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营销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如今的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好的市场营销人才需要掌握极其全面的知识,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过去十几年,各大高校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入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对于知识的传授应该从单一走向综合,实施通才+专才的教育,文理兼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进,使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很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要想出色的完成企业的营销工作,市场营销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和水平。如市场调查、市场策略、营销管理等。要想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必须注重实践。根据美国的CBE教学模式,能力培养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应充分利用与管理企业管理各种手段,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增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实践能力、项目的运营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应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标准,各大院校应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应随时调整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环节的应用,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KAQR多维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设计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根据对营销人员职业能力的分解,安排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具备市场营销完整理论体系与知识架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全部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公共课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知识面,传授给学生的应是新知识、新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基础课设置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干课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从事营销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构成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结构中的专业结构。专业知识同实践有机结合,将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他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前提。选修课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及加深对国内外营销理论学习与运用开通更多的渠道。因此,对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当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精选内容,对于专业课及专业领域相关课程,实行整体优化和重组,选修课开设应成体系,减少随意性。
(二)全面提升人才能力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得以培养和锻炼。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和不断完善,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当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服务。1、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但真正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从真实的营销时间切入,通过系统的营销能力专项及综合训练,到上岗前的毕业实习,形成系统、完善、全面的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并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统筹谋划,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内外项目训练管理机制。通过企业提供案例素材及训练项目、开讲座、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度与强度,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四年期间与企业充分接触,对现代企业的运行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成立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所,组建学生模拟公司。以教师为主导,推动学生和企业的市场联系,成立企业营销策划机构,组建模拟公司,学以致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营销策划服务。同时,整合教、科研力量,逐步培育一支有一定影响力的营销策划研究队伍,将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岗位、实践等构建成有机的整体,条件成熟可注册正式的公司,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在创造利益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一举两得。3、建设多功能、开放性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将实验室建成为一个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教改研究及学生创业的综合平台、将情景模拟、学生实作、网络训练融为一体、虚拟和实体相结合、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现实性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在教师的指导、引导、咨询、监控下、学生通过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平台、进一步掌握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消费者行为学、商品流通学、价格学、广告学、商务谈判、销售渠道设计、推销理论与实务等专业理论、训练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4、开展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完全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组织管理下进行,专门到工商企业营销一线的业务岗位上直接参加有关业务活动,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推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团队意识,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会推销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产品知识、企业概况、行业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产品鉴别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与人共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营销顶岗实习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营销阅历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就业前的试岗,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校企合作项目处处可见。实训室内外停满了企业捐赠的教学车辆,并有明显的标识和编号。南京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实训基地建有丰田技术培训中心、东风标致培训中心、汽车整车维修实训中心、汽车钣喷实训中心、汽车营销培训中心和汽车维修工培训鉴定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拥有大众系列、福特系列、丰田系列、东风标致系列等实习用车40多辆,基地建筑面积达12500平方米,设备总值达2700多万元。该学校还与江苏苏舜集团、南京朗驰集团、南京雨田车业、常州外汽集团、苏州华成汽车贸易集团、苏州客运集团、徐州润东集团、南通文峰集团、上海冠松集团、中国人保江苏分公司等50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既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学生就业基地。
2.多个订单班。在办学过程中,该校汽车工程学院与知名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办多个“订单班”。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办了“T-TEP/GR班”、“F-SEP班”和“T-TEP/BP班”,与东风标致公司合作开办了“标致定向班”,与深圳民太安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民太安班”,与优配汽车零件贸易(江苏)有限公司合作了开办“优配班”。“T-TEP/GR班”定向培养汽车机电维修人才“,F-SEP班”定向培养汽车销售人员“,T-TEP/BP班”定向培养钣喷人才;“标致定向班”定向培养汽车机电维修和服务顾问专门人才;“民太安班”定向培养汽车保险公估人才;“优配班”定向培养汽车配件销售和管理人才。2013年该校又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合同》,正式启动“东风日产定向班”项目。根据合同,东风日产将负责发动机变速箱总成、实验用车、培训资料、学校教师的培训等,学校则按照东风日产的要求建设实训中心,双方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共建“东风日产班”。订单班生源从汽车工程学院二年级学生中选拔,订单班学生完成学校既定课程和东风日产的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即可走上东风日产旗下经销商的销售顾问、服务顾问等服务类专业岗位和机电维修、钣金喷漆等维修类专业岗位。
3.汽车学院与企业多次开展校企研讨会。汽车工程学院与广汽丰田相关负责人多次开展交流研讨,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实习实践、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探讨的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我们品牌专业的建设很有帮助。
4.校内训考核。一汽丰田一般维修科目内训考核在汽车工程系每年举行一次。系部负责人全程参与,一汽丰田上海培训中心教师亲临现场指导。考核分为理论、基本技能、汽车维护保养实际操作等多个项目,汽车工程系共派出6名丰田班教师参与考核。考生来自江苏、江西等华东地区的8家经销店,共计29人。这种考核方式作为校企的一次成功的互动合作,既缓解了丰田在中国四大培训中心的培训压力,同时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本次考核给予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考核期间,学院与企业的沟通,教师与一线技术工人开展交流,真正体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
二、取得的收获和启示
通过考察调研,我们感到值得学习地方很多,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建设方面。实训室的建设和课程设置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对于提高学生竞争力至关重要。一汽—大众在广州举行“伙伴让我飞翔”2013全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校长张毅与一汽—大众有限责任公司商务副总经理兼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一汽—大众将向合作院校赠送价值120余万元的教学用车和检测设备等教学设施,组建“一汽—大众班”,实施TQP项目(技术人才培养工程TQP———TechnicianQualificationProgram),为项目团队教师开展技术培训,校企共同培养适应一汽—大众品牌经销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实现一汽—大众、合作院校、经销企业及学生的四方共赢。汽车工程学院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充分准备。宽敞整齐的实训场地、日益成熟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绩斐然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我校代表队在近两届“一汽—大众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赛中获得6金3银的优异成绩),赢得了一汽大众TQP项目考察组的一致认可。此次合作将有力推进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
2.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基石。南京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在课程安排上进行了课程的调整,把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营销、配件管理、检测技术与维修等课程进行了整合并模块化,每个课程项目安排了一个教室并配备了相应需要的实训教学设备和资源,同时也配备了相关的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室和教学设备场地的一体化。学生每个月完成一个项目的课程学习,这样依次花10个月的时间完成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学习。这种课程整合并配合一体化教学,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能实现项目化,具有针对性,一气呵成,训练集中,方法比较有创意。
3.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扩大开放平台,全面推进多层次实质性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借鉴南京交通职业学院的经验,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创办一些校企结合、教学生产并重的股份制合作公司(企业),并不断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可结合武汉市大力发展汽车行业,拥有东风、神龙、通用等多家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厂的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三、总结
对于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法与核心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塑造与培养。从汽车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来看,适合汽车营销行业和技术服务需求是它的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敬业、职业精神,并且具备汽车保险、技术服务、汽车理赔、售后服务、配件销售等各种基本技能和能力,以良好的职业技能为发展基础,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化。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由于课程建设很可能和培养目标相反,一旦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时,就很难在汽车销售岗位上做到融会贯通,同时也就违背了现代职业培养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二、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1.教学要求
从核心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销售》《营销管理》《汽车售后服务》《汽车构造》《管理沟通》等课程。从教学要求来看,汽车营销涉及汽车知识的课程主要包含《底盘构造》《发动机构造》以及《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等。但是该专业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上述课程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结合汽车构造中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了整理。从《汽车构造》来看,该课程被分成底盘篇和发动机篇,从工作过程和技能检测结果来看,它包含发动机检测、底盘检测、设备操作检测和调整,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对于底盘、发动机各种零售器件的故障诊断和分析。
2.教学内容
从汽车营销学习过程来看,除了要理解专业的汽车知识,还必须掌握需要销售车型的结构,并且根据销售车型的参数,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全面的解答。所以它要求掌握的知识全面,可以不深入专业知识,但是必须整合汽车销售知识,从根本上加深研究和探讨。例如,汽车构造主要包括基础和提高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也就是基本理论,包括:发动机原理、7大系统、关系以及行驶、传动、制动、转向系;在提高部分,主要包括功能认知、发动机构造、底盘结构和功能认知与训练等内容。
3.教学方式
1.1专业认知不足通过连续几年对高校招生情况的了解,在普遍的考生和家长意识中,对于市场营销的专业理解还是非常狭隘的,仅仅单纯的理解为学习推销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局限在企业的“销售人员”层次上。所以大部分的家长不甘愿让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就选择就业层次相对较低的专业,这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1.2资源充足、特色不足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上,普遍的高校添加了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软件设施,同时在师资的配备上趋近于完善。在人才模式的培养上,讲求校企间的合作,让学生在未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开始到企业中进行专业岗位的历练。这既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方面提供了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准确的掌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利于高校更好地进行专业人才模式的制定。但是,市场营销专业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各高校又迎来一个崭新的问题,即专业缺乏创新性,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内容大致相同,充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无论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还是将企业引入校内的产业园区,都将对专业学生的实践内容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专业建设内容和专业方向的发展过于单一。
1.3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较低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因为专业的适应性和拓展性较强,所以综合对比分析,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每年能够保持在90%以上的良好势头。但是学生在专业对口率上较低,因为企业虽然对市场营销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普遍的需求是停留在市场销售层次上,尤其以汽车、药品行业较常见。分析原因如下:①对于所谓的销售人员,招聘门槛较低,不需要过高的学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储备,缺乏专业性,缺乏整体的职业素质标准。②企业重视后期的培训,对于招聘的销售人员,结合企业自身的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更能为企业所利用,更能为企业开发较大的个人空间,但此过程中过分的依赖于“推销思想”,违背了推行的“客户观念”,企业自身缺乏企业文化的树立与传播。③企业自身对“市场营销”环节的认知不足,没有良好的规划目标。这些原因的存在,势必会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重创,而这些又都成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威胁。
2专业建设的相关解决对策
2.1提高学生的专业对口率校企结合是解决学生专业对口率的基础,能够解决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对口率问题,但是从长久来看,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正确面对专业岗位的设置,降低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高要求等,都将成为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灌输的重要内容。
2.2加强专业的宣传力度市场营销专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对专业的认知还停留在低水平上,所以不仅仅是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和侧重方向,而且应该巧妙利用专业能力进行专业内涵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结合专业的就业面向、就业率,特别是可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成果展示和企业单位的岗位内容宣讲,以改变在部分人心目中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偏见,为专业招生的扩展和就业保障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营销专业学生产生了极大需求,但由于培养模式的固化及过度强调理论教学,四年本科常规教育培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不论质量和数量都无法全面满足企业公司的要求。目前国内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从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计划上相似度很高,均呈现过度强调学生的综合型培养是的该专业变成“万精油”式培养。
2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设计
2.1需提升的学生能力
①学生对市场的初步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②学生对市场数据去伪存真的分析能力和合理使用数据的能力。③学生对市场调研重要性的认识能力及组织市场调研的能力。④学生对市场产品经营中管理管控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预算能力。⑤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市场前景的预估及判断能力和预算制定的理解能力。为能提升学生以上几种能力,针对二至四年级学生的时间课程,调整了原先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强化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们在常规教学中学习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理论概念和知识后再辅以实践教学提升具体的实务运作能力。
2.2订单式和无缝式培养的尝试
学生的最终流向是企业和公司,因此在大学期间若形成校企合作尝试“订单式培养”和“无缝链接式培养”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校培养期间,就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保证学生在实习期进入用人单位后能够立刻胜任工作。亦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梯队模式安排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半进入工作状态,让人才培养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2.3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营销专业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能力实操能力,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是需要具备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宽泛的知识体系,当今大学生在这一方面非常欠缺必要的培养。因此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升人文综合素质,是提升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3此培养模式的应用价值
为避免培养同质化极高的“万金油”式营销专业学生,我们所注重的是学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能力培养和提升,例如借助津桥投资方强大的资源及津桥数年来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我们大胆探索“订单式培养”和“无缝链接式培养”的延展性。和适当的大型企业公司等单位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联动,签订协议,进行“订单培养”;构建开放式办学体系,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工作,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学生,共建专业评价和学生评价体系并共同实施评价,形成双向交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目前已经成型的企业合作有“易世达房地产”、“一心堂”等,企业与学校之间配合默契,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非常明显。在“无缝式链接培养”方面,我们和龙润集团经过多次商榷,制定了完备的学生实习计划,学生在大三开始就进入龙润总部的各个分公司市场部门进行实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学习锻炼自己,同时也让企业能够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实习,学生实现了和企业的磨合以及学会了真正将所学转换为所能。“书单计划”亦为津桥首创,我们认为这一措施非常具备推广的必要和宽泛的前景,因为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目前亦表现的较为逊色需做提升,而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弥补学生除正常学科学习外的不足,通过用课后作业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在这一方面我们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不足和尚需完善之处
[关键词]创业教育;营销专业;机遇;对策
一、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鼓励学生自我雇佣,其优点是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了职业,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严峻。营销类职业是人才市场出现频率较高、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由于营销专业本身的特点,办学门槛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高等综合大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设营销专业。高等综合大学培养的营销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较高层次的营销管理工作,而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主要培养最基层的营销员。高职类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此,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应积极引入创业教育,让学生尽早做好择业与就业的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创业开办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形成高职营销专业学生进出通畅的双赢局面。
引入创业教育,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任务。高职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状况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掌握基本从业、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使教育造就的高技能财会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营销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
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处理资料、分析判断、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对从业非常有必要。另外大学生创业缺乏人脉和经验,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先期培养是很关键的,对于以后打算自己开拓一番事业的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能在学校接受这样的锻炼太有必要了。
创业素质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营销专业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在职业生涯中将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既可应聘就业,也可以走上创业之路。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技术上不如理工科大学生,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具有营销管理能力,能将自己的就业融入自己的创业活动中。
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
(一)营销专业学生具备的营销管理能力为自主创业提供人才保障
营销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营销专业在引人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该专业所具有的营销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如何调查与预测市场;如何对自身优势、商业机会、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把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进行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划等。这些都是每一个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营销技能。营销技能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基础,有了这种技能,创业行动就会少走弯路。
(二)当前良好的创业环境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宏观上的保证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创业。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第七条就明确了创业的政策,因此,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创业时代。事实上,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政府扶持和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未来将得到充分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对个人投资办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对设立非法人企业也没有明确注册资本金的要求,为普通人创业降低了门槛,提供了创业的法制通道。另外在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国家也加快了金融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坚持多元化、竞争化的金融发展方向,大力提倡开办民间银行,让各种所有制成分在金融业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银行业向非公经济开放的同时,国家也正努力拓宽非公经济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短期债券。
(三)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优势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潮汕地区。潮汕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商业意识较强。潮帮已经兴旺了五百年而不绝。“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潮汕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也要努力做老板,相当一部分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现在潮汕是一个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验区,民营经济的大军遍布省内省外,很多学生自小就已接受了创业的观念。
由于粤东本身大学不是很多,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优惠政策。无论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均有机会创业。相信在高技能缺乏、自主创业环境越来越好的粤东地区汕头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三、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进行课程改革,体现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特色
1课程结构改革。实施创业教育必须按照营销专业创业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课程结构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学科课程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创业技能实践训练,为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如营销学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实施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在活动课程中实现创业意识的提高,创业品质、创业知识的养成与传播。
隐形课程方面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要把校园乃至教室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转2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例如《创业教育》《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社交礼仪》《法律和税收》等。这些课程侧重于系统介绍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营销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中,同时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营销专业学生懂得如何对自身优势、商业机会、市场风险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准确的目标市场并定位,进一步进行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划,还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
(二)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评的改革。实施营销专业创业教育
1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特别是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具体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创业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创业的多样性,有针对性地灵活教授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实现“按需施教”;三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2教学方式的改革。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已采用模拟企业经营方式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利用Internet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让学生分组练习,分别循环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另外,我们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发挥互补效应和立体效应。利用电视录像及其他媒体,播放一些企业家报告会实况,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他们的潜能。
3教学考评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创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的考评,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偏颇做法;三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
(三)充分利用活动课堂,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
活动课堂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捷径。通过不定时邀请一些中小企业成功人士特别是成功创业的师兄师姐们现身说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模拟创业活动,如创业知识大赛、模拟销售竞赛等激发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例如,经管系学习部于2007年5月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这次大赛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气氛;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策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等创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直接推动营销专业创业教育
教师是推动创业教育的第一动力,教师自身经验缺乏,实践经验和创造能力不足,也就不可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推动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因而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的探索精神、开阔的人生视野、扎实的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参加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条件。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采取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的办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适的时候和市场“亲密接触”,丰富实践经验和阅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努力聘请一些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到学院任兼职教师,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4.实训基地建立困难。市场营销专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紧张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其本能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不能要求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甚至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它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
三、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研究
在专业定位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市场营销职业分类,然后找出相对应的典型职位,最后根据中职培养特点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如果我们将“理论”到“应用”作为一个纬度,而“局部”到“整体”作为一个纬度,可以将大多数营销职业分成五类,与之相对应的有五类典型职位。
1.市场营销理论人才。主要是在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营销顾问、财经编辑等岗位。
2.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
3.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策划总监和其它策划岗位。
4.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推销员。
5.市场营销服务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人员等。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主要培养从事营销理论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工程设计、规划或决策的人才,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有效的产品营销工作:而前者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因为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
既要重视以职业知识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密切融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构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4.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厂锻炼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
一、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专门或固定的实习单位
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难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建立公司进行实际营销。这主要是校外一些实习场所大多属于企业或个人所有,企业或个人注重更多的是经济效益,不可能无偿地提供学生实习,所以一般都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即使有,接受单位大多碍于教师的面子,出现实习基地似乎是“面子基地”或“关系基地”,而一般院校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同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达到互惠互利、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打通实践教学的瓶颈;校内也没有类似于企业性质的单位或部门用来实习,即使有,也主要用于解决勤工俭学的学生,而且名额也非常有限。再加上高校扩招,市场营销专业扩招的幅度更大,更多的学生人数给该专业的实习也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该专业校外实习主要采用分散性的实习。
2.校外分散性的实习难以控制质量,实习流于形式比较严重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校也无法满足那么多的人集中实习,所以,实习的单位和场所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寻找的,这样,就带来了实习管理困难的问题。对分散实习未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常出现“放羊现象”。
3.学校对市场营销教学实践环节投入不足
市场营销实践环节,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既要购置相应的设备和物品,又要为实习中的交通、食宿、管理和人际往来支出一定的费用,同时又要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投入,实践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的。而一般院校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投入严重不足。
4.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合格的实践教学方案的策划者和实施的指导者必须符合以下几项基本要求:第一,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二,具备较强的决策谋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第三,熟悉经济管理的实际运作并同企业界经常保持广泛深入的接触和良好的关系。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非常缺乏,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校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参加专业实习的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二、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目前,许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课程比较陈旧,新课由于缺乏专业教师而无法设置,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教学的目标,以及对整个专业目标的完成贡献都不是很清楚,往往是模仿别的院校专业来设置。所以,应立足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实践中理解营销学专业知识并初步掌握营销人员所需的各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明确实践计划的指导思想,即:内外结合。明确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第二,确定起点高、定位准、具有前瞻性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标,设计一套完整的建设计划,根据计划具体实施。使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用实际工作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对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而有些根本就找不到实习单位和合理实习内容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则可以去掉。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市场营销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市场营销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3.加大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重点完成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验室建设
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校外实习很难进行时,营销的模拟实验就是学生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进入企业营销前沿阵地之前的重要“军事演习”,所以应加大在模拟实验室方面的建设投入。应建设一个多功能的市场营销实验室,使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的校内实践都能在这里进行。
4.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
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市场营销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市场营销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
5.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和管理
首先,应加大专业教师培训的工作力度,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方面的素质外,还应定期派教师去相关的工商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第二,改善实验室的管理,增加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到实验室和教学实训基地中进行学习。第三,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整套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制度的约束,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对管理不善、要求不严的教师及有关主管教学的领导要追究责任,做到奖罚分明,以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6.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的实验室毕竟不能代替真实的市场环境,所以校外实习基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自身的利益考虑和相应的行为,一般不愿提供实习的基地。所以,oftheyearisprobablylatespring.Atthistimeofyeartheweatherisoftensunnyandquitewarm;thecountrysidelooksverygreen,andtherearewildflowerseverywhere.
目的:选择适当生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出现的主动性词汇。
选词:主动性词汇:weather,cloud,snow,ice,season,spring,sunny
被动性词汇:varied,average,temperature,countryside
主动性词汇为本课重点词汇,呈现时力求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要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并要求能运用。被动性词汇在这一阶段复现率太低,只要学生能根据上下文读懂就行,不必作过高要求。
3.训练要求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4.实训基地建立困难。市场营销专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紧张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其本能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不能要求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甚至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它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
三、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研究
在专业定位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市场营销职业分类,然后找出相对应的典型职位,最后根据中职培养特点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如果我们将“理论”到“应用”作为一个纬度,而“局部”到“整体”作为一个纬度,可以将大多数营销职业分成五类,与之相对应的有五类典型职位。
1.市场营销理论人才。主要是在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营销顾问、财经编辑等岗位。
2.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
3.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策划总监和其它策划岗位。
4.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推销员。
5.市场营销服务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人员等。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主要培养从事营销理论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工程设计、规划或决策的人才,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有效的产品营销工作:而前者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因为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
既要重视以职业知识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密切融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构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4.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厂锻炼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首先,市场营销专业自产生之初,就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销售的需求量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性都是市场营销专业产生的直接原因,这就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其次,任何一门学科的开设最终都是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求营销主体在实实在在的竞争中占据市场,这就强调了这门专业的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最后,这是一门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历练的学科,脱离了社会实践,市场营销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成为无根之树,必然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2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脱离社会实践的表现
2.1教材缺乏更新,与实际市场脱轨由于市场发展的日新月异性,传统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与实际市场变化保持一致,实际存在的教材落后现象使得教师为学生传授的知识与现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这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与高速发展并变化的市场的脱轨是造成营销专业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因。虽然教材中不乏经典案例的传承,但实际上有许多教材引用的案例年代已久,客观背景的变化,政策的调整,企业的转型,营销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都缺少系统的补充与介绍。
2.2课程设置趋向理论化,缺乏实际操练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依然选择单一的课程设置,具体表现在过多侧重于纯理论的灌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课程设置直接带来的弊端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知识的遗忘,将出现理论知识无法指导实践的尴尬情况,这也是不少用人单位招收市场营销人员时不设置专业限制的重要原因。不少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导致实践条件不具备,缺乏可供大规模学生实践操练的平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
2.3考核方法不科学,延续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受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市场营销专业的考核也与其他专业相似,多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学生出于自身评奖评优需要,把大量精力应付于考试上,靠死记硬背来获得分数,这中考核方式存在很多不合理地方,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潜力和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应试考试为方法的考核体系,也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埋头于理论的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的眼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专业的发展。
3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途径
3.1调整教师结构,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和其所存在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高超的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实践,向着双师型的方向发展。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
3.2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的直接因素,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训课程比例,突破封闭式单一教学是促进专业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此过程中可采用渐进式发展方式,即在举办教改班、试点班等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让一部分学生充分接触到社会实践中去。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改善问题,最终实现试点班的全覆盖。
3.3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学生实践意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者的施教对象,学生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考核标准都让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实践意识,成为只会埋头苦背的被动接受者。学校应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这门专业与社会实践融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积累的意识。同时,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评价标准,将社会实践纳入考评范围之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3.4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平台促进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实践融合,离不开基础实践平台的建立。学校应该着眼于未来,大力拓展实践平台。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丰富合作方式,创造合作机会,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市场行情、就业形势出发,为大规模、可持续的社会实践教学提供长久平台。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统一,评价与反馈为一体的良性培养模式,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稳步向社会实践靠拢。
4结语
从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的发展现状上来看,多数都引进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指导实践,实现企业发展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相关的市场营销人员较为关心的重点。项目管理理论能够在营销实践中得以具体的应用,尤其现实意义,主要是针对现如今市场营销工作模式的转变以及赋予项目管理理论的新背景。从项目管理理论自身来说,其本身就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同时期内容的丰富性较为突出,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市场营销工作的长足发展。
二、项目管理理论在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无论从项目管理理论本身还是市场营销的基本特点方面来看,其在市场营销工作中体现出的具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笔者就从项目管理的具体实践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1.市场营销实践的组织过程。从市场营销工作的组织过程上来看,其科学性和严密性较强,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一般情况下,市场营销的内容都是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的。第一,要从企业发展的宏观方面来制定完整的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第二,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营销现状来对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调整,进而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最后,在整个市场营销工作结束之后,要对效益和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进而发挥其优势所在。在此过程中,项目管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营销工作计划、实施以及完毕之后。2.市场营销时间各个环节当中的项目管理。企业在进行决策和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进行企业的宏观调控,在这一阶段就应用了项目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计划制定。在企业制定重大战略目标之后,对于市场营销的方向存在着一定总体的定位,通过项目管理工作可以进行计划的制定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将市场营销工作根据内容以及性质来划分成多个组成部分,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细致地推敲和管理。将每个部分所使用的时间、资源以及资金等等内容进行详细地计算,然后将营销的内容落实到营销工作人员身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市场营销工作的协调统一,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了企业的人员参与量,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市场营销活动的具体执行。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够将营销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佳。要根据具体的市场运行的特点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特点来进行资源的采集和分配,要充分重视营销活动的协调性,将市场营销活动看做是一个主体来进行配置。不仅如此,还可以对各个部门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市场营销活动执行的过程中,加强对营销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进而提高营销活动的办事效率,提高营销的数量,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在营销活动中进行项目调整和风险的规避。在进行具体的市场营销活动之前,需要进行计划的制定,也就是市场营销的初步规划。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运行情况以及实际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计划将进行改进,进而实现营销方法的最优,增加其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作用。这一过程就是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来进行项目的调整以及对风险进行很好地规避。(4)市场营销实践项目的结果。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终结并不代表这市场营销的结束,我们还要总结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结果。这里的结果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就是实际工作当中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过程当中的执行力如何,潜在的市场消费力量是否得到了壮大业绩是否得到了提高等;而另一方面需要总结的结果就是针对我们本次的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本身而言的,在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哪些不足和需要弥补的地方。
三、结语
第一,金融营销人才是直接面对客户进行服务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客户要有不同的方案和对策,这就要求金融营销人才拥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营销技巧,才能满足人们对于金融方面的各种要求。高校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学生相关的实践培养,不光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认清自身缺少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
第二,高校金融专业对于培养优秀的金融营销人才具有十足的优势,课程的制定不会有较大程度的变动,金融专业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对教学体制改革提出相应对策。高校的教学机制更为灵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实施起来更加迅速有效。
二、高校培养学生加强金融专业营销能力的必要性
金融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求职者来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现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营销能力是企业间竞争的核心,营销的成败将直接关联到金融企业的发展,也会间接的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金融营销人才将会促进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培养学生的金融营销能力是金融行业的需要。金融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生存,要看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营销团队。现今拥有娴熟营销技能的人才远远跟不上金融行业的需求,金融行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遭受着人才短缺的煎熬。高校只有加快对期货、银行、信托、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人才的培养,才能体现拥有金融专业教学的价值。
三、高校培养金融营销能力人才的调整教学方案
高校的金融营销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向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需求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整,这是高校开展金融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之后的国内金融市场建设,金融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计划模式改善为整个金融市场培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断接受着全球挑战,金融专业开展的教育也从封闭式的国内金融转变为面对国际的金融服务。二十一世纪之后,金融营销能力的培养要逐步适应金融服务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只有结合学校自身教学优势和特点,才能为我国的金融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实际上,高校在教学中开展金融专业课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忽略了金融营销专业化的特性,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市场营销的内容,并没有结合金融理论知识,一些金融专业类的书籍没有专门针对金融营销能力进行编排。金融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若是不能好好掌控基本理论就不会活学活用,为以后的营销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对于培养专业人才的挑选存在一定的错误观念。高校主张培养金融营销能力人才就必须要以高学历的学生为基础,对于一些研究生、本科学历的学生会加强教学,而对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就会忽略这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高校在开设金融专业的过程中不要只追求高层次,要实事求是将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力上,不要有特殊标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有助于建设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四、结束语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图1-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课程模式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和广博,或者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九个方面来进行,即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营销模拟实验室建设、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此,东软信息学院实施了“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每学年的实践学期平均为80学时左右,实践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概念实习、大学二年级完成技能实习,大学三年级完成毕业设计。
图2-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期三个阶段
实践学期的三个阶段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市场营销教学组织模式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图2-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三)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图2-3东软信息学院SOVO运营模式
东软信息学院设立了SOVO(StudentsOffice&Venture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把申请进驻中心的学生都按照“虚拟公司”(VirtualCompany)的形式来组织,公司中设有“董事会”、V-CEO来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可以得到学院数字化教育研发中心的项目支持和东软创业投资公司、大连软件园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链接的基地。同时,东软信息学院拥有东软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园区华光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新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与SUN、IBM、HP、松下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企业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训练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课程设计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学习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亲身实践等。教学方式鼓励勤于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发散性思维,养成写报告的习惯,摒弃完成作业的思想,以企业实际实施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环境,实施市场行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演讲和发言踊跃性、创意和深度,论文、分析报告、企划书等文档写作水平,营销工具使用水平,营销实际业绩评价。
(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与要求,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鼓励学生上网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杂志,了解国际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营销的实践操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推广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和案例进行分析,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实践中的理论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性教学借助simtrade实习平台,每个学生分别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组建“模拟营销公司”,结合国际市场营销所学内容开展“虚拟营销”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销售量和盈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寓教于乐”环境中,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以巩固理论知识。
(四)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五)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软件示范学院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平台建设、网站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营销平台建设包括网站功能策划、网站风格策划、网站技术选择等;网站营销策划包括营销模式的选择、营销费用的预算等;营销实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基础,为企业策划并制作网络营销的网站,并且与实际的业绩要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色。
(六)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消费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需要“理论内容重深入浅出,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重紧密衔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七)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在一个协同化、集成化的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信息、产品采购、产品交易等实践性电子商务初步应用的活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预览、删除等功能,选择旅游行业信息或企业商务应用作为实验平台的基本建设内容。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包括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网上企业动态、行业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产品和浏览等内容。
(八)会计电算化实践模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课堂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建立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辅导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交流。重视教学手段的建设与更新,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网络模拟实验室,自制多媒体实用型电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实行多种形式的专门辅导,巩固教学效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进行教学媒体设计和教材编制。
(九)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济法课程以案例教学、疑案抗辩、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设立“第二课堂”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法学素质教育的功效。模拟法庭通过学生模拟审理全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疑难案例采取控辩式、正反方辩论式等对抗方式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社会调查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市场营销学(实践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艺.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秦燕.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希平,刘安平.网络营销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我国电力企业在高度垄断的条件下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建立起完善、公正公开、充满活力竞争的市场营销架构,是我国有步骤推进电力企业改革的坚实一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循序渐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电力企业的转型,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电力企业改进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电力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下,电力市场营销是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决定着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电力要发展就需要充分销售电力产品,且在销售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使用户最大化感受到电力服务的优质。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电力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更大的要求,电力营销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运作的核心部分。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用电的需求猛增以及居民对用电质量的高要求赋予了电力营销新的内涵和意义,如何在电力供应缺口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错峰用电,减少对居民用电的影响,成为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首项工作。
选择性成为电力市场主要标志
东西部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发电成本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的电力输送往往通过高压输电网络或者超高压输电网络完成,这样既能有效减低电损,还能实现不同电网区域之间或者发电区域之间的充分竞争。高压输配电系统日益成为多地区电网互联的大电网,甚至成为国家电网或者跨国电网,使得各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功率交换——由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和电力负荷水平低的区域将电力送往相邻电网或者高负荷电网,来完成售购电网之间的电能转供任务。公平竞争原则使电力供应的各个环节能够自由选择贸易对象,因此选择性转供成为了我国电力营销的标志。
发电环节开放性与竞争性共存
我国在深入电力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分开运行,在相同电网、相同电质、相同电价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也使得我国的电力市场出现了发电和供电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说明电力行业虽然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内部竞争依旧激烈,尤其体现在发电企业之间。
发电与供电之间计划性与协调性共存
由于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具有瞬间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不能完成一次电力销售,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电力销售的各个环节相互紧扣,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包括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发电企业之间的协调。
电力营销客户具有能动性
在传统的电力销售过程中,电力企业属于绝对垄断地位,这种销售属于行政性销售,电力用户处于被动地位,丝毫没有选择权。电力系统改革后,竞争元素进入电力企业,使得电力市场营销发生了质的改变,电能使用者不再被动,取而代之的是电力选择权和能动性,同时被称为客户。
电价是电力市场重要要素
1.1实训教学定位不准,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不清楚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相关岗位需要学生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多数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产品”销售方面的实训,而不是让“社会企业”介入,基于“市场需求”来开展实训。这导致体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多停留在校园内“体育产品”促销这一内容,较为单一。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未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来设置。多数实训内容都是与相应的理论课程相匹配,例如:推销技巧,或者选择易于操作的“体育用品业”来开展教学。专业教学中不少课程都是围绕“体育产品业”来开展。实际操作的结果造成各科任教师的实训内容相互交叉,重叠较多、衔接不当。
1.2实训基地严重匮乏
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优劣,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结果。高职实训教学基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构成。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而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学校在综合权衡下,通常将资金投入给予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而对于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等非重点专业,投入少,甚至没有,使得各学校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匮乏,难以依靠学校的投入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难找到对应的岗位来满足学生大面积的实训。实训基地匮乏,致使理论缺乏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
1.3实训方式单一
实训条件的不足,制约了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展。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多数实训教学都是立足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多数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完成实训任务,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纵使教师选择的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但学生不欢迎。主要原因是案例选择不贴切、不实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乐于接受的案例为学生自身周边知晓的中小企业和国内响当当的知名企业案例。情景模拟教学,通常在教室内模拟完成。此教学方式对环境要求较高,学生在头几次的情景模拟中参与热情高、兴趣浓厚,但时间一长,由于缺乏真实工作环境的真切感,学生的兴趣度会渐渐减退。
1.4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师资匮乏
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与市场营销专业有相通之处,核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推销技巧、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分析及商务沟通与谈判等,外加需要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知识的课程,如:体育广告策划、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好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还需熟知与了解体育市场营销销售与管理的操作过程。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多数是转行而来,专门从事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少,多数都是内部消化,由体育教师转型而来,其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所要求的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功底薄弱,专业素养并未能达到专业教学水平的标准。其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尤其在体育市场营销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实践知识把握欠佳,因而不能很好的传授学生所需的实践知识,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与高职院校强调的重实践不相协调。
2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对策
2.1科学定位实训教学,开拓丰富多彩的内容
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体育产业营销相关岗位,通过对体育产业营销相关岗位核心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分析,以建设全真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教学的层次与体系,安排实训教学的内容。目前,体育产业营销课程的实训活动多停留在校园内“体育产品”促销这一阶段。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体育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涵盖了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不仅仅是体育产品这一范畴因此,体育产业营销实践的范围过于单一。
2.2多层次,广门路,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难题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在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资金困难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解决。第一,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将政策适当倾斜于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校自筹经费建立模拟实训室。第二,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解决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如:利用场所和空间,吸引企业进来投资。第三,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第四,申报区、省级示范基地。
2.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2.3.1案例教学法
教师们结合自身周边中小企业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自编案例用于教学,其教学效果颇佳。针对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与时俱进的选择一些国内典型性案例,如:同学们都熟知的案例、网络热议的案例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3.2情景模拟法
建议学校建立校内高仿真实训基地,教师充分利用实训室的仿真环境把社会活动搬进课堂,让同学们到高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认识、了解、掌握所学的体育产业营销知识,锻炼体育产业营销运作能力。通过到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推销技巧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务沟通与谈判能力等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为学生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3社会实践法
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实践要求教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能使学生了解体育产业营销各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为真正提高学生体育产业营销实践能力,需让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历练,而实现该过程的方法即为社会实践法。实施社会实践法的方式,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市场调查、体育产品促销、体育赛事运作、促销方案策划等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联系相关的教学企业,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锻炼、提高。
2.3.4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