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专业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庵埠镇专业镇的演进过程
(一)食品产业呈现集群发展趋势
庵埠镇的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可以追溯至一百多年前,最原始的生产形式主要是家庭手工和手工业小作坊。庵埠镇传统的食品加工产品包括腌菜、凉果、饼食、豆干、甜料等,主要工序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改革开放为庵埠镇的食品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食品产业一跃成为庵埠镇最大的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发展趋势。到1988年,全镇共有食品企业453家,实现总产值12561万元,占当时全镇乡镇工业企业产值的57%。[7]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庵埠镇的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出现了“庵埠现象”。在如此环境下,庵埠的食品产业随之也取得飞速发展,庵埠镇的食品企业家们把握住了食品产业多样化、营养化、品牌化的新趋势,使庵埠食品的区域品牌得以创立。这个时期诞生了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如五味姜、九制陈皮等。进入21世纪初期,庵埠镇的食品产业已从先前的腌菜、凉果、肉脯、调味品四大类发展到囊括糖果、凉果蜜饯、膨化食品、乳制品、保健品、饮料等十五大类3000多个品种。这段期间,庵埠又涌现出大量食品名牌产品,如雅士利婴幼儿奶粉、佳宝凉果、汾煌可乐、笑糖果、康辉卤制品等名优产品。食品产业的发展带动庵埠镇镇域经济的腾飞,产业主导地位非常明显。到2006年,全镇已拥有550多家食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达33.4亿元,占了该镇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企业数量暴增的同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也在庵埠镇涌现,如雅士利、佳宝、康辉等上规模企业,并形成从原料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图3)。
(二)食品产业带动印刷包装产业发展
庵埠的包装印刷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庵埠的食品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印刷包装业的兴起。此后镇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印刷包装的企业,他们起初主要只是为本镇食品行业提供配套服务。从生产水平来看,当时庵埠镇的印刷企业大多只拥有简单落后的机械设备,主要进行单一的制版印刷。“到1988年,全镇有印刷企业43家,印刷包装从业人员1092人,年产值1746万元。”[8]随着庵埠镇印刷包装企业的不断壮大,该产业就从原来食品产业链环节中脱离出来,成为该镇的一个新兴行业并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是庵埠镇印刷包装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企业大胆地采用和研究新设备,开发出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新产品,尤其是该镇的软包装行业更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年产值超过10亿元。进入21世纪,庵埠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覆盖的趋势,企业远远不满足于简单的制版印刷和单色聚乙烯薄膜袋的生产,而是将产品扩展为10多类的150种产品。(表1)2009年,庵埠镇印刷包装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5.5亿元,与江苏省江阴市申达工业园、浙江省龙港县和河北省雄县并称为我国四大软包装工业基地。目前,庵埠镇的包装印刷企业已不再只为本地及周边提供配套产品,而是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食品、制药及烟酒等行业,肯德基、蒙牛、雀巢、哈药等企业的产品都在庵埠进行定点印刷,定点印刷商标的企业达270家,居广东省之冠。庵埠印刷包装产业已形成薄膜材料生产经营、电脑设计、电雕制板、凹凸彩印、丝印、吸塑、注塑、油墨、粘合剂、印刷机械生产等环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图4)两大支柱产业使庵埠镇形成“双龙出海”的工业经济格局,促进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快地就形成了食品工业与印刷包装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图5)
(三)新兴产业集群的出现
随着镇域经济的不断升级,近年来庵埠镇逐渐兴起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产业,如食品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药包材产业和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由于机械制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近年来庵埠镇也大力发展食品印刷包装机械制造行业。庵埠镇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对应的机械设备,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近年来专门从事食品机械制造和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的企业在镇内不断涌现。对于庵埠镇来说,在如今的产业环境下发展食品印刷包装机械产业的条件明显,行业前景广阔。总的来说,庵埠镇发展食品印刷包装产业具备以下三方面优势。首先,由于深深扎根于本地生产网络,能够及时获取食品与印刷行业的各方面最新资讯并以此为根据进行机械制造,这是其他地区所难以获得的优势;其次,镇内1000多家食品与印刷企业对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机械制造行业的销售难题,保证该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庵埠镇的两大产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人员,为该行业提供技术与人才资源。现阶段庵埠镇的食品印刷包装机械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值规模以及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都较小。目前,庵埠食品印刷包装机械行业现有从业人员近1000人,年产值2亿多元,年创税收1200多万元。[9]药品包装材料简称药包材,主要是指可以直接接触药品的医药产品的包装材料,产品包括药用金属、玻璃、明胶、塑料制品等。由于药包材行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与印刷包装业差不多,而药包材行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吸引了一些原来从事印刷包装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庵埠镇出现6家企业开始生产药包材产品,标志着庵埠药包材产业的出现,产品以软包装复合膜为主。到2003年,庵埠镇药包材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成为全省三大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尽管该产业产值在整个镇域经济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增长势头不可小视,对该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朝阳产业。庵埠镇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多为国内著名药品生产企业提供药品包装材料生产,知名的合作伙伴如桂林三金、哈药六厂、三九制药厂等。庵埠镇工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物流业,依托日渐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目前庵埠建成近百家货运站,为企业提供原辅材料采购、产品供货销售等物流服务。此外,作为潮安县城所在地,庵埠镇的商业也较为发达。全镇在建五星级酒店一个,已有四星级酒店两个,其他星级的酒店更是遍布全镇。此外,第三产业中的娱乐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业和通讯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镇域经济构成由单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图6)。
庵埠镇专业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尽管庵埠镇已经获得两个闪亮的区域品牌,但食品和印刷包装两大产业集群目前已出现了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庵埠镇的1000多家企业中只有不到100家属于上规模企业,如雅士利集团、佳宝集团、华业集团等,而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存在大量连厂名都没有的家庭式加工厂。以食品产业为例,中小企业的数量就占了全镇企业总数的90%以上。
(二)吸引人才能力不足
大企业是吸引高层次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上规模的企业常常拥有一支专门从事研发的技术团队。然而,由于庵埠镇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的研发及管理人员在全镇的人才构成中比例极低。中小企业一般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要求不高,并且在管理方面往往不太完善,这就造成了庵埠镇高层次人才的缺失。据了解,庵埠镇从事食品、印刷包装产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外来工或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中很少掌握专业生产技能,通常从事最简单的流水线工作。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雅士利集团以“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为理念,成为全镇至今唯一上市的企业。在全镇总数5万多的食品企业从业人员中,超过八成为素质较低的普通工人,而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所占比例很小。
(三)产品档次不高,质量问题突出
庵埠镇现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1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以及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尽管如此,庵埠镇的大多数产品仍属于面向低端消费人群的廉价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知名度低。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敏感问题的情况下,庵埠镇有些企业铤而走险,导致区域品牌备受质疑。1985年,震惊全国的庵埠“奶粉事件”发生,随即给庵埠镇经济带来巨大的打击。[11]
(四)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建设能推动专业镇的发展,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12]庵埠镇的商业发展历来发达,但作为产业集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专业市场发展较慢。关于专业市场的概念,已有一些学者做过深入的阐述。[13]归纳起来,本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专业市场主要以批发单一种类产品为主,兼营互补产品,有数量众多的销售商;第二,专业市场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深深扎根于地方主导产业体系中;第三,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能够提供较高层次的相关服务和劳务。根据这些特征判断,庵埠镇只拥有1994年建成的庵埠食品城这一专业市场,且其发展水平较低,食品经营单位不到100家。镇上还有潮汕商贸城、富丽不夜城等几个类似专业市场的场所,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因此,缺乏现代专业市场是庵埠镇专业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严峻问题。
(五)基础设施落后阻碍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的商贸和生产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庵埠镇作为潮安县县城所在地,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然而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交通网络建设滞后。对外交通方面,庵埠镇的护堤公路、庵曲公路和蕉山公路都是双向两车道公路,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人流。对内交通方面,除了县城片区,庵埠镇其他地方的交通线路普遍较少且绿化等配套不完善,缺乏多车道主干道。其次,旧区改造步伐缓慢。旧区改造是近几年各地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旧城区、城中村占据着城市大片区域,蕴藏了大量商机。改革开放前,潮汕公路庵埠段以东是全镇的人口密集区,这里建筑密度高、建筑物老旧、道路狭窄。旧区里包括庵埠镇的老城区——庵埠寨,在旧城改造中还要注意保护历史面貌,给整个旧区改造工作增加不少难度。在庵埠镇旧区之外还分布着二十多个行政村,都是需要进行改造的地区,为经济与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的土地。此外,公共服务场所水平较低。上面所述庵埠镇的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而相关的公共交通服务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庵埠镇的公共交通有四类,即公交车、计程车、专线车和摩的,但这四类公共交通都处于较低的服务水平。其中又以公交车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线路少、不按站停车、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庵埠镇的公交车现状令人担忧。全镇现只有客运站一个,且该客运站配套设施落后、占地面积狭小,与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提升庵埠镇专业镇发展水平的策略
(一)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
食品和印刷包装两大传统产业是构成庵埠镇经济的主体,是目前镇域经济的双引擎,两大产业的持续发展是镇域经济增长的保证。本文认为,在促进镇内食品和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这里,政府和行业协会应体现其帮扶与协调效用。对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信誉度高的中型企业,可以考虑给予融资方便,使更多企业创品牌、上规模;小型企业通常承接周边大企业的生产环节,因此应该对其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交流平台,适当合并一些规模较小的家庭式作坊。对于龙头企业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企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而龙头企业对镇域经济的另一贡献是其带动作用,政府或行业协会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两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在合作中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流动,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庵埠镇绝大多数工人是农村闲置劳动力,他们运用的技术极为简单,而具备科学管理能力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创新,企业之间的互动主体应该是技术水平精湛、管理能力突出的人才。所以,优化镇域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升级至关重要。
(二)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近年来,庵埠镇的食品印刷包装机械产业、药包材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成为镇域新的经济增长极,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机械产业的发展有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优势,但也要结合最新技术来升级产业水平,把食品印刷包装产业培养成镇域的又一支柱产业。药包材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虽然与一些国内著名药品企业合作,但是产业规模不大;另外,由于药品产业的行业特点,在发展药包材产业的时候,质量安全是生产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环节,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倍重视产品安全问题。二十年的县城建设使庵埠镇具备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第三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也是该镇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点应该借助本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对外辐射能力。由于本地的商业氛围历来活跃,娱乐业、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可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快速发展,政府只需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就能实现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构建镇域交通网络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基础设施的改善主要体现为交通条件的完善,即所谓“路通财通”。如前所述,庵埠镇无论对外还是对内交通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本文认为庵埠镇的交通条件的完善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拓宽主干道,建成密集交通网。目前庵埠镇的主干道中的双向六车道数量很少,旧区更是连双向四车道的沥青道路都没有,为数众多的是路面狭窄、坑洼的水泥路。在庵埠镇的部分农村,由于与镇中心相离较远,村内与村间的交通状况极差,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庵埠镇交通密度较大的是中南部,而西北部没有明显的主干道,道路密度低。基于以上两点,本文认为要实现镇域经济均衡发展,就要构建完整的交通网络。第二,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与公共交通环境。与珠三角大多数乡镇相比,庵埠镇的交通配套设施明显落后,对整个交通系统的运作非常不利。归纳起来,主要存在红绿灯稀少、道路绿化奇缺、道路标志极少等问题。就拿道路绿化来说,庵埠镇的交通大动脉潮汕公路的部分绿化带竟然被沿路店铺用来种植蔬菜,这种行为应该予以大力制止。第三,加强交通管制,防止交通混乱局面。塞车对于庵埠镇的居民来说再熟悉不过,按理说小镇的塞车问题应该不会像大城市一样严重,但该镇也存在这一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究其原因是当地的交通管制能力较差,而且交通死角又较多,加之交通配套设施落后,导致对外交通和镇内交通每天都出现塞车情况。除了本身交通条件较差外,本地居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较弱也是导致交通混乱场面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对交通管制提出更高要求。政府可以从加大交警投入、改造交通死角、建设行人天桥和普及交通规则等方面加强交通管制。
论文摘要:翻译专业各类学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巩固了翻译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同时也凸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译教育的理论建设必须加快步伐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尽快转变学科理念,提高翻译批评的理论含量,搞好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材建设工作。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翻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愈加息息相关,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关注。继2040年部分外语院校开始设置翻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又批准开设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课程…。也就是说,翻译作为独立学科进一步得到确认。翻译学在我国虽说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翻译院系将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翻译专业本科也会在全国高校中普及。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加快翻译专业理论建设的步伐,以便使新建的翻译专业在理论与应用方面不仅只有其名还要确有其实。翻译作为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与以往仅作为外语一项技能和一个方向的教学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新增的翻译专业,硕士、本科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如何建设等,这些问题迫在眉睫,需要上升到学科理论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我国的翻译专业教育起步较晚,要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必须抓好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除了体系机构的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学科理论建设。就翻译教学来说,就是要从翻译教学理论出发,认真学习研究国际翻译教学的经验,分析国内翻译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科理念,开展积极的理论批评,研究适用于新形势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才能进一步巩固并继续提升翻译学的学科地位;才有可能从宏观上描述和解释翻译活动的过程,从微观上指导翻译的具体实践;才有利于培养真正意义上翻译专业的人才。应当承认,当前我国在翻译专业教育理论建设方面与西方①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有助于学科发展。本文拟从学科理念、翻译批评和课程设置与教材这三方面探讨翻译学科理论建设。
一、转变学科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科地位是搞好理论建设的前提
论及中西方在翻译学学科理念上的差距,许钧断言,“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认识上比西方最起码要迟二十年”。因为,早在20世纪7O年代,翻译学在西方已经开始确立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在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中,JamesHolmes将翻译学分为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两种。而纯理论研究之下又细分为理论翻译学和描述翻译学。这个时期西方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活动的多种形式、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翻译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运作方式,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在形式上拓展至模仿,对文学史、文学评论等进行改写,这些理论还涵盖了影响翻译过程和译作接受的诸多社会文化控制因素“。此后,西方翻译学学科地位从不同方面得到巩固和提升。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了培养翻译理论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以及应用翻译学硕士学位课程,现已形成规模。有的设置纯理论翻译学博士学位,有的设置了应用翻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一些翻译院系还定期举办短期的翻译研究培训班进行专项的理论培训(如曼彻斯特大学联合伦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暑期短训班)。翻译学朝着跨学科多角度的方向发展,研究成果也随之越来越丰富。2O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翻译学的专门学术出版机构,如创立于1995年位于曼彻斯特的圣·杰罗姆出版社,国际性翻译学杂志如TheTranslator,Meta,Target,Perspectives和rI''''I’R等,并且数量还在继续增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继1998年的《劳特里奇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之后,主编MonaBaker在2009年又有《劳特里奇翻译研究百科全书》新版问世,新版的百科全书根据翻译理论的发展增加了新条目,原有的条目在内容上又有扩充。大量翻译学术论文的发表,翻译研究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均反映了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景象。这一点从上海外教社和北京外研社近年来分批影印的翻译理论研究原版书籍便可见一斑。这充分反映了翻译学科在西方的地位。
当翻译学学科地位在西方不断上升时,与此形成反差,在我国却在下降。首先是不合理的学科定位直接限制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如果不能在国家的学科目录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该学科就很难获得包括申报课题、成果评奖等学术研究的资助,也很难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而翻译教学的相对落后反过来又制约了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使得新兴学科的发展举步维艰。”L8然而,尽管翻译学科没有获得应有的学科地位,但从学科内涵和学科力量上,翻译学已经与“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说翻译学现状比较尴尬。一方面是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并不断提升,报考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数量骤增,几乎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两者之和。而另一方面,学科的学术地位仍然很模糊,比如,有些学校将它归属于应用语言学,而有些学校又将它归于外国语言文学。希望业界进一步转变学科理念,为翻译学正名。只有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局面,使翻译学科得到它应有的地位,专业理论建设才能有效地开展。
二、提高翻译批评的理论含量
提高翻译批评的理论含量是加强翻译专业理论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翻译批评既可以是对具体翻译实践的批评,也可以是对翻译理论的批评。中国的翻译史源远流长,也有着丰富的翻译理论,然而在国际比较权威的当代翻译学概论中nDjL1却看不到中国的译学理论。尽管我们可以说这是由于西方学者有学术偏见和知识局限造成的,不能单凭这一现象来评判我国的翻译理论,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这里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无理论思路的狭窄,理论意识的不成熟,和理论方法的缺乏。翻译理论发展史告诉我们,实践经验对东西方翻译工作者都是公平的,区别只在于谁能从这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LI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段时间,西方现当代语言学、文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等学科迅速发展并纳人了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翻译研究大量吸收了这些邻边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独立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理论。而这个阶段,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在原地踏步。翻译理论多是在语言层面上依据“信达雅”的标准做评判。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翻译理论还多是经验式、印象式的评点,大部分是围绕具体的翻译技巧在做文章,也就是说,还停留在语文学角度的探讨,凭印象、以原文为基准对翻译进行评判。这些特点在不同时期权威性的翻译论文集中可见一斑。。这些文章在理论层次上大致相当于西方翻译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国际译坛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多元化体系,而我国还是一元论或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在我国译坛一统天下达百年之久。进入21世纪,在国外翻译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译界有些改观,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翻译研究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研究重心应该从原文向译文及其译者和社会转移。但是迄今为止,真正以社会文化多元体系为理论框架对翻译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的论著极为少见。正如许钧指出的那样:“目前一些学术刊物上刊载的翻译批评文章更多的还是文本的对比和分析”。也就是说,仍然停留在狭义的翻译研究层面,真正意义上的广义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见。理论范畴无体系,术语界定模糊,不系统,缺乏缜密的论证,加上学术规范性不强,因此,当代国际译坛上至今没有我国学者的声音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请进来派出去的政策给翻译理论的建设输入了新的血液。外国的翻译理论逐步译介到国内,我们看到了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皮特·纽马克、劳伦斯·韦努提等理论家的相关介绍。但是这些译介多停留在译说的层面,缺少具体的分析和批评,很难听到我们的意见和看法,更缺少外来理论与我国翻译实践活动的普适性研究和应用。
三、重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专业课程如何设置、采用什么教材在学科理论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该学科存在的问题。既然设置了翻译专业,就不能像从前那样只是将其作为外语的一项技能来教。应该围绕翻译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做好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只要懂外语就会做翻译,甚至连外语界也存在这种认识。受这种认识的影响,翻译课只是被认为是外语技能训练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成为专业训练课。随着翻译学科意识的增强,以往的错误观念正在转变,人们认识到翻译能力不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而是需要专门培养。本科翻译专业的设立更说明了这个问题。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其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各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来考虑,在突显专业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突出各自的特色。很显然,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上展开。口译又细分为同传、交替、影视等;而笔译则有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网络媒体翻译和机器翻译等。哪个学校都没有能力面面俱到,更何况学生的精力也有限,难以样样精通,因此,应该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开设课程。
由于学科定位不合理,翻译专业硕士生的学习课程多为理论课程,缺乏翻译实践,缺乏技能的培养,部分讲翻译实践的又不与理论挂钩。翻译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应该是翻译专业课程最精彩但也是最不容易的部分,需要花大气力下大功夫。要求任课教师或教材编撰者既要有广博的翻译理论,又要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基础、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为理论配以经典的范例。好的翻译教材需要时间以积累足够的恰到好处的范例,不能急功近利。目前翻译教材很多,但这方面做得好的若说是凤毛麟角也不能算夸张。
此外,高校本科翻译教材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本科教材中多偏重翻译技能的培养。教科书大多是选取中、外文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互译实践,在句子层面上讲述翻译技巧以及翻译应该遵循的标准。还有一些翻译教材仅仅是前面列出原文后面提供译文,根本没有理论。翻译教材如果不能将所译的文本置于语言的上下文中,或者更宏观些,没有将翻译活动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只是就事论事地谈翻译,就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翻译的本质与功能。用这样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缺乏理论修养,难以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层面,也就无法做好当时的翻译实践以及后来的翻译研究。在最新出版的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翻译教程,已经注意到适量加入理论阐述,但是理论部分仍然是弱项。这除了观念滞后之外,还因为编撰者自身不重视系统地学习当代翻译学理论,所编写的教科书缺乏相关的翻译理论框架支撑。这样,翻译专业教学这一重要领地仍然是技巧占主导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学科应该加强三个层面的理论建设。
(一)继续引进西方翻译学理论成果并进行批评研究。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目前仍处于强势,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引进无疑是走捷径。纯翻译学理论也像纯语言学理论那样对所有语言有广普的适用性,只有应用翻译学才会反映出各语言文化的特性。因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理论的主张与大量引入西方译论是不应该有矛盾的。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开始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愿报名,医院面试选拔,组建驻点教学班。从学院的2007-2012级高护专业学生中,每年组建一个驻点教学班,每班学生24-31人,年龄18-22岁。医院具备承担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开放床位1020张,有内、外、妇、儿等30多个业务科室,具备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条件。
2.方法
(1)通过双向选择,组建驻点教学班: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医院再到学院向学生作医院情况介绍,学生与医院进行双向选择,组建医院驻点教学班。
(2)选拔授课老师,组建教学班子:医院理论教学老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热心教学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老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医疗老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热爱带教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大专学历且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或以上职称,为临床护理骨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个科室选拔2-4人,负责学生在第二学年理论期间本科室的临床见习和第三学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
(3)教学方法:第一学年,学生在学院完成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等)、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化学、药理、病理、病原生物及免疫、健康评估等)学习。第二学年,医院根据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医院完成护理学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危重症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临床营养、护患沟通、护理伦理等的学习。授课老师将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紧密联系,内、外、妇、儿科护理学一个系统的理论课授完,由授课老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床边教学。同时授课老师将该病例作为科内护理人员个案护理查房的病例准备,再组织学生和科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学生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到临床患者的观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制订基础护理操作临床见习计划表,将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根据各专科特点分解到各科室进行临床见习带教。第三学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根据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计划、实纲的要求,在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学生在各科室实习期间由具备带教资格的老师进行带教。带教老师与实习学生每日进行问答互动,出科时进行双向评价。同时,在整个实习轮转期间医院安排带教老师一对一全程跟踪带教,关心指导学生在各科室的实习情况。
3.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我院36位老师参与教学自我评价,在院校合作办学与护理学科建设结合后,教学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责任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为人师表意识、课件制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教学重点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示范能力、教学活动能力、授课互动能力均明显提高。实施驻点办班后,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及护理质量提高,与驻点办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参与教学后老师的自我评价较高
教师在理论授课前须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备课阶段需要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的设置,熟知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体系;还须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专业知识,才有能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教学评比活动,邀请学院的专职教授参与现场点评,学院老师来院上公开课,使老师们的授课技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办班,培养了一批护理骨干,使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知识水平等得到了提高。在医院每年新招护理人员进临床后必须纳入规范化培训,驻点班老师是护士规范化培训各阶段中进行理论教学与操作培训的骨干成员,他们的授课技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医院培养护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护理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始终贯穿学校办学过程之中。从目前高校运行机制来看,二者往往分属高校不同部门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要厘清二者内涵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等。专业建设涉及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的口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具体表现在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学科建设中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含学科发展成果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等,为专业建设创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探索研究的环境,有利于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同时,通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促进学科的发展。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仅不是互不相干,而且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2要明确二者目标
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建设内容主要是明确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建设规划等内容。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形成更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内容主要是学术梯队、科研平台、学术方向等方面建设。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多方面的,可以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是打造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还可以是培养了高素质创新人才。有学者提出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专业建设的目标就是学科建设目标的一部分。学科发展的目标实现必须是在专业的基础之上。没有专业支撑的学科是“根松枝疏”,专业的设置又必须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没有学科支撑的专业是“无本之木”。
1.3要统筹二者资源
对于特定高校,教育资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定量的,如何分配人力资源、经费等重大资源,对于能否提升办学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统筹考虑教育资源的分配,避免激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资源利用冲突,科学合理安排,激发二者活力,实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共同进步,推动共同发展。
2如何建立学科专业互动机制
如何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构建学科与专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对于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良性发展,构建学科、专业和科研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2.1统筹专业与学科建设,做好专业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没有纳入一个大的建设体系中,出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所以,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切实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关系,科学制定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划。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中,要加强与学科建设的衔接,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只有建立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才能真正符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和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2以需求为导向,夯实学科专业发展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际及区域发展需求,所以建立和发展学科专业也以需求为导向。但是,设立新的专业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同时,还需要坚实的学科基础,如果专业没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为基础,专业建设也不会有太大作为。在高等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面临很多人才培养和新兴特色专业建设的机遇,在谋划建什么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优势。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为抢抓机遇建设某个全新专业,也要尽快抓紧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只有师资、平台、科研等方面实力提升了,特别是凝练出了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向,才会辐射到专业建设质量。
2.3找准特色与优势,落实分类建设方针
学校要站在全校发展的全局,梳理学科专业的建设基础,找准优势与特色,谋划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分类建设。对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基础薄弱且就业率低的专业,要坚决予以停办;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在控制规模的同时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精品;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要加强建设,在追求建设质量同时扩大规模及覆盖领域;积极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培育新兴交叉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4统筹学科、专业与科研资源,服务人才培养
(1)教室环境设计应融入职业文化元素,如医院文化、企业文化,使专业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78.0%的学生认为教室环境设计与专业学习有一定联系,60.0%的学生认为在教室布置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关的内容更有利于专业学习。校内实训场所布置要尽量模拟专业岗位工作环境。调查中,80.0%的学生表示更愿意在与未来职业岗位环境相似度高的实训场所进行训练,50.6%的学生喜欢直接到医院临床实习训练。(2)专业教学可以从校内转移到医院、企业,开设医院(企业)课堂,更好地将医院、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为一体。在对医院(企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中,41.0%的学生认为可以增进对医院工作场景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可以直接接触临床设备,19.8%的学生认为可以了解到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调查中,50.7%的学生认为能通过技能训练加深对专业文化的理解,35.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训练专业技能,42.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技能操作训练中才真正喜爱上所学专业的。专业技能大赛可以有力推动专业技能教学。调查发现,36.3%的学生非常愿意并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55.9%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综合性训练,能使学生对专业文化有更深的领悟。(3)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调查中,43.3%的实习生认为技能水平是毕业实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实习帮助自己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专业综合素养。专业文化要内化为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对“专业素养关键要素”问题的调查中,33.7%的学生认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37.2%的学生认为是过硬的专业技能,29.1%的学生认为是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见表2)。这些关键要素都直接体现在专业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4)学校专业文化要与医院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调查中,67.8%的实习生认为学校专业文化未能体现医院文化。医院临床带教教师在专业技能熟练度和对专业发展了解度方面比学校专业教师更有优势。调查中,94.0%的实习生通过毕业实习对所在医院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有助于职业素养的提升。
2专业教育建设对策
2.1校企文化融合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企文化融合是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特征,是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人才的卫生类职业院校,应将医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深深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中。融入医院文化,不仅要营造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和实训场所,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医院文化理念,为培养学生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打下深厚的基础。
2.2专业情感融入是专业文化认同的基础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小,且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由家长决定,所以入学前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而专业教育是增进专业认识、培养专业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生刚入学时,可通过校史介绍、校友座谈、医院参观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的第一印象,早期融入专业情感,初步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尽快接受专业文化,在专业文化引领下自觉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3专业情境合一是专业文化渗透的平台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层面,专业文化建设更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物化环境。要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教室与病房合一、实训室与检查室合一、课堂与临床合一。示教室和实验、实训中心布置要与医院环境、工作情景相近,实训设施设备与临床一线基本同步,从而营造出浓郁的医院文化氛围和真实的职业场景,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2.4专业技能跟进是专业文化领悟的关键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专业技能教育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能局限于教学生“会做”,而应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与训练中不断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做优、做精”的目的。专业技能跟进是指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的作用,在不断熟练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专业文化的领悟和理解。
2.5专业素养提升是专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一、课程结构
构建的课程结构,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这可从两个层面作探讨:一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二是围绕专业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渗透的构想,即各门课程的建设。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目标。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初中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等诸方面的教育是必须的,这就是课程设置中的公共课。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它必须具有三项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和为专门课服务的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这就是专门课。专门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课程的模块化是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课程优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可借鉴DACUM,将若干专项能力所需知识综合为一个模块,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21世纪,世界将步入知识时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内部建设时,可依据专业人才业务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层层分解而成的一个个能力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要求的深与浅、繁与简、宽与专;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模块课程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具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有别于学科型的课程,其内容应具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
“实用”是高职专门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因而在进行教学内容剪裁时,更多地应采用“黑箱”处理法,重点解决好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端口。例如,数控加工技术是“数控机床技术应用”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深的数控原理、数控机床控制电路等内容,侧重围绕机床的功能、操作方法、编程技术等来组织教学。所谓内容的系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不应刻意去打破,因为,过于零散破碎的知识结构不易被者掌握,也不利于开发智力,内容的取舍应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琐;二是指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
2.相对稳定又逐步发展
五年制高职教学内容侧重于成熟技术,成熟技术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且在社会已经推广或正在推广的技术。成熟技术并不排斥其先进性,如高职开设的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技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广成熟技术时,应保持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其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术,有利于专业与课程建设;二是任何一种技术更新均是在原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跃迁,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解决好技术的共性问题,即技术基础问题。教学内容又要具可变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我们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适时地将先进技术引入。这种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例如,我校在组织数控编程教学时,限于条件,前几年主要以讲授手工编程为主,随着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普及,近年我们及时将这一技术引入课程,缩短了与社会技术应用的距离,增强了课程效果。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进行高职课程理论研究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合知识,使学生最优化地掌握相关理论,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三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理论在开发人才智力,培养人才发展后劲的应有地位,这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防止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或较低级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再次,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直接着课程效果,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时,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工作:
1.教材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由于五年制高职具有服务于行业或地区的特征,各校所开设专业不尽相同,即使相同专业,其侧重点也可能存在差异,不可能也不应该形成统编课程教学大纲,因此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动”、“静”特性。教材的“静态性”即指基本、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调;所谓“动态性”是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还应十分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
2.师资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事高职课程教学的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还须是实践的示范者,因此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在抓“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双师型”资格认定工作,对于确实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认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教学
在教学组织中,首先,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因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新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应逐步推广。
4.教学基地
学校应大力争取,尤其是的支持,实行董事会制,聘请顾问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促进专业和教学基地建设。
5.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师生共同检测教学效果。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呼唤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47万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4%,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13,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我国目前的医护比严重倒置,只有1∶0.61,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698,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目前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因此,我国护士的数量明显短缺,据此推算,至2010年,我国每年护士缺口至少在15万人。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四大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好实训基地的重要性。2008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不断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在前不久刚召开的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职业教育教学要走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前头。要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所有这一切既说明了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做优、做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我校创建护理示范专业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既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职教特色的体现。我校创建于1974年,护理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至今已培养护理人才四千多名,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这生骨干。目前,在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占1/3,因此,做强、打响护理专业品牌是我校既定的办学目标。2008年将申报省示范专业,并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创建省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对照护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及有关标准,学校现有实训场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有相应的实验室、模拟练习室,但仍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停留在模拟操作层面上,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见习实习医院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机会大为减少,实习的条件受到了更多限制,从而造成了学科教育要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要改变这一局面,显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科学地构建校内外相互沟通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建设目标及原则
以建设三大实训基地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以创建省级护理示范专业及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巩固我校护理学科传统优势,构建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外院校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人才。
以三个共同发展为原则(1)校内校外共同发展原则。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取代。校内实训是基础、是前提,校外实训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最终环节。所以我校的定位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完善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做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2)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原则。基地建设将着重从实训基地的硬件和护理人文环境的软件设计上进行规划。硬件建设就是以工作实景为规划依据布局实训基地,同时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好基地的整体布局,做好实训室及实训区域的划分;实训设备、工具、材料应根据完成各实训模块任务的需要确定。软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护士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规划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开发实训模块;二是把护理人文环境建设融入基地建设中。(3)通用与实用相结合原则。由于护理专业分科较细,有较强的专科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规划应以护士开展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为基础,设置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或社区或家庭都普遍通用的实训任务,从而适应不同护理岗位的共同需求。
建设的主体内容——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关键,根据护理专业的学科教学要求和操作技能学习掌握过程分析,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第一阶段:在校内基础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内产教结合实训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为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通过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基于上述思路,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主要内容由以下三大体系组成:
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我校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已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共五层,总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八百多万元,设有医学基础实训区、基础护理实训区和专科护理实训区三大区域。医学基础实训区包括尸体解剖室、标本陈列室、药物实验室等。基础护理实训区包括基础护理多媒体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护理形体训练室、ICU抢救室、模拟护理站等。专科护理实训区包括外科模拟病房、内科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产科分娩模拟病房、综合技能考核室等。该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三年多来,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校内基础模拟实训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护理示范专业评审、卫生部中高级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好评。
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据人口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比例高等特点。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这些养老机构都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机构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根据上述情况,同时结合学校近年来护理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已有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的情况。我校以产教结合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原门诊部的基础上,创建了“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护理康复医院)。为方便学生见习、实习,基地选址在校园内,已于2008年5月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总投入1000多万元。服务对象主要为康复病人、慢性病人、家庭照顾困难的老年人,结合医疗市场状况,开设内科、外科、妇科、理疗科、康复科、心理咨询指导科等科室,有床位100张(按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老年人分区收住),配备医师、护士、护理员等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医疗护理用具和设备。该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造福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满足各类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及老年人接受康复治疗、专业护理、维护和恢复健康的需求,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方便。
校外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护士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医院临床实训是学生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关键时期。早在1992年,我校就在本地六家市级医院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药)师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崭新路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更加重视抓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医院的设备资源,学校现已与周边地区三十多家综合性医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和对实习生的管理,学校和医院专门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了规范实习基地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更好地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健全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实习生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了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学校特设以分管副校长负责,由学校实训指导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机构,定期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沟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外实训基地临床带教工作座谈会,增进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带教教师的合作联系。平时邀请医院护理部主任等参与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通过院校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春燕.新形势下卫生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6上).
[2]齐守泉.职业教育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服务的战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邓俊,等.构建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现状,结合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认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学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针对问题提出要重点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改革考试方法,建设第二课堂等方面完善新的专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论文摘要]打造专业特色是高校取得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对专业特色的理解,认为专业特色建设要在合理定位前提下配置教育资源,软硬件并重。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间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关键词: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然而由于一些专科的高职院校受限于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开设的课程没有跟随国际贸易环境的迅速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商务经济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专业特色不明显且缺乏专项资金、专业人士的指导。面对外部环境的日益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如何应对新形势需求,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成了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一种跨越学科,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介于非语言学科与通用语言学科之间,强调语言能力、实用商务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实际、实践、实用的特点。
一、专业定位
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未来的国际经贸活动有以下特征:国际间多层面、多目标、多方式的交流空前活跃。不同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背景的交往空前广泛,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交流的目的是互惠;信息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充当主角,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英语作为世界各地的“通用语”,作用更是巨大;网络贸易方兴未艾,以英语为表现形式的资源占全部网络资源的绝大部分;电子商务成为国际商务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原动力;商务人力资源成为国际经贸活动持续发展的内因。在新形势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怎样来适应市场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可分解为: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业务能力、综合能力(即英语素质、商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英语素质包括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商务素质包括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实务;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计算机应用、办公室事务等。通过三年整体教学设计,合理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综合实践教学,保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适应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商务英语专业的多数课程涉及商务和语言,必须融合英语、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以提高教学效率。要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培训、企业见习、顶岗锻炼、自主培养,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改变商务英语专业中纯语言教师多,复合型教师少,语言教师不懂专业,专业教师不能很好地用目标语进行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的状况。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语言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师队伍,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建设适合高职特点的“双师型”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下企业挂职锻炼。目前,我系商务英语教研室已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具有翻译、外销、物流、报关等从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借助当地的社会资源,聘请7位包括政府经贸官员,外贸公司的老总和企业外贸部门的主管在内的专业人士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结合实际工作的案例授课,不仅为原本传授书本知识的课堂增添了生机,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未来工作岗位的感性知识。
三、课程设置
从目前我院开设课程来看,商务英语专业是兼修商务的英语专业。总课程学时为2300左右,其中英语课程学时为1600左右,占总学时的70%,其它公共课(含专业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30%。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教学大纲还不完善,课程设置中还有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年级新生入校后统一学习基础外语、国际贸易、基础会计等基础课程,使其具有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较为扎实的经济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等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在该阶段我们甚至可以依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将学生之前的班级体系打乱进行重新分班,使其专业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进而针对性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其具有牢固的英语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外贸理论和知识;三年级在组织学生继续深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主要侧重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充分利用学院的各类实验室开展校内实训,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开展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手并举,夯实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这个时期我们将组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既可以检测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程度,又可以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方向,校企合作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合作,包括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验室训等,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参与和推动。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旨在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公正性的评价观。对此,我们反复研究了与商务英语岗位相关的考证,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报关员证、营销员证、BEC证、外语导游证、涉外秘书证等资格证书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
校企合作首先要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要求每个订单班学生在毕业时至少拿到12个除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之外的商务证书,以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专业教师应将相关考证的主要知识点与技能加以梳理、细化,并贯穿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最终在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上着重体现。其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我们目前建立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本专业的学生了解市场,体验工作岗位的环境和过程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第三确立“企业订单培养”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其评价贯穿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以此作为我们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又有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光慧,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2)
[2]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
1.学习动机较纯正,专业思想不稳固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对就业局势的粗略感知,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纯正,但因学生所学专业多有其父母选择,并非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学生入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够稳固。虽然学院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积极进行专业教育,但专业思想稳固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习目的模糊迷茫,这些大学生学习风气较为涣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风建设。
2.学习目标较明确,学业规划不系统大学是专业教育,也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经的职业教育。虽然文科专业学生就业时专业限制较少,但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短期目标一般为通过努力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长期目标则为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取计算机、健康管理类专业等相关等级证书。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年轻有朝气,但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学业规划和职业理想脱节,自我发展计划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等现象。虽然学校开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学生不够重视,认为职业规划与他们在校生相距甚远,在学业规划上多存在随波逐流的现象。
3.学习态度较端正,自我约束能力差经过调研和座谈发现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习惯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约束下的被动学习,进入大学突然面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时间显得无所适从、漫无目的,进而表现为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和能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如因惰性等因素干扰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多,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科,上网、参加活动等占据大多数课余时间,上课时个别学生有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的现象,更有甚者因过度追求玩乐而无法完成学业。
4.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方法不灵活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总体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被监管的学习模式,在相对宽松自主的大学生活里,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更容易放松自己,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意识,在考试的压力下能够积极复习,但平时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高中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与考试课相比,学生则较为轻视考查课,而不能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认真学习考查课内容。
二、加强管理类专业学风建设工作的对策
1.加强专业教育,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必要手段。专业思想稳固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新生入学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培养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经常组织专家、教授、名师报告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使学生把握社会生活对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热爱所学专业,同时提高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自律性、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稳定的专业思想以使学生在学分制背景下的自由度受到相对限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职业相关教育,使学生注重学业规划大学的专业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用人单位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关注毕业生的整体能力素质,尤其注重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满足于教材和课堂知识,忽视动手能力和其它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籍和参加社会实践,缺乏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业生涯规划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为自己做好学业规划,协助学校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实现大学生从半强迫性质的“要我学”到自觉自愿的“我要学”的转变,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变,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总理在“十”报告中提出了“新四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总理强调,统筹“新四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3.37%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数每年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2012年底达到7.12亿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不断发展提升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是维持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环境也不断改善。据统计,2011年末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m2。按国家发展要求,2020年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40m2。城镇居民对住房需求的提升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将提升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空间。从这两方面来说,都大大需求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作为高校,必须研究城镇化给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结合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真正实现与市场、行业人才需求接轨。
2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发展状况
黑龙江农垦辖区总面积5.76万km2,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2.6%。其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和哈尔滨分局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根据垦区实情和农垦区域布局特点,提出构建“四五”城镇化体系,以5个分局规划建设5个中心城,并确定城市发展产业定位。如宝泉岭分局打造成食品工业产业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国绿色米都;红兴隆分局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态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态园林城。以农场级别并结合农场发展规模,建设50个重点镇、50个一般镇,以农场生产作业区建设500个规范化管理区,3个级别定位贯穿于农垦城镇化发展,分别承担起大、中、小城镇职能。小城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设施;中等城镇发展商贸服务业,为垦区小城镇的物资流通提供中转站;大城镇集聚人才与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这一发展定位已经初见成效,农垦城镇初具规模,形成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生活幸福的农垦城镇,逐步实现“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中”的梦想。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是我国农业开发形成的以农为主多种行业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近年来,垦区采取“撤并生产队,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发展思路,快速推进了垦区城镇化建设,也增加了垦区的耕地面积。由于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和农垦的经济实力做保障,黑龙江农垦城镇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农垦小城镇景观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镇建设的靓丽风景,吸引各界人士参观学习,也为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黑龙江农垦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3.1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农场都需要建设城镇绿化养护的专业队伍。根据黑龙江省垦区2011—2014年人才需求计划(见表1),2011—2014年垦区的园林相关人才有所增加。从园林专业相关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城镇规划、林业、旅游、园区规划管理等专业人才,其中园林绿化和养护需要的人数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数增加较大。
3.2农垦农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园林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行程6000km,对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园林绿化队伍建设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农场小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如嫩江农场、鹤山农场、云山农场、八五七农场、七星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八五二农场,这些农场园林绿化已经完成,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绿化养护队伍;一些农场小城镇建设正在进行中,如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海林农场、八五三农场、浓江农场、创新农场,一些住宅小区和农场公园、广场及主干道附属绿地都需要建设,他们也急需园林专业人才。未来几年,海林农场将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七星农场拟建三江绿色米业和现代化大农业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八五三农场利用燕窝岛景观开展农垦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农垦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都需要引进园林相关人才。另外,农场很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具有现代农业展示、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的功能,如尖山农场农业园区、鹤山农场的万亩大豆田、七星农场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洪河农场的农机展示区等,这些平台也需要园林专业相关人才。
4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园林专业人才。通过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7级园林专业学生座谈发现,基本没有学生打算去农场就业,都希望留在城市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农场不了解———园林专业课程中没有与垦区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内容,园林专业实践中没有到垦区调研实践,导致学生对垦区的了解少,有的学生想去垦区又有所犹豫,导致农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二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垦区发展不对接———垦区城镇化进程中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兼顾考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时垦区近年来建设各种科技园区、示范区及观光农业区,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还要懂得一些农业栽培、宏观管理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企业需要园林人才,一方面毕业生工作难找。为了推动学生到垦区就业,逐步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与垦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良性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黑龙江农垦城镇化提供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第一,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增加有关垦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农垦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垦区的绿化建设。第二,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垦区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垦区的城镇化进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已与垦区100多个农场建立联系,先了解农场每年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根据农场需求情况,从园林2008级、2009级、2010级的学生中选派2~3名学生到农场实习。这种做法既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农场根据需要选留到合适的人才。截至目前,到农场就业的大学生2007级有1人、2008级有4人、2009级和2010级各有6人。第三,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就业的意识和情感。以走下去(学生主动到垦区实践锻炼)、请进来(垦区的专家领导到学校报告、交流)的模式,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发展的意识。第四,建立垦区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与农垦大学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信息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垦区的城镇化建设、园林施工养护的方案,锻炼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农场园区规划项目、居住区景观规划等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学生得到了锻炼。
5结语
1.1课程建设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进行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人才培养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目的趋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本科院校,以培养学科型人才或理论型人才为目的。但是实际上,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大部分的专业人才既不精通法学知识,又不能进行法律实务操作,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2课程建设的重点注重应用型、实践性课程建设。依据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法学专业应该要注重课程调整,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以满足社会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学院要以“应用和必需”为原则,按照社会需要,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
1.3我国独立院校法学发展的现状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开设都很好地促进了法学专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法学专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社会对于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舆论导向,法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广大考生的眼里,法学专业是一门需求广大、发展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受这样一种心理的影响,许多考生在进行专业填报时都倾向于法学专业。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社会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应用型人才的缺乏,使得法学专业的就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优化
2.1进行课程改革与优化的原因当前法学教育的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没有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不能独立地进行法律实务操作,因而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改革与优化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2.2如何进行法学专业课程的革新第一,对课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创建法学专业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地、科学地指导,以保证革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领路者,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之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第三,改进课程教学条件,保障课程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在进行课程革新时,要注重大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课程设施建设和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需要践行的科学方法。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四,选择并编写优秀教材,促进课程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托,因此,选择高质量的优秀教材至关重要。在进行教材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要本着有利于教学和对学生负责的原则进行严格筛选。
3结束语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一级学科艺术学确定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这不仅是对我国艺术学科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紧密地呼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一是理工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侧重点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一类是着眼于办专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兼顾学校的素质教育;另一类则相反,着眼于学校素质教育,同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再有一类则着眼于学校的创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校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学生管理等方面各有侧重,人才培养参差不齐。比如第一种类型的,其定位于专业办学,就会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等同对待,容易办出特色,其他就未必了。二是自身专业特点突出。艺术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门类,这一门类的学生个性特征突出,而理工类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其特点更为明显,问题也更为棘手,特别是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在经过一阶段的升温后,理工类高校里面的艺术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办学定位、专业设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陷入一定的发展困境,各高校开始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招生,压缩规模,“艺考热”有所回落。
二、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学风建设困境
理工类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其专业情况较为特殊,生源背景复杂,他们具有更多的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彰显专业特色的标志,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着大学学习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风建设不容乐观。
(一)重视专业技能,缺乏人文素养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接触专业比较早,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结,艺术情结浓厚,专业学习得心应手。相反的,受传统的“重理轻文”思想的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视为边缘学科,具备较高艺术天赋的且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不愿意报考艺术类别的专业,报考学习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我国高考对艺术类学生的选拔对文化基础要求也较低,无形之中加剧了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素质课不感兴趣、文化知识缺乏等现象,自然而然的文化素养也不高。再者,“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这样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导致两种极端的现象,一边是专业课的学习氛围良好,另一边则对专业课外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消极对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二)重视自我意识,缺乏集体观念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比较注重个人的自我设计与发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以小班为主。这一方面为艺术生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培养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这种过于追求自我、崇尚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环境,也慢慢滋生了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比如习惯于独来独往、不喜欢集体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个人主义意识浓于集体、大局意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协同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展现自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对于师长的教育引导缺乏耐心,听不进去;对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反感,甚至有抵触心理和叛逆行为,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重视个性自由,缺乏组织纪律
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创新能力见长,个性越强,往往越具有艺术创造能力。长期的艺术专业学习和独特的行为处事风格,使得这类学生的情感细腻、思想奔放,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个人追求,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欢张扬个性,热衷于追求潮流和新事物,常常以时尚的引领者自居,奇特的服饰、造型往往深受他们青睐。同时,由于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比较多样,有很多的户外采风实践,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宽松,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缺乏纪律意识、纪律观念淡薄、生活学习松弛懒散、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或逆反等现象。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就是染有迟到、旷课、早退等不良习惯,无视校规校纪,纪律意识较为薄弱。
(四)重视功利主义,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私思想。且艺术类专业学习成本要远高于其他专业,学习艺术类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优越,宽绰的生活习惯易滋生功利思想。从社会环境看,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艺术带来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负面效应[4]:一是学校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而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二是教师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投入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做兼职、搞创收,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了影响;三是学生禁不住诱惑,热衷于兼职,低年级时便纷纷外出兼职挣钱。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让艺术类的学生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实惠、名利,爱慕虚荣,不善于吃苦,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穷,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浅尝辄止。
三、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改进对策
随着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科学把握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5],因材施教地开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上述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具特点及存在的学风问题,学校应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狠抓学风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德育教育为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课在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宣传教育,参照国内一些高校做法,在校园网开辟“学风建设专题”栏目,开展舆论宣传与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提升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艺术类学生发展规律的形势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美化、完善艺术类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6]。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培育与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走精品化路线;规范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组织开展,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注重典型示范教育,提升学生集体意识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习产出,做实综合测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先进模范学习;做好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及优秀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开展有效的帮扶引导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干部、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各类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全局观念,进一步强化艺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严肃学校校规校纪,弘扬优良校风学风
缘于人情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对个别学生违规现象处理的模糊不清,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纵容了学生藐视制度约束性。对于这一群体,要加强制度建设,并把制度落到实处。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考风建设与道德、诚信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律意识。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力度,对于考试作弊及无故旷课现象,要简化处理环节,提高处理速度,从思想源头上断绝学生的侥幸念头,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四)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一与电子商务发展主题相脱离
电子商务发展的本色就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扭转。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的革新换代推进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或者者说自己的优势已经经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效力的提高转变成如何创造商务价值,这就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立异以及调和发展。但是,就当前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模式来说,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浮现出了显明的两极分化,应当将实际电子商务建设与技术或者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其1发展不公道都将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此,咱们应当认清电子商务发展的主题,不能盲目地寻求单1的专业或者者单1的技术,如果咱们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发展,必将造成技术以及商务专业度的严重不平衡的状况。
一.二学科基础建设滞后
大家都知道,电子商务包括有许多的内容,触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商务、法律等多个方面。因而,电子商务是许多学科融会在1起构成的1种新型并且拥有综合特性的专业学科。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触及的行业愈来愈广泛,从而使患上电子商务变患上越发的繁杂多样,这完整是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换代。另外,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立异以及实践发展,电子商务也不例外。针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专家或者学者也从各个方位开展了首要的研讨以及分析。但是,研讨的内容却不深,缺少各个必要的钻研之间的关联,也没构成特殊的理论体制,以上情况会引起电子商务发展的专业根基相对于后进。而因为这类滞后引发了在电子商务流动流程里,不能清楚地认识许多的基本规律或者者基本现象,必将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电子商务进1步的发展。
一.三不能知足企业所需人材发展需要
大家都知道,中职学校兴办电子商务专业是由于企业需要这方面的人材。但是,学校所培育的专业人材却不能知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是1种实践性质无比强的学科,对于教学工具以及前提的需求度比较高,而且还需要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目前大多数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是对于书本知识理论过分依赖,缺少了实践的经验,以致于在实际操作中呈现许多问题,这样会对于企业的发展发生不利的影响。闭关锁“国”也是1大缺陷,现在各个学校普遍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别的学校的优点也不采纳,不鉴戒,这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质量以及水平。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变革的假想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的变革能有效扭转目前的不良现状,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动身,对于症下药,有益于学校培育专业的人材。面对于各种问题,笔者在下列几个方面列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一准肯定位培育目标
学校首先要确保对于电子商务人材培育目标的准确性。基于需求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行业的特色,明确专业职位匹配,培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培育目标以及模式。良多行业都触及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可以针对于某个行业进行特定的专业技术授课。这样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更好地定位培育的目标。电子商务这个专业自身触及的方面就尤其的广泛,就业前景比较好,岗位比较多,比如网站推行、网页编纂、物流、网络销售等。有1点比较明确,在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专业请求。对于于以上问题,学校要想肯定培育的目标,就必需了解各种企业具体的实际需求。
二.二完美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集各个专业于1体,抉择了它的繁杂程度。电子商务人材需要掌握的知识有良多,如:电子市场营销、贸易、商业发展模式、电子交易要点、如何在网上安全交易、物流配送网络技术、供应链管理等。另外,对于于自己所掌握熟练的要加以运用,并且开辟立异,跟上时期的进步。这就请求学校要进1步完美课程设置,要做到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指点,以人材能轻松进入企业并能增进企业的发展为终究目标。教师授课时,应当要保证知识的深度,保证知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应当保证知识的广泛性,笼盖面要广。除了了这两点,还要做到依照岗位的实际请求来选择专业的理论课程,而课程也要依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开设,以知识理论为条件,实践经验为保障,开设有益于企业发展的课程。
二.三增进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倡导的是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实践授课。现阶段,在电子专业授课中缺少实践,而电子商务学科偏偏偏重于实践性,所以在此问题上,应当加强实践操作。增进实践教学要从3方面入手:教学理念、物资方面的改善以及对于外界的联络。首先,传统的教学理念只重视于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首要性,针对于这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咱们就应当把实践放于首位。其次,实践需要的平台以及实践器材要完美,加大教育装备的投资力度,从而增进实践教学。最后,学校应当主动以及外界的企业联络,并树立必定的合作瓜葛,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1个实习实践的平台,使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四提高师资气力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触及面比较广泛,从基层到管理层都能用患上到。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属于专业利用型人材,他们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熟练地掌握专业技巧、利于企业发展的凸起特色以及与岗位匹配的专业素养。另外,师资问题才是症结,在电子商务专业授课的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课程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对于实践方面也能统筹。另外,学校应当外聘用1些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材,让他们能与本校教师经常交换探讨,使整个专业的教师水平患上到晋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