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专项范文

技术创新专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技术创新专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技术创新专项

第1篇

1.技术转移的类型。①意指国内的技术,从实验室进行技术的转移,投入工业的实施,转移的相关技术,其客体呈现知识的形态,以模型的阶段进行技术的转移。这种形式的技术转移,多数存在科研工作单位与企业之间。②意指我国内部的技术推广。利用成熟的技术,取代陈旧的技术,或者通过创新的技术,建立新的相关部门,转移技术的客体形成包括软件知识及硬件设备。这种形式的技术转移,多数应用在经济实体之间。③意指相关技术的引进。就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且未投入生产的专利。转移技术的客体主要为知识的形态或技术经验。④其与III同样为技术的引进。但是技术的引进是已经进行投入生产的技术,相关的设备更加完善。这种形式技术转移,多数存在公司与企业之间。

2.技术转移探究方式。通过全面分析技术转移的相关数据与内容,以不同的侧面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四种不同的方式,发现其中的影响程度。首先,探究总体的企业样本,将技术转移应用在制造型企业的案例,进行全面的统筹分析。其次,归纳总结一般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分析两种企业的技术转移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发现其中不同点的影响。通过以上数据,全面分析其中有何不同之处,再进行相关性较高的技术转移的变量问题,实施进一步的探究,对比企业之间应用技术转移与没有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额度,是否具有较明显的差异,从而探究技术转移给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二、应用技术转移的影响

1.企业应用技术转移比较。全面分析企业之间应用技术转移的效果,一个企业应用技术转移进行创新技术的研发,另一个企业则按照常规发展,在同样的时间周期,进行两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对比,探究其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两个企业的新产品销售额比较,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明显比没有应用技术转移的企业创新率更高,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为突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系。企业应用技术转移方法,受到双方共同的制约,其主要依赖先进的设备及仪器,直接影响接受技术转移企业的创新率。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技术转移,应该有机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分析,创新技术的研发应充分融入先进的技术,规划更加完善的创新技术,加强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提高制造型企业经济效益。

2.应用技术转移对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影响。首先,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进行区分,分别进行技术转移变量比较,探究两种类型的企业,在应用技术转移之后,是否存在创新技术影响问题。其次,根据企业创新产品的销售率和创新率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具体的分析发现两种技术转移的变量中,大型企业的创新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两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变量不具备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因为技术转移,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仅仅引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全面考虑企业基本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久而久之,增加企业的惰性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应用技术转移的价值

我国已经逐步开始完善技术转移相关方法,但是多数企业应用技术转移存在困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不够明确技术转移的应用方法,因此,本企业在应用技术转移前期,应该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究,有机结合创新技术,将技术与实际完美结合,实现创新技术应用的最大化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突显,创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问题。因此,加强企业技术转移的应用,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率,促使知识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转移战略成为最大的公共价值。我国的制造企业主要从内地和国外应用技术转移,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结合本企业的创新技术,将两种技术有机结合,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规划设计更加完善的创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2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90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导致信任危机加重。但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作为新兴产业的企业若沦为只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的提高而成为逐利的机器,将为社会所不容,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自身注重研发能力的加强固然能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但从大社会环境角度看,符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更具有发展潜力。鉴于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思想正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则,要求经济、社会和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协调与共的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责任

1.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

高新技术是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而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技术创新活动则涉及科研、生产、技术传播等多个过程,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特点。其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其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某项产品或工艺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二,高新技术对环境具有污染性。高新技术污染一般指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伴产生,贯穿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消费和废弃全过程,污染危害严重、治理难度极大,很难被察觉和预见。它区别于传统污染,具有新的污染形式,如高新技术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无从谈起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担当第一位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企业应与社会相互依赖,即履行在一个社会契约内有共同的作为企业公民的义务。德鲁克在阐述创新与创业精神时,强调创新的动因既有内部驱动,也有外部机遇拉动,如环境变化、消费者认知改变等和科学及非科学的因素。因此,企业是动态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企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源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利润只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个条件,但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上,而该有更高的追求和长远发展目标。企业持续发展重在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和活力。全面履行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2 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逐渐被关注和倡导,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追求利润和社会生态全面协同发展上成热点话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主张贯入环保生态化思想即绿色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监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企业对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全面考察范围。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资源节约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的原则;应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对创新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评估和生态化改造。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顾客及利润的最大化,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平衡。这与企业社会责任,在注重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润的目标是内在一致的,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

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

3.1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环保事业,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才能与社会经济的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社会整体环境和谐才会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3.2 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以可持续、协调的方式使用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其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及环保化。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使技术创新应用对环境的破坏性降至最低点,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并使污染排放不超过自然系统的自我净化限度。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经济、社会、资源、集群和人的自然生态效益的“五效合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追求。与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相比,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3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在不危及社会环境利益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追求较低的资源消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获得未来持久的发展能力。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中,生产方式仍在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履行社会责任要求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工艺产品时,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生产绿色产品。以此扩展高新技术企业销售市场,树立企业环保新形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4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4.1 构建机制的理论基础模型

模型一,绿色博弈模型。

国外有学者提出工业绿色博弈(Industrial Green Game),贯穿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绿色博弈论趋向于认为,环境影响取决于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综合决定,而不仅在生产活动中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假设市场中只有A和B两个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经济利润。面对市场有两个策略供选择: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Y)以及维持传统技术创新(N)。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时,致力于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记其生产总成本C1;维持传统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则会只注重自身利益忽视环境,记其生产成本C2,C1>C2。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时,得到社会认可,提供绿色产品,从而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和扩大市场获得额外收益,记R;若企业仍然维持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则需为浪费资源、污染处理等付出额外治理成本C3。当R>C1时,博弈矩阵存在纳什均衡(Y,Y)。

模型二,资源效用模型。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升消费的效用,即进行所谓的资源效用的X倍数革命。模型如下:

f=(R-W)/R=1-W/R

其中物质消耗总量R,废弃和排放物W,生态技术系数f(0

可知,当R一定时,为了得到高经济产出Y,必须不断提高生态技术系数和资源利用效率。

4.2 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机制

(1)政府作用机制。政府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协调,不只是注意单个企业的发展问题,还要注意在整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环境保护方面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本身不能成为污染之源,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政府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征收环保税等约束和惩治不良企业的危害环境行为;通过财政补贴与支持,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2)企业自身作用机制。

①应加强自身技术创新的环保观念,有意识地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方面考虑问题。在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时,应考虑其污染、使用及处理问题。必须建立生态系统,使一个产品的废料能够成为另一个产品的投入,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良性循环。

②对待生态化技术创新问题,应持有主动合作的态度。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是技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创新的整合。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既能够实现生态化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又能避免因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③坚持生态化技术创新,应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加强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改造,同时对先进的生态技术引进并加以更深层次的再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缓慢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程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这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生态化转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波.透视高新技术污染[J].环境保护,2012,(20):4547.

[2]彭宜新,邹珊刚.对绿色创新的系统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3):104107.

[3]顾丽.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5456.

[4]黄平,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1):99103.

[5]李锐,鞠晓峰.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化转向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285.

[6]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6):6062.

[7]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4954.

[8]周璐,王前锋.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03):138140.

[9]李广培,李少凤.嵌入组织因素的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及其制度结构-功能研究[J].技术经济,2011,(06):1822.

第3篇

1.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及实践环节划分切片过于清楚,课与课之间“各自为政”,内核互不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断层。

2.课程内容的不系统学习,使所学专业知识深度广度达不到实际设计要求,导致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对接,在具体应用时,产生课程学习与真实市场操作的矛盾。本文旨在梳理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基础上,创新提出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式教学”模式,并以室内设计方向为切入点,将其涉及的内容并联相关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归类整合,形成课程群,加强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实现“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的转变。让同学在学习中了解专业及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达到学习与实践并轨,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一、现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行的环境艺术教学培养体制是典型的三段式和三大块。即(校)(院)公共课程,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又划分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并且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课程之间的授课内容及内核缺乏紧密的联系,这种相互独立又是以割裂设计学科的有机联系为代价。[2]而市场需要系统化的设计师,学科基础课与设计主干课分割的课程体系,难以达到培养符合市场的设计人才目标。目前遭遇的尴尬就是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中延用至今。许多院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课程基础、核心课程与实践之间是存在着如此至关重要的联系。没能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将设计基础、专业、实践很好地串联在一起,做到设计基础是专业真正的基础,专业与实践真正合为一体。

二、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

当下,市场要求高校培养的环境艺术人才日益趋于成熟和与时俱进,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1.预见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随着时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2.系统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3.特色性。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若能以建筑学为依托,同时兼顾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则较容易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4.适应性。未来对专业人才的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则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市场对当前和未来艺术人才的需求与评判优劣标准,不难发现,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设置似乎已经跟不上实际需要或者与现实设计市场要求人才技能的标准在不断地拉大距离。各课程的内容衔接不当,与实践的脱节,具体内容联系性不够,重复性较多等矛盾,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也日益凸显。

三、当下环境艺术设计培养模式的改革:

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当下许多艺术类院校和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高校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真正实现国内具有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根据市场导向和市场预测,不断修改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由于有限的学制学时和日益增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加剧,需要将专业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在继承强调宽基础、厚积累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内的深入实践教学也势在必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先后走在了艺术教育的前沿,与国外艺术类院校教学并轨,设立“workshop”(工作室)模式,即一位老师分带几位同学,采用小班教学及辅导形式,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竞赛。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思潮的撞击,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设计项目与设计竞赛,创造出有创意和丰富实践意义的作品。鉴于学校的文化底蕴、资源整合、办学特色等因素,不难发现,国内艺术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度实践教学还是不够到位的。且并非所有艺术类院校或者工科院校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都能拥有工作室的资源,因而如何在课程培养体系中将实践环节加进去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偏差不言而喻,因而作为设计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针对现行的“三段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以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为例,可以将人才培养途径及教学改革与实践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点和具体课程教学实际,以若干真实工程项目为依托,将其涉及的内容串联相关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归类整合,形成课程群,加强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实现“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建立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及“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特色。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增加了学习的务实性,让同学在学习中了解专业及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达到学习与实践并轨,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室内设计及施工管理人才。

1.教学方法改革及具体实践方案

具体实践方案:以一个系统化的设计为教学思路引导,实现“课程群”之间的内核串联。室内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本实施方案将实际课题作为串联所有课程的核心内核,将四年所授课程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串联相关课程整合为课程群模块,交叉相关内容同时授课,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由课程为中心向课题为中心的转变改革。通过该教学模式培养,为普通高校培养出技能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和一定施工管理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

2.研究特色

1.针对现状三段式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提出项目式教学模式,实现“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的转变。根据真实课题项目涉及的内容,串联相关专业课程,形成课程群,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可以使课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设计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根据市场导向、预测和实际项目的内容,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内容要求,整合资源,增减课时数配比,做到结合市场,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