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测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问题;对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促成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英国对个别差异的研究以及法国对不适应者的临床关心,这三种研究催生了心理测验,进而形成了1900-1930年轰轰烈烈的教育测量运动――教育评价的‘测量’时代。”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中,量化评价在教育上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既定的体系。
当前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还对政治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
一、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内涵
1. 量化测评
“量化测评是指将测评内容化为可以量化的数量,经过测量这些相关数据,并以量化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数据,最终达到评价目的的一种方法。”
2.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含义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是高校根据当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对大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来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
(二)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是高等院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影响着高校培养出学生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不完善的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体系不能达到对学生测评的目标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急功近利的心态、消极的学习状态等都是不完善的学生行为量化测评体系的表现。因此,对“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利于学校管理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具有准确、高效、易操作的优点,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对于学校来说,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有利于管理者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它是各项评奖、评优等的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评价人才的一种尺度。”
2.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状况和改进教学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包含各级评价指标,通过对行为量化测评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状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通过以加减分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量化测评。” 对学生来说,它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靠拢,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提升,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
二、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存在的问题
1. 分值设置不合理,抑制了学生的实践精神
“每个学校都有关于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加减分标准,在此标准之下,各系拥有自主制定一些符合本系实际的加减分项目的权力。”据大多数同学反映减分非常容易且分值大,一般是1-2、2-3分。然而加分却是异常困难且分值小,一般是0.5-1分。例如我院(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参加学院迎新晚会节目加0.5分,而如果学生考过英语四级则加4分。这严重打击了学生主动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2.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条例范围宽泛,不易界定
量化测评是以量化分来测评学生的日常行为,因此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必须明确相关行为的严格界定。例如某高校的行为量化测评条例规定:(1)不尊重老师,在语言和行为上有不礼貌的每次扣5分;情节严重的扣10分;(2)在校园内男女同学交往不得体的每次扣5分,在自习教室及课堂上男女同学交往不得体影响他人上课及自习,情节严重的每次扣10分;这个条款在行为上做出了规定,却没有说清楚语言不礼貌程度和行为不礼貌及男女同学的交往不得体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面对这样的条例,可能导致测评人员根据主观意志判定,迷失量化测评的客观性。
(二)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教师责任感低下
在教学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学生出勤方面,教师承担着监管监督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常常省略了课堂考勤这一环节。导致学生潜意识认为去不去上课都是一样,反正老师也不考勤。再者,教师对于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有一些特别“照顾”,容易让其他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该学科老师,减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无视学生应有的日常行为规范。
2. 个别测评人员自身素质偏低
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它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演绎者学生们的各种生活。它不仅教会了大学生怎样与人交流,怎样适应社会,“同时也使使学生学会了市场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念。” 在整个测评过程中都存在一些想不劳而获的同学为了取得量化高分而与参与记录测评的学生干部拉拢关系,同时,一些学生干部因违规者是自己的室友或是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就不记录其违规次数。到了年度测评开始的时候,还有学生“孝敬”老师的奇怪现象。
3. 管理力度薄弱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包括教学及日常行为方面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及各种大型活动和集会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会由于管理监督不到位影响测评结果的公正性。”比如宿舍日常管理条例中规定,学生不允许在寝室赌博、吸烟、喝酒等,但是在测评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配置不够,巡查不理导致部分学生违反上述规定并没有被扣分。
4. 被测评者对测评环节不明确
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过程不透明主要表现在:首先,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不为同学们所熟知,因此,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违规范。其次,采用终结式的方法进行测评。一般是学年末公布测评结果,致使许多同学对所违规项目毫无印象,疑是测评人员或记录人员有意为之,使量化测评举步维艰。
5. 参与测评主体单一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家庭、社会的参与。学校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沟通与配合,倡导社会和家庭随时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反馈给学校。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反馈机制来看,很少有学校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了家长,社会也缺乏对学生的监督。这样一来教育任务便都全部落在了学校身上,在加重学校的单方责任的同时,也阻断了参评主体之间的交流。
三、对策研究
(一)强化测评结果的激励和引导价值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对于学生和管理者来说不仅是评奖、评优的依据,学校管理者还应利用这种手段来完善修订测评标准,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共同承担对学生教育的责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可以据此完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运用测评结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肯定,达到全面发展。“学生作为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中的主体,更应该利用测评结果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调整自己,确定发展的方向。”
(二)完善测评标准内容并赋予合理的分值
从各高校学生及测评人员的意见来看,测评体系的很多问题是由于量化测评标准的不严密所造成的,此外也有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原因。因此有必要在学年测评工作开始前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进行宣传,广泛收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种角色人员的意见,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细化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使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及其评价标准,让工作人员在进行测评时有标准可依。更为重要的是制定标准人员应该意识到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学生养成好的行为规范。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反映减分容易加分难。因此,应多方取证,为量化标准赋予合理的分值,尽量减小加减分的差距。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深受社会尊重。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形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指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一个对学生放任自流,只会培养庸才的教师,当然谈不上是一个好教师。因此,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高度尊重上。再者,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具有优良的教师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加强对测评记录人员的培训和督查
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公正性、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测评记录人员的测评过程中,测评记录人员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其所属的院系测评记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达到全面提高测评记录人员素质的目标。同时,为避免测评人员,学校应强化对行为量化测评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定时对测评记录人员的记录进行抽查,以凸显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客观和公正。
(五)强化阳光测评,增加测评透明度
量化测评的结果直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在测评过程中增加测评的透明度,每一个阶段的加减分数及原因都应该向同学们公布,杜绝暗箱操作。测评记录工作人员应端正自己的态度,抗拒外界诱惑,对学生负责,严禁、收受贿赂。
(六)端正学生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认知
量化测评分数是学校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学生对量化测评结果十分看重,从而导致在测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评分数,学生之间相互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甚至出现变相贿赂学生干部和“孝敬”老师的行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背离了量化测评的本意。因此,应加强学生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体系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实施测评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依据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其志.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2] 熊懿.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9:28-29.
[3] 张立荣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J].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 文婷.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
[5] 张琼.试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惠州学院学报,2004 (1).
[6] 杨海斌,徐慧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及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7] 赵文远.我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现状及其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8] 林清华.当代大学生个人崇拜问题探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
[9] 杨肖.浅议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测评[J].发展研究,2003(5).
[10] 杨海斌徐慧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及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关键词:素质教育;两极分化;后进生;成因;
对策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是各个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严重。以至于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陷入了被动难堪的局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的尤其特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它学科严重,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笔者以为其成因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联系。
1.1学生的心里因素。专家指出心理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变化大,情绪极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而且随着当前社会消极影响日渐增多,加上很多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造成了很多学生都有一定不健康的心理,往往表现出冲动,多疑,自卑,好斗等不健康的心理缺陷。行为上,他们纪律散漫,消极怠工,对教师的教育置若罔闻,他们对陈旧的英语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到学习上,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旷课的现象。许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无计可施,最后只有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迅速成为后进生。
1.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增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如果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有弹无枪。我们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此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这样阻碍了英语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后进生不良的学习方法还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功课,只重视单词,词组,句型及语法的死记硬背,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无异于闭目塞聪。随着对英语新鲜感的消失和教材内容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渐渐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问题学生最终也成为后进生。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缺乏教学方法,备课只备教材不备教法,不备学生。备课功夫只花在英语知识的全不全上,用什么方法教,在如何导入,如何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功夫下的不够。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抱怨学生不聪明,不花功夫,而不是想方法解决问题。还有教师没有狠抓七年级英语教学,没有夯实基础,给以后八年级、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导致后进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
二、转化后进生的对策根据以上的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及时解决定会出现恶性循环。因此转化后进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对此介绍一些自己探索方法。
2.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心理失调。同时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要主动亲近有问题的学生,以真情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从赞扬中得到鼓励,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是"亲其道,信其道"。:
论文摘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对于复习教学更显重要。因为当今的化学考试已从知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
一、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操作: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考试复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头脑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学知识体系网络的高度领会化学科考试说明,心中有本“考点”账,不当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题“奴隶”;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出发来确定复习训练的标尺;教学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复习的主攻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总之,整个教学的部署,从学生所需、所求为基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在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活动的“主角”。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如下的举措比较有效。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课本的时间,坚持每章复习之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题为其导读,用思考题激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讲复习课时再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重点和看来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实内涵深厚的段落文字,进行精读。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活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
二、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挥主动精神
激励学生在复习中发扬主动精神,笔者在实践中感到以下的运作比较成功。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学之树上结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渐渐地多数人习惯了,发展到后来,一般学生提高了兴趣和信心,面对能力题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局面。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提高,重要的还应归结于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目练习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的方法,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三、把握复习内容,形成“三点”构织网络的化学知识体系
复习伊始,我们就将复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这份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安排,以考纲规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五大块”为纲目,统摄各册课本,把各章分别纳入包容它的大块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每章教材复习之初,又将考纲对该章内容规定的考点编织成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使其成为贯穿全章复习始终的脉络。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之处。考试复习容量大、内容广、时间紧,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我们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舍得在热点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
四、讲究复习策略
化学教师所要采取的策略较为重要的是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
1、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在复习训练中,如何针对考试题的特点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呢?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不过,每当要求学生系统地钻研课本时,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每当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知识规律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每当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又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仪器、药品、操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2、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化学考试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试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