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铁路运输论文范文

铁路运输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铁路运输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铁路运输论文

第1篇

1试验项目内容军用危险货物

铁路运输过程中主要受装卸条件、加固器材、铁路限界等限制,其理化特性会受到冲击、运行机械条件、温湿度条件和电磁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影响因素,但由于其重要程度不高,为此,应针对性地进行与上述限制条件和影响因素相关的运输性试验,

1.1装卸试验

(1)滚装(卸)试验

检验适于滚装滚卸的军用危险货物滚装(卸)时与装卸设施、设备及相关铁路车辆的适应性。重点检查装备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车辙宽度、爬坡能力等与装卸站台和铁路平车的适应性,检验利用固定站台或试验大纲指定的移动站台装(卸),或需采取辅助措施装(卸),或需利用特种铁路站台装(卸)的可行性。

(2)吊装(卸)试验

检验适于吊装(卸)的军用危险货物利用铁路平车或敞车装载时,使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卸)时的适应性,检验起吊装置的数量、位置、结构、强度的适应性及吊装(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重点验证起吊装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吊装(卸)过程是否稳定且试验后装备有无损伤,或是否需要有专门的起吊装置,能否利用指定的起重机械装(卸),或是否需通过局部分离、拆解等辅助措施方可装(卸),或是否需特殊装卸机械。

(3)叉装(卸)运输性。检验适于叉装(卸)的箱装、集装军用危险货物在使用叉车进行叉装(卸)时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重点检验能否利用试验大纲指定的叉车装(卸),或是否需特殊装置辅助作业。

1.2加固试验

针对需要加固的军用危险货物,检验载运军用危险货物的车辆或者军用危险货物的固定装置对加固器材的适应性,检验载运军用危险货物的车辆或者军用危险货物固定装置的数量、位置、结构、强度的适应性。重点检验加固方案是否合理,固定装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且试验后装备有无损伤,加固所需时间是否符合战术要求。

1.3限界通过性

试验检验利用铁路平车装载的载运军用危险货物的车辆以及利用敞车装运的军用危险货物装载后总体外廓尺寸是否适应运输限界要求。

1.4冲击及运行试验

军用危险货物采用铁路运输时,车辆所装的货物将受到惯性力与离心力等作用。当车辆变速运行和车辆连挂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较大,最严重的情况是车辆在运行中实施紧急制动所产生的冲击,此时的机械环境相对比较恶劣,致使货物移动、变形,货物在受振动冲击后导致外表受损,战术技术性能下降、失效、失灵,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必须进行紧急制动、调车作业等工况下铁路运输冲击及运行试验。用于检验列车正常运行时紧急制动和调车作业过程中军用危险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重点检验在冲击或运行时固定装置或加固点有无损伤,装备战术技术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1.5电磁环境试验

铁路电气化比例逐年增加,其接触网电压高达5万V、电压峰值甚至高达75万V,电磁环境较非电气化铁路更为复杂,对安装有电爆装置的军用危险货物影响较大。该试验主要检验电磁辐射环境对电爆装置性能以及军用危险货物理化性能的影响。

1.6温湿度试验

检验铁路运输极限温度、湿度环境下,军用危险货物的安全性,以及低温、高温、湿度环境对军用危险货物性能是否有影响。

1.7运输包装试

验检验军用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检验该运输包装是否符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性能试验要求和合格标准》。

2试验方法

军用危险货物的铁路运输试验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试验、仿真试验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各试验项目内容及检验目的各有不同,因此,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亦有所差异。现场试验是传统的试验方法,准确性高、说服力强,且有很严密、规范的试验流程。但是,现场试验存在费用成本较大、试验获取数据受条件制约因素明显、灵活性不高等缺点。运用仿真技术试验是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场试验的不足,其费用成本较低且试验灵活。但是,仿真试验也存在建模精度要求太高、模型调整困难且可信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将现场试验与仿真试验相结合是一种最佳方法。先室内模拟仿真,后进行现场试验验证,获取相关运输试验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试验结论。具体方法是利用CFDe-sign热环境分析软件、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军用危险货物进行运输性仿真试验,测量货物的温度变化和位移、加速度变化情况,以及包装件和加固器材的受力变化情况。分析仿真试验结果数据,如果相应数值在军用危险货物理化特性安全阈值范围内,则认定可采用既有的捆绑加固方案实施铁路运输。如果数值超出了军用危险货物阈值范围,或者与既有军用危险货物的有关性质相悖,则改进其装载加固方案,并对相应的内容开展现场试验,将现场试验与仿真试验相结合,通过某几条线路现场试验数据和仿真试验数据的比对,最终确定其铁路运输的可行性。

3试验环境条件配置

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试验,必须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和专业试验技术人员。

二推进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项目试验的建议

1充分发挥各方专业人才和知识密集优势

由于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性试验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涉及范围广,必须要依托和发挥军地科研院所、军工企业、试验单位等多方的专业人才和知识密集优势,集智攻关,来开展其研究工作。一要充分发挥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总后军交运输部铁路运输局、科技训练局等业务领导机关的把关定向作用,确保相关研究沿正确方向开展,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二要充分发挥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军事运输专业委员会等科技社团这一平台的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确保研究力量的宽泛性,在试验研究的主要领域获取技术上的咨询和指导;三要充分发挥军地院校、铁道科学研究院、军工企业等专业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确保研究力量的专业性和延续性,培养一批长期从事铁路运输试验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

2完善适于我国国情军情的试验法

规标准法规标准是实施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试验的主要依据。这是一项基于系统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试验相关的法规标准。必须在借鉴与吸收国内外、军内外危险货物试验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军情,逐步完善适于我国国情军情的试验法规标准。可根据我国铁路线路条件、运输组织方法、安全运输要求等因素,明确与区分不同品类军用危险货物在新研、产品改进、改变包装等不同情况下需要的运输试验项目,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条件以及试验结果评价标准、方法,为组织实施运输试验提供标准依据。

3建立专门的试验

场地与机构专门的试验场地与机构是实施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试验的物质基础与条件,其相关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近期可按照先理论后试验、先易后难、分步完善,以获得军队和行业部门试验认证或认可为主要标志的基本思路逐步展开,以军队和铁路相关研究院所、认证机构试验力量为依托进行各种试验项目。远期可按照理论与试验并举、设施设备配套、功能完善,以取得国家和行业认定试验资质为主要标志的基本思路展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铁道科学研究院、总后军交运输部有关业务局等沟通与协调,获取多方支持,建设试验场地,配备试验力量,取得认证资质,提高试验效率,加快军用危险货物定型与运输实施的衔接步伐。

4优化军用危险

货物运输试验流程现行《军用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规则》等规章中,对新定型军用危险货物和改变包装军用危险货物的运输试验的相关规定,没有明确指定专业认证机构,且没明确各项试验实施的时机。这与产品定型、包装改变等流程脱节,这容易导致各军用危险货物生产企业对铁路运输试验的认识比较模糊,认识不到位,使得铁路运输试验滞后,影响运输工作的开展。应通过研究,优化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运输试验运作流程,使产品定型与运输组织衔接得更为紧密,最终实现无缝链接。

三结束语

第2篇

首先,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并没能从互联网及时获得新信息来传递教育职工,还只是停留在以往的政治工作经验中生搬硬套,“新步伐,迈老路”,必然无法满足职工的多元需求。

其次,煤炭运输企业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灵活性,开展方式单一化,被迫接受“当前经济变革或低迷”的信息,主动改变与创新的理念来迎接挑战。

最后,在现代企业里,员工思想更是向着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每位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都要有“先行者”的知识素养,来应对新形势,为企业快速走出困境赢得主动。

二、创新煤炭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职工利益

要想做好煤炭铁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明白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向企业职工提供精神支柱的。“职工利益无小事”,坚持把职工利益摆在第一位,用以理服人的管理方式,来为当前经济形式下的企业提供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只有充分了解到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才能把握职工的内心所想,才能更好的解决职工所需,从这两方面入手,政治思想工作才会接地气,才能更有效的调动职工积极性,职工在煤炭铁路企业经济下滑的现实面前,才会直起腰来,抬起头来,凝神聚力,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煤炭铁路企业走出“危机”之路出主意,想办法,一个企业拥有了强大智慧的攻坚团体,正是企业所需的宝贵“软黄金”。

(二)提高煤炭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是关键

首先,建立高效专业的政工人员队伍,提高煤炭运输企业政工人员综合服务管理能力。企业行为由政工思想决定,拥有政治思想功底过硬的政工人员就是一个个政策理念传播的“战斗堡垒”。政工人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拥有鲜明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文化情怀,才能拥有更具人性化的思想政治管理策略和更深的政治理解和认识,从而才能更好的为煤炭铁路企业发展发挥价值。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煤炭铁路企业寻求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每一位政工人员要必有的认识高度。

其次,还要加强煤炭铁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学习和交流,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活动的联动开展,“走出去,看自己”,各部门的思想政工人员有效交流,才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误区和盲区,才更容易发现存在的思想问题,以便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措施。

最后,为了更好的开展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高效专业的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煤炭铁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协调组织能力,才能够调动和组织协调各站点、段、队之间的思想合力,使煤炭铁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俗话说的好“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高效专业的政工人员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要重视对政工人员的培养,全面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矿山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煤炭经济形式严峻,思想政治工作要为职工心理疏导服务

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职工思想情绪多变的新形势下,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直接关系到煤炭铁路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这种新情况下,尤其是在工作地点偏远的铁路站点和劳动强度较大的机车、车辆维修车间,职工的精神压力会随之增大,如果工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面对当下市场疲软的形势,煤炭铁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要从心理层面关怀职工,给员工以真情呵护,缓解员工思想及心理上的压力,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和荣誉,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加强形势适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统一职工思想,形成“人才靠企业施展,企业靠人才发展”的人才运行体系,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的压力转变为职工群众同舟共济谋发展的动力。

三、结语

第3篇

安全宣传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宣传要具有切合实际(与铁路运输部门息息相关)、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和形式活泼等原则,安全宣传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隐患提醒

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已经开展了多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出来的有些隐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整改完,如需停运检修的问题。在未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就因该有临时控制措施。铁路运输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措施,包括指定责任人、制定控制措施、并对隐患进行现场挂牌,有的隐患(如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还需要进行锁定。这样一来,不管是本部门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容易清楚哪些是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二)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运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关法规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并使员工熟悉操作规程。铁路运输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很多操作规程就像规章制度一样,没有流程图也没有图片,厚厚的一迭文字材料,让人阅读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铁路运输部门可制定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首先简明扼要地写出几个步骤,然后对应每个步骤附上相应操作照片,此外,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张贴在设备旁边,便于员工使用。

(三)安全宣传阵地

除了以上具体的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性宣传外,安全宣传还包括法规政策性宣传、知识技能性宣传、事故教训(安全警示)宣传和安全管理动态信息宣传等。铁路运输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阵地或宣传栏,公布重大决策、会议文件精神和业绩成果等,安全方面的领导决策、会议精神等也应纳入其中。此外,铁路运输部门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多开辟一些安全宣传阵地,每月或定期开展主题安全宣传,如防火防爆宣传月、机械安全宣传月、危险化学品宣传月等。

二、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活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铁路运输部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能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同感。

(一)部门安全活动

除了法定的安全活动外,铁路运输部门可以根据部门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其它安全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救生等安全演习,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会上同时部署安全工作,在重大高风险作业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安全交底会等。这些安全活动的组织,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真正让安全成为员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最直接的手段,铁路运输部门每年都应组织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可把每次安全检查结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材料,检查中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对应一张照片,并把检查结果张贴在宣传栏,或在部门内部网站上挂出,供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学习、分享。

(三)安全评比

第4篇

1.1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内部资金整合,对企业资金支付推行集中支付与结算,由铁总、路局统一调配内部资金,有利于优化企业筹、融资渠道,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总体资金存储量和贷款额度,有效地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防范资金风险,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2推行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通过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铁总(原铁道部)对路局或路局对站段财务直接调控,增强地域与组织间的财务协作和财务协同,优化预算编制程序,依托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三者实时统一,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增强上级对下级的实时调控,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1.3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战略众所周知,财务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资源,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后,可以统筹运作资本,合理调配财务资源,有效地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通过财务5.0财务信息系统,规范了会计信息口径,统一信息标准和组织体系,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透明,对关键控制点实时把控,防范风险的发生,更有利于发展战略的实现。

2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2.1会计信息相对滞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覆盖范围广,管理幅度宽、跨度大,对会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就目前从铁路形势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局属各运输站段会计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实行货改以来,有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从辅业分流回来,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运输主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相对生疏;②由于会计管理战线拉得太长,很难及时、准确地给财务决策提供有用数据。

2.2预算管控能力严重不足,使预算流于形式铁路运输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初,虽然目前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基层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存在曲解,上下级之间以及各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同,过分强调预算的编制,而忽视了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对预算的考核缺乏强有力的惩罚与激励措施,导致预算流于形式。总的来说,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2.3资本投资效益低下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铁路运输企业前几年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采取较为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为了需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盲目投资、乱铺摊子现象严重,插手于煤焦油、电石、房地产、广告、旅游等十几种行业,由于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和对所涉猎的行业不熟悉,根本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资本效益低下,有很多属于无效投资。如今铁路面临转制,背负的东西太多,给转制带来难度。

2.4财务风险分散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再加上多元化经营战略格局,造成企业业务分布广、下属运输站段、子公司多,这使得铁路运输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几率也比较大。铁路运输企业目前还没有建成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很难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全面防范和有效管控。

3对铁路运输企业现行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3.1统一财务集中管理体系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主业采用的财会5.0信息系统,为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了信息平台,统一了会计核算口径、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运输主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上已初见成效,而对于其所属的多经企业,由于主辅分离,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同,加上各个子公司所处的环境、生产经营条件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财会信息系统。转制后,为了使总公司真实地了解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应将财会5.0在全路范围内普及,使集团上下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总公司对下属路局、公司的控制力,有利于对下属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优化资源配置。

3.2推行预算的集约化控制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未来经营规划的重要手段,并且在铁路运输企业中推行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面预算的管控力度,发挥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根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的原则,应采用“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及跟踪制度,预算调整和滚动预算制度以及预算考核检查制度,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的集约化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3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目前国内外大型集团普遍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发挥资金规模优势、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采用结算中心模式来集中管理资金,将下属运输站段、分公司、子公司资金集中在铁道部(目前铁路总公司)、铁路局来统一调配、运营资金,有效地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对铁路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资金结算中心隶属与财务处,作为职能机构,缺乏独立性,在资金管理上只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过分强调资金的集中,忽视了集中后的管理,随着铁路的转制,其弊端逐渐显现,应需求建立一种适应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资金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过去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更应将业务拓展到多元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建立适合铁路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推动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进程。

4结束语

第5篇

北京铁路局自2010年开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和节能管理要求,充分利用节能监测站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在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10个单位开展自主能源审计工作,收到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1)严格按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所属单位进行能源审计

通过对所属单位能源购入、支出的财务账目和反映企业内部能源消费状况的台帐、报表、凭证、运行记录及有关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节约能源法》和总公司《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为评价依据,极大地提高了所属单位节能管理的科学性,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开展能源审计的过程是企业改进能源管理的有力措施之一。

(2)开展能源审计

主要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梳理能源消耗流向,分析能源消耗指标、摸清能源计量现状、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分析挖掘节能潜力。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审计报告体现的内容更加客观、公正,查找的问题更加准确、务实,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广泛认同。能源审计相当于为被审计单位找到了下一步节能管理的工作方向。

(3)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可以查清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淘汰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淘汰期限已到或能源利用达不到国家最低要求的设备制定限期整改计划,并针对浪费能源的工艺流程和管理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能源审计组对被审计的10家所属单位总共提出能源管理建议80条,主要涉及能源定额管理、国家明令淘汰设备、计量设施配备及“三定双卡”制度执行落实等。提出技术措施建议70条,主要涉及建筑物外墙保温、节能设施设备保养维护、供热管网保温、推广集中供热提高锅炉效率、老旧管网维护、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等。出检测报告20份,主要对锅炉热效率、炉渣含碳量超标、螺杆空压机功率因数低、负载过高、运输作业现场照度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有效地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

(4)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使用能单位的生产组织者、管理者、使用者及时分析

掌握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随着能源审计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可以积累铁路企业大量用能产品的能源消耗数据,为制定铁路各系统主要产品能耗限额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对所属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合理的考核。

(6)探索出了适合于铁路各专业交流的评价指标

总公司对各个铁路局按百万换算吨公里的单耗进行考核,但是局属各运输站段主要工作性质不同,不便于用某个单一标准进行评价,所以评价的重点放在了能耗总量的考核。通过能源审计我们发现,单纯能耗总量的增减不能反映单位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考核评价并不科学。例如:我们在审核张家口车务段时就发现,该段能耗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是装车每千列的单耗在逐年下降,应该说该段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所以我们现在评价某单位能源管理水平时,是以该段主要工作量的单耗作为评价依据,如果该段连续三年单耗逐年下降,说明该段能源管理水平在逐年提高,反之就要分析查找原因。

二对铁路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建议

为更好地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使铁路企业的自主能源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建立能源审计评价考核制度。开展能源审计政策框架研究,制定适合于铁路企业的能源审计方法,使能源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合理。

(2)积极宣传贯彻能源审计的相关标准、规定

建立配套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针对铁路企业特点,制订相应能源审计评价标准,不断提高铁路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

(3)加强能源审计的能力建设

作为企业能源内部审计,应建立一支能源审计专业化队伍,对那些懂技术、会管理,懂财务、会统计,了解铁路各专业工作特点的人员进行能源审计业务培训,提高能源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好企业能源审计的重要保证。

(4)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从而提出的节能措施,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确保投资使用科学、合理,收到经济效益。

(5)应定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确保能源审计发现的问题得以解决,体现能源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三结束语

第6篇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

依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二)绿色物流特点分析

绿色物流是依据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广阔性,使得绿色物流必须遵循多种理论基础,比如,生态与经济学理论、生态与伦理学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要求:在发展物流行业与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受力与资源的利用率,必须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前提,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物流运输实施规划,进行商品的储藏、包装、运输、配送等工作。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与传统的物流相比增加了许多,除了专业性质的物流企业(如大家所熟知的申通、圆通等)外,产品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等也被规划在内,另外,等级不同的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也包括在内。绿色物流要求整个物流系统都必须遵循“绿色”的原则。首先,商品在生产上必须是绿色化的,生产企业必须控制商品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接受”的,对资源的利用是充分地。当产品进入流通流域后,其运输造成的污染是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最严重的,同样资源的消耗也是最多的。此时,必须想方设法对其加以控制,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工具,采用清洁的车辆燃料,减少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以达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小和对资源的利用最少的目的。在商品进行运输前所进行的产品包装也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到绿色包装,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对包装的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避免包装材料进入环境,久久不能降解,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带给社会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考虑到了环境的承受力、资源的利用率及社会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利益,并且实现这些利益的统一。

二、铁路运输在绿色物流中的优势分析

现代社会物流的运输方式根据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及运输线路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及联合运输等。相比较而言,铁路运输最符合绿色运输理念,公路运输中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大因素;水路运输相对速度较慢,相对缺乏安全性;航空运输成本较高,主要用于一些高价、急需物资的运输,不适合推广。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相比较而言,铁路运输也更符合绿色运输的理念,在将来的运输系统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在绿色物流中的优点分析。节省能量是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陆上运输方式,是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铁轨提供给火车的是一种极光滑又坚硬的媒介,可以使火车以最小的摩擦力在上面行驶,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极大地节约了火车所消耗的能量。相关研究发现,如果配置得当,同一重量的货物用铁路运输要比路面运输节省5~7成的能量,这就意味着铁路运输节约了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铁路运输对环境污染小。无论是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对于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交通运输工具所带来的尾气污染是构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个污染气体包括CO2、SO2、CO等有害气体是造成现代社会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源。另外,交通运输工具所产生的噪音也是社会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最后,交通运输工具尾气形成固体颗粒物还会造成飞尘污染等。相比公路运输而言,铁路运输产生的废气污染比公路小得多。相关研究表明,每完成单位运输量公路排放的CO、CO2、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分别是铁路的155倍、4倍、2.5倍、36.7倍。另外,铁路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装载量大,运输能力强,匀速速度快,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在成本上占据了优势。铁路运输承运的各种商品几乎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铁路运输在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第7篇

安全宣传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宣传要具有切合实际(与铁路运输部门息息相关)、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和形式活泼等原则,安全宣传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隐患提醒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已经开展了多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出来的有些隐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整改完,如需停运检修的问题。在未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就因该有临时控制措施。铁路运输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措施,包括指定责任人、制定控制措施、并对隐患进行现场挂牌,有的隐患(如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还需要进行锁定。这样一来,不管是本部门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容易清楚哪些是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二)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运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关法规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并使员工熟悉操作规程。铁路运输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很多操作规程就像规章制度一样,没有流程图也没有图片,厚厚的一迭文字材料,让人阅读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铁路运输部门可制定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首先简明扼要地写出几个步骤,然后对应每个步骤附上相应操作照片,此外,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张贴在设备旁边,便于员工使用。

(三)安全宣传阵地除了以上具体的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性宣传外,安全宣传还包括法规政策性宣传、知识技能性宣传、事故教训(安全警示)宣传和安全管理动态信息宣传等。铁路运输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阵地或宣传栏,公布重大决策、会议文件精神和业绩成果等,安全方面的领导决策、会议精神等也应纳入其中。此外,铁路运输部门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多开辟一些安全宣传阵地,每月或定期开展主题安全宣传,如防火防爆宣传月、机械安全宣传月、危险化学品宣传月等。

二、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活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铁路运输部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能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同感。

(一)部门安全活动除了法定的安全活动外,铁路运输部门可以根据部门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其它安全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救生等安全演习,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会上同时部署安全工作,在重大高风险作业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安全交底会等。这些安全活动的组织,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真正让安全成为员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最直接的手段,铁路运输部门每年都应组织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可把每次安全检查结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材料,检查中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对应一张照片,并把检查结果张贴在宣传栏,或在部门内部网站上挂出,供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学习、分享。

第8篇

多数车站基本可以按照《加规》的要求进行装载加固,但部分车站所装载的巻钢在运输途中仍多次发生窜动位移,造成偏重、偏载等,对铁路运输安全形成威胁。当前铁路运输巻钢在装载加固细节上存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装车前车地板清扫不净

装车作业员在装车前没有对车地板上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违反原铁道部运输局《关于加强卷钢装载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运营货管电〔2009〕2597号)电报关于“装车前装车单位要对车地板上残留的煤渣、矿石及其他杂物进行彻底清理”的有关规定,致使残留的煤渣、矿石影响了货物装载防滑材料的防滑性能,导致防滑材料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装车温度控制未到位

一些车站在装车时,不重视对热轧卷钢装车温度控制,没有严格遵守热轧卷钢的表面温度不能超过70℃的标准,装车卷钢的表面温度不同程度的高于70℃。有些车站甚至在卷钢装车现场无测温仪或测温仪已坏无法使用,特别是企业的一些有关人员对巻钢装车温度的规定不明确、不知晓,造成对热轧卷钢装车温度的控制处于失控的的状态。

3卧装卷钢“挡距”控制不准确

某些车站采用敞车卧装卷钢使用草掩挡,但车站无挡距表或档距表未及时更新,装车时挡距仅凭主观臆测判断,造成在实际使用中挡距不准确,无法保证装载加固质量。

4加固材料使用不规范

在检查中发现,有些车站卧装卷钢方案规定货件与车地板间纵向铺垫条形草支垫,实际铺垫的是稻草垫,立装卷钢方案规定货件与车地板间铺垫稻草垫,实际铺垫的是稻草绳把。由于所用加固材料不符合《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有关技术条件要求,造成卷钢在运输途中窜滚、偏重,影响运输安全。

二改进措施针对现场

在卷钢装载加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确保运输安全。

1加强对卷钢装车站管理

各铁路局应对管内卷钢装车站、装车点实行资格管理。要定期对卷钢装车作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路局最新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要及时传达,必要时组织培训班统一学习。做到让现场作业人员从思想上重视作业要求、在作业中落实各项作业要求,从源头上保证运输安全。

2强化装车各个作业环节的“三控”要细化

卷钢装车作业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通过强化装车各个作业环节的“自控、互控、它控”,确保切实按方案装车。在各个作业环节中,强调“自控”——作业人员按作业标准完成自己的作业内容,不给下一作业环节留下隐患;“互控”——前后作业环节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立即解决;“它控”——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整个作业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细节重点检查,避免出现车地板上有残留的煤渣、装车温度控制不到位这类严重影响货物运输安全的问题。

3严格装载加

固材料运用的把关严格按照“加规”的要求选择、使用装载加固材料进行装载加固。用于装载加固的座架、稻草掩档、凹形草支垫等材料的质量必须满足卷钢安全运输的要求并要与所装卷钢的规格尺寸匹配,避免出现“大脚穿小鞋、小脚穿大鞋”等问题。

三结束语

第9篇

1.1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大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加强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以预算为起点,把经营活动中各环节、各部门的资金流纳入到预算管理范畴,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资金管理中的职责以及目标,各个部门和人员应该各司其职,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活动中。此外,铁路运输企业还应该全面地发挥各部门以及全员的协同作用,充分地激发各基层班组人员的主动性,把资金管理和预算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便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进而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资金管理。

1.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首先,通过建章立制,保证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其次,通过严格的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控制;最后,通过实行制度管理和控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或者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显著地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集约化管理,促进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1.3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审计制度

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创建独立的审计机构,并配备综合素质高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之后获得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并且还应该定期地进行培训和学习,及时、准确地发现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进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应该加强外部监督。

1.4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想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物资供应和采购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生产部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然后制订有效的采购计划,合理地调整库存结构,尽可能地做到不盲目采购,避免材料大量积压占用大量的资金;其二,创建集中采购管理运行机制,采用招标采购制度和限价采购制度,企业使用量相对较大的物资,应该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通过对供应商的信誉、资质、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售后服务好、价格低廉、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降低资金支出;其三,强化存货资产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积极的处理积压物资,广泛地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合理储备物资,优化库存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占用率;其四,强化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通过创建应收款项业务跟踪制度,能够保证清欠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延续性。

2结语

第10篇

(一)从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税方式角度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营业税政策,造成其生产经营管理以营业税影响下的减少流通环节,内部增加人力、物力,分工协作,完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铁路历次运输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改革,不同程度的都有减少营业税支出的考虑,车、机、工、电、辆等主业运输站段和房建生活等运输辅助单位自己配备修理、建筑安装等各类生产车间,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业税税负。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自给自足型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增值税管理需要,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价税分离,道道征收,环环抵扣,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税方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经、业务流程价值链管理上有不适应增值税管理的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基本属于“自力更生”型,基本大部分业务都自行进行生产经营,造成“营改增”后增值税进项较少,税负增高。

(二)从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特点角度分析

根据《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和核算规程》的规定,成本费用按支出性质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其他等六大要素,在铁路运输企业六大成本要素中可抵扣要素为外购原材料、电、燃料支出,在现行的增值税政策下,可抵扣进项税额支出占43.43%,不可抵扣支出占56.57%;资产类支出中可抵扣支出占37.32%,不可抵扣支出占62.68%,且铁路运输企业本身属于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成本费用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入大(存量固定资产大导致不可抵扣的折旧费用高)、资产有机构成高、人工成本高,可抵扣支出所占比例更少,抵扣额不足。

二、解决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税负问题的建议

经济的发展决定税收政策,税收政策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从宏观上讲税收政策的变化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国家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微观上税收制度的变化将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流程及企业整体经营管理。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出现税负上升,这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既是压力也是机遇,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现在正在大规模进行基础建设,资金不富裕,税负的增加必然导致资金的流出;另一方面,税负上升的压力必然会促使铁路运输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从而对企业战略管理、生产流程、价值链管理等多维度进行改革,适应增值税的管理模式,争取企业效益或效率最优。

(一)争取国家政策的优惠争取

国家政策的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益性支出方面。铁路运输企业是名义上的企业,实质上背负有很大的社会公益责任,一方面走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导致运价不能自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成分,如承担军事物资、扶贫救灾、学生和军人残疾人运输等,据统计2012、2013各年铁路公益运输线路政策性亏损额达700多个亿。其次铁路运输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因人力、原材料等物价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因素,另一方面国家严格控制运价,造成运价与实际成本的严重偏离。铁路运输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国家政策上争取支持、优惠,首先正确划分非公益性与公益性的界限,明确公益性支出的业务范围、种类,其次在季度、年度会计报表中增加公益性业务收入报表,详细统计出各类公益性业务与正常业务收入的差额,然后根据翔实的数据申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过税式支出的形式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补贴,以弥补公益性支出造成的亏损,增加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增值税税负。二是铁路基础建设投资。铁路新线建设属于国家基础性建设,其投入应有国家财政出资,原铁道部因为政企不分,承担了政府筹融资的角色,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政企职能分离,产权界定清晰,这部分职能也应相应明确或给予补偿,以保障铁路运输企业正常健康发展。此外,金融业暂未纳入“营改增”范围,其借款利息自然也不能作为进项抵扣,应争取将这部分借款费用以税式支出的形式补贴或将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以一定方式抵扣。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适合增值税管理的生产流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自身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从增值税的角度重新审视作业流程,将可以外包的业务进行外包,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首先是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特点,围绕行车安全将原先的车、机、工、电、辆等生产业务进行细分,明确划分安全主要流程与次要流程,将与行车安全相关度的强的业务自营,与行车安全相关度弱的业务进行外包,如可将客、货车中小修、技术研发等加工修理、修配类进项可抵扣业务外包,增值税在建筑、劳务派遣等全行业实施后,可进行分析计算,将中小维修、列车服务、餐车服务、教育培训等业务外包,增加增值税进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相关生产流程的再造将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它将促使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深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与思路,“自力更生”式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专业化、分工协作将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主流,传统非运输业务、劳务外包或剥离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这也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宏观调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二是选择上游客户,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的管理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上游客户的选择对增值税税负具有很大的影响,生产资料的采购是生产经营的第一阶段,客户的选择对降低税负具有良好的节税效应。

三、结束语

第11篇

本文作者:雷少波工作单位:郑州铁路局办公室

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1.病毒侵害。只要使用计算机就有可能被病毒侵害。目前,全世界平均每隔20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病毒,制毒周期明显缩短,而且计算机病毒种类以几何数增长,病毒机理和变种不断演变。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破坏程度高等特点,特别是计算机病毒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于其他程序之中,隐蔽性很强。只要带病毒的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满足设计者所预定的条件,病毒便突然发作,破坏系统资料,甚至会使信息管理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2.黑客攻击。黑客是网络的延伸群体,与网络技术并肩发展,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危害很大,且黑客攻击具有手段多样、作案隐蔽、损失巨大的特点。黑客常常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采用穷举法,借助电脑和简单程序进行非法活动。比如: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阻塞网络通道,盗窃口令和密码等等,甚至在远端控制整个系统使用权,从而制造不安和混乱。如果铁路运输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力防范黑客攻击,确保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3.管理漏洞。目前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这是纵向管理的模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层横向管理模式,就是运输企业与非运输企业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部分基层站段的附近,还有很多相关铁路单位,如多经公司、合资公司、公安、军代处等,这些单位与铁路的经营和生产密不可分,很多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都是共享的,但在管理机制上,他们又是自成一体。开放的网络与分立的管理势必产生信息安全的漏洞。

加强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点

1.筑牢安全意识。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信息安全的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当前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隐患,提升对信息系统安全、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专职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新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人员,要从一开始就加强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考核,将信息系统安全纳入企业运输生产安全体系,一并考核,通过制度约束提高大家的信息安全意识。2.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重点要利用以下三方面的技术。一是利用硬件防火墙技术,所有计算机都要安装铁道部统一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利用该设备建立起监控机制,定期观察防火墙日志,做到预先知晓,防患于未然。二是利用软件防火墙技术,在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的同时,充分利用软件病毒防火墙的消息通知和邮件报警功能,建立起病毒防护记录的转发汇总机制,使所有计算机管理部门进行集中查看,群防群治。三是利用终端远程监控技术,统筹采用软、硬件两种终端远程监控方式,利用硬件设备,借助电话线路实现远程环境参数的监控和远程复位充启。3.强化病毒防控。对计算机病毒坚持“预防为主、防杀结合”的原则,采用预防、检测、清除等防治手段进行综合防控治理。首先,要堵塞病毒来源,把病毒拒于千里之外,严禁随意下载软件和非法拷贝文件,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U盘,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其次,利用杀毒软件对付已侵入的病毒,将其封杀在最小范围,不致危害整个信息系统。再次,安装具有实时监控、报警功能的杀毒软件,并注意对杀毒软件及时进行升级,提高杀毒软件的防控和杀毒能力。4.堵塞管理漏洞。管理的难点在于开放的网络资源管理如何与单独的管理机制相统一。在这方面,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树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盘棋的观念。运输企业单位与非运输企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标准。尤其要以运输站段为中心建立网络汇聚点,不仅在技术层面突出网络汇聚点的作用,在管理层面同样要突出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换言之,只要是联网设备,不管是哪个单位的,都要由其依托的网络汇聚点的运输站段一并负责管理。

第12篇

本文作者:车集矿魏大庆工作单位:河南煤化集团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计划的调整并没有考虑到供求关系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了我国铁路运输计划的合理制订。某些铁路运输公司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制订双重标准,但是在合同中又无法满足煤炭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导致供需双方矛盾不断加剧,合同中的运输问题难以解决。在供需双方矛盾调整的过程中,对利益性质相同的运输用户,铁路运输公司往往没有进行严格调查,认定违反合同的永远是用户,供求双方的不是出于平等的地位。在交通安排或流量低于正常需求时,铁路部门往往无理由的取消运输计划,而对供需双方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这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以市场为导向,对进行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使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充分发挥和促进铁路运输的资源优势,促进国家交通结构协调发展。同时,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市场需求。严格关税管理。我国管辖的铁路货运系统实行银行收费,可以参考其他垄断服务行业的运输价格水平,利用银行收取运输的相关费用,实行网络化采集模式,煤炭企业间的网络调度。实行远程支付,既可以提高收费效率,减少收取款项所消耗的煤炭企业的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坏账存在的风险,利于实施预防监督,杜绝乱收费现象。要改变目前的铁路运输管理和经营理念、规范间的关系,要开拓新的运输资源,探索新的市场配置模式,实现铁路运输公司和煤炭企业的双赢。煤矿企业要以《合同法》为基础,全面调节煤炭运输工作,合理规范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履行合同的基础上,交通服务和货物流将逐步形成一个能够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模式。缓解紧张的煤电油运输矛盾。明确重要材料和重要线路等使用铁路运输的优势,煤电油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电油运输出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看,要抓住我国煤炭运输和过境的7个主要港口。中国东部、中部、南部都在加大煤电油运输的管理力度,要着眼于解决煤电油运输的现有问题。排除贸易垄断经营的影响。运输垄断改革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线路运营商之间应完全分离,要实行铁路多元经营,严格执行《煤炭法》,禁止铁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垄断经营,以保障公平的市场环境。基于市场主体的平等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新的《合同法》对煤炭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有了明确的规范,对交通运输行业和托运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合理的说明。旧的法律法规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修改,出台更合理的法律法规,为更多的利益纠纷提供更为合理的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的煤炭铁路运输已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铁路运输改革势在必行。铁路运输系统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我国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13篇

1.完善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应组织机构,着力组建职责明确、职能清晰的企业成本管理机构,切实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成本基础工作的管理与控制是成本控制细化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运输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规范化核算。在成本支出方面必须严格遵照《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的具体要求,对所涉及的各项支出统一化标准,规范化支出。在具体的费用定额管理方面,着眼于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给设备使用、定额体系方面所带来的各项新的变化,借助于查、定、用、管四个环节,有效开展定额查定、现场插标、对标活动,同时对费用定额进行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按照所制定的定额开展生产活动,按照定额考核各项消耗。在铁路运输企业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开支项中,要明确其所属的负责人,由具体的责任人负责掌握及控制对应的成本支出情况,实行节奖超罚,将成本管控直接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实现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实现成本控制的细化管理工作。

2.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着力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全国铁路大改革的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及难度显著提高,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复杂度明显加大,这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准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培训学习,更新传统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树立全面科学的成本控制细化管理的大局意识;同时财务人员在牢固掌握所在领域专业知识之外,也应具备基础的铁路运输企业生产流程知识,要努力将财务管理工作有机地融入进企业的运输生产过程中,指导生产,优化生产,解决铁路运输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方式下的短视性、低效性以及盲目性;在铁路运输企业相关的生产成本产生之前,提前做出准确的预测,超前纠偏;在生产成本产生的过程中,动态跟进财务管理,发现漏洞及时堵漏;在企业生产成本发生之后及时做出总结与分析,积累经验与教训,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参考。

3.铁路运输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实现信息化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条件,利用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实施全方面的控制,构建统一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有效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最大程度上避免财务核算出现的错误,保障成本分析的准确性。此外,通过铁路运输企业不同组成环节之间的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处理以及预测,及时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实现对成本信息的动态控制与实时监控。

二、总结

第14篇

多年来,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成本控制目标受局限

铁路运输企业及各业务部门管理者考虑更多的是本企业或本部门考核指标的完成,受单一考核思维约束,成本控制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管理,重局部轻全局,结果往往造成整体成本上升。

(2)成本控制理念受约束

成本控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现有成本项目和事后控制,很难跨越企业内部或部门而全面考虑业务价值链,没有将成本控制扩展到运输生产全过程。

(3)成本信息应用不充分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主要应用财务报告这一基本功能,而定价决策、产品组合决策、战略盈利分析等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和发挥。

(4)成本控制标准欠健全

尽管铁路运输企业一直在成本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尝试性工作,但仍然缺乏一套完整的、比较合理的客观、准确和适应的成本控制标准体系。

二、铁路运输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方法运用

铁路运输企业作业概念的引入,使铁路运输成本与运输量的关系发展到成本与作业量的关系,更加能够清晰地解释消耗成本费用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使成本的预测、预算、分析、计算及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都有可能深入到各个作业环节。以下以某区段一定量货物运输为例,说明作业成本法及作业基础管理在铁路运输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信息与作业基础管理

上述作业成本法计算该批货物运输单位变动成本,从动因角度解决了成本是“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应该是多少”的问题,这就是铁路运输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作业分析和作业改进。

1.作业分析

一是资源动因分析,评价作业的有效性。上例货物运输作业中,按运输环节归纳可分为三项主要作业,即发到作业、运行作业和中转调车作业,第一项作业与调车时间有关,包括作业人员、车辆占用等;第二项作业与机车、车辆运行有关,包括机车牵引能耗和机车、车辆占用用运用维护等;第三项与车辆中转时间有关,包括车辆中转时间等。上例分析发现,货运机车沿线辅助走行率、货运列车运行速度、棚车空车走行率均比其他区间效率低,造成该批货物运输单位变动成本高于其他区段,因此揭示出这三个作业环节作业水平需改进,资源消耗需减少。二是作业动因分析,评价作业的增值性。重点确定各项作业对产出的贡献,确认作业的增值性。即通过揭示哪些作业是必需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最终降低作业消耗资源量。

2.作业改进

通过作业成本信息优化流程改进作业,寻找成本最低的价值创造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一是通过作业链、价值链分析降低成本;二是消除和减少不增值作业降低成本;三是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少作业消耗。通过提高必要的增值作业或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非增值作业的效率,减少作业消耗的时间和资源。

三、转变观念持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1.把握成本内在规律,强化成本控制系统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运输企业应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环节等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对于改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借助价值链分析,找准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

从产品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和业务流程动因的价值链流程,分析、判断投入成本要素是否合理、能否增值。铁路运输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创新成本管理策略,从战略高度运作成本

第15篇

此处以某石化企业作为说明,这个企业的铁路作业地点的组成部分为工业站、装卸站以及化纤工作区。其中,工作站包含了24个股道,装卸站则有25个,化纤工作区有8个。负责运输生产部门由运输轻油以及机务等几个部分组成,负责的主要内容为货车的接送,装货、卸货、清洗机车以及车的调度等。这几个部门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负责有关车辆的调度和货物装卸,因而对于车的本身信息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个企业内部设立两套衡计量系统,主要针对轨道展开运作,其位置为工作站以及场内作业区之间,负责二者之间的联系,轨道衡可以对车的重量信息进行测定,然后将其传送到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之中。这个企业在制定运输计划的时候需要对生产和运输进行综合考量,侧重于对规划内容和作业的调控。将实时的车辆信息进行收集,让车的调度工作更加体现出智能化水平,使整个工作具有安全性,提高作业进展效率,然后将所得的信息传送到其它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配合的积极性和协调性,是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

2系统功能设定

2.1用户和权限方面

系统中必然存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它们呈现出繁杂混乱的状况,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整理。企业中的部门类别很多,其功能也各有不同,企业必须据此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划分,将客户也相应的进行分类,确定其服务责任归属于哪个部门,并开发出相应的功能模块提供给部门使用。

2.2车辆接发放面

当车辆到达目的地之后,系统会对车次的编号信息进行查询,然后进行辨别,此时就是车辆信息在系统中开始阶段。由于车次较多,为了避免发生对车次信息进行混淆判别的行为,还要在系统识别之后进行人工识别,只有在校对人员结束核实之后才能将信息输入数据库。

2.3实时车辆信息控制

当车进入现场之后,就会因为位移和作业变化情况而产生一些信息上的变动,这些信息的维护工作都要依据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特点来进行,而且对于发生变化的所有信息细节都要记录并保存,这样做有利于信息的查询和报表的统计。

2.4生产作业方面

围绕运输和生产计划展开工作的过程中,调度中心需要下发装货、卸货以及车辆清洗计划,负责各个工作环节的部门需要在任务完成之后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记录,转换成信息反馈给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工作内容的繁多而产生大量的工作单。

2.5调车作业方面

调度中心在车辆进行装货或者卸货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位置安排以及移动情况作出安排。为了保证工作顺畅进行,调查人员会制定规划,等到规划下达以后传送到信号楼,值班人员对内容进行审核并确认通过之后,会将其发送到无线调查系统,然后其将有关数据直接发送到机车当中。

3系统结构安排

系统设计需要C/S和B/S进行交叉融合,其中的C/S负责业务逻辑分析,B/S结构负责对信息的维护和信息检索工作。整个系统可以分为4个层级。核心层级应该由数据库和服务器共同组成,这个层级主要负责业务的信息存储以及读取情况、最关键业务的逻辑和C/S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递。WEB服务器单独成为一个层级,负责B/S终端对数据库进行查阅的逻辑以及核心方面的逻辑。所有调度站点和车间方面共同连接成系统的逻辑层级,负责的是与其有关的业务逻辑。基础的层级有车站、无线调车以及车辆信息判定系统共同连成,负责整个过程的基础数据处理。

4软件设计

4.1客户端

在客户端的设计过程中,上层设计要着重于界面,还要兼顾其它弹出的控件设计。中间的设计层主要是逻辑部件,这个部分需要用到的运算相较于服务器来说是简单的,但是逻辑层承担的任务较多,需要涵盖用户传送以及接收部件、浏览部件等之间的信息传递。

4.2服务器软件

这个部分的软件与客户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个终端软件与客户的接触不多,因此可以将UI层采取清除处理。这个部分的逻辑问题比较难解,因为它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客户端的浏览以及操作进行管理。这个部分的设计结构与客户端基本一致,上层设计就是对软件的窗口和系统进行联系处理,中间层级也是几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处理,下部层级处理数据浏览,对其存取进行管理。

4.3WEB服务器

这个部分主要设计三个功能模块,涉及岗位权限管理、搜索等。其表示层主要负责给出界面,与用户之间进行的所有互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显示出相应的窗口,为他们提供方便的服务。业务的逻辑层面包含了信息验证、业务安排等,这个层级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