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旅游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旅游业是当今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心理学可以为旅游的开发、经营、发展提供心理依据,并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四点可以把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于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建议,把旅游学和心理学相结合,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旅游企业管理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广泛应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之前,主管先要掌握员工行为的实际水平拟定培训将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演讲、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员工自身行为的变化表现为预期结果。如果员工表现出目标行为,主管可根据强化论及时给予强化,使员工的目标行为得到巩固。比如导游培训,可以专门组织导游技能大赛,让导游通过模拟现场景点讲解,展示才能,从而全面了解导游们的素质特点,以便进行针对培训。获奖者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强化。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技能落后是员工必须面对的难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学习和行为塑造原理进行。根据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追求卓越的斗志反之亦反。另外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主管和员工个人应明确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具体职业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拿酒店业来举例,酒店不仅应让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员工建立培训档案,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酒店的氛围可以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
2.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薪酬发放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薪酬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强化物之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报酬,但物质报酬是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因为员工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有些公司的薪酬计划看上去很华丽即注重未来的薪金报酬和奖励的增长幅度,但与员工实际需要相差太远不能产生强化效果。公司薪酬方案如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则薪酬底线应该明确奖励标准和尺度应该科学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同。例如酒店业,薪酬支付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支付的时间不同,产生激励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员工年龄的增长,经济状况的改变和酒店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薪酬的支付效果。例如,对年轻的员工必须即时支付,无论是发奖金还是给予休假,给予奖励或表扬都必须即时。另外当员工情绪低落时,也应该采取即时的薪酬支付,而情绪高涨时则可采取延迟支付,这样有利于保持员工稳定情绪。
3.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景区规划上的应用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针对旅游业,一个景区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其环境是否让游客舒适满意就成了必要条件。如果游客来到一个景区,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有悖于自己认知、有违于内心预先期待的刺激,那必然产生抵触情绪,且会延续很久。所以景区规划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便利,给游客以舒服安全便利的环境。
4.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反馈上的应用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客观观察法,包括借助仪器和不借助仪器的观察;条件反射法,凡在不能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条件作用法都可以起作用;口头报告法,人类是一种经常用语言做出反应的动物,人类有时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就是语言。华生承认口头报告法不是彻底客观的,而是在当前科技条件下不得已采用的权宜之计;测验法,华生强调指出,考虑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需要重视那些不一定要用语言的行为测验。旅行社一般都会安排旅游反馈,多数是让游客填写旅行社服务质量意见反馈单。而这种方法,即使能反应出一些问题,也是不全面不及时的。如果旅行社想要更好,不妨安排一些面对面交谈,即口头报告法,游客如果融入采访环境,或者旅行中确实碰到一些问题,相信可以看到很多靠笔写无法看出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出游的动机、方法、感受,都是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迫切需要寻求的答案。旅游企业期望被游客在心里选择,期望游客选择自己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而心理学正是研究人类心里活动规律的学科。这样,旅游学与心理学找到了契合点。上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四点应用如果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然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子鹃.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J].企业管理C52,2006.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 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 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 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首先,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很多高校将其等同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次,大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加大了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等掌握上的基础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很难把握。此外,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主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指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特别是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系统需求,以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这也是未来旅游企业CIO必须掌握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团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上述问题是大部分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1课程定位与教学实施方案总体框架
2.1.1课程的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饭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等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的内容,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处理旅游行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相关技术;饭店、旅行社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务;电子商务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等。课程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框架概念,掌握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了解并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地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能为从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1.2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传授。如何合理地构建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使之准确地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如何处理教学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二是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建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体系,使学生可以获得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方案从课程的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阐释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主体内容。
(1)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或大类课程,先修课程包括饭店管理、旅游社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也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学时安排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32课时。实验教学可以单独开设。
(2)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由于对该课程究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认识不清,加之没有合适的实践课程教材,目前,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该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包括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还要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需求以指导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的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指导用书,根据上述能力培养目标,组织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提出实验课程要求,并安排一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2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管理基本概念—旅游信息管理基础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二是围绕旅游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化管理概念—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旅游支撑体系信息化管理”。目前多数高校以第一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且在师资方面,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该方式强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科研究性,以信息管理及系统开发为课程的核心,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该方式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第二种方式侧重从旅游行业管理流程、旅游产业供、需管理流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来组织教学,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作用、网络的类型和选择、信息设备的选择等基本知识,而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很少涉及。目前,该方式因其教学内容在旅游专业上针对性、实用性更强,教学难度有所降低,也在不少高校展开。由于本课程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旅游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体系必须服务于旅游管理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能使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
2.3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思路
明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学习的困惑,反思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在于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结合旅游业管理的特点,研究和探讨旅游业的信息化管理原理和方法。如某类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能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怎样支持企业运作等。同时,也要能根据自己旅游管理专业的特长,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合理的需求指导和设计思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精通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因此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技术传授不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只需要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否则,只会徒增本专业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学难度,使其迷失在技术学习的漩涡中。当然,即使如此,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和设计,依然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的同时,更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对策。
(1)选好教材;
(2)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3)推行“行业环境模拟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引进行业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行业模拟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营。
2.4实践教学环节与考核
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多项实际应用能力,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系统地展开实验教学,可以把本课程实验分解成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模块:办公自动化、数据库设计、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旅游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实验主要学习Word、Excel(或WPS)的高级应用,在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操控普通办公软件的能力。数据库设计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的认识,掌握设计步骤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安排的数据库设计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非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的软件设计,因此可以选择相对易学易用的Access进行实验教学,并且可结合旅游企业管理需求的实际,开展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或部分模块功能设计和实现,如酒店前台的预定、接待、客房、收银等部分管理功能的实现,将原来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变为综合设计性的实验。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验主要以酒店与旅行社等市场主流软件进行教学,切实提升实操能力,避免只使用教学版的模拟软件,可以使用多款软件比较教学,使学生具备“普适”的行业软件操控能力。该模块是实践环节教学的重点,除精讲操作步骤外,可采取角色扮演、虚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的实践评价。建议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学生、小组、教师多方参与的方式实施。课程考核方面,可为笔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终评成绩建议按平时20%、上机操作20%、笔试60%的比例计算。其中,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查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上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行业(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可要求学生模拟给定的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
3教学效果与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快的产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调查显示,2007年1-11月,中国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数为近四千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门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湾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人数为23938139人。其中,入境举行会议或商务活动的为6434616人,入境观光旅游的为12049859人,探亲访友的为72866人,入境的服务员工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数为3257940人。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122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左右,相当于GDP的7%。很显然,旅游业将会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报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参加文化旅游的国际旅游者每年有两亿四千多万。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变化性、可持续性和季节性不明显等特点和优点而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可以说文化旅游己经成为当前世界旅游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并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和主流。深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为个性化、知识化时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续发展前景的一项旅游产品,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中。传统的旅游项目是针对一些城市白领以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退休人员。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压力,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而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付旅游费用。传统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组团出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类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渐出现。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消费计划,已经成为各个旅行社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这一类群体在未来的十年内存在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传统模式的。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是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相对比上班族来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存在旅游时间的可能性。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又的仅是在假期或者是黄金周出游,除去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点都处在不饱和的状态,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恰好来填补这一不足。避开旅游高峰出游已经慢慢的成为大学生旅游新观念。所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制定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不仅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缓解目前旅游业出现的假期爆满,平时无人的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旅游消费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制定一个营销策略。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从我国旅游事业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传统模式的旅游消费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适应时展的原因;
(2)分析我们旅行社的营销模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当代大学生特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存在的商机和挑战;
(4)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个以大学生为旅游消费群体的新的营销策略。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打开大学生旅游消费这一道大门,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了解大学生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2)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环境;
(3)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针对大学生,作出一份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可以给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数据。
(2)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期刊、报纸,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3)案例分析法。寻找营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确的且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总时间:本届毕业论文从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阶段:确定选题阶段
第二阶段:毕业论文实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据学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撰写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据开题论证小组修改意见,将完善后的任务书、开题报告修改后交指导教师。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经指导老师审核的论文提纲,提纲详细至三级目录。
6.2010年3月初(第二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老师。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柴松,王洪武.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刘丹平.旅游凝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7.
[4]张文.旅游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广告——远离与创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1.
[7](澳)赖辛格(Reisinger,Y.),托纳(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学从书-旅游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礼.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3
[12]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9
[13]洪燕,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5,3.23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流
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非常相似:3年半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在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实习,成绩合格者即可毕业,有些高校,实习时间加长为8个月或者缩短为4―5个月,这在培养模式上没有质的变化。这可概括为:“3.5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0.5年在旅游企业实习” 培养模式,简称“3.5+0.5”培养模式。
1.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可从4方面考虑:社会、高校、学生、企业。社会,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不够。高校,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解不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学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太关注。几乎没有几个考生是在详细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后而选择这个专业的。企业,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漠不关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可对本科生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模式。即对一进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使其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实践型培养模式);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强研究旅游实践的能力,为旅游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理论型培养模式)。
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创建
2.1实践型培养模式创建
实践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如图一所示),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与企业影响是监督,学生对社会是回报,学生需要花精力、时间、金钱向高校、企业学习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还有,高校与企业间应该有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型培养模式较复杂,说明如下:
图一:实践型培养模式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实践型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克伯屈(Kilpatrick)等人的教育理论来教学,因为这种教育学的兴起是为了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产生的。这与我国现阶段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很相似,借鉴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经验,能使实践型培养模式有坚实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弥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校的特质,可能能使实践型旅游人才更加完美。
第二,考虑到高校与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一学年都开设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理论与实践一起“修炼”,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并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学期的上半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在此时进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在这学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与学习实践知识的学生“对调”,本来学理论的学生去学实践,本来学实践的学生去学理论,一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一次。接下去的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培养方法类似,只是第二学期的考核是对这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的总体考核。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最好能直接用于实践。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知识,最好由经验较丰富的师傅引导,一位师傅最好带3个左右的学生。
除了完成最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外,实践性人才还应该具备一些实用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了解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对今后的发展有利,所以学校还应该上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还有,实践型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是为旅游企业服务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适应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该偏重于企业管理的知识。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一。
表一:实践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⑴、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英语(一)⑵、政治⑶、计算机(一)⑷、体育(一)⑸ ⑴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李天元编写的《旅游学》⑵学习英语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⑶学习教育部规定的5门政治课⑷学习计算机课程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⑸学习体育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
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一)⑹、礼仪学、旅游法规、政治、英语(二)、计算机(二)、体育(二) ⑹带“”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下同
第三学期 饭店管理(二)、会展研究、旅游会计学、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行社管理(一)、旅游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四)、政治⑺、体育(四) ⑺选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行社管理(二)、旅游选修课(一)⑻、导游基础、旅游英语(一)⑼、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⑻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这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⑼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一)、旅游选修课(二)、旅游英语(二)、旅游统计学
第七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二)、毕业论文⑽、职业生涯规划 ⑽完成一个实践个案研究,5000字左右
第八学期 无⑾ ⑾不安排课程是为了有时间找工作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以方便学生有时间上课,学生可在第三至第七学期选这类课,一般有三个学期的课程。2.应该多鼓励学生考一些资格证书,如饭店领班资格证、导游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
2.2理论型培养模式创建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的利益(如图二所示),和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同,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有监督的责任,学生学成后回报社会,学生花精力、时间、金钱在高校学习理论实践知识,高校有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其人格的义务。对于理论型培养模式,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图二:理论型培养模式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理论型培养模式不但需要借鉴教育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的教育学理论,还要借鉴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虽然这两派的教育学理论本生就存在冲突,但是融合它们的优点就能使培养模式发挥大作用。这两派教育学理论都有很强的思辨气息,这对旅游学科范式的研究大有裨益。当然,加强对实践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能弥补理论型学生时间投入不够的缺陷。
第二,理论型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有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专业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增长。作为一个立志从事理论旅游研究的学生来说,对旅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培养,可能比研究能力更重要。旅游学的知识更新很快,一般是5―8年,旅游研究方法是随着旅游研究的观点而变化的,更新速度也较快。而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一旦产生,却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旅游理论研究者没有十年时间的勤修苦练是不太可能出成果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经历观点和知识的变革。而在变革中,只能依靠研究者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迎接变革,并在变革中不断成长。
所以理论型培养模式,更接近于传统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已经是成熟学科,而旅游学科还处于“青春期”),课程的设置等可能大致与理科课程设置类似。具体的大学课程安排见表二。
表二:理论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一)⑴、高等数学(一)⑵、哲学概论、英语(一)⑶、政治⑷、计算机(一)⑸、体育(一)⑹ ⑴旅游学概论,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申葆嘉老师1996年发表于《旅游学刊》上的4篇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至连载之四)以及由他主编的《旅游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与1―4章的内容
⑵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⑶⑷⑸⑹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应课程安排的要求相同
第二学期 旅游学概论(二)⑺、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政治、计算机(二)、体育(二) ⑺旅游学概论,第二学期学习谢彦君老师于2004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以及张凌云老师在2008年―2009年发表于《旅游学刊》的3篇论文:《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综述》、《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和他在《旅游科学》上于2008年6月发表的论文《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
第三学期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线性代数、英语(四)、政治⑻、体育(四) ⑻选择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调研实践(一)⑼ ⑼调研实践课程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应该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实地调查,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课程有两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企业管理学、考研辅导⑽ ⑽考研辅导课程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最好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上课,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
第七、八学期 毕业论文⑾、调研实践(二) ⑾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万字左右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的课程安排要求相同。
3.小结
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的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后,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新培养模式。虽然旅游的发展大体需要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人才,但是社会还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学人才中,有一类人研究介于实践与理论之间,他们为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Ansoff)就是代表。安索夫致力于弥补实践和理论讨论的鸿沟,通过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用技术评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1]。所以新培养模式还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然,新培养模式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操作性未知。本文仅仅希望新培养模式能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茁壮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通过对新疆大学、新疆教育学院、新疆财经大学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四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56名教师进行的调查,同时对这四所院校的10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结果发现目前新疆旅游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学科发展
(一)专业学科发展较快,但独立性不强
新疆旅游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全疆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两所上升到2010年的16所,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数占新疆高等院校数的42.1%,在校学生为2301人。但目前旅游专业的地位仍不容乐观,其首要的原因是缺少独立的学科地位。通过对新疆16所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仅有4所院校(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职业大学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单独成立旅游学院,占总比例的25%,低于全国的35%,其余的12所均是同经济管理、地理或服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联合成立的,这种同其他专业联合的形式,在旅游专业成立初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专业教师资源紧张的状况,但从专业发展的长期性看,由于缺少学科独立性和针对旅游专业教师的培养及管理制度,致使学校对旅游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师资培训和教师实践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而影响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师生配比相对合理,但旅游院校、教师和在校学生数量远落后全国
表1显示,截止2010年,新疆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为16所,在职专任旅游教师133人,在校学生为2301人,旅游院校数、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在全国排名中,分别为第27位,第28位和第29位,旅游院校数、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4,1/11和1/15,说明旅游院校数、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落后全国,这与新疆旅游资源大省不相称;师生配比为1:17.3,低于全国的1:23.9,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合理的师生比例应为1:18,新疆高校旅游专业的师生配比相对合理。
(三)教师学历较高,但职称偏低
通过对四所院校旅游专业教师调查得知,从学历结构上看,目前,新疆高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博士、硕士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81.2%,其中新疆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这两所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100%都是博士硕士,新疆教育学院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这两所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博士硕士也占教师总数的72%。伴随着学历提高的同时,是旅游专业教师的职称偏低,由于旅游专业自身起步较晚,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还属于一支年轻队伍,在职称结构上看,具有副教授以上高职称的比例远远低于初中级职称,教授、副教授只占教师总数的34.4%,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副教授以上高职称的比例更低,在调查的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副教授以上高职称占该院校旅游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仅为16%;这样使整个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缺少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致使在组建学术梯队的过程中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带头人,这将影响整个旅游专业教师的职业水平的提高。
二、专业教学发展
(一)教师缺乏实践经历
教师的实践水平是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不足,将会导致科研不利,教学不济,从而影响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教师讲课是否生动,是否令人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历。经历越丰富,讲解理论就越能由浅入深,驾轻就熟,生动活泼。
目前,新疆旅游教师队伍在学科结构和学历层次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唯有与旅游业缺乏交流与接触这一点尚未根本改善。调查显示,只有25%的教师在工作后参加过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而仅有12%的教师有过旅游方面的从业经历。通过对具有从业经历的教师进行更深一步的访谈得知,一部分具有实践经历的教师是通过在旅行社或酒店做短期兼职实现的,也有个别教师曾经有过较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些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都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自己的实践经历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深受学生的欢迎,但这在为数众多的专业教师中所占比例极其有限;还有一部分的教师通过带学生到酒店、旅行社实习,有过简短的见习实践经历,大多高校的旅游管理教师走的是从“校门“到“校门“的路线,虽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都比较高,但实践能力却相对较弱,这样就很难将书本上生涩的理论融会贯通,变成学生能够熟知的工作常识。一些教师虽然通过自己多年的刻苦钻研,掌握了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却没有从事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像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等具有较强实务操作性的课程,由于缺乏从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局面,重理论、轻实践,既不能保证对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在学生实训或实习的时候捉襟见肘。
(二)讲授课程缺乏相互联系
通过对56名教师的调查,笔者发现52%的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关联性不强或不是很强,处于杂而散的状态。本文列举5名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并试以分析。教师A的主讲课程包括“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师B“客源国概况、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教师C“新疆旅游地理、旅游民俗、旅游经济学“,教师D“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摄影技术与欣赏“,教师E“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许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成了“杂家“,甚至有少数教师3-5年内,讲授课程达7-10门,固然,通过授课方向的交叉可以增加专业教师对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师知识掌握的广泛性,但却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授课内容需要一个主干体系的支撑,教师的授课应围绕这一主体而向相关方向拓展,这样教师的学术科研才能在自己熟悉的学科领域中进行深度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科研课题和主攻方向,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得以提升。
三、科研发展
(一)教师科研积极性不强,科研数量不多,而且等级较低
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体现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56名教师的科研情况调查,结合中国知网期刊检索(http://),从的数量看,2000年至今,共计数447篇,每人发表7.98篇,每人年均发表0.6篇,在调查的56人中,11人从未发表过论文,占调查人数的19.6%,15人从未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占总调查人数的26.8%,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209篇,占总数的46.8%。从论文的质量看,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较少,一般刊物多于核心刊物,国际性刊物极少,2000年至今,核心期刊158篇,占总数的35.3%,而且普遍是一般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较小,较高级别的核心期刊为《人文地理》《地理学报》,但为数很少。
(二)科研立项数量少,与旅游相关的科研立项更少
除了科研论文外,科研立项的申报也是反应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科研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目前许多科研立项在审批过程中倾向于高职称教师申报的课题,而使得职称低的教师立项数量相对较少,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青年教师立项申报的政策,但由于旅游是一个新兴专业,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致使在同年龄段申请立项过程中竞争非常激烈,这也阻碍了一些青年教师的申报积极性。而新疆旅游教师总体高职称少,而这些高职称教师中许多又是从其他专业或相近专业转变过来的,真正搞旅游的不多,前期的一些科研成果与旅游相关性不强,申报立项率自然较低。如一些高校的许多老师是搞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研究,或者在攻读硕士、博士时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前期的研究成果自然是属于地理类多,而地理属于理工类,旅游归属于管理类。
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旅游活动要顺利进行,交通是影响旅游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交通的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便捷迅速的交通署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充要条件。旅游过程一般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连接而形成闭合系统,其中包含了食、宿、行、游、够、娱等各种活动。从旅游业的发展里程来看,交通始终起着支配作用,是旅游业发展和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不管旅游活动是以什么为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若要完成这样的闭合系统运转,骄傲同是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就是既要有交通路线通达、交通工具运输,又要有交通路线,交通活动将素有旅游内容串联起来,设计出一个较优化的旅游计划。可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发明、应用、和普及,可以看成是交通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交通、交通工具与旅游业的关系的非常必要的。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旅游方式的转变。
研究意义:旅*业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内国外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中心地理论、旅游心理学等等众多理论成果和学科。虽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我认为,对这一课题的继续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旅*业毕竟是一个兴起不久的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必定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继续应对,所以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课题仍旧没有过时,仍旧有其研究意义。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直接增加和创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如何让财富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交通是合理高效分配的基础。旅游业是人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的标志。同样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8%;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如何处理发展机遇与其带来的交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旅游交通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的概念(保继刚、楚义芳,1999;关宏志等,20xx;卞显红、王苏洁,20xx;吴刚等,20xx),普遍认为旅游交通是指游客所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孙有望、李云清(1999),指出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深刻地揭示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地位。另外,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需求研究、旅游交通管理和政策效力分析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旅游交通的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关系研究、旅游佳通安全性研究、旅游交通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Byung-WookWie,DexterJ.L.Choy,Trafficimpactanalysisoftourismdevelopment.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
I.B.F.Kormoss.FuturedevelopmentinNorth-WestEuropeantourism:Impactoftransporttrends.TourismManagement,1989.
PaulPeeters,EckhardSzimba,MarcoDuijnisveld,MajorenvironmentalimpactsofEuropeantouristtransport.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xx.
崔利。旅游交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杜学。旅游交通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来逢波。区域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xx(11)。
李伟。旅游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xx.
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
谭颖青。从罗定市旅游交通规划看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社会科学家,20xx.
汪正元。论我国旅游交通的几个特性及其发展方向。旅游学刊,1989(03)。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本论文深入探讨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反作用。通过对比、类比、以及数据分析,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展开研究。根据以上思路,我的研究方法如下:
1)仔细研读相关着作、作品,使自己对课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个人心得记录下来。
2)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专业文献,总结他人的观点,并与自己的观点相比较,从而得到新的看法,并改进自己的观点。
3)借助互联网了解中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于对于交通与旅游业的观点和看法,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
4)和论文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寻求指导,为文章润色,力争出色。
3.预期成果形式。
4.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重点:交通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应对消极影响应采取的策略难点:具体分析交通对旅游业都产生了那些影响,如何产生的。以开展工作:查阅相关资料,草列提纲。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七学期第7周: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见面。
第七学期第8-9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第10周-第八学期第9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七学期第14周:完成中期报告,参加中期检查;
第18周:完成一稿。第八学期第4周完成二稿。
关键词:旅游管理 教学 团队建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转贴于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而成为外国旅客的首选地。从旅游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入境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与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外语人才短缺已成为民族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加强外语人才建设与提高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是实现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和声望的不断提高,来华旅游的外国人逐年增多。人数由1979年的36.24万人增加到2o01年的1122.64万人…猫。又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o05年人数猛增到2025.51万人次。在全国入境旅游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入境旅游近20多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入境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宾馆、通讯、餐饮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旅游产品也得到一定的开发。然而,许多地方政府以及旅游企业对入境旅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迅速发展的入境旅游逐渐暴露出民族地区从业人员外语能力偏低和语种单一这一突出问题,它日渐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旅游的总体发展和与开发以及旅游人才作了许多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思路和见解,但很少有人专门就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本文旨在从导游需要等方面来探讨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
一、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从世界近代和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看,旅游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旅游组织者联系在一块。
世界旅游业的开创者托马斯.库克不仅组织了旅游活动,而且自己还充当了导游,沿途在某些地方游览和观光时,还聘请了当地人为旅行团解说和导游。
因此,入境旅游的发展毫无疑问与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员外语能力也是相辅相存、相互影响的。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硬件与软件。
所谓硬件,就是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和基本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软件则指从业人员队伍以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问题。《中国旅游资源规范》提出关于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中,将旅游资源分为三大景系,其中就包含了服务景系…。现代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包含着导游服务和接待服务两个重要环节。正如旅游专家们认为:“在现代旅游中,几乎所有旅游才的行、游、住、食、购、娱都要借助和使用各类有关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很显然,入境旅游从业人员给外国游客所提供的服务就包括了最重要的部分:外语解说、引导服务以及沟通和交流。例如,外宾在游览侗族鼓楼时,导游就应能用通俗易懂的外语讲解鼓楼在侗族文化中的社会意义极其建筑特点,让外宾真正了解侗族深刻的鼓楼文化;外宾到某人境宾馆登记住宿时,前台服务员就能用较为流利的外语说明房价与房间设施、登记手续等情况。这可让外宾感到亲切,无陌生感,避免外宾出现心理疑惑或不快。因此,外语导游以及涉外宾馆前台服务人员的外语能力就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提高。
以商品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业也有其产品,俗称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旅游接待活动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从定义可看出,旅游产品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就其根本性质而言,旅游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入境旅游服务产品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从业人员的外语解说和个服务的质量。游客就是消费者,所以从业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影响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甚至影响到其他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根据旅游心理学的阐述,游客外出旅游有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生理方面的,如食、宿、行等;
(二)是心理需求,如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
“。食、宿、行属于客观条件,只要计划和安排妥当,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旅游设施可以基本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例如,目前黔东南旅游区台江、施秉、镇远、黎平、从江等地都有涉外宾馆,而且各乡镇已通公路,游客的往返已不是问题。但是,游客的心理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它的满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高质量的服务,尤其是导游服务与宾馆前台服务。俗话说,语言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入境旅游接待服务的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度的外国游客,他们出游的目的之一就是与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交流和沟通,体验他们的文化生活。所以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和前台服务员的外语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从业人员较强的外语能力不仅是从业人员让外国游客更多、更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是提高和深化游客旅游知觉的基础,也是与他们心灵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多元化外语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整个旅游行程的心理体验以及他们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态度。正因如此,旅游心理学专家认为,“游客的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导致某一种旅游偏好,进而影响人们的旅游决策” “。导游学也明确指出:“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品从生产至消费转中的重要一环,它具有纽带、标志、传播和反馈的作用。”
另外,旅游专家认为,导游服务如果质量高,游客满意,可以促使旅客充当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业务宣传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而且有助于扩大共旅游产品的销售。
总之,无论从旅游学、旅游心理学、导游学,还是从商品市场经济分析,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总是与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义主要源于“可持续性”这一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对“旅游”一词的理解也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也随之变化。著名的旅游专家李天元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了较全面和准确的界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维护旅游环境质量与保证游客旅游质量的均衡,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著名的美国加州大学拍克莱分校人类学家终身教授格拉本(NelsonH.Grabum)也说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指旅游业持续不断的发展与扩大,但发展总会保持着某一种相当稳定的样态”。
二、民族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在世界国际旅游快速发展的大气候下,我国民族地区的入境旅游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及接待工作逐渐形成规模;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已显示出其强大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了解和观光。例如,以其苗、侗原生态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主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提高。
近年来,到黔东南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递增。黔东南州旅游局有关数据统计,1999年到2o01年,前来黔东南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次分别为14169人次、14925人次和15981人次;2002年到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外国游客人数增长受挫,但2004的至2005年外国游客有了增长的趋势,人数分别为9480人次和12487人次。民族地区外国游客不断增长的同时,旅游业的主要客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客源主要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法国等。但90年代后,客源结构却发生了变化,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蒙古、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的游客也加入其中。另外,国外游客的层次、类型和旅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富裕阶层、中产阶级、大学生等阶层的游客不断增多;他们多以组团方式旅游,对旅游的接待服务要求较高;由民族地区安定、安全的环境、徒步与骑自行车旅行的外国游客也在递增。迅速发展的入境旅游催生了民族地区许多涉外宾馆、酒店和旅行社的发展,从业人员也不断递增,但从业人员的外语人才和外语能力却没有随之得到显著的扩展和提高。
虽然英语在我国是最普及的外国语种之一,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但在许多旅游部门及企业,真正具有较高英语素养和能力,又懂旅游和民族文化的从业人员少之甚少,非常短缺,懂得其他小语种如韩语、法语、德语、泰语等的从业人员就更是稀有,宾馆酒店接待人员基本的外语能力都不具备。例如,黔东南州16个县市持有国家入境导游证只有1O人,其中8人持英语导游证,另2名持日语导游证;持英语导游证的8人中只有4人是在黔东南州国际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其余4人分属其他院校和单位。在黔东南国际旅行社中,除了几名英语和日语导游外,其他小语种的外语导游一直空缺。此外,据调查显示,黔东南十几家涉外境宾馆前台服务员中,90%缺少登记住宿等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和看懂英语护照与相关证件的能力;客房服务员的情况更让人失望,1oo%的不懂外语。目前,民族地区既懂外语,又懂国际旅游管理、宣传、促销、组团的人员寥寥无几,未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与稳定的客源网,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内旅游发达地区旅行社组织的团队和客源。民族地区旅游企业部门多语种导游如此短缺,现有大部门导游外语能力不强,以及其他在岗服务人员几乎不懂外语的客观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入境旅游的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将外语人才建设纳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入境旅游是最早发展起来,目前也是旅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旅游,旅游人才是关键。同样,要发展入境旅游,懂外语的人才是关键。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强化和提高当地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正是由于政府以往对入境旅游人才建设不够重视才造成外语人才短缺以及外语能力偏低的状况。因此,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把握世界入境旅游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根据本地区入境游客规模、客源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制定出所需外语人才数量,层次和语种结构;制定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计划;对不同入境旅游部门的从业人员在外语能力上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这样,外语人才建设才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2.加强多语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人才培养的超前原则。要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单一和偏低的局面,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对旅游外语人才建设的投入,建立学历教育。要办好旅游职业教育,专职师资队伍是前提和基础。虽然一些民族地区的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开办了入境旅游专业,但由于缺乏真正懂旅游的专职教师,学生生源质量差,办学档次上不去,毕业出来的学生难以录用。因此,民族地区政府要借目前国家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投入的契机,充分挖掘现有的潜力,整合和优化本地区的旅游职业教育,加强旅游院校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纳和招聘专职教师执教,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3.树立长期的外语培训机制。民族地区要建立长期
的从业人员外语培训机制,逐渐建立起地州、县市、乡村三级培训模式。培训可分高层次和低层次,并聘请既懂旅游运作又懂外语的教师执教。高层次培训对象主要是导游与高层旅游管理人员。其培训内容包括用外语介绍本地区地理概况、自然风光景点、民风民俗、旅游村寨等以及学习接团、组团谈判时所使用的相关用语;低层次培训对象则包括入境酒店宾馆的客房经理、服务员以及乡村景区导游人员,其培训内容主要为必要的登记相关手续用语和日常用语。培训过程中,旅游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和机制,如学员参加培训的成绩如何可直接影响他们岗位的安置和调配,甚至与他们的工资待遇直接挂钩。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从业人员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营造一种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
4.加强民族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和翻译工作。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课程设置;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85-03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甚至应适度超前发展。我国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已经若干年了,但从反馈的效果来看,无论是施教的老师,还是受教的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困惑和茫然。以我校为例,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而设计的。该规定中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并且规定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饭店管理等。参考此规定,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科目与体系设置。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对不同高校和历届毕业生调查的结果看。培养目标大都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模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因而课程体系设置虽然体现了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1 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模糊,导致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而教育质量最终也体现在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但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专业方向不明确,比较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忽视了行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培养出来的旅游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楚,课程设置针对性差。
2 过分强调管理类基础课,忽视旅游基础理论。作者一直从事旅游的教学和研究,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是,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且学科基础课中管理类和经济类的课程都已经相当成熟,但旅游类的主干课成熟时间相对较短,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型学科。许多课程的教材名称给人的感觉就是某个基础学科前面冠上“旅游”二字,内容则华而不实。我校旅游专业是依托地理专业从旅游中专班发展而来,随着学校的升本而升本,从根本上缺乏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根基。教师也都是从地理专业“半路出家”,无论是在业务结构还是在业务水平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特别是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形成,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体系混乱、理论基础薄弱、内容简单且重复。学生毕业后,往往感到没学到东西,工作缺乏后劲。
3 大量课程重复设置,学科交叉严重。旅游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在专业必修课中,旅游学类中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文化学、美学等若干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呈现“大而全”的特点,如旅游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与旅游业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与心理学等;另一方面,学科专业各方向内部及各方向之间课程重复设置,缺乏有效综合,如饭店管理概论和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外民俗和主要客源国概况等。学生学习过一门课程后,对另一门课程没有了兴趣,任课老师备课、讲课也就没有积极性。
4 专业技能课讲授多,学生动手操作少。目前高校旅游专业都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为了突显专业特色,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需大量设置专业技能课,以在实习或毕业时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客观的现实是,很多高校实验条件落后,缺乏资金、设备和环境,或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往往跟不上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我校建有餐饮服务模拟室、客房服务模拟室等,但因资金等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还把实践操作课放在理论课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收获不大,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技能又跟不上,到实习单位后还需要再培训上岗。 5 选修课设置缺乏创新,所占比例小。选修课是对学科专业必修课的有益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恰当的选修课设置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校选修课并未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一方面,设置的科目少,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小,有些课甚至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上过;另一方面,课程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没有结合地域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吸引力小。 6 个别课程开课学期不妥,不能跟上实践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个别课程的开课学期没有跟上实践需要,学生要用的时候发现这门课还没有上过。如旅游文献查询与论文写作,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开设的。而学生的毕业论文定题目、收集资料则需要在大四第一学期末也就是寒假前完成,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对如何定题目、如何查找资料等无从下手,很茫然。有些考研的学生也需要上期刊网看旅游的最新研究动向,为专业课的复习拓展思路,但文献查询却不知从何下手。再如广东话,也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开设的。而学生去饭店实习是在大三第一学期末也就是寒假前开始的,学生到了广州的饭店实习却不会说广东话,很是遗憾。另外,大四下学期还开设有几门课,学生大多都出去找工作或已经工作,或准备研究生复试,真正去上课的寥寥无几,这对资源是一种浪费。
三、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建议
1 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完善教学计划,凸现特色。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显示,旅游企业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应是理论、素质和技能并重。专科以及职业中专的教育是在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纪律以及人际关系上相对占优势;研究生的教育在旅游理论方面相对占优势;本科教育夹在中间,只有培养理论、素质和技能并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才才能得到旅游企业的认可。我校旅游人才的培 养目标应从过去单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转向培养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教学科研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宏观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且具有开拓.陛、创造性和应变能力。从2008级起分设了酒店管理和风景区规划与管理两个方向,在明确培养目标方面有了初步尝试,但还需要尽快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针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实际旅游企业在接纳本科毕业生时又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可以从基层做起的实际情况,我校应在保证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必修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须完成的管理理论课程后,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些基础的服务技能课程,当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服务操作知识后,再经过到各旅游企业中的实践.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 加强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为切实落实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重视理论基础学习,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以保证其毕业后的发展后劲。因此本科阶段的教育必须注重“宽口径”,加大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就旅游专业而言,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首先应保证工商管理方面的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的开设;而经济学作为管理学的基础,则同样应引起重视,如微观经济学等。为保证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还应加强旅游类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深厚的发展基础,使其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旅游人才。
3 去除一些重复课程,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是多方面的。前几年,有院士就呼吁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师范院校,是需要与人面对面打交道的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专业。除了学校开设的双休日公共选修课外,院系也可以开设如论语与现当代中国、唐宋家、书法、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 加强实验室建设,开放办学,增强学生技能。实践技能是突显旅游专业特色之处,不能忽视。瑞典的洛桑酒店学校实行前店后院(前面开设酒店,后面兴办酒店管理学校,店院一体化)式的办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教师既成为知识的熟练运用者,也锻炼为精明的管理者,运用亲身经历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m。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自己的饭店,既可以对外经营,也可以作为上课的实践场所。但鉴于资金、客源等条件有限,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技能课比例,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或就近与实习单位联系,利用其资源,集中时间实地教学、模拟教学,短期高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应与一些大的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组织学生轮流去企业中的各岗位实习,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实际,积累经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
5 创新改革选修课课程,适当增加其比例。由于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其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艺术、政治等多方面,仅靠专业必修课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应开设选修课以弥补知识的不足。但现行的选修课设置较为单一、落后,缺乏创新,且很多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开设。认为应适当增加选修课所占比重,并及时调整补充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体现实践和创新的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我校是立足地区、辐射周边、服务基层的教学型院校,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本地旅游特色和优势,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如本地知名景点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曹操高陵、《周易》发祥地疚里城、林州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可以结合这些知名景点开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文物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山地旅游开发等课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6 调整个别课程的开课学期,尽量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和市场的需要。比如旅游文献查询与论文写作,可安排到大四第一学期,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可以马上用,对于考研的学生也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复习,还方便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广东话也可以安排到大三第一学期,学完马上去实习,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建议大四第二学期不开设课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老师也有时间集中搞科研。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改革
近年来,旅游专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统计信息显示,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361129人,比上年增长17.1%。在如此规模的旅游高等教育中,本科层次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既要遵循本专业操作性强的特性,又要注重本科生的通识理论教育,这对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激烈的就业竞争,要求不同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根据各自优势突出自己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人才,才能减轻就业市场中人才同质竞争的压力,为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种空间。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于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特点的旅游行业的高、中级专业管理人才和规划人才。为达到这一定位要求,同时为使毕业生具备区别于兄弟院校的特色优势,多年来,旅游系经过不断探索,多次修订培养计划,改革培养方法,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较为系统的专业培养体系。
一、培养模式的选择――“3+1”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各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绝大多数实行四年在校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2―3个月的实习。由于实习时间短,旅游企业通常不欢迎,造成学生实习比较困难的局面。另外,有的学校实行“工读制”,即每周课堂教学4天,在旅游企业实习3天,如暨南大学中旅学院,但这种模式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会因为高校周边旅游企业较少而难于实施。
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内最早实行“3+1”教学模式的专业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3+1”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部统一的教学计划学时总数框架内,在打通前两年基础课、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压缩专业课教学时数,将四年的课堂教学压缩在三年内完成,留下近一年时间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培养模式适应旅游管理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并重的教学要求,校正了传统教学中实践环节学时安排偏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旨在探索在四年制本科教育框架体系下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途径。通过调研与论证,这一培养模式既符合我国中部地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又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及就读与就业的平滑过渡。
二、专业特色的定位――地学特色
1.开创旅游地学领域,开设旅游地学课程。
地大旅游系充分利用学校传统专业的学科优势,揉合了生态学、地质学、土地资源学、人类学相关知识,并将其与现代旅游学紧密结合,在国内率先开创了旅游地学这一新的专业领域,开设旅游地学专业课程,填补了旅游学科的一项空白。旅游系教师有多人来自地学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加强旅游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突出了地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及成因的认识。
2.建立旅游地学实习基地。
地大旅游系依托学校实站,在北戴河设立了旅游地学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定于学生一年级暑期进行,作为旅游认识实习,以旅游地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实习内容。通过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滨海旅游景观的成因及其演变趋势探析,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学与旅游的紧密联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念。
另外,本专业的部分课程,如《旅游区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借鉴《旅游地学》中的资源成因分析及分类方法,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依据;《生态旅游》课程教学中贯穿“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观;利用校内资源,开设《珠宝设计与鉴定》和《地球科学导论》等地学性质较明显的选修课程。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我们与兄弟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相比,具有较鲜明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的创新――“旅游活动月”
目前国内旅游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普遍具有较强的集中性,不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适时消化,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开展专业综合素质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另外,旅游专业学科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兴趣和性格的限制,不自觉地陷入其中某一较为狭窄的专业方向,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旅游系经过几年摸索,认为开展校园“旅游活动月”是适时进行专业综合素质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
“旅游活动月”一般以专业综合技能大赛的形式进行,根据教学安排,在每年的5月或10月间举行,历时一个月。活动共设立5个比赛单项,包括现场模拟导游、客房操作、导游词创作、精华路线设计、专业论文写作。比赛共分4周进行,前2周教师对学生进行赛前指导、督促学生练习,第3周进行预赛,第4周根据预赛成绩,每单项选取8―11名学生参加决赛。
实践证明,“旅游活动月”的开展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实习提供了一个平滑过渡的条件。其主要成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了学生专业实用技能
“旅游活动月”5个比赛单项都是针对学生课堂教学所缺乏的环节而设置的,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实践操作和理论设计两大方面。在客房操作比赛中,尽管很多学生没有学过相关专业课程,但通过教师的现场讲授、示范操作,参赛学生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了对培养实践能力的认识;现场导游模拟是一种规范知识应用与自主创造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学生在熟悉旅游景点资料的情况下,可创造性地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和讲解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精华路线设计、导游词创作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论文写作比赛中,教师要求学生严格规范论文格式,对论文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精心指导,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作了一定的准备。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对专业论文、精华路线设计在现场答辩、讲解时须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增强了学生对现代多功能设备的应用能力。
2.提高了学生专业心理素质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个单项比赛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如现场导游要求学生面对评委和观模者进现场的导游模拟;导游词创作、精华路线设计、专业论文写作都不是交上书面的作品了事,而是必须进行现场的讲解和答辩。这些都要求学生理清思路、调节情绪、大胆表达、灵机应变,对学生心理素质是一次测试和考验。
3.活跃、增强了专业气氛
学校要求各院系在学生的培养上要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基础课程占去了大部分,留给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时间较少,因此,以往有些学生感觉专业气氛不够浓厚,对专业所涉及的行业、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开展“旅游活动月”这种活动,使学生对导游、旅游酒店、旅游产品设计等这些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4.融合了学生专业课程知识
课堂专业知识讲授都是分不同课程进行的,如何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须得有一个学生自己综合运用、创造探索的过程。“旅游活动月”部分项目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出了要求,如专业论文的写作、精华路线设计,需要涉及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经济学、市场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些活动对学生有意识地搜集多种专业资料、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具很大的促进作用。
5.扩大了旅游专业影响
曾经参加过“旅游活动月”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有校、院部分领导同志,省、市旅游局的相关领导同志,以及部分企业界管理人士,他们对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做出了指导、提供了帮助。这些活动,扩大了本专业在校内的影响,加强了本专业与校外相关部门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四、课堂教学的革新――与时俱进
旅游系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对原有的“形体训练”课程从内容到上课方式都进行了系列改革。根据旅游从业人员语言沟通及礼貌礼仪的特殊要求,将该课程更名为“旅游语言”课程,将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结合起来,强调旅游从业人员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并融入了旅游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编著了《旅游语言》教材,重新界定了旅游语言的概念,扩大并加深了该专业课程的内涵。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各位专业教师都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在“旅游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制作了图文丰富的多媒体教案,教案中直观图片等远多于文字描述,真正意义上避免了黑板照搬,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在“旅游市场”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案例教学,引入了大量案例,在课程考试中也加大案例题的比例,有助于学生分析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旅行社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在“现代饭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行业发展的时代特点,让学生制作饭店网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力。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课程的教学,既注重导游素质培养,又紧紧围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而进行,近年来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我系学生的一次性通过率在省内名列前茅。我系在教学创新和改革中经过几年摸索,逐步形成了以“厚基础,强技能”为特色的教学特点。
最后,我们也认识到,在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施“3+1”教学模式后,由于学生在外地企业顶岗实习,其找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也给学生的入党、辅修外专业课程等带来了不便;“旅游活动月”的开展也遇到组织人手短缺的问题;教师与旅游企业的联系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相关环节的优化途径,还需要不懈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6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情况[R].2007,4.
[2]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
[3]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10.
一、课程优化的必要性
(一)旅游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有必要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新型人才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没有进入旅游行业,而是改行进入其他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造成此现象原因多方面,从教育自身而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新的视角探讨课程体系设置,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旅游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目前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强调技能培养的新导向下,旅游管理专业在追求理论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专门的实训实验室和模拟实训室。因此,旅游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缺失,使得毕业就业面临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和专业技能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从笔者自身经历的专业培养和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很普遍。首先,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而在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法学等内容。其次,在专业课内部,分化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旅游景区(点)管理三个方向,饭店类课程涉及到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市场营销等内容;在旅行社管理方向同样出现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在景区(点)管理方向同样出现类似的课程内容,这是专业方向分化而缺乏有效综合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结果
(一)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
笔者在进行课程优化设置的研究过程中,重点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运用质的研究中的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2013级(调研时已经步入工作岗位)、2014级和2015级的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学生对正在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调研设定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式的访谈调查,主要包括了课程开设内容的必要性,课时数的安排,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课程的考核四个方面。
(二)调研结果
1.课程内容设置的必要性
当问到学生“您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哪些课程?哪些课程的开始没必要?为什么”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与从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非常的有必要,并且对实践类的课程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原因主要在于,课证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的考点知识,有助于提高从业资格证的过关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也有同学对管理学原理、会展策划以及酒店类的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一定的质疑,认为这些课程一方面太过于抽象,另一方面认为与旅游的关联度较低。
2.课时数的安排
在课时数的安排上,学生普遍认为酒店类的课程相对较多,而对于旅游心理学、旅游审美、旅游景区等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素养类的课程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旅游心理学、审美的课程有助于他们了解游客心理,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3.课程开设的优先顺序
在“从目前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来看,你认为哪些课程应该先学,哪些课程可以后学”的问题上,学生倾向于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从业资格证相关的优先考虑。认为景区类课程、规划类课程以及酒店类的课程可以后学。
4.过程考试考核
在“你觉得现在实行的过程考试改革有没有对你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为什么?”的问题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认为,实行过程考试对自己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过程考试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理由主要在于个别课程的过程考试采用分组考核的方式,考核过程容易流于形式,互动性较差,没有充分发挥过程考试的作用。
从调研结果情况来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设置必要性、课时数安排、课程优先顺序安排以及考核方式所持有的观点原因可以做如下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自身不足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定时,除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内容之外,也有考虑到师资力量的安排情况,制定方案的教师从专业教师的代课习惯、学期课时数安排的角度做了过多的考虑。因此,容易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存在课程优先顺序不合理的现象。
除此以外,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也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全而不精的问题。旅游行业涵盖面广,课程设置时,将所有行业考虑在内,反而容易导致特色不突出,培养目标不精准的现象。
2.学生专业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对酒店类课程的安排表达了不满的情绪,或者认为没必要,或者认为课时数太多。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因为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还有就是学生对专业人士不足的原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掉,酒店行业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未来就业的一大导向。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他们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基层的导游人员。
3.就业压力影响深刻
在全社会范围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学生更倾向于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容易将就业的容易与否与自身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进行结合。所以在学生所表达的诉求上,普遍认为与导游证考试相关的课程相当重要。
三、课程优化设置的建议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确定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所面对的困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明确专业设置的方向,不是笼统的划定一个旅游管理方向,根据“互联网+”、“全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的理念背景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明确各个方向的培养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发展特色为依据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通过课程设置内容凸显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不同,避免学生产生疑惑的情绪。但又不代表酒店类的课程要完全剔除,笔者建议可以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适当弱化酒店类课程的比例,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者是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酒店行业的一些发展信息。
(二)重视入学教育和课程介绍
针对学生在课程必要性设置时提出的质疑,笔者认为,学生的疑惑解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在入学教育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专业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就业途径和方向,避免学生将自己的就业方向仅仅局限于基层导游;2.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向学生进行课程导向介绍,使其明晰每门课程设置的意义。
(三)强化就业导向的课程
1.课证结合
“课证结合”是指以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将日常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应当加入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课程大纲的设定以及教材的选择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一致。
2.企业课程植入
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而且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笔者所在院校与多家旅游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保障。但是,旅游管理教育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目前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与市场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学院的课程设置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企业需要的是步入工作岗位即能有出色表现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企业的课程植入到学院的教学课程中。
(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和过程考核
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时间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设置,建立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和过程考试进行融合,对学生的考察侧重于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引进三方评价机制,即:学生自查、教师考核、企业评价。
四、结束语
课程优化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不断验证和修订。旅游管理的课程优化有助于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培养更加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做出贡献,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巩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44-0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旅游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管是市场行为、企业行为,还是战略管理行为,旅游业在各方面都要谋求不同的改变,力求拓展深度和广度。毋庸讳言,21世纪的旅游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组织旅游产品、销售旅游线路等,在加入WTO后,我国旅游行业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上一个长期健康而又规范的发展道路,这迫切需要有一批规范化的劳动后备队,需要教育部门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而对旅游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培养就离不开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因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和媒介来完成的,所以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就落到了旅游课程上。本文以如何设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主题展开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1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83年为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高等旅游管理教育在我国开始兴起;1984年至1988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加快;1989年至1992年为调整阶段,其发展速度有所减弱;从1993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经过有效的分化和发展,已经建成了学科体系的基本雏形,形成了高专、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完整的教育层次系统,展示了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成果。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迅猛扩张,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率不足一半;而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源需求与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衔接和协调。针对目前的矛盾,对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各个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都列入在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与饭店管理。
(2)在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一是旅游经济方向;二是旅游企业方向,如旅游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三是旅游规划方向。
(3)在现有所有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有专业综合实习。但是,因不同的培养层次,关于旅游技能课程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相同。本科层次偏向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与高职层次差异就显著点。高职层次更注重于素质、技能、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往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1/3多,并且一般设置有4~6个月的顶岗实习。
2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专业培养目标不尽合理
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设置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因此,要探讨高等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执行的都是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一直指导着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和整个旅游课程体系的设计,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突飞猛进,这一培养目标已显得定位不够准确。
2.2 课程实践性亟待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应该不同于其他专业理论性很强的专业,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新的旅游“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这样才能凸显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彰显出强烈的课程实践性。
2.3 选修课程没有实现与时俱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各种信息急剧增加,社会对旅游业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充足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不断扩展视野,这样才能满足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由此一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设立相应选修课供学生学习。然而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都不够先进,没有把握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结构势在必行。
2.4 课程之间的顺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今,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已经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即大一接受基础理论学习,大二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到了大三和大四,则开始涉及实际操作,虽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但是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对此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2.5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滞后
能力的培养与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旅游管理教育的灵魂,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求具有很强的情景性。由于种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为主,没有情景的创设或创设的情景,与真实的职业情景有天壤之别,普遍缺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很少,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教师缺少对旅游企业经营实际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只好过分强调理论内容,来自旅游企业经营实际的案例缺乏,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旅游企业的经营实际相差甚远,这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学非所用。
3 完善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策
3.1 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要求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出精英教育的模式,迈向了大众化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人数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因此,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甚至定位为培养“总经理的摇篮”,这样的目标显得不切合实际。因为从事高层的管理工作和继续进行学习深造的毕竟是少数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还是要以就业为目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要转变过去定位上的盲目性,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基点。有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应以培养中层管理者为目标,不仅要构筑系统、完善的理论知识框架,还要构建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知识系统,同时还要体现应用性和现实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旅游业发展的人才。
3.2 适应国内外旅游发展,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
新的旅游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主要由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模块与毕业论文模块等几个部分构成。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学科、旅游学科和相邻学科等基础课程,如旅游学概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这一模块与公共课模块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从而构建一个宽泛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专业课模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饭店管理专业模块、旅行社管理专业模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专业模块,这一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整个模块中的重点。选修课模块,也可以称为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人才培养的弹性。
最后一个模块是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模块,即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参与实习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毋庸讳言,新的旅游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不但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还可以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个别模块,组成新的模块,从而保持课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以提高旅游教育的市场适应能力。
3.3 注重旅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在不断优化、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的完整性。作为教学计划的中心内容,课程设置必须认真界定每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科学整合课程,避免重复,使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更加系统化。从长远考虑,要设置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由于旅游学类的课程还不够成熟,所以可以采取回归策略展开教学,比如在旅游地理课程中偏重介绍地理学知识。旅游心理学课程偏重讲授心理学知识等。同时,高校还应根据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增加拓展知识课的门数,完善选修课结构,多增设有特色的课程,比如民俗学、社会学等。
3.4 协调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专业课、服务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
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以采用“正倒三角形”的模式,即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步进行,基础课的数量遵循从多到少的原则,而专业课与此相反,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得以丰富,还能避免单纯学习基础课的枯燥乏味,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劲的现象的出现。
众所周知,专业课、实习课与服务技能课三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要牢固掌握,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大多数专业课和服务技能课,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并增加社会调查和外出实习等方式。对于服务技能课,为了加强训练效果,可以集中在实习前一段时间密集进行,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提高效果,这样可以节省课时,便于教师安排更多的有用内容。鉴于社会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现状,必须重视实习实训,并安排6个月左右的时间,要切实加强对实习的管理,构建完善的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以切实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
3.5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创新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突出旅游教育应用性的特点,努力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仿真化。应引进案例教学,推广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特征,实行宽泛式教育,加大选修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旅游管理专业要特别注重外语教学,把外语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摆脱传统语言培训的束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一支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旅游行业中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外语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
总之,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习环节、课程评估等多个方面,要使得课程设置改革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强相关保障措施的改革,如加强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旅游专业设施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旅游专业教材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只有有了这些相关措施的充分保障,才能使得高校旅游课程设置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加快旅游人才“供需错位”矛盾的解决,从而促进旅游教育和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翔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 顾永惠.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邹统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建设论文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4] 耿松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2(14):103-104.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误区;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计洁灵(1986-),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文教育;汤广全(1967-),男,安徽无为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教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66-03
近年来,尽管研究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鲜有以某一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系统地审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本文以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以呈现其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一)通识课与专业课
按照知识的普适性与专业性来划分,或者说按照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划分,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通识课主要有8门,具体是: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26门(含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15门: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中国旅游资源概况、中外礼仪、导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专项实践(工学交替);专业选修课11门,分为两部分,一为专业限选课,主要有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公共关系学、旅游心理学,一为专业任选课,主要有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
按专业要求与学生个性化选择的视角,与一般高职院校一般专业一样,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其中,必修课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部分,共37学分)。选修课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志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规定范围内自愿选读的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限选课共5门(15学分),专业任选课共6门(8学分),具体内容如前所示,兹不赘述;公共选修课没有具体列出选课范围,但4个选修学分列出了,并且暗示性地列出了公共选修课的数目是2门,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
按知识教学与具体实践,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这里存在两个维度的划分。一方面,按照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的教学总课时数达到4:6。也就是说,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课堂的知识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与纯粹的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实践课。另一方面,三年课堂教学的学分为120左右,实践课计20学分(含军训1分、社会实践1分、实训4分、实习8分、毕业论文4分、第二课堂――如社团活动成绩、公开发表文艺作品、科技制作获奖、省以上各类竞赛获奖、等级考试通过等)2分。上述两个维度的划分在具体的操作上是如何衔接、协调的,某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说明。
综观上文,可以发现,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分类的视角而言,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少数课程能够与人文学科直接沾上联系外,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非常明确,姑且只能说,仅零星地散见于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中。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认识误区
虽然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看起来较为细致、全面,专业性较强,能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起到专业化的教育与训练,但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思想认识上还存在5个有待辨析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就是设置一些专业以外的课程
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为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服务的,但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以外的课程设置。原因有三:一是专业以外的课程并非等同于人文教育课程;二是即便设置了人文教育课程,其形式不能等同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三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限于专业以外的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措施,诸如校园人文环境的布局、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广大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等内容。
弄清人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的内涵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通常,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他(她)人与社会多一份关怀,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追寻。
而且,人文教育课程不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还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限于人文学科,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所积累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触动。就学科而言,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尽管人文学科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反观上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识课与选修课中专业以外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在数量上并不少,人文精神的内容可能也有所涉及,但相对纯粹的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少之又少的,不足以体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就是开设一些通识课与选修课
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广阔,但其核心课程就是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理论上,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展开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开列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往往不能反映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在精神。反观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可以说,它们不能充分体现真正的人文学科精神。
首先,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虽有人文关怀的成分,但偏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们虽渗透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但因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缺失思想政治以外的纯粹的人文知识内容,不足以充分陶养高职生的性灵,难以积淀足够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虽难免不散发诸如智慧启迪与心灵触动的精神火花,但主要是基于“工具”应用层面的技能考量,缺失人文学科“发散性思维”的广阔视野,更不能展示人文教育中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养功能。
再次,无论是专业选修中的限选课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客源国概况、公共关系学,还是专业任修中的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仍然主要停留在应用、工具类知识技能的训练上,缺乏广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富有想象力与价值观陶养的精神内涵。虽有两门课4学分的公选课,但没有列出具体的课程内容。据笔者的调研,一些高职的公选课仅限于英语、体育类的课程设置,有的以讲座形式出现。
(三)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的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教育,但人文教育的范围更为开阔,如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也与校园人文环境――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就是说,人文教育本应是立体的、综合作用的“组合拳”,而不是碎片式的“一厢情愿”的“单打独斗”。
同时,当下的高职人文教育往往把重点放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个体的人文价值理念的陶养,忽视对学生生话的个性化的引导。因为一个人拥有了相关知识,掌握了适当的方法,我们只能说他(她)人文知识渊博。评价一个人人文素质高低的根木恰恰不是知识和方法本身,而是透过知识和方法之后,个人所拥有的人文价值理念以及他(她)在生话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1]。
所以,人文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方面,但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完全等同人文教育。比如,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人文知识极其丰富,每门学科产生的历史文化,重大的思想产生、变革和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等,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给人以创造性的思维,带来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这些都是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人文知识不能仅指来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同样蕴涵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它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2]。
(四)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虽然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把二者等同却是极不妥当的。这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二者的内涵不一样。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陶养,又突出个体的自我体悟。
而通识教育原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自19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讨,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的表述。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源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人们创造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二者分类标准不一样。人文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的,当然二者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因为广泛的科学教育中也或多或少渗透着人文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中也弥散着科学教育的火花。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因为它没有专业教育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得到自由的、自然的成长。
3.二者的培养目标各有偏重。人文教育旨在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关于世界、人类社会生活、想象世界与理想王国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于意义和价值的意识[3]。虽然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人文教育偏重精神境界的提升,而通识教育偏重整体上的完人教育。
(五)人文教育就是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需要通过大量的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渗透,但不能说人文教育就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这是因为:
1.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开设一些人文理论课程就能奏效的。就高职院校而言,如前所述,人文知识的教育既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又与校园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也与日常生活中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等密切相关。
同时,人文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协同作用,立体地、纵横交错地多维度产生的教育效果。
2.理论与实践彼此相融。理论与实践不是截然相分的,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知识与技能学习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实训与实习中既有具体的行为操作又有抽象的知识指导;即便是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也丝毫割断不了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其他诸如理论学习中的问题探索、课堂互动以及课外文化讲座中的学术氛围等,莫不与生活实践丝丝相扣。
3.人文教育需要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密切配合。人文教育不限于课堂纯理论的传道、解惑,还要牵涉到课堂外的立体的学校生活实践,更与校外广阔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高职而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全球市场的利诱,已使人人都将科技技能视为最重要的能力,而人文学科和艺术则越来越被看作无用的装饰[4]。至于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消解”作用,不在此讨论之列,兹不赘述。
三、结语
本文选取的某高职院校是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旨在揭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并非刻意评判该某高职办学水平的高下优劣,而仅是以它为个案――它是中国众多高职的缩影,甚至是中国普通高校的典型代表,尝试性地阐释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及其认识根源。
参考文献:
[1]何杨勇.走出高中人文教育的误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52-55.
[2]张其亮.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与现实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04):13-15.
论文摘要:旅游行业特点和旅游企业工作性质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是,结合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调节情绪等;组织与旅游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心理素质养成;结合项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旅游业是带动性和影响性相当强的一个产业,旅游行业特点和旅游企业工作性质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培养旅游职业心理素质是提高旅游服务人才质量的关键。
一、旅游行业特点
旅游行业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员工服务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物产品相比较,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员工的服务已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旅游产品的生产通过现场服务来体现,旅游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员工就是企业与游客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有高质量的产品。
在旅游服务行业中,由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特定角色以及客人所处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旅游服务与一般服务不同,具有短暂性、公务性、不对等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心理素质,以完成由“员工”构成的旅游产品的生产,并确保其质量。
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需要健康、整洁、礼貌、情感、笑容、开朗、自知、自尊、谦虚、毅力、胆大、吃苦耐劳,能克服知觉偏差,善于调整情绪,培养内控型人格。
二、职业心理素质内涵及养成意义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占70%。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与其职业相符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成效及对社会的贡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相符的心理素质,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和个人价值,关系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措施
(一)结合理论教学促进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
教师在旅游职业道德、旅游礼仪、形体训练、旅游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课讲授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从事旅游职业所需要的职业心理,引导学生从五方面提升自身职业心理素质。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能力、兴趣等,才能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不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自知除了要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不只是从稳定的生活环境,更要通过体察自己的整个生活经验来了解自己的能力、身体特征、性格、品德。
二是善于表达自己。抓住一切机会,通过语言、行为、仪容仪表来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索,获得知识与信息,培养兴趣与爱好,发展个性与能力,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品质与作风,并在实际活动中经受锻炼;自觉参加各种文体、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比赛,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三是善于调节情绪,养成微笑的习惯。认知影响情绪,情绪影响认知。如面对实习,善于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就会有愉快的情绪,就会克服困难。微笑是美的象征,是自信的表现,是礼貌的表示,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是旅游服务工作者最基本的面部表情。除了练习微笑的技能外,还要保持愉快大度的心境,使得每一次微笑都发自内心。不会微笑,就难以做好旅游服务工作。
四是有“距离”意识,提供恰到好处的个性化服务。和客人交往的公务性决定了要和客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理智,与客人接触保持一定的频率,不可过频和过疏。过频使人生厌,过疏显得冷淡。不要介入有关私人问题的评论,不要有意无意窥视客人的隐私。特别是在席问服务时更要注意,当客人说一些比较隐私和秘密的问题时,应自觉回避,不要当众随意议论客人或泄露客人的秘密。
五是有恰当的自尊。旅游服务工作者有恰当的自尊感是必要的,保持自尊是维持与他人正常和谐交往的前提,也是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心理条件。旅游服务的不对等性,使得服务人员容易产生自卑1,理,如敏感、攻击性强等,容易与客人发生冲突。作为旅游服务工作者,既不能过分自卑,也不能优越感太强,应该是不卑不亢。
(二)结合实践活动强化旅游职业心理素质养成
一是组织与旅游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心理素质养成。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及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各类比赛,如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导游大赛、酒店服务技能比赛等,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心理适应性。
二是将职业素质养成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增强能力,磨练意志,提高素质。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去企业“救急性”实习,尤其在酒店会议接待、景点节庆活动或周末旅游高峰,要让学生经常性地体验工作情境,历练技能和心理素质,同时增强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之常规化,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上
(三)结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