的信度与考试结果受随机因素影响程度呈反比,信度的高低能保证学生考分真实可靠。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试卷信度>0.50表明信度好,>0.80信度很好。信度系数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α公式计算[2]。α=(k/k-1)(1-∑Si2/St2)(其中:k为试题总数目,Si2为第i题得分的方差,St2为考试总分的方差),α的范围为[-1,1]。本次试卷信度为0.53,可认为该试卷的信度良好,考试成绩可以信赖。
1.2难度试卷的难度系数P采用平均分方法计算,即P=x/W(x为学生的平均分,W为试卷的满分)。两个班级总人数为481,平均分为69.4分,难度为0.69,一般认为P值介于0.4~0.7之间,试题的难易程度较适中,该考试试卷难度较为适中。
1.3区分度将考生依照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把成绩列前27%和成绩居后27%的考生分别定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计算2组每题的难度,即PH和PL,则D=PH~PL(又称两端法)[3]。结果显示,本次考试区分度较好,能够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区分开。本次考试区分度统计及评价,见表1。
2ICU班与普护班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1总体情况对比ICU班考试成绩及分布成绩为45~98分(73.10±10.99)分,全距54分;普护班考试成绩及分布成绩为39~96分(67.30±10.81)分,全距57分。结果显示,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ICU班考试成绩总体优于未采取教学改革的普护班,见表2。
2.2各类型得分情况对比通过对比ICU班和普护班各题型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分的得分情况,发现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ICU班在各个题型平均得分高于普护班。
3讨论
3.1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根据ICU班和普护班卷面成绩显示,无论是平均成绩还是各题型平均分,ICU班明显优于普护班,表明进行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以后,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用药护理过程。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实践等方式,提高了护生学习护理药理学的兴趣,激发了护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使护生初步具备观察临床常用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能力及用药监护的能力,具有对临床常用药物进行药物知识咨询、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具有对临床常用药品进行制剂的外观质量检查、配伍禁忌检查的能力,为步入临床护理一线工作岗位奠定基础[4]。今后,可以进一步将改革成果普及到所有的护生护理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3.2知识点掌握情况有待提高根据ICU班和普护班各题型平均分统计结果可知,名词解释、单选、填空、简答平均成绩相差分别为1.4分、0.9分、0.8分、2.5分。名词解释和简答成绩相差较大,说明通过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药理学改革注重从宏观层面的知识串联,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单选和填空平均成绩相差较小说明对相关零散的、细节性的知识点强调不够,导致学生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虫草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提高了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IL-10的分泌和IL-10mRNA的表达,同时,虫草素对诱导产生IL-2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和外周血液单核细胞扩增都有抑制作用,抗IL-10中性抗体也不能完全阻止虫草素对IL-2产生的抑制作用[3]。在虫草素作用下,成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增殖[4],而且还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的分化,改变胞膜上物质结构分布,对T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它还可以提高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毒素直接杀伤癌细胞[5]。此外,虫草素还能抑制蛋白质激酶活性,抗核苷磷酸化酶糖基的裂解,对体液免疫有调节作用[6]。在研究国产虫草素抗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及其免疫机制中实验中,表明虫草素可能通过其他免疫调节作用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小鼠接触性皮炎发挥明显的抑制效应,该效应与药剂量有关,同时对脾脏组织未见明显毒性作用[7]。
2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
虫草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一直是广大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用虫草素皮下注射接种了艾氏腹水癌的小鼠,可使小鼠中位生存期延长到60d,而对照组仅为19d[1],这说明虫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存活时间。还有研究表明,虫草素对人鼻咽癌KB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等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科学家推测虫草素可能有3种抑制肿瘤的机制:一是虫草素的游离羟基可以渗入瘤细胞DNA中而发生作用;二是抑制核苷或核苷酸的磷酸化而生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的衍生物,从而抑制瘤细胞的核酸的合成;三是阻断黄苷酸胺化形成鸟苷酸的过程[9]。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虫草素的抗肿瘤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2.1虫草素对肿瘤细胞RNA的抑制现已证实,虫草素可掺入到RNA中,其磷酸化物3''''-ATP对L5178Y细胞中的依赖DNA的DNA多聚酶α和β的活力无影响,但对核Ploy(A)多聚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mRNA的形成[10],继而影响蛋白质合成[11]。通过对子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的研究表明:虫草素可以使完全核糖体和核糖体的前体(45S)水平显著降低,18S核糖体的前体可以从45S核糖体中分裂,但32S核糖体的前体不能从中产生;tRNA的合成也被降低,核不均一RNA的合成没有受到影响,但胞浆不均一RNA的合成轻微减少;虫草素还能抑制人子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的mRNA的转录,但对hnRNA和转运至细胞浆没有影响;通过对L1210细胞中核糖体RNA、非多聚腺苷酸核不均一RNA和多聚腺苷酸核不均一RNA的合成测定,都表明虫草素能对各种形式的RNA起抑制作用,同时2''''-脱氧柯福霉素能增强这种抑制作用。在对Novikoff肝癌细胞的研究中发现:虫草素可以阻碍45SrRNA前体的合成,其浓度与hnRNA的合成相对抗,其活性形式3''''-脱氧腺苷-5''''-三磷酸盐对主要负责hnRNA合成的RNA聚合酶Ⅱ比对主要负责rRNA前体合成的RNA聚合酶Ⅰ敏感[12],研究结果表明,虫草素通过对肿瘤细胞RNA的抑制表现出抗肿瘤作用。
2.2虫草素对肿瘤细胞DNA的抑制通过虫草素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2],DNA的荧光光谱先是增强然后减弱,最终伴随轻微的蓝移,这表明了虫草素可能插人DNA双螺旋碱基对间;同时,磷酸盐的淬灭作用说明虫草素与DNA的磷酸基团也能发生作用,最后通过Scatchard方程做图证明:虫草素与DNA可能存在两种作用方式,即插入方式和与DNA的磷酸基团结合。虫草素对肿瘤细胞DNA的抑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3虫草素对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经过研究发现,以黑素细胞刺激激素(a-MSH)处理S-91鼠黑色素瘤细胞6d,可引起酪氨酸激酶(TPK)活性升高90倍,此酶信号传导途径的紊乱可以促使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说明虫草素可以通过抑制此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的形成[12]。另外,虫草素可在肿瘤增殖过程中抑制血管新生而呈现其抗癌作用[13],还可以通过激发肿瘤细胞中腺嘌呤核苷A3受体,从而抑制小鼠B16-BL6黑素瘤细胞和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14]。开展虫草素对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的研究将为攻克癌症打开又一个新的突破口。
3虫草素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虫草素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它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及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生长。此外,虫草素对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须疮癣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1]以及枯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4]。Sugar证明了虫草素具有非常强的抗真菌活性[1]。
虫草素也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虫草素有抗疱疹病毒DeJulian-Ortiz和抑制脑炎病毒的功能,对人体免疫缺陷型病毒HIV-I型的侵染及其反转录酶的活性亦有抑制作用[15]。深入研究发现,虫草素可抑制C型RNA致肿瘤病毒的复制,还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mRNA和多聚腺苷酸的合成,可以阻碍由5-I-2''''-脱氧尿苷诱导的BALB/3T3和BALB/K-3T3细胞产生的鼠白血病病毒[12]。
4虫草素的抗炎作用
经研究发现,虫草素可以拮抗NO产物的生成,这一机制是通过对NO合酶和COX-2基因表达负调控以及对NF-kB活性、AKT和p38磷酸化的抑制来实现的[16]。由此,虫草素很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紊乱的药物。
5虫草素的抗白血病作用
通过体内实验研究发现,虫草素作为一种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对末端脱氧核苷酸阳性白血病细胞(TdT+)的抑制大于对末端脱氧核苷酸阴性白血病细胞(TdT-)的抑制。经过分析其抗TdT+白血病的机理。结果表明,3''''-dATP不是3''''-dA抗白血病的主要原因,而TdT的活性才是主要原因,并且发现PBM对3''''-dA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敏感[17]。其他研究发现虫草素对TdT+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与提高蛋白激酶A(PK-A)活性密切相关[18],并且经虫草素处理L1210白血病细胞,可显著抑制RNA的甲基化[12]。
6虫草素其它药理活性
研究人员对虫草素其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发现虫草素能增加肝脏中SOD酶的活性,抑制膜油脂中超氧化合物的形成,增强大脑中一元胺氧化酶的活性[19],这说明虫草素具有抗衰老作用;虫草素还可以增加脾脏重量、加速肝脏核酸和蛋白质更新速度,具有抗缺氧、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β酯蛋白的作用[20],能刺激糖酵解导致ATP合成增加,增强肝脏功能和肌肉中CPK的活性,对由于激素失调引起的损伤有修复作用,还能明显增加犬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脑及血管阻力[21]。
另有研究发现,虫草素对尖音库蚊、埃及伊蚊和另一种伊蚊的幼虫有明显致死作用;对小菜蛾也有很强的杀虫活性[22];此外,虫草素和腺苷脱氨基酶抑制剂联用对患有锥虫病的小鼠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23];通过对白纹伊蚊进行组织培养的结果表明,虫草素的作用机制是引起核变性和细胞质崩解[4]。
还有资料显示,虫草素与5-氟尿嘧啶或IFN-α合用能使耐受化疗药的K562细胞对凋亡敏感[24],这使其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化疗药物耐受性疾病的辅助用药;虫草素还可以增强环磷酞胺的抗癌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辅助药[25]。
7讨论
7.1延缓虫草素代谢的方法亟待解决通过对受孕小鼠行卵巢切除术并用孕酮替代维持受孕状态的研究证实,短期内重复注射虫草素可延缓小鼠胚泡植入子宫,然而12或24h后的重复注射与单剂量使用则无效[17],这说明虫草素进入体内有生物活性,但其作用短暂,并且需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因此,怎样维持虫草素在体内的浓度可能是它单独用于临床时面临的一个难题。
7.2肿瘤细胞对虫草素敏感性的差异有待明确研究人员有关虫草衍生物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虫草素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肿瘤细胞是否也会存在对虫草素敏感性的差异,由此带来的显著差异是否会对个体组织器官造成损害[17]。因此,临床试验时医生应结合个体对虫草素的耐受状况和抑制肿瘤效果确定治疗剂量,可行性标准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为基础来获得。
7.3增强虫草素对癌细胞靶向作用的深入研究虫草素抑制癌细胞分裂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分裂也会产生抑制作用。在利用虫草素同时处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时发现,癌细胞分裂的抑制率达到55%,正常细胞分裂抑制率为1.5%[2],这表明虫草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何增强虫草素对癌细胞的靶向作用,消除或减弱虫草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是虫草素安全应用于治疗肿瘤药物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减小虫草素的副作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东泽,陈伟,高新华,等.虫草菌素(3''''-脱氧腺苷)研究进展(综述)[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2):89.
[2]彭俊峰,凌建亚,张晗星,等.虫草素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7):858.
[3]ZhouX,MeyerCU,SchmidtkeP,etal.Effectofcordycepinoninterleukin-10productionofhuman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J].EurJPharmacol,2002,453(2-3):309.
[4]蔡友华,刘学铭,等.虫草素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中草药,2007,38(8):1269.
[5]凌建亚,孙迎杰,吕鹏,等.虫草属真菌中虫草菌素的超生波提取及毛细管电泳测定[J].菌物系统,2002,21(3):394.
[6]R.J.苏哈道尼克,谢其明,王恕蓉.核苷类抗菌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76.
[7]李婧,汪燕,马传荣,等.国产虫草素(cordycepin)抗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5):17.
[8]汪洪.虫草研究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农牧产品开发,1999,6:12.
[9]戴小军,柳冬梅,孟霞.冬虫夏草抗癌作用研究现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76.
[10]柴建萍,白兴荣,谢道燕.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功效[J].云南农业科技,2003,4:22.
[11]IoannidisP,CourtisN,HavredakiM,etal.ThePolyadenylationInhibitorCordycepin(3-dA)CauseaDeclineinc-MYCmRNALevelsWithoutEffectingc-MYCProteinLevels[J].Oncogene,1999,18(1):117.
[12]纪朋艳,罗速,崔新颖,等.中药蛹虫草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05,6(4):324.
1.1肿瘤接种选取传代6~8d,肿瘤生长良好、腹部隆起明显的小鼠,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细胞悬液。于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后,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7/mL。每只小鼠取0.2mL细胞悬液接种于右侧腋后线皮下,观察肿瘤生长。
1.2动物分组及给药选取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节律组和异常光节律组。正常光节律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光照前期(6am)给药组、光照中期(2pm)给药组、暗期前期(10pm)给药组;异常光节律组小鼠又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光照前期(11pm)给药组、暗期中期(3pm)给药组、暗期前期(7am)给药组,每组15只。正常组、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在设计时间腹腔注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剂量为5mL/kg)。阳性对照组按体质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剂量为2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0d。治疗期间记录小鼠的毛色、体质量、小鼠死亡时间和数量。
1.3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末次给药24h后,称量小鼠体质量,随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瘤块,称取质量,计算瘤体质量指数:w瘤质量指数=m瘤质量/mbody,以及肿瘤生长抑制率(%):p抑制=(m模型组-m治疗组)/m模型组×100%。
1.4脏器指数的测定末次给药24h后,称量小鼠体质量,随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剥取肝脏、肾脏、脾脏和胸腺,称取质量,计算脏器指数:p脏器指数=m脏器/mbody
1.5肝、肾功能指标的测定末次给药24h后,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步骤测定血清中ALT、AST、GGT、TP、Cr、BUN含量。
1.6统计方法所有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方差齐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光节律对小鼠生长情况的影响正常光节律各组小鼠行为活动、毛发正常;而异常光节律各组小鼠行为较迟钝,进食较少,毛发光泽较暗,毛发松散。从第6天开始,各组陆续出现死亡。体质量生长曲线见图1。
2.2不同光节律对鸦胆子油乳抑瘤作用的影响表1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各治疗组瘤体质量不同程度减少,瘤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其中阳性对照组、暗期前期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节律改变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治疗组瘤体质量均有所上升,瘤质量指数有所增加。异常光节律下,除光照前期给药组外,各治疗组瘤体质量及瘤质量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3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脏器指数的影响表2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与模型组比较,暗期前期(10pm)给药组的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胸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改变光节律后,各脏器指数均有所下降。异常光节律下,暗期前期(7am)给药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表3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模型组AST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各治疗组AST,GGT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阳性对照组的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节律改变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组AST水平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光节律下,各治疗组AST水平有所下降,GGT水平有所上升。
2.5不同光节律对各组肾功能指标的影响表4结果显示:正常光节律下,模型组BUN、Cr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BUN、Cr水平有所上升。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各组BUN水平有所上升,Cr水平有所下降。异常光节律下,模型组BUN、Cr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各治疗组BUN水平除暗期中期给药组外,均有所下降;各治疗组Cr水平均有所下降。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分析,采用H22肝癌细胞制备KM小鼠的肿瘤模型,经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后,在正常光节律和异常光节律下均可减小瘤体质量,降低瘤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
药物在正常光节律下给药,与异常光节律比较,瘤质量指数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相同光节律下,药物在暗相期给药,治疗效果更佳。国内外研究显示: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失调,会影响调控细胞增殖的钟控基因(clock-controlledgenes,CCG),进而引起细胞周期的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加速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小鼠的行为和状态出现异常,瘤体质量、瘤质量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昼夜节律的紊乱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在相同光节律下,与暗相期治疗组比较,光照期治疗组瘤体质量增加,瘤质量指数更高。经鸦胆子油乳治疗后,2种光节律下各治疗组小鼠的瘤体质量均有所减小,瘤质量指数均有所降低,而且,在特定的时相(暗相期)下给药,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既肯定了药物本身的抗肿瘤作用,也可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节律性。正常昼夜节律下,免疫系统中的某些成员在夜间的水平较高,往往容易出现峰值时相。免疫系统昼夜节律的改变,尤其是峰相位白细胞数与细胞因子浓度的回落,使得机体原有的免疫监视节律紊乱,不能有效地监视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得以继续生长发展。ALT、AST、GGT是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发生病变,如原发性肝癌时,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等原因,使血清中3项指标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BUN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终末产物,Cr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时,血液中BUN和Cr才会明显升高,一般作为检查肾功能的重要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光节律下的荷瘤小鼠AST、BUN、Cr水平均出现异常。改变光节律后,与正常光节律比较,荷瘤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清中AST、BUN水平有所升高。可以推断,昼夜节律的改变可能对免疫系统的某些环节产生影响,并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损伤。使用药物治疗后,脾脏、胸腺指数有所回升,部分治疗组的AST、BUN、Cr水平有所下降。
1药理学教学中的“点”和“线”
药理学教学中的“点”和“线”贯穿在整个的药理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明示,以使学生首先能抓住药理学教材的主旋律。如整本药理学教材紧紧围绕药效学和药动学两条线展开。在总论一章中,药效学和药动学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药物剂量与效应、不良反应、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就是主要的讲授点。大多数的药物是与受体结合后才起作用的,根据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的不同,药物又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三类,药理学教材中的的大多数药物主要属于激动药和拮抗药范畴,属部分激动药的药物是很少的。因此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又是总论中的讲授点。在传出神经系统总论及相关的药物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胆碱能神经-乙酰胆碱-胆碱受体-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两条线展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大多数是中枢抑制药,如: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等都是中枢抑制药,因此中枢抑制药的概念及不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讲授点。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庞大而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常常张冠李戴,容易混淆。其中又以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最相似,β受体阻断药是通过阻断β受体起作用的,而钙拮抗药是通过阻滞钙通道起作用,因此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中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是主要的讲授点。在抗菌药物一章中涉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学生学习时感到很吃力。实际上抗菌药物针对的主要是两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四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因此哪些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哪些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哪些药物可用于四体感染是这一章的讲授重点。等等。
2药理学教学中“温故而知新”法
教师在药理学教学课堂中有目的的给学生讲授(复习)相关内容,对要讲授的新内容大有帮助,不少教师担心教学时间不够不重视复习,学生对所教的新内容常常一知半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不利。例如很多学生反映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章不易懂、很难学。在讲授心律失常一章时,有必要先讲授(复习)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心肌动作电位和离子流、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等相关知识及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有了这些知识背景,学生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章就不难了。在讲授抗癫痫药物、抗惊厥药物、抗精神失常药物时首先要讲授(复习)癫痫、惊厥、精神失常等相关疾病(症状)的概念,讲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心绞痛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抗高血压药时首先要讲授(复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病理生理知识,学生对所要学的新内容就能充分理解,易学易记,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β受体阻断药前先复习β受体激动时对心脏、肾脏、支气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等器官组织产生的效应,讲授钙拮抗药前先复习钙离子对心肌动作电位、心脏起搏细胞、心肌收缩性、心率、心肌传导性等的影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性的影响等均有助于学生对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深入和透彻的理解。讲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时,最好先复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尤其要让学生先明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在讲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时先简要讲授已学习过的内容如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对这几章的学习就轻而易举了。先简要讲授(复习)什么是革兰氏阳性菌、什么是革兰氏阴性菌、哪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可感染人体而致病,对于后续各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抗菌谱、临床用途等的讲授将大有帮助。等等。
青年教师对于药理学授课的目标不要仅局限于传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钻研药理学的兴趣、树立探求药理学知识的勇气、拓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完整的听一轮有经验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和授课方式,并且结合现在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PBL教学法等[3],提炼出自己的授课风格,切忌盲目跟从老教师,否则讲课只流于表面化,缺乏内心的深入理解,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修炼,逐步建立自己特色的授课方法,使同学在不同老师之间切换学习时,头脑仍能处于兴奋状态,才能主动的学习。如在讲解典型疾病的药物时,青年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脑梗死病”患者临床表现半身偏瘫、步态不稳、失语、口角歪斜等,“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胸部压迫的窒息感疼痛、甚至左肩左臂内侧疼痛、汗出、呼吸急促、头晕等,青年教师可以播放录像或现场表演,以形象或生动的表演增加学生的记忆,增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大家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药理学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反映较难。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语言的表达,根据教学内容,改变音量如重点掌握是音量高或重,使整个授课充满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让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乏味枯燥。同时在授课时,青年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以及提高课堂互动气氛。从而探讨出属于青年教师自己的授课方式以达到“授之以渔”。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学中至关重要,但不要以课件为核心,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PPT的完善和灵活运用,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信息量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复杂的、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简单易懂化,且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多媒体课件针对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制作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明确重点和难点。如可以给字体添加不同的颜色以突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可以增加字符以明确层次以及改变字体大小以突出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针对药理学教学而言,其作用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在多媒体课件中添加相应的图片、流程图、动画等形象事物以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最后一方面,课件中适当增加双语内容和近年相关章节进展情况,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对药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们对其深入查询和探讨。
3新生力量
目前,青年教师大多数是硕士、博士,其学历高、知识渊博、视野宽阔、适应能力快,沟通能力强。青年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因欣赏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取长补短,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教学经验的缺乏,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见识的新知识、新事物结合课本,融汇灌输给学生,减少药理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并且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现在是网络信息的时代,青年教师应该将自己运用自如的电脑技窍和查找网络学习资源的方法充分利用在药理授课中,既增加了课堂中色彩,又让学生学习网络查找学习资料的方法。青年教师利用自己和学生之间产生的代沟距离比老教师的短的优势,不仅仅从教学上传授学生药理学知识,而且从身心上关怀学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健全的人才。
4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不仅要教授课本中的内容,还要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收集和讲解。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迅速、准确获取临床药理学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将临床药理学的最新进展、研究方向及时地传授给学生[1]。在教授调血脂药物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时,禁忌症是“对本类药物过敏者、活动性肝病者或血转氨酶持续显著增高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中即没有他汀类药物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等的描述,也没有他汀类药物与HIV蛋白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可能会使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增加包括横纹肌溶解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等项的提示。2012年11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2]。在授课时,应把这些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他汀类药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医疗事业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需要不断的观察、探索、总结、提高。
2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要与时展、形势变化、政策法规“相关联”
在教学的同时,教学者要注重临床药理学教学与时展和形势变化相关联,要把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与贯彻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在教授抗感染药物这一章时,会提到:“60多年前人类发现了抗生素,此后的十年间耐多药细菌引起的问题就开始显现。随着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的上市,我国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更多的细菌开始产生耐药性,最终我们将‘无药品可用’。”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从2011年起,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使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的改善,尤其是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大大下降。在讲授抗菌药物的同时,我们将这些法规、政策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执业的同时树立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的意识。
3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要明确教学者与学生的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者是引导者,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而不应一味地进行知识的“填充”。教学者需要有过硬的知识水平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变“学”为“教”,变“教”为“引”,这是临床药理学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思路。我们在教授药物相互作用一章时,在对“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弱,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出现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进行阐述时,会列举一些药物相互作用的实例,特别要用近年来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配伍使用发生不良事件并导致死亡的病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茶碱同时使用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等,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在药物相互作用中有争议的问题,即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者需根据临床药理学的教学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增加学生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的时间。
4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要渗透药物经济学的概念与观点
用药不同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差异,肿瘤等复杂疾病的形成往往是由多个位点的体细胞突变共同作用产生的。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疾病可能并非来源于同一组基因突变,其中不同位点的突变影响不同的细胞通路,对应于疾病的不同亚型,使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个体差异。如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吉非替尼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将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所以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亚型进行个体化用药,选择针对相应靶点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乳腺癌的传统治疗依据病理学分型进行,治疗效果间却存在很大差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近年来,分子分型技术逐渐成熟,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可将乳腺癌根据基因表达特征分为4种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对乳腺癌的不同亚型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有所区别,如Luminal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HER-2过表达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可显著改善预后。因此,对疾病亚型不同的患者个体化用药,保证了治疗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尽管在进行乳腺癌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如此重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伦理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疾病型与预后相关,加重心理压力。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常常涉及到对不同亚型预后的预测,如LuminalA型预后较好,5年总生存率约为90.3%;而三阴型为69.0%,预后较差[10]。虽然根据癌症亚型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及早关注癌症的复发或转移,但对于患者来说,尤其是预后较差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在经过确诊对心理的强烈刺激以及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严重创伤后,得知分型结果时无疑会背负上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这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到癌症的后续治疗。二是测序列是未来方向,威胁基因隐私。以特定基因突变为生物标志物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正陆续上市,所以将基因测序分析作为临床肿瘤分子分型的手段也有可能在未来得到实现。然而,基因测序数据量大,肿瘤组织中不仅包含基因突变的信息,还有大部分是关乎隐私的个体遗传信息。所以测序样本和数据一旦被获得和存储,就会牵涉到基因组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问题。现有的简单匿名的方法可轻易地追溯到基因的所属者,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基因信息遭到泄露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工作单位为了减少医疗费等开支拒绝雇佣含有致病基因的员工,保险公司根据基因信息评估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收取不同金额的保险费。对于一些可遗传的疾病易感基因,个人基因数据的泄露意味着整个家族的隐私都受到威胁,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歧视。另外,大部分基因的功能还未得到解读,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即使当时未显示出问题的基因,也不能排除今后发现问题的风险。
2因药而异的个体化
用药抗生素以及其他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现为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用药的同时,微生物自身也在不断变异,对药物产生抗性。同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感染的微生物可能有不同的耐药突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临床治疗时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耐药性进行个体化用药。肺结核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导致的疾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普遍存在耐药性,仅用单药无法将其杀灭,因此目前用短程化疗及多药物联用的方式治疗肺结核。常用于药物联用的异烟肼、利福平等一线化学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多药联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发生肝损害。而不同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不同,这就意味着,传统治疗多药联用时,并非每种药都发挥出了其治疗作用,却徒增不良反应及治疗花费,甚至还会诱导新的耐药菌产生。因此,细菌的耐药情况需要得到及早的测定,以指导肺结核的用药。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分子药敏实验利用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操作简便且快捷,通常仅需1d即可得到结果。医生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用药,提高用药准确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真正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个体化用药检测未普遍推行,阻碍了感染性疾病个体化用药的开展,并且诱发很多伦理问题的出现。在耐药性未知的情况下,用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将徒增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无效用药使耐药微生物反复感染,导致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这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患者产生悲观厌世、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
3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伦理对策
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可为病人定制安全、有效、合理的最优给药方案,但如果无法妥善解决个体化用药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其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医疗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立法机构、研究院所以及医患双方应共同努力,避免伦理问题的产生,解决伦理问题的障碍,推动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充分告知增进医患信任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无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于需要对患者进行基因型检测以指导用药的情况,为了避免患者对医生产生过度医疗和收费的误解,也为了保障患者充分知情与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有责任提前对患者进行收益和风险的告知,告知患者应做何种检测、检测的目的、承担的风险、检测结果的含义、不做检测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检测的费用等,做到患者知情同意和充分理解,并及时沟通交流,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普及知识消除社会偏见对于公众由于相关知识的局限性而可能产生的社会歧视问题,公共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各个教育机构应共同努力,普及基因检测的相关知识,防止毫无根据的基因歧视的产生。医院方面,在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前后应该确保患者理解药物代谢强弱的含义,明确任何一种代谢类型均非生理缺陷;学校方面,应积极开设讲座或相关课程,在教育中普及基因检测的知识;公共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宣传,可定期开展公益讲座,提供基因检测咨询等服务,使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的概念逐渐走向普通大众。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才能彻底杜绝出现因误解基因检测结果而产生的歧视问题。关怀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医生及其他护理人员对待因个体化用药检测结果不利而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不仅需要关注病情,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首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应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能因为患者的地位或贫富而区别对待。其次,对待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对患者的问题及需求应及时解答和回应,不可敷衍和推诿。最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关怀。语言温婉、态度负责及适当的关心及鼓励,可能缓解患者在确诊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立法加密保护基因信息全基因组测序产生的基因信息如果遭到泄露,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所以安全地存储样本、保护数据以确保受试者的隐私十分重要。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014年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阶段。其中2014年药剂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法,2013年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随机抽取两阶段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入选标准:完成药剂学学习,缺课时间在4课时以下,既往没有接受过药剂学学习。对照阶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龄平均为21.01±0.55岁;实验阶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龄平均为21.64±0.86岁;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阶段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阶段使用积极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实际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阿司匹林时,可以将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了解两种药物的区别,并有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讲解不同剂型时,可以着重分析抗生素静脉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与抗生素口服几种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势,如口服药物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利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效果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
2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素质结构。药事管理学属交叉学科,是基于药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原理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1]。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更新变化快、综合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教师不仅要认真组织好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法规教学,而且要不断汲取实践中的“活水”,认真优化授课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随着我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修订完善,使得药事管理学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内容更新迟缓。比如,最新《药事管理学》(第五版)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的,其中有关“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内容都是2011年以前的标准。但是,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卫生部于2011年、2012年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1063中国药事2014年第28卷第10期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加大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对综合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做出了新的限制性规定。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和引入药事管理领域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案例与新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始终保持传授知识的时效性、新颖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紧扣《执业药师考试大纲》。高等教育都是具有职业针对性的,其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内容设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都是按照社会不同职业应用所确定的。药事管理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是执业药师考试命题的依据,其中的药事管理部分内容是“药事”从业人员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理应成为药事管理学教学的指挥棒。教师要以《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指导,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2],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重点掌握,为学生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努力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无缝对接[3]。
2、创新教学方法
曾告诫我们:“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4]“不讲究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不研究读者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人们就不愿听、不愿看。”[5]教学方法改革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保证,但当前的高校课堂上,填鸭式、满堂灌,“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做法仍然大行其道[6],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7]。近年来,“百家讲坛”架起了一座通向大众的桥梁,使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历史得以家喻户晓,较好地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这其中固然有演讲者的知识积淀和人格魅力因素,但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也功不可没。药事管理学文字叙述多、法律条文繁琐、政策性强、语言抽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育者需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采取理论讲授、案例剖析、情景演练、讨论点评、跨专业实践、课外阅读等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讲授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时,采用实物展示教学法,收集市售药品的包装盒、说明书等实物,进行教学展示,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使教学内容更真切、更贴近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讲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将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可以选取“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等有代表性的案例,运用文字和视频,介绍“毒”药的严重危害,让学生通过鲜活的实例与惨痛的教训,深刻领会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的重要意义,明晰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和工作责任与使命。讲授药品广告管理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收集药品广告,对照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分析其真实合法性、宣传指导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汇报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实践证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药事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的运用场合、条件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实践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目前,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8]。为此,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实践育人作出新的要求和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又强调:“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9]药事管理学教学要注重体验,讲求感悟,立足平时,重点利用寒暑假期,设计开展实践教学,突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当事人”身份,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锻炼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10]例如,在讲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时,可以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在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现场参观考察,亲身感受药品种植养殖氛围,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让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中药材种植养殖在中药产品质量中的“源头”和“龙头”作用。在讲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到医院参观学习,访问患者,随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抢救和病历讨论,开展处方分析和用药情况调查,提高对临床药物治疗监管意义和途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建立模拟药房,让学生模拟经营,给学生提供“荷枪实弹”的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于保障药品安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意义,全面掌握GSP。假期,鼓励学生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深入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和销售终端见习实习实训,广泛开展调研、宣讲和服务,了解各类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有利于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职责,提高运用药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学习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应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发展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适合21世纪所需要人才的教学体系.医药院校的数学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应改变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为目的的方式,把教学重点转移到讲解数理统计学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应用背景等,引导学生思考数理统计学的思维特征,理解数理统计学思想,引导学生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好和用好医药数理统计学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在学习数理统计学的时候改变思维模式,使学生从医药学的形象思维模式向数理统计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断模式转变,并结合教材中例题的讲解、学生自身实例资料的分析及作业的批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统计符号及公式等.
2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突出实用性,适当地减少或减弱概率论部分的理论性和难度,以直观、趣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概率论作为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加以介绍.在假设检验部分注意阐述数理统计方法的思想、应用的背景及应用中所需的条件,重点讲解假设检验应该如何选取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在参数估计部分着重地讲解参数估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合理性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理解及单侧置信限在应用中的意义等;在方差分析部分讲清楚引进方差分析的意义、假设检验的方法对多个总体进行多次t检验时的缺点、方差分析应用的条件及合理解释检验结果等;在回归分析部分注意阐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回归方程的理论意义及对回归方程结果在应用中的解释等.目前SPSS软件是国际医学论文中应用最广泛的统计软件[2],国内的大部分医学期刊也要求论文数据统计分析要应用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检验结果要用P值来表示,更要求学生了解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确使用统计软件.
3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传授型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教学大纲要求把大量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讲授完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统计计算上,很难有时间去深入分析统计结果.互动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在加强课堂讨论的同时,由教员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统计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可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医药学科学研究和医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为了避免学生滥用及错用统计方法,教师要重点讲清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特点.在考试方法上亦采用开卷考试,使学生不再花大量时间去推敲和死记那些复杂的公式,不再难于分清和理解符号及公式.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发现上述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理统计学的内容在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定远.医药数理统计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
[2]王锐,陈长生,徐勇勇,等.统计软件SPSS教学的经验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425.
1.1研究对象
2013年10月在该地区选取A药房和B药房两家药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药房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和格列苯脲每月的销售量进行统计,三种药物平均每月销量如下:A药房硝苯地平缓释片3712.2盒,左氧氟沙星片301.4盒,格列苯脲1629.7盒;B药房硝苯地平缓释片3979.3盒,左氧氟沙星片299.9盒,格列苯脲1503.2盒。在进行研究前1年,A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412.3人,B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387.5人。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A药房给予常规管理办法,B药房应用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经营,两个药房采用同样的方式对药物进行储藏。1年后,对两家药房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格列苯脲的销量以及客流量进行统计,计算两家药房3种药物的月平均销量、月平均客流量以及客流量的增长率,并对两家药房的平均月客流量、药物的销量以及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学比较。客户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
1.3管理方法
常规管理办法:工作人员直接根据顾客的要求销售药物。循证医学原理下的管理方法:首先,药房需建立药剂科,在此基础上做好管理的原始记录,详细内容如下:①详细记录常用的处方,并进行分析;②详细记录顾客对药物进行咨询的情况,并做出独立的表格;③对顾客进行满意程度调查;④相似药物区别的分析,并做详细的记录;⑤对退药的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并做出记录;⑥对顾客进行合理用药的调查;⑦若出现不规范的处方,须进行分析和记录。此外,工作人员需要有相应的医学和药学知识,根据最有效的医学证据,向顾客推荐药物。
1.4评定标准
对两家药房的药物销售量与客流量进行统计时,若增加,用“+”表示,说明该项为正增长;若减少,则用“-”表示,说明该项为负增长。现场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200份,每个药房100份,回收率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年后两家药房3种药物的月平均销售量的情况:A药房硝苯地平缓释片3309.5盒,左氧氟沙星片270.3盒,格列苯脲1289.6盒;B药房硝苯地平缓释片5433.8盒,左氧氟沙星片375.2盒,格列苯脲2316.7盒。两家药房客流量的情况:1年前,A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412.3人,B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387.5人;1年后,A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142.7人,B药房的月平均客流量为2877.9人。两家药房顾客满意程度情况:A药房100分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48例(48%),基本满意30例(30%),不满意22例(22%),总满意率为78%;B药房100分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84例(84%),基本满意12例(12%),不满意4例(4%),总满意率为96%。
3讨论
我校化学实验室平时设有废酸缸、废减缸,把实验中的废酸、废碱都收集起来,既减少了对下水道的腐蚀,又能利用废物。有的废酸可用于第二课堂活动,差的也可用于洗地板、瓷厕等。废碱可以放在挥发性酸的药品柜里,用以消除酸气,寒、暑假到来之际在药品室里摆放几盆废碱液,就能大大消除酸性臭气、溴气。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中氯化氢的喷泉和氨的喷泉,倘若接连在几个班做演示实验,本应需要带上很多指示剂试液,每班1大烧杯待用,又重又难带。但是如果懂得把这些试液用后回收作中和处理又可循环使用的话,那么,只需带1份(1大烧杯)就足够了。这样,就能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节约药品。
高中分组实验制取乙烯后留下的废液因含有较浓的硫酸及部分乙醇,可收集起来作实验室洗液之用,它可适当地代替对人体有害的铬酸洗液使用,并已用于洗涤高锰酸钾残迹、旧石灰水瓶,浸除铁锈污迹等功效也相当好,还可以稀释后过滤适当地代替稀硫酸使用,如用于制氧气等。在回收废液的同时把碎瓷片也一起回收,经洗净晒透或焙过之后又可再用。这样,一方面变废为宝,能充分发挥每种药物的效用,又能防止这些废酸废渣对下水道的腐蚀与堵塞,避免对环境造成坏影响。相反,如果任由这些东西随意排放,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恶果。另一方面师生们都参与了这项回收利废活动,使人们从中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
把高中化学演示及两次分组实验所得的银镜试管收集起来,制取硝酸银溶液,所得溶液足够供卤素分组实验之用,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节约药品费数百元。而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从中都得到教育和学习。
分析上述实例可知,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环保和经济这几方面:
1.通过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学生参与这项活动,?教育人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人们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奉公精神;启发人们树立利废节能、物尽其用的观念,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保健意识。
2.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态度。因为要把实验药物有效地回收利用,就需要人们正确地认识它,科学地对待它,从而教育人们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3.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要经历学习、运用和解决卖际问题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而这种生动的教学,包括教师(榜样)的示范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实验“三废”的排放有两大危害,对公共设施(如下水道等)腐蚀,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处理,除能开发其有用之处外,对环保也有积极的意义。
5.将实验药物回收利用,能提高药物的使用次数,节约办学经费。回收一种药品虽然能节省的金额是微薄的,但初高中化学全套实验都坚持这样做,能节省的金额就能达到上千元,如果我们从长远和宏观上考虑,其金额之巨就足以成为一个天文数字。这是一项不容低估的业绩!
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首先教师应坚持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另外也应教育学生自觉地实行。例如在演示实验中不忘在这方面留下示范,在分组实验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回收药物。鼓励学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教育学生不可因事小而不为,这样做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行为。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下面以初高中化学分组实验为例,谈谈本人对实验药物回收利用的做法和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可回收直接再用的有:
1.初中《化学》(94年10月人教版本):E3食盐(E代表书上学生实验的编号,下同),E5锌粒,E6石灰石,E75%氯化钠溶液,E8锌、铁、铜,E9铁钉。
2.高中《化学》(90年10月人教版本)第一册:E3配制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E4、E6、E8反应过剩的金属片,E5小苏打受热分解后留下的固体即碳酸钠。
3.高中《化学》(90年10月人教版本)第二册:E1反应过剩的铝,E3制乙烯废液,作洗液用,E4用过的乙醇,回收时倒人酒精灯作燃料用。
4.高中《化学》(91年10月人教版本)第三册:E3反应过剩的锌。
二、回收经处理再用的有:
1.初中《化学》(版本说明同上,下同):E4还原氧化铜所得铜粉,收集加热氧化后可循环使用。E6制取二氧化碳后留下的废液,经处理可作氯化钙溶液用。E9铁钉置换出铜后经洗净表层上的铜粉可再用。
2.高中《化学》第一册:E1和E2萃取碘后的煤油、四氯化碳经脱碘后可循环使用。
3.高中《化学》第二册:E3制乙烯废液稀释、过滤后可作稀硫酸用,回收的碎瓷片经过处理可循环使用。E5回收银镜试管制取硝酸银溶液。
4.高中《化学》第三册:E5回收银镜试管制取硝酸银溶液。
三、废物利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