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工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其物质生活的提高引起了世界瞩目。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撤乡镇设街道,并村设“居”,使农民变为“居民”。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村和城市齐驱并驾,社区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最基础的社会单位随之出现,继而生成及发展了社区文化。它有沟通协调、规范整合、融合传承等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和城市发生深刻变迁的真实写照。
一
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新词。在汉语解释中,它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词构成,核心是社。《管子乘马》说“方六里,名之曰社”,指的是人群聚居的区域。西晋人杜预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请致千社”中“社”字的解释是:“二十五家为社”。他指的是以家庭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群体。从这个角度看,汉语的社字,似乎已包含现代人所谓“社区”的内涵。先生说:“人和社会团体,各种机关、学校等分布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结构,一个系统,这就是社区。”(参见《社会学的探索》)据何仲苏先生文章介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社区一词有记载的阐释已达90余种。英语community(社区)来源于拉丁语,其语义是指同住一个地方,且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民众,与汉语社区的意义大体相同。
因此,就一般而言,社区是指社会中聚居于一定地域范围内、遵从一定文化规范和制度约束的居民群体及其组织化的共同体,它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运行、政治稳定和文化生活的基础。在传统意义上,社区是个内涵较大的广义范畴;而实际上,人们更多使用的是相对于散居式乡村而言的狭义社区概念,更多的是指涵盖大中小型城市里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群体。如今,社区的内涵已经扩大到人群聚居的小市镇或大村落。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大城市的街道、居住区、学校、企业、厂矿、机关,还是中小城市与集镇村寨乃至边远军营,都是该国社会中的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社区,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都是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直至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社区的意义早已引起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研究者的重视。进入世纪之交,社区日益成为各国社会治理的重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社群主义,就把社区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逻辑基础。他们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作为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认为个人行为及其自我价值取向最终是由他或她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质上是立足于社区群体的新集体主义。社群主义的价值观强调集体权利、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价值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他们倡导爱国主义,主张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学。社群主义的勃兴,对于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项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
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学家在论及“社会”基本定义时认为,社区得以成立,除了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文化认同”,而达到文化认同的基础便是社区意识。社区意识是社区的灵魂,是衡量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文明认同和参与程度的重要尺度。要强化社区意识,打破社区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首当其冲的则需要加深了解,相互沟通,增进交往。社区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家庭文艺演唱会、中老年健身操展演、读书会、书画作品展等多种文体活动和展览,以此为联系、沟通纽带,吸引广大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由了解到认识,沟通心理,传达信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默契和理解。
社区通过多种途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亲善、温馨的氛围,融洽了人际关系,逐步增强了全体居民对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家园归属感,由此促进了社区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发展。
三
文化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的非经济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无形的软实力。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居民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也是社区构成的基础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文化形态的具体化或具象化。中国古代提出“安其居,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社区文化理想。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的社区文化,应该包容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民主精华。
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方言语汇、情感态度乃至人际关系等等 实质内涵。社区文化的状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而言,优良的社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剂,它可以使社区群体保持的安定、祥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文化上被扭曲的、被污染的社区,将成为社会的毒瘤。因此,社区文化是区域文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把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社区文化上面,既抓住了文化发展的关键,也体现了执政者的远见卓识。
四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新旧交替社区新的平衡机制尚未建构,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竞争化,不断滋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社区文化建设能充分显示规范、整合功能,及时缓和与化解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戒毒问题,失足青少年教育、就业、邻里纠纷等问题。现实中,一切不安定因素缘起于心态不平衡,一些社会矛盾或冲突,往往在板着面孔的训斥中只会火上加油,而落成生根,处于宽松的社区氛围中,在社区居委会人员春风化雨般的劝导下,却会一下子冰释烟消,这便是新社区的“魅力”。
一个社区,作为城市或农村的一个“小社会”,不管生成历史长短,都具有共生系统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千差万错、南腔北调的人来到社区,安居社区,在同一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着共同的生活天地。社区通过组织化或非组织化的文化整合,优美、整洁的生态环境的熏陶,使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树立起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自律规范,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机制,本身就是最好的文明规范。
五
就宁波市而言,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10位,社区文化建设是功不可没的。在城市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在农村以创建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为龙头的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的“四基”建设。使社区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牢固树立起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政治、物质、精神“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社区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作用,还在于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和城市的群众文化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许多社区内单位(学校、机关、企业等)的高档文化硬件设施却闲置着,得不到合理利用。
近年来经过外联内聚,一些大中城市的社区重新完善了先前与各单位之间的社区协作关系,齐抓共建,倡导“全社区一盘棋”精神,一大批部队、学校、企业的内部图书馆、操场、礼堂,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成为他们健身、益智、竞技的活动基地,使社区内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和配置。同时,社区文化工作者还在街道的部署下,以各文体团队为依托,广泛动员社区内各单位,利用社区人才优势,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
1.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广大社区统战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基础工作,基本上建立健全了社区范围内统战成员数据库,并分门别类、建档立簿,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夯实了统战基础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社区统战工作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统战对象的构成状况和变动情况,实时动态更新统战对象资源数据库,实现了社区统战资源底数清、情况明、工作实,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管理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绝大多数社区都建立了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把社区统战工作与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社区统战工作有效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大部分社区着眼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社区统战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领导带动、社区联动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统战工作。有的社区还广泛开展社区党员会、居民代表会、统战成员联谊组织、信教骨干群众座谈会等多种“同心”活动,畅通联系渠道,倾听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把社区统战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轨道。
3.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社区在充分整合社区党政资源、统战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化的理念积极推进社区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战工作全面融入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方方面面。广大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采取结对、帮扶、共建等多种形式,有效利用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场地、设施、器械等资源条件,形成共享共创工作合力,促进了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大部分社区都积极开展“双向服务”,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医疗服务、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活动,调动社区统战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同时,通过依托社区优势,把秧歌队、腰鼓队等文体活动作为联系统战成员的阵地和桥梁,吸引广大统战对象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营造了社区统战成员、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服务社会管理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1.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组织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虽然社区统战工作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有的社区统战组织网络仍不健全,有的社区统战工作队伍力量短缺,大部分社区统战委员身兼数职,负责多项工作,往往疲于应付,开展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精力不够,社区统战干部更是严重不足。
2.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年来,社区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社区统战工作载体不同程度地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有的社区没有统战成员活动场所,甚至有的社区统战成员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活动。
3.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虽然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多,但在更好地融入社区管理创新、更好服务社区管理等工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为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4.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虽然各社区在创新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上,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但社区统战活动平台不够宽阔,统战部门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不多,影响力不大,甚至有的统战成员常年不参加社会管理活动。
三、关于深化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创新组织网络,工作载体、体制机制、活动平台,从根本上化解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制约瓶颈,更好地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创新组织网络,努力扩大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影响力。社区统战工作是一项对象广泛、社会性强的工作,必须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上完善纵横交织、立体交叉的网络体系,实现社区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探索建立完善社区统战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楼宇层层健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充实人员力量,统筹协调统战进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统战网格化管理,在一个或几个相邻楼区形成的网格中,按照有队伍、有场所、有制度、有牌子、有办公设施要求,设立网格统战工作室,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广泛设立统战沙龙、统战之家、统战工作室,组建统战信息员、统情快递员,加强网格单元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浓厚的社区统战氛围。积极搭建社区统战成员联系平台,通过建立“统战快递站”、成立社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共建社区联谊小组等形式,实时全面掌握社区统战成员情况,提高社区统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统战成员“建一策”直通车,通过在网站上公布征求意见信箱、编印“献一策”活动简报等方式,及时反映统战成员意见诉求,最大限度地畅通统战服务社区管理渠道,更好地推动社区建设。
2.创新工作载体,努力增强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凝聚力。完善的工作载体是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必须坚持把加强基地建设作为统战工作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建设统战成员教育基地、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统战部门联谊交友基地、统战理论调研基地等,不断拓展社区统战工作阵地,更好地发挥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定期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交友谈心制度,搭建社区统战成员之家、少数民族之家、社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席会等社区统战工作阵地,紧密联系各方面统战代表人士,通报情况,增进交流,把统战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中来。探索完善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统战成员创业基地、统战部门联谊交友基地、统战理论调研基地等阵地建设,为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造完善的工作载体,更好地发挥统战成员服务社区管理工作。
3.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统战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信力。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区统战融入和服务社会管理,必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筑牢社区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制度保障。积极建立健全社区统战委员(干部)职责及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党政有关部门统战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处理突发机制和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关制度,有效推进社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联席评价进出机制,采取上级评议、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工作业绩等予以评价考核,建立客观公正、重点突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违法违纪一票否决和综合评价末位淘汰的方法,对党外代表人士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代表性和纯洁性。
了解社会工作的人目前仅限于相关的学者和接受专门教育的学生及有限的社会人员。而在台湾和香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词汇。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就是社区管理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这从我国大多城市的社区管理人员都是大妈大叔这样的鲜有具备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的人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有学者调查表明,居委会组成人员大多是退居二线的原政府、街道办工作人员和企业的下岗再就业人员。新兴的物业管理公司中工作的人员也主要负责社区硬件系统的设施维护和管理费用的收付,多是一些技术工人。居委会传统上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基层单位,被人称为政府的嘴和腿,这种管理实质上是控制。在某些新型社区,服务性的物业管理公司填补了居委会的空缺,但管理较为混乱,服务不到位,近年出现了许多物业侵犯业利的事情。Teicher认为,一个社会工作行政者比其他的行政工作者更能胜任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他说,一个社会行政工作者的成就在于运用知识和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这种为了针对人们的服务,富有智慧地履行职责和领导机构的能力,必须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和经验以及我们一直坚持的社会工作价值和理论的结合才能实现。既然是服务,社区管理机构可以是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者的任务是实践、贯彻社会福利机构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探询、发掘社区的社会福利需要,确定服务目标,获取各种资源,指定详细的服务计划,组织协调工作人员,评价服务的效果等。
二、学校接受社会工作行政教育的人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
只是可能缺乏管理学的知识和社会工作的理念。所以,如果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如果多一些实践经验,基层社区管理人员多一些专业知识,则相得益彰。而且,我国更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行政者,这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传统上,我国社区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政府对社区有自上而下的监控能力,虽然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居委会的自治性一直没能得到落实。目前,居委会实际上仍然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执行机构。从居民看来,他们缺乏民主意识,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和建设中来。儒家文化圈内的新加坡和日本的社区管理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所以说,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是需要有更多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一方面,我国很多的大中专院校(有近两百所)开设了(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其中都会有社会工作行政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很多城市社区的管理人员接受了长短期社工培训。
三、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很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的社会工作的学生不愿意去社区工作,在我国,这种工作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还不够理想。再者,根据笔者带学生去社区实习的经验,学生并不认为社区的很多工作是“值得”他们做的。学生在社区的工作大多是琐碎的杂活,比如录入、整理资料、写黑板报,甚至是打扫卫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有可能的话,提高社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水平;其次,鼓励学生从基层干起;第三,让学生尽快地上手其本职工作。从国外经验来看,很多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看好,薪酬较高。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在1968-1972年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专攻社会行政领域的毕业生未就业率低于3.3%,薪水较高,40%以上的人每年的工资超过14000美元。全美社会工作协会的调查表明,全职的社会工作行政者的年薪超过其他种类的社会工作者,1958年,超过50%的社会工作硕士已经或要申请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职位。问题是,社工行政专业教育这种培养目标是长期的,不能在短期内解决我国目前社区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所以,现在最有效的办法是:一是对现在的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位于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培训社区管理的干部上面做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社区管理者有了理论并进行反思之后,可以成为非常有能力的人。二是推广社会工作职业认证资格考试,使之发动和吸引社会的智力资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