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也不断尝试改革与创新,制定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引进吸收了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在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史上的黄金发展期和历史机遇期。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由于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工作,曾就音乐新课程的推行对海南省及深圳市的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进行了培训。在此期间,经过实地听课、看课及与各地中小学老师沟通了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大量的投入为城市音乐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则严重滞后,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此,笔者结合实际现象,将《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与农村、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为有针对性、有效地把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方法等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提供实践依据。
师资现状的比较
城市教师队伍现状。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多配备有专门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完成教学素养的自我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前进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强,在能较好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多数还能胜任课外音乐特长辅导。此外,城市中还有一批音乐教研人员、音乐教育专家、热衷于音乐的各行业音乐爱好者来支持国民音乐教育事业,并发挥了带头、引导、示范等骨干作用。他们对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音乐新课改要求教师们认真解读《音乐课程标准》。参照标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认真研读新教材;及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师角色的转换,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并能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了理念和知识的更新。正如音乐教育界专家所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仍相当薄弱。以海南为例,2003年我们对海南省3320所小学、535所中学当中的109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92名中学教师当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37人,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2.7%,连专科文凭都未获得的教师有42人,占所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4.4%;能胜任或基本胜任所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约占60%。海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深圳等在基础音乐教育较为先进的城市相比,要落后至少10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占我国总人口65%的农村音乐教育几乎未发生任何影响。笔者曾被从农村走出来学习的一线音乐教师多次问过一句同样的话:“老师,我们那儿没有多媒体、学生又买不起新教材怎么办?”是啊,该怎么办?像海南一些贫困县乡,长期以来无专职的音乐教师,有些地方连语文课都无法保证用普通话正常授课,都是夹杂着海南话的“双语”授课,更甭说音乐课了,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其推行新课程标准呢?这种因缺少专职音乐教师而无法确保正常上课、保证教学质量的现象在其他省市也存在。我国80%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又是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的推广和实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使用教材的比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六大原则: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所选曲目加入了部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作品、优秀新作品,中外作品比例适当,有利于欣赏、歌唱、演奏、创造性等内容的综合运用;音响教材包括歌曲示范演唱、歌曲伴奏、欣赏曲、实践范例及供教师选用的一定数量的备用乐曲;教师参考用书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有关参考书目等。编写内容既利于发挥教学的规范性,又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学生教科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达的教师用书外,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制作音乐课件(如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新教材的编写,使音乐教学更具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城市教材使用情况。众多城市的中小学均使用了新版的音乐教材,且多数学校采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只是有些学校使用线谱版、有些学校使用简谱版;还有些城市的学校使用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本省自编教材(如广东省大部分城市的多数学校);另有少数学校仍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旧版教材。
农村教材使用情况。在我国广大农村,部分条件相对较好、能正常开课的学校使用的仍是旧版教材,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愿意换。他们已经熟悉并掌握了原来教材的使用,自身的技能及知识结构使他们研读新的教材很吃力,且音乐课件在农村因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应用,因此教师们情愿使用旧教材。至于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县乡的中小学,长期以来是“教师手中一本书,学生桌前光秃秃”,即学生根本没有教材,只有老师手里有本教材。他们每堂课只带着耳朵、嘴巴来,每学期跟着老师学几首生涩的歌曲,课堂也不涉及音乐知识的讲解,随意性很大。教师简单、程式化的教学使原本最应有趣的音乐课变得枯燥无趣。
少数民族教材使用情况。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多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傣族等的文字较常用,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等族的文字已少用。其中蒙古族、朝鲜族(延边自治州教材较富民族特色)、藏族等都有用本民族文字编写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他们使用的仍是过去编写的音乐教材,没有受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边远少数民族农村的中小学虽无教材,但当地一些民间歌唱艺人走进课堂,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孩子们唱着本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古老民歌,这也正是我们亟须挖掘的民间音乐瑰宝。如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南方少数民族藏族(部分经济较落后县乡)、侗族等。如今,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一些热心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业内人士在少数民族当地建立了“音乐传习所”,立足于挖掘民间音乐、民间歌手,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教学设施的比较
城市教学设施状况。城市的中小学当中,教学设施完善、各种乐器配备丰富,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等,有乐队的学校更配备了齐全的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等;很多学校都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能依据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对象,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授课,使教学更为直观、形象,教学过程更为立体化。
农村教学设施状况。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只有个别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的师生都未见过多媒体教室。城市学校常见的各种形式的排练,如合唱、舞蹈、器乐等,在这里均无固定的场所、乐器及必备的教学设施。大部分教学是随班上课,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无缘投影仪、电脑等先进设备了。
关键词:教育公平互助共同体阶层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城际差距,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进城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享有与流入地儿童同等质量水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条件简陋的学校或者需要交纳一笔高昂的借读费才能入读较好的学校。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弱势群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优先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造成城乡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人均教育经费、师资水平及就业率等方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学校之间的重点、非重点划分和有增无减的择校费又导致了富校愈富、穷校愈穷的校际差距。近年部分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富裕地区,而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进而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并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更加明显。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应承担起主要责任。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现代教育公平理论指出教育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弱势补偿。
2006年9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金,取得更大的办学效益。同时通过城乡学校互助,拓宽当地农民的视野,转变落后观念,促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以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我国人口结构来看,农村人口占大部分。建设新农村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舒乐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也是资本,是广义资本的一部分,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资本积累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货币资本的积累,也包括人力资本积累,人口素质的改进主要通过教育进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我们在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实施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时,可以将它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通过增加农村教育投资的途径解决受到世贸组织限制的农产品补贴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大胆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如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充满活力、保持更新的管理人员储备库,改变农村学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学校之间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和学习各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每年互派管理人员到双方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发挥特色名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将其优质资源向城乡、区域学校进行辐射。
同时转变办学观念,进行新课程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教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政策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挂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传送给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示范,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提升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并且通过校际团队研课、教师上课、专家点评,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带头作用,城市优秀教师与农村学校青年教师结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应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吸收最新教育信息。而且应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放宽评聘职称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针对农村学校举办的优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予以鼓励。超级秘书网
农村教师普遍缺乏,师生比例过小,教师很难改善教学质量,为此应加大师生比例,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再次,加强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运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多种手段扶困帮贫,每年帮扶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内部制定结对互助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学校间的互动机制,共同参与信息互递、教研观摩、师生活动。互助团体内部以科研为龙头,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师生结对互助,规范学校结对互助行为,确保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项基金奖励生活困难、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构建城乡一体化德育网络,让城乡学生都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其文化个性和特色。最后,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通过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标准,又可集中农村可贵的优秀教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推动学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资分散等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王斌泰.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求是,2003(19)
[2]赵泽碧.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教育探索,2006(3)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严重短缺的结果不仅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也使得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分配问题上,国家政策倾斜城市的做法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教师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宏观控制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其中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欠缺,加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上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专业展,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
其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偏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虽然有的学科教师如此缺乏,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大量招聘相关学科教师,其原因在于教师招聘受到人事编制和县可用财力的限制。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1.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新教师队伍质量。在新教师招录上,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公开招考;在新教师配置上,在采用提供教师岗位与考生填报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向农村学校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和硕士学历以上的研究生,要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本着引进人才的目的,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破格录用。
2.政策支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学历不合格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优先安排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学历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合格。
1.齐全各学科教师。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不齐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引进教师。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所缺学科教师;第二,“一师多能”。鼓励现有教师学习第二专业,培养多种技能,以适应多学科教学。
2.改善教师年龄结构,通过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目前教师编制大多按师生比为准,一个地区内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相同。但是城乡学校差异大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核定编制时,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通过选派大量师范毕业生到学校,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另外,还要通过采取限期与脱离学校的办法,坚决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和年龄较大的不合格教师。一是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公开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
在录用新教师时,必须把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作为选聘教师的先决条件,并对应聘者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以确保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每5年考核一次,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
二是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以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为主要考核依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 作文教学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并且做出了相应调整。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跟随社会的脚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课程教授。语文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的特点
(一)体裁比较灵活。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随笔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形式,和传统的作文相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且,随笔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写作模式,不仅能达到观景抒情的目的,而且能实现议论事实的目标。另外,在文章的字数、格式及篇幅的长短方面也没有太高要求,随笔内容也可以引进其他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种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思想情感比较自由。
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利用语言记录内心的情感,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随笔变得更生动,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随笔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体现在表达上,而且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为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进行随笔训练时,不仅能够将内心感受充分表达出来,而且能够提升写作水平。所以,随笔训练非常重要。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训练的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作文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品德。另外,作文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进行写作时,素材是最基本的材料,如果没有素材,就不能完成初中作文写作,而学生不愿意写作也是因为没有相应素材。所以,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和阅读之间相互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加大阅读力度,从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在以后的随笔训练中收放自如。另外,单单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好的语句或者是词语,要及时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的写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找一些关于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上网或者是书籍形式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得心应手,提高写作质量。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随笔训练目标。
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养成随笔训练的习惯,而随笔训练是需要训练目标的,教师在制定随笔训练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目标。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的写作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制定随笔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爱,养成发掘爱的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样学生在写这篇作文时,就会才思泉涌,不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现象。制定良好的随笔训练目标,可以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写作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训练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制定随笔训练目标,将写作训练和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展示出学生的真实个性,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提高写作质量的同时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98.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建设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素质优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更是力不从心,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那么农村初中教师的现状怎样呢?怎样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呢?
一、农村初中教师的现状
1、教师学历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构成是高校分配的大中专师范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办转正的教师,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农村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80%以上。尽管他们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制约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存在着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能力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市,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学校市区级骨干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生源大量流失。
3、教育观念滞后,课改意识不强
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滞后,对新生事物接受慢,不求进取,固步自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管理论文,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一定地位,这些成为当前课改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4、年龄老化,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编制的限制,不能及时补充年轻教师;二是农村学校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偏低,留不住年轻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大多处于职业倦怠期,工作力不从心,缺乏竞争意识,工作得过且过,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学校无办学活力。
二、对策与建议
提高教育质量,靠的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1、 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责任感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领导要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列入教师岗位考核中核心期刊。在教师中形成热爱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氛围,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新观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此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穿课程改革全过程,引领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认清课程改革初中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堂教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
3、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把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稳定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必须把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一,对学校的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要有农村的评价标准。第二,农村教师或到农村工作的城市教师在评聘和晋职上,不受指标的限制。第三,要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津贴的标准要达到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的目的。第四,城市新聘用的教师和晋职的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一定时间才可聘用和晋职。
4、提高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质量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论文,如何搞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仅仅靠学校自身培训远远达不到效果。第一,必须由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讲座培训,跟踪测试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中。第二,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与市内优秀学校教师手拉手活动,定期相互听评课,开展教科研活动,并纳入双方学校考核中。第三,有计划的安排教师个人自学内容,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教师队伍素质才能稳步提高。
5、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指导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精选教育科研课题,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了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个主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开辟新途径。
(1、3.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117;2.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目的是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它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有着明显区别。文章从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学习内容、学位论文撰写三个方面对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教育硕士的职业性特征是其实践性特质的核心。
关键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01—0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6年设置的,目的是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变化,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招生学科、专业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全部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体系和培养模式已经形成。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梳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获取硕士学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三种学习方式、三种招收对象(见表1),虽然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但培养目标和重要性是一致的。
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扩大、招生对象范围以及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有的培养单位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划等号,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论文开题及答辩等环节上均无明显差别。对于教育硕士而言,着重提升其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其教育的职业性特征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在培养过程中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其本质特点。
二、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
教育硕士的实践性特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即在教育硕士培养的各环节中,体现出与基础教育紧密相连的特征;二是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环节。具体如下:
(一)培养目标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首先,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育硕士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所以,实践性特点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始终,这也是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核心所在。
其次,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实践为导向”体现为: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在学位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教育学硕士学位有明显的不同”。教育学硕士属于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为主,但更强调的是教育实践。
最后,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实践为导向”还体现为:不同类别的教育硕士其专业实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三种学习方式、三种招收对象(见表1),但培养目标和重要性是一致的。因此,要细化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上,依据不同类别教育硕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要加强其实践性锻炼,提高教师教育的技能;对于在职教育硕士,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服务于教育实践;对于师范生教育硕士,则应加强网络学习中的监督和考核,注重假期面授的实效性。
(二)课程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硕士所有课程的设置均要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连,要突出实践性,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的设计要突出课程学习中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运用。
以某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为例:
教育硕士的课程以模块方式呈现,共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总学分至少为34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为6门(12个学分左右),分别为:政治理论、外国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教育的社会学基础、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专题。
专业必修课为4门(10个学分左右),其中有3门课程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设置;一门课程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自主设置。
选修课程的学分不少于6个学分。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所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基本是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而设定的,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方面的内容、中小学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等;专业选修课程由各专业自主设置,但不得少于两门课程、4个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模块为6个学分左右,主要以“档案袋”的方式呈现,包含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教育见习、实习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体会与收获。
(三)学位论文凸显实践性
1.论文选题要有实践价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要源于教育硕士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并且在研究学科和研究方向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论文选题要来源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论文写作要与实际结合。论文撰写要在大量占有充分详实的文献资料,或实地调查访谈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过程中要着重体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案例,体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成果。论文的撰写时间应不少于8个月。
3.论文答辩要体现实践特色。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可采用答辩会、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可以将论文答辩与观摩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论文答辩与研究的课题相结合,多种方式,灵活体现,突出其实践性特色。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Z].2010,5.
[2]董盛.教育硕士:历经十年招生体系形成[N].中国教育报,2007,11,09.
[3]杨秀莲.网络环境下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以D大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为个案[J].电化教育研究,2012(9).
1.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十多年来,很多高师院校都提倡向学术性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在教育教学上,过分地强调学科专业研究,忽视了师范院校本身的培养目标,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研究不重视,致使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越来越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全面综合的考察,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检查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它直接关系到是否全面执行全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说是学生科研能力的统合体现。因而也是体现其教育研究能力现状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主要从师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现状来略谈其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1.1 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 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
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 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 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 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4.结束语
“幼儿教育”硕士层面研究成果规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走向多元化,涉及到各个方面。诸如特色教育、研究生教育、法制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在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学者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评估、督导、以及教育财政等问题,如:教育评价:《芬兰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中的民间组织研究》等,但整体上来说,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创业教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博士阶层对“幼儿教育”关注
在CNKI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为“幼儿教育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1999年到2010年)共找到155篇,其中部分文章在数据上传过程中重复上传,剔除重复文献后,共有112篇博士论文。从思想观念的整体上进行研究,高屋建瓴的把握教育学的脉络,如《幼儿教育的范式研究》、《幼儿教育的价值研究》、《幼儿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从隔离到全纳》、《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等。结合地域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发展比较前卫的国家为实体,实际进行论证,主要有澳大利亚,如《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等。
硕、博专业论文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之比较
与其他学科类似,幼儿教育学硕士阶段论文研究范围较广,可以说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博士阶段论文其涉猎范围相对更加集中,但其研究更加深入。总体上研究相对较多、实证研究也多集中研究教育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如美、澳、德、而不是各类国家均有所涉及。博士论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为龙头,其导师各有其研究领域,在各自研究深入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如华东师范大学注重幼儿思想教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在基础性教育方面有所侧生、西南大学则在教育理念高度方面有所加强。其各院校有其风格、特点,导师不同,研究方向各有差异。
小结
关键词:基础教育,现状,价值观,发展趋势
一、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上。宏观上看东部、中部、西部基础教育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一致,从东到西逐步由发达趋向落后。
我国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不少地方已开始走上小康致富之路。科技文化使他们摆脱贫困后,他们逐渐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产生了追求知识,学习文化的愿望。而经济收入的提高,又使他们的主观愿望具备了实现的条件,所以,儿童的入学率,与以往相比有了极大提高。
而广大的中部与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且不少人在没有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情况下,对知识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残存着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迫切希望子女获得教育的要求,也没有条件让他们去接受教育,以至使这些地区的不少地方,儿童入学率甚低,新文盲不断产生。论文参考。
在宏观方面的另一个表现则是革命老区和山区的基础教育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解放以后,加上我们对老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使这些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发展尤为滞后。
二、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办基础教育?它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定向和定位的老问题,它的答案却是随着时展、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和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
在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较普遍地存在着对“基础”认识狭窄化、短期化问题。其后果是学校围绕着“考”、“评”、“赛”、“查”等具体要求转,尽管大家工作得辛苦又到位,但却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奠基性价值。
与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十分密切相关的是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并以此作出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定向。“面向未来”是教育要“三个面向”中的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贯彻“三个面向”尤其要重视面向未来的要求。因为基础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它的价值不只是满足眼前的需要, 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出基础教育的“生命性”,是为了改变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病。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论文参考。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
“社会性”是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中又一个重要的观念,必须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的重要任务。中小学同社会变革与发展脱离的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我们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意识,在文化精神上走在时代前列,把创建新文化并用新的文化精神滋养年轻一代作为应尽的责任。这对于今天处在转型期和跨纪改革的中国社会而言特别重要。
社会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和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民族,为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杰出人物而自豪,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今天,独生子女普遍化,社会比过去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和需求的合理性,金钱的诱惑力增强,中小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接受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影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些影响可能与学校教育的目标、观念相冲突。学校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变化,要求学校教育在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以它来培养富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下一代上,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21世纪新基础教育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三、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把人的本体的发展置诸首位。与之相一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德育目标的选择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论文参考。
关于教育模式的选择。有的学者提出,在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发达国家和后发达国家不同,这是我们在选择时必须注意的。另一类发展模式则强调以人为中心,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在教育上应采取与社会发展模式相一致的做法。
有关教育观、儿童观的选择。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则强调把儿童作为主体,教育应是发现的、创造的、选择的。与此相适应教学形式应作较大改革,变灌输为启发,变塑造为创造,变限制为选择,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解放。在师生关系上也要转变观念。面向21 世纪的新的师生关系将具有如下特征,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生价值为目的”,撕破角色面具而进入到真实的人与人之间深度交流的层次。
有关德育价值的选择。有的学者提出,自以来,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校德育存在着不断“现实化”的趋势。但这种现实化的追求也导致很大局限,如人们讳言政治理想,不讲人生境界, 无所信仰也不追求信仰的建立;人们忽略对社会理想、人生目的的追求等。
参考书目和论文: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2、参见1996 年11 月28 日香港《文汇报》。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4、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5、史燕来:《坚持基础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观念》,《教育研究》,1999年3月。
6、王生:《试论基础教育价值观》,《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3月。
7、宁本涛:《“素质教育” 价值基础追思》,《教育评论》1998年4月。
8、曹正善:《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政策的初步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4月。
9、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2月。
10、沈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及途径》,《中小学管理》,1998年9月。
11、王拴正:《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思考――基础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剖析》,《经济发展比较》,1998 年第6 期。
12、韦禾:《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向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选择――北京地区第10 次“教育学博士论坛”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年第5 期。
关键词: 基础历史教育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是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设计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培养“研究型”教师,提高其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精神。探讨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是对基础历史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
一、基础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历史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规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
按照这一基本性质的要求,分析中学历史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学历史课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中学历史课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
其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三)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基础历史教育的这些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把培养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科学地分析每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使其规范化。
二、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家霍伊(Hoy,Wayne,K)说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但是很有用[3]。从适应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出发,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把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分成四大部分。
(一)专业基础课程板块。
这是传统的教学板块,也是师范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渗透、转化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在把知识传承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科研基本思想和方法等基本的科研素养传递给同学,并让学生了解学术界的新发展、新发现,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这个板块里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首先需要教师重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主要是指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单纯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学,与高师院校承担培养优秀中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差之甚远,也背离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
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过程。这种转变也适应了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是普遍适用的,其真理性是在一定境遇中存在的。英国科学哲学波普尔就曾指出,没有一种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获得,科学知识所谓的“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如:在世界史教学中,以全球史观的通史为框架,辅以多个专题内容的拓展对通史予以支撑,把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内容的设计,解决了近些年来困扰专业基础课教师的一个难题:师范教育中专业课课时少的问题。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加大了讲授的含量和信息量。实践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目前已完成本课程的多媒体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效果反映良好。
第四,改革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多样化考试形式。逐步使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必做和选做相结合。[4]
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与操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通过以上几点,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二)选修课与讲座模块。
以讲授、专题讨论、课程小论文并重。
讲授更多地渗透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激发学生进行开拓创新。
专题讨论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独立思索、讨论发言、讲评等培养与训练学生内在的科研能力。每门选修课教师组织2―4次专题讨论课,其模式是教师提出实践性题目,学生分组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讨论、确立观点与证据、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点评。通过自身实践和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能力得到了训练。
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在我院的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会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而布置课程论文,以对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检验为主要目的。
这个模块一般以我们当地的历史资源研究为主,选题有趣易行,从而得到原始资料收集、文献查询与阅读、分析与归纳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依托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中心及卧龙文化书院,举办《南阳汉画平面感的形成》、《汉画神树信仰》、《汉画中的鸟文化》及《汉画中螺女神话原型分析》等系列讲座。在黄培贤、崔鉴平有奖征文比赛中,每届都能收到学生论文2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浅谈南阳汉画生产活动题材稀缺的原因》、《学术文化接力――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管窥》和《从汉画看汉代孝文化》,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中获奖。
在本模块的训练中,首先强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基础课程和基本功训练,如与中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书法、演讲、教师口语、教学设计等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技能训练。其次增设文化素质课程以及能反映最新前沿成果的专题和讲座,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本科教学之中,由高水平的学术带动和促进高水平的教学。最后“电脑应用基础”、“电脑写作”、“电脑网络信息检索”等课程应成为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
(三)专业实习模块。
专业实习部分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目的,锻炼学生获取原始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实际中的观察力和洞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模块训练的重点。例如,学生在洛阳考察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它整理成。
(四)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
论文与研究项目部分是以提高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包括专题论文、毕业论文、参与项目。以每年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依托,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始工作入手,收集资料、信息,发现问题,用创新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学教学的需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校科研部门专门辟出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类型“STP”项目,即教师申报该项目必须有在校学生参加,结项时必须有学生发表的论文。鼓励大学生尽早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尽快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带动下,早出成绩,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我院目前已成功申请STP项目8项,有20余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接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与教授的接触,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和了解科研方法与思维,训练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科学家治学精神与风范的熏陶。
三、结语
高师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对历史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诸环节的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学人才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板块、选修课与讲座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四组模块模式。学生进行多种培养模块的训练,系统掌握历史学知识与特性,从而获得多层面科研能力的锻炼,逐步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美]韦恩.K.霍伊(Wayne K.Hoy),塞西尔.G.米斯克尔(Cecil G.Miskel)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关键词:美术考古 专业资料室建设 地方高师美术
从学科划分上看,美术考古学是属考古学,但又与美术学科尤其是美术史联系极为密切,它是以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美术遗迹或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史学立场出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历史分析研究和艺术分析研究。与美术史相比,都是以美术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需要图像解读和艺术分析研究,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是一致的。只是美术考古学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而美术史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曾经文献记载的或已有的现存实物——当然,这现存的实物也有可能是曾经或刚刚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所以,从美术研究的角度看,美术考古可以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和重要方法,它可以为美术史研究寻找最新的一手资料,也可以是美术史研究的特殊角度。
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考古学专业,对美术专业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把对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纳入其课程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在地方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与发展活力在于“地方”二字,即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围绕地方基础教育的要求,确立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地方高师美术专业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不仅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到它还是地方师范院校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专业自身的特点与“地方”的结合才是其特色发展之路。
从基础教育来看,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试行。新课程标准着重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旨归,致力于学生综合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是“研究性教学”成了新课改在方法上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地方实际的校本教材是各地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而且还要对这些课程资源有研究,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对学生身边的地方特色的美术品进行研究的示范能力。
从具体的教育策略上看,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物或其他美术资源作为选题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不仅能有效避免抄袭、体现原创,从而保证论文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搜集并研究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资源,尽快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打下基础。
所以,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适应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研究抢救地方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然,从自身来看,也是地方高师美术专业特色发展的策略。
二、“研究性教学”与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策略
事实上,美术考古在现行高师美术专业教育中是没有地位的。多年来,开设这门课的专业主要限于历史学,即使是美术史论专业方向的,也只是有师资的个别学校按选修课开设,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师资也没有开这个课程的理念。所以作为课程的开设是有难度的。
面对这一现实,以“研究性教学”为理念的“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即以有梯度的理论课程设置为主线,以适当的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以相应选题的毕业论文训练为主要手段,引导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应该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若干知识点作为研究选题,通过研究示范不仅使学生熟悉并逐渐掌握相关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对包括技法形式在内的美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其次,以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把学生探究的目标引向现实,引向对身边或自己家乡的美术遗物的关注,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把这种关注明确为毕业论文选题。
最后,以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为研究内容,以研究探索为动力,以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为规范,培养学生初步的美术考古能力。
当然,最终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地道的美术考古论文,但最起码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能够熟悉甚至可能掌握美术考古的相关方法,初步具备美术考古能力。 三、专业资料室建设在美术考古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尤其是指向培养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改革并非易事,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较大难度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没有专任教师、没有专门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资料室的相关文献建设将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给学生一个很直观的示范,二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给学生以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启发,三是相关记载可以给学生提供文献佐证依据。
但中国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美术遗迹和遗物涉及的领域太宽,既可以是被遗忘的或被忽视的在当时曾经代表主流的官方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现在仍然存在的或即将消失的民间美术,涉及建筑、雕塑、绘画、碑刻、工艺等美术样式。对于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美术系而言,短期内备齐相关资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购置相关专题文献资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以“不求齐全,但求够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确立的地方美术考察方面的毕业论文选题所涉及的范围,征集购买文献资料。
在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题提出相关推荐文献目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寻找相关文献,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可以找到老师没有推荐过的更好的文献,而这些文献资料一般情况下资料室是没有的,尤其是最新资料,是需要添置购买的。资料室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自行购买。买回的图书及时到资料室登记编目再行借阅;没有买到或不易购买的文献资料,可把目录清单汇总由资料室统一购买。同时,已经完成的学生毕业论文也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参考文献。
这样,滴水成川,慢慢积累,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领域的扩大,相关资料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备。从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近三年(2008-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数据来看,有关地方美术考察类选题占毕业论文总数的比例,由2008届的4.1%增加到2010届的26.4%,其中每届良好成绩以上均占本选题的55%以上,并且都有优秀论文产生。
由此可见,不开设课程,没有专任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是可行的,而美术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注:此文系山西省2009年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泓,郑岩.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db/ol].htt.comp://202.205.178.7/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4/201001/xxgk_80348.html,2005-03-21.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建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并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却进行得缓慢。因此农村的小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已不容小觑,亟待被改善与解决。
二、小学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人生发展历程看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小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而且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在此阶段学习英语发音,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们会以此为乐并且记得快,形成正反馈,促进学习。但是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名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益处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都需要一段“休眠期”,学生需要一点点熟悉并适应这种“新语言”,据有关英语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9~12岁这个年龄段是学生学英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时期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学生处在小学这个黄金时期,暂时还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精力较充足。并且在此时开始学习英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也容易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小学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的英语的特殊性,小学时期学习英语却又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社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并自由使用。在对待初学者时大家常常要求比较严格甚至强迫要求初学者学习英语,促使小学生在对待英语时可能产生错误的态度。
(二)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英语应有的重视。以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例,小学的英语课程无论从课时安排、还是师资投入都无法与语文和数学相提并论,即使数学、语文、英语被称为“三大主科”。尤其是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四、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力,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在授课时要精神饱满,这样可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有限的45分钟更为有效。教师需要认识到愉快的学习气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初学者,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并没有概念,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五、结语
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小学时开展英语教育是必要的,这关系到我国全面英语水平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仍要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国家政府要加强农村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方面还需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梅梅.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丽冰.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孙来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论文和科研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广大教师无论参加何种规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最后都要以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借鉴。因此,了解撰写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报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论文种类和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训练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二,论文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论证等,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便解决一个实际或理论问题。而这些必须要以文字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来,让读者评判、借鉴或运用之解决问题。
第三,论文是测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论文的水平能反应作者的知识理论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论文是培养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也是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途径。
二、选择论文的课题
(一)选择课题(简称选题)的含义
从教育科研所探讨的问题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
第一类是基础理论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什么是教育的问
题。如:“教育应当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类是应用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怎样教育的问题。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这两类研究课题都非常重要,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作为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我们一般应当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性研究的课题上。
从课题选择本身的含义来看有两种。
第一种是广义的含义。研究课题的选择,即选择、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选择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课题,还是选择应用性方面的课题。
第二种是狭义的含义。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确定论文的中心论题。也就是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范围内,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含义。
(二)选题的最佳考虑
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论文研究的课题。有些问题的指向非常广泛,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对于普通的研究者来说,限于自身的素养和客观的研究条件,并无能力来承担。有的又太过具体,缺乏普遍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各种条件,发现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问题。
课题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时展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选题要着眼于社会效能和价值,要研究能解决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作者应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科研人员应重点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数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对于教研人员和广大的教师来说,一般应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侧重研究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兴趣会产生热情,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
3、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有些题目值得写,但自己能否写好却是另一回事。在选题时,自己要考虑一下,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选择哪个论题。
4、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
从外因方面来说,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鲜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选择自己已占有较为充分资料的论题,会使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
(三)选择课题的失当
选择课题的恰当与否,常常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成功与否。在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来稿中,常常会碰到一些论文由于选题的失当而无法发表。选题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题过大。
题目过大,是普通作者在选题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题目“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定义、构成、作用、测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这样的课题往往是一种研究方向,而对于一般的个体作者来说,把它当作为一个具体论题是不合适的。2、选题过难。
选题太难,矢完成题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题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数学教学与开发儿童的智力”,这样的论题使人无从下手,最后演变成,有多少资料就用多少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
形式单一与其他社科期刊不同,基础教育领域的文章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味地强调学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忽略了刊物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从印刷形式来看,大多基础教育类学术期刊采用单色平面印刷的图文呈现方式,最多在封面或插页上采用彩色印刷对教育新闻、学术会议等做信息介绍,设计老式,其装帧风格仍停留在若干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水平。因此,与其他大众传媒(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相比完全处于劣势。另外,从出版流程和要求来看,期刊杂志出版周期比较长,与广大教师的即时性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及时地跟踪热点问题和重要教育事件。
刊物定位不清晰基础教育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学科门类庞杂,学科设置跨度大,这样导致了不少基础教育学刊存在着栏目设置零散、风格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即使是一些优秀的基础教育学刊也存在栏目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读者定位不准。教育期刊原本的功能是传播最新信息动态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研究热点焦点问题,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支持。可近年来,不少教育期刊其功能只剩下发表评职称论文了,创新性低,不少一线教师反映:“教育期刊变成教师的练习册了”,“期刊在循环发表文章,5年甚至10年前看过的文章又出现了。”[2]而从内容来看,基础教育方面有些文章空洞抽象,理论晦涩难懂,实践性不强;有些教学实践文章又过于具象,研究背景和对象无典型性,缺乏学术规律可循,无法普遍适用。
学术影响力偏低,缺乏学术规范意识与专业类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期刊相比,基础教育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偏低,学科较弱,缺乏学术规范意识。“目前中国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在学术规范方面突出的问题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研究现状的描述;二是参考文献贫乏。”“国内的许多教育研究成果,在表达上缺乏对研究现状作基本和不可缺少的交代,这既不利于读者了解中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点,也不利于读者知道现在的研究创新在何处,有何新的结论和建议。这或许是许多中国学者研究存在的通病。中国的教育研究成果,尤其是以教育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出现的学术性论文更应引起重视。”[3]这样的问题在基础教育学刊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还是因为作者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学术规范意识往往比较薄弱,采用便于组织和记忆知识的模式作为论文的撰写框架来安排和填充资料,写作方式简单重复,论文质量不高。
学科编辑力量不强为数不少的基础教育学刊虽然创刊时间已经不短,但由于长期定位不清,特色不明,有的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刊物还停留在来什么稿用什么稿的阶段,编辑缺乏策划意识,整体素质不高;发文数量很大,但是学科分散,读者很难通过阅读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特点话题。有的编辑部编辑人员身兼数职,承担着几个栏目和学科的稿件处理工作。有的编辑部甚至缺少某学科编辑,其他学科编辑凑合着组稿审稿,直接影响组稿约稿的编辑质量。基础教育专业门类多样,分科细化,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专家来编辑稿件,学刊将一直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给予读者深层次的启发和思考,从而影响到学刊的个性策划,影响了创办特色优势栏目,影响了整本刊物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发行量很少,渠道单一由于受众的特殊性,不像教学参考、教学辅导书那样市场需求量大,基础教育学刊的发行主要面向教育行政机构下属的教研室、教育科研机构、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学院学者、研究生等,以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为主,甚至有些期刊主要是以赠送方式在发行。发行的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效率的发行手段,市场开发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兴传媒的传播手段。另外,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不太重视发行业务和营销策略,很少主动地“走”出编辑部去关注:目录能否调动读者翻阅期刊的意愿?引起读者注意的是哪些文章?哪些人在阅读自己编辑的期刊?期刊影响着怎样的读者市场等等。相关信息的调研在期刊每次发行后很少继续深入,这样使得基础教育学刊失去了充分正确的市场反馈信息,产生了发展道路上的断层。
基础教育学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而变化着的又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随着信息社会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学刊的竞争力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下滑,分析原因如下:
(一)体制问题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教育期刊生态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单一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模式逐渐分化为三种类型:一是仍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报刊,它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期刊社);二是由党报党刊主办的教育报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育类报刊。目前全国有30个省(区、市)都成立了教育报刊社或期刊社,承担着指导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引导职能。大部分基础教育类学刊和其它学术期刊一样,挂靠在政府的某个行政单位名下(或是学校或是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都是非盈利性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因此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划拨。这样的管理体制和资金运行模式导致期刊没有生存压力,经营意识薄弱,没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因而也不会去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市场,建立应对市场的完整的运作机制。
(二)办刊宗旨问题当前许多期刊过多追求实用性,一窝蜂地去创设雷同的栏目,出版雷同的文章,重复研究、重复发表,领导和专家打招呼的论文优先发,名校名老师的文章保证发。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期刊生存环境。另外,对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教师们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在没有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闭门创作,东拼西凑,这样的文章经不起推敲,对他们的教学也毫无帮助和启发。但在不少基础教育学刊上,这类文章并不少见。因为对于这类稿件,编辑部往往收取不菲的版面费,有些基础教育学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拿出了绝大部分版面有偿征集教师稿件。实用主义放在第一位,也许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一点经济效益和市场利益,但这会导致办刊思路的极度功利化和办刊视野的狭隘化,使期刊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难以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p#分页标题#e#
(三)编辑队伍问题目前,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学刊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随着期刊出版的迅猛发展,学术竞争日益白热化,编辑队伍素质能力与期刊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凸显。编辑如果无法从期刊定位与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上进行创造性地编辑与选题,无法敏锐地发现教育政策和教育活动背后所能引起的学术热点探讨,无力执行期刊的品牌建设规划,那么期刊能否生存下去也将成为问题。可见,编辑自身素养的提高,对于高质量的论文的录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能力素养偏低的编辑可能不仅不能录用高质量的稿件,甚至会犯下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基础教育学刊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已经成为了期刊发展的阻碍力。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编辑人员既无教育学学科专业背景、又不具备较强的学术文献编辑与鉴别能力有关,尤其是期刊品牌建设与品牌经营意识更薄弱。
(四)出版方式转型问题在出版业由传统向数字转型的今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出版业,原来的以纸质印刷为基础的操作流程,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要求。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出色的快速地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等特点。基础教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对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推动了学术资源交流与共享,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而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发行,也对当前大部分的数字期刊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期刊的发行对象在科研中对纸质文献的依赖性逐步降低,而广大教师进行科研创作时习惯于利用网络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网络检索不仅准确率高,而且信息内容丰富新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期刊发行量的萎缩。
基础教育学刊增强竞争力的对策
在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学刊问题形成的原因之后,笔者认为,为了打造和提升基础教育学刊的竞争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
(一)规范期刊出版标准笔者发现,不少基础教育学刊对出版格式并不是很重视,不少学刊的文章没有摘要和关键词,作者简介过于简单,甚至没有引文标注和参考文献。如果参考国际编辑出版标准,符合标准的寥寥无几。因此,提升基础教育学刊市场竞争力,首先要规范基础教育学刊出版标准、遵从国际编辑惯例。完善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和参考文献,并同时配有英文翻译。学术规范设计细节较多,如题目是否简洁明确,关键词是否准确,摘要的信息量是否丰富和具体,作者的信息是否完备等。切实保证基础教育学刊的文章质量,促进出版格式和出版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同时,编辑部要对编辑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杜绝质量差强人意的“人情关系”稿件,积极建立学者型编辑工作体制,并能够依托专家学者成立期刊的学术指导委员会或编委会,在期刊出版中让他们参与审稿、修改稿件和选题策划等实质性工作。对文章的研究规范有一定的要求。要遵循科学成果形成的逻辑,则需要协助作者在正文中通过详细叙述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假设、研究设计、资料来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等在内的研究方法来体现。[4]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使编辑工作具有主动性从而提高效率。
(二)确立学刊的定位和栏目优势期刊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定位,采取精细型和集约型风格。基础教育学刊应该是面向更多的、有起码阅读习惯的教师和教研员,将抽象的、理性化的教育思想、理念寓于教育教学案例之中,从而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形成较强的影响力,与其他传媒错位竞争,形成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哪些选题将会具有研究价值,发表后会引起反响,在调研中发现选题,这些都需要编辑有前瞻性的意识和敏锐的眼光。基础教育学刊的编辑要与基础教育界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基础教育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中不仅要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决策者、教育管理者、名校名师学者,还要有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研究型教师。全面了解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进展,及时掌握基础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问题。除了明确好学刊的定位之外,还要在栏目设置上提升优势。创办特色优势栏目是一条适合基础教育学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创办优势栏目要在充分认识到市场需求规律、地域差异、同行动态以及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实施论证分析,创设特色栏目。栏目设置好以后,编辑人员的工作也要跟进,在组稿和约稿方面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