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综合英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理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单词,术语,表达方式;学习商务信函,传真等的写作技巧;通过进行商务英语阅读,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的国际商务活动现象:如公司结构,市场营销,会议,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技能教学目标。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商务活动情景当中,正确的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如打电话,谈判,演讲等;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学习商务信函,传真等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商务写作能力;能够熟悉商务英语文章的各种文体风格,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能够通过阅读速度的提高,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量。
3、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遵守相关法规法纪,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商务活动中既要达到有礼有节,又要做到不卑不亢,张弛有度。
二、课程设置
在笔者学校商务英语综合课程定位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普通高职二年级学生,本课程共开设两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64课时,皆为实训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英语课程;同期课程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英语报刊选读”和“外贸英语函电”等;后续课程为“英语谈判口语”、“商务英语口译”等。基础英语课程和“商务英语报刊选读”为本课提供语言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为本课程提供国际贸易以及商务方面相关理论和业务基础;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学习并巩固了国际贸易及商务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为后续课程“英语谈判口语”等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务英语综合课程作为中间衔接环节,既是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补充,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基础知识和沟通能力;因而本课程提供相应平台,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和商务英语阅读练习,提高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英语技能。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商务活动的实际中去。
具体说来,要达到以下目的:
1、顺畅交流(同事,上级,客户)
2、参加日常会议、就熟悉议题进行讨论
3、表达个人意见,参与谈判与辩论
4、记录和传递信息
5、阅读订单、投诉、约会、问询等方面的标准信函,并能向相关人员传递信息以采取进一步行动
6、撰写工作范围内的商务信函及报告
因此,本课程以商务活动为背景,提供丰富的商务情景,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词汇、术语,训练学生商务往来,交流技巧。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由浅入深原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会面;信函、报告;电话;国际贸易;货币贸易;市场营销;工作流程等等。每单元一个主题,旨在完成一项任务,追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笔者学校,商务英语综合课程选用华夏出版社的《剑桥国际商务英语》一书,此教材的特色是:提供大量练习供学生实训实践,同时与商务活动联系紧密。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教师还采用了一系列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其中包括:教学讲义;课件展示等,同时督促学生去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模拟的方式提供大量的实践操作练习。具体说来就是:让学生模仿范例,做对话练习;根据教材所设的场景,完成任务。其中练习类型包括:阅读;听力;商务写作;讨论;角色扮演等等。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沟通技能,尤其在商务活动中的一些必备常识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课件、录音播放、纸介材料等。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检查包括学生就某一主题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能力考勤记录,课堂练习表现记录等;占学期总成绩40%;期末考试形式为口试,考试重点是根据不同主题进行模拟对话、并就某一主题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能力,占学期总成绩60%。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已有的网络建设资源如下:学校提供方便的网络资源,供学生查找资料,跟踪行业最新动态;校园网建有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课程资料以及实时动态;建成天空网络课堂,共享课程资料。
五、实践条件
本课程全程以实践为导向,根据教材背景及素材,展开一系列实训活动,包括:阅读;听力;商务写作;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企业派一线工作人员走进课堂言传身教,选派学生进入企业一线实习,真实体会商务活动特点。
六、教学效果
针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和其教学团队对专家督导、学生本人、以及社会企业的领导进行了问卷回访,综合各方答复,总体评论如下:专家、督导普遍认为,此课程的开设及设置符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和水平,能较好的完成本课程设置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商务基础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一般应用,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用人单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任用发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通过实训、实习能够迅速适应商务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总体来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
七、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方案
在记忆单词时,有多种记忆方法可以综合使用。同时,影响英语单词记忆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实践、分析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学生实施考试后所进行的成绩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影响专业词汇记忆效果的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每组单词量、学习次数、学习方式、听力理解以及朗读和复述五种因素,评分标准在[0,1],1表示:很好,0表示:很差,其它以此类推。对于这五个要考察的因素,我们通过对三种记忆方式进行评价,我们对北京联合大学75名理工科学生进行了试验:
①首先,就因素“每组单词数”来考虑,有30%的学生表示5个记忆效果较好,50%的学生表示7个记忆效果较好,20%的学生表示9个记忆效果较好,则对三个记忆方式的评价值分别为0.3、0.5、0.2,其余三个因素的评价价值以此类推。
②就学习次数来考虑,学生们反映通过沉淀与反思,晚上记忆的效果反而要好,心理上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少、环境安静有助于记忆效果。最佳时间通常是晚上7-10时,此段时间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计算机术语效果较好。
③就学习方式而言,由于专注,所以记忆一批的效果好一些,另外民意测验中学生也反映两批单词按顺序记的效果强于两批单词交替,即机会均等地复习和记忆效果更显著些。
④就听力理解而言,听一遍以及不听几乎没有效果,而三遍甚至多遍的听容易使大脑疲劳产生抑制,学生反映第二遍听的效果普遍好。因此,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的默读记忆效果好得多。这说明通过听力训练有助于记忆单词。
⑤就朗读和复述而言,提高对语音的正确把握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正确的英语发音,流利的英语朗读,是英语学习者最引以为荣的成绩。在计算机专业词汇的记忆过程中,学习者要注意对语音能力的训练,通过有规律的重复练习,提高语音的正确率,从而促进对单词的记忆效果。综上记忆方式I的综合评价值为:0.15×0.3+0.25×0.2+0.3×0.4+0.1×0.5+0.2×0.5=0.245;同理可得方式II和III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排序为II>III>I。
2讨论
人的记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模糊综合评价恰恰突出了综合性。总之,记忆是有规律的。在英语的学习记忆过程中中,学生要遵循记忆规律,不断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有意识记和机械识记。同时,还要坚持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改进和丰富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和学习形式,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无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作用。为有效防止遗忘,采取多种记忆形式,及时复习巩固。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效果表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记忆方式攻克计算机专业术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将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记忆,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单词含义,又有利于在交际场合正确地使用单词。除以上几种比较常用、有效的方法以外,还有许多记忆单词的方法,都可以在学习中加以摸索和辅助使用,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记忆效果。
2模糊综合评价记忆方式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记忆单词时,有多种记忆方法可以综合使用。同时,影响英语单词记忆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实践、分析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学生实施考试后所进行的成绩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影响专业词汇记忆效果的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每组单词量、学习次数、学习方式、听力理解以及朗读和复述五种因素,评分标准在[0,1],1表示:很好,0表示:很差,其它以此类推。对于这五个要考察的因素,我们通过对三种记忆方式进行评价。我们对北京联合大学75名理工科学生进行了试验:
①首先,就因素“每组单词数”来考虑,有30%的学生表示5个记忆效果较好,50%的学生表示7个记忆效果较好,20%的学生表示9个记忆效果较好,则对三个记忆方式的评价值分别为0.3、0.5、0.2,其余三个因素的评价价值以此类推。
②就学习次数来考虑,学生们反映通过沉淀与反思,晚上记忆的效果反而要好,心理上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少、环境安静有助于记忆效果。最佳时间通常是晚上7-10时,此段时间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计算机术语效果较好。
③就学习方式而言,由于专注,所以记忆一批的效果好一些,另外民意测验中学生也反映两批单词按顺序记的效果强于两批单词交替,即机会均等地复习和记忆效果更显著些。
④就听力理解而言,听一遍以及不听几乎没有效果,而三遍甚至多遍的听容易使大脑疲劳产生抑制,学生反映第二遍听的效果普遍好。因此,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的默读记忆效果好得多。这说明通过听力训练有助于记忆单词。
⑤就朗读和复述而言,提高对语音的正确把握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正确的英语发音,流利的英语朗读,是英语学习者最引以为荣的成绩。在计算机专业词汇的记忆过程中,学习者要注意对语音能力的训练,通过有规律的重复练习,提高语音的正确率,从而促进对单词的记忆效果。综上记忆方式I的综合评价值为:0.15×0.3+0.25×0.2+0.3×0.4+0.1×0.5+0.2×0.5=0.245;同理可得方式II和III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排序为II>III>I。
3讨论
人的记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模糊综合评价恰恰突出了综合性。总之,记忆是有规律的。在英语的学习记忆过程中中,学生要遵循记忆规律,不断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有意识记和机械识记。同时,还要坚持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改进和丰富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和学习形式,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无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作用。为有效防止遗忘,采取多种记忆形式,及时复习巩固。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效果表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记忆方式攻克计算机专业术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结束语
(一)词汇学习的内容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一个学期作为一级,对各级的单项教学要求做出规定,其中对词汇的四级要求是:“通过基础英语课、阅读课和其他途径认知词汇5500~6500个(含二级要求的4000~5000个),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那么,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词汇学习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呢?普通词典提供的有关词的信息包括拼写、读音、词法、语义、句法和词源等。《综合英语教程》每册单词表列出的词汇内容包括拼写、读音、词法、词义、词组、惯用语等。在语言学中,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层面,与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并列。而词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语言学学科,从大多数词汇学著作来看,词汇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词的形态、词的意义、词的来源和词典编纂等。Nation认为,当我们听到或看到某一单词时,能识别,会发音,会拼写,会用正确的语法形式在适当的语境使用它,就算掌握了这一单词。归纳起来,词汇学习的内容离不开对音、形、义的掌握,同时,能否有效地使用词语是衡量词汇学习情况的标准。
(二)词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词汇学习广度与深度的问题。词汇学习的广度,是指以扩大词汇数量为目的的学习,只要学习者会听、会看,就算完成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背词典、背单词表。脱离语境的单词表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词汇,但不利于长时间的有效记忆。而词汇学习的深度是指一个词语的来源,构词过程,它所属的语义场,它的同义、反义关系,上下义、整体部分关系,一词多义情况,同音同形异义情况,它的搭配,它使用的语体,等等。学习者能否恰当地输出语言进行说和写,可用于衡量词汇学习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收录单词、短语183500条;201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韦氏高阶英语词典》收录词汇10万条。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如此多的词汇是很困难的,甚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只用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3000~4000个词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三)词汇学习与词汇习得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词汇习得的方法被大力提倡。词汇习得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方式,该方式提倡根据语境推测词义,尽量避免直接对词语下定义或进行翻译(P4~18)。阅读能提供语境,通过大量阅读习得的词语,我们通常能较好地掌握其内涵、搭配等。然而,推测词义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推测能力,而推测能力又不等同于词汇能力,若仅仅依靠大量阅读、接触语境的方法来学习词汇,效果不佳。因此适当的词汇教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词汇学习步入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轨道,变成可监督、可控制的过程。
(四)影响词汇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影响外语词汇学习的内因之一是语言迁移,学习者是在掌握母语的情况下进行英语学习的,因此其固有的母语知识或多或少会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许多学习者都是通过汉语释义来记住英语单词的词义的。而许多教师也会通过单词听写,即教师说出汉语意思,学生写出英语单词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单词的掌握情况。从翻译学的角度看,每个英语单词和其汉语释义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因此这种学习单词的方法难免有失偏颇。影响词汇学习的外部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语言输入,语言输入包括任何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其来源可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中国教师,或另一个学习者即同学(P233~239)。因此多渠道的词汇输入无疑是有益的。在词汇输入过程中,按照Krashen输入假说的观点,输入的内容要稍稍高于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而词汇输入的过程中有正面输入和负面输入之别,因此对输入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反馈是一种必要的强化与监控手段。
二、词汇教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为了调查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情况以及综合英语课与词汇教学的关系,笔者设计了一份含有16个题项的问卷(其中13题为单选题,2题为排序题,1题为多选题,问卷内容涉及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对综合英语课的评价以及词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词汇学习与习得等问题),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13级本科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共99人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关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者一致认为,词汇学习非常重要,词汇量的大小对英语水平有很大影响。93.6%的学习者认为词汇学习存在难度但可以接受,就单词的音、形、义而言,较容易掌握的是发音(占47.4%)和拼写(占41.4%),较难掌握的是单词的含义(占47.4%)。关于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者的排序各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有43.4%的学习者把背诵词汇书籍作为最有效的途径,其次才是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看电影等。关于对综合英语课的认识,学习者最想学的和实际学习的情况基本相符,选择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人数不相上下。在综合英语的教学环节中,学习者认为,读对单词学习最有帮助,其次是写译和听说。大部分学习者(74.7%)认为综合英语课的生词数量适中,但对于课堂上学到的新单词,大部分人(56.6%)只是偶尔运用在说话、写作中。有70.7%的学习者经常遇到似懂非懂的单词,大多数的学习者(44.4%)偶尔会运用构词方法来记忆单词,遇到新单词会判断学习的深度的人数占55.6%,不会判断的占44.4%。当遇到生词时,立即查字典的占总人数的31%,过后再查然后记住的占总人数的20%。调查结果表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对词汇学习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他们的词汇学习存在困难,而综合英语课普遍受到认可,因此综合英语课应当对词汇学习提供帮助。有很大一部分学习者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来记忆单词的,说明他们在学习单词时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单词掌握不牢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习得的好处,提供自然习得的途径。学习者认为阅读的教学环节最有效,可是学到新单词却很少应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单词,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语言输出的锻炼,使听说译写发挥最大作用。该调查还反映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其他问题,如,不会运用构词规律致使单词记忆变得困难,不会判断学习的深度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遇到生词立即查字典”可见生词对学习者形成了阅读障碍,“过后再查,记住单词”的人数不多,说明学习者学习不够勤奋。
三、启示
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本科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教育,既要注重完善理论知识体系的搭建与学习,又要兼顾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主要是面向当地或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营销理论基础又能快速胜任初级营销工作岗位、能够晋升到中高级营销管理岗位潜力的营销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航运营销专业而言,航运企业的营销岗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船舶英才网、航运英才网等各大知名招聘网站的航运企业招聘信息进行搜索,并对其中大型航运企业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发现,各大航运企业由于规模、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因此在对营销岗位的称谓及其对知识、能力等要求也是层次不一.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企业的岗位说明书进行整理和归纳,尝试通过合理的度量权衡后加以精炼,综合得出航运企业营销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核心能力要求.
1)高层营销职位.主要包括有航运市场总监或营销总监,具体的岗位职责及专业核心要求:独立制定航运公司总体销售计划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为公司提供准确的行业定位,及时提供航运市场信息反馈;依据行业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制定公司品牌管理与发展策略,维护公司品牌;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营销技巧、工作协调能力,并成功开发和策划航运项目.
2)中高层营销职位.销售方面,主要职位是航运销售经理,其岗位职责与要求:领导能力强,善于营造高效航运销售团队并提升团队凝聚力;带领团队完成航运营销目标的制定、营销方案的确定等工作,能对下属的营销计划、方案等给予指导和意见,共同完成销售任务;善于交际和协调,具有良好的沟通销售技巧,能独立进行业务谈判.市场方面,主要职位是航运市场经理,其岗位职责与要求:独立完成航运市场开拓项目,制定广告、公关、销售、客服等市场策划方案体系;沟通协调及营销组织能力强,具有团队意识,管理市场营销团队进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监督和管理团队成员工作的完成并提供建设性工作指导.
3)中层营销岗位.中层营销岗位职位较多,且不同企业可能称呼会有所不同.其岗位职责要求基本总结如下.广告经理:熟悉广告市场运作规律和流程,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定期对航运广告市场营销环境、目标、计划、业务活动进行核查分析,及时提供有效信息以供公司决策层调整营销策略和计划;拓展、调整广告营销网络及渠道,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有计划地完成广告方案.市场调研经理:负责进行航运市场需求信息的调研、整理、分析并制定可行性方案,并在方案完成后进行跟进和总结分析;调查公司航运服务的客户满意度,为公司内部运营的客户关键指标提供分析和数据支持.企划经理:具有创新和组织策划能力,能进行公司品牌形象的建立、维护和宣传导向,为公司所提品与服务做市场策划、广告策划及市场活动的创意和策划.客户服务经理: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能与新老客户沟通并发掘其需求及购买愿望,熟知公司航运服务的优点和特色,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并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客户管理和市场信息工作.包括客户维护、客户群分析、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售后反馈.航运销售主管(业务经理):营销能力强,熟悉船舶揽货、租赁、办证等航运服务,能开发航运客户群,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向其推销服务;具备一定的营销管理能力,能初步拟定航运合同并跟踪合同的履行.
4)基层营销岗位.主要岗位之一是航运销售(销售代表)、业务员等,要求熟悉物流航运业务、熟悉海运或空运的市场行情和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销售能力,掌握营销技巧,有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公关协调与沟通能力、营销技巧;熟练电脑操作,熟练读写英语.其次是客户关系维护专员,要求了解航运市场,熟悉公司航运服务流程等;有强烈的销售和客户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流畅的英语书写和口语能力.
2应用型本科航运营销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航运企业对应用型本科营销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综合各岗位知识、能力等的核心要求,同时参考山东万杰医学院、百色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航运市场营销专业现拟设置以下课程.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等.学科基础课:经济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专业必修课:国际航运经济学、国际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英语、营销策划技术、航运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现代推销技术、海商法、国际货运实务等.专业选修课:航运市场方向———战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与实务、组织行为学、渠道管理学、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个人与团队、品牌管理、航运英语等;航运销售方向———商品学、创业学、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渠道管理学、服务营销、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个人与团队、零售客户关系管理、航海学、航运英语等.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身心健康等类别,学校自行设定.集中实践实训: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劳动、市场营销模拟、企业经营之道、市场营销策划、公司创业与经营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等.专业选修课分为2个模块方向,主要是针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航运营销岗位中的航运市场类和航运营销类岗位而设置,对于管理类和服务类也可以从中进行增减.2个不同模块方向的课程设置较多,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中进行筛选.当企业的营销岗位或其核心要求发生变化时,也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3小结
从整体上讲,网络资源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的直接应用在于课件的准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在传统的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教师的教学工具非常单一,仅仅依靠黑板、粉笔和课本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设计也只能通过简单的书写和阅读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只能够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机械化的讲解,这就给高职综合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弊端。首先,课本教材的内容较为死板和无趣。高职英语教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枯燥性,特别是针对一些对英语没有兴趣而言的高职学生而言,通篇的英语文字根本无法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同时,高职综合英语的课本内容相对单一,始终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安排和设计的。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进一步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仅仅利用课本进行课堂教学,极大的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无论是高职综合英语中的阅读教学、听力教学或者写作教学,教师都只能依靠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课本教材相对抽象,没有立体感,也没有十足的趣味性,也就无法迎合学生越发刁钻的需求。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课堂教学成为众多教师的选择,并且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寻找到足够的网络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准备条件,也可以直接利用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将较为死板和抽象的课本教材内容,通过网路现代化设备并利用网络资源用另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例如,课本教材中文字性的英语对话,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可以变成Flas,也可以搭配动人的音乐,也可以搭配更加趣味性的图画。此时,同样的课本内容,传统课本带给学生的是死板无趣的感觉,而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却能够变得饱满生动并且充满趣味,这就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对高职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学活动。此外,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安排,可以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拓展,以此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课本教学内容后就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短片,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最为明显的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好引申教学的工作。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要对知识进行延伸,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就无法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而通过网络技术,教师就可以轻松的获得相应的网络资源,进而对原本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延伸,并且得到丰富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持,也就变相的降低了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已经成为众多高职英语教师的选择。网络资源的使用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优势,能够极大的改变当前高职综合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弊端。传统的高职综合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学的。一方面,因为教学硬件设施的局限性,大多数教师只能够通过录音机或者口头表达来进行听说练习。更加具体地说,教师在听说训练中只能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听说训练,或者只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发音进行听说训练。这种听说训练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发音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因为教师发音不标准的原因而直接导致学生受到不可磨灭的影响,使学生的英语口语不规范化。另一方面,这种听说训练的模式相对单一和机械化。这是因为教师能够给学生播放的听力材料较为单一,往往是课本教材中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够按照特定的内容进行听说训练,只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重复相同的对话。这种训练方式不具有灵活性,也就无法真实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这种机械化的听说训练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直接对高职英语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填充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能力训练,进而丰富听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首先,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改变机械化的听说训练模式,利用多样化的资源对听说训练进行有机填充。相比于课本中死板单一的听说训练对象,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就可以轻松的为学生准备更多的听力材料,也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样化的口语表达情景。
其次,情景化教学是英语听说训练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也就是要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充分领悟西方的语言思维、了解西方独特的语言文化,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就可以利用英语视频、电影等多种形式达到目的。在刻意的搜索下,教师就可以收集不同的语言情景,并且以电影等生动的形式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此时,学生不但能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和感知,教师还能够组织学生按照相应的剧情进行情景表演。通过情景表演,教师就真正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学生在情境中听英语、说英语,根据特定的情景来领悟语言思维和不同的语言文化,这种经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西方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对希望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通过真实的交流,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就能够获得更快的提升。
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阅读教学始终是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不仅仅是因为阅读在考试中所占的巨大比例,更因为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搜集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传统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已经拥有完整的教学对策,并且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还能够对阅读教学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具体地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做好延展性阅读,即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网络资源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料,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写作教学
1.1对象
从自愿报名参加专业英语培训的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选拔标准:①通过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②学历为本科及以上;③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④参加医院组织的统一英语考试,成绩>80分。最终选取160名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154名;年龄20~39(25.34±3.46)岁;学历:本科150名,硕士10名。
1.2方法
专业英语培训活动包括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为期9个月。
1.2.1集中授课和情境模拟演练
每月进行4次集中授课,共8个学时,第4周的2个学时为特定情境的床边演练。①集中授课:由我院编译组教师担任集中授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均兼任某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授课,英语水平为专业8级以上。集中授课分为理论与临床实践两部分,分别选择《新概念英语2》和《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作为培训教材。其中《新概念英语2》为中英文双语编写,附有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及简短的练习讲解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教材则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分为不同场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视、听、说教学活动,锻炼护士专业英语的临床应用能力。②分组情境模拟演练:每单元后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情境问答、专题讨论等练习形式。教师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共同观看录像,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情境模拟演练。共分为16组,每组10名护士。情境模拟演练结束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更正。
1.2.2英语授课比赛
英语授课比赛采取幻灯片授课的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分别在小组内进行初赛选拔,每个小组选拔出1名优秀护理人员,共16名护理人员参加了由护理部组织的英语授课决赛。在比赛前,邀请编译组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最终有4名护理人员获得英语授课比赛一等奖。通过英语授课比赛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而且为临床教学和外语交流储备了人才。
1.2.3护理英文学术报告
护理部、科教处组织安排护理人员书写相关专业学术报告,然后组织英语专家团队对上交的护理英文学术报告进行指导及筛查,选取部分护理人员作护理英文学术报告,每半年组织1次,每次3h。学术报告的重点是新技术和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帮助护理人员增强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通过举办护理英文学术报告可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医学英语的内在和外在动机,提高其在医学专业领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3效果评价
在培训前后进行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语考核,并统计SCI篇数。①英语笔试考核:满分100分,以历年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试题为笔试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及词义转换、英译汉、完型填空、作文书写。②英语口语考核:满分100分。聘请山东大学3名外籍英语教师、我院编译组2名英语专业教师和有过出国进修经历的2名博士生作为评委,通过对预先设计的相关问题提问,考查听说能力,然后通过对抽签选中的护理情境对话进行现场翻译,考查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③SCI篇数:统计2012年1~9月和2013年1~9月160名护理人员发表的SCI文章篇数,包括已被录用还未刊出的文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英语笔试和口语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的差异。
2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前共发表SCI文章7篇,培训后12篇。
3讨论
为提高在职护士的英语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临床护士的需求,在护理部的组织下,对160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由表1可见,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英语口语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21.4分,英语笔试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与书写能力。多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为临床护士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并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传统的护理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员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其弊端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的“哑巴英语”。本次英语培训活动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活动场地体现了临床护士的实际需求,活动主题贴近临床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活动以对话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通过举办英语授课比赛、进行临床护理案例英文学术报告,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使护士主动思考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护理新进展,不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促使了护理人员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4小结
【关键词】英语教学;综合能力;文化传播
引言
在许多大学生眼里,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甚至于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更加深远影响的科目。大学英语教育涉及的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学习周期最长。[1]近些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根据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2]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大学英语在教学水平、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存在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这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尤其令人担忧,全国英语师资短缺。据统计,我国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教师人数为5.5万人,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30。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学历层次偏低,进修和培训机会偏少。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大学英语教育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语言的教学能力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英语教师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有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最终导致了英语教学僵化,英语教师成了应试教学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没能达到应用的目的;英语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为了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把握英语教学的主动性。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转变把通过各种级别的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的尺子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课堂教授的内容必须从英语语言特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应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者变为同时具备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指导者和使用效果的监控者。
比如在词汇的掌握方面,教师自身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足够的英语日常词汇和专业词汇,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积极词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如果要自如地使用英语语言,需要掌握《大学英语词表》中的6800个左右的单词和2600多个词组。其中的3200个左右为积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为中心;教学应在字词的基础上由句子水平转变到语段水平,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精确又重视流利和通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基础词汇、积极词汇和语段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前者要在夯实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英语语言的水平,后者则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师要把握好培养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培养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互动关系。
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应该通过把英文译为汉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应该多挖掘内心深处对于英语语言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通往英语最精深的领域,去消化和吸收欧美语言的精髓,去认知和理解这种文化对我们自身的启迪作用。
学一门外语就应该去读这门语言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同时,英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多朗读英语美文。众所周知,作家没有激情,写不出优美的文章;教师没有激情,也读不出课文的原汁原味。读,要动脑子、动口、饱含感情,进入“角色”,正确理解文中蕴涵的情和意。读的人能读得荡气回肠,学的人感情思想才能收到碰撞。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一个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墨守陈规,一成不变。他总是能够挑战常规,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教材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的智慧与求知欲;相反,一个平庸的大学英语教师,只知按常规办事,教学表面看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生怕遗漏掉什么,什么都要讲,但又什么都没有讲透,陷入“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泥塘,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现代的英语教学流行“任务型活动”,但实际上,任务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由教师自由创造的。当然,如何活跃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都要靠教师的创新、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语使用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等。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通过英语语言的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起来,并最终把学生的英语语言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必须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各种英语课程的设计。英语教学是一项综合工程,覆盖了大学各阶段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没有课程设计的经验,就不容易掌握构筑完整英语知识结构的各个环节,不利于有重点,分步骤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另外,一线教师有直接接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学生的便利,他们必须能够总结归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不断通过课程建设改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做到能听,会改和善实施。
不过,课程教学的创新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任何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授课教师能够驾驭课堂节奏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果过分的迎合学生以至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同时应该注意的就是,生动的语言应该幽默有度,如果灌输的成分太多太频,反而有失偏颇,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这样一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勤恳度和求知欲望下降,对英语教学来说这是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二、英语文化的传播能力
英语语言的传授过程离不开英语文化的传播。语言是构筑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格拉德斯通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做了精要的概括:“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3]英语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使用,但却代表着以英美为主流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文化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而对新时代的挑战,外语教学必须全面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高科技时代要求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应从改变教育观念着手,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胆改革创新,以达到对学生高水平教学的目的。下面就是我对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写、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只保留在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交流文化、互通经济的重要工具,这是它工具性的一面。语言还具有人文性,它是人们思想、感情、意愿的表现形式,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意识中的思维能力,要使学生习惯于用英语语言去思考一切问题,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英语语言的逻辑方法去考虑问题,让学生摆脱母语中的那些固有的东西的束缚,切忌遇到事情先用汉语考虑成熟再翻译成英语,要注重启动英语语言机制,熟练掌握英语的语序及其特征,首先达到熟练应用,再进一步达到深入思考的程度。二是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学习英语语言不仅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了解古老的英国的风土民情,了解发达美国的特征,使中国能更好的容入地球村。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必须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其特点之一就是概括性,就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本质的特征和联系。因此,加强英语训练的逻辑性,注意把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类型、因果等方面的关系对练习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概括,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
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与应式教育不同,它是以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提高与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个人的智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在英语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把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融进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也为学生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
三、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符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当今英语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等内在关系可以说已经相当重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使用该语言是否得体,学生对语言的含义是否真正理解等问题。但是,对于使用该语言是否得体,学生对语言的含义是否真正理解等问题,在教学中涉及得甚少,这对学生真正学会英语是一个不小的障碍。笔者认为,在注重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对比,避免学生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正像西方人不懂得中国人为什么要磕头,为什么要缠足一样,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感情及言谈举止、风土人情等文化现象也不理解,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不仅仅在句子结构和语序上不习惯,而且对整个西方文化都是陌生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学起英语来就只能是呆板地、生硬地、机械地掌握一些语法结构,然后再对照汉语一句死板地翻译过来。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或所表达的意思不够完整,甚至出大错、闹笑话。你想用英语来解释或说明问题,就必须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习俗,他们的行为方式,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交际中的一切问题。不然你说的那就不是真正英语,而是汉语式的英语。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与英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也就是说,在学习英语时掌握该语言知识,只能保证造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了解有关该语言的文化知识,则可以保证使用英语更加得体。文化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英语话语的不同特征,扫清其文化障碍,以达到理解英语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语教学是学生吸取西方民族文化、国情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这不能简单地把跨国文化教学等同于对英美语言材料中文化的解释,因为这种解释的重点侧重于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上,而忽视了那些构成语言理解障碍的文化问题,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或跨文化的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授的学习的过程,或者只学习表面看到的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层次,树立对待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并不断探索西方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存在于某个民族有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不同的心理素质的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现象,往往隐含在语言之中。因此,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英语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会等值理解并熟悉一种新的民族文化,学得该语言蕴藏的精神财富,进而克服由于文化产生的交际障碍,培养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同时也促进了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加了创造意识也就培养了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方法很多。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教师一定做到精讲多练,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坚持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解读教育热点》,中国人事出版社.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评价;模糊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12-030引言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也是衡量法学专业院校教学质量、学生理论水平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价方法,不仅关系到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而且关系到法学专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目前,我国专业法学院校都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通过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的双盲审制度,对答辩前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国务院学位办和各省学位办也通过抽检的方法,加强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这种双盲审加抽检的方式,对保证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但是,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整个评价过程伴随着一定的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论文评价方法在论文成绩的评定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面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盲审专家和答辩专家组采用平均法对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给予评价打分,甚至于主要由答辩专家组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确定论文成绩,这样有时难免存在客观性和真实性的问题。
在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中,影响论文成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因素的重要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然而,在论文成绩评定中,专家往往直接给出一个精确的分数,这种处理方式是片面的和不可靠的。
当对学生论文成绩存在争议时,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法学硕士论文评价标准作为参考,常常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举手表决,对学生缺乏说服力。
同样为法学专业,但不同学科之间硕士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差异较大,评审专家和指导教师很难采用学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问题,一般的简单线性方法很难解决这一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这就需要采用一套合理、有效和简便的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从系统工程角度处理这样一类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本文在传统AHP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法学硕士论文评价过程中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AHP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群组AHP模型和模糊AHP模型引入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中,根据评审专家的评价体系、评审专家的可变性、指标权重值、论文属性值的差异,构建了法学硕士论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特点,对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1AHP决策优化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3]。本文将评价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用一定的标度对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把专家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从而确定准则权重和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算子的集结,得到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评价结果。
1.1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AHP主要包含2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二是根据最低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和各方案的属性值对方案做出综合评价[4]。如果同层次指标数大于7个,会造成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所以需将指标分层归类。鉴于AHP本身在求取各层次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采用群组AHP模型来综合确定多位评审教师的意见。
在AHP的同层次确定单权重步骤中,可以采用对数最小二乘法[5],求Z=∑■■∑■■lna■-lnω■/ω■■的最小值,得出ω=ω■,ω■,…ω■■,将其归一化得w=w■,w■,…w■■,∑■■wp=1,其中,aij表示第i个目标与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ω■/ω■表示Saaty标度[6]。当评审的专家数n?燮6时,假设评审专家的判断较为理性,忽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工作。在硕士论文评审时,一般都有多个专家参加评审,所以,判断矩阵中表示不同专家或小组的意见的aij可能取多个值,通过扩展Z,可得有多位评审专家或评审小组的判断矩阵Z=∑■■∑■■∑■■lna■-lnω■+lnω■■,其中b为评审专家或评审小组数目。
对扩展后的Z求ω■(p=1,2,…,n)的偏导数,令其等于0,由于lna■=ln1/a■,所以求偏导数后得:
nlnω■-∑■■lnω■=■∑■■∑■■lna■ (1)
简化后得:
ω■=■■ω■■·■■a■■=t·■■a■■(2)
其中,t=■■ω■■,归一化得w=w■,w■,…w■■,∑■■wp=1。故同层次之间指标权重值为:
wp=■■a■■∑■■■■a■■ (3)
本文利用群组AHP模型,不仅考虑了评审专家个人意见的模糊性,而且还充分考虑了专家群组的意见,对两者进行了有效地综合,解决了同层次之间指标权重值的获取问题。
1.2 模糊算子的集结利用群组AHP模型得到了多层递阶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为了能够得到法学硕士论文进行综合有效地评价结果,还需要将各层次方案属性值与对应的指标权重值进行集结,将集结后的评价结果作为论文评价的依据。评判着眼于因素和评语构成的二元要素系统,而因素和评语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难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利用模糊的AHP综合评价法[7]对论文进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评价。
设U=u■,u■,…,u■为刻画法学硕士论文的m种因素(即评价指标);V=v■,v■,…,v■为刻画每一个因素所处状态的n种决断(即评价等级),m为评价因素的个数,n为评语的个数。
论文因素集U中的单因素ui(j=1,2,…,m)对抉择等级vj(j=1,2,…,n)的隶属度为rij,则m个因素的评价集,构成了总评价矩阵R,即每一个被评价对象确定了U到V的模糊关系R。
摘要:本文主要对带压堵漏技术及煤气管道的在线修复技术进行分别的介绍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的以一个实例的形式展示此两项技术联合运用所达到的效果。其中堵漏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泄漏,直观地说堵漏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原密封结构失效后,怎样在泄漏缺陷部位重建新的密封体系的一门技术;而后者是为了解决低压管道因长期运行,管壁腐蚀减薄而出现蜂窝状大面积泄漏的难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而最终成功开发的采用增强型复合材料对管道进行整体包覆,提高了管道的密封性和整体强度的一门新兴技术。
关键词:带压堵漏 煤气管道 在线修复
第一部分 带温带压堵漏技术简介
一、技术起源与发展
堵漏技术的对象就是泄漏。直观地说堵漏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原密封结构失效后,怎样在泄漏缺陷部位重建新的密封体系的一门技术。堵漏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在没有泄漏介质干扰的情况下,对已经存在的泄漏缺陷进行有效修复,称为静态堵漏,或静态密封;其二是指在泄漏已经发生,并且泄漏介质不断外泄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地减少泄漏所造成的损失,采取特殊的手段进行再密封,称为带压堵漏,或带压密封,而学术上的规范叫法则应是“动态密封技术”。
1978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开始对带温带压堵漏技术进行自行研究与开发。该技术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在减少生产物料流失、避免停产及保护环境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设备维护、管道维修不可或缺的应急技术手段。
二、技术适用范围及其特点
1、带压堵漏技术适用范围
(1)适用工艺状况
①适用温度:-180℃~800℃。
②适用压力:400Pa(绝压)~30MPa(表压)。
③适用介质:水、蒸汽、氮、氢、氧、煤气、氨、液化石油气、油品、酸、碱、醇、醛、酮,各种热载体及多种化学介质。
④应用范围:这项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电力、供水、供热、油品及燃气输送等各种流程装置泄漏的封堵。
(2)适用封堵泄漏的结构和部位
①各种静密封结构的泄漏:带压、带温系统内的法兰连接、管道、阀门填料函、设备等发生的泄漏,以及孔板流量计、波纹管补赏器、低压供热的各种活联接接头泄漏。
②封堵漏点所处位置: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在地面、高处作业或深埋地下管线的各种原密封结构失效造成的泄漏都可以应用。
2、带压堵漏技术特点
(1)作业过程可保持工况不变,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2)简便快捷,泄漏部位不需要做任何处理,操作简便。
(3)保护原密封结构不进一步受损伤,新建立的结构易于拆卸。
(4)安全可靠,对设备缺陷部位予以增强保护,不产生新的附加应力。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节省维修费用,避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引起恶性事故发生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第二部分 动力管道动力煤气管道在线修复技术
煤气管道所含煤气是一种毒性大、危险性高的介质,故煤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灾难性的事故。为了解决煤气管道因长期运行,管壁腐蚀减薄而出现蜂窝状大面积泄漏的难题,堵漏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最终成功开发了管道在线修复新技术,新技术采用增强型复合材料对管道进行整体包覆,提高了管道的密封性和整体强度。
一、主要研究结论
1、从对动力煤气管道腐蚀严重程度的调查可知,煤气管道的腐蚀既有全面腐蚀,又有局部腐蚀。不同区域内的管道腐蚀速率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现场厚度测试和计算,煤气管道的平均腐蚀速率在0.06~0.1mm/a之间。
2、以直径4000mm厚度为10mm跨距16m的管道为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该管道在重力和不同压力水平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结果表明:管道中的应力主要来自于弯曲应力,内压产生的应力水平较低,对管道的强度影响较小;管道的支撑方式对管壁上的应力有一定影响,简支状态较固支状态下的应力水平为高。
3、为了研究管道修复后再破坏可能性,根据修复工艺提出了五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即重力主导下的弯曲破坏,以及内压主导下的整体爆破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局部鼓胀破坏和局部撕裂破坏。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三布四胶修复后的管道不具备发生局部破坏的条件;管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会达到整体破坏和弯曲破坏的临界条件;考虑到管道所受重力和内压的联合作用,且内压的波动大于重力的波动,可以采用一个较大的内压来取代目前管道压力来分析和计算管道的修复参数,得到的修复工艺参数是偏于安全的。
第三部分 技术运用实例
宝钢厂区动力管道经过三十余年的运行,由于管道中各种介质对管壁的不断腐蚀,相当一部分管道的管壁已经发生了麻面状、蜂窝状泄漏点。宝钢集团梅山化工煤气管道泄漏即属于此类泄漏,通过技术人员研究,已不能单纯运用带压堵漏技术进行逐点封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人员决定综合应用带温带压堵漏技术及动力煤气管道在线修复技术,进行“先堵漏后包覆”,两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得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在施工后的几年时间未出现过新的漏点,同时管道外部的美观度也大为改观。从该工程可以总结出一点,即由于酸、碱介质的特殊性,会对管壁有相当程度的腐蚀作用。基于这个事实,企业应在管道未遭严重破坏、甚至是在新管道安装之初,就提前对其采取防腐措施,如此可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胡忆沩.堵漏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素质;高校;篮球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117—03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普通高校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任务。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不但要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向全面育人的方向出发,通过进行体育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这项运动群众基础好、开展范围广,大学生都非常喜爱,特别是 “三人制”篮球赛和CUBA联赛的蓬勃开展,极大地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由于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这项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从篮球运动的竞争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还是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这项运动都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高校用篮球文化教育去面对新时期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研究的意义。因此本文就高校篮球文化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绍兴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从事篮球锻炼的246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女生86人,男生16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万方、知网等互联网有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对绍兴几所高校从事篮球锻炼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
3问卷法。对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绍兴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生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6份,有效率为98.4%。
4统计法。对所得一手资料及数据认真深入地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篮球文化的概念
高校篮球文化是从地域的方式划分出来的一种篮球文化形式,它是在校园内呈现出的特定文化现象,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所在高校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作为篮球的起源地有着它特定的特点和含义,应回归篮球运动的本色,以娱乐篮球、健身篮球为基础,以竞技篮球(CUBA)为对外的展示。
(二)篮球文化与篮球竞赛活动
1CUBA是校园篮球文化的核心体现
大学生CUBA联赛每年一届,它是中国篮球界人数最多的赛事,已经成为我国篮球运动的一项品牌赛事。它提出的鲜明的育人核心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受到了高校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CUBA 赛场悬挂独特的标语,例如“感受篮球、感受体育、感受文化”,“我要打篮球、我要受教育”,“打篮球是你的梦想,上大学是你的梦想, CUBA是你圆梦的地方”等等,这些标语使大学生一走进赛场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时联赛主场承办方或主办单位,还通过以CUBA联赛为平台举办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烘托大赛的气氛,高校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但使高校的篮球运动推向,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高校篮球文化通过CUBA对大学生的凝聚功能
凝聚力是人们通过共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来实现,而许多文化的凝聚力与体育文化是难以比拟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高校篮球比赛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如火如荼的CUBA更代表高校篮球的竞技性, 它不但增加了CUBA队伍所在学校校内的凝聚力,更成为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从而产生了极强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
3高校篮球文化透过CUBA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大学生在观赏篮球比赛中,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CUBA比赛场面相交融,亲身感受到CUBA文化倡导的环境美、音乐美、思想美、口号美等,这些美是高校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一种理性美、升华美。因此,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识。
4高校篮球文化透过CUBA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高校篮球精神文化是构成高校篮球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指校园内大学生的篮球观念、思想、精神等精神层面的内容。CUBA联赛极大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前高校的决策者都十分重视把CUBA与校园文化建设、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的形象宣传等结合在一起,把它看成是学校精神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比赛期间在校园里开展各种各样的篮球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高校篮球文化的其他功能与价值
1对培养团队精神的促进
有促进作用 没有促进作用或不知道男 141人(88%) 19(12%)女 65(76%) 21(24%)共计 206(84%) 40(16%)从表1中可以看出,赞同篮球运动能培养团队精神的占84%,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注重团队合作的运动,篮球运动中的各种战术运用都需要团队合作这一精神。
2对培养竞争精神的促进
有促进作用 没有促进作用或不知道男 129(81%) 31(19%)女 57(66%) 29(34%)共计 186(76%) 60(24%)从表2中可以看出,认为篮球运动对培养自身竞争精神有很大帮助的同学占76%,说明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篮球运动对培养竞争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对培养社会规范意识的促进
[JZ〗表3 篮球文化对培养社会规范意识的促进
有促进作用 没有促进作用或不知道男 103(64%) 57(36%)女 62(72%) 24(28%)共计 165(67%) 81(33%)从表3中可以看出,调查中赞同篮球运动对培养社会规范意识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67%。高校内开展篮球运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而且它培养了大学生的一种精神文化内涵。在进行篮球运动时,篮球规则是参与者必须遵循的约束机制,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处罚,这就严格限制了参与者的行为,这种不自觉形成的规范意识,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学生遵守法律具有启蒙的作用。
4对交往能力的促进
表4 篮球文化对交往能力的促进
有促进作用 没有促进作用或不知道男 144(90%) 16(10%)女 57(66%) 29(34%)合计 201(82%) 45(18%)如表4,有82%的学生认为篮球文化对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通过打篮球不仅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而且接受了丰富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有效反馈,强烈地体会到这些信息所给予的精神享受。在进行篮球活动的时候,大学生将树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并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团队合作、勇于竞争的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充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5篮球运动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表5 篮球运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心理健康水平
有帮助 对心理健康水平没
有帮助男 124(78%) 36(22%)女 61(71%) 25(29%)合计 185(75%) 61(25%)如表5,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同学们认为篮球运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的占75%,人们参与篮球活动,能够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享受。很多人深深体会到,打篮球起到调节、缓解心理压力、丰富精神生活和健体防病的作用。
6.篮球运动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表6 篮球运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能提高身体素质 对身体素质没影响男 154(96%) 6(4%)女 79(92%) 7(8%)合计 233(95%) 13(5%)如表6,在此项调查中95%的学生认为打篮球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本身就集跑、跳、投于一体,是良好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体,能很好地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常发育,通过篮球运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他们在观赏和直接体验中去享受篮球文化。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篮球运动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得还是非常良好的,从在调查中同学们表现出的热情度可以看出,篮球是学生们课余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体育运动。
2篮球文化在校园当中的传播处于良性发展当中。代表中国校园篮球文化的CUBA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培育篮球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的重任。它以流动举办的大学生篮球联赛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为底蕴,高品位、高起点营造育人环境,多视角、多样化展示高校风采,因而成为构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3调查中75%得同学认为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得帮助。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以下的特点:(1)身体运动素质,包括柔韧、灵巧、力量、速度等。(2)身体健康素质,包括意志、品质、形态、机能等。(3)社会人文素质,包括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体育文化等基本素质。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女同学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不亚于男同学,但是参与到其中的人数并不多。
5篮球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还需加强,特别是要加强培养学生当中的篮球裁判。
(二)建议
建议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的篮球文化;做好学校篮球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学校篮球文化环境的管理;组织好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包括组建学生篮球俱乐部和开展篮球文化节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国兴,范志勇.高校篮球文化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J].体育师友,2007(03).
[2]董胜利,王永强.高校篮球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06).
[3]许奋奋.试论高校篮球文化的价值[J].宝鸡大学学报,2008(03).
[4]郑家鹏.影响我国高校篮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7(01).
[5]魏秀芳,韩开焱.浅析新篮球观下的高校篮球文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5).
[6]朱庆.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5).
[7]任晋军,郭兆霞.大学生篮球联赛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05).
[8]洪伟强.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肇庆学院学报,2003(01).
军(2008)等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影响论文写作的微观及宏观因素作过调查。
这些文章研究角度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上学者虽然提及,但都没有给出具体建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出发点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二、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研究我国外语专业学位论文的文献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从语篇角度的分析,如鞠玉梅(2004)是从语篇的角度对英汉论文摘要作了对比研究;二是宏观指导,如李家云(1999)、余曼绮(2001)、黄小苹(2002)、李萍(2003)、王桂和(2006)等从宏观角度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管理、评估和教学环节作了论述;三是写作方法指导,如翟忠和(2000)、宋飞(2001)、王秋华(2002)、尤肖南(2004)等就学位论文的指导对策及写作方法谈过看法;另外,还有学者如穆凤英(2001)、孙文抗(2004)、颜静兰、倪巍(2005)、路文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以提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础的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是否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二)实验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教学的是我校2005级(2009届)本科生,共209人。另外,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论文存在的问题,笔者实验之前在我校外国语学院28名英语论文指导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步骤
1.实验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况。
笔者实验之前在我校外国语学院28名英语论文指导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包括:1.您认为我院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有,请详细列出;2.您对提简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何建议?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问卷,笔者归纳出以下主要问题:
(l)选题方面:选题陈旧、选题重复现象严重是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这里的“陈旧”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陈旧,这里是指学生所选题目在学术界已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很难再有创新。选题重复是指一级学生中选择某一题目的人很多,而且其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文献使用、结论等都基本雷同,失去了论文应有的创新性。
(2)资料收集运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搜集的资料比较陈旧,这从参考书目的年代可以判断;二是资料的相关性和权威性不强;三是对资料的使用不加以合理取舍,所选材料不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资料淹没了自己的观点,造成了本末倒置;四是研究设计选择不够合理,大部分的论文都是建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没有一手资料,这影响了部分论文的说服力。
(3)语篇结构:作为英语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英语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围绕论题展开各章节,但很多学生的论文在完整性和连贯性上欠缺。具体表现在:各章节联系松散,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有些章节比较空洞,论述冗长但看不出意义重心;句与句之间没有合适的连接手段。
(4)语言及格式:就语言的规范度而言,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气太过主观,语言正式程度不够,生硬的翻译,汉语化现象严重,用词不当现象较多;就行文的格式而言,很多论文中出现引文无出处或与参考书目不对应;参考书目格式不规范;空格、行距、字体等显示出学生在文档处理方面的不足;另外,标点符号使用也不够规范。这说明论文的语言及格式的规范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指导。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第一方面是选题,选题上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创新意识不强,所以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选题质量的关键;第二方面是资料收集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两个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第三方面是语言及格式的规范性。论文语言及格式不够规范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科研规范意识不强,增强其科研规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我们把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规范意识都归到科研能力的范畴。因此下面作者主要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方法和科研规范意识)两大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论文质量。
2.教学实践中,注重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方法主要有:①由于大部分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英语类的学术论文,所以让学生多浏览学术期刊文章可以让学生对学术论文有个较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好的论文题目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论题的研究价值(significanee)、论题的创新性(origi-nality)以及论题的可操作性(feasibility)。为了保证选题的成功,需要多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期刊文章的题目。特别是为了增强创新性,需要让学生对期刊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其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学生对论文选题的标准有了较理性的认识,为今后的论文选题奠定基础。②为了增加题目的创新性,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在选题时鼓励他们多向实证性研究课题靠拢。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等的设计锻炼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2)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在这儿指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的规范意识。具体到资料收集、语篇结构和语言格式三个方面,方法如下:①资料收集。针对所选材料陈旧的问题,首先让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不同渠道以及不同渠道的优势和弊端。比如收集理论方面的材料要依靠一些专业书籍、字典、百科全书等,这样可以保证理论的权威性。但这方面的材料一般年代稍远,要了解某课题的最新研究动态还离不开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源,所以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图书馆和网上期刊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除了让学生了解材料收集的不同渠道,还要使其掌握收集材料的方法,即如何快速浏览发现与选题有关的章节,如何判断材料来源的权威性和档次等。资料收集完毕,还要进行资料的筛选工作。这一步要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取其精华,用批判的眼光使用材料,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论点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否则自己的观点只能淹没在众多的材料中。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并使用科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这一方面可以增强论文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因此笔者注重了实证调查方法的培养,如问卷调查、教学实验、个案研究等。这些科研方法的培养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②语篇结构。为了规范学生的语篇,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其次,还要使其掌握英语论文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篇的不同特点,使其摆脱汉语语篇的影响;再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论证能力,因为语篇结构布局从一个侧面这说明了学生的论证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论证能力不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那么他就很难用逻辑性的语言进行写作和论证。③语言及格式。语言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学生语言基本功和英语写作能力较差,二是由于学生对英语论文写作的语言风格、行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要求不熟悉。要解决语言基本功和英语写作能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里我们不作探讨。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要教给学生英语论文的语言表达,如用词上要正式客观,语法要简洁等。为了规范论文格式,在讲授论文写作时我们选择了M压A格式进行详细讲解并让学生在电脑上操练,对论文的各部分、各章节的格式(尤其是文内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格式的规范。
指文章是否有逻辑性,是否有理有据,分析问题是否深人,各部分内容是否充实等。语言及格式的规范程度主要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语言的正式程度、用词是否恰当、有无汉语话现象等,另外一个标准是看是否符合MLA格式要求。
从表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较之前两级学生,2005级学生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提高。其中选题、资料收集运用和语言及格式规范三方面的能力提高比较明显。2005级学生的选题创新较之2000级提高了17.83%,较之2001级提高了13.31%;资料收集运用方面,2003级比2000级提高了16%,比2001级提高了16.23%;语言及格式规范方面,2005级比2000级提高了8.59%,比2001级提高了10.08%。这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对论文质量的提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从表格中的数字我们仍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论文在语篇布局上提高不是很明显,只提高了5%左右(2005级较之2000级提高5.89%,较之2001提高4.76%)。这一方面是由于“语学术论文写作”课时有限,在语篇上的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语篇布局能力的发展是个长期过程,短时效应不明显。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的选题创新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分数还表1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年论文打分情况
三、结果与讨论
笔者随机抽调我校外国语学院三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共180份(每年60份)进行分析。笔者把指导教师的分项打分重新按百分制计算,下表是各年级学生在各项得分中的平均成绩。在被抽的论文中,其中2000级和2001级学生论文是没有经过系统论文写作指导的,2005级是经过系统论文写作指导的。笔者曾在这级学生中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
笔者就学生在几项重要指标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几项指标分别是:选题创新、资料收集运用、语篇布局、语言及格式规范。选题主要指的是题目的新颖性。资料收集运用主要是指资料收集是否翔实,引用是否恰当。语篇布局主要是比较低(2000级得分62.43,2001级64.92,2005级73.56)。这说明虽然学生的创新能力能通过论文写作指导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这种提高是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选题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论文写作指导是不够的。
四、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毕业论文的写作除了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写作能力外,还需要在写作规范、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建议从微观上加强论文指导,特别是要对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要注重科研方法的指导;鼓励指导教师加大精力投人,给学生提供结合其科研课题方向的选题;另外,为了更直接地提高论文创新性,应抓好选题,加大实证性研究比例。这样既可以增加论文新意,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为选定一些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或者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授课老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背诵生词;考试一般为常用词汇、语句的翻译,命题短文的撰写。教学模式相对死板,缺乏趣味性。
(2)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我校为例,目前虽然该课程已从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科,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仅从学时安排上讲,32学时的课程设置还无法满足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需要。与其他专业课或是基础英语相比,其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3)考核考试不够科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还是以结课考试为主要形式。考试成绩往往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没能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出现了“说专业英语困难,写科技论文更难”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化和改革。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2.1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以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真正提高学生在环境工程领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避免和基础英语教学内容重叠,同时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上学期或本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习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
2.2合理利用课时
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和英语论文写作水平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对于英文读写的训练。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英和英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要求撰写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不能想当然,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丰富授课内容来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2.3丰富授课形式
通过丰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分组讨论国际环境领域热点问题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已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4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首先,每节课都运用英语对学生进行上节课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所以在提问的同时结合ppt投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更使学生真正学会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述和交流。
2.5科学安排考核
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一般安排在本科生第三学年,由于总课时数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学校仅设置32学时。相对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是十分紧张的,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课时里,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2)相对于基础英语教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相对枯燥乏味,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严谨的逻辑关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专业英语的学习受制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水平,特别是基础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会更为吃力。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传统教学模式
一般为选定一些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或者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授课老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背诵生词;考试一般为常用词汇、语句的翻译,命题短文的撰写。教学模式相对死板,缺乏趣味性。
(2)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我校为例,目前虽然该课程已从专业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科,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仅从学时安排上讲,32学时的课程设置还无法满足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需要。与其他专业课或是基础英语相比,其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3)考核考试不够科学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还是以结课考试为主要形式。考试成绩往往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没能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出现了“说专业英语困难,写科技论文更难”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化和改革。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3.1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以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真正提高学生在环境工程领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避免和基础英语教学内容重叠,同时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上学期或本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习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
3.2合理利用课时
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和英语论文写作水平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对于英文读写的训练。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英和英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要求撰写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不能想当然,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丰富授课内容来促进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3.3丰富授课形式
通过丰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分组讨论国际环境领域热点问题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已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4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首先,每节课都运用英语对学生进行上节课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所以在提问的同时结合ppt投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更使学生真正学会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述和交流。
3.5科学安排考核
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