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

农业生态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生态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生态学论文

第1篇

我国以农业大国著称,但我国受封建社会、战争等影响,经济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趋向平稳化,农业技术、化工技术因此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学肥料居世界首位,与外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上要早于我们,他们在经过化学农业侵害后又向生态农业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接受和改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土地休耕和轮作是很难大面积实现的,而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提高农产品产量,导致化学物质不断渗入到土地和水资源中,一旦达到土地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板结等现象,带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化学物还会污染地下水,也会影响农作物和牲畜的健康,最终产生恶性的食品链,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大力建设之余,应该倡导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未来生态农业将会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农业市场。

2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

中专院校是职业院校之一,其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生态农业教学成为了中专院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前的社会主流趋势相吻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农业技术人员。2.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传统的化学农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很多劳动时间,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化的。生态农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其在经济效益的获取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和学生对此有偏见。因此,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及对农业的偏见,让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既看到价值也收到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1]。从目前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生态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我国的很多农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农业中实现了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好我国已经研发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2.2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首先,中专院校生态农业教学要结合当地和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新型的办学模式,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出校后更好的适应专业的需求。其次,开展学生返乡创业培养的办学机制。鼓励青年学生毕业之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返乡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家致富,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开展农业、中职、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调动各方优秀的学习资源,让致力于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青年有可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如:增加农产品加工专业、农业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专业等。通过跨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能够使专业人才向通用人才发展,培养出更多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2.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中专生态农业教学力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主动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中专生态农业教学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所以教师要明确生态农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不断引进和倡导新理念、新技术,并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这些新思想,增加课堂互动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2.4拓宽中专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中专院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解决本学校生源的就业问题。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为学校老师提供调研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学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之时,中专院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农业教学研究,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性人才,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海昌 单位:河南省太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2篇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药科学使用知识等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舆论氛围。采取举办科技讲座、召开防治现场会、展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等多种形式强化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培训,并以推广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病虫等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为突破口,深入普及农药科学使用知识,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种植户科学、合理用药水平,为市场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2、根据防治对象科学选用农药品种、剂型

各种农药都有其防治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无效。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防治病虫等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特点和防治对象科学选用农药,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但对刺吸式害虫无效;杀菌剂中的硫制剂对白粉病菌有效,但对霜霉病菌无效。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

3、选购或使用农药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做到对症施药

在正规门店选购药剂品种,选购或使用农药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做到对症施药。购买农药时要看清标签,不要购买标签不清或包装破损的农药。使用农药前应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如有疑问应及时请教农药经营者或当地植保技术人员,务必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标注的使用浓度和使用对象使用。

4、加强病虫监测预报,适时用药

选择最佳施药时期和施药量,不要盲目混用农药或连续多次使用农药以及随意加大施用浓度。在最佳防治时期用药,可以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明确主要防治对象,并进行定点定期规范调查,及时病虫等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是开展科学防治的前提。在做好病虫等有害生物测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药剂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经济、高效品种、剂型、用法和用量等,通过示范样板,加快推广。一般来讲,防治害虫在幼虫低龄施药最为适宜;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治病害,要在发病初期及时施药才能奏效。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已经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才开始用药,结果按常规药量难以控制,不得不混用其他农药或连续多次使用农药以及随意加大使用浓度,这样不但增加防治成本、杀伤天敌、污染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

5、根据天气状况科学用药

一般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施药,同时注意气温变化。气温低时,多数有机磷农药效果较差;温度太高,容易出现药害,严禁中午高温喷药。刮风下雨天气会使药液流失,降低药效,因此,使用农药最好选择内吸剂,其次用乳剂。

6、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减少农产品和环境污染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1次施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施用农药如未达到安全间隔期后采收,食用后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应严格按照农作物的安全间隔期采收农作物。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处理,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7、防治病虫害提倡轮换用药,科学混用

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会引起病菌、杂草、害虫等有害生物产生抗性,防效降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抗药性逐渐增强,用药量增大,防治成本加大。因此,提倡轮换用药或采用混合用药方式,以延缓抗性产生,稳定防效。

8、注重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综合运用效果,找准衔接点,发挥灭虫防病整体作用

生物农药毒性低,防治病虫等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且不伤害天敌、无残留、安全系数高,不足之处就是成本较高、药效较为缓慢。如蛋白农药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力、苦参碱、BT乳剂、灭幼脲、农抗120、井岗霉素、春雷霉素等。应用诱虫灯、防虫网、诱虫板、诱虫器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长繁殖的环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次数,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通过改善生产生态条件,创造有利于作物和天敌、不利于病虫滋生的环境,增强植物自身免疫力,增加天敌数量,减少用药次数,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为市场提供丰富、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9、加快生产基地认证和种植技术规范推广应用力度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必然选择,也是展示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平台,做好生产基地认证工作意义重大。制定种植生产技术标准,规范操作,加强宣传与技术培训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规模效益的保障。

10、加大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力度,强制生产者从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精品课程 改革 建设 探讨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典范,是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要先行”的号召。为此,农业生态学更应该密切联系西部实际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实际,在挑战中深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可谓势在必行。

在我国1987年起陆续设立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形式下,石河子大学从1985年开设此课程,初定为选修课,经几年的努力与完善,1994年正式规定为农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已逐步发展起来,在农学、植保、资环、林学、畜牧等专业均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及教学部门的好评。2007年作为我校精品课程重点建设,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农业生态学的地位、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改进与完善。

1.课程改革与建设内容。近几年,农业生态学作为石河子大学精品课程的教学项目,我们围绕课程建设任务书,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涉及:教学观念更新问题;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问题;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问题;教材建设问题;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途径改革问题;成绩考核方法、方式问题;教学实习基地陈设及教学实验室设备改造问题;教研组内教学任务配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和实践。

2.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效。

2.1 革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突破原来我校将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课,只限于农学开设的局限,目前将农业生态学重新定位在: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同时作为农业、生物等自然科学大领域范畴的重要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设,在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上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新开该课程的植保学、园艺学、生物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感兴趣,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

2.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再原有农学专业基础L,依据不同专业关于生态学课程的性质、教学重点、任务的不同,对原有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调整,将生态学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内容(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生态意识的掌握)和应用内容(结合典型区域进行原理的应用与实践)。尤其在生态学应用上,从不同专业出发,以专题、讨论等形式讲授。加强了新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完善,体现了针对性强、新颖、实用特点。

2.3 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往生态学实验开展一直依托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的专向投入,实验开展主要以演示性实验为主,没有发挥本学科的特色,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除对原有内容进行更新外,增加了生态学研究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由原有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为主转向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重。

2.4 教材建设和教学素材的收集。针对生态学涉及面广,灵活性强等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主教材,试验教材、辅助教材,更替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相关教材,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另外针对抽象的章节,收集了图片等素材百余张。

2.5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研制了效果较好的、多套CAI课件,并建设了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2.6 探讨适合生态学学科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式、参与式、案例分析、教研结合、双语教学等,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逐步用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材料(图片、影像、动画),积极组织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目前的生态学热点问题以课程论文、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等形式引入教学,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7 优化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有实验实习的必修课,普遍采用全程化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实验成绩、实习成绩、结业考试成绩。避免了以一次期终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选修性的课程,没有实验实习,主要是采用课程论文、平时、期末的成绩来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近几年,针对不同专业,经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最合适的形式使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是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又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尽力达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行了以下探索,与以往课程建设相比,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充分发挥教学与课研相结合,系统授课与专题讲解相结合。结合教师丰富的科研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讲授完一部分基础内容,就进行一个专题的讲解或分析。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生产实际之中去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目前农业生产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使学生不但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获得了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业领域,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农业生态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想法,通过课堂讨论和研究性学习过程,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造热情,强化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意识,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实践表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当老师、研究性学习及课程论文撰写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广泛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效果与效率的统一。除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为此还收集了有关录像材料,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授课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学素材和设备的不足。鉴于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即将开设双语教学。

3.4

第4篇

关键词:农科专业;教学实践;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12-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专门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但多年来农科专业的传统教育理念所形成的轻实践教学体制、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落后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限制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改革创新现有的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把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以及科研论文撰写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一、改革专业课程实习教学体系,提高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实验与实习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农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要改变目前实验教学内容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局面,拓展到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根据农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布置有差异的实验,以组织组内、组间交流的方式进行引导式教学;加大实验室对本科学生的开放力度,鼓励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验证性、观察性实验时间的安排与理论讲授进度对应,以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锻炼学生基本操作的技能,增强其学农的兴趣;考虑到农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作物生长季节的田间进行,针对农作物栽培周期较长,受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要相应延长。此外,还可通过教学录像,规范基本操作,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二、重视专业实习,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培养

专业实习是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中间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农学专业生产实习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多数农学专业生产实习主要采取直接参加科研生产的方式进行,实习形式过于单一,结果导致学生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践与创新潜能;另外,专业生产实习投入不足使学生能够进行生产实习的场所和时间都受到限制,对学生管理疏松,指导教师很少甚至没时间深入基层对学生进行管理,未能充分实现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的目标。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强专业生产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在实习期间,要现场引导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实习教学大纲应当明确具体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指标和成绩评定等事项,实习时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并认真按规定考评;加大生产实习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得到实习锻炼的机会;并且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全程教学,严格管理,深入学生实习场所,及时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速度;为了保障生产实习的连续性,学校应当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实习基地,供本校农科专业学生实习,也可以与当地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使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长远的经济效益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且同时也给学生的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机会。

三、严格毕业实习,培养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实习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强调专业实践与就业方向密切结合。农科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实行时间长达7~8个月,鼓励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各层次社会人物沟通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过渡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打下一定的基础。农学专业学生实多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完成其毕业论文,实习开始前,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指出将要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同学生一起完成选题工作;题目选好后,让学生多方查找文献资料预先了解相关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实习开始前就能对自己的实习目的、过程、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做好实习动员,认真向学生讲述实习的目的、要求、安排、考核的办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实习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随时检查督促学生实习日记、数据记录等相关实习资料,鼓励学生对所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与分析,尝试开始毕业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导教师要认真开展试验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课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实习质量,通过毕业实习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毕业论文撰写指导、培养科技写作能力

农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大多以大田作物为研究对象,季节性强,试验周期长,而且只做一季试验,没有年际间的重复,试验结果受环境条件影响,所以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过程特别重要,要反复强调数据采集应当仔细、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处理,使学生明白不但关系到教师课题的完成质量,也与毕业论文质量直接相关,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与论文选题、设计方案、数据质量等好坏有关外,还与老师的悉心指导关系密切。实践经验证明,科研训练与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为获取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采取师生互愿的原则,学生围绕着导师的科研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等研究工作并实地实施,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查阅大量文献,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参与试验项目的取样、测定,室内分析等研究工作,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作为初涉科研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写科研论文是很难的,因此教师要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反复修改,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对科研工作的热情。

五、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除了正常的课程与专业实习外,可以通过学校、学院和企业等单位提供资金、技术等配套支持,多渠道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或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分支出学生科研训练的课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申请,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关键技术和过程上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以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形式辅导学生的时候,形成小组式的科学探究,有别于课堂教学,每位教师指导几名学生,指导更加仔细,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也能矫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进行科研训练的兴趣。这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制定更合理的适合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还可利用暑假期间到农业相关生产单位实习,到生产的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在实验课程与科研训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的一线,结合生产的实际,更好地修订自己科研训练的计划,使科研训练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对最后的实习结果以公开的方式进行总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科研与创新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

六、建设全面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确保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指导实习的教师应具备专业性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等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不断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社会上实践能力强的农业专家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鼓励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教师在科研工作和指导学生实习时共同合作,形成有团队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要建立起合理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保护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教师重视并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是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总之,农科专业是一个与生产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及在工作后的发展潜力。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实习的每个实践机会,转变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具备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杨红,张桂权.关于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2]康涛,彭泉开,孙荣玲.农科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3]魏志渊,毛一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16(2).

[4]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05,25(5).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1]4号文件附件.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第5篇

【关键词】民族生态学;美国;苏联/俄罗斯;学科比较

【作 者】付广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3-0067-00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thno-ecologies from U SA and Soviet Union/Russia

Fu Guanghu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pared ethno-ecology from US tradition with one from Soviet Union/Russia based on their theory origins, research objectives, research methods and academic influence Thus makes Condusion that although the ethno-ecologies were born within anthropology or ethnology, and who did the researches were mainly anthropologists or ethnologists, they had great difference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was the difference of meaning of prefix “ethno-” The prefix “ethno-” within Soviet Union/Russian ethno-ecology was only related to “ethnos”, however, within US ethno-ecology, the meaning of the prefix “ethno-” was “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was a kind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ic

Key words: Ethno-ecology; United States; Soviet Union/Russia; Discipline comparison

民族生态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吸引了来自民族学、生态学、植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参与到其中来。在中国,民族生态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的理论盲点亦比较多,如国内学术界在学理上对美国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以下简称“美国式民族生态学”)与苏联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以下简称“苏/俄式民族生态学”)之间区分不够,因此难以整合来自两个不同学术传统的学者,从而影响到整个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是在人类学界内部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影响到其他学科,从而扩散成一个庞大的学科;而苏/俄式民族生态学虽然也是由民族学家提倡,但它属于民族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针对民族地区进行的生态学研究。因此,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相异之处又颇多。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术影响上对美苏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予以比较,希望能为学科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理论渊源

理论渊源最能说明一个学科的属性,因此历来学科史的回溯都是指引一个学科发展的必要工作。美苏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虽然都诞生在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手中,但由于在理论渊源上有所区别,才导致了它们之间异同共存的现象。

在美国,民族生态学的诞生有一个发展的历程。早在1875年,鲍尔斯(Stephen Powers)就提出了“土著植物学”的概念,是今日民族植物学能够追溯的最早起源。二十年后,考古学家哈什伯格(John W Harshberger)在美国费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植物学”一词。1914年,美国民族学家亨德森(Junius Hendersen)和哈林顿(John Peabody Harrington)在美国民族学局组织的“动物在塔瓦印第安人中的地位”的调查中首次提出“民族动物学”这一新词[1]。从这一学术史追溯来看,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这两门民族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的诞生都比较早。直到1954年,“民族生态学”这一术语才为康克林(Harold Conklin)首创。康克林通过考察菲律宾哈努诺人(hamunoo)植物术语的内容和结构,证实了民族植物分类的等级本质。康克林提供了第一个人类的自然资源概念的真实洞察,而不像以前的民族生物学研究首先关注的是记录人类对生物的应用[2]pp846-848)。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限制在具体的人与动植物关系的研究上,人类学家们花费大量力气去创建动植物的清单,并记述其使用状况。虽然这样的研究缺乏理论的框架,但却有助于发现传统社会的动植物分类体系的本质。不过在此之后,由于受到认知理论的影响,民族生态学研究开始转向民族科学的方法,即把个体视作文化生成体和把语言视为信息编码的媒介。这样以来,虽然人类学家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仍是记述动植物分类及其应用,但是其目的却是试图依此透视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的深层结构。鉴于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具备主位立场、民族志方法、认知的视角等特征,因此被有些人类学家称为系认知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有的学者认为民族生态学的学术谱系要比上述更为庞杂,如墨西哥生态学家托莱多(Victor M Toledo)就认为民族生态学是融合了民族生物学、农业生态学、生态民族志意义上的民族科学以及研究自然资源传统管理体系的环境地理学等的总学科[3](pp5-21)。最近又有学者声称,民族生态学有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阐释艺术与科学3个父母:社会科学中人类学发展了主位立场等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工具;生态学家和其他生物学家提供了大量的重要的、细节的适应系统的研究报告;阐释作品展示了反思的必要性和价值[4](pp5-15)。当然,这些都是一家之言。总的来说,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最初的理论渊源更多地在人类学内部,虽与描写语言学的认知理论有一定的交叉,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有的民族生态学家都具备人类学家的身份。只不过最近一二十年生态学者的介入使得民族生态学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一点将在第四部分中详述。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与美国式民族生态学一样,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的理论渊源也较为复杂。在苏联存续后期,苏维埃民族学家们认为民族学是一门以研究世界民族为对象的学科[5](p3)。不过,由于民族总是在一定区域内逐渐形成的,受到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制约,采用各种方式去适应这样的自然条件,因此民族文化常常具备适应环境的特点。科兹洛夫认为“可以把处于目前这种状态下的民族学明确为其研究范围包括民族共同体这一最稳固和最重要的人们集体生活形式之一的产生和存在的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6](p215)这样,摒弃了传统研究范围“本位主义”态度以后,民族学家们积极地参加了反映社会需要的新领域的工作,民族生态学的形成正是如此。苏联民族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勃罗姆列伊(Julian Bromley)也类似地指出:“当代民族学由于自己的主要研究课题的多样性,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同民族(民族社会)过程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关系。这对于围绕民族学所形成的日益众多的相邻学科――从民族经济学和民族生态学到民族社会学和民族心理学,尤其如此。”[7]( p246)事实上,早在1981年,勃罗姆列伊就发表了《人类生态学的民族方面》一文,虽然文中尚未提到“民族生态学”这一术语,但其中关于各民族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特殊性等民族生态学原理已在这篇论文中得到充分运用。与此同时,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社会与自然》一书中也已包含民族生态学的许多原理,比如该书强调指出了历代民族文化传统对保护生态是有意义的[8]。勃罗姆列伊还在1982年俄文版的《民族学基础》第三章“非洲各族”单列“地理环境”一目,其中言道:“非洲的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各种自然因素及其区域性配合都很协调,为非洲境内各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条件和相应的食物和技术资源。几千年来,人们适应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构成非洲各民族全部经济文化史的物质基础。”[5](p155)在借鉴同仁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科兹洛夫充分吸收了来自人类生态学的思想,于1983年正式提出了名为“民族生态学”的学科。科兹洛夫认为,民族生态学是一门由民族学和人类生态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学科。由于其与人类生态学的密切联系,民族生态学的形成取决于作为人的特殊共同体的民族的特点,而且这一特点表现在生物方面,也特别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民族生态学形成的比较缓慢,是在吸收民族地理学、民族人类学、民族人口学等与人类生态学有关的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1978年开始的由美苏两国民族学家、人口学家、体质人类学家等共同参与的“为提高各民族和民族群体长寿率开展人类学和民族社会学的综合研究”,对苏联民族生态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9]。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是在人类学界内部产生的,它吸收了描写语言学的认知理论,变成了民族科学的一个亚领域,后来也受到农业生态学、阐释学以及环境地理学等学科的影响;而苏/俄式民族生态学则是在民族学界内部产生的,是由民族学和人类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甚至包含有民族地理学、民族人类学、民族人口学等学科的若干领域,可见其理论渊源之混杂。

二、研究对象

苏联民族学家勃罗姆列伊认为:“每个学科的对象是在形成一定传统的学科实践中形成的。在确定今天某一学科的轮廓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些传统……而一个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相应地又同阐明它与相邻知识领域的相互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7](p235-236)从勃氏的上述论断足可得见研究对象对一个学科的重要性。民族生态学自也不能例外,其研究对象的确定对学科的存续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康克林1954年提出“民族生态学”之后,学者们对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直有所争论。然由于康克林不是特别重视理论上的研讨,因此这项工作留给了后来的民族生态学家。到1964年,斯特蒂文特(William Sturtevant)提出,“ethnoecology”一词中的前缀“ethno-”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指的是那些从群体自观出发的研究。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变成了群体自观下的生物内在联系[10](p216)。稍后,美国人类学家布罗修斯(J Peter Brosius)等人在界定民族生态学时暗示出其研究范围是传统群体如何组织和分类其环境知识和环境过程[11]。这样看来,民族生态学在当时的研究对象是处于传统社会的群体,范围则仅限于这些群体如何认知环境,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不过,民族生态学家马丁(Martin)认为,民族生态学涵摄了地方性群体与所有的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研究范围包含了民族生物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以及民族动物学等诸多亚领域。在研究对象上,民族生态学家大多聚焦于土著人环境知识的研究,但他同时也指出,民族植物学家也乐意研究农民传统的农技实践,而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土著人[12](pxx)。当然,一些生态学家、人类学家正试图扩大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他们认为不仅农村居民值得研究,城市中也有民族生态学存在的空间;不仅要研究特殊群体的传统生态知识,而且要关注漫长历史时期内的生态变迁。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家仍然继续关注传统居民的动植物利用和资源管理实践,关注这些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护生态安全上的独特价值。

与美国有所不同,苏联式民族生态学最初就是围绕民族(ethnos)来展开的,因此任何跟民族有关的人类生态学问题当然是其职责所在。这里的“ethnos”不同于英语中的“nation”或者“people”,用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勃罗姆列伊的话说就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点、确定独立的心理特点以及区别于其他类似共同体的联合意识的人们共同体”[13-15]。一般来说,“ethnos”大致相当于英语学界流行的“ethnic group”。正是根据这样的理解,科兹洛夫认为民族生态学的形成取决于作为人的特殊共同体的民族(ethnos)的特点[8],而且其所涉及的问题超出了民族地理学、民族人类学和民族人口学的范围。“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族群或族共同体在所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下谋取生存的传统方式和特点,当地生态系统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族群或族共同体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影响,它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民族生态系统形成和发挥职能作用的规律等等。”[16]到1991年,科兹洛夫主编出版了名为《民族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论文集,共汇集16篇论文。除涉及生存保障体系外,它还与地理学、人口学、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相交叉,阐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各民族的生计、饮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体质、人口再生产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科兹洛夫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民族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自然和社会―文化条件下生活的各民族共同体的传统生存保障体系的特点,复杂的生态联系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研究各民族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形成的规律和功能[17](p43)。实际上讲的就是各民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科兹洛夫接着论述道,首先要研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生物适应和与他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社会―文化适应,这些适应反映在物质文化特点(饮食、服装等)中,甚至反映在民族植物学和民族医学中;其次研究人们在个体和集团层面对周围环境和异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之心理适应的主要方式,预防或降低环境压力的传统方法等;再次还需研究族群和自然的关系,对生态恐怖、生态灾难趋势的预测并借助利用那些物质资源的传统进行生态学教育和其他目的的教育[17](pp43-44)。与1983年发表的2篇论文相对照,科兹洛夫在1991年的这篇前言中对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补充了一些原来尚未涉及的内容,如“预防或降低环境压力的传统方法”、“对生态恐怖、生态灾难趋势的预测”等。对于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央民族大学任国英教授认为其“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学与生态学两学科的交叉,他们(指苏联/俄罗斯的民族生态学家)的学术理念是将生态环境与各民族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本学科的研究框架内。”[17](p44)堪称一语中的。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仅仅是民族科学(认知人类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也基本上限制在传统的居民群体,范围主要围绕这些群体的植物、动物、土地的分类与利用以及他们资源管理的实践等传统生态知识来进行。而苏/俄式民族生态学研究对象界定为族群或族共同体,范围是与族群或族共同体有关的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范围十分广泛。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俄式民族生态学与当前欧美人类学界流行的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基本类似。

三、研究方法

对一个学科来说,确定其研究对象之后,就会面临着如何去研究的问题,亦即采用何种研究方法的问题。民族生态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要在方法论上有自己独特之处,方才能得到相关学科学者的承认,在学术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是民族科学(认知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因此它很大程度上采借了其正规的资料收集方法。为了解被研究群体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民族生态学家们常常会设计几个层级的问题,他们首先会问本地有哪些生物?其中有哪些植物?其中有哪些是树?常绿树和落叶树有何差异?这里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针叶树?针杉和松树有何不同?……这样一直到最低层级为止[18](p60)。通过向该群体的不同的人提问同样的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基本上就能够获知被研究群体对他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总图。不过,后来民族生态学家们逐渐发现,由于他们采用这种假设性的分类,一些被访谈者可能会依照访问者的逻辑去推定,甚至创造出当地没有的事物来。于是民族生态学家们只好又重新依靠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虽然这两种方法费时又费力,但好在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很高。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民族生态学家们常常需要正确记录动植物的当地名称、学名、科属,必须涉及到它的日常用途和仪式用途、利用的部位以及特殊的去除毒素之类的加工技术,甚至还需要了解有关的神话传说,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在地方文化中的功用。有时,研究者还被要求采集和保存那些他们记录下来的动植物标本和材料。当然,如今的民族生态学研究虽然在资料采集和分析方法上与以前差别不大,但他们看待这些资料的视角却有了新的变化。比如美国民族生态学家纳扎里(Virginia D Nazarea)就指出,民族生态学是“从某个点出发的视角”,它不仅要摒弃以前那种无历史和政治的倾向,而且要看到权力和风险在塑造环境解释、管理和妥协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民族生态学者才能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充当主角[19](pp1-19)。

苏联民族学家们认为直接观察是获取民族学情报资料的基本方法,但苏联民族学界起初转向“综合集约调查法”,后来则以夏季短期的小组或个人旅行来排斥综合调查,总的来看是逐渐放弃了“定点”的直接观察方法。鉴于上述民族学调查方法的走向,民族生态学的奠基者之一勃罗姆列伊声称一定要坚持直接观察、定点长期调查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研究客体变化的实际情况适时采纳问询调查法、历史比较法、类型学方法等其他的研究方法[20](pp136-146)。但勃罗姆列伊的主张未能坚持多久,苏联就遭遇了解体。随后,民族学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学科危机。正是在这个阶段,科兹洛夫总结了苏联民族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在1994年出版的《民族生态学――学科形成和问题史》一书中,科兹洛夫全面阐述了苏联民族生态学的学科性质、基本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及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其中还对阿塞拜疆的阿塞拜疆人和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人进行研究,开拓性地把移民和民族冲突问题纳入民族生态学研究的视野[17](p43)。从前人翻译的2篇论文和任国英教授的总结来看,苏/俄式民族生态学仍然坚持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同时吸收了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从而在方法论上有了自身一定的支撑。20世纪末以来,由于西方的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传入,俄罗斯的民族生态学研究注意同国际接轨,研究中借鉴和引用西方的理论观点,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实地调查,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17](p44)。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向俄罗斯继科兹洛夫后最负盛名的民族生态学家亚姆斯科夫(Anatoly N Yamskov)请教,他认为苏/俄民族生态学依然坚持经典的田野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民族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注意使用精细的统计数据和自然地理资料。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由于诞生在认知人类学内部,因此它不仅继承了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而且以其独特的研究步骤和视角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苏/俄式民族生态学初创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苏联解体以后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因此研究方法上更多地依赖民族学的直接观察的方法,同时也适当吸纳了系统生态学等理论与方法。只有在俄罗斯民族学界与西方人类学界广泛交流一段时间以后,民族生态学研究才获得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源泉,从而推动了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四、学术影响

一个学科的生命力是否够强,关键还在于它的学术影响力。对美苏两种传统民族生态学的学术影响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看其民族学人类学内部的影响力;二是看其对其他学科学者的号召力;三是看其对境外国家和地区学术的辐射能力。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诞生于人类学内部,本身是民族科学(认知人类学)的一个亚领域。虽然认知人类学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随着实践理论、阐释人类学以及反思人类学的出现,民族生态学本身也成为某些学者清算的材料。不过,在文化人类学内部,民族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和视角,还是得到广泛的承认的。这从《美国人类学家》、《美国民族学家》、《当代人类学》等顶级杂志上刊登的为数不菲的民族生态学研究论文上可以得到证实。在人类学界之外,民族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得到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学者的认可,还有的学者针对性地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讨,如墨西哥生物学家托莱多、资源地理学者巴顿(David Patton)都有专门的研讨文章问世。不过,最能说明一个学科影响力的也许要看它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能力了。由于美国社会科学在当今世界研究社群中居于统治地位,单从其数量庞大的实践者、分配到的资源以及学科方法论的影响力上就可以略见端倪,因此美国式文化人类学领导着世界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印刷文本的广为传播更是奠定了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学术优势地位[2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如今也已在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中国、墨西哥、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英国与美国同文同种,因此较早接受了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坎特布理肯特大学的埃伦(Roy Ellen)博士更是这一领域中享誉世界的学者,他与《皇家人类学刊》合作出版了名为“Ethnobiology and the science of humankind”的特刊,集7篇专门研究于一体,足见民族生态学在英国人类学界的影响。事实上,即使在俄罗斯国内,从事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学者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传统的影响,如今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已把自身原来应用的“ethnoecology”改称为“ethnic ecology”,且认为俄罗斯的民族生态学跟美国的文化生态学或生态人类学相差无几[22-24]。

苏/俄式民族生态学虽然创立较晚,但不论在苏联时代,还是在俄罗斯时代,都能在民族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还成立了民族生态学部,专门从事民族生态学研究。从1997-2005年,俄罗斯民族学家与体质人类学家联合会共举办了5次大会,每次会议都有15-20篇的民族生态学专题研究论文参与[22]。在论文的发表上,俄罗斯权威的民族学期刊《民族学观察》(即以前的《苏联民族学》)从1975-2004年共刊发了24篇民族生态学方面的论文,虽然与民族政治研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跟民族心理学、民族社会语言学等其他新兴研究领域一起处于第二序列[24]。值得高兴的是,俄罗斯的学者们还在圣彼得堡创立了名为《民族地理学与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丛刊,专门刊发民族地理学和民族生态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在学术研究之外,学者们还积极参与生态学评估。1999年,民族生态学家斯泰潘诺夫(Valery Stepanov)还主持编纂了《民族生态学评估方法》一书,为俄罗斯民族生态学家参与生态学评估提供了学术指引。由于民族生态学研究在俄罗斯国内已经有了上述良好的基础,因此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也深受影响。对此,亚姆斯科夫曾经说道:“在土著人土地权利和传统居住领域内进行研究的许多专家,他们有着民族学、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的训练背景,如今喜欢称呼自己为‘民族生态学家’。”即使在一些地方法案的建议草稿中,甚至流行的术语“传统自然资源应用领域”(TTUs)也正在转变成“民族生态学领域”[25]。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学术影响力下降,因此俄罗斯传统的民族生态学对外传播并不是很广泛,仅在原来的加盟共和国内流布。中国从1984年开始译介相关理论,然迄今为止,仅译介过科兹洛夫的2篇论文,且其中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之处。2009年,任国英教授的《俄罗斯生态民族学研究综述》一文算是稍微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两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在人类学或民族学界内部仍充满活力,都对其他学科造成一定的影响,也都有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的辐射力。但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更具活力,如今已经得到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学者的认可,跨学科的合作日益增多,兼且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向外传播更为广泛,如今已经影响到世界上主要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大国。

五、结果与讨论

透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美苏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虽然都诞生于民族学或人类学界内部,从事研究的也都是民族学家或人类学家,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苏联(俄罗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不同的对象所致。我们知道,美国号称为“文化人类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人及其文化,文化在其中尤占重要地位,这跟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始终追求理解土著居民的生态观念有着根本联系。苏联(俄罗斯)既然号称为“民族学”,而且在实际研究中都是围绕“民族”(ethnos)来进行的。苏联式“ethnoecology”中的前缀“ethno-”仅表示着与“民族”(ethnos)或族群单位相关,而并不像美国式“ethnoecology”中的前缀“ethno-”,其意思乃是“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是一种主位的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前缀“ethno-”意义的区别乃是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之间的根本差别。鉴于这种意义上的差别,一些俄罗斯学者已经采用“ethnic ecology”来指称苏/俄式民族生态学。

在准备和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苏联/俄罗斯民族学者都认同这种跨领域的学科。如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切什科(Sergei Cheshko)就认为民族学中出现的民族生态学等之类的亚学科大部分都是夭折的分类。因为它们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学者们只是继续做他们过去做的东西罢了,而且以后这些亚学科的继承者会为他们抓住的一点皮毛而沾沾自喜起来,甚至会声称一切事物离开了生态学无法解释[26]。切氏的论述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只是在学界内部划分一下势力范围,而没有理论方法上的升华,这种划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如果民族学人类学者因为沉迷于分支领域的研究,而未能坚持“全貌观”的基本准则的话,那么这种分支不要也罢。

依上述认知去审视美苏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我们会觉得美国式民族生态学具备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而且具备完善的方法论工具,是一种人类学生态研究范式的更新。而苏/俄式民族生态学则不然,它更多的是对人类生态学的一种类比,主要作用在于划分学术领域,既没有形成独特的学科特点,也没有完善的方法论工具。当然,这并不是说苏/俄式民族生态学一无是处,它所开拓的文化适应不完善的思想、对不同族体的心理适应的研究、景观民族特点的论述,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生态研究仍然具有其独特价值。

(致谢:俄罗斯科学院亚姆斯科夫博士曾向笔者提供他的论文电子版以供参考,还在电邮中耐心地回答了笔者的疑问,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法〕乔治•梅塔耶、贝尔纳尔•胡塞尔著,李国强译民族生物学(上)[J]世界民族,2002(3)

[2] Justin M Nolan Ethnoecology[A] H James Birx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 (vol2) [C]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6

[3] Victor M Toledo What is ethnoecology?: origins, scope, and implications of a rising discipline[J] Etnoecologica, 1992(1)

[4] David Patton Ethnoecology: The Challenge of Cooperation[J] Etnoecologica, 1993(2)

[5]〔苏〕Ю•В•勃罗姆列伊、Г•Е•马尔科夫主编,赵俊智译民族学基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苏〕BN科兹洛夫关于民族学的界限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译文集(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苏〕Ю•В•布朗利从逻辑系统分析看民族学的对象[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译文集(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苏〕科兹洛夫著,黄德兴译民族生态学的任务[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3)

[9]〔苏〕B科兹洛夫著,王友玉译民族生态学的基本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4(9)

[10] Catherine S Fowler Ethnoecology[A] D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C] New York: Wiley, 1977:216

[11] J Peter Brosius, George W Lovelace, and Gerald G Marten Ethnoecology: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Knwledge[A] Gerald G Marte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C] Boulder: Westáview Press, 1986

[12] Gary J Martin Ethnobotany: A Methods Manual [M] London & Sterling, VA: Earthscan, 2004: xx

[13] Marcus Banks Ethnicity: Anthropological Constructions [M] London: Routledge, 1996:19

[14]〔苏〕尤里•勃罗姆列伊著,李振锡、刘宇瑞译民族与民族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39

[15]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J]民族研究,1995(3)

[16]〔苏〕B•И•科兹洛夫著,殷剑平译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J]民族论丛,1984(3)

[17]任国英俄罗斯生态民族学研究综述世界民族,2009(5)

[18]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2

[19] Virginia D Nazarea, A View from a Point: Ethnoecology as Situated Knowledge [A] Virginia D Nazarea Ethnoecology: Situated Knowledge/Located Lives [C]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9

[20] Ю•В•布朗利、MB克留科夫民族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学派和方法[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译文集(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1] Valery A Tishkov US and Russian Anthropology: Unequal Dialogue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J] Current Anthropology, 1998(1)

[22] Anatoly N Yamskov Applied Ethnology in Russia[J] NAPA Bulletin, 2006(1)

[23]Elena Tinyakova Fieldwork: Man in the System of Nature and Priority of Natural Laws in Human Life [J] Coll Antropol 2007(2)

[24]Sergey Sokolovskiy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Russia: Draft Case Report [Z] Paper presented at “Anthropology in Spain and Europ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Madrid, September 2-7, 2008

第6篇

[关键词] 木麻黄 人工林 土壤呼吸

土壤呼吸是土壤释放CO2 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碳贮量约1 500 Pg,分别是陆地植被和大气的2倍和3倍[1]。据估计,全球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碳68~100 Pg[2],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碳量的10倍以上。因此,即使土壤呼吸发生微小变化也会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明显改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土壤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的73%[3-5]。森林采伐及采伐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碳贮量和碳释放有较大影响。在中国规模巨大的人工林中,沿海各种防护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木麻黄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在防风固沙、改造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相信随着国家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不断完善,木麻黄林在沿海的规模、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突出[6-9]。

对滨海沙地立地条件差别不大的不同林龄的木麻黄样地的土壤呼吸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整个滨海沙地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为深入探讨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对碳平衡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试验中比较研究了立地条件差别不大的幼林样地1块、中林样地3块以及成熟林样地1块共5块样地在四个不同季节的土壤呼吸日动态。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沿海中部惠安县崇武镇赤湖防护林场(118°55′ E,24°55′ N),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8℃;年均降水量1 029mm,年均蒸发量2 000 mm;夏季(7-9月)多台风和暴雨天气,秋季东北风强盛,8级以上的大风天达105 d,年平均风速7.0 m•s-1,干湿季明显。土壤为均一性风积沙土,沙土层厚度80-100 cm。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置在6年、17年、19年、19年和31年生的5个木麻黄人工纯林内,幼林一个,中龄林三个,成熟林一个,分别记为幼林、中林1、中林2、中林3和成林。株行距2.0m×2.0m,样地面积为20m×20m,在样地内随机设置三个50cm×50cm的小样方作为土壤呼吸测定点,同时在每个小样方的附近设置一个1m×1m的小样方进行根排除处理后作为土壤异养呼吸测定点。这样每个样地共有6个呼吸点,3个用来测定土壤总呼吸,3个用来测定土壤异养呼吸。

采用排除根系法(也称作开沟法)进行土壤呼吸分离,即在1m×1m的小样方四周挖掘深度为70~100cm、宽度为50cm的壕沟,将玻璃纤维薄片放入沟中以阻止根向样方内生长,然后把沟填平。根据经验,挖沟在开始观测3~4个月前进行,即在2006年1月份就把沟挖好,待到2006年5月份才开始呼吸测定,这样测得的样方内的土壤呼吸就是扣除了根系呼吸的土壤异养呼吸。

在2006年7月份、2006年10月份、2007年1月份和2007年4月份的四天用Licor-8100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方法进行昼夜24小时测定变化。每2小时测定一次,连续测定3min,3次重复,取平均值;测定前一天将样方内的绿色草本层从根部剪断捡净,测定时尽量选取晴朗天气,每次测定前进行仪器的调零校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下日均异养呼吸量和总呼吸量的差异

由表1可见,总的说来,中林1与中林2的异养呼吸速率和总呼吸速率在五个样地中偏大,其它三个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相差无几。

3.2 不同林龄下木麻黄样地土壤呼吸日变化规律的差异

由图1~图4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五个样地的土壤异养呼吸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中林2样地的土壤异养呼吸量在全年中均比其它几个样地的呼吸量大,同时可以注意到,幼林和中林2样地的异养呼吸日变化曲线变异大于其它三个样地,因为幼林和中林2样地里面有明显的林窗,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中午太阳可以直接照射到达地面,从而使地面温度变化幅度大,相应地就影响到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中林1、中林3以及成林因为林分郁闭较好,使温度因子不会向幼林和中林1那样变化剧烈。但是总体来说,这五个样地的日变化基本一致。

4 小结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立地条件差别不大的幼林样地1块、中林样地3块以及成熟林样地1块共5块样地的土壤呼吸作用。总的说来,在呼吸速率上,五个样地的异养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05、2.70、2.90、2.01和2.20μmolm-2•s-1;总呼吸速率在五个样地分别为2.62、3.72、4.02、2.67和3.10 μm olm-2•s-1。幼林和中林2样地的异养呼吸日变化曲线变异稍微大于其它三个样地,但是总体来说,五个样地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稳定在72.73%左右,变化幅度为68.59%~76.87%,而且土壤异养呼吸所占比例在不同林龄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是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J],生态学杂志. 2000,19(4):72-74.

[2] 谭芳林. 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养分释放研究[J].林业科学,2003 (专): 21~26.

[3] 尉海东,马祥庆,刘爱琴,等.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7,15(2):188-192.

[4] 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 5l8-522.

[5] 崔骁勇,等. 草地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1,21(2):315-325.

[6] 张清海.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能量生态学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7] 丁守和,王教全,等.环境因子对胶南沿海防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2005, (6): 4-7.

第7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第8篇

随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资源短缺、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日益涌现,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前“,生态文明”、发展“绿色产业”等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生态学这一学科也愈加受到公众的关注与重视。生态学原本作为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由于生态学专业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现实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诸多环境与生物方面的问题多能从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找到解决办法,生态学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过程中,生态学经常是学生选择报考的热门研究方向。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热闹局面下,却隐藏着许多问题并逐渐暴露出来,着重反映在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面。而这些问题也是作者在近年来进行生态学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所发现的,虽然不能说具有完全的普遍性,但是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希望通过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为将来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地理解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许多报考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对该学科认识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将生态学专业与环境学专业等同,认为生态学就是治理污染、整治环境的一门学科。作者曾经就“为什么报考生态学专业”这个问题询问过多位刚刚考上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学习生态学能够治理环境”,或是“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现在都是热门问题,学好生态学以后好找工作”,等等。这样的答案充分体现出学生对生态学这门学科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知必然会影响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后续的学习水平,甚至是学习态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的生存、繁衍、演化都离不开环境,可以说生态学的核心研究任务是探索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当前整个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促使我们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超乎以往的关注,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生态学是治理环境的一门科学”或是“生态学就是环境学”。因此,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错误理解,为他们讲解完整的生态学学科体系和正确的生态学研究任务,应该成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

(二)忽略或不重视生态学的基础学习及研究

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每一门学科的必要学习环节,也是生态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的方面。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尽管具有门类众多的分支学科,但生态学兼具理论和应用、基础与创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在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相关课程中,需要设定符合这门学科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开设多门有关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如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另外也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特色,开设诸如流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科目。以上的学科是每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一年级阶段展开全面学习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基于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进入到对特定科学问题进行提炼并展开深入研究的阶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通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有效累积,部分学生往往只注重应用研究,或者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再深入理解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这也导致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生态学方面的相关软件,并能够通过操作这些软件对一些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但是却不能针对研究结果展开合理解释,出现了只会做图而不会分析的尴尬局面,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储备。另外,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比较浮躁的学习态度,并且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等等。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了学习和教学效果,因此这迫切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三)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生态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的分支学科(如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都需要进行野外的实践调查研究。因此,进入生态学专业学习的研究生,一般均被要求进行室内或室外的调查和实验。例如在一年之中,研究生需要针对所要研究的不同生物类别,分春、夏、秋等不同季节依次展开野外调查。野外实验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获取第一手数据的有效手段,也是将课堂和书本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际,接受现实检验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野外实验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现实世界中所实际存在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所获取的数据能够有利于研究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一直是生态学这门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目前在针对生态学方向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野外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不能独立制订野外调查计划和具体实施事宜,甚至部分学生在野外调查工作中消极应付,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无法主动发现科学问题,展开实际调查研究的本质原因。此外,许多学生通常还会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分离,只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绘制图表,却无法解释清楚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实规律。这其实是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是造成目前很多学生无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方案

(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并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

基于对当前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对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生态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之后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大多缺少严格的考核机制,加之社会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并不能成功实现科研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研究认为,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如可以开展不定期的随堂考,课堂上加强提问以及讨论环节,老师在课堂上随即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最终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将这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学科成绩中。这样的考核机制一方面能够随时检验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同时也能督促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考核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第9篇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教学;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90-02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1年10月,教育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出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因此,“优质+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可利用性的关键[4]。在新形势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5]。2012年我校农业气象学课程向江西省教育厅申报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并获批准。三年来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建成了合理教学团队、新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推广。

一、合理的教学团队

提高课程质量,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关键。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小到一个学科、大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团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奠基石。一支知识和技能相并的智能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1.课程团队结构。课程组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着力抓好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由农业气象教研室和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8位教师组成,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年龄结构:55岁以上1人,40岁以上5人,35岁以下1人。师资力量雄厚,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课程团队的成效。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包括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仪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科学是源,教学是流”,课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进步。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培育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中青年教师巳成为教学骨干。近5年,教学团队成员巳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20多篇,自然科学类论文80多篇,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教材2部,获优秀教材一等将1次、二等奖1次。

二、教学内容建设

《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也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与现代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具有复杂的知识体系。《农业气象学》是我校大农学类专业包括林学、农学、植保、园林、园艺、资环、土管、环保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已有50多年的开设历史。我校《农业气象学》2003年批准为省、校两级精品课程,2008年申报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气象要素光、温、水、气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和调节措施;天气的形成、变化原理及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地区特征和防御途径;气候形成、区划,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等。

1.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教师对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制定了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和实施措施,编写了一本有指导学生学习意义的《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内容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考虑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各章有重点、难点、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等。该大纲早在2000年就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2008年、2010和2012年进行了四次修订。充分体现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网上开放后,得到学生和校外同行的好评。

2.注重教材建设,保证课程质量。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2000年主编出版了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教材――《农业气象学》(2000年8月江西高校出版社),该教材列为江西“金光工程”(即致富工程),2004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编写配套《农业气象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实习指导》一书,突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调查观测技能的培养,且研制《农业气象学CAI》配套课件,获得江西省教育厅首届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2009年主编出版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学》(2009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已出版2万多册;2014年主编出版了《气象学》教材(2014年2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三、深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逐步转化为“电化教学”手段。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地方院校特色学科发展

地方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三大任务。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亦是衡量高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科教队伍的一员,地方高校更侧重于地方特色。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带有明确的目标和特色。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着理论和技术创新,推动高等院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完成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三大任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正确认识科研对学科建设的关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科学研究在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高级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基础,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元素。一所大学如果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影响,就会在社会上立足。加强学科建设就要在符合高校三大任务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鉴于历史、区位、人才、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地方高等院校有着自身一定的特色和不足。因此,她在学科建设上更应注意将自己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来加强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长江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本着“支持重点、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以“石油科技”、“江汉平原涝渍地开发”、“楚文化”研究为三大特色学科。也正是有了这三大学科的建设,不仅使学校在“油藏描述”、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荆州古城墙野生植物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在2004年里,长江大学就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居湖北省属高校获奖成果数之前列。

2科学研究在特色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2.1为传统学科的改造增添新的动力

传统学科是原有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多年发展的产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学科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会日渐尖锐。要扭转这一现象,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农业水利土资源利用”是设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的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也是一个传统学科。在学科建设中,该学科人员紧紧抓住“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改造与综合开发”的科研课题,对以四湖涝渍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以四湖涝渍地特征为代表的南方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出“对同类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在该项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项目承担者既充分地应用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又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使400多万hm2次的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受益,产生了6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也充实了该学科的内涵,为其他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2促进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科学研究是学科重要的生存空间。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学科及科学研究的参与、渗透和支持,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众多相关学科的参与能起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产生新的知识火花,产出新的科技生长点,获得新的生长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学科建设。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的建设者积极争取并参与各种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建设条件。该学科共主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等资助项目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10个,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个,研究经费达到350万元,加上日方的总援助金额6.5亿日元,该学科5年间拥有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788万元。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溶入,相关学科也有人员参与,均有了较好的收获: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2部、教材4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也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中获取了大量资料,产生了涝渍特定背景条件下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这样既支持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也丰富了自己。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也促进了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通过科学研究的磨练和相关学科力量的参与,使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为我校走向全国、占领全国湿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制高点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2.3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发展,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使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地方院校也在其列。地方院校通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建设,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长江大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这种事例不时可见。如农学院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又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学科培育的大麦品种“鄂啤2号”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通过湖北省和四川省品种鉴定;啤饲兼用大麦“鄂啤5号”也于199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鉴定;我国第一个利用辐射育种成为种植面积上百万亩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品种“鄂棉15”于1990年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育出了棉花高产、抗病、抗虫新组合“HZ101”和“HZ401”;在水稻方面,选出了早熟、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稻“汕优8号”,早熟、优质籼稻品种“青草早”,野败型雄性不育系“温线早A”和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湖农5s”;同时还先后选育出油菜“鄂油长荚”、“鄂农82矮蚕豆”、大豆“鄂豆6号”以及红麻、苎麻新品系和杂交水稻新品系1-94、1-161等共计18个品种(系),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hm2,增加经济效益15亿元。

3加强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目标定位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目标越大、投入越多。限于地方高等院校的现状,在运用科学研究策略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策略中也有一个目标定位问题。大目标虽然有可能产出大的成果,但若目标定得太高,难以达到,则反而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从而影响这一策略的继续实施。从现实与超前两方面综合考虑,应考虑所有现实条件(含现实可利用的条件)为上限,这样较为稳妥。

3.2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包括进行科研所需的设备,资金、物质的集合,后者包括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及相应待遇等。要实施科研强学科、强专业、强学校的战略,必须要从大局着眼,从战略的高度来组织、实施这一个系统工程。实施单位亦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充分考虑科研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在硬环境方面,可以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上进行设备的整合,或集中财力解决一定关键设备,亦可以“借般出海”,借用、租用有关单位的设备,在软环境方面,要制定相应鼓励政策,使具有科研能力的人员人人思科研、人人愿科研、人人能科研。

3.3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组织众多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的一个重要条件。团队精神强,众多科研人员能够集合在某一个旗帜下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群策群力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成攻的把握就大,出成果、出大成果的希望亦较大,反之则不然,要从各个方面努力,使集合的科研人员都能有事干,能干事。不然,只靠单干户、“夫妻店”是很难再成气候的。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较,地方高等院校的人力、物力等条件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团队精神则有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玉春,张大春.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3)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 教学体系 改革 发展模式

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得到稳步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也经历了与国外早期环境科学专业多以原有学科为基础相似的阶段。环境科学专业多脱胎于传统专业,如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工业分析、水文地质、植物保护、土壤农化,等等。在办学中受母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在校际之间都有不少差别。尤其是新设点的环境科学专业大多办学条件较差,实验教学环节薄弱,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专业方向狭隘、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新形势要求下,大学教育模式改革要向办学形式多样化和专业设置多样化方向发展,对于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教育而言,如何使其对人才的培养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型,这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现状

1.环境科学专业特点

环境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2)研究领域广。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3)分支学科多。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4)研究的科学整体化。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2.环境科学专业现状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直接表现在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产生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并影响高等环境教育的培养规模和范围。尽管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环境科学专业在各地区的布点数量不同,但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了全国(图1)。从环境科学专业在各类型大学的布点数来看(图2),综合性大学最高,为54;次之是师范类大学,为30。

二、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对比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

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

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

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

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

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 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

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

(1)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

(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

(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五、结语

我国各类院校在办环境科学专业时,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办出自身特色。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要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本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以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也就是要注重培养方向的目的性、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的合理性及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性。另外,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变化的需求,适当补充或更新专业课,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就业的需求。只有这样,环境科学专业才有活力,才能真正为社会所认可。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邓南圣.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92-96.

[2]陈伟琪,张珞平.关于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福建环境,2003,20(2):11-13.

第13篇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小论文写作

举例说明评价标准对教育评价有什么影响?

答:教育的评价,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值得我们参考.一是导向性评价。教育的评价,在引导学校教育坚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方面,起着指挥和定向作用。任何教育评价,都是通过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规定、引导着教育努力的方向,既然我们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制定能引领这一方向的标准和体系,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方向,才能使素质教育实施贯彻,是新课程理念深入落实。第二点是教育评价的诊断作用。所谓诊断作用,是指对教育教学的运行情况以及学生的现状是否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所以这里的诊断作用,既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一个学校作出诊断,亦可以是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作出诊断,通过合理的诊断方式,对于教师,可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症结以及原因是什么,是否取得一定成绩,以及进步的原因。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调整,确保我们的教育过程扎实有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诊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问卷、测试、谈话等等,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时效性。既可以诊断个别学生或者是个性问题,也可以诊断整体或者共性的问题。第三点是教育评价具有鉴别作用。教育评价,就要运用标准,对评价对象的成果、效率作出判断。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主要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必然要区分等级,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层面上的评价,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必须科学研究,跟以前作出较大的调整,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师的主要指标,否则,素质教育实施只是口号,新课程理念不会落实。第四点是教育评价应该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的激励作用,是鉴别作用的必然结果。教育评价的结果,必然会使评价对象了解自己的位次,这一点,不管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有影响。新的素质教育要求中,提出对学生的成绩不能公布,但是,学生都会了解到,家长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这样硬性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向性,但是我认为,毕竟高考的存在,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排队的,所以如何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调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正确认识评价结果,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一个问题。

形考任务2

小论文写作

对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质量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答:一、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百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二、分析: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创造性发挥的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阶段评价。

为使教师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主知要应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教师评价的标准是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道文化素养、科研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几方面综合进行评价。

三、专教师评价还应注意:

评价应根据教师的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所属以,对于教师评价应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形考任务3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分析评价

答:

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在册总人数为28人其中男孩21人,女孩7人参加测评人数为28人,幼儿均参加测评,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本班幼儿平均年龄3.7

为岁,男孩平均年龄为3.6岁,女孩平均年龄为3.8岁,男女孩平均年龄相差较多,而且测评间有断续入园现象,故在各项测评项目中女孩通过率比男孩要高一些。

测评结果分析:

健康与动作

1、大肌肉:

随着第一学期生活的结束,一些基本的运动也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动作如:走、跑等项目幼儿都已顺利地通过,拍球比较弱,在拍球时手腕没劲,掌握不了拍球的技巧,应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拍球的机会。腿部力量较小(单脚跳、双脚跳、平衡)跳远方法掌握不好,通过率不是很高,只有部分幼儿通过,需增强幼儿的户外运动量。

2、小肌肉: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来园时间较短,精细动作特别弱,所以幼儿通过率较低。描画线条时描的不直,剪的线条边缘不光滑或剪斜,(个别幼儿不会握笔,不会使用剪刀)。折纸时,有意识的将纸对边或对角折叠,但不会将纸压平,压平时常常有拍打纸张或者一压平就

出现不对齐边的现象。在“串珠”上,幼儿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在小肌肉动作方面还需加强联系。

认知与语言

感知能力:

幼儿在空间、时间、形状、观察力的感知方面掌握的较好,其中李冉、马雅琳、王子予因年龄较小,在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还是稍弱一些。在形状认识上唯有陈-

-鸣没有通过,在正方形、正方体的认识上比较混淆,说不清图形的具体名称。观察力方面,个别幼儿不能够观察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性的观察并表达出来。

思维能力:

物体分类和想象力(

能观察周围的事物)。个别幼儿在数概念上十以内点数不一致,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多提供这样的游戏内容供幼儿操作。推理和守恒方面,本学期幼儿接触的比较少,幼儿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通过率较低,下学期教师在

益智区中多投放不同层次推理性质的图片供幼儿操作,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知识经验:

在季节测试项目中,幼儿对季节这一-名词比较模糊,只有少数幼儿能理解“季节”的含义,并说出四季的名字,大多数幼儿能说出“冬天和夏天”能简单说出两季节的冷热特点,而未通过的幼儿则是看图片也说不出冬天和夏天,有的则是将冬夏混淆,并误以为现在既是冬天;在动物和植物的认知未通过,他们有的是对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模糊不清或不知;有的则是在植物的种类认知较少,幼儿基本上说不出名称,不能说出够数量的植物。根据此情况,就是要与其家长沟通为幼儿创造丰富的认知机会,如:多走、多看、多听、和为其提供丰富的读物,增加孩子的视野和认知。在社会角色认知的测评中幼儿通过率较高,美术活动,上学期以涂鸦为主培养幼儿的兴趣,下学期会继续教给幼儿-

-些绘画技巧和涂色技能。

语言能力:

大部分幼儿表现为喜欢听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主动,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一小部分幼儿语言词汇较多且准确,但幼儿独立讲述图片内容时虽能观察出图画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用语言详细的讲述出来。幼儿在阅读时幼儿基本上可以做到一页一页的看书,可以初步的讲述书中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性

礼貌方面较好。幼儿的自尊心特别强,不能正确面对做错的事情。在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合作时表现出任性,埋怨别人。幼儿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肯定,展现自己,经常有插话的现象。本学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需要在幼儿游戏活动

时先提出一.些要求,请幼儿带着目的去进行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幼儿做事时有自信,但在独立性、坚持性方面需要在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大多数和老师逐步建立依赖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谦让、友好的与小朋友交往。部分幼儿和客人交往时,不能大方回答问题(目光躲闪)。遇到问题,经老师的劝解能够原谅别人。

(小班幼儿在交往时需要成人的引导。)

习惯与自理能力

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进餐、部分幼儿挑食、易掉饭,坐姿不正确。教师需多关注指导。幼儿餐后能主动清理掉在桌子上的饭菜。幼儿能自己主动入厕,不用成人的提醒个别幼儿小便后不能主动冲厕所,大多数幼儿能自主地脱穿简单的衣服,个别幼儿裤子不分前后,鞋子不分左右,需要成人的引导,幼儿学习兴趣、注意力方面通过日常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对教师组织的新活动感兴趣,积极性较高,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时,态度认真,但部分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需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本班个别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和引导,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我们做到多观察、多引导,及时排除幼儿身边不安全隐患,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告诉幼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接下来的中班生活中,我们会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

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形考任务4

1、幼儿早期阅读问卷

幼儿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年龄:_______岁________月

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请您选择适合该幼儿情况的答案。

1.

您的孩子在家经常读书吗?

A经常读

B偶尔读

C不怎么读

2.

您的孩子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可多选)

A童话故事类

B卡通动漫类

C益智游戏类

D识字卡片类

E手工制作类

F科普知识类

G艺术类

H其他______

3.

您孩子看书时的表现:(可多选)

A用手指指点一书中的角色。

B用手指指点书中的角色,日中念念有一词。

C表情随书中情节变化,如微笑、皱眉等。

D翻页速度(快、慢),坚持看书的时间(短、长)

E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F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并就不懂的内容进行提问。

4.

您孩子目前的阅读状态:

A注意图画,不能形成故事。

B注意图画并形成口语故事。

C注意图画,阅读和讲故事。

D注意图画,开始形成书面故事。

5.

当您向孩子展示一本书时,您孩子的表现是:

(l)态度:A无兴趣

B反应一般

C兴趣很高,急于翻看

(2)拿书姿势:A不正确

B正确

C不正确,但经过提示可

(3)翻书顺序:A随意翻页

B一页页按顺序翻

C一次翻好几

(4)注意力:A不怎么集中

B一般集中

C非常集中

6.

您的孩子能通过封面认识不同种类的书吗?

A经常

B偶尔

C不能

7.

您的孩子能对书中的角色进行评论吗?

A经常

B偶尔

C不能

8.

您的孩子能将看过的故事复述出来吗?

A经常

B偶尔

C不能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分析评价:

答:亲近书籍,爱上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古往今来的教育家们在探索教育真谛的道路上,没有人会否定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有关研究一再证明: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被早教机构所重视。

早期阅读对于提高幼儿的智力尤为重要,它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刺激大脑,是健全大脑神经组织的最好方式。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增加生活感受,培养独立个性;它也是幼儿今后学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前提,阅读能力是幼儿日后学习知识的基础。

我国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形考任务5

交往技能分析幼儿评价: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引导幼儿参加集体幼儿园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幼儿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阶段的社会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为重要。它能帮助幼儿将来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等等。所以,从幼儿起就开始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结合我园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宁宁(化名)是这学期刚转来的小男孩,不爱张嘴说话,性格比较内向。刚入园时,宁宁第一次见到老师便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妈妈让他问老师好,他露出为难的表情,好像咽了口唾沫儿,也没有把嘴巴张开。老师与他谈话时他的目光不敢注视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游戏活动时目光也漂浮不定,很少正视也很少微笑,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即使早晨妈妈送来幼儿园,也不会和妈妈说再见。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游戏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少主动和老师们打招呼、一起和小朋友游戏。因此,针对宁宁的情况,我有意识对他进行观察、引导和培养,发展其交往能力。

一、激发幼儿交流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

“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向家长了解和日常观察,宁宁在家和幼儿园总是习惯孤零零一个人玩。孩子不主动和别人交流是他缺乏和他人交流的意识、兴趣和机会,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的兴趣爱好,发现他特别喜欢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和小男孩们一起跑跳这些比较剧烈的运动。于是,及时抓住这个教育的时机,每次都积极鼓励和支持他去参与进去。一次户外活动,我们组织孩子们玩“炸碉堡”(沙包投掷)的游戏,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地奔跑追逐着。宁宁用羡慕渴望的眼神看着大家,静静地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我微笑着对他说:“宁宁,你看郑淳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也可以参加呀!其实他们是非常喜欢和你在一起的,你可以试一试。”“那他们会和我一起玩吗?”宁宁终于开口了。“你就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来炸掉敌人的碉堡吧(沙包投掷)。”宁宁慢慢走到玩得大汗淋漓的郑淳棋身边,微微张开嘴巴轻声地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当然可以,没问题!”郑淳棋大声回答。宁宁松了一囗气,高兴地说:“让我们一起来炸碉堡吧。”“那我就先投炸弹了”,郑淳棋说,于是他们便开开心心地玩成一片了。这时的宁宁已经开始渐渐进入到小朋友们开展的游戏中了。

二、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能

宁宁不和小朋友们交流,可能是因为害怕被人拒绝,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方式。当他问“他们会和我玩吗?”时,我知道宁宁是不知怎样迈出主动与人交流的第一步,缺乏交往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于是我引导宁宁从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很自然地进入了游戏。因此应当教会幼儿相应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开始宁宁只是与小朋友们一起简单的投掷沙包,后来很快和大家融在一起,他们有了更好的分工合作:有运输弹药的,有狙击手厖.等等。还有一次区角游戏时,宁宁和一位小朋友玩雪花插片,宁宁的雪花片几乎都被那位小朋友抢光了,宁宁满脸的焦急和无可奈何,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此情况,我教会宁宁通过语言与小朋友友好协商,同时也对另一个小朋友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友好相处、愉快交往。

三、家园沟通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指南”明确提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重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生活游戏的两个主要场所,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和相信的成人,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步,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就宁宁出现的问题一直和他的家长进行着交流,宁宁的爸爸妈妈有意识经常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公园玩,带孩子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让他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提高他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家园配合,宁宁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幼儿来说,无论性格开朗还是内向,他都会有和别人交往的渴望和需求,关键是成人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培养,帮助其获得交往技能,使他们尽快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成为适应社会,能和别人愉快协作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去激发幼儿交流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不厌其烦的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能;家园沟通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形考任务6:小论文写作

评价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应包括哪些内容,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抄平的评价。

②对幼袭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百语言教育评价的度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收集语问言教育活动系统中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

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法等等。

3.(1)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2)生活性和整合答性。

(4)视听文化的利用。

(5)影响儿童语言教育因素的研究。

《农业生态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题目1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

题目2

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

题目3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

选择一项:

a.

海岸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

c.

航天器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题目4

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

题目5

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

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

题目7

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

选择一项:

a.

土壤

b.

c.

玉米

d.

二氧化碳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是(

)。

选择一项:

a.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b.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c.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题目9

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

选择一项:

a.

石化农业

b.

自然农业

c.

生态农业

d.

有机农业

题目1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选择一项:

a.

生物圈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农业生态系统

题目11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

题目12

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选择一项:

题目13

内因演替是指推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选择一项:

题目14

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选择一项:

a.

化学过程

b.

人工过程

c.

自然过程

d.

物理过程

题目15

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

选择一项:

a.

多样的生物种类

b.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

c.

高的经济产量

d.

高的生物产量

题目16

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选择一项:

题目17

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选择一项:

a.

偏利共生

b.

原始合作

c.

互利共生

d.

寄生

题目18

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

选择一项:

a.

有机农业

b.

生态农业

c.

自然农业

d.

生物农业

题目19

下列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

)。

选择一项:

a.

人类

b.

杂草

c.

小麦

d.

题目20

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2

题目1

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选择一项:

题目2

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选择一项:

题目3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选择一项:

题目4

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选择一项:

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亦即农、林、牧、渔、副结构。

选择一项:

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选择一项:

题目7

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选择一项:

题目8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选择一项:

题目9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选择一项:

题目10

水稻和旱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生物生态型。

选择一项:

题目11

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

选择一项:

a.

宇宙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微环境、生境、体内环境

b.

生态环境、区域环境、生境、体内环境、微环境

c.

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

d.

生态环境、生境、区域环境、微环境、体内环境

题目1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

选择一项:

a.

温度

b.

空气

c.

d.

水分

题目13

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的,是()的分类单位。

选择一项:

a.

种以下

b.

科以下

c.

科以上

d.

种以上

题目14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

选择一项:

a.

能量守恒定律

b.

最低因子定律

c.

耐性定律

d.

十分之一定律

题目15

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

选择一项:

a.

b.

地形

c.

土壤酸碱度

d.

风力

题目16

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以下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

选择一项:

a.

牧草

b.

老鼠

c.

d.

题目17

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

)。

选择一项:

a.

捕食食物链

b.

腐食食物链

c.

混合食物链

d.

寄生食物链

题目18

将捕食性天敌引入食物链这一环节属于(

)。

选择一项:

a.

增益环

b.

生产环

c.

复合环

d.

减耗环

题目19

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指的是(

)。

选择一项:

a.

食物网

b.

食物链

c.

营养级

d.

群落

题目20

以下食物链中,属于寄生食物链的是(

)。

选择一项:

a.

秸秆沼气

b.

秸秆牛人

c.

大豆菟丝子

d.

水稻蝗虫青蛙

形考任务3

题目1

当工业辅助能投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再继续大量投入,其能量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选择一项:

题目2

地球上的水以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选择一项:

题目3

固氮作用有2种途径: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

选择一项:

题目4

氮肥施用过量的农产品水分含量高,固体物少、口感差,但是不易腐烂、货架寿命长。

选择一项:

题目5

地质大循环具有周期长、范围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的循环。

选择一项:

题目6

秸秆还田或者施用草木灰是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题目7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平均约为(

)。

选择一项:

a.

10

b.

1/1000

c.

1/100

d.

1/10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

选择一项:

a.

人工辅助能投入

b.

工业辅助能投入

c.

生物辅助能投入

d.

自然辅助能投入

题目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

选择一项:

a.

十分之一定律

b.

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热力学第二定律

d.

限制因子定律

题目10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

选择一项:

a.

水能

b.

风能

c.

地热能

d.

太阳能

题目11

以下生物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

选择一项:

a.

玉米

b.

奶牛

c.

紫花苜蓿

d.

大麦

题目12

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

)。

选择一项:

a.

气相型循环

b.

生物小循环

c.

地质大循环

d.

沉积型循环

题目13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是(

)。

选择一项:

a.

土壤—植物—土壤

b.

土壤—植物—动物—水体—土壤

c.

土壤—动物—微生物—土壤

d.

土壤—植物—动物—土壤

题目14

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

)。

选择一项:

a.

范围小,时间短,开放式循环

b.

范围小,时间长,开放式循环

c.

范围大,时间长,闭合式循环

d.

范围大,时间短,闭合式循环

题目15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而在生物体内浓缩和富集的现象称为(

)。

选择一项:

a.

水体富营养化

b.

赤潮

c.

农药污染

d.

生物浓缩

题目16

有害物质的富集使人类受害最大,这是因为(

)。

选择一项:

a.

人处于食物链的终端

b.

人们经常接触有害物质

c.

大多数人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

d.

人类的摄食量大

题目17

生态金字塔有3种基本类型: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选择一项:

题目18

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等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初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选择一项:

题目19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选择一项:

题目20

将现代信息技术等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4

题目1

农业资源是绝对无限性与相对有限性的统一。

选择一项:

题目2

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等可以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

选择一项:

题目3

配方施肥技术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

选择一项:

题目4

生产有机食品对原料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要严格按照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进行生产。

选择一项:

题目5

稻鱼轮作是指养鱼和种稻在时间上分开,即种稻时不养鱼,养鱼时不种稻。

选择一项:

题目6

常用的农业生态系统诊断方法包括物流和能流分析诊断法、指标诊断法2种。

选择一项:

题目7

一条河流,当有少量污染物进入时,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净化,河水依然清澈。

选择一项: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可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选择一项:

题目9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

选择一项:

a.

第四位

b.

第一位

c.

第二位

d.

第三位

题目10

()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选择一项:

a.

农业面源污染

b.

农田土壤污染

c.

农业点源污染

d.

农药污染

题目11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

选择一项:

a.

相对平衡

b.

静态平衡

c.

动态平衡

d.

绝对平衡

题目12

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选择一项:

a.

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

b.

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

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

d.

土地资源

题目13

以下属于土壤培肥生态工程的是(

)。

选择一项:

a.

生物防治技术

b.

食用菌种植技术

c.

间套作技术

d.

秸秆还田技术

题目14

下列是中国生态农业特点的是(

)。

选择一项:

a.

高投入高产出

b.

规模大投入少

c.

化石能投入程度高

d.

劳动与技术密集

题目15

以下关于稻田养鱼主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选择一项:

a.

只可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b.

改善稻田水土环境

c.

控制田间杂草的发生

d.

减轻水稻病虫害

题目16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

)。

选择一项:

a.

开发有机肥肥源

b.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c.

使用农业高科技技术

d.

选择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

题目17

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措施。

选择一项:

a.

系统综合关系调控

b.

生物种群结构调控

c.

生态环境调控

d.

输入输出调控

题目18

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属于(

)。

选择一项:

a.

环境控制

b.

人工调控

c.

间接调控

d.

自然调控

题目19

一般来说,发育越是成熟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达到平衡。

选择一项:

题目20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了“四大阶梯”。

选择一项:

第14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摘要: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地力低、养分不平衡、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主要肥料量级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施肥量与玉米产量关系,并确定各种肥料的最佳施肥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N、P、K及微肥S、Zn 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产量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土地整理后玉米产量最大化的N、P、K 及微肥S、Zn 施用量,即N198.02 kg/hm2,P2O5 107.36 kg/hm2,K2O 75.32 kg/hm2,S 48.72 kg/hm2,Zn 38.35 kg/hm2。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肥料调控;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44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耕地保育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106028);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半干旱区玉米稳产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204042NY)。

第一作者简介:王洪君,男,1981 年出生,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研究。通信地址: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 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431-87063824,E-mail:whj603@126.com。

通讯作者:陈宝玉,男,1976 年出生,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研究。通信地址: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 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431-87063631,E-mail:bych76@126.com。

收稿日期:2013-04-03,修回日期:2013-07-24。

0 引言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性工作,其内涵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强化粮食安全与优化环境发展[1]。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2-3]。吉林省最近几年启动了“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旨在提高西部两千多万亩的低产田和一千多万亩可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4-7]。本研究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新整理玉米田综合生产能力差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石玉海等[8]研究认为玉米施用氮、磷、钾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在低肥力黑土上施氮肥增产13.4%~17.9%,施磷肥增产1.8%~15.3%,施钾肥增产6.8%~8.1%。在平衡施肥方面,吉林省比较权威的专家谢佳贵等[9]认为西部淡黑钙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59 kg/hm2、P2O5 65 kg/hm2、K2O 51 kg/hm2。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影响玉米生长的几种主要肥料施肥效应研究,填补了新整理土地玉米合理施肥的技术,明确土地整理区玉米施肥模式,为提高吉林省西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11]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于2011—2012 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进行,位于东经124°54′14.5″,北纬44°57′50.9″,海拔143 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日照2879.8 h,无霜期141 天,降水量451 mm。土壤基础理化性状见表1。

1.2 材料

1.2.1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磷酸氢二铵(含P2O5 46%)及重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0%),硫肥为硫磺,锌肥为硫酸锌。

1.2.2 供试品种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1.3 方法

1.3.1 氮、磷、钾平衡施肥玉米种植密度6.0 万株/hm2,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随机排列,试验处理详见表2。氮肥的1/4 及磷、钾肥的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4 氮肥用作追肥(6 月下旬),其他田间管理与一般生产田相同。

1.3.2 中微肥S、Zn的施用中微肥S、Zn的试验处理设置如下:(1)中量肥S: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 个硫肥施用量:0、20、40、60、80 kg/hm2,硫肥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12]。(2)微肥Zn: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锌施用量:0、15、30、45、60 kg/hm2,锌肥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13]。玉米种植密度为6.0 万株/hm2,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随机排列。肥料用量为N 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1.1 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0439x2+17.386x+7679.3(R2=0.7989),通过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N 198.0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400.67 kg/hm(2 图1)。

2.1.2 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K2O 90 kg/hm2,磷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125x2+26.99x+7369(R2=0.981),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P2O5 107.36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8818.24 kg/hm(2 图2)。

2.1.3 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P2O5 70 kg/hm2,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172x2+25.98x+8822(R2=0.893),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K2O 75.3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801.53 kg/hm(2 图3)。

2.2 中量元素S及微量元素Zn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1 中量元素S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基础上,S 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652x2+63.54x+7567(R2=0.619),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S 48.7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114.15 kg/hm(2 图4)。

2.2.2 微量元素Zn 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基础上,Zn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334x2+25.62x+8862(R2=0.894),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Zn 38.3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354.11 kg/hm(2 图5)。

3 讨论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如何保证、保持新增耕地的质量,新增耕地如何建成高标准农田,都需要开展土地整理后农田土壤-作物的养分研究[14-16]。

在玉米N、P、K平衡施肥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土地整理后耕地平衡施肥方面较少。谢佳贵等[17]研究表明:N是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石玉海等[8]的试验表明:低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 200 kg/hm2、P2O5 92 kg/hm2、K2O 30 kg/hm2。考虑到土地整理后耕地平衡施肥研究较少,但通过与低肥力地区施肥标准比较发现,本研究得出的N、P、K施用量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在玉米微肥S、Zn施用上,国内也有大量研究。任军等[12]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主要耕地土壤硫素营养水平较低,玉米施用硫磺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5.2%~10.6%;张明学等[18]认为每公顷施硫肥19.5 kg,产量达7312.5 kg/hm2,每公顷施硫肥40.5 kg,产量达7465.5 kg/hm2,比不施硫肥每公顷分别增产3.7%、5.8%;厉娜[19]发现玉米是对锌最为敏感的作物,施用硫酸锌平均增产14.4%;杨利华等[20]研究发现施Zn 对玉米N、K肥吸收利用是协和作用,提高玉米的N、K肥料利用率;孔少华等[13]研究认为玉米施用锌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玉米施用锌肥方法以基施15~30 kg/hm2效果最佳。杨赛琴[21]研究认为玉米施硫酸锌30 kg/hm2,在产量、性状都有优越表现,建议可以大面积在玉米作物种植中作基肥推广使用。上述研究及本研究基本表明在玉米上合理施用中微肥S、Zn,能起到提高玉米N、P、K肥料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4 结论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肥料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理后种植玉米的产量,且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玉米N、P、K 及S、Zn 施用量与产量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土地整理后玉米产量最大化的肥料最佳施肥量为N 198.02 kg/hm2,P2O5 107.36 kg/hm2,K2O75.32 kg/hm2,S 48.72 kg/hm2,Zn 38.35 kg/hm2。

参考文献

[1] 刘军芳.土地开发整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9):3-6.

[2] 朱博.我国土地整理的对策与建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2):49-51.

[3] 刘明,朱翼飞.浅论吉林省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1,257(7):61.

[4] 王洪君,王楠,曹玉军,等.土地整理后土壤养分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12-10413.

[5] 张殿发,赵凤琴.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合理配置[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3):19-21.

[6] 李立娜,姚尚莲,袁颖.试论吉林西部土地整理[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4):67-69.

[7] 任军,程建杉,邢秀琴,等.再论我省西部沙化土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势潜力和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3,28(4):33-35.

[8] 石玉海,许东恒,王立春.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5):108-113.

[9]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等.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J].玉米科学,2008,16(4):167-171.

[10] 韩宝文,秦文利,李春杰,等.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5,9(3):49-51.

[11] 王秀芳,张宽,王立春,等.科学管理与调控钾肥实现玉米高产稳产[J].玉米科学,2004,12(3):92-95,99.

[12] 任军,朱平,邢秀琴,等.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硫肥施用效果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2,27(3):37-39.

[13] 孔少华,布玉成,赵世利.玉米锌肥施用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0):65-67.

[14] 屠帆,华丽萍,刘杏梅.土地整理后海宁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科技通报,2008,24(5):645-648.

[15] 陈超,卢荣安.土地整理后评价初探[J].经济与科技,2006(5):39-40.[16] 崔文华,王进方,李荣波.呼盟岭东地区玉米氮磷钾肥效及施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5(4):7-10.

[17]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等.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44-45,81.

[18] 张明学,马志超,王银福.夏玉米硫肥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60-61.

[19] 厉娜.玉米锌肥施用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13(3):27-28.

第15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校-基地+工厂”;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25-02

专业学位教育发端于西方,起源于19世纪后期,发展迅速,制度健全,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具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背景[1,2],例如美国对于专业学位的标准定位是“通过侧重技能和实践分析,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做准备”[3]。我国自1991年设立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强调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4]。

为了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学科与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学校-基地+工厂”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初步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精髓就是以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公司的基地+工厂为载体,深入产业链条,研究生作为一线技术人员参与葡萄园田间管理、葡萄酒酿造的各个技术环节,在技术示范和生产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一、“学校-基地+工厂”培养新模式

现代葡萄酒产业要求专业从业人员应通晓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现代葡萄酒生产企业管理。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科与合作单位联合成立专业学位指导小组,由学科内部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统一负责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实践基地单位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负责人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则基于实践单位实际情况及需要,同时学科购置配套田间仪器设备并委托实践单位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要求学生撰写工作日志,及时总结实践进展情况,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相关技术环节。每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工作,均由一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带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需全程参与葡萄园管理、葡萄酒酿造或葡萄干加工的全过程。5~7个月的专业实践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兴趣及实践能力。

1.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为了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试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一方面,学科在学生入学前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基地参与葡萄园田间管理工作,了解葡萄生产过程,加强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开展科研和技术示范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葡萄园也可以向农技人员和农民学习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丰富和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由校内导师安排一些简单的田间试验,如葡萄果穗套袋、坐果率调查等,并结合实验室分析技术的学习。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田间试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阶段的选题奠定基础。

2.参加学科组织的葡萄园暑期及课余的生产实践活动。暑期是葡萄园管理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实践,能够较全面地了解葡萄园田间管理内容和关键技术,同时开展葡萄果实发育阶段的一些小型田间试验,熟悉使用光合仪、叶面积、移动式小型气象站、折光仪等仪器设备。学科每年均有针对性地组织国内外专家讲授葡萄园田间管理和葡萄酒发酵过程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从葡萄原料由田间生长到成品酒生产过程的全程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意识让学生阅读与葡萄酒质量控制密切相关的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生产新技术和葡萄酒酿造新技术,遵循“从实践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学科的统筹安排,确定学位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使同学们的选题既有科学研究价值,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很好地契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3.论文研究与实习实践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大量而广泛地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制定实践研究计划,由校内指导教师和基地导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对实践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最后确定,并确认需要由工厂配合的内容。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必须参与工厂的田间技术服务,按培养计划参加工厂的轮岗轮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灵活贯穿于生产实践活动,遇有专业技术难题,与带队博士研究生以及实践指导教师讨论研究解决;完成专业实践返校前,由实践基地单位组织研究生进行实践活动阶段性工作汇报,并根据学生的实践工作质量从实践内容完成情况、参与工厂生产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情况、综合素质提高情况,如组织和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予以评价。

二、“学校-基地+工厂”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位于祖国的西部边陲,条件艰苦,实践实习期间既有炎炎烈日,也有冬季供暖前的低温;在发酵期间,夜间气温很低,学生们要与工厂职工一样,实行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在实践期间,同学们不但团结协作,很好地完成了研究课题,还积极参加工厂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每年一度的“玛纳斯葡萄节”,外宾接待工作,翻译相关技术资料,调试进口仪器设备等,全方位地展现了我校学子的精神风貌。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2.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进一步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践实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葡萄原料质量对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找到了切入点,并完善了知识结构,加深了对于葡萄品种识别、整形修剪、负载量的调整、穗选和粒选、冷浸渍等专业认知,提升了实践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环节,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实验室里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夯实了科研功底,使其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如在发酵期间,研究生们亲身参与了葡萄除梗前后的穗选和粒选过程,一般企业是不具备这些工艺的。

4.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本学科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加深了学校和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学校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了解了学校的技术所长。自2010年学科在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来,学科承担了企业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及技术交流工作;而学生在实践期间,在开发检测方法、培训技术人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在承担学校学生实习任务的同时,不仅得益于学生的知识,更得益于学校和学院的整体研发水平,这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学校-基地+工厂”模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体会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对学生的知识面、某一领域知识的认知深度和整体意识的要求较高,要求从业者具备植物生理、农业生态学、微生物学等扎实的基础学科理论知识背景,掌握葡萄栽培及酿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葡萄从田间到葡萄酒上市、消费整个产业链条的关键技术,同时在某一环节有所专长,而企业也需要具备上述各方面素质的人才。学科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为实习实践及论文研究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在实践内容选择及论文研究方面,学科紧密结合校内导师承担的各类实践研究项目内容,并紧密围绕实践单位的技术需求,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通过学院遴选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双导师制的实行,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综合实践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实践内容落实和研究课题的实施等方面得到了保障。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职业背景特征明显,充分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障[5],在“学校-基地+工厂”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书本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转化,知识结构趋于完整,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实践研究的针对性更强;企业也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雪琴.国外专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时代教育,2013,(2):181-182.

[2]张婷婷.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及突破[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3,(9):1-14.

[3]潜睿睿,王晓蓬.美国专业学位等级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J].教育评论,2013,(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