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战略战术论文范文

战略战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战略战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战略战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营销战略战术分析

目前国内出版的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一般都要分章讲市场营销的战略以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似乎它们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是相同的。然而,笔者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各位同仁引起高度重视:战略是全局性、深远性、纲领性的;战术则是局部性、短暂性、操作性的;市场营销的战略类型是稳定、发展、收割、撤退,而战术则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战略目标的特点是先进、现实、明确、具体,而战术的特点则是可控、复合、动态、统一。战略和战术既有本质区别,又密切联系,贯穿于市场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

一、战略统领战术

在制定战略过程中,有些将领忽视对战术问题的研究,因此一旦战争开始,他们变得对战术问题敏感了。如果一个战略从战术的观点来看是可行的,那么战争一开始,战略就应当统领着战术。一位善战的将领应该能够忽视战术上的困难,以便加快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时,花费大量的财力去克服可能阻碍总体战略实施的困难也是必要的,例如,有时为了实现有助于总体战略成功的战术目标,不得不在短期内亏本经营。反之亦然,如果战术目标与战略相矛盾,你也许不得不缩减甚至放弃盈利产品的经营,对一味追求销售量的管理人员来说,这就会惹起许多麻烦。

二、战术是战略的基础

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营销目标而设计的行动规划,是企业的营销目标与具体战术的协调,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战术作为战略的基础,既可以将各种因素综合运用,也可以根据企业情况和市场特点,有重点地运用其中某一个或两个因素,设计或制定相应的战略。

三、战略不依赖于个别战术

战略来源于对战术的充分理解,但战略并不依赖于个别战术。良好的战略的精髓在于不依赖个别战术也能够在营销中取胜。IBM公司不需要突出的广告也能赢得微机战,因为,在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前,作为第一家生产家用计算机公司的战略就保证了IBM公司的成功,这种战略使公司的战术顺利实施;而对战术的充分理解则决定了IBM公司采取这种战略。

在认识到广告武器的重要性的同时,许多公司领导又错误地依赖于它,他们试图寻找广告中的绝招以保证公司在竞争中取胜。有些公司把赌注下在宏大的广告计划上,希望它会挽救局势,但这样的局势很少得到挽救;如果战略是有用的,一般的战术也可以取胜,如果需要完美的战术才能取胜,那么这个战略就不是可靠的。四、一定条件下战略服从于战术

战略的制定不是从上到下,而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位将军只有深入了解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才能在制定有效的战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战略不是来自涂有防腐剂的象牙塔中,而是生存于市场的土壤里。一个完善的战略的目的在于推动战术的运用。在军事活动中,一项行动计划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让两位士兵作好准备,愿意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向惟一的敌人开战。换句话说,就是在战术上运用实力原则。重大的战略可能是大胆的、激动人心的,甚至是令人畏惧的,但如果从战术上看,它不能保证战场上的军队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完成任务,那么,这个战略就是彻底失败。营销战略应该从它与消费者和竞争者的联系方面来确定它们的效果。

五、战略与战术不相分离

战术体现战略,战略凌驾战术,这是一个紧密无罅的序列,如果你想在某一点上将它割裂,你将自食其果。战术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制定战略,战略使公司战术的实施成为可能。一旦战术被确定,下一步就是战略统领战术;战略与战术之间不能存在任何障碍。否则会危害整个过程。以大多数企业营销的广告为例:公司通常雇佣某些商处理广告活动中的战术问题,但公司一般在商着手工作之前就已制定了营销战略;换句话说,即公司决定了做什么,然后商才能决定如何做。为了使将来的营销战更有效,广告商必须更多地参与战略计划工作,或者公司必须掌握更多的广告战术,两种倾向似乎是同时发生的,这将有利于战略与战术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宋小敏:市场营销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2]张声茂: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第2篇

一、网络营销产生的分析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和商业竞争等综合因素所促成的。网络营销产生的科技基础,21世纪是信息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社会的内涵有了进一步改变。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的分配和接收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合作和交流的环境。企业也正在利用网络新技术的快速便车,促进企业飞速发展。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地促进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企业如何在如此潜力巨大的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新兴市场,对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营销也产生于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经营永恒的核心。利用网络这一科技制高点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是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品种上都已极为丰富。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和服务。他们的需求越多,需求的变化更快。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增加对产品的信任和争取心理上的满足感。网络营销还产生于商业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各企业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想方设法地吸引顾客,很难说还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方法出奇胜。开展网络营销,可以节约大量昂贵的店面租金,可以减少库存商品资金占用,可使经营规模不受场地的制约,可便于采集客户信息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得企业经营的成本和费用降低,运作周期变短,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加盈利。

二、网络营销基本特征的分析

公平性:在网络营销中,所有的企业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性只是意味给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个人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并不意味者财富分配上的平等。虚拟性:由于互联使得传统的空间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或虚拟社会。对称性:在网络营销中,互联性使信息的非对称性大大减少。消费者可以从网上搜索自己想要掌握的任何信息,并能得到有关专家的适时指导。模糊性:由于互联使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边界变得模糊。其中,最显著的是企业边界的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模糊、产品和服务的模糊。复杂性:由于网络营销的模糊性,使经济活动变得扑朔迷离,难以分辨。垄断性:网络营销的垄断是由创造性破坏形成的垄断,是短期存在的,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会使新的垄断者不断取代旧的垄断者。多重性:在网络营销中,一项交易往往涉及到多重买卖关系。快捷性:由于互联,使经济活动产生了快速运行的特征,你可以讯速搜索到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对市场作出即时反应。正反馈性:在网络营销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人们之间产生了频繁、迅速、剧烈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不断强化的正反馈机制。全球性:由于互联,超越了国界和地区的限制,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信息、货币、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动,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三、网络营销竞争优势的分析

成本费用控制:开展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网络营销采取的是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它通过因特网改造传统的企业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并通过整合其他相关部门如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实现企业成本费用最大限度的控制。利用互联网降低管理中交通、通讯、人工、财务和办公室租金等成本费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许多在网上创办企业也正是因为网上企业的管理成本比较低廉,才有可能独自创业和需求发展机会。创造市场机会:互联网上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它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每一个地方。利用互联网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可以远及过去靠人工进行销售或者传统销售所不能的达到的市场,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新的市场机会。让顾客满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的了解有关信息。这样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省去了去商场购物的距离和时间的消耗,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由于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约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可以实现以更低的价格购买。

四、网络营销竞争原则的分析

在网络营销中,企业必须顺应环境的变化,采用新的竞争原则,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个人市场原则:在网络营销中,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适应个人的需要,有针对地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适应性原则:由于互联性的存在,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呈现出瞬息万变之势。公司产品能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个人需要,公司行为要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企业组织要富于弹性,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伸缩自如。价值链原则: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会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增值。我们将其整体称作价值链。公司不应只着眼于价值链某个分支的增值,而应着眼于价值链的整和,着眼于整个价值链增值。特定化原则:首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偏好和品位,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公司找出同类型的大量潜在客户,把他们视作一个独立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主流化原则:为了赢得市场最大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被称之为主流化原则。尽管企业最初建立数字产品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很大,但继续扩张的成本却很小,由此产生了新的规模经济。

五、网络营销竞争战略的分析

网络营销的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能力,改变企业与其他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对比力量。巩固公司现有竞争优势:利用网络营销的公司可以对现在的顾客的要求和潜在需求有较深了解,对公司的潜在顾客的需求也有一定了解,制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便于实施和控制,顺利完成营销目标。公司在数据库帮助下,营销策略具有很强针对性,在营销费用减少的同时还提高了销售收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网络营销以顾客为中心,其中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现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相关数据资料。公司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大大地满足顾客需求。顾客的理性和知识性,要求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行参与,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需求。通过互联网和大型数据库,公司可以以低廉成本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入侵者设置障碍:设计和建立一个有效和完善的网络营销系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旦某个公司已经实现有效的网络营销,竞争者就很难进入该公司的目标市场。因为竞争者要用相当多的成本建立一个类似的数据库,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络营销系统是公司的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和可以获取收益的无形资产。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可以从与顾客的交互过程中了解顾客需求,甚至由顾客直接提出需求,因此很容易确定顾客需求的特征、功能、应用、特点和收益。通过网络数据库营销更容易直接与顾客进行交互式沟通,更容易产生新的产品概念。对于现有产品,通过网络营销容易取得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和意见,从而准确决定产品所需要的改进方面和换代产品的主要特征。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商是向公司及其竞争者提品和服务的公司和个人。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一方面考虑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时间上的需要,即计划供应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将满足要求的供应品在恰当时机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生产,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和控制质量。公司如果实行网络营销,就可以对市场销售进行预测,确定合理的计划供应量,保证满足公司的目标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可以了解竞争者的供应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供应紧缺时能预先订购,确保竞争优势。

六、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的分析

公司实施网络营销必须考虑公司的目标、公司的规模、顾客的数量和购买频率、产品的类型、产品的周期以及竞争地位等;还要考虑公司是否能支持技术投资,决策时技术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等。网络营销战略的制订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确定目标优势,分析实施网络营销能否促进本企业的市场增长,通过改进实施策略实现收入增长和降低营销成本;二是分析计算收益时要考虑战略性需求和未来收益;三是综合评价网络营销战略。公司在决定采取网络营销战略后,要组织战略的规划和执行,网络营销是通过新技术来改造和改进目前的营销渠道和方法,它涉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管理各个方面。如果不进行有效规划和执行,该战略可能只是一种附加的营销方法,不能体现战略的竞争优势。策略规划分为:目标规划,即在确定使用该战略的同时,识别与之相联系的营销渠道和组织,提出改进的目标和方法;技术规划,即网络营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强大的技术投入和支持,因此资金投入和系统购买安装,以及人员培训都应统筹安排;组织规划,即实现数据库营销后,公司的组织需要进行调整以配合该策略的实施,如增加技术支持部门、数据采集处理部门,同时调整原有的推销部门等;管理规划,即组织变化后必然要求管理的变化,公司的管理必须适应网络营销需要。网络营销在规划执行后:一是应注意控制,以评估是否充分发挥该战略竞争优势,评估是否有改进余地;二是要对执行规划时的问题及时识别和加以改进;三是对技术的评估和采用。

七、网络营销经济学原理的分析

第3篇

论文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图书馆也步入了数字时代。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数字图书馆的热潮席卷全世界,引起国际国内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对数字图书馆还只是初步认识,应该根据它自身的特征和功能去采取相应的原则、政策、战略和策略使我们的数字图书馆迅速健康的发展起来。

1略述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功能

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对什么是数字图书馆这个重要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一个深刻的革命,它不仅表现为馆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而且它的信息传递网络化是完全超越传统馆间界线的,并且数字图书馆要使人们对信息存贮自由化和对资源共享化,所以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应该是:数字图书馆是信息工作者以互联网络为平台,以通信线络为支撑,以数字信息资源为内容,对有价值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能为用户提供高速、快捷、方便的网上信息服务的开放数字资源体系。可见数字图书馆的这个定义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它的产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功能。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突出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信息资源数字化

产生于现今信息化社会的数字图书馆是以计算机与通讯网络为支撑的,但它的核心和基础则是它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依附于数字而存在,没有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就没有数字图书馆,所以,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数字图书馆所以优越于传统图书馆,就是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资源,同时吸收大量电子出版物和网上的大量数字信息资源,从而使自己拥有着广阔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和功能,才能适应满足当今知识经济大发展的需要。

1.2信息传递网络化

数字化和网络化二者是不可分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化为基础的,因为数字化是以网络化为依托的,没有网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就没有任何意义。具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数字图书馆要用数字信息服务于用户,需要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的,没有网络化的这个信息高速公路,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数字地球"。数字图书馆只有通过网络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跨时空、开放型、标准化、规范化的传递给用户,才能在现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1.3信息共享化

信息资源共享化是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又一个基本特点和功能,也是以往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数字图书馆有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作为坚实的基础,它对用户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服务的时效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共建共享化的优势,实现图书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快捷无障碍的服务。

以上三点是数字图书馆最基本的特点和功能,也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根本相区别的地方。这些革命性的变革就要求我们在创建数字图书馆时必须去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办法,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呢?

2对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几点认识

2.1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注重整体性和联合性。

注重整体性是数字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这是因为数字图书馆是依网络为基础,没有网络作为依托的数字的运行是不可能的。数字文献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依托了计算机和通迅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传输。任何脱离网络的数字文献的存贮场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只有网络才能把各个个体的数字图书馆连成一个整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献资源共享。因此,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时,必须遵循整体性这一重要原则,必须走联合这一条路。也就是说在信息资源建设和保存、网络技术的应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选择、分类和主题标引、书目数据格式的标准等等,也都必须遵循这一整体性原则。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应在一个大范围内全盘考虑。不能去追求"小而全、大而全"或者"条块分割"造成全文数据库重复建设的巨大浪费。这个原则在经费不足的单位尤为重要。2.2数字图书馆的品牌战略。

品牌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对产品使用的印象,对其名称、包装、历史声誉、市场影响力与公众认可程度。数字图书馆在市场运行中也必然要讲究品牌意识、品牌战略。近年来我国兴起的数字图书馆也正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一是面临国内信息部门相互竞争的挑战。国内信息咨询数万家,并且增势迅猛,这些不断增加的信息部门,在服务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都与数字图书馆展开了激烈地竞争;二是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比我们早,立足点也就高于我国,所以国外的品牌与技术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压力。这样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一开始就面临要在竞争中去求发展,去开拓创新,去积极地塑造自身的形象,提升自身实力,去构建品牌战略,做好品牌定位。尽管当前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评价标准和体系,但是把品牌定位在用户广泛性上;很好地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用户在长期使用中通过比较,得到对自己的品牌广泛的认知和肯定,这是我们在创建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所必须追求的目标和要遵循的战略原则。

2.3数字图书馆的人才战略。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以要把人才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我国图书馆人才队伍现状来看,我国图书馆(尤其中小型图书馆)许多人没有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的背景知识,有的没有取得专业任职资格,有的连大学文凭也没有,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仅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职称偏低,年龄又偏大。从而低水平服务人员多,高级研究人员少,尤其掌握现代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同时,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也偏低。然而在欧美国家的图书馆员是被列为与律师、会计师和医生相等同的地位。他们的图书馆员要获得专业资格其基本条件是要具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硕士学位,不然就不能从事这一工作。我国图书馆业跟不上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不仅是图书馆的设备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则是图书馆人才匮乏的问题,它从根本上直接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二,数字图书馆本身向馆员提出了更高的人才要求。传统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则是数字信息资源,它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纸质转变为多媒体,数字信息可以处理成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体以及虚拟空间等,这些数字信息是运用计算机操作和在网络上运行的。因此,图书馆员要胜任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多媒体的管理等。同时,还要掌握国际通用的英语以及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预测学、市场营销学和公共关系学等非专业知识。所以,数字图书馆员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而这个复合型人才又不是封闭型被动型的,又是开放型和创造型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着的数字图书馆的需要。

从以上要求可见人才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第一,要抓紧对馆员的继续教育,使馆员认清形势,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使馆员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技术、去树立新观念、去迎接新的挑战;第二,实行竞争和激励机制,推动馆员队伍的优化;第三,聘用聚集社会上优秀高技术人才。总之,抓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队伍这个关键问题,才能推进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技术战略新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新技术最主要的发明者、使用者和传播者。《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美、日、欧跨国公司的技术贸易额占全球技术贸易总额的97%。无庸置疑,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将面临对东道国技术转移的新阶段。如何克服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流入垄断障碍,如何在新时期与跨国公司的国内合作国际化浪潮中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无疑需要重新思考新阶段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技术战略的转变。

首先,缔结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知识联盟。20世纪70年代末,跨国公司之间以产品为核心缔结战略联盟,目的在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供货质量和提高供货效率。进入9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以及许多高科技产业交汇发展的新趋势,即使是寡头垄断企业也难以在所有技术领域的所有环节均占有优势,更难以承担独立技术研发所需要的巨额投资和高风险,因此,跨国公司之间纷纷缔结以R&D活动为核心的战略联盟。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成为这种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从战略上保持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技术领先的地位是联盟各方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这种基于知识联盟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对于发展中东道国的并购而言,给出我们以下的政策思考:其一,应该对那些有利于保存并加强本国现有技术能力的外部并购者提供政策鼓励。其二,东道国政府需要从政策上提供技能和技术支持系统以加强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其三,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局面,东道国政府应该扬长避短,进行多目标综合权衡,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政策和技术转移政策来逐步克服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次,广泛建立海外R&D机构。跨国公司传统的以母国为中心设置研发机构的布局,正在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依然遵循着跨国公司一贯坚持的以全球作为活动舞台,优化配置资源、寻求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美国以其无可比拟的强大的科技实力,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建立海外R&D机构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来,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大量的研发机构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低成本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国家的研发成本差异,获得研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跨国公司既要加快从新产品开发到投向市场的速度,又要使产品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知识密集型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积聚地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类R&D机构投资方式从合资为主向控股、独资为主演化,并以控股、独资为重要手段锁定核心技术的技术转移路径。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瞄准次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全竞争市场,通过本土化的研发,达到控制本地技术、主导本地市场,进而改变市场结构和产销供应的目的。

再次,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跨国公司在产权和控制权范围内对海外分支机构的内部化技术转移;二是向其它企业的外部化技术转移。内部化技术转移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技术转移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加以实现。外部化技术转移有许多方式,如技术出售、许可证、资本品销售、技术援助、合作研究与开发等。就跨国公司而言,内部化是实现R&D投资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方式。通过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技术领先的优势建立或增强其市场垄断地位,利用垄断差价政策实现世界范围内垄断利润的最大化。按跨国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技术转移梯度规律,跨国公司为了保持技术垄断优势,对外转让的技术一般都是处于成熟期或标准化的技术。在向合资企业转让一般性常规技术的同时,也常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提高股权比例,控制技术及合资企业,以达到其获取垄断价值,占领东道国市场的目的。

最后,借助国际产业转移实现核心技术的沉淀与次级技术的外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跨国调整,既是一次传统产业的整体转移,更是一次新兴产业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新兴产业整体价值链在全球的重新布局。这次产业转移除了表现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并购、战略整合的强强联合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发达国家把不同产业均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某些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如发达国家计算机制造环节向中国的转移,软件开发向印度的外包等。今天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产业在拉长过程中,不同独立生产环节的跨国转移,输出国家在经营中侧重于产品标准的制定,关键技术、核心业务的掌握,产品最终价值的全球实现,而将其他环节,即部分生产和服务环节,以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出去,产生新型的外包加工,形成了新的世界生产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后发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本国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拉美国家的沉重教训同样表明,只有在创新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才能真正获得产业转移国际化的利益,达到自身产业升级的目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技术引进与创新并重,在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的同时,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单纯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产业升级既无先例,亦十分幼稚。

[1]E.D.Domar.TheEffectofForeignInvestmentontheBalanceofPayments.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NewYork,1997

[2]《W0rldInvestmentReport2007》,UnitedNationsNewYorkandGeneva,2007

第5篇

一、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第6篇

桂林市“十一五”计划期间,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企业集群为重点,以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但工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单个企业由于受资源及能力局限,如果靠单打独斗,难以确立最终的竞争优势。通过建立桂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重大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有利于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加强合作研发,解决我市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有利于产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开展技术辐射,培育产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主体;有利于创新科技效应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升;对有效提升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桂林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

1桂林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2010年,依托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机床、橡胶、量具量仪、罗汉果等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已经升级为自治区产业联盟建设试点。随后,又组建了柑橘、葡萄、茶叶、动漫创意等4个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创新为导向”是我市产业技术联盟的突出特点。在市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下,桂林市科技局给予了一些项目支持和一定的资金倾斜,给联盟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联盟内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和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工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标准,有力地提升了行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能力、规模产业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使产品迅速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跨越,极大的提升了我市优势特色产业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2存在的突出问题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桂林市几个技术联盟,无论是外部生存环境、组织管理模式,还是联盟内部运行机制,都还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桂林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起步较晚,联盟企业普遍对技术创新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生存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缺乏创新主动性。很多大中型企业没有科研机构,或建立的研发机构往往只承担一些产品或工艺改进工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中心,难以承担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和赶超的重任。(2)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桂林有7所高等院校,6家原部属科研院所,3所自治区属科研院所,集中了全市25%以上的科技研发人员和50%以上的发明专利成果。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政府重点推进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没有充分利用此优势,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大多仅停留在成立组织机构的表面形式上,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信息共享以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全面开展。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偏小,工程化、产业化条件不足,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较低,无力实施较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科技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桂林经济总量小、底子薄,政府财政科学研究及技术改造经费投入不足。对于重大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仅给予了联盟启动经费支持,没有根据联盟运行效率给予连续性支持。而桂林大多数联盟企业都是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加上科技融资渠道少,难以靠联盟自身力量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上有太大的投入。同时,政府对初创期的科技型联盟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制定滞后、支持力度小、落实不到位,缺乏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和细则。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可操作性不够。一些技术创新成果无法得到相关政策、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配套和支撑,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4)联盟工作停滞不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一两年,联盟企业不再象以往那样积极,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主要还是企业对联盟认识还存在不足,大部分会员加盟往往从一时的功利出发,“有事才想到,无事丢脑后”。联盟成员基本以项目合作为主,这样的合作组织形式松散,目标短期化,没有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联盟缺乏内生的自我完善动力,无法发挥其基本功能,不能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由于缺少利益保障机制,企业都不愿真正放开,拿出核心技术、资金和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到联盟的工作中来,企业间协作较少,无法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供应链。

三、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联盟在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主要作用。现就推动我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尽快增强联盟整体的创新能力。重点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使其辐射和带动联盟中其他企业共同创新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同时鼓励联盟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创新与研发,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带动整个行业科技创新。

2通过密切产学研用各方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以联盟为平台,政府加速引导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有效地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盟合作模式的优越性加快产学研链条运转速度,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对联盟的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构建财政、科技、工信委等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有分工、有重点地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用技改补贴、科技专项、政府采购等办法,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联盟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的实施和标准制定,加大对行业组织实施联盟标准、企业采用推广联盟标准的扶持力度,使之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从配套的财税、金融政策上进行完善,加大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4健全和完善联盟实施协调机制,使联盟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健全和完善联盟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强各联盟内部成员的参与和分工,开展联盟技术创新成果、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品的收益分配统计:其次,探索出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共同推进联盟形成创新技术产业链,保障联盟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安徽无为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突破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当前的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2]。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加速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工作,推动无为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解决水稻生产“瓶颈”制约问题,无为县农机部门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以示范推广为先导,做了大量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的大宗产品,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尽管机插秧技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机插秧技术推广面积和插秧机的推广数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现将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优势

1.1机插作业市场广

一是水稻种植面积大。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面积最大、总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面积逾6万hm2,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69.2%,总产量为47万t,占全县粮食总量的90%以上,搞好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前景广阔;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县常年有40万青壮年劳力在外务工,在家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

1.2机插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目前推广的小型插秧机单日可插秧1.33~1.67hm2,高速插秧机单日可插秧6.00~6.67hm2,作业效率是人工手插的20~90倍。以牛埠镇一种粮大户为例,2009年其共栽插水稻33.3hm2,往年33.3hm2水稻请人工栽插,按每天请20人,每人每天栽插666.67m2计算,需要25d才能插完;而采用普通的六行式手扶插秧机,可栽插0.27hm2/h,每天可栽插2hm2左右,只需16d就可插完,极大地提高了秧苗的栽插速度,提高了秧苗的大田适应率,为水稻产量提高奠定了基础。由于插秧机操作轻便简单,1~2人就可实现全部操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1.3机械插作业效益好,机械技术超于成熟化

目前,购置插秧机可享受50%的购机补贴。2010年,无为县将插秧机补贴专项列出,专门用于推广水稻插秧机,切实做到插秧机补贴优先。因此,在享受50%财政购机补贴的情况下,每台插秧机当年可收回90%以上的投资,有较好的收益。如蜀山镇一农户2009年购置2台井关6行式高速插秧机,除去购置补贴外,只花了9万余元,当年其共栽插水稻面积逾146.67hm2,共获近10万元纯利。随着近几年来县农机推广站的努力,2009年无为县共建立水稻机插秧推广示范片(点)15个,全年实现机插秧面积近2000万hm2,机插秧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产量增加近450kg/hm2,机插秧技术已逐步得到一些农机户及当地农民的认可,而一些品牌的插秧机的性能也越来越高,适用于田间作业。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插秧育秧技术较复杂。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秧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其技术较复杂,不易被农户接受。二是土地流转难。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少,单个家庭的责任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已实行规模经营的,其随意性大,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短缺。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县级推广站承担,而县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发工资,省、市两级的补贴全部用在机械上,造成推广单位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3对策

3.1强化宣传,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加强示范推广力度,重点解决2个问题:一是建立推广示范基地,有重点地选择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加入机插秧示范推广行列,解决人员和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农机部门要解决好育秧技术的实用性研究[3]。在结合该地实际的基础上,选择推广适用的机型和适用的机插秧技术。

3.2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建立农机补贴激励机制

以有一定规模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插秧服务组织。如以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引领,带动周边农民逐步加入合作组织,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着重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普及,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无为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机插秧技术为主要对象,制定具有长效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并要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同时,对采用水稻机插的农机户和种粮户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民使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在安排购买机械补贴的同时,适当考虑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以落实好服务工作,增强农机服务体系的后劲。

3.3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加快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进程

一是开展扎实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培训中实行四结合:理论培训与机械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田间育秧管理措施相结合;机插秧苗素质与插秧机性能相结合;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成本相结合。二是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4]。从秧池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到育秧材料准备等全程介入;从插秧机维修,到秧苗培育、机插及插后管理等全面介入,有条件的地方对大田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可实行承包服务。通过服务,一方面提高农田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增加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以此推动机械化插秧工作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机械化插秧一体化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土地资源和技术要素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增添后劲。

4参考文献

[1]张军,徐明桃.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宣州区推广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76-77.

[2]王小莉,陈光明.浅析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08(6):13-14.

第8篇

1.产品先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传播、运用速度快。以运用新知识、提供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服务)为己任的高薪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使产品更好地服务顾客。在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期某项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获得高附加值的回报.在生产制造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使用先进技术生产。如,CAD、cAM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数额小于开发费用,产出知识含量高的产品.鉴于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在销售环节需要大力推介产品,使顾客认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售出产品,企业关注其售后服务和指导,以实施顾客化经营,获得高回报。

2.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企业兴衰迅速

科技进步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研制新产品,从而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促使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业亦会随产品的研制、推介成功而迅速壮大。

3.企业经营风险大,对市场反应灵敏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推销费的大量投入造成期间成本高,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在经营上需要密切注视市场动向,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之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保证企业迅速服务顾客,适应市场变化。

二、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

传统成本管理即为广义的成本控制,其重点在于控制,在其他环节成本管理可操作性不强,成本管理演化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成为狭义的成本控制。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耗费,进行计算、限制、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范围内,井分析差异,寻找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的活动。这种重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成本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科技技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1.成本管理局限于简单执行功能,不利于高技术企业迅速反应和适应市场变化

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反应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效的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应付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成本管理需要具有一定决策功能,为企业战略服务,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不能仅发挥执行指令的作用。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仅发挥执行、控制职能,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成本管理仅关心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未能分析竞争对手成本情况,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2.成本管理注重生产费用,忽略研发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

传统成本管理关心的是生产环节中料、工、费的形成和控制。此类成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设计、销售环节的研发费用、推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占的比重较大,传统成本管理的作用空间大为缩减而意义不大。若仍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期间费用,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对决策形成误导.同时,企业的生产发展、市场开拓、整合程度等因素也未能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予以考虑,而这些一旦形成将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

3.成本管理着眼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

传统成本管理虽然从材料采购着手,但是已经开始晚了,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易丧失一些向前整合的机会,如向前整合时,通过向供应商提合理化建议来降低成本。成本管理结束于销售,使传统成本管理因结束太早而不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分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不利于企业向后整合。

4.传统成本管理不注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快,需要正确计算评价产品成本,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需求强度大,同时其产品寿命周期短,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可操作性增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方式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易扭曲产品成本信息,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鉴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必要采用更能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更好的解决传统成本管理的不足。

1.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

企业是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价值的。企业的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主要作业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管理职能这些辅助作业活动共同组成了使企业产生价值的企业内部价值链.在企业从事价值链的活动中会发生成本,亦会从顾客手中取得收益,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获利。

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来认识企业特点,构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链,明确每项作业活动对降低成本和实施竞争战略做出的贡献,消除不增值作业,更为全面积极地进行成本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传统成本管理仅注重生产环节的局限性和成本管理的呆板性,做到积极费用多用、用好(如设计环节实验费,甚至实验失败费),消极费用少用、杜绝(如生产环节产品次品损失)。

在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时,除了分析企业价值链,还需要关注行业价值链和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关系。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使企业明了自己在行业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和市场份额,有助于管理者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对企业与供应商价值链接分析,能帮助企业寻求降低供货成本的途径,如通过洽谈降低供货成本:企业与顾客链接的分析,可使企业提高产品性能,更好的实施顾客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把成本管理同企业战略密切联系起来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指的是以产品寿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寿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它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分销成本、顾客服务成本。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销售费用高而制造成本占的比重小的特点,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变得具有重要意义。研发费用、推销费用通过一定方法被计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而得以体现,避免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呆板运用的缺陷。按每种产品分类计算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报告,使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每种产品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为决策者提供真实信息。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的内容多,其影响因素也多,它既受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又受市场经营周期的影响。我们知道,在产品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营销策略不同,定价策略亦随之变化,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快,管理层在确定竞争策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产品成本信息,力求产品在不同阶段的总收入能弥补整个寿命周期成本,使企业获利,此时寿命周期成本联系战略,更有效服务决策的价值便体现出来。

3.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找出对企业的成本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控制,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

适时生产系统与自动化生产在高科技企业中的运用,冲击着标准成本法,产生了成本动因分析(即ABC法)。此法以成本为决策服务的“决策相关性”为理论基点,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其思想,对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利于查明真实的执行性成本动因,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从微观层次上解决标准成本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把ABC法运用到战略层中,即为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它有助于从宏观上查出导致成本发生的另一类动因一结构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涉及企业规模、企业纵向整合深度、价值链每一环节的技术含量、产品复杂程度、经营同类产品的经验这五方面。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会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高科技企业先期投入大,要求企业要采用降低成本、提高差异的竞争策略。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也应从宏观层次上来寻求降低成本,影响、改变上述五方面的成本,以突出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注重外部环境的外向性、注重竞争优势、成本管理长期、全面的优点,适合高科技技术企业特点,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法的局限,更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实施顾客化生产。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宽云编著.战略成本管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郑小平.高薪技术企业的经济学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第9篇

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其力量在于“强制”。软实力为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力量在于“吸引”。文化“走出去”,不仅需要文化本身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

1.综合国力决定国家文化竞争力

历史证明,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的竞争力。古代的中国经济实力雄厚,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对周边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隋唐300多年间,中国无论是在市场化程度,还是海外贸易,或是手工技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依托于强大国力的中华文化,在这个期间也吸引了来自周边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他们纷纷效仿、学习中华文化。然而时至近代,资本主义异军突起,西方文明跟随着资本主义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明形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有更先进的理念、更人性化的内容、更科学的方法,隐藏在这背后,支撑西方文明走向世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飞速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向海外扩张,与之相伴的便是文化的扩张。如西方的宗教、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同他们的坚船利炮一起来到世界各地,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经济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文化利益,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硬性评价指标,也是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的物质支撑。

2.综合国力决定国家文化吸引力

综合国力强大与否也决定了文化的吸引力的强弱。明中期以前,国外对中国的描述多以赞扬为主,将中国描述成地大物博、制度先进、历史悠久、令人神往的东方国度。18世纪以后,闭关政策、封建思想、政治腐败等因素致使国力逐步衰弱,中华文化沦落为连国人都意图抛弃的负担,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降到冰点。可见,综合国力是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来源。物质的繁荣和发展并不一定带来文化的强盛,但是国力衰弱的国家,其文化是注定没有吸引力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的引领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当今的中国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向世界。伴随着综合国力提升的是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汉语热等文化现象表明,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充满自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接受、追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并不输于西方文化,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落后于西方而导致文化被漠视。

3.综合国力提升要兼顾物质与精神两种生产文化

“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依托于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撑,因此必须兼备物质与精神两种生产。综合国力的提升源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从而提升综合国力。然而单纯的物质支持是不够的,没有灵魂的文化不能称其为文化。所以,一方面,我们仍然要大力推动经济、科技等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综合国力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二、心理基础:高度的文化认知

心理基础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人的因素,即我们对文化的认知。这是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条件。文化认知是对本民族的文化及其精髓有深入了解,对民族文化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有所把握,以及当民族文化遇到外来文化时的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定位。也就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能使我们对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文化自信能引导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通往文化自强之路的心理依据,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心理基础,只有充分认知自己,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创新发展,更加自信、自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发展既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全球视野。

1.文化自觉是文化“走出去”的自我认知和

内在动力所谓文化自觉,即是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具体而言,就是我们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客观地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熟知它的深刻内涵,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自觉主动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然而文化自觉不应单纯地停留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重建上,而是应本着开放的宗旨,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推动多元文化互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在文化反思中重新审视自身文化,既摆脱“全盘西化”的自我否定,又避免“全面复归”的盲目自信,在文化反思中做好自我定位,在文化批判中推动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文化“走出去”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文化就成为中国与世界相连的纽带。文化自觉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内在动力。反过来,文化“走出去”为文化自觉提供了广阔空间,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创新与改革,增强文化的自主能力。只有走出去,文化才能真正的自觉、自信、自强。

2.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的自我肯定和内在依据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充分肯定,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文化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世界历史表明,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具有能将其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只有对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才能使文化在历史的洗礼中保持特色,接纳外来。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和充满屈辱的近代导致了“骄傲自大”和“盲目自卑”两种极端的文化心态,这些错误的心态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科学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追求。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前提。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的心理根基,只有对本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才能使中华文化以正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文化“走出去”为文化自信提升创造了条件。在同异质文化相遇时,中华文化以不卑不亢的心态、兼容并蓄的胸怀,既肯定自身的内在价值,又合理吸收外来的有利因素,使文化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生命力。

三、制度基础:日趋完善的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的产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市场经济中,文化转变了以往的发展方式,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共赢。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制度基础。

1.市场机制是文化“走出去”战略视角转换的动力机制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次典型的文化“走出去”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张骞出使西域,目标是抗击匈奴,文化交流是完成政治目标的间接收获。唐代的经济繁荣和政策开放带来了空前的文化交流,唐文化在世界各地名噪一时,至今仍有影响。但是唐文化走向世界凭借的是唐文化的吸引力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仿效学习,并将其带回本国。郑和下西洋更是依托于明成祖的大力推动得以实现。可见,历次文化“走出去”虽然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走出去”缺乏明显的经济动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机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效甚微。反观西方,文化“走出去”则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在经济的主导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效益。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然而西方世界的市场是有限的,当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极度膨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时,对外扩张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西方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夹杂在经济扩张之中的还有文化输出与渗透。如宗教宣传、文化贸易、创办教育等,在攫取了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利益,使西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无论在产量还是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都居于前列。美国电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似真似幻的视听享受,而且还是传递美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它将美国式的思想、观念、生活、行为融入其中,无形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巨额的票房收入和无形的文化渗透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收益。这无疑是市场经济给文化带来的好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凭借产业化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本的刺激下,获得经济和文化效益双丰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制度保障

第10篇

1.1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由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构成。美国著名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OCLC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使用图书馆的几率越高,并且在完成正规教育之后继续使用图书馆的可能性也越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在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快速发展,全国普通高校由1041所增至2358所,数量翻番;在校生人数由556.09万人增至2231.79万人,增长四倍。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间接提升了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针对18—70周岁国民开展“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9年和2012年的结果显示综合阅读率由72%增至76.3%,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由24.6%增至40.3%,上网率由41%增至55.6%,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可见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生活习惯。

随着阅读人群不断扩大,图书馆作为阅读资源和阅读场所的提供者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图书馆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办证总量超过2千万个,外借图书总量超过2.6亿册次,读者群和流通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各类读者活动的参与人数也逐年增加。居高的读者参与度证明了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图书馆作为学习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得到广泛认同。人们对图书馆的审美观点体现在他们对图书馆的评价中。OCLC在“大学生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报告中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评价:(1)大学生们最经常使用图书馆的方式是将其作为一个写作业和学习的场所;(2)自从使用互联网后,大学生们使用图书馆的频率开始下降,搜索引擎成为他们首选的信息搜寻工具;(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其它信息源提供的没有明显差别。

1.2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技术环境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高速度、大容量、泛在化、智能化的趋势。其中数字阅读、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都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这些技术的发展成果将为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竞争环境分析

积极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吸引了很多竞争者,使得高校图书馆处于一个比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环境主要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供应商议价能力和顾客议价能力五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2.1高校图书馆的竞争者

高校图书馆的竞争者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各类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和覆盖率迅速增长,服务质量快速提升。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城市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形式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送到了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市民面前。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捷性,使得高校师生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转换成本几乎为零。情报所、专利局、技术监督局等各类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也敞开门户为高校师生的科研创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这类机构常常拥有较完整的某种文献类型信息资源及权威资质,在特种资源及其服务资质上占有优势。数据集成、网络出版、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了信息服务的重要形态。他们提供的服务覆盖了文献获取、阅读交流、信息保障等高校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范畴。在高附加值服务方面,如信息推送、关联分析、知识挖掘等,他们更是领先于一般高校图书馆。

2.2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压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顾客的议价能力也是影响竞争环境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面对的供应商主要包括:设备供应商和资源供应商。设备的市场选择空间很大,因而设备供应商对图书馆的议价能力是较弱的。资源供应商包括纸质书刊供应商和电子资源供应商。他们对图书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这主要体现在:(1)图书馆的纸质书刊和电子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文献服务的基础,这些资源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2)各类电子资源在文献类型、学术价值、平台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差异性,不易被替代;(3)电子资源供应商在文献服务的价值链中有能力并且已经开始越过图书馆,直接面向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馆却对电子资源供应商有较强的依赖。高校图书馆的顾客群体主要是高校师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校师生获取文献信息服务的来源早已不局限于高校图书馆。在各类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能直达用户桌面和用户信息素养不断提高的信息环境里,高校师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来获取文献信息,因而具备了对图书馆的议价优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价值链中受到来自资源供应商和高校师生两端的压力。资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意味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成本加大。而高校师生读者的议价能力强,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失的可能性加大。

3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管理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机遇与竞争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实施战略管理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3.1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发展目标

战略管理首先要识别组织的使命,界定组织的业务范围,明确发展目标。高校图书馆肩负高校文献保障、信息服务、学习场所和文化园地的使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新形势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围绕着中心使命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1)建设学习资源导航系统和学习共享空间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作用。(2)从服务深度和服务特色上创新服务模式及其内涵,提升服务价值,培育核心竞争力。(3)围绕图书和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高校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3.2高校图书馆的战略选择

通过前文的环境分析,我们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已有认识。基于自身的SWOT,高校图书馆除保证基础建设和基本服务外,应选择重构业务重点和创新服务模式的发展战略。通过重构业务重点挖掘自身价值,与供应商和开发商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适应现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新需求,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在重构业务重点和创新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可选择类型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竞争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贴近其需求的类型化服务;为学校重大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形成与竞争者的差异。

3.3战略规划及其实施

在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应考虑:⑴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优化资源结构和学习环境;⑵服务创新应针对高校师生对新的信息载体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⑶在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所作为;⑷在完成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在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好如下工作:

3.3.1文献资源服务包括馆藏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联盟资源共享。

3.3.2馆舍环境建设根据读者需求构建各类学习共享空间,通过环境装饰营造文化氛围。

3.3.3读者体验在智能管理、自助服务、远程服务、移动服务等方面为读者提供新的体验

3.3.4学科馆员服务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价值,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声誉。

3.3.5服务层次沿着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层次结构,挖掘创新各层次的服务内涵。

3.3.6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信息素养独立课程教学和嵌入式教学。

3.3.7读者文化活动推出经典阅读、科学文化展览和文化讲堂等活动,采取征文、竞赛、作品征集、游戏、演讲等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参与。

第11篇

一、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并不是教师一方可以决定和左右的.数学思维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一方的主观意识领域.只有学生具有了运用数学思维的主观意愿,教师对于其开展的思维培养才是可行的、有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发展高中数学思维,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热情是教师首先要做的,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学习方法,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靠拢,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调动学生思维热情、推动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数学知识与学生兴趣之间寻找联系,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

二、吃透概念,夯实学生的思维基础

数学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高阶的位置.也就是说,只有将基础知识学懂吃透了,才能谈的到思维方法的话题.要想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建立,夯实基础必不可少.而具体到高中数学领域来讲,重要的思维基础之一便是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函数”时,对于函数概念,有一句重要的描述:“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虽然看似简单,想理解透彻却并不容易.我以“萝卜和坑”的比喻向学生细致讲解了在这一概念中何为“任意”,何为“唯一”.同时,通过实际举例的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映射”的思维模式.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对于函数问题的解答,必须从一开始下大力气夯实.概念如同数学学习这座高楼大厦的地基,只有把每个基本概念掌握住,才能准确地进行思考,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离不开严谨的逻辑,而在这些逻辑关系的建立过程中,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后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12篇

随着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变得更加普遍。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一个国家以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由,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措施。此外,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各国还制定和实施了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这两方面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与以往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手段只会限制贸易的性质不同,它们具有以下两方面性质。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创造贸易和纠正市场失灵的性质

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促进生产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能促进和便利贸易。或者说,技术性措施具有提高公共福利的潜力,对市场失灵具有改正功能,能够创造贸易。为了追求各种公众的福利,为了努力增加贸易和规范贸易,政府制定了法规以及政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确保卫生健康和产品质量安全。 技术标准是技术性措施的主要成分,它是国际商业语言。标准体系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没有标准,将难以想象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它对于一个稳定的国民经济和全球贸易的便利化都是重要的。它有助于消费者选购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为外国消费者提供购物的保险,增加产品贸易。因此,标准是公正自由贸易成功的基础,它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限制和扭曲贸易的性质

技术性贸易措施同时又具有阻碍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性质。据WTO统计,从1995年至2007年5月31日,各成员通报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为23897件,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16974件,占总量的71%。据估计,2006年技术标准影响了全球80%的贸易,影响全球贸易额达8万亿美元。

不同于配额、自愿出El限制等其他非关税措施对贸易的显性障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的障碍具有隐蔽性。有许多技术性措施宣称是增进福利的措施,却打算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政策工具正日益变成重要的贸易障碍。在国际认可的合法外衣下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可能在某些措施背后隐藏着战略目的,例如,通过对潜在外国竞争者增加成本保护国内产业,通过对外国进入者制造足够高的障碍以完全有效地排除他们。不同的技术标准能够明显地增加进出口成本或者阻止市场准入,造成对潜在和现有进出口商的额外障碍,对外国企业进行歧视,影响或限制贸易。在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前,技术性贸易措施迫使潜在出口商做出符合法规或服从检测的产品或工艺改变。无论制定的技术性措施具有歧视性或者仅仅起增加出口商成本的作用,对潜在出口商制造额外的穿越障碍,都可能影响贸易。

二、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软约束力 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成员间达成并遵守《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这项协议确保各国采取的技术性措施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可是,协议没有界定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本身,而是原则性地界定了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可接受行为。协议规定技术性措施必须用于非歧视目的,不允许影响贸易的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鼓励给予国内产品不公平优势的任何方法。

WTO协议承认政府为了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利益可以适当考虑采用标准,不阻止政府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标准实施,鼓励政府使用适当的国际标准,不要求其改变保护水平。虽然协议制定了避免“不必要”贸易障碍和对进口产品歧视的基本规则,但把技术性贸易壁垒间接地定义为协议框架内可接受行为的失败。协议试图确保法规、标准和认证程序对贸易不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并且覆盖生产工艺和方法。可是,协议中“不必要”这个界定太笼统了,在区分合法与非法上不具有明确的硬性约束力。 由于各国在究竟哪些具体管制措施应该是什么上缺乏共同看法,加深了各国具体措施的差异性。在每个国家政治过程之外,各国社会经济条件、需要和对科学技术发现的不同理解水平都是可能导致政府采取不同的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因素。各国具体技术性措施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WTO对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可能要求整齐划一。WTO协议允许政策措施多样性,同时鼓励但不要求采用国际标准。

不同于其他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等提高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性质。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在某些情况下承认这些影响贸易的技术性措施的合法性,允许独特国情的成员所需要的政策 差异。虽然协议对技术性措施提供了高度相关和有用的参考框架,但仍然留有足够的理解空间。由于提高效率的可能性,评估这些技术性措施影响贸易的损失比关税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更加复杂。作出一项技术性措施是否充当贸易壁垒的评估难度在于需要更多这些措施对贸易影响的信息和资料以及评估这些资料的分析工具。因此,当~项技术性措施可能对出口到某个市场的企业比对国内制造商具有更大影响时,可能难以结论性地展现这项技术性措施不是保护目标市场上消费者的合法工具,而天生就是歧视性的手段。即使某些技术性措施缺乏合法理由,因而要求取消或修改,但实践中总是悬而未决。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对各国具体的技术性措施最多只有软约束力。这是各国纷纷采用技术性措施进行歧视性保护和伤害对手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WFO提供了中国与外国协商和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的机制。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其他成员之间发生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纠纷和争执案件会逐年增加,所遭受外国技术性壁垒的损失会日益扩大。WTO为中国与其他成员之间解决纠纷提供了一个协商和最终裁决的平台,为中国解决面临的技术性壁垒问题提供了过去所没有的新机制和新机遇。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制定/修订和发展技术标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全球化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促进了中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战略的步伐。

近年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了国家和产业界的研发投入快速增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强调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兴贸,到了一个全民共识的历史时代。这些都为中国制定/修订技术标准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迎来了中国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发达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快更新速度,这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中国家需要增加研发和教育投入,吸收发达国家的既有技术成就,同时加快自主创新;反过来,又迫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以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局面。这也为中国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二)挑战

1.欧、美、日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开始抬头。近年来,欧、美、日等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它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它们特定、清晰的政策目标、歧视性的政策取向、广泛的保护对象和体系化的保护措施,使得其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地保护了本国市场,为本国企业进入目标市场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欧、美、日等运用技术性壁垒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和行动已经展露,并鲜明地带有以下一些新特点:第一,它们技术性壁垒高、要求严格、覆盖领域广泛、扩散效应明显;第二,其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渐体系化;第

三,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既提高政府行为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又充分发挥非政府行为的作用;第四,其TBT体系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第五,其积极将本国或本地区标准制定成国际标准,并向其他国家推行;第六,其积极采取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互认制度,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尽管中国在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一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和实施正在不断强化。而中国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落后,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法规体系不完善,制定程序和管理工作不规范,这些都很难满足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要求,致使外贸受到巨大损失和代价,使中国现行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近年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中国遭遇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竞争力和市场准入的巨大影响。较高要求的技术性措施能够显著地增加进出口的成本,甚至完全阻止产品市场准入。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陆有15.1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在中国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遇困,直接损失达691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年出口额的9. 07%;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2006年中国大陆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62亿美元,同比增加20.74%,约占当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7%;出口行业遭受直接损失金额达758亿美元,同比增加9.7%;有15.22%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随之继续提高,对中国出口造成的损害将会继续增加。

4.中国遭遇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的影响。外国稀缺矿产资源和尖端技术对华输出限制对中国产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外国为了保护其本国稀缺矿产资源,采取种种关税及非关税手段限制这些资源对中国的出口。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政治势力对中国一直采取尖端技术封锁、高端产品限制、低档产品倾销的歧视政策。中国进口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很不完善,大量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已经严重滞后。技术性贸易壁垒门槛低,进口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环境问题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发现和控制外国问题产品的行政能力、技术能力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四、中国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逐步弱化,技术性壁垒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政策调节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急速扩大,国际贸易摩擦开始频繁出现,且愈演愈烈,潜伏着贸易战的危险。特别是欧、美、日等国通常以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保障本国消费者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等为借口,对中国进出口贸易设置越来越多和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的贸易技术壁垒,目前已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正常发展的重大而突出的障碍,并且已经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和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国家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推动中国标准、认证体系的完善。这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产品出口和保障人民卫生安全的战略措施。因此,中国现在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家对建立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树立国家进出口技术性战略措施的意识不强。中国应对外国TBT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标准总体水平不高,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环境、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方面措施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社会中介服务职能缺失。中国建设完善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任务异常繁重,与发达国家完善程度和管理水平差距很大,面临着巨大的建设压力和紧迫性。因此,中国有必要利用中国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知识产权优势,建立中国独立的标准体系,增强中国外贸竞争力。

五、中国的战略措施

(一)采取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两条腿走路

1.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中国要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中国真正成为拥有大规模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国家。企业需要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以自主技术和品牌掌握知识产权竞争主导权,以领先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赢得国际市场,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进而规避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国家要整合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过程尊重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同时确保用户接触标准中所包含的知识产权。 2.花大力气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国家需要继续加大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优惠和扶持政策,通过大量高精尖技术以及产品进口,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引进,通过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跨越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政府和产业界要加快制定/修订、推广和实施技术标准

1.加强标准体系、检验检疫指标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提高中国制定/修订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水平,把中国先进专利技术尽快纳入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使中国逐步成为国际标准大国。加速推进国际标准化战略进程,扭转中国在“技术标准”方面的被动局面。 2.设立国家推广标准和认证的项目基金,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有必要设立标准推广项目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国家/国际标准,大力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和ISO18000安全标准认证,使出口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进 口国的各项技术规定和标准。 3.放开国家标准市场,扶持中国标准服务产业发展。中国要改革过去政府主导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体制,放开市场,培养和扶持标准服务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形成标准制定、推广、实施咨询、交易、法律服务等完善的产业体系。

(三)重点发展服务出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

1.大力发展服务、劳务出口。调整和转移外经贸工作重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对外劳务及工程承包业务,以先进技术、管理和知识服务国际市场,可以有效避开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2.鼓励和扶持企业走出去,构建跨国公司。在重视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的同时,要更加鼓励有实力的资源型、耗能污染型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把商品输出优势转变为资本输出优势,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中国GNP规模和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控制力,避开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获取中国的国际经济利益。国家有关部委要协调措施的执行,打破外国对中国输入紧缺资源、尖端技术的控制,鼓励企业走出去获取和利用外国资源和技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四)形成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的联合互动反应机制

1.建立企业与有关政府机构信息通报渠道。各出口环节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建立灵敏、有效的技术性壁垒防御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传递体系,提供国外技术标准及法规的信息服务。 2.建立咨询和技术服务体系。根据技术性措施技术含量高、知识性强、应对弹性较大的特点,设立多层次的业务咨询窗口,提供公共技术咨询服务,培养相关技术服务行业,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3.大力挖掘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在国际贸易中,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维护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中,发挥着独特的政府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职能。

(五)建立完善的进口贸易技术性壁垒的保障体系

1.提高进口商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检验检疫的门槛。随着国内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作的推进,逐步提高中国进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门槛,降低外国产品对产业、市场和消费者健康安全造成损害的风险。 2.加强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性措施的管理。协调海关、质量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的管理,防止工作疏漏、贪图小利损害生态环境和国民长期利益的行为。 3.建立进口环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形成预警信息的传输网络。

(六)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外交和国际合作工作

第13篇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企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47-02

1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

从20世纪50年末,世界进人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活从对“数量”的需要转向对“质量”的需要,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加居。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对环境进行深人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克服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就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人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突出的优势。一是战略成本管理着重于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而不仅仅在于降低成本。二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而是企业所在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三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成本避免,立足于预防,强调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四是战略成本管理着眼干提高企业成本优势,为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与对手抗衡提供帮助。

战略成本管理(SCM,StrategicCost Management) 是在成本管理中导入了战略管理的思想,实现了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

2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是国外学者基于本国社会经济环境首先提出的,并且我国目前研究主要是处于理论借鉴阶段,以克服传统成本管理的不足,也是新的成本管理实践理论指导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把握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我们必须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系统和具体的认识。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的标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而有所不同。条件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有所不同。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就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2.1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第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这些资源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外部协作关系等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影响成本的深层次因素。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经济活动必然要发生成本,不同的成本对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率等发生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要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节约规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的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在经济资源相对短缺时,降低成本还包括利用特定的成本消耗实现更多的经济目标。但是降低成本必须以不损害企业基本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前提,要有利于企业管理措施的实施。在任何设定的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条件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

2.2 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的利润

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是如何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当成本变动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动相互关联时,如何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做出权衡取舍,是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成本的变动有可能影响到质量、效率、收入等的变化,一种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种成本的增加为代价。成本的变动往往与诸方面的因素相关联,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只着眼于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质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

2.3 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于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要求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的方法,分析成本动因,加强成本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最终达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

在学习和实践中,根据战略管理思想引导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法:企业战略定位分析法,企业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成本动因分析。

3.1 企业战略定位分析法

战略定位,所谓战略定位,通俗地讲就是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态势,即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运用成本信息确定竞争策略。行业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在市场中加大力度主攻某个顾客群,使得产品在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中占据优势地位。成本集中便于管理,可以在目标市场取得成本优势,另外还可以选择在目标市场突出与其他品牌不同的宣传,在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独树一帜。该战略可使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特点做出战略性的选择。

3.2 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价值这里是指买方愿意为卖方提供给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利于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科学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获得价值链的整体运行情况及各环节之间的连结情况,从而在价值链系统中寻找降低成本的信息和创造利润的新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加以改进。价值链分析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应用于整个行业。如果将企业所处的行业看成是一条价值链,那么该企业就位于这条价值链的中的一段,由此在行业的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服务类型就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在与上下游企业业务往来中,供应商原料的包装方式会影响企业的原料处理成本,供应商供料的及时性会影响企业的库存,如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后,就可以为企业节约相当一部分成本,同时也可增强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空间,提供了平台。

3.3 企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第14篇

【关键词】文化商品;中国武术;文化元素

引言

文化商品指的是文化生产个体或者集体通过脑力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用于商业交换并借此获取商业利润的,以具象的物质形态呈现或者以抽象的劳务形态呈现的文化劳动产品的总称〔1〕。由此可知,文化商品通常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式和无形的劳务形式两种形态,如电子光盘就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而少林功夫剧演出则是典型的劳务形态的文化商品。要想对文化商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只关注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难免有其片面性和表面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劳务形态出现的文化商品倾注更大的关注度,拒绝将文化商品仅仅视为一种庸俗的产品来兜售,而是需要探讨商品背后凝结的高尚的人类精神劳动和精神创造,即在文化商品的消费中使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增值而非用完即扔、只图一乐。武术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防身自卫的技击体系,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在今天仍然有发扬光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文化商品的视角来看,当今武术文化商品虽然取得一定的可圈可点的发展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制定出武术文化商品的发展策略,则是当今武术商品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大力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当今社会信息的快速化传播和社会思想的高速化更替,使个性化理念的出现、消费时尚的形成和思想火花的冲撞更容易发生和蔓延;文化武装起来的人们也逐渐抛弃过去独守自我精神家园的生存状态,在激烈的财富竞争和能力比拼中不断树立起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标杆和消费指标。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化被人们咀嚼后迅速被新的文化需求所抛弃:层出不穷的消费热点如饮食消费、运动消费和节日消费等轮番上阵,表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换代新潮。众所周知,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见证域外武技项目在文明古国安家落户,受到贵宾待遇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固有武技――中国武术也走向了边缘化,以至于国内权威媒体曾经以“练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为题来折射中国武术的边缘化境遇〔2〕。消费者在热烈追捧这些域外武技(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将此项目作为国技的国家意识形态,因而,受到挤压的不单是武术技术,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愈来愈多的拳种随着掌握此技术的老艺人的故去而成为空谷绝响,成为文化的记忆。放眼全球,持续高温的全球功夫热,使中国武术作为神秘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吸引成千上万的外邦子弟加入习练的队伍,然而这种风景国外独好的表象掩盖不住他国武术习练者对武术文化知之甚少或竟无所知的真实面纱,只重技术传播而忽视文化传承的中国武术很难再在异国他乡开辟更大的消费市场。因而,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在当今社会要想不被历史潮流抛弃,必须要求所有关心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人不遗余力地探索和传承武术的文化内涵,彰显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文化价值。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旨归,以市场经济为契机,将中国武术打造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化商品,借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才能够催生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武术文化消费奇迹。

2 武术推广应注重从技术到文化的转移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储存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储备。“武虽小技,却能传道”,武术自始至终由技术和文化两个部门组成。和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同根不同质,一方面中国武术包含有可以通过刻苦习练而掌握的技术,也有必须经过理性思考而获得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正因为武术有如此博大的文化含量,才成就门派林立的天下武林,世人才得以管窥武术技术变化多端和文化多姿多彩之一斑。但是,如果丢弃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国武术武将非武,与真实的武术将相去甚远。带有传统文化基因的武术虽然赢得广大习练者和学士文人的青睐,然而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依然“酒香湮没巷子中”,中国武术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商品而存在〔3〕。武术在其开辟消费市场和扩大消费场域的活动中,往往只是重视武术技术的传播和传承,忽视了武术精神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单纯注重技术传播的武术推广仍然缺乏文化商品的概念,更缺乏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商品早已经渗透在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的认识,同时也难有开发武术文化商品将是今后武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的紧迫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的进步,大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提高文化修养的迫切需要,这极大地推动着文化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壮大。与此同时,广大武术文化消费者对于武术文化商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事实证明,忽视文化传承的武术注定要被时代潮流所遗弃,缺乏文化商品观念的武术发展只能是数量上的无意义的重复。因而,从器械制造到服装生产,从课程内容到课外活动,从教学录像到文艺演出等方面的武术推广都需要注意从技术单打独斗向文化占据主角的方向转移,并在多次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前提下发展出契合当今时代脉搏的武术文化商品。

3 武术表演需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文化商品的流通更多的是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而呈现,在此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是审美的感受、文化层次的提升,被消费的文化商品并不因为人们的消费而减其价值,相反文化商品会在一次次的被消费中不断增值。因此,在商品充斥大众视野的时代,文化应该与消费结成稳固的联盟,唯此才能够保证文化的增值和商品的永续流通,文化也才能借助商业的平台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市场经济中的武术表演,一定要全力展示武术的文化内涵。消费社会中的中国武术表演,要重视中华武术文化的全面整理与弘扬。一出好的武术表演节目要表现出文化瑰宝的气度、彰显民族的哲学修养、宣扬民族传统、符合时代精神、描绘武术精彩的技击场景等〔4〕。不仅如此,卖座的武术表演节目应该是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和时代风尚的文艺作品,具有高密度的文化因子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事实表明,在武术表演中最容易和惯常进行的就是武术搏击场景,不可否认,武术技击场景是武术文化的根本,然而过度注重打打杀杀场景的再现必定会削弱武术文化露面的空间和机会。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存压力的考量使武术表演借高超的武术技术展示而魅力四射,大受消费大众的喜爱,而文化缺席的武术表演已经在事实上造成消费人群之于武术认识的片面化和表面化。要使武术文化商品的时代价值得以显现,就要在武术表演中适量增加武术的文化成分,增添武术表演的文化元素,扭转武术表演单纯注重技术展示的一贯传统和惯性思维,将每一场武术表演都打造成剧情丰富、观众喜爱的功夫剧作。

4结语

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在当今社会要想不被历史潮流抛弃,就要求所有关心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人不遗余力地探索和传承武术的文化内涵,彰显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文化价值。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旨归,以市场经济为契机,将中国武术打造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化商品,借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才能够催生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武术文化消费奇迹。从器械制造到服装生产,从课程内容到课外活动,从教学录像到文艺演出等方面的武术推广都需要注意从技术单打独斗向文化占据主角的方向转移,并在多次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前提下发展出契合当今时代脉搏的武术文化商品。要使武术文化商品的时代价值得以显现,就要在武术表演中适量增加武术的文化成分,增添武术表演的文化性,扭转武术表演单纯注重技术展示的一贯传统和惯性思维,将每一场武术表演都打造成剧情丰富、观众喜爱的功夫剧作。

参考文献

〔1〕张丹枫?郾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J〕?郾考试周刊,2009(5):11-13?郾

〔2〕曹春宇?郾风中少林:中华武术振兴与繁荣的典范〔J〕?郾武术科学,2008(1):31-33?郾

第15篇

1.1设计能力与技术水平欠缺

建筑规划师并没有能够系统化、标准化的掌握绿色建筑规划的知识,往往表现出不能从市场调查——建筑规划——市场运营——建筑施工这一系列进程进行规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都是从国外的现有实例进行引进,而本土化的施工经历非常的少。第二,很多绿色建筑规划师虽然在一些绿色施工技术上有了一点的经验,然而对于“四节一环保”的操作技能细节并未能真正地掌握,而且绿色建筑技术需求从多学科进行归纳,并且需要对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信息技术、节能减排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充分地了解。第三,目前我国的很多绿色建筑规划院与施工方很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至于很多建筑施工方根本不了解绿色节能知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难进行真正地调整或者是习惯性改善。第四,目前建筑施工在很多不同的专业都进行了区分,整体的协作性和效率性偏低,而且基本是在建筑规划的后期,才会有建筑结构规划和节能设备装置的介入,难以实现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优化。

1.2相应的经济产业链不完整

虽然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系统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在一些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一些新技术研讨方面已经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将这些领先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产业链尚未成熟,而且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具有不同地区的分散性,以至于很多民用建筑的绿色化基本处于难以实施的阶段,那么,绿色建筑基本上成为有钱人的一种“展示”。如何更好地使用建筑节能材料以此降低建筑成本,真正地解决绿色建筑在我国普及所面临的难题。另外,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也势必会带动更多的相关工业的发展,然后目前没有和我国建筑市场相适应的经济工业链。因此,绿色建筑相应的经济产业链不完整严重制约着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2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2.1总体规划

合理的整体规划已经成为降低建筑能耗的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例如,当一栋建筑的一些功能、规模、场地等方面确定之后,这栋建筑的朝向和外形等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对建筑能耗起到较大的影响。而且现在很多住宅建筑的内部负荷较小,而外部负荷变化较大,起到主要的影响作用。所以,需要在这栋建筑外型设计不断地追求小一些体形系数。这样就可以在建筑的整体规划方面起到很好的节能作用。

2.2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

目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其中被大家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为太阳能,并且是在实践使用中是最多展示的,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的能源,来历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一起太阳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资本,可循环使用是它的最大优势。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太阳能技能所使用的原理为,太阳光的反射设备在有用使用的状态下,给建筑物带来了热量和光照,进而将节省能源的施工技能到达规范。太阳能技能的首要使用形式,充沛的表现了立异的技能与技术在当时的建筑中合理使用的真实写照,一起也是建筑施工的节能技能与现代科技的有用交融。太阳能在建筑业的使用上,能够将不可再生的资本得到节省,让太阳能最大程度上发扬其效用,让当时的建筑中每一项功用都能够有用使用,进而让人类在生活中感受到更优越的生产效劳。

2.3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水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都处于缺水状态,主要由于我国人民对于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提高建筑物的节水能力。可以讲住宅小区的供水系统分为两套。第一套系统是专供饮用水,其主要用于饮用、煮饭等。该饮用水系统必须要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第二套系统是专供使用水,该系统的水能够循环使用,可以把住户的洗菜、洗衣、雨水等引入到专门的蓄水池内,然后可以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然后再次循环至住户的“使用水管”,这样可以用于供洗车、绿化、冲厕、排污等。如果我国的建筑物安装了两套供水系统,就能够节省大量的用水。

2.4建筑围护结构的改进

一所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好坏会对建筑使用能耗产生较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建筑围护结构中,使用的玻璃面积日益加大。从绿色建筑角度进行分析,透明的围护结构虽然能够增加室内采光量,然而也要将玻璃面积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主要是由于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远小于非透明围护结构热阻,特别是在夏季,如果过多的太阳照射,室内温度必然升高,那么就无形中加重了空调系统负荷。因此,需要在建筑物的一些外侧透明部位要设置遮阳物,例如卷帘、百叶窗等,以此降低太阳对室内的照射量。所以,从绿色建筑节能角度出发,需要对透明围护结构的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